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密卷一答案解析

密卷一答案解析

密卷一答案解析
密卷一答案解析

2016年山东省省属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教育类)

教育综合知识模拟题答案解析

三、单项选择题

36.D【解析】略

37.C【解析】略

38.C【解析】规范教育学的建立的标志是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39.D【解析】教育过程本身就是教育目的,符合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

40.D【解析】崇尚自然是道家思想

41.D【解析】略

42.C【解析】陶行知创办了晓庄师范

43.D【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所体现的战略主题有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体现的是全面发展这一条。本题选D。

44.C【解析】我国第一次从法律上确认教师的社会地位的专业性的法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于1994年1月1日起施行。这部法律的基本精神就是用法律来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保障教师待遇和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加强教师队伍的规范化管理,确保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优化和提高。本题选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国家全面调整各类教育关系,规范我国教育工作的基本法律,在我国教育法规体系中处于“母法”地位,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根本大法。《教师资格条例》是为了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制定的。于1995年12月开始实施。

45.A【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教育督导制度。教育督导是指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为保证国家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和教育目的的实现,对所辖地区的教育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指导、评估的制度。教育督导是人民政府的行政监督行为,监督的对象是下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职能部门以及学校及

其他教育机构。本题选A。

46.C【解析】产生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过程即课程设计

47.B【解析】叶公向子路问孔子的情况,子路没有回答。孔子说:“你为什么不这样回答:他的为人,发愤用功时忘了吃饭,快乐起来忘记忧愁,连自己将要衰老都不知道,如此罢了。”这段记载充分说明,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主张“活到老,学到老”,主张学习要有一生的规划。体现了终身教育的思想,本题选B。

48.B【解析】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它方面的学习。小学的自然常识课程就是一种典型的拓展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常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有较大的灵活性。本题选B。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以“三基”(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养,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例如语文、数学等课程。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这类课程可以提供一定的目标、一定的结论,而获得结论的过程和方法则由学生自己组织、自己探索、研究,引导他们形成研究能力与创新精神。核心课程,这种课程是围绕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组织内容,又被称为问题中心课程。

49.C【解析】我国学校教育中教学的常见组织形式是课堂教学,即班级授课制。因此,本题选C。班级授课的特殊形式:复式教学。复式教学是把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在同一堂课内分别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它的主要特点是:直接教学和学生自学或做作业交替进行。在我国农村,特别是在人口稀少的偏僻山区,人口少、师资缺乏、交通又不方便的地区,复式教学是大有可为的。A项组合教学和D项课下补习没有这样的提法,属于干扰项。

50.B【解析】练习法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在小学体育、音乐、美术等技能性和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中,选用最多的教学方法是练习法,故本题选B;实验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实习法是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教学要求,组织学生在校内外一定场所从事一定的实习实践工作,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综合运用理论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又称实习作业法;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51.A【解析】中国历史上,墨家教育内容的特色和价值主要体现在科学技术教育和训练思维能力的教育上,它们突破了儒家六艺教育的范畴,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墨家在自然科

学教育有很高的造诣,涉及数学、光学、声学、力学及心理学等许多方面。本题选A。儒家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孔子。例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思想。道家思想起始于春秋末期的老子。道家提倡道法自然,自然无为,提倡与自然和谐相处。法家是中国历史上研究国家治理方式的学派,提出了富国强兵、以法治国的思想。

52.C【解析】1992年国家教委正式颁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该课程方案包括课程计划、各学科教学大纲和教科书,首次将几十年一直沿用的“教学计划”更名为“课程计划”,在课程概念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方面迈出了第一步,而且体现了许多创新之处。

53.B【解析】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的是:(1)加强综合性,突出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设置综合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知识的整合,有利于课程的综合化、多样化。(2)加强实践性,突出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和合作学习。强调小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为发展中心,突出学校学习与学生经验的联系,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3)加强弹性,体现课程的适应性。在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的同时,给地方和学校一定的自由空间,依据本地区和本校实际情况决定本校课程方案。B项突出科学性不属于,本题选B。

54.A【解析】布卢姆把教学目标分为:认知领域目标、情感领域目标、动作技能领域目标。认知领域目标由低到高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情感领域:接受、反应、价值评价、价值组织、价值形成;技能领域:知觉、准备、机械动作、适应、创作。

55.D【解析】略

56.D【解析】青少年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强,教师经常和学生在一起学习,教师的一举一动,对学生都有很强的示范性。所以,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时时处处用自己的积极行为去影响学生的行为。

57.D【解析】教育目的的确定需要同时考虑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即将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结合起来。题干中陈述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心灵的和谐达到完美境地的人,说的是个人的问题,所以本题选择D,而不选C。A、B两项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都包含于C项之中,也不可以选。

58.B【解析】先进生的心理特点:(1)自尊好强;(2)充满自信;(3)强烈的荣誉感;(4)较强的超群愿望与竞争意识。本题选B。后进生的心理特点:(1)不适度的自尊心;(2)学习动机不强;(3)意志力薄弱。

59.D【解析】班集体的教育作用包括:(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3)有利于形成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本题选D。

60.A【解析】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做出改进课程的决策。所以,课程评价既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终点,又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继续向前的起点。本题选A。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课程内容能否有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能否被学生接受并促进其身心发展,都需通过实施才能得到答案。

61.C【解析】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教师用形象语言描绘教学对象,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夸美纽斯和乌申斯基的表述都体现的是教学的直观性原则。本题选C。

62.B【解析】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表现在普及性、基础性和强制性。本题选B。

63.A【解析】儒家思孟学派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意思是:要广泛地多方面学习,详细地问,慎重地思考,明确地分辨,踏踏实实地实行。其重点在说明学习过程。本题选A。B、C、D不符合题干,均为干扰项。

64.D【解析】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因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不一致,导致5+2=0,本题选D。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65.A【解析】教师资格制度是我国公民进入教师行业的第一道门槛

66.D【解析】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相互作用,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行即道德行为,是人们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和自然做出的反应,是人的内在的道德认识和情感的外部行为外部表现,是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本题选D。知即道德认识,是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情即道德情感,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是进行道德判断

时引发的一种内心体验。意即道德意志,是为实现道德行为所作的自觉努力,是人们通过理智权衡,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

67.C【解析】讨论法的基本要求是:①问题要有吸引力;②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启发引导;③做好讨论小结。本题选C。A项讲究语言艺术是讲授法的基本要求。B、D均为干扰项。

68.A【解析】热爱学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就更困难。表达沟通的技巧可说是教学所必备的基本技能。师生沟通如果是单方面的传达则往往会产生沟通的无效或低效,只有双方面的互动才能达成共识和共享。师生有效沟通需要双方心灵了解的条件,也需要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合时、合适的语言表达和聆听、解决学生问题等实用技巧。师生之间最常产生的沟通障碍就是学生体会不到老师赋予的爱,即教师没有掌握高超的沟通与表达技巧。

69.A【解析】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由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而后由美国学者科尔伯格进一步深化的。该模式假定人的道德判断力按照一定的阶段和顺序从低到高不断发展,道德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儿童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及其与行为的发生。本题选A。体谅或学会关心的道德教育模式形成于70年代,为英国学校德育学家彼得?麦克费尔和他的同事所创,风靡于英国和北美。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主要是美国的班杜拉创立的,在德育上,该模式认为人与环境是一个互动体,人既能对刺激做出反应,也能主动地解释并作用于情境。该理论主张用替代性学习概念。D项不属于德育模式。

70.C【解析】课程表的安排应遵循以下原则:整体性原则;迁移性原则;生理适应原则。本题选C。A、B、D均为干扰项。

71.D【解析】当前的课程实践中,课程存在着不同的类型。在实际教学中,有单一课和综合课之分,其划分的主要依据是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类型数。本题选D。A、B、C均为干扰项。

72.B【解析】注意的集中性是指注意指向于一定的事物时持有的聚精会神的程度。当人们专心注意某一事物的时候,在意识中及其鲜明地反映这一事物,而周围的其他事物则模糊不清。“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表现的正是注意的集中性,本题选B。

73.D【解析】当距离、角度或光线的明暗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了变化时,我们的知觉印象仍然不变。粉笔始终知觉为白色是颜色恒常性现象。本题选D。

74.D【解析】掌握学习是由布卢姆等人提出来的,其基本理念是:只要给了足够的时间

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通常要求达到完成80%~90%的评价项目)。本题选D。

75.B【解析】精加工策略是指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把材料缩简成歌诀是一种记忆术,属于精细加工策略。本题选B。复述策略是指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反复重复的过程,是短时记忆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关键。组织策略是指将经过精加工提炼出来的知识点加以构造,形成知识结构的更高水平的信息加工策略。时间管理策略属于资源管理策略。

76.D【解析】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兴趣测验属于人格测验。本题选D。智力测验和创造力测验属于认知测验。成就测验不属于心理测验。故排除A、B、C选项。

77.B【解析】思维的敏捷性是指思维过程的速度或迅速程度,是指人们在短时间内当机立断地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决定,迅速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故本题选择B。

78.A【解析】再造想象是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孔乙己是鲁迅创作出来的人物形象,读者在阅读鲁迅的文章时会形成新形象,即创造想象,故本题选择A。

79.A【解析】双趋冲突是指两种对个体都具有吸引力的目标同时出现,形成强度相同的两个动机。由于条件限制,只能选其中的一个目标,此时个体往往会表现出难于取舍的矛盾心理,这就是双趋冲突。故本题选择A。

80.D【解析】压抑是指个体将一些自我所不能接受或具有威胁性、痛苦的经验及冲动,在不知不觉中从个体的意识中排除抑制到潜意识里去作用。题干描述的是有目的的遗忘,属于心理防御机制中的压抑。投射是指根据自身的需要或情绪的主观指向,把自己的意愿与动机归因于他人,认为自己身上存在的心理行为特征在他人身上也同样存在。移置是指无意识的将对某一对象的情绪、意图或幻想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替代物上,从而减轻自己的精神负担,取得心理上的安宁。已经达到某一阶段,但因恐惧而退缩到前一阶段,这就叫做回归,梦是回归的极好的事例,做梦者在神奇的愿望满足中获得快感。本题选D。

81.B【解析】皮亚杰的前运算阶段的特征有:万物皆有生命,常与玩具交谈,即所谓的“泛灵论”。小叶常常跟玩具、小草等说话,她认为所有的物体都是有生命的。小叶现在是处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的前运算阶段。本题选B。

82.A【解析】B项是感觉的继时对比现象,C项属于感觉后效,D项是感觉的同时对比现象。

83.A

【解析】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指出6岁至12岁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勤奋感。童年期处于此阶段,故选A项。

84.C【解析】通过看到的进行推断,反映了思维的间接性

85.C【解析】附属内驱力:为了获得长着(家长、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属于外部动机。在儿童早期表现的最为突出。本题选C。认知内驱力:指要求了解、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需要。自我提高内驱力:指个体因为自己的胜任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

86.B【解析】晕轮效应它是指在对人的某些品质、特征形成了清晰、鲜明的印象后,掩盖了其余品质、特征的知觉。这是以偏概全,“一俊遮百丑”、“一坏百坏”。即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主要品质、特征形成良好或不良印象后,就会影响他对这个人的其余一切不良或好的看法,好像一个人的头一旦被照亮了,全身都是光亮的一样。本题选B。一般说来,个体对他人往往是积极的肯定估计高于消极的否定估计,这种心理倾向叫宽大效应。刻板印象这是对社会上各类人的固定看法,或是对人概括泛化的看法。刻板印象能潜在于人的意识之中,比如人们普遍认为山东人身材魁梧、正直豪爽,能吃苦耐劳,浙江人聪明伶俐,能随机应变。教师对学生持有积极的期待,学生就会向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这种效应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教师期望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

87.A【解析】与果断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优柔寡断。优柔寡断的人表现为犹豫不决,疑虑重重,该断不断,其结果常常是错失良机。故本题选择A。

88.C【解析】操作的整合即把模仿阶段学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通过整合,一方面动作水平得以提高,动作结构趋于合理、协调,动作的初步概括化得以实现;另一方面,学员对动作的有效控制逐步增强。本题选C。

89.C【解析】学习是教育心理学研究最多、最活跃的一个领域,也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故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理论。智力理论、动机理论和认知理论都是普通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在教育心理学中也有所研究,但不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领域,故本题选C。

90.D【解析】未成年学生作为法律的主体,在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的同时,也要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教师有责任教育学生了解自己的义务、履行自己的义务,如果学生在日常生活和教育活动中未尽义务或违反规定,由此造成的后果则应由学生自负。本题选D。

91.B【解析】陈述性记忆是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如知识和日常的生活常识。它可以通过言语传授而一次性获得。

92.B【解析】一般认为,问题解决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四个阶段。寻求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是问题解决的第三阶段提出假设阶段,故本题选B。

93.A【解析】形式训练说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认为心理的组成成分是各种官能。心理官能(指记忆、思维等一般心理能力)只有通过训练才能得以发展,而迁移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形式训练说在教育上形成了“形式教学”。这种教学认为学习的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习题材的活动形式。故本题选A,人本主义、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都没有提出形式训练的理论。

94.B【解析】加涅认为,人类的学习是复杂多样的,是有层次性的,总是由简单的低级学习向复杂的高级学习发展,构成了一个依次递进的层次与水平。而简单的低级学习是复杂高级学习的基础。1968年,他把人类的学习分为八个层次: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原理(规则)学习、解决问题学习。故本题选B。

95.B【解析】前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提出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的理论,将心智动作的形成分成五个阶段:动作的定向阶段、物质与物质化阶段、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和内部言语阶段。故本题应选B内部言语阶段。

96.D【解析】斯金纳的强化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建立操作和强化物之间的联结,强化可提高反应的概率。题干所述案例中,操作行为是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强化物时看电视,为了使儿童按时完成作业的操作行为在以后发生的概率增加,就必须在儿童一出现这一行为时,就立即给予强化,也即让他看电视,这是一种正强化。故本题选D。A项看电视在做作业之前,达不到强化的效果,BC两项的目标行为是看电视,也与完成作业的目标行为不符。

97.C【解析】智力形态理论是由卡特尔提出的,故选C项。

98.B【解析】小学阶段是品德的协调发展时期,主要任务是发展道德信念,以提高道德行为的思想境界。

99.D【解析】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合作和协作,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成绩,合作学习能激发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能促进学生间在学习上的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能增进同学间的感情交流,改善他们的人际关系;能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效率,使学习成绩的提高效果显著。因而合作学习属于资源管理学习策略中的人力资源的利用。

100.C【解析】变式是帮助个体掌握概念的一种方法。采用“变式”进行教学一般有两种

途径:一种是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以各种方式改变其非本质特征,呈现该事物的不同表现形式或形态,即从不同角度、方面组织感性材料,变换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突出本质特征的方法;另一种是突出事物的某些非本质特征,改变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呈现概念的内涵发生的变化,即改变事物的本质特征,但突出表现该事物所具有的某些明显的学生易混淆的非本质特征,为了说明只要本质特征不同就不是原概念所指的事物。

101.A【解析】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主要有:言语信息学习、智慧技能学习、认知策略学习、运动技能学习、态度学习等。言语信息的学习是以言语信息传递的内容或者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以信息表达出来。

102.B【解析】学生中社交恐怖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害怕在社交场合讲话,担心自己因双手发抖、脸红、声音颤抖、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的眼睛。

103.C【解析】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从低到高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A和B错误,当高层次的需要满足之后会对低层次的需要起到调节作用,所以D错误。

104.A【解析】克服困难,百折不挠的精神体现了意志的坚韧性品质。

105.B【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中小学校园周边不得设置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活动的场所。四、多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0.9分,共18分)

106.ABCD【解析】本题考查对教师威信影响因素的识记情况。影响教师威信形成的主观因素有(1)具有高尚的思想、良好的道德品质、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是教师获得威信的基本条件。(2)教师的仪表、作风和习惯是教师获得威信的必要条件。(3)师生平等交往对教师威信获得有重要影响。(4)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对教师威信获得有较大影响。

A、B、C、D四项正确。

107.ABCD【解析】道德情感渗透在人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中。

108.ABCD【解析】价值内化水平不同.态度也发生多种程度的变化,从最低水平开始.依次是接受、反应、评价、组织和性格化。

109.ABD【解析】态度与品德既相区别又相联系。二者实质、结构一致,但范围和内化程度不同。

110.ACD【解析】道德认知和态度定势是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

111.AC【解析】在选项BD中,应当提供正反两方面的材料。

112.ABCD【解析】意志的品质特征有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韧性。

113.ABC【解析】发散思维具有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

114.ABC【解析】新课程改革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整合性教学。

115.BC【解析】教师运用言语直观,与实际历史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116.ACD【解析】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有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三种。

117.ABCD【解析】“四边形”包含了“平行四边形”,而“平行四边形”是“四边形”的特殊形式,所以既是垂直迁移,也是一般迁移,同时,学习“四边形”在先,所以还是顺向迁移。

118.ACD【解析】正式群体是由教育行政部门明文规定的群体,其成员有固定的编制,职责权利明确,组织地位确定。

119.AD【解析】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是依据实施教学评价的时机而划分的。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则是依据教学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

120.ABC【解析】D项属于社会主义社会教育的特征。

121.BCD【解析】当代儿童发展观主要包括以下三项基本内容:(1)儿童的发展是以个体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2)儿童的发展蕴含于儿童主体的活动之中;(3)实现发展是儿童的权利。

122.BD

123.ABCD

124.BCD【解析】问题解决的基本特征是: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

125.ACD【解析】经验主义课程论的代表为杜威,主要观点为:课程应以儿童活动为中心,课程的组织应心理学化,考虑儿童现有的经验和能力。

五、案例分析题。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请将其选出,并用2B铅笔填涂在答案卡相应的位置上。(本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26.A【解析】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教育要“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而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是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时间能力的教育。所以新课程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历史的必然选择。此题为意义理解题,故选A。

127.C【解析】“对话——互动”强调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因此在教学活动中都是主体

128.A【解析】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教育要“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129.ABC【解析】新课程改革在学生学习方式上的改变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ABC的表述符合新课程改革下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130.ABCD【解析】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包括:第一,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第二,重建新的课程结构。第三,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第四,倡导建构的学习。第五,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第六,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

2019全国一卷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 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答案】:B 解析:商朝兄终弟及的传位制度较为普遍,导致出现了同代的王很多,西周这种现象基本杜绝,反映兄终弟及逐渐被父死子继取代,因此选B。禅让制是早期的一种按才能和威望而非血缘来继承的制度,与材料不符,A错。C选项与材料的变化无关。血缘关系弱化无法体现,材料反映的是父子血缘关系(嫡长子继承制)更加受到重视,兄弟血缘关系不受重视。 25.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 A.加强了货币管理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削弱了诸侯实力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答案】:C 解析:白鹿皮币定价40万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必须购买,而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约20万,因此,诸侯王需要耗费两年的租税才能买一张白鹿皮币。这一做法加强了中央的财政收入,削弱了地方的经济实力。因此C正确。A,B不符合题意,D选项“实现了”过于夸大了其作用。 26.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流传。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据此可知,在唐代 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C.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D.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 【答案】:C 解析:唐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仍然在北方,一种体育娱乐活动不能说明江南文化成为主流,A错。耕战结合是一种兵农合一的体制,北魏到唐初的府兵制就是一种典型的兵农合一体制,但后来逐渐没落,到唐玄宗时完全废除,取

影视鉴赏作业一参考答案

作业一(占形成性考核20%) 作业详情 ? 1 1927年10月,好莱坞电影标志着有声电影的诞生。 满分: 2分得分: 2分 A 《摩登时代》 B 《爵士歌王》 C 《关山飞渡》 D 《小叛逆》 正确答案:B 学生答案:B 老师点评:修改 答案解析: 考察电影常识 ? 2 1、1895年12月28日,法国卢米埃尔兄弟首次公映。满分: 2分得分: 2分 A 《里昂贝尔库广场》 B 《婴儿的午餐》

《水浇园丁》 D 《火车进站》 正确答案:D 学生答案:D 老师点评:修改 ? 3 视听同步使用的剪辑技法,有时空舒缓法、情绪呼应法和。满分: 2分得分: 2分 A 拖声法 B 捅声法 C 内容紧凑法 D 声画分离法 正确答案:C 学生答案:C 老师点评:修改 ? 4 音响,分为现实声音、表现性声音和。 满分: 2分得分: 2分

扩张性声音 B 超现实声音 C 虚拟声音 D 伸缩性声音 正确答案:B 学生答案:B 老师点评:修改 ? 5 从视听媒介的表现形式划分,影视中的声音可以分为有声语言、音响和。满分: 2分得分: 2分 A 音乐 B 乐音 C 声气 D 声源 正确答案:A 学生答案:A 老师点评:修改 ? 6 光学镜头按焦距一般分为广角镜头、标准镜头和。

满分: 2分得分: 2分 A 电动伸缩镜头 B 长焦镜头 C 远摄镜头 D 鱼眼镜头 正确答案:B 学生答案:B 老师点评:修改 ?7 姜文《阳光灿烂的日子》改编自王朔的。满分: 2分得分: 2分 A 《空中小姐》 B 《过把瘾》 C 《动物凶猛》 D 《永失我爱》 正确答案:C 学生答案:C

(完整版)C语言试题及答案解析

C语言 一、选择题(第题2分,共20分) 1.一个C程序的执行是从 A 。 A) 本程序的main函数开始,到main函数结束 B) 本程序文件的第一个函数开始,到本程序文件的最后一个函数结束 C) 本程序文件的第一个函数开始,到本程序main函数结束 D) 本程序的main函数开始,到本程序文件的最后一个函数结束 2.若x、i、j、k都是int型变量,则计算下面表达式后,x的值为 C 。 x=(i=4,j=16,k=32) A) 4 B) 16 C) 32 D) 52 3.设C语言中,一个int型数据在内存中占2个字节,则unsigned int 型数据的取值范围为 C 。 A) 0~255 B) 0~32767 C) 0~65535 D) 0~2147483647 4.设有说明:char w; int x; float y; double z;则表达式w*x+z-y值的数据类型为 D 。 A) float B) char C) int D) double 5. putchar函数可以向终端输出一个 D 。 A) 整型变量表达式 B) 实型变量值 C) 字符串 D) 字符或字符型变量值 6. printf函数中用到格式符%5s,其中数字5表示输出的字符串占用5列。如果字符串长度大于5,则输出按方式 B ;如果字符串长度小于5,则输出按方式 C 。 A) 从左起输出该字符串,右补空格 B) 按原字符长从左向右全部输出 C) 右对齐输出该字符串,左补空格 D) 输出错误信息 7.判断char型变量ch是否为大写字母的正确表达式是 C 。 A) ‘A’<=ch<=‘Z’ B) (ch>=‘A’)&(ch<=‘Z’) C) (ch>=‘A’)&&(ch<=‘Z’) D) (‘A’<= ch)AND(‘Z’>= ch) 8.已知int x=10,y=20,z=30;以下语句执行后x,y,z的值是 B 。 if(x>y) z=x; x=y; y=z; A) x=10, y=20, z=30 B) x=20, y=30, z=30 C) x=20, y=30, z=10 D) x=20, y=30, z=20 9.以下程序段______C__. x=-1; do{ x=x*x; } while(!x); A)是死循环 B)循环执行二次 C)循环执行一次 D)有语法错误 10.以下正确的描述是___B____. A)continue语句的作用是结束整个循环的执行

《翻译(一)作业参考答案

《翻译(一)》作业参考答案 I. 1.打破记录 2.武装到牙齿 3.酸葡萄 4.君子协定 5.开放政策 6.冷战 7.低声 8.文火 9.占 10.原因 11.消灭 12.交待清楚13.和风 14.软水 15.添煤 16.捏造 17.修好 18.收拾一下 19.软水 20.呢帽 21.好 22.正好 23.右 24.申冤。 II. 1.“一定会把他造就成一个堂堂男子汉”,杰克说“就是应该上大学嘛!” 2.重建家园和保卫家园是我们的职责。 3.这些问题显然使得这位头脑迟钝的发言人感到意外,他立刻显得张口结舌。 4.我的回答并不躲躲躲闪闪。 5.外面一团漆黑,大雨倾盆。 6.他们根本没有答复,这是不足为奇的。 7.在走过市区的时候,他们看见了一座宏伟的酒店。 8.他经常来。 9.他对这个城市完全陌生。 10.这完全是胡说。 11.那个园会真是圆满极了。 12.淡淡的太阳从海上升起。 13.“我知道, 这是在抓救命稻草”, 他无可奈何地说. 14.他的靴子时常闪闪发光. 15.他开了眼界,并懂得了一些名堂. 16.他满脸皱纹, 皮肤很黑,头发灰白稀疏. 17.他们之间存在着种种非常尖锐的问题. 18.我们应学会如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19.我们深信,社会主义制度终究会代替资本主动义制度。 20.他回来时,收音机仍然开着。 21.他们将为盲人和聋人修建一所学校。 22.我们感到,解决这个复杂的问题是困难的。 23.我们高度珍视同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关系。 24.他们在关键时刻的行为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III. A 这是一个最好的历史时期,这又是一个最坏的历史时期; 这是一个充满智慧的年代,这又是一个不乏愚蠢的年代; 这是一个富有信仰的时代,这又是一个轻易怀疑的时代; 这是一个光明普照的季节,这又是一个黑暗笼罩的季节;

英语试卷及答案解析

英语试卷及答案解析 【篇一:2012年高考全国卷(新课标)英语试卷答案及解 析】 xt>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例:it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unwise to give a childhe or she wants. a. however b. whatever c. whichever d. whenever 答案是b。 21. — which one of these do you want? — a. i dont mindb. im sure c. no problem d. go ahead 【参考答案】a 【考查内容】情景交际 【解析思路】--你想要这些中的哪一个?--我不介意,都可以。 22. sarah looked at finished painting with satisfaction. a. 不填; a b. a; the c. the; 不填 d. the; a 【参考答案】c 【考查内容】冠词 【解析思路】第一个是特指完成的画,第二个是相当于副词,满意地。 23. life is like walking in the snow, granny used to say, because every step . a. has shown b. is showing c. shows d. showed 【参考答案】c 【考查内容】一般现在时 【解析思路】每一步都留下痕迹,讲的是一般情况。 24. it is by no means clearthe president can do to end the strike. a. how b. which c. that d. what 【参考答案】d 【考查内容】主语从句 【解析思路】后面从句缺少宾语。 25. i dont believe weve met before, i must say you do look familiar.

作业1参考答案

作业1 一、思考题 1.什么是机械性能?(材料受力作用时反映出来的性能)它包含哪些指标?(弹性、强度、塑性、韧性、硬度等)各指标的含意是什么?如何测得? 2.硬度和强度有没有一定的关系?为什么?(有,强度越高,硬度越高)为什么?(都反映材料抵抗变形及断裂的能力) 3.名词解释:过冷度,晶格,晶胞,晶粒与晶界,同素异晶转变,固溶体,金属化合物,机械混合物。 4.过冷度与冷却速度有什么关系?对晶粒大小有什么影响?(冷却速度越大过冷度越大,晶粒越细。) 5.晶粒大小对金属机械性能有何影响?常见的细化晶粒的方法有哪些?(晶粒越细,金属的强度硬度越高,塑韧性越好。孕育处理、提高液体金属结晶时的冷却速度、压力加工、热处理等) 6.说明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和珠光体的合金结构和机械性能。 7.默绘出简化的铁碳合金状态图,并填人各区域内的结晶组织。 8.含碳量对钢的机械性能有何影响? 随含碳量的增加,钢的硬度升高、塑韧性下降;钢的强度先升高,当含碳量约为0.9%时,强度达到最大值,随后,强度随含碳量的增加而下降。 二、填表说明下列符号所代表的机械性能指标

三、填空 1. 碳溶解在体心立方的α-Fe中形成的固溶体称铁素体,其符号为F , 晶格类型是体心立方,性能特点是强度低,塑性好。 2. 碳溶解在面心立方的γ-Fe中形成的固溶体称奥氏体,其符号为 A ,晶 格类型是面心立方,性能特点是强度低,塑性高。 3. 渗碳体是铁与碳的金属化合物,含碳量为6.69%,性能特点是硬度高, 脆性大。 4. ECF称共晶线线,所发生的反应称共晶反应,其反应式是得到的 组织为 L(4.3% 1148℃)=A(2.11%)+Fe 3 C 。 5. PSK称共析线线,所发生的反应称共析反应,其反应式是 A(0.77% 727 ℃)=F(0.0218%)+ Fe 3 C 得到的组织为珠光体。 6. E是共晶点点,P是共析点点, A l 线即 PSK ,A 3 线即 GS , A cm 线即 ES 。 7. 45钢在退火状态下,其组织中珠光体的含碳量是 0.77% 。 8.钢和生铁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钢的含碳量小于2.11%,生铁2.11-6.69% 在组织上的主要区别是生铁中有莱氏体,钢中没有,在性能上的主要区别是 钢的机械性能好,生铁硬而脆。 9 铝的晶体结构/晶格类型是面心立方 10 α-Fe和γ-Fe的晶格类型分别属于体心立方、面心立方 11 Al和Zn的晶格类型分别属于面心立方、密排六方 12 45钢在平衡结晶过程中冷却到共析温度时发生共析反应,A、F、Fe 3 C的碳含量分别为0.77% 0.0218% 6.69% 13 金属结晶过程是依靠两个密切联系的基本过程来实现的,这两个过程是形 核与长大,自发生核的生核率与过冷度的关系是过冷度大,形核率高 14 金属结晶时,依附于杂质而生成的晶核叫异质形核(非自发形核) 15 晶粒的大小称晶粒度,工程上通常把晶粒分成1、2、……8等级别。8级晶

2020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积累运用与阅读过关检测密卷本(带答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积累运用与阅读过关检测密卷本(带答案) 一、根据积累填一填。(18分) 1.传统文化知识检测。(4分) 文房四宝:_________________ 雅人四好:_________________ 花中君子:_________________ 中医四诊:_________________ 2.把下面名句补充完整并连线。(6分) _________________,是谓过矣《周易》 _________________,从善如流。《论语》 ______________则迁,______________则改。《左传》 人谁无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焉。苏轼 3.把下面诗句补充完整。(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江水暖鸭先知。 (2)绿阴不减来时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迟日江山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来江水绿如蓝。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路上行人欲断魂。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遍插茱萸少一人。 (7)人间四月芳菲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独怜幽草涧边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根据所学知识填空。(22分) 1.赵州桥在我国__________(省份)赵县的洨河上,是隋朝的石匠__________设计并参加建造的。(2分) 2.《清明上河图》是__________(朝代)画家__________画的。(2分) 3.植物开花的时间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有着密切的关系。(4分) 4.写出下面花的开花时间。(6分) 睡莲:__________________ 牵牛花:__________________ 昙花:__________________ 万寿菊:__________________ 午时花:__________________ 月光花:__________________

第六单元测试密卷(附答案)

第六单元测试密卷 ○内容:第6单元○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卷首语:山再高,只要敢于攀登,我们终将登上最高峰;路再远,只要勇敢前行,我们终将踏遍所有的路。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充满自信,冷静思考,过关斩将,尽情展示自己的学识和才华,答一份满意的试题。祝你成功! 一、拼音天地,任我驰骋。(8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憧.憬()鼻涕.()佐.料( ) 钹.( ) 2、读拼音,写汉字。 jiān chǎn pèi ɡěnɡkēnɡqiānɡ ()充()()直() 二、词语集中营,相信你能行。(16分) 1、下列词语中有的是正确的,有的是错误的。请你找出错误的字,在下面画横线。 合辙压韵油嘴滑舌隔合荸荠佐料 随机应变招徕吹虚口齿伶厉铁铉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步子()的掌声()的歌喉 ()的饰物()的中国结()的工艺品 3、形近字组词。 桥()哄()憧()销() 侨()烘()撞()宵() 三、句子展示台,智慧大比拼。(12分) 1、难句评析。说说你对下列句子的理解。 (1)她圆润的歌喉在夜空中颤动,听起来似乎辽远而又逼近,似乎柔和而又铿锵。 (2)他们都不约而同地从座位上起来,真像潮水一样,涌到我们这位艺术家的面前。

2、写出与下列传统节日相对应的诗句。 春节: 清明: 中秋: 重阳: 3、病句诊治室。 ①在北京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顽强拼搏的精神。 ②这几年,有一种特别非常受宠的饰物——中国结。 四、温馨回忆,快乐作答。(10分) 1、他们不约而同地从座位上站立起来, 。 2、现在北京城倒还剩一种吆喝,就是。 3 4、古诗天地。 5、,濯清涟而不妖。 6、怀念故乡的诗句有: . 五、课内阅读大回放。(14分) 中国结表现着中国心,饱含着中国情。 中国结由一根丝绳缠结而成,不管这根绳经过如何曲折的缠绕,总是不离不弃,始终围绕着它的起点。怪不得海外的华人特别喜欢中国结,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是纺织中国结的的那根绳子的一部分。中华儿女同根生,这根绳子扯得再远,也离不开它的“头”。这个“头”就是自己的祖国,自己的乡土。因此,中国结又是炎黄子孙心连心的象征。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饱含-——()缠绕——()曲折——()

数学分析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4 ---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数学分析2》A 试卷 一. 判断题(每小题3分,共21分)(正确者后面括号内打对勾,否则打叉) 1.若()x f 在[]b a ,连续,则()x f 在[]b a ,上的不定积分()?dx x f 可表为()C dt t f x a +?( ). 2.若()()x g x f ,为连续函数,则()()()[]()[]????= dx x g dx x f dx x g x f ( ). 3. 若()?+∞a dx x f 绝对收敛,()?+∞a dx x g 条件收敛,则()()?+∞ -a dx x g x f ][必然条件收敛( ). 4. 若()?+∞ 1dx x f 收敛,则必有级数()∑∞=1 n n f 收敛( ) 5. 若{}n f 与{}n g 均在区间I 上内闭一致收敛,则{}n n g f +也在区间I 上内闭一致收敛( ). 6. 若数项级数∑∞ =1n n a 条件收敛,则一定可以经过适当的重排使其发散 于正无穷大( ). 7. 任何幂级数在其收敛区间上存在任意阶导数,并且逐项求导后得到 的新幂级数收敛半径与收敛域与原幂级数相同( ). 二.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若()x f 在[]b a ,上可积,则下限函数()?a x dx x f 在[]b a ,上( ) A.不连续 B. 连续 C.可微 D.不能确定 2. 若()x g 在[]b a ,上可积,而()x f 在[]b a ,上仅有有限个点处与()x g 不相 等,则( )

A. ()x f 在[]b a ,上一定不可积; B. ()x f 在[]b a ,上一定可积,但是()()??≠b a b a dx x g dx x f ; C. ()x f 在[]b a ,上一定可积,并且()()??=b a b a dx x g dx x f ; D. ()x f 在[]b a ,上的可积性不能确定. 3.级数()∑∞=--+12111n n n n A.发散 B.绝对收敛 C.条件收敛 D. 不确定 4.设∑n u 为任一项级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0lim =∞→n n u ,则级数∑ n u 一定收敛; B. 若1lim 1<=+∞→ρn n n u u ,则级数∑n u 一定收敛; C. 若1,1<>?+n n u u N n N ,时有当,则级数∑n u 一定收敛; D. 若1,1>>?+n n u u N n N ,时有当,则级数∑n u 一定发散; 5.关于幂级数∑n n x a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n n x a 在收敛区间上各点是绝对收敛的; B. ∑n n x a 在收敛域上各点是绝对收敛的; C. ∑n n x a 的和函数在收敛域上各点存在各阶导数; D. ∑n n x a 在收敛域上是绝对并且一致收敛的;

实用管理基础作业一参考答案

实用管理基础作业一参考答案 管理学基础作业1 案例一: 深深浅浅话海尔 问题:1、海尔的企业文化是完美无缺的吗? 答:海尔的企业文化是完善的综合的,但不能说是完美无缺的,因为一种文化理念是随着企业的发展,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完善和充实,在一定的时期可能是完美无缺的,但企业发展了,经济环境变化了,对原有的企业文化需要进行调整和充实,如果是完美无缺的,就不能随着企业的发展变化而调整和充实了,不能创造更新了. 2、海尔的企业文化是否全体海尔人共建的? 答:企业文化是一种员工共同拥有的哲学与价值取向,是在长期的工作中形成并发展的,因此,海尔文化必定是全体海尔员工共同创建并实施的。 3.海尔创建了一套完整的中国企业文化,他为推动海尔走向世界,在企业员工中起了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凝聚作用.在七个层次的海尔文化中,哪一层次是最关键最重要的? 答:在七个层次的海尔文化中,最关键和最重要的是“海尔文化内核”是企业精神,“敬业报国,追求卓越,海尔真诚到永远,企业存在的目的是和社会融合到一体,推动社会进步.”在这个内核指引下开展其余6种层次文化,如经营理念,企业形象,奋斗目标等无不围绕海尔文化内核而展开. 案例二 拟定可考核的目标 问题: 1、当他们没有得到集团公司总裁的目标时,分公司总经理能够拟定可考核的目标吗?怎样制订?这些目标会得到下属的认可吗? 答:1、(1)当集团总裁目标没有下达时,分公司总经理可以制订考核目标。因为集团公司对分公司管理是分公司独立经营,集中核算。独立经营,对分公司的经营管理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是企业分析内外环境基础上确定企业各项经济活动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分公司经理在制订目标时,应制订可控目标。(2)制订目标:首先应该确定制订目标方法。现代管理学提倡参与制目标设订法。企业员工参与企业目标的设定,有自上而下的目标制订法,即由高层管理者,提出企业目标再交给职工讨论,最后修改形成企业目标。还有自下而上的目标制订,即由下级部门或职工讨论,提出目标再由上级批准,形成企业目标。分公司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由分公司经理提出目标,交由各职能部门领导及职工讨论,集思广益。 (3)分公司经理提出的目标,让人感到没有依据,他应该把他制订的依据、制订方法及相关知识告诉下属,让大家发表意见制订目标,这个案例中制订的目标下属不会接受。 2、对于分公司来说,要制订可行的目标,需要集团公司提供什么信息和帮助?答:对于分公司来说,制订可行的目标必须有集团公司的主要目标,这些主要目标由企业性质决定,是贡献给顾客的、企业的目标,要求各分公司或部门,围绕总目标制订出分公司目标。集团公司提供的信息有:利润率、销售额、雇员数量

化验员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化验员考试试题 姓名________ 工号________ 分数________ 一、填空题(40分,每空1分) 1、化学试剂分为五个等级,其中GR代表,AR代表,CP代表。 2、1%酚酞的配置方法是:将 g酚酞溶于60ml乙醇中,用水稀释至 ml,配置100ml0.1%的甲基橙所用甲基橙质量为 g,溶剂为。 3、配置500ml 1:1的氨水,所用浓氨水量为 ml,用蒸馏水量为 ml; 500ml 1:1的盐酸,所用浓盐酸量为 ml,用蒸馏水量为 ml。 4、分析人员在进行称量试样的工作前,必须穿戴好工作服和白细纱手套。用电子天平称量时,试剂或待测样易受空气中水蒸气的影响或试样本身具有挥发性时,应采用称量;待测样品为非吸湿或不一变质试样,可采取称量;要求准确称取某一指定质量的试样时,所采用的方法为。 5、待测的样品必须有样品标识,标识内容必须有样品的:、。 6、数据2.60×10-6、pH值为10.26、含量99.25%有效数字分别为位、位和位。 7、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综合治理。 8、用25 mL的移液管移出溶液的体积应记录为 ml;用误差为0.1mg的天平称取3g样品应记 录为 g 。 9、欲使相对误差小于等于0.01%,则用万分之一分析天平称取的试样量不得小于克,用千分之一分析天平称取的试样量不得小于克。 10、新员工上岗应掌握的“三会”知识是:1)、会报警; 2)、;3)、会逃生自救,掌握各种逃生路线,懂得自我保护。 11、大多数有机溶剂具有易发挥、易流失、、易爆炸、。 12、《药典》中使用乙醇,未指明浓度时,均系指 %(V/V)。 13.恒重,除另有规定外,系指样品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称重的差异在以下的重量。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第一单元过关测试密卷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第一单元过关测试密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10分 姓名: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5题;共5分) 害羞(嫩绿(____________)(1分) 触摸(____________)揉眼(____________)(1分) 惋惜(____________)辫子(____________)(1分) 滋润(____________)玫瑰(____________)(1分) 一瘸(____________)一拐(____________)(1分) 2题;共4分) 野娇(____________) 油枝(____________) 撒漆(____________)(2分) 按重(____________) 笨时(____________) 抚音(____________) 嗓摸(____________)(2分) 4题;共8分)

chōu chū(____________) shì jiè(____________)(2分) hū huàn(____________) jiāo shuǐ(____________)(2分) zhōng yú(____________) mián h ua(____________)(2分) tuō diào(____________) cài huā(____________)(2分) 4题;共7分) )度(____________)古(____________)(1分) 材(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大(____________)安(____________)本(____________)另(____________)(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题;共4分) 1.小鹿____________躺在床上养病。(1分) 2.鹿弟弟____________对哥哥说:“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没看着。” (1分) 3.花骨朵儿____________长大了。(1分) 4.笋芽儿站在山冈上,____________喊着:“我长大啦!” (1分) 3题;共6分)

公务员考试试题及答案详解

1、给定资料3-6缉拿了我国传统节日被“淡化”和“异化”的诸多现象,请指出具体表现。(25分)要求:内容全面,观点明确,逻辑清晰,语言准确,不超过300字。 解析:单一式概括题 要求中出现逻辑清晰,需要对淡化和异化进行分类概括。 淡化主要是在材料三、四中,异化主要在材料五、六。 淡化:不少人特别是年轻人不知道节日文化的内涵,节日生活空荡荡,无事可做。对传统民俗遗忘,节日氛围缺失,节日以吃为主要基调,节日主要文化活动是看电视。 异化:传统节日变成了社交资源的主要契机,节日食品,节日传统式微,对文化符号和功能意义曲解或淡忘,对传统节日事象妄谈。 2、根据给定资料判断并分析下列观点的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20分) 解析:综合分析题。此题只需要对两个观点判断对错,并进行分析即可。 第一个观点是错误的。原因:传统是被不断发明、生产和再生产出来的,现有的传统并非一成不变的。今天出现的文化现象,实际上也正在为促成向后延续的传统增加新的因素。在工业化和城市化面前,传统文化的不断创新,会使文化得到进一步传承、发展、弘扬。 第二个观点是正确的。在当前的文化语境下,不少人特别是年轻人不知道节日文化的内涵,节日生活空荡荡,无事可做,即使“申遗”成功,也不会引起人们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重 视。 3、某公益组织与策划一次名为“月满中秋”的公益活动,向全社会发出重视传统节日的文 化倡导。请你写出该倡议书的主要内容。(20分) 要求:目标清楚,内容具体,倡议具有可操作性,300字左右。 解析:此题题目要求中明确提出倡议具有可操作性,因此在作答中侧重倡议书内容,以对策为主。 倡议:1、保护传统文化。要珍爱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全球文化交融中更加自觉地运 用多种形式保护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2、过好传统节日。配合国务院把传统节日纳入法定节日的举措,过好各具特色的民族节日,积极开展节庆文体娱乐活动。3、弘扬传统美德。以过好节日为载体,大力弘扬庄敬自强、孝老爱亲、家庭和睦、重诺守信等传统美德,弘扬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4、锻造民族精神。在新的形势下自觉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包容和谐的精神、扶助友爱的精神、刻苦耐劳的精神、革故鼎新的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5、发展文化产业。依托传统节日资源,发展节庆用品生产、文化艺术展演、旅游观光等产业,促进传统文化现代化,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4、南宋思想家朱熹曾说:自敬,则敬之;自慢,则人慢之。请你从给定的资料处罚,结 合实际,以“增强民族自信重建节日文化”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体会与思考。(35分)要求:主题正确,内容丰富,论证深入,语言流畅900-1100字。 解析:为命题式作文,标题为“增强民族自信重建节日文化”。因为题目内容偏正面,因 此适宜写政论文。题目中虽然谈的是重建节日文化,但是主旨还是谈的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只要在文章中谈到对节日文化重建,对传统文化传承,均可。 答:当今社会,小到个人、企业,大到国家都开意识到文化的重要。曾几何时,中华文化有如一丝耀眼的曙光,照亮了人类文明的蛮荒大地,从此便一直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最前沿,引领着人类文化的进步和繁荣,形成了自信积极的文化自信心。然而自鸦片战争以降,在西方军事、科技、经济和文化猛烈冲击之下,中华文化逐渐丧失了自信心,不断地徘徊在盲目自大和妄自菲薄的怪圈里。 重建文化自信,不能靠吃老本,而必须依靠创新。我国有着五千年光辉灿烂的历史,也有着可与日月争辉、能同天地齐寿的文化成果,但不可否认的是,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与革新

作业一 参考答案

作业一(第一、二、三部分) 一.第一部分 1.写出聚氯乙烯、聚乙二醇、涤纶、尼龙-610、聚乙烯醇、聚甲基丙烯酸乙酯和氯丁橡胶的分子式、重复单元及单体,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

2. (1)数均分子量M n 和重均分子量M w 的物理意义是什么?试证明多分散系数d ≥1。(2)某聚合物试样由下列级分组成,试计算该试样的数均分子量M n 和重均分子量M w 以及多分散系数d 。 解:(1)数均分子量的物理意义是各种不同分子量的分子所占的分数与其相对应的分子量乘积的总和。 重均分子量的物理意义是各种不同分子量的分子所占的重量分数与其相对应的分子量乘积的总和。 设i M 为i 聚体的分子量,则 ( ) 2 2 220i n i i i n i n i i M M N M N M N M M N -=+-≥∑∑∑∑ 亦即2 0w n n M M M -≥ 故当i n M M ≡时,则w n M M ≡,当i n M M ≠时,则w n M M 。 (2)4 561 18484.30.50.40.1 101010 i i n i n M M n = = =++∑∑ 45650.5100.4100.110 1.45101 i i w i w M M w ?+?+?= ==?∑∑ 51.45107.84 18484.3 w n M d M ?===

二.第二部分 3. 多少乙酸加到等摩尔比的己二酸和己二胺中才能使聚酰胺的分子量为11318,反应程度为99.5 %,求乙酸和己二酸的摩尔比? 解:设己二酸加料为1mol 时,乙酸为N mol ,将P =0.995, 11318 , 113n X = 代入 112n r X r r ?' += '+-中,解得0.99r '=。 由 12 0.99122b b b N r N N N ?'= =='+?+, 得N =0.01。 所以乙酸和己二酸得摩尔比为0.01:1。 4. 计算下列体形缩聚反应体系的凝胶点:(1)邻苯二甲酸和甘油的摩尔比为1.50:0.98;(2)邻苯二甲酸、甘油和乙二醇的摩尔比为1.50:0.99:0.002 解:(1)30.982 2.37 1.500.98f ??==+,220.844 2.39c P f === (2)(30.990.0022)2 2.39 1.500.990.005f ?+??==++;220.838 2.39c P f === 。 5. 写出以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为原料用酯交换法生产PET 树脂的全部反应。试问:(1)为什么要用过量的乙二醇?(2)如何保证官能团等当量?(3)欲得平均分子量为20000的PET 树脂,求反应中允许的乙二醇的最大浓度分数是多少?(280℃时缩聚平衡常数 K=4.9) 解:(3) 20000 208.396 n X = =

最全工作分析试题及答案

精心整理《工作分析》(课程代码06092)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 1、以下不属于问卷调查法的优点是:(D) A.规范,有利于计算机信息处理 B.收集信息速度快,成本低 C.方便,可随时安排调查 D.调查深入 2、关于轮换、工作扩大化和工作丰富化有以下几种说法,你认为哪种提法是正确的:(B) A. B. C. D.B+C 3 A. 4 A. B. C. D. 5 A. B.工作信息分析 C.明确工作分析的目的 D.编写工作说明书 6、工作的特点是简单、外显、不断重复,则对该项工作的分析适合用:(C) A.访谈分析法

B.工作日志法 C.观察法 D.问卷调查法 7、一份完整的工作说明书包括:(D) A.工作描述 B.工作规范 C.工作分析报告 D.工作描述和工作规范 8、下面哪种方法不适合对教师的工作分析:(B) A. B. C. D. 9 A. B. C.观察法 D. 10 A. B.成本低 C. D.双向沟通,对任职者的了解较深入 11、工作分析的方法主要指:(A) A.工作信息收集的方法 B.工作信息处理的方法 C.工作说明书的编写方法 D.工作评价的方法

12、工作分析思想溯源可追溯自:(C). A.泰勒 B.狄德罗 C.苏格拉底 D.明斯特伯格 13、工作分析方法的选择依据是:(D) A.工作分析的目的 B.工作分析的内容 C.经济原则 D.A+B+C 14、以下属于隐性任职资格的有:(D) A.工作技能 B.工作经验 C.教育程度 D.任职者的内在能力和素质要求 15 A. B. C. D. 16 A.排列法 B.分类法 C.评分法 D. 17 A. B. C.外部专家由于对工作业务缺乏了解,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工作分析进程 D.外部专家经验更丰富 18、记录和观察在某些工作领域内,员工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有效或无效的工作行为导致的成功或失败的结果的工作分析方法是指(A) A.关键事件法 B.行为观察法

【高等数学基础】形考作业1参考答案

【高等数学基础】形考作 业1参考答案 第1章函数 第2章极限与连 续(一)单项选 择 题 ⒈下列各函数对中,(C)中的两个函数相等. A. 2 f(x)(x),g(x)xB. 2 f(x)x,g(x)x C. 3 f(x)lnx,g(x)3lnxD.f(x)x1,g( x) 2 x x 1 1 分析:判断函数相等的两个条件(1)对应法则相同(2)定义域相同 A、 2 f(x)(x)x,定义域x|x0;g(x)x,定义域为R 定义域不同,所以函数不相等; B、 2 f(x)xx,g(x)x对应法则不同,所以函数不相等; C、 3 f(x)lnx3lnx,定义域为x|x0,g(x)3lnx,定义域为x|x0 所以两个函数相等 D、f(x)x1,定义域为R; 21 x g(x)x1 x1 ,定义域为x|xR,x1 定义域不同,所以两函数不等。 故选 C ⒉设函数f(x)的定义域为(,),则函数f(x)f(x)的图形关于(C)对称. A.坐标原点 B.x轴 C.y轴 D.yx 分析:奇函数,f(x)f(x),关于原点对称; 偶函数,f(x)f(x),关于y轴对称 yfx与它的反函数 1 yfx关于yx对称, 奇函数与偶函数的前提是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设gxfxfx,则gxfxfxgx 所以gxfxfx为偶函数,即图形关于y轴对称 故选C ⒊下列函数中为奇函数是(B). 2 A.yln(1x) B.yxcosx

C. xa x a yyln(1x)D. 2 分析:A、 22 yxln(1x)ln1xyx,为偶函数 B、yxxcosxxcosxyx,为奇函数 或者x为奇函数,cosx为偶函数,奇偶函数乘积仍为奇函数 C、 xx aa yxyx,所以为偶函数 2 D、yxln(1x),非奇非偶函数 故选B ⒋下列函数中为基本初等函数是(C). A.yx1 B.yx C. 2 yxD. y 1 1, , x x 分析:六种基本初等函数 (1)yc(常值)———常值函数 (2)yx,为常数——幂函数 x (3)yaa0,a1———指数函数 (4)ylogxa0,a1———对数函数 a (5)ysinx,ycosx,ytanx,ycotx——三角函数 yarcsinx,1,1, (6)yarccosx,1,1, ——反三角函数 yarctanx,yarccotx 分段函数不是基本初等函数,故D选项不对 对照比较选C ⒌下列极限存计算不正确的是(D). 2 x A.lim1 2 x2 x B.limln(1x)0 x0 sinx C.lim0 x x 1 D.limxsin0 xx

六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第三单元过关检测密卷(B卷)宇宙 教科版(含答案)

教科版科学六下第三单元过关检测密卷(B卷)宇宙 一、填空题。 1.自古以来,人们就不断地改进观测工具去探索和认识月球。1969年7月,美国的________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人类探索的脚印终于印在了月球的表面。 2.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________。 3.大熊星座的明显标志就是我们熟悉的由七颗亮星组成的________ 。在北部天空的小熊星座上有著名的________星。 4.天空中闪亮的银河光带,实际上是由许许多多的________星组成的恒星集团,被人们称为________系,它的直径大约有________光年。 5.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钟________万千米,________就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 二、判断题。 6.太阳系中质量和体积最大的是木星。() 7.天空中看到的大小差不多的星星其实距离我们的远近是一样的。() 8.月食一般发生在农历十五的时候。() 9.恒星往往是静止的,而行星则围绕恒星运动。() 10.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自转和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11.地球的影子投射到月球上,这个影子将引起日食。() 12.天空中的星星大多数是和太阳一样发光发热的恒星。() 13.人类对宇宙认识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 14.从不同角度看“北斗七星”的模型,看到的图形都是一样的。() 15.科学家已经找到确凿的证据证明地球之外的其他星球上也有生命存在。() 三、选择题。 16.人类第一个登上月球的是( )。

B.杨利伟 C.阿姆斯特朗 17.地球的引力大约是月球引力的( )。 A.六分之一 B.四分之一 C.六倍 18.月球直径大约是地球的( )。 A.六分之一 B.四分之一 C.六倍 19.( )认为,环形山是长期以来流星、陨石撞击月球留下的痕迹。 A. 流星说 B. 撞击说 C. 火山说 20.如果我们在农历初七晚上观看月相,那么应该选择何时何地观察才可能观察到。( ) A.前半夜的东边天空 B.前半夜的西边天空 C.后半夜的东边天空 21.下列日期中可能发生月食现象的是( )。 A.端午 B.重阳 C.中秋 22.美国南北战争以前,大量的黑奴从南方逃向北方寻求自由,在夜间悄悄行走时,他们互相传达:“朝着像饮水瓢的那个星座走去。”这个星座是( )。 A.大熊座 B.小熊座 C.狮子座 23.在月食形成的模拟实验中,手电筒代表的是( )。 A.太阳 B.月球 C.地球 24.最适合观测星空的季节是( )。

病理学试题答案及解析

1.★★★中枢神经系统的坏死常为 A.脂肪坏死 B.坏疽 C.干酪样坏死 D.凝固性坏死 E.液化性坏死本题正确答案:E 题解:液化性坏死指组织起初肿胀,随即发生酶性溶解,形成软化灶。因此,脑组织坏死常被称为脑软化。 2.★关于玻璃样变性,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可发生于结缔组织 B.可发生于血管壁 C.可发生于浆细胞 D.可发生于肝细胞 E.可发生于肾远曲小管上皮细胞 本题正确答案:E 题解:在组织或细胞内出现均匀一致、半透明状伊红染色物质,称为玻璃样变性。常见的玻璃样变性有三类:1、结缔组织玻璃样变性常见于瘢痕组织、动脉粥样硬化的纤维斑块、纤维化的肾小球等。2、血管壁玻璃样变性常发生于高血压病的肾、脑、脾及视网膜的细动脉。3、细胞内玻璃样变性细胞质内出现圆形均质无结构红染物质。如肾炎或其他疾病伴有大量蛋白尿时,蛋白质被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吞饮,在细胞质内融 合成玻璃样小滴。 3.★★★由于物质代谢障碍,在细胞内或间质中出现了异常物质或原有正常物质 数量显著增多称为 A.变性 B.增生 C.化生 D.坏死 E.变质本题正确答案:A 题解:变性是指组织、细胞代谢障碍所引起的形态改变,表现为细胞或细胞间质内出现某种异常物质或原有正常物质的数量 显著增多。 4.★梗死灶呈不规则、地图状分布的为A.肺梗死 B.肾梗死 C.肠梗死 D.心肌梗死 E.脑梗死本题正确答案:D 题解:贫血性梗死多发生在组织结构致密、侧支循环不丰富的实质器官。因梗死灶含血量少,故呈灰白色。梗死灶的形态取决于该器官的血管分布,如脾、肾的动脉呈锥形分支,故梗死灶也呈锥形,尖端朝向器官中心,底部靠近器官表面;肠系膜血管呈扇形分支,故肠梗死呈节段状;冠状动脉分支不规则,故心肌梗死灶形状不规则,呈地图状。 5.骨折后患肢的萎缩,下列哪项描述是正确的 A.是营养不良性萎缩 B.是废用性萎缩 C.是压迫性萎缩 D.是生理性萎缩 E.是神经性萎缩本题正确答案:B 题解:肢体、器官或组织长期不活动、功能减退引起的萎缩称为废用性萎缩,如骨折后的肢体肌肉萎缩。全身营养不良性萎缩见于消化道梗阻,不能进食或慢性消耗性疾病;局部营养不良性萎缩,见于局部缺血。压迫性萎缩指组织、器官长期受压后引起的萎缩。神经性萎缩由于神经元或神经干损伤引 起。 6.★★★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标志是 A.线粒体肿胀 B.核碎裂 C.胞质嗜酸性增强 D.胞质脂滴增加 E.自噬泡增多 本题正确答案:B 题解:机体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称为坏死。坏死组织、细胞的代谢停止,功能丧失,是不可恢复的病变。细胞核的变化是细胞坏死在组织学上的主要标志,表现为:①核浓缩;②核碎裂;③核溶解。 7.★下列对血栓结局的描述,正确的是 A.小的血栓可被完全溶解,故不会被血 流冲走形成栓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