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阅读与写作网上教学活动文本(2005630)

阅读与写作网上教学活动文本(2005630)

阅读与写作网上教学活动文本(2005630)
阅读与写作网上教学活动文本(2005630)

阅读与写作网上教学活动文本(2005.6.30)

张瑞麟: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是我们阅读与写作下编写作编的期末复习指导。今天讲第七章至第十三章的重难点以及期末复习考试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本学期写作论复习的重点和难点;

第七章:文章写作过程

一、关于不同文体和材料的主题提炼方向

不同的文体和材料性质,影响主题提炼的方向和结果。

侧重记人的文章,应着重通过人物的具体言行来展现其内心世界,他的思想、性格、道德、情操等的社会涵义。如李兆权的《丑娘》。

侧重叙事的文章,要努力反映出事件蕴涵的思想意义。一个事件的含义常常是多方面的,从那一点上开掘,必须同主题的表达角度相一致。如席慕蓉的《燕子》。

侧重状物的文章,要注意揭示事物本身的审美价值,或作者熔铸于其中的某种情感和寓意。如冯骥才的《珍珠鸟》。

侧重抒情的文章,应着重披露其隐含、交织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思想情感是抒情文章的核心,是其结构的内在线索和基本脉络。如冰心的《笑》。

侧重说明的文章,应表现出说明对象的科学内涵。如丛培香的《台湾蝴蝶甲天下》。

侧重议论的文章,应致力于事理的剖析,揭示论点和论据间的内在联系。如瞿秋白的《“儿时”》。

二、关于主题提炼的两种方式:定向提炼和随机萌发

①定向提炼

根据社会现实的需求,在某特定的材料中定向提炼主题。比如文化学家罗家伦先生,针对现实生活中女性过分追求苗条的一种审美倾向,提出了“恢复唐以前形体美的标准”的鲜明主题。他通过历代文学作品中对女子审美取向的材料分析,来透视和开掘女性审美的深层文化底蕴。

②随机萌发

由于某一偶然因素的触发而萌生新的主题,从而去网罗相关材料进行主题深化和开掘。也可以说这种主题的提炼,属于“长期积累,偶然得之”。正如有人所形容的那样,生活中的某一契机、突破口或触发物,如一次谈话、一件小事、一个细节、一个物件等,使得作者“顿悟”,产生了“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灵感,形成了明确的主题。这个主题就像一个火种扔进了一桶汽油中,把作者平时储存在记忆里的有关材料一下子都燃烧起来,并聚集到主题这个中心上去。也可以说,这个主题是作者头脑仓库中存储材料的结晶体,是作者自己意识不到的潜意识提炼的结果。可见,随机萌发也是建立在作者长期积累的全部材料基础之上的。

三、关于结构提纲对文章成形的预设和固化

文章的结构提纲,可以使文章构思过程中的主题思想、结构类型、表达手法、题材内容等加以固化和条理化,并成为文章撰写的艺术蓝图。当然,这种艺术蓝图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撰写中的思路展开,有时也会反过来修正文章的结构提纲。这是人的认识受写作实践的检验后进行自我调适的一种积极行为。

撰写结构提纲,是文章写作的一个良好习惯。它可以加强作者对文章展开的宏观性控制。结构

提纲的形式,常常因人而异。但是,可以凸现文章观点体系的标题式提纲,还是比较实用,有利于文章的起草。

四、关于文章开头的方法和技巧

怎样才能写好文章的开头,是一个十分复杂和重要的问题。一般来说,有如下几点:一是要充分地蓄积文思。如果文思蓄积不足,未达到一定的势能,就不可能有奔腾而下、一泻千里的气势和能量。因此,没有充分的酝酿和思考,就不要轻率地下笔。二是要寻找到一个好的行文切入点。不同的切入点,会展示出不同的视野和情节,甚至会提炼出完全不同的主题。切入点会影响到文章的基调、色彩和内容,要慎重考虑。三是要考虑不同的文章开头技巧。有的自然度入,有的先声夺人,有的警策发端,有的总括全文,有的先叙结局,有的意象诱导等等。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开头方式。

关于文章开头,作家杜宣在《我是怎样写作的》一文中说得很好:“我感到最难的是每篇文章的开头。往往要开好几次,开得好,下面的文字就很顺。否则就写不下去,硬写的话也感到枯涩、不流畅。遇到这种情况,只有放弃这个开头,重新来。这好比一潭轻泉,如果你想将它引流的话,就必须找到一个地势较低的地方挖一个缺口,那么清泉就会畅通,就会汨汨地顺流而下;如果缺口开在于泉水相平的地方,那就流得不畅;缺口开在比泉水高的地方,潭水就流不出来。”它形象地说明了文章开头对蓄势的要求。

五、关于文脉和线索的关系

文章的脉络和线索,是一对属于结构范畴的里与表、隐与显、深与浅的相对应的概念。它们常常交织着贯通整个文章,起着结构上的某种凝聚作用。

文章脉络就像人身体上的经络一样,它是深深潜藏于人体表皮之下,是不可见的,然而它却四通八达、前后贯通。古人曾经形容它为“气”。文章的脉络常常由作者的思想、情感、精神、意志、性格等抽象不可见的因素所构成。

然而,文脉又常常通过有形的线索表现出来,从而显示其的存在。线索一般来讲的有迹可寻的,有的十分显赫明了,有的虽然如“灰线草蛇”那样隐约可见,但其轨迹仍十分清晰。文章中的线索常常表现为:物品、人物、事件、时间、空间等易于观察和感受的对象。

如许地山的《落花生》一文,其行文线索就是“落花生”,而文章脉络则是做人所应有的一种谦虚人品。又冰心的散文《笑》,其行文线索是三个“笑脸”,而文章脉络则是人类所普遍具有的一颗爱心。冰心的《腊八粥》行文线索是民间流行的腊八粥习俗,而深层的文章脉络则是人民对周总理的深切怀念。

文章中只有文脉贯通、线索清楚,就像人气脉畅通一样,就会充满内在的活力,为读者留下永恒的艺术价值。

第八章记叙类文体写作

一、关于主观叙述与客观叙述的关系

记叙中的主观叙述和客观叙述,是相对而言的,很难截然区分。

所谓客观叙述,就是作者的主观情感、思想、倾向等没有明显的流露,就像是一种照相式的描述。

而主观叙述,则明显地表示出作者的情感色彩、思想观点、鲜明倾向。

这仅仅是从形式上看而已。实际上所谓的客观叙述是不存在的,任何的叙述都属于主观叙述,只不过是这种主观性体现的强弱不同而已。就说是照相式的描述,那么站在那一个角度和方位去拍,

用什么光圈和速度,都充满着明显的个性化选择和处理。就是要排除个人主观情感色彩的说明文来说,也决不是纯客观的。

二、关于记叙文的五要素

记叙文的五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因果。如果把因果分开,则可称六要素。它也称“五W”,即与它相对的英文词汇是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事件——what、因果——why。它们打头的字母均为“W”。

为什么在一般的记叙文中要强调五要素缺一不可呢?这是对记叙对象在时空发展中进行精确定位所必须的。就像我们中学所学的,在一个平面上确定一个点的位置,必须坐标上有两个参数,而在静态空间中确定一个点的位置,则必须在立体坐标上有三个参数。对于一个运动事物则需要四个参数才能描绘。否则,就无法精确定位。同样道理,记叙文中五要素的残缺,就会使叙述对象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比如报道5月份的最高气温是35度,读者不会有什么反映,因为南方有些地方如香港、广州、海南等地十分平常。如注明是北方哈尔滨,则会使读者十分吃惊。可见,记叙要素对所叙述的内容,会产生巨大影响。

三、关于插叙、补叙和倒叙的区别

插叙、补叙和倒叙,有着相同一致的地方,即它们都是打乱事件事件顺序的一种非常态组合。

它们不同的地方是:插叙的部分不属于文章所叙述事件的组成部分,少了它虽然会影响主题的表达效果,但不影响文章事件的完整性。如鲁迅在《故乡》中插入了“我”对童年时代闰土回忆的一段文字,删去它似乎也行,但会失去闰土肖象描写前后强烈对比的一种效果,就不会像现在那样鲜明地突现出现实的社会环境对闰土身心的摧残,使之麻木不仁、衰老不堪。

而补叙的部分则属于文章叙述事件的必要组成部分。把事件的某段时空隐匿起来,在后面的关键时节予以披露,从而使某个环节真相大白。或者对影响事件发展的关键伏线予以披露,使之震动读者,产生强烈的戏剧效果。删去它会影响叙述事件的完整性。我们中学阶段所学的莫泊桑的小说《项链》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小说结尾,写佛来思节夫人知道玛蒂尔德·路瓦栽夫人当时还了她一挂三万六千法郎的钻石项链时,感动极了,抓住她的双手,说:“唉!我可怜的玛蒂尔德!可是我那一挂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佛来思节夫人的这一句话就是点睛之笔补叙。没有这一段补叙,叙述事件就不完整,就不会有震撼人的力量。

倒叙与补叙接近,倒叙部分也是属于文章事件的必要组成部分。删去它会影响事件的完整性。不过,它不同于补叙的地方是,它是把事件后面的结局或某段时空提到开头或前面某个地方,以造成悬念,来引起读者的注意。教材中鲁迅小说《祝福》,开始即把祥林嫂的悲惨结局写出来,再记叙其悲惨的人生遭遇,就是为了引起读者注意祥林嫂的一生遭遇。

四、关于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与社会环境描写,从外在的形式上看,是可以大致划分的。

自然环境描写是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万物的描写,如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风雨雷电、城市村落等自然景观的描写。

社会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所处的时代、社会和生活环境等的描写,包括城镇、农村、工厂、军营、机关、学校、商店等人物活动场所和地域风情、风俗习惯等社会风情的描写。但实际上两者是不可分割的。可以说不存在完全脱离社会环境的纯自然环境的描写;也不存在不包含一点自然环境的社会环境描写。

比如教材上所举的唐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其中的《小石潭记》一段文字是这样描写自然环境的: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这段文字表面上看是一个没有人参与的清美景色,可却隐约地折射出描写者的孤寂心情。这能说是一种没有人文因素的纯自然的景物描写吗?

再看教材上的例文,李盟鸥《春雨赋》对春雨和小水潭的描写:

春雨,游丝般的春雨。它飘来大地,不停地飘着。不一会儿,地上出观了小水潭,不一会儿,地上出现了大水潭。啊,雨滴儿大点了,如珍珠般一滴滴地滚进了大大小小的水潭,击起一圈圈的涟漪,像鱼儿在不断地甩尾,像蜻蜒在不停地点水,那么美。涟漪和涟漪碰在一起,又向两边扩展,形成了自由的细小的波,又像是幅绉缬盖在大大小小的水潭上了,更显得荧不胜收了。

可以说作者对春雨的喜悦之情是溢于言表。

五、关于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关于直接抒情问题,目前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一种认为,直接抒情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如《写作学新稿》(修订本):

“如果说叙述、描写、议论是三种自成门户、各不相混的表达手段,那么,抒情则完全没有

这样的‘独立性’。它必须附着在叙述、描写、议论这三种表达方式上进行。……离开了叙述、描写、议论,根本就谈不上抒情。”

另一种观点认为,直接抒情是存在的。它常常在诗歌或散文中用来表达比较强烈的感情。比如诗句:“啊,祖国,我爱你!”而大部分的抒情则是借助于叙事、描写、说明、议论的方式,来间接地抒发作者的各种感情。

当然,纯而又纯的直接抒情可以说比较少见。而以直接抒情为主兼有其他方式的抒情则比较多见。如教材上的这一段咏叹梅花文字,就不是纯直接抒情。其中的语句:

你从诗经中走来,暗香浮动了5000千年,你的疏影使林和靖忘情得终身不娶,你的花瓣飘落到陆游的心上……你扭曲的身姿竟使龚自珍难过得哭泣……许多人把你请进万堂客宝书斋,

请进精美的瓶子里,装扮着他们幽雅的环境……

人们……唱你画你写你,你是那样的平淡和冷静……与严寒进行了殊死的搏斗……为装扮岁月,上苍就必须让有的花孤独地开在冰冷的冬季……

就是一段段的叙述、描写和议论。

因此,可以说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也是不可分割的,它们之间没有截然的界线。

六、关于消息与通讯的文体区别

记叙文中的消息和通讯都属于新闻体裁,都具有新闻性,强调所报道的人物和事件,要具有新闻价值,都必须真实,不能进行艺术虚构。

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在于:

①新闻报道内容的详细和概括程度不同,消息概括,通讯详细。

②新闻的时效性、文学性不一样,在时效性上,消息强,而通讯较弱;在文学性上,则通讯强,而消息较弱。

③结构方式不同,消息主要采用金字塔式结构,有导语和背景;通讯则是时空式或逻辑式结构,后者用于人物通讯、工作通讯等。

④表达手法不同,消息多用叙述和描写,而通讯还可以抒情和议论,文学色彩比较浓厚。

第九章议论类文体写作

一、关于议论文文体的基本特征

究竟什么是论呢?论就是伦,就是有层次和条理。说理有条理而没有差错,那么圣哲贤人的原典意义就能正确地被得到广大,而不会被歪曲和误解。

这就点明了议论文的一个重要特征,即说理和结构必须强调清晰的条理性,否则,说理就会失去力量。

二、关于对比论述和类比论述的区别

议论文中的对比论述与类比论述,它们之间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也有着明显的不同点。它们的相同之处,都具有比较推断的功能,都是两者的一种参照推论。然而它们的论证功能存在着明显的不同。

对比论述,就是把正反两方面的论点加以对比,使彼此的本质显现得更加鲜明突出,以揭示反面论点错误,衬托正面论点正确的手法。

如瞿秋白《“儿时”》中的一段:

“假使他的生命溶化在大众的里面,假使他天天在为这世界干些什么,那末,他总在生长,虽然衰老病死仍然是逃避不了,然而他的事业——大众的事业是不死的,他会领略到‘永久的年青’。而‘浮生如梦’的人,从这世界里拿去的很多,而给这世界的却很少,——他总有一天会觉得疲乏的死亡:他连拿都没有力量了。衰老和无能的悲哀,像铅一样的沉重,压在他的心头。青春是多么短呵!”

文中把“生命溶化在大众的里面”的人与“生命没有寄托”、“浮生如梦”的人对比,说明只有前者才能真正领略到“永久的年青”。

类比论述,就是根据两种事物之间某些属性相同,去证明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的手法。这种方法能启发人的思路,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是人们对未知客体进行预言或设想的重要手段之一。

如赵鑫珊《“我们能否贡献一个爱因斯坦?”》一文,认为爱因斯坦、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取得巨大成就,除了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外,总的文化背景和哲学气质是其中的两大原因。

“本世纪初德国高度发达的文化——活跃的哲学思想、社会学科的繁荣和古典音乐的普及等,无疑为造就爱因斯坦作出了间接的贡献。”

三、关于读后感的写作

读后感的写作要注意以下要领:

首先,读者要善于运用各种解读方法,来把握作者的“原意”。这是读者能够做到有感而发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如前人所说的“以意逆志”、“披文入情”,就是强调要根据作品的文词、章法等具体因素,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主题倾向和情感色彩,而不能天马行空地毫无根据地进行猜测和意会。

西方的所谓“语义学”解读方法,也是强调要从文本的字、词、句、章入手,去体会、领悟作者的主题意图。

还有现代的一些解读方法,如社会学解读、文化学解读、接受美学解读等,强调作品的全方位、

多元化的解读,也是把握作品原意的科学解读方法。

其次,要在把握作品原意的基础上,生发读者自己的感想。一般来说,读者有感而发的议论,常常带有一定的现实指向性。这种特定作品媒介所引发的感想,决不是空穴来风、毫无根据的随意漫想,而是以读者平时对社会、思想、艺术等现实问题的思考为基础的,也可以说是后者所蕴育、蓄积的结果。也就是说读者所生发的思想,应该具有较强的时代性、现实性和针对性。读后感的这种生发具有极大的自由度,它与文艺评论、思想评论有所不同,后者必须针对特定的评论对象。而读后感的作品对象只不过是生发读者感想的一个引子和媒介,读者不必受文章作品内容范围的局限。它的生发空间几乎没有任何限制。

最后,读后感要强调必须有读者自己的独到新意。如果所发的感想仅仅是人云亦云、平平淡淡,就不会有具有强烈的阅读吸引力。这种读后感就会很快湮没无闻。

四、关于文艺评论的艺术分析问题

文艺评论的写作,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突出强调对作品的艺术分析和评论。文艺评论如果放弃对作品的艺术分析和评论,它就丧失了文艺评论的主要特征,因而也就失去了它自身的存在价值。

作为文艺作品的主要特征,我们大致可以概括出几个方面:

它们运用各种物质媒介或符号系统所呈现出来的形象性;

它们讲求结构的艺术技巧;

对各种艺术媒介语言如文字语言、线条、造型、用光等的敏感和熟练把握;

非功利性的艺术目的;它还往往以情感为动力,对表现对象进行典型化的艺术变形处理,等等。

如果不抓住作品的艺术特征进行评论,那么它就会混同于社会评论、思想评论、教育评论、经济评论、军事评论等,而失去其存在价值。

五、关于学术论文的选题及其独创性问题

学术论文的选题性质对于学术论文是否具有价值和生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关键性作用。有人说:“有了一个好的选题,就等于完成了学术论文的一半。”这话一点也不过分。如果选题没有什么意义,那么下面的资料收集、立论确定、谋篇布局、下笔行文等下了再大的工夫,学术论文也不会有多大的影响。因此,选择一个好的论题,是写好学术论文的重要前提。

那么,什么样的学术论文选题是具有意义和价值的呢?它一般来说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开创性。就是说这个论题是前人所未涉足的领域或虽涉足但却没有解决的问题。这类问题带有填补空白、独辟蹊径的性质,是最有意义的,也是充满着坎坷、探险、摸索的性质,因而也是极富吸引力的。比如在中小学语文教育领域内,如何运用电脑多媒体教育技术来推动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的改革等,就属于开创性的论题。还有一种情况,即某些课题虽然前人已经作了大量的研究,但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从而展示出全新的研究领域和空间。这类课题也是具有开创性的。比如“关于巴金散文《灯》的文化学解读”、“电子文本:实现学

生作文的无纸化”等,就属于一种已有论题的延伸性研究。

二是学术性。所谓学术性,就是在特定学术领域内,它对于这个学科的发展具有理论层面的重要价值和意义。有的可能一时还看不出它的实际运用价值,但却可能具有远期的巨大潜在意义。或者说有的论题虽然显得比较抽象,形而上色彩比较浓,但它对于某一领域或学科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比如陈景润先生研究的“歌德巴赫猜想”。在语文教育领域内,如关于语文教育功能的探讨,关于阅读本质的研究,关于电脑写作所体现的新思维、新观念、新方法等。

三是前沿性。就是说论题所涉及到的研究内容,属于某学科领域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迫切问题、带有萌芽性质的新动向,以及学科本身可能出现的开放和转型。这种研究带有超前性、前瞻性的色彩,是极富生命力和远大前景的。比如关于大语文教育观的研究、关于语文教育电脑多媒体化的研究、关于文章解读的多元化方法问题、如何运用电脑网络来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等。

四是现实性。它的含义是论题的研究内容有着十分具体的应用领域和实际用途。它总结的规律性和经验,可以子在实际工作中被人们所借鉴和应用。如我是如何运用电脑多媒体技术来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如何从电脑网络上检索语文教学的新信息等。

第十章说明类文体写作

一、关于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三类文体功能的区别

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三类文体,都属于表达型文体类型。它们都是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同时兼有其他表达方法,在这一方面它们具有相同之处。但它们的本质功能是完全不同的。

记叙文主要是回答“怎么样”的问题,说明文主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而议论文则主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记叙文是描述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中的状态,而说明文是揭示事物的内在含义,阐述大大小小的各种概念。而议论文则是运用概念去进行判断和推理,论证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

这三类文体的性质主要取决于其占主导地位的表达手法及其其他次要表达手法的独特组合。一旦占主导地位的表达手法及其与其他表达手法的组合方式失去了平衡,或出现了新的组合,文体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如记叙文中的议论上升为主导手法的话,它就会变成议论文。有时也会出现一些处于三大类文体之间的边缘文体,或称过渡形态。实际上具体的文章体裁常常不是纯而又纯、边界分明的,而边界的相互侵犯或突破,正显示了文体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强大生命力。

二、关于说明文中的比较法、举例法、引用法,与议论文中的对比法、举例法、引证法的区别

说明文中的比较法、举例法、引用法,与议论文中的对比法、举例法、引证法在形式上十分相似,有着内在的联系。但它们实际上是有着重大的功能上的区别。前者的功能是为了揭示、说明不同的概念内涵,而后者的功能却是为了论证某个观点和见解。

三、注重科普说明文中的文学性类别:科学小品

科普说明文中,具有文学性的科学小品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凡是运用文学手法来说明具体事物或抽象事理的说明文,都可归属于科学小品。这些文章不仅属于说明文的范围,同时又可以归入散文的范畴。可见,科学小品属于一种跨类作品,兼有两种文体类型的特征和性质。

实际上,用于普及科学知识的科普说明文,完全板起面孔、一本正经地不用文学手法的,可以说是寥寥无几。既然是用于普及科学知识,就得通俗易懂,介绍得有点趣味,尽量形象、生动、具体,这样才能引起读者的强烈兴趣,达到科学普及的目的。除了少数介绍某些专业技术知识的科普说明文之外,如李四光的《杭州西湖的成因》,就是用平实、专业的语言,介绍了杭州西湖形成的地质原因。可以说,科学小品是说明文种类中的主流体裁,是超级大国。

四、关于解说词写作的几个要点

解说词教材上讲了三个特征:附着性、拓展性和分合性。附着性,就是要强调扣物写话;拓展性,也就是扩展性,强调用文字补充画面或实物所缺欠的信息;分合性,就是解说词的各个部分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同时又相互联系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解说词的写作,要把握几个要点:

一是解说要有明确的主题指向和说明重点。任何一个解说对象的说明存在着不同的方向和重点,这个方向和重点是由解说词的主题所决定和制约的。解说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事物的精粹和关键,提纲挈领,要言不烦。如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祖国在前进》(1958年12月)的解说词,在介绍黄河画面的时候,就突出了中国人民治理黄河的意志和决心:

奔腾咆哮的黄河!

从遥远的大禹治水的时代开始,我们的祖先就一直在和洪水战斗。黄河的狂暴是世界闻名的,征服黄河,也是我们世世代代人民所盼望的。

我们要把黄色的泥浆变成绿色的清水,我们要用滔滔的洪水发电,把黄河的夜晚变成白天。

我们要让扎满彩绸的轮船从海口一直开到兰州。

任何山川河流都必须服从人民的意志。

我们要把洪水驯服在许许多多的水库里,命令它为人民服务。

我们这样说,也一定要这样做!

我们一定要征服,而且能够征服一切障碍我们前进的困难!因为领导我们前进的力量是英明的中国共产党!

我们祖祖辈辈渴望的幸福生活,多少先烈为之流血牺牲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理想崐,将要在我们这一代把它实现!

二是要针对被解说对象的缺失信息,进行必要的补充和增加,从而使读者接受到画面和实物本身无法传递和难以表达的涵义。它或者是被解说对象的背景材料,或是其潜在深层的思想文化内涵。它具体包括两种情况:①知识的拓展。如外国有一本《水结晶写真集》,是研究在不同环境下水所形成的形态各异的结晶规律。那一张张色彩绚丽的水结晶照片,如果不对其所形成的背景,如洁净的泉水、下水道水、受不同音乐演奏影响的水,地震后的水等进行补充说明。读者就仅停留在照片本身结晶造型的欣赏而已。有了明确的背景知识说明,人们对画面所呈现的独特涵义及其环境因素对水结晶形状的影响规律,就会得出明确的结论。这个课题的研究有着十分深广的意义,因为人的身体70%以上是由水所构成。因此,环境因素对人的生命质量的影响,可以说是举足轻重。

②情理的拓展。情理是指被解说对象的深层思想文化底蕴。如大型记录片《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永垂不朽》的解说词,除了对群众送葬画面的解说外,有着大量的情理拓展,即画面深层所蕴涵的人们对总理的沉痛哀悼和深切怀念。看下面的解说词片段:

周总理啊,周总理,全国人民都在哀悼您,都在呼唤您,都在想念您。八亿双眼睛都想看一看您,八亿颗心哪,都在为您哭泣。人们手捧讣告热泪流,千言万语涌心头,哀思无限,难以诉说。

泪水模糊了我们的双眼,灵车隔断了我们的视线,敬爱的总理啊!我们多么想再看一看您,再看一看您哪!

周总理啊,您在天安门前停一步吧!在这里,您和我们一起欢度过多少个胜利的节日,此时此刻,您爽朗的笑声还回响在我们耳边,您炯炯的目光还在亲切地看着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我们多么想念您,我们多么需要您!

灵车队,万众心相随。哭别总理心欲碎,八亿神州泪纷飞。

红旗低垂,新华门前洒满泪。日理万机的总理啊,您今晚几时回?

敬爱的总理啊,您怎么走得这样急?有多少问题等着您去解决,有多少事情等着您去处理,总理啊,您怎么走得这样急!

长夜无言,天地同悲。只见灵车去,不见总理归。……

敬爱的总理啊!您光辉的生命将和祖国山河一样万古长青,您永远和工人一起劳动,和农民一起耕耘,和战士一起站岗、放哨,您永远活在亿万人民的心中。

五、教案

三是强调扣物写话,条理明晰。对解说对象的说明要紧紧扣住中心来写,就是必要的拓展性内容,也要紧扣主题,不能游离于被解说的对象及其中心题旨,以及读者的兴趣范围,不能天马行空地随意生发。条理明晰不仅指解说的各段文字要有一定的逻辑性和条理性,而且还包括被说明对象如图片、实物之间的排列顺序。而且后者将决定前者前者的条理是否明晰的前提和基础。虽然它不属解说的文字范围,但它对解说文字的条理性有重要影响,应该引起重视。

第十一章日常应用文写作

一、关于应用文与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的联系与区别

应用文与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呢?它们并不是并列或归属关系,而是属于两种分类标准不同的文体分类体系。

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是着眼于表达手法和功能的表达型文体分类体系;

应用文是一种独立的分类系统,它主要着眼于文章的社会实用功能。应用文与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是一种相互交叉、渗透和重叠的关系。

比如应用文中的回忆录、日志、地方志、大事记、家谱、族谱、简历、墓碑文等,就属于记叙文的范畴。应用文中的须知、解说词、说明书、工具书条目、教科书、书籍内容提要、登记表、统计表、一览表、证书、广告、文摘、教案等,就属于说明文范围。应用文中的演讲稿、声明、座右铭、格言、家训等则属于议论文的种类。

应用文具有自己独立的文体分类体系,凡具有一定实用功能的文体,均可以归入应用文的范畴。也有人试图从实用角度,对所有文体进行新的分类。它同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的分类,是属于两种两种分类角度和立足点。因此一个特定的文体,有时即可以是应用文的一种形式,同时也是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的一个种类。这是十分正常的事。

二、应用文的写作要注意遵守约定俗成的格式要求

关于应用文的写作,要十分注重人们所说的“约定俗成”的格式要求。这种写作规范并非是一种严格规定的法定形式,而是无数前人在写作实践中所取得的某种共同的认识和约定,也可以说是一种审美趣味上的趋同和共识。可见,“约定俗成”虽然不属法定规范,但它必然包含着写作规范中许多合理因素,我们应该加以继承和保留,不应随意破坏和擅自修改,以免影响应用文的特定交际功能。能够善于运用应用文的“约定俗成”格式,也是一个人语文修养和水平的具体体现。

比如就书信而言,不要以为它的写作十分简单。写信写了十几年了,还有错?实际上,真正能够规范地全部书写正确书信格式的人,可以说是凤毛麟角。有的人对此不以为然,书信格式错了,不也照样收到,意思也能理解。但它不知道,它所体现的语文修养却是有天壤之别。就像吃饭一样,有的人用脏手抓饭往嘴里塞,有的人却用高级餐具进餐,其风格的粗鲁和优雅是不可相比的。

下面简述书信格式的要求,你想想自己平时写信是否如此规范。

信封

左上方填写邮编及收信人地址;信封中间居中写收信人姓名,加上称呼。它可以是写信人对收信人的称呼,也可以是邮递员对收信人的称呼。后者为王力先生的观点,实际上邮递员只认为是写信人对收信人的称呼。收信人后面没有称呼是不礼貌的,属于格式上的错误。信封右下方为寄信人地址及邮编。

正文

①称呼:顶格,有的还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饰词,如亲爱的等。

②问候语:如写“你好”、“近来身体是否安康”等。独立成段,不可直接接下文。否则,就会违反构段意义单一的要求,变成多义段了。

③正文。这是信的主体,可以分为若干段来书写。

④祝颂语。以最一般的“此致”、“敬礼”为例。“此致”可以有两种正确的位置来进行书写,一是紧接着主体正文之后,不另起段,不加标点;二是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敬礼”写在“此致”的下一行,顶格书写。后应该加上一个惊叹号,以表示祝颂的诚意和强度。

称呼和祝颂语后半部分的顶格,是对收信人的一种尊重。是古代书信“抬头”传统的延续。古人书信为竖写,行文涉及对方收信人姓名或称呼,为了表示尊重,不论书写到何处,都要把对方的姓名或称呼提到下一行的顶头书写。它的基本做法,为现代书信所吸收。

⑤具名和日期。写信人的姓名或名字,写在祝颂语下方空一至二行的右侧。最好还要在写信人姓名之前写上与收信人的关系,如儿×××、父×××、你的朋友×××等。再下一行写日期。

如果忘了写某事,则可以在日期下空一行、再空两格写上“又附”,再另起行书写未尽事宜。

对照自己平时写信的格式,想一想你信件是否符合以上“约定俗成”的规范呢?

三、关于电子邮件写作的实际用途及注意事项

在信息时代,电子邮已经逐渐地成为了人们一种远程通讯的重要方式,正在或者说已经取代了传统书信的主流地位,成为信息沟通的不可或缺的工具。也可以说它是一种既经济又快捷的通讯快

餐。

电子邮件可以作为信件,又可以用附件的方式,传递重要文件和信息。其长度几乎不受传统书信邮寄的时空限制。它可以通过搜索引擎等工具,用于检索网络信息。电子邮件可以消除通讯两端的时空阻隔,加快社会改造和人际关系发展的步伐和节奏。

写作电子邮件还须遵守网络礼仪。它既是现实社会礼仪的一种延伸,同时又具有与传统社会礼仪完全不同的性质。这里仅讲讲电子邮件方面的礼仪,它具体包括:

1.一定要填写电子邮件的主题词。

2.不要传递超过几百K的大容量图片、带有艺术字体或彩色底纹背景的文件,以免使对方有限容量的信箱超载。这主要是指在邮电局申请的信箱,而申请的免费邮箱则没有这个限制。也不要直接传送非文本格式的文件,它会造成因传送失败而浪费网络资源。

3.在利用对方电子邮件回复作者的时候,不要把对方的信件内容又传递过去,这样会加剧网络传输的阻塞和拥挤。正确的做法是删去对方信件的内容,只发送你自己的信息。

4.对收到要求回音的电子邮件,要及时给予答复,不要有来无回、石沉大海。

四、关于日记写作的几个问题

1.日记有不同的种类和功能,其侧重点和写作要领自然也会不一样。

有的是名副其实的“日记”,真是天天有记,一天不拉。这种日记为“备忘录”式的居多。把一天所经历的主要事情笔录下来,甚至包括天气、宴客、处理公务及自己的行踪等。这种日记坚持下去,10年、20年、30年,就是一份十分珍贵的史料。我们完全可以从琐碎的杂事记忆中,探寻到作者的思想轨迹、内心世界、情感爱憎、审美趣味、人格情操等,甚至可以感受到时代的脉搏、社会的节奏和生活的底蕴。

这里我想起了一则报道:有一个摄影师。每天在同一桌子前为自己的孩子拍一张照,十几年如一日未曾中断。这些底片成了一份十分珍贵的财富,我们从中可以形象而具体地感受到孩子的成长、社会的进步,以及其中所包容的极为丰富的信息。每天坚持记日记,几十年如一日,起价值是一样的。

2.有的是“随感式”日记。它是作者随感而发所做的记录,并非天天去写。它可以培养思想的敏感性,对社会现象的洞察力和透视力。它可以记事,可以议论,可以抒情。

3.有的还是文学创作的一种形式。如日记式小说等。它已经同日记的最初涵义相距甚远了。它可能带有作者经历的某种痕迹,但主要是一种艺术的虚构。它给文学带来了新的体裁类型和结构方式。

五、关于自传写作的几个注意问题

关于自传的写作,教材上强调了三点:即真实、完整、突出重点。这对应用性的自传和中长篇自传来说,都是适用的。

真实,就是要符合人物的历史面貌,不能进行艺术的虚构,否则人物就会被扭曲和变形。过去

我们的英雄自传和领袖人物的自传,往往让人用仰视的的角度去看他们,他们似乎是神,离我们十分遥远。如果不能真实地展现自己,就不会具有感人的真实感。比如数学家陈景润,我们如果只知道他在攻克数学难题“歌德巴赫猜想”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们是可以得到一定的教育。但如果还能了解到他的生活中另外一些花絮,这个人物是可以更加具有感染力的。如他在武汉疗养时,穿两只不同颜色的袜子,表现了陈景润把自己的全部精力用在了数学研究上,而在生活方面的知识几乎像一个孩子。这种献身科学的执著精神,令人可叹。

完整,则是相对的。它主要是强调传主的主要侧面和基本阶段的经历不可或缺,从而使传主的经历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最后要突出重点。这里须补充几句。它的含义不仅仅体现在重大环节和事件的叙述上,更重要的还是要凸现人物在重大事件和环节中所显示出来的思想情感的发展轨迹和内在脉络。可以说这应该上是自传的隐脉,是自传文体的内部张力和驱动力。同时还要写出传主的独特个性来。写出传主不同于其他人的“这一个”的专长和特点。如教材中鲁迅《自传》中写家境的败落给自己带来的影响,以及自己如何弃医学文的重大人生转折,从而造成了鲁迅独特的经历和思想感情的发展。只有写出自己独特经历和体验的自传,才能给人以艺术上的强烈感染。

六、关于求职书写作的几个问题

求职书是现代社会使用日益频繁的一种实用性文体。如大学生毕业的求职、下岗职员和工人的二度求职等。它的写作是否得体,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求职能否成功的重要关键。

写好求职书的一个最重要问题是,要扬长避短,凸现自己的专业所长和个性潜力。专业所长要充分说透,,个性潜力要挖掘充分,要显示出自己勃勃向上的发展态势。有时还要有针对性地根据用人单位的特定需求,有的放矢地进行介绍,不要文不对题、游离目标。行文用词也须简洁扼要、措辞得体、不亢不卑、诚挚谦虚。文面也须大方美观、赏心悦目。因为,求职书就是你人格水平的直接显示。中国有句古话:“文如其人”。看其文就如见其人。可见,求职书要精心制作,下工夫撰写,不可大意,以期达到“先声夺人”或确切地说是“先文夺人”的效果。

七、关于演讲稿的文体特征及基本特征

关于演讲稿的文体范畴,教材上采用的是一种狭义的理解,即它是“用作口头发表的演讲文稿”。是“介于议论文体与应用文体之间的一种较为特殊的文体样式”。这种理解是比较恰当的。现在社会上或有的教材上把演讲稿作为公开场合发表言辞的一种文体。什么开幕词、闭幕词、讲话稿、报告、会议致辞等,都视作演讲稿,那么“演讲稿”这个名称就会只剩下一些泛泛的特征,而文体的个性就会削弱。

真正的演讲稿应该像闻一多的《最后一次讲演》一文,是一种带有一定政治鼓动性的演说文稿。而且作为演讲的预备文稿,在实际讲演中由于受强烈情感的作用,常常会改变原先撰写的文辞,而迸发出料想不到的话语。如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还保留着一篇原先撰写的文辞。两篇文章进行一下比较,就会发现原先的文稿与演讲的实际话语就有很大的出入,这就是一个明证。

演讲稿的写作要处理好事、理、情三者之间的关系。演讲稿常常是就事论理,因事缘情。经

常是有事发端,情理随后。演讲稿是以事为因缘,以情来增强其感染力,以理服人为最终目的。这三者的有机配合,会使一篇演讲稿熠熠生辉、光彩照人。

八、关于调查报告与总结的文体异同点

调查报告与总结的异同点,教材上已经说了不少,这里再明确强调几点:

1.两者指导的范围大小不同。两者虽然都是运用分析、综合等方法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性认识,用于指导下阶段的工作实践,但调查报告常常是以点带面,是为了指导面上的工作,常常在报纸上进行发表。而总结则是指导本单位这个“点”的下一阶段的工作,一般不会公开发表。

2.两者的文体性质也有差异。虽然两者都属于应用文范畴,但调查报告同时又属于新闻体裁,具有一定的新闻时效性。而总结则是一种带有议论性的应用文。

3.两者的作者不同。总结常常是本单位负责人或个人来撰写,使用第一人称叙述;而调查报告则由上级部门人员与本单位成员联合共同撰写,一般使用第三人称叙述。

4.两者的文体结构有区别。调查报告是一种时空结构和逻辑结构相综合的模式;而总结则主要以逻辑式为主体框架。

第十二章电脑写作

一、电脑写作带来了全新的观念和思想

1.电脑写作显示出网络时代全新的观念和思想。

这种全新的观念和思想,使电脑写作展示出完全不同于传统写作的新的写作方式和前景。这里就教材所阐述的内容再作某些补充和强调。

非线性的网络思维,可以充分地开掘出人的大脑自身所具有的思维潜力,使文本的构思趋于立体化、网络化。其实,人的大脑思维所具有的本质属性,就是一种网络化的思维方式。比如当别人问你是否认识某人时,你完全可以立即回答“是”还是“不是”。绝对不会在大脑中按照顺序去查找你已经认识的人群,这种反映几乎是瞬间的。可见,大脑在检索已经存储信息的方式,与电脑一样,是完全网络式瞬间呈现的。那么,在传统写作中,为什么大脑仅显示出一种线性的而非网络的思维方式呢?这是因为传统写作的媒介纸和笔对大脑思维进行限制的结果。大脑的思维被迫强制地束缚于传统写作媒介。而电脑写作采用了通过键盘和显示屏的比特显示方式,它将使大脑本身所固有的网络思维潜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从而最大限度地挖掘出人的写作潜力。

人们在运用电脑进行文章构思时,思维不再被强制地运行于一个线性的平面上,完全可以突破时空的线性轨道,纵横驰骋地穿梭于思维的全息空间,从而使文章的构架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它会在结构方式、表达手段等方面,取得不同凡响的突破。写作中人的网络思维的复苏,也会带来电子文本呈现方式的网络化、全息化。有的电子文本的开放性,决定了它不会具有传统文本意义上的固定边界。它可以根据作者的表达需求,而不断开拓或调整电子文本的空间领域。网络化的思维方式,可以激发出大脑在文本构思中的巨大潜能,充分地展示出作者被压抑的写作能力和水平。

2.在电脑网络上时空被压缩为零的现象,正在改变人的时空观念,缩短了人们同现实世界的距离,为电脑写作开辟出更加开阔的信息空间。

比特信息的快捷传播,改变了传统写作获取资料信息的方式,即图书馆查阅、摘录或复印的迟缓节奏。电脑写作可以从网络上检索到铺天盖地、如潮水般的电子化信息,为文本的构思、展开提供了优质的信息平台,加快了电子文本的制作、传递的频率,从而加速了社会文化发展的步伐。

3.电脑写作的边缘化倾向,为众多的写作者提供了充分施展才能的机会。

电脑网络上权威式的中心已经消解,人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平等地发表作品,提出见解,使许多具有写作潜能的人开始登上写作舞台,一展才华。如“榕树下”文学网站,短短几年时间,就收录了几万篇原创作品,并进行了多次网络文学作品的评奖活动。如此之多的网络文学爱好者投身于文学创作,这是一个奇迹。而网络文学的精英、天才必将从中涌现,是水到渠成的事。可见电脑写作的边缘化,可以充分激发人们的写作才能,有利于提升全民族的写作素质和文化涵养。

4.网络信息的流动性,使电脑写作及其电子文本呈现出传统文本无法具备的开放性和辐射性。

这种流动性借助了电子文本的链接功能得到了完美的实现,从而使封闭的传统文本开始向全息性、开放性、网络化的电子文本转化。从某种程度上讲,电子文本没有终极的边界,可以向特定方向辐射和链接。这样,电子文本的艺术价值将得到充分的表现和展示。

二、选择最佳的中文平台和汉字输入方法

对一般人而言,用于处理中文信息的最佳平台,应该首推Word系统。当前来看就是Word 2000或Word XP系统。为什么呢?一是Word 2000系统,可以说是目前世界上功能最强大、最齐备的中文信息字处理平台,其他系统可以说还无法与之匹敌。而且它的自我改进速度,其他中文平台也无法比拟。二是现在国内权威机构要求上报的电子材料,一律要求Word文件格式,其他系统格式均不在规定范围之内。三是Word 软件在国内比较普及,通用性较强,几乎每台电脑均装有它的系统。因此,采用Word 2000系统,是处理中文文档的最佳选择。

对于将来要做专业录入员的人来说,首选的输入法是五笔字型,而对于非专业录入员的一般学生而言,较合适的输入法是智能ABC。这是专家们研究的一个结论。智能ABCWindows 系统自带的一种输入法,不需要专门安装。它简明宜学,不须强制记忆,而且还能根据使用者的用词个性进行自我调整,以适合特定使用者的需要。它将逐渐取代字形编码法而成为汉字输入的发展方向。当然,也允许人们选择其他最适合自己的某种输入法,只要使用中得心应手,也是可以的。我们不必强求一致。

三、善于使用电脑网络及光盘,检索个人所需的专业信息

如何从电脑网络及光盘中检索定向的有用信息,是电脑写作中的一项核心能力。利用各种软件和手段,从电脑网络及光盘上获取信息,对于稍有电脑知识的人来说,并非一件难事。这种操作技

术可以说用不了几个小时,很快就容易掌握。但是,如何从排山倒海的信息潮中去检索定向的专业信息,则需要一定的专业文化背景和信息检索的能力。它需要作者对新的学术信息具有一种直觉的敏感度,善于通过网络信息标题,去捕捉有价值的前沿动态和研究信息。它需要以作者的深厚学术素养为基础。否则,一个人很难在浩如烟海的信息潮中来网罗自己所需要的学术信息,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就会不知不觉地从眼皮底下溜走。可见,网络信息的检索,是电脑网络技术与深厚专业素养相整合后的一种综合能力。只具备其中的单一素质,就是网络专家,或专业造诣深厚的学者,都将无法胜任这项工作。他们均存在着无法克服的盲区。可见,信息时代需要学科领域的相互渗透和融通。学科之间的任何画地为牢,都会阻碍科学的发展道路。

四、关于网络信息的存储、管理和检索

从电脑网络上或光盘上下载的信息资料,应该存入专门的硬盘分区,不应该与系统操作和应用软件分区相混淆。对于日益庞大的信息资料,应该通过建构目录树的方法,来分类加以管理。这种分类最好建立在学科性质、应用领域的标准上。当然,信息的分类方法完全应该根据使用者的从事专业、工作性质而因人而异。不管哪种分类,都要有利于使用者的查找和检索。如果不便于查找特定的文件资料,这种分类就要加以改进。

电脑网络上的各种信息文档,大都是Web页格式,比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青在线、联合早报、人大资料剪报中心等。有的则是纯文本(text)格式。这两种格式所占用的存储媒介的空间位置较小,便于网络上的快捷传输。一般来讲,这些材料下载以后,还是保持它的原始格式为好,这对于充分利用硬盘空间是十分有利的。但对于Web页格式的文件下载存储,它默认的方式是“Web 页全部”,这意味着网页上附加信息及文档周围的链接按钮、附加图片等内容也全部保存了下来,这样体积较大。如果只是想保留文档内容,而不需要其他附加信息如图片的话,可以在“文档保存类型”中选择“仅保留html文档”类型,就可以缩小文档体积。一般情况下,我们不必特地去把下载文件专门转换成word 文档,除非需要在word 文档中引用网络资料。保存下载信息的原有文档格式,以后一旦需要这些文件再搬上网络,就不需要再进行文件格式的转换了。

对于光盘上的信息资料,其保存方式类似于网络上的文档。不过,如果有些资料光盘能够买到的话,就不必将这些文档存入硬盘,它可以像书籍那样单独进行保存。如果只是需要其中一小部分,则可以存入自己所建的分类文件夹。光盘上的文件格式也类似于网络,这是为了充分利用光盘的空间,以存储更多的信息内容。

以上谈的是网络或光盘信息的存储管理。那么随着个人电脑信息库的不断膨胀,如何从中进行专业信息的定向检索,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这里有着一些一般的方法和技巧,需要我们加以熟悉和掌握。

一般来说,分类夹的设置是作者自己建构的,使用者应该十分熟悉这些目录中大致存放了一

些什么文件。如果每一个文件夹存放的文件数目过于庞大的话,要查找一个特定文件也会存在一定困难。但是电脑对文档具有自动排列的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指点迷津。一般情况下,电脑对文件夹内的文件是按文件名称的打头拼音字母顺序排列的,只要你记住这个文件的名称,就可以按图索骥,用字母顺序来查找这个文件。如果文件是新近存储的,或大致记得存储的时间,那么只要在“查看”菜单中点击文件排列方式——“按日期排列”,这个文件夹中的文件就会立即按照作者存入的先后时间顺序排列。那么新存入的文件就会显示在列表的前面。而在特定时间存入的文件,也能轻松寻到踪迹。

如果是连放到哪个文件夹也记不清楚的文件查找,单靠人力去一个一个文件夹地浏览,就十分盲目和费时了。这时,就可以求助Windows系统所带的“查找”功能了。如果你能准确地记得文件的确切名称,你可以点击“查找”,在菜单界面上文件名称栏中填写文件全称,并设定查找分区或特定文件目录,然后按“查找”钮进行检索。如果准确无误的话,在查找界面的下方空栏中就会呈现查找的结果,显示出文件的名称,以及目前所在的存储路径。你只要双击文件名,就可以打开这个文件。还有一种情况情况,作者记不准确文件的确切名称,但能够记得文件的关键词或句子,用这种方法也能查找相关文档。不过,它比上一种方法要多费一些时间,这是电脑检索信息量加大了的缘故。

可见,电脑信息的存储管理与定向检索是相互关联的。如果下载的文件随便归类,分类归属不当,一旦存储的文件信息量十分浩瀚的话,要定向检索某个文档真可以说是“大海捞针”,一筹莫展。可见,电脑中文件信息的存储和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最后还要强调的一点是,对于个人存储的大量文件信息,要定期进行备份,以防不测。过去传统的方法是用软盘进行拷贝,这对于庞大的信息库而言,它已经显得陈旧过时了,它还费时费力,事倍功半。目前常用的方法,首推光盘刻录。现在刻录机的价格也已经降到了千元以内。一次性刻录的空白光盘也十分廉价,甚至比一张软盘都要便宜。而光盘的存储容量,是普通软盘的450倍至500倍。我们要定期备份自己的重要文件,甚至包括电脑系统文件或所装的软件。这样的话,不怕电脑系统出现什么问题,我们都可以高枕无忧,决不会担心文件的丢失。另一种备份的方式,则可以用硬盘对拷,或电脑联机对拷,不过稍微麻烦一点。最佳方式还是光盘刻录,可以说这是光盘刻录机在目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功能。

五、关于电脑超文本写作的方法、意义和局限

关于电脑网络上的超文本概念、内涵、构成、操作等,在教材中已经作了比较充分的阐述。这里主要就电脑超文本的意义、局限以及写作方法,再作一下深入的阐述。

关于电脑超文本链接的意义及局限。首先,需要明确为什么要运用超文本写作这种方式,它将给电脑写作带来哪些本质性的突破。我们知道电脑超文本方式,是电脑网络间文本信息沟通、互

联的桥梁和中介,是电脑文本实现开放性的比特通道和技术手段。只有超文本方式,才能使电脑文本不断延伸其边界,其文本意义才能得到充分的完足和拓展,从而使电脑文本获得新的生命活力。电脑超文本可以实现网络信息的共享,只要网络连接到的地方,只要存在文本电子化的场所,如图书馆、网站书库等,都可以被链接到当下的电子文本中来,从而扩大了电脑文本的艺术表现力和信息容量。超文本手段给了大脑思维表达的充分自由,文本构思出来没有获得过如此广阔的思路驰骋天地。从某种意义上还可以说,如果没有超文本技术手段,世界性的电脑网络也不可能存在,它可以视为因特网的支撑基石。

然而,正如教材上所说的,“传统文本和超文本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互补结构,是事物的一体两面。传统文本的结构在人类心理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有助于提高和训练人们的逻辑推理能力。超文本虽然能增强人们的发散性想象思维,有助于开拓思路,摆脱思维定势的束缚,但却会削弱定向性的深度思考。在传统文本的写作和阅读中视为毛病的“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游离中心”,“信马由缰”、“断章取义”、“望文生义”等,在超文本中却是一种正常现象。如果再扩展视野来看,万维网本身就是个超文本,每一台电脑只不过是这个大超文本上的一个节点而已。”

下面谈谈电脑文本中超级文本链接的具体写作方法。我们还是以Word 2000字处理软件为例。它已经为电脑文本的超级链接设计了专门的菜单按钮。先说说本地硬盘文件的链接。在链接之前,必须有一个一个已经完成的主文本文件。这个文件中有哪些信息生发点需要链接其他相关文件,应该事先设计和确定。比如我们假设文件有一个词“超级文本”,需要链接到硬盘F区“网络资料”文件夹中“什么是超级文本”一文。那么我们可以用鼠标先选定文件中“超级文本”这个词,然后点击“插入”→“超级链接”,这时会出现一个新界面。你只要在“请键入文件名称”中填入链接的文件,明确硬盘上的路径,点击“确定”按钮,然后这个新界面消失。这时刚才那个文件中“超级文本”四个字就会变色。你只要用鼠标点击这个变色字,它就会自动链接到“什么是超级文本”一文,并打开、展示这个文件。

只要掌握了这种超级链接的基本方法,那么实现文本文件的多层链接,以及与其他电脑网络终端文档的链接,其道理和操作方法是一样的。关键是要输入链接对象文件的明确路径,这样电脑可以准确无误地寻找和链接。对于网络间的超级链接,电脑必须处于上网在线状态。相信只要操作几次,大家就能熟练地掌握这种全新的写作方式。

六、关于电脑文本的艺术审美追求

关于这一点教材上讲得比较简略,这里再具体补充、强调一下。

先重点补充教材上的第一点,简洁。简洁应该成为电子文本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风格。简洁的文风,常常是作者思维干练、明达、快捷的体现。它可以体现于文本的各个方面,如文各级标题的简洁,结构层次的简洁,语言风格的简洁,多媒体运用的简洁,文面美化的简洁,等等。这诸多方面

的简洁很难加以量化,而是一种整体的、直觉的把握和感受。标题的简洁,就能吸引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网络上标题是吸引读者浏览的第一印象。它如果简明深刻,就会被点击阅读,否则就会消失在读者的视野之外。结构层次的简洁,是文本内容精炼的体现。它是吸引读者阅读完文本的一个条件。在一个社会节奏日益加快的信息时代,复杂的结构层次,庞杂的文本内容,是不会受到读者的青睐和关注。语言风格的简洁,更是电子文本的生命所在。那种繁丰绵长的文风,将无法在电脑网络上生存,其生命力如同昙花一现、礼花闪烁。多媒体手段的运用也须恰倒好处,不要十八般兵器样样俱全,这样会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看似精彩纷呈、热闹非凡,但稍一沉静下来就会觉得并非获得多少有用的信息。多媒体方式也要突出重点,真正能起到补充文字文本所短缺的功能,从而达到扩展文字文本阅读价值的作用。文面美化的简洁,可以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受。在网络时代,电子文本形式的简洁美比起浓笔重彩、花里胡哨的繁丰美,会更受到读者的欢迎。

再补充教材上没有的一点,即规范。主要指格式、标点、书写的规范。

1.格式规范。标题一般居中,上下空行。根据文章份量、功用的不同,可以空二行、三行不等,有时甚至整页书写标题和作者落款。两个字的标题两字中间空一格或两格,三个字以上的标题中间不空格。副标题的破折号书写于标题下方两字后的位置,一行书写不下,回折后与副题的开头文字对齐。如果是两三个字的标题,副题就采用居中书写,否则会显得整个标题失去平衡。作者落款也上下空行,居中或偏右。两个字的姓名中间空一格。

还有应用文的书写格式十分强调“约定俗成”的规范化。如我们在应用文的书信格式中已经阐述了它的规范格式问题,这里就从略了。不过,其他应用文的格式要求,我们要引起重视,应该严格遵守它们的格式规范。

2.标点规范。关于标点规范,电脑软件已经自动作了一定的设置。比如哪些标点不能占首格,如后引号、后书名号、惊叹号、问号、冒号、顿号、点号、间隔号等等;哪些标点不能占末格,如前书名号、前引号等,电脑自己会进行处理,我们只要管输入就行了。

但是,个别的电脑还未能自动处理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如在许多文件上都经常出现的问题,就是在阿拉伯数字后面书写顿号。这时十分错误的。从理论上说,我们目前使用的标点符号,是汉字系统的标点符号。它不能使用在英文系统。阿拉伯数字不属于汉字系统,因此它的后面不能使用顿号,而应该使用下脚位置的点号。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3.文字规范。应该说电脑输入的文字都是十分规范的,那么还存在什么文字规范问题呢?虽然电脑输入的文字都非常规范,甚至还有众多的美术字可供选择和装饰,但是文字的字体选用、颜色确定、显示效果、背景设置等,可以说其优劣高下有天壤之别。上述的几个项目并没有什么明确的标准和规定,完全取决于作者的审美趣味和美学素养。这很难定出一些规范来,但整体上来说,文字的规范化应该给人一种醒目清楚、赏心悦目的视觉感受,一种幽雅美感的享受。不能像有的人

的电子文本,由于字体、颜色、效果、背景的设置不当,如采用阴文、阳文,红底黑字,真是让人难以辨认;文字效果采用“礼花绽放”、“七彩霓虹”、“背景闪烁”、“亦真亦幻”,真是让人心烦意乱、不知所措。可见,电脑所提供的一些艺术手段,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弄巧成拙、走到事物的反面去。

《第十三章:作文教学论》

一、作文命题的规范和自由问题

语文教学中的作文命题,要强调灵活性和规范性的统一。

作文命题的灵活性,是指要给学生在作文时留出充分的自由选择空间。就是说允许学生在命题的范畴内,对文章体裁、题材内容、表达手法、语言风格等因素,有充分的个性表现。命题形式上可以是全命题作文,如“由克隆技术所想到的……”、“我心中的电脑网络……”等。也可以是半命题方式即提供材料的形式,由学生自己拟题,如提供一则刘义庆《世说新语》中的一段文字“祖财阮屐”,要求学生从中生发观点,自拟标题作文。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个性化的写作潜能,从而达到写作上的颠峰状态。

作文命题的规范性,是指在文体、题材、格式等方面有严格规定的作文训练。学生对这种方式常常不甚满意。但这种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学生在走向社会后,经常需要写作具有特定规范的文本。它要求写作者必须严格符合领导或雇主所规定的写作规范,不得擅自逾越。它绝对不允许学生在规范之内的自由创造,它限制作者写作个性的张扬。可以说这种写作方式像是“代圣立言”,而不是自我风貌的展示。学生必须接受这种具有严格规范的写作训练,这是时代和社会所要求学生掌握的一种基础的核心技能。

作文命题中,只有将灵活性和规范性达到有机的统一,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真正的写作能力和水平。

二、关于作文批改的原则与方式

学生作文的批改,应该尽量发现文章中的“亮点”,充分肯定其积极因素。还有一种传统的说法就是“多就少改”。所谓学生作文中的“亮点”和“积极因素”,可以指习作中鲜明醒目的标题制作;赏心悦目的文面设置;新颖深刻的结构布局;多样化表现手法的独特组合;个性化的语言风格再现等等。或者说文章中所展示出的独到新颖的感悟和见解,积极向上的格调和情操,匠心独具的表达技巧等等,都应该敏锐而不遗余力地去发现和肯定。历史上有不少名人包括著名作家在内,他们的写作兴趣和冲动,常常发端于语文老师对其习作的某一两点肯定和鼓励。可见,写作教师对学生习作的充分肯定,常常可以激发出学生潜在的写作能量和天赋,有利于学生迅速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一篇学生习作都存在着某种“亮点”,某种可资借鉴的因素,问题在于教师是否具有发现这种亮点的心态和眼光。

所谓“多就少改”,其主要含义和精神,也就是要多维护和肯定学生自己的思路和想法,不要一教师自己的眼光和视角去加以干涉和影响。这对于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心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教师完全不顾学生习作的主体意图而删改过多,致使红色的修改符号满视野,那必然会给学生的作文心理带来消极的负面影响。然而“多就”并不意味着不改,还必须强调突出重点、抓住要领、启发引导的“少改”。教师对学生习作的评改,不要“授人以鱼”,而是应该“授人以渔”。对于习作中立意、结构、表达、语句、文面等方面的问题,要引导学生思考个中原因,自己去修改,而不能越俎代庖,代学生加以修正。尤其是文句语法毛病,要引导学生从思维上寻找原因,后者常常是出错的根源。

二年级上阅读与写作教学计划

2016-2017学年二年级上册阅读与写作教学计划 李娟麻镇中心小学一、指导思想 《语文课程标准》对一、二年级写话目标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由此可见,低年级写话教学对于整个小学阶段都是相当重要的。只有在这个时候打好了基础,那以后的作文才会有保障才会有坚实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安排了18次写话,八次与语文教材内容相联同,共分八个专题;(多彩的秋天;学校生活爱祖国;怎样看问题、想问题;友好相处、团结协作;关爱他人;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热爱科学。)十次自由写话。 三、学生情况分析 从一年级到二年级这个过渡时期,学生毕竟年龄幼小,生活阅历浅薄,阅读面和知识面较为狭窄,能写出佳篇的高手少之甚少。普遍存在:文不成句,前言不搭后语,内容空洞;课外阅读中接触的好词佳句不会灵活运用;字迹不够美观;写完了不能主动检查修改等问题。少数学生只能写20-30字,而且语句不通,有时写的内容如同天书,令人不知所云。可见,写话教学“任重而道远”。

四、教学目标: (1)消除学生对写作的畏难情绪,培养学生写话的兴趣。(2)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扩散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力。 (3)调动学生写话的积极性,享受写话的乐趣。 (4)能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学做一个热爱生活、编织生活的人。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 / 2 1、学会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去捕捉生活中的小浪花,丰富写话的素材,开拓学生的写话思路。 2、学过的词语、成语,能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佳句、名人名言,为他们今后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3、扩大写话发表的园地,让孩子们都能品尝到成功的滋味,越学越有劲,越学越爱学。 六、教学措施 1、善于发现学生在写作中的点滴进步、与众不同的闪光点,适当地给他以鼓励和帮助,才能消除学生对写话的恐惧,增强学生对写话的兴趣,诱发学生写话的动力。 2、设计、提供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再引导他们记录下来,让他们有话想说,有事可写。 3、充分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学习课文的写话例子,强化语言实践,以多种形式进行写话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阅读与写作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写作与阅读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太仆寺旗第五小学段雪华、石杰 一、确立正确的作文教学理念 1、“作文就是用笔写话”“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 作文是生活的需要,它不是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是生活本身。作文“如同衣食一样,成为生活上不可缺少的一个项目”,它能够使生活更加丰富,更加充实。 2、进一步激发习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孩子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只要在教学方法上“打开创作的源泉”,就能使诗人的琴弦发出美妙的乐声,更何况兴趣小组的同学都是因为同一个兴趣而来的。我要有效的利用这个有效的资源让每个学生在练笔时,都有一种欲望,一种冲动,一种跃跃欲试的心态。进一步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并想方设法将习作兴趣长久地保持。 3、明确求真、立诚是最重要的作文要求。求真,就是习作要“有真意”,说真话,说自己的话,不说假话、空话、成人话;立诚,就是“诚实地说自己的话”,老老实实,实事求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习作不胡

编乱造,就得有生活,投入现实生活,开源活流,就得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不断有所发现——世界上不缺少美好的事物,缺少的是善于发现的眼睛。 4、作文不是天生就能写好的,它是一种技能,这种技能的形成靠训练。一定要勤动笔,少束缚,要放手让学生写,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思路写自己想写的内容。作文还是一种习惯,习惯的养成靠历练。当种种好的习作习惯一旦养成,必然具有很强的作文能力。 二、博览群书,以读带写。 所谓“以读带写”,就是先通过大量的阅读来促进学生写作。阅读和写作的关系密切,两者互为条件和结果,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阅读是写作的老师,古今中外无数人提示出来一条写作的经验就是多读。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高尔基说:“我认为我身上的一切好东西,都是书籍所给予我的”。阅读对于写作的基础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语言材料的积累,另一方面是语言技巧的借鉴。语言的积累涉及作文的取材,语言技巧的借鉴涉及作文的写法。所以我在教学中决定鼓励学生进一步把阅读扩展到课外。 三、走进大自然,体验生活,为作文“蓄足”底气。

三年级阅读与写作班教学计划

三年级阅读与写作班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根据中段学生实际,从了解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要方向着手,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及审美认知规律,正确处理好阅读与作文的关系,制定科学高效的训练方法,可以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大面积地提高作文能力,使学生把写好作文看作是自己的愿望与需要。 二、教学措施: (一)、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积累语言的指导措施 阅读和写作是个互逆的过程。阅读是理解吸收,写作是理解表达。只有吸收得充分,表达才更加有力。在阅读教学中,要依照大纲的要求,在阅读训练中渗透积累语言的指导。课堂阅读教学是指导学生学会积累语言的“主战场”,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多方面指导学生获得丰富的语言,掌握积累的方法,指导多读多背,采用多种形式多读名篇课文,精彩的部分还要多品读,直到能背诵下来,让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尽可能多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指导摘录词句,要求学生配备一本摘录本,指导学生把课文的好词好句录到本子里,做到笔记、脑记相结合。 (二)、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练习作文的指导 > 根据所选教材特点,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及时让学生进行模仿和创造性运用练习,从而

使语言运用练习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而不是孤立的,效果才是显著的。 1.指导运用新学的词语、句式练习说话、写话,可进行模仿说写,也可进行创造性说写。 2.指导模仿学到的段落结构和篇章结构,练习说、写新的内容。三年级的作文训练是以写片断为重点,要做到怎么说怎么写,能把片断写具体,写清楚。在教学中应该突出段的训练这一重点,扎扎实实进行段的训练,读写结合,训练结合。三年级学生应侧重练好连续、并列、总分和概括与具体四种结构段。 (1)连续结构段是指段中的几层意思是按照先后顺序一层接着一层写的,这也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结构段,在写作中经常用到。教师在学生读懂段的情况下,可安排仿写训练,如紧扣学生的学习、生活,以《洗手帕》《大扫除》《升旗》为题写一段话,要求学生先想好这段话要写的内容,接着安排好顺序,明确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层要写具体,写好还要检查,每一层次意思前后是否连得上,有毛病的要加以修改。 (2)并列结构段是指一段话将事物分成几个方面来写。使学生懂得同时介绍事物几个方面的时候,可采用并列结构段。可指导学生练习写《校园一角》《美丽的花园》等片断,让学生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加深对这种结构段的认识。 (3)总分结构段是指由总述和分述两层构成的段。指导学生仿写时,教师可出示总述部分,让学生围绕总起句,写分述部分。例:①

三年级阅读与写作练习

(一) 请将序号填写在括号中: ( )最后洒上一点儿红辣椒粉,用筷子拌匀。 ( )回家后,我首先将黄瓜清洗干净,接着把它放到案板上切成小方块儿,装入大盘中。 ( )然后切点儿葱花、姜末和蒜末放入盘中,再洒上盐和味精,倒上醋,滴上几滴酱油和麻油。 ( )我忍不住夹上一块儿,放入口中,啊!香喷喷、脆生生、凉冰冰,吃下去,心里好爽快。 ( )凉拌黄瓜做好了,盘中的黄瓜绿中透着黄,黄中带着红,不要说吃上一口,就是看看那颜色,闻闻那清香味儿,也叫人胃口大开。 (二)我的心意 明天是9月10日,是老师的节日,我用什么表示祝贺呢? 我想画个彩蛋送给老师。我在家里挑选了一个又大表面又光滑的鸡蛋,让妈妈帮忙,用针头把蛋清、蛋黄吸出来。然后找来水彩笔,在蛋壳上画一幅水彩画。远处是群山起伏,近处有一条小溪。水中有小鱼游动,岸边还有山石、树木、花草,好看极了。 我把彩蛋送给教我图画的赵老师。她教会了我画画。我感谢老师的培养。我祝老师节日快乐! 1、填空。 (1)短文写了“我”在____________节前,画了____________送给老师,感谢____________的培养。 (2)这幅山水画,远处____________,近处____________。水中有____________,岸边还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好看极了。 2、“我”制作小礼物的顺序是怎样的?在()里填上“先”、“再”、“然后”。 ()用针头把蛋清、蛋黄吸出来 ()挑选一个又大,表面又光滑的鸡蛋 ()找来水彩笔,在蛋壳上画一幅水彩画 3、短文中划“______”的句子,是“我”自己问自己的,你能学着他的样子问一问吗?(1)妈妈的生日快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天是星期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与写作教学计划

阅读与写作教学计划 按照《语文课程标准》中小学中高段作文的能力要求,为学生课内外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活动中心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开展特色拓展能表达丰富的感情,独特创意明显,个性化色彩浓郁,文章结构合理,真情实感,文从字顺,想象丰富。逻辑性强,层次清楚。 语言文字:符合规范,基本掌握想象语言、诗化语言、模糊语言和语言节奏,奠定深厚的语言文字基础,全面提高语文水平。对字义全面把握,提高用字水平。 口语交际:能够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意思,结合不同的环境说话,语言规范,用词准确。 品德修养;体验情感,理解人生,明确目标,胸怀宽广,志存高远,以学为乐,美化心灵。 每课时40分钟,重点进行话题作文、情感作文、材料作文、散文和随笔的训练,完成大量语言文字训练,阅读训练,阅读感悟,百字新事等。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4.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5.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6.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7.通过学习能巩固语文基础知识及综合练习,提高修改病句、句式改写、口语交际、古诗理解等习题的能力。 8.学习有顺序、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文从字顺的文章。 1.学段目标适度提升,循序渐进。 2 .充分利用教材中得例文课文进行作文教学,结合具体教材内容与习作要求指导学生写好作文。 3.推荐部分优秀儿童读物供学生阅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课后给优生适当增加一些与课文有关的习作题目,并予以批改; 5.定期辅导差生,努力提高其习作水平; 6.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表达能力; 7.将“自主、合作、探究”用于习作教学中 8.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外出观察,以提高他们的写作的兴趣。 9.关心差生,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及时指导,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小学三年级阅读与写作专题训练

训练一 趣味语文 世界上最短的信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将《悲惨世界》的手稿寄给出版社后,过了一段时间还不见此书出版。于是就给出版社去了一封信,内容只写了:“?——雨果。”很快,他便收到一封出版社的回信,内容也只有:“!——编辑室。”过了不久,轰动世界的《悲惨世界》便于读者见面了。 这封信,被称为“世界上最短的信。” 阅读积累 制作地球仪 今天,我们班刚发了“寒假小制作”的奖状,我还得了第一名哩!乐滋滋的我不由得想起了第一次做小制作的情景?? 那是放假前,老师说:“这次我们班举行一次小制作比赛,到时看谁做得最好,可以得第一名?”回到家,我就开始构思做什么东西好。我东翻西找,一下子看见摆在书橱里的地球仪,于是,我灵机一动,“对,我就用校外兴趣小组学的泥塑技术做一只地球仪,也好让它带着同学们领略一番世界各地的美景。” 一不做,二不休,接下来,我先从工具箱里拿出一团黄泥,用力把它摔成正方形,接着我又用刻刀把四个棱角削圆滑,再把它放到面板上挤、按了一番,尽力把它弄圆。然后我又捏了一小块黄泥给它做了一个小碗形的底座,再跑到厨房抽屉找出一根铁钉,用力插在地球仪上把它固定住。然后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在一个托盘里,端到阳台的阴凉处,等它晾干。

大约过了三四天,我发现它已经完全干了,于是我用铅笔在它脸上轻轻地描出陆地、山川和海洋,然后又分别把它涂成黄、绿、蓝相互交错的颜色,眨眼之间,一个逼真的地球仪就诞生了。 阅读训练 (一) 请将序号填写在括号中: ( ) 最后洒上一点儿红辣椒粉,用筷子拌匀。 ( ) 回家后,我首先将黄瓜清洗干净,接着把它放到案板上切成小方块儿,装入大盘中。( ) 然后切点儿葱花、姜末和蒜末放入盘中,再洒上盐和味精,倒上醋,滴上几滴酱油和麻油。 ( ) 我忍不住夹上一块儿,放入口中,啊!香喷喷、脆生生、凉冰冰,吃下去,心里好爽快。 ( ) 凉拌黄瓜做好了,盘中的黄瓜绿中透着黄,黄中带着红,不要说吃上一口,就是看看那颜色,闻闻那清香味儿,也叫人胃口大开。 (二)我的心意 明天是9月10日,是老师的节日,我用什么表示祝贺呢?我想画个彩蛋送给老师。我在家里挑选了一个又大表面又光滑的鸡蛋,让妈妈帮忙,用针头把蛋清、蛋黄吸出来。然后找来水彩笔,在蛋壳上画一幅水彩画。远处是群山起伏,近处有一条小溪。水中有小鱼游动,岸边还有山石、树木、花草,好看极了。 我把彩蛋送给教我图画的赵老师。她教会了我画画。我感谢老师的培养。我祝老师节日快乐! 1、填空。 ( 1)短文写了“我”在_______________ 节前,画了 ______________ 送给老师,感谢 _____________ 的培养。 (2)这幅山水画,远处_______________ ,近处______________ 。水中有 ____________ ,

阅读计划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 阅读课计划 五三班高芳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增加学生的语文积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使课内与课外知识能更好地结合,以阅读儿童读物为辅助刊物,进行阅读活动。根据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使用的教材、家庭情况,特制定如下读书计划: 一、激发兴趣,主动阅读。 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学习的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 1、故事引路——树立读书榜样。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人故事。古代的有:《朱元璋放牛读书》、《匡衡凿壁偷光》《屈原洞中苦读》《范仲淹断齑划粥》《车胤囊萤照读》;近代的有:《闻一多醉书》《侯宝林抄书》《华罗庚猜书》;国外的有:《高尔基救书》……进行对比、教育,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愿望。 2、现身说法——激发阅读欲望。教师经常讲述自己小时候的读书故事,讲自己的阅读体会,或组织班级内爱读书的学生讲读书的收获,用“现身说法”的方式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

3、欲说又止——引发阅读动力。教师要经常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介绍一些书中人物、内容梗概或精彩片断。如教学《祖父的园子》后,教师可介绍《呼兰河传》;学过《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师可向学生推荐《城南旧事》,结合《将相和》《赤壁之战》的教学,教师可出示《三国演义》介绍书中部分精彩内容的梗概。时常和同学们一起欣赏一篇篇美文,告诉他们,这些美文来自《学语文》、《新作文》,来自《小学生阅读》等,激发学生“欲知详情,请看原文”的欲望。这样学生就会被兴趣推动,纷纷要求走进故事,认真阅读,在读中去感受名著的魅力。 二、推荐读物,优化阅读 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之后,我也发现一些学生沉湎于武打、卡通漫画书籍,课外读得津津有味,课上还欲罢不能,将课堂上应学的知识和老师的要求置于脑后全然不顾。对学生来说,如果不分时间场合、不管书的内容、品质,而一味强调课外阅读,这不仅不利于学习,还会给学习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做教师的一定要适时向学生推荐优秀读物,优化阅读内容。 1、推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如学《祖父的园子》一课后,教师可推荐学生阅读萧红的《呼兰河传》,学过《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师可向学生推荐《城南旧事》和高尔基的《童年》,学过《小嘎子和胖墩摔跤》,教师可向学生推荐《小兵张嘎》,学过《草船借箭》,教师可向学生推荐《三国演义》。课堂学完后,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激发他们课外阅读,去课外书本上找相关的答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和作文辅导

阅读训练:认真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阅读知识点: 一、仿写句子。 公式: ①数清例句的字数。 ②弄清例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没有修辞手法的除外)。 ③读懂例句与所要仿写的句子在概念和现象上的联系。 二、做阅读理解的三个步骤及方法 1.通读全文,掌握大意。在解答阅读理解时,同学们先要快速的浏览一下整篇文章,重视标题(中心)、开头段(观点)、结尾段(结论)及各段落的首句(主题句),理清脉络,了解基本梗概,不要把时间花在生词难句上。每认真读完一段,要及时概括段意。 2.浏览考项,细读答题。在掌握文章的大意之后,同学们可浏览一下短文后面的题目,然后带着这些问题仔细的阅读第二遍,以做到有目的的阅读。(要做到认真读题目中的每个字,并在原文找出大体范围,就等于答对该题的一半了。) 3.复读全文,验证答案。答题完毕时,同学们应对照答案将整篇文章从头到尾再看一遍,以确保答案的正确,同时答案要求:准确,简洁,全面。简要概括来说:一、纵观全文,把握主旨。二、认真审题,定向扫描。三、筛选组合,定向表述 4、《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要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在读法指导上要求做到对阅读材料要一气呵成读完它,中间不能停顿或复读;尽量使用默读,达到在感知中认读,在速读中感知。认真地阅读文章是做好题目的前提,只有认真地通读全篇,做题时才能胸有成竹。 5、弄清问题,巧用“原话”。对于一些题目,原文中有明显的准确答案,要善于利用阅 读文字材料中的“原文”材料,进行回答。①有的问题是根据文中的句子设计的,可以从文中一句找到正确的答案;②有的问题是根据文中的一段话设计的,因此可以从文中的某一段找到正确的答案;③有的有的问题是根据整篇文章设计的,要求学生认真弄懂全文意思,根据文中提供的线索或信息进行逻辑推理。 6、提取信息后概括。有时候找出的语句不一定能够直接使用,还必须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加工,或摘取词语或压缩主干或抽取要点或重新组织。如若它指定必须要学生用自己的话来回答,我们也可以让学生将文中的原话加以概括。 写作训练:编童话、续写故事 作文指导: 1、写动物童话和写其它体裁(cái)的作文一样,也需要有一个确定中心、构思、写作的过程,那么,要想写好动物童话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展开想象的翅膀,确定故事的中心。生活中,我们熟悉的动物一定很多,但要好好想一想,选哪些有代表性的动物作为写作素材,才能使它们之间发生的故事更有趣、吸引人。编写一篇童话,写一个故事,和写其他的文章一样,都离不开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就是你所要表达的一种观点和思想。例如,《在牛肚子里旅行》一文告诉我们: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遇到困难时要冷静,动脑筋运用知识战胜困难。 ②、运用拟人的手法,使故事生动、合理。为了使所写的童话更具体、有条

【最新】三年级阅读与写作下册

三年级下册阅读与写作训练校本材料 专题一:我的心意 训练目标:把握文章的写作顺序,初步把握和理解课文内容,练习把顺序写清楚。 趣味语文 世界上最短的信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将《悲惨世界》的手稿寄给出版社后,过了一段时间还不见此书出版。于是就给出版社去了一封信,内容只写了:“?——雨果。”很快,他便收到一封出版社的回信,内容也只有:“!——编辑室。”过了不久,轰动世界的《悲惨世界》便于读者见面了。 这封信,被称为“世界上最短的信。” 阅读积累 制作地球仪 今天,我们班刚发了“寒假小制作”的奖状,我还得了第一名哩!乐滋滋的我不由得想起了第一次做小制作的情景…… 那是放假前,老师说:“这次我们班举行一次小制作比赛,到时看谁做得最好,可以得第一名?”回到家,我就开始构思做什么东西好。我东翻西找,一下子看见摆在书橱里的地球仪,于是,我灵机一动,“对,我就用校外兴趣小组学的泥塑技术做一只地球仪,也好让它带着同学们领略一番世界各地的美景。” 一不做,二不休,接下来,我先从工具箱里拿出一团黄泥,用力把它摔成正方形,接着我又用刻刀把四个棱角削圆滑,再把它放到面板上挤、按了一番,尽力把它弄圆。然后我又捏了一小块黄泥给它做了一个小碗形的底座,再跑到厨房抽屉找出一根铁钉,用力插在地球仪上把它固定住。然后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在一个托盘里,端到阳台的阴凉处,等它晾干。 大约过了三四天,我发现它已经完全干了,于是我用铅笔在它脸上轻轻地描出陆地、山川和海洋,然后又分别把它涂成黄、绿、蓝相互交错的颜色,眨眼之间,一个逼真的地球仪就诞生了。

阅读训练 (一) 请将序号填写在括号中: ( )最后洒上一点儿红辣椒粉,用筷子拌匀。 ( )回家后,我首先将黄瓜清洗干净,接着把它放到案板上切成小方块儿,装入大盘中。 ( )然后切点儿葱花、姜末和蒜末放入盘中,再洒上盐和味精,倒上醋,滴上几滴酱油和麻油。 ( )我忍不住夹上一块儿,放入口中,啊!香喷喷、脆生生、凉冰冰,吃下去,心里好爽快。 ( )凉拌黄瓜做好了,盘中的黄瓜绿中透着黄,黄中带着红,不要说吃上一口,就是看看那颜色,闻闻那清香味儿,也叫人胃口大开。 (二)我的心意 明天是9月10日,是老师的节日,我用什么表示祝贺呢? 我想画个彩蛋送给老师。我在家里挑选了一个又大表面又光滑的鸡蛋,让妈妈帮忙,用针头把蛋清、蛋黄吸出来。然后找来水彩笔,在蛋壳上画一幅水彩画。远处是群山起伏,近处有一条小溪。水中有小鱼游动,岸边还有山石、树木、花草,好看极了。 我把彩蛋送给教我图画的赵老师。她教会了我画画。我感谢老师的培养。我祝老师节日快乐! 1、填空。 (1)短文写了“我”在____________节前,画了____________送给老师,感谢____________的培养。 (2)这幅山水画,远处____________,近处____________。水中有____________,岸边还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好看极了。 2、“我”制作小礼物的顺序是怎样的?在()里填上“先”、“再”、“然后”。()用针头把蛋清、蛋黄吸出来 ()挑选一个又大,表面又光滑的鸡蛋 ()找来水彩笔,在蛋壳上画一幅水彩画

小学三年级上册阅读与写作试卷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阅读与写作试卷 学校:姓名:分数: 一、教材理论基础部分(20分) 1、写出六种标点符号,注意规范。(2分) 2、下面词语的意思是否相同?请在括号内判断。(2分) 天有点要下雪的意思。今天真冷啊! 不要误会我的意思。老师说了一个冷笑话。 ()() 3、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4分) 空调()分数()参加()理发() 单调()水分()人参()发现() 4、什么是比喻句?(2分) (1)写出三个比喻词,例如“好像”。(3分) (2)判断下列句子是否为比喻句。是的填“是”不是填“否”(3分)他长得像他爸爸。() .云彩像一朵朵洁白的羽毛,轻轻的飘浮在空中。() 春天是位魔法师,她融化了冰雪,让小草破土而出。() 5、分别指出下列哪些句子是反问句和设问句。(4分) a.今天星期几?星期六。() b.难道我不知道今天是星期六吗?()

二、阅读部分。( 40分) (阅读一) 前面的小凳(dènɡ dèn)子上摆着个针线笸萝,笸萝了放着剪刀、线团、布头和针线包。针线包上绣着个红五星,特别引人注目。多年来,邓奶奶随身带着它,一直带到北京。从什么时候起,她就有了这个针线包呢?从延安的窑洞里,从重庆的红岩村,也可能从二万五千里长征( zēnɡ zhēnɡ )的路上。 1.用“√”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填空。笸箩里放着( )、( )、( )和( )。 3.特别引人注目的是( )。 4.“邓奶奶随身带着它,一直带到了北京。”这句话中的“它”是指( );这句话含着的意思应该选下面第( )种。 ⑴邓奶奶把针线包带到了北京。 ⑵邓奶奶把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带到了北京。 5.作者看到了绣着红五星的针线包想起了什么?请用“﹏﹏”在原文中画出来。 (阅读二) 我家住在湾窑,这是个非常美丽的小村子。村子的前面有一条月牙似(sì shì)的小河,和谁绕着村子缓缓的流着。村后是一片桑园。在春天雨露的滋润下,桑树抽出了新芽,远远望去,整个桑园就像是绿色海洋。桑园后还有一座小山,只有几十米高,其实叫它小丘差(chà chā)不多。

“用阅读促写作”读书活动方案

牛营子初中“用阅读促写作”课题实验研究方案 (2017—2018学年度)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是密不可分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内容与语言的重要来源,写作则是语文能力的运用和展现。在我校,很多教师把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分开来做,把阅读教学当成语言学来分析、讲解,学生兴趣不浓,语文素养不强,中考成绩不高。为了响应教育局“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喀喇沁教育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就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号召,针对这种情况,我校提出“用阅读促写作”的构想,让语文组把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联系起来,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并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丰富学生精神世界。 一、指导思想 《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师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的建设应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叶圣陶先生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这说明读书得多,材料积聚就多,写作就有了内容与功底,所以,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基础,阅读可以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写作能力,写作又可带动阅读。 二、实施目标与内容 1、阅读:养成默读习惯,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 扩大阅读范围。学生在校三年能读完三十本名著,能积累“经典诵读校本教材”中大部分篇目。

三年级阅读与作文(一)

三年级阅读与作文练习题(一) (一)有趣的刺猬 刺猬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它的身体活像一只老鼠,只是比老鼠大多了。 它的头尖尖的,眼睛和耳朵很小,牙齿非常锋利,门牙特别长。刺猬的四(枝肢)很短,跑起来很快。它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那么锐利,那么有力。除了腹部,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又短又密。遇到强敌时,它就把身体蜷(quán juǎn)成一团,成为一个可怕的刺球,连凶猛的野猪也拿它没有办法。刺猬不但能用硬刺保护自己,而且还可以用它来搬东西呢! 夏天,正当人们进入梦乡的时候,它悄悄地从洞中爬出来,趁着月光,窜到瓜地里,用它那锋利的牙齿把瓜柄咬断,然后在地上打个滚,把硬刺扎进瓜皮,一翻身就背(bèi bēi)着瓜溜走了。 1.选择正确的字词、读音,用“√”画出来。 2.用“_____ ”画出描写刺猬外形特点的语句。 3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说出这句话是把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 4、刺猬的硬刺有什么作用试着写下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山茶花 你见过山茶花吗?

山茶花,真是美极了。有红的、白的、紫的、粉红的、墨色的,等等。 有的一棵树上就有好多种颜色,甚至一朵花上就色彩缤纷。譬如山茶的白吧,那 是怎样的白呀!像高山飞瀑溅出的水花一样晶莹,清凉入人心脾,但又不会刹那 间消失,难于把握,而是静静地呈现在你眼前,让你赏个够。再如那墨茶,如果 以为是一团墨,那就大错特错了,那是丽日下千尺深潭的深沉,带着波光,又带 着阳光。山茶花的花形也很美。有潇洒地舒展着单瓣的,也有重瓣的,有叠成六 角形的,大小疏密排列有致。即使闭上眼,你还是会感受到:啊,美啊…… 有一次我问一位老农山茶花为什么这么美他乐呵呵地说你没 看到山茶骨朵的那股特别的劲儿 我这才注意起花骨朵来。果真特别!一般的花,开放前不久才打骨朵。 山茶呢几乎是花一谢就又冒出来年新花的骨朵。原来山茶的骨朵是这样一月又一 月,一季又一季地积蓄着,下的功夫这么大,花的力气这么多,开出的花怎能不 美呢? 啊,山茶的骨朵,好一股特别的劲儿。 1、给短文第三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 2、在第2自然段中,作者是围绕中心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写的,分别从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两个方面写出了山茶花的美,表达了 作者之情。 3、用“________ ”画出描写山茶花花形美的句子。 4、山茶花为什么这样美 题目:帮助别人真快乐

阅读与写作活动计划

第二实验学校阅读与写作社团活动工作计划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主张语文教学要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学生的写作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让其乐于表达,勤于动笔,表达出真情实感。 二、活动项目及学生情况分析 活动项目:阅读写作小组 学生情况分析:本小组的30名学生是各年级对阅读写作均有较高兴趣的同学,且读写方面有较好的知识基础,但是他们体现出来的不足是:阅读的广度和深度还有很大不足,写作水平不高,语言表达缺乏感染力,习作内容缺乏生活化。这些同学因年级不同,阅读的认知水平也不一样,所以给组织活动带来了不便。 三、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兴趣,提高写作技能。在读写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人格。 四:活动时间:每周三课外活动时间。 五、工作措施 (一)选取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和内容 读书推介?质疑问难?想象空间?读写竞赛?读书沙龙 (二)读写活动内容的选择考虑多角度实施 结合教材进行规定性内容的读写训练;学生依兴趣爱好进行自选内容的读写训练;相关专题读写竞赛。

(三)采用定向阅读和自由阅读相结合的方式 把小组阅读活动作为课本的延伸。结合课本中某个单元的学习重点或某个知识点,搜集与此相关的课外阅读读物,提出阅读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然后进行交流探讨、归纳总结。提倡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广泛的自由阅读。学生以自己的兴趣爱好,多角度的、有创意阅读,有效拓展思维空间,扩大知识面。 (四)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专题的写作指导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考虑学生认知水平及学习现状,同时考虑具体的语文教学任务进行相关专题的写作指导。 (五)分层阅读和分层写作相结合 由于学生读写基础的不平衡,在活动中实施分层阅读和分层写作,以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例如阅读方面,可采取心有灵犀(边读边记,写出感悟)、读书偶得(边读边想,写一两点评语)、最佳眼光(摘抄)等方式。写作方面可有仿写、片段、成篇等多层次的要求。 二0一七年十一月一日 活动计划进度安排表

三年级上册阅读与写作期末 试题

三年级阅读与写作期末试题 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战胜命运的孩子 有两个孩子:一个喜欢弹琴,想当音乐家;一个爱好绘画,想当美术家。 不幸得很!想当音乐家的孩子,突然耳朵聋了;想当美术家的孩子,忽然眼睛瞎了。 孩子们非常伤心,痛苦万分,埋怨命运不好。 恰巧,有位老人从他们身边经过,听见了他们的埋怨。老人走上前去,先对耳朵聋了的孩子比划着说:“你的耳朵虽然坏了,但眼睛还是明亮的,为什么不改学绘画呢?”接着,他又对眼睛瞎的孩子 说:“你的眼睛尽管坏了,但耳朵还是灵敏的,为什么不改学弹琴呢?” 孩子们听了,心里一亮,他们擦干眼泪,开始了新的追求。 说也奇怪,改学绘画的孩子,渐渐感到耳聋反而更好。因为它可以避免一切喧闹的干扰,使精力高度专注。改学弹琴的孩子,慢慢觉得失明反倒有利。因为,它可以免除许多无谓的烦恼,使心思无比集中。 果然,耳聋的孩子,后来成了美术家,名扬四海;眼瞎的孩子,终于成为音乐家,闻名天下。 一天,美术家和音乐家又遇见了那位老人,他俩非常激动,拉着老人连连道谢。 老人笑着说:“不用谢。事实证明,只要努力,当命运堵塞一条道路的时候,它,常常还会留下另一条道路的!” 1、老人对埋怨命运不好的孩子说了哪些话,使他们开始了新的追求,用“ ~~ ”把老人的话画下来。 2、从这篇短文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想一想,你有什么话要对两个美术家,音乐家说呢?把它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终于”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抄写短文中你喜欢的词语。

最新二年级 三年级 《阅读与写作》

二年级阅读训练与写作 (一)小草 马路边,河岸上,不起眼的小草使大自然充满生机。 春天,一阵微微的春风吹来,小草和刚睡醒的伙伴们跳起了欢快的舞蹈。他们一边跳舞,一边随着春风快活地生长。夏天,太阳把大地烤()得火热。人们来到草地上,往小草身上一坐,小草像一位慈( )爱的母亲把人们抱在怀里,让劳累的人们消除酷( )热带来的疲( )劳。秋天,一阵凉风吹来,她一下子变得面黄肌瘦。寒风把冬天请来了,小草的根深深地钻进泥土里。等第二年春天来了,她又从土里钻出来。真是“,。” 我爱小草,爱她强大的生命力和宽广的胸怀。 1、根据短文内容,在文中横线上准确地填上一句诗。 2、文章按照( )、()、()、()的顺序写小草。 3、从文中找出“严寒”的两个反义词。 ()----() 4、短文是围绕()来写的。 5、哪句话说明小草胸怀宽广?请画上“________”线,哪句话说明小草生命力旺盛,请画上“~~~~~~~”线。 (二) 葡萄园里葡萄架一个接一个,架上覆( )盖着绿茵( )茵的叶片,就像长长的凉棚。架下挂着各种颜色的葡萄,青的、绿的、红的、深紫的、玫瑰色的、墨色的、白色的……好像走进了一幅五彩缤纷的图画。这里盛产国际市场最受欢迎的中国绿珍珠马奶子玫瑰喀( )什( )喀尔( )以及琐( )琐等葡萄

1、找出描写颜色的词,写在横线上。 2、“葡萄架一个接一个”是指园里葡萄架的数量(),“五彩缤纷”是说葡萄的()各种各样。 3、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并填空。 这句话把 ____________________ 比作__________________ 。 4、给这段话的结尾部分加上标点符号。 (三)太阳花 我喜欢太阳花,它是夏天里常见的一种最普通的花。 太阳花的茎有红色的,有绿色的。那茎很嫩,似乎用手一掐就会冒出水来。 太阳花的叶子很特别,小而厚,叶表面像涂了一层薄薄的蜡,光洁、碧绿。 太阳花的花朵颜色格外鲜艳,有的洁白如玉,有的鲜红似火,有的金黄若金,而那粉红的就像抹了一层淡淡的胭脂,花朵并不大,多层花瓣的自然娇艳,单层花瓣的更是那么俏丽,真讨人喜欢。 我喜欢太阳花,不只在于它的颜色鲜艳,更因为它有顽强的生命力,它不怕日晒、风吹、雨淋,那样子总是蓬蓬勃勃的,只掐下一枝小小的茎,插在泥土里,不久就会生根开花。 1、从文中找出与“洁白如玉”的“如”意思相同的三个词写下来。 ()()() 2、短文先写太阳花的(),再写太阳花的(),最后写太阳花的()。 3、短文的开头和结尾的关系是() 4、作者为什么喜欢太阳花?

(完整版)三年级阅读与写作--写人篇讲解

第一部分:阅读理解 ★怎样阅读写人文章 一、抓住人物的特点,体会人物的个性和品质。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也一样。每个人的外貌特征,言行举止都不尽相同,所以在阅读时,认真分析 人物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内容,从而了解人物的个性特点以及人物的美丑善恶。 ▲你知道的外貌描写有哪些? 二、抓住典型事例,分析人物形象。 写人离不开记事,人,是全文的中心,事,则是为表现人物的形象服务的。有的写人文章是通过一件事或几件事表 现某一特征,有的则是通过几件不同的事表现某几方面的特征。所以在阅读时,我们应抓住典型的事例,认真分析人 物的性格特征、道德情操。 ▲你知道的人物性格特征有哪些?道德品质有哪些? 三、理清文章层次,明确写作目的。 在理清文章段落层次的基础上,了解文章写的是什么,还要弄清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看文章通过记叙或者描写 表现、歌颂了什么,这也就是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明确了中心,有利于更进一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你知道写人物的阅读的目的是什么? 四、准确抓关键字词语句 写人文章里写的人是活生生的人,其思想性格是通过具体的事情或者材料来显示的。因此,在阅读写人文章时,要 看一看作者是通过写什么事情来表现人物的,想一想所写事情的侧重点在哪里,它对表现人物特点有什么好处等。另 外,有些文章能够直接找到反映人物性格特点、内心世界的句子或词语,阅读时只要找到这些关键的句子或词语,就 能比较容易地领悟文章的中心。如果能这样阅读,不仅能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同时还能提高自己对文章的欣 赏能力。 快速阅读提高训练 一.时光老人和流浪汉 一个流浪汉呜呜地哭着。时光老人问你是谁为什么哭我少年时代玩玻璃球青年时代玩电子游戏中年时代打麻将家产都败光啦如今我一无所有我真后悔呀流浪汉说 时光老人看他哭得可怜,试探地问:“假如你能返老还童(huán hái )……” “返老还童?”流浪汉抬头将老人打量(liàn g liang )一番,“扑通”一声跪下,苦苦哀求,“假如再给我一个青春,我一定从头学起,做一个勤奋好(hǎo hào)学的人!”“好吧!”时光老人说完便消失了。 惊呆了的流浪汉低头一看,自己已变成一个十来岁的少年,肩上还背(bēi bèi )着书包呢。 他想起自己刚才说的话,便向熟悉的一所小学走去。路上,看到几个孩子正在玩玻璃球,他就觉得

六年级阅读与写作班教学计划

六年级阅读与写作班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要注意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无论是写记实作文还是写想象作文,都要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说真话、实话、心里话,表达真情实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运用教材,尽量地为学生的自主作文创造条件。 通过请教部分老师和自己的经验,该班部分学生基础扎实,语言功底深,想象力丰富,本学期将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少部分学生作文的语句还不够通顺,标点符号还不能正确使用,另外大部分学生缺乏想像力和观察能力,本学期需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二、教学措施: (一)激发作文兴趣,把学生引入有话要说的境地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因此,要让学生有话说,就要求教师把作文课上得生动活泼,使学生喜欢写作文。 第一,先观察后作文。只有引导学生感知具体形象的事物,才能激发其积极地思维,进而产生表达愿望。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观察图画和实物,或者指导学生参观,然后按照教师的指导写作文,学生很有兴趣,写的文章有具体内容,有真情实感。 第二,先实践后作文。让学生亲身参加的实践活动,往往津津乐

道,此时让学生写出实践活动的经过和感受,自然兴趣盎然。由于这些活动丰富了学生生活,增长见识,提高认识能力,因而写的文章很有条理,语言也比较生动活泼,具有一定的生活气息。 第三,抓时机写作文。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因时间、地点、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善于抓住有利时机让学生写作文,学生就会感觉不到困难。例如,课间一个精彩的场面,运动场上精彩的表演,课堂上发生一个有趣的“风波”,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写下来。学生写起来感兴趣,“难”字似乎不翼而飞,达到练笔的目的。 第四,创设情境写作文。创设情境是为调动学生作文积极性,达到作文训练目的而创设的。试举一例,全校卫生大检查前一天,五年级四班又上作文课了。我迟迟不到教室,而提前做了一番设计:卫生优胜流动红旗被一根教杆支在了黑板中间,摇摇欲坠,旁边写了一个醒目的大问号。学生们见此情景,大惑不解,七嘴八舌,议论纷纷。五分钟后,我才走进教室,要求学生自己起题目把刚才的所见所闻及自己的心理活动写下来。顿时,同学们有了兴致,挥笔写起来。有的同学以《奇怪,带问号的流动红旗》、《我明白了》等新颖的题目,在二十多分钟内,写出了三百多字的富有情趣的作文。 (二)开辟两种渠道,引来作文的活力 开辟作文训练的两种渠道是:其一,从生活中学习作文,即引导学生写观察作文。丰富多采的生活本身就是学生作文的源泉。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花鸟虫鱼、风雨雷电、写观察日记,鼓励学生把他们在各种学习活动中所见、所闻、所感写在日记里。这样,

最新小学生阅读与作文阶梯训练三年级

美丽的吻 几年前,在西雅图残疾人运动会上,9名身体或智力方面有缺陷的孩子整齐地排在百米速跑线上。 枪声一响,所有的人跑了起来。确切地讲他们并不是在速跑,可是他们都满心欢喜要跑完全程并争取胜利。突然,一个男孩子在跑道上跌倒了,他坚强地爬起来,再次跌倒,他又坚强地爬起来……连续好几次,男孩终于哭了。其他八个孩子听到男孩的哭声,放慢速度停下来。然后转身回跑,无一例外。 这时,一个患有“恐低综合征”的小孩弯下腰,在那个男孩的脸上轻轻吻了一下说:“这会让你好些的。” 然后,9个孩子手挽着手走向终点。 体育馆的所有观众都站起来,掌声和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持续了将近十分钟。 我们不怕先天的缺陷,不怕后天的不足,只要心中有爱,就会在人生的跑道上赢得精彩。 达标演练 1.词语接龙。 残疾—()—()—() 掌声—()—()—() 2.按要求改写句子。 (1)9名身体或智力方面有缺陷的孩子整齐地排在百米速跑线上。(缩句) (2)他们把小男孩扶了起来。(改为“被”字句) 3.你觉得“美丽的吻”代表了()。

(1)“恐低综合征”的小孩对跌倒男孩的关爱与鼓励。 (2)姿势优美,堪称“美丽”。 爱的力量 当挽救人员发现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像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的变形了,看上去有些诡异。 救援人员从废墟的空隙伸手进去确认了她已经死亡,又在冲着废墟喊了几声,用撬棍在砖头上敲了几下,里面没有任何回应。当人群走到下一个建筑物的时候,救援队长忽然往回跑,边跑边喊“快过来”。他又来到她的尸体前,费力的把手伸进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几下高声的喊:“有人,有个孩子,还活着!”。 经过一番努力,人们小心的把挡着她的废墟清理开,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床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有三四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庇(bì)护着,所以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的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的看了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却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 基础知识 1.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空()() 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