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日本动漫项目管理

日本动漫项目管理

日本动漫项目管理
日本动漫项目管理

一、现阶段问题点

(1) 组织架构

公司与项目应有不同之架构

(2) 各职务定位

各职务工作执掌与权责须划分更加清楚,特别是各部经理与总监。

(3) 项目经理与制作人的角色差异

须更进一步划分工作执掌与权责

(4) 项目管理

尚未进行,项目是否已算成立? 不清楚界定标准。

二、附录(参考资料)

(1) 何谓项目管理?

针对特定目标的一系列规划、组织、人事、领导与控制等活动,其目的在有效运用组织内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以达成组织目标。

规划:为设定项目发展目标、制定政策、研拟策略及实施步骤,及如何达成该目标的基本过程。

设定目标:目标必须写下来。必须让所有参与者都能清楚明白它的意思。

研拟策略的要点:

1. 要把欲达到的结果,清楚地表达出来。

2. 这些结果要合理可行。设立一个难以达到的目标,会使参与的人望而却步。

3. 要把一系列的行动细节,详尽地陈述出来。

4. 必须指定负责人,使整个计划能因此而推动、进行。

5. 要提供合理的资源。

6. 计划的每一个阶段,均须有时间表。

7. 要设立工作表现的标准,以衡量所欲达到的成就。

组织:为了达成共同的目的,规定各个角色的职务,并依据一定的权限与责任的分配,决定各职务间相互的关系。

管理人必须知道自己究竟负责哪些活动,哪些人需对自己负责、自己又该对哪些人负责。此外,管理人还必须清楚整个公司的结构、自己在公司的位置、可以使用哪些沟通管道等。这些都必须以达成部门和公司的目标为主,并且定下所要完成的效果,最后再用文字陈述出来。许多公司都把组织营建在员工身上,而不是先决定所要的结果,然后再寻找适当的人选来占据那些职位。通常,小公司并没有真正的组织架构,都是把现有人员分配去做所有的工作。不用多久,又会有另一批人被聘来分摊各部门的工作。一个简陋架构的公司,有时也能维持好几年的时间,但这样很难继续维持成长。

为了让企业成功,整个组织必须以「结果为导向」作为建筑架构的基础。公司的目标需明确且实际可行,整个管理工作也必须以达成公司的目标来进行。公司的架构完全依照所要达成的结果来设计------每个职位是专为达成某个目的而设,然后再找寻最适当的人选来执行职务。

人事甄选优秀人员于适当职位上,从事项目各项工作,并培训他们,以增进工作效率,提升人力素质。

领导:根据项目规划所制定的策略与工作进度,引导、影响与鼓舞成员完成任务的行为。控制:将成本、进度、品质控制在预定的范围之内。

(2) 项目经理(Project Manager)

「项目经理」为项目团队之主管,负责指派及领导工作人员进行项目工作,对上级主管或顾客负责项目成败,并解决项目内各项问题,实为项目之灵魂人物,亦可谓项目管理之重心与中心。

(3) 产品经理(Product Manager)

负责整个产品的处理过程,从研究调查、制造与销售。直到产品变成普通生产线的一部份时,「产品经理」仍须负责「维持」与「成长」的工作。

(4) 制作人(Producer)

一个游戏的总指挥,从游戏制作到贩卖所有流程都是由游戏制作人负责。游戏制作人可以说是一款游戏的导演,他必须要掌控游戏发展的大方向。其工作范围包含监督开发工作、掌控游戏进度、重要事项决定、游戏预算控制。同时也是研发团队与公司之间的窗口,随时进行双方面的协调与管理,如何能够面对双方,并且妥善的将双方的讯息传达,也是游戏制作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5) 执行制作人(Executive Producer)

执行制作人与游戏的制作一起工作,其工作范围包含开发工作分配、执行制作的执行、相关工作的检查。身为执行制作人需要有较佳的沟通协调与管理的能力。虽然游戏制作人也同样有管理的职权,但游戏制作人并不能随时与游戏研发在一起,所以执行面由执行制作人来负责。

(6) 监制(Director)

发包、工作分配、制作流程管理、游戏制作行程管理等实际制作发场的负责人。十分类似工地里的工头。

(7) 企划(Planner)

撰写游戏的企划书。在这个部分里,游戏企划可以写出许许多多不同的方式或是系统,写的越多,游戏设计人员的选择机会也越多。而且企划在撰写企划或是新点子的时候,可以发挥充分的想象力,不需要考虑到硬件或是软件的执行能力,只要是想的到新点子都可以写在企划案里。当然企划案也不能远离原本企划会议中所讨论出来的大方向。

(8) 游戏设计师(Game Designer)

将游戏企划所写作的企划书游戏化,也就是付诸实行。针对游戏企划所写的企划书中哪里不合理或是哪里需要加强的部分,加以删除或是修正,然后真正使之成为游戏中的一部份。根据游戏规模的大小,这个部份中又会细分为游戏系统设计、战斗系统设计、道具系统设计、格斗系统设计等诸多不同内容设计,每一项工作都会有专长该方面的游戏设计人员负责。

(9) 编剧(Scenario Writer)

撰写游戏中所有的故事、剧情。有时候这个部分也会邀请非游戏业界的人来写剧本。比如说著名的小说家或是剧本作家。会邀请著名小说家撰写剧本的游戏大多是冒险游戏或是角色扮

演。这类游戏的做法可以让游戏的故事内容更加吸引玩家,也可以说是游戏的卖点之一。将来在宣传方面也有很大的帮助。

(10) 角色设计师(Character Designer)

设计创造游戏中所出现的所有角色。在日本游戏界中,这个部分也常常会邀请非游戏业界人员担任。比如说著名的漫画家、插画家就常常为游戏设计人物造型。这样的做法在日本游戏界中十分盛行,因为如果邀请到著名漫画家或是插画家为游戏设计人物,通常会使销售量提升。像鸟山明(七龙珠作者)为「勇者斗恶龙」系列设计人物、横山光辉的「三国志」系列、天野喜孝(日本著名插画家)为「太空战士」系列设计人物插画等等,都让游戏的知名度在发售前就已经提高很多。

(11) 2D插画师(2D Illustrator)

设计背景或是平面角色。此外也细分成为只制作材质贴图(背景、物体表面的质感、表面贴图)的MAPPER和专门画位图的DOTER。

(12) 3D插画师(3D Illustrator)

制作3D角色或是开头、过场、结束CG计算机动画。

(13) 日本游戏开发流程

草案制作

目前,拥有精英的游戏制作公司,绝对不是一开始就投入所有人力开始撰写程序而是先将游戏制成像「草案」(在日文中的说法称为「企划书」)这样的书面基础(base)。

草案其实是没有固定的格式(STYLE),少的时候有可能只是两三页A4大小的纸张,多的时候也有可能是包括参考资料而多达五十几页,草案的格式可以说是形形色色。依照游戏制作公司的习惯、企划人员的不同、甚至是游戏制作计画的不同,企划的书写格式也都不尽相同!此外,有些草案是透过许许多多次Brain Storming(集体创造性会议,公司企划人员或是其它有好创意的制作人员带着自己的新创意所参加的会议),经过不断的讨论与建议,而由多位企划制作人员所共同撰写出来的。

一般大家都会以为游戏的草案,是将企划者的创意很详细很详尽地书写在草案中,但是实际上却不是这个样子!草案实际上只要概略地叙述「这是个什么样的游戏」就可以了。也就是说,传达游戏的概略就是草案的使命。所以说草案其实不是为了游戏制作开发而产生的,草案的存在是为了让相关制作人员了解企划者所要传达的想法意念(Image)。也就是说,这样的草案是让经营者判断是否可以将这样的创意商品化、让业务贩售人员评估销售量、让其它制作人员加入不同的意见或是更好的想法,草案在专业的游戏制作公司里的主要目的便是如此。随着草案,有关游戏玩法的规则会被写在草案中,此外「什么好玩?哪里好玩?」也是草案中必须书写的基本条件!许多业余或是专业的企划人员,常常在草案中加入拢长壮大的故事剧本或是详细的角色资料设定。其实这些有关游戏的细部设定在草案中都是多余的。草案可说是说明游戏「好玩的地方」的最佳方式,因此如何将企划者所要表达的意念精简地集结起来就是件十分重要的事。当企划者将游戏中「好玩」的核心点明确地表达出来之后,接下来便是将「开发对应平台?」、「预定发行的时间?」、「适合什么样的年龄层?」、「游戏主要构成画面草图(Rough Continuity)」等资料加入,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再附上一些参考资料。具备这些东西之后,就算是完成一个草案!

决定草案、开始制作企划书

PS:事实上「企划书」在日本游戏制作业界的说法里是被称之为「仕样书」!翻译成中文为「规格书」。所以,日本所谓「企划书」如同我们所谓的「草案」、日本所谓「仕样书」如同我们所谓的「企划书」。

草案完成之后,接下来就是等待筛选的命运。不是所有的草案完成之后都可以被商品化,只有优秀的草案才可以走上实际制作→商品化→发售这样的过程。也就是说,事实上游戏软件的激烈竞争早在制作成商品摆在市场上贩卖之前就已经开始了。一般来说,只要是稍具规模的游戏制作公司都会随时拥有100份以上还未商品化的游戏制作草案。这些草案不仅仅都是来自公司内部开发部门企划人员的笔下,有许多也都是从公司外部募集而来的。由此可见,企划人员想让草案商品化的竞争情况实际上是十分激烈的。

当一份草案经过层层严格筛选而雀屏中选之后,游戏制作的流程也正式从草案阶段移到企划书(规格书)制作阶段。企划书是让企划(PLANNER)将自己的想法传达给程序设计(PROGRAMMER)、图形设计(GRAPHIC DESIGNER)...等制作小组成员的文件。企划书与草案不同,它不可以是只是「知道游戏的概略」。而是必须将游戏中所以大大小小的设定,十分具体地写到企划书当中。从游戏的开始画面到游戏结束画面、画面中任何一个角落的表现设定、分数的计算方式、角色的动作...等,游戏中会出现的任何事件任何事物,都必须在清清楚楚地写在游戏企划书中。所有与游戏制作相关的成员,都是以此份企划书为基础来执行制作工作,可见这份企划书的重要性(因此日本会将我们通称的「企划书」称之为「规格书」,也不是不无道理!)。打个比方来说,企划书就好比正在建筑房屋时所绘制的设计图一样。在撰写草案阶段的创意(Ideas)往往都是很模糊的想法或是个临时想到的,所以也就没有很仔细地思考到游戏的细部结构。而企划书则是将原本没有仔细思考的事物,仔仔细细地书写到文件上。所以撰写企划书的时候,便需要不断地收集资料,按部就班一步一步都不可马虎的执行。

企划书的撰写方式,也会依据游戏制作公司的不同、游戏内容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比如说以一个一个画面为单位的画面单位指导书或是以登场角色来区分的指导书。所以,事实上企划书的构成格式是很自由的,撰写人员可以依照自己习惯而别人又看的懂的方式来撰写。同样是说明角色的动作,企划书可以用「到达顶点之后暂停一下而后迅速落下」这样的文字叙述方式,也可以使用图画或是图解的方式来表示。甚至有时为了让程序设计人员可以更清楚了解,也会使用到计算公式或图表的方式来表示。所以,企划人员表达创意的方式可以是五花八门的。也就是说,企划书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制作成员了解自己需要做些什么,所以企划人员是不需要拘泥企划书中的章节、写法、体裁。最重要的事与开发团队成员的意见沟通。

企划书要传达的信息是相当多的,所以一份企划书页数有时也是相当惊人。特别是像剧本故事结构十分庞大,故事情节分歧管理十分不容易的RPG游戏,企划书的页数更是多的惊人。而如果真要要说明到底有「多少页」的话,还不如用「几公分厚」或是「几个纸箱」这样的单位还比较适当。在日本游戏界常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游戏才一开始制作,马上有一整面墙的柜子里全都是参考书籍以及企划书资料」。专业的游戏制作公司的草案是相当简洁,而企划书则是相当紧密有系统的。所以说,或许大家都不相信,但事实上游戏一开始制作的时候,其企划书已经是厚厚的一叠,甚至是装满一整个纸箱了。

与专业人员组成专业团队

到目前为止游戏的制作流程都是单一流程,而且游戏制作都是集中在以企划人员(PLANNER)为中心的少数制作人员身上。不过,当企划书即将完成之前,便要开始进行整个制作小组人员的整合。而且从这个时候开始,许许多多的工作是平行地同时进行。以下就为大家大略介绍一下流程。

一般来说,首先整合到执行计画中的是不使用计算机的工作人员。这里所谓的「不使用计算机」——是指公司外部的剧本作家或是角色设定的原作家等人。这些公司外部的原作者们其实在草案完成的同时,企划人员(PLANNER)便开始与他们不断沟通协调,并开始撰写剧本或是绘制人物造形的工作。为什么是这样的流程呢?那是因为纸上作业的工作是必须在程序设计工作开始之前就必须完成的。所以这些公司外部的原作者的工作都必须在其它工作人员前完成。

接下来是将程序设计人员(PROGRAMMER)整合到执行计画中。虽然说在企划书撰写的同时,企划人员(PLANNER)已经不断地与设计人员(PROGRAMMER)沟通协调游戏内容、表现方式等,但是设计人员(PROGRAMMER)真正忙碌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在初期,程序设计人员(PROGRAMMER)会是先撰写整个游戏系统的主要程序,比如说主角的动作、画面显示系统等。程序设计在游戏制作工作前期,就是建立游戏系统的基础。这样的工作如果以绘画的世界来比喻的话,就是准备绘画用纸、准备画具以及颜料、然后描绘出图画的轮廓。前期工作尽可能将细节的部分完全去除,而以游戏系统基本根基以及骨干程序为主。为什么是这样的是制作流程呢?事实上很多游戏在企划阶段会遇到有如「有办法将企划人员脑海里所企划的事物表现出来吗?」「自己所想的真的会好玩吗?」,为了证明这些疑虑,企划人员就可以藉由程序设计人员先期所制作出来实际会动作的画面来判断。这样的试作游戏在日本被称之为「PROTOTYPE」。这样的「PROTOTYPE」可以先期验证游戏是否真的好玩,如果验证结果是确定的,那整个游戏的制作便可以朝完整版的工作继续进行下去。

有时候依据情况的需要,程序设计人员不会先直接撰写游戏程序,而是先制作「工具(Tool)」、「编辑器(Editor)」等开发用的工具。这就好比在盖房子之前,先把锯子等工具做好是一样的意思。把工具、编辑器等程序都准备好,当游戏制作到后期时对于动作编辑、地图编辑等的工作便可以很有效率地进行。

图形设计人员(GRAPHIC DESIGNER)的工作几乎是与程序设计人员同时进行的。在日本游戏制作公司里,图形设计人员大多都是使用相同的CG专用开发计算机来制作游戏图像。所以所有图形设计人员的桌面上都是摆着相同CG专用开发计算机,那样的场面看起来是很壮观的。

虽说是制作映像的资料,不过游戏中的CG并不是只是一张大张的图画而已,而是分为很多不同的组件(Part)。比如说,角色人物的话就专门绘制角色人物,或是建筑物的话就专门绘制建筑物。这些各自负责自己所分配到部分的图形设计人员,最后就会将一开始就准备好的原画逐一制作组合成3DCG。

3DCG的制作,首先会先从制作以多边形(Polygon)组合起来的立体对象开始。在日本,

像这样的立体图像制作工程被称之为「Modeling」,而从事这样工作的专业人员则被称之为「Modeler」。这些专业工作人员几乎都是使用3DCG专用的开发工具来完成「Modeling Data」,但是这样的Modeling Data只是一种拥有线条而没有颜色的图像,称之为「模型的线架构(Wire Frame)」。而接下来的工作是将颜色、材质、灯光等贴上,这样的工作称之为「贴图(Texture Mapping)」。接下来,这个有形状又有颜色的图像数据便要再被加入称之为「Animation Pattern」的动作资料,这样就成为会活动的3DCG。在目前的动画科技里,也加入了可以将人类的动作转换成计算机资料的「动态捕捉系统(Motion Capture)」以及可以将真实物体外型转换成计算机模型的「3D扫描系统(3D Scanner)」。

接下来是音乐制作的部分。相对于图形制作的团体工作,音乐制作是属于比较个人性质的工作。游戏音乐的作曲负责人在游戏草案完成的时候,便要开始配合游戏加入音乐的影像(Image)。这个时候并还没有开始作曲,而是仅止于思考整个音乐风格的走向,是要摇滚风格比较好呢?还是要古典风格比较好呢?这段时间可以说是音乐作曲家的摸索时期。企划书的完成,接下来便是将游戏画面体地呈现给作曲家,「到底用什么样的曲子比较好?」「曲子长度要制作几分几秒的比较好?」,这些问题在此时也渐渐明确化。所以大部分的作曲家都是在这个时期开始进行音乐旋律的制作。接下来,负责音乐的人员就要实际操作一个个已完成的游戏画面,依据游戏要表达的意念配上适当的音乐音效。

为什么游戏音乐要配合着一边操作画面来进行编曲呢?这是因为游戏的场面会依照玩家的意念与偶发的状况而有所不同,这是与电影、广告不同。比如说「GAME OVER」的曲子在何时连接什么样的曲子是最可以表示玩家的心情?玩家在什么样的场面之下最可以感到紧张的气氛?这些都是需要音乐创作人员实际去操作游戏、实际去感受游戏,然后再慢慢地调整出游戏音乐的曲调、曲子与曲子之间的连接,甚至是出现的时机、长度等。所以说制作游戏的音乐其实也是件十分辛苦的工作。

协调、协调、再协调

完整的企划书、完整的制作小组、完整的制作流程,但许许多多问题还是会伴随着整个游戏制作过程。而且随着各部门工作的进行,麻烦问题会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严重。

比如说常常遇到的就是与内存相关的问题。虽然说目前的游戏主机的内存已经比以前多了许多,但是毕竟还是有所限制。所以游戏制作计画一开始时,一般来说便会开始进行各部分内存大小的分配工作,如图形使用○○M、主程序使用○○M、音乐使用○○M。不过随着制作工作的进行,往往都会有超出原本内存容量设定的问题产生。原因有很多,比如企划书阶段时期计算错误、开发小组能力不足、某部门开发小组需要更大的内存容量来表现游戏效果...等。这个时候制作人(PRODUCER)或是监制(DIRECTER)便必须明确地的判断。是否还有其它多余的内存容量可以分配?是否削减哪个部分的内存容量?是否变更成其它规格?解决的方式虽然有很多种,不过与内存相关的麻烦问题是任何一组游戏制作小组都会遇到的烦恼!

接下来常见的便是不断循环的「可能」与「不可能」这样的问题。在游戏制作现场中,我们常常会听到「可能」与「不可能」这两句话。经大家讨论之后,企划人员将一个新的创意写入企划书中后,理论上就应该会是可行的。但是实际作业的时候,程序设计人员又常会出现「这种新创意是不可能做到」的遗憾。上述的事件对游戏制作现场的人员来说都是家常便饭,

常常发生的状况。企划人员会说:「这是可以办到的吧!你一定要做出来!」,程序设计人员会说「不可能!我做不出来!」,两部门人员间的紧张火爆气氛也就时而发生。协调处理这样的问题(包括组员间相处人际关系)也都是制作人或是监制十分重要的工作。

除此此外,集合了这么多位工作人员的大型制作工作,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协调问题都是层出不穷。「应该可以再可爱一点」、「我要一种无形的感觉」、「运用比较有速度感的反应方式」......在游戏制作现场中,在开发小组的成员之间,像上述那样十分抽象的语言可说是随时都可以听到。因此,发言者的想法与听到话语的人的理解程度有微妙的差异,甚至是文不对题也都是时有所闻。在游戏开发过程中,光是要让所有制作小组成员制作出来的作品保持一定的风格就是一件相当费力的工作。

其实制作过程中遇到麻烦也不全都是不好的事,有时也会遇到让人觉得高兴的麻烦。比如说,游戏制作到一半的时候,突然有人说「如果这样做的话一定会更好玩!」。从企划书阶段之后经过几个月,也实际制作出会动的画面之后,上述的情况就常常会发生。不过是不是要采用预定以外的创意?如果采用了,那既定的工作时间又要从新排定,这对于整个制作小组就会是个大麻烦。当一个很好的新点子、新创意突然浮现脑海的同时,一大堆麻烦的工作调整问题也随之而来,这就是游戏制作工作。游戏制作工作到了后半段时期,有许多麻烦的问题也会随着分解到各个制作人员的身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也就相对成为每位工作人员工作的一部分。有游戏开发经验的人员采用负责人在面试的时候,常会说:「游戏制作人员必须要有很强的抗压力」。其理由为何,相信也就不需多作解释了。

各部分完成后进入测试工作

当开发人员最辛苦的时期结束的时候,也就是游戏各部分都完成的时候。完成的所有资料会全部集中到主程序设计人员的手上。图形资料、音乐资料、剧本等文字资料,再加上其它细部的的程序资料,都是在这个阶段完成整合。如果是角色扮演游戏、射击游戏、战略仿真游戏等,其游戏中角色的各种设定数值也都市在这个阶段中加入。这样也就完成游系的试玩版。

最初完成的试玩版,在日本一般称作「α版」,使用这个版本制作人员可以进行简单的Test Play。当然在试玩的过程中,如果有不正常的错误就会马上进行修正,此外也会开始进行游戏难易度调整。即使整个游戏制作过程经过十分严密配置,但是因为是各部门分工合作,所以还是会出现「看得到树却看不到森林」这样的缺失。像这样将树木一颗颗地修正,使其看起来像是一片森林,便是试玩版中必要的修正工作。

将「α版」中各部分所有的错误、不合理的地方加以修改之后,再一次将所有资料整合,这个试玩版便被称作「β版」。这个版本中的内容基本上与玩家将来在市面上买到的版本内容是一模一样的。不过由人类做出来的软件不会是十全十美没有任何错误的。这样的错误在程序设计人员间被称作「BUG」。因此接下来的工作便是找出这些躲在程序中的「BUG」,并加以修正去除。假设游戏中所有会出现的任何状况,从游戏讯息一个文字的小小错误到会导致游戏当机的重大错误,都必须一点一滴仔仔细细去找出隐藏其中的「BUG」。这样的工作也被称作「Debug」,一般会由开发小组所有组员或是公司外部的工读人员,甚至会动员到公司其它部门的工作人员。不论是多么辛苦所制作出来的游戏,只要游戏中出现任何一点小小的错误而导致当机,便成了没有用的「不良品」。虽然对开发人员而言,游戏制作流程到了Debug之前的阶段是算是可以松口气的时候,但是接下来的Debug工作却也是最后最重要的大工程。经过上述的过程之后,就到了游戏软件的最终版本「Master」,接下来就是等

候压片量产。

日本动漫的发展历程及启示完整版

日本动漫的发展历程及 启示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日本动漫的发展历程及启示 摘要:动漫作为一项文化产业,实际上已经成为象征日本国家的一个文化符号,其近邻中国、韩国等东亚国家受此影响较大。从简单模仿到立于世界之巅,发展过程可谓艰辛曲折,日本动漫取得今天辉煌的成就离不开对细节的追求和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与利用。本文归纳了日本动漫历史发展过程,并讨论了日本动漫的文化特点,以期为中国动漫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日本,动漫 目录 (一)、日本动漫的产生与发展脉络 (二)、日本动漫的流行原因 (三)、日本动漫的海外传播 (四)、日本动漫及其有效传播对我国的启示 (一)、日本动漫的产生与发展脉络 动漫,是动画与漫画合并的简称,并逐渐意指具备Et本风格的动画或漫画。日本动漫萌芽于上个世纪2O年代,以《力与世间女子》为代表的幽默路线作品成为日本动漫的标志。2O世纪40年代,日本动漫处于探索和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反战题材较多,剧情结构有所改善,受众群体得以扩大。随后日本动漫迎来成熟时期(70__90年代)和黄金发展时期(90年代一上世纪末),动画技术得到极大改进,题材逐渐扩充,涉及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大家熟知的《灌篮高手》、《东京巴比伦》、《名侦探柯南》等作品便出自于这一时期。新世纪以来,日本动漫步人分化与创新时期,题材进一步拓展,画风开始突破传统模式,并与当代社会价值相契合。日本动漫凭借其独特的文化特征和主流文化意识成为了Et本文化的代名词,以动漫为代表的文化产业,通过形象、叙事和文化张力起到了塑造日本文化形态、凝结文化价值的重要作用,成为了日本构建国家文化软实力,造就高强度文化影响力的传播载体。 (一)萌芽阶段 明治维新时期,动漫(卡通)由欧美传人日本,并受到民众的青睐与追捧。以美国卡通为中心的动漫浪潮对日本产生较大影响,一些模仿性的动漫作品开始出现,但是具有浓重的欧美色彩。而产生于2O世纪20年代,以《芋川栋三玄关》、《锅凹内名刁》为代表的日本本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日本动漫开始走向独立发展的道路。随后的20年间,日本动漫的写作风格逐渐由追崇国外生活向反映社会现实的路线转变,并将幽默元素加入作品之中,此时的代表作为《力与世间女子》。这部作品由政冈宪三与其学生懒尾光世制作完成,是日本首部有声动画,对日本动漫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探索与发展阶段 经过2O多年的发展,独具本土特色的作品框架得以完善,动漫风格逐渐丰富化。20世纪40年代前后,日本动漫进入新的时期,此时的动漫作品多与国内社会发展相关联。二战期间,受国内军国主义思想宣传的需要,大量法西斯主义宣传性质的动画片被搬上荧幕,动漫这种艺术作品成为了日本宣扬政令的工具。战后,由于政府资金的暂停注入和迪士尼动画的冲击,日本动漫经历了短暂的低潮期。1947年,手家治虫发表了《新宝岛》,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动漫作品给动漫期刊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动漫初具产业雏形。1963年《铁臂阿童木》的上映更是迎合了民众的心理,消弭

日本动漫对中国青少年的影响

80年代出生的我们,是泡在日本动画中成长起来的。从《铁臂阿童木》,《一休》,《花仙子》到《SLUMDUNK》,《浪客剑心》,《Cowboy Bebop》,可以说日本动画给我们带来了无数快乐的回忆。但是动画作为一种人文思想的表达形式,也在时时刻刻向我们灌输着日式的思想观念,其中有好的,比如说强调团队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但也有能吃坏脑子的,比如上文提到的流行于日本战争主题动画中的“泛正义论”思潮(即“战争没有绝对的对错”这一思想)。而后者往往更具有欺骗性,也最容易让缺乏辨别能力的青少年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下来。譬如,“泛正义论”在中国少年动漫爱好者中就有相当的市场。曾经看过一篇由一位动漫爱好者撰文的名为《隐藏在日本动画深处的东西》的文章,其中这样写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我们生活在弱肉强食的世界中”。就这样,日本人改编的达尔文理论被当作了圣经,而布道的人却毫无知觉。 走在街上,如果你随便问一个孩子:你最喜欢看什么动画片? 我想回答大同小异,那就是日本动漫。 如今,电视上播的,网络上传的,甚至是书籍上画的,都是日本动漫占大部分。先是《哆啦A梦》《樱桃小丸子》,接着是《四驱兄弟》《七龙珠》《百变小樱,现在还有《火影忍者》《海贼王》等。数不胜数,随口都可道来。而那些日本动漫迷,更是不可计数。可见,日本动漫对中国,乃至世界,都是有很大影响的。 一部日本动画片,少则几百集,多则上千集。总之,没有个百来集是上不了电视的。这些动画片,赚的就是孩子们的时间,孩子们的精力。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希望。若是扩大到整个国家来说,就是在摧毁国家的未来。 这是文化战争。在这个和平的年代,没有了武力战争,更多的则是文化战争,精神文明的战争。文化战争比武力战争更可怕。这是日本国向中国发起的又一次“侵华战争”。只有国民自觉抵制,才能不被打败。 家长们,孩子们!行动起来吧!别让日本动漫侵蚀了你的大脑! 日本动漫对中国青少年的影响 摘要 随着动漫的引进,尤其是日本动漫,与我们青少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为了客观了解青少年学习生活受日本动漫的影响,我们拟此课题,希望为社会提供一份引导青少年的参考。 日本动漫业在中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尤其对我们的青少年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日本动漫在中国身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我们针对这一现状拟此课题,目的在于让青少年能在众多日本的动漫中有选择性地从它们的身上有所借鉴。 我们通过了解电脑、日本动漫发展的概况;并通过制作调查表、调查问卷等了解青少年对日本动漫的态度和心理,获取资料;初步整理,请教老师专家,分析典型事例;查阅社会心理学的相关书籍,分析青少年在对于日本动漫的心理状况;成果汇总,根据调查表、调查问卷及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得出了动漫对青少年的影响的成果。 我们的结果表明:日本动漫对青少年有很大的影响,其中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日本动漫有利于我们了解各国文化,它涉及的范围广,包括科学、历史等,它以青少年喜欢的方式拓展了我们的知识面,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调剂了我们在学业中的重负;但同时有些同学沉迷于动漫,花费太多的时间在动漫上,以至于荒废学业,使得学习成绩退步。

日本动画与中国动画发展分析

日本动画与中国动画发展分析 在日本庞大的动漫产业链中,动画产业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一般来说,漫画产业是基础,一是确定核心粉丝,二是看受欢迎程度而后决定是否动画化。而动画产业就大大扩展了粉丝人群,然后代言,周边等产业才成为可能,于是就大大增加了整个产业链的收益。日本动漫产业的繁荣,很大程度是由于动画产业的繁荣。 二十世纪初,动画刚开始萌芽。此时日本动画开始有了动画的影子,但主要用来是宣传军国主义,发展缓慢。接着,动画也开始传入中国,并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1941年,受到美国动画《白雪公主》影响,标志中国动画水平接近世界领先水平的第一部大型动画《铁扇公主》问世,这在世界电影史上是继美国《白雪公主》《小人国》和《木偶奇遇记》后的第四部大型动画,为新中国动画的发展揭开序幕。 二战过后,世界动画进入蓬勃发展期。日本战败后,反战题材受到热烈欢迎,动画制作步入一个新的阶段,有很多艺术佳作产生。中国建国后,在政策的鼓励下,动画事业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直到文革前都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尽管当时动画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不高,但是在这十多年里其数量和质量都是相当高的。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 1961~1964年制作的《大闹天宫》,可说是当时国内动画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无论从人物、动作、画面、声效等都达到了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这段时期,除了出品美国技术的动画片外,中国动画人开始尝试使用不同的动画制作方法,大胆使用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如剪纸艺术、水墨画、折纸艺术、木偶等等,把动画片的先进制作技术与中国引以为荣的的民族艺术相结合,使得中国动画达到了一个巅峰。万氏兄弟倾力投入,一大批技术和艺术方面的人才踊跃参与,中国动画前景可谓一片辉煌。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动画开始与中国动画拉开差距。由于被誉为“日本动漫之父”的手冢治虫的大活跃,日本动画的水平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他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动漫画,并开创了日本动画的商业模式和改造了动画的制作模式,大大节省了制作成本,从而大大加快了动画的发展。而在中国,由于政治影响,动画发展就这样停滞了十一年,令到了中国动画元气大伤。 到了八九十年代,日本动画进入成熟期,而中国还未从文革的阴影里走出来。那时,日本涌现大批SF动画,画技得到极大突破,而且开始输出动画。输出动画意味着既可提高日本动画的名气,又可增加收入,这对日本动画发展太有帮助了。同时期,不得不提的是另一位日本动漫大师宫崎骏和他的吉卜力工作室。他们以剧场动画为契点创作了一系列“宫崎骏式”的大作,作品风格唯美自然,思想触及人的内心深处,在世界动画史上有不可取代的地位。改革开放后,中国动画又开始了新的旅程,但是,文革带来的极大的负面影响却是无法改变,这一段时期,中国动画建国初的那种强劲气魄已不复存在。所幸的是改革开放后这二十年随着政治经济的日益发展和稳定,中国动画又开始了发展,数量上去了也有了优秀的作品出现,但是当年的开创精神已不复存在,形式、手法、题材都没有突破,还是继续保留着原来的风格,没有创新,中国动画只好靠数量和外国的动画片来填充市场的空缺。日本动画和欧美动画趁机“入侵”,占领了中国的大片市场。当然,这段时期还是有不少的精品,如《葫芦兄弟》等,但是这个时期的中国动画普遍脱离不了幼稚化这样一个特点,缩小了中国动画普及范围,并对人们的思想产生一定的影响,认为动画都只是给

浅谈中国动画的发展历史及其现状分析

浅谈中国动画的发展历史及其现状分析 湖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 摘要:中国动画产业方兴未艾,但是真正的动画产业链仍未形成,国家虽然在中国动画产业中投入了许多,但中国动画产业仍然处于比较落后的地位,以下就我愚见来谈:中国动画的发展历程、中国动画的现状以及对中国动画发展的建议。 一、中国动画发展历程 ●起步(1926~1949) 1926年,万氏兄弟在上海制作了一部叫《大闹画室》的动画短片,由此,中国艺术开启了新的篇章——中国动画。上世纪40年代,万氏兄弟又制作了亚洲历史上第一部动画电影长篇《铁扇公主》,这说明中国在动画产业的起步是相当早的。 东北解放后,政府接管了当时的满洲电影制片厂,也就是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前身。可以说这是新中国美术电影的一个开始,中国动画由起步阶段进入了发展阶段。 ●发展(1950~1980)与断层(1966~1976) 1950年后,中国动画进入了发展阶段,当时的中国动画产业的龙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先后共摄制美术片428部,占全国美术片产量的80%以上)创作了如《东郭先生》(1955)、《骄傲的将军》(1956)《小蝌蚪找妈妈》(1960)、《没头脑和不高兴》(1962)。但在1966年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动画也无一例外地受到了打击,10年内没有任何作品诞生,出现了断层期。直到1979年《阿凡提》的问世,才结束了中国动画产业长久的沉默。 中国动画的发展阶段,也是整个中国动画发展历程中最纯真的一个阶段,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为首的中国动画制作人们追求质量,不计较成本,不考虑盈利,运用动画、木偶、剪影等技术,一集一完结,不断创造出优秀的国产动画。 ●踟蹰(1980~2004) 1979年,中国进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国开始引进外国动画。 1980年,中央电视台播放《铁臂阿童木》; 1986年,引进《花仙子》; 1992年,引进《圣斗士星矢》; 1996年,引进《灌篮高手》; 2001年,引进《EV A》。 八九十年代是外国动画盛行的时期,笔者认为外国动画盛行的原因有: 1.传统与市场化的较量: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为首的动画电影制作者习惯慢工出细活, 一集一完结,完全抵不过国外已经市场化的按季度生产上百集的势头。以《魔方大厦》为例,9集的动画用了4年来制作,而日本按照季度,一般每季度生产13集动画。显然,中国动画供不应求,观众们在等待周期当然更多的会接触国外动画。 2.传统文化与新文化的较量: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为例,1980年后的作品有《九色鹿》 (1981)、《天书奇谭》(1983)、《葫芦兄弟》(1986)、《十二生肖》(1993~1995)等,大多是以中国神话和民间传说为故事蓝本。而当时进口的如《铁臂阿童木》(1980),设定是未来世界;《圣斗士星矢》(1992),以希腊神话为蓝本,架空世界观;《灌篮高手》(1996),描绘热血的青春校园生活。中国文化虽博大精深,但看得多了观众难免审美疲劳,于是会更倾向于看不同于中国世界观的动画作品。 虽然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此后逐渐没落,但她在中国动画制造业上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是奉献式的,50多年来,《大闹天宫》、《牧笛》、《三个和尚》、《宝莲灯》、《大耳朵图图》等优秀作品享誉国内外,获得了包括丹麦欧登塞童话电影“金质奖”、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

中日动漫对比以及对中国的启示

中日动漫对比以及对中国的启示 在日本动漫席卷世界的今天,我们的国产动漫依然处在一个十分尴尬的地位,成年人对其基本不闻不问;而在日本动漫产品的受众平均年龄有多大?恐怕很多中国人都猜不到——竟然是32岁! 当然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在中国看动漫的也是与日俱增的,年龄也在不断加大,就拿我来说,从上小学看《圣斗士星矢》,看《奥特曼》;上初中看《七龙珠》,看《数码宝贝》;高中那会学业比较紧,貌似没看什么动漫;到了大学,《火影》、《海贼》和宫崎骏的一些经典作品,比如《龙猫》是我的最爱。当然喜欢动漫的不止我一个,大学生中至少一半的人喜欢看动漫;再过十年,等我也到了三十二岁,我想我依旧还是会关注动漫的,所以中国关注动漫的人绝对再日后绝对会与日本并驾齐驱,所以大力发展中国动漫产业势在必行。 但现如今,为何这么多的中国青年爱看日漫,而不屑看中漫,我觉得日本动漫有以下几个优势。 首先从动漫内容来看:第一,中国动漫人物缺乏创新。主角经常是动物,不是真实的人物,即使是人物,也太注重人物的线条比例,尽管使人物看上去有鼻子有眼的,但都是千篇一律。缺乏想象力,看起来很乏味。 第二,制作水平差,细节不够细腻。看多了中国动画之后会发现,大部分中国动漫在一些细节上涂抹得太过粗糙,线条极其不自然,有的还不上色,甚至有些镜头在一集里面连播好几次,任谁发现这样的情况,也很难再保持兴趣继续看下去。 第三,故事情节单调。总结出来就是一句话: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尾。因为大部分中国动漫题材都是这样——正义永远战胜邪恶。虽然日本动漫的结局也往往是正义战胜邪恶,不过情节跌宕起伏,正义之士也会消亡。中国的动漫,邪恶力量到最后总是那么不堪一击,正义之士总是这么高大,让人看了觉得很乏味。 第四,针对的年龄层次只局限于少年儿童。其实在日本,动漫是各个年龄段观看的,而且动漫制作公司还特意为各个年龄段制作相对应动漫,这样一来,全社会的人都成了它潜在的消费对象,市场也自然增大了很多。而在中国,看国产动漫的主体是儿童,到了青少年再想看国产的基本找不到什么特别合适的动漫。由于12岁以下的儿童因为人数、思想、社会影响等方面的限制,不可能是观众的主体。动画最大的市场在14岁至30岁之间的青年,这个群体不但在思想上成熟,有判断力,更为重要的是这个群体比较有消费能力,是动画衍生产品的主要市场。所以中国动漫业在这方面上,存在一个巨大的空白。 第五,情感的表达过于粗糙。日本动漫对一些情感地表达,是相当的细腻。 就拿《火影》来说,里面有四代火影和玖辛奈唯美的爱情故事;有四代火影和玖辛奈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而牺牲自己的伟大母爱;有忍者联合军不能团结,我爱罗在众人面前的那一席话,听的我热血沸腾;当然火影感人的画面更多的是兄弟间的羁绊,鸣人和佐助,鸣人和我爱罗,最近放的取根和风的情谊。每每放到情深处,对于22岁的我来说,也为之动容,而中国动漫没能给我这个感觉。 第六,音乐过于幼稚。或许是它面对的对象是儿童,中国动漫的音乐也是幼稚的。再看日本,出了多少有名的动漫音乐,《天空之城》.《直到世界的尽头》.《time after time》等等。当然日本动漫的插曲也是很不错的,因为情感的抒发需要有音乐的衬托,这样才更加感人,所以日本在配背景音乐方面有着它独特的细腻。 其次,是其产业销售链模式。日本漫画出版—动画制作播出—版权授权—衍生品生产及销售—部分动漫作品外销授权—成功动漫产品的深度开发及新动漫产品开发—良性再循环,极具品牌价值的可以开发具备混合消费模式的主题园区或主题店。以上模式是日本已经形成的产业模式,也是典型的以漫画为基础发展产业的模式。

中国动漫历史和现状

1926年万氏兄弟制作的中国第一部动画片问世,1955年中国第一部彩色动画片《乌鸦为什么是黑的》就在国外得奖,《三个和尚》、《葫芦兄弟》、《雪孩子》、《黑猫警长》都曾在国际上获奖。我们还拍摄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动画片《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孔雀公主》、《牧笛》,以后又陆续拍摄出《哪吒闹海》、《金猴降妖》等优秀的作品。 中国动漫产业历史和现状 2008年09月30日星期二下午 04:08 实际上,中国动画已经走过了很长的时间,2006年恰好是中国第一部动画片诞生80年,当时是由万氏兄弟在上海制作了一部叫《大闹画室》的短片。 上世纪40年代,他们又制作了亚洲历史上第一部动画影院长片叫《铁扇公主》。这些说明中国在动画产业方面的起步还是相当早的。 起步 东北解放后,政府接管了当时的满洲电影制片厂,就是现在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前身。从那时起可以说是新中国美术电影的一个开始。解放之前的中国动画产业是从上海起步的,新中国成立以后却是从东北起步的。 1956年,一群东北美术电影制片厂的骨干受命到上海组建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57年,中国终于成立了一个非常健全的、专业的动画电影制片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一直到文革结束之前甚至可以说到90年代中以前,中国的动画产业都是和市场脱节的,完全是计划经济模式:全国只有一家专业的动画片制作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美影厂)。当时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长片如《大闹天宫》等等,还有一种就是短片如《小蝌蚪找妈妈》,但都是胶片拍摄,产量不高。 变革 但在80年代以后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改革开放之后。电视业发展迅速,许多国内的动画片开始在电视台播映。 其实国外早已经有了电视动画片,这种动画片不是一集的,而是连续性的,一做就是一个单元。以前国家规定美影厂每年播放动画片的长度为300~400分钟,而300分钟的时间相当于十几集到二十几集的长度,对于电视的需求量远远不够。因此也慢慢允许国外的一些动画片进入中国。最早的有《铁臂阿童木》、《聪明的一休》、《变形金刚》等。 中国成为系列动画片的概念是美影厂的《黑猫警长》,虽然影响很大,但只有5集。后面又拍摄制作了《葫芦兄弟》、《葫芦小金刚》加起来也就26集,

日本动漫常用对话

日本动漫常用对话,学会之后,你的日语就会达到“字幕级”! 1.あいてる。你有空吗? 2.あきちゃった。腻了! 3.あけましておめでとう。新年快乐! 4.あげる。送给你。 5.あせらないで。别着急! 6.あたった。打中了。 7.あたりまえのことだ。应该做的。 8.あっ。啊! 9.あった。有了! 10.あつかましい。厚脸皮! 11.あとでまたお電話(でんわ)します。待会再打给您电话。 12.あなたと関係(かんけい)ない。跟你没关系。 13.あなたに関係(かんけい)あるの。跟你有关吗? 14.あなたね。你啊,真是的! 15.あなたもね。你也是的! 16.あのう。那个…… 17.あほう。二百五! 18.あほくさい。傻冒儿! 19.あまり突然(とつぜん)のことでびっくりしちゃった。太突然了,让人大吃一惊! 20.あやしいやつだな。这家伙真怪! 21.あら。天哪! 22.ありがとう。谢谢! 23.ありそうな事(こと)だね。这是常有的事。 24.あるよ。有啊! 25.あれ。咦? 26.あんのじょうだ。不出所料! 27.いいにおい。好香啊! 28.いいえけっこうです。不用了! 29.いいがいがない。说也白说! 30.いいがたいね。很难说啊! 31.いいかげんにしろ。算了吧! 32.よいご旅行(りょこう)を。祝你旅行愉快! 33.いいじゃないか。不好吗? 34.いいわけばかりだね。尽是些借口! 35.いいわけだけだ。那只是借口。 36.いいのか。可以吗? 37.いいな。真好啊! 38.いい機会(きかい)だ。大好时机! 39.いい天気(てんき)だね。天气真好啊! 40.意見(いけん)はない。我没意见! 41.いくじなし。真没志气!

日本动漫发展史论文

日本动漫发展史 何谓动画?卡通?或许各位已发现了这个问题,若你认为动画就是卡通的话,那你对动画观念的正确度可能不到六十分。首先便让我们先分辨一下动画和卡通。卡通(Cartoon)是在美国发明的。刚开始的确没有人分什麽卡通和动画。然而到了现在,卡通乃指观众年龄层次较低的卡通。而动画(Animation)乃指观众年龄层次较高甚至於一般社会大众之「卡通」,如美国的《蝙蝠侠》 和匈牙利的《英雄时代》,以及日本的《七龙珠》和《灌篮高手》等。提到动画,大家便会想到日本,下面就是介绍日本动画的发展过程。 日本动画已有七十年的历史,其可分为六个阶段: 一、战前草创期 战前草创期--由1917年日本开始有动画到1945年日本战败为止。这段 时期的前期主要是以世界名著为题材,而后期则由于日本军国主义猖獗,因此动画题材不离宣传、夸耀日本军国主义的路线。如1942年的《海之神兵》即为此类。但是这也造成了战斗、爆炸画技的进步,这也是今日日本动画最引以为傲的技术。 二、战后探索期 战后探索期--由日本战败到1947年为止。日本战败后,有些人鉴于战争的教训,开始将反战题材用在动画上。这种题材影响深远,直到现在还颇为流行。另外也有些人尝试不同的动画题材。所以这个时期的动画题材从很有意义到很低级的题材,应有尽有。像1968年《太阳王子大冒险》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而成为后来高水准动画的基础。当然也有失败的例子。像1970年《无敌铁金刚》就是一部典型的烂卡通,不但暴力而且剧情很差,这带给了日本动画不良的影响。 三、题材确定期 题材确定其(第一次动画热爆发)--自1974年《宇宙战舰》上演至1982年为止。这个时期日本动画界经过探索期,确定了动画和卡通的分野。卡通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内,所以我们不予置评。《宇宙战舰》是日本动画史上第一部超级剧情片,由松本零士负责脚本及人物(Character Design)。该片在电视上播出后,造成“松本零士旋风”。后来并有《冱屺宇宙战舰》,《永远的大和号》及《宇宙战舰完结篇》等三部电影,寿命长达十年。在该片后,松本零士另有《银河铁道999》,《一千年女王》等受欢迎的作品。继松本零士后,由富野由悠季原作小说改编成《机动战士》在1979年开始上演,由于剧情结构复杂而严密,受到动画迷热烈的支持。该片后来的三部电影非常卖座。但自些以后,动画热逐渐消退,动画界进入间歇期。 四、画技突破期 画技突破期(第二次动画热爆发)--自1982年《超时空要塞》(MACROSS)上演至1987年为止,该时期由于人们追求视觉享受成为风潮,因此动画画技力求突破。此时期之画技突破有《超时空要塞》创新的视点快速移动效果,造成极佳的动感;《风之谷》和《天空之城》。精细写实的背景:《机动战士Z》和《机动战士ZZ》的强调反光,明暗对比等,皆对后来的动画贡献很大。由于题 材已确定,加上画技的突破,使得佳作迭现。如1982到1984年的《超时空要塞》;1984年《风之谷》;1985、1986年《机动战士Z GUNDAM》及《GUNDAM

日本的动漫产业发展及对中国的影响

浅析日本动漫产业发展及对中国的影响 1、日本动漫的整体趋势 日本素有动漫王国之称,是世界上最大的动漫制作和输出国,目前全球播放的动漫作品中有60%以上都来自于日本,在欧洲这个比例更高,达到了80%以上。在日本各种各样的文化产业当中,在电影院,电视台播放的各类动漫节目格外引人注目,动漫已经渗透到了日本社会的各个角落。 日本动漫的国内和国际影响力的确不可小看。首先,动漫文化给日本带来了丰厚的外汇收入,俨然成为了日本的第三支柱产业;其次,日本动漫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扮演了日本文化大使的角色。毫无疑问,在进行日本动漫制作时,制作者往往有意无意地将日本的价值观念,政治,文化和思想渗透其中。于是,当他国消费者在消费日本动漫时,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日本文化的影响;最后,日本动漫可以给日本形象加分。日本动漫世界里的人物,不管男女老少,忠奸美丑,都具有形象美的特征,而这正好使世人对日本人的生活方式与国民形象有一个善意的感知。 2007年,日本动漫产业的年营业额已达到230万亿日元,已经成为了日本第三大产业,占日本GDP的9%。根据日本贸易振兴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销往欧洲的日本动漫片以及相关产品的总收入为4亿欧元,是日本出口欧洲钢铁收入的3倍多。日本动漫及其相同产品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的产业链,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下面将从三个方面详细地进行论述: 1.1 日本动漫的发展和其独特性 1.1.1日本动漫的发展历程 日本是漫画之国,动漫在日本出版业、娱乐业所占的份额要远大于美国的情形。与美国不同的是,日本动漫历史上就有强大的成人读者和观众群,并非只是为小朋友提供娱乐。因此,作为动漫文化一部分的动漫电影,不可避免地带上了很多成人的视角和思考。总的看来,日本动画电影一般都有个比较成人化的主题,甚至可以说他们的动画电影创作的初衷便是承载那个先行的主题。即使是成人主题最轻微的宫崎骏作品,其中对于人与自然关系思考的程度,仍然是大大超出普通儿童的认识范围。 1950—1970年的日本动漫画是确立风格与技法的一个时代,由手冢发展起的新类型漫画绘画,以剧情发展和人物塑造为主的娱乐故事,逐渐向题材的多元化延伸。1958年东映动画制作并公映了第一部彩色动画电影《白蛇传》,故事以我国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为蓝本,当时在日本本土和海外都得到很好的评价。另外也有些人尝试不同的动画题材。像1968年《太阳王子大冒险》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而成为后来高水准动画的基础。经过探索期,动画和卡通的分野被确定。因此与中国动画定位的不同开始出现,日本在此之后渐渐开始注重复杂而严密的剧情结构,并受到大龄动画迷们的热烈支持。后来并有《冱屺宇宙战舰》,《永远的大和号》及《宇宙战舰完结篇》等三部电影,寿命长达十年。由富野由悠季原作小说改编成的《机动战士》亦非常卖座。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动画与日本动画对观众市场占有率的差距。在提高了剧情结构之后,人们追求视觉享受又成为风潮,因此动画画技力求突破。此时期之画技突破有《超时空要塞》,

中国动漫与日本动漫有什么不同

中国动漫与日本动漫有什么不同?.鲜花往往不属于赏花的人,而属于牛粪。。。道德常常能弥补智慧的缺陷,然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空白人生有三样东西无法掩盖:咳嗽贫穷和爱,越隐瞒,就越欲盖弥彰。娱乐> 动漫相关问题 中国动漫与日本动漫有什么不同? 提问者:曼珠沙华 最佳答案 中国的动漫与日本的动漫相比,我认为有4点不同。首先,中国的动漫更适合低龄儿童看,因为中国动漫内涵浅,而日本动漫是全年龄的。其次,中国动漫的宗旨主要是娱乐(我认为),日本动漫更人性化一些,例如一部动漫你可以体会到很多真实生活中有的东西。再次,中国动漫里好人就是好人坏蛋就是坏蛋,结局必是坏蛋倒霉好人胜利,而日本的动漫里人物塑造更为成功,很多人在我们身边就能找到原形。最后,我认为日本动漫故事性强,想象力更丰富中国作动画的是没有敬业精神的,他们拍的片子,连自己都不喜欢,但只要有工资,公司不倒闭,再烂的片也照拍不误。拍出一堆垃圾来让电视台放,反正日本动画的中央不让电视台买,中国的动画拍的再烂也不愁卖不出去。 评论者: 中国的动漫以教育孩子为主多数都是给小孩子看的根本不能适合成年的喜好好的作品只能给孩子看适合成年看的就太差了动作僵硬背景效果差音乐配的也不好就一句话中国动漫的想象力太不丰富!!!! 评论者:愚蠢的动漫一些。日本动画 一种文化的影响力是一个国家实力的反映,也是构成国力的一部分。中国曾经不同程度上借鉴日本的经济经验,把低端的“世界工厂”称号抢去;那么,日本动画的成功经验有没有可借鉴之处呢?目前电视上大行其道的不都是日本风格的动画片吗?不客气地讲,中国动画界对日本动画的借鉴或者不如直说是模仿,不能说完全没有抓住要点,但也只抓到一些皮毛而已。 其实本土的优秀的也不错,但有些情节在中国是禁忌,可能因为大部分人认为动画是给孩子看的吧,所以创作上放不开 个人认为 现在大部分中国人都认为动漫是小孩子的东西,年龄定位太低;日本的动漫是国民产业,重视督根本就不是一个等级的 虽然现在已经有了很大发展,本土的优秀漫画家还是少的可怜,让人过目难忘的作品太少了动漫动漫,动画和漫画本来就分不开的,国内这两方面结合得不够,优秀的漫画家经常很潦倒,动画又肤浅白痴剧情幼稚的要死,就只能拿真善美和正义必胜的童话情节来骗小孩子了

日本动漫的发展历程及启示

日本动漫的发展历程及 启示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日本动漫的发展历程及启示 摘要:动漫作为一项文化产业,实际上已经成为象征日本国家的一个文化符号,其近邻中国、韩国等东亚国家受此影响较大。从简单模仿到立于世界之巅,发展过程可谓艰辛曲折,日本动漫取得今天辉煌的成就离不开对细节的追求和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与利用。本文归纳了日本动漫历史发展过程,并讨论了日本动漫的文化特点,以期为中国动漫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日本,动漫 目录 (一)、日本动漫的产生与发展脉络 (二)、日本动漫的流行原因 (三)、日本动漫的海外传播 (四)、日本动漫及其有效传播对我国的启示 (一)、日本动漫的产生与发展脉络 动漫,是动画与漫画合并的简称,并逐渐意指具备Et本风格的动画或漫画。日本动漫萌芽于上个世纪2O年代,以《力与世间女子》为代表的幽默路线作品成为日本动漫的标志。2O世纪40年代,日本动漫处于探索和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反战题材较多,剧情结构有所改善,受众群体得以扩大。随后日本动漫迎来成熟时期(70__90年代)和黄金发展时期(90年代一上世纪末),动画技术得到极大改进,题材逐渐扩充,涉及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大家熟知的《灌篮高手》、《东京巴比伦》、《名侦探柯南》等作品便出自于这一时期。新世纪以来,日本动漫步人分化与创新时期,题材进一步拓展,画风开始突破传统模式,并与当代社会价值相契合。日本动漫凭借其独特的文化特征和主流文化意识成为了Et本文化的代名词,以动漫为代表的文化产业,通过形象、叙事和文化张力起到了塑造日本文化形态、凝结文化价值的重要作用,成为了日本构建国家文化软实力,造就高强度文化影响力的传播载体。 (一)萌芽阶段 明治维新时期,动漫(卡通)由欧美传人日本,并受到民众的青睐与追捧。以美国卡通为中心的动漫浪潮对日本产生较大影响,一些模仿性的动漫作品开始出现,但是具有浓重的欧美色彩。而产生于2O世纪20年代,以《芋川栋三玄关》、《锅凹内名刁》为代表的日本本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日本动漫开始走向独立发展的道路。随后的20年间,日本动漫的写作风格逐渐由追崇国外生活向反映社会现实的路线转变,并将幽默元素加入作品之中,此时的代表作为《力与世间女子》。这部作品由政冈宪三与其学生懒尾光世制作完成,是日本首部有声动画,对日本动漫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二)探索与发展阶段 经过2O多年的发展,独具本土特色的作品框架得以完善,动漫风格逐渐丰富化。20世纪40年代前后,日本动漫进入新的时期,此时的动漫作品多与国内社会发展相关联。二战期间,受国内军国主义思想宣传的需要,大量法西斯主义宣传性质的动画片被搬上荧幕,动漫这种艺术作品成为了日本宣扬政令的工具。战后,由于政府资金的暂停注入和迪士尼动画的冲击,日本动漫经历了短暂的低潮期。1947年,手家治虫发表了《新宝岛》,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动漫作品给动漫期刊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动漫初具

浅析日本动漫对中国动漫发展的借鉴意义

浅析日本动漫对中国动漫发展的借鉴意义 浅析日本动漫对中国动漫发展的借鉴意义 摘要:日本动漫陪伴了我们几代人的成长,在日本动漫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日本动漫凭借其剧情的创新性与趣味性在全球都有很重要的地位,拥有大量的观众,它的发展经验对我国发展动漫产业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日本动漫成功经验创新性受众群体场景细腻 作为80后90后的我们对于日本动漫肯定都很熟悉,从最早的《铁壁阿童木》到后来的《哆啦a梦》,从《龙珠》到《火影忍者》,可以说日本动漫陪伴了我们几代人的成长。如果要问一些中国观众,他们最喜欢的动漫人物,很多人都会说出像一休、哆啦a梦、鸣人、路飞、樱木花道等等一些人尽皆知的名字。但如果要是问他们最喜欢的中国动漫人物,就屈指可数了,想来想去就只有孙悟空,葫芦娃了。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国产动漫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下面我们就简要的分析一下日本动漫成功的一些经验。 一、内容为王,新颖的题材和创新的故事情节才是基础 相比于欧美动漫,日本动漫的特效做的并不是特别的出众,甚至于有些粗糙,但日本动漫凭借其剧情的创新性与趣味性在全球都有很重要的地位,拥有大量的观众。一部好的动漫作品需要有一个好的故事,而日本动漫的优势就在于它的故事。日本动漫善于在其他国家的文化中寻找宝藏,将别人好的元素运用在自己的作品中。比如在《龙珠》当中,主角的名字就叫孙悟空,这个我国四大名著中的经典人物形象,在我国可谓是家喻户晓,但其内容却不是悟空西天取经,这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人们关注,而且中间穿插了各种中国元素,像天下第一武道会、中国功夫等等这些都让我们感到亲切。再有像《火影忍者》当中的小李这一形象,也有很多的中国元素,一身中国功夫,一套连体衣,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中国的李小龙。但贯穿于这些形象中间或显而易见,或时隐时现的却是日本的价值观,体现着日本的另一种文化,这就是日本人的聪明之处。反观我国动漫产业,模仿之风盛行,

中国动慢与日本动漫的区别

中国动慢与日本动漫的区别 中国动漫的现状:首先从内容上看,现在的中国动漫有点古板,不敢放开的播放,一直都是些小儿科的东西,没有适合青年群体看的动画。只做给小朋友看如喜洋洋、小鲤鱼、虹猫蓝兔等,其中的题材和剧情没有很多大的市场;其次从时代上看,现在时代和思想在不停进步和变化,因此青少年则更喜欢新颖跟有吸引力题材的动漫;接着从质量上看,现在的制作方又不肯放钱去做,所以质量也是一般般,光电有限制只能让适合幼龄儿童观看的动画播出,就算有人想做好动漫也无处可寻;还有就是声优的阵容比日本要差了一大截,而动漫的OP、ED及插曲等歌曲也比不上日本的日文歌好听,画面的的配置也很糟糕,2D、3D等技术都不如日本所掌握得好。不过近年来出的知音漫客、神漫、漫画世界等新一轮漫画则正如雨后春笋般不断腾空而出,因此而吸引了不少中国青少年的注意力,重新拉回了一部分被日本动漫拉去的市场,又如秦时明月、魁拔、卡酷、我为歌狂等新出的动漫作品也还是不错的。其实也不是中国没有好的漫画家,如果论起漫画来说,中国的漫画也有经典的。像是韩露和夏达他们的漫画都不输于日本,只是因为古板的思想不敢放映动画,然后还有技术上的差距。 日本的动漫发展:日本的动漫发展至今已经有了60年的历程,这使他们分别渡过了草创期、探索期、题材确定期、画技突破期、路线分化期、风格创新期的六个时期,这使他们为动漫的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在一开始的时候他们所创的动漫是很差的如1970年《无敌铁金刚》,因这里的暴力成分而使它变得很糟糕,并给日本的动漫发展带来了许多不良影响,而接着从日本领悟到题材的重要性之后,他们的作品则一路高歌猛进再加上科技的不断发展最总型成了现在的日本动漫。 日本动漫的现状:目前日本动漫还是以少年漫为主JUMP现在还是OP在顶着,估计还能顶上十年,但是日本优秀漫画的确是越产越少了,虽然不乏经典作品,但还是有点令人失望,就目前的新作来看,几乎找不到可以成为顶梁柱的长篇连载,即使有有趣的漫画,也是受众面小的现在的老漫画家,很多也没画了,有画的不是令人失望就是耍性子,弄休刊。不管说什么,从整体而言还是有所下降。如漫画有很多周刊变成了月刊,更有甚者倒闭了。动漫发展偏门化,向巨乳、御姐、萝莉后宫同人等发展。但是日本的动漫还是有很多精品的如那朵花、angle beast 、死神、火影忍者、海贼王、名侦探柯南、多啦A梦等,而这些动漫这所以被称为精品主要是因为:首先,他们的剧情设计很棒,很有一波三折的精彩感,并且还是用了大量新鲜的题材吸引了大量的青少年;其次,他们有很强大的声优阵容,这使观众再看的时候能有很好的听觉享受,并且他们还有很好的OP、ED 以及插曲等歌曲使观众在看完心爱的动漫后还能听到很好听的歌曲;接着,他们还有很好的画面质量,使用了很高超的2D、3D技术营造出了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差无几却比现实世界更精彩、美丽的世界使观众全身心都成浸在其中,久久不能离开;最后则是因为日本的动漫有一种很强的感染力,如他们选则的题材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很近、很阳光都并且都是很有正能量,给人一种发奋向上、勇往直前的精神如银之匙一样,这类的动漫能不断吸引观众,并使观众从中获得属于自己的感悟体会

日语最基本的100句对话

日语最基本的100句对话 こんにちは。(kon ni ji wa) 你好。 こんばんは。(kon ban wa) 晚上好。 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o ha you go za i mas) 早上好。 お休(やす)みなさい。(o ya su mi na sai) 晚安。 お元気(げんき)ですか。(o gen ki de s ka?) 您还好吧,相当于英语的“How are you”,一种打招呼的方式。 いくらですか。(i ku la de s ka?) 多少钱? すみません。(su mi ma sen) 不好意思,麻烦你…。相当于英语的“Excuse me”。用于向别人开口时。 ごめんなさい。(go men na sai) 对不起。 どういうことですか。(dou iu ko to de su ka?) 什么意思呢? 山田さんは中国語(ちゅうごくご)が上手(じょうず)ですね。 (ta na ka san wa jiu go ku ko ga zyou zu de su ne) 山田的中国话说的真好。 まだまだです。(ma da ma da de s) 没什么。没什么。(自谦) どうしたの。(dou si ta no) どうしたんですか。(dou si tan de su ka?) 发生了什么事啊。 なんでもない。(nan de mo nai) 没什么事。

ちょっと待ってください。(jou to ma te ku da sai,可以简单地表达为:jou to) 请稍等一下。 約束(やくそく)します。(ya ku so ko si ma s) 就这么说定了。 これでいいですか。(ko na de i i de su ka?) 这样可以吗? けっこうです。(ke kou de s) もういいです。(mou i i de s) 不用了。 どうして。(dou si de) なぜ(na ze) 为什么啊? いただきます(i ta da ki ma s) 那我开动了。(吃饭动筷子前) ごちそうさまでした。(ko ji sou sa ma de si ta) 我吃饱了。(吃完后) 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a li ga to go za i ma s) 谢谢。 どういたしまして。(dou i ta si ma si de) 别客气。 本当(ほんとう)ですか。(hon dou de su ka?) 真的? うれしい。(so ne si i) 我好高兴。(女性用语) よし。いくぞ。(yo si。i ku zo) 好!出发(行动)。(男性用语) いってきます。(i te ki ma s) 我走了。(离开某地对别人说的话) いってらしゃい。(i te la si yai) 您好走。(对要离开的人说的话)

日本动漫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

日本动漫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以火影忍者为例 摘要:日本动漫,凭借出色的故事情节、生动鲜明的形象、高超的影像技术,获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亲睐,占据了三分之二的世界市场。它以创意为资源,耗能少、绿色环保、民族特色鲜明,在满足人们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不但增强了国家软实力,还宣传了日本文化,并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认同。本文就日本动漫对中国的影响力加以分析,并提炼一些值得我国动漫产业发展借鉴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日本动漫;火影忍者;影响力

目录 目录 (1) 引言 (1) 1.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意义 (1) 2.日本动画属性特征分析 (1) 3.日本动画属性特征探源 (2) 3.1受众因素 (3) 3.2经济因素 (3) 4.日本动漫文化 (4) 4.1日本动漫发展及现状 (4) 4.2日本动漫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4) 4.2.1政府支持 (5) 4.2.2成熟的运营模式 (5) 4.2.3成熟的市场 (5) 5.日本动漫在我国的影响 (5) 5.1发挥市场经济作用 (6) 5.2人才培养 (6) 5.3知识产权保护 (6) 6.动漫在中国传播三十年态势分析 (6) 6.1反馈增加,受众参与度提高 (6) 6.2把关权分化,开放度提升 (6) 6.3媒介功能改变 (6) 7.火影对我国的影响 (7) 8.中国的反思与对策 (8) 8.1创作与叙事观念的革新 (8) 8.2作品定位的革新 (8) 8.3国际合作 (8) 8.4跨文化实验 (9)

8.5民族文化特点 (9) 总结 (9) 参考文献 (10)

日本动漫经典台词集合

、黎明会来临地.我虽然忘记了自己为什么要来这里,或许,我只是想替某件事画上句号.虽然我确实有许多无法忘怀地事,也有充满悲伤地回忆.不过,黎明终会来临地.所以也不用勉强压抑着自己.——夏利《反叛地鲁鲁修》 、假如有个人愿在自己身边,就算没有任何语言只是在身边,我也觉得是一种幸福,即使失去了一切,只要停下脚步看一下四周,一定会有某个人在你看得见地地方.请别伤心、不要绝望,无论如何也请别忘记,自己决不是孤单一人地.——《》 、人们要是没有回忆就活不下去,但是只有回忆地话也活不下去.梦总是有会醒来地时候,不会醒地梦总有一天会变成悲伤.——《》 、人没有地牺牲地话就什么也得不到,为了得到某些东西,就必须付出同等地代价,这就是炼金术地“等价交换”原则,那是我们坚信,那就是世界地真实!——《钢之炼金术士》 、我早就忘了该如何开心地笑了.——《黑执事》 、我们都在命运之湖上荡舟划桨,波浪起伏着而我们无法逃脱孤航.但是假使我们迷失了方向,波浪将指引我们穿越另一天地曙光.——《死神》 、如果我手上没有剑,我就无法保护你;如果我一直握着剑,我就无法抱紧你.——《死神》 、与其想着怎样华丽地死去,不如想想怎样华丽地活下去吧!——坂田银时《银魂》 、将爱形容为美丽地,是不了解爱地人;将爱形容为丑陋地,是自以为了解爱地人. ——市丸银《死神》 、我认为你很幸福,因为你可以选择爱或不爱我.而我只能选择爱或更爱你.——西野司《草莓》 、虚伪地眼泪,会伤害别人,虚伪地笑容,会伤害自己.——《反叛地鲁鲁修》 、时间能冲淡痛苦,但是,我并不想用时间来治愈一切——《黑执事》 、因为自己不幸,所以需要比自己更不幸地人. ——《妖精地旋律》 、美地不是这个世界,而是承载这个世界地美丽地你地目光. 会起反作用是吧,明明是想保护,却伤害了;明明想要哭泣,却微笑着.——玖兰枢《吸血鬼骑士》 、活着,总有一天生命会燃尽,肉体会回归大地,并且会盛开出花草.灵魂化作回忆,在人们地心中永远活下去世上地一切生生不息,循环往复,人地生命也是如此. ——伊兹蜜·卡缇斯《钢炼》 、我们只是在这儿,描绘看不见地东西地形体、吟唱听不见地歌谣、用这双手捧着失去地东西,我们就是这样地生物.——伯爵《恐怖宠物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