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阳江市畜禽养殖禁养区、禁建区划定方案》(阳府[2011]60号)

《阳江市畜禽养殖禁养区、禁建区划定方案》(阳府[2011]60号)

《阳江市畜禽养殖禁养区、禁建区划定方案》(阳府[2011]60号)
《阳江市畜禽养殖禁养区、禁建区划定方案》(阳府[2011]60号)

《阳江市畜禽养殖禁养区、禁建区划定方案》(阳府[2011]60号)为促进全市畜禽养殖合理布局,防治畜禽养殖污染,保护好生态环境,促进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特制定阳江市行政区内畜禽养殖禁养区、禁建区划定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和《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通过科学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禁建区和可养区,达到既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又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目的。

二、划定原则和类型

(一)划定原则

1、依法保护水源地、自然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区域;

2、有效保护城市、城镇人口密集区、工业开发区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环境;

3、着力预防重点流域沿岸一定范围内畜禽养殖污染;

4、保护公路、铁路、高速公路等两侧一定范围内景观资源。

(二)划定类型

1、畜禽养殖禁养区

畜禽养殖禁养区是指按照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在指定范围内禁止建立畜禽养殖场的区域。本划定方案实施前,禁养区范围内已建成的畜禽养殖场,由所在地县(市、区)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搬迁或关闭。

2、畜禽养殖禁建区

畜禽养殖禁建区内是指按照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限定畜禽养殖数量,禁止新建、扩建畜禽养殖场的区域。本划定方案实施后,禁止在畜禽养殖禁养建区内新建、扩建畜禽养殖场。

本划定方案实施前,禁建区范围内已建成的畜禽养殖场,由所在地县(区)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治理,其污染物排放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并达到排放总量控制的要求。养殖场所处的位置对环境的影响特别敏感或限期内达不到污染物排放标准,由所在地县(市、区)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搬迁或关闭。

3、畜禽养殖可养区

除禁养区、禁建区以外的区域原则上作为畜禽养殖可养区。在畜禽养殖可养区内从事畜禽养殖的,应按照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其污染防治及畜禽排泄物综合利用措施必须在畜禽养殖场投入运营的同时予以落实,其污染物排放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要求。

三、畜禽养殖禁养区

以下区域为畜禽养殖禁养区:

1、城市、城镇规划区范围内畜禽养殖禁养区域范围:

阳江市中心城区(北至广湛高速公路,南至金朗岛南侧沿漠阳江西河、沿海高速铁路南侧,西至云阳高速公路,东至江城区与阳东县城边界)的范围及外延500米的区域;各镇镇区规划用地范围及外延500米的区域范围。

2、饮用水源保护区的畜禽养殖禁养区域范围:

漠阳水厂尤鱼头桥吸水点上溯至双捷拦河坝、下溯至中心洲的水域及两岸河堤外坡脚向陆纵深500米的陆域范围;漠阳江阳春市自来水厂春城九头坡吸水点上溯6000米、下溯500米河段的水域及两岸河堤外坡脚向陆纵深500米的陆域范围;那龙河阳东县自来水厂北惯吸水点上溯至合山桥、下溯那金联围的水域及两岸河堤外坡脚向陆纵深500米的陆域范围;织篢河阳西县自来水厂谷仓吸水点上溯至沙河、下溯500米河段和牛岭河岗平至太平桥河段的水域及两岸河堤外坡脚向陆纵深500米的陆域范围;各镇(街道)集中式水厂吸水点上溯1500米、下溯500米(暂定,完善相关审批手续后按批复的范围)河段的水域及两岸河堤外坡脚向陆纵深500米的陆域范围;今后新划定的饮用水源保护区水域及两岸河堤外坡脚向陆纵深500米的陆域范围。

3、重要地表水体功能区畜禽养殖禁养区域范围:

漠阳江源头水保护区(阳春云廉洒山—阳春河朗48公里)、漠阳江主干流阳春保留区(阳春河朗—春城镇九头坡75公里)、西山河源头水保护区(阳春三甲顶—阳春永宁25公里)、西山河阳春保留区(阳春永宁—阳春合水83公里) 、潭水河源头水保护区(阳春鸡笼山—阳春三甲12公里)、潭水河阳春保留区(阳春三甲—阳江古良口107公里)、那龙河源头水保护区(恩平狮子石—阳东那龙14公里)、洋边河源头水保护区

(阳西鹅凰山—阳西塘口11公里)等河流两岸外延500米。

全市大、中型水库(包括大河水库、仙家垌水库、张公龙水库、北河水库、岗美水库、长沙水库、合水水库、新湖水库、长角水库、陂底水库、茅垌水库、东湖水库、江河水库、上水水库、夏水水库、马岗水库、沙湾水库、石河水库、漠地洞水库、连环水库等)、海陵岛内的草王山水库、水响水库、鸡坑水库、东岭水库、坑笃水库、塘建水库、那维坑水库、虾罗水库、迳仔水库、牛坟水库、山屋水库等水库以及其他县(市、区)作为饮用水源的小型水库的库区及其水源地保护范围(即水库坝址上游坝顶高程线或土地征用线以上到第一道分水岭脊之间的土地)。

4、自然保护区畜禽养殖禁养区域范围:

阳春百涌省级自然保护区、阳春鹅凰嶂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用地范围及周边500米区域;阳西濠光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平冈镇凤山自然保护区、岗列发王山自然保护区、平冈红树林湿地自然保护区、岗列对岸三角洲原始红树林、白沙石河自然保护区、埠场沿海防护林自然保护区、岗列大凹山及鸳鸯湖自然保护区、岗列长其岭自然保护区、望瞭岭公园自然保护区、北山公园自然保护区、双捷青冲水源涵养林自然保护区等县级自然保护区的用地范围。

5、风景名胜区畜禽养殖禁养区域范围:

海陵岛海滨风景名胜区(西起旧澳深浪角,东起下角湾村,岸线总长约40公里,包括12个海湾、11座丘陵岬角和6座海上孤岛,陆地总面积16.94平方公里)周边500米的区域;凌宵岩风景名胜区(曲坑顶—中村西南,岗坳西北的山头顶—大寨西山头顶—木踏坑尾南面山头顶—土块田东南山头顶—白石鸭—老虎头—大山顶—牛岗墩—柚柑西面山头顶—新塘北面独立小山顶—大岩东南面山头顶—大头岗顶西南山头顶—大头岗顶—分严顶西南山头顶—山奇岭坑北面之山头顶—神仙岭北相邻之山头顶—羊逆山南西山脊点—羊逆山—沿山脊小路向着葵扇尾方向直至云浮交界线,32平方公里)周边500米的区域。

6、旅游景点畜禽养殖禁养区域范围:

海陵岛闸坡大角湾旅游区、北洛湾风景区、马尾岛风景区、东方银滩景区、莳元山、大角山森林公园、草王山森林公园、阳春市玉溪三洞风景区(含一、二洞)阳春市龙宫岩风景区、阳春市崆峒岩风景区、阳春市春都温泉、阳春东湖水库二陂绿道公园、阳江温泉度假村、阳西咸水温泉度假山庄、阳东东湖旅游区、阳东东平

景区(珍珠湾、玉豚山公园、大澳渔村)、阳江涛景度假村、自由岛旅游度假区、阳西大垌山净业寺、石觉寺、金山森林公园、北湖公园、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十八子工业旅游示范点、国之瑰宝工艺馆等景区、景点以及今后新建的旅游景区用地范围及周边500米的区域范围。

7、市级以上工业区(开发区)畜禽养殖禁养区域范围:

广州(阳江)产业转移园福冈港口片区(东至雁村山,西至坑山,南至平冈农场,北至沿海公路)、广州(阳江)产业转移园银岭片区(东至岗背垌一带,西至阳阳铁路,南至白沙圆盘,北至洋树村一带)、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园(东至四脚岭,西至黎昌埌,南至丹霄,北至织篢农场)、佛山禅城(阳东万象)产业转移园(东至合山共发工业区,西至金田九路,南至325国道南侧,北至沈海(广湛)高速60米控制线范围)、东莞长安(阳春)产业转移园(东至阳阳铁路,西至阳阳高速公路,南至山岭,北至漠阳江)等五个工业园区规划用地范围及外延500米的区域范围。

8、主要交通干线两侧畜禽养殖禁养区域范围:

铁路从路堤坡脚两侧外缘15米、高速公路两侧外缘30米、国道两侧外缘20米、省道两侧外缘15米、县道两侧外缘10米、乡道两侧外缘5米的区域范围。

四、畜禽养殖禁建区

以下区域为畜禽养殖禁建区:

1、城市规划区外围畜禽养殖禁建区:

阳江市中心城区(北至广湛高速公路,南至金朗岛南侧沿漠阳江西河站港公路与沿海高速公路联络线,西至云阳高速公路,东至江城区与阳东县城边界)的范围外延500-1000米的区域范围;各镇镇区规划用地范围外延500-1000米的区域范围。

2、主要水源涵养区畜禽养殖禁建区域范围:

第三条第2款规定的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外延1000米的区域。

第三条第3款规定的重要地表水体功能区所包含河流两岸外延500米至1000米的区域范围。

3、自然保护区外围畜禽养殖禁建区域范围:

阳春百涌省级自然保护区、阳春鹅凰嶂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用地范围外延500米至1000米的区域范围;阳西濠光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平冈镇凤山自然保护区、岗列发王山自然保护区、平冈红树林湿地自然保护区、岗列对岸三角洲原始红树林、白

沙石河自然保护区、埠场沿海防护林自然保护区、岗列大凹山及鸳鸯湖自然保护区、岗列长其岭自然保护区、望瞭岭公园自然保护区、北山公园自然保护区、双捷青冲水源涵养林自然保护区等县级自然保护区的用地范围外延500米的区域范围。

4、风景名胜区外围畜禽养殖禁建区域范围:

海陵岛海滨风景名胜区(具体范围见第三条第5款)周边500米至1000米的范围;凌宵岩风景名胜区(具体范围见第三条第5款) 周边500米至1000米的范围。

5、旅游景点外围畜禽养殖禁建区域范围:

第三条第6款规定的旅游景区、景点用地范围外延500米至1000米的区域范围。

6、基本农田保护区畜禽养殖禁建区域范围:

列入《阳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内的基本农田。

7、市级以上工业区(开发区)外围畜禽养殖禁建区域范围:广州(阳江)产业转移园福冈港口片区、广州(阳江)产业转移园银岭片区、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园、佛山禅城(阳东万象)产业转移园、东莞长安(阳春)产业转移园等五个工业园区(具体范围见第三条第7款)外延500米至1000米的区域范围。

8、主要交通干线两侧畜禽养殖禁建区域范围:

铁路两侧路堤坡脚外缘15米以至500米的区域范围,高速公路两侧外缘30米至500米的区域范围,国道两侧外缘20米至500米的区域范围,省道两侧外缘15米至500米的区域范围。

五、畜禽可养殖区

除上述规定的畜禽养殖禁养区、禁建区范围外均为可养殖区。

六、市划定的禁养区、禁建区范围外,县(市、区)人民政府认为应作为禁养区或禁建区的,由县(市、区)人民政府依法划定,并予以公告。

石河子市2011年统计公报

八师、石河子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八师石河子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八师石河子调查队 2012年2月6日 2011年,师市党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广大干部职工群众,坚持走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师市经济保持健康较快增长,民生持续改善,文化繁荣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各项事业取得了可喜进步。 一、综合 初步核算,石河子垦区实现生产总值243.27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师市实现生产总值235.30亿元,增长15.7%。第一产业增加值64.01亿元,增长7.9%;第二产业增加值97.26亿元,增长21.7%;第三产业增加值74.03亿元,增长15.6%。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2%,比上年下降了2.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1.3%,上升2.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1.5%,下降了0.6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42025元,增长16.6%。 初步核算,师市14个农牧团场实现生产总值100.58亿元,占师市经济总量的42.7%。在团场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0.73亿元,占师市第一产业的比重为94.9%,第二产业增加值20.93亿元,占师市第二产业的比重为21.5%,第三产业增加值18.92亿元,占师市第三产业的比重为25.5%,团场三次产业结构比为60.4:20.8:18.8。 居民消费价格(CPI)一季度比上年上涨4.7%,二季度上涨

5.5%,三季度上涨5.8%,全年平均上涨5.4%,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0.5%。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9.9%,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上 涨4.7%。 表1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全口径财政收入41.84亿元,比上年增长48.2%。地方财政收入26.82亿元,增长45.6%。一般预算收入19.28亿元,增

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授予2014年度绵阳市科技进步奖的决定

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授予2014年度绵阳市科技进步奖的决定 【法规类别】奖惩 【发布部门】绵阳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5.03.27 【实施日期】2015.03.2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授予2014年度绵阳市科技进步奖的决定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科技城管委会,各园区管委会,科学城办事处,市级各部门: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市委工作部署,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动局面,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根据《绵阳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经绵阳市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评审,市政府决定授予“高浓度难降解工业废水多元协同高级氧化成套技术与工程示范”1项成果绵阳市科技进步特等奖,授予“以缺陷激发为基础的敏捷可靠性工程研究及应用”等4项成果绵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授予“抗VEGFR2-奥沙利铂免疫脂质体对结直肠癌的靶向治疗及多药耐药逆转作用”等6项成果绵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授予“新型家用多媒体网关”等14项成果绵阳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以获奖人员为榜样,进一步发扬艰苦奋斗、团结协作、自强不

息、锐意创新的科学精神,为加快科技城建设和建设中国西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附件:2014年度绵阳市科技进步奖奖励项目 绵阳市人民政府 2015年3月27日附件 2014度绵阳市科技进步奖奖励项目 特等奖(1项) 1.9512014Y1706 高浓度难降解工业废水多元协同高级氧化成套技术与工程示范 四川省水处理及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城市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南科技大学、重庆大学、南京赛佳环保实业有限公司 董发勤、何为、李洪、刘秀宁、刘坤、杜小军、徐庆元、赵绍燕、周世平 一等奖(4项) 2.9512014Y1143 以缺陷激发为基础的敏捷可靠性工程研究及应用

2011年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青岛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青岛调查队 (2012年3月27日) 2011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面落实中央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全市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状况进一步改善。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6615.60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6.38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3150.72亿元,增长11.6%,第三产业增加值3158.50亿元,增长12.4%。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由上年的4.9:48.7:46.4调整为4.6:47.6:47.8。 全年财政总收入实现2407.76亿元,增长20.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66.00亿元,增长25.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658.68亿元,增长23.7%。全年国税系统组织税收收入(含海关代征)1222.71亿元,增长22.9%;其中,国内税收521.44亿元,增长11.3%。地税税收收入362.24亿元,增长27.9%。反映企业家对宏观经济环境信心的企业家信心指数年末为114.3,反映企业综合生产经营状况和经济效益的企业景气指数为127.7,企业家信心指数和企业景气指数分别处于相对景气和较景气区间。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5%(其中,12月份同比上涨4.8%),八大类商品价格不同程度上涨,食品上涨11.1%、烟酒上涨1.5%、衣着上涨8.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1.0%、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7%、交通和通信上涨0.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0.7%、居住上涨3.5%。食品中,粮食、猪肉分别上涨7.2%、40.5%、鲜菜下降2.1%。12月份市区新建住宅价格同比上涨0.5%,环比下降0.3%;二手住宅同比下降1.2%,环比下降0.7%。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4.9%;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9.4%。 表1: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2011年抚顺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抚顺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市统计局 2011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抢抓发展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励精图治,奋发进取,全市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成就斐然、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大好局面,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 一、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初步核算,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1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7%。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0.5亿元,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673.5亿元,增长15.4%;第三产业增加值369.4亿元,增长12.3%。三次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3:60.5:33.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50490元.增长14.4%o 二、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农产品喜获大丰收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70.5亿元,增长6.5%。其中农业增加值28.3亿元,增长5.1%;林业增加值10.4亿元,增长10.3%;牧业增加值19亿元,增长5.6%;渔业增加值11.1亿元,增长15.9%;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1.6亿元。增长44.2%。全年实现粮食总产量67.2万吨,比上年增加14.9万吨,创造历史最好水平。蔬菜产量43.1万吨,增长16.2%;食用菌达到8.4万吨,增长5.9倍;水果10.8万吨,增长52.3%;水产品产量1.7万吨,增长5.4%。 全年猪出栏71.4万头,牛出栏13.3万头,分别增长5.8%、5.6%;羊出栏32.6万只,下降O.4%。肉类总产量16.7万吨,增长12.2%。蛋10.9万吨,增长12.9%。奶5.9万吨,增长57.7%。 全年完成人工造林面积30万亩,义务植树680万株,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3‰以下。 三、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效益有所下滑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212.2亿元,增长41.1%。实现增加值587亿元,增长15.1%。其中:中央及省属工业实现增加值188亿元,下降20%;地方工业实现增加值398.9亿元,增长45.2%。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实现增加值177.6亿元,下降

中共徐州市委 徐州市人民政府

中共徐州市委文件 徐委发〔2013〕6号 中共徐州市委徐州市人民政府 关于表彰2012年度市“双创计划” 入选高层次人才的决定 (2013年2月17日) 2012年,全市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科学人才观,深入实施科教和人才强市战略,扎实推进八大重点人才工程,紧紧围绕我市发展需要引进培育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安排,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开展了“双创计划”评选工作,经组织申报、技术评审、综合评审、实地考察、社会公示,现确定张雷等24位同志为2012年度徐州市“双创计划”入选高层次人才。入选人才的激励资助政策,按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徐委发〔2009〕29号)执行。 希望受到表彰的高层次人才珍惜荣誉、再接再厉,不断为全市科学发展贡献聪明才智。各级党政组织要深入贯彻科学人才观,积极构建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不断完善有利于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的制度机制,扎实推进各项重点人才工程,为加快“两个率先”、建设美好徐州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 附件:2012年度市“双创计划”入选高层次人才名单

附件: 2012年度市“双创计划”入选高层次人才名单 (共24名) 张雷江苏融汇石英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王志伟徐州沃根尼科有机肥开发有限公司 吴会龙徐州中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杨苏萍徐州安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李柏徐州柏瑞高新技术科技有限公司 谢伟江苏高德莱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房健民徐州市第五制药厂有限公司 李乐伟徐州纽尔物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王晓明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江宏富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李福生江苏河谷矿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朱永平徐州旭昇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刘安军徐州丰泉酒业有限公司 欧阳五庆徐州金牌药业有限公司 马惠玲徐州黄淮食用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张庆茂江苏大族粤铭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张民徐州黎明食品有限公司 常维山江苏三仪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曹尚银徐州月亮湾生态农林发展有限公司 王宝民徐州原动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印寿根徐州市格瑞颜料有限公司

2007年洛阳市统计公报

洛阳市2007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旅游强市、科教强市”战略和“项目、引资”双带动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全市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加快,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经济活力不断增强,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初步测算,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595.5亿元,比上年净增261.9亿元,增长16.0%,比上年加快0.3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国、全省4.6个百分点和1.6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5094元,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2007年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全市GDP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15.3%、15.7%和15.5%,均接近全年平均增长速度,波动辐度较小。 三次产业全面增长。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54.0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969.8亿元,增长19.1%;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471.7亿元,增长12.8%。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2%、72.4%和24.4%。 市场物价涨幅明显。2007年全市价格总水平在肉油蛋等副食品价格上涨带动下,呈上升态势,全年价格总水平上涨5.6%,比

上年提高4.2个百分点。在所测算的八个类别中,呈“六升二降”态势,食品类上涨幅度最大,达15.3%,其次是居住类上涨4.2%,烟酒及其用品、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用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涨,衣着、交通通讯工具价格下降。 各类价格指数如下:(以2006年平均价格为100) 项目指数 城市居民消费价格105.6 #服务项目103.5 食品115.3 #粮食 103.2 肉禽及其制品137.0 蛋类 124.9 水产品109.7 鲜菜108.1 鲜果 108.3 烟酒及用品100.3 衣着99.3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101.5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100.2 交通和通讯99.1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01.0

2011年宜宾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宜宾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宜宾市统计局 2011年,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项战略部署,围绕“两个加快”,牢牢把握“提速增效,跳起摸高,奋进工作,圆满开局”的工作基调,着力强化“投资拉动、产业支撑”,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201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91.18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3.27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675.69亿元,增长21.1%;第三产业增加值252.22亿元,增长10.1%。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3%、80.5%和16.2%。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5.4:59.6:25调整为15:61.9:23.1。 全市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占GDP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599.29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占GDP比重达54.9%,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4.2%。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5.2%,八大类价格同比涨幅呈现“五涨三降”格局。其中:食品类上涨12.7%,居住类上涨5.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5.0%,烟酒及用品类上涨4.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2.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下降1.2%,衣着类下降2.9%,交通和通信类下降2.9%。(见表1)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75.79亿元,比上年增长3.5%。 农业。全年实现农业产值116.56亿元,比上年增长4%。全年粮食种植面积达到41.53万公顷,粮食总产量达到230.5万吨,下降0.1%。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8.2万吨,增长3.4%;蔬菜产量206.25万吨,增长6.1%;茶叶产量3.34万吨,增长23.3%;园林水果产量41.41万吨,增长12.6%。(见表2) 林业。全年实现林业产值10亿元,比上年增长8.1%。全年完成营造林面积

2011年南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南阳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南阳市统计局 2012年3月16日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四个重在”,突出“四个着力”,实施“四个带动”,努力实现经济发展速度质量效益、强市与富民的有机统一,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取得积极成效,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着成绩,各项社会事业持续进步,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实现了“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2228.75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15.90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1199.31亿元,增长15.5%;第三产业增加值613.55亿元,增长8.5%。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为21850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8.7∶53.8∶27.5,二、三产业比重较上年上升1.8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5.4%,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1.1%。商品零售价格上涨5.7%,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7.9%。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0.64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0.31万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就业0.12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58万人。 全年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154.87亿元,比上年增长26.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7.10亿元,增长26.1%。其中:税收收入67.52亿元,增长24.7%,税收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7.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07.83亿元,增长24.6%。其中,教育支出增长43.0%;科学技术支出增长21.5%;农林水支出增长18.5%;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增长12.8%;医疗卫生支出增长39.2%;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19.9%。全市13个县(市、区)中有3个县(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过5亿元。 二、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144.37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7%,其中:小麦种植面积666.4千公顷,增长0.5%;棉花种植面积74.91千公顷,下降11.8%;油料种植面积315.85千公顷,增长0.8%;蔬菜种植面积250.89千公顷,增长1.7%。 全年粮食产量593.60万吨,比上年增长1.6%。棉花产量7.10万吨,下降7.6%。油料产量114.70万吨,下降0.3%。肉类总产量68.93万吨,增长0.7%;禽蛋产量32.70万吨,增长2.9%;奶类产量31.62万吨,增长4.4%。

南通市政府关于授予2016年度南通市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奖的决定

南通市政府关于授予2016年度南通市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奖的 决定 【法规类别】农业科技与农机 【发文字号】通政发[2018]1号 【发布部门】南通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8.01.05 【实施日期】2018.01.05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南通市政府关于授予2016年度南通市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奖的决定 (通政发〔2018〕1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苏通科技产业园区管委会,通州湾示范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为鼓励全市广大农技推广工作者积极开展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根据《南通市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奖评定办法》(通政规〔2017〕3号)的规定,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经专家评审、市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奖领导小组评议,报经市政府同意,决定授予“南通市分布式沼气发电并网项目技术集成与推广”等33个项目南通市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奖,现予公布。 希望获奖单位和个人再接再厉,在农技推广工作中再创佳绩。全市广大农技推广工作

者要以先进为榜样,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实现农业基本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附件:2016年度南通市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奖获奖项目名录 南通市人民政府 2018年1月5日 附件 2016年度南通市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奖获奖项目名录 一等奖(2项) 1.南通市分布式沼气发电并网项目技术集成与推广 完成单位:南通市畜牧兽医学会、海门市农村能源技术指导站、如皋市农村能源技术指导站、海安县农村能源服务站、南通河海动力设备有限公司 完成人:朱进华、张庆国、徐少华、程冬霞、杨静、李仁金、叶小兰、包建英、刘福彬、蔡建康、钱菁、刘军、汤江华、朱东华、于爱华、袁爱军、王万俊、陆斌 2.海兰良种蛋鸡与高产集成技术推广 完成单位:南通天成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海安县畜牧兽医站、海安县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农业分会、海安县农业干部学校、海安县现代禽蛋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完成人:陈敏、许秀平、夏圣奎、储新生、杨亮、谢瑞斌、董其国、张长来、杨昌镠、张昌华、顾军、孙建华、孟银官、陶永贵、章正林、朱彩平、谢志华、贲乾春、王旭鸿、孙龙 二等奖(7项)

中共阳江市委,阳江市人民政府关于授予

中共阳江市委、阳江市人民政府关于授予吴教育等45位同志“阳江市第四批 市管拔尖人才”称号的决定 (2009年12月16日) 为更好地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进一步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阳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市委、市政府决定,授予吴教育等45位同志“阳江市第四批市管拔尖人才”称号。 各地各单位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和大力加强人才工作,努力营造鼓励人才成长和干事创业的社会环境。各条战线的干部职工要以拔尖人才为榜样,学习他们忠于事业、热爱本职工作的敬业精神;学习他们攻关克难、勇攀高峰的创业精神;学习他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拼搏精神。 希望被授予“市管拔尖人才”称号的同志珍惜党和政府给予的荣誉,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再接再厉,继续发挥聪明才智,

努力提高自身技能水平,推进工作创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为把阳江建设成为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新型工业化城市做出更大的贡献。 附件:阳江市第四批市管拔尖人才名单

附件 阳江市第四批市管拔尖人才名单 吴教育阳江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梁英豪阳江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处副处长 肖顺发市委党校科研办主任 陈经勇高新区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 钟保迁市农业局种植业管理科科长 黄显良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 杨明阳春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 刘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所长 陈瑞炳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邱马银市海洋与渔业局渔业科科长 梁国强市科技局农村科技科科长 林川市城市规划设计院院长 林佑杰市体育运动学校教练 顾世浩市体育运动学校教练 薛桂荣阳江日报社总编辑 张华阳江广播电视台总编辑 张秀洁(女)江城区审计局局长 曾纪升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阳江市书画学会主席, 市社保局阳东县分局局长

仙桃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科学发展完美收官 ----2011年仙桃市经济社会发展报告添加时间:2012-04-16 来源:仙桃统计信息网 2011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十二五"规划主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积极应对宏观政策趋紧、物价持续上涨、各种自然灾害频发等诸多不利因素带来的挑战,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市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 一、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2011年,全市经济实现"高开高走",逐步加快的态势。承接上年的快速增长势头,今年一、二、三季度经济增速分别为14.2%、14.5%、14.6%。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达到378.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2%,经济增速继续高位运行。综合经济实力保持领先位次,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评价考核中,综合经济实力排名第5位,比上年上升1位,继续处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方阵。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主导地位凸显。 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65.04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93.62亿元,增长20.6%;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19.79亿元,增长15.0%。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8.6:47.4:34.0调整为2011年17.2:51.1:31.7。二产业占GDP比重比上年上升了3.7个百分点,工业主导地位凸显。 三、生产形势继续向好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2011年,全市紧紧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的目标,强化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积极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战胜连续干旱和涝灾等不利因素影响,农村经济保持了稳步发展势头。 全年粮食总产量77.03万吨,比上年增产3.8万吨, 增长 5.2%。棉花总产量3.08万吨,增产0.4万吨,增长15 %。油料总产量11.76 万吨,增产0.13万吨,增长1.1%。蔬菜总产量34.05万吨,增加 1.33万吨,增长4.1%。牲猪出栏118.24万头,比上年增加2.66万头,增长2.3%。家禽出笼908.51万只,增加8.1万只,增长0.9%。肉类总产量9.86万吨,比上年增加0.19万吨,增长2.0 %。水产品产量28.95万吨,比上年增加0.51万吨,增长1.8%。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114.7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9%。 工业实力日益增强。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635.14亿元,比上年增长43.1%。其中,内资企业完成产值505.51亿元,增长44.0%;外商投资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完成产值129.63亿元,增长39.5%。轻工业总产值476.15亿元,增长42.5%;重工业总产值158.98亿元,增长44.8%。轻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授予2016年度成都市自然科学奖、成果转化奖、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授予2016年度成都市自然科学奖、成果转化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专利奖的决定 【法规类别】科技综合规定与体改 【发文字号】成府函[2017]206号 【发布部门】成都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7.12.11 【实施日期】2017.12.1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授予2016年度成都市自然科学奖、成果转化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和 专利奖的决定 (成府函〔2017〕206号) 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奖励为推动我市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组织,根据《成都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市政府令第191号),市政府决定授予“网络信息萃取的基础理论与关键算法”等8项成果成都市自然科学奖;授予“成都西南交大科技园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等3家单位成都市成果转化奖;授予“电气化铁路弓网运行状态安全监测装置”等11项成果成都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THK卧式螺旋浓缩机”等26项成果成都市科

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空中交通服务安全性快速/实时检测和自动报告系统”等62项成果成都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授予“异面部件接头交点孔精加工的位姿调整系统的调整方法”等8项专利成都市专利奖金奖、“单轴蠕变试验机”等13项专利成都市专利奖银奖、“一种奶油酶解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等39项专利成都市专利奖优秀奖,并对获得科技成果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员以及专利权人、发明人(设计人)予以表扬。 希望全市科技工作者向获奖者学习,继续发扬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升技术和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推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发展,为我市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附件:1.2016年度成都市自然科学奖奖励项目 2.2016年度成都市成果转化奖奖励单位 3.2016年度成都市科技进步奖奖励项目 4.2016年度成都市专利奖奖励项目 成都市人民政府 2017年12月11日 附件1 2016年度成都市自然科学奖奖励项目

鄂尔多斯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鄂尔多斯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统计公报 来源:鄂尔多斯市统计局网 [链接原文] 国家统计局鄂尔多斯调查队 2012年2月24日 2011年,鄂尔多斯市各族群众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融入沿黄经济带,推进双百亿工程实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城乡统筹全面推进、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3000亿元,达到3218.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5.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83.2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933.6亿元,增长16.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01.7亿元,增长13.2%。第一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为2.2%,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为66.4%,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为31. 4%。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6:60.1:37.3。 二、财政收入 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继续实现高速增长,完成796.5亿元,同比增长48.0%。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4

6.2亿元,同比增长44.8%。其中,市本级33.1亿元,同比增长65.4%;旗县区级313.0亿元,同比增长42.9%。分税 种看,增值税完成61.4亿元,同比增长47.6%;营业税完成56.1亿元,同比增长28.5%;企业所得税完成50.1亿元, 同比增长51.0%;个人所得税完成16.5亿元,同比增长51. 0%。 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447.5亿元,比上年增长40. 3%,其中,教育支出49.4亿元,同比增长12.5%;科技支出7.1亿元,同比增长155.7%;环境保护支出9.1亿元, 同比 下降20.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8.1亿元,同比增长29.1%;医疗卫生支出25.4亿元,同比增长54.7%;城乡社区事务支 出72.6亿元,同比增长34.9%。 三、农牧业 全年现价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总产值141.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4.9%。其中,农业产值6 2.8亿元,林业产值6.7亿元,牧业产值67.5亿元,渔业 产值1.5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6亿元,分别增长8.0%、0.1%、2.2%、12.9%和6.9 %。 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67.5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59.3万亩,油料播种面积48.8万亩,蔬菜播种面积8. 7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142.5万吨,同比增长1.1%。其中薯类产量13.7万吨,同比增长29.7%;玉米产量122.9万吨,同比下降0.9%。全年油料产量7.5万吨,同比增长7.8%; 甜菜产量10.5万吨,同比增长21.6%;蔬菜产量24.7万吨,同比增长5.6%。

2011年河南省统计公报

2011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计公报 河南省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 2012年2月29日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坚持“四个重在”的实践要领,抢抓中原经济区建设重大战略机遇,齐心协力、克难攻坚,开拓进取,全省国民经济在宏观形势错综复杂的情况下,保持了平稳增长的良好态势,各项社会事业持续进步,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实现了“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27232.04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12.06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15887.39亿元,增长15.1%;第三产业增加值7832.59亿元,增长8.4%。三次产业结构为12.9:58.3:28.8。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5.6%,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1.9%。商品零售价格上涨5.7%。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7.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10.1%。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7.4%。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1.1%。 表1: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以上年为100 图1: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各月环比指数

年末从业人员6090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41.1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2万人,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9.7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2万人。 全年全省地方财政总收入2851.22亿元,比上年增长24.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721.56亿元,增长24.6%,其中:税收收入1262.79亿元,增长24.2%,税收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3.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4246.40亿元,增长24.3%,其中:教育支出增长40.1%,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增长18.4%,医疗卫生支出增长32.8%。全省108个县(市)中,有 9个县(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15亿元,有 18个县(市)超10亿元。 二、农业

2011年洛阳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洛阳市2011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洛阳市统计局 2012年4月10日 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围绕福民强市总体目标,坚持科学发展,不断克服经济运行中的不利因素,全力打好项目建设、经济转型、机制转换、城建提升、民生改善、环境创优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六加一”攻坚战,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全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2717.0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3.8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1672.5亿元,增长15.9%;第三产业增加值840.7亿元,增长8.1%。三次产业结构为7.5:61.6:30.9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4%、76.9%和20.7%。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5.6%,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呈“六升一平一降”的态势,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2.7%,仍居首位。 据财政部门统计,全年全口径财政收入344.3亿元,比上年增长24.4%。地方财政收入323.5

亿元,比上年增长42.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78.3亿元,增长25.5%。其中,税收收入131.2亿元,增长26.8%,税收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3.6%。地方财政支出445.5亿元,增长41.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96.9亿元,增长28.6%。其中,教育支出63.2亿元,增长42.0%;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27亿元,增长26.2%;医疗卫生支出24.6亿元,增长42.8%。 二、农业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789.5万亩,比上年增长0.4%。其中,夏粮面积378.2万亩,增长0.3%;秋粮面积411.3万亩,增长0.5%。蔬菜面积84.1万亩,增长3.1%。油料面积70.4万亩,增长2.8%。烟叶面积40.6万亩,增长2.0%。中药材面积44.3万亩,增长1.3%。棉花面积4.6万亩,下降12.1%。 全年粮食总产量230.85万吨,比上年下降2.2%。其中,夏粮产量109.23万吨,下降1.5%;秋粮产量121.62万吨,下降2.8%。 全年肉类总产量24.64万吨,增长1.3%;禽蛋总产量14.21万吨,增长2.3%;牛奶总产量38.15万吨,增长1.5%。年末生猪存栏203万头,增长5.1%;生猪出栏211万头,增长1.2%。年末牛存栏65.8万头,下降4.2%;牛出栏33.6万头,下降1.8%。全年水产品产量43307吨,增长12.2%。

宿迁市人民政府关于授予2008年度宿迁市科技进步奖的决定

宿迁市人民政府关于授予2008年度宿迁市科技进步奖的决定 【法规类别】科技进步与经费 【发文字号】宿政发[2009]137号 【发布部门】宿迁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9.12.31 【实施日期】2009.12.3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宿迁市人民政府关于授予2008年度宿迁市科技进步奖的决定 (宿政发〔2009〕137号 2009年12月31日) 各县、区人民政府,宿迁经济开发区、市湖滨新城、苏州宿迁工业园区,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2008年,全市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取得了一批优秀成果。为激励先进,鼓励创新,市政府决定,授予固体有机废弃物快速发酵生产生态有机肥关键技术等68个项目为2008年度宿迁市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47项。 希望获奖单位和个人发扬成绩,再接再厉,在加快科技进步与创新中不断创造新的成绩。各地、各部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向获奖单位和获奖人员学习,大力促进科技成果

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宿迁做出更大的贡献。 附件: 2008年度宿迁市科技进步奖获奖名单 一等奖(5项) 1. 固体有机废弃物快速发酵生产生态有机肥关键技术 完成单位:江苏绿陵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科院南京土壤肥料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林先贵杨鹏吴良恒王一明朱昌义沈保卫杜昌柳 2. YZD型环保节能电子灯 完成单位:宿迁市嘉润照明有限公司北京电光源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李振清屈素辉刘同斌葛爱明 3. BWT1584-92高硅氧玻璃纤维布 完成单位:江苏恒州特种玻璃纤维材料有限公司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主要完成人:贺新民尤勇贺广东刘玉军赵建江贾永梅丁群 4. 稳产高产多抗玉米新品种江玉403选育与开发 完成单位:宿迁中江种业有限公司宿迁市种子协会宿迁市种子管理站 主要完成人:刘志勇方雷梁建中杨兴华戴传刚陈前科肖宇 5. P-糖蛋白和P38在人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完成单位:沭阳县人民医院上海华山医院 主要完成人:周业庭吴柏华杨继武钱建民 二等奖(16项) 1. 环保型纳米E.B-VRLA蓄电池

2011年乐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Word版

乐山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乐山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乐山调查队 2012年3月2日 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高位求进、加快发展”工作基调,以“重点建设招商年”为载体,积极推进“两化”互动,着力改善民生,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GDP918.06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增速居全省第2位,是2007年以来的最好位次。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4.58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567.37亿元,增长20.3%;第三产业增加值236.11亿元,增长12.6%。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2.5%,下降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61.8%,上升2.3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5.7%,下降1.4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0.5、12.1和3.4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4%、75.4%和21.2%。 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503.50亿元,增长19.0%,民营经济拉动GDP增长10.2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3.6%,占GDP的54.8%。民营工业增加值322.02亿元,增长25.0%,占工业增加值的60.3%。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5.0%,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0.7%,服务项目价格上涨3.0%,消费品价格上涨5.9%。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7.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11.0%。 表1 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单位:%

全年企业家信心指数达到119.52点,企业景气指数达到122.72点。 年末全市城镇就业人员54.2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59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城镇安置失业人员就业2.59万人。 全年国税税收收入45.88亿元,比上年增长19.1%。地税税收收入54.38亿元,增长17.0%。 二、农业 年末耕地面积14.97万公顷,比上年减少501公顷。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36.37万公顷,比上年增加886公顷。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4.2万公顷,比上年减少3949公顷;油料种植面积4.16万公顷,比上年增加3217公顷;糖料种植面积803公顷,比上年减少99公顷;蔬菜种植面积4.65万公顷,比上年增加2232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117.04万吨,比上年增产9506吨,增长0.8%;油料产量6.85万吨,增产10.8%;糖料产量2.99万吨,减产8.7%;蔬菜产量108.06万吨,增产7.6%;茶叶产量2.58万吨,增产4.9%;水果产量15.28万吨,减产3.4%。 表2 2011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万吨

淮南市2011年统计公报

淮南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淮南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淮南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淮南调查队 2012年3月12日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发展环境,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牢牢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以“两型城市”建设为着力点,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09.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5.9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461.4亿元,增长14.5%;第三产业增加值192.2亿元,增长9.3%。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7.9:64.3:27.8变化为7.9:65.0:27.1。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7.6%,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人均GDP 达30400元(折合4825美元),比上年增加4113元。 2011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5.2%,涨幅比上年高2.9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上涨4.9%,比上年高3.1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3.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8.5%,分别比上年低2.9个和4.5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 9.4%,比上年高6.8个百分点。

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不含私营个体)36.7万人,增长 12%。其中,第一产业0.3万人,第二产业22.9万人,第三产业13.5万人;在岗职工31.6万人,增长10.9%。据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计,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8万人,年末城镇人口登记失业人数2.4万人,登记失业率为4.1%。 二、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12357公顷,比上年增长0.1%;棉花种植面积927公顷,油料种植面积5058公顷,分别减少1.4%,5.3%;蔬菜种植面积25502公顷,增长4.8%。 全年粮食总产量141.6万吨,比上年增长1.7%,其中夏粮产量62.0万吨,增长0.2%;秋粮产量79.6万吨,增长3.0%。

南平市人民政府关于颁发2011年度南平市科学技术奖的决定

南平市人民政府关于颁发2011年度南平市科学技术奖的决定 【法规类别】科技成果鉴定奖励 【发文字号】南政综[2012]276号 【发布部门】南平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2.12.31 【实施日期】2012.12.3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南平市人民政府关于颁发2011年度南平市科学技术奖的决定 (南政综〔2012〕276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大中专院校: 为进一步激励广大科技人员勇于创新,不断提高全市自主创新能力,表彰在推动我市科技进步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经市政府研究,同意南平市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关于2011年度南平市科学技术奖项目评审意见,决定授予傅光明同志“2011年度南平市科学技术奖重大贡献奖”;决定授予“闽北茶叶高优产制技术创新与产业化示范”等19项科技项目完成单位及项目主要研制人员“2011 年度南平市科学技术进步奖”。 希望获奖单位和个人,再接再厉,不断创新,为我市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

献。希望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大力支持广大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推进自主创新研发,共同推动科技进步。希望全市各行各业科技工作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获奖同志为榜样,发挥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勇于探索、勇于超越的精神,进一步增强我市自主创新能力、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附件:2011年度南平市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 南平市人民政府 2012年12月31日 附件 2011年度南平市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 重大贡献奖 傅光明福建圣农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经济师 南平市科学技术进步奖 一等奖 1闽北茶叶高优产制技 术创新与产业化示范 司、福建政和瑞茗茶业有限公 司 见明、余步贵、黄彪、晁倩 林

广元市2013年统计公报

广元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4-2-21 15:21:30 来源:本站点击量:1391 广元市统计局 2014年2月12日 2013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环境,全市上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市委六届七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主题主线,牢牢把握“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追赶跨越”的总体取向,着力抓投资、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综合 经济发展平稳较快。经四川省统计局审定,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18.75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4.31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249.58亿元,增长13.8%;第三产业增加值174.86亿元,增长10.0%。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80%、60.35%和32.85%,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71、6.34和3.45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9.6:47.0:33.4调整为18.2:48.1 :33.7,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比分别上升了1.1和0.3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占比下降了1.4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上年40.5%提高到41.5%,提升了1.0个百分点。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较好。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291.54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77亿元,增长7.0%;第二产业增加值166.17亿元,增长14.6%;第三产业增加值96.59亿元,增长10.7%。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6.2%,比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