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生物 例析高考试题中的食物链 素材

高考生物 例析高考试题中的食物链 素材

高考生物  例析高考试题中的食物链 素材
高考生物  例析高考试题中的食物链 素材

2012高考生物例析高考试题中的食物链

近几年高考试题对食物链的考查,可谓形式多样,别具匠心。食物链的呈现方式或文或图,抑或图文结合,其既可以考查考生对种间关系的把握,也可以提升考生的识图、辨图、析图等图文转换能力。本文对食物链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综合归纳和分析,为同学们支招解惑。

一、以文定图——根据文字表述,绘制食物链(网)

此类试题常以纯文字形式呈现,食物链较为隐蔽。实际上题干中字里行间对种间关系的描述已暗含了绘制食物链的相关信息,考生可挖掘试题所提供的关键信息,并结合生活常识找准生物间的关系,如捕食、竞争等,进行食物链的绘制,

【典例1】(2011·新课标全国卷)(节选)某岛屿栖息着狐和野兔,生态系统相对稳定。后来有人登岛牧羊、捕食野兔和狐,狐也捕食羊羔。第5年,岛上狐濒临灭绝,但野兔数量大大超过人登岛前的数量。第6年,野兔种群暴发了由兔瘟热病毒引起的瘟疫,其数量骤减。回答问题:(2)画出由人、羊、狐、野

【解析】首先,可以判断该食物网中的生产者为绿色植物——牧草。其次,依据题干暗示的信息可知,人捕食羊、野兔和狐,且狐除了捕食野兔还捕食羊,而羊和野兔捕食牧草。依此推断即可绘制食物网。答案:如图所示

二、依图设问——根据图形暗示,挖掘潜在信息

此类试题常以简短的题干切入主题,然后配以必要的图示,如曲线、圆饼、柱条等变形的食物链,通过选项进行设问。考生需根据选项列出的问题,迁移生

1.

【典例2】(2009·广东卷)如图为南极某海域的食物网。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A.此食物网共有6

B.

C.

D.严禁过度捕杀蓝鲸是由于其对该食物网影响

【解析】据图可知,该食物网有9条食物链;硅藻是生产者,不是分解者;在不同食物链中,磷虾只捕食处于第一营养级的硅藻,属于第二营养级;严禁过

度捕杀蓝鲸是因为其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已濒临灭绝。答案:C 2.

【典例3】(2007·全国卷Ⅱ)如图纵向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鱼类的食物分布状况,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鱼的数量变化。下列对此图的分析,错误的

A.海洋中的鱼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B

C

D.此图表明海洋

【解析】据图可知,由于食物原因导致三种鱼类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鱼类的食物分布区域有重叠,反映了鱼类对食物的竞争状况;三种鱼数量变化曲线呈现出“先增加者(被捕食者)先减少,后增加者(捕食者)后减少”的捕食关系。答案:D

3.

【典例4】(2008·上海卷)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同化的有机物的量占该生态系统有机物总量的比例,则这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最可能的是

【解析】从图中可看出:甲所占的生物量最多,应该属于生产者;乙与丙占的生物量相近,二者之间不可能构成捕食关系,应该属于同一营养级;丁占

的生物量最少,应属于第三营养级。答案:A

4.

【典例5】(2009·浙江卷)经调查,某生态系统中Y、X、Z分别为第一、第二和第三营养级,每个营养级不同物种的个体数量如图甲所示(图中每一柱条代表一个物种)。一段时间后个体数量发生变化,结果如图乙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

B.Z

C.Y

D.X营养级的生物之间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且其中某种生物处于竞争劣势

【解析】由题意可知,X、Y、Z形成的食物链为Y→X→Z。从图中可看出,一段时间后,X营养级生物数量减少,说明被捕食的压力明显增加;Z营养级生物捕食对象没有改变,其个体数量的增加不是由捕食对象专一引起的,还可能与气候、食物、天敌等多种因素有关;从图中不能看出Y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是捕食者对捕食对象有选择的结果;X营养级生物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但某种

生物处于劣势的现象不明显。答案:A

三、文图综合——根据文图联系,判定种间关系

此类试题主要以冗繁的文字和复杂的图表相混合的形式,综合呈现命题信息,其能够较好地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该类试题往往前一命题是后一命题

【典例6】(2010·四川卷)(节选)某石质海滩的潮间带由大小不一的水坑和水坑间的凸出基质两类环境组成,主要生长着浒苔、角叉苔等海藻和滨螺、岸蟹等动物。岸蟹主要以滨螺等小动物为食,其主要天敌是海鸥。

(1)有人选择大小、深度等相似的两个自然水坑(A、B),把B坑中的全部滨螺(233只)捉出,移入几乎无滨螺的A坑,研究滨螺对海藻及岸蟹种群的影

①图A中浒苔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从种间关系角度看,浒苔和角叉苔是

③本研究涉及的生物构成的最长食物链为。

【解析】从图A中可以看出,移入滨螺后,浒苔数量下降,应是被滨螺捕食。浒苔和角叉苔同为藻类,且图中浒苔数量下降后,角叉苔数量上升,因此二者为竞争关系。再由图B可知,水坑中岸蟹种群密度与浒苔的种群相对数量呈正相关。浒苔占优势的环境有利于岸蟹躲避天敌,因而B坑中滨螺移出前,浒苔较少,不利于岸蟹躲避天敌,岸蟹被大量捕食,数量较少,其捕食的滨螺也较少,滨螺数量较多。综合上述可知,最长的食物链为:浒苔→滨螺→岸蟹→海鸥。答案:①被滨螺取食竞争

通过对以上高考题的分析不难发现,以“食物链”作为命题背景,多角度、多层面进行设问是试题最突出的特点,它能够全面考查考生提取信息、图文转换、知识迁移等能力。这需要同学们在平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命题者的视角深入挖掘知识点,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并由易到难逐渐提升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