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动工器具使用管理标准

电动工器具使用管理标准

电动工器具使用管理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武乡和信发电有限公司电动工器具管理的管理目标、主管、协管部门及岗位、管理流程、管理内容及要求、检查与考核。

本标准适用于武乡和信发电有限公司各部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手持电动工器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

火力发电厂安全性评价(第二版)

3 管理目标

规范电动工器具的管理、使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术素质,遵守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预防人身触电事故的发生和意外伤害。

4 主管、协管部门及岗位

4.1 电动工器具的管理由分管副总经理负责总体协调。

4.2 发电运行部经理、设备维护部经理、辅控综合管理部经理、检修部经理、安健环部经理主要负责。

4.3 发电运行部管理人员、专工,设备维护部管理人员、点检长、点检工程师,辅控综合管理部管理人员、专工,检修部管理人员、专工,安健环部专工协助完成。

5 管理流程

电动工器具管理流程见附录。

6 管理内容及要求

6.1 电动工器具的选购

6.1.1 经营策划部、供应部根据设备维护部、发电运行部、辅控综合管理部、检修部的采购计划,选购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动工器具,严禁不合格的产品流入使用部门,如因质量不合格造成的人身设备事故由经营策划部、物资供应部负责。

6.1.2 特殊电动工器具的采购,经营策划部、供应部应征得设备维护部、发电运行部、辅控综合管理部、检修部的同意,并严格审查供货单位各种认证和资质。

6.2 电动工器具的验收

设备维护部、发电运行部、辅控综合管理部、检修部对所购置的电动工器具,依据有关规定、标准进行检测检验、验收(有关检测检验部门、班组配合),对供货方提供的产品种类、数量明细表进行核对核实后,由设备维护部、发电运行部、辅控综合管理部、检修部专工、检测检验部门负责人在验收单上分别签字,办理验收手续。

6.3 电动工器具的管理与考核

6.3.1 各部门、班组电动工器具要明确专人负责保管,保管人应具备相应的电动工器具安全技术知识。保管人要加强对所保管电动工器具的日常检查、保养,如发现不合格的要及时上报,以便妥善处理。

6.3.2 电动工器具的绝缘试验周期为半年,每年3月、9月进行。试验部门或班组应建立电动工器具检验管理台帐,台帐内容应有:被试部门和班组、设备名称、编号、试验日期、检验人、检验情况、备注等内容。使用部门和班组也应建立电动工器具管理台帐,台帐内容应有:设备名称、编号、试验日期、检验人、检验情况、备注等内容。试验合格的电动工器具应贴合格证。

6.3.3 超期未做绝缘试验或绝缘试验不合格、机械检查不合格的电动工器要封存管理,不准使用。修复后的电动工器具,必须经过绝缘试验、机械检查合格,并在台帐上做好记录,才允许使用。

6.3.4 电动工器具的管理,应实行部门、班组集中管理的原则,常用工器具由使用班组设专人管理,贵重工器具或不常用工器具由部门集中管理,所有工器具应按类别统一编号,记入台帐。

6.3.5 对电动工具的使用各部门应定期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和培训,特殊工具应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和建立技术档案。

6.3.6 对使用电动工器具引起的各类不安全事件,各部门应及时上报公司安健环部。

6.3.7 涉及公用电动工器具,班组交接班时,必须同时对电动工器具进行交接,并做好交接班记录。

6.3.8 经营策划部、供应部严格按照电动工器具技术标准采购工器具,严禁不合格工器具流入使用单位。如因工器具质量不合格造成人身、设备事故由经营策划部、供应部负责。6.3.9 安健环部对各部门电动工具的管理和使用进行监督和考核,对工器具管理不善的部门和个人限期提出整改意见或列入月度安全考核。

6.3.10 凡不合格电动工具进入生产现场使用一律按装置性违章对待,考核工作负责人和工器具管理人员。

6.3.11 凡使用不合格电动工器具造成人身伤亡未遂以上事故,按安全生产有关规定加重处罚。

6.4 检查与维护

6.4.1 电动工器具的检查试验由设备维护部负责,定期检查每半年一次(三月和九月)。

6.4.2 检查和试验严格按各类电动工器具检查试验标准执行,检查试验情况要记入台帐,检查试验合格的应在电动工器具上粘贴合格证。

6.4.3 电动工器具定期检查试验工作由安健环部统一安排,各使用管理部门、班组负责组织,安健环部、各部门安全员负责监督,检查结果汇报安健环部。

6.4.4 电动工器具的日常检查由专责保管人、使用人负责,每次使用前工器具都应符合以下标准:

6.4.4.1 外壳、手柄是否有裂缝和破损。

6.4.4.2 保护线连接是否正确、牢固可靠。

6.4.4.3 电源线是否完好无损。

6.4.4.4 电源插头是否完好无损。

6.4.4.5 电源开关动作是否正常、灵活,有无缺损、破裂。

6.4.4.6 机械防护装置是否完好。

6.4.4.7 转动部分是否转动灵活、轻快、无阻滞现象。

6.4.4.8 电气保护装置是否完好。

6.4.5 检查电动工器具带电零件与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绝缘电阻应不小于下表一的数值;检查电动工器具带电零件与外壳之间的绝缘耐压:绝缘耐压电压应不小于下表二的数值。

表一:绝缘电阻用500V兆欧表测量单位:MΩ

表二:波形为实际正弦波,频率50HZ的试验电压施加1min,不出现绝缘击穿或闪络。单位:V

6.4.6 长期搁置不用的工具或新购进的工具使用前必须测量绝缘电阻。如果绝缘电阻小于规定的数值,必须进行干燥处理和维修,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6.4.7 电动工器具如有绝缘损坏、电源线护套破裂、保护线脱落、插头、插座裂开、机械损伤等故障时,应立即进行修理,在未修理前,不得继续使用。

6.4.8 电动工器具的维修应由使用部门修理或专门指定的维修部门进行。

6.4.9 使用部门和维修部门不得任意改变工具原设计,不得采用低于原材料性能的代用材料和原有规格不符合的零部件。

6.4.10 在工器具维修时,工具内的绝缘衬垫、套管不得任意拆除或漏装,工具的电源线不得任意调换。

6.4.11 工具的电气绝缘部分经修理后,必须进行测量和试验,并符合标准。

6.4.12 工具如不能修复或修理后仍达不到应有的安全技术要求必须办理报废手续。

6.5 电动工器具的使用

6.5.1 电动工器具在使用前,操作者应认真阅读产品使用说明书或安全操作规程,详细了解工具的性能和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6.5.2 电动工器具的使用,必须配备相应的漏电保护器、隔离变压器及保护设施。

6.5.3 在一般作业现场,应尽可能地使用Ⅱ类工具,在潮湿作业场所或金属构架上等导电性能良好的作业现场,应使用Ⅱ类或Ⅲ类工具。

6.5.4 在锅炉、金属容器、管道内等作业场所,应使用Ⅲ类工具,在湿热、雨雪等作业环境,应使用具有相应的防护等级的工具。

6.5.5 电动工器具的漏电保护器、隔离变压器以及控制箱和电源联接器等必须放在作业场所的外面,在狭窄作业场所应有专人在外监护。

6.5.6 I类电动工器具的电源电线的绿/黄双色线在任何情况下只能用作保护线。

6.5.7 电动工器具的电源线不得任意接长或拆换。当电源离工具操作点距离较远而电源线长度不够时,应采取耦合器进行连接。

6.5.8 电动工器具电源线上的插头不得任意拆除或调换。插头、插座中的接地线在任何情况下只能单独连接保护线。严禁在插头、插座内用导线直接将接地极与中性线连接起来。

6.5.9 电动工器具的危险另部件及防护罩等不得任意拆除。

7 检查与考核

7.1 本公司所有的电动工器具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年度安全检测工作。

7.2 本公司安健环部负责监督考核。

8 附录

附录A:电动工器具按触电保护方式的分类

附录B:电动工器具管理流程图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电动工器具按触电保护方式的分类

A.1.1 Ⅰ类电动工器具:电动工器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它还包含一个附加的安全预防措施,其方法是将可触及的可导电的零件与已安装的固定线路中的保护(接地)导线连接起来,以这样的方法来使可触及的可导电的零件在基本绝缘损坏的事故中不成为带电体。

A.1.2 Ⅱ类电动工器具:电动工器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它还提供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附加安全预防措施和没有保护接地或依赖安装条件的措施。A.1.3 Ⅲ类电动工器具:电动工器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依靠由安全特低电压供电和在工具内部不会产生比安全特低电压高的电压。

附录 B

(规范性附录)

电动工器具管理流程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