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噪声危害分析

噪声危害分析

噪声危害分析
噪声危害分析

噪声的危害及防治的建议

噪声的危害及防治的建 议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噪声的危害及防治的建议噪声对人体的危害是个很古老而至今仍未解决的问题。噪声引起的听力损伤,在公元一世纪老普林尼就描述了居住在尼罗河瀑布附近居民的听力下降。为预防其危害,早在公元前600年左右,意大利南部古城锡巴里斯(Sybarls)就禁止在市区进行金属加工。自从我国发明火药以来,就有了爆震性耳聋的记载。13世纪蒙古西征军把火药带到了中东继而传到了欧洲,欧洲就开始有了耳聋的报道。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噪声的危害日益严重,目前已成为四大污染之一,是工业环境和军事环境中最常见的一种职业危害。 从生理学上来判断,噪声就是人们不需要的,不希望存在的声音。它干扰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甚者危害健康,其中以听觉的损伤为主,长期在超标噪声环境下作业或短时间接触高强度噪声,若无适当的保护措施,必将引起暂时性的或永久性的听力损失甚至耳聋。我国及国外都把职业性耳聋列为重要的职业疾。噪声除对听觉的损伤外,还可对神经、心血管、消化、内分泌与免疫、生殖系统等产生不良影响。即使未造成健康问题,也可影响工作效率,影响劳动安全。 据统计,在我国约有1000万工人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其中约有100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职业性耳聋。据九省市噪声对听觉系统影响的调查,高频听力损伤发生率为65.54%,其中达中、重度者为28.14%;语频听力

损伤发生率为14.37%。军事噪声的危害同样相当严重,据美军的一项报告,服役两年的士兵,听力损失发生率为20%-30%,服役10年的士兵,听力损失发生率可高达50%以上。因耳聋退伍的人员可占退伍总人数的20%。 为了作业人员的健康和安全,应采取一系列降低噪声及个体防护措施。但由于经济条件及技术上的问题,许多作业环境的噪声还不能降到对人体无害的水平。许多国家采取完善法规、执行听力保护计划等措施,有效地控制了职业噪声的危害。我国在军事噪声方面已经制订了《军事作业噪声容许限值》(GJB50—85),《常规兵器发射或爆炸时脉冲噪声和冲击波对人员听觉器官的安全限值》(GJB2A—96),舰艇、飞机、装甲车辆等都颁布了相应的噪声容许限值。在诊断和处理方面也公布了《军事噪声性听力损失诊断及处理原则》(GJB2121—94),《军事噪声性听力伤残分级》(GJB3123—1997),军事噪声性听力损失防治规范也正在制订。相对而言,目前我国工业噪声的法规尚不完善,建议有关部门尽快颁布工业噪声暴露限值及听力保护计划方面的法规,以法律形式促使噪声控制,严格控制噪声排放。在作业噪声还难以降到安全界限时,应执行听力保护计划,以法律的形式通过监督监测,定期检查,个体防护等措施来保护作业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何为噪声污染

何为噪声污染 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也随着产生,噪声污染就是环境污染的一种,已经成为对人类的一大危害。噪声污染与水污染、大气污染被看成是世界范围内三个主要环境问题。 噪声是发生体做无规则时发出的声音. 声音由物体振动引起,以波的形式在一定的介质(如固体、液体、气体)中进行传播。我们通常听到的声音为空气声。一般情况下,人耳可听到的声波频率为20~20,000Hz,称为可听声;低于20Hz,称为次声波;高于20,000Hz,称为超声波。我们所听到声音的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波的频率,高频声听起来尖锐,而低频声给人的感觉较为沉闷。声音的大小是由声音的强弱决定的。从物理学的观点来看,噪声是由各种不同频率、不同强度的声音杂乱、无规律的组合而成;乐音则是和谐的声音。 判断一个声音是否属于噪声,仅从物理学角度判断是不够的,主观上的因素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例如,美妙的音乐对正在欣赏音乐的人来说是乐音,但对于正在学习、休息或集中精力思考问题的人可能是一种噪声。即使同一种声音,当人处于不同状态、不同心情时,对声音也会产生不同的主观判断,此时声音可能成为噪声或乐音。因此,从生理学观点来看,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即不需要的声音,统称为噪声。当噪声对人及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时,就形成噪声污染。 噪声的分类 噪声污染按声源的机械特点可分为:气体扰动产生的噪声、固体振动产生的噪声、液体撞击产生的噪声以及电磁作用产生的电磁噪声。 噪声按声音的频率可分为:<400Hz的低频噪声、400~1000Hz的中频噪声及>1000Hz 的高频噪声。 噪声按时间变化的属性可分为:稳态噪声、非稳态噪声、起伏噪声、间歇噪声以及脉冲噪声等。 噪声的主要来源 ⑴交通噪声: 包括机动车辆、船舶、地铁、火车、飞机等发出的噪声。由于机动车辆数目的迅速增加,使得交通噪声成为城市的主要噪声来源。 ⑵工业噪声: 工厂的各种设备产生的噪声。工业噪声的声级一般较高,对工人及周围居民带来较大的影响。 ⑶建筑噪声: 主要来源于建筑机械发出的噪声。建筑噪声的特点是强度较大,且多发生在人口密集地区,因此严重影响居民的休息与生活。 ⑷社会噪声包括人们的社会活动和家用电器、音响设备发出的噪声。这些设备的噪声级虽然不高,但由于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密切,使人们在休息时得不到安静,尤为让人烦恼,极易引起邻里纠纷。 噪声的危害 噪声污染对人、动物、仪器仪表以及建筑物均构成危害,其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噪声的频率、强度及暴露时间。噪声危害主要包括: ⑴噪声对听力的损伤 噪声对人体最直接的危害是听力损伤。人们在进入强噪声环境时,暴露一段时间,会感到双耳难受,甚至会出现头痛等感觉。离开噪声环境到安静的场所休息一段时间,听力就会逐渐恢复正常。这种现象叫做暂时性听阈偏移,又称听觉疲劳。但是,如果人们长期在强噪声环境下工作,听觉疲劳不能得到及时恢复,且内耳器官会发生器质性病变,即形成永久性听阈偏移,又称噪声性耳聋。若人突然暴露于极其强烈的噪声环境中,听觉器官会发生急剧外伤,引起鼓膜破裂出血,迷路出血,螺旋器从基底膜急性剥离,可能使人耳完全失去听力,即出现暴震性耳聋。

噪声的危害及预防

噪声的危害及预防 1.噪声及其危害 1.1噪声的特性环境噪声是感觉公害。其特性为具有局限性、分散性、暂时性等。噪声虽然不能长时间存留在环境之中,但一旦发生,我们就能感觉到它的存在,会给我们的身心健康带来威胁。噪声会随着声源消失而立即消失,其影响也会随之消除,不会持久,也不会积累。 人的听觉最敏感的声频在2000~5000Hz,能听到的声频范围大约在20~20000Hz.低于20 Hz的声音称为次声,高于20000Hz的声音称为超声。次声和超声人的感觉都感觉不到。通常噪声都是由无数声频的声音组成的。 1.2噪声源及其分类产生噪声的声源很多。按产生机理可以分为机械噪声、空气动力性噪声、电磁性噪声三类;按污染源各类可以分为工厂噪声、交通噪声、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和自然噪声五类;按噪声源随时间变化可分为稳态噪声和非稳态噪声两类。 化工企业的噪声源主要有以下五类。 ,一般有83~105分贝(dB)。 ,一般有84~102分贝(dB)。 ,一般有101~106分贝(dB)。 ,机械传动噪声、电动噪声。一般有82~101分贝(dB)。 ,最高可达150分贝(dB)。 噪声对人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①听力损失。长年累月在强噪声下工作,日积月累,内耳器官发生器质性病变,从而导致噪声性耳聋。在强噪声环境下数分钟,当脱离噪声后,会造成听觉疲劳,推动听觉,导致暂时性耳聋,经过一段时间休息,听力恢复。在170分贝(dB)以上高强度噪声(如爆炸、爆破时产生的)冲击下,强大的声压和冲击波作用于耳鼓膜,使鼓膜内外形成很大的压差,致使耳鼓膜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称为爆震性耳聋。 ②神经衰弱。噪声最广泛的危害就是作用于人的神经系统,造成基本生理机能失调。表现为头晕、恶心、失眠、心悸、脑胀、头痛、耳鸣、多梦、全身疲乏无力等症状,这些症状就是医学上所说的神经衰弱症或神经官能症。 ③肠胃疾病。噪声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还会引起肠胃机能阻滞,消化液分泌异常,胃酸减少,造成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容易导致胃溃疡等症。 ④心脏异常。噪声作用于人的心血系统,会使交感神经,心跳过速,心律不齐,血压增高、血管痉挛等,可能导致冠心病和动脉硬化。 ⑤危害胎儿。极强噪声会影响胎儿发育,可能造成胎儿畸形,妨碍儿童智力发展。 ⑥危及生命。强噪声还能直接造成人和动物的死亡。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知识点总结及针对训练

第3节声的利用 一、噪声的来源 1、从物理学的角度: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从环境保护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 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1)自然界的噪声:风雨雷鸣、地震、火山爆发 (2)交通噪声:引擎、汽笛、刹车 (3)施工噪声:搅拌机、打桩机、切割机等 (4)工业噪声:机器转动、切割、打磨、锻造等 二、噪声的强弱等级和危害 1、噪声强弱等级用分贝数来表示,符号dB 2、分贝等级 0dB刚刚引起听觉——听觉下线 30~40dB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卧室或阅览室 50dB保证休息和睡眠的最小噪音 70dB保证工作和学习的最小噪音 90dB保护听力的最小噪音 150dB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突然暴露在这个环境内) 3、噪声的危害: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生活和身心健康,长期在噪声环境下工作,会使听力下降甚至耳聋,还能造成头痛、高血压等疾病。 三、噪声的控制 1、人听到声音经过三个阶段: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鼓膜的振动引起听觉。 2、控制噪声的三个方面: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针对训练 1、噪声是发声体做_________振动时发出的声音,通常噪声是靠________传播的。

2、人们以______(符号是______)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_____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__________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__________dB就会影响人们谈话;长期生活在______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如果突然暴露在高达150dB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 3、到很嘈杂的马路边去感觉一下,估计这时声音大约在_______dB。 4、从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考虑:在摩托车上加消声器,这是在防止;在城市道路旁加装隔声板,这是在阻断;在工厂的工人戴噪声耳罩,这是在防止。 5、(2012?株洲)“掩耳盗铃”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______,又没有阻止声音的________,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 6、(2012?吉林)中考期间,考点周边禁止鸣笛,这是为了防止的产生.在考场上你所听到的翻动卷子的声音是由于纸的产生的。 7、就环境保护而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噪声一定是难听的声音 B.悦耳的歌声不可能是噪声 C.噪声强度的计量可用“分贝”作为单位 D.睡眠时噪声不应超过30分贝 8、关于噪声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只要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就属于噪声 B.超过50dB以上的声音才是噪声 C.物体发出的杂乱无章的声音属于噪声 D.悦耳的轻音乐也可能成为噪声 9、下列声音,①工厂车间机器的轰鸣声;②剧场里京剧表演的演奏声;③清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叫声; ④装修房子时的电钻声;⑤婚庆时的爆竹声;⑥山间小溪潺潺的流水声,其中属于噪声的是() A.①③④B.①②⑤C.①④⑤D.①④⑤⑥ 10、有这样一则笑话:“甲:‘新搬来的邻居好可恶,昨天晚上三更半夜、夜深人静之时突然跑来猛按我家的门铃.’乙:‘的确可恶!你有没有马上报警’甲:‘没有.我当他们是疯子,继续吹我的小喇叭.’”请问,笑话中真正的噪声制造者是() A.甲B.乙C.邻居D.没有人制造噪声 11、夜晚,歌舞厅正在播放优美的舞曲,并且声音很大.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多选。 A.优美的舞曲悠扬动听一定不是噪音 B.从物理学角度看,优美的舞曲属于乐音 C.对于想休息的附近居民而言舞曲属于噪声

噪声危害及预防

噪声危害及预防 随着现代工业生产的发展,噪声对职业人群的健康影响越来越大。工业噪声是引发职业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加强职业病的防治刻不容缓。 什么是声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的物体称为声源。振动在弹性介质中(气体、液体和固体),以波的形式传播,其一定频率范围内的波动作用于人耳引起对声音的感知。频率的单位为赫兹,符号为Hz。 正常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在20Hz~20000Hz,低于20Hz的是次声,高于20000Hz的是超声。人们在日常说话时的语音信号频率范围在300Hz~3000Hz之间。 反映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是分贝,符号为dB。如细声细语在20dB左右,安静的房间在40dB左右,普通谈话在60dB左右,吸尘器吸尘声在80dB左右,割草机声在100dB左右,链锯声在120dB左右,喷气式飞机附近可达140dB~150dB甚至更高。 噪声是生活中和工作中使人不舒适、厌烦以至难以忍受的声音,它通常是各种不同频率和不同强度的声音无规律的组合。如果在三步左右距离对话需提高声音来沟通,通常被认为我们已经暴露于有危害的噪音环境中了。

噪声对人体影响是多方面的 长期接触一定强度的噪声,可以对听觉系统造成危害, 主要表现在: (1)听觉敏感度下降、语言接收和信号辨别力差; (2)耳鸣,凭空听到嗡嗡声或其他不正常的声音; (3)交谈困难,听不清别人在说什么; (4)所有的声音都听不真切,像被闷住了一样; (5)严重时会造成听力损失和职业性噪声聋。 研究发现,噪声的影响是多系统、多器官的损害,主要 表现在: (1)神经系统出现神经衰弱综合症,脑电图异常,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2)心血管系统出现血压不稳(多数表现增高),心率加快,心电图有改变(窦性心律不齐, 缺血型改变); (3)消化系统出现胃液分泌减少,蠕动减慢,食欲下降; (4)内分泌系统表现有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强,性功能紊乱,月经失调等。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出现早期听力损失 噪声损害你听力的一些迹象: (1)较难听清别人的谈话,听起来声音变形或压抑; (2)在你的耳朵内会产生一些轰鸣声,噪声听力损失发展较缓慢,耳蜗损害感觉双耳有犹如蝉鸣高调耳鸣; (3)很难听清一些高的或柔和的声音:对门铃声音反应迟钝,对较高的女声听不清楚,鸟叫声不敏感……都应怀疑高频听力受损; (4)由于你提高电视机或收音机的声量而招致一些抱怨; (5)做个常规的纯音测试可测知不同频率的声音敏感程度。

噪声的等级和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噪声的等级和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噪声的等级: 按照国家标准规定,住宅区的噪音,白天不能超过50分贝,夜间应低于45分贝,若超过这个标准,便会对人体产生危害。那么,室内环境中的噪声标准是多少呢?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中第5条4款规定,在室内进行噪声测量时,室内噪声限值低于所在区域标准值10dB。 噪声的定义: 我们国家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把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称为环境噪声污染。声音的分贝是声压级单位,记为dB。用于表示声音的大小。《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区域噪声标准》中则明确规定了城市五类区域的环境噪声最高限值: 噪声污染对身心健康的危害: 1.强的噪声可以引起耳部的不适,如耳鸣、耳痛、听力损伤。据测定,超过115分贝的噪声还会造成耳聋。据临床医学统计,若在80分贝以上噪音环境中生活,造成耳聋者可达50%。医学专家研究认为,家庭噪音是造成儿童聋哑的病因之一。 2.使工作效率降低。研究发现,噪声超过85分贝,会使人感到心烦意乱,人们会感觉到吵闹,因而无法专心地工作,结果会导致工作效率降低。 3.损害心血管。噪声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噪声会加速心脏衰老,增加心肌梗塞发病率。医学专家经人体和动物实验证明,长期接触噪声可使体内肾上腺分泌增加,从而使血压上升,在平均70分贝的噪声中长期生活的人,可使其心肌梗塞发病率增加30%左右,特别是夜间噪音会使发病率更高。调查发现,生活在高速公路旁的居民,心肌梗塞率增加了30%左右。调查1101名纺织女工,高血压发病率为7.2%,其中接触强度达100分贝噪声者,高血压发病率达15.2%。 4.噪声还可以引起如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精神障碍、内分泌紊乱甚至事故率升高。高噪声的工作环境,可使人出现头晕、头痛、失眠、多梦、全身乏力、记忆力减退以及恐惧、易怒、自卑甚至精神错乱。在日本,曾有过因为受不了火车噪声的刺激而精神错乱,最后自杀的例子。 5.干扰休息和睡眠。休息和睡眠是人们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维持健康的必要条件。但噪声使人不得安宁,难以休息和入睡。当人辗转不能入睡时,便会心态紧张,呼吸急促,脉搏跳动加剧,大脑兴奋不止,第二天就会感到疲倦,或四肢无力。从而影响到工作和学习,久而久之,就会得神经衰弱症,表现为失眠、耳鸣、疲劳。 6.对女性生理机能的损害。女性受噪声的威胁,还可以有月经不调、流产及早产等,如导致女性性机能紊乱,月经失调,流产率增加等。专家们曾在哈尔滨、北京和长春等7个地区经过为期3年的系统调查,结果发现噪声不仅能使女工患噪声聋,且对女工的月经和生育均有不良影响。另外可导致孕妇流产、早产,甚至可致畸胎。国外曾对某个地区的孕妇普遍发生流产和早产作了调查,结果发现她们居住在一个飞机场的周围,祸首正是那飞起降落的飞机所产生的巨大噪声。

噪声危害及预防

噪声危害及预防 噪声危害及预防 随着现代工业生产的发展,噪声对职业人群的健康影响越来越大。工业噪声是引发职业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加强职业病的防治刻不容缓。 什么是声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的物体称为

声源。振动在弹性介质中(气体、液体和固体),以波的形式传播,其一定频率范围内的波动作用于人耳引起对声音的感知。频率的单位为赫兹,符号为Hz。 正常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在20Hz?20000Hz,低于20Hz的是次声,高于20000Hz的是超声。人们在日常说话时的语音信号频率范围在300Hz?3000Hz之间。 反映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是分贝,符号为dB。如细声细 语在20dB 左右,安静的房间在40dB 左右,普通谈话在60dB左右,吸尘器吸尘声在80dB左右,割草机声在100dB 左右,链锯声在120dB左右,喷气式飞机附近可达140dB?150dB甚至更高。噪声是生活中和工作中使人不舒适、厌烦以至难以忍受的声音,它通常是各种不同频率和不同强度的声音无规律的组合。如果在三步左右距离对话需提高声音来沟通,通常被认为我们已经暴露于有危害的噪音环境中了。

噪声对人体影响是多方面的 长期接触一定强度的噪声,可 以对听觉系统造成危害,主要表现 在: (1 )听觉敏感度下降、语言接收和 噪音有害 信号辨别力差; (2)耳鸣,凭空听到嗡嗡声或其他不正常的声音;(3 )交谈困难,听不清别人在说什么; (4 )所有的声音都听不真切,像被闷住了一样;(5)严重时会造成听力损失和职业性噪声聋。 研究发现,噪声的影响是多系统、多器官的损害,主要表现在: (1)神经系统出现神经衰弱综合症,脑电图异常, 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2)心血管系统出现血压不稳(多数表现增高),心率加快,心电图有改变(窦性心律不齐,缺血型改变); (3)消化系统出现胃液分泌减少,蠕动减慢,食欲

噪声污染的危害

噪声污染的危害 噪声污染对人、动物、仪器仪表以及建筑物均构成危害,其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噪声的频率、强度及暴露时间。噪声危害主要包括: ⑴噪声对听力的损伤 噪声对人体最直接的危害是听力损伤。人们在进入强噪声环境时,暴露一段时间,会感到双耳难受,甚至会出 现头痛等感觉。离开噪声环境到安静的场所休息一段时间,听力就会逐渐恢复正常。这种现象叫做暂时性听阈 偏移,又称听觉疲劳。但是,如果人们长期在强噪声环境下工作,听觉疲劳不能得到及时恢复,且内耳器官会 发生器质性病变,即形成永久性听阈偏移,又称噪声性耳聋。若人突然暴露于极其强烈的噪声环境中,听觉器 官会发生急剧外伤,引起鼓膜破裂出血,迷路出血,螺旋器从基底膜急性剥离,可能使人耳完全失去听力,即 出现暴震性耳聋。 有研究表明,噪声污染是引起老年性耳聋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听力的损伤也与生活的环境及从事的职业有关,如农村老年性耳聋发病率较城市为低,纺织厂工人、锻工及铁匠与同龄人相比听力损伤更多。 ⑵噪声能诱发多种疾病

因为噪声通过听觉器官作用于大脑中枢神经系统,以致影响到全身各个器官,故噪声除对人的听力造成损伤外,还会给人体其它系统带来危害。由于噪声的作用,会产生头痛、脑胀、耳鸣、失眠、全身疲乏无力以及记忆力 减退等神经衰弱症状。长期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与低噪声环境下的情况相比,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冠心病 的发病率要高2~3倍。可见噪声会导致心血管系统疾病。噪声也可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引起消化不良、 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使肠胃病和溃疡病发病率升高。此外,噪声对视觉器官、内分泌机能及胎儿的正常发育 等方面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在高噪声中工作和生活的人们,一般健康水平逐年下降,对疾病的抵抗力减弱,诱 发一些疾病,但也和个人的体质因素有关,不可一概而论。 ⑶噪声对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干扰 噪声对人的睡眠影响极大,人即使在睡眠中,听觉也要承受噪声的刺激。噪声会导致多梦、易惊醒、睡眠质量 下降等,突然的噪声对睡眠的影响更为突出。噪声会干扰人的谈话、工作和学习。实验表明,当人受到突然而 至的噪声一次干扰,就要丧失4秒钟的思想集中。据统计,噪声会使劳动生产率降低10~50%,随着噪声的增加,差错率上升。由此可见,噪声会分散人的注意力,导致反应迟钝,容易疲劳,工作效率下降,差错率上升。噪声还会掩蔽安全信号,如报警信号和车辆行驶信号等,以致造成事故。 ⑷噪声对动物的影响 噪声能对动物的听觉器官、视觉器官、内脏器官及中枢神经系统造成病理性变化。噪声对动物的行为有一定的 影响,可使动物失去行为控制能力,出现烦躁不安、失去常态等现象,强噪声会引起动物死亡。鸟类在噪声中 会出现羽毛脱落,影响产卵率等。

环境噪声污染与健康生活论文

环境噪声污染与健康生活 ——赵树国 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也随着产生,噪声污染就是环境污染的一种,已经成为对人类的一大危害。噪声污染与水污染、大气污染被看成是全球三个主要环境问题。噪声是一类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噪声污染已成当代社会一大公害,近年来,噪声诉讼案件不断增加。尤其是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城市噪声大幅度增加。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高度重视噪声污染的防控。瑞士规定晚上10点以后禁止大声喧哗,星期日不准使用割草机。新加坡对噪声污染环境、影响公众生活有严格规定,违规者将面临巨额罚款甚至法律制裁。 判断一个声音是否属于噪声,仅从物理学角度判断是不够的,主观上的因素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例如,美妙的音乐对正在欣赏音乐的人来说是乐音,但对于正在学习、休息或集中精力思考问题的人可能是一种噪声。即使同一种声音,当人处于不同状态、不同心情时, 对声音也会产生不同的主观判断,此时声音可能成为噪声或乐音。因此,从生理学观点来看,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即不需要的声音,统称为噪声。当噪声对人及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时,就形成噪声污染。 一、城市环境噪声的主要来源: 1、交通噪声。包括机动车辆、船舶、地铁、火车、飞机等的噪声。由于机动车辆数目的迅速增加,使得交通噪声成为城市

的主要噪声源。 2、工业噪声。工厂的各种设备产生的噪声。工业噪声的声级一般较高,对工人及周围居民带来较大的影响。 3、建筑噪声。主要来源于建筑机械发出的噪声。建筑噪声的特点是强度较大,且多发生在人口密集地区,因此严重影响居民的休息与生活。 4、社会噪声。包括人们的社会活动和家用电器、音响设备发出的噪声。这些设备的噪声级虽然不高,但由于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密切,使人们在休息时得不到安静,尤为让人烦恼,极易引起邻里纠纷。 二、噪声污染对人体会构成危害,其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噪声的频率、强度及暴露时间。噪声危害主要包括: 1、噪声对听力的损伤。 噪声对人体最直接的危害是听力损伤。人们在进入强噪声环境时,暴露一段时间,会感到双耳难受,甚至会出现头痛等感觉。离开噪声环境到安静的场所休息一段时间,听力就会逐渐恢复正常。这种现象叫做暂时性听阈偏移,又称听觉疲劳。但是,如果人们长期在强噪声环境下工作,听觉疲劳不能得到及时恢复,且内耳器官会发生器质性病变,即形成永久性听阈偏移,又称噪声性耳聋。若人突然暴露于极其强烈的噪声环境中,听觉器官会发生急剧外伤,引起鼓膜破裂出血,迷路出血,螺旋器从基底膜急性剥离,可能使人耳完全失去听力,即出现暴震性耳聋。有检测表明:当人连续听摩托车声,8小时以后听力就会受损;若是在摇滚音乐厅,半小时后,人的听力就会受损。有害于人的心血管系统、我国对城市噪声与居民健康的调查表明:地区的噪声每

噪声的危害及个人防护措施

噪声的危害及个人防护措施 1、什么是生产性噪声? 在建筑工地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多种音调,无规律的杂乱声音,被人们称为生产性噪音,这些噪音不仅对工作听觉系统有损害,可以造成职业性难听(噪声聋),而且对神经、血管系统也有不良作用,因此,国家把它列为规定的职业病之一。 2、生产性噪音对人身有什么危害? 在建筑工地噪声的危害主要有以下三种:①职业性耳聋:呈浙进性听力减退,直到两耳轰鸣和听觉失灵。②爆炸性耳聋:是指一次高强度的噪声,(往往大于130-160dB)引起的听觉损伤,表现为鼓膜损伤,以及拌有脑震荡等。③噪声对人及其他系统的影响,除上述影响外还可能引起植物神经紊乱,胃肠功能紊乱等。噪声可以引起听力减退,这种减退是渐进性的,人初期进入噪声环境中,常感到听力减退、烦恼、难受、耳鸣等,少数人可能有前庭症状,如眩晕、恶心或呕吐,这些症状在脱离噪声环境后即可缓解或消除,上述症状又复出现且随时间的延长症状加重,逐渐出现听觉疲劳,如两耳轰鸣、听觉失灵、发生听力丧失,成为噪声聋。 噪声除影响听力减退外,还可能引起高血压、心脏病等,噪声还会分散人们的注意力,所以往往造成各种意外事故的根源。 3、预防噪声危害防护措施 建筑安装企业的噪声治理,主要有三个方面,消除和减少生产中的噪声源、控制噪声的传播,加强个人防护。 ①控制和减弱噪声源:从改革工艺入手,以无声的工具代替有声的工具,如用液压机代替锻造机,用液压铆钉机代替风动铆钉机,用焊接代替铆接。②控制声的传播:合理部局,新建改建扩建的企业在总体设计时,要合理布局,把高噪声的车间、作业场所与其它车间分隔开来,在有噪声的各种机械上装置消声器。③作好个人防护:要进行反复的宣传教育,使广大职工认识噪声的危害和治理噪声的重要性,自觉作好个人防护。

噪音的危害

噪音的危害 噪音给人带来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损害听力。有检测表明: 当人连续听摩托车声, 8小时以后听力就会受损; 若是在摇滚音乐厅, 半小时后, 人的听力就会受损。 二、有害于人的心血管系统、我国对城市噪音与居民健康的调查表明: 地区的噪音每上升一分贝, 高血压发病率就增加3%。影响人的神经系统, 使人急躁、易怒。影响睡眠, 造成疲倦。 三、从心理声学的角度来说,噪音又称噪声,一般是指不恰当或者不舒服的听觉刺激。它是一种由为数众多的频率组成的并具有非周期性振动的复合声音。 简言之,噪音是非周期性的声音振动。它的音波波形不规则,听起来感到刺耳。从社会和心理意义来说,凡是妨碍人们学习、工作和休息并使人产生不舒适感觉的声音,都叫噪音。如流水声、敲打声、沙沙声,机器轰鸣声等,都是噪音。它的测量单位是分贝。零分贝是可听见音的最低强度。 噪音有高强度和低强度之分。低强度的噪音在一般情况下对人的身

心健康没有什么害处,而且在许多情况下还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高强度的噪音主要来自工业机器(如织布机、车床、空气压缩机、风镐、鼓风机等)、现代交通工具(如汽车、火车、摩托车、拖拉机、飞机等)、高音喇叭、建筑工地以及商场、体育和文娱场所的喧闹声等。 这些高强度的噪音危害着人们的机体,使人感到疲劳,产生消极情绪,甚至引起疾病。高强度的噪音,不仅损害人的听觉,而且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以及视觉、智力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如果人长期在95 分贝的噪声环境里工作和生活,大约有29% 的会丧失听力;即使噪声只有85 分贝人,也有10% 的人会发生耳聋;120~130 分贝的噪声,能使人感到耳内疼痛;更强的噪音会使听觉器官受到损害。在神经系统方面,强噪音会使人出现头痛、头晕、倦怠、失眠、情绪不安、记忆力减退等症候群,脑电图慢波增加,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等;在心血管系统方面,强噪音会使人出现脉搏和心率改变,血压升高,心律不齐,传导阻碍滞,外周血流变化等;在内分泌系统方面,强噪音会使人出现甲状腺机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强,基础代谢率升高,性机能紊乱,月经失调等;在消化系统方面,强噪音会使人出现消化机能减退,胃功能紊乱,胃酸减少,食欲不振等。

噪声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噪声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王娜 【摘要】从生理学观点来看,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即不需要的声音,统称为噪声。当噪声对人及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时,就形成噪声污染。在当今科技发达的21世纪,人们都生活在噪声之中,特别是城市或者工业区的居民,都时刻在承受着噪声的危害。所以噪声污染的防治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了。 【关键词】噪声污染,分贝,防治措施 【前言】进入2009 年以来,市城管执法局共受理投诉举报226 件,其中噪声投诉举报达68 件,占投诉举报案件总数的30.1%。可见,市民被噪声所困扰的现象日趋严重,这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1]噪音是一种可怕的物理污染,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有严重的危害,虽然它一般不直接致命或致病,但其危害是慢性的或间接的。由于噪声污染在环境中不会有残剩的污染物质存在,一旦噪声源停止发声后,噪声污染也立即消失,所以解决噪音污染并不难,只要让噪音消失或者降低。每个市民都有能力和有责任为此尽一份力。 1.噪音的概念: 什么叫噪音呢?简单点说,不规律的声音我们就可以理解其为噪音。首先我们要先来了解一个基本概念:分贝,分贝是声压级的大小单位(符号:db),声音压力每增加一倍,声压量级增加6 分贝。1 分贝是人类耳朵刚刚能听到的声音,20 分贝以下的声音,一般来说,我们认为它是安静的,当然,一般来说15 分贝以下的我们就可以认为它属于"死寂"的了。

20~40 分贝大约是情侣耳边的喃喃细语。40~60 分贝属于我们正常的交谈声音。60 分贝以上就属于吵闹范围了,70 分贝我们就可以认为它是很吵的,而且开始损害听力神经,90 分贝以上就会使听力受损,而呆在100-120 分贝的空间内,如无意外,一分钟人类就得暂时性失聪(致聋)。噪声通常是指那些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噪音的波形是杂乱无章的。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凡是人们在某些场合“不需要的声音”,都属于噪声。[2] 2.噪音的危害 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也随着产生,噪音污染就是环境污染的一种,已经成为对人类的一大危害。噪音污染与水污染、大气污染被看成是世界范围内三个主要环境问题。[3] 市民顾震江家住浦东临沂路,已被小区外配送站的噪声困扰了8 年。每天凌晨,配送站要切割大批冷冻猪肉,各种冷冻肉制品等待装卸、配送,“热闹”得让附近居民难以入睡;淮海中路1200 弄的居民来信反映,小区旁边一家宾馆的游泳池机房24 小时运转,吵得居民不得安宁;一市民列举身边的种种噪音:凌晨车辆声、晨练音乐声、夜晚舞曲声、半夜狗叫声、建筑工地各种工具发出的噪声。。。。。。[4] 2.1下图为噪声水平(声压级)对人的影响图,可以看出随着噪声水平(声压级)的提高,其对人的影响越来越显著。[2]

课题:噪声产生及危害

课题: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第四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授课人:武汉市吴家山二中郑式江 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 本节课包括以下三部分的内容:(1)噪声的来源;(2)噪声的等级和危害;(3)噪声的控制。教材既从物理学角度说明了乐音与噪声的区别,又从与生活联系更紧密的环保角度对噪声做了说明,但这些均是不严格的,教学中不要纠缠于有关概念的辨析上。本节课的物理知识不多,学生较容易接受,教学要从环境保护出发,要学生了解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教学时要联系实际,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在教学形式上,可以采用学生分组讨论的方式,也可以通过社区调查,使学生对噪声污染有切身的体会。 教学设计说明及课时安排:1课时 噪声影响人们身心健康,是当代社会的四大公害之一。我国于1996年10月29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而环境教育的最重要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公民的环保意识,使公民有良好的环保行为,因此在初中阶段对学生实施环境教育有着特殊的重要性。考虑到初中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教师首先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环境教育的内容。因此,要对课程标准充分地理解,明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认真分析,挖掘现在教学中包含的环境教育的好材料。如噪声污染、废气污染、放射性污染都是进行环境教育的好材料。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根据教学的内容,寻找实施环境教育的途径,有目的地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揭示物理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 (2)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3)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参观或者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 (2)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3)通过学习控制噪声的办法,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通过调查,访问网站,查阅资料等多种途径获取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 (2)教学要从环境保护出发,突出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联系实际,培养和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1)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 (2)噪声的来源和危害,防治噪声的途径。 教学难点: (1)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2)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噪声引起危害及预防措施(新版)

噪声引起危害及预防措施(新 版)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709

噪声引起危害及预防措施(新版) 安全评价推荐 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噪声危害的分布范围越来越广,人们接触噪声的机会受益增多。长期接触噪声会对人体多个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其中尤以对听觉器官的损害最为突出,严重时甚至会引起噪声性疾病。因此,对噪声危害的研究、治理和防护具有重要意义。 早发现早防治 我们曾接触过这样一位患者,他于1970年3月至2005年10月期间在修锻车间从事锻工作业,接噪职业史达35年。从1985年开始,他相继出现了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心悸、耳鸣、听力下降等自觉症状。1993年11月体检,在查纯音电测听时发现,他的双耳语频听阈高达35.4dB(正常人应为≤25dB),后多次复查听力,其听力损伤逐年加重,2005年10月双耳语频听阈达到50.6dB,经医

院治疗仍未见好转。经有关职业病诊断机构在排除其他因素引起的听力损伤后,依据相应的诊断标准,诊断为职业性中度噪声性听力损伤。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接触到很多这样的病人,他们在听力早期轻微损伤时自己察觉不出来,因而容易忽视预防和治疗,等到严重时已经很难治愈,给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影响。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对噪声引起的听力损伤要早发现、早预防。 噪声危害人体健康 1.行业与工种分布 存在噪声危害的行业和工种分布非常广泛,卫生部2002年颁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中,列举了61个可能导致噪声聋的行业工种。而实际工作中噪声主要来自于:机械加工业的下料、剪切、锻造、冲压、辊压、铆接、落砂、造型,金属表面处理的抛光、喷砂、清理,热电厂的碎煤、球磨、汽机发电、司炉,水泥制造厂的破碎、研磨,纺织业的纺纱、织造、制条以及采矿业的凿岩、爆破、掘进等工种。

生产性噪声的危害及预防(最新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生产性噪声的危害及预防(最新 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生产性噪声的危害及预防(最新版) 生产性噪声可由机械的撞击、摩擦、转动而产生,如纺织机、球磨机、电锯、机床等发出的声音,也可以由于气体压力突变或液体流动而产生,或由于电机中交变力相互作用而产生,例如通风机、喷射汽器笛或冲刷等声音,以及其它发电机、变压器等的翁翁声。纺织工人、使用风动工具的工人、发动机实验人员、机床操作工等均可接触噪声。 一、生产性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噪声对听觉系统的影响噪声暴露可引起工人听力损伤。调查表明,接噪组高频听力损伤和语频损伤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着接噪工龄的延长和强度的增加,其发生率也逐渐增高,呈典型的剂量-反应关系,但低于85dB(A)的噪声则很少引起语频听力损伤。频率低于2000Hz,累积噪声暴露小于85dB(A)时的听阈水平较低,并

处于水平波动状态;累积噪声暴露在85dB(A)以上,随着噪声暴露剂量增大,听阈水平逐渐升高,有剂量-反应关系。3000~6000Hz频段的剂量-反应关系出现较早,斜率较大。 2、噪声对神经系统的影响长期接触噪声可引起工人出现耳鸣、头痛、头晕、失眠、多梦、乏力和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综合征,其患病率随声压级升高而增大,呈典型的剂量-反应关系。长期接触噪声,在未出现明显的听力损失情况下,工人可以表现为记忆力和视感知记忆力下降等神经行为功能障碍。调查可见,接噪组工人与对照组相比,在情绪状态(紧张、忧虑、愤怒和疲劳)、数字跨度、数字译码和Benton视觉保留方面得分显著下降。 3、噪声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长期接触噪声,可引起机体心脏植物神经功能发生紊乱。心电图ST段和T波呈缺血型变化,且工龄越长,心电图异常阳性率及ST-T改变阳性率越高。 4、噪声对女性月经及生育机能的影响接触高强度噪声的女工容易发生妊娠恶阻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噪声可影响胎儿胎动的次数和心率,出现心率加快,可影响后代的智力发育,噪声还可对胎儿

噪音给人带来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优选.)

噪音给人带来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损害听力。有检测表明: 当人连续听摩托车声, 8小时以后听力就会受损; 若是在摇滚音乐厅, 半小时后, 人的听力就会受损。有害于人的心血管系统、我国对城市噪音与居民健康的调查表明: 地区的噪音每上升一分贝, 高血压发病率就增加3%。影响人的神经系统, 使人急躁、易怒。影响睡眠, 造成疲倦。 从心理声学的角度来说,噪音又称噪声,一般是指不恰当或者不舒服的听觉刺激。它是一种由为数众多的频率组成的并具有非周期性振动的复合声音。简言之,噪音是非周期性的声音振动。它的音波波形不规则,听起来感到刺耳。从社会和心理意义来说,凡是妨碍人们学习、工作和休息并使人产生不舒适感觉的声音,都叫噪音。如流水声、敲打声、沙沙声,机器轰鸣声等,都是噪音。它的测量单位是分贝。零分贝是可听见音的最低强度。 噪音有高强度和低强度之分。低强度的噪音在一般情况下对人的身心健康没有什么害处,而且在许多情况下还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高强度的噪音主要来自工业机器(如织布机、车床、空气压缩机、风镐、鼓风机等)、现代交通工具(如汽车、火车、摩托车、拖拉机、飞机等)、高音喇叭、建筑工地以及商场、体育和文娱场所的喧闹声等。这些高强度的噪音危害着人们的机体,使人感到疲劳,产生消极情绪,甚至引起疾病。高强度的噪音,不仅损害人的听觉,而且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以及视觉、智力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果人长期在95 分贝的噪声环境里工作和生活,大约有29% 的会丧失听力;即使噪声只有85 分贝人,也有10% 的人会发生耳聋;120~130 分贝的噪声,能使人感到耳内疼痛;更强的噪音会使听觉器官受到损害。在神经系统方面,强噪音会使人出现头痛、头晕、倦怠、失眠、情绪不安、记忆力减退等症候群,脑电图慢波增加,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等;在心血管系统方面,强噪音会使人出现脉搏和心率改变,血压升高,心律不齐,传导阻碍滞,外周血流变化等;在内分泌系统方面,强噪音会使人出现甲状腺机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强,基础代谢率升高,性机能紊乱,月经失调等;在消化系统方面,强噪音会使人出现消化机能减退,胃功能紊乱,胃酸减少,食欲不振等。总之,强噪音会导致人体一系列的生理、病理变化。有人曾对在噪音达95 分贝的环境中工作的202 人进行过调查,头晕的上中39% ,失眠的占32% ,头痛的占27% ,胃痛的占27% ,心慌的占27% ,记忆力衰退的占27% ,心烦的占22% ,食欲不佳的占18% ,高血压的占12% 。所以,我们不能对强噪音等闲视之,应采取措施加以防止。当然,人们对噪音比较敏感,各个体之间是有很大差异,有的人对噪音比较敏感,有的人对噪音有较强的适应性,也与人的需要、情绪等心理因素有关。不管人们之间的差异如何,对强噪音总是需要加以防止的。 为了防止噪音,我国著名声学家马大猷教授曾总结和研究了国内外现有各类噪音

噪声引起的职业危害及预防措施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噪声引起的职业危害及预防措施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8 页

噪声引起的职业危害及预防措施 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噪声危害的分布范围越来越广,人们接触噪声的机会受益增多。长期接触噪声会对人体多个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其中尤以对听觉器官的损害最为突出,严重时甚至会引起噪声性疾病。因此,对噪声危害的研究、治理和防护具有重要意义。 早发现早防治 我们曾接触过这样一位患者,他于1970年3月至2005年10月期间在修锻车间从事锻工作业,接噪职业史达35年。从1985年开始,他相继出现了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心悸、耳鸣、听力下降等自觉症状。1993年11月体检,在查纯音电测听时发现,他的双耳语频听阈高达35.4dB(正常人应为≤25dB),后多次复查听力,其听力损伤逐年加重,2005年10月双耳语频听阈达到50.6dB,经医院治疗仍未见好转。经有关职业病诊断机构在排除其他因素引起的听力损伤后,依据相应的诊断标准,诊断为职业性中度噪声性听力损伤。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接触到很多这样的病人,他们在听力早期轻微损伤时自己察觉不出来,因而容易忽视预防和治疗,等到严重时已经很难治愈,给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影响。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对噪声引起的听力损伤要早发现、早预防。 噪声危害人体健康 1.行业与工种分布 存在噪声危害的行业和工种分布非常广泛,卫生部2002年颁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中,列举了61个可能导致噪声聋的行业工种。而实际工作中噪声主要来自于:机械加工业的下料、剪切、锻造、冲压、辊压、铆接、落砂、造型,金属表面处理的抛光、喷砂、清理, 第 2 页共 8 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