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班数学教育活动:排排队

中班数学教育活动:排排队

中班数学教育活动:排排队
中班数学教育活动:排排队

中班数学教育活动:《排排队》

一、活动目标

1、能将5以内高矮、粗细不同的物体进行排序。

2、探索两种排序之间的关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长短不同、粗细不同的习惯5根。

2、幼儿用书

三、活动过程

1、复习巩固比较两个物体高矮的方法。

(1)请幼儿和老师来比高矮。

教师:老师要和你们玩一个新的游戏,我请一位小朋友上来和老师比高矮,在比高矮之前呢?请小朋友把你们的眼睛蒙住。(幼儿和教师比高矮的时候,幼儿踩在椅子上。)请小朋友来看一看,我和桦桦小朋友谁高谁矮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请幼儿说一说。

(3)教师小结:两个人比高矮的时候要站在同一水平面上,而且要挨得近一些。

2、探索按照高矮排序的方法。

(1)教师请五个小朋友到台前,有的站着,有的坐着,有的蹲着。

教师:我们现在怎么比较他们的高矮呢?(让他们都站起来,站在同一水平面上)

(2)五个小朋友按从高到矮的顺序排序。

①教师:现在他们都在同一水平面上了,我们怎样给他们排排

队呢?

先找出来最高的,排在前面,再找第二高的排在最高的后面,再找第三高的挨着第二高的往后排。。。。。

②教师:笑笑和左左两个小朋友看起来差不多高,怎么办呢?先让他们站在同一水平面上,靠的近一点立正站直,或者请他们背靠背,都不仰头,看一看谁的个头高一点。

③用同样的方法进行从高到矮排序。

教师:五个小朋友是按照什么顺序排的?除了从高到矮排,还能怎么排呢?

3、探索按照高矮粗细排序的方法。

(1)我们可以按照什么规律给它们排队呢?(从粗到细或从细到粗;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

(2)探索两种排序之间的关系。

教师:两种排列的顺序有什么不同呢?你发现了什么秘密吗?

4、打开幼儿用书,按要求完成排序。

(1)教师帮助幼儿理解题目的要求。

(2)教师知道帮助能力较差的幼儿。

(3)幼儿之间互相检查,交流讨论。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排排队教案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专注下一代成长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排排队教案 中班数学活动排排队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学习比较物体的高矮,能按高矮对物体进行排序,在游戏演示、操作比较中了解比高矮的前提条件,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排排队教案吧。活动目标:1、学习比较物体的高矮,能按高矮对物体进行排序。2、在游戏演示、操作比较中了解比高矮的前提条件。3、乐意参加数学活动,体验操作中的快乐。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活动准备:已进行过3以内的大小、长短物体的排序;小鸭小鸡、小猫图片;操作排序卡、娃娃等。活动过程:(一)、拍球,引出高矮师:今天老师带来了球,谁想来拍怕这个球?拍的时候脚不能踮起来,也不能跳起来。师:这两个小朋友谁拍到了?谁没有拍到?师:为什幺拍到了,而没有拍到?师:对,因为高拍到了球,矮拍不到球。师:那老师和小朋友谁高谁矮呢?请一个小朋友和老师比一比。师:老师和谁高谁矮呢?,请小朋友说完整。(二)、了解比高矮的条件师:我听到了小动物的叫声,原来是小鸭小鸡(拿出篮子),小鸭和小鸡也要来比高矮了,看看,小鸭和小鸡谁高谁矮呀?师:看看清楚(篮子拿掉),现在它们谁高谁矮呀?师:原来小鸡站在高高的积木上,而小鸭呀站在桌子上,这样能比吗?,那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师:请小鸡下来也站在桌上,现在小鸭小鸡都站在桌上能比了吗?那谁高谁矮呀?师:原来比高矮要站在同一高度上能比。小鸭小鸡说谢谢小朋友,我们回去了。师:喵喵喵,谁来了?小猫来了,小猫是高还是矮呀?师:原来小猫一个人,没有谁跟它比,所以我们不知道它是高还是矮,原来比高矮要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才能比。小猫请你回去找个好朋友比一比吧。(三)、与同伴比高矮师:小朋友,我们知道了比高矮要两个以上,而且要站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排排队》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排排队 教材分析: 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如排队,每天的做操要排队,班级里的物品要归放,游戏中无意识的比高矮等等。“排排队”这个活动选自百科画册,这是幼儿在比高矮基础上按照要求对物体进行排序。活动中的重点是学习比较物体高矮,能按高矮进行排序,难点是了解比高矮的条件。本次活动我设计了五个环节,第一环节以拍球引出高矮,初步感知高矮,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第二环节了解比高矮的前提条件,在此间,我通过游戏演示小鸭小鸡小猫动物形象和操作比较,帮助幼儿了解比高矮的条件(二个以上在同一高度上)。第三环节与同伴比高矮,这一环节中幼儿亲身投入比较活动中,通过比一比,说一说,及时应用习得知识。第四环节排排队,通过给三个幼儿排队、老师错空、幼儿改正、小组操作,进一步让幼儿巩固物体的排序。第五环节延伸活动对排序又提高了一个层次。 一、活动目标: 1、学习比较物体的高矮,能按高矮对物体进行排序。 2、在游戏演示、操作比较中了解比高矮的前提条件。 3、乐意参加数学活动,体验操作中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已进行过3以内的大小、长短物体的排序;小鸭小鸡、小猫图片;操作排序卡、娃娃等。 三、活动过程: (一)、拍球,引出高矮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球,谁想来拍怕这个球?拍的时候脚不能踮起来,也不能跳起来。 师:这两个小朋友谁拍到了?谁没有拍到? 师:为什么××拍到了,而××没有拍到? 师:对,因为××高拍到了球,××矮拍不到球。 师:那老师和小朋友谁高谁矮呢?请一个小朋友和老师比一比。 师:老师和××谁高谁矮呢?,请小朋友说完整。 (二)、了解比高矮的条件 师:我听到了小动物的叫声,原来是小鸭小鸡(拿出篮子),小鸭和小鸡也要来比高矮了,看看,小鸭和小鸡谁高谁矮呀? 师:看看清楚(篮子拿掉),现在它们谁高谁矮呀? 师:原来小鸡站在高高的积木上,而小鸭呀站在桌子上,这样能比吗?,那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师:请小鸡下来也站在桌上,现在小鸭小鸡都站在桌上能比了吗?那谁高谁矮呀? 师:原来比高矮要站在同一高度上能比。小鸭小鸡说谢谢小朋友,我们回去了。 师:喵喵喵,谁来了?小猫来了,小猫是高还是矮呀? 师:原来小猫一个人,没有谁跟它比,所以我们不知道它是高还是矮,原来比高矮要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才能比。小猫请你回去找个好朋友比一比吧。 (三)、与同伴比高矮 师:小朋友,我们知道了比高矮要两个以上,而且要站在同一高度上才能正确比较。那现在你们想不想跟好朋友比比高矮呀? 师:请你们找个好朋友,比一比,看看谁高谁矮? 师:请你说说,刚才你跟谁比了?谁高谁矮?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按规律排序》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按规律排序》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涉及领域:语言科学社会 执教老师:创思东泰幼儿园凌芝 设计思路: 中班幼儿已经有一定的排序经验,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一定的难度,发展幼儿的思维多样性。 活动目标: 1、学习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序,能用语言表述排序规律。 2、理解环形规律排序的特点,发展思维的多样性。 3、能与同伴合作练习,体验合作成功的乐趣。 活动流程: 1、导入引发兴趣。 2、自主学习,探究排列规律,尝试操作。 3、理解环形规律排序的特点。 4、课件演示结果,幼儿验证,结束活动。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一一间隔"排序的经验、两人一组合作的经验。

2、教具:《童易软件》"按规律排序"。"小路"人数一半;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压膜图片若干,空篓子若干。 学具: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图形纸片、空篓子、胶棒若干,各种水果、食物图片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播放《童易软件》,引起幼儿的兴趣。 二、基本部分 一、自主学习,探究排列规律,尝试操作。 1、播放课件,师生共同观察三条不同排列规律的"路",请幼儿说说排列规律。 2、幼儿"铺路",教师介绍玩法和要求。 (1)两个人一组完成。 (2)按规律把小路铺完,并说一说规律。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师生共同检查结果,走过小路。归纳小结。 二、理解环形规律排序的特点。 1、情境导入:小熊请小动物吃点心,要说出盘子花纹的排列规律才行,请小朋友帮助他们。 2、教师出示"盘子",鼓励幼儿大胆说出多种排列规律。 3、幼儿操作"粘贴盘子花纹",说说排列规律。

中班数学排排队教案

中班数学排排队教案 中班数学排排队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能按一定方向排序,抽象出4、5、6、7、8各数的实际意义,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排排队教案吧。 活动目标: 1.能按一定方向排序。 2.抽象出4、5、6、7、8各数的实际意义。 3.感知并认读数字。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各小组活动材料。 活动过程: 一、学习新游戏:排排队 1.出示方向标记卡,认识它的含义:大、小、箭头各表示什么。 2.出示一套排序材料,请幼儿说说看标记怎么排排队。最大的放在什么地方,最小的放在什么地方,这个标记卡表示从大到小还是从小到大。 3.讲清“排排队”的名称,要求幼儿按照标记卡将所给材料排序。 二、介绍各小组活动名称、要求 小组活动一:排排队 目标:能按一定方向排序。

准备:方向标记卡8张,排序材料8套(每套均由同一画面内容但大小不等的5张图片组成。如:大小兔子、大小蜗牛)。 玩法:幼儿根据方向标记卡(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将所给大小不等的操作材料排序。 规则:按方向标记卡提示的方向排序,并说出序列的规律。 小组活动二:点娃娃找朋友 目标:抽象出5、8、7、8各数的实际意义。 准备:圆点卡8套(各画有5、6、7、8个小圆点),分类盒8个,各种画面内容的图片8套(图片上的物体数量分别是5、6、7、8个)。 玩法:请幼儿将图片按照画面物体数量的多少进行分类,最后用圆点卡片表示图片上物体的数量。 规则:将图中物体数量相等的图片放一起,再用圆点卡表示每格图片画面内容的数量。 小组活动三:数字拼图 目标:感知数字,认读数字。 准备:数字1--10的拼图8套。 玩法:两位幼儿合作拼凑1--10的各个数字,拼完后告诉老师这些数字分别叫什么。 规则:将零散的数字块全部拼成一个个完整的数字。同时读出其名称。 小组活动四:小兔吃饭 目标:抽象出4的实际意义。

中班数学活动:排排队

中班数学活动《排排队》授课人:张洪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物体的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2、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内容:排排队 活动准备: 学具:1、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板,大花、小花各7朵。 2、数字卡1-7。 教具:1、示范用操作板两份。 2、小橘子、大苹果各一个。 活动重点:目标1 活动过程: 1、观察发现,有哪些物品。 引导幼儿观察盘中有什么?激发幼儿兴趣。 2、第一次探索活动:感知数量相同大小不同的物品,排列长短不一样。 (1)教师讲解操作要领。 师:请你们帮帮忙,给大花和小花分分家,排排队。 出示操作卡正面提问: *猜猜,第一条线上排什么? *第二条线上呢? 师:排的时候要从红旗开始,一个靠着一个,让它们站在线上。把它们的数量记在后面。 (2)幼儿操作,用大花和小花在纸板上排队。 (3)幼儿讲述排列结果,并讨论“为什么都是5朵,队伍却不一样长呢?” (因为小花小,所以排得短;因为大花大,所以排得长。) (4)小结:相同数量的物体,小的排得短;大的排得长。 3、第二次探索活动:感知大小不同的物品,排列长短相同时,数量不同。 (1)观察纸板另一面,提问: *看看纸板上的两条线怎么样?(一样长) *如果在这两条一样长的线上排队,想想,用的大花和小花的数量会不会一样多? (2)交代探索要求,幼儿操作,寻求答案。 (3)幼儿讲述操作结果。 (不一样多,小花用的多,大花用的少。) (4)讨论:为什么排一样长的队伍时,小花用的多,大花用的少。 (5)小结:队伍一样长时,小的物品用的数量多,大的物品用的数量少。 4、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感知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出示橘子和苹果提问: *如果用相同数量橘子和苹果排队,谁的队伍长?谁的队伍短?为什么? (橘子小,排的队伍短;苹果大,排的队伍长。) *让它们排一样长的队伍,橘子和苹果谁用的多?为什么? 小结:队伍一样长时,大的苹果用的数量少,小的橘子用的数量多。 活动延伸:

幼儿园中班数学游戏活动教案《花片排排队》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数学游戏活动教案《花片排排 队》含反思 中班数学游戏活动教案《花片排排队》含反思适用于 中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积极探索、分析讨论,感知物体的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学习点算技巧, 学会不受物体排列方式和大小的影响,正确感知数量,初 步感知数的守恒概念,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快来看 看幼儿园中班数学游戏活动《花片排排队》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学习点算技巧,学会不受物体排列方式和大小的影响,正确感知数量,初步感知数的守恒概念。 2、积极探索、分析讨论,感知物体的数量与排列长短 的关系。 3、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准备】 教具:花片的不同排列的图案两套。 学具:幼儿人手两份花片;纸板。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初步观察、比较数量是五,排的图案 都是不同的。 1、观察第一幅。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花片朋友,它们喜欢变魔术,变 呀变,变出了两张图,你们看他们像什么呀? 师:请你们猜猜看,这两张图用的花片哪个多?哪个少? 幼:左边的多、右边的少…… 幼:一样多。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师:那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原来它们都用了五个花片。 2、观察第二幅。

师:它们变呀变,又变出了两张图,这一次请你们用 刚才的方法来看看这两张图片上的花片哪个多?哪个少? 教师小结:原来五个花片可以排出不同的图案。无论 怎么排,我们都可以用数一数的方法数出花片的数量是五个。 二、第一次操作活动:感知数量相同可以有多种排法。 分组操作,个别讨论。 1、师:我们也来玩一个变魔术的游戏吧,请小朋友听 清要求:先请你取出5个花片,几个花片?,然后轻轻打 开操作板,想想看你还能用5个花片摆出什么图案?在上 面试一试、排一排。 2、全体幼儿观看投影仪并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排法。 ①师:谁来介绍用花片拼出了什么图案? ②师:下面的小朋友来猜猜看,他拼的是什么?他们 猜的对不对呀? ③师:咦,这个小朋友排了几个花片? 教师小结:原来5个花片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排法。无 论怎么排,它们的数量还是5。 ④把花片送回家。 三、第二次操作活动——排队 分组操作:感知数量是5的大小相同、大小不同的排 列的方式。 1、小朋友这么厉害,接下来可有新的任务啦,请你们 先看一看卡片上有什么?这一次要请你们给花片排排队, 排几排队伍呀?每排队伍排几个?排的时候要从小旗开始,让它们整齐地站在这两条线上。想一想:它们会不会排得 一样长? 2、幼儿分组操作: 从幼儿的作品中发现排的不同的进行讲评。 ①队伍一样长的:大小相同采取一一对应的方法。 师:你是怎么排的?你排的队伍是一样长的吗?像这 样一对一对,排的整齐的我们叫他一一对应。 ②队伍不一样长的:大小相同排的疏密不同,队伍不

中班数学《排排队》

中班数学《排排队》 设计意图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已有了关于排序的体验,但是还不能从不同方向进行排序,因此,将排序作为本次分组活动的新内容。另外,通过以往数学活动记录表可以看出:60%的幼儿还不能从形象不同但数量相同的各种图片中抽象出数的实际意义;31%的幼儿对个别数字辨认不清。面对这种状况,安排相应的各组活动内容,使幼儿通过操作活动获得数概念。活动目标1.能按一定方向排序。2.抽象出4、5、6、7、8各数的实际意义。3.感知并认读数字。活动准备:各小组活动材料。活动过程一、学习新游戏:排排队 1.出示方向标记卡,认识它的含义:大、小、箭头各表示什么。 2.出示一套排序材料,请幼儿说说看标记怎么排排队。最大的放在什么地方,最小的放在什么地方,这个标记卡表示从大到小还是从小到大。 3.讲清“排排队”的名称,要求幼儿按照标记卡将所给材料排序。二、介绍各小组活动名称、要求小组活动一:排排队目标:能按一定方向排序。准备:方向标记卡8张,排序材料8套(每套均由同一画面内容但大小不等的5张图片组成。如:大小兔子、大小蜗牛)。玩法:幼儿根据方向标记卡(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将所给大小不等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的操作材料排序。规则:按方向标记卡提示的方向排序,并说出序列的规律。小组活动二:点娃娃找朋友目标:抽象出5、8、7、8各数的实际意义。准备:圆点卡8套(各画有5、6、7、8个小圆点),分类盒8个,各种画面内容的图片8套(图片上的物体数量分别是5、6、7、8个)。玩法:请幼儿将图片按照画面物体数量的多少进行分类,最后用圆点卡片表示图片上物体的数量。规则:将图中物体数量相等的图片放一起,再用圆点卡表示每格图片画面内容的数量。小组活动三:数字拼图目标:感知数字,认读数字。准备:数字1—10的拼图8套。玩法:两位幼儿合作拼凑1—10的各个数字,拼完后告诉老师这些数字分别叫什么。规则:将零散的数字块全部拼成一个个完整的数字。同时读出其名称。小组活动四:小兔吃饭目标:抽象出4的实际意义。准备:小兔纸袋10个(开口处装饰为小兔嘴巴,头上蝴蝶结处贴有4个小圆点),萝卜、青菜、青草、蘑菇等图片10套。玩法:请幼儿按照小兔头上的小圆点数量把和它一样多的图片放入小兔的“嘴巴”里“喂食”。并且说明喂小兔几个。规则:图片上物体数量要与小兔蝴蝶结上小圆点数量一样多,才可以喂食,同时要说明喂的是几个。三、幼儿分组活动。教师重点指导第一组,观察其是否按标记卡排序:若有幼儿感到困难,教师可减少排序图片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

中班数学:《排排队》

中班数学:《排排队》 XX课件中班数学《排排队》设计意图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已有了关于排序的体验,但是还不能从不同方向进行排序,因此,将排序作为本次分组活动的新内容。 另外,通过以往数学活动记录表可以看出:%的幼儿还不能从形象不同但数量相同的各种图片中抽象出数的实际意义;%的幼儿对个别数字辨认不清。 面对这种状况,安排相应的各组活动内容,使幼儿通过操作活动获得数概念。 活动目标能按一定方向排序。 抽象出各数的实际意义。 感知并认读数字。 活动准备:各小组活动材料。 活动过程一学习新游戏:排排队出示方向标记卡,认识它的含义:大小箭头各表示什么。 出示一套排序材料,请幼儿说说看标记怎么排排队。 最大的放在什么地方,最小的放在什么地方,这个标记卡表示从大到小还是从小到大。 讲清排排队的名称,要求幼儿按照标记卡将所给材料排序。 二介绍各小组活动名称要求小组活动一:排排队目标:能按一定方向排序。

准备:方向标记卡张,排序材料套(每套均由同一画面内容但大小不等的张图片组成。 如:大小兔子大小蜗牛)。 玩法:幼儿根据方向标记卡(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将所给大小不等的操作材料排序。 规则:按方向标记卡提示的方向排序,并说出序列的规律。 小组活动二:点娃娃找朋友目标:抽象出各数的实际意义。 准备:圆点卡套(各画有个小圆点),分类盒个,各种画面内容的图片套(图片上的物体数量分别是个)。 玩法:请幼儿将图片按照画面物体数量的多少进行分类,最后用圆点卡片表示图片上物体的数量。 规则:将图中物体数量相等的图片放一起,再用圆点卡表示每格图片画面内容的数量。 小组活动三:数字拼图目标:感知数字,认读数字。 准备:数字—的拼图套。 玩法:两位幼儿合作拼凑—的各个数字,拼完后告诉老师这些数字分别叫什么。 规则:将零散的数字块全部拼成一个个完整的数字。 同时读出其名称。 小组活动四:小兔吃饭目标:抽象出的实际意义。 准备:小兔纸袋个(开口处装饰为小兔嘴巴,头上蝴蝶结处贴有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排排队教案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排排队教案 教材分析 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如排队,每天的做操要排队,班级里的物品要归放,游戏中无意识的比高矮等等。“排排队”这个活动选自百科画册,这是幼儿在比高矮基础上按照要求对物体进行排序。活动中的重点是学习比较物体高矮,能按高矮进行排序,难点是了解比高矮的条件。 本次活动我设计了五个环节,第一环节以拍球引出高矮,初步感知高矮,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第二环节了解比高矮的前提条件,在此间,我通过游戏演示小鸭小鸡小猫动物形象和操作比较,帮助幼儿了解比高矮的条件(二个以上在同一高度上)。 第三环节与同伴比高矮,这一环节中幼儿亲身投入比较活动中,通过比一比,说一说,及时应用习得知识。 第四环节排排队,通过给三个幼儿排队、老师错空、幼儿改正、小组操作,进一步让幼儿巩固物体的排序。第五环节延伸活动对排序又提高了一个层次。 活动目标 1、学习比较物体的高矮,能按高矮对物体进行排序。 2、在游戏演示、操作比较中了解比高矮的前提条件。 3、乐意参加数学活动,体验操作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已进行过3以内的大小、长短物体的排序;小鸭小鸡、小猫图片;操作排序卡、娃娃等。 活动过程 (一)拍球,引出高矮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球,谁想来拍怕这个球?拍的时候脚不能踮起来,也不能跳起来。 师:这两个小朋友谁拍到了?谁没有拍到? 师:为什么××拍到了,而××没有拍到? 师:对,因为××高拍到了球,××矮拍不到球。

师:那老师和小朋友谁高谁矮呢?请一个小朋友和老师比一比。 师:老师和××谁高谁矮呢?,请小朋友说完整。 (二)了解比高矮的条件 师:我听到了小动物的叫声,原来是小鸭小鸡(拿出篮子),小鸭和小鸡也要来比高矮了,看看,小鸭和小鸡谁高谁矮呀? 师:看看清楚(篮子拿掉),现在它们谁高谁矮呀? 师:原来小鸡站在高高的积木上,而小鸭呀站在桌子上,这样能比吗?,那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师:请小鸡下来也站在桌上,现在小鸭小鸡都站在桌上能比了吗?那谁高谁矮呀? 师:原来比高矮要站在同一高度上能比。小鸭小鸡说谢谢小朋友,我们回去了。 师:喵喵喵,谁来了?小猫来了,小猫是高还是矮呀? 师:原来小猫一个人,没有谁跟它比,所以我们不知道它是高还是矮,原来比高矮要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才能比。小猫请你回去找个好朋友比一比吧。 (三)与同伴比高矮 师:小朋友,我们知道了比高矮要两个以上,而且要站在同一高度上才能正确比较。那现在你们想不想跟好朋友比比高矮呀? 师:请你们找个好朋友,比一比,看看谁高谁矮? 师:请你说说,刚才你跟谁比了?谁高谁矮? (四)给娃娃排队 师:现在老师要请三个小朋友上来,比一比,并且根据高矮排排队。 师:最矮的排在最前面,谁最矮呀?看看他们是怎样排的?(从矮到高) 师:这是排列卡,看到小朋友玩得这么高兴,瞧,娃娃也来了,他们也想来比比高矮、排排队。我呢要从红旗开始把娃娃排在排列卡上,而且排的时候要从矮到高排队。师故意错空:这样排队对吗?为什么?谁来帮老师改正? 师:原来排队时要从矮到高来排。

幼儿园中班数学《排排队》

幼儿园中班数学《排排队》 设计意图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已有了关于排序的体验,但是还不 能从不同方向进行排序,因此,将排序作为本次分组活动的新内容。 另外,通过以往数学活动记录表可以看出:60%的幼儿还不能从形象不 同但数量相同的各种图片中抽象出数的实际意义;31%的幼儿对个别数 字辨认不清。面对这种状况,安排相应的各组活动内容,使幼儿通过 操作活动获得数概念。活动目标 1.能按一定方向排序。 2.抽象出4、5、6、7、8各数的实际意义。 3.感知并认读数字。活动准备:各小 组活动材料。活动过程一、学习新游戏:排排队 1.出示方向标记卡,认识它的含义:大、小、箭头各表示什么。 2.出示一套排序材料,请 幼儿说说看标记怎么排排队。最大的放在什么地方,最小的放在什么 地方,这个标记卡表示从大到小还是从小到大。 3.讲清“排排队”的 名称,要求幼儿按照标记卡将所给材料排序。二、介绍各小组活动名称、要求小组活动一:排排队目标:能按一定方向排序。准备:方 向标记卡8张,排序材料8套(每套均由同一画面内容但大小不等的5张图片组成。如:大小兔子、大小蜗牛)。玩法:幼儿根据方向标 记卡(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将所给大小不等的操作材料排序。规则:按方向标记卡提示的方向排序,并说出序列的规律。小组活动二:点娃娃找朋友目标:抽象出5、8、7、8各数的实际意义。准备:圆 点卡8套(各画有5、6、7、8个小圆点),分类盒8个,各种画面内 容的图片8套(图片上的物体数量分别是5、6、7、8个)。玩法: 请幼儿将图片按照画面物体数量的多少进行分类,最后用圆点卡片表 示图片上物体的数量。规则:将图中物体数量相等的图片放一起,再 用圆点卡表示每格图片画面内容的数量。小组活动三:数字拼图目标:感知数字,认读数字。准备:数字1—10的拼图8套。玩法: 两位幼儿合作拼凑1—10的各个数字,拼完后告诉老师这些数字分别 叫什么。规则:将零散的数字块全部拼成一个个完整的数字。同时读

中班优质数学教案《排排队》

幼儿教育:________ 中班优质数学教案《排排队》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7 页

中班优质数学教案《排排队》 一、活动目标 1、能将5以内高矮、粗细不同的物体进行排序。 2、探索两种排序之间的关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长短不同、粗细不同的习惯5根。 2、幼儿用书 三、活动过程 1、复习巩固比较两个物体高矮的方法。 (1)请幼儿和老师来比高矮。 教师:老师要和你们玩一个新的游戏,我请一位小朋友上来和老师比高矮,在比高矮之前呢?请小朋友把你们的眼睛蒙住。(幼儿和教师比高矮的时候,幼儿踩在椅子上。)请小朋友来看一看,我和桦桦小朋友谁高谁矮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请幼儿说一说。 (3)教师小结:两个人比高矮的时候要站在同一水平面上,而且要挨得近一些。 2、探索按照高矮排序的方法。 (1)教师请五个小朋友到台前,有的站着,有的坐着,有的蹲着。 教师:我们现在怎么比较他们的高矮呢?(让他们都站起来,站在同一水平面上) (2)五个小朋友按从高到矮的顺序排序。 ①教师:现在他们都在同一水平面上了,我们怎样给他们排排队 第 2 页共 7 页

呢? 先找出来最高的,排在前面,再找第二高的排在最高的后面,再找第三高的挨着第二高的往后排…… ②教师:笑笑和左左两个小朋友看起来差不多高,怎么办呢? 先让他们站在同一水平面上,靠的近一点立正站直,或者请他们背靠背,都不仰头,看一看谁的个头高一点。 ③用同样的方法进行从高到矮排序。 教师:五个小朋友是按照什么顺序排的?除了从高到矮排,还能怎么排呢? 3、探索按照高矮粗细排序的方法。 (1)我们可以按照什么规律给它们排队呢?(从粗到细或从细到粗;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 (2)探索两种排序之间的关系。 教师:两种排列的顺序有什么不同呢?你发现了什么秘密吗? 4、打开幼儿用书,按要求完成排序。 (1)教师帮助幼儿理解题目的要求。 (2)教师知道帮助能力较差的幼儿。 (3)幼儿之间互相检查,交流讨论。 教材分析: 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如排队,每天的做操要排队,班级里的物品要归放,游戏中无意识的比高矮等等。”排排队”这个活动选自百科画册,这是幼儿在比高矮基础上按照要求对物体进行排序。活动中的重点是学习比较物体高矮,能按高矮进行排序,难点是了解比高矮的条件。本次活动我设计了五个环节,第一环节以拍球引出高矮,初步感知高矮, 第 3 页共 7 页

幼儿园中班数学《按规律排序》教案

幼儿园中班数学《按规律排序》教案 活动目标 1、感受规律排序在生活中的存在和增添的规律美。 2、通过探索、操作多种材料,引导幼儿学习有规律的进行图案装饰。 3、能有规律的排序,并能用语言表述自己排序的规律。 活动重点:通过探索、操作多种材料,引导幼儿学习有规律的进行图案装饰 活动难点:在操作中通过交流、探索尝试多种方法交替重复地排序 教学资源教具:老师装饰好的衣服、裤子、裙子大卡片、规律板:○□▽ 学具各种衣服、裙子、裤子图案纸人手一份、水彩笔、○□▽卡片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小朋友们,今天魔法森林里的小魔仙搬了新家,?请我们小朋友去魔法森林里做客。你们想去吗? 进入魔法森林要念咒语哟!梨苹果 二、基本部分: 1、进入魔法森林,引导有注意观察魔法森林的东西的摆放有什么特点? 小朋友,我们到了?你发现了什么秘密吗?(颜色、花纹、图案很有规律)什么是有规律呢?(教师小结:按照一种方法,重复排列的方法就叫按规律排序) 2、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说出图案排列规律: 红-绿-黄-蓝-红-绿-黄-蓝-红-绿-黄-蓝 3、教师小结: 原来魔法森林里的东西都是有规律的排列的,有了这些图案,让这里更美丽了!

4、魔法森林里的所有的东西必须按规律的装饰,可是小魔仙刚搬来,所以很多的东西还没有来得及装饰上有规律的装饰呢,你们愿意帮忙吗? 装饰的时候必须要有规律的来装饰。你们会吗?(激发幼儿兴趣) 5、你想怎样有规律的装饰?(引导幼儿装饰前先想-再说-再装饰) 6、幼儿以组为单位,开始自由装饰。 *装饰盘子 *装饰相框 *装饰衣服 7、将幼儿的作品贴到白板上,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按照那种规律装饰的? 8、教师小结:这些图案装饰的实在是太美了,有规律的装饰真漂亮。 9、出示一件没有装饰完的衣服,按照1-2-1-2、2-2-2-2结构装饰的半成品,引导幼儿发现装饰规律。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排排队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排排队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排排队 活动目标 1、能将5以内高矮、粗细不同的物体进行排序。 2、探索两种排序之间的关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课件-比较长短、粗细 2、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复习巩固比较两个物体高矮的方法。 1、请幼儿和老师来比高矮。 教师:老师要和你们玩一个新的游戏,我请一位小朋友上来和老师比高矮,在比高矮之前呢? 请小朋友把你们的眼睛蒙住。 (幼儿和教师比高矮的时候,幼儿踩在椅子上。) 请小朋友来看一看,我和小朋友谁高谁矮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请幼儿说一说。 3、教师小结:两个人比高矮的时候要站在同一水平面上,而且要挨得近一些。 二、探索按照高矮排序的方法。 1、教师请五个小朋友到台前,有的站着,有的坐着,有的蹲着。 教师:我们现在怎么比较他们的高矮呢? (让他们都站起来,站在同一水平面上。) 2、五个小朋友按从高到矮的顺序排序。 (1)教师:现在他们都在同一水平面上了,我们怎样给他们排排队呢? 先找出来最高的,排在前面,再找第二高的排在最高的后面,再找第三高的挨着第二高的往后排。 (2)教师:笑笑和左左两个小朋友看起来差不多高,怎么办呢? 先让他们站在同一水平面上,靠的近一点立正站直,或者请他们背靠背,都不仰头,看一看谁的个头高一点。 (3)用同样的方法进行从高到矮排序。 教师:五个小朋友是按照什么顺序排的?除了从高到矮排,还能怎么排呢? 三、探索按照高矮粗细排序的方法。 1、我们可以按照什么规律给它们排队呢? (从粗到细或从细到粗;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 2、探索两种排序之间的关系。 教师:两种排列的顺序有什么不同呢?你发现了什么秘密吗? 四、打开幼儿用书,按要求完成排序。 1、教师帮助幼儿理解题目的要求。 2、教师指导帮助能力较差的幼儿。 3、幼儿之间互相检查,交流讨论。

中班数学教育活动:《排排队》

中班数学教育活动:《排排队》 一、活动目标 1、能将5以内高矮、粗细不同的物体进行排序。 2、探索两种排序之间的关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长短不同、粗细不同的习惯5根。 2、幼儿用书 三、活动过程 1、复习巩固比较两个物体高矮的方法。 (1)请幼儿和老师来比高矮。 教师:老师要和你们玩一个新的游戏,我请一位小朋友上来和老师比高矮,在比高矮之前呢?请小朋友把你们的眼睛蒙住。(幼儿和教师比高矮的时候,幼儿踩在椅子上。)请小朋友来看一看,我和桦桦小朋友谁高谁矮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请幼儿说一说。 (3)教师小结:两个人比高矮的时候要站在同一水平面上,而且要挨得近一些。 2、探索按照高矮排序的方法。 (1)教师请五个小朋友到台前,有的站着,有的坐着,有的蹲着。 教师:我们现在怎么比较他们的高矮呢?(让他们都站起来,站在同一水平面上)

(2)五个小朋友按从高到矮的顺序排序。 ①教师:现在他们都在同一水平面上了,我们怎样给他们排排 队呢? 先找出来最高的,排在前面,再找第二高的排在最高的后面,再找第三高的挨着第二高的往后排。。。。。 ②教师:笑笑和左左两个小朋友看起来差不多高,怎么办呢?先让他们站在同一水平面上,靠的近一点立正站直,或者请他们背靠背,都不仰头,看一看谁的个头高一点。 ③用同样的方法进行从高到矮排序。 教师:五个小朋友是按照什么顺序排的?除了从高到矮排,还能怎么排呢? 3、探索按照高矮粗细排序的方法。 (1)我们可以按照什么规律给它们排队呢?(从粗到细或从细到粗;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 (2)探索两种排序之间的关系。 教师:两种排列的顺序有什么不同呢?你发现了什么秘密吗? 4、打开幼儿用书,按要求完成排序。 (1)教师帮助幼儿理解题目的要求。 (2)教师知道帮助能力较差的幼儿。 (3)幼儿之间互相检查,交流讨论。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有规律排序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有规律排序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有规律排序,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 仅供参考。 活动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操作及观察活动,发现两种物体间有规律的排序 现象,感受规律排序的存在和美感。 2、了解有规律排序与人们生活的联系。 活动准备: 师:课件 幼: 1、手环材料:长条纸、红绿色小圆片 2、四组材料:第一组(吸管、金丝带),第二组(花环带、花),第 三组(腰带、印章、印泥),第四组(领带、蜡笔) 活动过程: 一、第一次操作探索,鼓励幼儿自由排序,重点发现ABAB规律。 (操作课件)今天,三只小动物要去参加森林舞会,你们看,是谁呀?它们想邀请你们一起去参加,大家愿意吗?参加舞会的人必须得带 一只漂亮的手环,所以老师为你们准备了长条纸和彩色的小圆片,请 你自己动手做手环。做好后我们要来比比看,谁做的手环最漂亮!去试 试吧!(幼儿操作,教师鼓励幼儿自由排序,发现有规律排序的幼儿)做好的小朋友带上手环坐到前面的小椅子上来。 谁来介绍一下你的手环是怎么做的?(2-3名,请1名有规律排序 的幼儿:××小朋友是一个红一个绿、一个红一个绿有规律的排列的,这样做出来的手环特别漂亮!) 二、演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发现不同的排序规律AABB,AAB,ABB。

这三只小动物也给自己做了手环,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1、(出现第一个手环图案,发现两两间隔排序的规律) 这是小猫的手环,它的手环里有什么?(玫瑰花和向日葵)这些玫瑰 花和向日葵是怎样排列的呢?(两朵向日葵两朵玫瑰花) 原来,小猫的手环是两朵向日葵两朵玫瑰花、两朵向日葵两朵玫 瑰花很有规律地排列的。(如在第一次操作中有一样的幼儿可举手) 2、(同时出现另两只手环图案,发现一隔二排序和二隔一排序的 规律) 那小兔和小狗的手环会怎样排列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先看小兔的 星星手环,这里面的星星是怎样排列的呀?(两个大星星一个小星星)哦!小兔的手环是按照两个大星星一个小星星、两个大星星一个小星星的 规律排列的。 那小狗的手环呢?上面有什么?(太阳和月亮),太阳和月亮是怎样 排列的呢?(一个红太阳两个蓝月亮)原来,小狗的手环是按照一个红太 阳两个蓝月亮、一个红太阳两个蓝月亮的规律排列的。 3、小结:小动物的手环可真美,而且还藏着这么多规律在里面 呢!(出现记录卡)像第一排两朵向日葵两朵玫瑰花、两朵向日葵两朵玫 瑰花两个隔着两个的排列就是一种有规律的排序方法;而像第二排两个 大星星一个小星星、两个大星星一个小星星两个隔着一个和下面的一 个太阳两个月亮、一个太阳两个月亮一个隔着两个的排列都是有规律 的排序方法。 二、第二次操作,引导幼儿按规律排序,鼓励幼儿创新规律。 1、小动物说,参加舞会前一定得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他们为大家 每个人都准备了一样装饰品,看,有漂亮的花环和项链,有神气的领 带和腰带,要请你用桌子上的材料排列出有规律的花纹,大家愿意吗? 2、在做装饰品的时候一定要先动动脑筋,你想排列什么规律的花 纹呢?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商量商量,然后再去排列,好吗?(幼儿操作、教师指导纠错)

幼儿园中班数学:长短排排队教学设计

新修订幼儿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中班数学:长短排排队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Middle Class Math: Long and Short Lines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幼儿园 编订:FoonShion教育

中班数学:长短排排队 教学目标: ·在观察、比较中区分2——3样同类物体的长短。 ·培养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能区分大、中、小 (材料准备) 长短不同的绸带、扭扭棒、笔;幼儿操作练习册(苗p7)相应的粘纸 教学重点:比较区分长短 教学难点:比较3样物体的长短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 ·看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请你说出给他们的名称和用途。(扭扭棒、笔) 二、比一比: 1、两样同类物体进行比较: ·分别比较两根绸带说说哪根绸带长,哪根绸带短?(你用什么办法知道的)

·请个别幼儿演示比较哪支笔长,哪支笔短?(讲讲自己比较的办法) ●小结(重点):教师边示范边讲述:可以用眼睛看,比一比。当看不出来时,可以将两样东西的一头对齐进行比较,这样也能知道哪个长,哪个短了。 2、三样同类物体进行比较: ·分别比较3支笔(讲讲理由) ·3根绸带的长短,(三根绸带一头对齐比较) ●小结(难点):教师边示范边讲述:用同样的方法,三样东西一起比:一头对齐,捏住,比出最短的,再比出最长的,就可以帮它们排队了。 三、排一排,贴一贴: 1、请你找到围巾、皮带、玩具、衣服等的粘纸,并和原来同类的物品比一比,帮他们排排队。 (引导幼儿先将一头对齐,再进行比较,然后根据比较的结果,按长短顺序进行排队粘贴) 2、巡视指导,帮助个别幼儿完成作品。 FoonShion教育研究中心编制 Prepared by foonshion Education Research Center

中班数学活动:排排队

中班数学活动:排排队 活动目标 1、能将5以内高矮、粗细不同的物体进行排序。 2、探索两种排序之间的关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课件-比较长短、粗细 2、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复习巩固比较两个物体高矮的方法。 1、请幼儿和老师来比高矮。 教师:老师要和你们玩一个新的游戏,我请一位小朋友上来和老师比高矮,在比高矮之前呢?请小朋友把你们的眼睛蒙住。 (幼儿和教师比高矮的时候,幼儿踩在椅子上。) 请小朋友来看一看,我和小朋友谁高谁矮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请幼儿说一说。 3、教师小结:两个人比高矮的时候要站在同一水平面上,而且要挨得近一些。 二、探索按照高矮排序的方法。 1、教师请五个小朋友到台前,有的站着,有的坐着,有的蹲着。 教师:我们现在怎么比较他们的高矮呢? (让他们都站起来,站在同一水平面上。) 2、五个小朋友按从高到矮的顺序排序。 (1)教师:现在他们都在同一水平面上了,我们怎样给他们排排队呢? 先找出来最高的,排在前面,再找第二高的排在最高的后面,再找第三高的挨着第二高的往后排。 (2)教师:笑笑和左左两个小朋友看起来差不多高,怎么办呢? 先让他们站在同一水平面上,靠的近一点立正站直,或者请他们背靠背,都不仰头,看一看谁的个头高一点。 (3)用同样的方法进行从高到矮排序。 教师:五个小朋友是按照什么顺序排的?除了从高到矮排,还能怎么排呢? 三、探索按照高矮粗细排序的方法。 1、我们可以按照什么规律给它们排队呢? (从粗到细或从细到粗;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 2、探索两种排序之间的关系。 教师:两种排列的顺序有什么不同呢?你发现了什么秘密吗? 四、打开幼儿用书,按要求完成排序。 1、教师帮助幼儿理解题目的要求。 2、教师指导帮助能力较差的幼儿。 3、幼儿之间互相检查,交流讨论。

中班数学排序教案反思

中班数学排序教案反思 中班数学排序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课后反思等内容,能发现物体简单的排序规律,学习不同的排序方法,在情境中感知数学的规律美,增强观察、分析、比较能力,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排序教案吧。 活动目标: 1、能发现物体简单的排序规律,学习不同的排序方法。 2、在情境中感知数学的规律美,增强观察、分析、比较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课件;几何积木、吸管等操作材料;展示版块 活动过程: (一)观看PPT1,寻找“ABAB”的规律。 1.进入活动室 “今天森林体育馆里要举行动物运动会,邀请小朋友们去当小观众,你们愿意吗?那我们出发了。” 2.幼儿入坐 “小朋友们,体育馆到了,请找一个座位坐下来吧!” “运动场布置的真热闹,你都看到了什么?这些东西是怎么排队的?”

3、幼儿观察并进行表述,如运动器械皮球(同色)是按照“大的、小的、大的、小的……”规律排列的;气球是按照“红的、紫的、红的、紫的……”彩旗是按照“三角形、长方形、三角形、长方形……”的规律排队的等。 小结: 运动会场地布置的可真漂亮,所有材料都是有规律的排列的,有按照长短排列的、有按照大小排列的、还有的按照颜色进行排列,这种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方法我们称为排序。 (二)观看PPT2,探索运动员进场的各种排队规律。 1、运动会要开始了,小动物们个个精神抖擞地进入场地了,瞧,首先进场的是跑步运动员,它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有精神地向我们走来。都是什么小动物?(兔羊羊∣兔羊羊∣)它们是怎么排队的?如果再来一些小兔小羊,让你帮他们接下去排,应该是怎么排序? 2、接下来进场的是爬树运动员,它们也微笑着向我们走来。(教师逐组出示:“松鼠松鼠猴”“松鼠松鼠猴”这些小动物是怎么排队的?如果再来一些松鼠松鼠猴,让你帮他们接下去排,应该是怎么排序? 3、最后进场的是举重运动员,只见它们一个个迈着稳健的步伐徐徐向我们走来。(象熊河马象熊河马)这些大力士是怎么排队的?如果再来一些象熊河马,让你帮他们接下去排,应该是怎么排序?

中班数学教育活动:《排排队》

中班数学教育活动:《排排队》 S9 黄晶 一、活动目标 1、能将6以内高矮、粗细不同的物体进行排序。 2、探索两种排序之间的关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3、乐意参加数学活动,体验操作中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长短不同、粗细不同的吸管6根,幼儿用书,PPT,操作单。 固体胶,笑脸贴纸。 三、活动过程 1.导入 看,今天谁来我们班上了(孙悟空),你们知道孙悟空有一个厉害的武器是什么吗?对,它就是金箍棒,孙悟空可厉害了。 他会七十二变,看,他变出了什么?两根金箍棒,他们有什么区别呢?(一根粗一根细)那我们就分别用粗和细来将他们标识出来。 看孙悟空变出了许多的金箍棒,他头都晕了,你们帮他整理吗? 你会怎么整理呢?请你去、举手说一说。(由细到粗或出到细)我们一起来帮助孙悟空整理金箍棒吧!先找出最粗的,然后再找第二粗的,接下的第三粗的,第四粗的,第五粗的,最后最细的。老师要换一边你会吗?教师演示操作过程。 2.看,孙悟空还变出了什么,(许多的孙悟空)

哇,你知道他们谁最高,谁最矮吗?(不知道)为什么呢?(因为看不出来)你有什么好的方法知道他们的身高吗? 教师小结:两个人比高矮的时候要站在同一水平面上,而且要挨得近一些。 1、探索按照高矮粗细排序的方法。 (1)你是按照什么规律给它们排队呢?(从粗到细或从细到粗;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请你举手告诉我谁排在第一? 谁排在第二?...... (2)小结,原来物品不仅可以根据粗细还可以根据高矮来排队。 3请幼儿分组活动。 孙悟空还变成了许多的物品,要请小朋友们帮忙来排排队,现在,请你们回到自己的桌位去操作吧! (1)教师帮助幼儿理解题目的要求。 (2)教师知道帮助能力较差的幼儿。 (3)幼儿之间互相检查,交流讨论。 4活动评价与结节 请个别幼儿展示自己的操作单,你是按照什么规律给它们排队呢?(从粗到细或从细到粗;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今天我们学习了本领,请宝贝们课后比比谁跳的远,谁长的高高的!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排排队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排排队活动目标 1、能将5以内高矮、粗细不同的物体进行排序。 2、探索两种排序之间的关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课件-比较长短、粗细 2、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复习巩固比较两个物体高矮的方法。 1、请幼儿和老师来比高矮。 教师:老师要和你们玩一个新的游戏,我请一位小朋友上来和老师比高矮,在比高矮之前呢? 请小朋友把你们的眼睛蒙住。 (幼儿和教师比高矮的时候,幼儿踩在椅子上。) 请小朋友来看一看,我和小朋友谁高谁矮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请幼儿说一说。 3、教师小结:两个人比高矮的时候要站在同一水平面上,而且要挨得近一些。 二、探索按照高矮排序的方法。

1、教师请五个小朋友到台前,有的站着,有的坐着,有的蹲着。 教师:我们现在怎么比较他们的高矮呢? (让他们都站起来,站在同一水平面上。) 2、五个小朋友按从高到矮的顺序排序。 (1)教师:现在他们都在同一水平面上了,我们怎样给他们排排队呢? 先找出来最高的,排在前面,再找第二高的排在最高的后面,再找第三高的挨着第二高的往后排。 (2)教师:笑笑和左左两个小朋友看起来差不多高,怎么办呢? 先让他们站在同一水平面上,靠的近一点立正站直,或者请他们背靠背,都不仰头,看一看谁的个头高一点。 (3)用同样的方法进行从高到矮排序。 教师:五个小朋友是按照什么顺序排的?除了从高到矮排,还能怎么排呢? 三、探索按照高矮粗细排序的方法。 1、我们可以按照什么规律给它们排队呢? (从粗到细或从细到粗;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 2、探索两种排序之间的关系。 教师:两种排列的顺序有什么不同呢?你发现了什么秘密吗? 四、打开幼儿用书,按要求完成排序。 1、教师帮助幼儿理解题目的要求。 2、教师指导帮助能力较差的幼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