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省扬州市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三课 文科附加题之材料概括分析题教案

江苏省扬州市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三课 文科附加题之材料概括分析题教案

江苏省扬州市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三课 文科附加题之材料概括分析题教案
江苏省扬州市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三课 文科附加题之材料概括分析题教案

文科附加题之材料分析题

●教学目标

1. 了解文科附加题第三项的命题思路和题型规律。

2. 分析有关材料的常规写作思路。

3. 掌握该类题型的基本答题策略。

●重点、难点

重点:

1. 了解文科附加题第三项的命题思路和题型规律。

2. 掌握该类题型的基本答题策略。

难点:分析有关材料的常规写作思路。

●设计思想

文科附加题的第三大项名著阅读,由于文本本身的多样化,对学生平时的语文素养要求较高,但是相对固定的命题规律又让它的得分相对可控,因此要重视这一题的研究与训练,争取获得更好的表现。

●教学资源

1.资料辑录。

1)文档:

2008-2013江苏高考加试题汇总

2010加试题汇总

2011加试题汇总

2012加试题汇总

2012-2013学年高三上期末附加题汇编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加试题汇编

●教学设计

●课堂反馈

【典型例题分析】

慢词长调是中晚唐以来就在社会上流传的一些俗曲,是配合当时新兴音乐歌唱的里巷俗歌。《花间集》所收的是诗客曲子词,这些诗人文士所写的词,大半都是小令。小令的格式与诗比较接近,因此

..,诗人文士常常自己觉得..诗人文士插手写词后,习惯于写小令。/而且

比较高雅,而慢词长调当时是流行于市井之间的,所以

..,他们不肯去写慢词长调。/慢词长

调的填写,要配合音乐的曲谱,它的格律要求更加严格,不像五七言的字句那么简单。因此

..,

一般的诗人文士也不能为。/\\柳永的出现就像一座里程碑

...。他的创作突破了小令的范畴,而以慢词长调为主。写慢词长调就要铺排,铺展开来叙述,就不能够只以一个重点的感发为主。它不像欧阳修的词,也不像李后主的词,也不像冯延巳的词。他们是在语言文字之外,

有很高深的意境、境界,教你去联想想象。柳永的长调呢?因为

..铺陈,就好像都明白地说出

来了,没有可发挥的余地。所以

..有些文人诗客评价柳永词浅俗,比如王灼在《碧鸡漫志》中就批评柳词:“唯是浅近卑俗,自成一体,不知书者尤好之。”/值得注意的是,柳永所写的相思离别之情,不再是女子的口吻,而是从一个客子身份来写,他开创性地选取高远的景物,

并在词作中融入了自己的追寻和感受,这是柳永词最大的特色

..........。\\

(选自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有删改)24.文中说柳永之前诗人文士不写慢词长调的原因有哪些?请加以概括。(3分)

由于格式与诗接近,诗人文士插手写词习惯写小令;慢词长调是市井流行,诗人文士自认高雅,不屑写;慢词长调对音乐和格律要求更高,一般诗人文士不会写。(一点1分)【合理分层,找准答题区域,然后摘抄或概括】

25.请具体解释“里程碑”一词在文中的含义。(6分)

比喻的手法【功能义,1分】,里程碑比喻柳永在词创作史上的重要意义或重大突破【表层义,1分】。形式上,柳永开拓了慢词长调的创作,采用铺排的方式写作(2分)。内容上,柳永以男子口吻写离别相思,选取高远的景物,融入自身的感受(2分)【依据文本内容,抓住表层义中的关键词“重要意义”和“重大突破”,解释概念的深层义】。

26.你是否同意王灼在《碧鸡漫志》中对柳词“浅近卑俗”的评价,试以《雨霖铃》为例分析说明。(6分)

同意。柳词以慢词长调为主,就要使用铺排的手法,没有了联想想象的余地【选文中的依据】,所以“浅近卑俗”(3分)。如《雨霖铃》上片“寒蝉”、“都门”和“执手”三句【举具体例说明】,铺叙离别之景,铺写离别之情,通俗易懂,直抒胸臆,几乎无想象余地(3分)。

不同意。柳词写相思离别,从男子角度出发,结合了高远景物、融入了自己的感受(留有想象的余地)【选文中的依据】,对词的创作是一种突破,所以“不俗”(3分)。如《雨霖铃》“念”字领起的一句【举具体例说明】入景高远,下片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融入自己的感受,使离别之情更真实(3分)。

【高考演练1】《怀鲁迅》郁达夫

真是晴天的霹雳,在南台的宴会席上,忽而听到了鲁迅的死!

发出了几通电报,荟萃了一夜行李,第二天我就匆匆跳上了开往上海的轮船。

22日上午10时船靠了岸,到家洗一个澡,吞了两口饭,跑到胶州路万国殡仪馆去,遇见的只是真诚的脸,热烈的脸,悲愤的脸,和千千万万将要破裂似的青年男女的心肺与紧捏的拳头。

这不是寻常的丧葬,这也不是沉郁的悲哀,这正像是大地震要来,或黎明将到时充塞在天地之间的一瞬间的寂静。

生死,肉体,灵魂,眼泪,悲叹,这些问题与感觉,在此地似乎太渺小了,在鲁迅的死的彼岸,还照耀着一道更伟大、更猛烈的寂光。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鲁迅的一死,使人们自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鲁迅之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

鲁迅的灵柩,在夜阴里被埋入浅土中去了;西天角却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

1936年10月24日在上海24.文中第三节所写的“将要破裂似的青年男女的心肺与紧捏的拳头”,反映了青年男女什么样的心情?(3分)

【参考答案】(3分)“破裂似的心肺”:对鲁迅去世的悲痛。“紧捏的拳头”:决心继承鲁迅的遗志;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愤恨。(对鲁迅的价值没有得到普遍认同的悲愤;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愤恨。)

25.请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6分)

【参考答案】(6分)鲁迅逝世后,千万青年对他的爱戴和崇仰使人们更加认识到他的伟大,这表明了民族振兴的希望。但鲁迅之死与黑暗势力的迫害有关,鲁迅逝世后,还有相当一部分国民无动于衷、麻木不仁,这表明当时中国还处在黑暗、蒙昧之中。

26.结尾一节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结合全文,说说你对“西天角却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这句话的理解。(6分)

【参考答案】(6分)①象征手法。②鲁迅虽然逝世了,但是他的精神不死。

或作:鲁迅虽然逝世了,但新的力量必然产生。或作:表达了对民族和文化振兴的期盼。●课后测评

铺排典故虽然不是中国旧诗先天不足而带来的胎里病,但是从它的历史看来,可以说是它后天失调而经常发作的老毛病。从六朝到清代这个长时期里,诗歌愈来愈变成社交的必需品,贺喜吊丧,迎来送往,都用得着。就是一位大诗人也未必有那许多真实的情感和新鲜的思想来满足“应酬”、“应景”的需要,于是不得不“为文而造情”,甚至以“文”代“情”,偷懒取巧,罗列些典故来敷衍搪塞。在旧社会里,政治的压迫和礼教的束缚剥夺了诗人把某些思想和情感坦白抒写的自由。譬如他对国事朝局的愤慨、在恋爱生活里的感受,常常得绕个弯,借古典来传述;明明是时事,偏说“咏史”,明明是新愁,偏说“古意”,甚至还利用“香草美人”的传统,借“古意”的形式来起“咏史”的作用,更害得读者猜测个不休。还有艺术上的原因,诗人要使语言有色泽、增添深度、富于暗示力,好去引得读者对诗的内容作更多的寻味,就用些典故,仿佛屋子里安放些曲屏小几,陈设些古玩书画。不过,对一切点缀品的爱好都很容易弄到反客为主,好好一个家陈列得像古董铺子兼寄售商店。

(选自钱钟书《宋诗选注》,有删改) 24.文中所说中国旧诗“老毛病”的形成原因有哪些?请加以概括。(6分)

24. 古代诗人为应酬滥用典故,政治压迫和礼教束缚迫使诗人不能自由抒情,不得不用典,诗人为追求艺术感染力而过度用典。

25.请具体解释“反客为主”在文中的意思。(3分)

25.

容的表达。

26.请结合材料,从艺术上分析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用典的效果。(6分) 26. 这首词的用典形成了特殊的艺术效果。(就增加内容深度、使语言富有暗示力、引导读者深入品味等方面谈看法且能正确举例) 这首词用典过多,减弱了艺术表现力。 (就晦涩费解、卖弄学问等方面谈看法且能正确举例) 也可兼谈上述两方面内容。

金庸阁下除办报外仿佛以史学佛学自负,对于以小说知名,尤其是以武侠小说知名,自己是

不是有点觉得未展所长,以末技得虚名,似不免略感怏怏?依我看则大可不必。阁下所透露的史学佛学见解,论水平未必是“超一流”,若著书立说也不见得能称首席什么家,得什么国际大奖。然而以史学佛学入小说,在武侠中讲“破相”,那就超人一筹了。好比不会武艺的痴公子段誉,只在无意中学了一着“凌波微步”,就到处能“逃之夭夭”;而且有个时灵时不灵的“六脉神剑”,看不见,摸不着,弹指一挥间忽然有效,就能出其不意露上一手。这道理在《金刚经》、《法华经》里并非唯一高妙思想,而移入武侠小说立刻产生“裂变、聚变”,威力无穷了,又如《侠客行》中的石破天,呆头呆脑,一片天真,然而处处机缘凑巧,矛盾相成,最后以不识字超过了识字人,以不知道“我是谁”,超出了一切有“我”之人,尤其是那位大“我”发狂的大宗师白自在。这只是“无我”的一解。这一解在佛学中算不得什么最高深的了不起理论,不过是参禅的一个“话头”法门,但在小说中就是“超凡入圣”了。阁下仿佛总想在小说中不讲而讲一点什么道理。这些见解未必“超凡”,但进入小说,特别是武侠小不说,就大大“脱俗”了。无言胜有言,不武胜武,愚而智,弱而强,似佛似道,所以能迈过前人难有后继,虽有败笔,仍卓然自成一冢。前有粱羽生,后有古龙,俱写侠情,各有殊胜,然抒写人情佛理尚逊一筹。(选自金克木《与小说对话:不败求败》,有删改) 26.请简要概括文中段誉、石破天两个人物的共同特征。(4分)

愚能胜智,弱能胜强。

27.文中画线句中的“不讲而讲?”指的是什么?(5分)

“不讲”是指:正面表达见解,不是小说主要目的。

“讲”是指:随着情节推进,金庸

小说有意无意地表达了某些关于人生、世界的见解。

28.从这段文字看,作者对金庸有哪些评价?(6分)

作者对金庸的佛学史学水平持保留态度;对他的武侠小说的创作成就,是肯定的;对他以佛学史学人小说,丰富思想文化内涵,是推许的。

江苏高考语文附加题

江苏高考语文附加题 一、《三国演义》 1.作为历史题材小说,《三国演义》源于历史,又不拘执于历史,在艺术方面具有多方面成就请你对此略作评价。 (1)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善于把人物放在惊心动魄的军事、政治斗争中,放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来塑造全书写了四百多人,其中主要人物都是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的艺术典型如人们所谓的“三绝”,即曹操的“奸绝”奸诈过人;关羽的“义绝”“义重如山”;孔明的“智绝”机智过人等就是典型的例子。 (2)它长于描述战争全书共写大小战争四十多次,展现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其中尤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最为出色对于决定三国兴亡的几次关键性的大战役,作者总是着力描写,并以人物为中心,写出战争的各个方面,如双方的战略战术、力量对比、地位转化等等,写得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各具特色,充分体现了战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既写出了战争的激烈、紧张、惊险,而又不显得凄惨,一般具有昂扬的格调,有的还表现得从容不迫,动中有静,有张有弛。 (3)它的结构宏伟壮阔又严密精巧以蜀汉为中心,以三国的矛盾斗争为主线,来组织全书的故事情节,把长达百年的时间,多至数百的人物,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件,写得井井有条,脉络分明,各回能独立成篇,全书又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 (4)语言精练畅达雅洁,明白如话在当时用近于白话来写长篇小说,是一种创举。 2.简述一个表现诸葛亮“多智近妖”的故事 答:诸葛亮借东风:周瑜为没有东南风而病倒在床上诸葛亮给周瑜开了个“药方”,上面写着:“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说他能借来东风,他让周瑜为他搭起高九尺的七星坛,然后自己在坛上做法几天之后,果然刮起了东南风周瑜嫉妒,便派人去杀诸葛亮然而诸葛亮早有预防,事先回夏口去了。 3.简述一个有关诸葛亮足智多谋的故事。 答:草船借箭:周瑜刁难诸葛亮,令其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却立军令状三天完成他前二天按兵不动,暗中叫鲁肃备大船二十,各船扎草人千个第三天四更,江上大雾迷漫,诸葛亮率船到曹军水寨前擂鼓呐喊佯攻,曹军怕中计,下令弓箭手向江中射箭这一妙计使诸葛亮不费吹灰之力就完成了任务。 4.《三国演义》中哪个场面最能让人发出“出师末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天襟!”的感叹?请简要概括。 答:秋风五丈原:诸葛六次出兵祁山,司马懿坚守不战诸葛亮派人侮辱,司马懿不为所动不久诸葛亮病危穰星不成,遂将平生所学传授给姜维,并作好身后的军事安排尚书李福赶到,诸葛亮推等蒋琬、费袆相继为丞相继承人后死去时年五十四岁是夜,天愁地惨,月色无光。 5.简述一个能表现刘备“长厚似伪”的故事。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中考语文试卷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中考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30分) (共8题;共30分) 1. (2分)(2014·济南)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讪笑(shàn)陨落(yǔn)痴想(chī)头晕目眩(xuán) B . 滞留(zhì)归省(xǐnɡ)哺育(pǔ)鲜为人知(xiǎn) C . 雷霆(tínɡ)阻遏(è)觅食(mì)忍俊不禁(jīn) D . 藩篱(fān)两栖(xī)推崇(chónɡ)油光可鉴(jiàn) 2. (2分) (2017七下·武威月考) 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读如春,你心便无冬;读如秋,你心中便挂满果实。从阴雨读出晴日,从暗夜读出________,从枯黄读出________,从沙漠读出清泉,你就读出了常人所读不到的________。读的最高境界是读出________,这样才能把被读的生命与自己的生命读在一起。 A . 霞云翠绿意境灵魂 B . 光明翠绿意义生命 C . 霞云丰润意义灵魂 D . 光明丰润意境生命 3. (2分) (2018八上·鸡西期末)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我们要崇尚科学破除学信。 B . 读经典作品会拓宽我们的视野。 C . 为了防止疫情不再反弹,上级要求各学校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D . 在教师节庆祝大会上,学生们一起唱起了《明天我就成了你》这首歌。 4. (2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是() A . 《蒹葭》选自《诗经》,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时期五百多年的诗歌作品305篇。 B . 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在《论美》中谈到了美貌与美德的关系,告诉我们:只有把美的形貌和美的德行结合起来,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C . 茅盾的《百合花》是一篇小说,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情节安排精巧合理;二是通过细节描写等多种方法,人物形象塑造得十分丰满。 D . 《囚绿记》选自陆蠡的散文集《囚绿记》。作者借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颂扬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 5. (2分)下面对这首诗歌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山行

【强烈推荐】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大揭秘

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大揭秘 一、历史材料题的特点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材料解析题是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是高考历史主观性试题重要的组成部分。历史材料解析题一般的格式是由“材料”(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和“设问”组成。材料解析题作为一种考察方式,有它自己的特点,不管有几个材料,总有一个中心,我们可以称其为题眼,也可以说是命题者的意图:命题者往往想通过这一题考察学生的哪些知识。一般的命题意图思路是:材料一指出了……;材料二指出了……;材料三指出了……;几个材料,分别从_、_、_等方面提供了关于_的信息;由此可以判断出此题是想考察考生的_知识,这就是命题者的意图,这就是题眼。因此,我们就可以结合教材中有关的知识来回答题后所提到的问题。把握题眼,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关键;(2)先阅读题后的设问,带着问题阅读材料,有利于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3)答题要简练,为什么答什么,不要过多解释。历史材料分析题按选择的材料可以分为:(1)文字型(文言文现代文外文翻译);(2)数据型(数字表格、饼状图、拄状图、曲线图等);(3)图片型(文物图漫画地图);(4)混合型(文字、数据、图片的综合)。这四种形式的设问结构可以分为:提炼观点(归纳材料的要点)、分析比较(分析原因,比较联系与区别)、评价认识(评价观点与人物,得出结论)等。 二、历史材料题的类型及分析: 1、文字型(文言文现代文外文翻译等) 文字型(文言文现代文外文翻译)材料解析题中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对史料文本的解读。目前学生比较难以把握的有以下几种文本:(1)古代文言文,尤其是先秦的。但高考命题者一般避开这个问题,难以读懂的都加上注释,但对文言文水平较差的同学还是有一定难度的。(2)国际关系条约文本。主要存在语法上的把握问题。(3)近代文言,这类材料高考比较多。(4)一些难懂的名词。回答此类题目,除了打好基础外,还应注意两点:第一,认真阅读,理解史料,抓住题眼。要完整准确地把握题意,首先要将史料弄明白。将原文不妨看个两三遍,对似懂非懂的地方,要联系上下文,再和中学课本中的有关知识结合起来。第二,针对所问,归纳概括。理解史料原意后,就要根据题目要求来回答问题。这一步的关键是扣紧问题,语言要简练,高度概括。 例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31年刑部奏称:“现今直省地方,俱有食鸦片烟之人,而各衙门尤甚,约计督抚以下,文武衙门上下人等,绝无食鸦片烟者,甚属寥寥。”—《鸦片战争》 材料二:1840年1月18日,澳门新闻报纸报道:“议定规银每箱若干,这些规银,系与总督衙门,以及水路文武官员。唯口所得最多……或在船上来取,或在省城交收,然亦有将鸦片准折,每次自一箱以至一百五十箱为止,却无定数。—《鸦片战争》 材料三:“中国人在道义上抵制的直接后果是英国人腐蚀中国当局、海关职员和一般的官员。渗透了天朝的整个官僚体系和破坏了宗法制度支柱的营私舞弊行为,同鸦片箱一起从停泊在黄浦的英国趸船上偷偷运进了天朝。”—马克思《鸦片贸易史》 回答:(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 (2)材料一和材料二是何关系?简要说明之。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问题? (4)以上三则材料反映了什么本质问题? 解题分析:这道题的题眼实际上是鸦片走私的危害(主要是对中国政治产生的危害)。前面这个设问都是要求学生能读懂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有用的相关信息,最后一问是关键也

江苏省扬州市2020年中考数学试题(解析版)

扬州市2020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数学试题 说明: 1.本试卷共6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8题,共8题)、非选择题(第9题~第28题,共20题)两部分.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同时务必在试卷 的装订线内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毕业学校填写好,在试卷第一面的右下角写好座位号. 3.所有的试题都必须在专用的“答题卡”上作答,选择题用2B 铅笔作答、非选择题在指定位置用0.5毫米的黑色笔作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如有作图需要,请用2B 铅笔作答,并请加黑加粗,描写清楚.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实数3的相反数是( ) A. 3- B. 13 C. 3 D. 3±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相反数的定义判断即可. 【详解】3的相反数是﹣3.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相反数的定义,关键在于牢记相反数基础知识. 2.下列各式中,计算结果为6m 的是( ) A. 32m m ? B. 33m m + C. 122m m ÷ D. ()3 2 m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方和除法运算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幂的乘方运算法则即可求解. 【详解】A .253m m m ?=,不符合题意 B .3332m m m +=,不符合题意 C .12210m m m ÷=,不符合题意 D .() 3 2 6m m =,符合题意 故选:D

江苏高考__文科附加___十部名著重点知识点__梳理

一.《呐喊》: 1.鲁迅笔下的四种人:①压迫者:赵太爷;赵七爷。 ②革命者(反抗者):夏瑜;狂人。 ③被压迫者:阿Q;孔乙己;单四嫂子。 ④帮闲、看客:是一个重要群体,盲目随大流,构成了压迫者的 ○如 随从形象,如“苍蝇一般让人恶心又挥之不去。:《药》中 “花白胡子”“驼背五少爷”《明天》中的“红鼻子老巩,蓝鼻子 阿金” 意义:帮闲既可以使帮凶,又可以是庸众,正是他们加深了被压 迫者的苦难,伤害了革命,但革命者对这群目标不明显的人又没 有好办法。 2.吃人:①生命,②精神(封建制度,礼教等对人生命的践踏和剥夺,对人精神上的控 制腐朽) 3.听将令:即文艺服从新民主主义思想文化革命的需要,成为时代的呐喊,而不只是个 人的奋斗,表明鲁迅的思想发展到一个新高度。 曲笔:即根据听将令的指导思想而采用的艺术形式——删除些黑暗,装点写 欢容,使 作品比较显出若干亮色。例如:《药》的结尾,在夏瑜的坟山平添一个花环, 象征革命后继有人,为革命助阵,《明天》中单四嫂子丧子,想 在梦中再见到她的孩子,鲁迅未将这梦摧毁,仍留下一点希望, 在其结尾写道“只有那暗夜未变成明天,却仍在寂静里奔波” 4.月光:详见蓝P108 5.手法:白描,细节刻画。详见红P218 二《家》 ㈠常识:巴金:原名:字:祖籍:生于四川成都官宦家庭,1928年在巴黎完成其第一篇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发表,爱情三部曲:激流三部曲: ㈡主题:是其代表作,以上世纪20年代初期(五四新思潮)中国四川成都为背景,以祖孙两代矛盾冲突为主线。 思想成就:通过梅、明凤、瑞珏三女子的悲剧,控诉了封建旧家庭和旧制度(高 老太爷,克明)封建礼教和迷信(陈姨太)对年轻生命的践踏,揭露控诉了封建 制度的罪恶。 人物:⒈觉新(以巴金大哥为原型)⑴形象:仁爱,稳重,顾全大局,是家中性格最复杂的人物,思想新旧参半,有较突出的两重性(Ⅰ五四新思想,Ⅱ长房长孙地位和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xx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 (测试时间:100分 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24分)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B .“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响度大 C .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不能证明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 .超声波与次声波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都是340m/s 2.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中,需要放热的是(▲) A . 干冰变小 B .干手机将手烘干 C .树叶上的霜 D .冰雪消融 3.下列光现象与日食的形成原因不同的是(▲) 4.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之句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照物是(▲) A.水 B.桥 C.人 D.地面 5.两支合格的温度计玻璃泡中所装的水银一样多,但细管内径不同。现将它们的玻璃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那么(▲) A . 内径细的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当然也较大 B . 内径粗的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当然也较大 C . 尽管内径不同,但水银柱升高的高度相同,示数也相同 D . 内径细的水银柱升得较高,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 6.国庆假期,在河湖湾风景区内,小明戴着一副墨镜时,看到了一株“黑叶红花”的睡莲,他感到奇怪,于是取下墨镜,这时看到的却是一株绿叶白花的睡莲。请问,这幅墨镜的镜片的颜色可能是(▲) A .黑色 B .红色 C .绿色 D .白色 7.能正确反映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偏折的光路是(▲) A.小孔成像 C.手影游戏 D.树下阴影 B.水中倒影

2017年全国1卷高考历史题解析

2017年全国1卷高考历史题解析 平定一中苏双银 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今北京)。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解析】本试题依托经典史料,呈现出分封制的时空特征,考察学生对分封制认识,从选项内容设置看,试题采取了比较思维选项设置,学生所需要基本知识是分封制政治实质(D分封制把王畿之外土地分封给贵族,实现王权通过各层贵族对地方统治,其中君主贵族实行分权体制,确定了分封下贵族政治)和对文化交流与文化认同的影响(A是间接影响),以及中央集权的基本特征(BC属于中央集权下政治特点),以点带线考察内容主题是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和历史发展的趋势。涉及两大政治制度即分封制与郡县制特征的比较。 25.表1 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解析】本题采用了大事年表形式,呈现出历史事实演变中的基本过程,表格主题“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与图表信息结合时空域特征明确。学生思考重心放在与四个选项的逻辑推论上,A是本主题的背景,B不符合主题领域特征(中央对地方管理),D信息提炼与图表信息相悖。因此正确答案是C。本题学生应具有的基本史实是汉武帝中央集权的措施。 26.表2

表2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解析】本题是史料辨析题,主题明确“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设问明确要求是“不同历史叙述——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要求学生在不同历史叙述中找出共性的历史结论。强调历史叙述具有主观性,历史事实和历史结论具有客观性,史料真伪辨析是历史实证的前提,是历史学习和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基本能力。 27.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解析】本题涉及历史现象的时间是“明前中期——明后期”,核心主题是“朝廷对饮食器皿等级管制从严格到松弛”问项是“这一变化反映了”,解题关键在“这一变化”本质是饮食器皿上变化反映的是社会习俗的变迁。思维转化为学生熟悉思维即“决定社会习俗变迁的原因是什么,社会习俗变迁产生的影响是什么”的思路上来,用唯物史观分析,社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A不符合这一理论认识,C项说法绝对化没有适当反映出伦理瓦解的程度性排除。D项是材料信息的一种表象之一,失之于信息片面。正确选项是B项。符合唯物史观认识论。 28.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1钱。这一举措 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 【解析】本试题提供信息丰富,主题是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的艰难。本题可以看到中国近代是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的近代化,受到列强排挤和压制,立意在于反思中国近代化进程,民族经济发展一定是以民族政治独立为前提的,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经济现代化发展。考察国家政策的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BC不符合材料主题排除,D项放在洋务运动特定时空中思考,没有政治独立,中国重工业无从发展是历史事实。因此排除。正确选项是A。此试题平实的如同一个模拟题,不符合高考选拔功能。A项答案仅仅是就试题论试题而已。 29.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 C.清政府鼓励留学生的政策发生变化

江苏扬州概况导游词3篇

江苏扬州概况导游词3篇 扬州,地处江苏省中部,长江下游北岸,江淮平原南端,是南京都市圈和上海经济圈的节点城市,国家重点工程南水北调东线水源地.下面是江苏扬州概况导游词,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江苏扬州概况导游词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各位游客:这是唐朝大诗人李白的千古绝句。此外杜甫、白居易、刘禹锡、杜牧等也曾将数百首歌颂扬州风光的诗歌留给了后人。今天,我们将去领略这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风采。 游客们:扬州地处长江下游北岸,江苏中部,江淮平原南端,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通扬运河贯穿东西。境内有长江岸线80.5公里。扬州是苏北重镇之一,江淮地区水陆交通枢纽。辖广陵、郊区2区,仪征、高邮、江都3市和邗江、宝应2县。全市总面积6658平方公里,总人口439万,其中市区面积148平方公里,人口44万。 扬州市境内地形西高东低,以仪征境内的丘陵山区为最高,从西向东逐渐倾斜,高邮市、宝应县与泰州市、兴化市交界一带最低,为浅水湖荡地区。仪征市、邗江县和扬州市郊区的北部为丘陵。沿江和沿湖一带为平原。境内主要湖泊有白马湖、宝应湖、高邮湖和邵伯湖等。 扬州有2480多年文字可考的历史。吴王夫差构筑耶城是扬州建城的开始。楚怀王十年(公元前319年),楚国打败了越国,在邢城基址上第二次筑城,因城墙"广被丘陵",改称"广陵"。这是扬州定名广陵的开始。秦汉之际,因广陵县城靠近长江,为一县之都会,所以,又更名为江都。东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南来的移民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促进了长江下游一带的生产发展和经济繁荣。隋代统一中国后,才改称扬州,据说大禹治水以后,把天下分为九州,扬州的改名取意于《禹贡》中的"淮海惟扬州"。 扬州的繁华,使身在北方的隋场帝杨广不胜向往,他在夜间也"吾梦扬州好"。于是他征调了数以万计的民夫开挖了南起临安(杭州),中经东都洛阳,北至琢郡(北京)的南

江苏省扬州市期末精选专题练习(解析版)

江苏省扬州市期末精选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第五章抛体运动易错题培优(难) 1.一阶梯如图所示,其中每级台阶的高度和宽度都是0.4m,一小球以水平速度v飞出,欲打在第四台阶上,则v的取值范围是() A6m/s22m/s v <

件。 2.如图所示,在固定的斜面上A、B、C、D四点,AB=BC=CD。三个相同的小球分别从A、B、C三点以v1、v2、v3的水平速度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它们同时落在斜面的D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球最后才抛出 B.C球的初速度最大 C.A球离斜面最远距离是C球的三倍 D.三个小球落在斜面上速度方向与斜面成30?斜向右下方 【答案】C 【解析】 【详解】 A.设球在竖直方向下降的距离为h,三球水平抛出后,均做平抛运动,据2 1 2 h gt =可得,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 2h t g = 所以A球在空中飞行时间最长,三球同时落在斜面的D点,所以A球最先抛出,故A项错误; B.设球飞行的水平距离为x,三球水平抛出后,球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球的初速度 3 tan30 2 h x gh v t t ? === C球竖直下降的高度最小,则C球的初速度最小,故B项错误; C.将球的运动分解成垂直于斜面和平行于斜面可得,球在垂直斜面方向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 sin30 v v ⊥ =?,cos30 a g ⊥ =? 当球离斜面距离最远时,球垂直于斜面的分速度为零,球距离斜面的最远距离 22 2 sin303 22cos30 v v d h a g ⊥ ⊥ ? === ? A球在竖直方向下降的距离是C球的三倍,则A球离斜面最远距离是C球的三倍,故C项正确;

最新江苏高考附加题及答案

语文Ⅱ卷(附加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21~23题。(10分) 宋政和间官局编书,诸臣之文,独《临川集》得预其列。靖康之祸,官书散失。私集竟无完善之本,弗如欧集、曾集、老苏大苏集之盛行于时也。公绝类之英,间气所生。同时文人,虽或意见素异,尚且推崇公文,口许心服,每极其至。而后来卑陋之士不满其相业因并废其文此公生平所谓流俗胡于公死后而犹然也? (节选自吴澄《临川王文公集>业序》) 2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4分) 22.文中的老苏、大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3.根据材料,概括王安石《临川集》在不同时期的命运。(4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4.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三国演义》中,曹操青梅煮酒,品评天下人物,认为当世只有自己和刘备可称英雄,刘备听后大喜,于是有了夺取天下的雄心。 B.《边城》里,第一个端午,翠翠在河边等爷爷,突然一阵害怕:“假若爷爷死了?”后来,爷爷在雷雨的夜里死去。死亡的阴影让小说笼上一层淡淡的忧伤。 C.《子夜》前三章用吴老太爷之死把军、政、工、商、学等各界人物聚拢到一处,为小说全景式反映中国社会面貌、剖析中国社会性质奠定了基础。 D.《哈姆莱特》中,克劳狄斯送哈姆莱特赴英国,实际是要借刀杀人,后来哈姆莱特识破了克劳狄斯的奸计,撕毁了给英王的国书,才得以脱险。 E.《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捕鱼时体会到大马林鱼仿佛也是他的朋友和兄弟,不过为了渔夫的尊严必须杀死它。这一矛盾具有扣人心弦的张力。 25.简答题(10分) ⑴《红楼梦》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风雨夕闷制风雨词”中,黛玉对宝钗说:“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请说明黛玉对宝钗的认识发生变化的原因。(6分) ⑵《阿Q正传》中,未庄谣传革命党个个白盔白甲,“穿着崇正皇帝的素”;《祝福》里,鲁四老爷一见“我”就大骂其新党,但“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这两个细节共同传达出鲁迅什么样的观点?(4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材料,完成26~28题。 语言不够“纯净”,据说是新诗的通病。然而将不同的因素冶于一炉,而使之产生浑然一体的美感效果,是诗歌艺术的可贵之处。我们并不认为诗和说话居于平等的地位。诗是经验的艺术化的表现,不是日常会话的达意。其次,文言在日常生活上虽已僵硬难用,但在艺术品中,经诗人的巧妙安排,却能“起死回生”,加强美感。反之,如果欠缺艺术的生命,则尽管一首新诗通篇不用一典,不掉一文,那种“纯净”也只是“一贫如洗”的代名词罢了。说坦白些,在文学的国度中,新诗人们是带点贵族气质的。我们宁愿自己的作品成为滞销的奢侈品,也不愿它成为畅销的牙膏,人人皆可入口,而转瞬又必吐出的牙膏。一旦超越了起码的“纯净”之后,我们不难发现,文言宜于表现庄重、优雅、含蓄而曲折的情操,而白话则明快、直率、富现实感。许多意境,白话表现起来总嫌太直接、太噜苏,改用文言则可保持恰到好处的距离。艺术当然也追求和谐,但那应该是成品的,不是原料的和谐。愈能使不同的因素化合成和谐的整体,愈能以不类为类,愈能显示作者艺术的精湛。愿“纯净主义”的信徒们多想一想。 (节选自余光中《谈新诗的语言》,有删改) 26.请分别解释文中“滞销的奢侈品”与“畅销的牙膏”的含意。(6分) 27.依据材料,概括“纯净主义”的信条。(3分)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七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七年级数学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1.2-的倒数是( ) A .2 B . 21 C .2- D .2 1- 2.下列各组运算中,结果为负数的是( ) A .|3|-- B .)2()3(-?- C .)3(-- D .2 )3(- 3.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2 77a a a =+ B .y x yx y x 22223=- C .235=-y y D .ab b a 523=+ 4. 如图,将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重新折成正方体后,“祝”字对面的字是( ) A .新 B .年 C .快 D .乐 5. 如图,表示点D 到AB 所在直线的距离的是( ) A .线段AD 的长度 B .线段AE 的长度 C .线段BE 的长度 D .线段D E 的长度 6. 如图所示是由若干个相同的小立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和左视图,则小立方体的个数 不可能是( ) A .9个 B .8个 C .7个 D .6个 7. 有理数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a b a -+的结果为( ) A .b a +2 B .b - C . b a --2 D . b 8. 通信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某通信公司的手机本地话费标准按原标准每分钟降低a 元后,再次下调了20%,现在收费标准是每分钟b 元,则原收费标准每分钟是( ) A .b a 45+ B .b a 4 5 - C .b a 5+ D .b a 5-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9.扬州市某天的最高气温是6℃,最低气温是-2℃,那么当天的日温差是 . 10.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都是我国古代文明的伟大成就,其中纵贯南北的京杭大运河修建 时长度大约为1 790 000米,是非常杰出的水利工程.将数据1 790 000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米. 11.若代数式-4x 6y 与x 2n y 是同类项,则常数n 的值为 . 12.如图,已知AB∥CD,∠1=60°,则∠2= 度. (第7题图) b 0a 第4题图 第5题图 E D A 第6题图 左视图俯视图

高考历史评析题(小论文)应试技巧分析

高考历史评析题(小论文)应试技巧分析 【命题特点】试卷中出现一种以材料中的一种或者几种观点展开评述的题目,也称开放性试题,这种题型设计极大地反映了新课程对学生学科思维和学科能力的考查,符合课改方向。 【真题回顾】 典型例题1、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卷(课标)第41题 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和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开始的。 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对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界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发达的亚洲国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临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改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的事情。 ——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典型例题2、2012年高考全国文综卷(新课标)41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图10)。 图10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教育部考试中心提供的评分参考】 第一等(12—9分): ①观点明确;②能有机结合材料并充分利用中外史实,多角度论证观点;③逻辑严密,论述充 分,表达清晰。 第二等(8~5分) ①观点较明确;②能结合材料或利用相关史实论证观点;③论述较充分,表达清晰。 第三等(4~0分) ①观点不明确;②未能利用材料或史实解释观点;③论述欠充分,表达不清晰。

扬州概况

扬州概况——精致扬州伴您游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各位游客,这是唐朝大诗人李白留给我们的千古佳句。花开如烟的三月,扬州到处弥漫着“烟雨江南”的景象。今天我们将去领略这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风采。 一、地理地貌 扬州,简称扬。地处江苏省的中部,长江北岸,江淮平原的南端。东和麋鹿之乡-盐城、凤凰城-泰州毗连,西与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的南京及安徽省天长市交界,南临长江,与有着三千年历史的镇江隔江相望,北频淮河,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通扬运河贯穿东西。 扬州是中国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享有淮左名都之誉。扬州市总面积是663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0多平方公里,整个地形是西高东低。现下辖广陵、邗江、维扬3区,仪征、高邮、江都3个县级市和被誉为荷藕之乡的宝应。 二、历史再现 吴王夫差构筑邗城是扬州建城的开始。战国时称广陵邑,西汉初称江都,后多次更名,自隋朝以来始称杨州。原先是木字旁的杨,后来演变为提手旁的扬。据说大禹治水以后,把天下分为九州,而扬州的出自于《禹贡》中的“淮海惟扬州”。九州的扬州包括了今天的浙江、福建、上海、江西、安徽和江苏省的苏南、苏中等地域。 公元605年,隋炀帝征调了数以万计的民夫开挖了南起临安,中经东都洛阳,北至北京的南北贯通的大运河。大运河全长1794公里,连接了长江、黄河、淮河、海河、钱塘江五大水系。使得扬州成为我国唯一一座与运河同步诞生的历史文化名城,是与生俱来的“运河第一城”。唐时扬州有“扬一益二”之说,“雄富冠天下”之誉。 到北京,看长城;到扬州,看运河。已成为一段美丽的佳话。夜晚的扬州让人魂牵梦挠,乾隆水上游已成为夜晚的主打品牌。坐龙船、品点心、看夜景、听专职导游讲解古运河,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三、气候季节 扬州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物产丰富。风向随季节有明显的变化,年平均气温在14.8摄氏度左右。近年市区空气优良天数为均≥340天,是一个比较适合长期居住的优雅城市。在经济发达的江苏省唯一获得“联合国人居奖”、“中国人居环境奖”,是一个为人称道的精致扬州。 四、人口状况 现今扬州市总人口459.79万,其中市区人口为121.79万。虽然扬州不大,人口不多,

2016江苏高考文科附加题强化训练一教师版

附加题强化训练(三) 一、阅读材料,完成1~3 题。(10分) 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 处)(6分) 汉氏已来,群儒区区修补,百孔千疮,随乱随失,其__危__如__一__发__引__千__钧__绵__绵__延__延__浸__以__微__灭__于__是__时__也__而__唱__释__老__于__其__间__鼓__天__下__之__众__而__从__之__其__亦__不__仁__甚__矣。释老之害,过于杨墨;韩愈之贤,不及孟子。孟子不能救之于未亡之前,而韩愈乃欲全之于已坏之后。其亦不量其力,且见其身之危,莫之救以死也。虽然,使其道由愈而粗传,虽死万万无恨! (韩愈《与孟尚书书》) 答案其危如一发引千钧/绵绵延延/浸以微灭/于是时也/而唱释老于其间/鼓天下之众而从之/其亦不仁甚矣 2.“杨墨”指我国哪两位思想家?(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杨朱和墨子(或墨翟)。 3.用自己的话概括韩愈“万万无恨”的原因。(不超过10个字)(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为儒道传承尽了全力。 【参考译文】 汉朝兴起以来,儒学家虽然对圣贤经典小有修补,但社会百孔千疮,战乱频仍,经典散佚。先王之道在这样的形势下要流传下来,危险得有如千钧一发,靠着丝丝绵绵的联系,随时都可能坠亡!在这样的时候,却还在提倡佛老之道,鼓动天下人追随,这是多么不仁不义啊!佛老的危害要超过杨墨,而我韩愈的贤达却不如孟子。孟子也不能在先王之道完全灭亡以前进行补救,而我韩愈却想在儒家经典被毁之后恢复原貌。这也太不自量力了,况且我这个人如果没有人营救已经命丧黄泉了。虽然这么说,但如果先王之道能够因为我的大声疾呼而得以承传下去,我万死不悔。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4.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红楼梦》中史湘云要开社作东,薛宝钗怕她花费大引起家人抱怨,便资助她办了螃蟹 宴。对于寄人篱下的林黛玉、家境贫寒的邢岫烟,甚至是人见人厌的赵姨娘,她都能予以关照。 B.《狂人日记》中狂人因为踹了赵贵翁的陈年流水簿子一脚,而心怀惴惴,反复思虑,在

高中历史材料分析题的答题技巧

新高中历史材料分析题的答题技巧 一、总体要求 材料式问答题:即材料解析题(含图表、图片)和问答题的融合,从形式上看它由两部内容构成:一是材料;二是设问。近几年高考主观试题几乎全部采用了这种形式。 1.通读材料、明确主题 在命制一道材料题时,命题者往往是先确立一个主题,再围绕这个主题去寻找材料、构思设问,所以,一般来说,每道材料解析题都会有一个主题。在解答材料题时,首先要通过浏览材料,尽可能的抓住作者的命题意图或材料的主题,这样就能迅速调动所学知识点,从而使解题明确方向,集中思维,为下一步解答奠定基础。 2.分析问题、细读材料(很重要的环节) 在明确材料的主题后,接下来应该认真分析命题者提出的问题,通过分析设问句中的关键字、词,明确作者问的是什么,需要回答什么。再根据这些问题,仔细地阅读材料,力争把每段材料的意思都弄明白,大致形成答题思路。阅读的过程中,要逐字逐句地分析和研究,不要放过材料的任何一个部分,包括题头、摘引等,尤其是材料中有关时间、地点、人物之类的信息,往往是解题的突破口。 3.提取信息、加工整理 材料分析题所提出的问题绝大部分答案应该从材料中得出,因此这时应根据仔细阅读材料后的思路,再次结合问题到材料中去寻找信息,把与问题相关的信息都提取出来,写在草稿纸上备用。能否把材料中的所有相关信息都找出来,取决于答题者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然后把找到的信息进行筛选,剔除不需要的和重复的信息,根据所学知识,把这些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列好提纲,准备答题。 4.审查提纲、流畅表达 在上述步骤进行完毕后,还要最后浏览一遍材料及其设问,审查自己列出的提纲是否正确或有无遗漏,最后就可以在试卷上动笔答题了。答题时一定要做到依据提纲,一气呵成,言简意赅,击中要害,不可啰里啰嗦,言之无物,涂涂改改,答非所问。 5.答题的文字表达方式的相关要求 (1)文字表达一要字迹端正、排列整齐、疏密得当; (2)文句要通顺、平实、语言准确; (3)在形式上做到“三化”: ①段落化,一问一段,简明直观; ②要点化,一个得分点一句话; ③序号化,不同的段和不同的句上标出不同的序号,做到条理分明,一目了然。 二、主观题的解题方法 1.关于评述题(即solo题)的解答方法 基本方法:回答评述题一般有三个步骤。 第一,判断是非,表明自己的观点。(有时需要从材料中提炼观点) 第二,用所掌握的史实,进行多角度的论证。做到逻辑严密、史论统一。(有时还需要分析作者观点的成因。) 第三,要适当小结,升华观点。 题例:(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江苏省扬州市2014年中考数学试卷(解析版)

江苏省扬州市2014年中考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 2 3.(3分)(2014?扬州)若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经过点P(﹣2,3),则该函数的 图象的点是() y=

5.(3分)(2014?扬州)如图,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没有() 6.(3分)(2014?扬州)如图,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1,若圆与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切,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与下列各数最接近的是()

7.(3分)(2014?扬州)如图,已知∠AOB=60°,点P在边OA上,OP=12,点M,N在边OB上,PM=PN,若MN=2,则OM=() =, MN=1 8.(3分)(2014?扬州)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6,AB⊥BC,AD⊥CD,∠BAD=60°,点M、N分别在AB、AD边上,若AM:MB=AN:ND=1:2,则tan∠MCN=()

B﹣2 DAC=∠ AC ==2 CE=2 ﹣ x= ﹣

= MCN== 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9.(3分)(2014?扬州)据统计,参加今年扬州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的学生约36800人,这个数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3.68×104. 10.(3分)(2014?扬州)若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7cm和14cm,则它的周长为35 cm. 11.(3分)(2014?扬州)如图,这是一个长方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由图示数据(单元:cm)可以得出该长方体的体积是18cm3.

12.(3分)(2014?扬州)如图,某校根据学生上学方式的一次抽样调查结果,绘制出一个未完成的扇形统计图,若该校共有学生700人,则据此估计步行的有280人. 骑车的学生所占的百分比是× 13.(3分)(2014?扬州)如图,若该图案是由8个全等的等腰梯形拼成的,则图中的∠1= 67.5°. ×

江苏省扬州市2013年中考数学试题(解析版)

2013年扬州市中考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有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3的绝对值是【 】 A .3 B .-3 C .-3 D . 1 3 2.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平行四边形 B .等边三角形 C .等腰梯形 D .正方形 3.今年我市参加中考的人数大约有41300人,将413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413×102 B .41.3×103 C .4.13×104 D .0.413×103 4.已知⊙O 1、⊙O 2的半径分别为3cm 、5cm ,且它们的圆心距为8cm ,则⊙O 1与⊙O 2的位置关系是【 】 A .外切 B .相交 C .内切 D .内含 5.如图是由几个相同的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这几个几何体的小立方块的个数是【 】 A .4个 B .5个 C .6个 D .7个 6.将抛物线y =x 2+1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那么所得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是【 】 A .y =(x +2)2+2 B .y =(x +2)2-2 C .y =(x -2)2+2 D .y =(x -2)2-2 7.某校在开展“爱心捐助”的活动中,初三一班六名同学捐款的数额分别为:8,10,10,4,8,10(单位:元),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 A .10 B .9 C .8 D .4 8.大于1的正整数m 的三次幂可“分裂”成若干个连续奇数的和,如23=3+5,33=7+9+11,43 =13+15+17+19,…若m 3分裂后,其中有一个奇数是2013,则m 的值是【 】 A .43 B .44 C .45 D .46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1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初三语文期末测试卷2014.01 (总分 150分时间 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3分) 1、下列各项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瞭.望(liáo)拮据.(jǖ)苔藓.(xiǎn)言简意赅.(gāi) B.铿锵.(qiāng)烘焙.(bai)苍劲.(jìng)空穴.来风(xu?) C.缱绻.(juǎn)诘.问(ji?)绯.闻(fěi)既往不咎.(jiù) D.肖.像(xiāo)深谙.(ān)创.伤(chuàng)深恶.痛疾(wù) 2、下列各句标点符号的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本周的周记要求是认真观察一种自然现象(如雾、霜、雷、雨等),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B.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 C.我握过各种各样的手——老手、嫩手,黑手、白手、粗手、细手,但都未留下很深的印象。 D.“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是朱德1957年参观成都杜甫草堂时写的一幅对联。3、下列句子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小强自从告别了网吧以后,爸爸妈妈的脸上终于现出久违的笑容。 B.袁隆平为研究杂交水稻技术而不畏艰险、执着追求的精神和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C.表现人性光辉的作品,魅力大多在于其中蕴含的道德力量,而这种力量代表着社会的正能量。D.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左右,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4、下列句子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近日气温骤降,同学们对装有空调等取暖设备的图书馆趋之若鹜 ....,一大早就背起书包去自习。 B.这道数学题经过老师的巧妙引导,答案已经呼之欲出 ....。 C.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对此,我们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死灰复燃 ....。 D.周末,同学们亲顾茅庐 ....,去看望生病的张老师。 5、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的叔叔于勒》是英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全文以菲利普夫妇因于勒贫富而前后变化的态度为线索,组成令人惊叹的情节波澜,展现了金钱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关系。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时期五百多年间的诗歌305首,按内容分为风、雅、颂三类,运用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C.《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西汉刘向编写的编年体史书《战国策》,本文运用了设喻、类比的手法,表现了邹忌高超的语言艺术。 D.现代文学大师鲁迅在小说《故乡》中给我们塑造了很多经典人物形象:如在生活中变得麻木迟钝、与“我”有深深的隔膜的闰土,尖酸刻薄、自私自利的杨二嫂,粗俗迷信但又淳朴善良的长妈妈。 6、根据拼音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4分) 一位诗人曾说:?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一滴水珠里有浪花的影子,一声细语里有关爱的影子。一chóu()莫展之时,朋友一句关切的xún()问,就能驱散心中的阴mái();得意忘形之时,父母的一个怒目嗔视,便能沉diàn() 身心。的确,任何小事物都藏有大世界,任何细微处都含有真感情,我们要用心体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