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秋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检测:新时代的劳动者含答案

2018秋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检测:新时代的劳动者含答案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

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

第二框新时代的劳动者

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①。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创业带动就业②。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③。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④,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⑤。

思维导图

创新演练

1.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这是因为( )

①就业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②就业是劳动者谋生的唯一手段③就业使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从而创造社会财富④就业是获取生活来源的重要途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解析:此题考查就业的知识。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劳动者获得收入的重要途径,就业使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结合,为社会存在创造必要的社会财富,所以党和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就业,③④符合题意;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①说法错误;就业是劳动者谋生的重要手段,但非唯一手段,②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

答案:D

2.有关部门负责人强调,201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继续增加,就业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各地区、各部门要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要位置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力争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比例都有所提高,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稳定。

结合上述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为如何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出谋划策。

答案:(1)努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2)国家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改善就业结构,进一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就业和创业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3)企业应加强经营管理,承担社会责任,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岗位。(4)高校毕业生应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积极就业,自主创业。(5)国家要加强培训,加强宣传教育,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劳动者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素养和劳动技能。

一、选择题

1.要在全社会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从根本上说,这是因为( ) A.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

B.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

C.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

D.劳动是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

解析:此题为因果型选择题,且关键词是“根本”,所以只有A项符合题意。

答案:A

2.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发展之源。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促进就业有利于( )

①完善劳动力市场,畅通就业信息②劳动者全面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加③劳动者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④不断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

A.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④

解析:此题考查就业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准确把握题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促进就业有利于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劳动者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故②③符合题意;完善劳动力市场,畅通就业信息、完善扶持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是促进就业的措施,而不是就业的意义,故①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

答案:A

3.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冲击正在发生,但被取代的主要是重复性的工作。人工智能也会带来新的职位,让人类可以从事更多创造性的工作。这启示劳动者应( )

A.树立平等的职业观B.自觉履行劳动义务

C.提高自身职业素质D.实施积极就业政策

解析:人工智能也会带来新的职位,让人类可以从事更多创造性的工作,这样对劳动者的职业素质要求会更高,因此劳动者应提高自身职业素质,故C项符合题意;选项A、B两项与题干主旨不符,故A、B两项不符合题意;实施积极就业政策是国家行为,故D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C。

答案:C

4.除了性别、年龄、身高等就业歧视因素外,近年来非“985”“211”高校毕业生就业时遭遇学校歧视的现象日益增多。就业歧视侵犯了大学生的( )

A.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B.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

C.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D.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解析:就业歧视侵犯了大学生的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应加强监管,保护劳动者的就业权利,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A。

答案:A

5.“失业怪圈”(家庭成员失业→家庭贫困→家庭教育支出减少→家庭成员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低→引发新一轮就业困难)的破解成为政府特别关注的问题。若你为政府提出破解建议,你的观点可以包括( )

①发展经济,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②改善就业结构,加强职业培训③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④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职业技能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有效信息的准确解读能力,考查政府是如何解决失业问题的。④是解决失业问题的做法,但不符合“政府”这一设问主体的限定。①②③都可以成为解决失业问题的措施,答案为C。

答案:C

6.下边漫画给我们的就业启示是( )

A.要树立自主择业观B.要树立竞争就业观

C.要树立职业平等观D.要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解析:漫画反映的是一些毕业生避开就业竞争异常激烈的一线城市,转向二、三线城市寻找就业岗位,这给我们的就业启示是要树立职业平等观,故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7.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统计,201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超过820万人。当前,93%的大学生不选择毕业后创业;78%的大学生不愿意毕业后去西部就业;55%的大学生素质不能适应社会需要;29%的大学生不能及时、准确掌握就业信息。

材料二目前,在大学生群体“就业难”的同时,珠三角很多从事出口加工的企业,却不同程度地存在“用工荒”。“用工荒”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企业待遇偏低,城市生活成本提高;二是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三是农民工创业环境逐步优化,部分农民工回乡创业;四是部分农民工选择留在本地就业。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2)结合材料一、二,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应如何解决材料中的“两难”问题。

解析:第(1)问,可依据教材和材料,从劳动力总量、劳动力素质、就业信息和就业观念等方面分析就业

难的原因。第(2)问,解决“就业难”和“用工荒”问题,可从政府、企业、劳动者三个角度提出建议。

答案:(1)①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②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完全适应;③劳动力市场不完善,信息不畅通;④部分大学生就业观念不正确。

(2)①政府要大力发展经济,不断增加就业机会,这是实现和扩大就业的根本举措;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破除妨碍劳动力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

②企业要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逐步提高劳动者待遇,使劳动者有尊严地工作和生活。③劳动者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努力实现自主就业和自主创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