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教案1

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教案1

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教案1
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教案1

三、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例和实验,知道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

通过实验知道内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

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和内燃机的工作过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知道不同燃料的热值不同,会查热值表,会进行燃料燃烧放热的简单计算,能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热机的发展历程”,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通过阅读“化石燃料的燃烧和环境保护”一文,认识燃料排放物对环境的影响,培养环保意识,逐步认识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教学资源分析

本节教学中,生动、形象的图片可以起到教好的直观教学作用,而演示实验可以通过过程性的研究事物变化的原理,揭示物理现象的规律。

本节教学内容中,既有对物理学发展历史的回顾,例如热机的发展历程”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做的贡献,也有对科学新技术的展望,例如火箭发动机的应用,而在学习燃料的热值和汽油机工作原理时,环境保护意识的渗透涉及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问题。

教学策略分析

1、以汽车、机车等交通工具的发展为线索,通过图片创设问题的情境,把做功能否改变物

体内能和内燃机的工作过程是怎样的这两个本节先后需要解决的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意在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中采用静态图片与动态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变化过程有清

楚地认识,以便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3、热机是人类发明的将内能转变为机械能的一种重要机器,与生产、生活密切联系,这部

分内容可采用阅读、讨论、演示、讲解的方法组织教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及其应用(内燃机的原理)

2、燃料的热值及燃料燃烧放热的简单计算

难点: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等效性的理解

课前准备

1、图片类(包括汽车发动机、汽油机四冲程、蒸汽机、火箭发动机等)

2、录象类(包括蒸汽机、内燃机、火箭发动机以及环保措施等)

3、实验类(铁丝、空气压缩引火仪、电子式火花发生器、汽油机模型、烧杯、温度计、酒

精、纸片、铁架台和水等)

课时建议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投影图片

1、为什么汽车高速行驶时,轮胎温度会升得很高?

2、燃料是怎样使汽车发动机工作的?

引入新课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

学生活动

研究做功能否改变物体的内能

实验方法

反复弯折铁丝,触摸弯折处的温度有无变化(小心烫手)

演示实验

空气压缩引火仪

实验方法

在玻璃筒中放入浸有乙醚的一小撮棉絮,用力迅速向下压活塞,观察看到的现象。

(看到燃烧的火光)

问题讨论

1、在上述活动中,物体增加的内能从何而来?能量是如何转化的?

2、你还有什么方法使铁丝的温度升高?在这些方法中,哪些是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

能,哪些是用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

3、你能再举出一些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实例吗?

学生回答

1、物体增加的内能通过做功转化而来,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2、将铁丝加热,使铁丝的温度升高。加热铁丝是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弯折铁丝是用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

3、用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实例还有:钻木取火、拉锯条锯木头、搓手取暖等

实验和事例表明:是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

事实证明;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提出新的问题

做功可以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那么能否反过来,通过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呢?汽车发动机的动力是不是来源于此呢?

演示实验

电子式火花发生器: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实验方法

如图12- 所示,在透明塑料盒的底部钻一个孔,把电子式火花发生器的放电针管紧紧地塞进孔中,打开塑料盒盖,向盒内滴入2-3滴酒精,在将盒盖盖紧,揿动电子式火花发生器的按钮,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表明:酒精燃烧后的燃气对外做功,燃气的能减少,转化为能。根据这个原理,可以制造出一种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来提供动力装置。

课堂小结(略)

板书设计

三、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

(一)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

(二)做功分为对内做功和对外做功:

对内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对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三)机械能与内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

做功能否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这种转化有什么应用价值?

学生演讲(一分钟)

“我所知道的汽车发动机”

设问:什么是热机?

热机是将燃料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汽油机就是一种内燃式热机(内燃机),它是如何工作的呢?

投影图片

汽油机的构造示意图

信息快递

什么叫汽油机的冲程?

汽油机工作时,活塞在汽缸里往复运动,活塞从汽缸的一端

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叫做冲程。

演示实验(汽油机模型)

汽油机的四个冲程(结合实验分析)

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由以下四个冲程组成:

1、吸气冲程

如图12- 甲所示

2、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如图12- 乙所示

3、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教学设计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 1、炮弹里火药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炸开弹壳后温度降低,是用_______ 的方法减少了气体的内能.食物放进冰箱后温度降低,是用 _____________ 的方法减少了食物的内能.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轿车已逐步进入我国普通百姓家中.已知某国产骄车每行 驶100km消耗8L汽油(1L = 10-3用),汽油的密度为0.71 x 103kg/m3、热值为4.6 X 10 7J /kg .则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kg汽油完全燃烧时所产生的热量是J . (2)该汽车行驶100km消耗的汽油的 质量是________ kg . (3)当该汽车以50kW的功率在平直公路上以72km/ 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 它所受到的阻力等于 _________ N. 3、质量为2kg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温度升高5C,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_ J。这是通过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改变了水的内能。( C K= 4.2 X 103J/kg?C) 4、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用同种物质制成两个质量不等的物体,其比热容 _ (填“相 同”或“不同”)。质量均为1kg的铜块[c铜=3.9 x 102 J / (kg ?C )] 和铅块[c铅=1.3 x 102 J / ( kg ?C )],如吸收了相等的热量,则铜块与铅块升高的温度之比为: ;若铜块温度升高了100 C,则它吸收了J的热。 5、木炭的热值是 3.4x10 7J/kg ,完全然烧500g木炭,能放出J 的热量。柴油机是工农业生产中常用的热机。已知某型号柴油机的效率为n,柴油的热值为q。将质量为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单元测试与练习(word解析版)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单元测试与练习(word解析版) 一、初三物理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易错压轴题提优(难) 1.小明用三根材料和厚度相同但长宽不同的橡皮条、一个弹珠,探究“影响橡皮条弹性势能的因素”。他依次将橡皮条固定在弹弓上,如图所示,在弹性限度范围内,拉伸相同的伸长量,将弹珠在同一位置沿水平方向弹射出去,测得弹射的水平距离,数据如下表: 次数橡皮条橡皮条宽 (cm) 橡皮条长 (cm) 弹射的水平距离/m 1a0.52010.1 2b0.5308.2 3c 1.02014.0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中是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__来间接反映橡皮条的弹性势能大小,下列实验中采取的方法与这一方法不同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在研究影响电热大小的因素时,我们可以将电热的多少转换成液柱上升的高度 B.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时,我们可通过电路中的灯泡是否发光去确定 C.研究电流时,将它比作水流 (2)比较第1、2次实验可知,拉伸相同的伸长量,橡皮条的弹性势能与橡皮条的 ________有关;比较第1、3次实验可知,拉伸相同的伸长量,橡皮条的弹性势能还与橡皮条的________有关;你猜想影响橡皮条弹性势能的因素可能还有______________。 (3)用同种材料同厚度的橡皮条,拉伸相同的伸长量,弹性势能最大的橡皮条是 ________。 A.窄而长的 B.宽而长的 C.窄而短的 D.宽而短的 (4)请你对小明的实验做出评价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答案】弹珠被弹射的水平距离C长度宽度橡皮条的厚度D多做几次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普遍性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实验通过弹珠被弹射的水平距离反映橡皮条的弹性势能大小,弹珠弹射的越远,说明皮条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弹珠的动能越多,说明皮条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多。 [2]AB.电热的多少转化为液柱上升的高度,是否有电流转化为灯泡是否发光,应用的转化法与实验中的方法相同,故AB不符合题意;

宜兴市邮堂中学物理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宜兴市邮堂中学物理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培优篇)(Word版含解析) 一、初三物理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易错压轴题提优(难) 1.小明用三根材料和厚度相同但长宽不同的橡皮条、一个弹珠,探究“影响橡皮条弹性势能的因素”。他依次将橡皮条固定在弹弓上,如图所示,在弹性限度范围内,拉伸相同的伸长量,将弹珠在同一位置沿水平方向弹射出去,测得弹射的水平距离,数据如下表: 次数橡皮条橡皮条宽 (cm) 橡皮条长 (cm) 弹射的水平距离/m 1a0.52010.1 2b0.5308.2 3c 1.02014.0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中是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__来间接反映橡皮条的弹性势能大小,下列实验中采取的方法与这一方法不同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在研究影响电热大小的因素时,我们可以将电热的多少转换成液柱上升的高度 B.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时,我们可通过电路中的灯泡是否发光去确定 C.研究电流时,将它比作水流 (2)比较第1、2次实验可知,拉伸相同的伸长量,橡皮条的弹性势能与橡皮条的 ________有关;比较第1、3次实验可知,拉伸相同的伸长量,橡皮条的弹性势能还与橡皮条的________有关;你猜想影响橡皮条弹性势能的因素可能还有______________。 (3)用同种材料同厚度的橡皮条,拉伸相同的伸长量,弹性势能最大的橡皮条是 ________。 A.窄而长的 B.宽而长的 C.窄而短的 D.宽而短的 (4)请你对小明的实验做出评价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答案】弹珠被弹射的水平距离C长度宽度橡皮条的厚度D多做几次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普遍性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实验通过弹珠被弹射的水平距离反映橡皮条的弹性势能大小,弹珠弹射的越远,说明皮条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弹珠的动能越多,说明皮条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多。 [2]AB.电热的多少转化为液柱上升的高度,是否有电流转化为灯泡是否发光,应用的转化法与实验中的方法相同,故AB不符合题意;

《机械能和内能》单元测试题

1 《机械能和内能》单元测试题 班级 姓名 成绩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事例中利用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是 ( ) A.太空中的陨石,坠入地球大气层,成为流星 B.从滑梯上滑下时,臀部有灼热的感觉 C .冬天手冷时,搓搓手就暖和了 D .夏天,广场上的石凳因太阳照射而发烫 2.如图,把不同的实心小铁球放在相同的实验装置的斜面上自由滚下,撞击静止于水平面上的小木块上进行实验.在下列几种情况中,能说明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的是 ( ) A .甲、乙 B .甲、丙 C .乙、丙 D . 丙、丁 3.李兰同学到自贡的百货大楼购物,自动扶梯把她从一楼匀速送到二楼的过程中,她的 ( ) A .动能增大 B .势能不变 C .机械能增大 D .机械能不变 4.现在许多商店和宾馆都安装了弹簧门,弹簧门在被推开后能自动关闭.以下有关于弹簧门被推开后自行关闭的过程中能量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门的动能 B .门的动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 C .门的势能转化为弹簧的动能 D .弹簧的动能转化为门的势能 5.赤脚在烈日当空的河边玩耍,你会发现砂子烫脚,而河水却是凉的.这主要是因为 ( ) A .砂子的比热容大 B .砂子的密度大 C .水的比热容大 D .水的密度小 6.由Q =cm (t - t o )可得c = ) (0t t m Q ,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B .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 C .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D .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 7.下列与内能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内能的改变必须通过做功才能实现 B .同一物体的机械能增加,其内能也增加 C .内能可以通过做功转变为机械能 D .热传递一定是从内能多的物体传到内能少的物体 8.现代火箭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它具有 ( ) A .较大的比热容 B .较低的沸点 C .较高的凝固点 D .较大的热值 9.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沿椭圆轨道运行,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时[ ] A.势能减小,动能减小,速度越来越小 B 势能减小,动能增大,速度越来越大 C .势能增大,动能减小,速度越来越小 D .势能增大,动能增大,速度越来越大 10.下列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 A .内燃机压缩冲程过程中 B .陨石坠落大气中 C .火箭发射升空的过程中 D .放在冰箱里的食物温度降低 11.从50g 煤油中倒出20g ,则剩下的煤油 ( ) A .密度和比热容不变,热值为原来的一半 B .密度不变,热值和比热容为原来的一半 ’ C .密度、比热容和热值都不变 D .密度和热值不变,比热容为原来的一半 12. 在下列各种情况中,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 ( ) A .从斜面顶端匀速下滑的木块 B. 汽车行驶在上山的公路上 C .空中匀速下降的降落伞 D. 苹果从树上落下 13.开启啤酒瓶盖瞬间伴有“嘭”的一声,瓶口有一股“白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 .瓶的内外温度相等,啤酒内能不变 B .瓶内的气体对外做功,啤酒内能增加 C .瓶口的“白烟”是瓶内CO 2液化形成的 D .瓶口的“白烟”是瓶口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14. 质量相同的两个物质由于吸热而升温,若它们的比热之比为1∶2,升高的温度之比为3∶2,则它们吸收的热量之 比为 ( ) A .3∶4 B .4∶3 C .1∶3 D .3∶1 15.由于水的比热容比沙石或干泥土的比热容大,所以在沿海地区陆地表面的气温比海面的气温昼夜 变化显著。因此( ) A.白天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夜晚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 B.白天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夜晚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 C.白天和夜晚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 D.白天和夜晚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 二、填空 1.说明下列各物体具有什么形式的机械能。 (1)手表里上紧的发条具有 ;(2)举高的铅球具有 ; (3)空中飞行的炮弹具有 ;(4)竖直上抛的小球在最高点时具有 。 2.上课时,老师从室外带进教室一根烫手的钢锯条。对这根锯条烫手的原因,同学们猜测有两种可能的情况:一是刚 刚在火炉上烧过——用 的方法使它的温度升高;另一种情况则是刚刚用它锯过木头――用 的方法使它的内能增加。在老师不说明锯条烫手的原因的情况下,我们 (选填“能”或“不能”)肯定是通过哪种方法使它的温度升高的。这表明: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 的。 3.新型防空导弹“红旗 - 9”试射,导弹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 ___ ____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而其与空气摩擦导致内能 __ _____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此内能改变是通过 _____ __ 的方式实现的。 4.有10 kg 的木炭,完全燃烧掉一半可放出热量 J ,剩下一半木炭的热值是___________J /kg 。(木炭的热 值为3.4×107 J/kg) 5.如图所示,点燃蜡烛会使它上方的扇叶旋转起来。这里利用了燃料燃烧所释放出来的 能转化为扇叶的 能的道理。 6.如图所示,在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中放一小块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压下去,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在这一过程中,消耗了机械能,获得了__________能。 7、热机是将内能转化成_______ __能的机器;热机一个工作循环由 个冲程组成,其中如图所示是热机的________冲程。一台四冲程汽油机飞轮转速是1200R/min ,则汽油机每秒完成 个冲程,燃气做功 次,如果一次做功为1000J ,则汽油机的功率为 W 。 8.炮弹里火药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炸开弹壳后温度降低,是用____ ___的方法减少了气体的内能.食物放进冰箱后温度降低,是用____ ____的方法减少了食物的内能. 9.一辆洒水车匀速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在洒水过程中,洒水车的动能 ,机械能 。(选填“减小”、 “增大”或“不变”) 10、陈明同学在塑料胶卷盒的盖子上,开了一个小圆孔,然后将电子打火器伸进 圆孔并套紧,如图所示。向胶卷盒里滴入2滴酒精。稍过几秒钟,待酒精汽化后,手握电子点火器,使胶卷盒指向空旷的地方,按动电子点火器,产生电火花,胶卷盒盖被弹到很远的地方;重新向胶卷盒里装入等量的2滴汽油,经过同样的过程,胶卷盒盖被弹到更远的地方。 (1)塑料胶卷盒盖弹出很远的原因是:___ ___对___ ___做功,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 (2)若实验中,发现燃烧与酒精同样多的汽油总能使胶卷盒盖弹得更远,这个实验可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甲 乙 丙 丁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教案:12.4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 教学内容: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 1、活动:研究做功能否改变物体的内能。 2、活动:演示点火爆炸----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3、热机:介绍汽油机的结构、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能量转化情况。 4、生活·物理·社会:热机的发展历程。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认识到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是其他形式能向内能的转化过程。 2、通过观察、分析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知道热机的工作原理。 3、借助模型或挂图等媒体,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过程。 4、通过阅读“热机的发展历程”,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1、认识到做功是改变内能的另一种方式。 2、介绍四冲程汽油机的构造和工作过程。 教学难点: 介绍四冲程汽油机的构造和工作过程,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和其中的能量转化。 教学方法: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通过几个活动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联系实际引出热机的概念。 教学用具: 铁丝、空气压缩引火仪、细线、汽油机模型等 教学过程:

一、实验复习,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一种方式 学生实验,说出现象 二、看图设问,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 为什么汽车高速行驶时,轮胎的温度会升得很高? 燃料是怎样使汽车发动机工作的? 三、参与活动,感受做功能否改变物体的内能 活动:用多媒体以图片形式展示:做一做内容。 学生实验,触摸弯折,有何感觉? 说明:物体的内能增加了。是怎样实现的? 板书: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 通过空气压缩引火仪实验,感受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 教师演示,学生看一看 让学生说现象 说明:活塞压缩引火仪中空气,对空气做功,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絮的着火点,棉絮燃烧起来。 用多媒体以图片形式展示:议一议 学生讨论,完成问答。 师生归纳知识点。 四、播放点火爆炸——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学生阅读课文 老师播放视频,(如进行实验操作要注意安全) 学生观看,用所学知识解释,并说出其中能量的转化 内能机械能 板书:热机的原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用多媒体以图片形式展示热机 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热机 以汽油机为例,(关于柴油机下节课学习)通过多媒体图片介绍汽油机结构图、

赤峰物理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篇)(Word版 含解析)

赤峰物理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篇)(Word版含解析) 一、初三物理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易错压轴题提优(难) 1.某实验小组用图所示的装置粗略测量蜡的热值q,图中A桶内装有水,B为下部开了许多通气孔的罩子 (1)要完成本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天平、砝码和______; (2)罩子B的主要作用是______; (3)实验收集的数据为:A桶中水的质量为m水,水的初温为t1,末温为t2,蜡烛燃烧前的质量为m1,燃烧后的质量为m2。则蜡的热值q=______(水的比热容为c水); (4)实验测出的热值会比真实值偏小,造成这一偏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A.蜡烛没有完全燃烧 B.桶A中水的质量太多 C.桶A吸收了部分热量 D.蜡烛燃烧放出的热量一部分散失到空气中 【答案】温度计防止热散失21 12 () c m t t m m - - 水水 ACD 【解析】 【分析】 【详解】 (1)[1]测量蜡的热值时,根据 Q q m =放的原理进行实验,而蜡的质量用天平进行测量,燃烧焟放出的热量Q放在忽略热散失的情况下,等于A桶中内水吸收的热量,而Q吸=c水m(t- t0),所以还需要温度计来测量温度。 (2)[2]罩子B的作用是防止蜡燃烧放出的热量散失到空气中。 (3)[3]由题意知,水吸收的热量 Q吸=c水m水(t2-t1) 而Q吸=Q放,那么蜡的热值 21 1212 () c m t t Q q m m m m - == -- 水水 放 (4)[4]据 Q q m =放,实验中造成测量的热值比实际值偏小的原因有:蜡烛没有完全燃烧,造

新教材全套复习教案新部编本--内能热量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教师学科教案 [20 -20学年度第—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r \?

新教材全套复习教案-- “内能热量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 南京市文 枢中学荀珣 [教学设计] 本节课对内能热量、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两节内容进行了总体系统的复习,按照学生是自主性学习的主题,是探索者、实验者和成功者的原则,让学生不断回忆巩固基本概念,并把一节课分为几个小块,及时训练,及时归纳,即有知识概念的复习,又有问题应用的复习。 [教学目标] 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内能、温度、热量之间的关系 2、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和对应的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3、知道热机的工作原理和汽油机的工作过程 4、了解热量概念,会用热量计算式进行计算 5、知道燃料的热值,会进行燃料燃烧放热的简单计算 [ 教具学具实验器材] 投影仪、图片 [ 教学重难点] 通过提问、分小块复习归纳的方式达到复习目的 [ 课前复习的问题] 12 章2、3 两节基本概念的复习 [教学过程]

[保留板书] 1、内能、温度、热量 2、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3、热机的工作过程 Q 吸cm(t t o) 4、Q 放cm(t。t) Q放mq [教学评价] 这堂复习课注重了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一堂课以 学生回答,学生思考为主,老师从旁给予总结归纳,利用一些小的训练题强化概念的掌握和理解,取得了较好的复习效果。

九年级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单元达标训练题(Word版 含答案)

九年级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单元达标训练题(Word版含答案) 一、初三物理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易错压轴题提优(难) 1.小明家买了一台太阳能热水器,他发现真空管是太阳能热水器的核心部件,那热水器内水吸收热量的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他把问题告诉物理小组的成员,大家一起做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热水器内水吸收的热量多少与环境温度有关; 猜想二:热水器内水吸收的热量多少与光照强度有关; 猜想三:热水器内水吸收的热量多少与真空管的材料有关。 (1)经查阅资料发现,真空管在内玻璃管的表面上涂有吸收涂层,用来吸收太阳辐射,其中太阳能属于__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经阳光照射,太阳能转化成内能,水从涂层吸收热量,水温升高,质量________,密度________(后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热水向上运动。 (2)实验小组在两根完全相同的真空管内装入初温、质量________的水,分别面对太阳光放入光照强度相同但温度不同的环境中,经过相同时间后测量水温,发现水温几乎相等。由此得出猜想一是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3)小组成员联系实际,想到夏天如果没有阳光,热水器的水温就较低,而冬天如果有太阳,热水器内水温就很热,于是他们得出结论:热水器内水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光照强度 ________(选填“无关”或“有关”)。 (4)在探究猜想三的实验中,该小组找到了三根外形相同但材料不同的真空管,给管内灌满水,面对阳光,每隔相同的时间检测罐内水的温度,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你建议他家应选择________制成的热水器。 【答案】可再生不变变小相同错误有关紫金管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再生能源是不需人为参与,可以循环再生的能源,如太阳能、水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等。 [2][3]水从涂层吸收热量,水温升高,水的多少没有变化,所以睡得质量不变,但由于水吸收热量,水的体积会增大,所以水的密度会变小。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第12章第4节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教案

《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活动,认识到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 2、通过观察,分析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现象,知道做功过程是机 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过程。 3、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利用多媒体模型讲解四冲 程汽油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2、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阅读课本,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阅读、看图、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 2、通过了解热机的发展历程,感受到人类文明进步和人类智慧的伟大。 3、通过讨论热机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及带来的利弊,树立环保意思。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做功和热传递都是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 2、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能量的转换 三、教学过程 一、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 1.学生活动:请同学利用火柴点燃酒精灯。 老师:点火柴的过程人对火柴做功了吗? 学生:做功了。 老师:这就是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做功。人对火柴做

功,使火柴头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如果没有火柴盒了,还可以利用点燃的酒精灯,把火柴头直接放在火焰上点燃,这是什么方式改变火柴头的内能,升高温度,从而点燃火柴的。 学生:热传递 老师总结:热传递和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2.学生实验:体会做功改变内能的实验:利用一段铁丝,反复弯折,用手触摸,会发现弯折处发烫。 3.演示实验:演示空气压缩引火实验。 老师:思考:以上两个例子,能量转化过程是什么? 学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老师:为什么汽车高速行驶时,轮胎的温度会升得很高? 学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当堂训练:你还有什么办法可以使铁丝的温度升高? 分别是用什么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 (1)用火烧 (2)用榔头敲打 (3)放在热水中 (4)用砂纸摩擦 (5)在太阳下晒 (6)在地面上摩擦… 老师总结: (1)从能量的转化和转移的角度看,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 其他形式能(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 (2)改变物体的内能可以用做功的方式,但做功不一定就改变物体的内能。 例如,把物体举高,只是使物体的重力势能发生了改变。可只要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单元培优测试卷

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单元培优测试卷 一、初三物理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易错压轴题提优(难) 1.小明家买了一台太阳能热水器,他发现真空管是太阳能热水器的核心部件,那热水器内水吸收热量的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他把问题告诉物理小组的成员,大家一起做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热水器内水吸收的热量多少与环境温度有关; 猜想二:热水器内水吸收的热量多少与光照强度有关; 猜想三:热水器内水吸收的热量多少与真空管的材料有关。 (1)经查阅资料发现,真空管在内玻璃管的表面上涂有吸收涂层,用来吸收太阳辐射,其中太阳能属于__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经阳光照射,太阳能转化成内能,水从涂层吸收热量,水温升高,质量________,密度________(后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热水向上运动。 (2)实验小组在两根完全相同的真空管内装入初温、质量________的水,分别面对太阳光放入光照强度相同但温度不同的环境中,经过相同时间后测量水温,发现水温几乎相等。由此得出猜想一是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3)小组成员联系实际,想到夏天如果没有阳光,热水器的水温就较低,而冬天如果有太阳,热水器内水温就很热,于是他们得出结论:热水器内水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光照强度 ________(选填“无关”或“有关”)。 (4)在探究猜想三的实验中,该小组找到了三根外形相同但材料不同的真空管,给管内灌满水,面对阳光,每隔相同的时间检测罐内水的温度,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你建议他家应选择________制成的热水器。 【答案】可再生不变变小相同错误有关紫金管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再生能源是不需人为参与,可以循环再生的能源,如太阳能、水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等。 [2][3]水从涂层吸收热量,水温升高,水的多少没有变化,所以睡得质量不变,但由于水吸收热量,水的体积会增大,所以水的密度会变小。

机械能和内能相互转化

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 12.3 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 一、填空题: 1 ?如图1所示,将铁丝快速地反复弯折几次,然后用手指在弯折处触摸一下,有 的感觉,这是由于物体的内能__________ 的缘故。 2?如图2所示,在透明塑料盒的底部钻一个孔,将电子式火花发生器的放电针管紧紧地 塞进孔中,打开塑料盒盖,向盒中滴入数滴酒精,再将盒盖盖紧,然后揿动电火花发生器的 按钮。这时我们可以看到:盒盖____________ ,同时听到“呼”的一声响。在此过程中,酒精 燃烧后产生的燃气对_______________ 做功,燃气的 __________ 能减少,转化为 ____________ 的台 匕冃匕。 3 ?热机是将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的______________ 能转化为 __________ 能的装置。 4 .汽油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冲程是燃气对外做功的过程; (2 )曲轴旋转 ________ 周,活塞往复___________ 次; (3)压缩冲程中 ___________ 能转化为____________ 能;做功冲程中 __________ 能 转化为__________ 能。 5?如图3所示为热机工作时的某种程示意图,该冲程是 ______________ 冲程。图3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kg某种燃料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已知木炭的热值为 _ 3.4X 107j/kg, 其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0.3kg的酒精完全燃烧放出了 _________________ 9.0 x 106J的热量,则酒精的热值为; 5kg酒精的热值又是 多少呢?答:________________ 。 &热机的热效率较低,一方面是由于燃料的不完全燃烧而损失了部分能量,另一方面能量损失较大 的是____________ 冲程所释放的_______________ 带走了大量的热,以及在______________ 冲程中消耗部分能量 (1)活塞经历四个冲程:分别为____________ 和排气冲程,其中, 9?如图4所示,属于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U两手相搓 变暖和 D.向F压活塞使 气体軽度升高 图1 图2 A.锯木头时 锯子发热 阳光照射使 水温升高 )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导学案

12.4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 【观察思考】 一、探究做功能否改变物体的内能 (一)现象 1、活塞对空气,空气温度,内能,此过程转化为。 2、手对铁丝,铁丝温度,内能。 3、在水泥地面摩擦钢尺,钢尺克服摩擦力,钢尺温度,内能。 4、双手摩擦生热、擦燃火柴、切割机擦出火花、轮胎长时间行驶发生爆胎等等。 (二)归纳 1、以上事例中物体增加的内能是由转化而来的,即可以通过方式将 能转化为。 2、是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 (三)比较 1、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本质是内能的; 2、做功改变内能的本质是机械能为内能。 (四)逆向: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酒精燃烧产生的燃气对盒盖,燃气的转化为;即可以通过的方式,将转化为。 (五)应用 酒精燃烧后的高温燃气对瓶塞,燃气的温度,内能,瓶塞的机械能。 根据这一原理,可以制造出一种将转化为的机器——。 二、热机 (一)汽油机的工作循环 1、冲程:进气门,排气门,活塞向运动,燃料和空气的混合气体被吸入气缸; 第一次吸气需要由来完成。 2、冲程:进气门,排气门,活塞向运动,燃料混合气体被,温度,能转化为能; 第一个压缩冲程须由完成。 3、冲程:活塞快到气缸顶端时,打火,混合气体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向运动,能转化为能; 做功冲程外力。 4、冲程:进气门,排气门,活塞向运动,将废气排出气缸。 依靠飞轮、曲轴的完成。 (二)归纳 1、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包括个冲程,曲轴转动圈,飞轮转动圈,活塞

往复运动次,对外做功次。; 2、一个工作循环中,压缩冲程能转化为能,做功冲程能转化为能; 三、比较不同燃料放出的热量 (一)实验 1观察:比较花生和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 2、结论:质量的燃料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一般是的。 3、我们用来表示不同燃料完全燃烧时这种放热性能优劣。 (二)热值 1、定义:燃料燃烧放出的与燃料的之比,叫做这种燃料的。 2、比值含义:热值的大小等于质量某种燃料燃烧放出的。 3、公式:,变形公式:、。 4、单位: 5、物理意义:无烟煤的热值为3.4×107J/kg,表示。 6、热值表 ①不同燃料的热值一般是的,所以热值是的一种。 ②燃料的热值只与有关。 7、例题 把5kg、40℃的水烧开,需要完全燃烧多少kg的干木柴?(已知干木柴的燃烧值为1.2×107J/kg,外界为标准大气压,并且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 思考:实际使用中,需要的木材要大于0.105kg,为什么? 四、热效率 1、在实际利用燃料中,燃料很难燃烧,而且放出的热量不能被利用,有效利用的只是其中一部分. 2、热效率:的热量与的热量的比值(百分比).

最新物理九年级第12章《机械能和内能》复习教案

最新物理九年级第12章《机械能和内能》复习教案期末复 习 教学目标:巩固有关机械能内能知识,提高运用相关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机械能和内能 教学难点:用比热容概念分析有关问题 一、整理知识 (一)能的概念:一个物体能够 ,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能量的国际单位是。 (二)机械能: 1、动能: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叫动能,物体质量越 ,速度越 ,则物体动 能越大。 2、势能: (1)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物体质量越 ,被举得越 ,它的重力势能越大。 (2)弹性势能: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物体弹性形变 越 ,它的弹性势能越大。 3、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动能和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可以相互。 4、机械能:和统称为机械能。动能和势能转化过程中,若不考虑其它 量损耗,则总机械能不变。机械能=+。 (三)内能: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和 __________的总和。物体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______、 __________有关. 热运动:物体内所有分子的运动称为热运动。温度是物体所有分子的热运动整体剧烈程度的宏观表现。 (四)热传递:是指能量从物体传到物体或者从同一物体的____________部分传到部分的过程;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的____________的多少叫热量,单位。物体温度升高,内能;物体温度降低,内能。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 ,温度可能 ,可能 ;物体放出热量,内能 ,温度可能 ,可能。

(五)比热容: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表示。水的比热容为 ,它表示:。 (六)热量公式Q放= ;Q吸 = 。 二、典型例题: (例题1)1.图8-4是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1) 图8- 实验中你通过观察________知道动能的大小(2)实验中采用________________方法,使得铜球和钢球到水平面的速度相同.(3)图甲和丙,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 (例题2)在物理学中常提到“热”字,请将下列“热”的含义填入空格内。 (1)这盆水很热,这里的“热”是指。(2)物体吸热升温,这里的“热”是指。(3)摩擦生热,这里的“热”是指。 (例题3)小明在烈日当空的海边玩耍,发现沙子烫脚,而海水却很凉。同样,太阳光照射,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小明想:是不是沙子和海水吸热升温快慢不同呢?于是他从海边取一些沙子和海水带回家进行探究。小明在两个相同的玻璃杯中分别装上了相同质量的海水和沙子,同样用100W的白炽灯同时照射它们,并用温度计测出它们不同时刻的温度 值。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2)分析小明探究中收集到的数据,你可以得出什么探究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发现“夏天炎热的白天,海边的沙子烫脚而海水却凉”,请你用简单的语言 从日常生活中或自然中列举出一个类似的现象。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单元练习(Word版 含答案)

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单元练习(Word版含答案) 一、初三物理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易错压轴题提优(难) 1.某实验小组用图所示的装置粗略测量蜡的热值q,图中A桶内装有水,B为下部开了许多通气孔的罩子 (1)要完成本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天平、砝码和______; (2)罩子B的主要作用是______; (3)实验收集的数据为:A桶中水的质量为m水,水的初温为t1,末温为t2,蜡烛燃烧前的质量为m1,燃烧后的质量为m2。则蜡的热值q=______(水的比热容为c水); (4)实验测出的热值会比真实值偏小,造成这一偏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A.蜡烛没有完全燃烧 B.桶A中水的质量太多 C.桶A吸收了部分热量 D.蜡烛燃烧放出的热量一部分散失到空气中 【答案】温度计防止热散失21 12 () c m t t m m - - 水水 ACD 【解析】 【分析】 【详解】 (1)[1]测量蜡的热值时,根据 Q q m =放的原理进行实验,而蜡的质量用天平进行测量,燃烧焟放出的热量Q放在忽略热散失的情况下,等于A桶中内水吸收的热量,而Q吸=c水m(t- t0),所以还需要温度计来测量温度。 (2)[2]罩子B的作用是防止蜡燃烧放出的热量散失到空气中。 (3)[3]由题意知,水吸收的热量 Q吸=c水m水(t2-t1) 而Q吸=Q放,那么蜡的热值 21 1212 () c m t t Q q m m m m - == -- 水水 放 (4)[4]据 Q q m =放,实验中造成测量的热值比实际值偏小的原因有:蜡烛没有完全燃烧,造

《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教学设计(1)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教案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 【学习目标】 1、通过活动,认识到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是其他形式能向内能的转化过程;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 【学习重点】 从生活实例中认识,并能用实例说明做功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一、课前自主学习: 1给你一块冰,你有哪些方法可以使它熔化? 2、寒冷的冬天,为了使手暖和起来,你常采用什么方法? 3、在瓦特的故乡——格林诺克的小镇上,家家户户都是生火烧水做饭。有一次,他在厨房里看烧开水。起初,水壶的壶盖很安稳,隔了一会儿,水快开了,暮地,壶里的水蒸汽冒出来,推动壶盖跳动了。蒸汽不住地往上冒,壶盖也不停地跳动着,瓦特观察好半天,感到很奇怪,猜不透这是什么缘故,就问祖母说:“什么玩艺使壶盖跳动呢?”根据你的预习,你能帮瓦特的祖母回答吗?答: 总结:以上材料说明_____ _是改变物体的内能一种方式,_ _____是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 二、课内互动学习: 一、讨论课前准备 1、将铁丝快速地弯折十余次,然后用手指触摸弯折处,感觉_____,说明铁丝的内能_______了(“增加”、“减少”或“不变”),______能转化为_____能,仅凭铁丝温度升高内能增大这一现象,______(能或不能)断定是通过热传递方式还是做功方式来实现的,说明做功与热传递对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等效的。 二、实验探究做功如何改变内能 1、演示压缩空气引火仪的实验 在厚壁玻璃管的底部放一小撮干燥的棉絮,用力将活塞迅速下压,实验中看到___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自行车轮胎打气时,打气筒也会_______,这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缘故。搓搓手会感觉热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钻木取火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结论:通过以上活动可知: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温度__ __,内能____ __,实质是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 2、演示点火爆炸 ⑴在透明塑料盒的底部钻一个孔,把电子式火花发生器的放电针管紧紧地塞进孔中,打开塑料盒盖,向盒内滴入数滴酒精,再将盒盖盖紧,然后揿动电火花发生器的按钮,发现盒盖被_____,在此过程中,酒精燃烧,把酒精的_____能转化为燃气的_____能,然后,高温高压的燃气对外做功,推动盒盖,燃气的____能减少,转化为盒盖的_____能。 ⑵在试管中装适量的水并将瓶塞盖紧,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底部,一段时间后,发现瓶塞被水蒸气_____,水蒸气的____能转化为瓶塞的____能,水蒸气的温度____,发生______ 现象,所以在试管口周围会

机械能和内能精选练习题

第12单元 机械能和内能 1、“跳远”是一项常见的体育运动,跳远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都是先助跑一段距离后才起跳,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增大了跳远运动员的惯性 B.减小了跳远运动员的惯性 C.增大了跳远运动员的动能 D.减小了跳远运动员的动能 2、如图所示,小刚对子弹击穿木板靶心前后子弹能量变化的问题进行了思考,有如下四点看法:(1)动能减少,是因为有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2)动能减少,是因为子弹的机械能增加了 (3)动能减少,是因为子弹克服摩擦做了功 (4)子弹机械能不变 在他的看法中,正确的有( ) A .1点 B.2点 C.3点 D.4点 3、下面的四幅图中属于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的是( ) 4、为了探究能量转化,小明将小铁块绑在橡皮筋中部,并让橡皮筋穿入铁罐、两端分别固定在罐盖和罐底上,实验装置做好后让它从不太陡的斜面上滚下,发现橡皮筋被郑紧了,接着铁罐居然能从斜面底部自动滚上去!以下有关能量转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 A.铁罐在斜面上从最高处滚到最低处,主要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B.铁罐在斜面上从最高处滚到最低处,主要是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C.铁罐在斜面上从最低处滚到最高处,主要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铁罐在斜面上从最低处滚到最高处,主要是弹性势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5、如右图,先用绳子把一个铁锁悬挂起来,然后把铁锁拿近到自己的鼻子,松手后,铁锁向前摆动又摆回来。有关铁锁在摆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铁锁回摆后能碰到鼻子,因为铁锁的机械能始终不变 B .铁锁下降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 .铁锁上升到最高点,重力势能最小 D .铁锁下降到最低点,动能最小 6、在大型游乐场里,小明乘坐如图所示匀速转动的“摩天轮”,正在向最高点运动,对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明的重力势能保持不变 B .小明的动能保持不变 C .小明的机械能守恒 D .小明的机械减少 7、如图所示的情景是一种游戏,叫蹦极,游戏者将一根有弹性的绳的一端系在身上, 另一端固定在高处,从高处跳下,图中a 点是弹性绳自然下垂绳下端的位置,c 点的游 戏者所到达的最低点,对于游戏者离开跳台至最低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游戏者的动能一直在增加 B.游戏者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 能 C.游戏者通过a 点后,他具有弹性势能 D.游戏者到c 点时,他的动能为零 8、关于物体内能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晒太阳使身体变暖,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的 B.热量总是由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 D .子弹水平穿过 苹果的瞬间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单元测试与练习(word解析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单元测试与练习(word 解析版) 一、初三物理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 易错压轴题提优(难) 1.小明利用如图装置研究做功与能量的转化关系。重物通过细绳与木块相连,细绳不可伸长,AQ 为水平面,AP 段长为L ,表面光滑;PQ 段粗糙,实验开始时,木块的细绳拉直,质量为M 的木块位于P 点,质量为m 的重物恰好置于地面,将木块从P 向右拉至A ,放手后木块向左运动,最终停在B 点,PB 长为x 。不计空气阻力、滑轮摩擦。 (1)木块在AB 段运动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做功为(用字母表示)___________;木块经过PB 段内能______________(选填“不变”、“增大”或“减小”); (2)观察实验并联系生活实际,小明提出猜想:重物和木块获得的总动能与重物重力做功多少有关。他提出猜想的生活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 (3)为了验证猜想,小明做了以下实验,重物100g m =,木块900g M =,改变木块从P 点右移的距离L ,测得一组数据,记录如下:(g 取10N/kg ) 序号 1 2 3 4 5 6 PA 的长/m L 0.1 0.15 0.2 0.35 0.45 0.5 木块在P 点的速度平 方()221/m s v -? 0.2 0.3 0.4 0.7 0.9 1.0 ①已知物体动能的表达式为212 mv ,分析重物和木块获得的总动能与重物的重力做功的多少,可知猜想是__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在AP 段滑行的过程中,该系统(重物和木块)的机械能____________(选填“守恒”或“不守恒”); ②利用实验信息分析,当0.7m L =时,木块M 在P 点获得的动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J ; (4)如果上述结论具有普遍性,则一个物体从高为h 的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不计空气阻力,物体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v =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答案】mgL 增大 物体下落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 正确 重物和木块获得的总动能与

机械能和内能知识点总结

能量与热量的计算 一.机械能 1.能量: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说明它具有能量(做功必然有能量,但有能量并不一定正在做功。就好比能花钱就一定有钱,但有钱并不一定正在花钱)。能够做的功越多,具有的能量越大。 2.能量的单位:焦耳,J,常用单位kJ 3.生活中常见的能量:太阳能,风能,水能,核能 4.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能够做功,所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动能的决定因素:质量和速度注意:(1)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具有动能的物体一定在运动 (2)惯性是物体的属性,由质量决定;动能是物体的运动状态,由质量和速度共同决定 (3)动能与参照物有关 5.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重力势能的决定因素:质量和高速度(高度具有相对性,所以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高中再细讲) 6.弹性势能: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做弹性势能。弹性势能的决定因素:形变和弹性 7.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总量不变。 二.分子动理论 1.一切分子都由大量分子组成,分子间有空隙,气体的空隙最大,固体的空隙最小。 2.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这种运动称作分子热运动 3.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三.内能 1.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综合称作内能,内能是物体的内能,只考虑一个分子的动能和势能是没有意义的 2.内能的特点:任何温度下物体都具有内能,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3.改变内能的方式:热传递和做功 4.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 (1)内能由分子间相对距离和无规则运动决定,与物体的机械运动无关 (2)内能研究物体内部分子的运动状态,机械能研究整个物体 (3)内能和机械能相互独立 (4)内能和机械能可以相互转化 四.比热容,热量 1.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改变的多少可以用热量来度量 2.注意温度、内能、热量的区别 3.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体升高(或降低)1o C所吸收(或放出)放入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c表示,单位:J/kg.o C,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如:水的比热是 4.2×103J/kg.o C表示质量是1kg的水,升高1o C吸收的热量是4200J。 4.比热是物质的特性,不同物质的比热一般不同,物质的比热固定不变 5.热量的计算:Q=cmΔt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