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地理学案24水循环和洋流

高一地理学案24水循环和洋流

高一地理学案24水循环和洋流
高一地理学案24水循环和洋流

2.4水循环和洋流学案

[学习目标]

1?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运用世界洋流模式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3. 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前预习](课本P59-63,图册P21-23)

一、水循环

1 ?概念:指水在地理环境中 ________________ 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运动 _____________ 和物理 ________ 的变化。

①使 __________ 得以大规模运动,塑造了多种 ________________ ;②使得 _________ 在地理环境中 大规模的 _________________ ;③使得水资源成为 ________________ 资源

5.人类对水循环影响的主要方式

增加或减少 _______________ 、人工增雨及 ________________ 。

二、洋流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概念:洋流又叫 _____ ,是指大洋 海水常年大规模地沿一定方向进行的较为

_________ 的流动。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洋流按性质可分为 和寒流两大类。

3. 主要成因:盛行风作用。南、北赤道暖流 (信风作

用),西风漂流(分布在北纬35。?45。和 南纬30。?60°的宽阔地带),北印度洋季风洋流等。 4. 分布规律:

⑴ 中低纬度:以 _____________ 为中心。北半球呈 ____________ 方向流动,南半球呈 ______________ 方向流动。

(2) 中高纬度(北半球):以 为中心,呈 时针方向流动。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夏季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冬季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向流动。 5.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⑴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暖流起到 ___________ 、 _______ 作用;寒流起到 _________ 、 _______ 作用。

(2) 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寒、暖流交汇处和上升流规模较大的海域常形成世界级大渔场。

(3) 对海洋环境污染的影响: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了污染海域净化的速度;但扩大

了污染的 __________ 。

⑷对航海事业的影响:顺洋流航行速度 _____________ ,逆洋流航行速度则 _________ 。

[课中学习] 探究点一水循环

【探究材料】 材料一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使金樽空对月。……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材料二 “一滴水借助水循环, 可以汇入大海的波涛, 可以化为高山的彩虹, 可以变为地面

的积雪,融化人生得意须尽欢,莫

3.主要环节

2.能量来源:在 _______________ 及 ______________ 的作用下,水在 __________ 、海洋和 __________ 间通过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以固、液、气三态的转化形成了总量平衡的循环运动。

后渗入地下,可以被植物的根系吸收。”

材料三“云气西行,云云然,冬夏不辍;水泉东流,日夜不休,上不竭,下不满……”(《吕

% %

氏春秋圆道》)。

1. 黄河之水真的“天上来”且“奔流到海不复回”吗?请说明理由。

2.

据材料二,说明水循环联系的圈层有 ( ) ①水圈 ②岩石圈 ③软流层 ④大气圈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3?材料三这段文字涉及的主要地理事象是

( ) ①西风环流②水循环的水汽输送和径流输送环节③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④水资源的更新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④ 【考例探究1】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丁T 甲T 丙T 丁过

程属于 __________ 循环。

(2) 水循环对乙图所示地区

直接提供的资源主要有 ____ 资源

和 _______ 资源。图中3、b 2、b 3

水量 最大的是 _____ 。

(3) 目前,人类直接利用的淡

水资源主要来源于水循环

的(填字母) ______ 环节。

人类可以通过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等措施来改 善水

资源的时空分布, 以更

好地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

探究点二洋流

【探究1 ――根据海水等温线判断寒、暖流】

在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图上,经常遇到有关洋流流向及对其热力性质判断的题目,

决这类问题的步骤主有: 1 .根据海水等温线的分布规律确定南北半球

图中甲为 ______ 半球,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乙为 ______ 半球,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根据海水等温线的弯曲方向确定洋流的性质:

如果海水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北半球向北、南半球向南) ,说明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温

度 ____ ,则该洋流为 _________ ;如果海水等温线向低纬凸出(北半球向南,南半球向北)

,说 明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

,则该洋流为 ________ 。读图:请将下图洋流所在半球和性

rrT

质写出。

____ 半球—流 ___ 半球—流—半球—流________________ 半球—流规律总结:(请你来总结等温线的弯曲和洋流流向的规律)

—【探究2——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1 )洋流模式:在下图中左图画出全球风带模式,右图中画出全球洋流模式。

规律总结: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中低纬度海区(副热带海区)

中高纬度海区(副极地海区)

北印度洋海区

【典例剖析】

例在世界洋流模式图中,A、B、C、D分别代表四个不同的大洋环流。读图解答:

(1)环流___ 、_______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2)环流____ 、_______流经大陆西岸时应为寒流。

(3)假如该图为大西洋,环流B的西部洋流名称是___________ ;环流C的南部洋流

名称为__________ 。

【探究3――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根据下图,利用你所学过的地理知识,回答:

(1)爱尔兰都柏林和纽芬兰圣约翰斯所处的纬度差不多,但1月份都柏林的气温

为8 C时,圣约翰斯的气温通常在0°c以下。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2)在图中,用“⑧”表示纽芬兰渔场。该渔场

形成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3)古代,哥伦布从欧洲去美洲时,走了图中A

B两条不同的路线。有趣的是走距离较短的A路线用了37

天,而走距离较长的B路线却只用了20天,试解释其中的

原因。

(4) 1978年3月,一艘叫“阿摩科?卡迪兹”号的油轮在英吉利海峡附近失事,使亿升原油泄入海

2. 95中。你认为洋流会给这次海上石油污染带来什么影响。

(5) 泰坦尼克号首航没有进入北极海区,使该船沉没的冰山是怎样进入纽芬兰岛海域的[课后练习]

1、三峡工程的建设对水循环施加重要影响的主要环节是:()

A .蒸发

B .降水

C .水汽输送

D .地表径流

2、下列海区,大洋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的是:( )

A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B.北半球副热带海区

C ?南半球副热带海区D.冬季北印度洋海区

3、( 1)在右图中用箭头标注洋流的运动方向。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成因

上讲,直接由风带形成的洋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从性质来讲,属于寒流的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代号)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A、B

两地可能形成世界著名渔场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

因是:。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②洋

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如果该图是太平洋海区,则图中数码表示的洋流名称是:

②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

4、读下图回答

(1) 在图中画出太平洋的大洋洋流图示。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月份,A处沿海气温比B处沿海气温;

原因是:

(3) 图中甲处是北海道渔场,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处是秘鲁渔场,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

中乙丙两处沿海荒漠环境形成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_ (填洋流名称)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有较大的影响。

5、读上图回答

2011年7月,一艘货轮从埃及首都开罗出发,经过红海,印度洋到达中国上海,经过数

日休整后,这艘货轮又从上海出发到最终目的地---南美洲西海岸秘鲁首都利马。据此回答: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货轮在印度洋航行时是 _____ (“顺”或“逆”)风,(“顺”或“逆”)水。

水而行,最终到达利马。

(3)航行途中,船员们看到C处发生石油泄漏事件,那么在图中 D E、F三处海域可能被

污染最严重的是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4水循环和洋流学案参考答案

[学习目标]

1. 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 运用世界洋流模式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3. 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前预习]

一、水循环

1 ?概念:指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_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运动—形态_ 和物理—状态_的变化。

2. 能量来源:在_太阳能_及_地球重力—的作用下,水在—陆地_、海洋和—大气—间通过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以固、液、气三态的转化形成了总量平衡的循环运动。

3. 主要环节

A_蒸发_,

B*汽输送_,

C_降水_,

。_地表径流_,

E_下渗一,—

F_地下径流_。

4. 水循环地理意义①使_地表物质_得以大规模运动,塑造了多种_地表形态_;②使得—能量在地理环境中大规模的_转化交换③使得水资源成为_可再生—资源

5. 人类对水循环影响的主要方式

增加或减少地表蒸发_、人工增雨及—跨流域引水_。

二、洋流

1. 概念:洋流又叫海流_,是指大洋_表层_海水常年大规模地沿一定方向进行的较为_稳定_的流动。

2. 类型:洋流按性质可分为暖流_和寒流两大类。

3. 主要成因:盛行风作用。南、北赤道暖流(信风作用),西风漂流(分布在北纬35°?45°和南纬30°?60°的宽阔地带),北印度洋季风洋流等。

4. 分布规律:

⑴中低纬度:以副热带高压为中心。北半球呈顺时针_方向流动,南半球呈_逆时针—方向流动。

(2) 中高纬度(北半球):以副极地低压为中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3) 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夏季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冬季呈_逆时针_方向流动。

5.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⑴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暖流起到_增温__、增湿作用;寒流起到_降温_、_减湿作用。

(2) 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寒、暖流交汇处和上升流规模较大的海域常形成世界级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教学目标 1、知道科学宇宙的概念、明白宇宙的物质性和运动性。 2、掌握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概念。 3、了解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树立只有一个地球的思想。 4、树立正确的宇宙观、培养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 重点、难点 1、宇宙处于有序状态之中,是有层次和结构的物质世界。 2、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概念,天体系统的层次,天、地、人系统。 3、地球的特殊性和普通性。 [教学过程] 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绪论,知道了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地关系的科学。 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必修一主要学习人类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 [目录]:地球所处的自然环境包括宇宙环境(第一单元)、大气环境(2.1)、水环境(2.2)、地质环境(2.3)。各个环境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共同组成了自然地理环境这一整体(第三单元整体性与区域性),这种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着人类的各种行为活动(第四单元)。 首先我们先学习一下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第一单元遵从:宇宙——太阳系——地球,这一顺序,学习了人类社会所处的宇宙环境。 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 [问题]关于宇宙您了解多少(随便说)? 宇宙一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代的《尸子》一书:“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即宇宙是时间与空间的总和。千百年来,科学家们一直都在探寻宇宙的奥秘。 一、宇宙: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及科技水平的提高,我们对于宇宙的认识也在逐渐地深入。

关于对宇宙的认识,建议:如果有时间,读一本书——霍金的《时间简史》 地球宇宙环境的特点: (1)物质性: 对于宇宙中物质存在的形式,我们称之为天体, 仰望夜空,我们会发现形态多种多样的天体: [问题]会看到哪些天体(随便说)? 这些天体在其物质组成,大小,质量,温度等各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同。 观察图1—1—1中的天体: A猎户座星云是一块巨大的暗星云中的一部分,这里不断诞生着新星球。猎户座上这块美丽的星云,为我们揭开恒星诞生的奥秘提供了宝贵的观测资料。 蟹状星云:这是一个超新星的遗迹,好像是一只螃蟹,所以,我们就叫他蟹状星云。它是900年前一颗超新星爆发之后遗留下来的星云物质。在星云的边缘,我们可以看见一些集中的绿色的、红色的和黄色的细丝,这些东西都是在当时的超新星爆发中被喷射出来的。 《宋会要》中记载:“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五月,晨出东方,守天关,昼见如太白,芒角四出,色赤白,凡见二十三日”。这是关于一颗超新星的记载,它的残骸,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蟹状星云。 B太阳: C土星:距离太阳的第六行星,有美丽的光环,是最美的天体之一,土星的平均密度是九大行星中密度最小的,是太阳系唯一比水轻的行星.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土星的大小和质量仅次于木星,占第二位。土星环是由无数个小卫星构成的物质系统。它的体积是地球的745倍,质量是地球的95.18倍。 D卫星:卫星是围绕行星运行的天体,月亮就是地球的卫星。卫星反射太阳光,但除了月球以外,其它卫星的反射光都非常微弱。卫星在大小和质量方面相差悬殊,它们的运动特性也很不一致。太阳系中,除了水星和金星以外,其它的行星各自都有数目不等的卫星。 E彗星:1997年能用肉眼观测到的彗星,称为“世纪彗星”。 哈雷彗星以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命名。周期为76年。 拖着一条长尾巴在满太阳系横穿的彗星从来就是地球的一大威胁。1910年哈雷彗星回归时,曾有预言说它将和地球相撞,造成许多受不了极度恐惧的人先行自杀。直到5月21日,地球安然通过了哈雷彗星稀薄的彗尾,世界才透过一口气来。 彗木相撞,1994年7月17日至22日的“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撞击木星事件。《彗星撞地球》

中国著名地理学家及其主要观点

竺可桢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 关于地理学的主要观点: 1.地理学是介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的综合性科学; 2.地理学研究的是地球表面,即研究地球外壳的发生、发展、分布和各组成部分间的相互转化与相互制约; 3.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两大分支,都很重要; 4.地理学家必须对地理学的全部内容有一定了解,对其某一部门要有深入的研究.; 5.中国丰富的历史资料是研究地理学的宝库,要十分重视历史自然地理的研究; 6.研究地理学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特别是自然辩证法。 林超地理学家,综合自然地理学和景观生态学的开拓者 关于地理学的主要观点: 林超最早提出综合自然地理学的概念,并带领一批人发展这门科学,探讨综合自然地理学的作用和地位,因此被公认为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奠基人。 林超认为,我国地理界以前重人文轻自然,后又重自然轻经济甚至取消人文,都背离了地理学综合研究的宗旨,于学科的发展不利。所以他不断大声疾呼发展综合地理学。在他主编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开篇中写到:“地理学将是一门既有坚实的基本理论、应用理论的基础性科学,又是一门与生产实践进一步紧密联系的应用性科学。21世纪的地理学将是一门在理论化和数量化基础上进一步综合化、生态化、社会化的理论与应用并重的两栖科学”。目前,各国科学家倡导建立的“地球系统科学”、“地理科学”,正与林超的主张一致,并经各条蹊径成为事实。 黄秉维地理学家,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的奠基者 关于地理学的主要观点: 黄秉维长期从事地貌和自然区划的研究,开拓了热量和水分平衡、化学地理和生物地理群落等自然地理3个方向;先后组织了水土保持、中国综合自然区划、热量与水分平衡的大规模研究,倡议开展陆地地球系统科学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新方向。 胡焕庸地理学家,中国现代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的奠基人 关于地理学的主要观点: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湘教版_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湘教版_高一地理必 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湘教版_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在高一的地理学习阶段,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总结,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掌握。下面是烟花美文网xx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高一地理必修1知识点总结,相信这些文字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高一地理必修1知识点总结第一章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形成并存在液态水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影响地球气候。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3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季节的划分3、4、5月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 6、地球的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

最新整理高一地理高一地理必修一全册学案及答案.docx

最新整理高一地理教案高一地理必修一全册学案及 答案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课前预习: 1、列举出不同类型的天体。 2、请说出一个天体系统必备的条件有哪些? 3、光年是的单位,1光年约为。 4、用图示的方法描述天体系统的层次关系。 5、八大行星共同的运动特征是、、。 6、请将八大行星进行分类,并说出分类依据。 7、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有哪些? 课堂探究: 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具有哪些特点?并说明理由(依据)。 2、在教材P3图1.2和教材P4图1.4中找到地球,用简洁的语言说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3、运用提供的材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普通行星。 4、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存在生命所必须的条件地球上具备这些条件的原因 知识结构:(用框图的方式描述本节的知识结构) 请将下列表述填在框图中 ①物质属性②运动、有序③天体④天体系统及其级别⑤在不同级别天体系统中的位置⑥在太阳系中的位置⑦地球与其他行星运动特征的比较⑧地球与其他

行星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特征的比较⑨安全的宇宙环境⑩自身条件:温度、大气、液态水 达标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天体及天体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天体形态多样,是物质的,但天体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B、总星系是人类所知的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所以总星系即为宇宙 C、太阳系是比银河系低一级的天体系统 D、只有相邻的天体可以构成一个天体系统 2、天体系统的层次,按由低到高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B、银河系、太阳系、行星系、地月系 C、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D、地月系、恒星系、银河系、总星系 3、下列属于地球上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的是() A、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地球是距离太阳最近的 B、月球绕地球公转 B、有适宜生命过程发生和发展的湿度条件 D、有液态水的存在 读“太阳系局部图”,C为小行星带,回答4~8题: 4、图中共有几类天体() A、2类 B、3类 C、4类 D、5类

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一 3.3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学案设计

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学习目标导航 1.了解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及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因地制宜的关系。 2.理解并掌握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和表现。(重难点) 3.掌握陆地自然带的基本类型、分布及特征。(重点) 认知预习质疑 教材整理1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及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阅读教材P78~P82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 (1)表现:不等,内部具有一定的一系列地域单元,由此产生各地域单元的差异。 (2)特征:性、性。 2.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1)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①制约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基本因素:带来的热量从低纬向高纬逐渐减少。 ②分布特点:沿延伸,随变化。 (2)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又称经度地带分异) ①制约出现差异性的基本因素:。 ②分布特点:沿延伸,随方向变化。 (3)垂直分异规律 ①制约出现差异的基本因素:和随高度变化。 ②分布特点:受分异规律和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的制约。 (4)地方性分异规律:在地方、地方气候、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差异的影响下,自然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组合沿一定发生变化的规律。 微体验1 正误判断: (1)地球上不可能存在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 ) (2)纬度地带分异规律的形成只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是以热量为基础形成的,不受水分条件影响。( ) (3)中纬度地区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最突出。( ) 教材整理2主要陆地自然带及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因地制宜 阅读教材P83~P85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主要陆地自然带 (1)划分依据:的特征。 (2)影响因素:。 (3)主要自然带的分布及特点 微体验2 正误判断: (1)自然带又称气候带或植被带。( ) (2)森林带都分布在湿润地区,是生产量最大的陆地自然带。( ) (3)草原自然带只分布于半湿润、半干旱的内陆地区。( ) 合作探究体验 探究点1 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合作探讨 材料一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一教案:水循环和洋流

2.4 水循环和洋流第1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重点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难点 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教法及教具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个案调整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 考点梳理 考点1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1.地球水体的组成 2水循环的过程 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地理环境中通过各个环节循环运动的过程。 水循环按其发生的空间范围不同,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和陆 上内循环 ⑵主要环节: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 地下径流。

考点2结合实例,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①实现了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的相互联系 ②使陆地水不断得到更新和补充,但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③塑造地表形态(如喀斯特地貌) ④对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之间的热量传输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⑤促使了地球表层各种化学元素的迁移 二.直击小高考 读“水循环示意图(图10)”,完成21~22题。 21.与图中箭头①所 示相符的是 A.人工降雨B.修 建水库 C.我国的夏季风D.我 国的冬季风 22.我国南水北调工 程影响的水循环主要 环节是 A.②B.③ C.④D.⑤ 图5为“北半球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9~11题。 9.P陡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流水侵蚀 B.冰川堆积 C.岩浆活动 D.断层活动 10.对河湖水资源更新影响 最大的水循环是 A.②一①一② B.⑨一⑤一⑥一⑨ C.②一③一⑤一⑥ D.④一⑤一⑦一⑧

图6为“水循环联系四大圈 层示意图”。读图完成12~ 13题。 12.甲、乙、丙、丁所代表 的圈层依次是 A.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 水圈 B.水圈、大气圈、生物圈、 岩石圈 C.岩石圈、水圈、大气圈、 生物圈 D.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大气圈 13.水循环 A.使全球水资源空间分布趋于平衡 B.使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使地球表面总体趋于起伏不平 D.促进全球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板书设计 (用案人完 成) 当堂作业 课外作业 教学札记

中国地理学习方法

中国地理学习方法(怎样学好地理?)引子:区域地理普遍感觉难学难教,甚至有人认为很简单:什么地方有什么东西,如此而已。《房龙地理》,又名《地球的故事》这是一本关于“人的”地理书。房龙独到地从地理的角度来讲述各国的历史演变,分析不同人群的性格特征,阐释人与地球——我们惟一的、共同的家园——的关系。房龙曾评价传统地理“不讲理”(“不讲理的地理”好好学习网)。地理的区域性、基本国情、优越的地理位置、高中国与低中国、三大自然地理分区、重要的地理(地形、气候、农业、经济、文化等)界线、珠穆朗玛峰缩水、区域大开发、乡土地理、区域问题、临国边界纷争、爱国主义等。高考中国地理占的比重比较大,特别是我国的区域特征,区域差异,国情、国策、国土开发整治当中的问题中国地理占的比重略大一些。 1、优越的地理位置(地理位置评价) 2、多山的地形(地形骨架、高低中国、地形界线、地貌特征) 3、大陆性季风气候(形成原因、特点、优越性、灾害天气) 4、三大自然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内陆区、青藏高寒区) 5、各地农业差异很大(秦淮线、长城线) 6、东中西部经济差异(范围、差异、优势及劣势) 7、改革开放的中国经济(沿海、沿江、沿边全方位开发)

8、西部大开发(山川秀美工程、三农问题、和谐社会建设) 9、乡土地理 ?分析、评价家乡地理位置的特点。 ?利用图文材料和历史档案、说明家乡主要地理事物的变迁及原因。 ?举例说明自然条件对家乡的社会、经济、环境、生态、文化、生活诸方面的影响。 ?说明家乡人口数量、人口变化的基本情况。 ?结合实际说明家乡的生态环境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改善措施。 ?举例介绍家乡的主要自然灾害及防灾、减灾举措与存在的问题。 ?举例介绍家乡在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方面的情况。 ?举例介绍家乡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生活等至少一个方面所发生的重大变化,了解家乡的发展规划 10.中国地理学习方法(怎样学好地理?) 1、字头记忆法:即从同类地理知识中分别提取字头,编成简短话语进行记忆,这种字头法,简化知识,利于增强记忆。例1、有关长江的长度、流域面积、流经省市名称以及长江上中下游的分段等系列知识,地名数据多,硬记有困难,可用字头法编成顺口溜:两湖两江

鲁教版高中高一地理必修二导学案全套(全册)

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一节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编写:刘龙华 审稿:陆其勇考试要求考点人口增长模式 ①知道世界人口增长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 ②结合实例,说明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课时安排 1 课时教学过程 一、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 1、在人类社会初期,生产力水平十分,人们抵御灾害、疾病的能力很差, 人口的增长十分; 2、18 世纪产业革命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 3、二战后,由于科技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大大, 国际大环境相对等原因,世界人口特别是国家人口增长。 二、人口增长阶段及其模式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 又称,它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率率和 率随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2、不同人口增长阶段的比较发展阶段 增长阶段增长阶段增长阶段增长阶段人口出生率和死亡人口出生率仍保持人口出生率开始下人口出生率、死亡率都比较高,自然在较高水平,但死降,死亡率继续下率、自然增长率都增长率低,且波动亡率迅速下降,人 降,并达到低水平,很低。人口增长缓人口增长特点较大。人口增长处口自然增长率提自然增长率逐渐降慢,有些国家甚至于相对静止或低速高, 人口急剧增长。低。人口增长的速度已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状态。开始减缓 增长。高、、低高、、高高、低、高低、、低人口增长模式(型)(型)(型)(型)出现在工业化初欧美发达国家一般期,发达国家一般开始出现的在 20 世纪 50 年代前农业社会时期 18 世纪末到 19 世国家时间、国家 后开始进入这个阶纪初开始进入这个段阶段生活在热带原始森 非洲东部的坦桑尼大多数大多数目前分布地区林深处的一些土著 亚、肯尼亚等国家国家发达国家居民三、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 1、当今世界存在着严重的人口问题,尤以人口增长、数量和人口年龄结构严重等引起的问题最为突出。 2、世界人口增长极不平衡。目前发展中国家人口持续增长势头,而发达国 家人口数量已保持。 3、人口问题的不同表现自然增人口问题典型国长率水平表现后果对策家举例人口增长劳动力、采取鼓励发达保持较和人口 青壮年负担的政策,并接国家水平化等纳来自大多面临人口不利于 出生率、自发展大多赞同实行然增长,以中国、印度、巴中水平较及 0∽14 岁的基斯坦国家政策少儿比重等等问题 问题的解决练习巩固1.人口增长模式决定于() A.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总数 B.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社会生产力 C.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D.人口出生率、人口总数、社会生产力2.在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中,最先转变的是() A.出生率 B.死亡率 C.自然增长率 D.生育率读世界人口数量增长图,回答3--4 题: 3.1950 年后的人口增长特点是() A.十分缓慢 B.迅速增长 C.速度加快 D.保持稳定4.从图示来看,1770 年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加快,其原因是() ①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②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③平均寿命延长④人口出生率上升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5.产业革命后,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减少B.没有战争 C.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D.农业的发展6.目前世界大多数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处于() A.原始低增长阶段B.加速增长阶段 C.增长减缓阶段 D.低速增长阶段7.下列国家和地区中,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第四阶段的是()

新版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学案:1-2(含答案解析)

新版地理精品资料 2019.4 课堂互动与探究 抓要点 知识详解 知识点一太阳辐射与地球 1.太阳辐射 (1)概念: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2)太阳辐射能力 太阳常数的数值为8.24焦(厘米2·分),表示地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能力的大小。在太阳辐射的三种光中,辐射能力最强的是可见光,所以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可见光波段。 (3)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地表获得太阳辐射量的多少直接取决于太阳辐射强度和日照时间长短,具体的影响因素如下: ①纬度: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反之,太阳辐射弱。 ②天气:天气晴朗,云量少,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多;反之,太阳辐射少。 ③地势: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日照强度大,太阳辐射强;反之,太阳辐射弱。 ④大气透明度:大气透明度好,尘埃杂质少,太阳辐射强;反之,太阳辐射弱。 点拨:太阳高度与太阳辐射的关系。

结合①可得:太阳高度愈大,等量的太阳辐射散布的面积愈小,光热越集中,地表单位面积上获得的太阳辐射能愈多,太阳辐射强度就愈大;反之愈小。 结合②可得:太阳高度愈大,太阳辐射所经过的大气的路程愈短;被大气削弱的太阳辐射愈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愈多;反之愈少。 【例1】读我国部分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我国的城市中,有“日光城”之称的是________市。 (2)在我国四大直辖市中,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低的是________市,

简述原因。 (3)青藏高原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________(高或低),解释原因。 (4)我国台湾岛、海南岛西侧的年太阳辐射总量均比东侧的多,请试着说出理由。 [解析]第(1)题,拉萨市有“日光城”之称。第(2)题,我国四大直辖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中,重庆市位于四川盆地中,由于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扩散,阴雨、雾天较多,对太阳辐射削弱的多,故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低。第(3)题,青藏高原地区由于地势高,大气稀薄,晴天多,所以成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丰富的地区。第(4)题,台湾岛、海南岛两侧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不均,应从两侧降水差异入手分析。 [答案](1)拉萨 (2)重庆重庆市位于四川盆地中,盆地地形使水汽不易扩散,阴雨、雾天较多,对太阳辐射削弱的多,故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低。 (3)高青藏高原地势高,大气稀薄,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的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4)台湾岛、海南岛的西侧地处夏季风(东南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东侧处于迎风坡,降水多,阴天多,对太阳辐射削弱的多,故西侧的年太阳辐射总量比东侧的多。 知识点二太阳活动与地球 1.太阳外部圈层剖面示意图

高一地理学案 2.4 水循环和洋流

2.4 水循环和洋流学案 [学习目标] 1.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运用世界洋流模式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3.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前预习](课本P59-63,图册P21-23) 一、水循环 1.概念:指水在地理环境中____________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运动________和物理 _______的变化。 2.能量来源:在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的作用下,水在________、海洋和________间通过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以固、液、气三态的转化形成了总量平衡的循环运动。 3.主要环节 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 F____________。 4. 水循环地理意义 ①使_________得以大规模运动,塑造了多种__________;②使得________在地理环境中大规模的_______________;③使得水资源成为___________资源 5.人类对水循环影响的主要方式 增加或减少____________、人工增雨及____________。 二、洋流 1.概念:洋流又叫________,是指大洋________海水常年大规模地沿一定方向进行的较为________的流动。 2.类型:洋流按性质可分为________和寒流两大类。 3.主要成因:盛行风作用。南、北赤道暖流(信风作用),西风漂流(分布在北纬35°~45°和南纬30°~60°的宽阔地带),北印度洋季风洋流等。 4.分布规律: (1)中低纬度:以____________为中心。北半球呈_________方向流动,南半球呈__________方向流动。 (2)中高纬度(北半球):以为中心,呈时针方向流动。 (3)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夏季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冬季呈____________方向流动。 5.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暖流起到_______、______作用;寒流起到_______、_______作用。 (2)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寒、暖流交汇处和上升流规模较大的海域常形成世界级大渔场。 (3)对海洋环境污染的影响: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了污染海域净化的速度;但扩大了污染的________。 (4)对航海事业的影响:顺洋流航行速度,逆洋流航行速度则。 [课中学习] 探究点一水循环 【探究材料】材料一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材料二“一滴水借助水循环,可以汇入大海的波涛,可以化为高山的彩虹,可以变为地面的积雪,融化后渗入地下,可以被植物的根系吸收。” 材料三“云气西行,云云然,冬夏不辍;水泉东流,日夜不休,上不竭,下不满……”(《吕氏春秋·圆道》)。 1.黄河之水真的“天上来”且“奔流到海不复回”吗?请说明理由。

中国地理学家

中科院地学部院士统计 年份19 55 19 57 19 80 19 91 19 93 19 95 19 97 19 99 20 01 20 03 总 计 已 故 现有 人 数 24 3 64 35 10 10 10 10 9 10 185 72 113 中国地理学家(院士)(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编 号 姓名简介 1 安芷生第四纪地质学家。原籍安徽六安,生于湖南芷江。196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1966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生毕业。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院长,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员。为确立中国黄土-古土壤序列及其与深海沉积序列的对比,以及黄土堆积演化与环境变化关系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首先引入了第四纪磁性地层学,最早指出我国240万年前发生的重大地质气候事件,测定了蓝田猿人和澳洲沙漠化年代;重建了晚新生代不同时间尺度东亚季风变迁的代用序列:对控制我国中东部环境的古季风首次提出了较为系统的理论,指出了东亚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合著《黄土与环境》一书。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2 常印佛矿床地质学家。江苏泰兴人。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地质系。1994年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地质矿产局技术顾问、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矿产地质勘查和科研,对目前世界上不同成矿环境中的几个主要铜矿类型有着相当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发现了铜陵近东西向隐蔽基底断裂带,提出了一个有关陆内成矿带的构造背景、地质环境、成矿特征和富集规律的系统的理论认识,丰富了陆内成矿理论,指导了找矿预测。所提出的“层控(式)矽卡岩型”矿床的分类建议,及相应的成矿模式,发展了矽卡岩成矿理论,指导了找矿实践。提出了安徽沿江地区第二轮普查和立体填图的建议,并获一批成果。在直接指导找矿方面,为铜陵有色冶炼基地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后备资源。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3 巢纪平气象学家。江苏无锡人。195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气象系。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名誉主任研究员。在我国数值天气预报、长期预值天气预报、中小尺度大气动力学、积云动力学和热带大气动力学热带海气相互作用以及海洋环境数值预报等领域中取得了开创性研究成果。1957年发表了我国第一张48小时数值天气预报图。60年代建立中小尺度大气动力学方程组。70年代首次建立我国海气耦合的滤波矩平长期天气数字预报模式,成功地进行了月季天气预报试验。近十多年来,提出了Rossby波相互作用后可激发出一类向东西两个方向传播的不稳定波,以及在非线形作用下可激发出2-3年ENSO型振荡等,提出了热带大气和海洋运动的半地转适应和发展理论,领导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海洋环境数字预报业务系统。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4 陈旭古生物与地层学家。1936年生于江苏南京。1959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即到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工作至今。从1987年开始曾先后担任国际笔石工作组主席、副主席,国际奥陶系分会选举委员、副主席。60年代师从穆恩之院士,参与《中国的笔石》的编著和建立和完善中国奥陶纪、志留纪及包括早泥盆世笔石带的划分和对比研究,80年代以来,主持多个研究项目,在国内外发表了较多的论著。1997年以他为主的国际工作组在我国浙江常山黄泥塘建

最新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

地理必修I复习提纲 1.1 地球的宇宙环境 天体系统:天体之间因万有引力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结构层次(略) 可见宇宙:也称为“已知宇宙”,是指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 半径约为140亿光年。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 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内部条件:日地距离适中(1.5亿千米)——适宜的温度 地球体积质量适中且原始大气经长期演化—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地球内部水汽逸出形成水圈 1.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1.能量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反应(4个氢原子核聚变成氦原子核,并放 出大量能量); 2.特点: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 3.意义:维持地表温度,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和生命活动等运动的主要动力,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 太阳常数:表示太阳辐射能到达大气层上界的能量指标,大小为 8.24焦/平方厘米.分。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的外部结构:指太阳的大气结构,从内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2.对地球的影响:(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约为11年) 1.3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基本特征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周期为一个太阳日(24h)。晨线和昏线的判读。 2.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东早西迟。 3.地转偏向: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 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 手判读) 三、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约为23.5o。如果黄赤交角 变大,热带寒带扩大,温带缩小。如果黄赤交角变小,温带扩 大,热带、寒带缩小。 2.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轴的指向保持不变,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之间的回归移动。 四、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某时刻全球的情况: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极 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另一半球,昼短于夜,纬度越 高,昼越短,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 ②)某地全年的情况:夏至日昼最长,冬至日昼最短。 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④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日出、日落时(晨昏线上)时太阳高度=0度,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为正午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 ②某时刻全球的情况: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纬度向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③某地全年的情况:北回归线以北地区,6月22日出现最大值,12月22日出现最小值;南回归线以南地区,6月22日出现最小值,12月22日出现最大值;回归线之间地区,最大值出现在直射点经过该纬度的时候(即太阳直射),最小值出现在冬至日。 3.季节的形成和划分:天文四季(一年中太阳高度最高、昼长最长的季节为夏季,反之为冬季,例如我国传统的四季)、气候四季(北半球夏季6、7、8,冬季12、1、2) 4.五带的形成和划分:以回归线和极圈来划分。 回归线=黄赤交角度数,极圈=90度-黄赤交角度数 五、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数递增(或西经度数递减)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为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若北极圈为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直射点的经纬度确定:纬度由直射纬线的纬度确定,经度由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决定。 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即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12点,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为0点,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为18点。 4.判断昼夜长短:昼长=(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5.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

高一地理学案:人教版必修_6

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 1.理解雨林生态的优势。 2.理解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过程与方法: 能够运用相关资料和图片理解雨林生态的优势和脆弱性,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正确认识雨林生态的优势和脆弱性,进一步了解保护亚马孙热带雨林的重要性。 学习重点热带雨林的脆弱性。 学习难点理解雨林生态的优势和脆弱性之间的关系。 自主 学生活动教学设计目 标 与 导 入 本课学习目标: 1.理解雨林生态的优势。 2.理解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情境导入: 热带雨林是“地球之肺”,对于全球环境有着重要的 价值和意义,而有人却说热带雨林是“长着森林的绿色沙 漠”,这是为什么呢? 自 学 与 诊 断 三、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1.优势性: 全年__________,__________强烈,__________旺盛, __________迅速,群落_______高。这是热带雨林区别于 其他生态系统的优势所在。 2.脆弱性: 由于有机质的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自身很少 积累和补充______,再加上长期高温多雨的______,雨林 中的土壤一般很______。 雨林生长所需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__________体 内,所以__________成为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 部位,而这又正是最容易遭受人类破坏的部分。 雨林植被一旦被毁,______遭受强烈淋洗而很快丧 失,雨林生态系统则很难______。

研讨 合作探究互 动 与 展 示 自主探究: 1.有人说热带雨林是“长着森林的绿色沙漠”,这是为什 么呢? 2.热带雨林的脆弱性表现在哪里?为什么? 合作探究: 教材第29~30页“活动” 1.阅读图 2.17,说说迁移农业的过程。同一块土地被再次 利用的周期大约需要多少年? 2.阅读图2.18,解释迁移农业从A-B-C-D土壤肥力的变化 及其原因。 精 讲 与 点 拨 雨林生态系统的优越性和脆弱性: 检 测 与 纠 读以下①~④四幅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高中地理旅游和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学案湘教版

第二节旅游资源 1.理解旅游资源的特性。 2.掌握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与区别。 3.简述旅游资源的内涵。(重点) 4.比较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难点)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 旅游资源的定义和特性 阅读教材P6-P7前两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1.旅游资源的定义 (1)定义: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实施旅游行为的事物与因素。 (2)组成:具体的资源和抽象的资源。 (3)旅游活动的异地性和流动性,决定了旅游资源的相对性。 2.旅游资源的特性 (1)位置相对稳定性:区域性或不可移动性,是旅游资源的根本属性之一。 (2)物质景象组合性:应当注意旅游资源的整体性、合理性和协调性。 (3)美学属性:旅游资源具有美学属性才能满足旅游者的审美需求。 (4)历史文化属性:旅游资源多具有民族特色。 (5)非消耗性:在合理使用的前提下,是不会被消耗的资源,还趋于增值。 正误判断: (1)只要能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的事物就是旅游资源。( ) (2)娱乐中心属于抽象的旅游资源。( ) (3)四大佛教名山兼有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 ) 【提示】(1)×要想成为旅游资源要具备两个条件: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实施旅游行为。 (2)×娱乐中心属于具体的旅游资源。 (3)√佛教名山中的山、水、植被属于自然景观,山上有众多佛教建筑属于文化景观。 教材整理2 旅游资源主要类型

阅读教材P7-P11,完成下列问题: 1.主要类型:自然景观旅游资源、文化景观旅游资源、自然和文化景观旅游资源。 2.自然景观旅游资源:以自然界本身的美感来吸引旅游者的资源,主要包括地质地貌景观、山水组合景观、生物景观、气候与其他自然景观组合等。 3.文化景观旅游资源:自然环境中保留下来的文化遗存,在环境景观区域内占据主导地位,就形成了文化景观旅游资源。它通常分为三类:宗教文化景观、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古代遗存、风土民情。 4.自然和文化景观旅游资源:在该类景观区域范围内,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往往相得益彰。我国许多名山都属于这类旅游资源。 填空: (1)意大利埃特纳火山、中国的腾冲火山群属于________景观,壶口瀑布、尼亚加拉大瀑布属于______景观,自然保护区、天然动物园属于________景观,我国东北的“松花雪柳”、美国夏威夷海滨属于________。 (2)“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的对联主要体现了旅游资源的________性。 (3)平遥古城是中国迄今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时期的中国县城的原型,它是由完整的城墙和街巷、店铺、民居组成的大型古建筑群,这说明旅游资源的________性。 【提示】(1)地质地貌山水组合生物气候与其他自然景观组合(2)物质景象组合(3)非消耗 [质疑·手记] 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 疑问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疑问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疑问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旅游资源的内涵和特性 [合作探讨 泼水节其实为傣族的新年,是西双版纳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一般在傣历四月中旬(即

高中地理水循环和洋流专题训练(精华版)含答案

水循环和洋流专题训练 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 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下图示意雨水花园结构。据此完成1~3题。 树皮覆盖层 种植土层 砂层 砾石层 1.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 A .为植物提供养分 B .控制雨水渗漏速度 C .吸附雨水污染物 D .保持土壤水分 2. 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 A. 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 B. 种植土层和砂层 C. 砂层和砾石层 D. 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 3. 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 A. 提供园林观赏景观 B. 保护生物多样性 C. 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 D. 调节局地小气候 有专家提出水循环可分为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两大类,下图为“某城市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4.图中①②③⑦分别表示( ) A .地表径流、地下径流、蒸发、人工降水 B .地下径流、地表径流、管道输水、跨流域调水 C .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蒸发、人工降水 D .跨流域调水、地表径流、管道输水、人工降水 5.关于人类对城市水循环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透水材料改造水泥路面,可以增加⑤ B .大量开采地下水,可以增加④ C .污水回收利用,可以减少② D .城市绿地建设,可以减少⑥ 读我国某区域河、湖多年平均水位(海拔)变化示意图,该区域内湖泊与河流有互补关系,据此完成6-7题。 6.该湖泊面积最大出现在 A.8月 B.9月 C.10月 D.12月 7.依据图文信息可判断该区域河、湖 A .可能位于云贵高原 B .可能位于黄土高原 C.-年中大部分时间湖水补给河水 D .时间点③比时间点①河、湖之间水体补给更快 世界各国正在推广屋顶绿化,这是一种在屋顶上种植植物的环保设计技术,据此回答6-7题。 8.屋顶绿化的功能是 A.降尘减噪,治理雾霾 B.提高经济收入 C. 保温隔热,降低能耗 D.提高土地利用率 9.屋顶绿化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是 A.降水量增多 B. 调节水汽输送 C.蒸发量增大 D.增加地下径流 河流水位是指河流某处水面的高程,河流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过水断面的水量,二者是研究河流冰文的重要基础。下表是我国东南沿海某河流下游一水文站同流量的水位变化情况,据此完成6~7题。 10.推测该河下游 A .含沙量增大 B .流速增大 C .河床持续下切 D .水位季节变化增大 11.针对该河段水位变化带来的危害,最可行的防治措施是 A .严禁下游大规模采砂 B .拆除上游大坝 C .加强水质的监测 D .加固堤坝 克兰河发源于阿尔泰山南坡,属额尔齐斯河的一条支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流域升温明显,年降水量也呈增加趋势。读“克兰河上游某水文站不同年代际(年代际变化指年代和年代之间的比较.每10年为一个年代。)年内径流过程变化”图,据此完成10-11题。 12.关于克兰河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降水的水汽源自东南季风 B.地处内陆,属于内流河 C.以高山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D.径流量春季大于秋季 13.20世纪90年代较70年代 A.河流洪峰推后 B.河流洪灾减轻 C.流域融雪提前 D.流域春旱加剧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河流水文站的水文资料统计图。读图完成11~13题

初一地理学习资料:中国地理之最

初一地理学习资料:xx地理之最 初一地理学习资料:xx地理之最 1、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最大的湖泊(咸)——青海湖 3、最高的xx——xx 4、最大的盆地——xx 5、最热的地方——xx盆地 6、最大的岛屿——xx 7、最低点是xxxx盆地中的xx 8、最长的河流——xx 9、最长最早的运河——京杭大运河 10、最大的广场——xx 11、最长的内陆河——xx 12、海拔最高的xx——xx 13、最长的地下河——xx 14、最大的瀑布——xx瀑布 15、最大的淡水湖——xx 16、最大的草原——内蒙古大草原(我的家哦~) 17、最大的xx——xx 18、最大的xx——xx 19、最北的村庄——xx

20、最大的自然保护区——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1、最大的沙漠——xx 22、最大的xx——xx 23、最大的岛群——xx 24、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珞巴族 25、xx是最大的淡水湖. 26、最深的湖-xx 27、最大的冲积岛-崇明岛 28、xx最大的盐水湖是xx 29、我国最大的冰川是新疆帕米尔高原乔戈里峰北坡的音苏盖提冰川,长约40公里. 30、降雨量最大的地方——xx火烧寮 31、我国最低的冰川是云南梅里雪山的卡瓦格博的明永冰川,海拔为2650m 32、最大的狭谷——xx大峡谷 33、还有一个地球上最北的热带雨林——位于中国西藏的墨脱 34、xx最大的xx——xxxx 35、xx最高的盆地——xx 36、最南端——xx 37、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壮族,约有1600万人.38、中国最早的运河——秦朝的灵渠 39、中国最长也是世界最长的运河——京杭大运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