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网网络如何在三菱PLC内实现
- 格式:doc
- 大小:2.91 MB
- 文档页数:46
谈三菱PLC的网络协议及通讯方法三菱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常见的自动化控制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
它通过网络协议和通讯方法实现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以实现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和数据交换。
本文将就三菱PLC的网络协议及通讯方法展开讨论。
一、三菱PLC的网络协议在网络通信中,协议是设备间进行数据交换的规范。
三菱PLC支持多种网络协议,主要包括以太网(Ethernet)、DeviceNet、Modbus、Profibus等。
1. 以太网(Ethernet):以太网是一种常见的局域网通信协议,三菱PLC通过以太网协议可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
以太网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具有传输速度快、可靠性高的特点。
2. DeviceNet:DeviceNet是一种用于工业自动化的通信协议,主要用于连接工厂生产线上的各种设备。
三菱PLC通过DeviceNet协议可以与其他DeviceNet设备进行通信,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和控制。
3. Modbus:Modbus是一种开放的通信协议,用于连接不同供应商的设备。
三菱PLC通过Modbus协议可以与其他支持Modbus协议的设备进行通信,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控制。
4. Profibus:Profibus是一种用于工业自动化的通信协议,用于连接生产线上的各种设备。
三菱PLC通过Profibus协议可以与其他Profibus设备进行通信,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和控制。
二、三菱PLC的通讯方法三菱PLC实现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讯,除了网络协议外,还需要采用适当的通讯方法,主要包括点对点通讯和多点通讯。
1. 点对点通讯:点对点通讯是指单个PLC与一个或多个设备之间建立独立的通讯链路进行数据交换。
这种通讯方式适用于较简单的控制系统,通讯速度较快且可靠。
2. 多点通讯:多点通讯是指多个PLC之间通过网络建立通讯链路,实现多个PLC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协同控制。
这种通讯方式适用于较复杂的自动化系统,能够实现多个设备之间的实时数据共享和联动控制。
三菱Q系列以太网通信设置方法无锡星亿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客户使用三菱Q13UDEH PLC 和组态王6.55 进行通信,使用Melsec_Ethernet.dll(60.3.14.30)驱动。
使用该驱动时应注意,勾选“允许RUN中写入(FTP与MC协议)”选项。
否则会出现变量只能读取不能写入的现象。
详情见附件文档:1.使用内置以太网模块(1)首先使用三菱编程软件新建工程:(2)点击设置“PLC参数”(3)选择“内置以太网板设置”(4)点击“开始设定”(5)设定内置以太网参数现象。
注意本站号:当打开时是10进制,这里必须把10进制转化成16进制,以方便组态王中使用。
填写PLC 端口号选取MC 协议2.使用外置以太网模块(1)第一个步骤同使用内置以太网模块,本例以外置以太网模块QJ17E71-100为例;(2)设置“网络参数”(3)点击“MELSECNET/以太网”(4)配置外置以太网模块可按照实际情况选择上图中的“网络类型”,“起始I/O号”,“网络号”,“组号”,“站号”,并选择对应“模式”。
(5)点击“操作设置”(6)点击“初始设置”红色框选中的选项请填写较小的数值(7)点击“打开设置”上图是选择TCP通讯协议时的情况,图中铅笔圈定的两个地方要注意,第一处一定要选“有顺序”否则会引起通讯失败,第二处一定要选“确认”,这样才能与上一图中的设置相对应,否则会导致通讯恢复需要很长时间。
当选择TCP通讯协议时最后一位一定要设为1,因为1代表TCP通信协议选择UDP通讯协议时三处红色框之处都要注意,第一处同样要选确认,理由同上,第二处和第三处没有确定的值,一般建议最好使用700以后的端口。
这里要强调的是当我们选择设备时,设置设备地址时地址中的端口值要与此图一致,如下图(8)点击传输设置以太网板以太网模块(9)选择“以太网板”此处要在注意协议的选择,如果不能和地址中的最后一项相对应(0代表UDP通讯,1代表TCP通讯)则会导致通讯失败。
三菱Q系列PLC以太⽹通信设置⽅法当使⽤三菱Q13UDEH PLC 和组态王6.55 进⾏通信,使⽤Melsec_Ethernet.dll(60.3.14.30)驱动。
使⽤该驱动时应注意,勾选“允许RUN中写⼊(FTP与MC协议)” 选项。
否则会出现变量只能读取不能写⼊的现象。
1. 使⽤内置以太⽹模块(1)⾸先使⽤三菱编程软件新建⼯程:(2)点击设置“PLC参数”(3)选择“内置以太⽹板设置”(4)点击“开始设定”(5)设定内置以太⽹参数*如果选⽤TCP协议则打开⽅式务必选取“MC协议”如果需要多上位访问可以添加多个MC协议,添加多个端⼝号。
(6)下图中红⾊框中的选项⼀定要勾上,否则会出现变量只能读取不能写⼊的现象。
注意本站号:当打开时是10进制,这⾥必须把10进制转化成16进制,以⽅便组态王中使⽤。
2. 使⽤外置以太⽹模块(1)第⼀个步骤同使⽤内置以太⽹模块,本例以外置三菱以太⽹模块QJ17E71-100为例;(2)设置“⽹络参数”(3)点击“MELSECNET/以太⽹”(4)配置外置以太⽹模块可按照实际情况选择上图中的“⽹络类型”,“起始I/O号”,“⽹络号”,“组号”,“站号”,并选择对应“模式”。
(5)点击“操作设置”注意⼀定要选取⿊⾊框中的选项,否则会造成设备初始化失败(6)点击“初始设置”⿊⾊框选中的选项请填写较⼩的数值(7)点击“打开设置”上图是选择TCP通讯协议时的情况,图中铅笔圈定的两个地⽅要注意,第⼀处⼀定要选“有顺序”否则会引起通讯失败,第⼆处⼀定要选 “确认”,这样才能与上⼀图中的设置相对应,否则会导致通讯恢复需要很长时间。
第⼆处⼀定要选 “确认”,这样才能与上⼀图中的设置相对应,否则会导致通讯恢复需要很长时间。
当选择TCP通讯协议时最后⼀位⼀定要设为1,因为1代表TCP通信协议选择UDP通讯协议时三处红⾊框之处都要注意,第⼀处同样要选确认,理由同上,第⼆处和第三处没有确定的值,⼀般建议最好使⽤700以后的端⼝。
三菱FX5u PLC之间以太网简易连接无线通信方案简易PLC间链接功能,就是在最多8台FX5u可编程控制器或者FX3u可编程控制器之间,进行软元件相互链接的功能。
在实际系统中,同一个车间里分布多台PLC,通常距离在几十米到上百米不等。
在有通讯需求的时候,如果布线的话,工程量较大且不美观,这种情况下比较适合采用无线通信方式。
本方案以三菱FX5u-32MR PLC为例,介绍两台FX5u-32MR PLC以太网简易连接下的以太网无线通讯实现过程。
在本方案中采用了达泰PLC无线通讯终端——DTD419M,作为实现无线通讯的硬件设备。
一、方案概述本方案中,用户无需更改网络参数和原有程序,也不必了解协议细节,通过PLC无线通讯终端--DTD419M,即可直接替换PLC之间有线以太网通讯,且稳定方便的实现无线通讯。
无线网络图▼二、测试设备与参数●三菱PLC型号:FX5u-32MR×2台●达泰PLC无线通讯终端——DTD419MA×2块●主从关系:1主1从●通讯接口:RJ45接口●通讯协议:简单CPU通讯●供电:12-24VDC●传输距离:100米,1KM三、达泰PLC无线通讯终端--DTD419M达泰DTD419M采用2x2两发两收无线架构,空中传输速率高达300Mbps,兼容三菱MELSOFT连接、MC、BCNetTCP、Scoket、Modbus TCP等通讯协议,并采用OFDM调制及MINO技术,使无线可靠传输距离达到1KM范围内均可使用。
DTD419M不仅能与PLC、DCS、智能仪表及传感器等设备组成无线测控系统,同时能与组态软件、人机界面、触摸屏、测控终端等工控产品实现点对点和点对多点的远程无线组网,将分散不便于挖沟布线的设备连接在一起,不需要编写程序,不需要布线,并且稳定可靠。
■主要特征:◆可以直接代替有线以太网线,实现无线组网;◆支持三菱MELSOFT连接、MC、BCNetTCP、Scoket、Modbus TCP等通讯协议;◆全数字无线加密传输方式,不插卡无运行费用;◆无需更改程序,即插即用,自适应接口协议;◆二十年工业现场运行经验:可确保无线产品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下的工业场合长期运行。
三菱plc通过网口连接通讯三菱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设备。
它能够通过不同的接口与其他设备进行通讯,实现信息的传递和控制指令的执行。
其中,通过网口连接通讯是一种常见的方式。
网口连接通讯是指PLC通过以太网接口连接到网络中,与其他设备进行数据的交换和通讯。
相比于串口通讯,网口通讯具有更高的速度和稳定性。
同时,与传统的基于RS232或RS485的串口通讯相比,网口通讯还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在进行PLC与其他设备的网口通讯时,首先需要确保PLC与网络连接的稳定性。
一般来说,PLC具有内置的以太网接口,可以通过网线与交换机或路由器连接,然后再与其他设备进行通讯。
通过网口连接,PLC能够与计算机、触摸屏、传感器、执行器等设备之间进行数据的传递和控制指令的执行。
在进行网口通讯前,需要对PLC进行相应的设置和配置。
一般来说,PLC具有自己独特的通讯协议和数据格式,因此需要在网口设置界面中进行相关的参数配置。
例如,设定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网络参数,选择合适的通信协议和通讯方式。
一旦PLC与网络连接成功,并完成了相应的设置和配置,就可以开始进行网口通讯了。
在网口通讯中,可以使用不同的协议和通讯方式,例如以太网通讯协议、Modbus TCP协议等。
根据实际的应用需求,可以选择合适的通信协议和通讯方式。
通过网口连接通讯,PLC可以实现与其他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和控制指令的执行。
例如,在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PLC可以与计算机、触摸屏、传感器、执行器等设备之间进行数据的传递和控制指令的执行。
通过网口连接通讯,可以实现实时监测和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同时,网口连接通讯还可以实现PLC 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协同控制,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可靠性。
除了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中的应用,网口连接通讯在其他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智能家居系统中,PLC可以通过网口连接与家庭网络、手机、智能设备等进行通讯,实现家居设备的智能化控制。
HMI 与三菱 PLC 的以太网通讯
测试平台:
硬件:XBTGT,三菱Q04U CPU + QJ71E71-100 以太网模块
软件:VJD5.1 GX Developer 8.86Q
一. 三菱PLC软件组态
1. 在网络参数中添加以太网模块,本例中网络号,组号,站号均设置为1
2. 在上面界面中点“操作设置”,进入设置IP地址。
3. 在第一步的界面中点“打开设置”,添加TCP连接方式,其他设置可以参考下图
4. 在GX developer 软件参数下选择PLC参数,选择IO分配,因为本例以太网模块插在1号槽位,所以在一号槽位类型中选择“智能”,在型号中输入模板型号,其他使用默认设置。
二. Vijeo Designer 组态:
1.在IO管理器中选择Q系列以太网TCP协议
2. 配置以太网地址,注意软件默认端口号为1025,所以在三菱软件配置的第三步中,“本站端口号”配置为16进制401,即十进制1025,与此设置对应。
步骤三菱PLC用以太网的方式下载程序1适用于FX3G/3GC、FX3S、FX3U/3UC该方式适用于FX3G/3GC、FX3S、FX3U/FX3UC这些3系列的FX,本次通过BCet-FX实现GX Works2以太网连接FX3UC为例,说明使用步骤:新建FX3U/FX3UC工程,双击导航栏中的连接目标:Connection。
1)跳出的选项板后,在计算机侧选择双击“EthernetBoard”选项,随后提醒中点击“是”;在可编程控制器侧双击“PLC Module”;2)在随后的跳出的设置中,点击“搜索网络上的FXCPU(S)”后,会搜索到BCNet-FX所连接的FX3UC。
按图中标号依次选择后,最后点击确认;3)在上述中选择好IP地址后,点击“通信测试”,即可提示与FX3UCCPU连接成功。
4)随后即可“在线”选项栏中,进行PLC的读取、写入和监视等操作。
2适用于FX1N/1NC、FX2N/2NC、FX1S该方式适用于全系列的FXCPU,选择此方式主要针对于FX1N、FX2N、FX1S系列的FXPLC使用。
本次通过BCet-FX实现GX Works2以太网连接FX2NC为例,说明使用步骤:新建FX2N/FX2NC工程,双击导航栏中的连接目标:Connection。
1)跳出的选项板后,在计算机侧选择双击“EthernetBoard”选项,随后提醒中点击“是”;在可编程控制器侧双击“GOT”;2)在随后的跳出的设置中,在IP地址中输入BCNet-FX的IP地址,在端口号中输入BCNet-FX的端口号。
按图中标号依次选择后,最后点击“确认”;3)在上述中选择好IP地址后,点击“通信测试”,即可提示与FX2NCCPU连接成功。
4)随后即可“在线”选项栏中,进行PLC的读取、写入和监视等操作。
注意事项BCNet-FX支持三菱FX系列PLCBCNet-Q支持三菱Q系列PLC。
三菱A 系列PLC PLC CC CC CC--LINK 通讯方法的实现通讯方法的实现三菱PLC 网络通讯主要有:CC-LINK 通讯,H 网通讯及以太网通讯三种,下面分别简单介绍这三种通讯实现的方法。
这里只是介绍一些基本的通讯方法和注意事项,其它如站设定的详细方法请参看其相应模块的手册。
一、基本知识CC-LINK 中站的类型:远程I/O 站:作为子站,只处理I/O 开关量的站点,如:AJ65BTB1-16D (16点输入模块);远程装置(设备)站:能处理开关量和数字量的模块,如:AJ65BT-64AD (A/D 转换模块);本地站:具有CPU 能和主站或其它本地站通讯的模块,如:A3NCPU; 主站:控制远程I/O 站,装置站和本地站的站点。
二、A 系列PLC CC-LINK 通讯的实现A 系列PLC CC-LINK 的通讯相比Q 系列PLC 来说要麻烦一点,在Q 系列PLC 中实现CC-LINK 通讯只要在软件中组态就可以了,而A 系列PLC 则需要在程序中编程实现。
实际上,在编程时,只有搞清以下两方面就可以了:一是CC-LINK 的I/O 信号,二是CC-LINK 模块用于和CPU 交换数据的缓冲区(BFM),尤其是后者更为重要。
下面分别来说明:1、CC-LINK 模块的I/O 信号CC-LINK 模块的I/O 信号分是为了主CPU 联系用的,用来指明CC-LINK 模块的状态、通讯状态等一些开关量,可以被主CPU 直接使用,从而针对不同的情况让主CPU 做出不同的处理。
I/O 的名称和具体含义在这时里不在详述,可以参看A系列CC-LINK模块手册。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信号的X和Y信号都是针对于主CPU来说的,X信号是从CC-LINK模块传送到主CPU的信号(对于CC-LINK模块来说是输出信号),Y信号是从主CPU到CC-LINK模块的信号(针对CC-LINK模块来说是输入信号),这点要注意区分,不要混淆。
三菱Q系列以太网通信设置方法无锡星亿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客户使用三菱Q13UDEH PLC 和组态王6.55 进行通信,使用Melsec_Ethernet.dll(60.3.14.30)驱动。
使用该驱动时应注意,勾选“允许RUN中写入(FTP与MC协议)”选项。
否则会出现变量只能读取不能写入的现象。
详情见附件文档:1.使用内置以太网模块(1)首先使用三菱编程软件新建工程:(2)点击设置“PLC参数”(3)选择“内置以太网板设置”(4)点击“开始设定”(5)设定内置以太网参数*如果选用TCP 协议则打开方式务必选取“MC 协议”如果需要多上位访问可以添加多个MC 协议,添加多个端口号。
现象。
注意本站号:当打开时是10进制,这里必须把10进制转化成16进制,以方便组态王中使用。
填写PLC 端口号选取MC 协议2.使用外置以太网模块(1)第一个步骤同使用内置以太网模块,本例以外置以太网模块QJ17E71-100为例;(2)设置“网络参数”(3)点击“MELSECNET/以太网”(4)配置外置以太网模块可按照实际情况选择上图中的“网络类型”,“起始I/O号”,“网络号”,“组号”,“站号”,并选择对应“模式”。
(5)点击“操作设置”注意一定要选取红色框中的选项,否则会造成设备初始化失败(6)点击“初始设置”红色框选中的选项请填写较小的数值(7)点击“打开设置”上图是选择TCP通讯协议时的情况,图中铅笔圈定的两个地方要注意,第一处一定要选“有顺序”否则会引起通讯失败,第二处一定要选“确认”,这样才能与上一图中的设置相对应,否则会导致通讯恢复需要很长时间。
当选择TCP通讯协议时最后一位一定要设为1,因为1代表TCP通信协议选择UDP通讯协议时三处红色框之处都要注意,第一处同样要选确认,理由同上,第二处和第三处没有确定的值,一般建议最好使用700以后的端口。
这里要强调的是当我们选择设备时,设置设备地址时地址中的端口值要与此图一致,如下图(8)点击传输设置(9)选择“以太网板”此处要在注意协议的选择,如果不能和地址中的最后一项相对应(0代表UDP通讯,1代表TCP通讯)则会导致通讯失败。
以太网网络4.1以太网基础概念Ethernet 网是 1973 年美国 X erox 公司 P alo Alto 研究所最先开始研究的,此后经ANSI/IEEE标准规格,ISO 国际标准认可的网络技术规格。
Ethernet 是LAN(Local Area Network)规格的一种,是企业信息系统中系统管理者对生产现场进行远程生产管理、远程在库/资料管理时处理各种数据的开放式网络。
1. IP 地址IP 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是为了区分连接在英特网、内网等网络中的各台设备、计算机等而分配给它们的识别号码,相当于寄信时的地址和打电话时的电话号码。
世界规模的因特网中存在的网络都使用国际统一的地址。
(由各国分别管理,比方说日本,由JPNIC 管理)现在普及的IPV4用32位的数值表示上述的IP 地址。
一般来说,表示为象 192.168.1.1 一样由4个8位的10进制数组成。
32位的值分为识别各网络的网络部分和识别网络中的各个连接设备(例如计算机)的本机部分。
比如:下面设备构成以太网通信的IP 地址分配2. 端口号:实际的通信是在设备、计算机中运行的应用程序之间进行的。
TCP *1和UDP *1通过端口号(port number)来识别哪一个应用程序与哪一个应用程序在进行着通信。
比如:如果认为IP 地址是一栋大楼的地址的话,端口号就相当于大楼的“某一层”。
端口号的范围包括0~65535(0~FFFF),其中0~1023(0~3FF)的端口号一般叫做公认端口号(Well Known Port Numbers),与各个应用程序固定绑定。
Q-Ethernet 模块中,本地端口号可以在1025~4999,5003~65534 (401~1387H,138B~FFFEH)之间任意设定。
发送数据 192.168.1.1接收数据 192.168.1.2 192.168.1.3192.168.1.43. 通信协议:(1)所谓协议就是通信系统预先的约定。
对 MELSEC-Q 以太网 模块支持 TCP/IP 以及 UDP/IP 两种通信协议。
TCP 和UDP 是一种通信两端的设备或计算机在处理时使用的协议 。
(传输层)实际上,作为通信建立由以下的5个组合起来以识别通信。
● 送信目的地IP 地址 ● 送信源IP 地址● 送信目的地端口号 ● 送信源端口号● 协议号 (TCP=6H , UDP=17H )(2) TCP 和UDP 的比较用户使用的应用程序不同,对网络的要求也不同。
TCP ―― 可靠性高,先选定发信至目的地的路径并连接,然后与通信对象进行双向的1对1通信。
U DP ―― 将从应用层获得的数据向指定送信目的地单向传送. 以下我们来比较一下双方的特征当然如果对于每一种要求都制作一种固定的协议也是不切实际的因此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和UDP(User DatagramProtocol)被开发出来,用以满足最低限的必要的基本服务,因为只使用IP 送信 可以速度快. TCP 与UDP 性能比较TCP 最适用于需要将数据准确地传送到目的地的场合 UDP 适用于在计算机画面中进行实时监视的场合发送数据至192.168.1.1的501端口通过192.168.1.2 501端口接收A 软件B 软件C 软件*1 多点广播 1对n通信中的n是指处于同一以太网网络上的一个组中的多个设备*2 网络上的通信数据包的堵塞被称为堵塞*3 在连接打开时变更通信对象会造成通信中断因此在通信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尽量不要临时变更通信对象4. 通信连接的建立:(1)开放/关闭处理:TCP/IP通信中,通过建立连接(逻辑回路)来保证与对方设备间有一条专用回路。
包括主动进行开放处理的主动开放,和被动进行开放处理的被动开放。
Ethernet模块的系统通过开放处理与对方设备建立连接,并使用该连接进行通信。
●主动开放:对处于被动等待(Unpassive/Fullpassive)状态的对方设备,主动发送开放请求。
以移动电话为例,向对方打电话即为主动开放处理。
●被动开放:被动开放等待来自于主动开放的开放请求。
以移动电话为例,将电话开机进入来电等待状态就是被动开放处理被动开放有Unpassive开放和Fullpassive开放2种。
Fullpassive开放:仅接收网络中某些特定设备发送给自己的主动开放请求。
以移动电话为例,仅接听已登记号码的来电就是Fullpassive被动开放Unpassive开放:接收网络中所有设备发送给自己的主动开放请求。
以移动电话为例,对不显示号码的来电也接听就是Unpassive。
(2)关闭处理:关闭处理就是切断开放处理建立起来的与对方设备的连接(断开逻辑回路)。
关闭处理正常结束之后,可以使用该连接与另一设备进行通信(对方设备的变更)。
以移动电话为例,通话后切断电话就是关闭处理。
Q以太网模块与其他设备通信关系:Ethernet模块设定为主动开放时,对方设备应设定为被动开放。
如果对方设备的开放状态已经确定,那么需要按下表进行设定。
5. 数据代码的选择:Ethernet使用二进制代码或者ASCII码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换。
二进制代码或者ASCII码可以在GX- developer 中进行设定。
(1) 二进制代码通信:以太网模块将一个字节的数据按照原样接收、发送。
优点:与ASCII码相比发送、接收数据容量1/2,会减少通信线路的负担。
可以处理00H~FFH的数据。
(2) ASCII码通信:以太网模块将一个字节的数据转换为2个字符长的ASCII码数据后接收、发送。
优点:外部设备不经转换直接显示。
4.2以太网构成、配置:1.适合的模块与可安装数量下表列出了可安装以太网模块的各类CPU模块和远程I/O站型号以及可安装的以太网模块数量。
○:适用×:不适用安装到MELSECNET/H 远程I/O 站上注1:一定在CPU控制I/O点范围之内。
2:能放在基板的任何I/O槽内。
3:使用以太网模块版本为D或以后版本。
4:使用以太网模块版本为B或以后版本。
基本性能CPU,C语言控制器是不能创建在MELSECNET/H 远程I/O 站上。
2.多CPU系统使用多CPU系统中的以太网模块时,请先参考QCPU用户手册(多CPU系统)。
a)适用以太网模块使用多CPU系统中的以太网模块时,使用功能版本B或以上版本的以太网模块。
b)网络参数网络参数只可以写入到以太网模块的控制PLC中。
3.适用软件包(1)用于PLC的软件:下表列出了适用于以太网模块的系统和GX Developer软件包。
(2) 外部设备的通信支持工具*1 根据使用的MX Component版本不同,支持不同版本的以太网模块。
关于详情,请参阅MX Component手册。
4.以太网网络配置:本节说明了配置网络需要的设备。
网络安装工作需要足够的安全措施;安装时请网络专家进行指导。
用QJ71E71-100配置以太网系统的常见方式将QJ71E71-100连接到网络时,可以使用10BASE-T,或者使用100BASE-TX。
以太网模块根据网络集线器来检测是10BASE-T或是100BASE-TX,是全双工或是半双工传送模式。
连接到无自动检测功能的网络集线器时,在网络集线器端设置为半双工传送模式。
(1)使用100BASE-TX连接使用满足IEEE802.3和100BASE-TX标准的设备。
(上图中网络集线器下面的设备)·双绞线屏蔽电缆(STP电缆),种类5* 可以使用直线电缆。
如果通过以太网模块的10BASE-TX,使用交叉电缆连接到外部设备,则不能保证正确操作。
但是,可以使用交叉电缆来连接两个以太网模块(例如:两个QJ71E71-100模块),用来进行数据通信或连接以太网模块到GOT。
·RJ45插头·100Mbps网络集线器(2)使用10BASE-T连接使用满足IEEE802.3和100BASE-T标准的设备。
(上图中网络集线器下面的设备)·双绞非屏蔽电缆(UTP)或双绞屏蔽电缆(STP),种类3、4、5可以使用直线电缆。
如果通过以太网模块的10BASE-TX,使用交叉电缆连接到外部设备,则不能保证正确操作。
但是,可以使用交叉电缆来连接两个以太网模块(例如:两个QJ71E71-100模块),用来进行数据通信或连接以太网模块到GOT。
·RJ45插头·10Mbps网络集线器4.3.以太网模块性能规格及主要作用1.主要性能规格:QPLC以太网模块主要规格项目规格传送规格数据传送速率100Mbps 10Mbps通信模式全双工/半双工传送方法基带最大段长100米*最多节点数/连接级联最多2级级联最多4级传送数据存储器允许同时开放连接数4个连接固定缓存通信:2个连接(C1,C2)MELSOFT 连接+MC协议两个连接(C3,C4)固定缓冲存储器1023个字X 2电子邮件附件2048个字X 1正文256个字X 1占用I/O点数8点*一个HUB与一个点之间长度。
2.以太网模块主要功能:(1) PLC数据的收集和修改(使用MELSEC协议进行通信)MC协议是一种通过Ethernet模块或串行通信模块,从计算机上对可编程控制器CPU 的元件数据、进行读写操作的功能。
只要是能够按照MC协议的控制步骤进行数据发送/接收的设备,如计算机等,都可以进行MC协议通信。
(MC协议通信详见MELSEC 通信协议参考手册)对方设备经由Q系列C24\E71或FX系列以太网访问PLC时采用下列某一种帧的命令文件访问请求和响应文件应答的收发信方式进行数据通信.对象模块能够使用的通信帧通信数据代码Q系列以太网E71 QnA兼容3E帧ASCII代码或二进制代码A兼容1E帧FX系列以太网A兼容1E帧ASCII代码或二进制代码QnA兼容3E帧的文件格式:以用ASCI代码进行通信时,对方设备读出上位站的PLC CPU的数据时为例:QnA兼容3E帧的数据指定项目的内容:1.网络编号和PLC编号访问其他站PLC时用网络模块等设置编号按下列方法指定最后经由的网络系统的编号和该系统上的访问站的PLC编号.注:1 PLC编号仅在FFH网络编号为00H时有效2. 指定访问站的网络编号3. 指定访问站的站编号4. 经由MELSECNET/H远程I/O站上安装的Q系列C24/E71访问其他站时网络编号的FEH 被忽略指定网络编号的FEH时对用MELSECNET/H远程I/O站的PLC编号指定的其他站进行访问2.请求目标模块I/O编号和请求目标模块站编号访问站的PLC CPU为以下的PLC CPU时进行指定,多CPU系统的PLC CPU用Q系列C24等进行多分支连接时支路上的PLC CPU ,指定方法与使用QnA兼容4C 帧时相同请参照第3.1.6节的备注进行指定访问目标PLC CPU为上述以外的PLC CPU时指定固定值访问目标模块I/O编号 03FFH 访问目标模块站编号 00H3.CPU监视定时器Q系列E71 从对方设备接收请求数据的Q系列E71 向PLC CPU输出读出/写入请求后结果返回的等待时间指定为下列值0000H 0 无限等待0001H FFFFH 1 65535 等待时间单位250ms4. 请求数据长和应答数据长请求数据长指定为从文本内的CPU监视定时器项目至请求数据部分的最后为止的字节长从文本内的结束代码项目起至应答数据部分/出错信息部分的最后为止的字节长作为应答数据长返回5. 命令和子命令指定表示对方设备进行PLC CPU内数据的读出/写入时的请求内容的命令和子命令6. 请求数据部分和应答数据部分在请求数据部分中对方设备指定上述命令和子命令指定用MC协议进行通信时的相应数据起始软元件读出/写入范围写入数据等与对方设备发出的请求内容相对应的读出数据/写入结果等作为应答数据部分返回要进行与第3.2节以后章节中所述的各功能的命令和子命令相对应的数据的指定和数据的读出7.结束代码命令处理结果返回正常结束时图中的示值返回异常结束时出错代码返回参见用户手册基本篇的第11章8.出错信息部分进行出错应答的PLC和发生出错时的命令等返回网络编号PLC编号进行出错应答的PLC的网络编号和PLC编号命令和子命令出错时的命令和子命令9.下面是安装有Q系列E71的站在PLC之间的网络的控制站/通常站时的网络编号和PLC编号的示例注:对方设备向上位站PLC CPU写入数据时帧格式,以及命令格式请参考《MELSEC 协议通信》手册(2) 将任意数据传送到外部设备和接受来自外部设备的任意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