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芬兰的信息技术战略

芬兰的信息技术战略

芬兰的信息技术战略
芬兰的信息技术战略

芬兰的信息技术战略

据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03年世界信息技术报告》,芬兰是排名第1的世界领先的信息技术国家。在世界经济论坛2004年10月发表的《2004年世界竞争力报告》中,芬兰连续3年仍然排名世界第1。那么芬兰究竟依靠什么样的信息技术战略获得世界领先的业绩呢?

提起芬兰的信息技术,有两个闻名世界:一是世界最大的移动电话企业诺基亚公司;另一个是开拓Linux源代码公开软件的芬兰人莱纳斯?托瓦德斯(Linus Torvalds)。

芬兰的信息技术战略,是政府、企业和高校等联合一致、共同推进的。20世纪90年代,当全球各大型通信厂商下功夫研究ATM(异步传输模式)交换机时,芬兰诺基亚公司则集中投资,全力开发移动通信技术。进入21世纪后,芬兰将信息技术与福利国家相融合造就了世界上最大的移动通信公司。

将信息技术与福利国家相接合

芬兰是实施广泛社会福利的国家。在芬兰政府主导下,设有多个政策推动组织。政府奖励信息技术在民众中的普及。

芬兰模式的基本理念是:

1.为了提高全体国民的教育水平,实行义务教育阶段以及高等教育免费的教育体制,向全体国民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2.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儿童的才能,不论父母的收入和职业,保证面向所有儿童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目前芬兰青年的大学入学率超过2/3。

3.不受雇佣情况(就业、上学和失业等)左右的免费的保健和医疗制度。

4.与劳动形态无关的有可靠保证的基本退休金制度。

5.由受过良好教育的幼儿专家从事公共保育工作。

6.拥有良好组织的劳动者(参加工会的职工达80%)。

7.推进由政府主导的开放的法规环境和技术标准(在移动电话技术上有GSM的成功范例)。

8.奖励政府、企业、大学之间的战略合作研究和培育创新资本。

通过上述措施,可保障芬兰成为福利型国家。以信息通信技术为首的技术革新为其提供了一种可能,即无论社会是否出现大的变动,都可保证国民生活的稳定。

芬兰模式就是,将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劳动者不断提供给信息技术产业,采用与美国硅谷为代表的不同方式,使芬兰实现由普通经济向信息经济过渡。由国家主导的将福利国家与信息社会相接合的芬兰模式,将有效地实现经济和社会的良性循环。

逐年加大科研投入

90年代初,芬兰因最大的商品进口国苏联的解体,国际贸易下降了30%,失业率高达18%以上,全国陷入深刻的经济危机。为了摆脱困境,芬兰开始执行三大振兴政策:即“培育高技术产业”、“重视教育”和“政府、企业和大学的战略合作”。

作为芬兰的国家科技政策,早在1983年芬兰就提出要振兴高技术产业。这一年芬兰成立了国家技术局TEKES(National Technology Agency)。作为科技立国的指标,TEKES提出了一个长期计划,即要将芬兰1982年占GDP1.2%的研究开发费,在1997年提高到占GDP 的2.7%。这一计划的实现,使芬兰在OECD各国中名列前矛。2001年,芬兰全国官方和民间的科研投资已占GDP的3.6%,成为与瑞典并驾齐驱的世界科研投资比例最高的国家。

引人注目的是,芬兰在逐年提升科研投入的同时,作为国家的开发战略,特别强调了政

府、企业和大学的战略合作。

发展信息技术

芬兰在1994年提出了国家信息技术战略行动计划。1995年芬兰加入欧盟。此后,其信息技术战略行动计划纳入欧盟的《欧洲和全球信息社会计划》。按照芬兰的国家信息技术战略,其优先课题为:

1.信息技术和网络,应成为改革经济活动和行政行为的基础;

2.为提高芬兰的国际竞争力,应大力振兴作为国家经济活动支柱的信息产业;

3.必须掌握信息技术的专门知识并熟练地应用;

4.积极参加欧洲的信息社会项目。芬兰的重点是:建立国家级的信息基本设施和向全国民众提供可利用的信息服务;保持芬兰文化和确保芬兰语言的特点(identity);改进公共事业和服务;促进欧洲的通信竞争。

从2000年至2003年,在芬兰政府主持下,分成6个专家小组研究制定出了今后芬兰的信息社会目标和国家信息技术发展战略。在此发展战略中,不仅考虑到信息技术,而且还包括整个芬兰的福利和环境的发展前景。

信息领域的研究开发和应用

在分工合作的体制下,按照奖励性竞争的原则,芬兰信息技术主要关注两大类研究。

一类是由VTT主持的研究开发项目。包括:半导体材料、微结构、检测技术、微波技术、射频识别技术、通用计算、遥感、语言工程和音频、视频技术等34个项目。

另一类为TEKES和SITRA主持的项目。包括:(1)福利和保健:家用信息平台、无障碍环境、智能住宅;(2)软件开发:移动电话应用、面向信息提供商的应用、娱乐软件;(3)检测技术:智能测试系统,检测系统综合技术;(4)信息连接:支持芬兰企业响应全球性变动;(5)下一代网络技术:第3代和第4代移动通信、移动网络、智能路由器;(6)电子产品微型化研究和图像计算研究。

在教育领域的信息化上,推进终生职业教育,培养国民掌握利用信息技术的技能,促进信息技术的应用,建立教育和研究的信息网络,鼓励教员和学生积极学习信息技术,实现教育机构、大学和图书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培养信息技术人才。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移动电话厂商,芬兰诺基亚公司近年来面临美国和韩国厂商的激烈竞争。每年在科研上投入大量资金的诺基亚公司,近来将研究重点转向了信息安全方面。目前他们凭借移动通信方面的优势,已能及时传输信息、检测安全上的故障和问题,通过防火墙、虚拟个人专网、入侵保护和杀毒扫描等一系列手段,实现完整的信息安全保障。

今后的课题

1.在研究开发上脱离对诺基亚公司的依赖

芬兰全国40%的民间研究开发投资是由诺基亚公司提供的。从全球而言,这么高比例的投资仅依赖1家公司是很少见的。

2.要重点培育生物技术等产业

芬兰在化工产品的出口上比率较低,在生物技术上更是乏善可陈,要从战略上重视生物等重要产业的发展。

3.支持创新企业,促进中小企业革新

目前芬兰已很难再出现象诺基亚那样的成功崛起的大型企业了。当前的重点是要促进中、小创新企业的成长,由这些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支撑下一步经济发展。

4.要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

在全球化形势下,不仅要注重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和交流,还要放眼全球,要更积极地参与欧洲项目。

IT战略规划解决方案

IT战略规划解决方案 摘要 相伴中国经济的连续高速增长,中国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业务在增长、规模在扩大、治理在变得越来越复杂,与此同时,客户的要求越来越高,竞争对手此起彼伏,同时企业还需要面对资本市场关于成本和风 险操纵的更严格的要求……面对猛烈的竞争,企业必须持续提升自身的治理水平,建立可连续进展的竞争优势。 然而,业务模式的灵活性成为中国企业连续进展的常见瓶颈。在中国,阻碍业务模式灵活应对市场变化的一个要紧缘故是IT建设滞后。由于中国企业IT进展的历史缘故,IT系统长期以来处于一种被动的应对状态,而公司的治理却在持续变化,这种IT滞后于治理的矛盾日益突出。 正如中国人寿的选择,我们认为只有坚决地推进面向以后的IT战略规划及实施工作才能解决咨询题、提升企业竞争力。 正如中国人寿的摸索和选择,什么样的IT战略规划是中国企业需要的?当时,中国人寿力图在长远打算和具体实施之间查找精确的平稳,因此他们在评估IT规划的时候,把三个标准摆上桌面:第一,有没有高瞻远瞩的指导思想-这是判定规划能否习惯以后的重要因素;第二,能否通过国际、国内的最佳实践,结合中国人寿的实际,提出一个可供参考的模型;第三,是否具备一个真正可实施的详细方案。通过中国人寿专家组严谨而细致的遴选,HP咨询脱颖而出,成为中国人寿推进其IT战略的最佳合作伙伴。 HP的IT战略规划有其独到之处。 HP在为中国企业确定以后IT战略、架构、实施路线方面有着包括方案、实施体会、队伍等方面的全面优势。 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在于HP大力倡导的"动成长打算"与中国企业今天追求IT与业务最佳同步的需求相契合。"动成长打算"面向企业的以后进展,着眼于持续变化的外部环境与内部不确定因素的阻碍,能够关心中国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常见问题(解答)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常见问题 1.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使课堂教学手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板书逐渐为大屏幕投影所替代,尤其是在信息技术课堂上通常是黑板空空如也,请你谈一谈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1)多媒体教学比传统的教学手段确实具有某些不可替代的优势,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喜爱: ①声画并茂、形象直观、丰富多彩,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用语言、板书难以表达清楚的重难点内容用更为形象的方式展示给学生,解决 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 ③能节约教学时间 ④事先备课,便于修改 2)多媒体教学不可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手段,板书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教学是一种动态的、即时的活动过程,随时都有新情况、新问题、新的闪光点 出现,这就需要教师即时、准确地在课堂活动中反映出来。而板书正是最好的 手段。 ②多媒体教学手段往往是教师课前备课的一个环节,无论教师多么精心地准备, 它也只是对课堂教学活动的预判,无法完全准确地把握整堂的全部,因此,板 书是必要的补充。 ③板书也具有多媒体无法取代的优势。如,停留时间长,便于学生记忆、便于做 笔记;更简要、更概括,能突出重点;能根据教学需要即时、合理地改变等等。2.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哪几种教学评价策略?谈谈其实施过程及其注意问题。 教学评价策略主要是指对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作出的一系列的价值判断行为。 评价策略: (1)课前的诊断性的评价 (2)教学过程中采取表现性的评价,开展学生间的自评、互评,提倡参与性的评价。 (3)课后的教师或学生的总结性评价(如作品展示、研究性课题成果的评价) (4)长期性的评价(如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长期开展电子档案袋的方式)。 实施过程: 1)尽可能收集定量与定性两方面的信息,制订评价方案。 2)科学制订评价指标。评价指标控制在10-15个,而且必须是具体的、明确的,被评价者能根据自己的体会能作出判断。 3)细化、精化评价指标,其产生尽可能校本化,要广泛听取本校教师和学生的意见。 4)合理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5)确定评价对象与被评价对象。 6)提前告知评价方案 6)结果的处理需要谨慎,如不能排名、分等级等。 注意问题: 1)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是为了“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考试与测验是为了”选择适合教育

信息技术战略规划

信息技术战略规划 摘要:信息技术战略的制定称为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关注的焦点,在介绍企业信息化生命周期的基础上,从Why为什么、What是什么和How怎么做三个方面,介绍信息技术战略的意义、内涵和方法。最后,给出一个虚构的PC制造企业的战略规划案例。 1、企业信息化生命周期 企业的信息化具有自己的生命周期,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它一般要经过规划、建设、运营和改进四个阶段,从而满足公司战略和业务运作变化和发展的要求,如图一所示。 信息化生命周期可归纳为四个不断循环的阶段:规划-〉建设-〉运营-〉改进,如下所述: 第一阶段规划 在公司业务战略的指导下,制定信息化战略方向,进而制定信息化行动计划、信息架构(包括应用系统/数据架构、技术基础架构)和信息化管理体系(内部信息化管理的组织、流程和规X)。 第二阶段建设 根据第一阶段的规划,具体实施信息化项目(项目定义-)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开发配置-〉部署推广),业务部门在项目实施过程同时进行业务变革,信息化管理部门对项目的实施进行监理与评估。 第三阶段运营 信息化系统实施完毕上线后,就进入运营阶段,业务部门对业务流程进行不断的改进,IT运营单位对系统相应的修改和优化,信息化管理部门对整体的运营维护工作进行管理与评估。 第四阶段改进 信息化管理部门对信息系统建设和运营的绩效评估结果,找出可以改进的机会,对相关组织和人员进行奖惩,同时,更新第一阶段制定的规划和管理体系。

图一企业信息化生命期 由上可知,在信息化生命周期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的过程中,始终贯穿三条线索:业务经营、信息化、信息化管理,如表一所示。

阶段 / 线索规划建设运营 业务经营业务战略规划业务变革管理业务持续改进 信息化信息技术战略规 划、信息化行动计 划、信息架构规划项目定义、需 求分析、系统 设计、开发配 置、部署推广 系统运营、系 统修改/优化 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管理体系规 划立项管理、项 目监理、项目 评估 运营评估与管 理 表一信息化生命周期阶段-线索对应表 不同企业,处在不同的业务发展阶段,信息化过程的特点不尽相同。当企业规模很小,IT投资规模很小时,就不一定有规X的信息化规划过程,规划、建设、运营和改进四个阶段没有明显的界限。但对于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而言,规划、建设、运营和改进四个阶段的界限相对会更加清晰,这些过程也会由不同的业务部门来承担,如图二所示。 图二企业信息化运作模型 2、信息技术战略的意义

信息技术管理

信息技术管理 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战略应用 一、信息战略的类型 与信息相关的战略包括:1.信息系统;2.信息技术;3.信息管理。 (一)信息系统战略 信息系统战略确定了一个企业的长期信息要求,并且对可能存在的不同信息技术提供了一把保护伞。信息系统包括所有涉及信息收集、储存、产生和分配的系统和程序。 1.事务处理系统 事务处理系统执行和处理常规事务。事务处理报告对控制和审计而言是很重要的,但是只能提供很少量的管理决策信息。 2.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将主要是来自内部的数据转化成综合性的信息,这些信息使管理层能对与自己所负责的活动领域有关的计划、指导和控制及时作出有效的决策。 3.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有助于整合数据流和访问与整个公司范围的活动有关的信息。企业资源计划系统通常记录用于会计处理的事务数据、操作型数据和客户及供应商数据,同时可通过数据仓库获得这些数据,并在此基础上生成自定义的报告。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发展有三个方向:(1)面向供应商,满足供应链的需要;(2)面向客户,具有客户关系管理功能;(3)面向管理层,通过战略性企业管理系统,来满足管理层的信息需求和决策需要。 4.战略性企业管理 战略性企业管理是一种为战略管理过程提供所需支持的信息系统。战略性企业管理可成为企业业绩的重要驱动力,因为它能使企业各个层次的决策过程变得更快更完善。 5.决策支持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包含了一些数据分析模式,这些分析模式能使管理层模拟并提出“如果发生了某事,应该怎么办?”的问题,从而使管理层在决策过程中能考虑到不同的选项并获得对决策有帮助的信息。 6.经理信息系统 经理信息系统是提供决策支持的系统,它包含了对摘要数据(通常是图表格式)的访问,使高层经理能对与企业及其环境有关的信息进行评价。 7.专家系统 专家系统储存从专家处获得的与专门领域相关的数据,并且将其保存在结构化的格式或知识库中。专家系统为那些需要酌情判断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二)信息技术战略 信息技术战略定义了满足企业信息需要所必须的特定系统,包括硬件、软件、操作系统等。每个信息技术系统必须能够获取、处理、概括和报告必要信息。 企业必须有信息技术战略,其原因:(1)信息技术一般涉及高成本,而信息技术战略能对预算进行分配和控制。(2)信息技术对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所以信息技术系统必须在任何时候都是可靠和可访问的。(3)要形成和保持竞争优势,离不开信息技术。(4)信息技术可降低成本,比如使用电子邮件可降低邮费和电话费;(5)信息技术提供用于计划、决策和控制的信息,有助于管理者进行企业管理。 (三)信息管理战略 信息管理战略涉及信息的储存及访问方式。它会考虑中间接口文件或关系数据库的使用方式、数据仓库创建和备份功能等等。 信息系统战略重点关注各个信息业务单元,使它们能满足内部或外部的信息用户需求。信息技术战略以供应信息为导向,它重点关注供应信息活动以及支持这些活动所需的技术。信息管理战略在整个企业层次上以管理为导向 二、信息系统的评价 对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分析和报告可能需要高昂的成本,而且必须注意要确保所获得的信息的价值要高于其成本。信息的成本可能包含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实现成本(例如项目小组的成本)以及与新系统开发相关的培训成本等。与信息系统相关的日常成本包括工资、办公室设施费用、折旧费或租金、水电费、易耗品费用、融资费用等。要量化信息的成本,企业应当估计可能产生的成本,并运用折现现金流量法、投资回收期法或投资回报率法等方法。在评价信息系统时,需要仔细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信息系统的效益包括: 1.运用自动化系统提高生产能力和新技术所减少的成本。自动化系统和新技术减少了手工处理和分析数据所需的人力成本。 2.经过改进的数据收集、存储和分析工具可能会带来以前不知道的销售机会。这些工具包括数据挖掘软件,它能够发现以前没有注意到的数据关系。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线上线下教学策略研究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线上线下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走进了寻常百姓的家中,信息技术的使 用变得越来越频繁,社会对信息技术类人才的需求呈上升趋势。许多高中学校已 经把信息技术课程列入了重点教学内容当中,并将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结合。本 文将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线上线下教学策略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高中教学;信息技术;线上线下 引言: 在传统教育教学体系中,信息技术课程因教学成本高、学校缺乏拥有专业知识的教师、 理论性强、学生觉得枯燥等原因一直未被重视。新时代的来临,信息技术产品的广泛使用与 传播让平民百姓进入了网络信息时代,人民群众也因此意识到了信息技术知识的重要性。 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现状 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对人才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能够在将来寻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学生在学习阶段中,需要掌握的技能也越来越多。目前,信息技术在各大领域中备受青睐,为满足社会对信息技术类人才的需求,我国各高中学校都开展了信息技术课程。高中学 生通过学习信息技术这门必修课程来掌握有关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并学会一些基础信息技 术的使用。大部分高中学校都有专业的信息技术课程老师,引导学生走进信息技术知识的大门,优质的师资力量和充足的设备条件为学生线上线下学习这门课程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随着信息技术知识的不断深入研究,许多方便实用的研究成果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使用。因此,市面上有关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材料越来越多,有的地区甚至开设了成人信息技 术课程学习班。很多对信息技术感兴趣的学者、专家、教师等都沉迷在对相关知识的研究和 学习当中,为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在授课教师专业的指导下,学生对信息 技术课程的兴趣逐渐增加,学习效率也越来越高。 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问题分析 目前,虽然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已经成为了高中必学科目之一,但是我国高中传统的教学 理念依旧没有被彻底改变,高考必考科目仍然是高中教学的核心内容,学生顺利考入大学是 学校的主要目标。部分家长和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采取轻视的态度。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别的 科目或打游戏的现象还是经常出现,信息技术课程成为了高中学生在巨大压力下,短暂的娱 乐时光。这样的情况不仅导致课程的开展价值和意义没有被真正的理解和实现,也为部分授 课教师带来了忧愁和困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高,最后的考核出题让老师头疼,教学 目标和任务没有达到,老师期末教学考核成绩差。面对现实惨状,老师束手无策,只能将职 业道德和专业素养抛之脑后,学生利用上课时间玩游戏、听歌、上网等,老师放任不管,期 末考试提前将答案发给学生进行背诵。这种错误的教学方式,助长了家长及学生对课程轻视 的火焰,严重的阻碍了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 在许多偏远的山区,信息技术课程的线上教学仍然存在问题,高中学校没有配套的教学 设施或是教学设备零件过于老化,老师授课困难,无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信息技 术课程实践操作要求高,学生只有通过线上实践和线下学习才能将知识完全掌握,山区信号 网络差也是课程线上教学开展的一大难题。除了生活条件差之外,这些摆在眼前的基础教学 设施问题也成为了许多信息技术课程教师不愿意在山村进行教学的原因。许多山区高中学校 会让一些有信息技术课程基础的老师进行教学,授课教师专业知识能力差,教学模式单调乏味,整体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第73讲_信息技术在战略管理中的作用(1)

第四章战略实施 信息技术在战略管理中的作用(★★) 信息技术对组织的影响 组织概念信息技术对组织的影响/组织的受益 阶层化减少层次,扩大控制幅度 专业化减少专业人员,增加多面手 规范化增加规范 集中化减少权力集中 组织文化组织文化影响信息技术的行为 组织权力信息技术会影响组织权力 组织的生长周期信息技术应配合组织的生长阶段 目标的转移要防止组织目标转移 组织学习信息技术可提供偏差报告,供组织学习使用 信息技术与组织结构变革 支持组织扁 平化调整 (1)组织扁平化就是减少管理的层次,扩大管理的幅度 (2)扁平化是通过赋予低层员工有制定决策和解决问题的权力(也称为 授权),而无须等待中层管理者的批准的组织结构调整 (3)信息技术在组织扁平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4)一方面,相应的管理层级变少,授权后的员工在信息技术支持下进 行决策 (5)另一方面,基于信息技术的支持,强化了组织内部通信、监控协调 能力,控制跨度可以得到显著的扩大 支持新型组 织结构 (1)团队结构,是以团队作为协调组织活动的主要方式,要求成员既是 全才又是专才。信息技术使得团队之间的沟通和组织对团队的有效监督成 为可能 (2)虚拟组织,是组织扁平化在企业之间的形式,是当市场出现新机遇 时,具有不同资源与优势的企业为了共同开拓市场,共同对付其他的竞争 者而组织、建立在信息网络基础上的共享技术与信息,分担费用等的企业 联盟体。通过组建虚拟企业,一个企业可以突破自身能力的限制 (3)只有依托于强有力的计算机网络,这种以信息流管理为核心能力的 组织形式才可能存在。这种结构的优点在于灵活性强,有利于很快地重组 社会的资源适应市场的需要 信息技术与业务流程重组

{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战略规划

(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战略 规划

信息技术战略规划 摘要:信息技术战略的制定称为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关注的焦点,于介绍企业信息化生命周期的基础上,从Why为什么、What是什么和How怎么做三个方面,介绍信息技术战略的意义、内涵和方法。最后,给出壹个虚构的PC制造企业的战略规划案例。 1、企业信息化生命周期 企业的信息化具有自己的生命周期,是壹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它壹般要经过规划、建设、运营和改进四个阶段,从而满足公司战略和业务运作变化和发展的要求,如图壹所示。 信息化生命周期可归纳为四个不断循环的阶段:规划-〉建设-〉运营-〉改进,如下所述: 第壹阶段规划 于公司业务战略的指导下,制定信息化战略方向,进而制定信息化行动计划、信息架构(包括应用系统/数据架构、技术基础架构)和信息化管理体系(内部信息化管理的组织、流程和规范)。第二阶段建设 根据第壹阶段的规划,具体实施信息化项目(项目定义-)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开发配置-〉部署推广),业务部门于项目实施过程同时进行业务变革,信息化管理部门对项目的实施进行监理和评估。 第三阶段运营

信息化系统实施完毕上线后,就进入运营阶段,业务部门对业务流程进行不断的改进,IT运营单位对系统相应的修改和优化,信息化管理部门对整体的运营维护工作进行管理和评估。 第四阶段改进 信息化管理部门对信息系统建设和运营的绩效评估结果,找出能够改进的机会,对关联组织和人员进行奖惩,同时,更新第壹阶段制定的规划和管理体系。 图壹企业信息化生命期 由上可知,于信息化生命周期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的过程中,始终贯穿三条线索:业务运营、信息化、信息化管理,如表壹所示。 表壹信息化生命周期阶段-线索对应表 不同企业,处于不同的业务发展阶段,信息化过程的特点不尽相同。当企业规模很小,IT投资规模很小时,就不壹定有规范的信息化规划过程,规划、建设、运营和改进四个阶段没有明显的界

IT战略管理五要素

I T战略管理五要素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

IT战略管理五要素 管理内部市场,平衡供给需求;贯彻五大原则,提升技术价值。Jeff Kaplan 着 如今,大多数企业和IT主管面临着一个共同的挑战:如何知道企业的IT解决方案是否有效果,是否有效率他们中的大多数感到茫然。有些人担心IT的预算太大了,或者回报达不到要求。但是多大的预算才是太大,在IT上的投资要求得到多少回报仅仅参考其他企业的标准,还不足以回答这个问题。 问题是比起二十年前,现今的主管对IT的作用和成本结构了解得很不够。有些公司的年销售额达200亿美元,但是它们却不知道每年在业务应用程序上的开支有多少。你知道公司每个IT项目每年的成本是多少吗你知道用户每打一个电话给服务台,它的成本是多少吗你知道有多少人力花在维持现状上---对现有系统小修小补,对企业的利润很少或根本没有贡献

对这些问题有所了解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如果要提高IT 的价值和作用,就必须对"内部IT市场"进行管理:使IT产品和服务的供求相适应。要管理内部IT市场,还需要进行意义深远的企业行为模式的转变---这种转变意义非常重大,即使最睿智的首席信息官也无法独自办到。 仅仅通过雄心勃勃的项目管理、聘用能人、甚至参考其他公司的IT开支额和采购内容,都无法使公司对IT的应用更具成效。要在这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并且使成果得以保持,企业的整个管理团队必须致力于贯彻IT战略管理的五个核心要素:自上而下进行规划、统筹治理、采用标准化的实施方法、平衡供求以及平台管理。 自上而下进行规划 在对IT进行规划时,很多企业把大部分精力花在了解决中层经理日常所遇到的棘手问题的项目上。此类项目被称作"维持性项目",它们可能在很多方面有用,但它们的净现值往往很低或为负值。维持性项目能轻轻松松地花掉企业10%到20%的IT预算,但它们中的大多数都不能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企业战略信息化管理

企业战略信息化管理 尽管以dot-com为代表的网络公司遭遇了寒冬,但是信息技术的影响并没有削减,信息化浪潮滚滚向前。数字时代才刚刚开始。面对信息技术变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成功的企业没有敢漠然视之。许多企业抱着“银弹子”思想对待信息技术投资,结果却没有获得想要的收益。 信息技术得到的收益远低于企业期望,这一现象被经济学家发现,称这为“IT 生产率悖论”。到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后,有经济学家却提出了相反的结论,IT 投资能够获得超过其他投资多倍的“超额收益”,即“新生产率悖论”。IT 悖论之争至少说明了一点——关于信息技术银弹子思维是错误的,信息技术不会自动产生收益。这是本文的第一个立论基础。 基于资源观的分析可知,信息技术本身并不具备作为企业核心能力的要件,只有基于信息技术的管理创新与战略创新才能为企业带来持久的竞争优势。这是本文的第二个立论基础。这二个立论基础是相互支持的,只有第一成立第二才会成立;只有第二个成立第一个中的收益才能长久。在这二个条件下,笔者运用竞争观与资源观的战略管理理论对信息技术战略意义与战略成功应用展开了研究。 第一章引言部分,首先介绍了企业战略信息化的时代背景;然后回顾和分析了国内外信息化、战略管理、战略信息管理与基于IT 战略管理研究现状;而后指出了本文研究的现实与理论意义。第二章理论部分,首先研究了战略本质、战略定义统一、战略过程、战略管理与战略管理过程;然后研究了企业信息化内涵及层次,分析比较了信息战略、IT 战略和信息化战略的关系,确定了战略信息化的内涵与主要内容层次;然后基于竞争战略观,分析与总结了信息技术对行业环境、产业结构、价值链与竞争景框的影响;基于资源观和核心能力战略观,又分析了信息技术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作用。最后研究了把信息技术转化为优势生成器必须进行的管理与战略创新。第三章实施部分,首先对IT 战略的两个重要方面——IT定位与战略信息化模式进行研究;接着探讨了IT 战略规划要解决的问题、规划模型、IT战略规划与企业战略规划结合方式及规划过程;然后分析了战略信息化过程中BPR与组织变革、企业信息文化及CIO 的保障作用。 最后给出了战略变革与管理变革一体化的变革管理模型。在第四章测评部分,研究了为什么要用BSC 测评战略信息化并提供了一些遵守原则。本文研究过程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常遇到的问题与策略文档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遇到的问题与策略 问题(一):在同一个班级里,信息技术知识水平有很大的差异;而且上机课的难于管理。 解决策略:小组合作,分组教学。信息技术是一门新课程,它对于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一门操作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它与传统的课程有着很大的不同,正如陈至立部长指出:“我们万万不能把信息技术按照学习一门学科的老办法去讲、去学、去考,那将窒息们的创新精神。”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必须以新的教学和教学理论为指导,探索适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教与学的新策略和新模式, 将信息技术教育的每一堂课真正转变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金土地。 目前,小学信息技术课已被列为必修课。如何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上好信息技术课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接下来我就结合信息技术课的特点及日常教学实践,提出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自己的经验谈谈粗浅认识: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 1.涉及内容的综合性。与其他课程比较,信息技术课涉及众多的边缘和基础学科,涉及知识与领域广。为了能更好地上好信息技术课,作为,需要“博览群书”,丰富自己的知识。

2.教学内容的发展性。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无论是硬件领域还是软件领域都在不断创新。这就使得信息技术课的教师必须不断地获取新的知识,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教学需要。 3.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可操作性。信息技术学科有很大一部分应用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可操作性,充分、有效的上机操作是学好这一学科前提。 4.教学过程的协作性、自主性。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是十分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的,尤其是协作能力和自学能力。协作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参与小的群体和整个班级讨论,与他人共同迎接挑战、完成任务;自学能力则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所学内容和已有学习手段,学习和探索新知识。 5.注重能力培养。信息技术学科要求学生为了达到各种目的,能够利用一系列信息资源和信息与通讯技术工具去发现、分析、综合、呈现信息,能够寻找和收集相关信息,整理、分类、排序、比较和对比信息,分析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并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 不难看出,要想上好信息技术课,决不只是会操作计算机那么简单。 我这里提到的分组强调的是“异质组合”,所谓异质组合是指将全班学生依照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等方面的差异组成若干个异质学习小组(每小组4-8人)。由于小组学习介于班集体教学和个别学习之间,所以较容易发挥集体学习和个别学习的长处,

IT战略规划咨询报告方案设计DOC

管理信息系统规划和方案设计 IT/IS 战略规划报告 汉普管理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文档更新记录 文档审核记录 文档去向记录

根据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以下简称广州地铁公司)管理 信息系统规划和方案设计的要求,结合地铁公司的发展战 略、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前阶段汉普公司的阶段性报告, 为广州地铁总公司制定未来3到5年的IT战略规划。 文档依据 本战略规划报告是以下列文档和资料为依据: 《广州地铁现状及分析报告》 《广州地铁信息管理系统需求报告》 《广州地铁IT/IS 能力评估报告》

目录 文档控制 (2) 文档说明 (3) 1 广州地铁发展战略 (5) 1.1.阶段一(2001调整期) (5) 1.2.阶段二(2002-2005为成长提高期) (5) 2 与标杆企业的差距 (5) 2.1.前言 (5) 2.2.应用信息系统差距 (5) 3 制定IT/IS战略规划的依据 (6) 3.1.广州地铁IT/IS战略规划目标、原则 (6) 3.2.决策层,管理层,以及运作层的需求 (7) 3.2.1. 决策层需求 (7) 3.2.2. 管理层、运作层需求 (8) 3.3.IT/IS战略规划的方法、过程 (9) 4 广州地铁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 (9) 4.1.广州地铁IT/IS战略规划目标 (9) 4.2.广州地铁的IT/IS总体框架 (10) 4.3.广州地铁的IT/IS战略规划阐述 (11) 5 广州地铁公司IT/IS建设阶段 (16)

1 广州地铁发展战略 1.1. 阶段一 (2001调整期) 广州地铁公司发展和强化七大核心能力:建设能力、运营能力、资源开发和经营、财务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处理外界关系能力以及 内部组织协调能力。 地铁运营:日流量达到18-30万,年收入2.4-2.7亿,每车公里成本控制 在25元(不含折旧)以下。 新线建设:完成二号线首期土建工程,争取三号线完成立项工作。 资源开发:年收入达到2.5—2.8亿元。 1.2. 阶段二 (2002-2005为成长提高期) 在此阶段,广州地铁总公司应开始以授权公司的体制全面运行,执行全部行政管理和财务责任。与国内同行业比,在各重要经营指标方面 达到一流水平,并争取接近或达到国际一流地铁的水平。 运营方面:二号线准备2003年开通运行,实现一、二号线联合运营。 并达到以下各项业绩指标: 日客流量达到45万人次并逐步达到80-100万人次 实现社会效益的同时实现逐年减亏 各项主要运行检修指标达到国际一流地铁水平 建设方面:二号线的建设部分将部分于2003年完成并于2004年全面 建成。三号线着手准备,并于2005年开工。 资源开发:显著增加广告、房地产、通讯和商贸等业务收入,实现对主 要资源的利用达到最大效率。 2 与标杆企业的差距 2.1. 前言 香港地铁无论其运营服务质量、运营成本还是相关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世界地铁行业中可以称得上佼佼者。香港地铁几十年来的发展是 一个健康的发展过程,因此有许多可取之处。香港地铁的信息系统在支 持地铁建设、降低运营成本,以及完善财务管理、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等 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因此将香港地铁作为广州地铁总公司的 标杆企业。 2.2. 应用信息系统差距

2017年信息技术企业三年发展战略规划

2017年信息技术企业三年发展战略规划 一、公司未来三年发展规划 (2) 1、业务发展 (2) 2、IT应用技术研发 (2) 3、市场开拓和服务能力建设 (3) 4、管理创新 (3) 二、未来三年拟采取的发展措施 (4) 1、研发与创新计划 (4) 2、主营业务深化及延伸规划 (5) 3、市场拓展计划 (7) (1)中国市场 (7) (2)欧美市场 (8) (3)日本市场 (9) (4)战略客户的长期业务合作 (9) 4、服务交付体系建设目标 (10) 5、企业经营管理体系建设 (10) 6、人力资源发展计划 (10) 7、融资计划 (12) 8、收购兼并计划 (12) 三、公司发展计划拟定的假设条件及可能面临的主要困难 (13) 1、假设条件 (13) 2、实施计划可能面临的主要困难及应对措施 (13) (1)公司的人力资源储备 (14) (2)信息技术服务综合业务能力 (14)

一、公司未来三年发展规划 公司以信息技术服务为主营业务,通过充分理解客户需求、行业应用实践的复用、基于自主应用开发平台和全球服务交付系统、以及有效的专业人员组织方式为全球客户提供个性化的IT 服务和解决方案。中长期发展目标为“通过与客户共同成长与发展,成为备受客户信赖的合作伙伴;通过不断的超越和创新,成为全球优秀IT 服务供应商”。 1、业务发展 实施“立足中国发展优势,开展IT 应用研究,推动本土业务开拓,协同全球服务交付”的战略部署,实现中国业务线、欧美业务线和日本业务线同步发展、紧密协作。需要进一步完善公司在欧美、日本、中国本土的全球化战略布局,提升IT 应用规划咨询能力、面向未来的软件服务技术平台研发能力、高水平的项目管理能力、战略资本运作能力,进而实现全球化的IT 服务领先供应商的发展目标。 加快服务交付体系建设以实现业务快速拓展,将充分发挥定制软件开发和软件研发服务优势、充分复用IT 服务应用研究成果和最佳实践,实现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2、IT应用技术研发 推进GAP 平台研发工作,持续提升平台对业务开拓和项目实施

【实用文档】信息技术在战略管理中的作用

第四章战略实施 第五节信息技术在战略管理中的作用 一、信息技术与组织变革(★★) (一)信息技术与组织变革的关系 信息技术与组织变革是相互影响的关系。一方面,信息技术是推动组织变革的诱因;另一方面,组织变革又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应用。 下表列出了信息技术对组织变革产生的一些影响。企业组织变革可以基于信息技术的支持,审视、优化、重新设计业务流程,并获得较高的效率和服务质量。 信息技术对组织的影响 组织概念信息技术对组织的影响/组织的受益 阶层化减少层次,扩大控制幅度 专业化减少专业人员,增加多面手 规范化增加规范 集中化减少权力集中 组织文化组织文化影响信息技术的行为 组织权力信息技术会影响组织权力 组织的生长周期信息技术应配合组织的生长阶段 目标的转移要防止组织目标转移 组织学习信息技术可提供偏差报告,供组织学习用 (二)信息技术与组织结构变革 一方面,传统组织结构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可以进行一些良性调整;另一方面,信息技术也带来了一些新的协调手段,使得一些新型的组织结构在现实中成为可能。信息技术对组织结构变革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支持组织扁平化调整。组织扁平化就是减少管理的层次,扩大管理的幅度。扁平化是通过赋予低层员工有制定决策和解决问题的权力(也称为授权),而无须等待中层管理者的批准的组织结构调整。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更快的反应能力,能够降低成本、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更能适应当前动态的全球经济。 信息技术在组织扁平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相应的管理层级变少,授权后的员工在信息技术支持下进行决策。如公司的销售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取消某一订单或对某个客户的账单做出调整,车间的操作员也可利用信息技术来停止自动装配线以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基于信息技术的支持,强化了组织内部通信、监控协调能力,控制跨度可以得到显著地扩大。 2.支持新型组织结构。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一些组织设计并采用了一些新型的组织结构以增强组织竞争力,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团队结构和虚拟组织。 (1)团队结构,是以团队作为协调组织活动的主要方式,团队成员在动机、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上具有髙度的一致性,要求成员既是全才又是专才。团队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对大多数操作性工作负全部责任。信息技术使得团队之间的沟通和组织对团队的有效监督成为可能。 (2)虚拟组织,是组织扁平化在企业之间的形式,是当市场出现新机遇时,具有不同资源与优势的企业为了共同开拓市场,共同对付其他的竞争者而组织、建立在信息网络基础上的共享技术与信息,分担费用,联合开发的、互利的企业联盟体。虚拟企业运用网络来联系人员、资产和创意,不受传统组织边界或地理位置的限制,制造产品、提供服务。通过组建虚拟企业,一个企业可以突破自身能力的限制,追求一种完全靠自身资源或能力难以达到的目标。只有依托于强有力的计算机网络,这种以信息流管理为核心能力的组织形式才可能存在。这种结构的优点在于灵活性强,有利于很快地重组社会的资源适应市场的需要。 (三)信息技术与业务流程重组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及实施策略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及实施策略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其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需要确立相适应的教学目标、教学原则及采用与教学原则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相关教学关键环节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教学设计,关注教学全过程。 随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品质,努力增强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教学设计已成为广泛关注的研究和实践领域,所以教师应该成为教学设计者。 教学设计: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依据课程内容主题、学生特征和环境条件,运用教和学的原理,为学生策划学习资源和活动的过程。 教学设计与备课有明显的区别:备课主要是基于教师的经验,侧重于计划自己在课堂上“讲什么”和“怎样讲”;而教学设计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为了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而设计的解决教与学问题的一套系统化程序。 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应如图1 所示,需要考虑各元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图 1 :完整教学设计方案 学习对象一般是指学生,对学生的分析时需要考虑: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多大程度的了解,是否已经具备学习新知识所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掌握的程度如何,哪些知识可以联系到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需要创造哪些现实情境和实验场景让学生加深理解,哪些知识学生能够自己学会,哪些需要教师加以点拨引导,如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如何将新旧知识进行整合。对学习者进行分析,考虑了学生的学习纬度,

实际上也就是抓住了教学时机,这是做好教学设计的基础。 教学设计中精心设计问题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有了问题才能引起学生的思考、猜想、动手、探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将新旧知识进行重新整合,形成新的知识框架。 设计问题时应注意: (1) 趣味性:激发学生合作探究的兴趣。 (2) 探究性: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 (3) 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4) 层次性:能使学生获得相应的成功体验。 教学课例 1 :四年级多媒体制作《初识PowerPoint 》 【教学设计】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学生,学生已经学习过WORD 软件,这为PowerPoint 软件的学习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对于PowerPoint 软件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也有所接触,如观看过其他学科老师上课的PowerPoint 课件,但也从未深入、系统的学习过。四年级学生已有一年半的信息技术课学习经验,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鉴于以上情况在本课教学中可采用知识迁移、自主探究式、协作学习式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教学片断】 师:我们已经学过word 软件,word 是office 软件包中的成员之一,而PowerPoint 软件则是office 软件包中另一成员,他们是兄弟俩,因此它们之间很多相似之处。想一想在word 中要做一张这样的封面,要经过哪些步骤? 启动软件—输入文字—修饰文字—保存文件。( 板书) 在powerpoint 当中采用这样的步骤是否就能作出标题幻灯片( 板书) 呢? 下面我们就按照这样的操作步骤在powerpoint 中试一试。 教师引导学生怎样把在word 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powerpoint 中,并教会学生解决问

农商银行信息科技战略规划

农商行信息科技战略规划

目录 第一章信息科技发展目标、原则与实施策略 (3) 总体目标 (3) 指导原则 (3) 实施策略 (4) 第二章完善信息科技治理,明确信息科技发展方向 (5) 完善信息科技管理机制,凝聚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合力 (5) 制定和完善信息科技战略规划,提高信息科技核心能力 (5)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信息科技专业服务能力 (6) 加大信息科技投入,保障信息科技稳定发展 (7) 加强制度和标准建设,推进信息科技规范化管理 (7) 第三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8) 推进数据中心和灾备体系建设,保障业务持续发展 (8) 加强网络系统建设,保障网络系统安全 (8) 加强系统平台整合,提高信息科技管理水平 (9) 第四章推进应用系统建设,满足业务发展需要 (9) 建设客户综合服务平台,夯实业务发展基础 (10) 加强电子渠道建设,贯彻惠农金融服务宗旨 (10) 持续完善各类应用系统,丰富农村金融服务手段 (11) 推进风险管理系统建设,夯实风险管理基础 (12) 加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提高科学决策水平 (12) 第五章提高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水平,有效防范信息科技风险 (13) 强化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提高信息科技风险防控能力 (13) 建立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提高信息安全管理能力 (14) 加强应急体系建设,提高业务连续性 (15) 加强运行服务管理体系建设,实现持续有效运行 (15) 加强项目规范化管理,提升应用系统质量 (16) 加强信息科技外包管理,防控外包风险 (16)

第一章信息科技发展目标、原则与实施策略 总体目标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自主创新,以转变增长方式,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道路,提升核心竞争力为发展目标,将信息科技纳入银行整体发展战略,提高信息科技管理水平,推动信息科技创新,促进业务与信息科技的融合,推进风险控制、战略发展和流程银行再造,努力满足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推进信息科技治理体系建设,建立适应发展目标的信息科技组织架构与决策、监督机制,提升信息科技治理水平;推进信息科技管理能力建设,加快信息科技管理从粗放式向规范化、精细化转变;推进信息科技建设与研发,深化信息科技在经营管理中的应用;推动建设全面风险管理信息科技基础环境,夯实全面风险管理基础;充分发挥信息科技的创新作用,支持特色化金融服务和经营模式,为打造创新能力强、专业领域优势明显的现代商业银行提供有效的信息科技支撑和保障。 指导原则 在此期间,我行信息科技发展应坚持“技术与管理并重,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统一性与差异性相结合”的原则。 ─坚持技术与管理并重原则。要通过组织保障、制度保障,规范管理流程,落实管理措施,不断提高管理精细化水平,不断深化信息技术运用,发挥信息科技核心竞争力。

信息技术在战略管理中的作用

1、创建网络商业模式的核心是什么呢? 答:(1)创建网络商业模式,以客户而不是以自身为出发点,用一整套的服务与解决方案来满足消费者的最终需求,提升客户价值,同时所涉及的利益相关方都得益,而你的商业模式要与时俱进,以为创造客户价值为核心,同时对企业对相关方都是一生一世,而不是一生一次。 (2)免费: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核心 2、信息技术在战略管理中的作用 答:2.1 信息技术有助于企业快速方便地获取外部环境信息,及时分析企业所面临的机会与威胁,实现战略调整与转移 2.2 信息技术有助于企业发现内部优势与弱点,培育企业核心能力 2.3 信息技术为实现企业间的战略联盟提供了便利 2.4 信息技术对企业实行国际化经营战略有重要的作用 2.5 信息技术提高了战略构想的重要性,使战略构想在战略管理中更具核心价值 3、信息技术对商业模式的影响 答:1.IT改变竞争基础 当公司管理层运用战略彻底改变行业的成本结构,同时使产品或服务代售品以及市场定位别具特色,从而使市场份额于需求发生大幅改变时,企业竞争的基础发生了改变。(比如:机票预定系统,沃尔玛的物流配送系统) 2.IT改变供求双方关系的本质和实力对比 供应商,渠道商和顾客之间谈判实力强弱的对比(比如:eBay,行业联盟) 3.IT打造进入市场的壁垒 为了建立和经营专有网络,交易系统和数据库而话费大量资金和专业知识形成的技术壁垒。(如eBay, Amazon,股票交易系统,机票销售公司的机票查询系统,专卖店的自动补货系统)4.IT增加行业转换成本 理想的IT系统应该是容易上手的,但不易弃用的,被系统所吸引的顾客在经历一系列不断增长的有价值的优化过程后,应该越来越愿意依赖信息系统的功能性,一旦系统的应用根植于日常活动,想要转换成另一套系统就变的非常困难。(如:开心网,QQ) 5.IT增加原有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创造新的产品和服务 (如:车载芯片提供导航,晚餐预订,联系警察和急救人员)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

高XX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 XX市教育局教育教学研究室尚玉环宋弘慧 XX市外国语学校曹海 XX省实验中学徐菲菲 东北师X大学附属中学金书辉 XX市十一高中汪延德 XX市第八中学王雁苓 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逐步改变 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不仅预示着人类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更预示着信息社会已经来临。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发布、应用能力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信息技术教育要以理沦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乘“十六大”的东风,与时俱进,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为目的,积极进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草案)》文件精神,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适应新世纪人才,满足社会建设与发展的需要。 一、高XX息技术课堂教学基本理念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文化,提高信息技术素养,培养学生的时代意识,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道德,增强终身学习的意识,为适应现代化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运用计算机辅助完成形式多样的学习任务,也是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利用计算机强有力的信息处理能力,加强学科间知识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融会贯通地理解和掌握各门学科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和学生的整体素质。在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的同时,应尽可能考虑与其他学科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 1.提升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 高XX息技术课程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呈现与传递的过程中,在相互的交流与合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能、感觉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使学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合格公民。 2.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生学习的平台 信息技术课程应充分调动家庭、学校、社区等各方力量,为学生提供必备的软硬件条件和积极健康的信息内容,营造良好的信息氛围,使学校学习与社会学习相连续,使当前学习 与未来发展相连续,既关注当前的学习,更重视可持续发展,为学生打造终生学习的平台。3.关照全体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