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肛肠科(肛裂)中医临床路径(2018年版)

肛肠科(肛裂)中医临床路径(2018年版)

肛肠科(肛裂)中医临床路径(2018年版)
肛肠科(肛裂)中医临床路径(2018年版)

肛裂病(肛裂)中医临床路径

(2018年版)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中西医诊断为肛裂的住院手术患者。

一、肛裂病(肛裂)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肛裂病(TCD编码:BWG03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肛裂(ICD-10编码:K60.200)。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7-94)。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第8版(陈孝平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2.证候诊断

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肛裂病(肛裂)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肛裂病(肛裂)临床常见证候:

血热肠燥证:凉血地黄汤加减

阴虚津亏证:增液承气汤加减

气滞血瘀证:桃红四五汤加减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肛裂病(肛裂)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肛裂病(肛裂)。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肛裂病(肛裂)的患者。

2.有手术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患者同意接收手术治疗。

3.由肛门皲裂、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及结核等引起的肛门皮肤裂疮的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肛门视诊、肛门指检、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凝血功能;心电图;胸部透视或胸部X线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丙型肝炎抗体、血清梅毒抗体;艾滋病抗体检查;肝胆脾超声。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电子直肠镜检查、结肠镜检查等。(八)治疗方法

1.手术治疗

(1)肛裂手术扩肛术

(2)内括约肌切开术

(3)肛裂切除术

2.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火毒蕴结证:清热泻火解毒。

(2)热毒炽盛证:清热解毒透脓。

(3)阴虚毒恋证:养阴清热解毒。

3.药物外用:九华痔疮栓、吲哚美辛呋喃唑酮栓、太宁栓、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等

4.中医特色疗法

(1)中药熏洗:肛肠外洗方

(2)贴敷治疗

5.护理调摄要点

(九)出院标准

1.创面引流畅。

2.排便正常,肛门无疼痛、出血。

3.无需继续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合并有心血管疾病等其他系统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退出本路径。

4.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执行,退出本路径。

二、肛裂病(肛裂)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肛裂病(肛裂)(TCD编码:BWG030、ICD-10编码:K60.200)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