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师版数学八下学案1.2 第1课时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北师版数学八下学案1.2 第1课时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北师版数学八下学案1.2 第1课时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北师版数学八下学案1.2 第1课时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北师大版数学

1.2 直角三角形

第1课时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学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推理证明的方法,发展演绎推理能力;

2、了解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证明方法;

3、结合具体例子了解逆命题的概念,会识别两个互逆命题,知道原命题

成立其逆命题不一定成立。

学习过程:

一、前置准备

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

2、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

1、说出你知道的勾股数

2、勾股定理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自主学习:

将勾股定理的条件和结论分别变成结论和条件,其内容是:

下面试着将上述命题证明:

已知在△ABC中,AB2+AC2=BC2

求证:△ABC是直角三角形。

得出定理:如果三角形两边的__________等于__________,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三、合作交流:

1、观察勾股定理及上述定理,它们的条件和结论之间有怎样的关系?然后观察下列每组命题,是否也在类似关系

(1)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它们相等。

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是对顶角。

(2)如果小明患了肺炎,那么他一定会发烧。

如果小明发烧,那么他一定患了肺炎。

(3)三角形中相等的边所对的角相等。

三角形中相等的角所对的边相等。

像上述每组命题我们称为互逆命题,即一个命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阅读课本P16“想一想”,回答下列问题:

①一个命题是真命题,那么它的逆命题也一定是真命题吗?

②什么是互逆定理?

③是否任何定理都有逆定理?

④思考我们学过哪些互逆定理?

四、归纳总结:1、勾股定理和逆定理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2、什么是互逆定理,什么是互逆命题?

五、当堂训练:

1、判断

A:每个命题都有逆命题,每个定理也都有逆定理。()

B:命题正确时其逆命题也正确。()

C:直角三角形两边分别是3,4,则第三边为5。()

2、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①8、15、17 ②4、5、6、③7.5、4、8.5

④ 24、25、7 ⑤ 5、8、10

A:①②④B:②④⑤C:①③⑤D:①③④

课下训练:

1、以下命题的逆命题属于假命题的是()

2020—2021学年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7章 勾股定理 同步课时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7章 勾股定理 同 步课时训练 一、选择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a b c ,, 是ABC ?的三边,则222a b c += B. 若a b c ,,是Rt ABC ?的三边,则222a b c += C. 若 a b c ,,是Rt ABC ?的三边,90A ∠=?,则222a b c += D. 若 a b c ,,是Rt ABC ?的三边,90C ∠=?,则222a b c += 2. 如果下列各组数是三角形的三边,那么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数是( ) A. 7,24,25 B. 312,412,512 C. 3,4,5 D. 4,712,812 3. 三角形的三边长为22()2a b c ab +=+,则这个三角形是( ) A. 等边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锐角三角形. 4. 如图所示,在ABC ?中,三边a b c ,, 的大小关系是( ) A. a b c << B. c a b << C. c b a << D. b a c << 5. 放学以后,小红和小颖从学校分手,分别沿东南方向和西南方向回家,若小红和小颖行走的速度都是40米/分,小红用15分钟到家,小颖20分钟到家,小红和小颖家的直线距离为( ) A .600米 B. 800米 C. 1000米 D. 不能确定 6. 若ABC ?的三边a 、b 、c ,满足222()()0a b a b c -+-= ,则ABC ?是( ). A .等腰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D .等腰直角三角形 7. 如图,在由单位正方形组成的网格图中标有AB , CD , EF , GH 四条线段,其中能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三边的线段是( ) A .CD ,EF ,GH B .AB ,EF ,GH C .AB ,CD ,GH D .AB ,CD ,EF

八年级数学直角三角形知识点

八年级数学直角三角形 知识点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八年级数学《直角三角形》知识点 一、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可表示如下:∠C=90°?∠A+∠B=90° 2、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A=30° 可表示如下: ?BC= 21AB ∠C=90° 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ACB=90° 可表示如下: ?CD= 2 1AB=BD=AD D 为AB 的中点 4、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即222c b a =+ 5、射影定理(了解) 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高线是两直角边在 斜边上的射影的比例中项,每条直角边是它们在斜 边上的射影和斜边的比例中项 ∠ACB=90° BD AD CD ?=2 CD ⊥AB 6、常用关系式 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 AB ?CD=AC ?BC

二、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关系222c b a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三、解直角三角形 1、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 在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一共有五个元素,即三条边和两个锐角,由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的已知元素求出所有未知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 2、解直角三角形的理论依据 在Rt △ABC 中,∠C=90°,∠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1)三边之间的关系:222c b a =+(勾股定理) (2)锐角之间的关系:∠A+∠B=90° (3)边角之间的关系: 练习: 一、选择题 1. 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比一直角边长2 cm ,另一直角边长为6 cm ,则它的斜边长为( ) A 、4 cm B 、8 cm C 、10 cm D 、12 cm 2. 已知一个Rt △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长的平方是( ) A 、25 B 、14 C 、7 D 、7或25 3. 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10,底长为12,则其底边上的高为( ) A 、13 B 、8 C 、25 D 、64 4. 将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同时扩大同一倍数, 得到的三角形是( ) A 、 钝角三角形 B 、 锐角三角形 C 、 直角三角形 D 、等腰三角形. 5、等腰三角形腰长为13,底边长为10,则它底边上的高为 ( )

新课程课堂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册参考答案

新课程课堂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同步 练习册参考答案 二、1、, 三、1、 2、(1)(2) 3、 §16.1.2(一) 一、1、C 2、D 3、A 二、1、 2、1 3、, 三、(1)(2) §16.1.2(二) 一、1、C 2、C 3、C 二、1、 2、 3、

三、1、(1)(2)(3) 2、(1),(2), §16.2.1(一) 一、1、D 2、A 3、D 二、1、 2、 3、 三、1、 2、 3、 §16.2.1(二) 一、1、B 2、A 3、C 二、1、 2、 3、

三、1、原式=,当时原式=2 2、 3、§16.2.2(一) 一、1、B 2、B 3、C 二、1、 2、0 3、 三、1、 2、 3、0 §16.2.2(二) 一、1、C 2、B 3、A 二、1、 2、 三、1、 2、 3、, §16.2.2(三)

一、1、A 2、A 二、1、 2、 3、 三、1、, 2、, -5 §16.2.3(一) 一、1、D 2、B 3、A 二、1、 2、1;;9 3、 三、1、 2、-5 3、 §16.2.3(二) 一、1、B 2、B 3、A

二、1、1.514× 2、4.3× 3、-8.1× 三、1、 2、 一、1、C 2、A 3、D 二、1、9 2、3 3、x =-14 三、1、 2、 3、 §16.3(二) 一、1、A 2、D 3、-12、 二、1、x =5 2、 3、 三、1、 2、无解 3、无解

§16.3(三) 一、1、A 2、B 3、B 二、1、 2、 三、1、无解 2、 §16.4(一) 一、1、D 2、B 3、C 二、1、 2、; 3、3 三、1、120千米/时 2、先遣队6千米/时,大队5千米/时 §16.4(二)

初二数学-直角三角形练习题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已知下列语句: (1)有两个锐角相等的直角三角形全等; (2)一条斜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3)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其中正确语句的个数为() ~ A.0 B.1 C.2 D.3 2.对于条件:①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②斜边和一锐角对应相等;③斜边和一直角边对应相等;④直角边和一锐角对应相等;以上能断定两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如图,∠ACB=90°,AC=BC,AE⊥CE于E,BD⊥CE于D,AE=5cm,BD=2cm, 则DE的长是() A.8 B.5 C.3 D.2 4.如图,△ABC中,AB=AC=10,AD平分∠BAC交BC于点D,点E为AC的中点,连接DE,则DE的长为() A.10 B.6 C.8 D.5 】 5.如图,在△ABC中,CD⊥AB于点D,BE⊥AC于点E,F为BC的中点,DE=5,BC=8,则△DEF的周长是()

A.21 B.18 C.13 D.15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6.如图,点A和动点P在直线l上,点P关于点A的对称点为Q,以AQ为边作Rt△ABQ,使∠BAQ=90°,AQ:AB=3:4.直线l上有一点C在点P右侧,PC=4cm,过点C作射线CD⊥l,点F为射线CD上的一个动点,连结AF.当△AFC与△ABQ 全等时,AQ=cm. 7.如图,CA⊥AB,垂足为点A,AB=8,AC=4,射线BM⊥AB,垂足为点B,一动点E从A点出发以2/秒的速度沿射线AN运动,点D为射线BM上一动点,随着E点运动而运动,且始终保持ED=CB,当点E运动秒时,△DEB与△BCA 全等. · 8.如图,∠ACB=90°,AC=BC,BE⊥CE于E,AD⊥CE于D,下面四个结论: ①∠ABE=∠BAD;②△CEB≌△ADC; ③AB=CE;④AD﹣BE=DE. 正确的是(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序号都写上).

七年级数学下课时练习参考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课时练习参考答案 8.1 角的表示 一、选择题 1.C 2.A 3.C 二、填空题 4.绕着它的端点从起始位置旋转到终止位置所成;始边;终边。 5.当角的终边与始边恰成一条直线是,所成的角;当射线旋转一周回到起始位置时,所成的角6.∠O,∠α,∠AOB;O;OA与OB 7.2 三、解答题 8.∠BAD;∠B;∠ACB;∠ACD; ∠D;∠CAD 9.(1)3 (2)6 (3)10 (4)28 8.2 角的比较 一、选择题 1.D 2.C 3.C 二、填空题 4.(1)∠AOC (2)∠AOD (3)∠BOC (4)∠BOD 5.90°6.70° 三、解答题 7.解:与题意可知∠AOB为平角即∠BOC+∠AOC=180° 又∠BOC=2∠AOC,那么∠BOC=120°,又OD、OE三等分∠BOE 那么∠BOC=3∠BOE,∠BOE=40° 8.解:由题意知:∠AOB=∠AOC+∠BOC,又∠AOC=30°;∠BOC=50° 那么∠AOB=80°,由题意知OD是∠AOB的平分线, 那么∠BOD=1 2 ∠AOB=40°,又∠COD=∠BOC-∠BOD,所以∠COD=10° 8.3 角的度量(1) 一、选择题 1.D 2.C 3.B 4.C 二、填空题 5.60;60 6.30°;6°7.37.5°8.25°19′ 三、解答题 9.(1)32°15′36″ (2)35.43°10.(1)56°20′ (2)46°42′ 8.3 角的度量(2) 一、选择题 1.B 2.C 3.C 4.C 二、填空题 5.互余;互补6.14°7.90°8.50° 三、解答题 9.(1)32°(2)148°10.(1)∠AOB;∠COD (2)∠AOB=∠DOC因为同一个角的余角相等(3)有,∠BOE 8.4 对顶角 一、选择题 1.B 2.B 3.D 4.C

(完整版)八年级数学直角三角形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数学《直角三角形》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30分) 1. 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比一直角边长2 cm ,另一直角边长为6 cm ,则它的斜边长 (A )4 cm (B )8 cm (C )10 cm (D )12 cm 2. 已知一个Rt △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长的平方是( ) (A )25 (B )14 (C )7 (D )7或25 3. 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10,底长为12,则其底边上的高为( ) (A )13 (B )8 (C )25 (D )64 4. 五根小木棒,其长度分别为7,15,20,24,25,现将他们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其中正确的是( ) 5. 将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同时扩大同一倍数, 得到的三角形是( ) (A ) 钝角三角形 (B ) 锐角三角形 (C ) 直角三角形 (D ) 等腰三角形. 6.. 如图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则四边形ABCD 的面积是 ( ) (A ) 25 (B ) 12.5 (C ) 9 (D ) 8.5 7.已知,如图,一轮船以16海里/时的速度从港口A 出发向东北方向航行,另一轮船以12海里/时的速度同时从港口A 出发向东南方向航行,离开港口2小时后,则两船相距_________ A 25海里 B 30海里 C 35海里 D 40海里 8.已知a ,b ,c 为△ABC 三边,且满足(a 2-b 2)(a 2+b 2-c 2)=0,则它的形状为( ) A.直角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9.如图,MP ⊥NP ,MQ 为△MNP 的角平分线,MT =MP ,连接TQ ,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TQ =PQ B 、∠MQT =∠MQP C 、∠QTN =90° D 、∠NQT =∠MQT N T Q P M 10.在△ABC 中, ∠A: ∠B: ∠C=1:2:3,CD ⊥AB 于D,AB=a ,则DB 等于( ) 北 南 A 东

八下数学课时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 1、一个三角形的周长为7cm,一边长为3cm,其中有两条边的长度相等,则这个三角形的各边长是————————————————————————————() A. 3 cm,2 cm,2 cm B. 3 cm,1 cm,3 cm C. 3 cm,2 cm,2 cm和3 cm,1 cm,3 cm都有可能 D. 不能确定 2、在下列条件中①∠A =∠C-∠B,②∠A∶∠B∶∠C=1∶1∶2,③∠A=90°-∠B, ④∠A=∠B= ∠C,○5 中,能确定△ 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有 ( ) A、2 个; B、3个; C、4个; D、5个 3、如图5,⊿ABC中,∠ACB=900,把⊿ABC 沿AC翻折180°,使点B落在B’的位置,则关于线段AC的性质中,准确的说法是————————————————() A、是边BB’上的中线 B、是边BB’上的高 C、是∠BAB’的角平分线 D、以上三种性质都有 4、如图,三角形被遮住的两个角不可能是——————() A.一个锐角,一个钝角B.两个锐角 C.一个锐角,一个直角D.两个钝角 5、如图2,已知∠1=∠2,要说明⊿ABD≌⊿ACD,还需从下列条件中选一个,错误的选法是——————————————() A、∠ADB=∠ADC ; B、∠B=∠C ; C、DB=DC ; D、A B=AC 6、已知:如图,△ABC与△DEF是全等三角形,则图中相等的线段的组数是()A.3 ; B. 4 ;C.5 ; D.6 7、下列说法:①面积相等,且有一边相等的两个的三角形全等;②斜边和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③全等图形的面积相等;④所有周长相等的三角形都全等,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 8、已知ΔABC的三个内角∠A、∠B、∠C满足关系式∠B+∠C=3∠A,则此三角() A、一定有一个内角为45 B.一定有一个内角为60 C.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D.一定是钝角三角形 9、如下图:D,E分别是△ABC的边BC,AC上的点,若∠B=∠C,∠ADE=∠AED, ∠a=30,则∠EDC=( ) (A)30 (B)25 (C) 15 (D)10 10、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示意图如下,则要说明∠D′O′C ′=∠DOC,需要证明△D′O′C′≌△DOC,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依据是(写出全等的简写)

初二数学培优之直角三角形

初二数学培优之直角三角形 阅读与思考 直角三角形是一类特殊三角形,有以下丰富的性质: 角的关系:两锐角互余; 边的关系: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和; 边角关系:30o 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这些性质广泛应用于线段计算、证明线段倍分关系、证明线段平方关系等方面. 在现阶段,勾股定理是求线段的长度的主要方法,若图形缺少条件直角条件,则可通过作辅助垂线的方法,构造直角三角形为勾股定理的应用创造必要条件;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通过代数方法计算,也是证明两直线垂直的一种方法. 熟悉以下基本图形基本结论: 例题与求解 【例l 】(1)直角△ABC 三边的长分别是x ,1x 和5,则△ABC 的周长=_____________.△ABC 的面积=_____________. (2)如图,已知Rt △ABC 的两直角边AC =5,BC =12,D 是BC 上一点,当AD 是∠A 的平分线时,则CD =_____________. D C (太原市竞赛试题) 解题思路:对于(1),应分类讨论;对于(2),能在Rt △ACD 中求出CD 吗?从角平分线性质入手. 【例2】如图所示的方格纸中,点A ,B ,C ,都在方格线的交点,则∠ACB =( ) A.120° B.135° C.150° D.165°

(“希望杯”邀请赛试题)解题思路:方格纸有许多隐含条件,这是解本例的基础. 【例3】如图,P为△ABC边BC上的一点,且PC=2PB,已知∠ABC=45°,∠APC =60°,求∠ACB的度数. B C (“祖冲之杯”邀请赛试题)解题思路:不能简单地由角的关系推出∠ACB的度数,综合运用条件PC=2PB及∠APC =60°,构造出含30°的直角三角形是解本例的关键. 【例4】如图,在△ABC中,∠C=90°,∠A=30°,分别以AB,AC为边在△ABC的外侧作等边△ABE和等边△ACD,DE与AB交于F,求证:EF=FD. B A C (上海市竞赛试题)解题思路:已知FD为Rt△FAD的斜边,因此需作辅助线,构造以EF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通过全等三角形证明. 【例5】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30°,∠ADC=60°,AD=CD,求证:222 += BD AB BC B (北京市竞赛试题)解题思路:由待证结论易联想到勾股定理,因此,三条线段可构成直角三角形,应设法将这三条线段集中在同一三角形中. 【例6】斯特瓦尔特定理: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课时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课时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如图,一个等边三角形纸片,剪去一个角后得到一个四边形,则图中∠α+∠β的度数是() A.180° B.220° C.240° D.300°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等腰三角形的两条高相等C.有一个角是60°的锐角三角形是 等边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D.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到三边的距离相等 3.在△ABC中,①若AB=BC=CA,则△ABC为等边三角形;②若 ∠A=∠B=∠C,则△ABC为等边三角形;③有两个角都是60°的三角 形是等边三角形;④一个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上述 结论中正确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如图,CD是Rt△ABC斜边AB上的高,将△BCD沿CD折叠,B 点恰好落在AB的中点E处,则∠A等于()

A.25° B.30° C.45° D.60° 5.如图,已知D、E、F分别是等边△ABC的边AB、BC、AC上的点, 且DE⊥BC、EF⊥AC、FD⊥AB,则下列结论不成立的是() A.△DEF是等边三角形 B.△ADF≌△BED≌△CFE C.DE=AB D.S△ABC=3S△DEF 6.如图,在△ABC中,D、E在BC上,且BD=DE=AD=AE=EC,则∠BAC的度数是() A.30° B.45° C.120° D.15° 7.如图,在△ABC中,AB=AC,∠A=120°,BC=6cm,AB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M,交AB于点E,AC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N,交AC于点F,则MN的长为() 第1题第4题第5题第7题 8.已知∠AOB=30°,点P在∠AOB内部,P1与P关于OB对称,P2与P关于OA对称,则P1,O,P2三点所构成的三角形是() A.直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初二数学直角三角形练习题

.选择题(共 5 小题) 1.已知下列语句: (1)有两个锐角相等的直角三角形全等; (2)一条斜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3)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其中正确语句的个数为( ) A .0 B .1 C .2 D .3 2.对于条件:①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②斜边和一锐角对 应相等;③斜边和一 直角边对应相等; ④直角边和一锐角对应相等; 以上能断定两直角三角形全等的 有( ) A .1 个 B .2 个 C .3 个 D .4 个 4.如图,△ABC 中,AB=AC=10,AD 平分∠ BAC 交BC 于点 D ,点E 为AC 的 中点, 5.如图,在△ ABC 中,CD ⊥AB 于点 D ,BE ⊥AC 于点 E ,F 为 BC 的中点, DE=5, BC=8,则△ DEF 的周长是( ) 3.如图,∠ BD=2cm , 则 DE 的长是 A .8 B .5 5 )

A.21 B.18 C.13 D.15 二.填空题(共10 小题) 6.如图,点A和动点P在直线l上,点P关于点A的对称点为Q,以AQ为边作Rt△ ABQ,使∠ BAQ=90°,AQ:AB=3:4.直线l上有一点C在点P右侧,PC=4cm,过点 C 作射线CD⊥l,点 F 为射线CD上的一个动点,连结AF.当△AFC与△ ABQ 7.如图,CA⊥AB,垂足为点A,AB=8,AC=4,射线BM⊥AB,垂足为点B,一动点E从A点出发以2/秒的速度沿射线AN 运动,点D为射线BM上一动点,随着E点运动而运动,且始终保持ED=CB,当点E运动秒时,△ DEB与△BCA 8.如图,∠ ACB=90°,AC=BC,BE⊥ CE于E,AD⊥CE于D,下面四个结论: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课堂同步练习(答案附后)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课堂同步练习 第十一章三角形 11.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11.1.1 三角形的边 1.下面是小强用三根火柴组成的图形,其中符合三角形概念的是( ) 2.以下列各组线段的长为边长,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2,3,5 B.3,4,5 C.3,5,10 D.4,4,8 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②三角形按边分可分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不等边三角形; ③等腰三角形至少有两边相等; ④三角形按角分应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A.①② B.①③④ C.③④ D.①②④ 4.如图,图中共有________个三角形,在△ABE中,AE所对的角是________,∠ABE 所对的边是________;在△ADE中,AD是________的对边;在△ADC中,AD是________的对边. 5.若a,b,c为△ABC的三边长,且a,b满足|a-3|+(b-2)2=0. (1)求c的取值范围; (2)若第三边长c是整数,求c的值.

11.1.2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 11.1.3 三角形的稳定性 1.桥梁拉杆、电视塔底座都是三角形结构,这是利用三角形的________性.2.如图,在△ABC中,AB边上的高是________,BC边上的高是________;在△BCF 中,CF边上的高是________. 第2题图第3题图 3.如图,在△ABC中,BD是∠ABC的平分线.已知∠ABC=80°,则∠DBC= ________°. 4.若AE是△ABC的中线,且BE=4cm,则BC=________cm. 5.如图,BD是△ABC的中线,AB=5,BC=3,则△ABD和△BCD的周长差是________. 第5题图第6题图 6.如图,在△ABC中,D是BC的中点,S△ABC=4cm2,则S△ABD=________cm2. 7.如图,AD,CE是△ABC的两条高.已知AD=5,CE=4.5,AB=6. (1)求△ABC的面积; (2)求BC的长. 11.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11.2.1 三角形的内角 第1课时三角形的内角和 1.在△ABC中,∠A=20°,∠B=60°,则∠C的度数为( ) A.80° B.90° C.20° D.100°

新湘教版2016年八年级数学直角三角形单元测试题(改编)

八年级数学《直角三角形》单元测试题 总分:100分;时间:70分钟;姓名: 得分: ; 一、选择题(4分×8=32分) 1.Rt △ABC 中,∠C=90°,∠B=54° ,则∠A=( ) A.66° B.36° C.56° D.46° 2.以下四组数中,不是勾股数的是( ) A.3,4,5 B.5,13,12 C.2,5,7 D.8,15,17 3. 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10,底长为12,则其底边上的高为( ) (A )13 (B )8 (C )25 (D )64 4. 已知一个Rt △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长的平方是( ) (A )25 (B )14 (C )7 (D )7或25 5.已知a ,b ,c 为△ABC 三边,且满足(a2-b2)(a2+b2-c2)=0,则它的形状为( ) A.直角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6.如图,已知△ABC 为直角三角形,∠C =90°,若沿图中虚线剪去∠C ,则∠1+∠2等于( ) A .270° B .135° C .90° D . 315° 7.在△ABC 中, ∠A: ∠B: ∠C=1:2:3,CD ⊥AB 于D,AB=a ,则DB 等于( ) A. 2a B.3a C.4 a D.以上结果都不对 8.如图,有一张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长AC =6 cm ,BC =8 cm ,将△ABC 折叠,使 点B 与点A 重合,折痕为DE ,则CD 等于( ) A.254 cm B.223 cm C.74 cm D.53 cm 二、填空题(4分×8=32分) 9.在Rt △ABC 中,∠ACB =90°,D 是AB 的中点,CD =4 cm ,则AB =_______cm.。 10、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为30°,斜边和最小的边的和为12cm,则斜边长为 . 11.∠AOB 的平分线上一点M ,M 到 OA 的距离为1.5 cm ,则M 到OB 的距离为_________. 12. 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比一直角边长2 cm ,另一直角边长为6 cm ,则它的斜边长 (A )4 cm (B )8 cm (C )10 cm (D )12 cm 13.如图,一棵大树在一次强台风中于离地面3米处折断倒下,倒下树尖部分与树根距离为4米,这棵大树原来的高度为__________米。 14.已知x 、y 为正数,且│x 2-4│+(y 2-3)2 =0,如果以x 、y 的长为直角边作一个直角三角形,那么以这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_。 C D A B (第7题) (第6题) (第8题) 图44米3米 (第13题)

八年级数学培优专题(一) 直角三角形

数学培优专题(一) 直角三角形 知识要点: 1、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_________ (2)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_________; (3)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是______的一半; (4)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条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角是30°. 2、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有两个角______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如果一条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定理公式:_____ _ 勾股定理逆定理:_____ _ 直角三角形是一类特殊三角形,有着丰富的性质:两锐角互余(角的关系)、勾股定理(边的关系)、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半(边角关系)、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直角三角形中线性质),这些性质在求线段的长度、证明线段倍分关系、证明线段平方关系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培优练习: 1、如图,已知△ABC 为直角三角形,∠C=90°,若沿图中虚线剪去∠C ,则则∠1+∠2等于__________. 2、已知一直角三角形木板,三边长的平方和为1800,则斜边长为__________ 3、图1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赵爽弦图”的示意图,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围成的,若AC=6,BC=5,将四个直角三角形中边长为6的直角边分别向外延一倍,得到图2所示的“数学风车”,则这个风车的外围周长是__________ 4、在三角形ABC 中,AB=5,AC=9,AD 是边BC 上的中线,则AD 的取值范围_______ 5、如图,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直角边长为1,以它的斜边上的高AD 为腰作第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DE ,再以所作的第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DE 的斜边上的高AF 为腰作第二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FG ;……以此类推,这样所作的第n 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腰长为_______ 6、等腰△ABC 中,AD ⊥BC 于点D ,且AD=2 1BC ,则△ABC 底角的度数为____________ 7、如图,在△ABC 中,∠C=90°,AC=3,∠B=30°,点P 是BC 边上的动点,则AP

人教八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六章、分式16.1.1从分数到分式(第一课时) 一、课前小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统称为整式. 2、23 表示_______÷______的商,那么(2a+b )÷(m+n )可以表示为________. 3、甲种水果每千克价格a 元,乙种水果每千克价格b 元,取甲种水果m 千克,乙种水果n 千克,混合后,平均每千克价格是_________. 二、基础训练: 1、分式 24 x x -,当x_______时,分式有意义;当x_______时,分式的值为零; 当x_______时,分式15x -+的值为正;当x______时,分式241 x -+的值为负. 2、有理式①2x ,②5x y +,③12a -,④1x π-中,是分式的有(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②③④ 3、使分式||1 x x -无意义,x 的取值是( ) A .0 B .1 C .-1 D .±1 三、综合训练: 1、当x______时,分式2134 x x +-无意义. 2、当x_______时,分式2212 x x x -+-的值为零. 3、当x 取何值时,下列分式有意义? (1)(2)2 323x x +- 2 3+x

(完整版)新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直角三角形测试题

直角三角形单元测试题班级:C167 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Rt△ABC中,∠C=90°,∠B=54°,则∠A=() A.66° B.36° C.56° D.46° 2.△ABC中,∠A:∠B:∠C=2:3:5,则△ABC是() A.等腰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 D.钝角三角形 3.以下四组数中,不是勾股数的是() A.3,4,5 B.5,12,13 C.4,5,6 D.8,15,17 4.下列条件不能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是() A.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B.有两条边对应相等 C.一条边和一个锐角对应相等 D.两个锐角对应相等 5.三角形中,到三边距离相等的点是() A.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B.三条高的交点 C.三条中线的交点 D.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6.等腰三角形腰长为13,底边长为10,则它底边上的高为() A.12 B.7 C.5 D.6 7.如图,Rt△ABC中,∠C=90°,∠B=30°,AD是∠BAC的平分线, AD=10,则点D到AB的距离是() A.8 B.5 C.6 D.4 8.如图,有一张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长AC=6 cm,BC=8 cm, 将△ABC折叠,使点B与点A重合,折痕为DE,则CD等于() A. 25 4cm B. 22 3cm C. 7 4cm D. 5 3cm 9.如图,有两棵树,一棵高13米,另一棵高8米,两树相距12米, 一只鸟从一棵树的树梢飞到另一棵数的树梢,问小鸟至少飞行( ). A.8米 B.12米 C.13米 D.14米 10.如图,AB=AC,CD⊥AB于D,BE⊥AC,则图中全等的三角形对数为() A.1 B.2 C.3 D.4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0分) 11.在Rt△ABC中,∠ACB=90°,D是AB的中点,CD=4 cm,则AB=______cm。 12.如图,∠ACB=90°,CD⊥AB于D,AB=2BC,如果CD=2, 则AC= 。 13.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5、12,则第三边长为________。 14.直角三角形中,两锐角的角平分线相交所成的角的度数为。 15.如图,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所示的方式叠放,则角α= 。 16.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6和8,则斜边上的高为。 17.如图,一棵大树在离地面3米处折断倒下,倒下树尖部分与树根距离为4米, 这棵大树原来的高度为__________米。 18.在Rt△ABC中,∠ACB=90°,∠A=30°,b=3,则a= 。 19.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4,则它的面积是。 20.如图,OP=1,过P作PP1⊥OP,使PP1=1;再过P1作P1P2⊥OP1,使P1P2=1; 又过P2作P2P3⊥OP2,使P2P3=1;…依此法继续作下去,得OP2015= . 图4 4米 3米 D C A A B C D E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第12题 第15题 第17题 第20题

八年级上册数学课时练答案

八年级上册数学课时练答案 第六章一次函数 6.1 函数同步练习 当你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时,温度计水银柱的高度是随温度的变化 而如何变化的?当你坐在匀速行驶的客车上时,汽车行驶的路程是随 时间的增加而怎样变化的?在我们的生活中,变化无时不在.在报纸或 电视上,你见过以下 图形吗? 图甲是某次比赛中四位选手的得分情况,图乙是某种股票某月内的收 盘价的变 化情况.请你想一想: (1)以上例子中都有一个变化过程,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有几个变量, 它们有 关系吗? (2)图甲中,你能知道每个选手的得分吗? (3)图乙中,你能知道这个月内每一天的收盘价吗?哪一天的收盘价?哪一天的收盘价最低?收盘价是10元的有几天? 6.2.一次函数 理解一次函数的意义,掌握一次函数的区别和联系,会列函数关系式. 一、选择题 1.下列函数中,是一次函数但不是正比例函数的为() A.y=- x2 B.y=-

2x C.y=- x1x12 D.y= 2.下列各关系中,符合正比例关系的是() A.正方形的周长P和它的一边长a B.距离s一定时,速度v和时间t C.圆的面积S和圆的半径r D.正方体的体积V和棱长a 3.若y=(m-1)x 2m 是正比例函数,则m的值为() A.1 B.-1 C.1或-1 D.2或-2 4.若函数y=(3m-2)x2+(1-2m)x(m为常数)是正比例函数,则m的值为() A.m>23 B.m< 12 C.m= 23 D.m= 12 5.若5y+2与x-3成正比例,则y是x的() A.正比例函数 B.一次函数 C.没有函数关系 D.以上答案均不准确二、填空题 6.一次函数y=-7x+3中,k=______,b=______.

最新八年级数学直角三角形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数学《直角三角形》单元测试题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30分) 1. 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比一直角边长2 cm ,另一直角边长为6 cm ,则它的斜边长 (A )4 cm (B )8 cm (C )10 cm (D )12 cm 2. 已知一个Rt △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长的平方是( ) (A )25 (B )14 (C )7 (D )7或25 3. 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10,底长为12,则其底边上的高为( ) (A )13 (B )8 (C )25 (D )64 4. 五根小木棒,其长度分别为7,15,20,24,25,现将他们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其中正确的是( ) 5. 将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同时扩大同一倍数, 得到的三角形是( ) (A ) 钝角三角形 (B ) 锐角三角形 (C ) 直角三角形 (D ) 等腰三角形. 6.. 如图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则四边形ABCD 的面积是 ( ) (A ) 25 (B ) 12.5 (C ) 9 (D ) 8.5 7.已知,如图,一轮船以16海里/时的速度从港口A 出发向东北方向航行,另一轮船以12海里/时的速度同时从港口A 出发向东南方向航行,离开港口2小时后,则两船相距_________ A 25海里 B 30海里 C 35海里 D 40海里 8.已知a ,b ,c 为△ABC 三边,且满足(a 2-b 2)(a 2+b 2-c 2)=0,则它的形状为( ) A.直角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9.如图,MP ⊥NP ,MQ 为△MNP 的角平分线,MT =MP ,连接TQ ,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TQ =PQ B 、∠MQT =∠MQP C 、∠QTN =90° D 、∠NQT =∠MQT N T Q P M 10.在△ABC 中, ∠A: ∠B: ∠C=1:2:3,CD ⊥AB 于D,AB=a ,则DB 等于( ) A. 2a B.3a C.4 a D.以上结果都不对 二、填空题(30分) 1、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为30°,斜边和最小的边的和为12cm,则斜边长为 . 2.如右图,已知∠BAC=90°,∠C=30°,AD ⊥BC 于D, DE ⊥AB 于E,BE=1,则BC= . 北 南 A 东

人教八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八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第十六章、分式 16.1.1从分数到分式(第一课时) 一、课前小测: 1、统称为整式. 2、23 表示÷的商,那么(2)÷()可以表示为. 3、甲种水果每千克价格a 元,乙种水果每千克价格b 元,取甲种水果m 千克,乙种水果n 千克,混合后,平均每千克价格是. 二、基础训练: 1、分式 24 x x -,当时,分式有意义;当时,分式的值为零; 当时,分式15x -+的值为正;当时,分式241 x -+的值为负. 2、有理式①2x ,②5x y +,③12a -,④1x π-中,是分式的有( )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②③④

人教八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3、使分式||1 x x -无意义,x 的取值是( ) A .0 B .1 C .-1 D .±1 三、综合训练: 1、当时,分式2134 x x +-无意义. 2、当时,分式2212 x x x -+-的值为零. 3、当x 取何值时,下列分式有意义? (1) (2)2323x x +- 16.1.2分式的基本性质(第二课时) 一、课前小测: 2 3+x

人教八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1.如果分式x 211-的值为负数,则的x 取值范围是( ) A.21≤x B.21x 2. 当时,分式 4312-+x x 无意义.当时,分式68-x x 有意义 二、基础训练: 1、分式的基本性质为: .用字母表示为:. 2、判断下列约分是否正确: (1) c b c a ++=b a , (2)22y x y x --=y x +1, (3)n m n m ++=0。 3、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a a b --可变形为( ) A .a a b -- B .a a b + C .-a a b - D .a a b + 4、填空:

八年级数学《直角三角形》知识点

八年级数学《直角三角形》知识点 一、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可表示如下:∠C=90°?∠A+∠B=90° 2、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A=30° 可表示如下: ?BC=2 1AB ∠C=90° 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ACB=90° 可表示如下: ?CD= 2 1AB=BD=AD D 为AB 的中点 4、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即222c b a =+ 5、射影定理(了解) 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高线是两直角边在斜边上的 射影的比例中项,每条直角边是它们在斜边上的射影和斜边 的比例中项 ∠ACB=90° BD AD CD ?=2 ? CD ⊥AB 6、常用关系式 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 AB ?CD=AC ?BC 二、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关系222c b a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三、解直角三角形 1、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 在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一共有五个元素,即三条边和两个锐角,由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的已知元素求出所有未知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 2、解直角三角形的理论依据 在Rt △ABC 中,∠C=90°,∠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1)三边之间的关系:222c b a =+(勾股定理) (2)锐角之间的关系:∠A+∠B=90° (3)边角之间的关系: AB AD AC ?=2AB BD BC ?=2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部课时小练习(含答案)

第十一章三角形 11.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11.1.1 三角形的边 1.下面是小强用三根火柴组成的图形,其中符合三角形概念的是() 2.以下列各组线段的长为边长,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2,3,5 B.3,4,5 C.3,5,10 D.4,4,8 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②三角形按边分可分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不等边三角形; ③等腰三角形至少有两边相等; ④三角形按角分应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A.①②B.①③④C.③④D.①②④ 4.如图,图中共有________个三角形,在△ABE中,AE所对的角是________,∠ABE所对的边是________;在△ADE中,AD是________的对边;在△ADC中,AD是________的对边. 5.若a,b,c为△ABC的三边长,且a,b满足|a-3|+(b-2)2=0. (1)求c的取值范围; (2)若第三边长c是整数,求c的值.

11.1.2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 11.1.3 三角形的稳定性 1.桥梁拉杆、电视塔底座都是三角形结构,这是利用三角形的________性. 2.如图,在△ABC中,AB边上的高是________,BC边上的高是________;在△BCF中,CF边上的高是________. 第2题图第3题图 3.如图,在△ABC中,BD是∠ABC的平分线.已知∠ABC=80°,则∠DBC=________°. 4.若AE是△ABC的中线,且BE=4cm,则BC=________cm. 5.如图,BD是△ABC的中线,AB=5,BC=3,则△ABD和△BCD的周长差是________. 第5题图第6题图 6.如图,在△ABC中,D是BC的中点,S△ABC=4cm2,则S△ABD=________cm2. 7.如图,AD,CE是△ABC的两条高.已知AD=5,CE=4.5,AB=6. (1)求△ABC的面积; (2)求BC的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