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校本课程建设总结

小学校本课程建设总结

小学校本课程建设总结
小学校本课程建设总结

以校本课程为载体凸显学校特色建设

——边于小学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与反思

一、明确校本课程建设思路

校本课程开发是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国家课程计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对于进一步挖掘利用教育资源,促进学生、教师、学校三者共同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结合学校实际,我们提出了校本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树立“大课程”理念,整合各科教育教学资源,探索有我校特色的综合性校本课程体系。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教给学习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使学生学有所长;提升师能,提升学校特色建设水平。

遵循这一总体思路,在校本课程开发上,我们坚持以国家制订的课程纲要精神为指导,以校为本,依据学校自身特点、条件及可利用开发的资源,既对国家、地方课程进行校本化的整合、实施,开展“校本的课程开发”,又充分发挥学校优势,自主开发“校本课程”。出台了《边于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纲要》和《边于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规范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明确了校本课程的实施办法。

二、抓实校本课程开发实施

(一)健全机构,明确职责

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良好的组织保障。学校明确了校长为校本课程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并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课程领导小组和由业务校长为组长的校本课程指导小组,负责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领导与指导。组建了由校本课程领导小组亲自管理的学校校本课程研发小组,成员主要由学校教学骨干参加,以典型带动群体,使全校每一位教师都能参加不同层次的校本课程活动,进而促进校本课程工作从点到面,再从面到点,全面深入的开展。

(二)分层培训,提高认识

什么是校本课程,怎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为什么要进行校本课程开发,这些都是校本课程建设中必须明确的问题。我们重点做好对教师的全员培训,并采取不同方式对不同层面的老师进行了分层培训。特别做好对教学能手的培训,充分发挥市、区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的带头作用,让他们挑大梁,给他们压担子,把他们培养成为学校校本课程的主力军和领头雁。目前,在他们的带领下,已初步形成我校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队伍。

(三)重视实践,关注过程

1、校本课程开发的途径

(1)整合改编:从课程资源中获取研究信息,根据教学实际整合、改编,上好适合本校学生的校本课程。

(2)优势提升:把学校教育教学的传统、优势项目提升为校本课程,凸显办学理念和特色,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3)资源转化:把校外、社区资源转化为校本课程。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方法,引导学生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学习活动。

(4)挖掘创新:鼓励教师发挥自己的优势特长,挖掘潜在的教育资源,创造性的开发有个性的校本课程。

2、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展

(1)经典诵读

经典诵读可以帮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学习民族智慧,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知识储备,启迪思维、培养灵感,提高表达能力,增强审美情趣。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我校将经典诵读纳入到校本课程中。学生人手一册《国学经典进课堂系列丛书》,每周二课时,并规定除数学、英语课外,其他课前3分钟为国学经典诵读时间。每学期组织一次以《国学经典进课堂系列丛书》为内容的经典诵读比赛。今年,我们更把经典诵读作为师生读书活动的重要方面,以“与经典为伴,与文明同行”作为我校第二届读书节的主题,进一步凸显了经典诵读的重要性。目前,我校第一届诵读比赛已顺利结束,赛场上,学生抑扬顿挫、声情并茂,感动着会场上的每位师生,诵读训练效果斐然。

(2)写字

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我们在开发、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注意加强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局限性,又依托国家课程开展教学和活动,提高实效性。把写字校本课程与语文学科联系起来,它既是语文学科的写字教学的补充与拓展,又作为一门艺术进行教学。课程安排上,专职书法教师和语文教师共同配合开展教学,有力提高学生的书法艺术水平。

为了保障写字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展,我们制定了《边于小学写字教学方案》,从写字时间、写字内容、写字程序、写字要求、写字评估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规定,把写字教学真正落实到每个班、每门学科、每位教师、每个学生。为了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展示

写字成果,我们每学期组织两次比赛(描红比赛和临帖比赛)、两次展评(写字展评和作业展评),并积极推荐学生优秀作品参加各级评选。现在“提笔即练字”已成为广大师生的内在需要,写字教学初显成效。

(3)写作

在《边于小学“创建读写特色提升人文素养”行动方案》中,我们明确了“读写”的涵义,“读”是“会读书(诵读)、多读书”,“写”是“写字和写作”。为了落实好行动方案,进一步扎实开展学生读写活动,我们出台了《边于小学关于强化学生读写训练的实施意见》,对读写做出了更明确的要求。

本学期,我们组织了以“感恩父母爱、感念师生情”为主题的作文大赛,号召全体学生用写作的形式抒发对父母的感恩之爱和对老师的感念之情。组织了“春之韵”征文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校园的春天,寻找春天的美韵,抒发美好的情怀。学校对每次活动做到专题评估,专项表彰,有效的推动了写作教学的深入开展。在总结写作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编写校本写作教材的系统工程,目前已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4)跳绳

健康的体魄是学习的良好保障。基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考虑,我们本着易学、乐学、全体参与、便于操作、易于创新的原则,把“跳绳”作为全校性的特色体育项目,同时纳入校本课程开发项目。本学期初步组织了实施,在时间上,规定了课间活动的5分钟跳绳、课间活动的自由跳、体育课上的10分钟跳绳指导。并采取比赛促进的方式抓提高,每学期组织一次全校性的班级跳绳比赛,组织一次花样跳绳比赛,并把跳绳列入学校运动会比赛项目。跳绳校本课程与体育课程有机结合,既贯彻落实了国家教育部提倡的“2+1”项目,又培养了技能和良好的锻炼习惯,使“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锻炼时间”的要求得到落实。

(5)家乡文化

我们把家乡文化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方面。号召学生立足边于、面向,引导他们走近家乡的山山水水,走近家乡的各种民俗文化,感受体验本地的风土人情。实施的途径主要有:一是常规课堂教学中有机渗透相关家乡文化知识,开展“我说家乡”活动。二是利用节假日进行社会实践。通过调查走访,了解家乡文化和风土人情等知识,实地勘察本地的名山、名泉、名刹文化,走进博物馆、烈士陵园,了解本地的历史文化。三是学校定期开展家乡文化专题讲座,邀请《边于》编辑人员介绍家乡的风光、风俗、风

情知识。四是采取图片、文字、手抄报等形式把家乡文化汇集成校本教材内容,薪火相传。

(6)兴趣(技能)活动课

“规范+特长”是学生发展的必由之路。为了利用好教师特长优势,给有特长、有潜质的孩子一个发展的舞台。我们在上好课程计划规定课程的基础上,特拿出每周二、四下午活动课时间开设特长生兴趣(技能)培养活动。采用自愿报名与班主任推荐、辅导教师选拨相结合的方式,组建特色小队,开展特长培养。目前已开设“英语口语”、“科技制作”、“舞蹈”、“合唱”、“鼓号”、“绘画”、“软笔书法”、“七巧科技”、“武术”、“心算”等特长项目。每学年举办一次成果展示。

(四)加强管理,提升发展

1、学校将校本课程的管理提升到学校课程实施管理的高度,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统筹安排。同时灵活制定相应的管理细则和要求,精心组织,抓好校本课程的管理,如校本课程方案管理、计划管理、教学过程管理以及学生评价的管理等。在校本课程开发的项目、内容上,根据课改进程和教师的变动作适时的调整和完善,经历“开发——实践——评价——反思——改进——再实践”的过程不断完善,逐步改进,保证校本课程健康运行。

2、以评价促提升

学校建立促进校本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周期性对校本课程执行的情况、实施过程的问题进行分析、诊断、评估,调整、改进课程内容,促进校本课程开发工作顺利进行。

学校加强对教师教学行为的监控和指导,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教干、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促使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和多元动态评价机制。从活动前、活动中和活动后进行全程、动态评价。

3、以活动促发展

学校通过组织开展各种专题活动和成果展示活动,促进校本课程向更深方向发展。每年坚持举办体育节、艺术节、六一节等大型活动,全面展示活动成果。每学期举行跳绳比赛、书法比赛、作文大赛、诵读比赛等单项评比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培养了大批有特长、全面发展的学生,学校已有二十多人次在区体育、艺术、书法等各项竞赛活动中获奖。

三、反思校本课程建设现状

1、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资源

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在整个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制约着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目前我校教师老龄化严重,知识结构窄,教师特长少,制约了我校校本课程的深层次开发。基于这种现状,我们将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为有特长的教师,提供平台和支持,激发教师潜能,促进教师特长的再发展。

2、校本课程建设要凸显学生的主体性

在校本课程教学中,要真正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意识,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乐在其中,学有所得。同时应引导学生多参加一些实践活动,重视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