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17 MB
- 文档页数:8
2018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 本试卷共19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3. 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 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分)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6分)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读书传统。
闲来读书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勤学善学之风更是一脉相(chéng)▲ 。
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轼的“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于谦的“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无不体现了中国人对阅读的推崇。
书籍,能描(huì)▲ 浩瀚天地间千恣百态的风俗和人情,能传递(màn)▲ 长岁月里灿烂美好的理想和智慧。
人生几十年光阴,居然能弛骋古今,经天(wěi)▲ 地,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一脉相(chéng)▲ ②描(huì)▲③(màn)▲ 长④经天(wěi)▲ 地(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①▲ 改为▲ ②▲ 改为▲2. 默写古诗文名旬,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诗经·蒹葭》)②▲,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③▲,长河落日圆。
(王维《▲》)④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⑤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⑥▲,燕然未勒归无计。
专题5:表达简明连贯得体1.【2018年中考甘肃武威卷】下图是一张火车票,请用简洁的语言向李明介绍与乘车有关的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李明,你乘坐的兰州到陇南的K9876次列车于2018年6月16日15:30由兰州站开出,座位是4车厢59号,限乘当日当次车。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称呼,把车次,起点、终点,时间,车厢、座号等用简洁的语言介绍清楚即可。
2.【2018年中考江西卷】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
②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
③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
④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
⑤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
A.①②⑤③④B.①②③⑤④C.④②①⑤③D.④②①③⑤【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排列句序的能力。
解答语句排序型试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每一个语句,把握语句特点,明确体裁。
其次,明确材料的中心。
思考语句是围绕什么中心展开的。
第三,可以根据“中心句”“总领句”“总结句”等来确定首句或尾句。
最后再依据各句之间的关系依次排序即可。
作答时要特别注意其中的关联词、衔接语等。
本题几个句子谈论是“精读”,是议论性的文段。
所以④句是发起句,提出观点;②句是对④句的具体阐释;①句引用“诗句”加以论证;接着用⑤句从读书的目的进行分析;③句是得出结论。
据此,句子的排列顺序为:④②①⑤③。
故答案为C。
点睛:排序题最主要的是要先找到首句或者是尾句,确定首句或尾句后再去找语句中相关(上下句中出现相同的词语),然后依据内容之间的关系进行排列句序。
排序完成后要仔细认真的阅读,看各句之间的关系排列是否合理,语意表达是否正确、通顺。
江西省2017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说明:1、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感慨.(kài)哺育孜.孜不倦(zī)头晕目炫B、静谧.(mì)荒缪龙吟凤哕.(suì)囊萤映雪C、荣膺.(yīn)辐射恍然大悟.(huǎng)锋芒必露D、门楣.(méi)剽悍周道如砥.(dǐ)诚惶诚恐答案:D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B、在人迹罕至....的北极,奇异的天象令人心旌摇荡,难以忘怀。
C、鼓角齐鸣,喊声大震,黄忠首当其冲....,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裂之势。
D、他忠人之事,急人之难,爱听些受恩者的恭维,虽不见得乐此不...彼.,却也习以为常。
答案:C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读经典作品,会拓展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
B、浅浅的水面托起无数错落的石山、石壁,又折映出婆娑多姿。
C、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D、恐龙灭绝事件认为是由约6600万年前的一颗陨石撞击地球所导致。
答案:C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出,就是一幅画。
②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交流。
③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④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出去,景色都不相同。
⑤颐和园乐寿堂差不多四边都是窗子,面向湖景,每个窗子都等于一幅画。
⑥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地增多了。
A、③①②④⑥⑤B、③②①⑤④⑥C、②①⑤④⑥③D、②③①④⑥⑤答案:B5、下来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这种年轻女子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
B、清国留学生头顶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江西省2018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模拟试卷答题卷(一)
座位号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评卷人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
1.□A□B□C□D2.□A□B□C□D3.□A□B□C□D4.□A□B□C□D5.□A□B□C□D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共24分)
(一)(每小题2分,共4分)
6.□A□B□C□D7.□A□B□C□D
(二)(12分)
8.□A□B□C□D9.(1)及()(2)类()(3)省() 10.(1)
(2)
11.
(三)(每空1分,共8分)
12.(1)(2)(3)
(4)(5)(6)
(7)(8)
语文模拟试卷答题卷(一)第1页(共4页)
三、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17分)
13.
14.
15.
16.
17.
(二)(13分)
18.
19.
20.
21.
语文模拟试卷答题卷(一)第2页(共4页)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共56分)
22.(6分)(1)
语文模拟试卷答题卷(一)第3页(共4页)
23.(50分)我走在路上
300语文模拟试卷答题卷(一)第4页(共4页)
600语文模拟试卷答题卷(一)第5页(共4页)。
2018中考试题江西省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卷江西省2019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卷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厄运(è) 牟取参差不齐(cī) 顾名思意B、哂笑(xī) 隔膜迥乎不同(jiǒng) 吹毛求疵C、喑哑(yīn) 沉湎草长莺飞(yīng) 海誓山盟D、濯洗(zhuó) 征兆怡然自得yí) 因地治宜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A、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膛里咚咚直跳。
B、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绝不庸俗,虽然简朴却别有用心。
C、幸福是一种回味绵长的情致,是一种美不胜收的意境,它距离每一个人并不遥远。
D、站在罗布泊的边缘,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胸膛里面深藏的苦痛与无奈。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地吹来。
B、能否阻止大脑中炎症分子的释放,是减轻痴呆症状的关键。
C、作为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沂门目连戏可谓是中国戏剧的活化石。
D、在那条河上,当地渔民至今仍保留着单脚划船。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①这样长而富有变化的墨线是中国画的特点。
[]②宋代梁楷《李白行吟图》中李白的一件斗篷,只用了不到十根线条,便勾勒出人物身体的结构,衣褶的变化。
③线条的起落及抑、扬、顿、挫都清楚可辨。
④造型以线条为主,是中国画区别于西洋画的重要特征,它是中国书法用笔方法的发展和延伸。
⑤中国画以“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独特风格,闻名世界。
A、④⑤③②①B、⑤④②③①C、⑤④③②①D、④⑤①②③5、下列填入语段横线上最能表达贝多芬内心痛苦的一项是( )(2分) 贝多芬什么也听不见,很久很久背身站在指挥台上,直到一个女孩拉着他的手向观众答谢时,他才缓缓地转过身来。
2018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学校考查的出发点是测试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这一出发点可以繁衍出成千上万套试卷习题,下面是整理的2018 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帮助你们。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A. 狼藉/ 慰藉炫耀/ 头晕目眩凫水/ 袅袅烟云B. 谰语/ 斑斓憔悴/ 鞠躬尽瘁躯壳/ 金蝉脱壳C. 绽开/ 沉淀赫然/ 万恶不赦横渡/ 涕泗横流D. 帷幕/ 蓦然劫难/ 在劫难逃亘古/ 断壁残垣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缄默一霎时姗姗来迟冥思遐想B.羸弱戈壁滩一反既往豁然贯通C.深邃颤巍巍更胜一筹狂妄自大D.娴熟文绉绉重峦叠障混为一谈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⑴传唤来的同乡集资把他保了出来,问他事由,他只是说自己一时糊涂,走错了人家。
他不想让颠沛在外的同乡阴影。
⑵2015 年“寻找最美医生”颁奖典礼通过展现医生们的感人故事和崇高境界____ 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⑶谈论沂蒙精神及其影响力,我们既要有文化自信,不_____ ,又要有全国视野,不盲目乐观。
A.蒙受弘扬妄自菲薄B.蒙受宣扬妄自尊大C.承受弘扬妄自尊大D.承受宣扬妄自菲薄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科学家应该用专业的知识去传播科学性的精髓,让科学获得最广泛公众的支持和理解,这是科学家的责任,也是一种担当。
B. 第六届中国国际赏石旅游文化节开幕之际,来自国内的百余位赏石名家齐聚费县,以石为媒,以石会友,助推费县旅游事业。
C. 2016 年4 月4 日。
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荣获“国际安徒生将”,该奖每两年评选一次,被誉为“小诺贝尔文学奖”。
D. 5 月21 日,临沂厉家寨樱桃节大山景区登山活动如期举行。
看到初夏临港新城的壮美景色,让游客们深深地喜欢上了这里。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1988 年,几只原本生活在欧洲大陆的斑贝被一艘货船带到北美大陆B. “啊,萤火虫就在我的手上。
江西省中考语文专项练习能力提升试题及答案江西省2018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教学质量达标检测试题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脸颊(xia)讪笑锐不可当(dāng)持之以衡B.怂恿(sǒng)瓦砾万恶不赦(she)长吁短叹C.孱水(chan)羁伴相形见绌(zhuo)寻章摘句D.牟取(mou)啜泣踉踉跄跄(liang)遮天敝日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姑妈是宽宏大量的人,难道还在我们小孩子身上计较不成? B.同学们喜欢在课余阅读一些经典作品,每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C.春天到了,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D.双方代表经过几轮艰难谈判,一拍即合,签署了合作协议。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民俗是民间流传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
B.中餐的推广使豆腐日益受到各国的欢迎是可以预期的。
C.不仅议论要提出观点,还要有能证明观点的材料。
D.《水浒传》记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
②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
③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
④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
⑤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
A.①②⑤③④B.①②③⑤④C.④②①⑤③D.④②①③⑤5.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元阳的哈尼梯田依山顺势,层层叠叠,连绵向上,直通云海。
无论登上哪座山顶,绕着山路转一圈,每个角度都能见到不一样的梯田。
_________春季,微风过处,梯田波光粼粼,像极了木刻年画;夏季,禾苗生长,梯田青翠欲滴,自是清新水彩画——A.然而,哈尼梯田的模样,却受到季节因素的影响。
2018年语文中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伟岸(àn) 修身(xiū) 预兆(zào) 不知所错(cuò)B.悬念(xuán) 缠绕(yào) 摄影(shè) 络绎不决(jué)C.哈达(hā) 聆听(líng) 坚难(jiān) 兴致勃勃(bó)D. 劳碌(lù) 天分(fèn)晶莹(yíng) 妙手偶得(ǒu)【知识点】字音字形【试题解析】此题考查常用字的正确读音。
A项“预兆”读“zhào”,“不知所错”正确字形是“措”;B项“缠绕”读“rào”,“络绎不决”正确字形是“绝”;C项“哈达”读“hǎ”,“坚难”应为“艰难”。
【答案】D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每一条河流都是一曲古老的赞歌,唱出了远古文明的,从未看过翻滚的巨浪的人,难以想象万马奔腾、的壮丽景象。
让我们迈开脚步,打开,投入大自然的。
A.光芒一碧万顷心曲怀抱B.辉煌一泻千里心扉怀抱C.光芒一往无前心扉情怀D.辉煌一望无际心曲情怀【知识点】词语成语【试题解析】此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
可用排除法,第三条横线,固定搭配“打开心扉”,排除AD,第四条横线,一般说“投入怀抱”,而不说“投入情怀”,所以排除C,选择B。
【答案】B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当与书中各异的人和事交融时,我们会发觉生命的深意。
②走进图书馆,触目那些或发黄或簇新的书籍,它睿智的灵光会将我们的眼睛映照得明亮。
③因此,只要我们常常置身于书的天地,我们的心灵就能得到寄托和重塑。
④然后翻开书,进入思想的丛林,我们会顿觉油墨的芬芳沁人心脾。
A.“我们”是代词,“油墨”是名词,“走进图书馆”和“映照得明亮”都是动宾短语。
2018年中考写景散文阅读理解专项复习试题及答案(本试题共100分,时间120分钟)【一】清凉山的声音(15分)①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走近南京清凉山的。
原先,清凉山于我而言只是一个词、一个区域的名号,当我走进清凉山、走向它的一草一木,我却听到了一种声响,这样的声响缠绕着我的脚步,使我无法轻松地游走。
②清凉山实在算不了什么山,海拔65米的高度远不及现在的高楼,但正是这毫不起眼的高度,却有着不同于一般的长度。
这长度的一端远远连接着三国,连接着一代枭雄曹操的浑厚声响:“生子当如孙仲谋!”当年,孙权就是在这里临水筑墙,硬生生地将挥师南下势如破竹的曹操,挡在了石头城外,不可一世的曹操也只能徒然长叹。
那声响撞击着坚如磐石的岩壁,在水天中回旋,也回旋在宋人辛弃疾的词中:“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不同的时代、同样的声音,蕴含的意蕴也就完全两样。
如果说曹操喊出的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强音,辛弃疾应和的则是时无英雄的无奈和叹惋。
③走在清凉山上,那些散落在泥土深处、隐匿在岩石缝隙间的声音碎片,总是明晰地震动着耳膜。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潮水拍打着刘禹锡《石头城》的声响,粘连着越过女墙的月影,不时在清凉山传响。
不知当年的唐后主李煜在此建避暑行宫,是否听到过这样的声音。
也许,他只是一味地陶醉于花光月影下,浸沉在艳词丽句中,乃至忽略了飞逸的云霞、东逝的流水。
直至身陷囹圄,一国君主颜面扫地时,他才恍然悟觉:春花、秋月,雕栏、玉砌,已在东风的吹拂中,成为无法再现的往事。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他问天地,他问自己,可是天地不语,他自己也无言以对。
然而,这样的“问”却淤积在清凉山的台阶上,踏上那一级级台阶,它便融进你的足音,传入心里,产生重重的回响。
④沧海桑田,东流江水的声响已远远消失在清凉山之外,似乎只有“南唐古井”伸出的破裂头颅还在与后人对视,讲述着属于南唐的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