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喀布尔玫瑰花心的一滴露珠_陈与

喀布尔玫瑰花心的一滴露珠_陈与

喀布尔

56 The World And Chongqing

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位于东部的喀布尔河谷、兴都库什山南麓,海拔1800米。喀布尔河穿城而过,把城市一分为二,南岸是旧城区,北岸是新城区,呈现出U字地形。群山环抱、高山峻岭,是世界上地势最高的都城之一。

喀布尔是一座悠久历史的古城。在2000多年前,就是东西方贸易往来的中心,也是中国“丝绸之路”的中转站,“喀布尔”意为“贸易中枢”。名胜古迹众多的喀布尔,有古尔罕纳宫、迪尔库沙宫、萨达拉特宫、宫内有宫,宫外连宫,古朴典雅,保留着纪元初期的墓碑、宝塔、还有“喀布尔长城”的城墙。

中国人民和阿富汗人民的传统友谊,可以追溯到2000年以前,世界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就是中国通过阿富汗,到达了欧洲。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中国汉朝的伟大旅行家张骞,两次造访阿富汗,从而打通了中亚、西亚和地中海的国家商贸。

□ 文/陈与

阿富汗特色货车

58 The World And Chongqing

喀布尔是中国成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在中国《汉书》上,记载了一个“高附”的地方,位于欧洲和亚洲通商要道上,中国著名的“丝绸之路”,就从这里经过。“高附”就是阿富汗的首都喀布尔。这是一座高原城市,地处都库什山南坡的肥沃谷地,是历史悠久的古城,也是阿富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喀布尔并不堂皇富丽,古旧的老城是粗陋、土气的代名词。但是,喀布尔的春天,异常美丽。阳春三月,喀布尔的郁金香竞相开放,到处都有郁金香的千媚百态,万种风情。整个城市都披上了浓艳的盛装,喀布尔因此成了一座花城。有位诗人做了一个游戏,把喀布尔拆开,按波斯语的解释,喀布尔就是“像一朵玫瑰花心,有郁金香的芬芳”。

历史悠久的喀布尔,随处可见历史遗迹,

每一

处遗迹,都有神奇的故事传说。在谢尔达尔互扎山上,有一座梯田式花园,最高的地方是一座陵墓,那是盖世英雄的巴卑尔的陵墓。巴卑尔是印度莫卧儿帝国的缔造者。他来到喀布尔,被喀布尔历史文化所吸引,乐不思归。山清水秀的伊斯塔利夫山村,是巴卑尔经常来的地方,他喜欢在枫树绿荫下休息,并满怀喜悦地说:“我已经给园主付了钱,可以随意来此享受了。”

巴卑尔认为,世上很少有什么地方,可以与伊斯塔利夫相比。后来,巴卑尔再也没回到他的印度了。临死前,巴卑尔再三叮嘱,把他葬在喀布尔。这位印度莫卧儿帝国的开创者,就安息在喀布尔的花园中。在特佩马兰詹山上,有另外一座古代帝王的陵墓,这里葬着波斯王纳第尔沙。这座山有一个奇异传说,特佩马兰詹是一位魔术师的名字,他的魔术创造出许多奇迹,让人难以置信。

历史悠久的喀布尔,随处可见历史遗迹,每一处遗

迹,都有神奇的故事传说。

The World And Chongqing 59

据说,特佩马兰詹走到每一个地方,或每到一处,他便用魔术变来丰厚的财宝,视财如命,从来不付出,只会聚敛。几十年过去了,特佩马兰詹的死期到了。临死前,他摸着奇珍异宝,悲伤欲绝。在最后一口气的时候,他放火烧了财宝,焚烧后的灰烬,堆成一座山陵,后人把这座山陵称为特佩马兰詹山。

一个中国外交官眼中的喀布尔

1955年1月20日,中国与阿富汗正式建交。那时,中国驻阿富汗使馆在喀布尔西郊“达鲁阿芒”的花园别墅里。“达鲁阿芒”是富人区。

喀布尔的楼宇不高,只有三四层,但整齐雅观,道路平整的迈旺德大街,东西纵贯,宽阔平坦,两旁的商店,摆满了紫羔皮货、干鲜水果、青金石、土特产品,还有进口衣料。

“达鲁阿芒”的花园别墅虽然环境幽雅,但距喀布尔市中心较远,来往不便。于是,中国驻阿富汗大使馆搬到了阿富汗王宫附近,与阿富汗王宫只有一墙之隔,挨着阿富汗外交部大楼和《友谊报》社,对面是阿富汗的首相府。在这期间,中国向阿富汗提供了1000万英镑贷款,援建了巴格拉密纺织厂、帕尔旺水利工程、坎大哈医院等项目。

1978年,中国驻阿富汗大使馆搬到了“达鲁阿芒”王宫附近,在这里,可以呼吸新鲜空气,可以极目远方,远山的雪冠衬着草地,有一大片花海,有一群山羊缓缓走过小溪,有一群水牛摇着牛铃,排着长队,安静通过,阿富汗人称自己的国度是“东方瑞士”。

由于喀布尔市中心的柏油马路,代替了沙石马路,各种汽车就多了,高楼也增加了,还新建了四星级饭店。有电影院、茶楼、酒肆、集贸市场等。集市里人来人往,干鲜果品、首饰器具买卖兴隆,那时,喀布尔有电视机,而电视里的歌舞节目,丰富多彩。这时,中国援建的工程项目开始运转,帕尔旺水利灌溉工程惠及几百万阿富汗农民的麦地、山林、葡萄园等。巴格拉密纺织厂的产品,深受阿富汗人民喜欢,像玉石首饰一样成为阿富汗的国礼。

喀布尔北边和东边都是高山,难以逾越,西南部的“达鲁阿芒”地势,很平缓,成为攻城略地的突破口。由于内战,阿富汗各派力量让铁蹄踏过“达鲁阿芒”,摧毁了王宫,摧毁了喀布尔的所有别墅、商店、民房。最令人痛心的是,闻名于世的巴米扬大佛在战火中被毁,喀布尔的国家博物馆也化为废墟。

“达鲁阿芒”和迈旺德大街被毁了,只有“达鲁阿芒”王宫的孤零骨架,环视残垣断壁,满目焦土。原本茂密的果林葡萄园,已是不毛之地,大风一起,沙尘漫天。喀布尔仿佛回到了中世纪,没有水电供应,有人在废墟木架上,垒起土坯墙,钉上门窗,有的在半倒塌的水泥预制板下栖身。

喀布尔医院因缺水、缺电、缺药,经常传出难闻的气味,当中国紧急援助的发电机、X光机的仪器设备运到医院,但无法安装使用,

只能放在露

The World And Chongqing 61

天。据医院负责人介绍,医院里住满了病人,但X光机因缺电不能使用,化验室也没有消毒设备,血库里没有血,病号饭是霉米煮和几粒黄豆。

如今,喀布尔投入重建的工作之中。在保存较好的喀布尔东区、总理府、外交部等建筑在整修。四星级的洲际饭店已修葺一新,恢复了24小时水电供应,早餐有面包、黄油、果酱、煎蛋、牛奶、红绿茶,一应俱全。

参观帕尔旺水利工程时,帕尔旺省长哈米米热切希望,中国尽快派工程技术人员修复水渠。他说,水是阿富汗的一切,有了水,农民可以种地,

打了粮

食才有饭吃,才能安居乐业。只有发展经济,才能根除阿富汗的贫穷。入夜,站在阿富汗的洲际饭店的阳台,放眼望去,天上繁星点点,地上灯火闪烁,能听到阿富汗的民歌,和着笛声,如泣如诉。是在思念远方亲人,还是诉说曾经的磨难?如果不是偶尔有几声枪响,玫瑰色的曳光弹道划破夜空,尖厉的警笛从眼前呼啸而过,让人以为又回到了40年前的喀布尔。

隆重的古尔邦节

开斋节和古尔邦节,是阿富汗两

个重要的宗教节日,尤其是古尔邦节。“古尔邦”即“献牲”之意,因而又称“宰牲节”。每逢此节,穆斯林就要沐浴礼拜,宰羊杀骆驼、杀牛,作为馈赠,以示纪念。

每年3月21日,是持续3天的古尔邦节,众多的人去阿里巴德圣地朝拜,举行赛马、演奏器乐等文体活动。正式的祝贺活动是“破土春耕”,这一仪式由最高长官或知名人士主持,率先破土耕种,以此来赞颂“人类之祖亚当”。此外,有伊德费特尔(绝食结束的祭典)、伊德克尔班(奉献牺牲的庆典)等民族节日,还有朝气蓬勃的阿坦舞、阿富汗

饶有兴趣的叼羊活动。

阿富汗人很喜爱喝茶,他们喝“无籽葡萄茶”。他们把茶当作友谊的桥梁,以聚会饮茶来沟通人际关系。因此,茶是阿富汗的生活必需品。夏季喝绿茶,冬季喝红茶。

在阿富汗大街上,有类似中国的茶馆,或者饮茶与卖茶兼营的茶店。在茶店煮茶的用具,当地人称为“萨玛瓦勒”。这种茶饮用具用铜制作,

圆形、顶宽、底窄、装有龙头、可用来烧炭,中

间有烟囱。凡有亲朋好友进门,大家就

围着茶饮茶具,一边煮茶、一边叙事、

一边饮茶。在阿富汗乡村,还有喝奶茶

的习惯。煮奶茶时,滤去茶渣,浓度按

需要而定,把牛奶熬成稠厚之后,再调

入茶汤,重新煮开,加上适量的盐巴。

阿富汗人习惯用茶待客,讲究喝三

杯,第一杯止渴,第二杯表示友谊,第

三杯是礼节。

在日常食物中,阿富汗人以蔬菜、

大米、牛羊肉为主。他们的口味重,不怕

油腻,食量大。当家里来了客人,他们

用“舒尔包”招待客人。“舒尔包”用羊

肉、蔬菜、葡萄、香菜熬制而成,味道纯

正。席间,同性之间可以握手,热情问

候,可涉及对方身体、家庭、事业,不可

打听妻室、女儿的情况,不要问对方收

入、私生活等。与异性朋友交往、寒喧、

谈话要持重,不能握手,

不能在谈话时

一群蒙着头,戴着纱巾的阿富汗女子走向圣殿,是忏悔还是祷告?

62 The World And Chongqing

The World And Chongqing 63

用眼直视对方面部,不要夸奖女性的长相、身材、衣着。

相识洞房花烛夜,推崇亲上加亲

在阿富汗,当女孩长到九岁时,父母便限制外出,不准她们接触男性。女孩必须穿长袍,戴面纱,只露出一双眼睛,为的是不让陌生男子产生邪念。他们认为,婚姻由父母做主乃天经地义,

即使女孩有不同意见,也得遵从父母意愿。

阿富汗推崇近亲婚配,认为近亲结婚是最理想的婚姻,知根知底,可以避免婚姻的盲目性。其次,男女双方存在亲戚关系,结婚后夫妻和睦美满。此外,男方还可免去不堪承受的彩礼。无论是阿富汗的一国之君,还是普通百姓,都热衷于近亲婚配。扎多达是阿富汗的摄影师,但他有两个天生失明的子

女萨奇和哈列扎。为了避免下一代的生理缺陷,扎多达反对父亲安排他与青梅竹马的堂妹哈达查结婚。但他犟不过父亲,遵从父命。

在阿富汗,索要彩礼风气盛行,彩礼薄,让人讥笑。数额可观的彩礼成为阿富汗男人的经济负担。为了具备经济条件,穷家的子弟长年劳作,当攒起娶妻的费用时,年龄很大了。而阿富汗姑娘,年过十四、十五岁仍未许配,父母会为女儿的婚事发愁。

婚后的妇女没有丈夫允许,不能迈

出家门,丈夫对妻子拥有绝对权威。如果夫妇外出,男前女后,保持距离。阿富汗妇女袍子的样式和色彩千篇一律,丈夫很难在茫茫人海中找到妻子。家里来了男宾,即使是丈夫最要好的朋友,

妻子也不能出来与客人见面。

在阿富汗,寡妇再婚无可非议,但必须嫁给亡夫兄弟,其次是堂兄弟。具有经济能力的兄弟、堂兄弟要责无旁贷地将丧偶的嫂子或弟媳连同孩子接到家里,否则将受到舆论,尤其是族人的奚落。一夜之间,原来的嫂子和弟媳变得朝夕相对,共同拥有同一个男人。她们如何相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如何定位,不同文化背景的外人难以理解。

在山峦下,

一排排建筑物像和平的祈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