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诉转自诉制度的完善

公诉转自诉制度的完善

公诉转自诉制度的完善
公诉转自诉制度的完善

论公诉转自诉的完善

公诉转自诉制度,是指在特定情况下将公诉案件有条件地转化为自诉案件的一种制度。具体地说,是指对于有被害人的案件,如果被害人对检察机关的不起诉决定不服,或者被害人有证据证明被告人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并且认为被告人的行为应当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不于追究的,被害人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制度。公诉转自诉制度是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补充规定的一项崭新的制度,它的确立对于有效地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制约和监督国家公诉权的行使,以及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刑事追诉机制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公诉转自诉制度的出台背景与价值观念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还存在有案不立、有罪不究、该起诉的不起诉、不该撤案的撤案等腐败现象,老百姓往往告状无门,合法权利等得不到保障。我们的背景就是被害人的合法权益确实受到犯罪行为的侵害,被告人的行为应当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但被害人掌握受到犯罪行为侵害的确实证据却四处告状无门,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认为行为人不构成犯罪或不需追究刑事责任均不予立案,而人民法院认为此类案件不是自诉案件又无权直接受理,以致被害人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切实保护。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立法机关在修订刑诉法时采纳了部分专家学者的建议,增设若干条款,允许被害人对这类公诉案件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于是一项新的刑事诉讼制度一一公诉转自诉制度便应运而生。

二、公诉转自诉的法律依据及现行规定的不足

(一)通观刑诉法的有关规定,公诉转自诉的法律依据主要有两个:一是刑诉法第一百四十五条规定:“对于有被害人的案件,决定不起诉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被害人。被害人如果不服,可以自收到决定书之日后七日以内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请求提起公诉。

人民检察院应当将复查决定告知被害人,对人民检察院维持不起诉诀定的,被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被害人也可以不经申诉,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二是刑诉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三项规定:自诉案件包括“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而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其中,前一条款肯定了被害人对不起诉决定不服的主权,具体规定被害人如何将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处理的公诉案件转化为自诉案件的方式,属于公诉转自诉的个别性规定。而后一条则专门规定了公诉转自诉案件的条件、案件性质和范围以及证据证明的要求,涵盖面非常广泛,既包括检察机关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也包括公安机关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既包括不起诉的情况,也包括不立案、撤销案件等情形,它是公诉转自诉案件的一般性规定。但二者相比,第170条第3项规定的案件范围明显缩小。

(二)由于公诉转自诉制度是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初创,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法律规定过于简单笼统、法律条文逻辑不够严密、科学性不够强等一些缺陷。我认为我国刑诉法关于公诉转自诉制度的现行规定明显存在以下两点不足: (1)在案件范围上,前后条文规定不一致。

如前所述,我国刑诉法第145条和第170条第3项在案件范围的规定上出入较大,引起理论界在认识上产生较大分歧。有的学者认为,刑诉法第145条是关于公诉转自诉的个别性规定,第170条第3项是关于公诉转自诉的一般性规定,依照个别遵从一般的原则,主张按刑诉法第170条第3项的规定理解公诉转自诉

案件的范围。这种观点为“遵从”说。而我赞同“综合说”,即在现有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应综合以上两个法律条文的内容,主张国家放弃公诉权的一切公诉案件,被害人都可以行使自诉权,而不论其属于何种性质,都应当属于公诉由因前文已有论及,故此这里不再赘述。大家知道,理论认识上的分歧主要源于法律条文的缺陷,因而,只要对刑诉法第170条第3项作出相应的调整和修改,将公诉转自诉案件的范围扩大到侵犯被害人合法权益的所有刑事案件,就能消除法律规定上的矛盾和冲突,以保证法律内部的和谐与统一。

(2)在证据标准和要求上,规定有欠科学。

具体表现在:刑诉法对被害人行使自诉补救权时在证据要求上过于苛刻,第170条第3项规定的人民法院对此类案件立案审查时掌握的证据标准,比第171条规定的人民法院在开庭前审查时掌握的证据标准要更加严格,即开庭前审查时仅需要有被告人构成犯罪的足够证据,而立案审查时,人民法院要求被害人不仅要提供被告人构成犯罪的证据,还要提供被告人侵犯自己合法权益的证据,这实质上是对被害人行使自诉权的一种限制和剥夺。人民法院立案审查时的证据要求应当次于开庭审查前的标准,即立案审查时只能要求被害人提供被告人侵犯自己合权益的证据。这是因为:首先,公安机关运用国家权力,借助国家机器,尚难以证明侵害人的行为是否已构成犯罪,却要求被害人自己去收集证据证明侵害人犯罪,并且还要被害人提供证据证明侵害人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严重脱离实际。正如有的学者所说,“即使受害人在受害后有足够的法律观念能及时收集证据证明犯罪,我们也没有理由要求每一个公民对刑法及刑事诉讼法了如指掌,从而去证明该犯罪行为不属于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绝对不起诉和相对不起诉的情况。’,[1〕其次,从刑诉法第145条看,被害人只要对检察机关的

不起诉决定不服就可以提出自诉,并不要求他有侵害人的行为已构成犯罪或者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证据,因为在这里检察机关依据现有证据已经确认侵害人的行为要么不构成犯罪,要么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所以,被害人不可能再提供出与此截然相反的证据,故该条法律对其未作此种要求是完全正确的。既然在此情况下法律规定如此,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对其他情况下的证据要求更加苛刻呢?最后,我国刑诉法规定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条件是,“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迫究刑事责任,而规定被害人行使自诉补救权的条件则必须是“有证据证明”,后者的证据要求比前者要严格得多。这里的不合理性是非常明显的,在理论上也无法说得通。因此,笔者认为,对公诉转自诉的证据要求可以比照提起公诉的规定,即被害人只要能够提供侵害人侵犯自己合法权益的证据,并且认为侵害人的行为已构成犯罪,就可以有条件地提出自诉,将公诉案件转化为自诉案件。

以上两点不足都集中体现在刑诉法第170条第3项上,因而该条第3项应作如下修改:

“被害人有证据证明被告人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认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据此,前文所说的公诉转自诉的实体性条件也相应修改为:被害人必须有证据证明被告人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并且认为被告人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公诉转自诉案件的条件和范围

我国公诉转自诉案件在追诉机制上实行公诉、自诉二元制,公诉与自诉的关系是公诉优诉补救。并不是一切公诉案件都可以无条件地转化为自诉案件,它必

须以国家放弃公诉权为前提,这是公诉转自诉案件的程序性条件,对此理论界的认识完全一致。然而,对于公诉转自诉的实体性条件,尽管刑诉法已有明确规定,但持不同看法的也大有人在〔,〕,笔者就认为刑诉法关于实体性条件的规定存在严重缺陷。我国刑诉法规定公诉转自诉案件必须具备以下方面的两个条件: (一)程序性条件:被害人必须出示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决定书。

实际上,就是要求被害人出示国家放弃公诉权的证据。这一点虽然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但

我们可以从刑诉法第145条和第170条第3项规定的内容中推导出来。我国刑诉法第86条、第145条规定,公检法三机关对于不立案的决定应当通知被害人,人民检察院的不起诉决定书应当送达被害人。因此,对于公诉案件被害人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时,应当出示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害人刑事责任的决定书,以证明公诉程序已经终止,否则,此类公诉案件就不能转化为人民法院可以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主要理由是:(l)此类案件是公诉案件,应以公诉为主,公诉优先,以自诉为辅,自诉补救。在被害人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时,如果没有此项程序性条件的限制,就可能导致公诉转自诉案件范围的任意扩大,将混淆公诉和自诉的界限,不利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和打击、惩罚犯罪分子。(2)可以避免公诉程序和自诉程序同时进行的冲突。因为对于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决定,被害人除了享有自诉补救权外,还可以根据法律规定采取其他补救措施。例如,被害人对于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没有立案侦查的案件,有权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如果人民检察院认为该理由不能成立,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如对于人民检察院不起诉决定不服,被害人可以自收到不起诉决定书后七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出起诉,请求提起公诉。因此,对于上述两种情况,公诉程序是否会被启动在一定期限内处于一种不确定状态。在这种不确定状况下,如果被害人向人民法院起诉,而人民法院予以受理的话,极有可能出现公诉程序与自诉程序同时进行的局面。(3)不会妨碍被害人自诉补救权的行使。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在放弃公诉权时,都负有将不立案的决定通知被害人,或者将不起诉的决定书送达被害人的义务,因此,被害人在起诉时出示公诉程序已经终止的证据只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不会对自己行使该项权利造成任何妨碍或约束。(4)能够有效地防止被害人滥用诉权。公诉转自诉案件必须以国家放弃公诉权为前提条件,否则,在公诉程序启动过程中,被害人还可能由于其他种种原因和动机,同时又向人民法院提出自诉。这种滥用诉权的行为,一方面将引起诉讼程序的混乱,另一方面也会人为地增加人民法院的工作负担。

(二)实体性条件:被害人必须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使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刑诉法第170条和第171条分别对公诉转自诉的实体性条件作出了明确规定。刑诉法第170条第3项要求对此类案件提出自诉时,被害人必须“有证据证明”,笔者认为这里的“有证据证明”其实具有三方面的涵义:一是有证据证明被告人侵犯了自己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二是有证据证明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已构成犯罪;三是有证据证明被告人的行为应当被依法迫究刑事责任。该条规定着重强调的是后两者的内容,因为第一方面的证据是最基本的证据,是被害人是否具有起诉资格的最起码的条件和要求。同时,刑诉法第171条规定,人民法院对自诉案件(包括公诉转自诉案件)审查后,对于“犯靠事实清

楚,有足够证据的案件,应当开庭审判;缺乏罪证的自诉案件,如果自诉人提不出补充证据,应当说服自诉人撤回自者裁定驳回”。这里的“有足够证据”,笔者理解为有构成犯罪的足够证据,与第170条第3项规定所包涵的第二方面的意思相类似。显而易见,刑诉法第170条“有证据证明”是人民法院对此类案件立案审查时掌握的证据标准,而第171条“有足够的证据”则是人民法院对此类案件在立案后或开庭前审查时掌握的证据标准。通过比较可以看出,立案审查的标准远比开庭前审查的标准要严格得多,这是不符合法理的。因后文对此另有专门论述,这里姑且不谈这两条规定的科学性如何,但它给人民法院受理此类案件提供了明确、切实的标准和依据,可以防止滥诉现象的发生,有利于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保证人民法院刑事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我认为刑诉法以上关于实体性条件的规定有所欠缺,但在公诉转自诉制度处于初创阶段,它的积极作用还是值得肯定的,尤其是在刑诉法未进行重新修正以前,司法部门仍应当按此标准办理,以维护我国法律的权威和法制的尊严。关于公诉转自诉案件的范围,根据刑诉法第145条的规定,我们可以看出,被害人对于一切公诉案件,只要不服人民检察院的不起诉决定,都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因该条着重强调的必须是有被害人的案件,对案件的具体性质并没有明确限定。而刑诉法第170条第3项则规定必须是侵犯被害人人身、财产权利的案件,不包括侵犯公民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刑事案件。两者比较,在要求此类案件必须有被害人这一方面是完全相同的,但它们所确立的案件范围却有很大差异。在司法实践中,如何正确把握和合理操作呢?笔者认为,应当综合刑诉法第145条和第170条第3项的规定,即公诉转自诉案件的范围包括侵犯被害人合法汉益的所有刑事案件。具体理由有二:其一,从前后两个条文所规定的内容的逻辑关系看,刑诉法第170条是专门规定整个自诉案件范围的条款,其中第3项是规定公诉转自诉案件的一般性规定,而刑诉法第145条同样也是规定公诉转自诉案件的,它是公诉转自诉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没有对案件范围作出限定,属于公诉转自诉的个别性规定,由于这两个条文在逻辑上没有从属关系,因而不存在谁遵从谁的间题,只能综合二者的规定来确定公诉转自诉案件的范围。其二,我国刑诉法确立公诉转自诉制度的根本目的则是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如果将公诉转自诉案件的范围限定为侵犯被害人人身、财产权利的事件,势必造成那些符合刑诉法第145条的规定,有被害人,且被害人对检察机关做出的不起诉决定不服但不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权、财产权的案件,被排斥于公诉转自诉案件的范畴之外。由于这类公诉案件被害人除了通过自诉补救外,根据现有法律规定,无法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加以解决,必然导致被害人人身、财产权以外的权利得不到有效的保护,这明显与立法的宗旨和原意相违背。因此,公诉转自诉案件的范围应当是侵犯被害人合法权益的所有刑事案件,而不能仅限于侵犯被害人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案件。

三“公诉转自诉”制度的缺陷

(一)突破了自诉案件的制度框架

刑事诉讼发展的历史表明。在刑事起诉方式上出现了由私人追诉向国家追诉、公诉范围不断扩大、自诉范围不断缩小的趋势。自诉案件应当是侵犯公民个人权益、情节轻微危害性不大、案情简单不需要侦查的案件。但刑诉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三款的设计却不完全符合这种理论和框架。从其设定的条件来看,它只满足了不需要动用国家侦查力量条件,而没有满足侵犯对象为自然人、危害性不大

和案情简单的条件,即没有将法人受害、严重犯罪和复杂案件排除在外。

如果是很严重的犯罪按照自诉处理,原告无论在追诉能力、手段和相应的法律知识上显然都不能适应,而法官又不可能承担控诉职能。这样。被告人面临被判重罪的可能,支撑的却是无力的控诉。这是不公平和不合理的。所以。即使是出于给被害人设定更加充分的救济途径和制约公诉权的考虑。也不能突破自诉案件本身固有的基本特征和制度框架,否则这种“公诉转自诉”名不符实,实际上是“私权介入公权”,打破了公诉与自诉划分的基本框架,发生了公诉权与自诉权的混淆和冲突。

(二)分割了检察机关的起诉权和对不起诉的裁量权

从法律规定来看,我国宪法、刑事诉讼法以及有关法律已明确规定了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公诉权,但刑诉法在具体制度设置上,却又赋予适用不起诉案件中被害人抗衡检察院的权利。因为如果被害人对检察机关的不起诉决定不服,可以向法院提起自诉来代替公诉,继续进行本已终止的对被告人的追诉程序。这就意味着,在适用不起诉决定的案件里,人民检察院不再拥有最终决定权或者说丧失了最终决定权。人民检察院通过行使自由裁量权。使得一些罪行轻微、被告人人身危险性较小的案件。不经过法院审判而在审查起诉阶段就能及时得到终止。这不但能够节省司法资源,促进司法资源的合理配置。也是符合现代法治国家普遍接受的“刑罚个别化”和“轻刑化”的刑事政策的。然而,现行的公诉转自诉制度显然有可能冲击和否定这些价值。因为,被害人作为合法权益受到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人,对犯罪人有着强烈的报复心理,一旦检察机关作出不起诉决定,被害人如申诉未果,大多会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而被害人的这种自诉很难兼顾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使得一些原本正确的不起诉案件进入审判程序,不仅使刑罚个别化受到极大的冲击,也会给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造成严重的负担。另外,由于被害人对作出不起诉决定的案件的高起诉率,也使得人民检察院适用不起诉的积极性遭到挫伤,检察系统甚至有限制不起诉案件数量的做法,强调“减少不起诉”,以防被害人提起自诉。【1]刑诉法第一百四十五条这种对于不起诉的情况不加区分,一概规定可以自诉的做法,不但分割了检察机关的起诉权,而且否定了检察机关的不起诉裁量权。同时,被害人对不起诉决定不服可以不经申诉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没有给检察机关自身纠错的机会,这种对检察机关的权力缺少尊重的做法,对国家权力的严肃性、稳定性和检察机关的权威也是一种制度性损伤。

(三)偏离了公诉为主自诉为辅的现代刑事诉讼理念

从世界范围刑事起诉制度的发展趋势看,鉴于刑事案件侵犯的客体性质以及公诉的优越性,各国基本上都以公诉为主、自诉为辅。[2]有的国家比如日本没有自诉制度,所有的案件都由检察官向法院提起公诉。就是建立了公诉与自诉双轨制的国家也基本上都奉行公诉为主,自诉为辅的原则,而且对自诉案件的范围均有严格限制,即自诉案件的对象仅限于少量情节轻微且性质主要为侵犯公民个人权益方面的犯罪,公诉案件的对象则包括除了自诉案件以外的所有犯罪。因此在整个刑事诉讼体系中,公诉案件是绝大多数,自诉案件仅为少数;公诉是普遍。自诉是特殊;公诉是原则,自诉是例外。

但是,按照我国刑诉法第一百四十五条和第一百七十条第三款的规定,凡是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当符合一定条件时,被害人都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这样,自诉案件的范围实际上扩大了许多,从理论上来说,覆盖了所有性质的案件。这与国际上扩大公诉案件涵盖面、限制自诉案

件范围的立法趋势相悖。

(四)弱化被追诉者诉讼主体地位

被追诉者由诉讼的客体转变为具有独立人格的诉讼主体,是诉讼制度走向现代文明的标志,是刑事诉讼实现民主化、科学化的结果,并最终使得犯罪嫌疑人日益成为具有独立价值的主体存在,使得刑事司法成为充满人文关怀精神的家园。[3]然而,由于法律对被害人不服不起诉决定或上级检察机关的复查决定。有权提起诉讼的有效期限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使得公诉程序中已经终结的案件在任何时问都可以转为自诉程序,这对被告人来说也极不公平。由于随时面临着被害人的自诉,其法律地位难以稳定。不仅承受着被人民法院传唤出庭受审

的可能,而且名誉、隐私、自由乃至前途均会因此受到损害。

(五)无法实现对公诉权的制约

从表面上看,被害人能够获得有效的司法救济,因为他可以就不起诉结论向上一级检察机关提出申诉,也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法院经过审查,认为案件应当提起公诉的,还可以决定受理,使得这些公诉案件可以直接转化为自诉案件。但检察机关在此情况下将不再承担任何追诉责任,案件将由被害人自己单独进行起诉。这种貌似公平的“公诉转自诉”的做法,可能直接带来两方面的消极影响:一是检察机关推卸刑事追诉责任,二是被害人难以利用公共资源进行有效的追诉活动。这无异于承认检察机关可以随时放弃刑事追诉责任,并将这种责任转移到被害人身上。而被害人在自己的权益受到犯罪行为侵害的情况下,本身就处于社会弱者的地位,他即使有诉讼代理人的帮助,也难以通过自己的行为,收集到为刑事追诉的成功所必需的证据材料。可以说,“成功”地说服法院受理那些本应属于公诉范围的自诉案件之后,被害人将不可避免的陷入到“孤立无援”的境地。[4]因此,公诉转自诉的案件常因证据不足而告终。被害人在举证能力方面面临的困难,将会直接导致其刑事追诉活的失败(六)实践中运行效果不佳使这项制度形同虚设。刑事诉讼法设计公诉转自诉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给被害人多提供一条救济途径,以充分保护其合法权益。但事实上,这一立法意图并未收到预想的效果。司法实践中,这种公诉转自诉的案件屈指可数,而且大多是根据刑诉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二款规定的公诉和自诉交叉的案件,公安机关没有作为犯罪处理,被害人为此起诉的,而不是第一百七十条第三款规定的典型的公诉转自诉案件。公安、检察机关都不认为是犯罪而没有起诉的案件,法院作为自诉案件立案时是非常谨慎的。被害人既然在公安机关和检察院不能实现其控告被告人的权利的情况下,没有理由确定就一定能够在法院实现其控告的权利o因为法院要考虑的不仅是立案基本条件的问题,而是立案以后的审理前景。如果定罪

前景不明朗,法院一般会选择避免此种情况下的受理与审判。

四,我国公诉转自诉的完善

(一) 在公诉转自诉案件中,为被害人提供法律援助。刑事诉讼法规定法律援助制度,范围只限于公诉案件和部分刑事案件的被害人。但是,事实上,为自诉案件的原告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在公诉转自诉案件当中。理由是:第一,律师法第41条规定:“公民在赡养、工伤、刑事诉讼、请求国家赔偿和请求依法发给抚恤金等方面需要获得法律援助,但是无力支付律师费用的,可以按照国家规定获得法律援助。”其中的刑事诉讼既包括公诉也包括自诉。第二,公诉转自诉案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难度。被害人需要承担原本有检察机关承担的举证责任,会遇到许多诉讼上的障碍。因此被害人需要专门的司

法救济,通过指定代理人为其提供法律援助。

(二) 对于被害人滥用自诉权的现象应予以适当制约司法实践中,被害人滥用自诉权现象的存在不仅增加了法院的工作负担,损害国家追诉机关正确的不追诉决定的权威性和稳定性,而且使被告人长期遭受不必要的讼累,造成巨大的身心痛苦。因此对于自诉权不仅要求保障其合法行使,同时也要予以必要的制约。首先,人民法院要依法严格把握对被害人直接起诉的受理条件。人民法院在收到被害人提起的自诉请求后,于受理之前应进行严格的审查。一要审查程序性条件,即该案件是否已经公诉程序处理完毕,公安、检察机关是否对被告人已做出了具有法律效力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决定。若不符合此条件则驳回起诉;二要审查实体性条件,即案件是否属于《刑事诉讼法》第170条第3款确定的案件范围,是否属于侵犯被害人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根据被害人提供的证据及公诉机关移送的相关证据材料,案件是否符合“犯罪事实清楚、有足够证据”的法定条件,不符合上述两个条件之一,即驳回起诉。通过对受理条件的严格把握,在诉讼程序发起前即可将绝大部分滥用诉权的案件予以排除。其次,人民法院在受理案件之前,应全面听取被害人和被不追诉人双方的意见,并认真审查公诉机关移送的相关案件材料,不能只听取被害人的一面之词。即使在受理案件后也应注意全面调查、审查、判断论据,避免偏听偏信。最后,对于被害人提起自诉的期限应予以限制。为杜绝被害人无限期行使诉权,使被不追诉人的刑事责任长期处于不确定状态,应对自诉权行使的期限予以限制。但我国立法仅对公诉案件的诉讼时效有明确规定,对于包括公诉转自诉案件在内的所有自诉案件,刑诉法却没有规定相应的诉讼期限。

一般而言,自诉的诉讼时效适用刑法关于犯罪追诉时效的规定,但由于《刑法》第88条规定“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限制。如果不明确这一诉讼期限甚至无期限地承认这部分案件中被害人的自诉权,则不利于社会关系的稳定,也不利于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应以案件公诉程序最后终止的日期即被害人收到不追诉决定之日为起算点,确定一个合理的期限。

(三)如果经过听证,且经申诉维持原不起诉决定后,被害人经过考虑,认为不起诉决定错误,仍执意提起自诉,应当对被害人的起诉权利提供更多的保障。现行规定最大不足就在于,轻易地赋予了被害人起诉的权利,但对进入审判程序后的问题考虑不够。由于被害人实际的举证能力不够,往往使案件达不到证明标准,只能承担败诉的后果。对此,应当作出强制性规定,检察机关在被害人决定自诉之后,应当将收集的证据材料提供给被害人,尤其是原本由被害人在之前诉讼程序中提供给公安、检察机关的证据。有人提出观点的中,认为为了保障被害人自诉权利能够实现,应当降低被害人起诉时的证据要求。这种认识不足取,似乎解决了起诉的问题就一切顺利,实则不然,这样做的结果其实给被害人带来更多的诉讼负担,使被害人陷入诉讼进退两难。笔者倒是主张人民法院对此类自诉案件起诉审查应当更为严格,当然,这是建立在前述配套制度之上的。另外,借鉴国外的一些做法,必要时,人民法院可以向人民检察院调取有关证据材料,对不执行人民法院调取证据的命令的,人民法院可予以处罚。因此,有必要对公诉转自诉的机制进一步完善。我认为,在协调自诉与公诉的关系问题上,应当立足于我国现有的立法基础来加以完善,应当体现公诉权优先,即在被害人起诉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检察机关如果发现原告不起诉决定错误或有其他重要理由,认为有必要提起公诉

时,有权介人恢复行使公诉权,诉讼转人公诉程序;严格限制行使起诉权的条件,从而实现被不起诉人和被害人利益均衡。

参考资料:

[1]李奋飞.我国“公诉转自诉制度”的结构性缺陷及其矫正,中国检察官,2006年第1期.

[2]樊崇义.刑事诉讼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陈卫东,刘计划.论犯罪嫌疑人的诉讼主体地位及其权利保障[J].法商研究2003年第2期.

[4]陈瑞华.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高飞.论公诉转自诉制度的缺陷及其重构,2008年36卷第六期

谈中国传统司法制度的理性评判与扬弃(一)

谈中国传统司法制度的理性评判与扬弃(一) 论文关键词:传统司法制度司法改革扬弃 论文摘要:中国古代封建制的传统司法制度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在理性认识和评判传统司法制度的基础上,实现当代司法改革对传统司法制度的科学扬弃,这是顺利推进司法改革的必要前提。 中国古代封建制的传统司法制度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演变进程中得到了形成与完善,然而,自近代以来,中国传统司法制度逐步走向了衰亡和破产。中国传统司法制度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制度呢?中国当代司法改革之所以举步维艰,是不是与我们缺乏对传统司法制度的理性评判与扬弃有关呢?这是笔者拟在本文中探讨的课题。 一、传统司法制度的基本内容 尽管中国传统社会历经了许多朝代的更替,因此不同朝代的司法制度都有其不同的具体内容,但万变不离其宗,传统司法制度的基本内容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统一,笔者将其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高度集权的政府组织模式与司法运作方式 中国传统的政府结构大致上可分为二个层次,高的一个层次是中央机关,诸如三省六部等等,与法律关系更为密切的是刑部以及监察院、大理寺都机关。当然,皇帝永远是最高的权威,无论是诉讼案件,还是其他事务。不过,对于一般民众而言,这些中央机构——甚至省级政权——是不太重要的,与其密切相关的乃是州县衙门。 州县官是朝廷籍以统治整个国家权力网络的“神经末梢”。州县官由朝廷直接任命,其职责是收取赋税、维护治安以及解决社会纠纷等等,可见政府职能当然地含盖了司法职能。将司法职能作为政府职能的有机组成部分,无疑是中国传统司法制度的一大特色。在这里,我们看不到任何分权的安排,州县官一人总揽立法(制定规则)、行政(执行规则)、司法(裁判争议)三种基本权力于一身。虽然州县官要受上级政府官员的监督和制约,然而在同一级别的衙门内,他却是大权独揽,官衙之内的其他人员都只是其私人顾问或辅助人员,无从对其的权力行使过程形成有效的制度性制约。此外,从司法运作的过程来看,也具有高度的集权性。州县官既要审理民事案件,也要审理刑事案件。州县官不仅要主持庭审和作出判决,还要主持调查讯问和侦缉罪犯,用现代的眼光来看,他既是法官,又是检察官,还是警长和验尸官,可见他的职责包括了最广义上的与司法相关的一切事务。 (二)唯才是举的官员选拔制度 科举取仕是中国传统社会最重要的官员选拔制度。由于行政官员大都又是司法官员,因此科举取仕可以视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司法考试制度。尽管中国传统社会的买官卖官、任人唯亲现象十分严重,但在官员的选拔问题上,其主流始终是以唯才是举为理念的科举取仕制度。由于入仕之门几乎向所有阶层敞开,使政治权力的获取不再仅仅依靠血缘和身份,使地位卑微者也有可能“一举成名天下闻”,这就表明科举取仕具备了平等的——至少是形式上的——天然本性。此外,这种竞争所凭借的标准是以儒家学说为主导的人文知识。尽管随着时代的推移,这种考试愈来愈走向僵硬和缺乏生气,然而,普遍的科举实践造成了一种知识阶层对社会的管理。为了准备科举,考生们“十年寒窗”,苦读儒家的经典著作以及历代大儒对这些经典的注释。于是,准备考试的过程就成为考生们潜移默化的儒家化过程,该过程对部分考生获取功名后在行使权力时仍构成潜在而有力的制约。 (三)“德主刑辅”的司法原则 孟子有句名言:“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中国传统社会确立了“德主刑辅”的司法原则。它一方面体现了封建统治重人治和德治的治理理念,导致法律的地位十分卑微,而儒家伦理和礼教的地位却十分崇高。瞿同祖先生曾精辟地指出:“古代法律可以说全为儒家的代理观念和礼教所支配。”同时,它也体现了封建统治一定的民

司法制度比较

司法制度比较 篇一:中外司法制度比较 中外司法制度比较 一、司法制度形成的理论基础比较 司法制度是指国家体系中司法机关及其他的司法性组织的性质、任务、组织体系、组织与活动的原则以及工作制度等方面规范的总称。 西方国家的司法制度是建立在“三权分立”理论基础之上的,“三权分立”理论以权力分立和制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司法权与立法权、行政权分开、并立,分别由不同的国家机关行使,由此形成了独立的司法制度。尽管西方各国的法律规范不尽相同,但其司法制度的独立性共同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司法机关的地位独立。司法机关的设置、权限、活动方式和程序等,都由法律明确规定,任何机关和个人都无权改变或撤销。而且,司法机关的经费包括人员工资和活动经费按照法律规定实行预算单列,由国库直接拨付。第二,司法活动独立。司法机关按照法律规定,依照法定程序独立行使司法权,自主进行司法活动,其他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或个人均不得行使司法权或干预司法审判活动。而且,一个法院的审判活动不受另一个法院的干涉。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的不当判决,也只能依据上述程序进行变更。第三,法官独立。西方各国一般都以法律规定法官职务终身制。法官一经法定程序任命,非经弹劾,不得被免职、撤职或令其提前退

休。而且,法官在审判活动中的言行不受法律追究。[1] 而我国的司法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是“议行合一”,即决定和执行国家重大事务的权力由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国家的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并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我国的司法机关虽然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不受行政机关的干涉,但是这种独立不是绝对的,它最终要受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人民代表大会主要是对审判、检察机关和司法人员公正司法的情况进行监督,受理人民群众对司法机关的申诉和对司法人员的控告,督促他们依法办理。 二、组织体系比较 中西方司法机关组织体系的构成存在明显差异。西方国家的司法机关组织体系一般是指法院的组织构成,而侦查机关、检察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严格地说, 不是司法机关。就中国而言,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以及律师组织、公证组织、仲裁机构等组织统一构成我国的司法组织体系。 就法院组织体系而言,西方国家大多实行三级制,只有少数国家是四级制(如英国);西方国家在普通法院之外,还设有宪法法院、行政法院、税务法院、专利权法院等等专门法院(如美国);在一些联邦制国家,州法院与联邦法院并立,均有各自的组织体系,互不隶属。而在中国,法院体制实行单一制,上下级法院之间存在严格的控制关系,

司法制度的合成理论

清华法学Tsinghua La w Revie w Vol .1,No .1(2007)司法制度的合成理论 苏 力3 摘 要 主流司法研究者总是集中关注法官和法院,并提出法官/司法为中心的理论和改革建议。 然而法律经济学的责任有效分配理论表明,作为司法制度的构成因素,诉讼人极为重要,是司法制度及其有效运作的基本构成要素。通过分析两位优秀法官的司法业绩,以及过去20多年中国司法调解和司法独立的经历,本文强调司法的合成理论,相对于法官/法院为中心的司法制度理论,对于理解和改革当代中国司法具有特别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关键词 司法制度 合成理论 法官/法院中心理论 责任配置 一个巴掌拍不响。 ———俗话 一、问题的辨析 在当代中国司法改革中,在法律人用来支持司法改革的主流司法理论中,集中关注的一直是法官、法院系统和法律程序。从20世纪90年代初启动到20世纪90年代末蔚为大观的中国的一系列司法改革措施和制度设计,〔1〕今天看来,都聚焦于审判者以及以审判者为中心的法院制3〔1〕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教育部宪法行政法重点研究基地研究员。 在本文撰写过程中,曾经和北京大学法学院沈岿教授和凌斌博士有过比较细致的讨论,有所启发,在此致谢。学界一般认为当代中国的司法改革始于1991年《民事诉讼法》第64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的规定,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深刻的制度和理论变革。参见苏力:“关于对抗制的几点法理学和法律社会学思考”,《法学研究》1995年第4期。司法改革的全面展开则以1999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1999-2003)》的公布为标志。

《中外司法制度比较》考前模拟题

西交《中外司法制度比较》考前模拟题 一、填空题 1、司法制度:关于司法机关的性质、地位、职权、任务、组织、人员以及()和()等 各方面制度的总称。 2、南京临时政府()(1912)中称“法官独立于审判,不受上级官厅干涉”。这是中国法律史上首次以法律方式明确规定司法独立原则法独立。 3、一个国家司法制度的地位和状况取决与这个()状况。 4、最早体现司法独立思想的法律是1701年英国的():“国王或执行机关除非经上下两院的请求,不得将法官免职”。 5、18世纪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的“三权分立”的原则,将司法独立从理论上予以明确阐述:“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不存在了。” 6、检察机关的职权,按诉讼种类分为: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在民事诉讼中的职权和在()。 7、罪行法定原则:法无明文规定()和法无明文规定()。 8、中国三种律师事务所:()、()、()。 9、法院职责范围内的权力:审判职权、()、立法权、()、程序规则制定权、司法行政事务处置权。 10、检察机关的职权,按职务差别分为:法律监督权、()、()、()、参加行政诉讼权,法律咨询权,行政管理权与立法权。 11、中国的律师管理由:()与()共同管理。 12、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权,分为()、()、()。 13、根据仲裁协议表现形式的不同,仲裁协议可以分成三种: ()、()、()。 14、刑罚的主要四种类型为:()、()、()、()。 15、18世纪意大利法学家()的《论犯罪与刑罚》中提出“审判应当公开,犯罪的证据应当公开,以便使或许是社会唯一制约手段的舆论能够约束强力和欲望。” 二、名词解释 1、司法权 2、司法程序 3、司法机关 4、审级制度 5、违宪审查制度 6、陪审制度 7、诉讼程序 8、合议制度 9、中国违宪监督实施的途径 10、资格刑 11、上诉 12、假释 三、多项选择题 1、司法制度具有的广泛的社会作用 A 它维护特定阶级的利益 B 它巩固和发展特定的经济基础 C 他服务于特定的政治体制 D 它有阻碍经济的发展 2、对司法制度进行比较研究的目的 A 在于获得和增长有关司法制度的知识 B 借鉴别国的经验,促进本国司法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C 也是对外开放和对外交往的需要

英法政治制度比较分析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期末论文 《比较政治制度》 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专业行政管理 年级2009级 学号222009********* 姓名李勇 指导老师石雪 成绩 2012年6月17日

英法政治制度比较分析 李勇 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重庆400715 摘要: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以及民主意识的萌生和发展,人们对民主的形式以及自身的政治利益的关注也日益增强。民主资本主义的反战也使人们开始意识到自己政治权利的存在,人们也不愿意自己权利的实行受到阻挠,在人们的历史推动下也就推翻了封建帝制,成立了民主制度的国家。英法两国是欧洲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是两国的政治制度也有所不同,本文将通过英法两国政治制度的对比,分析两国政治制度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进一步了解两国的政治制度文化。 关键词:英法、政治制度、对比 首先,我们对英法两国做一个大致的对比: 从表格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英法领过虽然都属于资本主义国家,但是在他们的国家形式具有不同的政体和国家结构形式,下面将分别介绍英国的政治制度和法国的政治制度,从他们分析造成两国国家政治制度不同的原因对于我们更深入的了解两国政治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英国政治体制的模式及特点

英国的政治制度是典型的君主立宪制,其主要特点是“议会至上”、以内阁为权力核心、君主虚位、政党组织严密。 首先,英国实行议会民主制,体现“议会至上”的原则。议会至上,即立法权在三权中居于核心地位,行政和司法机关都是立法机关的一个部分,行政权和司法权实际是立法权的派生,三者互有重叠。 其次,实行内阁制,作为“议会至上”原则在行政权与立法权关系上的制度体现。即国家的权力体系以内阁为核心,内阁拥有国家的最高行政权力。 再次,英王更多的是一种荣誉性职位,并无真正的实权。 最后,英国政党的组织体系相对比较严密。 可见,英国政治制度最大的特点是“议会至上”,司法权和立法权都出于立法权,民主政治的实质部分居于虚位君主之下。 这种政治制度的优点是,无论是体制形成还是实际运作都相对民主、公正,更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和周全。但缺点是,体制或制度容易模式化,导致官僚主义,影响执政效率。 二、法国政治体制模式的基本特点 与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不同,法国的政权模式是一种“半总统制”模式,既有总统制的特点,又有议会制的特征,其主要特点为: 1、总统候选人由政党或政党联盟推荐,由全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从原来的七年减为五年,同议会、政府任期同步。总统作为国家元首,权力不如美国总统大,但又远远大于内阁制国家的总统或国王。他掌管着国家的外交和国防大权,决定包括经济社会事务在内的各项大政方针,实际上掌握国家最高行政权(但他不是行政首脑,也不具体负责经济社会事务),主持内阁会议,享有对政府官员的任命权,并有权解散议会,宣布提前大选,还可施行宪法第16条规定的非常权力。 2、政府由获得下院即国民议会多数的政党组成,总理也由该党领袖出任,并由总统任命,政府主要职责是管理经济与内政事务,同时对总统和议会负责,议会可以质询并弹劾政府。 3、法国的总统和议会一般都实行两轮投票制(总统如在第一轮选举中获得

比较司法 审判制度

第五讲审判制度比较 审判是国家对因社会冲突而引起的纠纷案件的审理和裁决。是国家权力在冲突解决领域最集中的体现。因此,公共权力的代表——国家的产生是审判制度的逻辑前提。审判制度产生的标志在历史上表现为冲突解决的“私力救济”方式的结束,“公力救济”的诉讼形式的确立。审判制度是一国司法制度的最重要(核心)部分,也是一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节审判制度的概述 一、审判制度的概念 所谓审判制度,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保障用以维护本阶级利益的国家法律的全面实施而确立的关于审判机关的性质、组织机构、职能和审判程序等方面制度的总称。它既是一国法律制度整体的重要组成要素,同时也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审判制度具有如下两方面的含义: (一)从宏观上看,审判制度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审判制度、行政制度和立法制度共同构成国家制度的完整内容是国家固有的立法、司法、行政权能在不同制度形态上的反映。在以“三权分立”作为宪政基础的西方各国,司法与审判在概念上属于同一概念,司法权统一由法院行使,司法制度也是指审判制度,比如美国、德国、日本等国的宪法和其他法律都将司法权归属于法院。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是在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国家权力机关领导下,由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分别掌握行政权和司法权的国家机关体制,与“三权分立”有原则性区别,司法机关也不是专指人民法院,但人民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的性质,却与世界各国由法院代表国家统一行使审判权的规定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因此,尽管当今世界各国的政治结构体系存在差异,但审判权统一由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制度专指法院的性质和职能、法院的组织结构、法院审判案件的诉讼程序制度却是相同的。而且正是基于审判制度是国家固有审判权能在审判制度形态上的反映这样的属性,我们才认为在国家制度整体结构的宏观层面上,审判制度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审判制度作为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行政制度、立法制度有着明显的区别:第一,审判制度是关于国家审判机关的组织制度;而立法制度和行政制度是关于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组织制度。第二,审判制度是有关审判机关适用法律,解决各类实体法方面争议的审判程序方面的制度,行政制度是关于国家行政机关利用行政权

中国法律思想史期末论文

中国法律思想史期末论文 法学院 2012级金融2班 222012302012092 马兰

以古象刑论今罪刑相适应刑法原则 摘要: 在罪与罚的人类社会中,罪与刑的均衡始终是一个至今人们常思的问题。本文首先通过春秋时期象刑与今日罪刑相称的介绍对比出此原则的优越性,再通过罪刑相称的功能与实践来论证:刑法罪刑相称原则的价值合理性。 关键词: 象刑罪刑相称 一.象刑与罪刑相称的概述 春秋时期,孔子整理《尚书》,主张象刑,随后,荀子适应时代,在反对“罪至重而刑至轻”的象刑基础上发论,其原则是重罪重刑,轻罪轻刑,使罪刑相称。时至今日,现代的罪行均衡发展意多指罪刑相称,罪刑相适应之意。并且,罪刑相适应已成为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 象刑与罪刑相称都是罪与刑均衡问题上的不同解决方式。象刑,符合儒家“仁”的思想核心。而罪刑相称则多是报应主义下衍生出的解决方式。 (一)象刑的基本概述 象刑,即“象以典刑”,载于《尚书?舜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刑制记载。由于对“象”字的不同解释,出现画像说和垂法说的对立。画像和垂法是历代对“象以典刑”的不同解释。画像说早于垂法说,主要存在于周和汉,明清偶有之。画像说提倡轻刑,在当时就受到重刑论者的批驳。垂法说出现在汉以后,以唐宋为盛,而至明清。 1.画像说 画像说认为“古者无肉刑而有象刑”、“画衣冠异章服”。该说起于先秦,《荀子》、《慎子》等书作了记载。《荀子》记载:“世俗之为说者以为治古者无肉刑而有象刑。墨黥其面而已,蚤婴,共艾毕,菲对屐。”【1】《荀子》所载较略。《慎子》则有具体的记载:“有虞之诛以幪巾当墨,以草缨当劓,以菲屐当剕,以艾靴当宫,布衣无领当大辟。此有虞之诛也。上世用戮而民不犯也。当世用刑而民不从。”【2】 2.垂法说 垂法说发源于伪孔传的“训象为法”。伪孔传先以象为法,进而发展为垂法。而垂法有两种提法。一是“垂以示人”,一是“如天之垂象以示人。”后者以南宋朱熹为代表,并为明清沿袭。训象为法有另一分支,训象为象其所犯,主要存于宋元。 (二)罪刑相称原则概述

比较司法制度期末论文

浅析中西司法文化之差异 ------------ 以司法制度为例分析 摘要:中西方法律文化的相互比较在当代依然是中国法律文化研究中的一项重大课题。经验和科学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健全的法律制度的有效建构和运作需要依赖于其相应的法律文化的存在,法治的成长必须扎根于相应的法律文化土壤之上。追本溯源,中国法律现代化的建设原是在西方法律文化冲击之下,而与自己固有的法律传统人为割裂的情况下展开的,因此,一百多年来一直存在着的中西两种法律文化的冲突的现象。目前,我国正进行着一场轰轰烈烈的司法制度改革,由此可知,我国司法制度改革的顺利推进,必须依赖于对法律文化的理性分析,而从司法角度对中西法律文化进行分析更是其中的关键。 关键词:中西司法制度差异 大家都知道,作为法律的一项形式化象征,在西方有“司法女神”,在中国有“司法神兽”。司法女神雕塑在西方法院建筑中会经常看到。可以这样描述:司法女神一手执宝剑,一手拿天平。最值得注意的是女神的眼睛是闭着的或是用布蒙着的,所以也叫她蒙目女神。宝剑表示力量,天平表示公平,额发表示诚实,闭眼表示“用心灵观察”。造像背面往往刻着古罗马法颜:“为实现正义哪怕天崩地裂”。而中国的“司法神兽”,是一只像牛或羊的独角兽。准确的说来是四不像。它是中国的司法神,而它最值得注意的是它的眼睛不仅睁着,且睁得很大,怒目圆睁。它是中国第一位法官皋陶在办案时如争执不下,就将这叫做獬豸兽牵出来,它会用那只独角去抵触真正的罪犯。西方和中国的司法神有一个显著的区别在于她(它)们的眼睛,司法女神的眼睛是闭着或用布蒙着的,而中国的司法神兽眼睛是怒目圆睁。这一显著区别也就体现着中西司法理念的不同,更深一层地看则是体现出了中西方法律文化的不同。以司法制度为例,下面就来分别探讨中西法律文化的特点。 一、西方的法律文化 通过参考资料,所谓的西方司法制度一般是指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国家的司法制度,而在《外国法制史》中也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可知其基本特点主要有一下的几点: 1.司法权独立于立法权、行政权,俗称“三权分立”;当然,孟德斯鸠在这方面居功至伟。 2.实行审判公开制度,诉讼活动的透明度较高; 3.律师辩护和代理制度发达,当事人获得辩护率较高; 4.推行自由心证和无罪推定原则; 5.注重对当事人诉讼权利的保护; 6.诉讼作为主要的纠纷解决机制,适用率极高。 从上述的特点看来:西方司法制度体现了司法独立性、中立性、终局性等属性,是一种比较先进的司法制度,当然这主要集中在英美和法德为代笔的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它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完善过程,真正发挥了司法的功效,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所以,从某种程度来说,西方的司法制度代表着现代化的司法制度。 然而,西方司法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而是有其独特深厚的文化内涵的。个人本位和权利本位是西方司法制度最核心的文化内涵。个人本位的价值观认为,每

证据法学期末论文

论我国行政诉讼证明标准 摘要:行政诉讼其自身的性质和特点表明一律采用"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已不符合行政诉讼工作的现实需要。在行政诉讼证明标准的适用问题上,我们应当采用清楚而有说服力的标准为一般标准,优势证明标准和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为补充,结合具体行政行为种类、行政案件的性质及对当事人权益影响的大小等因素,具体确定案件的证明标准从而保证最大程度地作出正确的判断,最大程度地实现公正与效率,这样才能符合现代法治的要求,有助于实现司法的公正。 关键词:证明标准,行政诉讼,多元化 一、引言 证明标准,也称证明要求、证明任务、法定的证明程度或证明度等,是证据法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证据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行政程序法律制度逐渐发达,证明标准也成为行政程序证据制度的重要内容。 在行政诉讼的证据问题中,证明标准的探讨是理论研究中的盲区,我国现行的行政诉讼法并没有规定科学的、可操作性的具体证明标准。行政诉讼的事务中一直奉行"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这是一种追求客观真实的标准,存在缺陷和不足,由此在行政诉讼案件中产生了许多问题,因此,确立科学的证明标准,尤其是从立法上明确规定证明标准问题,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二、行政诉讼证明标准的概念及现行法律的相关规定 证明标准指证据与事实之间的联系应当达到何种程度才能认定案件事实,即按照法律规定认定的案件事实或者形成一定的法律关系对证明所要求达到的程度或标准???。行政诉讼证明标准,是指在行政案件中依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履行举证责任,证明案件事实所应达到的程度,是人民法院查明行政案件事实,特别是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认定的事实是否能被法院支持的证据要求。它不仅涉及相关的诉讼理论和原则,同时也与诉讼实践紧密相关,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从当事人的角度来理解,行政诉讼的证明标准是指承担举证责任的当事人为了证明自己的主张而提供的证据所应达到的证明程度;从审判人员的角度来理解,是指法官根据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和既有的法律规定,对当事人证明的的案件事实作出必然的判断时所需要的心证标准,即法官是否形成内心确信。 我国《行政诉讼法》第61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 原判决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的,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二) 原判决事实清楚,但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依法改判。 (三) 原判决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者由于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的,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也可以查清事实后改判,当事人对重审案件的判决、裁定可以上诉。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53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 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二) 原判决适用法律错误的,依法改判。

司法制度论文

中国民主、正义的推动者——律师 刑法1107班,第五组,525,王学礼 一、黎庆洪案 2008年,贵阳警方通过调查,确认贵阳的“花梨帮”涉黑,并确认黎庆洪是黑帮“花梨帮”头领。随后,贵阳警方对“花梨帮”实施毁灭性打击。2008年9月10日,贵州省腾龙宏升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黎庆洪因涉嫌赌博罪被贵阳市公安局刑事拘留,经贵阳市人民检察院批准,2008年10月10日被执行逮捕;2010年3月25日,贵阳市中院第一法庭开庭审理黎庆洪案,认定黎庆洪五项罪名成立(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赌博罪、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非法采矿罪),判处黎庆洪有期徒刑19年,并处罚金30万元。 2010年7月12日,贵州省高级法院裁定以“一审判决认定的部分事实不清”为由,撤销前述一审判决,并发回贵阳市中级法院重新审判;2010年8月10日,贵阳市检察院要求撤回起诉;2010年8月16日,贵阳市中级法院裁定准许贵阳市检察院撤回起诉;贵阳市检察院撤诉后退回贵阳市公安局补充侦查。 2010年9月9日,贵阳市公安局发现其另有重要罪行,第一次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2个月;于2010年11月8日发现其另有重要罪行,第二次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2个月;(注:上述事实皆在贵阳市小河区检察院提交至贵阳市小河区法院的起诉书中反映,应不属于“另有重要罪行”)。贵阳市公安局重新侦查后,将新的案件移送至贵阳市检察院;贵阳市人民检察院审查新的案件后,重新起诉至贵阳市中级法院;贵阳市中级法院指定将新的案件移送贵阳市小河区法院审理;2011年8月26日,新的案件由贵阳市小河区检察院起诉至贵阳市小河区法院;2012年1月9日,新的案件在贵阳市小河区基层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最后黎庆洪被判有期徒刑十五年、其同伙被判无罪有期徒刑不等。 二、本案涉及的司法理论 本事件涉及司法独立,法官律师的职业道德和我国司法亟待改革的司法理论。 黎庆洪案是在政法委以及一些党政部门在背后的指导下,由法院扮演小丑的一起冤案,涉及人数众多,在一大批知名律师的联合抵制和抗争下最后部分人免于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主犯”黎庆洪还是被判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此案涉及司法不独立,严重受党的干扰,也受媒体的困惑。法官和律师的职业道德问题。 三、我对本事件的认识 只要有司法就会有冤案错案,强悍到像美国一样的超级大国也会有《肖申克的救赎》中主人翁的冤屈,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完全避免冤假错案,但是我们可以尽可能的让冤假错案无限制的趋近于零,把它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我们面对冤假错案的态度和观念应当改变,应该做到共产党人宣言中的那样:实事求是。 法院办案确实受到政法委和党政机关的严重干扰,司法独立遭受严重的干扰。法官职业道德亟待提高,执法水平低下,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法官们也是被逼无奈的。律师在办案过程中随意发布微博和博客等煽动民众情绪,给司法机关以舆论压力,一定程度上也给司法独立造成影响。黎庆洪案从侧面反映出了我们国家处理司法案件的一种心态,也描绘了站在一线的律师们为当事人的合法权利而努力辩护,而律师本身的权利却不受保护,被法官在法庭无理训诫,驱出法庭,甚至劳教。法官办案应当仅仅对法律所负责,依照所掌握的证据和法

犯罪心理学期末论文

青少年犯罪心理动因 分析及预防 指导老师:张威 院系:经济管理 班级:市场营销09—2 姓名:李军 学号:540906050216

青少年犯罪心理动因分析及预防 市场营销09—2班学号:540906050216 李军论文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不良心理 论文摘要:未成年人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十分重视的社会问题,有人将未成年人犯罪与环境污染、贩毒吸毒并列为世界三大公害。在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同样是一个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 要想更有效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还应在法律保障的提前下,在净化各方面环境的同时,充分认识青少年中存在的不良心理及其危害。以矫治和消除不良心理为重点,从“心”抓起,防患于未然,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一条主线。 对于未成年人犯罪主要从青少年犯罪案件的现状和特点、不良心理和青少年违法犯罪之间的关系及危害、青少年犯罪的预防等几个方面的分析,关于青少年犯罪问题早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然而只有找出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从而寻找相关的预防对策,才能有效地降低青少年犯罪。对此本文作出以下分析: 一、青少年犯罪案件的现状和特点 1、从近几年情况来看,未成年人犯罪中已有70%是团伙犯罪。主要是团伙盗窃、抢劫等案件,团伙内成员分工明确,有的已经形成比较稳定的集团,基于共同的故意,共同实施某一犯罪的案件,如团伙盗窃案件,被告人中有的望风,有的实施作案,有的负责联系销赃,所得赃物销售后,得到的赃款共用。 [1] 由于未成年人缺乏足够的体力、智力、胆量和经验,单独作案往往难以成功,结成团伙可以互相壮胆,减少作案阻力,使犯罪易于得逞。当前,有的未成年人犯罪团伙拥有严密的组织系统、作案纪律和防侦破措施,已经形成黑社会组织的雏形。 2、青少年犯罪向暴力型犯罪转化。主要表现在实施故意伤害、抢劫、强奸等案件,有的手段极其残忍。并且暴力犯罪日益突出,不断向着严重化达到方向发展。根据公安部相关统计数字,2004年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类型比例如下:抢劫占46.3%;抢夺占23%;盗窃占6.6%;强奸占4.8%。[2] 3、犯罪年龄低龄化。由于发育年龄提前和频繁接受不良文化影响等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初始年龄比20世纪70年代提前了2至3岁。近年来,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杀人、强奸、抢劫等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日益增多 二、不良心理和青少年违法犯罪之间的关系 在犯罪心理学中,环境、心理和行为活动作为三大变量和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告诉我们,客观世界是心理活动产生的源泉,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未成年人犯罪现象就是社会上消极因素在一些人不良消极心理因素中能动的反映,着眼于整个社会加以预控尤为必要,但未成年人个体中存在的不良心理,如反常的人际关系,过高的物质需求,畸形的需要结构,轻浮的生活态度,错误的思想意识,愤世嫉俗,偏执倾向,精神空虚,心理不平衡,承挫能力低等又决定了他们对不良刺激内容的选择和消化,如不及时矫治和消除,其直接恶果必然导致各种违法犯罪的发生。犯罪是不良心理的结果及外化,未成年人犯罪不是偶然的,哪怕是激情型犯罪也不例外。 三、几种常见的不良心理及其危害 1、家庭结构残缺,缺乏父爱和母爱导致的孤僻、脆弱、自卑或过强的自尊心理。青少年在结构不整或畸形的家庭中,生活心理压力过重,对家庭易产生离

两种司法制度的比较和借鉴

题目两大法系司法制度的比较及借鉴 学院外国语学院 姓名张蓓 学号 11101216 2013年11月29日

两大法系司法制度的比较及借鉴 摘要:司法制度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原因,中西方司法制度存在着较大的区别。在本文中,主要通过对中西司法制度形成的渊源、分布、理论基础、组织体系、审判制度、陪审制度等进行比较来分析它们的差异和各自特色以及我国现行司法体制存在的不足。我国在进行司法体制改革时,在顺应国情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借鉴西方国家的有益法,从而建立更为公正高效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使得司法机关更好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能。 关键词:司法制度;特征;优点;缺点;借鉴 一、引言 我国的司法制度是一整套人民司法制度体系,在整个国家体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随着中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现行的司法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日益显露出诸多的弊端,在很多方面不能满足市场经济的需要。目前,司法改革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们对所谓的司法不公、司法腐败表现出的强烈不满,为司法改革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与动力。在下文中,笔者将对中西方司法制度形成的理论基础、组织体系、审判制度进行对应比较,以此借鉴西方司法制度中的有益之处,改革我国司法制度中那些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因素,使之最大限度地发挥司法职能为市场经济服务。[1] 二、法律渊源、分布地点等基本情况的比较 (一)法律渊源、结构不同。大陆法系是成文法系,其法律以成文法即制定法的方式存在,它的法律渊源包括立法机关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行政机关颁布的各种行政法规以及本国参加的国际条约,但不包括司法判例。英美法系的法律渊源既包括各种制定法,也包括判例,而且,判例所构成的判例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大陆法系承袭古代罗马法的传统,习惯于用法典的形式对某一法律部门所涉及的规范做统一的系统规定,法典构成了法律体系结构的主干。英美法系很少制定法典,习惯用单行法的形式对某一类问题做专门的规定,因而,其法律体系在结构上是以单行法和判例法为主干而发展起来的。(二)欧洲大陆上的法、德、意、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和拉丁美洲、亚洲中国及许多国家的法律都属于大陆法系。香港和英联邦国家采用的是英美法系、英美法系又称英国法系、普通法系或判例法系。[2]

中外司法制度之比较课程教学大纲

《中外司法制度比较》教学大纲 Comparison On Chinse And Foreign Judicial Systems 课程编号:0301010660101 学时:32 学分:2.0 适应对象:本课程教学对象为南华大学文法学院法学系法学专业本科学生。先修课程: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先修课程:宪法、法理、刑法学、刑事诉讼法。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法学专业本科生的社会科学与行为科学类的选修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中外司法制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教学中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关注司法制度的建设和司法体制的改革,使我国的司法制度与世界各国司法制度的一般惯例接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司法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外司法制度的研究对象、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了解中外司法机关的性质、地位、职权、工作人员、活动原则及工作程序等各方面制度,了解中国共产党组织对司法机关及其工作的领导而不是干涉关系、司法机关与立法机关、行政机关的分权和相互制约关系,了解审判制度(包括法院的外部独立和内部独立、法院与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及党组织的应有关系尤其是制约关系、法院的人事权和财政经费问题、法官资格和法官保障制度及惩戒制度、法官考试和培训制度、陪审制度、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审判监督制度等)、检察制度(包括检察院的独立、检察院与行政监察部门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及司法行政机关等的关系、检察院与党组织和权力机关的关系、检察院的人事权和财政经费问题、检察官资格和检察官保障制度及惩戒制度、检察官的考试考核和培训制度、审判监督制度等)、律师制度。 三、教学内容

中西方司法制度比较

中西方司法制度比较 笔者将对中西方司法制度形成的理论基础、组织体系、审判制度进行对应比较,以此借鉴西方司法制度中的有益之处,改革我国司法制度中那些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因素,使之最大限度地发挥司法职能为市场经济服务。 二、司法制度形成的理论基础比较 司法制度是指国家体系中司法机关及其他的司法性组织的性质、任务、组织体系、组织与活动的原则以及工作制度等方面规范的总称。 西方国家的司法制度是建立在“三权分立”理论基础之上的,“三权分立”理论以权力分立和制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司法权与立法权、行政权分开、并立,分别由不同的国家机关行使,由此形成了独立的司法制度。尽管西方各国的法律规范不尽相同,但其司法制度的独立性共同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司法机关的地位独立。司法机关的设置、权限、活动方式和程序等,都由法律明确规定,任何机关和个人都无权改变或撤销。而且,司法机关的经费包括人员工资和活动经费按照法律规定实行预算单列,由国库直接拨付。第二,司法活动独立。司法机关按照法律规定,依照法定程序独立行使司法权,自主进行司法活动,其他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或个人均不得行使司法权或干预司法审判活动。而且,一个法院的审判活动不受另一个法院的干涉。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的不当判决,也只能依据上述程序进行变更。第三,法官独立。西方各国一般都以法律规定法官职务终身制。法官一经法定程序任命,非经弹劾,不得被免职、撤职或令其提前退休。而且,法官在审判活动中的言行不受法律追究。[1] 而我国的司法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是“议行合一”,即决定和执行国家重大事务的权力由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国家的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并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我国的司法机关虽然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不受行政机关的干涉,但是这种独立不是绝对的,它最终要受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人民代表大会主要是对审判、检察机关和司法人员公正司法的情况进行监督,受理人民群众对司法机关的申诉和对司法人员的控告,督促他们依法办理。 三、组织体系比较 中西方司法机关组织体系的构成存在明显差异。西方国家的司法机关组织体系一般是指法院的组织构成,而侦查机关、检察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严格地说,不是司法机关。就中

中国司法制度现状

中国司法制度现状 篇一:陈瑞华关于中国司法现状的分析 09期陈瑞华中国司法体制改革的反思与回顾 精彩观点: 之一律师不能正常介入,不能投入到为弱势群体、为受害者提供民事赔偿这样的法律服务中来,这本身就是司法体制不正常的现象。 之二研究者不论是刑诉、民诉、行政诉讼还是宪法领域的学者,都坚持认为要扩大司法审查的范围,扩大司法权的权威性格和独立性。之三20XX年以前的改革有三个特征:第一,没有统一的司法体制改革领导者、组织者,是零星的;第二,很少涉及公、检、法、司关系的调整;第三,司法体制改革没有目标和方向,往往涉及到此部门与彼部门之间的权力再分配。之三第二个阶段的改革带来了一定程序的改革和证据规则的改革,死刑复核权力的收回带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比如说死刑的标准统一了,死刑的程序较之以往也相对公正了。之四:第三阶段的改革比较缓慢,财政拨款制度尚未解决,法院、检察院成了企业,公开寻租,赚取利益,这还不够可怕么?人财物不独立,唱一百遍司法独立的哲学也不管用。 之五迄今为止,我认为两名启蒙时代的哲学家、思想家产生的两个重大的分歧,产生了两条道路,一个是卢梭,一个是洛克。洛克这条线索强调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理论;卢梭强调人民主权,人民把一定的

权力让渡给他的代表。之六解决腐败最有效的手段不是靠叠床架屋的构建监督机构,而是构建民主,扩大公众的参与,让公众来监督公共权力,这是唯一的办法。主题:中国司法体制改革的反思与回顾 20XX年孙志刚案发生,国人震惊,其结果是收容遣送制度终被废除,但由此引起的对中国司法体制的质疑却才刚刚开始。其实,在这近二十年的时间里,中国的司法体制改革一直在进行,只不过步履维艰、效果甚微。近期的许霆案、杨佳案等暴露了中国司法体制在一定程度上不独立、不透明、无权威、公信力差等缺陷,国人的心里划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中国的司法体制到底症结何在?司法独立与司法腐败之间如何平衡?公、检、法三方的权力、职能怎样才是合理的分配?政治体制的不完善是否也难辞其咎?这些都是值得讨论的问题。司法体制充当了“政治的晚礼服” 陈瑞华:各位同学,非常高兴在周末的晚上跟大家就司法体制改革问题一起来进行回顾,同时做必要的反思。司法体制改革是我国十几年来在法学界和司法界引起广泛关注的话题,这个话题到今天还在持续的被关注当中。它现在已经到了步履维艰的阶段,因为司法体制中的问题已经得到较为充分的暴露,但司法改革的进程却极为缓慢,甚至到了裹足不前的地步。在一个国家发生重大社会转型的时候,各种社会矛盾激化,社会冲突频发,甚至一些影响全国的群体性事件不断发生。而在这一过程中,司法制度经常是首当其冲被指责的对象。 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近十年来处于停滞之中。但是主流的话语也好,民众的声音也好,几乎没有对政体做出很多的抱怨,因为我们生活中

《司法制度》教学大纲(2012年春季学期)

《司法制度》教学大纲(2012年春季学期) 基本信息 任课教师:凌斌(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教师; 助教:林熙翔;助教; 答疑时间:每周四,16:00-17:00;其他时间,可以发电子邮件预约,以免错过。办公室:北京大学陈明楼320房间。 讨论版(交流平台):未名BBS“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legalchina)版。欢迎同学们利用这一平台参与交流。 上课的时间地点,为每周五6-8节,14:00-17:00,法学院图书馆电子阅览室。 考核成绩 规定考核为期末论文。自选考核为课堂报告。期末论文满分100分。课程报告根据报告表现由任课教师酌定加减10分。期末论文上交日期为2011年6月15日。另外,本门课程设置论文开题与预答辩环节,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完成期末论文,该环节表现不直接计入课程成绩。 教学大纲

夏锦文,“董必武人民司法思想的理论体系”;何永军,“人民司法传统的表达与实践(1978-1988)”; 蔡维力、张爱军,“走出一直西法困境回归人民司法传统” 【5】3月16日 第五讲。课程论文开题讨论 【6】3月23日 第六讲。诉调对接 王亚新:“诉调对接和对调解协议的司法审查”;潘剑锋:“论司法确认”; 范愉:“《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评析” 【7】3月30日 第七讲。司法调解 梁凤荣,“论我国古代传统的司法调解制度”;龙宗智,“关于‘大调解’和‘能动司法”’的思考”; 潘剑锋、刘哲玮,“论法院调解与纠纷解决之关系——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展开”; 苏力,“关于能动司法与大调解”;曾宪义,“关于中国传统调解制度的若干问题研究” 【8】4月6日 第八讲。司法独立 姚中秋:《技艺理性视角下的司法职业化》; 波斯纳:《法律、实证主义与民主》,导论、第三章、第四章; 【9】4月13日 第九讲。司法职业化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第七、八章; 【10】4月20日第10讲。放假 【11】4月27日第11讲。法律责任的司法选择 凌斌:肥羊之争;Guido Calabresi and Douglas Melamed, Property Rules, Liability Rules, and Inalienability: One View of the Cathedral

中西方司法制度比较

中西方司法制度比较 摘要:司法制度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等的诸多原因,中西方司法制度存在着较大的区别。在本文中,主要通过对中西司法制度形成的理论基础、组织体系、审判制度的对应比较,来分析它们的差异和各自特色。我国在进行司法体制改革时,在顺应国情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借鉴西方国家的有益法,从而建立更为公正高效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使得司法机关更好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能。 关键词:司法制度;理论基础;组织体系;审判制度 一、引言 我国的司法制度是一整套人民司法制度体系,在整个国家体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随着中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现行的司法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日益显露出诸多的弊端,在很多方面不能满足市场经济的需要。目前,司法改革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们对所谓的司法不公、司法腐败表现出的强烈不满,为司法改革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与动力。在下文中,笔者将对中西方司法制度形成的理论基础、组织体系、审判制度进行对应比较,以此借鉴西方司法制度中的有益之处,改革我国司法制度中那些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因素,使之最大限度地发挥司法职能为市场经济服务。 二、司法制度形成的理论基础比较 司法制度是指国家体系中司法机关及其他的司法性组织的性质、任务、组织体系、组织与活动的原则以及工作制度等方面规范的总称。 西方国家的司法制度是建立在“三权分立”理论基础之上的,“三权分立”理论以权力分立和制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司法权与立法权、行政权分开、并立,分别由不同的国家机关行使,由此形成了独立的司法制度。尽管西方各国的法律规范不尽相同,但其司法制度的独立性共同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司法机关的地位独立。司法机关的设置、权限、活动方式和程序等,都由法律明确规定,任何机关和个人都无权改变或撤销。而且,司法机关的经费包括人员工资和活动经费按照法律规定实行预算单列,由国库直接拨付。第二,司法活动独立。司法机关按照法律规定,依照法定程序独立行使司法权,自主进行司法活动,其他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或个人均不得行使司法权或干预司法审判活动。而且,一个法院的审判活动不受另一个法院的干涉。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的不当判决,也只能依据上述程序进行变更。第三,法官独立。西方各国一般都以法律规定法官职务终身制。法官一经法定程序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