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流行业监管体制及主要政策

物流行业监管体制及主要政策

物流行业监管体制及主要政策

我国快递物流行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对策

我国快递物流行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对策 研究意义: 鉴于国际快递物流业的发展很快、规模较大, 竞争较为激烈的发展特点,在分析我国快递物流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剖析我国快递物流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研究背景: 1.随着国际贸易业务的加强和多样化,以及我国快递市场的不断开 放,快递物流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2.快递业是我国物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 随着电子商务 的不断发展, 快递业也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周期。 3.随着时代即将向21 世纪的第二个十年迈进, 世界经济发展的步 伐与时俱进, 虽然遭遇经济危机, 但国际贸易仍是国与国之间必不可少的经济交往内容。快递业是与进出口贸易活动息息相关的行业, 也是国内经济发展的强有力的支柱。通过对中国快递业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分析, 找到其发展优势和制约瓶颈, 提出在巨大的机遇和挑战面前, 快递业所应采取的对策。 研究内容: 1.我国快递物流业发展的总体状况 a)市场格局与份额 快递业作为我国新兴的服务行业,是现代物流产业和服务贸易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和国内各地区经济

交流具有重大影响。我国快递业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国有、民营和外资企业三足鼎立的局面,各市场主体在国际快递、国内异地快递和同城快递三个细分市场内进行着激烈的竞争。针对相应的物流业务,快递物流市场也可细分为外贸型、内贸型和区域型市场。总体看来,我国快递物流市场布局如表1所示。 从市场份额的分配情况来看,各市场主体都有自己的优势,在外贸物流业务中,外资企业占有国际快递高端市场的80%,而在内贸物流业务上,国有企业享有70%的城际快递市场份额,民营企业则在区域物流中占有绝对优势。 b)快件业务量与增速 自从快递业引入中国市场,其发展非常迅速。快递业在极大地加快商品流通同时,也激发了更大的快递需求。 2002年,我国快件总量约3.5亿件,其中邮政快件约1.4亿件,非邮快件约2.1亿件,同比增长28%;2003年,快件总量将近5亿件,增长速度达38%;2004年,快件业务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达到37%;2005年,快递市场总产值超过200亿元,业务增长超过35%;根据国家统计局和国家邮政局发布的我国首次快递业调查资料,至2006年底,完成快递业务量10.6亿件,实现快递业务收入299.7亿元;2007年全年规模以上快递企业完成业务收入342.6亿元,同比增长17.4%,完成快递业务量12亿件,同比增长20.4%。 c)快递物流企业规模与数量

发展物流的相关政策规定

发展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的相关政策建议 来源:????发表时间:2007-3-2311:19:31 近年来,现代物流的发展逐步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热点”。跨国物流企业进入中国,国内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的实践深入进行;不少省市特别是经济中心城市着手制定相关的规划和政策,宏观层面的推动工作也有实质性进展;有关物流研究、物流教育、物流新闻等都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作为新兴的服务产业,现代物流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还面临许多重大而紧迫的问题,特别是有利于现代物流加快发展的宏观环境还没有形成。本文拟通过对我国物流产业现状的分析,提出加快 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 一、我国物流产业的现状分析 (一)物流市场总量和结构分析 1.物流市场总量研究 200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万亿元,钢、煤、粮等许多工农业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全国商品零售总额万亿元,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万亿元,进出口总额超过5000亿美元,货物周转量超过4万亿吨公里,我国巨大的经济总量已经产生巨大的货物流量和货物价值量。 然而,中国物流市场总规模以价值量计算究竟有多大,一直没有准确的说法,也没有具体的测算方法得到公认。在摩根·斯坦利公司2001年10月的一份报告中,我们注意到一个比较有根据的测算方法。该报告称,中国2001年物流总规模为2150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其依据有两条:一是中国当前的经济规模与美国上世纪70年代后期相当,当时美国的物流成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二是中国由于条块分割的管理,资源闲置的程度远高于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因此物流成本会更高,占GDP的比例应上调到20%,即相当于2150亿美元或17640亿元人民币。我们认为,依据目前的条件,对中国的物流市场总规模做出这样量化的概念,是比较符合实际的。这个规模已经获得理论界广泛共识,至少在方法论上还没有

{物流管理}物流产业政策体系研究

(物流管理)物流产业政策 体系研究

物流产业政策体系研究 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认为创立壹个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且非易事,要付出许多方面的努力才有可能取得成功,政府政策对于产业的形成、发展、成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而促进产业的健康、稳定、持续地发展。 现代物流产业是传统和新兴产业形态的结合体,是社会分工深化的结果。物流产业和国民经济其他各产业有着密切的产业关联,是有效实现社会再生产,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提高国民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的基础性产业。于经济全球壹体化背景下,现代物流企业的发展水平,是壹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标志。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将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促进物流活动及资源于区域及国家层次的优化配置,实现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率和竞争力目标。对于这壹浩大的系统工程,政府政策的调控之手是绝对不可或缺的。 日本物流产业的发展过程证实了这壹观点,日本政府通过建立和完善和物流关联的各项不同层次的法律和政策以推动和保障区域物流的快速和良性发展。且从1965年起便开始着手规划、集资,于东京近郊的东西南北分别建立了葛西、和平岛、板桥和足力四个现代化的物流基地。这些物流基础对于东京以及整个日本的经济复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能够见出科学合理的政府政策体系对于提高壹个产业(尤其是新兴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意义。 政策体系对于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战略意义 我国的物流产业仍处于“导入期”,这也意味着学习和追赶的机会和空间,也就是说,我国物流产业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的物流产业而言存于着“后发优势”。当然,后发优势只是壹种潜于的实现追赶的必要条件,要使后发优势得以充分地利用和发挥,后发国家政府仍必须创造壹个有利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发达国家均非常重视及时推出物流发展政策,为物流产业保驾护航。例如,日本政府1997年4月制定的《综合物流施策大纲》于指导本国物流产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能够于充分学习美国、日本等国家发展物流产业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通过调整既有的不适应发展的政策和制定有利于物流发展的政策及措施,从而充分发挥物流产业的“后发优势”,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具体而言,国家和地区通过实施物流产业政策,确定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宏观战略和阶段目标,促进我国物流业顺利从“导入期”向“成熟期”高速转型;协调物流业和其他产业之间的架构,扶持弱小的物流企业,改造传统的运输和仓储企业,优化物流产业结构,

2020年中国智慧物流行业相关政策及解读分析 利好政策多方面引导和促进行业发展

2020年中国智慧物流行业相关政策及解读分析利好政策多 方面引导和促进行业发展 多方面引导和促进中国“智慧物流”发展 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物流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在“工业4.0”、“互联网+”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物流业也迎来了智能化升级改造,为有力引导和支撑物流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加快物流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国家政府高度重视,发布了多项政策以促进“智慧物流”的快速发展。 总体看来,政策主要从物流装备、物流基础设施设备、供应链建设水平、服务模式和信息技术应用等多方面引导和促进我国“智慧物流”的发展。 1、中国智慧物流行业相关政策汇总情况 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物流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工业4.0”、“互联网+”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物流业也迎来了智能化升级改造,为有力引导和支撑物流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加快物流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国家政府高度重视,发布了多项政策以促进“智慧物流”的快速发展,具体如下表所示:

2、中国智慧物流行业重点政策解读 ——关于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实施意见的通知 近年来,物流降本增效积极推进,社会物流成本水平保持稳步下降,但部分领域物流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仍然突出,特别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社会物流成本出现阶段性上升。为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效率,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交通运输部从六个方面提出了24条意见,《意见》概要如下:

详细仓储物流用地政策分析

仓储物流用地政策分析(摘要)包括五个方面: ?仓储物流用地 ?仓储物流用地相关政策 ?仓储物流用地面临的主要问题 ?仓储物流用地发展政策分析 ?物流企业的应对策略 一、仓储物流用地 物流用地是各种物流功能及设施的空间载体,涉及现有不同城市用地类型,承担着运输、存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物流信息处理等多样的功能。 物流用地可分为物流通道用地和物流节点用地两大类,其中物流节点用地(仓储物流用地)是物流用地的主要用地类型 在城市建设用地类别中,物流用地因其承担的功能不同,由多种用地类型组合而成,包括: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允许有少量住宅用地,也允许有市政工程设施用地、水面等其他用地。 仓储物流用地 物流设施、物流功能及所属城市建设用地主要类型

二、仓储物流用地相关政策 供地政策 2004年12月31日,《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推进土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经营性基础设施用地要逐步实行有偿使用 2006年8月31日,《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工业用地必须采用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 2006年12月国土资源部下发的《关于发布实施〈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的通知》——今后出让工业用地时不再采取协议方式,而必须通过招标、拍卖、挂牌的方式 2007年9月,国土资源部《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定》——对招、拍、挂出让的原则、范围、程序、法律责任均进行了系统规定 2008年1月3日,《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审查调整各类相关规划和用地标准;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作用,严格落实工业和经营性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 相关土地税费政策 2006年11月7日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下发的《关于调整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政策等问题的通知》——从2007年1月1日起,新批准新增建设用地的土地有偿使用费征收标准在原有基础上提高1倍; 2006年12月31日,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

物流产业政策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办发〔2011〕3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国发〔2009〕8号)精神,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切实减轻物流企业税收负担 根据物流业的产业特点和物流企业一体化、社会化、网络化、规模化发展要求,统筹完善有关税收支持政策。有关部门要抓紧完善物流企业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办法,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并在总结试点经验、完善相关配套措施的基础上全面推广。要结合增值税改革试点,尽快研究解决仓储、配送和货运代理等环节与运输环节营业税税率不统一的问题。研究完善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的土地使用税政策,既要促进物流企业集约使用土地,又要满足大宗商品实际物流需要。 二、加大对物流业的土地政策支持力度

仓储设施、配送中心、转运中心以及物流园区等物流基础设施占地面积大、资金投入多、投资回收期长,要在加强和改善管理、切实节约土地的基础上,加大土地政策支持力度。科学制定全国物流园区发展专项规划,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对纳入规划的物流园区用地给予重点保障。对各地区物流业发展规划确定的重点物流项目用地,应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时纳入规划统筹安排,涉及农用地转用的,可在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中优先安排。对政府供应的物流用地,应纳入年度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依法采取招标、拍卖或挂牌等方式出让。积极支持利用工业企业旧厂房、仓库和存量土地资源建设物流设施或提供物流服务,涉及原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或租赁的,应按规定办理土地有偿使用手续,经批准可采取协议方式出让。土地出让收入依法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三、促进物流车辆便利通行 进一步降低过路过桥收费,按照规定逐步有序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减少普通公路收费站点数量,控制收费公路规模,优化收费公路结构。加大对高速公路收费的监管力度,撤并不合理的收费站点,逐步降低偏高的高速公路收费标准,对已出让经营权的繁忙路段,应根据政府财力状况逐步回购经营权。尽快研究修订《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统筹发展以普通公路为主的体现政府普遍服务的非收费公路和以高速公路为主的收费公路。大力推行不停车收费系统,提高车辆

物流产业政策体系研究

物流产业政策体系研究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物流产业政策体系研究 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认为创立一个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并非易事,要付出许多方面的努力才有可能取得成功,政府政策对于产业的形成、发展、成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而促进产业的健康、稳定、持续地发展。 现代物流产业是传统和新兴产业形态的结合体,是社会分工深化的结果。物流产业与国民经济其他各产业有着密切的产业关联,是有效实现社会再生产,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提高国民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的基础性产业。在经济全球一体化背景下,现代物流企业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标志。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将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促进物流活动及资源在区域及国家层次的优化配置,实现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率和竞争力目标。对于这一浩大的系统工程,政府政策的调控之手是绝对不可或缺的。 日本物流产业的发展过程证实了这一观点,日本政府通过建立和完善与物流相关的各项不同层次的法律和政策以推动和保障区域物流的快速和良性发展。并从1965年起便开始着手规划、集资,在东京近郊的东西南北分别建立了葛西、和平岛、板桥和足力四个现代化的物流基地。这些物流基础对于东京以及整个日本的经济复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可以看出科学合理的政府政策体系对于提高一个产业(尤其是新兴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意义。

政策体系对于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战略意义 我国的物流产业还处在“导入期”,这也意味着学习和追赶的机会和空间,也就是说,我国物流产业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的物流产业而言存在着“后发优势”。当然,后发优势只是一种潜在的实现追赶的必要条件,要使后发优势得以充分地利用和发挥,后发国家政府还必须创造一个有利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及时推出物流发展政策,为物流产业保驾护航。例如,日本政府1997年4月制定的《综合物流施策大纲》在指导本国物流产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以在充分学习美国、日本等国家发展物流产业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通过调整既有的不适应发展的政策与制定有利于物流发展的政策及措施,从而充分发挥物流产业的“后发优势”,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具体而言,国家和地区通过实施物流产业政策,确定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宏观战略和阶段目标,促进我国物流业顺利从“导入期”向“成熟期”高速转型;协调物流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架构,扶持弱小的物流企业,改造传统的运输和仓储企业,优化物流产业结构,并推动其向高级化的方向发展;促进现代物流业空间布局、地区分工协作、资源地区配置和利用合理化;建立正常的市场秩序,提高物流市场绩效;加快物流产业基础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的建设,支持物流产业的高速高效发展。 物流产业政策体系

物流产业发展前景与政策

物流产业发展前景与政 策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中国物流产业发展前景与政策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一个新兴的服务部门,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在国际上,物流产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国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被喻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一、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的现状和主要特征 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物流产业而言,中国的物流产业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其发展的主要特征是: 1.企业物流仍然是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已初露端倪 近年来,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企业对物流领域中存在的“第三利润源泉”开始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优化企业内部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成为目前多数国内企业最为强烈的愿望和要求,并成为当前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 与此同时,专业化的物流服务需求已经出现且发展势头极为迅速。其中在中国从事生产、销售及采购活动的跨国公司和国内优势企业对专业化物流服务的需求发展迅速,成为带动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市场基础。此外一些新兴的经济领域,如私营企业、快递服务行业以及电子商务领域等,也产生和存在着一定规模的物流服务需求。 2.专业化物流企业开始涌现,多样化物流服务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经济中出现的许多物流企业,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国际物流企业,如丹麦有利物流公司等。这些国际物流公司一方面为其原有的客户--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提供延伸物流服务,另一方面,针对中国市场正在生成和发展的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提供服务。 二是由传统运输、储运及批发贸易企业转变形成的物流企业。它们依托原有的物流业务基础和在客户、设施、经营网络等方面的优势,通过不断拓展和延伸其物流服务,逐步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化。例如,中外运集团等。 三是新兴的专业化物流企业,如广州的宝供物流公司、北京华运通物流公司等。这些企业依靠灵活的竞争策略和对专业化物流的认识,在市场竞争中发展较快,成为我国物流产业发展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力量。 在物流企业不断涌现并快速发展的同时,多样化的物流服务形式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一方面围绕货运代理、商业配送、多式联运、社会化储运服务、流通加工等物流职能和环节的专业化物流服务发展比较迅速。另一方面是正在起步的系统化物流服务或全程物流服务,即由物流企业为生产、流通企业提供从物流方案设计到全程物流的组织与实施的物流服务。 3.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发展初具规模 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在交通运输、仓储设施、信息通讯、货物包装与搬运等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在储运设施方面,我国目前已经建成了由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5个部分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运输线路和场站建设方面以

物流行业背景

一、物流行业背景 物流是指为了满足客户的需要,以最低的成本,通过运输、保管、配送等方式,实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相关信息由商品的产地到商品的消费地所进行的计划、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现代物流需要对实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同时进行统筹管理。 1、行业分类 2、行业地位与监管 2009年,物流入主十大振兴产业规划最后席位。现代物流业作为一个新兴的复合型产业,在我国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和服务业的骨干产业。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完善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对于优化我国资源配置,提高我国经济效

3、行业发展阶段 目前,物流行业尚处于积累阶段。随着我国产业结构日益走向规模化和专业化的格局,伴随信息技术的大量应用、电子商务的兴起以及对成本控制要求的提升,物流行业也即将进入整合阶段,市场从无序走向有序,各种新的业态也开始涌现,例如供应链管理、整车零担运输等等,也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和成长能力的公司。 4、市场规模大,增长速度快 物流行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增大:“九五”期间中国每1个单位的GDP 需要1.7个单位的物流量来支撑,“十五”为2.2,2009年为2.88,2010年为3.2,2011年前三季度为3.7,经济发展对物流的依赖越来越大。 物流行业相应快速增长。2012年,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万亿元,同比增长23.9%,增速同比加快16.1个百分点。2012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177.3万亿元,同比增长9.8%,

增幅较上年同期回落2.5个百分点;全国物流业增加值3.5万亿元,同比增长9.1%,增幅较上年同期回落8个百分点。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6.8%,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15.3%。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丁俊发预计,中国物流需求高速增长期还将持续10~15年,特别是在"十二五"期间,随着国民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和进出口贸易的进一步扩大,物流需求的规模将持续扩大。初步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年均可比增长14%左右,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左右,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在17.5%左右。其中,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预测,未来五年,电子信息产业的物流服务需求会保持20%以上的速度增长。 行业驱动因素 5、行业进入壁垒较低,物流企业数量多,行业集中度不高 目前,我国物流行业进入壁垒较低,进入壁垒包括: 行业进入壁垒

国家物流行业相关政策梳理

2015年国家物流行业相关政策梳理 政策作为一个国家的意志,对行业的发展充当着风向标 的作用。那么在2015年的中国冷链物流领域又有哪些重大的政策呢?对物流行业又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下面就盘点一下2015年冷链物流行业的相关政策。 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发文机关:国务院办公厅 政策要点:到2020年,基本建成支撑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化体系。标准化战略全面实施,标准有效性、先进性与适用性显著增强。标准化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标准服务发展更加高效,基本形成市场规范有标可循、公共利益有标可保、创新驱动有标引领、转型升级有标支撑的新局面。“中国标准”国际影响力与贡献力大幅提升,我国迈入世界标准强国行列。主要任务:优化标准体系、推动标准实施、强化标准监督、提升标准化服务能力、加强国际标准化工作、夯实标准化工作基础。 二、《超市生鲜食品包装与标签标注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发文机关: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政策要点:对生鲜食品进行包装应当符合生鲜食品在运输、贮存、陈列与销售等过程中保障食品安全的需要,防止生鲜食品遭受机械损伤、腐败变质与二次污染。

三、《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 发布机构:国务院办公厅 政策要点:优化城市流通网络,畅通农村商贸渠道,加强现代批发零售服务体系建设。合理规划城乡流通基础设施布局,鼓励发展商贸综合服务中心、农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以及重要商品储备设施、大型物流(仓储)配送中心、农村邮政物流设施、快件集散中心、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 四、《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线上线下互动加快商贸流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意见》 发布机构:国务院办公厅 政策要点:转变物流业发展方式。运用互联网技术大力推进物流标准化,重点推进快递包裹、托盘、技术接口、运输车辆标准化,推进信息共享与互联互通,促进多式联运发展。大力发展智慧物流,运用北斗导航、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构建智能化物流通道网络,建设智能化仓储体系、配送系统。发挥互联网平台实时、高效、精准的优势,对线下运输车辆、仓储等资源进行合理调配、整合利用,提高物流资源使用效率,实现运输工具与货物的实时跟踪与在线化、可视化管理,鼓励依托互联网平台的“无车承运人”发展。推广城市共同配送模式,支持物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鼓励企业在出口重点国家建设海外仓,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交通运

中国物流产业发展前景与政策DOC

中国物流产业发展前景与政策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一个新兴的服务部门,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在国际上,物流产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国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被喻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一、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的现状和主要特征 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物流产业而言,中国的物流产业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其发展的主要特征是: 1.企业物流仍然是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已初露端倪 近年来,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企业对物流领域中存在的“第三利润源泉”开始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优化企业内部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成为目前多数国内企业最为强烈的愿望和要求,并成为当前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 与此同时,专业化的物流服务需求已经出现且发展势头极为迅速。其中在中国从事生产、销售及采购活动的跨国公司和国内优势企业对专业化物流服务的需求发展迅速,成为带动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市场基础。此外一些新兴的经济领域,如私营企业、快递服务行业以及电子商务领域等,也产生和存在着一定规模的物流服务需求。 2.专业化物流企业开始涌现,多样化物流服务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经济中出现的许多物流企业,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国际物流企业,如丹麦有利物流公司等。这些国际物流公司一方面为其原有的客户--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提供延伸物流服务,另一方面,针对中国市场正在生成和发展的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提供服务。 二是由传统运输、储运及批发贸易企业转变形成的物流企业。它们依托原有的物流业务基础和在客户、设施、经营网络等方面的优势,通过不断拓展和延伸其物流服务,逐步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化。例如,中外运集团等。

促进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最新范文

促进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 「摘要」现代物流是一个全球化的新兴产业,近年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热点。我国物流产业的税收制度不完善,重复征税、计税基数不合理、内外资企业不同税制等,导致物流企业的成本过高,人为地形成不公平的竞争环境,严重地阻碍物流一体化进程。调整流转税政策、统一所得税以及完善税收管理措施,才能创造良好的物流企业发展环境,促进我国物流产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物流产业;发展;税收政策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有效地带动了物流产业的形成。摩根。斯坦利亚太投资研究组在其《中国物流发展报告》[1]中指出:中国每年的物流费用超过2000亿美元。据预测,未来几年我国的”第三方物流”将以每年16%-25%的速度发展。物流产业的迅速扩张不仅是促进宏观经济增长的加速器,同时也是微观经济一个新的利润增长源泉。然而,现行税收政策的不完善,成为制约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瓶颈。 当前物流产业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 1、重复征税严重,导致物流企业成本过高。1991年我国社会物流总成本相当于GDP的24%,2003年缩小到21.4%.尽管有所下降,但这一比例仍然比美国、日本等物流发达国家要高出1倍多[1].我国现阶段物流企业物流运作成本过高,除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外,税收成本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税收政策带来的过高成本体现在重复纳税现象严重和企业内部所得税合并两个方面。

外包是现代物流企业的特色之一,而按现行税收政策规定,在纳税时除运输费用外,其余费用均不能在外包收入中扣除,这就使得对除运输费用外的外包中的其他应税行为进行了重复征税。例如,在物流企业中,仓储通常要占到15%-20%[2].如果物流企业将某一地区的仓储业务外包,该企业与外包企业就不得不分别对这同一项业务同时纳税,这种重复征税会给企业带来相当大的额外税收负担。中国物流业重复纳税的现象严重,中远、中储和华运通等多家物流企业都曾向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反映这一问题。 与外包特色相比,发达的运送网络更是现代物流企业的独家竞争优势。发达的运送网络首要要求便是覆盖面广,但依现行税收政策,企业在缴纳所得税时,各地分公司均需作为独立纳税人在所在地缴税,各分公司之间不能合并纳税。这使得企业集团内部盈亏无法互补,无疑增加了物流企业的税收负担。同时形成了运送网络覆盖面越广,则企业所面临的税负可能越重的局面,使得现代物流企业竞争的优势无形中成为了税收筹划中的劣势。 2、流转税计税基数不合理,阻碍物流一体化进程。现行税收政策对物流系统中人为分割过多,使得现代物流无法发挥其整体优势和规模效益。例如,我国现行营业税制规定,陆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和装卸搬运归入”交通运输业”税目,税率为3%;邮电通信业,税率为3%;代理业、仓储业、设计、咨询等归入”服务业”税目,税率为5%;兼营不同应税项目,应分别核算,否则从高适用税率。而在实践中,物流业务是集成化的。”物”由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需

我国物流产业政策分析论文

我国物流产业政策分析论文 内容摘要:产业政策包括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结构政策和产业分布政策。产业政策的手段包括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国际经验表明,产业政策同样适用于现代物流业。我国的物流产业政策尚处于形成初期,目前主要包括产业定位等方面内容,还存在理论准备不足等方面问题,应通过改进决策机制等措施加以完善。 关键词:物流产业政策问题完善 产业政策为一种重要公共产品,是产业发展的制度基础。产业政策可以加速对市场失灵的校正,但同时也存在政府失灵的现实风险,如何低成本、高效益地推进物流政策领域的制度创新,对于正处在产业上升期的我国物流产业是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关系到相关职能部门利益和业界利益的敏感问题。 产业政策主要包括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结构政策、产业分布政策等,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交叉,形成一个有机的政策体系。产业组织政策主要包括反垄断政策和公共管制政策;产业结构政策主要包括支柱产业政策、衰退行业援助政策、产业发展的技术政策、幼稚产业的保护政策、高新技术产业化政策;产业分布政策主要包括产业空间分布政策、产业区际经济协调政策。产业政策的功能主要是弥补市场缺陷,有效配置资源;保护幼小民族产业的成长;熨平经济震荡;发挥后发优势,增强适应能力。对于产业政策的作用,“市场失效”和“政府失效”理论有不同的认识,但通常认为:在产业经济发展的导入期、衰退期,产业政策的作用至关重要,而在产业经济进入成长期和成熟期,产业政策则趋于无效。产业政策的操作手段主要包括:经济手段(主要有财税措施、金融措施、价格措施、政府采购与收入调节等),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如信息指导、行政审批、行政处罚、行政强制、制度改革等)。在新制度经济学家看来,与政府其他政策一样,产业政策同样是利益集团反复博弈的公共选择结果。 我国的现代物流产业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期,从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来看,尚处于产业发展的导入期,且面临开放物流业市场后世界级物流企业的竞争;从我国物流产业的市场结构角度看,行业集中度过低、缺乏有实力的大企业,物流服务的差别化较低、缺乏必要的产业分工与协作、低水平恶性竞争严重;制度

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doc7(1)

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2005年企业内部物流研讨会今天在北京召开,我代表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局、全国现代物流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 现代物流是经济、社会和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核心是运用系统的理念,对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集成整合和一体化运作,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增强产品、企业乃至整个经济的竞争能力。现代物流业作为一个新兴的复合型产业,在我国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和服务业的骨干产业。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科技进步的突飞猛进,国际产业升级和转移速度的加快,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和资源获取手段发生重大变化,全球范围内的采购、生产、销售及客户服务已成为趋势。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既适合了这种经济发展的潮流,也为这种变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目前现代物流的能力和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从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起步。近几年来,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三年多来,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社会物流需求持续高速增长,物流业增加值稳步上升,社会物流总费用平稳下降;各类物流企业快速

成长,物流服务市场逐步形成,经营、服务和技术创新出现了新的局面;制造和商贸企业引进现代物流理念,改造业务流程,物流管理得到优化;物流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得到加强,物流技术条件有了很大改善;物流信息化快速推进,物流标准化、统计核算、科技创新、研究咨询、人才培养等基础工作取得突破;先进的物流管理和技术,在一些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率先推广应用;各级政府推动力度加大,工作合力逐步形成,有利于物流发展的体制和政策环境得到改善。现代物流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和重化工业发展时期,生产、流通和消费结构的自身特点,以及外向型经济的扩大,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对现代物流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迫切需要构建符合城乡人民生产、生活和消费需要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对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这个机遇,努力实现我国现代物流业的跨越式发展。今年9月在青岛召开的全国现代物流工作会议上,根据我国现代物流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确定了我国“十一五”期间现代物流发展的目标,即到2010年,基本建立快捷、高效、安全、方便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大幅度提高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和现代化水平。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在2004年21.3%的基础上下降2-3个百分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