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预防疾病的原则

中医预防疾病的原则

中医预防疾病的原则
中医预防疾病的原则

中医预防疾病的原则

预防,就是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中医学历来注重预防,早在《内经》就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预防,对于健康人来说,可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对于病者而言,可防止疾病的发展与传变。

未病先防

未病先防是指在未病之前,采取各种措施,做好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疾病的发生,主要关系到邪正盛衰,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因此,未病先防,就必须从增强人体正气和防止病邪侵害两方面入手。

(一)养生以增强正气

养生,主要是未病时的一种自身预防保健活动,从预防的角度看,可增强自身的体质,提高人体的正气,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1.顺应自然

“人与天地相应。”即言人体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是相适应的。从养生的角度而言,人体自身虽具有适应能力,但人们要了解和掌握自然变化规律,主动地采取养生措施以适应其变化,这样才能使各种生理活动与自然界的节律相应而协调有序,保持健康,增强正气,避免邪气的侵害,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

2.养性调神

中医学非常重视人的情志活动与身体健康的关系,七情太过,不仅可直接伤及脏腑,引起气机紊乱而发病,也可损伤人体正气,使人体的自我调节

能力减退。所以,调神,或曰养性,是养生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养性调神。还可改善气质,优化性格,增强自身的心理调摄能力,起到预防疾病,健康长寿的功用。

要做好养性调神,一是要注意避免来自内外环境的不良刺激,二是要提高人体自身心理的调摄能力。

3.护肾保精

中医历来强调肾精对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性,因精能化气,气能生神,神能御气、御形,故精是形气神的基础。体现在养生上、即有护肾保精的主张。肾精肾气,关系到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等功能及机体阴阳平衡的调节,性生活过度,必致肾精气亏损而使人易于衰老或患病,故中医学将房劳过度看作是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护肾保精之法除房室有节外,尚有运动保健、按摩固肾、食疗保肾、针灸药物调治等,从而使人体精充气足、形健神旺,达到预防疾病、健康长寿的目的。

4.体魄锻炼

古人养生,注重“形神合一”、“形动神静”。“形动”、即加强形体的锻炼。认为锻炼形体可以促进气血流畅,使人体肌肉筋骨强健,脏腑功能旺盛,并可借形动以济神静,从而使身体健康,益寿延年,同时也能预防疾病。传统的健身术如太极拳、易筋经、八段锦以及一些偏于健身的武术等,即具此特色。

5.调摄饮食

调摄饮食主要包括注意饮食宜忌及药膳保健两个方面。

(1)注意饮食宜忌:注意饮食宜忌,一是提倡饮食的定时定量,不可

过饥过饱。二是注意饮食卫生,不吃不洁、腐败变质的食物或自死、疫死的家畜,防止得肠胃疾病、寄生虫病或食物中毒。三是克服饮食偏嗜,如五味要搭配适合,不可偏嗜某味,以防某脏之精气偏盛。

(2)药膳保健:药膳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将食物与中药,以及食物的辅料、调料等相配合,通过加工调制而成的膳食。这种食品具有防治疾病和保健强身的作用。

6.针灸、推拿、药物调养

药物调养是长期服食一些对身体有益的药物以扶助正气,平调体内阴阳,从而达到健身防病益寿的目的。

推拿,是通过各种手法,作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治疗效果和保健强身的一种方法。

针灸包括针法和灸法,即通过针刺手法或艾灸的物理效应及艾绒的药性对穴位的特异刺激作用,通过经络系统的感应传导及调节机能,而使人身气血阴阳得到调整而恢复平衡,从而发挥其治疗保健及防病效能。

(二)防止病邪侵害

1.避其邪气

邪气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故未病先防除了养生以增强正气,提高抗病能力之外,还要注意避免病邪的侵害。如夏日防暑,秋天防燥,冬天防寒等;避疫毒,防疠气之染易;注意环境,防止外伤与虫兽伤;讲卫生,防止环境、水源和食物的污染等。

2.药物预防

事先服食某些药物,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能有效地防止病邪的侵袭,

从而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这在预防疠气的流行方面尤有意义。

中医诊断学教(学)案

山东中医药大学 中医诊断学教案

授课时间:9月11日,周一,第6,7节 题目:绪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诊断”“诊法”“诊病”“辨证”及“病”“证”“症”的含义。 2.理解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和原则。 3.了解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学习方法。 内容与时间分配:2学时 1.中医诊断学的概念,主要内容,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1学时。 2.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中医诊断学发展史、学习方法。1学时。 重点与难点: 1.病、证(证名、证候、证型)、症(症状、体征)的含义。 2.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导入新课: 从中医基础学的内容到临床各学科的内容、目的,引入学习中医诊断学的意义。 讲述: 一、介绍诊断及中医诊断学的概念、地位(P1)。 简要介绍。注意:诊断的概念,包括“诊”与“断”两方面,并且须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进行。 二、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包括介绍诊法、诊病、辨证、病案书写四部分。

1.诊法的概念、内容、目的。 2.明确症状、体征的含义。 注意:症状与体征不同,前者为病人异常感觉,后者为医生检查所得。两者均属于“症”,属病情资料,是辨证、辨病的主要依据。 (二)诊病 1.诊病的概念、目的。 2.明确病名的含义。 注意:病名是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和规律所做的概念与抽象。辨病的结果是得出病名诊断。 (三)辨证 1.辨证的概念与目的。 2.明确证、证名、证候、证型的含义。 注意:“症”“病”“证”的区别。辨证的目的是得出证名诊断。 (四)病案书写 明确病案的概念及病案书写的意义。 三、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 1.简要介绍中医诊断基本原理的理论依据是中医整体观念的思想。提问:什么是中医整体观。 2.重点介绍中医诊断基本原理,包括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达变三方面,明确其各自的含义。 第二学时

中医学题库第七章防治原则与治法考点题库(临一)

第七章防治原则与治法 考点 1.防治原则的治疗总则。 2.中医治未病的含义。 3.未病先防的内容。 4.治病求本的概念。 5.正治与反治的概念。 6.标本缓急的含义。 7.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概念。 8.三因制宜的含义。 9.中医基本治法中“汗、和、温、清、补”的定义。10.清法、补法的注意事项。 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医防治疾病的总原则:(B ) A未病先防B清淡饮食 C既病防变D治病求本 E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2.见肝之病,先实其脾气,这种治疗属于:(D ) A早期治疗B治病求本 C急则治其标D先安未受邪之地 E扶正祛邪 3.“寒因寒用”的治疗法则是:(A ) A假寒证用寒药B虚寒证用寒药 C实寒证用寒药D虚热证用寒药 E实热证用寒药 4.以下哪一项不是未病先防的内容:(B ) A“避其毒气”B审因论治

C调摄精神D药物预防及人工免疫 E加强锻炼 5.正虚邪实而不耐攻伐的病人,一般采用:(B ) A扶正为主B先扶正后祛邪 C祛邪为主D先祛邪后扶正 E扶正与祛邪 6.用“扶正祛邪并用法”所治疗的病证有:(A ) A邪气盛,正气已衰B邪气盛,正气未衰 C正气虚,邪气未盛D邪祛正虚 E邪正俱盛 7.下列除哪项外都属于“治病求本”的治法:(D ) A热因热用B通因通用C寒者热之D未病先防E寒因寒用8.下列哪个病证应采取急则治其标的方法:(A ) A大出血B阴虚内热 C脾虚腹泻D气血两虚 E阳虚外寒 9.疾病的标与本的概念下列哪项是不确切的:(C ) A本质与现象B原发病与继发病 C外感与内伤D先病与后病 E原因与结果 10.素体气虚感受寒邪用益气解表法治疗属:(B ) A急则治其标B标本兼治 C缓则治其本D因时制宜 E以上都不是 11.对疾病力求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B ) A提高治愈率B中止其病情的发展变化 C尽早确立治疗方法D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E以上均不是 12.以上不属于治则的是:(B ) A治病求本B活血化瘀

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

中医(中西医结合)科 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 预防为主预防,是指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学历来十分重视预防,早在《内经》中就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强调“防患于未然”。《素问.四报导神大论》中记载:“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科。”指出了“治未病”的重要意义。 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方面内容。 1、未病先防就是在疾病未发生之前,做好各种预防工作,防止疾病的发生 1)调养身体,提高正气抗邪能力:要提高正气,关键要增强。《素问.遗篇.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为了防止疾病的发生,必须注意精神的调摄、身体的锻炼、饮食起居护理、避免过度和适当的药物预防等方面。 ① 调摄精神。中医认为精神神志活动,与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有密切的关系。突然强烈或反复、持续的精神刺激,可使人体气机逆乱,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病。如过喜伤心、暴努伤肝、过思伤脾、恐惧伤肾等。在疾病过程中,情绪波动或突然的精神刺激,均可导致疾病恶化。而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则使气机通畅,气血和平,有利于疾病康复。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的:“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可见,做好情志护理,保持精神上安定清静愉快,对提高正气,预防疾病的发生或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② 加强身体锻炼。汉代医家华佗根据“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道理,创造了“五禽戏”。说明经常进行身体锻炼,能增强体质,减少疾病的发生。对慢性疾病,通过太极拳、八段锦等锻炼,也有助于关节流利、气机通畅,达到早日康复。

③ 生活起居护理。要保持身体,精神充沛,益寿延年,就应懂得自然变化规律,适应自然环境的的变化,对饮食起居、劳逸等有适当的节制和安排。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的:“亡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④ 药物预防。《素问.遗篇.刺法论》中有“小金丹……服十粒,无疫干也”预防疾病的记载。早在明清时代,人痘接种法已得到推广。还有用苍术、雄黄等烟熏以消毒防病等。近年来中草药预防疾病有了很大发展,取得很好效果。如用贯众、板蓝根或大青叶预防,用茵陈、栀子等预防,马齿苋预防痢疾等。 (2)防止病邪的侵害:要做好未病先防除了采用以上四方面措施外,还应防止病邪的侵害,因病邪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如讲究卫生,防止水源、和环境的污染;对“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对“五疫之至,皆相染易”应“避其毒气”;对生活起居方面,应起居有常、饮食有节、不妄作劳等,都是防止病邪侵害的有效方法。 2、既病防变做好未病先防是预防疾病积极而理想的措施。但如果疾病已经发生,则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处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及时、果断采取一切护理措施,防止疾病的发展和传变。 (1)在疾病尚未明确诊断时,护理人员要加强观察,通过病员出现的症状、体征及期有关情况的综合分析,为医生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防止疾病的发展。 (2)捕捉并发症的先兆,防止疾病传变。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常可出现病情突变或并发症发生。如高热病人出现热极动风或邪热内陷心包的抽风或昏迷等。若护理人员能及早发现,并采取适当措施,可挽回逆势,使病员转危为安。 (3)掌握疾病的传变规则和途径,及早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医学源流论》中说:“……是故传经之邪,先夺其未至,则所以断敌之要道也,横暴之疾,而急保其未病,则所以守我之岩疆也,挟宿食而病者,先除其食,则敌之资粮已焚……。”《金匮

中医诊断学三基本

《中医诊断学》 1.中医诊断的三个基本原则是什么? (1)整体审察:人体局部与整体、内脏与官窍、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人体内外环境不能维持在一定范围内的和谐统一,便可能发生疾病。因此,在对疾病进行诊察时,不要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要从整体上综合审察。 (2)诊法合参:由于疾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临床表现可体现于多个方面,因而为详尽地获取临床资料,必须把望、闻、问、切四诊从不同角度收集到的病理信息进行综合,互参互校,四诊之间只能相互补充,不可相互取代。四诊合参,方可为正确的诊断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 (3)病证结合:中医对每一疾病的诊断,包括病名诊断和证候辨识两方面。病是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的高度病理概括,而证是对疾病所处一定阶段的病因、病性、病位等所作的病理概括。故辨病有利于从疾病全过程、特征上认识疾病的本质,辨证则重在从疾病当前的表现中判断病位与性质,抓住当前的主要矛盾,所以中医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从而有利于对疾病本质的全面认识。 2.问诊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一般项目: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婚否、民族、籍贯、工作单位、家庭住址、就诊日期、病史陈述者、发病季节等。 (2)主诉:是病人就诊时陈述的最主要的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如“发热恶寒三天”。主诉一般不使用病证名称。如“发热恶寒三天”,不能记为“感冒三天”。若病情复杂,其主诉中包括前后不同时间出现的几组主要症状,则应按其出现的顺序排列,如“心慌、气喘四年,下肢浮肿十天”等。 (3)现病史:是指主诉所述的疾病,从起病到此次就诊时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变化的全过程。包括发病情况、演变过程、诊治经过和现在症状四个部分。 (4)既往史:是指除主诉所述疾病以外的患病或健康情况。包括问过去一般健康情况、传染病史和预防接种史及其他病史。 (5)个人史:是指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等方面的情况。主要包括出生地、居住地及经历地;工作性质、劳逸起居;性情、饮食习惯;婚姻生育史等。 (6)家族史:是指询问病人直系亲属的健康和患病情况。主要询问与病人长期生活相处的父母、兄弟、姐妹、配偶、子女等的情况。 3.恶寒、恶风、畏寒各自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有哪些? (1)恶寒:以无风自冷,加衣被或近火取暖不缓解为特征。多为寒邪外袭,腠理密闭,卫阳遏郁而不达,皮毛失其温煦所致。恶寒常见于外感病初期,是表证的主要症状之一。 (2)恶风:以遇风觉冷,避风可缓为特征,较恶寒为轻,一般为外感风邪所致。因风性开泄,腠理疏松,故微有冷感而避风可缓。在内伤病中,也可见恶风,多为肺卫气虚,卫表不固所致。由于恶风主要以腠理不固密为病理基础,故常与汗出同时存在。 (3)畏寒:以经常自觉怕冷,加衣被或近火取暖,可以缓解为特征。多属阳气虚于内,机体失却阳气的温煦,故时感怕冷,而加衣被可防止阳气耗散,近火取暖可资助阳气,故畏寒可缓。 4.临床常见的寒热类型有哪些? (1)恶寒发热:即恶寒与发热并见。其原因是由于外邪袭表,卫阳抗邪,正邪相争于肌表,致卫阳之气不得宣发,肌表失却温煦则恶寒,卫阳郁遏则发热。寒与热并见有轻重的区别。恶寒重发热轻者,主表寒证,是外感寒邪所致。发热重恶寒轻者,主表热证,是外感热邪所致。发热轻而恶风者,主太阳中风证,是外感风邪所致。

主治医师 (中医骨伤科学)-防治原则(精选试题)

主治医师 (中医骨伤科学)-防治原则 1、气虚感冒患者,宜选用的治则是 A.急则治其标 B.缓则治其本 C.标本同治 D.先扶正后法邪 E.先祛邪后扶正 2、二便不利宜选用的治则是 A.急则治其标 B.缓则治其本 C.标本同治 D.先扶正后法邪 E.先祛邪后扶正 3、寒病见寒象,应采用的治则治法是 A.急则治标 B.缓则治本 C.逆治 D.从治 E.扶正

4、寒病见热象,应采用的治则治法是 A.急则治标 B.缓则治本 C.逆治 D.从治 E.扶正 5、痰涎壅塞的治疗原则是 A.因人制宜 B.因时制宜 C.因地制宜 D.治病求本 E.祛除邪气 6、里热极盛,反见四肢发凉,其治疗原则是 A.因人制宜 B.因时制宜 C.因地制宜 D.治病求本 E.祛除邪气

7、邪实为主而正气未衰者,应采用的治则治法是 A.扶正 B.祛邪 C.扶正祛邪 D.先扶正后祛邪 E.先祛邪后扶正 8、正虚邪实而正虚为主者,应采用的治则治法是 A.扶正 B.祛邪 C.扶正祛邪 D.先扶正后祛邪 E.先祛邪后扶正 9、妇女因血虚而致月经闭止,应采用的治则治法是 A.塞因塞用 B.通因通用 C.寒者热之 D.热者寒之 E.标本兼治 10、湿热痢疾初期,出现腹痛,便脓血,里急后重应采用的治则治法

A.塞因塞用 B.通因通用 C.寒者热之 D.热者寒之 E.标本兼治 11、”寒者热之”所属的治法是 A.治标 B.正治 C.反治 D.补其偏衰 E.因人制宜 12、”热因热用”所属的治法是 A.治标 B.正治 C.反治 D.补其偏衰 E.因人制宜 13、结合病人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确定的治则治法所属的

完整word版,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 第一单元绪论 1.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是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 2.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是整体审查,诊法合参,病证结合 第二单元望诊 1.得神表现:目光精彩,神志清楚,面色荣润,呼吸调匀;失神表现:目无精彩,形羸色败,呼吸微弱,神志昏迷;假神表现:言语不休,突然颧赤如妆,目光突然转亮,突然能食,神志突然转清,其临床意义是精气衰竭,虚阳外越;神气不足的表现是精神不振;精亏神衰失神表现的是动作艰难,呼吸气微,肌肉瘦削,面色无华;区别假神与病情好转的最主要依据是局部症状好转与整体病情恶化不相符合;病人表现为假神的临床意义是精气衰竭,虚阳外越;病人表情淡漠,神识痴呆,喃喃自语,哭笑无常属于癫病;病人狂躁妄动,胡言乱语,少寐多梦,打人毁物,不避亲疏属狂病;病人表情淡漠,神识痴呆,喃喃自语,哭笑无常,悲观失望,其临床意义是痰气郁结,蒙蔽心神;属于痫病表现的是突然昏倒,口吐涎沫;邪盛神乱失神表现的是撮空理线,循衣摸床,两手紧握,高热神昏;病人言语失伦,瞳神呆滞,面色晦暗,反应迟钝属于失神;午后颧红的临床意义是阴虚内热;小儿鼻柱、眉间及口唇四周青紫的临床意义是小儿惊风。 2.黑色所主病证是寒证、水饮、瘀血、肾虚;面色黧黑,肌肤甲错的临床意义是瘀血;脾胃气虚的面色表现是面色萎黄;满面通红的临床意义是邪热亢盛;阳气暴脱病人的面色表现是面色苍白;面色青:寒证,痛证,血瘀,惊风;病人面色淡白无华,唇舌色淡多属于血虚;病人面色白虚浮多属阳虚水泛;阳气暴脱的病人多表现面色苍白;面色白见于亡阳证、血虚证、阳虚证、气虚证;面黄虚浮见于脾虚湿蕴;面目一身俱黄、色鲜明如橘皮色的是阳黄;出现面黄的是阴黄、脾虚湿蕴、阳黄、脾胃气虚;面色苍白时而泛红如妆可见于戴阳证;面赤的临床意义是肝火上炎、阴虚证、戴阳证、实热证;面色黄而无华,两目不黄属于萎黄;肾精久耗,阴虚火旺病人的面色可见面黑干焦;人的面色随着四季时令的不同而变化,按照五行理论,夏季面色应稍红;根据阴阳五行和脏象学说理论,五脏应五色,白色内应肺;病色:晦暗枯槁,鲜明暴露,不应时应位,某色独见;常色:面色红黄隐隐,面色明润含蓄,面色长夏稍黄,面色隐约微黄;属于正常生理现象的是主色与客色;面现青色的临床意义是寒凝气滞,经脉瘀阻;出现戴阳证的临床意义是虚阳外浮;面黄虚浮,称为黄胖;属于白色主病的是夺气、寒证、脱血、虚证;青色跟黑色共同所主之病证的是寒证;虚证病人少见满面通红。 3.形盛气衰的表现是体胖食少,神疲乏力;病人卧时向外,躁动不安属于阳证;病人但卧不能坐,坐则晕眩属肝阳化风;不会导致但坐不得卧,卧则气逆的是水气凌心;病人肢体软弱,行动不便属于痿病;病人体胖能食,肌肉坚实者多为形气有余;阴虚的表现是形瘦颧红,皮肤干皱;形瘦食多属胃火亢盛;胃火亢盛可表现为形瘦能食,舌红苔黄;不耐久站,欲倚他物多见气虚血衰;肺气壅盛多表现为坐而仰首;卧不能坐,做则眩晕多为脱血夺气;坐而喜俯者多为体弱气虚;阳证、热证、实证表现为卧时面常向外,身轻自能转侧;阴证、寒证、虚证表现为卧时面常向内,身重不能转侧;“肥人多痰”是指形盛气虚;“中焦有火”的表现是形瘦多食。 4.手足蠕动多属于虚风内动;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属于中风;头发成斑片状脱落的临床意义是血虚受风;小儿发结如穗,枯黄稀疏属疳积。 5.五轮学说:上下眼睑是“肉轮”—脾,两目白睛是“气轮”—肺,黑睛是“风轮”—肝,

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

1)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因发知受。 2)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整体审查、四诊合参、病证结合、动静统一。 3)“病”与“证”:病就是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发展变化规律所作的概括;证实对疾病当 前阶段的病位、病性等所作的结论。 4)望神:神,实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就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外在表现的高度概括。望神,就是指 通过观察人体生命活动的整体表现来判断健康状态、了解病情的方法。 5)望神的重点:两目、面色、神情、体态。 6)神的表现:得神、少神、失神、假神、神乱。 7)假神:指久病、重病患者,精气本已极度耗竭,突然出现神奇暂时“好转;’的假象。 8)望色:包括皮肤的颜色与光泽,重点就是望面色。 9)常色:人体健康时面部皮肤的色泽。正常人常色(分为主色与客色)为:红黄隐隐,明润含蓄。 10)病色:人体在疾病状态时面部显示的色泽又分为善色(又称气至)与恶色(又称气不至)。 11)五色主病:青赤黄白黑分别对应肝心脾肺肾。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 12)青色主寒证、气滞、血瘀、疼痛、惊风。 13)赤色主热证,亦可见于真寒假热戴阳证。 14)黄色主脾虚、湿证。 15)白色主虚证、寒证、失血、夺气。 16)黑色主肾虚、寒证、水饮、血瘀、疼痛。 17)体质:就是指个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成的形体结构与机能方面的特殊性。分为阴脏人, 阳脏人、平脏人。 18)角弓反张:患者颈项强直,脊背后弯,反折如弓。为肝风内动,筋脉拘急之象,可见于破伤风、 热极生风、马钱子中毒等。 19)囟填:囟门突起。多属实证,多因热邪炽盛,颅内水液停聚,或脑髓病所致。小儿哭泣时囟 门暂时突起为正常。 20)囟陷:囟门凹陷。多属虚证,多因吐泻伤津,气血不足与先天肾精亏虚、脑髓失充所致。六 月以内婴儿囟门微陷多属正常。 21)解颅:囟门迟闭。实肾气不足,发育不良的表现。多见于佝偻病患儿。常兼有五软五迟等 症状表现。 22)口眼斜:口木歪斜而不能闭合,又称“面瘫”“闭”。多为肝阳化风、风痰阻闭经络所 致。 23)五轮学说:瞳仁属肾,称为水轮;黑睛属肝,称为风轮;两眦血络属心,称为血轮;白睛属肺,称 为气轮;眼睑属脾,称为肉轮。 24)乳蛾:一侧或两侧喉核红肿肥大,形如乳头或乳蛾,表面或有脓点,眼瞳不适者,为乳蛾。为 肺肾阴虚,气血淤滞等所致。 25)瘿瘤:颈部喉结处有肿块突起,或大或小,或单侧所双侧,可随吞咽上下移动。多因肝郁气 结、痰凝血瘀、水土失调所致。 26)Lei疬:颈侧颌下有肿块如豆,累累乳串珠,称为lei疬。多因肺肾阴虚、虚火灼液,结成痰 核等所致。 27)阳黄、阴黄:黄色鲜明如橘皮者,为阳黄,湿热蕴蒸所致;黄色晦暗乳烟熏色者,为阴黄,寒湿 阻遏所致。 28)肌肤甲错:皮肤发生局限性或广泛性的干枯粗糙,状如鱼鳞。多因血瘀日久,肌肤失养所 致。 29)斑疹:斑:皮肤出现的深红色或青紫色片状斑块,平铺于皮肤下,抚之不碍手,压之不褪色。 可因外伤等,使血不循经,外溢肌肤所致。疹:皮肤出现紫红色或红色、栗粒状疹点,高出皮

中医学题库第七章防治原则与治法考

第七章防治原则与治法考点 1.防治原则的治疗总则。 2.中医治未病的含义。 3.未病先防的内容。 4.治病求本的概念。 5.正治与反治的概念。 6.标本缓急的含义。 7.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概念。 8.三因制宜的含义。 9.中医基本治法中“汗、和、温、清、补”的定义。10.清法、补法的注意事项。 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医防治疾病的总原则:(B )A未病先防B清淡饮食 C既病防变D治病求本 E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2.见肝之病,先实其脾气,这种治疗属于:(D )A早期治疗B治病求本 C急则治其标D先安未受邪之地

E扶正祛邪 3.“寒因寒用”的治疗法则是:(A ) A假寒证用寒药B虚寒证用寒药 C实寒证用寒药D虚热证用寒药 E实热证用寒药 4.以下哪一项不是未病先防的内容:(B ) A“避其毒气”B审因论治 C调摄精神D药物预防及人工免疫 E加强锻炼 5.正虚邪实而不耐攻伐的病人,一般采用:(B )Axx为主B先xx后祛邪 C祛邪为主D先祛邪后xx Exx与祛邪 6.用“扶正祛邪并用法”所治疗的病证有:(A ) A邪气盛,正气已衰B邪气盛,正气未衰 C正气虚,邪气未盛D邪祛正虚 E邪正俱盛 7.下列除哪项外都属于“治病求本”的治法:(D )A热因热用B通因通用C寒者热之D未病先防8.下列哪个病证应采取急则治其标的方法:(A )A大出血Bxx热

C脾虚腹泻D气血两虚 Exx外寒 9.疾病的标与本的概念下列哪项是不确切的:(C )A本质与现象B原发病与继发病 C外感与内伤D先病与后病 E原因与结果 10.素体气虚感受寒邪用益气解表法治疗属:(B )A急则治其标B标本兼治 C缓则治其本D因时制宜 E以上都不是 11.对疾病力求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B )A提高治愈率B中止其病情的发展变化 C尽早确立治疗方法D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E以上均不是 12.以上不属于治则的是:(B ) A治病求本B活血化瘀E寒因寒用 C扶正祛邪D调治脏腑 E调理气血 13.“见肝之病,当先实脾”的治疗原则当属:(A )A既病防变B治病求本 C三因制宜D调理气血

中医护理学基础:中医护理原则——扶正祛邪的护理原则

中医护理学基础:中医护理原则——扶正祛 邪的护理原则 护理原则是依据治则制定的,用以指导辨证施护,制定出具体的护理措施。治则是治疗疾病的法则,是用以指导治疗方法的原则。所以护理要符合治则的要求,根据治则常用的护理原则包括: 扶正祛邪的护理原则 疾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从邪正关系来说,是正气与邪气矛盾双方互相斗争的过程。邪正斗争的胜负决定着疾病的进退,邪胜于正则病进,正胜于邪则病退。那么什么是正气?什么是邪气? 正气 邪气 所以,护理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扶助正气,祛除邪气,改变邪正双方的力量对比,使其向有利于疾病好转的方向的转化。 扶正:即是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邪能力。 所采取的护理措施有:饮食营养的补充、精神的调摄、适当的休息、体育锻炼以及药物预防、药膳、气功、养生法

等以增强机体的抗病邪能力。多用补虚法以扶正,护理法则:“虚则补之” 祛邪:是祛除病邪,使邪去正安。 适用于以邪盛为主要矛盾的病证,多采用“实则泻之”的方法。不同的邪气、不同的部位,其治疗护理方法亦不相同。如病在上者,采用催吐法及护理;病在下者,采用攻下法及护理;病在表者,采用发汗法及护理等。 扶正祛邪的运用原则 扶正法 适用于单纯正气虚而无外邪者,或邪气不盛的虚证。扶正可使正气加强,有助于机体抗御和祛除病邪。 如:气虚、阳虚病人,应采取补气、补阳的方法进行治疗和护理。阳虚病人多怕冷,护理时应加衣、避风寒,尽量安排在阳面病房等。 祛邪法 适用于以邪实为主,而正气未衰的实性病证。邪去则正安。 如:表邪盛者,宜发汗解表。风寒感冒者,宜辛温解表,葱豉汤加减,饮食、药物宜温热服;风热感冒者,宜辛凉解表,银翘散加减,饮食、药物可凉服。实热实火,宜用清热泻火;如实证便秘可用承气类。寒证病人宜用温中祛寒,护理可增加衣物、调节室温、热水袋,饮食、汤

中医诊断学名词解释83494

中医诊断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题 01.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理论,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症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学科。 02.主诉——病人就诊时陈述的最主要的症状或体征及其持续时间。 03.壮热——病人高热不退,但恶热不恶寒,多见于里热证极期阶段。 04.潮热——病人定时发热或定时热甚,如潮汐之有定时。

05.气虚发热——长期低热,烦劳则甚,兼见少气自汗,倦怠乏力,因脾虚气陷,郁而发热。 06.寒热往来——恶寒与发热交替而作,见于半表半里证或疟疾病。 07.自汗——经常汗出不止,活动后更甚者,多见于气虚、阳虚。 08.盗汗——入睡时汗出,醒后汗自止,多见于阴虚内热证。 09.战汗——病势沉重时,先见全身战栗抖动,而后汗出者,是邪正相争,病变发展的转折点。

10.消谷善饥——食欲过于旺盛,多食而易饥,是胃火炽盛所致。 11.除中——久病之人,本不能食,突然欲食,甚至暴食,是脾胃之气将绝之象。 12.里急后重——腹痛窘迫,时时欲泻,肛门重坠,便出不爽,是湿热痢疾主症。 13.癃闭——小便不畅,点滴而出为癃;小便不通,点滴不出为闭,统称癃闭。 14.崩漏——不在经期,突然阴道大量出血,或持续淋漓不断出血者。 15.得神——人之两目灵活,面色荣润,表情自然,体态自如,言语清晰,意识清楚者,是精充气足神旺的表现。

16.失神——病人目光呆滞,面色晦暗,神情萎糜,身重迟钝,语声断续,意识朦胧者,是精衰气脱神亡的表现。 17. 主色——凡人之种族皮肤的正常颜色。 18.善色——病色有光泽者,称为善色,说明精气未衰,胃气尚荣,预后较好。 19.戴阳——久病重病,面色苍白,但时泛红如妆者,是阴盛格阳之假热证候。 20.萎黄——病人面色淡黄,枯槁无华者,是脾虚精亏的表现。 21.阴黄——面色黄而晦暗如烟熏者,因寒湿内停,困扰脾阳所致。

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

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 中医养生学有着丰富的实践基础,方法颇多,但其基本的原则,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顺其自然 人与自然界息息相通,人类生活在自然环境中,大自然是人类生命的源泉,而自然界的各种变化,无论是四时气候、昼夜晨昏的交替,还是日月运行、地理环境的演变等,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人体,产生相应的生理或病理反应,所谓“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灵枢、岁露论》);因此人类必须掌握和了解自然环境的特点,顺乎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来进行护养调摄,与天地阴阳保持协调平衡,使人体内外环境处于和谐的状态,这样才能有益与身心健康! 一年四季有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变迁,万物随之有春生、夏长、秋收、东藏的变化,人体阴阳气血的运行也会有相应的改变,根据这一自然规律,中医养生学便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主张在万物蓬勃生长的春夏季节,要顺应阳气升发的趋势,夜卧早起,多进行户外活动,漫步于空气清新之处,舒展形体,使阳气更加充盛;;秋冬季节,气候转凉至寒,风气劲疾,阴气收敛,必须注意防寒保暖,适当调整作息时间,早卧晚起,以避肃杀寒凉之气,,使阴精潜藏于内,阳气不致妄泄;这种根据四时气候变化而保健调摄的方法,就是天人相应,顺乎自然养生原则的体现! (二)形神兼养 形,指人体的脏腑身形;神,主要指人的精神活动。形乃神之宅,神乃形之主。形体物质是生命的基础,只有形体完备,才能产生正常的精神活动;精神活动是生命的主宰,只有精神调畅,才能促进脏腑的生理功能。无神则形无以主,无形则神无以附,形神合一,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人的生命活动;所以中医养生学非常重视形体和精神的整体调摄,提倡形神兼养,守神全形! 养形,主要是指摄养人体的内脏、肢体、五官九窍及精气血精液等。大凡调饮食、节劳逸、慎起居、避寒暑、勤锻炼等养生的方法,多属养形的重要内容。如调饮食,应做到谨和五味、粗细结合、荤素搭配寒热适宜等;慎起居,要注意日常生活有规律,与四季相应而起卧有时,节制房事而保养肾精等! 调神,主要指调摄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等。由于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故调神又必须要以养心为首务。调神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要求人们思想上保持安定清净的状态,不贪欲妄想,不为私念而耗神伤正,同时做到精神愉快,心情舒畅,尽量减少不良的精神刺激和过度的情绪波动。另外也可通过练气功而意守人静,以神御气;或通过绘画、书法、音乐、下棋、旅游等有意义的活动,来陶冶情操,修性怡神! (三)动静结合

中医基础理论防治原则

15防治原则未病先防 既病防变增强正气防治病邪侵害早起诊治,防止传变—咀截病传途径、先安未受邪之地 治病求本 辨析病因病机,抓住疾病的本质来治疗治 则治病的基本原则,如扶正祛邪、调整阴阳、正治反治、治标治本、三因制宜治法在治则指导下制定的治疗措施,如八法 正治(逆治)逆其疾病证候性质而治的治疗原则,如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反治(从治)热因热用 以热治热,用热药治假热的病证。适用千阴盛格阳的真寒假热证寒因察用 塞因塞用 通因通用以寒治察,用寒药治假寒的病证。适用千阳盛格阴的真热假寒证以补开塞,适用千“至虚有盛候"的真虚假实证,如血虚经闭、气虚便秘、脾气虚腹胀以通治通,适用千“大实有嬴状"的真实假虚,如淤血崩漏、热结旁流、食积腹泻 急则治标霆二如大出血、喘证、二便不通的急证损其有余 补其不足阴阳并补 对疾病本质的治疗;直接治疗疾病的原发病、宿病 如增水行舟、益气解表 泻其阳盛;损其阴盛阴病治阳,阳病治阴 阴阳两虚的清况_调理气与血的关系、调理气与津液的关系、调理气与精关系、调理稍血津液的关系因时制宜 因地制宜 因人制宜“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所谓同病异治也”根据年龄、体质等情况制定的治疗原则 扶正 祛邪适用千虚性病变或真虚假实适用千实性病变或真实假虚 扶正与祛邪同时,即攻补兼施,适用千虚实夹杂的病变 :} 桉主次有抚正兼祛邪和祛邪兼正的不同、即先攻后补。适用千邪盛为主,但正气尚能耐受攻伐者〉即先补后攻。适应千正虚为主,机体正气不能耐受攻伐者适厉于虚实夹杂病变(谁较晚显先治疗谁)先扶正后祛邪 先祛邪后扶正

中医诊断学名词解释

中医诊断学名词解释 01.中医诊断学——是论述中医诊断疾病,辨别证候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的一门课程。 02.主诉——病人就诊时陈述的最主要的症状或体征及其持续时间。 03.壮热——病人高热不退,但恶热不恶寒,多见于里热证极期阶段。 04.潮热——病人定时发热或定时热甚,如潮汐之有定时。 05.气虚发热——长期低热,烦劳则甚,兼见少气自汗,倦怠乏力,因脾虚气陷,郁而发热。 06.寒热往来——恶寒与发热交替而作,见于半表半里证或疟疾病。 07.自汗——经常汗出不止,活动后更甚者,多见于气虚、阳虚。 08.盗汗——入睡时汗出,醒后汗自止,多见于阴虚内热证。 09.战汗——病势沉重时,先见全身战栗抖动,而后汗出者,是邪正相争,病变发展的转折点。 10.消谷善饥——食欲过于旺盛,多食而易饥,是胃火炽盛所致。 11.除中——久病之人,本不能食,突然欲食,甚至暴食,是脾胃之气将绝之象。 12.里急后重——腹痛窘迫,时时欲泻,肛门重坠,便出不爽,是湿热痢疾主症。 13.癃闭——小便不畅,点滴而出为癃;小便不通,点滴不出为闭,统称癃闭。 14.崩漏——不在经期,突然阴道大量出血,或持续淋漓不断出血者。 15.得神——人之两目灵活,面色荣润,表情自然,体态自如,言语清晰,意识清楚者,是精充气足神旺的表现。 16.失神——病人目光呆滞,面色晦暗,神情萎糜,身重迟钝,语声断续,意识朦胧者,是精衰气脱神亡的表现。 17. 主色——凡人之种族皮肤的正常颜色。 18.善色——病色有光泽者,称为善色,说明精气未衰,胃气尚荣,预后较好。 19.戴阳——久病重病,面色苍白,但时泛红如妆者,是阴盛格阳之假热证候。 20.萎黄——病人面色淡黄,枯槁无华者,是脾虚精亏的表现。 21.阴黄——面色黄而晦暗如烟熏者,因寒湿内停,困扰脾阳所致。 22.瘿瘤——颈前颌下喉结之处,有肿物如瘤,或大或小,可随吞咽上下移动,多因肝郁气结痰凝所致。 23.瘰疬——颈侧皮里膜外肿起结核,形状累累如珠,历历可数者,多因肺肾阴虚,虚火灼痰,结于颈项。 24.解颅——小儿囟门迟迟不能闭合,是肾气不足,发育不良的表现。 25.乳蛾——咽部两侧红肿突起如乳突者,是肺胃热盛,外感风邪凝结而成。 26.斑——点大成片,色红或紫,平摊于皮下,摸之不碍手者。 27.热深厥亦深——是内有真热而外见假寒的证候,其内热愈盛则肢冷愈严重。 28.肌肤甲错——皮肤粗糙如鳞,抚之涩手者,是血虚挟瘀所致。 29.透关射甲——小儿指纹透过风、气、命三关,一直延伸到指甲端者,提示病情危重。 30.染苔——若因某些食物或药物,致使舌苔染上颜色。染苔并非疾病所致,无临床意义。 六、问答题 01.简述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及诊法合参的理由。 01.答: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是:一、整体察病,即在诊病的过程中,从整体上了解疾病的病因病机和脏腑气血阴阳的变化,从而全面地认识疾病。二、诊法合参,即在诊察疾病时,将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综合分析病情资料。三、从病辨证,即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诊断

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中医养生学以传统中医学的理论和古代哲学思想为指导,以“天人相应”和“形神合一”整体观为出发点。那么,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呢?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 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1、天人合一 人在天地之间,宇宙之中,所有的生命活动都与大自然息息相关。中国传统医学认为:人是个小天地,自然界是个大天地,它们都相通相应。不论季节气候,昼夜晨昏,还是日月运行,地理环境,各种变化都会对人体的生理、病理产生影响,从而直接影响到人的情志、气血、脏腑以及疾病的产生。因此,掌握和了解四时六气的变化规律和不同自然环境的特点,顺应自然,保持人体与外界环境的协调统一,才能达到养生保健防病的目的。 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2、形神共养 形即形体,神即神志、意识、思维。形与神两者相互影响,密不可分。形神共养是要求人在日常生活中既要重视形体的保健,更要重视心理和精神的调养。在具体应用上就是调和情志,保持心态的安闲清静,并与保养形体相结合,通过合理饮食,适当运动,规律生活,使人气血调畅,形体强健,情志安和。 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3、动静互涵 动和静,是物质运动的两个方面或两种不同表现形式。人体生命运动始终保持着动静和谐的状态,维持着动静对立统一的整体性,从而保证了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功能。体现在中医养生的一是要静以养神,我国历代养生家十分重视神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认为心神清静,可致健康长寿。二是动以养形,运动可促进精气流通,血气畅达,疏通经络、通利九窍、防病健身。三是动静适宜,提倡动静结合,形神共养。只有做到动静兼修,动静适宜,才能“形神共俱”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4、正气为本 中医所指的“正气”,是维护人体健康的脏腑生理功能的动力和抵抗病邪的抗病能力。正气充盛,可保持体内阴阳平衡,更好地适应外在变化,故保养正气是养生的根本。保养正气,就是保养精、气、神。其根本在于护养脾肾。在中国传统医学里,肾为先天之本,是人体阴阳的根本,与人的生长发育和衰老有极为密切的关系。脾为后天之本,为水谷之海,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肾二脏关系极为密切。脾气健运,必借肾阳之温煦。肾精充盈,有赖脾所化生的水谷精微的补养。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这是保全身形、防止早衰的重要途径。 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5、辨证施养 辨证施养是从辨证分析的角度,通过观察个体的反应状态和体质差异,充分考虑个体所在的时间和地域的不同,进行个体化的养生保健调理。它很好地体现出中医养生保健的价值和特色。辨证施养的突出环节就是因时、因人、因地制宜。也就是说养生保健要根据时令、地域以及人的体质、性别、年龄等不同,制订相应的方法。中医养生的五大方法动形养生:中医认为,“人欲劳于形,百病不能成”。因此,古人在医疗及生活实践中摸索形成了诸如按摩、气功、太极拳、八卦掌、五禽戏等动形方式,以强身延年。当然,人若劳累过度,则容易引起“劳伤”,也称“五劳所伤”,即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饮食养生:合理饮食可以调养精气,纠正脏腑阴阳之偏,防治疾病,延年益寿。中医养生理论认为,饮食要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无蓄为益,五菜为充”,还要重视五味调和,否则,会因营养失衡、体质偏颇、五脏六俯功能失调而致病。 修身养生:中医养生理论认为,凡追求健康长寿者首先应从修身养性做起,如平日应排除各种妄念,多说好话、多行善事,可使自己心胸开阔、情绪安定,从而维持身心健康。

中医护理的原则

中医护理的原则 中医护理学是建立在中医理论和实践基础上的,是一门独特的、系统的、完整的专门学科。它的基本特点也是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护理原则包括治未病、施护求本、标本缓急、扶正祛邪、同病异护与异病同护、三因制宜几个方面。 一、护理未病 治未病,是指采取一定的护理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方面内容。 (一)未病先防 未病先防就是在疾病未发生之前,做好各种预防工作,防治疾病的发生。中医学认为人体疾病的发生是正气与邪气相斗争的结果。未病先防的要旨在于通过各种“内养外防”的综合调摄措施,慎避外来虚邪贼风的侵害,调摄补养体内的精气神,从而保持正气的旺盛充沛。1.调养身体,提高正气抗邪能力,关键要增强体质。为了防止疾病的发生,必须注意精神的调摄、身体的锻炼、饮食起居护理、避免过度疲劳和适当的药物预防等方面。(1)调摄精神中医认为精神神志活动,与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有密切的关系。突然强烈或反复、持续的精神刺激,可使人体气机逆乱、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病。做 好情志护理,保持精神上的安定、清净、愉快,不贪欲妄想,才能调和气血阴阳, 正气充沛,真气和顺,从而达到提高正气,预防疾病的发生或发展的目的。(2)加强身体锻炼“生命在于运动”。要想有健壮的身体,必须保持经常不断的身体锻炼。汉代医家华佗根据“流水不腐,户枢不蠢”的道理,创造了“五禽戏”。 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促进血脉流通,关节灵活,能增强体 质,减少疾病的发生。对慢性疾病,通过太极拳、八段棉、气功等健身锻炼,也 有助于关节流利、奇机通畅,达到早日康复。 (3)生活起居护理要保持身体健康,精力充沛,益寿延年,就应懂得自然变化规律,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对饮食起居、劳逸等有适当的节制和安排。不可过劳,不 可过逸。 (4)饮食有节,调配合理饮食是人体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物质,是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得以濡养的源泉,也是人体气血津液的来源。合理的饮食调配,不仅能保证 脏腑功能的正常,维护人体健康,而且能调治疾病,达到补气养血,强身健骨的 作用。要预防疾病的发生,必须注意饮食卫生,五味调和,适时适量,切忌偏嗜 和过饱过饥。 (5)药物预防三伏天用中药服帖进行。“冬病夏治”疗法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的原则,结合天灸疗 法,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以鼓舞正气,增加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 疾病的目的。 2.防止病邪的侵害因病邪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如讲究卫生,防止水源、食 物和环境的污染;对“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对“五疫之至,皆相染易”应“避其毒气”;对生活起居方面,应起居有常、饮食有节、不妄作劳等,都是防止病邪侵害的有效方法。 (1)讲究卫生,预防传染病要求居处清洁,干燥,水源洁净,空气新鲜、流通。近 年来,临床常用的银花甘草液或黄柏液漱口,以预防口腔糜烂,都是防治病邪侵 害的有力措施。 (2)避免六淫、七情致病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病邪的统 称。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强烈持久的情志

《中医诊断学》知识精华汇总!

1.中医诊断学:即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研究如何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 2 .病:是对该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的概括,即该疾病的代名词。 3. 证:是对疾病过程中所处一定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以及病势等所作的病理概括。临床较为常见、典型、证名规范的证,可称为证型。 4. 症:是人体发生疾病后所反映的各种异常现象。其中病人自觉的痛苦与不适称为症状;通过检查而发现的病情征象称为体征。中医统称为症状。 5. 病、证、症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病”和“证” 是从不同侧面对疾病本质的抽象概括。“病”是对该病种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的结论,“证”是对疾病当前阶段的病因病性与病位等所作的判断。同一疾病可有不同的证,相同的证可见于不同的病中,“症”是病、证表现出的各种异常现象,是诊病辨证的主要依据。中医诊病既重视疾病的变化规律和基本矛盾,又要抓住疾病当前的主要矛盾,才能为临床治疗提供立法依据和选方用药原则。所以中医学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只强调辨证而忽视辩病,或只辨病而不进行辨证,都是不恰当的。 二、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1 .诊法:即中医诊察、收集病情资料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 2 .辨病:即对疾病的病种作出判断并确定病名的诊断思维过程。 3 .辨证:即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对病人的各种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对疾病当前的病位与病因病性等本质作出判断,并概括为完整证名的诊断思维过程。 4. 病案:又称医案,古称诊籍,现称病历,是临床诊疗过程的书面记录。 三、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 1 .司外揣内:源自《内经·灵枢·外揣》。即医生诊断疾病是通过观察外表的病理现象(症状、体征等),推测内脏的变化,从而认识疾病的内在本质。 2.见微知著:出自《医学心悟·医中百误歌》。即通过微小的、局部的外在变化,测知整体的、脏腑的内在病情。 3 .知常达变:即认识客观事物,必须通过观察比较,在认识正常的基础上,发现太过、不及的异常变化,从而认识事物的性质及变动的程度。 四、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 1. 整体审察:即在认识疾病时,不能只注意病变局部或病人个体,而应从整体观念出发,内外结合,全面诊察分析病情,综合识别判断病证。表现在各种诊法的综合运用及对病情

最新中医养生学复习题

1 春夏养阳,即养生养长;秋冬养阴,即养收养藏。春夏两季,天气由寒转暧,由暖转暑。是人体阳气生长之时,故应以调养阳气为主;秋冬两季,气候逐渐变凉,是人体阳气收敛,阴精潜藏于内之时,故应以保养阴精为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建立在阴阳互根规律基础之上的养生防病的积极措施。 2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人类生命规律、衰老机制以及养生原则和和养生方法的一门实用性学科。 3顺应四时指人们生活在自然环境中,必须要遵循一年四季的气候及一日四时天气的变化规律。 4疾病在一定的条件下,致病因子作用于身体使之发生形态结构改变、功能代谢紊乱和精神、社会适应异 常的状态 5清静无为清静,在这里主要指的是心神宁静;无为,指的是不轻举妄动。6“归真返朴”:老子主张无欲、无知、无为,回复到人生最初的单纯状态,即所谓“归真返朴” 7养生保养生命,即根据人类生命发展的规律,在整个生命过程,综合协调多种能够保养身体、防御疾病、延缓衰老的手段或方法,以达到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目的的一种自觉的保健活动 8疾病是指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致病因素所引起的一种复杂而有一定表现形式的病理过程或功能障碍。 9邪气是一切致病的因素。 10五行的制化五行之间既相互滋生,又相互克制的现象,维持和促进事物的协调和发展变化。 4衰老就是机体性成熟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大显示的由机体某个或某些器官的老化和组织的改变,而导致 形态、功能、抵抗力和适应性等各方面退行性变化 15健康精神上、生理上、社会生活上的良好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和衰弱 16起居有常主要是指起卧作息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有一定的规律并合乎自然界和人体的生理常度。 17医学模式 是人类对健康观、疾病观、死亡观等重要医学观念的总体概括。 18正气 是泛指人体的抗邪能力,包括脏腑气血阴阳,经络之气,阴精及津液等基本物质及生理功能。 19心理年龄 是指由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所造成的人的主观感受的老化程度。 20形神共养 即不仅要注意形体的保养,而且还要注意精神的摄养,使得形体健壮,精神充沛,二者相辅相 成,相得益彰,从而身体和精神都得到均衡统一的发展。 23情志 是人对其所感受到的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要求而产生的内心体验与意志过程24体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