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苯酚的教学设计完美版

苯酚的教学设计完美版

苯酚的教学设计完美版
苯酚的教学设计完美版

《苯酚》教学设计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罗静卿

"

;

《苯酚》教学设计

罗静卿、北京市第八十中学、100102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化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样探究活动,使学生体会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节课将以此为指导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设计中。

;

苯酚是继乙醇后又一重要的烃的衍生物,它是由羟基和苯环构成,是对以前学过的知识的延伸。本课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设计”、“自主实验”、“自行总结得出结论”,可以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可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在体验和创造的过程中轻松学习,并掌握知识,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二)教学背景分析

【学习内容】

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二册(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第六章第四节《苯酚》。从知识结构上看,本节可分为四部分,苯酚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它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用途。教材把苯酚安排在乙醇之后,那是因为乙醇一节刚学完羟基的性质,而苯酚的结构中也含羟基,通过苯酚性质的学习可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羟基官能团性质的掌握,而苯酚性质与乙醇性质的又有一定的不同之处,让学生理解官能团的性质与所处“氛围”有一定的相互影响,让学生学会全面的看待问题,能更深层次的掌握知识。在学生掌握苯酚性质的同时,又为后面烃的衍生物的学习提供了方法。教材的这一安排以及本节内容的知识特点使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成为可能。

【学生情况】

学生在学习氯代烃基乙醇过程中已初步掌握了官能团对有机物主要性质的决定性作用。在已经学过的醇和苯及其同系物的知识中,醇羟基的性质和苯环对侧链的影响为学习苯酚的性质作了很好的铺垫;所学的电离理论中酸性的大小比较、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也对本节课的学习起着指导作用。

经过初三和高一两年的训练,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实验技能和自主探究的能力,渴望自

己独立完成实验,有较强的求知欲。学生能用对比、分类等科学方法解决学习中简单的问题。但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相对较弱,可能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的产物为什么是碳酸氢钠而不是碳酸钠等问题的解答有一定困难。

【教学方式】

|

1、采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指导学生在实验探究的同时,应明确实验目的,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对实验现象进行推理、分析,对结论进行归纳、总结。从而使学生掌握苯酚的重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通过苯酚和乙醇的性质比较,让学生分析讨论,得出酚羟基和醇羟基的区别,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手段】

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分组实验、实物感知、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共同创设一种和谐、生动活泼、科学严谨的教学氛围,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实验药品:苯酚固体、苯酚溶液、浓溴水、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固体、乙醇、石蕊试液、PH试纸等

-

实验仪器:酒精灯、试管、试管夹、滴管等

(三)本课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和技能:

(1)了解苯酚的物理性质;

(2)掌握从苯酚分子结构推断苯酚化学性质的方法,并能灵活应用苯酚的化学性质;(3)初步了解分子中各原子或原子团的相互影响;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初步学会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方法,学会运用对比法、迁移法、实验法、分析法等法研究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

(2)通过对苯酚结构和性质的分析,感悟结构决定性质的科学思想方法。

(3)通过对原子或原子团相互影响的了解,感悟化学中的辩证思维。

【教学重点】苯酚的化学性质及原子或原子团的相互影响。

【教学难点】苯酚和乙醇分子结构的特点和化学性质的比较。

(四)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入] 今天我们来研究一类陌生但气味非常

熟悉的有机物。

[展示实物] 让学生闻其气味。

[讲述] 该物质的气味与生活中医院消毒水、药皂的味道相似。其实他们属于同一类有机物,也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有机物。$

学生观察实物外观,闻气味。

联系生活、寻找答案。

从生活入

手,激发学

生的兴趣。

[投影] 几种含有羟基的有机物。

[讲述] 左边两种有机物的羟基与链烃基或苯环侧链碳相连,属于醇。而右边两种物质是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具有这种结构的物质我们称它为“酚”。今天我们来学习最简单的酚[板书] 第四节苯酚学生从中找出属于醇的有机

物,对其它物质的类别产生质

疑。

(

从结构上理解酚的定义

从结构上

对比醇和

酚的差别,

从而引出

酚的概念。

[分组实验] 观察样品或进行适当的验证实验,归纳总结苯酚的物理性质。[实验一]

(1)观察苯酚的色、态,味。

(2)溶解性实验

①常温下在水中的溶解性

$

②加热时在水中的溶解性

初识苯酚。

培养学生

动手能力

和实验观

察能力。

[板书] 一、苯酚的物理性质通过实验

(五)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本节课将从学生学习效果、教师教学效果两方面进行评价,采用问卷调查表的方式。

教师教学效果评价表

注:每项满分10分

学生学习效果自我评价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