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原试题

马原试题

马原试题
马原试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1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第小题1分,共40分)在第小题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继承的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是()

A.辩证法思想

B.唯物主义思想

C.可知论思想

D.决定论思想

2、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具体实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

A、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庸俗唯物主义

3.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最显著特点在于它具有()

A.社会性

B.历史性

C.系统性

D.实践性

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

A、肯定世界的统一性还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B、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是统一于静止

C、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是统一于客体

D、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

5.“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句话强调的是时间的()

A.客观性

B.无限性

C.方向性

D.一维性

6、时间和空间是()

A、物质的唯一特性

B、物质的根本属性

C、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D、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

7.在世界的统一性问题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共同之处在于二者都认为()

A.世界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本原

B.世界万物的本原是主观精神

C.世界万物的本原是物质

D.世界万物的本原是客观精神

8、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都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

A、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的原理

B、量和质相统一的原理

C、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

D、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原理

9.矛盾具有两个基本属性,其中一个是斗争性,另一个是()

A.同一性

B.普遍性

C.绝对性

D.客观性

10、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在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普遍起作用的规律,它在()

A、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后表现出来

B、事物经过一次辩证的否定后表现出来

C、事物发展的任何阶段上都表现出来

D、事物经过量变向质变转化后表现出来

11.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引起质变哲学道理的是()

A.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B.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1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A、主观精神的产物

B、客观精神的显现

C、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D、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3.下列命题中,正确阐述了实践含义的是()

A.实践是个人的日常生活活动

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的活动

C.实践是主体改造客体的活动

D.实践是主体应付环境的活动

14、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

A、真理具有客观性

B、真理具有绝对性

C、真理具有相对性

D、真理具有全面性

15.下列选项中,属于感性认识不同于理性认识的特点的是()

A.形象性

B.间接性

C.全面性

D.主观性

16、判断一种观点对错的依据是()

A、伟人之言

B、吾人之心

C、众人意见

D、社会实践

17、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18.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它可以()

A.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B.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C.决定社会进步的程度

D.制约和影响社会发展

19、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

A、对人的生理结构的影响来实现

B、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影响来实现

C、对民族气质的影响来实现

D、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来实现

20.生产关系概念反映的是()

A.人们在物质生产中的经济关系

B.人们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C.人们之间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D.人们之间的压迫与被压迫关系

21、国家就其起源来说,它是()

A、暴力掠夺的产物

B、社会契约的产物

C、产品分配不公的产物

D、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22、马克思主义认为,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

A、唯一形式

B、基本形式

C、辅助形式

D、特殊形式

23.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对矛盾中()

A.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的性质

B.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

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D.上层建筑各部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立即发生变化

24、交往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它指的是()

A、历史主体和历史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形式

B、人与人之间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交往的总和

C、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活动

D、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赖形式

25.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是()

A.争取民主自由问题

B.争取人类解放问题

C.争取公平正义问题

D.夺取国家政权问题

2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说明实行这种制度遵循了()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D、经济制度决定生产力状况的原理

27.要正确认识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就必须坚持历史主义的观点,这是因为()

A.杰出人物总是一定阶级的代表

B.杰出人物的出现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C.杰出人物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D.杰出人物既有功绩又有错误

28、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是()

A、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B、物质文明的发展水平

C、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

D、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

29.从总趋势上看,人类历史发展是()

A.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B.前进的、上升的、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C.有时前进、有时倒退的过程

D.有时进步、有时落后的过程

30、人生观的核心是()

A、关于人生目的的观点

B、关于人生理想的观点

C、关于人生态度的观点

D、关于人生意义的观点

31.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A.在时间上是相互分离的

B.在空间是相互分离的

C.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D.是先后进行的两次劳动

32.货币产生后,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外化为()

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B.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C.商品和货币的矛盾

D.货币和资本的矛盾

33.价值规律调节社会资源配置的作用是通过()

A.商品价格始终与价值相一致实现的

B.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实现的

C.商品价格经常高于价值实现的

D.商品价格经常低于价值实现的

34.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从本质上看是劳动过程和()

A.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C.价值分配过程的统一

D.价值实现过程的统一

35.剩余价值是()

A.资本集中的源泉

B.资本再生产的源泉

C.资本周转的源泉

D.资本积累的源泉

36.从发展趋势看,在技术进步的扩大再生产中()

A.资本的技术构成会提高,资本的价值构成会降低

B.资本的价值构成会提高,资本的技术构成会降低

C.随着资本技术构成的变化,资本有机构成会不断降低

D.随着资本技术构成的变化,资本有机构成会不断提高

37.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目的是要说明()

A.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条件

B.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条件

C.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D.提高剩余价值率的基本方法

38.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部门内部的竞争会形成()

A.商品的个别价值

B.商品的社会价值

C.商品的生产价格

D.部门的平均利润率

39.资本主义条件下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资本形态是()

A.产业资本

B.商业资本

C.借贷资本

D.农业资本

40.生产价格的形成是以()

A.剩余价值率的存在为前提

B.利润率的存在为前提

C.平均利润率的存在为前提

D.年剩余价值率的存在为前提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材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有()

A.控制论

B.细胞学说

C.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D.生物进化论

2、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表现在()

A、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

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3.下列选项中,体现矛盾特殊性的有()

A.量体裁衣

B.对症下药

C.因材施教

D.因地制宜

4、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有()

A、磨擦生热,热胀冷缩

B、冬去春来,夏尽秋至

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D、勤学出智慧,实践出真知

5.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主要表现在()

A. 实践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

B.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

C.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

D.实践不断为人们认识的发展提供经验材料

6、国家与旧的氏族组织相比较具有的显著特征有()

A、按血缘关系划分居民

B、按地区划分居民

C、管理社会公共事务

D、拥有居民的自动的武装组织

7.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体系中起决定作用,表现为()

A.它决定生产力的发展程度

B.它决定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

C.它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D.它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

8.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下列属于剩余价值转化形式的是()

A.产业利润

B.商业利润

C.银行利润

D.借贷利息

9.下列各项正确说明我国当前的改革的性质和特点的有()

A.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B.我国的改革是在党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

C.我国改革力量的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

D. 我国的改革是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前提的

10.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

A.商品的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B.价格与价值相背离及趋于一致

C.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D.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简述生产力的含义以及现代生产力系统的要素。

2、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

3.简述规律的含义及其特点。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什么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本大题满分共20分)

1、试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说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意义。

2.试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