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放电以及多针电晕增强放电机理研究

放电以及多针电晕增强放电机理研究

大连理工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大气压均匀介质阻挡放电以及多针电晕增强放电机理研究

姓名:齐冰

申请学位级别:博士

专业:等离子体物理

指导教师:王德真;任春生

20070601

齐冰:大气压均匀介质阻挡放电以及多针电晕增强放电机理研究

介质阻挡放电是通过在放电空间插入介质,利用介质表面对电子的吸附作用,形成反向电场,对放电过程产生抑制,避免放电过度发展的一种放电装最。实验装置如图1.2所示。介质阻挡放电装置可以分成两种:一种用来产生体放电,如图1.2(a)(b)所示;另一种用来产生沿面放电,如图1.2(C)所示。产生体放电的介质阻挡放电装置还可以进一步分成两种,一种是平板型电极结构,如图1.2(a)所示;另一种是圆筒型电极结构,如图1.2(b)所示。介质板可以覆盖在单独电极的表面,也可以覆盖在两个电极的表面,还可以悬挂在两个电极之间,各自有不同的用途。介质阻挡放电的最大的优点是能够在很大的气压和频率范围内工作。目前常用的工作条件是气压为104~106Pa、频率为50Hz~1MHz。在大气压强下,介质阻挡放电通常有三种工作模式,第一种是丝状放电模式;第二种是斑图放电模式;第三种是辉光放电模式。在丝状放电模式中,通过放电间隙的电流由大量快脉冲电流细丝组成。电流细丝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是无规则分布的,这种电流细丝就称为微放电,每个微放电的时间过程都很短促,寿命不到lOns,而电流密度却可高达0.1~1000A/cm2。圆柱状细丝的半径约为0.1mm。在介质表面上微放电扩散成表面放电,这些表面放电呈明亮的斑点,直径约为几个rfffn。图1.3为空气中微放电在介质表面上的斑点照片。

图I.3空气中微放电的照相。”。

Fig.1.3Thephotographsofmicrodischargesinair【”】

介质阻挡放电微放电的主要特性如下表1.1所示。

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等铋g爵㈦s,式中m。、m。分别代表离子和电子的质量,%和%分别代表离子和电子的速度,P代表电子电量,pr堋,代表一个周期内的有效电压,d代表电极间距。1997年,Massines等人啪3利用纳秒量级的高速CCD并结合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氦气中辉光放电的形成进行了更加细致的研究。他们发现,在放电发生的起始阶段[图1,5(1,2,3,4)],放电类型属于汤生放电。图1.5(1)中贴近阳极部分的亮区是由记忆电荷形成的,其强度随着放电的进行而逐渐减弱。在放电产生以后,发光区域随处可见[图1.5(2)],随后在中间略靠近阴极的位置发光强度逐渐增强,这和汤生放电的特点非常的吻合。图1.6是对应电流强度最大位置的发光照片,从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放电区域分成了三个部分:最亮的部分出现在靠近阴极的薄层,紧接着出现一个暗区,然后阳极附近形成了一个较亮的发光区域,这一现象非常类似于低气压辉光,三个区域分别对应阴极辉区,法拉第暗区和正柱区。这是人们首次观察到大气压辉光放电中的分层现象。基于以上的实验基础,Massines等人揭示了氦气介质阻挡辉光放电的具体形成过程:随着电压的升高,种子电子被电场加速,和中性分子发生碰撞,通过潘宁过程使之电离。通过光电效应和离子轰击阴极,产生二次电子,形成自持放电,这时的放电属于典型的汤生放电。由于离子的移动速度远远小于电子的移动速度,因此在阴极附近出现由正离子形成的阴极位降区。阴极位降区的形成,直接导致了辉光放电的形成。从放电开始到形成阴极位降区的整个过程,所需要的时间为4ps。

图i.5100纳秒曝光时间放电起始时发光图片。电流为周期性电流脉冲。(a)放电的电流波形,数字对应放电的不同时刻。(b)与数字时刻相对应的放电发光图。电极间距为5mm,阴极在下面“’3HG.1.5.100∞exposuretimephotographsofthegaptakenduringthedischargeinidafion。thedischargecurrentbeingperiodic.ThenumberOnthecurrentwavcform.(a)correspondstothenumber011theleft

齐冰:大气压均匀介质阻挡放电以及多针电晕增强放电机理研究

sideofthepicture.@andindicatesthetimewhenthepicturewastaken,Thegaplengthis5m.m.beach

picture,thecathodeislocatedatthebottom[叫

图1.6当放电电流达到最大值时发光图,曝光时间10纳秒。电极间距为5㈣,阴极位于底都㈣。

FIG.1.6.10nsexposuretimephotographofthegaptakenwhenthedischargecurrentismaximum.The

is5millandthecathodeislocatedatthebottomI州.

gaplength

他们对电场分布、离子密度分布和电子密度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如下图所示。从图1.7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离子密度在阴极附近达到了极大值,而与此相对应的是电场分布在阴极附近也有一个极大值,即阴极位降区,在电极间90%以上的压降降落在这个区域。

^■‰㈣

图1.7当电流达到最大值时的离子密度、电子密度和电场强度的空间演化图。阴极在右边,阳极在

左边‘”。

FIG.1.57.Spatialevolutionoftheelectdcfield,theion,andtheelectrondensitiesatthetimewhcnthedischargecurrentisnlaximum.Thecathodeisontherightsideandtheanode0ntheleftsideH”.此外,他们还对离子密度、电子密度以及电场随空间的演化做了细致的模拟,如下图1.8所示。并据此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若希望在高气压放电过程中实现辉光放电而不是丝状放电,一个重要的条件是在低电场条件下尽量增加种子电子密度,这样能够

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避免单个的电子雪崩的过快增长。这个重要结论的得出,对于我们在大气压条件下实现辉光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图1.8电场强度(a)、电子密度(b)和离子密度(c)在半个周期内随时问和空间的演化图。开始

时闻t=5054ms,阴极在0.5cm的位置‘‘”。

FIG.1.8.Evolutionduringahalfcycleoftheelectricfield,a,andtheelectrondensity,b,andtheion

density,c,∞afunctionofthepositioninthegapandthetime.Atthebeginningofthecycle∞450ms),

0.5锄哆

thecathodeisattheposition

一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