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心理学第3阶段练习题

教育心理学第3阶段练习题

教育心理学第3阶段练习题
教育心理学第3阶段练习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三阶段练习题

考试科目:《教育心理学》第九章至第十二章(总分100分)

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单选,每小题1分,共20分)

1、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A、集中思维

B、辐合思维

C、求同思维

D、求异思维

2、首创出具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活动,称之为:()

A、创造性

B、创造能力

C、真创造

D、类创造

3、定势对于问题解决()

A、有积极影响

B、有消极影响

C、无影响

D、有积极或消极影响

4、随机应变,触类旁通,这是指发散思维的()

A、流畅性

B、变通性

C、独特性

D、独创性

5、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A、认知成分

B、行为成分

C、情感成分

D、行为意向

6、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包括发现教学、情境教学和()

A、程序教学

B、掌握教学

C、指导教学

D、合作学习

7、强化法属于()

A、行为改变方法

B、认知改变方法

C、情绪改变方法

D、理性情绪方法

8、皮亚杰研究儿童道德判断能力发展规律的方法是()

A、两难故事法

B、对偶故事法

C、个案法

D、精神分析法

9、布卢姆将教学目标分为三类: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

A、个性目标

B、品德目标

C、动作技能目标

D、心智技能目标

10、为心理评估搜集数据化资料的工具称之为:()

A、心理测量

B、心理测验

C、心理内容

D、心理形式

11、做了错事以后,产生内疚惭愧之感,这是()

A、道德认知

B、道德判断

C、道德行为

D、道德情感

12、“领会”属于()

A、认知目标

B、情感目标

C、动作技能目标

D、心智技能目标

13、皮亚杰认为,8-10岁儿童,道德发展处于()

A、权威阶段

B、公正阶段

C、可逆阶段

D、自我中心阶段

14、伴随道德认知而产生的内心体验,称之为()

A、道德判断

B、道德意志

C、道德行为

D、道德情感

15、“一题多解”,这是()

A、集中思维

B、分散思维

C、求同思维

D、辐合思维

16、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这是()

A、外部强化

B、直接强化

C、替代强化

D、正强化

17、“触景生情”产生的道德情感属于()

A、直觉的道德感

B、道德判断

C、想象性道德感

D、伦理性道德感

18、运用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道德判断发展规律的是()

A、柯尔伯格

B、皮亚杰

C、布鲁纳

D、桑代克

19、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称之为()

A、抑郁症

B、多动症

C、强迫症

D、恐怖症

20、人的行为的ABC理论中B是指()

A、外部刺激

B、行为反应

C、信念

D、情绪反应

二、选择题(多选,每小题2分,共20分)

1、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A、依从

B、认同

C、内化

D、外化

2、“皮格玛利翁效应”的发现者是()

A、罗森塔尔

B、雅格布森

C、马斯洛

D、皮格玛利翁

3、问题包括的三个基本成分是()

A、起始状态

B、理想状态

C、存在的障碍

D、达到的目标

4、行为目标的陈述具备的几个要素是()

A、具体目标

B、产生条件

C、行为标准

D、行为结果

5、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主要有()

A、强化法

B、行为塑造法

C、示范法

D、代币奖励法

6、小学生中易产生的心理障碍有()

A、多动症

B、过度焦虑反应

C、厌学症

D、强迫行为

7、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有()

A、家庭教养方式

B、认知失调

C、态度定势

D、同伴群体

8、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三种成分()

A、道德认知

B、道德判断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9、发散思维的三个主要特征是()

A、流畅性

B、变通性

C、求同性

D、独特性

10、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有()

A、结构性

B、目的性

C、认知性

D、序列性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道德判断能力发展属于道德情感发展的范畴。()

2、10-12岁儿童,道德发展处于可逆阶段。()

3、多动症主要发生在小学阶段的学生。()

4、马克思发现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这是类创造。()

5、惩罚不等于负强化。()

6、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开展心理辅导工作的前提。()

7、程序教学的理论依据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8、道德是一种心理现象,品德是一种社会现象。()

9、心理测验就是心理测量的工具。()

10、教学事项即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

四、辨析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创造性与智力呈线性关系。

2、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包括学会调适和寻求发展。

五、简述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1、高创造性者有那些个性特征?

2、简述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3、简述教学目标及其意义。

六、论述题(任选1 小题,15分)

1、试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2、试述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附: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单选,每小题1分,共20分)

1 D

2 C

3 D

4 B

5 C

6 D

7 A

8 B

9 C 10 B

11 D 12 A 13 C 14 D 15 B 16 C 17A 18 A 19 A 20 C

二、选择题(多选,每小题2分,共20分)

1 ABC

2 AB

3 ACD

4 ABC

5 ABCD

6 ABCD

7 AD

8 ACD

9 ABD 10 BCD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错

2 错 3对 4错 5对 6对 7对 8错 9对 10对

四、辨析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这种说法是错的。高智商是创造力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只有高智商,且具有创造性人格特征才有可能有高创造性。

2、这种说法是对的。心理辅导这两个目标中,学会调适是基本目标,寻求发展是高级目标。这两个目标就是引导学生达到基础层次的心理健康与高层次的心理健康。

五、简述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1、高创造者一般具有以下一些个性特征:具有幽默感;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喜欢幻想;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有独立性。

2、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有: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内部条件有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知水平。此外,个体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龄等因素也对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3、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教学目标有助于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测量和评价,选择和使用教学策略,指引学生学习。

六、论述题(任选1 小题,15分)

(要点)

1、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问题的特征;已有的知识经验;定势与功能固着。另外,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情绪状态、认知风格等个性心理特征也影响到问题的解决。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在于: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是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1含答案

00466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模拟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并将其代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不选、错选、多选或多选择者,该题无分。 1.狭义的发展心理学主要指【D】A.动物心理学B.民族心理学C.比较心理学D.个体发展心理学 2.华生认为初生的婴儿有三种天生的情绪反应,即怕、怒、和【A】A.爱B.悲C.喜D.恶 3.弗洛伊德把由于担心原我的需要所产生的冲动可能战胜自我而引起的焦虑称为 【D】A.客观性焦虑B.道德上的焦虑C.主观性焦虑D.神经性焦虑 4.皮亚杰认为【B】是影响心理发展的最重要的、决定性的因素。A.成熟B.平衡C.练习和习得经验D.社会经验 5.【C】主导个体心理发展,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决定条件。A.遗传B.自然环境C.教育D.社会环境 6.小鸡一旦印刻在某个客体上,例如对人印刻,就会跟着人走,而且不会对其他物 种产生印刻。这说明印刻【C】A.不依赖于任何一种强化B.可能形成得非常快C.是不可逆的D.只在“关键期”内发生 7.心理发展过程的进行可以用几个一般特点来描述。美国心理学家克雷奇认为这些 一般特点包括:发展速度、【A】、顶点和发展的分化和阶段。A.时间B.发展的稳定程度C.发展的协调性D.发展的均衡性 8.新生儿的头部88%的时间转向右边,表明他们是【B】占优势。A.丘脑B.左半球C.小脑D.右半球 9.【C】是幼儿游戏的最高形式。A.再造性游戏B.教学游戏C.创造性游戏D.活动性游戏 10.在儿童各个器官的发育过程中,【C】的发育是最优先的。A.心脏B.胃C.脑

D.肺 11.小班幼儿看到别的小朋友有一个好玩具,自己也说:“爸爸明天也要给我买一个更大的玩具。”这种现象说明【D】A.幼儿在撒谎B.幼儿想像中带有特殊的夸张性C.幼儿以想像的过程为满足D.幼儿的想像内容经常与现实混淆 12.低年级的小学生对下列哪项内容更感兴趣【C】A.学习的内容B.学习的结果C.背书包上学D.抽象的因果关系 13.初入学的小学生对于【B】方位,常常需要和具体事物联系起来才能辨别。A.上下B.左右C.前后D.东西南北 14.赫洛克把青少年的同伴关系分为三类,其中【A】指相互信赖、不可分离的朋友。A.挚友B.伙伴C.好友D.朋友 15.人生观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大部分高中生属于人生观形成的【C】阶段。A.观察B.定向C.探索D.确立 16.若某个高中生对“现实的我”过高地估计,以至形成虚妄的判断,同时“理想 的我”也是虚假的话,他的自我意识发展的类型是【D】A.自我肯定型B.自我矛盾型C.自我萎缩型D.自我扩张型 17.加涅认为,区分戌、戍、戊、戎四个字的学习属于【B】A.语言的联合B.多重辨别学习C.概念学习D.原理学习 18.布卢姆等将【D】的教育目标由低到高分为五级:接受(注意)、反应、价值的评价、组织和由价值或价值复合体形成的性格化。A.认知领域B.动作技能领域C.态度领域D.情感领域 19.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把学习分为【B】A.接受学习和意义学习B.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C.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D.机械学习和发现学习 20.主张将“S—R”改为“S一O一R”的是【A】A.联结一认知理论B.生成学习论C.人本主义D.认知结构一同化理论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汇总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 ●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课件6) ●桑代克学习理论:效果律、准备律、练习律。 桑代克学习理论:桑代克的“试误——联接”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学习的实质是经过试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S——R);学习的过程或联结建立的过程是尝试错误的过程;学习应遵循精简原则,而不是推理原则。 桑代克关于学习规律的观点,提出了三条主要的学习律:(1)效果律:指从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加强或减弱受到反应结果的影响;(2)准备律:指有机体采取行动时,促使其行动就是一项增强,而阻碍其行动则是一种烦恼。当有机体并不准备行动时,迫使其进行行动则成为一种烦恼;(3)练习律:认为联结的强度决定于使用联结的频次。练习律由作用率和失用律两部分组成。(P56——57) ●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是个体只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别人的行为表现(自己不必实际参与活动),即可获得的学习。(P81) ●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167 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具体定义为:个人具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直接陈述的知识。简单地说,陈述性知识就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P157) 程序性知识:关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者操作步骤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它包括一系列具体操作程序。P205 ●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为有效完成学习任务而采用的一般性策略,它包括一般的学习程序、规则、方法与自我调控方式等内容。课件P154 ●元认知。 元认知:元认知就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认识,同时也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与调节。 P240 ●学习迁移。 学习迁移:学习迁移指的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学习所产生的影响。这包括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又包括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同时,所谓的影响,既包括积极影响,又包括消极影响。P276 ●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学习行为朝向一定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P426 ●发现学习,有意学习。 发现学习:发现学习是指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自己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和规律。P106、107 有意学习:有意学习是针对机械学习而言的。指的是学习知识过程中,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点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

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时间:2015-03-07 分类: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哪项不归之于学习与教学的系统过程中。(C ) 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反应过程 D、评价/反思过程 2、在皮亚杰看来,当学生的思维已超越对具体的可感知事物的依赖,能作出一定的概括时,他的思维水平已进入( D ) A、感知动作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3、下列规律中,不属于尝试——错误学习论的主要规律的是(D ) A、效果律 B、练习律 C、准备律 D、接近律 4、学生由过分重视成绩名次而产生的学习动机属于(B )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交往内驱力 5、举一反三属于(A ) A、水平迁移 B、垂直迁移 C、一般迁移 D、负迁移 6、学习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再学习一般立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这属于(C ) A、并列结合学习 B、下位学习 C、上位学习 D、相关类属学习 7、运算技能属于哪种技能(B ) A、操作技能 B、心智技能 C、动作技能 D、运动技能 8、通过对要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方法,如补充细节、举出例子,或使之与其他观念形成联想等。这种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是( B ) A、过度学习 B、深度加工 C、组块化编码 D、及时复习 9、创造思维的核心是(C ) A、直觉思维 B、形象思维 C、发散思维 D、聚合思维 10、根据柯尔伯格的分类,中学生的道德主要处在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他律水平 11、心理辅导的主要目标是学会调适和(D ) A、诊断问题 B、克服障碍 C、行为矫正 D、寻求发展 12、在教学设计时,下列哪项不是分析教学任务涉及的主要内容(D ) A、确定学生原有基础 B、分析使能目标 C、分析支持性条件 D、分析学习结果 13、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被称为(C ) A.群体凝聚力B.群体规范C.课堂气氛D.人际关系 14、衡量一个测验能否测量出所要测量的特征或品质的指标被称为(A ) A.效度B.区分度C.信度D.难度 15、福勒等认为,当教师较多地关注"学生是否喜欢我"、"同事怎样看我"、"领导怎样评价我" 时,他此时主要处在教师成长历程的( A ) A、关注生存阶段B 、关注情境阶段C、关注学生阶段D、关注成就阶段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6、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17、在中学生人格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同伴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父母的影响。

教育心理学章节题库-第七章至第八章【圣才出品】

第7章学习策略 一、单项选择题 1.学生用“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本主义呜呜地哭”来记忆马克思是“1818年5月5日”出生的这一历史事实,其所使用的学习策略属于()。 A.注意策略 B.复述策略 C.编码组织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答案】D 【解析】精细加工策略是指通过对学习材料进行添加、构建和生成,以便提供有利于回忆和理解的更多线索的各种方法,其中,记忆术是适用于简单知识学习的常用的精细加工策略。注意策略指促使学生将注意力选择性地指向重要内容的各种方法,主要包括,告知目标、使用标识重点的线索等;复述策略指为了促进信息保持而对信息进行多次重复的各种方法,包括画线,复习策略等;编码与组织策略指用某种结构将要学习的内容组织起来的各种方法,包括列提纲,画图表,流程图,网络关系图等。 2.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我监控、自我调节等方式来促进学习的策略是()。 A.元认知策略 B.资源管理策略 C.精细加工策略

D.组织策略 【答案】A 【解析】元认知策略是使学习者在学习时学会使用一些策略去评估自己的理解、预计学习时间、选择有效的计划来学习或解决问题。精细加工策略是指一种将新学习的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组织策略是指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策略。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根据定义,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我监控、自我调节等方式来促进学习的策略属于元认知策略。因此答案选A。 3.调整阅读速度、复查、使用应试技巧等应归类于()。 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精加工策略 【答案】B 【解析】元认知策略是对信息加工流程进行控制的学习策略,可分为计划策略、监察策略和调节策略。调节阅读速度、复查、使用应试技巧属于调节策略。 4.属于精细加工策略的学习策略是()。 A.谐音法 B.抄写法 C.过度学习

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5分) 1.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包括( ) A.组织教学的能力 B.组织管理学生集体的能力 C.组织教学的能力与组织学生的能力 D.组织教学的能力与组织管理学生集体的能力 2.学生的说谎、偷窃与欺骗等属于( ) A.情绪冲动 B.性格障碍 C.情绪适应困难 D.行为障碍 3.问题解决的系列搜索策略也称( ) A.启发式 B.搜索式 C.算法式 D.排列式 4.奥苏贝尔提出的三个主要影响迁移的认知结构变量就是( ) A.结构性、可操作性与可辨别性 B.稳定性、可利用性与结构性 B.C.可操作性、可利用性与结构性 D.可利用性、可辨别性与稳定性 5.影响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就是( ) A.教育与遗传 B.遗传与环境 C.社会与遗传 D.教育与环境 6.如果个体对成功或失败作任务难度归因,那么从归因因素角度讲,这种归因属于( ) A.外部、不可控与不稳定归因 B.外部、可控与稳定归因 C.外部、不可控与稳定归因 D.外部、可控与不稳定归因 7.柯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前习俗水平包括的两个阶段就是( ) A.“好孩子”定向水平、权威定向水平B.权威与维护社会秩序定向水平、原则定向水平C.原则定向水平、良心定向水平D.惩罚与服从定向、工具性的享乐主义定向 8.心理咨询的方式包括( ) A.个别咨询与团体咨询;电话咨询、通信咨询与现场咨询等 B.分散咨询与集中咨询;个别咨询与团体咨询;电话咨询、通信咨询与现场咨询等 C.分散咨询与集中咨询;电话咨询、通信咨询与现场咨询等 D.分散咨询与集中咨询;个别咨询与团体咨询;直接咨询与间接咨询等 9.技能的种类有( ) A.工作技能与生活技能 B.动作技能与操作技能 C.智力技能与认知技能 D.认知技能与操作技能 10、“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求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就是() A.因材施教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 11.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特殊能力,能力的这种差异就是属于( ) A.能力的量的差异 B.能力的质的差异 C.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D.能力发展速度的差异 12.学生已掌握了“整数加减法”的知识,再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这种学习属于( ) A.符号学习 B.上位学习 C.下位学习 D.并列学习 13.丹瑟洛将学习策略分为具有相互联系的两大类,这两大类就是( ) A.宏观策略与微观策略 B.知识理解的策略与知识记忆的策略 C.通用策略与专用策略 D.基本策略与支持策略 14.观察法的不足就是( )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完整版-大将军

《当代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道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第一章★ 2.教育心理学中各家各派学习理论之争也都集中体现在对(A)的不同解释上。 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评价过程 D.反思过程 3.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D)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杜威 B.加涅 C.乌申斯基 D.桑代克 4.(C)以实用主义为基础的“从做中学”为信条,进行改革教学的实践活动,对教育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 A.罗杰斯 B.鲁宾斯坦 C.杜威 D.布鲁纳 ★第二章★ 1.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可以同时从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思考问题,这一特征是儿童认知发展水平到达哪个阶段的重要标志?(C)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3.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6~12岁的儿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C) A.自主感对羞耻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勤奋感对自卑感 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4.有的人判断客观事物时容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方式属于(A) A.场依存性 B.场独立性 C.冲动型 D.反思性 ★第三章★ 1.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提供学习策略的指导,并且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这集中体现了教师的何种角色(D) A.平等中的首席 B.管理者 C.反思者 D.促进者

3.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以足够的关注和期望,学生在得到激励和赏识后常常表现出学习行为。这种心理效应是我们所说的(C) A.扇贝效应 B.南风效应 C.罗森塔尔效应 D.巴纳姆效应 4.教师将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定期进行梳理,总结出自己的教学经验,同时不断听取学生、同事、专家的反馈,这种反思方法属于(A) A.行动研究 B.撰写日记 C.观摩讨论 D.案例分析 5.某教师认为学校管理混乱,与领导沟通不畅通,自己疲于应付教学活动,常常心情烦躁、易怒、情绪紧张。按照他的说法,造成这种压力的原因是(B) A.社会对教师群体重视不够 B.学校管理体制不健全 C.教师职业的特殊性 D.自身的心理素质问题 ★第四章★ 1.下面哪种情况发生了学习?(D) A.小李从亮处走进暗室,视力显著提高 B.小明喝酒后脾气变得暴躁 C.小张服用兴奋剂后百米赛跑夺冠 D.大猩猩模仿游人吃饼干 2.下面哪种学习不属于学习的主体分类?(C) A.人类学习 B.机器学习 C.网络学习 D.动物学习 4.下列哪种学习不属于加涅所划分的学习结果类型?(B) A.态度 B.习惯 C.言语信息 D.运动技能 5.下面哪种学习属于有意义的接受?(C) A.科学家探索新材料 B.小学生通过编打油诗背诵圆周率的小数点后十位 C.中学生听讲座,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 D.儿童尝试错误走迷宫 ★第五章★ 1.心理学家桑代克的“迷箱”实验,证明了学习是(A) A.建立刺激——反应联结的过程 B.认知同化过程 C.产生顿悟的过程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试卷 1、第一个系统的论述教育心理学,被称为“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B斯金纳C布鲁纳D加涅 2、离下课还有10分钟,这时候一些学生的注意力开始涣散,老师说:“如果大家认真听课,我就免去今天的额外作业”。学生开始认真听课了。老师采取的措施是()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惩罚 D 消退 3、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并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成分是()。 A学习需要B认知兴趣C学习目的D学习理想 4、对客观事物进行判断时,倾向于利用自己内在的参照(主体感觉),不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的认知方式属于() A 场独立型 B 场依存型 C 冲动型 D沉思型 5、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的过程,提出了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皮亚杰 B布鲁姆 C朱志贤 D柯尔伯格 6. ()认为“教育就是塑造行为”,在教学中提出程序教学思想。 A桑代克 B斯金纳 C班杜拉 D皮亚杰 7、所谓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材料是指() A最鲜活的内容 B最形象、生动的内容 C事例或案例 D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8、根据动机的归因理论,在“能力高低”、“努力程度”和“任务难度”三种因素中,属于内部可控制的因素是( ) A能力高低 B努力程度 C任务难度 D以上均不是 9、一般来讲,容易、简单、枯燥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比复杂的、需要思维卷入过多,具有一定创造性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 A高 B低 C一样 D因个体的差异而不同 10、某学生背一篇古文,读8遍刚好成诵,要取得最佳的记忆效果,他应该再读() A 2遍 B 4遍 C 6遍 D 8遍

教育心理学第7章练习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平时练习题 第七章技能的形成 一、选择题: l、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 B 】 A.本能行为 B.活动方式 c.知识 D.习惯动作 2、操作技能的特点是【 A 】P106 A.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B.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 c.观念性、内隐性、简缩性 D.观念性、内隐性、展开性 3、下面哪一项是心智技能的三个特点【 A 】P107 A.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b.客观性、内潜性、简缩性 c.客观性、外显性、展开性 D.观念性、内潜性、展开性 4、操作技能模仿阶段的动作特点之一是主要靠何种感觉控制【 B 】P109 A.动觉 B.视觉 C.听觉 D.触觉 5、操作技能熟练阶段的动作特点之一是何种控制增强? 【 D 】P111 A.视觉 B.听觉 c.触觉 D.动觉 6、动作有一定的稳定性和精确性,视觉控制不起主导作用,各个动作之间相互干扰减少,这个动作阶段是【 C 】P110 A.操作的定向 B.操作的模仿 C.操作的整合 d.操作的熟练: 7、在智力技能形成过程中,需要把智力活动模式以展开的、外显的方式予以实施的阶段是 【 C 】P118 A.原型定向 B操作定向 c.原型操作 D.原型内化 8、在练习的中或后期,进步出现暂时停顿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 D 】P111 A.练习曲线 B.负迁移 C.学习干扰现象 D.高原现缘 9、形成各种操作技能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是【 C 】P111 A.示范与讲解 B.模仿 C.练习 D.有效反应 lO、练习曲线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暂时停顿期。这个时期称为【 B 】P111 A.过度学习期 B.高原期 C.疲劳期 D.潜伏期 11、学生在学习弹奏钢琴曲的练习中,当练习到一定阶段时,常会感到自己的进步似乎停止了。这种现象属技能学习中的。【 A 】P111 A.高原现象 B.倒摄抑制 C.生理极限 D.及时反馈 12、吹拉弹唱属于。【 C 】P106 A.识记技能 B.心智技能 C.操作技能 D.认知技能 13、安德森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的第三个阶段是。【 D 】P114 A.认知阶段 B.联结阶段 C.评价阶段 D.自动化阶段 14、动作技能学习心理过程的第一阶段是。【 B 】 A.联结阶段 B.认知阶段 C.自动化阶段 D.熟练阶段 15、在技能形成的练习过程中,其进步情况的表示方法是用。【 D P111】

教育心理学期末试题库

教育心理学

教育技术教育心理学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所谓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材料是指() A、最新的内容; B、最形象、生动的内容; C、事例或案例; D、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2、关于智力与学业成绩关系的正确陈述是() A、智力越高,学业成绩越好; B、在所有因素中,智力是影响学业成绩的最重要因素 C、中等智力水平的学生学业成绩最好; D、智力与学业成绩存在中等程度的正相关 3、“学会如何学习”实质上是指() A、培养对学习的浓厚兴趣 B、学会在适当的条件下应用适当的认知策略。 C、掌握系统的科学概念与原理 D、掌握大量而牢固的言语信息 4、奥苏伯尔提倡在教学中采用“先行组织者”这一技术,其精神实质是() A、强调直观教学 B、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的相互联系。 C、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D、引导学生的发现行为 5、在维纳的归因理论中,属于内部而稳定的因素是() A、努力; B、能力; C、难度; D、运气 6、提出“试误说”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斯金纳; B、桑代克; C、巴甫洛夫; D、布鲁纳 7、某教师对喜欢打小报告的学生采取故意不理会的方式,这是一种()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消退 D、惩罚 8、下面能反映个人品德的行为是()。 A、他每天坚持把卧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B、他总是烟酒不离; C、营业员不小心找错了钱,他主动退还; D、他有病也不去看医生 9、在日常经验中感到,形象材料比抽象材料保持牢固,这种现象最可能的解释是() A、双重编码理论; B、加工深度说; C、图式理论; D、知识分类学习论。 10、研究表明,学习成功的儿童往往对学习抱积极态度,学习屡受挫折的儿童对学习抱极 态度。这种现象的最合理的解释是() A、效果律; B、经典条件反射; C、认知失调; D、社会学习论 11、某同学背一首诗,读12遍刚好成诵,要取得最佳的记忆效果,他应该继续读()

小学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的相应位置,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教育的特质是( )。 A.认识活动 B.生存活动 C.传递活动 D.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2.我国近代教育史上,被毛泽东称颂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教育家是( )。 A.陶行知 B.杨贤江 C.徐特立 D.蔡元培 3.教育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孟禄 B.霍尔 C.利托尔诺 D.华生 4.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A.《义务教育法》 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C.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 D.西方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 5.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 )。 A.面向全体学生 B.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反映了( )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A.教育 B.遗传 C.环境 D.社会活动 7.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白板说”,认为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这是一种( )。 A.外铄论的观点 B.内发论的观 C.多因素论的观点 D.反映论的观点 8.“教育有法可依,但无定法可抄”,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 A.情境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个别性 9.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全面实现教育目的。 A.关心学生的学习 B.教书育人 C.班主任工作 D.教学 10.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 )。 A.课程标准 B.课程计划 C.教科书 D.课本 11.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 )。 A.法国的左拉 B.英国的斯宾塞 C.中国的孟子 D.苏格拉底 12.教育史上最早出现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个别教学 B.班级授课制 C.复式教学 D.小组教学 13.小学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A.教育者与德育内容 B.受教育者与教育者 C.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 D.教育者与德育方法 14.小学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小学教育心理学考试测试题第七章 技能的形成

小学教育心理学考试测试题第七章技能的形成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 )。 A.讲解 B.观察 C.示范 D.练习 2.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o A.抑制现象 B.挫折现象 C.高原现象 D.低谷现象 3.阅读技能是一种( )。 A.操作技能 B.运动技能 C.心智技能 D.学习技能 7.吹拉弹唱属于( )。 A.识记技能 B.心智技能 C.操作技能 D.认知技能 8.在技能形成的练习过程中,其进步情况的表示方法是用( )。 A.图示 B.坐标 C.遗忘曲线 D.练习曲线 9.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徒手操作技能与( )。 A.器械型操作技能 B.细微型操作技能 C.连续型操作技能 D.开放型操作技能 10.提出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的理论的是( )。 A.桑代克 B.加里培林 C.加涅 D.巴甫洛夫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下列技能属于心智技能的是( )。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下列技能属于心智技能的是( )。 三、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 1.________可以控制动作的执行顺序和执行方式,它还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变革现实的前提条件。 2.影响练习的因素有________和练习方式。 3.我国教育心理学提出了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三个阶段分别是________、原型操作、原型内化。 4.一般来讲,反馈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内部反馈,二是________反馈。 5.心智动作的形成阶段中________阶段的重要特点是智慧技能活动的简略、压缩和自动化。 6.原型操作阶段相当于加里培林的________阶段。 7.在操作定向阶段形成的映象包括有关________的各种信息和与________的各种内外刺激的认识与区分。 8.就有效的操作技能而言,模仿需要以________为基础。 4.原型内化 五、简答题 1.简述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 2.简述操作整合阶段的动作特点。 3.如何提高动作技能的练习效率7. 4.如何培养智力技能?

教育心理学期末试题

心理学期末试题 一、单选 1、迁移的种类; (1)根据影响效果,正迁移与负迁移 (2)根据影响方向,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3)根据迁移发生的水平,横向迁移与纵向迁移; (4)根据迁移的内容,一般迁移与特殊迁移 2、认知风格(前两种;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沉思型与冲动型) (1)不易受外来因素影响和干扰,独立对事物做出判断的称为场独立性;个体较多地依赖自己所处的周围环境的外在参照,以环境的刺激交往中定义知识、信息称作场依存性。(2)冲动型的特点是反应快,但精确性差。沉思型的特点是反应慢,但精确性高。 3、大脑皮层的机能定位(四叶的功能) (1)额叶;语言、智慧、运动中枢 (2)顶叶;躯体感觉中枢 (3)枕叶;视觉中枢 (4)颞叶;听觉中枢 4、神经元及突触的结构和功能 (1)、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构成大脑的基本单位,有细胞体和胞体发出的树突及轴突两部分组成(2)、功能;通过电---化学变化对刺激做出反应,在集体中,一个神经元与其他神经元发生联系就可实现对信息的接受,加工和输出。 5、思维的过程举例能够辨别 过程;(1)、分析和综合(2)、比较(3)、抽象和概括(4)、具体化 6、知觉的特性 (1)、知觉的整体性(2)、选择性(3)、理解性(4)、恒常性 7、发散思维质量的三个衡量指标 (1)、流畅性(2)、变通性(3)、独特性 8、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的实例辨析 (1)一般能力;即智力,是顺利完成各种活动共同需要的基本能力,其中以抽象思维能力为核心。 (2)特殊能力:指顺利完成某种专业活动所必备的能力。 9、感觉适应、感觉对比、后像等感觉现象的实例辨析 (1)、感觉对比;两种不同刺激物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灰色在红色背景下像青绿色) (2)、相同刺激物持续作用于某一特定感受器而使该感受器的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刺痛除外) (3)、当刺激作用于感受器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刻消失,而是逐渐减弱(余音缭绕) 10、正强化、负强化的实例辨析 (1)对好的现象直接表扬等 (2)撤销不好的东西来增加反应概率 11、建构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在学习问题上的基本主张 (1)对确定性的批判,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学生是信息意义的制动建构者;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合作者;人类知识的主观性 (2)学习是强调可观察行为的获得,个体学习什么,怎么学习的都是环境刺激决定的;

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含答案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1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提出观察学习概念的心理学家是( A )。 A.班杜拉 B.斯金纳 C.华生 D.皮亚杰 2.下列概念中,( D )不是皮亚杰最先提出的。 A.同化 B.顺应 C.图式 D.反射 3.对黑猩猩做“顿悟实验”的是(A )。 A.苛勒 B.托尔曼 C.桑代克 D.巴甫洛夫 4.我国著名心理学家一般把人的学习定义为在(C )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A.学习行为 B.社会理论 C.社会生活实践 D.文化视野 5.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分成(C )。 A.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 B.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 C.正强化和负强化 D.强化和惩罚 6.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的代表人物是( A )。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桑代克 D.班杜拉 7.引导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是属于刺激(C )。 A.获得 B.消退 C.分化 D.泛化 8.( B )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 A.斯金纳 B.布鲁纳

D.加涅 9.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D )。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10.学生学习直角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C )。 A.词汇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命题学习 11.在发现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 A )。 A.促进者和引导者 B.领导者和参谋 C.管理者 D.示范者 12.由特定团体的相对标准决定最终成绩的测验是( B )。 A.标准参照测验 B.常模参照测验 C.描述性测验 D.团体测验 13.“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指(C )。 A.消退 B.刺激比较 C.刺激泛化 D.刺激分化 14.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 D )。A.能力 B.技能 C.兴趣 D.刺激一反应联结 15.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食物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唾液是(C )。A.中性刺激 B.无条件刺激 C.条件反应 D.无条件反应 16.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 C )。 A.强化 B.惩罚 C.逃避条件作用 D.消退 17.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C )。 A.斯金纳

教育心理学期末牛题库第七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对某一数学题,小卫和小波用不同的方法得出了同样的答案。周老师没有简单判断孰优孰劣,而且请他们上台陈述自己思考、推理、证明的步骤。这一做法体现了周老师具有(A)。 A.关注过程的教学理念 B.关注结果的教学理念 C.关注知识的教学理念 D.关注情感的教学理念 2.李老师为了赢得学生的喜爱,把大量时间花在如何与学生搞好关系上,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来看,李老师的做法表明他着重关注的是(B)。 A.教学情境 B.职业生存 C.学生发展 D.教学设计 3.王老师工作勤勤恳恳,每次上课都不辞辛苦地从上课讲到下课,但教学效果一直不理想,这令他百思不得其解,王老师最应该反思的是(B)。 A.教学态度 B.教学方式 C.教学手段 D.教学组织形式 4.尽管工作压力大,事情繁忙,何老师始终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用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这体现了何老师(B)。 A.教学水平超高 B.职业心理健康 C.学科知识丰富 D.身体素质良好 5、平时嗓门很大的小强,在回答老师的提问时声音却很小,老师批评说:“声音这么小,难道你是蚊子吗?”全班学生哄堂大笑,该老师的做法( C ) A 合理,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B 合理,有助于鼓励学生主动反思 C 不合理,没有体现对学生的尊重 D 不合理,歧视学生的生理缺陷 6、孙老师给小华写了这样的评语,“填空题错了一题,其他题型全部

答对,能够非常好地运用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等知识,等级评定为优秀。”关于孙老师的做法,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 A 孙老师以分数作为评价标准 B 孙老师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 C 孙老师关注学生的学业水平 D 孙老师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 7、某学校经常组织同一学科教师相互观摩讲学,课后针对教学过程展开研讨,提出完善教学的建议。这种做法体现大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是(B ) A 进修培训 B 同伴互助 C 师徒结对 D 自我研修 8、面对违纪学生,个别教师采取罚款的办法,叶老师没有这样做,而是耐心地与学生交流,帮助他们改正缺点。这说明叶老师能够做到(A) A 依法执教 B 团结协作 C 尊重同事 D 终身学习 9、班主任马老师常对学生说:“先学做人,后学做事。社会需要的是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只会死读书的‘呆子’。”这表明马老师具有( B) A 开拓创新的理念 B 素质教育的理念 C 资助发展的意识 D 因材施教的意识 10、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起(D)作用。 A.关键 B.桥梁 C.决定 D.主导 11.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A)。 A.多样化 B.专业化 C.单一化 D.崇高化 12.孔夫子所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可以理解为(D)。 A.走路身体一定要端正 B.对学生下命令一定要正确 C.自己做好了,不用教育学生,学生自然会学好 D.教师自己以身作则,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13.教师对教师职业的意义和价值的认识,对教师职业的社会期望的认识,以及由此形成的强烈的从业、乐业、敬业的动机,属于教师的(B)。

教育心理学模拟习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模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着。 A、杜威 B、加涅 C、乌申斯基 D、桑代克 2.在皮亚杰看来,当学生的思维已超越对具体的可感知事物的依赖,能作出一定的概括时,他的思维水平已进入() A、感知动作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3.有的人判断客观事物时容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方式属于()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冲动型 D、反思型 4.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以足够的关注和期望,学生在得到激励和赏识后常常表现出积极学习的行为。这种心理效应是我们所说的() A、扇贝效应 B、南风效应 C、罗森塔尔效应 D、巴纳姆效应 5.教师将自己的教学活动定期进行整理,总结出自己的教学经验,同时不断听取学生、同事、专家的反馈,这种反思方法属于() A、行为研究 B、撰写日记 C、观摩讨论 D、案例分析 6.下列规律中,不属于尝试——错误学习论的主要规律的是() A、效果律 B、练习律 C、准备律 D、接近律 7.人走迷宫时是通过下列哪种学习过程完成的() A、尝试-错误 B、顿悟 C、形成条件作用 D、模仿 8.当一个不爱学习的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学习行为时,老师奖给他一朵小红花,这一做法属于()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消退C、惩罚 9.学习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再学习一般立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这属于() A、并列结合学习 B、下位学习 C、上位学习 D、相关类属学习 10.学生由过分重视成绩名次而产生的学习动机属于()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交往内驱力 11.举一反三属于() A、水平迁移 B、垂直迁移 C、一般迁移 D、负迁移 12.运算技能属于哪种技能。() A.操作技能 B.心智技能 C.动作技能 D.运动技能 13.通过对要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方法,如补充细节、举出例子,或使之与其他观念形成联想等。这种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是() A、过度学习 B、深度加工 C、组块化编码 D、及时复习 14.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对题目浏览、测查、完成情况的监控及对速度的把握主要采用了() 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管理策略 D、复述策略 15.创造思维的核心是() A、直觉思维 B、形象思维 C、发散思维 D、聚合思维 16.根据柯尔伯格的分类,中学生的道德主要处在()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他律水平 17.心理辅导的主要目标是学会调适和() A、诊断问题 B、克服障碍 C、行为矫正 D、寻求发展 18.皮亚杰对道德认知的研究方法是() A、道德两难故事 B、守恒实验

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75678

《教育心理学》新为终考期末复习试题 一、单选题 1.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是:A A.桑代克 B.冯特 C.班杜拉 D.华生 2.西方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是:C A.19世纪初 B.19世纪中叶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中叶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中,量的研究方法不包括哪种?D A.实验法 B.问卷调查法 C.测验法 D.文件分析法 4.关于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中以下哪种说法不正确?B A.实验室实验的优点是采用精密的实验仪器。 B.观察法的优点是可以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C.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将真实的自然环境与实验条件的控制结合。 D.在运用实验法时,在正式实验前,可进行小样本初试,如有不妥,可进一步修改实验设计。 5.以下哪项不属于测验法的优点?B A.施测简便 B.客观真实性容易受到被试回答问题时的主观性的影响 C.资料易于整理和统计分析 D.所得资料比较真实可靠 6.以下哪种方法比较适合进行特例研究。A A.个案研究法 B.测验法 C.教育经验总结法 D.实验法

7.“一两的遗传胜过一顿的教育”是哪位心理学家的观点。D A.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 B.美国心理学家华生 C.德国心理学家斯腾 D.美国心理学家霍尔 8.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标志是:B A.自我中心 B.自我评价 C.自我体验 D.自我调控 9.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当儿童的思维具有符号性和逻辑性特征,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心性,并达到了思维的守恒,他的思维处于哪个阶段?A A.具体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形式运算阶段 D.感知运动阶段 10.场依存型的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以哪种线索为依据C A.内外 B.内部 C.外部 D.以上都不对 11.学生的心理发展不包括以下哪种发展。D A.认知 B.情感 C.社会性 D.兴趣 12.认为学习是刺激-反应的联结的心理学家是:A A.桑代克 B.华生 C.斯金纳 D.班杜拉 13.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有:A A.桑代克 B.奥苏贝尔 C.维果斯基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汇总定稿版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汇总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教育心理学》新为终考期末复习试题 一、单选题 1.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是:A A.桑代克 B.冯特 C.班杜拉 D.华生 2.西方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是:C A.19世纪初 B.19世纪中叶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中叶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中,量的研究方法不包括哪种?D A.实验法

B.问卷调查法 C.测验法 D.文件分析法 4.关于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中以下哪种说法不正确?B A.实验室实验的优点是采用精密的实验仪器。 B.观察法的优点是可以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C.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将真实的自然环境与实验条件的控制结合。 D.在运用实验法时,在正式实验前,可进行小样本初试,如有不妥,可进一步修改实验设计。 5.以下哪项不属于测验法的优点?B A.施测简便 B.客观真实性容易受到被试回答问题时的主观性的影响 C.资料易于整理和统计分析 D.所得资料比较真实可靠

6.以下哪种方法比较适合进行特例研究。A A.个案研究法 B.测验法 C.教育经验总结法 D.实验法 7.“一两的遗传胜过一顿的教育”是哪位心理学家的观点。D A.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 B.美国心理学家华生 C.德国心理学家斯腾 D.美国心理学家霍尔 8.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标志是:B A.自我中心 B.自我评价

C.自我体验 D.自我调控 9.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当儿童的思维具有符号性和逻辑性特征,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心性,并达到了思维的守恒,他的思维处于哪个阶段?A A.具体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形式运算阶段 D.感知运动阶段 10.场依存型的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以哪种线索为依据C A.内外 B.内部 C.外部 D.以上都不对

2014 教育心理学 第七章 练习题

第七章技能的形成 一、选择题 1、技能的活动方式是() A、合乎法则的 B、不随意运动的 C、遗传获得的 D、知识经验的 2、操作技能的特点是() A、物质、外显、展开 B、观念、内潜、简缩 C、物质、外显、简缩 D、观念、内潜、展开 3、经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智力活动方式是() A、技能 B、习惯 C、操作技能 D、心智技能 4、技能实质上是一种() A、认知经验 B、动作经验 C、习惯 D、本能 5、心智技能的特点是() A、物质、外显、展开 B、观念、内潜、简缩 C、物质、外显、简缩 D、观念、内潜、展开 6、下列属于心智技能的是() A、骑车 B、书写 C、写作 D、弹琴 7、在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动作缓慢、不协调,常感到紧张,这一阶段是() A、操作定向 B、操作模仿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练 8、在操作技能练习的中期会出现一个成绩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称为() A、定势 B、瓶颈现象 C、高原现象 D、抑制 9、在心智技能的形成过程中,掌握程序性知识,了解智力活动的动作结构的阶段是() A、原型定向 B、原型模仿 C、原型操作 D、原型内化 10、在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视觉控制逐步被动觉控制代替,这一阶段是() A、操作定向 B、操作模仿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练 11、在心智技能形成过程中,智力活动转向头脑内部,借助言语来作用于观念性对象的阶段是() A、原型定向 B、原型模仿 C、原型操作 D、原型内化 12、开车(跳高、射箭、刹车)分别属于() A、连续的封闭技能 B、不连续的封闭技能 C、连续续的开放技能 D、不连续的开放技能

二、填空题 1、技能是通过____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____。 2、技能可以分为____技能和____技能。写字属于____技能;写作属于____技能。 3、操作技能的特点是:动作对象的____,动作进行的____,动作结构的____;心智技能的特点是:活动对象的____,活动进行的____,活动结构的____。 4、动作技能是通过____而形成的合乎法则____。心智技能则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____。 5、加涅认为,程序性知识可分为____和____。其中用来加工外部信息,对外办事的是____;用来对内调控的是____。受意识明显控制,难以自动化的是____;经练习能达到高度自动化的是____。 6、操作技能的形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四个阶段。 7、学生将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实际再现出来的阶段是____;学生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动作映象的阶段是____;学生形成的动作方式能适应各种变化了的条件,达到高度完善化和自动化的阶段是____;学生将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形成一体化的阶段是____。 8、在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动觉控制增强,不需要视觉的专门控制的阶段是____;动作进行中经常感到疲劳、紧张的阶段是____;整体动作趋于协调、连贯,各动作间相互干扰减少的阶段是____。 9、练习曲线表明,练习的总趋势是________,开始进步____,在练习的中期会出现成绩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称为____。 10、心理模拟法主要有两个步骤,即____和____。 11、创拟确立模型的过程就是把专家头脑中____的经验“外化”为____,“心理模型”的过程。 12、心智技能的形成分为____、____和____三个阶段,而最后一个过程又分为三个小的阶段,即____、____和____。 13、学生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掌握程序性知识的阶段是____。个体将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实践模式转化为头脑内部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阶段是____;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头脑中的活动程序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的阶段是____。 三、问答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