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电力发展未来十年展望

我国电力发展未来十年展望

我国电力发展未来十年展望
我国电力发展未来十年展望

我国电力发展未来十年展望

关于2020年的电力规划,首先应对电力需求、建设规模、电力结构及其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深人的研究。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到2020年要使我国国民经济再翻两番这一目标,是我们电力发展规划的依据,也是目标。电力的发展及其供应,要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顺利进行,要为国民经济翻两番提供电力的可靠保证。关于到2020年的电力电量需求预测及供应的规划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例如全面小康社会对于电力的需求分析就涉及到社会各行各业各部门各单位,需要做大量的调查研究,进行地区和国际的比较,及历史资料的分析对比研究工作,并做定性、定量的分析,其工作量是非常大的,需要进一步组织力量进行研究。但是对于2020年或更远的电力长期需求和供应的分析工作,在90年代以来政府部门、研究单位和学校以及一些公司,国内与国际组织都陆续的开展了研究工作,进行了预测分析,并且已取得相当重要的研究成果,留下大量的研究资料。

根据已有的一些研究成果和资料分析,预计到2020年全国需要的发电量为4.3万亿kWh,相应的装机容量为9.5亿kW左右。这与今后20年GDP平均增长速度为7.2%基本上是相适应的。电力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关系,根据1980年到2000年的20年的统计,其电力弹性系数约为0.82,也是基本吻合的。而且这一预测值也基本上在以前各种预测值的范围内。

到2020年全国达到4.3万亿kWh的电量,相当于全国人均占有电量约为2900kWh(按预测2020年全国人口数为14.7亿人),这只比2000年世界人均电量2500kWh略高,相当于美国50年代初,英国60年代初的水平,且比西班牙1982年人均占有电量(3100kWh)还低。而西班牙的用电水平是作为我国电力水平国际比较的参照量之一。

考虑到预测时期内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因此对2020年的发电量预计值,可取在3.8万亿、4.3万亿、4.7万亿kWh的高、中、低3个方案,相应发电装机容量将在8.5亿、9.5亿、10.5亿kW之间,而把4.3万亿kWh的发电量和9.5亿kW的装机容量,作为达到全面小康社会所需要和保证20年内GDP再翻两番的基本方案。

根据上述预测,今后20年内,中国电力发展的任务将是十分艰巨的。从2000年起到2020年的20年内需要增加装机容量将在6.3亿kW,平均每年要新增装机容量3000多万kW,如再考虑期间还有大量寿命期已到需要更新改造的设备,其建设规模将更为巨大。如何保证中国电力的可持续发展将是一个非常重要与迫切问题,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对其能源供应、电源结构、电网结构技术进步、环境保护等进行全面研究。

关于电力可持续发展的展望

实现电力可持续发展,目的在于扩大可靠的和能支付得起的电力供应,同时减少负面的健康与环境影响,重点在于优化电源结构、扩大供应范围、激励提高效率、加速再生能源的利用。推广先进技术的应用等方面。

我国的电力结构将包括电源结构、电网结构、电力的产业结构和电力技术结构。而电源结构则更大程度决定于能源结构,电网结构决定于电源布局与负荷分布,产业结构则决定于企业发展战略,技术结构则随科技进步、装备水平等而变动。

---------------

目前,从总体上说,我国平均的电力供应水平低,到1999年我国人均发电量979kWh,只为世界平均水平2479kWh的39%,为OECD发达国家8348kWh的12%;我国民用电比例更低,2000年我国人均生活用电为132kWh,只占总消费电量的13.7%,而发达国家达30%以上,按此推算,则相差近20倍;从电力占终端能源消费比例来看,1999年我国占10.9%,而OECD 国家为19.2%,相差近1倍。从上述人均占有电量,人均生活电量和电力占终端能源消费比例3个指标,可以明显看出我国电气化处于较低水平。而电力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桥梁,电气化水平低也就意味着社会总体的能源转换效率低,也是造成森林砍伐、水土流失,生态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为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快电力的发展,提高电气化程度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而在发展电力的同时,必须重视电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为此,要重视电力自身结构的调整。目前我国电力自身结构中突出的问题:

①电源与电网相比较而言,电网相对落后于电源的建设,电网结构薄弱损耗大。

②在电源结构中,水电及新能源发电比重较低,水电开发程度低,到2000年水电容量开发率为20%,电量开发率仅12%,远低于世界平均水电开发率20%;核电和新能源比重极小,特别是核电到2000年仅为210万kW,仅为总装机容量的0.66%,电量的1.2%,而世界平均占到16%左右,从能源投人量来看,中国核能投人只占电源的1.3%,而世界平均水平为20.2%(1999年)。

③发电设备技术结构不合理,调峰能力弱;技术经济指标差。在火电机组中,燃气轮机比例低,3亿kW多的机组中,燃机只有70。多万kW,燃机最大机组只有E级水平、单机17万kW。在电力能源结构中,1999年天然气只占0.4%,而世界平均水平为18.8%(1999年);我国煤电的比重大,且机组技术装备水平较低,特别是超临界大机组,我国到2001年底只有780万kW,约占电力工业宏观管理火电机组容量的3%,加上在建容量也不到5%,而日本、俄罗斯等国超临界大机组比重大,如日本占到60%左右。至于调峰能力弱,主要由于火电机组的调节性能差,燃气轮机容量少,特别是抽水蓄能机组比例低。我国2000年统计抽水蓄能电站容量只有550万kW,占全国机组容量的1.8%,而世界平均水平达到3%左右。以上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今后20年内,根据我国能源结构及分布特点,要予以调整,并要按实现电力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好相应的规划工作。

2020年我国电源结构规划设想

根据我国能源结构的状况,我国电源结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直到2020年都将以煤电为主,这是难以改变的。但为了努力减少电力对大气的CO2排放及,必须要尽可能降低煤电的比例,尽可能的早开发、多开发水电,并尽快增加核电、天然气及可再生新能源发电的比例。根据世界电力发展规律并结合中国的资源和技术供应情况,对2020年的电源结构的规划设想是:在9.5亿kW中,煤电为6亿kW,占63%(电量3万亿kWh,占4.3万亿kWh的70%);水电2亿kW,占21.1%(电量为7000亿kWh,占16%);另有抽水蓄能电站2500万W,占2.6%;核电4000万kW,占4.2%(电量2600亿kWh,占6%);气电7000万kW,占7.3%(电量3000亿kWh,占7%);新能源1500万kW,占1.5%(电量400亿kWh,占1%)。

(1)、煤电发展。

到2020年约为6亿kW,占总装机9.5亿kW的63.1%,发电址3亿kWh,占总电量的70%,比2000年火电装机的74.4%和电量的81%下降11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降0.5个百分点;相应的发电量约3亿kWh需耗原煤约14亿t,占2020年原煤预计产旦20~22亿t的64%~70%左右。

这种电源结构是由我国的能源结构决定的。在世界化石燃料中,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其结构不断发生变化,其中煤炭比重在下降,油气比重在上升,世界平均从50年代初的煤占60%下降到90年代的初的30%,到1998年世界第一次出现全球天然气消耗占能源的比例超过了煤炭的比皿,到1999年煤下降到24.95%,而气上升到26%。但我国却不然,我国在化石燃料资源中,气的比重比世界平均水平低得多,因此我国能源一直以煤为基础,煤在能源中的比重一直踞高难下,1949年我国煤炭在能源中的比例为100%,随后逐年下降,但速度缓慢,到1990年煤仍占76.2%,直到2000年仍为67%,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40多个百分点。根据初步分析,即使到2020年,我国煤在能源中的比重也在55%以上,而煤主要用于发电,因此在2020年煤电在全部发电量中占70%的预计也是难以再有大幅度下降的。

由于煤电的比重大,所以在进行电源规划时,特别是进行燃媒电站规划时,必须同时做好煤炭发展和运输的规划,将煤、电、运和环境保护的规划统一起来。协调发展。为了减轻电煤对运输的压力,因此要高度重视煤炭基地的煤电联合开发和外送电网的建设。特别是山西、陕西、宁夏、内蒙、贵州、东四盟等煤电基地的开发,要努力实现开发体制上的创新。这几个煤电基地可装机容量在1.5亿kW以上,如山西煤藏丰富,1997年的保有储量是2600多亿t,占全国的1/4,根据其水量可建2000万kW以上,蒙西根据其水量,规划可建6000万kW,东四盟可建2500万kW,陕北基地可建1000万kW,宁夏1000万kW,贵州规划3000万kW 等等。煤电基地的电站建设规模,主要受水的制约,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空冷机组,以节约电厂用水,现在我们已掌握20万kW空冷机组的制造技术,30万kW的空冷机组正准备实施,60万kW的空冷机组要尽快掌握,并在煤电基地推广应用。

在大规模的燃煤发电站建设中,一定要高度重视技术装备的科技进步,要积极推广高效、经济、清洁、可靠并具有较好调节性能的装备的应用。要积极推广使用超临界和超超临界的发电设备,首先要在东部沿海的港口、路口电厂中推广应用,并要努力加快发电设备制造供应上的国产化、本地化。使发电热效率由目前一般亚临界机组的37%左右提高到45%左右,并要使火电设备的调峰能力达到50%以上,此外要高度重视燃煤电厂的环保问题与清洁燃烧。我国现有火电厂的单位发电量的CO2、SO2、NO2,的排放量明显高于发达国家,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我国火电厂每发1kWh电的SO2排放比日本高出6.678,NO2高3.82g,CO2高0.93g。这涉及到发电热效率和脱硫、除氮等电力环保以及煤的清

洁燃烧等技术装备的推广应用问题。目前我国火电厂中装有脱硫设备的只有500多万kW,不到火电容量的2%,而发达国家的火电厂一般都装有脱硫装置,因此今后必须严格按国家规定,对含硫量超逐步推广循环流化床(CFBC)和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等清洁煤燃烧技术,这对于我国大规模建设燃煤电厂来说更为迫切。因此必须抓紧“十·五”期间的白马30万kW的CFBC和山东烟台的30~40万kW的IGCC的示范工程试点,尽快总结经验,并实施国产化。

上述高效、清洁、节水、经济的电力技术装备的国产化和充足的供应,这是实现我国电

力的可持续发展和保障电力的可靠经济供应的基础与前提。

(2)水电发展。

到2020年水电要达到2亿kw,占总装机容量的21.1%,电盘7000亿kWh,占总电量的16%;抽水蓄能电站装机达到2500万kW,占到总装机容量的2.6%,比2000年装机比重的24.9%下降了1个百分点,电量比重的17.8%下降1.8个百分点。但水电开发率已由2000年装机开发率的21%提高到2020的53%,电量开发率相当由12.6%提高到36%,都超过目前世界平均水平。

我国水电开发速度比较慢,从1910年开始,经过90多年的开发,到2000年水电开发率只有12.6%,只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多一点,因此优先并加快开发水电,仍然是我国电力发展的基本方针,也是西部开发、西电东送的主要内容。争取在20年内将中部水电基本开发完,西部的大型水电也得到较大程度的开发,即到2020年东部地区、中部的湘西、长江中游、红水河以及西部的乌江、澜抢江中下游和金沙江下游段、黄河上游基本开发完毕,容量在1.2亿kW左右,其中包括如红水河的龙滩、大藤峡,乌江的构皮滩、彭水,清江的水布娅,沉水的三板溪、金沙江的溪洛渡、向家坝,大渡河的瀑布沟,雅碧江的锦屏一、二级,澜沧江的小湾、糯扎渡、景洪,黄河上游的公伯峡、拉西瓦、黑山峡以及乌东德、白鹤滩、独松等等,另外还有一批中型水电站将在20多年内建成。

另外为了适应系统调峰要求,我们还要建设相当规模的抽水蓄能电站。比照世界平均抽水蓄能电站占总容量的测算,我国抽水蓄能电站到2020年应达到。2500万kW以上。这就要求20年内建设抽水蓄能机组约2000万kW,约需上百台的20万kW级的抽水蓄能机组,因此水头在200.左右,20万kW级大型蓄能机组成套设备要抓紧研究并实现国产化。

(3)核电发展。

到2020年,规划核电容量约为4000万kW,占总装机的4.2%,发电量的6%,比2000年1.2%上升约5个百分点,使电源结构有所改善。

我国核电起步不晚,发展缓慢。2000年只有210万kW,到2002年末为370万kW,加上现在在建规模也只有870万kW。在“十·五”期间内计划开工600~800万kW规模的核电,已过去2年,至今一个也没有批准开工。

然而,核电是一个“安全、可靠、高效、经济、清洁”的电力,是实施电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方面。这也是全世界438座核电站运行近一万堆年的实践所证明了的。核能是目前世界电力技术发展水平下,技术上成熟、可以大规模用以替代矿物燃料电站。

并能有效地作为减少向大气排放CO2的根本措施。我国政府已承诺了控制的CO2排放的“京都协定书”,因此今后20年内必须高度重视我国核电的发展。特别在沿海能源短缺、环境容量有限的地方,更应积极加速核电发展。现在我们,己选核电厂址在4000万kW左右,

从现在开始抓紧到2020年使我国核电达到4000万kW是有可能的,但任务十分艰巨。而在进人21世纪后的世界核电复年兴的浪潮,应当是一个有力的促进。

首先是要在思想认识上,上下左右要统一。同时要加快核电成套设备的国产化和设计自主化的步伐,使核电设备制造尽快实现国产化和本土化,以大大降低核电造价,并确保安全可靠性,提高运行的负荷因子,大幅度降低核电上网电价,使之具有与煤电同等的竞争力。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现在的广东岭澳电厂和秦山二期60万kW核电我们看到了希望。

在2020年以内建设的4000万kW核电站,在技术路线上建议原则上仍坚持以原定的100万级压水堆的路线,并充分吸取国际上的技术进步和改造的经验。具体堆型可在明确安全、经济及国产化率的条件下,通过国际标准来确定,并用以批量建设100万级核电站。这是充分发挥现有核电制造能力和建设、管理方面的经验,尽快实现核电设备供应和建设、管理上的国产化的重要条件之一,是使我国核电”既安全,又经济”的可行路线。与此同时,还要在核电技术上加强开发研究,跟踪国际的先进技术,努力发展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堆型的核电,争取在20年内建设示范堆型,为20年后批量过渡到新一代堆型做好技术供应的准备。

(4)气电发展。

规划到2020年燃气发电的容量达7000万kW,占总装机容量的7.3%,电量约3000亿kWh,占总电量的7%。这将使20年内燃气轮机组的比重提高6个百分点多,使电源结构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由于我国天然气资源相对贫乏,再加燃气轮机制造技术落后,所以在世界各国燃气轮机快速发展,在电力比例中很快上升时,我国仍处于很低水平。随着我国“西部开发”“西气东输”及海洋气和进口天然气的计划的启动,在“十·五”期间,国家计划安排建设10个电站23台燃气轮机联合循环机组,约800万kW,并拟打捆招标,实现技术转让,引进国外先进的F 型35万KW级的燃气联合循环机组的制造技术,这可为今后我国气电的发展打下基础。

根据石化部门规划,到2020年全国天然气用量约2000亿澎,其中进口约600亿矽。根据建设部的能源密度最大的能贵,核电是预测到2020年全国天然气用于民用的约937亿m3,即约1000多亿m3可用于工业与发电,先初步按800亿m3用于发电能源系统,即其中700亿m3用于常规发电,100亿m3用于分布式发电系统,一共约可建7000万kW左右的电站。

燃气轮机能否很快发展、达到预期的目标,关键在于天然气和燃气轮机设备供应的保证与天然气价格问题。我们规划中希望天然气发电比重的进一步提高,这也是电力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但同时也要理顺能源价格体系,…使天然气发电能与其他煤电、核电等电力相比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使气电成为可支付得起的电力,这同样也是电力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5)新能源发电。

规划到2020年达到1500万kW,占总装机的1.5%,发电量400亿kWh,占1%。新能源发电主要包括风力发电、潮汐发电和太阳能发电,也包括地热发电和垃圾、生物质能发电等。

人类保护环境的较好出路是大力发展再生能源的利用,而再生能源利用的最好形式是通

过发电系统,将新能源转化为电能。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能源发电是发展速度最快的一个新领域,虽然目前新能源只占总能源的2%左右,犹如一百年前的石油工业也只占商品能源的2%(1912年)。在新能源发电中,近20年内重点抓好风力发电。我国风力发电1986年起步,到1990年为0.41万kW,2000年为34.7万kW.10年间平均每年递增55%,其发展速度是很快的。从2000--2020年,按年增20%左右来安排,则到2020年风力发电可达1500万kW左右。

风电场的发展,关键在于风电设备国产化和规模化,增大单机容量到2000kW左右,形成规模经济,从而将风电场造价降下来。目前国内正在生产600kW和660kW的风机,同时正在引进生产1300kW的风机。正如欧洲的风机由20世纪70年代的100kW提高到现在的2000kW,风力发电成本由1970年的16美分/(kWh)下降到1999年的6美分/(kWh).再加政府政策的支持,风力发电有可能成为具有一定竞争力的电能。

其他新能源发电是太阳能发电,目前和今后20年内主要用于解决边远无电地区居民的供电。我国光伏电池产量和安装容址仅为世界的1%左右,我国目前初步统计太阳能单晶硅电池和非晶硅电池产旦在5MW,而世界光伏电池装机容量已达1500MW,光伏电他的能源转换效率已达16%~17%,且其造价和电价也大幅度降低。我国“十·五”规划高效晶硅太阳电池工业化生产达到年30MW的生产能力,发电容量达到5.3万kW;并规划开发5座3~5MW的屋顶并网发电系统和2座10~20MW的大型并网系统电站;以及开发薄膜太阳电池生产技术,建立0.5MW的实验生产线。这些都预示着到2020年我国太阳能电池发电会有一个大的发展,对于解决边远无电地区的电网所未及的用电问题,将会起重要作用。

关于地热发电,我国已探明地热可用于发电的为150万kW(现已开发3.2万kW),“十·五”规划中,要建立KW级高温地热发电示范工程以及促进热泵技术的开发及产业化,以进一步充分用好地热资源。

关于海洋能源我国也有很丰富的资源。据统计为4.6亿kW,其中潮汐能1.1亿kW(技术可开发2000多kW),温差、波浪和潮能等约2.4亿kW(技术可开发约为1.6亿kW)。现在我国潮汐发电装机已有1.1万kW,十五期间拟开发万千瓦级潮汐电站示范工程,并完成波浪发电示范装置。海洋能的使用也有广阔前景,特别对解决海岛地区的供电供水等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质能潜力巨大。据农业部评估,我国生物质能资源约为7亿t标煤。沼气等生物质能气化发电,十五期间拟建立3~5MW级的发电示范工程;生物质液体燃料技术,也拟在十五期间建立规模为100t/年的液体燃料示范工程;此外还有城市垃圾焚烧发电等。使多种生物质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既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又可增加能源的供应,是电力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一环,预计在今后20年内都会得到很快的发展,并成为电力供应的补充。

企业展望未来_共10篇.doc

★企业展望未来_共10篇 范文一:企业未来该如何发展?中小企业未来该如何发展?2014年,国内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突破8亿大关,在这个离不开计算机的高科技时代,消费者对于互联网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对网上信息的识别要求也越来越高。消费者在选择企业服务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服务时,通常是先经过网络搜索到企业网站,了解企业的相关简介来选择。据数据调查显示,超过三分之二的人是在互联网上网查询企业的电话和地址的。假如企业没有网站或者是搜索引擎无法搜到,无形中错过了许多潜在客户。而在这个越来越要的互联网时代时代,企业官方网站的建设、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效益。 对于很多中小企业来说,怎么才能打造一个优质的、容易被客户找到的网站呢?用户如何找到企业网站 许多中小企业在设计网站时,把重点放在建设网站的展示内容,而忽略了用户如何找到企业网站的功能。用户能找到企业的网站,是了解企业的前提。由于网站在搜索引擎中排名总是靠后,访问量低,网站逐渐成为了形式化的内容,最终被弃用。所以做一个好的企业网站,要考虑到网站优化问题,提高网站排名,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网站的价值和商机,这也是网站制作的基础和要点。 网站给用户的第一次印象 普遍用户访问网站的第一印象有三点:访问速度要快(网站的服务器好)、网站风格有利于客户体验,内容规划详略得体。 首次访问企业网站时,网站的速度是很重要的。网速既影响了网站排名,又关系到企业网站传递给用户的第一印象。如果企业网站网速慢,下一步就是用户关闭页面,搜索同行业企业网站。 很多中小企业在设计网站时,为了节省成本,套用同行网站模板,缺乏独特的网站风格,这样企业网站会给客户印象大打折扣甚至无法留下深刻印象。所以,中小企业在建设网站时,要突出自己的企业文化个性,有利于用户体验。 网站内容方面要详略得当,做到用户对网站整体的内容有耐心,具体产品业务内容有兴趣

智能电网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第33卷第13期电网技术V ol. 33 No. 13 2009年7月Power System Technology Jul. 2009 文章编号:1000-3673(2009)13-0001-11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志码:A 学科代码:470·4054 智能电网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张文亮,刘壮志,王明俊,杨旭升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海淀区 100192) Research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Smart Grid ZHANG Wen-liang,LIU Zhuang-zhi,WANG Ming-jun,YANG Xu-sheng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Haidian District,Beijing 100192,China) ABSTRACT: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electric power grid is smart grid, which include such features as flexible, clean, secure, economic, friendly and so on. The concept and fun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mart grid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firstly; then the progress of research on smart grid home and abroad as well as the relation between key technologies and smart gird are analyzed in detail, and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Agent based distributed cooperation, control, simulation and decision-making, system integeration of distributed enengy, knowledge based comprehensive decision support are the key development trend of smart grid in future. The construction of smart grids in China is a very complicated system engineering, for this reason some concrete suggestions are made, such as fully taking advantages of integrated management, carrying out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smart grids in China; drafting pilot plans and implementation schemes; coordinating secure and economic operation of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paying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oretical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 overall considering the planning, construction, renovation and technology upgrating of power grid, to push the research and construction of smart grid in China actively and orderly. KEY WORDS: smart grid;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multi-agent technology;knowledge based decision support 摘要:具有灵活、清洁、安全、经济、友好等性能的智能电 网是未来电网的发展方向。首先介绍了智能电网的概念和功 能特点,详细分析了国内外智能电网的研究进展,对重点关 键技术与智能电网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指出基于Agent的分布式协调、控制、仿真与决策技术,分布式能源 的系统集成以及基于知识的综合决策支持是未来智能电网 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中国特色智能电网的建设是一项高度 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此文章提出了积极有序地推进智能电网 研究及建设的具体建议,包括:发挥一体化管理优势;开展 我国智能电网架构设计;制定试点方案及实施计划;发输配用电的协调安全与经济运行;注重理论和技术创新与应用;统筹考虑电网规划、建设、改造和技术升级等。 关键词: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多Agent技术;基于知识的决策支持 0 引言 随着全球资源环境压力的不断增大,社会对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和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日益提高。同时,电力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用户对电能可靠性和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要求未来的电网必须能够提供更加安全、可靠、清洁、优质的电力供应,能够适应多种能源类型发电方式的需要,能够更加适应高度市场化的电力交易的需要,能够更加适应客户的自主选择需要,进一步提高庞大的电网资产利用效率和效益,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为此,以美国和欧盟为代表的不同国家和组织不约而同地提出要建设灵活、清洁、安全、经济、友好的智能电网,将智能电网视为未来电网的发展方向。 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伊始,就提出了以智能电网为核心的美国能源战略。奥巴马政府把减少碳排放作为国家战略,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体系,实施温室气体总量控制:一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强用户侧管理,减少能源进口总量,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二是以建设智能电网为载体,实施新能源产业战略,实现美国经济振兴,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和国际金融危机;三是通过联邦经济刺激计划等手段,对符合国家智能电网发展目标的企业给予资金支持和补贴,引导企业在国家战略目标框架内开展智能电网研究与实践。2009年4月16日美国政府公布智能电网技术投资计划,希望推动智能电网的开发,将划拨34亿USD用于智能电网技术开发,划拨6.15亿USD用于智能电网的演示

我国电力系统现状和发展趋势

. .. . 我国电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班级: 姓名: 学号:

我国电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 关键词:电力系统概况,电力行业发展 1.前言 中国电力工业自1882年在诞生以来,经历了艰难曲折、发展缓慢的67年,到1949年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仅为185万千瓦和43亿千瓦时,分别居世界第21位和第25位。1949年以后我国的电力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1978年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712万千瓦,发电量达到2566亿千瓦时,分别跃居世界第8位和第7位。改革开放之后,电力工业体制不断改革,在实行多家办电、积极合理利用外资和多渠道资金,运用多种电价和鼓励竞争等有效政策的激励下,电力工业发展迅速,在发展规模、建设速度和技术水平上不断刷新纪录、跨上新的台阶。装机先后超过法国、英国、加拿大、德国、俄罗斯和日本,从1996年底开始一直稳居世界第2位。进入新世纪,我国的电力工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一、发电装机容量、发电量持续增长:“十一五”期间,我国发电装机和发电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0.5%、10.34%。发电装机容量继2000年达到了3亿千瓦后,到2009年已将达到8.6亿千瓦。发电量在2000年达到了1.37万亿千瓦时,到2009年达到34334亿千瓦时,其中火电占到总发电量的82.6%。水电装机占总装机容量的24.5%,核电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2.3%,可再生能源主要是风电和太阳能发电,

总量微乎其微; 二、电源结构不断调整和技术升级受到重视。水电开发力度加大,2008年9月,三峡电站机组增加到三十四台,总装机容量达到为二千二百五十万千瓦。核电建设取得进展,经过20年的努力,建成以山、大亚湾/岭澳、田湾为代表的三个核电基地,截至2008年底,国已投入运营的机组共11台,占世界在役核电机组数的2.4%,装机容量约910万千瓦,为全国电力装机总量的1.14%、世界在役核电装机总量的2.3%。高参数、大容量机组比重有所增加,截止2009年底,全国已投运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21台,是世界上拥有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最多的国家;3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占全部火电机组的比重提高到69.43%,火电机组平均单机容量已经提高到2009年的10.31万千瓦。在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火电装机容量中,供热机组容量比重为 22.42%,比上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 三、电网建设不断加强。随着电源容量的日益增长,我国电网规模不断扩大,电网建设得到了不断加强,电网建设得到了迅速发展,输变电容量逐年增加。2009年,电网建设步伐加快,全年全国基建新增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41457千米,变电设备容量27756万千伏安。2009年底,全国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39.94万千米,比上年增长11.29%;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17.62亿千伏安,比上年增长19.40%。其中500千伏及以上交、直流电压等级的跨区、跨省、省骨干电网规模增长较快,其回路长度和变电容量分别比上年增长了16.64%和25.97%。目前,我国电网规模已超过美国,跃居世界首位; 四、西电东送和全国联网发展迅速。我国能源资源和电力负荷分布的不均衡性,决定了“西电东送”是我国的必然选择。西电东送重点在于输送水电电能。按照经济性原则,适度建设燃煤电站,实施西电东送;

电力行业发展趋势

电力行业的发展趋势 国际发展趋势 近年来世界上由于新技术的应用,对环境越来越重视,加上私有化的浪潮,正在重新塑造电力工业,使电力工业在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工业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归纳世界电力工业发展趋势有以下几点: 1. 电力工业的市场化体制改革 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从美国和英国发动的电力工业市场化体制改革,即所谓自由化、民营化、放松管制、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机制。 电力部门的"自由化"及其伴生的"民营化",它的优点和缺点并存,因为电力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公用事业,任何政府都不会让它只处在市场控制之下。"自由化"和"民营化"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目的是为了保证可靠、长期充足的电力和优质的服务、合理的价格、符合环境标准、面向更广泛的用户。这种改革能否成功,尚须拭目以待。 2. 更加广泛地使用电力 世界上至少今后20~30年还将主要靠化石燃料提供能源,但化石燃料利用会造成环境污染,排出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为了解决这个矛盾,要求更加广泛的使用电力。我国早在1985年提出能源工业的发展要以电力为中心;1995年又提出能源建设要以电力为中心,这个方针与世界潮流是一致的。 --从发达国家几十年的实践来看,电力增长越快,总的能源需求增长越慢;电力占终端能源比重越大,单位产值的能源消费(即能源强度)越低; --电力工业是最能清洁利用化石燃料的部门,也是效率最高地利用化石燃料的部门,发达国家几乎把污染最严重的煤炭的全部或大部分用于发电; --电力还有改善地区环境的作用,在能源利用密度大的大中城市,如果用电力来替代化石燃料的应用,可以直接解决空气污染、水污染及其他污染问题。电力的广泛应用是解决大中城市污染问题的最好办法。 但是电力替代煤炭、石油、天然气、燃气和秸杆等能源的速度,决定于世界各国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和经济水平,决定于石油、天然气的可供应能力,以及电力对其他能源的竞争能力。我国目前电气化的水平还很低,按计算我国1990年电能在终端能源中的消费的比重约为7.5%,而经济合作组织国家平均为15%,大致相差一半。经济合作组织国家预计到2050年电能在终端能源中的消费比重有可能达到36%。我国如果要在今后50年中,电气化程度要赶上经济合作组织国家,而终端能源消费中,电力占36%,其他64%还是要依靠化石能源解决,粗略估计,固体燃料占16%,液体燃料占27%,气体燃料占17%,热力占4%。这就是说今后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必然要逐步上升,即使到2050年电力成为终端能源中的第一位,也还有64%的终端能源要依赖化石能源。电力在进行能源替代时,必然要在竞争力最强,最经济的领域首先替代。 3. 电力工业把注意力转向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 电力工业初期依靠水电和凝汽式火力发电站,工业发达国家水能资源大部分开发后,电力发电技术在狭窄的领域里进行,即不断提高汽轮发电机的温度、压力,由低温低压、中温中压、高温高压、并向亚临界、超临界的方向发展,采用更大型的发电机、汽轮机和锅炉。但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凝汽式发电机技术几乎没有多大进展,电站的平均效率稳定在35%左右。而且新电站比老电站造价要高得多,且可靠性差。但是电力部门认为这是暂时的

企业展望未来的句子

企业展望未来的句子 导读:本文是关于句子大全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创新应当是企业家的主要特征,企业家不是投机商,也不是只知道赚钱、存钱的守财奴,而应该是一个大胆创新敢于冒险,善于开拓的创造型人才。 2、梦想是注定孤独的旅行,身边的人不知不觉换了几遍。当初的梦想一变再变,早已忘记曾经的誓言。只知道期望未来的我光芒万丈。 3、昨天,永远属于过去,过去不管成功或失败,永远属于死神;昨天,如一颗陨落的流星划过天际,来不及招呼;昨天,如一朵朵漫天飞舞的的蒲公英,尽显其招摇之态。 4、过去的种种,都已是昨日,总结经验,继续上路,才能战网未来,创造更好的业绩! 5、生命是没有意义的,除非有工作;所有的工作都是辛苦的,除非有知识;所有的知识是空虚的,除非有热望;所有的热望是盲目的,除非有爱。有爱的工作才是生命的具体化,那么让我们怀着爱工作吧! 6、如果你总是在纠结那些过去的事,那么你将永远活在过去,未来的路还长,我们应该放下过去,去展望充满希望的明天,去争取幸福美满的未来。

7、人总是那样感性、值得怀念的太多、思念永远不会停止、曾经的美好、如今的陌生、未来的谈然。 8、把握今天,展望未来,人生的路途中总有一些风景会被错过,有时,错过那些风景,只是为了看到更美的风景。 9、若不能从根本着手,奢谈企业管理是没有用的。管理没有秘诀,只看肯不肯努力下功夫,凡事求其合理化,企业经营管理的理念应是追根究底,止于至善。 10、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工作,我可以说,我活了七十五岁,没有那一个月过的是舒服生活,就好象推一块石头上山,石头不停地滚下来又推上去。 11、我们都是这样子,眼前的一切不忍放弃,未来的种种却总想不劳而获,这样子的情绪就会让我们忽略了现在的行动,而只是观望未来种种美好的假象。 12、一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在即将迎来的一年中,我们会继续不断的努力的,这是一直无法拒绝的问题,这是一直以来我们在年终时候的总结。 13、别说厌倦了凡尘俗世,也别说世俗卑微可笑,因为你我,都在这凡尘俗世中成长,都在这世俗中遥望未来。 14、忙碌的日子,会让我无心闲暇烦恼,总让我的心维系在忙碌的事物之中,让我全身心投入其中。 15、立足今日,我们擦亮眼睛,走过昨日逝去的岁月,点燃新的希望,放飞新的梦想,在日子的隧道中穿梭。今天,又一个起点,

智能电网的发展趋势

智能电网的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电力系统运行环境的日趋复杂与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前进,传统电力网络亟待进一步提升,实现向智能电网的转变。智能电网为 电网的发展方向,它的内涵是由绩效目标、性能特征、关键技术与功 能实现等4个方面及其之间的关系综合体现的,它们分别规定了智能 电网的未来期望收益、应具备的特征性能力、为实现此能力而应当采用的关键性技术以及技术与具体业务需求的结合方式。通过对上述内容的详细阐述,描绘出未来智能电网的框架。 关键词:智能电网;自愈;分布式能源;电力市场 0引言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数字经济的发展、气候变化的加剧、环境监管要求日趋严格与国家能源政策的最新调整,电力网络跟电力市场、用户之间的协调和交换越来越紧密、电能质量水平要求逐步提高、可再生能源等分布式发电资源数量不断增加,气候变化初露端倪,传统 网络已经难以支撑如此多的发展要求。为此人们提出了发展智能电网(SmartGrid)的设想,实现对传统电网基础上的升级换代。国外许多研究机构和企业正在积极推动智能电建设。例如知识电(IntelliGrid)、现代电网(ModernGrid)、网络智能(GridWise)与智能电网等,可是本 质内容基本相似。为了在智能电网领域寻求突破、加强联系与合作, 已形成了一个全球性联盟组织。 1智能电网概念 智能电网并非是一堆先进技术的展示,也不是一种着眼于局部的解 决方案。智能电网是以先进的计算机、电子设备和高级元器件等为基础,通过引入通信、自动控制和其他信息技术,从实现对电力网络的改造,达到电力网络更加经济、可靠、安全、环保这一根本目标。为了 理解智能电网,需要站在全局性的角度观察问题,综合考虑智能电网 的4个维度,即绩效目标、性能特征、技术支撑和功能实现。 2智能电网的绩效目标与性能特征

我国电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 我国电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班级: 姓名: 学号:

我国电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 关键词:电力系统概况,电力行业发展 ‘、八— 1. 刖言 中国电力工业自1882年在上海诞生以来,经历了艰难曲折、发展缓慢的67年, 到1949年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仅为185万千瓦和43亿千瓦时,分别居世界第21位和第25位。1949年以后我国的电力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1978年发电装机容量达 到5712万千瓦,发电量达到2566亿千瓦时,分别跃居世界第8位和第7位。改革开 放之后,电力工业体制不断改革,在实行多家办电、积极合理利用外资和多渠道资金,运用多种电价和鼓励竞争等有效政策的激励下,电力工业发展迅速,在发展规模、建设速度和技术水平上不断刷新纪录、跨上新的台阶。装机先后超过法国、英国、加拿大、德国、俄罗斯和日本,从1996年底开始一直稳居世界第2位。进入新世纪,我国 的电力工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一、发电装机容量、发电量持续增长:“十一五”期间,我国发电装机和发电量年 均增长率分别为10.5%、10.34%。发电装机容量继2000年达到了3亿千瓦后,到2009 年已将达到8.6亿千瓦。发电量在2000年达到了1.37万亿千瓦时,到2009年达到34334亿千瓦时,其中火电占到总发电量的82. 6%。水电装机占总装机容量的24.5%, 核电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2. 3%,可再生能源主要是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量微乎 其微; 二、电源结构不断调整和技术升级受到重视。水电开发力度加大,2008年9月,三峡电站机组增加到三十四台,总装机容量达到为二千二百五十万千瓦。核电建设取得进展,经过20年的努力,建成以秦山、大亚湾/岭澳、田湾为代表的三个核电基地, 截至2008年底,国内已投入运营的机组共11台,占世界在役核电机组数的 2.4%,装机容量约910万千瓦,为全国电力装机总量的 1.14%、世界在役核电装机总量的 2.3%。

2010年电力行业人才需求调查报告样本

电力行业人才需求调查报告 2010年暑假期间,学生李洋按照学校要求进行了一次关于“电力行业人才需求”的调查。下面是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熟知电力行业人才需求的数量、要求、趋势,以针对自身特点 发展自我,努力符合电力行业人才的标准。 二、调查方法:由于人力物力资源限制,此次调查主要采用网络调查的形式, 例如:检索论文,在线咨询相关部门、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收集整理相关电力招聘新闻等 三、调查时间:2010年7月25日——2010年8月20日。 四、调查内容: (一)、论文检索结果: 在互联网上检索了《2005~2030年电力需求预测及发展战略研究》(电力期刊网),《2020年我国电力工程科技人才需求预测及供需平衡分析》等著名论文,得出电力行业及其对人才的需求如下: 由于我国电力体制改革,主业和辅业、主业和多种经营企业分离,电力行业在职工人数的波动比较大,且没有主业从业人员的统计数据,很难用预测的模型来进行未来需求人员的预测。因此,对电网企业和电源企业的人员需求只能采用单位装机容量所需人数与未来末年装机容量来预测。在发电方面,如果以五大发电集团为例,2006年五大发电集团人数为388957人,其装机总容量为2.4355亿千瓦,则可以计算出发电企业每亿千瓦需要159703人。 表一:发电量、发电装机容量构成预测 表二:电网企业及发电企业对人才需求分析预测 计算公式:S n1=[6.22+(n?2006)?0.413]?128333 S n2=[6.22+(n?2006)?0.413]?159703

注:S n1表示电网企业每年所需人数; S n2表示发电企业每年所需人数。 表三:电力行业装机容量与需求人数对比图 上图充分说明电力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很旺盛!电力专业的人才基本上不需为岗位需求所束缚,唯一要提高的就是自己的竞争力,如学历水平、工作经验等。 (二)新闻、招聘信息调查结果: 一、企业对电力人才需求旺盛,要求毕业生综合素质高。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电力的需求增长迅速。面对新形势、新科技和新任务,发展电力类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建设和生产一线的高级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是电力发展的当务之际。随着电力负荷的增长和大型水、火电源的开发,目前需要大批有技能、高素质的电力一线工作人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电气设备的广泛应用,工业生产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人工智能的发展,特别是电力电子技术和微机控制技术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电气自动化已成为现代工业发展的基础和主导。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加入WTO 后,自动化行业得到更大的发展,自动化产品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自动化产品普及率不断提高,交流调速不断发展,电动机控制技术更新换代周期缩短,企业自动化水平日益提高,都迫切需要从事电气自动化设备和供电系统设计、运行、维护、安装、调试和管理方面的应用型人才,社会对该专业认同率不断提高,0 1 2 3 4 56789 10 2006201020152020电网企业总装机量(万千 瓦) 发电企业总装机量(万千 瓦) 电力行业每年所需人数 (百万人)

中国能源电力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能源电力行业现状与发展中国电力工业自1882年在上海诞生以来,经历了艰难曲折、发展缓慢的67年,到1949年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仅为185万千瓦和43亿千瓦时,分别居世界第21位和第25位。1949年以后我国(大陆,下同)的电力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1978年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712万千瓦,发电量达到2566亿千瓦时,分别跃居世界第8位和第7位。改革开放之后,电力工业体制不断改革,在实行多家办电、积极合理利用外资和多渠道资金,运用多种电价和鼓励竞争等有效政策的激励下,电力工业发展迅速,在发展规模、建设速度和技术水平上不断刷新纪录、跨上新的台阶。装机先后超过法国、英国、加拿大、德国、俄罗斯和日本,从1996年底开始一直稳居世界第2位。进入新世纪,我国的电力工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一、发展现状 (一)电力建设快速发展 发电装机容量、发电量持续增长。改革开放以来到上世纪末,我国发电装机和发电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7.8%、7.9%。发电装机容量继1987年突破1亿千瓦后,到1995年超过了2亿千瓦,2000年达到了3亿千瓦。发电量在1995年超过了1万亿千瓦时,到2000年达到了1.37万亿千瓦时。进入新世纪,我国电力工业进入历史上的高速发展时期,投产大中型机组逐年上升,2004年5月随着三峡电站7#机组的投产,我国电源装机达到4亿千瓦,到2004年底发电装机总量达到4.41亿千瓦,其中:水、火、核电分别达10830、32490、701.4万千瓦。2004年发电量达到21870亿千瓦时。2000~2004年,5年净增发电装机容量14150万千瓦,2004年我国新增电力装机容量5100万千瓦,超过美国在1979年创造的年新增装机4100万千瓦的世界历史最高记录。预计今年新增装机容量约为6000万千瓦,年末装机容量将超过5亿千瓦。 电源结构不断调整和技术升级受到重视。水电开发力度加大,2004年9月,随着青海黄河上游公伯峡水电站首台机组建成投产,我国水电装机超过了1亿千瓦,达到10830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24.6%,目前在建规模约4700万千瓦。核电建设取得进展,经过20年的努力,建成以秦山、大亚湾/岭澳、田湾为代表的三个核电基地,总装机容量达到了870万千瓦。高参数、大容量机组比重有所增加,截止到2004年底,已投运单机容量60万千瓦及以上的大型火电机组约55台,其容量占火电装机容量的10.7%,在今后4年中将有60台以上的超临界机组建成投产,60万千瓦机组中超临界机组已经占有主导地位,单机容量100万千瓦的超超临界机组开始兴建,到2010年将有10台以上100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投产。 关停了一大批耗能高、污染严重的小机组,自2000到2002年,关停的小机组约1000万千瓦。洁净煤发电技术得到应用,采用引进技术自主设计制造的30万千瓦CFB锅炉,正在建设或开展前期工作的有10余台,2004年末约有2000万千瓦脱硫装置投入运行或在建,近几年新建火电机组几乎均同步安装烟气脱硫

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1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状况 1882年,英籍商人等人招股筹银5万两,创办上海电气公司,安装1台16马力蒸汽发电机组,装设了15盏弧光灯。1882年7月26日下午7时,电厂开始发电,电能开始在中国应用,几乎与欧美同步,并略早于日本。 从1882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经历了艰难曲折、发展缓慢的67年,其间67年电力发展基本状况是一个十分落后的百孔千疮的破烂摊子,电厂凋零,设备残缺,电网瘫痪,运行维艰,技术水平相当落后,。 到1949年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仅为185万千瓦和43亿千瓦时,分别居世界第21位和第25位,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 新中国成立后的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状况 1949年以后我国的电力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1978年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712万千瓦,发电量达到2566亿千瓦时,分别跃居世界第8位和第7位。 改革开放之后,电力工业体制不断改革,在实行多家办电、积极合理利用外资和多渠道资金,运用多种电价和鼓励竞争等有效政策的激励下,电力工业实行"政企分开,省为实体,联合电网,统一调度,集资办电"的方针,大大地调动了地方办电的积极性和责任,迅速地筹集资金,使电力建设飞速发展,在发展规模、建设速度和技术水平上不断刷新纪录、跨上新的台阶。 从1988年起连续11年每年新增投产大中型发电机组按全国统计口径达1,500万千瓦。各大区电网和省网随着电源的增长加强了网架建设,从1982到1999年底,中国新增330千伏以上输电线路372,837公里,新增变电容量732,690MVA,而1950至1981年30年期间新增输电线路为277,257公里,变电容量70360MVA。 改革开放以来到上世纪末,我国发电装机和发电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发电装机容量继1987年突破1亿千瓦后,到1995年超过了2亿千瓦,2000年达到了3亿千瓦。发电量在1995年超过了1万亿千瓦时,到2000年达到了万亿千瓦时。 进入新世纪,我国电力工业进入历史上的高速发展时期,投产大中型机组逐年上升,2004年5月随着三峡电站7#机组的投产,我国电源装机达到4亿千瓦,到2004年底发电装机总量达到亿千瓦,其中:水、火、核电分别达10830、32490、万千瓦。2004年发电量达到21870亿千瓦时。2000~2004年,5年净增发电装机容量14150万千瓦,2004年我国新增电力装机容量5100万千瓦,超过美国在1979年创造的年新增装机4100万千瓦的世界历史最高记录。预计今年新增装机容量约为6000万千瓦,年末装机容量将超过5亿千瓦。

企业展望未来的范文

企业展望未来的范文 一、总体思路 认真落实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有关决定,全面培养适应公司发 展所需的人才计划,加强中层干部队伍建设,打造和-谐团队,以全 面提高服务为宗旨,开拓创新实现公司的跨越式发展。 二、规划目标 (一)总目标 在未来三年内,在公司的领导下,通过公司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大力开拓市场业务、努力实现公司收入的稳步增长。 (二)具体目标 1、加强职工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水平,提高服务意识、风险意识。组织好员工的培训学习,培养中层干部的市场意识、管理能力、以及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阶梯型人才队伍。 2、加大市场推广力度,制定推广计划,力求一年内能够实施三个大型商场或者标志性酒店的成功改造案例。 3、逐步改善公司的办公环境,为公司扩大规模提供坚实的基础。 4、从明年开始进行成本核算,对网络资源的投入、人员费用支出、收费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对比,从而更好的控制支出与投入的合理性。 5、组织公司的员工结合工作特点开展能够调动大家积极性,又能够体现团队精神的竞赛活动。 6、加强规范化服务、制度化服务、人性化服务,树立“创诺”品牌,靠优质服务去吸引客户,靠真情服务去感动客户。

(三)保障措施 1、加强中层干部例会,认真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打造和-谐团队。 2、加强员工培训学习,制定培训学习计划,进行专业培训,根据工作需要派送公司相关部门员工进行深化的学习,通过加强与照明行业其它姐妹企业的交流逐 渐提高员工的各项技能。 3、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加强公司的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公平合理、有利于激发员工工作热情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监督与考核机制,树立科学、规范、严格的管理创新理念。 4、设置专人对公司每月,每季度的统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查找差距并发现问题,为领导的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5、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手段,提高洛阳客户对“创诺”的认知度,给洛阳市各县级代理提供更加容易,便捷的的照明技术解决方案。 6、规划纲要逐年进行目标分解,制定年度计划,公司各部门按计划予以落实,保证规划的实施和完成。 企业展望未来的范文 [篇2] 一:发展计划 1:总体目标 致力于工业炉窑节能减排事业发展,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形成自主技术,保持行业技术领先,获取市场竞争优势,不断进行管理改

我国电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电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班级: 姓名: 学号:

我国电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 关键词:电力系统概况,电力行业发展 1.前言 中国电力工业自1882年在上海诞生以来,经历了艰难曲折、发展缓慢的67年,到1949年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仅为185万千瓦和43亿千瓦时,分别居世界第21位和第25位。1949年以后我国的电力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1978年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712万千瓦,发电量达到2566亿千瓦时,分别跃居世界第8位和第7位。改革开放之后,电力工业体制不断改革,在实行多家办电、积极合理利用外资和多渠道资金,运用多种电价和鼓励竞争等有效政策的激励下,电力工业发展迅速,在发展规模、建设速度和技术水平上不断刷新纪录、跨上新的台阶。装机先后超过法国、英国、加拿大、德国、俄罗斯和日本,从1996年底开始一直稳居世界第2位。进入新世纪,我国的电力工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一、发电装机容量、发电量持续增长:“十一五”期间,我国发电装机和发电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0.5%、10.34%。发电装机容量继2000年达到了3亿千瓦后,到2009年已将达到8.6亿千瓦。发电量在2000年达到了1.37万亿千瓦时,到2009年达到34334亿千瓦时,其中火电占到总发电量的82.6%。水电装机占总装机容量的24.5%,核电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2.3%,可再生能源主要是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量微乎其微; 二、电源结构不断调整和技术升级受到重视。水电开发力度加大,2008年9月,三峡电站机组增加到三十四台,总装机容量达到为二千二百五十万千瓦。核电建设取得进展,经过20年的努力,建成以秦山、大亚湾/岭澳、田湾为代表的三个核电基地,截至2008年底,国内已投入运营的机组共11台,占世界在役核电机组数的2.4%,装机容量约910万千瓦,为全国电力装机总量的1.14%、世界在役核电装机总量的2.3%。高参数、大容量机组比重有所增加,截止2009年底,全国已投运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

智能电网的现状和和发展趋势

题目智能电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姓名卢乾坤学号2012416464 院系工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指导教师蔡彬职称教授 2014 年12 月12 日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或绪论) (2) 一、中国智能电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 (一)中国智能电网产业研究的目的和背景 (3) 1.我国向智能电网发展的意义 (3) 2.我国开发智能电网的背景 (4) 中国智能电网技术的进展和趋势 (4) 二、国外智能电网的现状和发展趋 (4) (一)美国进行智能电网改造 (4) (二)欧盟智能电网的发展趋势 (5) (三)日本大力发展智能电网 (5) 致谢 (6) 参考文献 (7)

智能电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电气信息与自动化学生卢乾坤 指导老师蔡彬 摘要:从智能电网的概念和功能出发,简介我国发展智能电网的意义,发展智能电网的大背景和社会物质文化条件以及当前智能电网技术进展和趋势,要努力的方向;分别简单介绍美国、日本、欧盟对智能电网发展的重视,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以企业对智能电网的发展领域和方向以及相关科研单位对智能电网研究的方向和趋势。 关键词:智能电网、发展趋势、发展意义、技术 The Status Quo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Smart Grid Student majoring in electrical information and automation LuQiankun Tutor CaiBin Abstract:Starting from the concept and function of the smart grid, the introduction,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mart grid development in China, the development of smart grid, the background and social material and cultural conditions as well as the current smart grid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trends to direction; Simple introduction to the European Union to the attention of the smart grid development in Japan, a series of policy implementation, to enterprise and direction in the field of smart grid development, and related scientific research units of the smart grid research direction and trend Key words: smart power grids, development tendency, implication of development technique

电力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电力行业发展现状及前 景分析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电力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1.电力经济发展趋势综述 电力行业关系国计民生,社会对电力产业也是加倍关注。从以下几个方面我们可对近年电力产业经济发展状况做出宏观的基本了解和判断。 1)电价:电价上涨。面对煤价上调和排污费增加所导致的成本增加,国 家 发改委已意识到电力行业没有利润是不利于其稳定和发展的。但中央要求的电价上调在地方却可能未必完全执行。而上游的煤炭在电价上调的激励下可能会再抬高煤价,下游的耗电工业成本也会受很大影响。 2)电荒:毫无疑问,电荒在短期内仍将继续存在。但随着国家对协调发 展 的重视和对“惟GDP论”的抛弃,在宏观上电力需求的增速将有所下降。从供应端看,如果近年大江大河的来水正常,则水电出力一定比上年大增,同时大批新建电源开始并网发电,电力供应将比上年增加。从需求端看,由于侧管理逐渐推广,电价上涨使高耗能产业发展受限以及居民用电对价格的敏感,需求的增长也会理性些。因此,缺电未必会持续比上一年严重。电价上涨并不会激发电力投资过热,相反,电力“跑马圈地”会回归理性。 3)煤电联营:不论是煤强电弱,还是电强煤弱,也不论是以煤炭垄断对 付 电力垄断,还是利益格局重新调整,煤电之间的顶牛只能是两败俱伤。在多次呼吁政府部门协调而不可得的时候,各种形式的煤电联营将有利于减少中间环

节,稳定煤价,打造完整的电煤供应链。煤电联营将是最好的稳定电源安全的方式之一。 4)产权多元化:现在,电力企业无论是电厂还是电网基本上是国家资 本, 但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后,电力企业吸引战略投资者,吸引外资、民营等各类资本,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产权多元化已是箭在弦上。同时,加快重组步伐,积极谋划集团一级上市也是各大集团心照不宣的计划。产权多元化必然带来投资、融资的多元化,更多的资金将源源不断流入电力领域,规范投资、加强立法已是刻不容缓,电力投资体制改革也是大势所趋。 5)年薪制:2004年起,国资委对中央企业负责人实行年薪制,同年也是 国 资委对中央企业实施业绩考核的第一年。电力企业有成为国资委重点培养的30~5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的雄心,年薪制将会激发电力企业间的竞争。 6)多种产业剥离:据悉,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已成为国资委推进国 有 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两件大事之一。既然剥离不可避免,那么电力身上多出的这一根“筋”怎么剥离,就是考验各电力企业智慧的大问题了。既要减员增效做强主业,又不能甩包袱,漠视多种产业职工的电力情结,还要让企业好好地活下去,剥离后的多种产业和主业关系成为较大关注点。。 7)区域电力市场:2003年,东北、华东、华北、华中和西北5家区域电 网

企业讲话-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公司年终总结会发言

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公司年终总结会发言 尊敬的公司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年年终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总结和思考过去,展望和规划未来。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在业务上有了新的突破,销售额持续稳定的增长,和09年相比增长了50%,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也超过和遥遥领先于很多竞争对手,员工队伍在不断壮大,产品设计和营销策略在不断创新,售后服务网络在不断完善,我们的客户也越来越多…… **年已经过去了,在这辞旧迎新之际,回首xx公司这些年来的发展历程和风风雨雨,我们有过挫折,有过困惑,有过喜悦。今天,我想感谢和xx公司一路走来的每一位员工,为了工作,很多员工主动放弃休息,加班加点,甚至通霄达旦的工作;就因为有了大家的共同努力和奋斗,让xx公司在陶瓷布料机械上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感谢你们的努力和坚持,也感谢所有的员工对我的支持和信任。很多时候,我们员工在实际工作中所面临的困难和艰苦程度,往往是超出我们做领导的估计和想象的。在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你们说一声:“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拥有你们,我感到非常地骄傲! 所以说,进入xx公司并不意味着你就是一个xx人。只

有当你真正地融入xx这个大家庭,把这个公司当成你自己的公司,把xx公司的荣辱看作你自己的荣辱,把这个梦想当成你自己的梦想的时候,这个时候你才是真正的一个xx人。我们将一如既往的重视人才,员工是企业的第一资本,是企业发展的力量之源。“以人为本”是我们xx坚定不移的用人方针,努力提高员工的物质文化生活质量,实现员工价值是xx 公司始终如一的追求。伴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xx公司将创造充分发挥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环境和条件,为员工实现自我价值搭建广阔的平台;构建同员工利益和价值追求相一致的企业共同愿望,让员工在为企业奋斗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的成功。 xx公司是我们所有xx人共同的家园,是我们每个员工生活工作和实现人生价值的依托。可以说xx公司的利益是每个员工至高无上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情况下,要以公司大局为重,精诚团结,密切协作;忠诚奉献,拼搏实干,不负使命。 我公司自成立以来,我们通过艰苦创业、奋发拚搏,为社会、为国家创造利税,为市场、为广大客户提供了一流先进的产品。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将一如既往地践行这一价值观,将自己融入到社会发展的潮流中,为社会提供性价比最优的产品,倡导和弘扬先进的企业文化,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把企业做大做强中,为社会创造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