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兽医药理学药物分类

兽医药理学药物分类

兽医药理学药物分类
兽医药理学药物分类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兽医药理学试卷

动物药理卷 一、单选题(2×10=20分) 1、大剂量输液时,选用的给药途径是( A )。 A、静脉注射 B、皮下注射 C、肌肉注射 D、内服给药 2、脑部细菌感染,首选(B )药物进行治疗。 A、庆大霉素 B、SD C、土霉素 D、TMP 3、结核病首选用下列(A )治疗。 A、链霉素 B、新霉素 C、青霉素 D、阿莫西林 4、下列哪种给药途径吸收速率最慢(D )。 A、吸入给药 B、皮下注射 C、肌肉注射 D、皮内注射 5、能抑制唾液腺和支气管腺体分泌的药物是(B )。 A、新斯的明 B、阿托品 C、肾上腺素 D、敌百虫 6、碳酸氢钠(小苏打)临床不能用于下列哪些方面(D)。 A、缓解酸中毒 B、配服黄胺类药C健胃D细菌性肠炎 7、健胃药给药途径是( D )。 A、静脉注射 B、皮下注射 C、肌肉注射 D、口服给药 8、某鸡场发生呼吸道感染,以下哪种措施无效?(B ) A、肌注硫酸链霉素 B、口服硫酸链霉素 C、肌注青霉素G钠 D、口服环丙沙星 9、被病毒污染的场地,首选下列哪种消毒药进行消毒?(A )A.烧碱B.双氧水C.来苏儿D.新洁尔灭 10、猪支原体病(猪气喘病)首选的药物是 ( D )。

A、乙酰甲喹 B、链霉素 C、庆大霉素 D、恩诺沙星 二、名词解释(4×5=20分) 1、副作用:药物在治疗剂量时出现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 2、耐药性:又称抗药性,是指病原体对药物不敏感或敏感性在多次接触药物后逐渐下降或完全消失。 3、安全范围:最小有效量到最小中毒量之间的范围,在此范围内,机体不会发生中毒,而且随剂量的增加,药效也随之增强。 4、局部麻醉药:一种能可逆地阻断柑橘神经末梢或神经干的神经冲 动的传导,使局部组织的痛觉暂时消失的药物。 5、联合用药:临床上为了增强药物的效果,减少或消除药物的不良反应,或治疗不同症状或并发症,常常在同时或短时间内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 三、判断(1.5×20=30分) 1、以非兽药冒充兽药的属假兽药。(√) 2、药物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即防治作用和毒性反应。(×) 3、过敏反应与药物的剂量无关,且不可预知。( √) 4、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时,一定产生协同作用。( ×) 5、选择性高的药物,使用时针对性强,副作用相对较少。( √) 6、只要药物的贮存时间没有超过有效期,则该药不可能失效。( ×) 7、浓度越高,药物的作用越强,故用95%的乙醇消毒,效果更好。(×) 8、发生过猪瘟的圈舍,可选用3-5%的来苏儿进行消毒。( ×)

兽医药理学

第一章药物与兽医药理学 本章重点: 1.药物的定义及与毒物的区别。 2.药物的分类。 3.兽医药理学的定义、内容和任务。 一、药物、毒物和兽药的定义 药物:指用于诊断、预防或治疗疾病的物质。 毒物:对机体能产生损害作用的物质。 药物超过一定的剂量也能产生毒害作用,因此药物和毒物的区别仅在于剂量的差别。药物长期使用或剂量过大都有可能成为毒物。 思考题 1.兽医药理学的定义、内容和任务。 定义:是研究药物与动物机体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 内容:药效学、药动学 任务: (1)阐明药物的作用、作用机理、适应症和禁忌症。 (2)开发新药和新制剂。 2.药物的分类。 天然药物:植物、动物、矿物或微生物发酵产物 合成药物:人工合成的化学药物、抗菌药 生物技术药物: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制品

第二章药效学 本章重点和难点 1.药效学的概念和内容。 2.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3.不良反应的概念和种类。 4.药物的量效关系。 一、药物效应动力学 概念: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目的意义:阐明药物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有助于新药设计。 (一)药物的基本作用 药物作用和药理效应 1. 药物作用:药物对机体细胞的初始作用。 2. 药理效应:药物引起的机体反应。 兴奋:功能增强。如咖啡因等。 抑制:功能降低。如巴比妥类等。 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治疗作用 药物作用于机体产生的对防治疾病有利的作用(对症治疗和对因治疗)。 不良反应 药物防治疾病时产生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对动物有损害的作用。 副作用、毒性作用、变态反应、继发性反应、后遗效应、停药反应、特异质反应 药物作用的量效关系 在一定剂量范围内,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或浓度的增高药理效应也增强,这种剂量与效应的关系称为量效关系。 1.最小有效量(阈剂量/阈浓度):能引起药理效应的最小剂量或浓度。 2.半数有效量(ED50):能引起50%动物质反应或50%量反应的剂量或浓度。 3.极量:引起最大效应而不发生中毒的剂量。 4.常用量/治疗量:比阈剂量大,比极量小的剂量。 5.最小中毒量:引起中毒的最小剂量。 6.致死量:引起死亡的剂量。 7.半数致死量(LD50):引起50%试验动物死亡(质反应)的剂量。

兽医药理学与毒理学B及答案

兽医药理学与毒理学B 及答案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东北农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考试题签 兽医药理与毒理学(B)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 1、治疗仔猪白肌病的是( )。 A:VAB:VBC:VED:VK 2、决定每天用药次数的主要因素是()。 A:作用强弱B:吸收快慢C:体内分布速度D:半衰期 3、大剂量输液时,选用的给药途径是( )。 A:静脉注射B:皮下注射C:肌肉注射D:内服给药 4、治疗猪血痢应首选的治疗是( )。 A:青霉素GB:链霉素C:磺胺嘧啶D:乙酰甲喹 5、下列药物对听神经的毒害作用大的是( )。 A:青毒素GB:链霉素C:土霉素D:灰黄霉素 6、与稀盐酸合用,治疗幼畜因消化液分泌不足而引起的消化不良的药物是( )。A:胃蛋白酶B:碳酸氢钠C:氯化钠D:铁制剂 7、健胃药给药途径是( )。 A:静脉注射B:皮下注射C:肌肉注射D:口服给药 8、临床作为保胎药,用于治疗先兆性或习惯性流产的药物是( )。 A:黄体酮B:乙烯雌酚C:垂体后叶素D:雄性激素 9、亚硝酸盐中毒用()进行解救。 A:1%的美蓝B:阿莫西林C:强的松D:阿米卡星 10、敌百虫、敌敌畏等有机磷中毒可用()进行解救。

A:毛果云香碱B:左旋咪唑C:阿托品D:氯丙嗪 11、安钠咖的主要作用有()。 A:增强心肌的收缩能力B:抑制呼吸C:全身麻醉D:催产 12、大剂量输液时,选用的给药途径是( )。 A:静脉注射B:皮下注射C:肌肉注射D:内服给药 13、下面属于普遍细胞毒作用的药物是( )。 A:青霉素B:链霉素C:土霉素D:氢氧化钠 14、治疗指数为() A:LD50/ED50B:LD50/ED95C:LD1/ED99D:ED50/LD50 15、发生过口蹄疫的猪圈不可选用的消毒药物是( )。 A:氢氧化钠B:来苏儿C:甲醛溶液D:漂白粉 16、青霉素G注射液主要用于以下哪种疾病()。 A:革兰氏阴性菌所引起的感染B:猪丹毒C:真菌性胃肠炎D:猪瘟17、下列药物对听神经的毒害作用大的是( )。 A:青毒素GB:链霉素C:土霉素D:灰黄霉素 18、下列药物中为食品动物禁用药物的是( )。 A:呋喃唑酮B:青霉素C:环丙沙星D:磺咹嘧啶 19、马杜拉霉素临床主要用于()。 A:螨虫感染B:促进生长C:病毒感染D:抗球虫 20、下列药物中可作抗菌增效剂的是()。 A:TMPB.:卡那霉素C:土霉素D:吡喹酮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兽医药理学

《兽医药理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药物代谢动力学:主要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过程,即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中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药物的被动转运:也叫下山运动。是药物通过细胞膜从高浓度的一侧向低浓度的一侧转运的过程,主要特点包括不具有饱和性、顺浓度差、不需要载体、不耗能。 3、耐受性:指动物长期接触某种药物后,由于自身酶、受体等物质的变化,导致药物的疗效逐渐降低的现象,称之为耐受性。 4、血脑屏障:血脑屏障是指脑部毛细血管壁与神经胶质细胞形成的血浆与脑细胞之间的屏障和脉络丛形成的血浆与脑脊液之间的屏障。由于血脑屏障的结构比较致密,故其通透性较差,一般大分子、脂溶度低、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分子不能通过。 5、二重感染: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对药物敏感的细菌受到抑制,菌群间相对平衡受到破坏, 以致一些不敏感的细菌或真菌等大量繁殖,引起的继发性感染称为二重感染。 6、全身麻醉药:指一类能可逆地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药物,表现为意识丧失、感觉及反射小时、骨骼肌松弛等,但仍保持延脑生命中枢的功能。 7、受体:指对特定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识别能力并可选择性结合的生物大分子。 8、药物作用的二重性:药物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会表现出各种不良反应。 9、表面麻醉:指将药物涂于粘膜表面,使粘膜下神经纤维麻醉的方法。用于眼、鼻、咽喉、气管、食道、生殖器粘膜浅手术的麻醉。 10、受体激动剂:既与受体具有较高亲和又具有内在活性,与受体结合后能提高受体活性的一类药物称作受体激动剂。 11、后遗效应:在停药以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后遗效应并非都是对机体的不良反应,有的后遗效应对机体也有益,如抗生素后效应。 12、生物利用度:指药物以某种剂型的制剂从给药部位吸收进入全身循环的速率和程度。 13、耐药性:细菌长期接触抗菌药后,通过改变自身结构、产生灭活酶等方式,使自身对药物的敏感度降低或完全不敏感,药物药效降低或完全无效的现象称之为耐药性。 14、药物作用的选择性:在适当剂量下,药物只对某些组织或器官产生主要的或最明显的作用,而对其他组织和器官影响很小或几乎无作用。药物的选择性是药物分类及选择用药的基础和依据。 15、兽医药理学:研究药物与动物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二、单项选择题 1、可用于表面麻醉的药物是( B )。 A.普鲁卡因 B.丁卡因 C.氯胺酮 D.琥珀胆碱 2、关于药物的量效关系描述错误的是( A )。 A 药物的效应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大 B 药物的效应不可能无限制的增大 C 药物剂量过低时可能不产生任何药理效应 D 极量对应着药物的最大效应 3、糖皮质激素诱发与加重细菌性感染的主要原因是( C )。 A. 激素剂量不足 B. 激素抗菌力下降

兽医药理学往年试题

====================================================================== 2004级兽医药理学 一、名词解释。 1、受体 2、药物代谢酶 3、半衰期 4、协同作用 5、M样受体 6、化学治疗药 7、MIC 8、PAE 9、耐药性10、解热镇痛抗炎药 二、填空题。 1、药物的不良反应重要为毒性反应、副作用、过敏反应和后遗效应等。 2、传出神经的主要神经递质包括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 3、受体激动剂对受体具体有亲和力,同时具有内在活性。 4、内服给药后药物最主要的吸收部位是小肠,药物吸收后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并代谢灭火,此称首过效应。 5、解热镇痛药主要主要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酶,使前列腺素合成减少而发挥其药理作用。 6、孕激素对子宫平滑肌具有松弛作用;雌激素对子宫平滑肌收缩作用。 7、具有抗病毒作用的药物有病毒唑、金刚烷胺等。 8、考虑到耐药性的问题,临床使用抗球虫药可采用混合用药和(或)轮换用药等方法。 9、硫酸镁静脉注射具有镇静作用,口服具有下泻作用。 10、应用化疗药物治疗感染性疾病时应注意药物、病原体和动物机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单项选择题。 1、药物的清除有(D ) A、分布 B、生物转化 C、排泄 D、B+C 2、属于N样作用的是(D ) A腺体分泌增加B、支气管平滑肌收缩C、肠到平滑肌收缩D、骨骼肌收缩 3、肾上腺素主要作用于( A ) A、a、b-受体 B、a-受体 C、b-受体 D M-受体 4、兽医临床常用的( C )作为全麻药。 A、乙醚 B 丙秦 C 塞拉坐+滤按同 D、地西泮 5、能够缓解支气管痉挛、减轻气喘症状的药物是(B ) A 安痛定 B 氨茶碱 C 已酰胆碱 D 琥珀酰胆碱 6、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应适当补充( B )以预防出血倾向 A 硫酸亚铁 B Vit K C Vit B12 D Vit D 7、治疗剂量的咖啡因,主要作用部位是( A ) A大脑 B 延髓C脊髓 D 小脑 8、麻黄碱具有( C )的作用 A 使痰液易咳出 B 溶解粘痰 C 扩张支气管D收缩支气管 9、下列药物中,利尿作用最强的是(B ) A 双氢氯噻嗪 B 呋噻米 C 氨苯喋啶 D 安体舒通 10、治疗持久黄体引起的不孕症,可选用(D ) A 已稀雌酚 B 黄体酮 C 垂体后叶激素 D 前列腺素 11、可用于治疗猪喘气病的药物是( D ) A SMZ B 喹已醇 C 阿莫西林 D 替米考星

兽医药理学与毒理学B及答案

东北农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考试题签 兽医药理与毒理学(B)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 1、治疗仔猪白肌病的是( )。 A:VAB:VBC:VED:VK 2、决定每天用药次数的主要因素是()。 A:作用强弱B:吸收快慢C:体内分布速度D:半衰期 3、大剂量输液时,选用的给药途径是( )。 A:静脉注射B:皮下注射C:肌肉注射D:内服给药 4、治疗猪血痢应首选的治疗是( )。 A:青霉素GB:链霉素C:磺胺嘧啶D:乙酰甲喹 5、下列药物对听神经的毒害作用大的是( )。 A:青毒素GB:链霉素C:土霉素D:灰黄霉素 6、与稀盐酸合用,治疗幼畜因消化液分泌不足而引起的消化不良的药物是( )。A:胃蛋白酶B:碳酸氢钠C:氯化钠D:铁制剂 7、健胃药给药途径是( )。 A:静脉注射B:皮下注射C:肌肉注射D:口服给药 8、临床作为保胎药,用于治疗先兆性或习惯性流产的药物是( )。 A:黄体酮B:乙烯雌酚C:垂体后叶素D:雄性激素 9、亚硝酸盐中毒用()进行解救。 A:1%的美蓝B:阿莫西林C:强的松D:阿米卡星 10、敌百虫、敌敌畏等有机磷中毒可用()进行解救。 A:毛果云香碱B:左旋咪唑C:阿托品D:氯丙嗪 11、安钠咖的主要作用有()。 A:增强心肌的收缩能力B:抑制呼吸C:全身麻醉D:催产 12、大剂量输液时,选用的给药途径是( )。 A:静脉注射B:皮下注射C:肌肉注射D:内服给药 13、下面属于普遍细胞毒作用的药物是( )。 A:青霉素B:链霉素C:土霉素D:氢氧化钠 14、治疗指数为() A:LD50/ED50B:LD50/ED95C:LD1/ED99D:ED50/LD50 15、发生过口蹄疫的猪圈不可选用的消毒药物是( )。 A:氢氧化钠B:来苏儿C:甲醛溶液D:漂白粉 16、青霉素G注射液主要用于以下哪种疾病()。 A:革兰氏阴性菌所引起的感染B:猪丹毒C:真菌性胃肠炎D:猪瘟 17、下列药物对听神经的毒害作用大的是( )。 A:青毒素GB:链霉素C:土霉素D:灰黄霉素 18、下列药物中为食品动物禁用药物的是( )。 A:呋喃唑酮B:青霉素C:环丙沙星D:磺咹嘧啶 19、马杜拉霉素临床主要用于()。 A:螨虫感染B:促进生长C:病毒感染D:抗球虫

【执业药师考试】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基础科目(兽医药理学)-试卷15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基础科目【兽医药理学】-试卷15 (总分:56分,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1型题(总题数:24,score:48分) 1.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是指( )。 【score:2分】 【A】药物能通过胃肠道进人肝门脉循环的分量【B】药物能吸收进入体循环的分量 【C】药物能吸收进入体内达到作用点的分量【D】药物吸收进入体内的相对速度 【E】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的分量和速度【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2.药物排泄过程不正确表达的是( )。 【score:2分】 【A】极性大、水溶性大的药物在肾小管重吸收少,易排泄 【B】酸性药在碱性尿中解离少,重吸收多,排泄慢【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脂溶度高的药物在肾小管重吸收多,排泄慢【D】解离度大的药物重吸收少,易排泄

【E】药物自肾小管的重吸收可影响药物在体内存留的时间 本题思路: 3.联合应用两种药物,其总的作用大于各种药物单独作用的代数和,这种作用叫作( )。 【score:2分】 【A】增强作用 【B】相加作用 【C】协同作用【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互补作用 【E】颉颃作用 本题思路: 4.胆碱能神经兴奋可引起( )。 【score:2分】 【A】心收缩力减弱 【B】瞳孔括约肌收缩(缩瞳) 【C】支气管胃肠道收缩 【D】腺体分泌增多 【E】以上都正确【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5.抢救心搏骤停的主要药物是( )。 【score:2分】 【A】麻黄碱 【B】肾上腺素【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多巴胺 【D】间羟胺 【E】苯茚胺 本题思路: 6.表面麻醉是( )。 【score:2分】 【A】将局麻药涂于黏膜表面使神经末梢被麻 醉【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将局麻药注入手术切口部位使神经末梢被麻醉 【C】将局麻药注入黏膜内使神经末梢被麻醉【D】将局麻药注入神经干附近使其麻醉 【E】将局麻药注入硬膜外腔使神经根麻醉 本题思路:

兽医药理学

兽医药理学 第 1题:A1型题(本题1分) 毛果芸香碱对眼睛的作用是()。 A.瞳孔缩小,升高眼内压,调节痉挛 B.瞳孔缩小,降低眼内压,调节痉挛 C.瞳孔扩大,升高眼内压,调节麻痹 D.瞳孔扩大,降低眼内压,调节麻痹 E.瞳孔缩小,降低眼内压,调节麻痹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毛果芸香碱直接选择兴奋M胆碱受体,产生与节后胆碱能神经兴奋时相似的效应。对眼部作用明显,无论是局部点眼还是注射,都能使瞳孔缩小,这是兴奋虹膜括约肌上的M胆碱受体,使虹膜括约肌收缩。还具有降低眼内压,调节痉挛的作用。 第 2题:A1型题(本题1分) 可用于蜜蜂螨虫防治的药物是()。 A.辛硫磷 B.溴氰菊酯 C.双甲脒 D.敌敌畏 E.环丙氨嗪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双甲脒为广谱杀虫药,主要为接触毒,兼有胃毒和内吸作用,主要用于杀螨,如疥螨、痒螨、蜂螨等。而辛硫磷为低毒有机磷杀虫剂,适用于防治地下害虫;溴氰菊酯主要用于防治牛、羊体外寄生虫病;敌敌畏为有机磷杀虫剂,用于防治棉蚜等农业害虫;环丙氨嗪主要用于控制动物厩舍内蝇蛆的繁殖生长,杀灭粪池内蝇蛆,以保护环境卫生。 第 3题:A1型题(本题1分) 选择兴奋大脑皮层的药物为()。 A.咖啡因 B.士的宁 C.尼可刹米 D.吗啡 E.戊四氮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咖啡因为大脑兴奋药,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促进脑细胞代谢,改善大脑机能,可引起动物觉醒,精神兴奋与运动亢进。而士的宁为脊髓兴奋药,尼可刹米、戊四氮为延髓兴奋药吗

物觉醒,精神兴奋与运动亢进。而士的宁为脊髓兴奋药,尼可刹米、戊四氮为延髓兴奋药,吗啡为麻醉性镇痛药。 第 4题:A1型题(本题1分) 治疗左心衰竭引起的急性肺水肿可首选()。 A.呋塞米 B.氢氯噻嗪 C.螺内酯 D.乙酰唑胺 E.甘露醇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呋塞米可用于治疗左心衰竭引起的急性肺水肿,是因为呋塞米能扩张肺部容量静脉,降低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加上其利尿作用,使回心血量减少,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降低,有助于急性左心衰竭的治疗。 第 5题:A1型题(本题1分) 强心苷主要用于治疗()。 A.充血性心力哀竭 B.完全性心脏传导阻滞 C.心室纤维颤动 D.心包炎 E.二尖瓣重度狭窄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强心苷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首选药物。临诊常用的强心苷类药物,有洋地黄毒苷、毒毛花苷K和地高辛等。 第 6题:A1型题(本题1分) 糖皮质激素诱发和加重感染的主要原因是()。 A.用量不足,无法控制症状而造成 B.抑制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降低机体的防御能力 C.促使许多病原微生物繁殖所致 D.患畜对激素不敏感而未反映出相应的疗效 E.抑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释放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糖皮质激素有快速、强大而非特异性的抗炎作用。但须注意,糖皮质激素在抑制炎症、减轻症状的同时,也降低了机体的防御功能,容易诱发和加重感染,必须同时应用足量有效的抗菌药

23206004兽医药理学与毒理学答案

23206004兽医药理学与毒理学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题) 1. D 2. E 3. B 4. C 5. C 6. E 7. B 8. C 9. C 10. B 11. B 12. D 13. C 14. E 15. B 16. D 17. C 18. E 19. B 20. D 21. C 22. B 23. B 24. C 25. C 二、名词解释(每题1分,共23题) 1. 较毒而又常用的药品称为限制品。 2. 人工合成药是应用分解、结合、取代、合成等化学方法制成的药物。 3. 能引起50%阳性反应(质反应)或50%最大效应(量反应)的剂量。 4. 浸润麻醉是将稀浓度的药液注射于要进行手术部位的皮下、肌肉、浆膜等深部组织中,以浸润用药部位的感觉神经纤维或末梢以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而产生麻醉。 5. 局部麻醉药是用于局部,能可逆性地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引起机体特定区域暂时丧失感觉,消除疼痛的药物。 6. 是选择性地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主要影响脑干的某些机能,可引起嗜眠,即使大剂量也不引起麻醉 7. 是把数种非吸入性麻药一并使用,减少每种药的使用剂量,增强作用,降低毒性。 8. 是指加强心肌收缩力,缩短心脏收缩期,降低心肌耗氧量,提高衰竭心脏的工作效率的作用 9. 凡能防止或延缓血液凝固的药物叫抗凝血药(抗凝剂) 10. 抗酸药是一类弱碱性无机化合物,能缓冲或中和胃内容物的酸度。

11. 凡能制止细菌或酶的活动,阻止胃肠内容物发酵,使其不能产生过量气体的药物都可称为制酵药。 12. 镇咳药是指能抑制咳嗽中枢,或抑制咳嗽反射弧中其他环节,从而能减轻或制止咳嗽的药物。 13. 脱水药是指能消除组织水肿的药物,由于此类药物多为低分子量物质,多数在体内不被代谢,能增加血浆和小管液的渗透压,增加尿量,故又称为渗透性利尿药。 14. 子宫收缩药是一类能兴奋子宫平滑肌的药物,可用于催产、引产、产后止血或子宫复原。 15. 解热镇痛抗炎药是一类具有退高热、减轻局部钝痛,大多数还有抗炎和抗风湿作用的药物。 16. 凡占体重0.05%以下的元素(矿物质)称为微量元素,如铁,锌,铜,锰,钴,钼,铬,镍,碘,硒,硅,砷(As)等15种,参与体内酶、维生素、激素的形成及激活作用,对机体的物质代谢,生长发育和繁殖起着重要作用。 17. 抗生素:抗生素是某些微生物(放线菌、真菌、细菌)在繁殖过程中所产生的代谢产物。在低浓度时具有选择性的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作用,主要用作化学治疗药,用于防治动物的各种感染性疾病。 18. 指能迅速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药物,通常用于皮肤、器械和环境的消毒 19. 是指具有杀灭动物体外寄生虫的一类药物 20. 慢性阈剂量或阈浓度(limch):系指长期连续接触化学物所得的阈剂量或阈浓度。 21. 毒物的独立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同时或先后与机体接触,由于其各自毒作用的受体、部位、靶器官等不同,且其所引起的生物学效应也不相互干扰,从而其交互作用表现为化合物的各自毒效应,此种情况称为独立作用。 22. 急性毒性是指人或动物一次或于24h之内多次接触外源化学物后,在短期内所发生的毒性效应,包括致死效应 23. 在一定接触水平下,伴随的危险度很低,或其危险度水平在社会所能接受的范围之内的相对安全概念 三、简答题(每题2分,共24题) 1. 药理学是指导合理用药防治疾病的理论基础,达到安全、有效地防、治和诊断疾病。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对阐明生物机体的生物化学及生物物理现象提供重要的科学资料,为生命科学的进步做出贡献(如受体)。 2. ①从药物的药效学和药动学特点选择最佳的对症、对因治疗药物,避免不良反应和联合用药; ②根据疾病和患者的情况(疾病部位、病情轻重、患者肝肾功能等)以及药物药动学的特点决定恰当的用药剂量、给药途径、给药间隔时间以及疗程。 3. 临床应用:①支气管哮喘。用于控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舌下或喷雾给药,疗效快而强。②房室传导阻滞。治疗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③心脏骤停。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或窦房结功能衰竭而并发的心脏骤停。④感染性休克。适用于中心静脉压高、心排出量低的感染性休克。 4. 肾上腺素对皮肤粘膜血管收缩力最强,也显著收缩肾血管,对脑和肺血管有时由于血压升高而被动地舒张;对骨骼肌血管,因其β2作用占优势,故呈舒张作用;也能舒张冠状血管。肾上腺素在治疗量时使收缩压升高,舒张压不变或下降;较大剂量静注时,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 5. ①镇痛:用于其他镇痛药无效的急性锐痛、癌性疼痛、心肌梗死剧痛(血压正常者方可)。药理基础:激动中枢阿片受体,激活抗痛系统,阻断痛觉传导;镇静,有利于止痛。

《兽医药理学》复习重点(可编辑修改word版)

《兽医药理学》 (Veternary Pharmacology) 目的与要求: 比较系统地掌握兽医药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理解药物的作用原理,掌握药物作用特点与应用,结合兽医临床实践,培养初步选药、用药的能力,为临床合理用药打下必要的基础。 重点: 兽医药理学总论中药效学和药动学的基本概念,药物作用机理,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及合理用药;各论中各个系统药物的作用机理,常用药物药理作用特点和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总论 1.概述:药理学的基本概念 2.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 (1)药物的基本作用 (2)药物的构效关系和量效关系 (3)药物的作用机制 3.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转运--药物动力学: (1)药物的跨膜转运 (2)药物的体内过程 (3)药物动力学的概念 4.影响药物作用的主要因素:药物因素、动物因素、环境因素 各论 一、外周神经系统药物 1.传出神经药物概述: (1)胆碱受体、肾上腺素受体 (2)传出神经系统药的作用方式和分类 2.拟胆碱药 (1)拟胆碱药的分类 (2)氨甲酰胆碱、毛果芸香碱的作用特点、应用

(3)新斯的明、毒扁豆碱的作用特点、应用 3.抗胆碱药 (1)阿托品的作用特点、应用 (2)琥珀酰胆碱、箭毒、泮库溴铵的作用特点、应用4.拟肾上腺素药 (1)肾上腺素的作用与应用 (2)各种拟肾上腺素药物作用及主要应用比较 5.抗肾上腺素药 (1)抗肾上腺素药的分类及作用特点 6.局部麻醉药 (1)局部麻醉的概念、作用原理 (2)普鲁卡因、丁因利和多卡因的作用特点、应用(3)局麻药的各种给药方法 二、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1.全身麻醉药 (1)定义、分类、作用机理、麻醉分期 (2)吸入麻醉药的作用特点与应用 (3)非吸入麻醉药的作用特点与应用 (4)复合麻醉的应用 2.镇静药与抗惊厥药 (1)吩噻嗪类的作用特点与应用 (2)苯甲二氮卓类的特点与应用 (3)巴比妥类的作用特点与应用 (4)水合氯醛的作用特点与应用 (5)抗惊厥药的作用特点与应用 3.镇痛药 (1)定义、作用机理 (2)麻醉性镇痛药的作用与应用 (3)赛拉嗪、赛拉唑作用特点与应用 4.中枢兴奋药

兽医药理学试题合集(两套)

一.《兽医药理学》模拟试题(1)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受体 2.药物动力学 3.药物的吸收作用 4.药物的不良反应 5.抗菌谱 三.填空(每小题1分,共15分) 1.水合氯醛对中枢可以产生抑制作用,小计量呈现;中等剂量呈现;大剂量呈现和。 2.写出两种常用的抗凝血药:和。 3.普鲁卡因临床应用于麻醉、麻醉和麻醉。 4.根据泻药的作用原理,泻药可以分为泻药、泻药和泻药。 5.写出两种中枢性镇咳药:和。 6.磺胺间甲氧嘧啶的缩写符号是:。 三.判断正误正确标“”,错误标“”。(每小题2分,共10分) 1.所有药物都是通过和受体结合发挥作用的。() 2.麻黄碱具有平喘作用。() 3.强心苷主要是用于慢性新功能不全。() 4.螺内酯属于失钾性利尿药。() 5.马杜霉素具有康球虫病的作用。() 四.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吡喹酮具有抗()作用。 A.吸虫和绦虫 B.线虫 C.球虫 2.卡那霉素的作用机理是() A.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B.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C.改变细菌核酸代谢 3.应用肝素过量而出现的出血现象时,最好选用那种药物拮抗。() A.维生素C B.鱼精蛋白 C.EDTA-Na2 4.胃蛋白酶宜于下列哪种药物配伍,可充分发挥其助消化作用。() A.碳酸氢钠 B.人工盐 C.稀盐酸 5.环丙沙星的抗菌机理是() A.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B.抑制细菌叶酸合成酶 C.抑制细菌DNAgyrase 五.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葡萄糖的药理作用 2.碳酸氢钠的药理作用。 3.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 4. 比较麦角制剂与催产素的异同。 5.在应用普鲁卡因时加入少量肾上腺素的作用。 六.论述题 6.论述磺胺药的作用机理。(6分) 7.影响消炎防腐药的主要因素。(8分) 8.试述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毒理、症状、解毒机理和解毒药物。(11分)

兽医药理学考试试题与标准答案解析

动物药理卷一答案 一、单选题(2×10=20分) 1、大剂量输液时,选用的给药途径是 ( A )。 A:静脉注射 B:皮下注射 C:肌肉注射 D:服给药 2、下面属于普遍细胞毒作用的药物是 ( D )。 A:青霉素 B:链霉素 C:土霉素 D:氢氧化钠 3、治疗指数为( D ) A:LD50 / ED50 B:LD50 / ED95 C:LD1 / ED99 D:ED50/ LD50 4、发生过口蹄疫的猪圈不可选用的消毒药物是 ( B )。 A:氢氧化钠 B:来儿 C:甲醛溶液 D:漂白粉 5、青霉素G注射液主要用于以下哪种疾病( B )。 A:革兰氏阴性菌所引起的感染 B:猪丹毒 C:真菌性胃肠炎 D:猪瘟 6、下列药物对听神经的毒害作用大的是 ( B )。 A:青毒素G B:链霉素 C:土霉素 D:灰黄霉素 7、下列药物中为食品动物禁用药物的是 ( A )。 A:呋喃唑酮 B:青霉素 C:环丙沙星 D:磺咹嘧啶 8、马杜拉霉素临床主要用于( D )。 A:螨虫感染 B:促进生长 C:病毒感染 D:抗球虫 9、下列药物中可作抗菌增效剂的是( A )。 A:TMP B.:卡那霉素 C:土霉素 D:吡喹酮 10、治疗仔猪白肌病的是( C )。 A:V A B:V B C:V E D:V K 二、名词解释(4×5=20分) 1、药物作用的选择性:很多药物在适当剂量时仅对一组织或器官发生作用,而对其它组织或器官不发生作用。 2、细菌的耐药性:细菌与药物反复多次接触后,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或消失,导致药物对该细菌的抗菌效能降低甚至消失。 3、安全围:最小有效量到最小中毒量之间的围,在此围,机体不会发生中毒,而且随剂量的增加,药效也随之增强。 4、局部麻醉药:一种能可逆地阻断柑橘神经末梢或神经干的神经冲动的传导,使局部组织的痛觉暂时消失的药物。 5、联合用药:临床上为了增强药物的效果,减少或消除药物的不良反应,或治疗不同症状或并发症,常常在同时或短时间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 三、判断(1×20=20分) 1、以非兽药冒充兽药的属假兽药。(√) 2、药物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即防治作用和毒性反应。(×) 3、过敏反应与药物的剂量无关,且不可预知。 ( √ ) 4、药物的毒性反应,只有在超过极量时,才会产生。 ( × ) 5、选择性高的药物,使用时针对性强,副作用相对较少。 ( √ ) 6、新洁尔灭与肥皂同用时,防腐消毒作用会增强。 ( × ) 7、浓度越高,药物的作用越强,故用95%的乙醇消毒,效果更好。(×) 8、发生过猪瘟的圈舍,可选用3-5%的来儿进行消毒。 ( × ) 9、感冒时,兽医常选用抗生素药物,因为抗生素对病毒有效。 ( × ) 10、青霉素G钠水溶液容易失效,因此临床应现用现配。 ( √) 11、磺胺类药物首次用加倍量,以后用维持量。 ( √ ) 12、强力霉素属于四环素类药物,对鸡支原体感染有效。(√) 13、麦角制剂可用于家畜难产时的催产。(×) 14、阿托品具有抑制腺体分泌、解毒、改善微循环等方面的作用。(√) 15、10%的氯化钠静注后,有促进胃肠蠕动及分泌,增强反刍的作用。(√) 17、阿维菌素对体外的寄生虫均有杀灭作用,可用于杀灭螨虫。(√) 18、左旋米唑和丙硫苯咪唑均有驱线虫的作用,但不能用) 19、用敌百虫驱家畜体表寄生虫发生中毒时,应立即用温肥皂水洗涤,以减少皮肤对敌百虫的吸收。( × ) 20、盐霉素、氟甲砜霉素、马杜霉素、磺胺喹恶啉都对球虫病有效。 ( × )

兽医药理学

兽医药理学 一.名词说明 1.兽药: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动物疾病,促进动物生长繁育及提高生产效能的 物质。 2.毒物:为对动物机体造成损害作用的物质。 3.制剂:按《兽药典》或《兽药质量标准》将药物制成一定规格的药物制品称制 剂。 4.剂型:将药物加工制成适用的、安全、稳固的及使用方便的一定形式称剂型。 5.处方药:凭兽医的处方才能购买和使用的兽药,未经兽医开具处方,任何人不 得销售、购买和使用处方药。 6.非处方药:是指由国务院兽医行政了个治理部门公布的、不需要凭兽医处方就 能够自行购买并按照使用说明书使用的兽药。 7.药物排除:指药物在动物体内代谢(生物转化)和排泄。 8.首过作用:药物经胃肠道吸取由门静脉进入肝脏,受肝脏的作用,使吸取的药 物代谢灭活,进入体循环的药物减少,导致疗效下降或消逝的现象。9.生物转化:药物在动物体内发生的化学结构的改变,也称为药物

代谢。 10.药物作用:药物在机体内与机体细胞间的反应。 11.兴奋药与抑制药:在药物作用下使机体的生理、生化功能增强,该药物称兴 奋药;反之称为抑制药。 12.局部作用:药物作用的部位在用药的局部(如局麻药普鲁卡因)。13.吸取作用(全身作用).~药物吸取入血液循环,分布全身而发挥作用(如全麻 药、降压药)。 14.原发作用(直截了当作用):药物吸取后直截了当到达某一器官产生的作用。 15.继发作用(间接作用):由于药物原发作用的结果,引起产生其它间接作用。 16.药物作用的选择性:指机体不同器官、组织对药物的敏锐性表现明显的差异, 某一药物对某一器官、组织作用专门强,而对其他组织的作用专门弱,甚至对相邻 的细胞也不产生阻碍。 17.对因治疗:也称治本、用药的目的在于排除发病的缘故,去除疾病的根源。 如抗菌药物杀灭或抑制病原体。 18.对症治疗:为用药的目的在于改善疾病的临床症状,也称治标。

兽医药理学

兽医药理学 1药物与毒物 药物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或者有目的地调节动物生理机能的物质。毒物是指能对动物机体产生损害作用的物质。 2剂型与制剂 药物原料经过加工制成安全、稳定和便于应用的形式,称为药物剂型。某一药物制成的可供临床直接使用的一种剂型称为制剂。 3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4药物动力学转运方式 分为:简单扩散、主动转运、易化扩散、胞饮作用和离子对转运。 5药物动力学吸收 指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6药物动力学分布 指药物从血液循环转运到各组织器官的过程。 7药物动力学生物转化 药物在体内发生的结构变化称为生物转化,又称为药物代谢。 8药物动力学排泄

指药物的原形和/或代谢产物,通过排泄器官或分泌器官排出体 外的过程。 9血药浓度一时间曲线(药时曲线下面积、峰浓度与达峰时间)通过曲线可定量地分析药物在体内动态变化的规律性和特征。 10主要药动学参数及其临床意义 消除半衰期、表观分布容积、体消除率、生物利用度。 11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 兴奋与抑制。 12药物作用的方式 局部作用、吸收作用或全身作用;直接作用或原发作用、间接 作用或继发作用。 13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指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而表现强弱有明 显不同的药物效应。 14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 15药物的相互作用 配伍禁忌。 16构效关系 药物的构效关系指特异性药物的化学结构与药物效应有密切关系。

17量效关系 指一定范围内,药物的效应随着剂量或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它 可定量地分析和阐明药物剂量与效应之间的规律。 18药物的作用机理 19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药物方面、动物方面、饲养管理和环境因素。 20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 21磺胺类药物的分类、作用机理、抗菌作用 1分类根据内服后的吸收情况,可分为肠道易吸收、肠道难吸 收及外用三类。 2作用机理通过干扰敏感菌的叶酸代谢过程而抑制其生长繁殖。 3抗菌作用属广谱慢作用型抑菌药。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 部分革兰氏阴性菌有效,对衣原体和某些原虫也有效。一般均应与 抗菌增效剂(TMP、DVD)合用。 22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机理、抗菌作用与不良反应 1主要包括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达氟沙星、沙拉 沙星、诺氟沙星等。 2作用机理抑制细菌脱氧核糖核酸(DNA)回旋酶,干扰DNA复 制产生杀菌作用。 3抗菌作用为广谱杀菌药,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 支原体、某些厌氧菌均有效。

兽医药理学

兽医药理学 第一章总论 ?掌握内容 一、药动学 二、药效学 三、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四、合理用药 一、药物代谢动力学 研究内容: 药物的跨膜转运 药物体内过程:机体对药物的处置(disposition) 吸收(absorption) 分布(distribution) 代谢(metabolism) 排泄(excretion) 简称ADME 体内药物浓度(血药浓度)动力学规律 1.简单扩散 大部分药物均通过这种方式转运。药物的解离度与体液的pH对扩散产生明显的影响。酸性药物(如乙酰水杨酸、青霉素、磺胺等)在碱性较高的体液中有较高浓度,碱性药物(如利血平、红霉素、土霉素等)则在酸性体液中浓度较高。 2.主动转运 3.易化扩散 4.胞吞和胞饮 5.离子对转运 一、药物的吸收(absorption) 概念 是指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除静脉注射药 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外,其它给药方法均有吸收过程。 影响因素:给药途径 剂型 药物的理化性质 动物的种属 给药途径:内服、注射、呼吸道、皮肤 影响胃肠道吸收的因素: 1)药物剂型:药物制剂的释放速率和胃肠中的溶解速率影 响药物吸收速率和程度。溶解的药物和液体剂 型较易吸收。 2)胃肠排空作用:排空速率会影响药物进入小肠的速率。 适当的肠蠕动可促进固体药物制剂的崩 解和溶解有利于药物的吸收。 3)pH值:胃肠液的pH能明显影响药物的解离度,酸性药 物在胃中易吸收,碱性药物在小肠中吸收。

4)药物的相互作用 5)首过效应:首过消除或第一关卡效应,指内服药物从胃肠道吸收经门静脉系统进入肝脏,在肝药酶和胃肠道上皮酶的联合作用下进行首次代谢,使进入全身循环的药量减少的现象 分布是指药物从全身循环转运到各器官、组织的过程。总体分布不均匀,但血液中分布均匀。 影响分布的四个因素: 药物的理化性质:脂溶性高,非解离型、小分子物质分布广。 血浆蛋白结合率 组织的血流量 药物对组织的亲和力 体液pH和药物的解离度 体内屏障 三、药物的排泄

(整理)兽医药理学与毒理学专-作业题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兽医药理学与毒理学网上作业题 绪言 一、选择题 1. 对于“药物”的较全面的描述是( ) A. 是一种化学物质 B. 能干扰细胞代谢活动的化学物质 C.能影响机体生理功能的物质 D. 是用以治疗、预防或诊断疾病而对用药者无害的物质 E. 是具有滋补营养、保健康复作用 2. 药理学是研究( ) A.药物效应动力学 B.药物代谢动力学 C.药物的学科 D.与药物有关的生理科学 E.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学科 3.兽医药理学是兽医教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是因为它( ) A.阐明药物作用机制 B.改善药物质量、提高疗效 C. 为开发新药提供实验资料与理论依据 D.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基础 E.具有桥梁学科的性质 二、填空题 1.兽医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 )或( )间相互作用的( )和( )的科学。 2. 我国最早的本草著作( ),该书收载( )种中药;我国第一部由政府颁发的“药典”是( )。 3. 明代李时珍所著( )是世界闻名的药物学巨著,共收载药物( )种,现已译成( )种文字。 4. 药物一般是指可以改变或查明( )及( ),可用以( )、( )、( )疾病,但对用药者无害的物质。( 5.学习和掌握药理学的( )和( ),并学会其( ),既能指导( )用药,又能继续( )和( )更多的药理学知识。 6. ( )是我国最早的兽医著作,收载药物( )多种,方400余条。 7.药物按其来源分为( )、( )和( )。 三、名词解释 1.药物 2. 毒物

3. 剂型 4. 兽医药理学 5. 天然药物 6. 有效成分 7. 无效成分 8. 人工合成药 9. 制剂 10. 药典 11. 毒药 12. 剧毒 13. 限制品 四、问答题 1.试论述药理学在防、治、诊断疾病中的意义及在生命科学中的作用和地位。 2.试论述兽医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第一章总论 一、选择题 1. 药物作用是指( ) A.药理效应 B.药物具有的特异性作用 C.对不同脏器的选择性作用 D.药物对机体细胞间的初始反应 E.对机体器官兴奋或抑制作用 2.药物产生副反应的药理学基础是( ) A.用药剂量过大 B.药理效应选择性低 C.患者肝肾功能不良 D.血药浓度过高 E.特异质反应 3.药物的极量是指( ) A. 一次用药量 B. 一日用药量 C. 疗程用药总量 D. 单位时间内注入总量 E. 以上都不是 4.肝功能不全的患畜应用主要经肝脏代谢的药物时需着重注意( ) A. 个体差异 B. 高敏性 C. 过敏性 D. 选择性 E. 酌情减少剂量5.药物半数致死量LD50是指( )

兽医药理学复习重点

兽药:用于治疗、诊断、预防畜禽(包括家畜、鱼类、家禽、蜜蜂、蚕以及其他人工饲养的动物)等动物疾病,有目的的调节生理机能而规定作用、用途、用法、用量的物质(含饲料添加剂) 药物:是用于疾病治疗、预防或诊断的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的化学物质 毒物:是指对动物集体能产生损害作用的物质 兽医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动物集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兽医基础学科 药物按来源可分为三种:天然药物、合成药物、生物技术药物 抗生物药:是指对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病毒等微生物具有选择性抗生物药:是指对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病毒等微生物具有选择性抑制或杀灭作用,主要用于防治微生物导致的感染性疾病的一类药物 化疗:抗微生物药物对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以及对由寄生虫及恶性肿瘤所致疾病的药物治8疗统称为化学治疗 耐药性可分为固有耐药性和获得耐药性.耐药性:是指细菌在多次接触抗菌药物后,产生了结构、生理及生化功能的改变,从而形成了具有抗药性的变异菌株,它们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或消失.交叉耐药性:某些病原菌对一种药物产生耐药性以后,往往对同一类的药物也具有耐药性。可分为完全交叉耐药性和部分交叉耐药性 抗生素:从微生物的培养液中提取或半合成药物具有抗细菌、真菌、病毒、肿瘤的药物 青霉素类包括天然青霉素(窄谱)和半合成青霉素(广谱) 青霉素不宜内服,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主要以原型从尿中排出。青霉素对处于繁殖期的细菌作用强,故称繁殖期杀菌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易产生耐药性。不良反应主要是过敏反应。半合成青霉素包括:青霉素V(苯氧甲青霉素)耐酸不耐酶。青霉素II(苯唑西林)耐酸耐酶。氯唑西林(邻氯青霉素)耐酸耐酶。双氯西林(双氯青霉素)耐酸耐酶。萘呋西林(新青霉素III)耐酸耐酶。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耐酸不耐酶。 头孢菌素类又称先锋霉素类,是一类广谱半合成抗生素,都具有B-内酰胺环,头孢菌素类是7-ACA,青霉素类是6-APA的衍生物。代表药物:头孢氨苄、头孢噻呋、克拉维酸、舒巴坦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化学结构含有氨基糖分子和非糖部分的糖原结合而形成的苷,常用的有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阿米卡新,大观霉素,安普霉素等,本类药物的主要共同特征包括1:均为有机碱,能与酸形成盐常用制剂为硫酸盐,易溶于水性质稳定碱性环境中抗菌作用增强2:内服吸收很少几乎全从粪便排除利于作为肠道感染用药注射给药后吸收迅速大部分以原型从尿中排除适用于泌尿道感染3:属杀菌性抗生素,抗菌谱较广对需氧革兰氏阴性杆菌作用强对厌氧菌无效对革兰氏阳性菌作用较弱但对于金色葡萄球菌包括耐药菌株较敏感4:不良反应主要是损害第八对脑神经,肾脏毒性及对神经肌肉有阻断作用 四环素类为一类具有共同多环并四苯羧基酰胺母核的衍生物,具有广谱性。不良反应,1二重感染2影响骨的生长3大量长期使用造成肝细胞坏死4一般不肌肉注射(酸性药物,造成肌肉坏死) 四环素类分为天然品和半合成品两类,前者有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钾金霉素,后者有多四环素,美他环素,米诺环素等。天然的四环素之间存在交叉内药性。 土霉素:土霉素又称氧四环素具有广谱性有抑菌作用,其应用:1大肠杆菌或沙门菌引起的下痢2: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牛出血性败血症,猪肺疫,禽霍乱等3支原体引起的牛肺炎,猪喘气病,鸡慢性呼吸道病等4局部用于坏死杆菌所导致的坏死,子宫蓄脓,子宫内膜炎,·5泰勒虫病,放线菌病,钩端螺旋体病等。不良反应:1局部刺激:本品盐酸盐水溶液属强酸性,刺激性大,最好不采用肌肉注射给药。2二重感染 应用四环素类应注意;1除土霉素外,其他均不宜肌肉注射,静脉注射时不要漏出血管外,注射速度应该缓慢。2成年反刍动物,马属动物和兔不宜内服给药。3避免与含多价金属 离子的药品和饲料,乳制品服用。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临床主要应用为红霉素,泰乐菌素,替米考星,吉他霉素,格米霉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