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与文化第三节交通运输业第一课时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与文化第三节交通运输业第一课时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与文化第三节交通运输业第一课时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与文化第三节交通运输业第一课时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与文化

班别:姓名:座号:成绩:

【自主学习】

1.交通运输业的重要性——交通运输被喻为“发展的先行官。”

2.现代交通运输网络主要是指由、、、

和等五种基本方式组成的综合运输网络。

3. 是我国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除外,其他各省级行政单位都有铁路运行。

4.我国地区有稠密的铁路网;地区的铁路网正处在不断的发展之中。

5.世界上最高、最长、修建难度最大的高原铁路——

铁路。

6.我国最长的南北铁路干线是________—________线;最长的东西铁路干线是________—________ 线;经过省级行政中心最多的干线是________线。

7.一般规定,我国开往北京方向的列车车次为数,远离北京方向的列车车次为数。

8.第二亚欧大陆桥在中国境内与国际段接轨的铁路干线是:_______—_______线。它横跨亚欧大陆,东起中国江苏______,西达荷兰________。

【合作探究】

(1)京广线经过的省级行政中心由北往南分别是: ( 京 )、( )、 ( )、 ( )、 ( )、广州( 粤 )。 (2)京哈-京广线经过的地形区有哪些? 、 、 、 。

(3)京广线与长江、黄河的干流分别相交于

(城市)、 (城市)。

(4)观察京沪线,回答:京沪线经过几个直辖市? 市、 市、 市。

2.读“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图,

A —N为我国主要的铁路干

线,完成以下各题: (1) 运输是我国最重

要的运输方式。

(2)北京是我国重要的铁路枢纽,在此交汇的铁路线主

要有:

A : 线、

B : 线

C : 线、

D : 线、

E : 线。

(3)兰州位于F 线、G 线、H 线相交处,它是 省的行政中心。

(4)字母Ο是 线,起止点是 — 。 (5)小明寒假要从上海坐火车去成都,选择了一条近便的路线。请填写所经的铁路线和铁路枢纽。 上海( 城市) ( 城市) 成都 3.读 “东部主要铁路线分布”图,完成(1)~(2)题: (1)图中甲城位于哪两条铁路线交汇处( )

东部主要铁路线A.京广线与陇海线 B.京九线与湘黔线 C.京广线与京沪线 D.宝成线与浙赣线 (2)图中乙城是( )

A.徐州 B .郑州 C .兰州 D .株洲

【课堂检测】

1.下面铁路枢纽图中,属于京广线和陇海线相交点的是( )

读右图“京沪高速铁路示意图”,完成2-3题。

2.京沪高速铁路没有跨过的河流是( ) A .淮河 B .黄河 C .珠江 D .长江

3.京沪高速铁路全线将优先采用“以桥代路”方式

开工建设,其主要目的是( )A .展现我国世界一流的铁路修建技术水平

B .节约东部地区的土地资源

C .投资大,拉动我国的经济增长

D .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 京广高铁是以客运为主的快速铁路。它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广州,全程2298公里,运行仅8小时。读图回答4~7题。

4.京广高铁经过的省级行政区,正确的一组是( )

A.北京市、河北省、河南省、山西省、湖南省、广东省

B.北京市、河北省、安徽省、湖北省、江西省、广东省

C.北京市、河北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

D.北京市、山东省、河南省、山西省、湖南省、广东省 5.关于京广高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跨越了黄河、长江等水系

B.联系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C.经过的省区都位于东部季风区

D.经过的省区都处于亚热带 6.京广高铁全线贯通带来的影响是( )

A.加快沿线经济的发展

B.沿线城市地价、房价下降

C.东西方向交通运输压力较少

D.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较少 7.京广高铁是世界运营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决定高铁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 B.经济发展 C.自然资源 D.地形 8.某条铁路列车的窗口依次可以看到:广阔的麦田、套种的棉花;摆着的红枣、花生、苹果的商亭;捕鱼捞虾、采摘桑叶的农事活动;基塘生产的特有风光。该铁路线是( )

A.浙赣线

B.陇海线

C.京九线

D.京包线Array 9.青藏铁路大约150千米的路段实施了“以桥代路”工程,主要原因是()①铁路沿线沟壑纵横②避免风沙掩埋铁路

③铁路沿线有多年冻土④为动物留出生态通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 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地震发生后,济南各界踊跃捐款捐物支援灾区。若将大批衣物、棉被和帐篷等救灾物资从济南运往成都,走最近的铁路线应该是()

A.京沪线一陇海线一宝成线

B.京九线一湘黔线一成昆线

C.京广线一湘黔线一成昆线

D.焦柳线一贵昆线一宝成线

11.有一位外国游客来到中国乘火车旅游后,感慨地说:“真没想到:短短的十几天内,我在没有登高的情况下,就能感受到一年四季的变化!”这位游客是几月份在中国旅游,最有可能经过的铁路线是()

A.1月京九——京哈线

B.7月陇海——兰新线

C.7月京哈——京广线

D.1月浙赣——湘黔——贵昆线

12.2016年5月由深圳开往乌鲁木齐的直达特快旅客列车开通,此趟列车的开通()

A.开拓了新疆瓜果在深圳的市场

B.便于两地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

C.提高新疆油气资源的运输能力

D.有利于改善西北地区生态环境

13.深圳的小明同学准备暑假时乘坐该趟列车去新疆旅游,列车驶出广东后,沿途不可能看到的景观是()

A.B.C.D.

读“正在建设中的川藏铁路示意图”(图13),完成39~41题。

14. 川藏铁路修建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

A. 山高谷深,山河相间分布

B. 经过大面积的冻土分布区

C. 穿越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D. 多东西走向的山脉河流

15. 川藏铁路沿线可以看到的景观是()

A. 水乡泽国,稻花飘香

B.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C. 一望无际,牛羊遍野

D. 地形崎岖,千沟万壑

16. 川藏铁路的建设有利于()

①加强青藏地区的对外联系②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③改善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④促进各民族交往与合作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016中国传统文化答案汇总

注:答案收集自网络,不保证100%正确率,请填写时检查清楚在作答。 智慧树-2016传统文化答案 1 【单选题】(1分) 亨廷顿认为:文化的重要作用是用价值观影响人类的进步。(A)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 2 【单选题】(1分) 《文化经济学》认为“文化是明天的生产力”。(A)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 3 【单选题】(1分) 文化精神是指: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基本思想与观念,或者说是文化传统的主流。(A)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 4 【多选题】(1分) 文化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ABCD ) A. 文化精神是指一个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与观念。属于事实判断范畴。 B. 民族精神是指文化精神中的优秀成分。属于价值判断范畴。 C. 文化精神属于事实判断范畴。 D. 民族精神属于价值判断范畴。 正确 第一章

【多选题】(1分) “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 A. 以人为尊 B. 以民为贵 C. 以仁为本 正确答案是:A,B,C 2 【多选题】(1分) 礼教的核心是:() A. 父子有亲 B. 君臣有义 C. 夫妇有别 D. 长幼有序 E. 朋友有信 正确答案是:A,B,C,D,E 3 【多选题】(1分) 有关孟子倡导“五伦”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BCD ) A. “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B. 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一。 C. “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 D. 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受到适当的遵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 正确 第二章 1 【单选题】(1分)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 A ) A.

中国文化概论模拟试卷和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模拟试卷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诗经中提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周人的维新属于()。 [A] 文化维新[B] 经济 维新 [C] 政治 维新 [D] 国防 维新 2、带“女”部首的姓,如“姚”、“姬”等,一般是和()。 [A]官职有关[B]母系氏族有关 [C]居地有关[D] 历史事件有关 3、三国时期最有成就的书法家是()。 [A] 钟繇[B] 张华[C] 陆机[D] 陆云 4、中国传统文化以哪个时期为界,可分为前后两期()。 [A] 魏晋[B] 南北 朝 [C] 唐末[D] 明清

5、小篆来源于 [A]石鼓文[B]金文[C]甲骨 文 [D]隶书 6、下列代表小生产者利益的派别是 [A]道家[B] 儒家[C]墨家[D]法家 7、提出“四诊”、“六经辩证”、“八纲辩证”等原则和方法,阐述了“八法”,奠定了中医临床学基础的是()。 [A] 《黄帝内经》[B] 《神农本草经》 [C] 《伤寒杂病论》[D] 《黄帝明堂经》 8、中国文化与域外文化第一次大规模交流融合发生在()时期。 [A] 秦汉[B] 汉唐 [C] 宋元[D] 明清 9、“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体现了()。 [A] 形象思维[B] 抽象思维[C] 辩证思维[D] 整体思维

10、宋明新儒学具有宗教色彩,是一种儒学化了的()。 [A] 道学[B] 墨家学说 [C] 法家学说[D] 佛学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 3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多选、少 选、错选均无分。 11、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以半封闭的农业自然经济为基础[B] 以尊君事亲为原则 [C] 以儒学为主干[D] 以天人合一为目 标 12、商周时期的文字主要包括()。 [A] 小篆[B] 甲骨 文 [C] 隶书[D] 金文 13、下列属于秦统一中国后实行整齐制度的是()。 [A] 三公[B] 郡县[C] 驰道[D] 繁荣

八年级上册第四章中国经济发展

八年级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诊断题 班级:姓名:等级: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交通运输自古有之。在现代,人们使用的交通运输工具就更多了。下面四种交通运输工具中,有一种不属于现代交通运输工具,你知道是哪一种吗?() A.飞机B.轮船C.马车D.汽车 2.在我国,许多城市是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下列城市,哪个是铁路—水运枢纽呢?()A.乌鲁木齐B.武汉C.济南D.北京 3.有一种运输方式,运量小,运费高,速度快的特点。这是哪一种运输方式呢?()A.铁路运输B.公路运输C.航空运输D.水路运输 4.对地区经济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被喻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的是()A.农业B.工业C.旅游业D.交通运输 5.下列铁路线,哪一条是以起止点所在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来命名的呢?()A.陇海线B.湘黔线C.兰新线D.京广线 6.有关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分布,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东部地区交通运输网稠密,西部地区稀疏B.长江中下游一带交通运输网发达 C.我国现有的高速公路大部分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D.西部还有部分省区未通公路7.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你知道哪一种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吗?()A.铁路运输B.公路运输C.水路运输D.航空运输 8.700吨海带由上海运往重庆,选择() A.公路运输B.水路运输C.航空运输D.铁路运输 9.哪一种粮食作物,我国南方有较大面积种植?() A.甜菜 B.油菜 C. 水稻 D.棉花 10.下列哪个地区,农作物仅能一年一熟呢?() A.成都平原B.华北平原C.东北平原D.珠江三角洲 11.近年来,随着“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等词语的流行,部分农民盲目跟风,扩大种植面积,导致产品积压,收入减少。这说明,农业发展时要充分考虑() A.市场需求 B.人们饮食习惯 C.当地自然条件 D.农业生产水平 12.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普遍种植小麦和玉米。你知道这是哪个地区吗?()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D.新疆南部13.我国有四大牧区,它们在自然条件方面的共同特征是() A.湿润、半湿润的平原,水源丰富B.河湖众多 C.降水较少,有广阔的天然草场D.地形陡峭,水土易流失 14.我国农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人口、耕地、环境等问题的严峻挑战。你认为我国农业今后发展的方向应是() A.努力开垦荒地、林地,增加耕地面积B.增加农产品进口量,满足人们生活需要C.增加农业人口的数量,以增加粮食产量 D.建立商品粮基地,发展多种经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15.下列生产过程,不属于工业生产过程的是() A.开采铁矿B.将大米加工成雪米饼 C.生产化肥、农药D.人工养殖珍珠 16.导致我国南方和北方耕作制度存在明显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土壤B.热量C.水分D.地形 17.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以下说法哪个是对的?()

中国传统文化_答案

绪论 1 【单选题】(1分) 本讲当中解读文化的本义是( C ) A.载道化成 B.崇德重义 C.以人为本 2 【单选题】(1分) “文”与“化”二字对举,最早见于(A ) A.《周易.贲》 B.《周易.艮》 C.《周易.震》 3 【单选题】(1分) “文”不包括(D ) A.地文 B.天文 C.人文 D.物文 4 【单选题】(1分)

该讲当中重新解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是( A ) A.“易”、“道” B.儒道互补 C.儒、释、道三家并列 5 【单选题】(1分)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中“阴阳对立观”在审美观念层面的表现是(C ) A.中庸之道 B.阴阳五行 C.中和为美 第一章 1 【多选题】(1分) “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ABC A.以人为尊 B.以仁为本 C.以民为贵 2 【多选题】(1分) 礼教的核心是:( ABCDE ) A.长幼有序 B.父子有亲

C.夫妇有别 D.君臣有义 E.朋友有信 3 【多选题】(1分) 有关孟子倡导“五伦”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BCD ) A.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受到适当的遵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 B.“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 C.“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D.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一。4 【单选题】(1分) 传统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是:( C ) A.天人感应 B.形式逻辑 C.天人合一 D.辩证逻辑 ———————————————— 答案是辛苦整理出来的 完整版课后答案需要支付5元/门 购买完整版答案联系QQ 2414817003 ————————————————

中国传统宗教_中国传统文化概观第四章

中国传统宗教 青岛广播电视大学邵艺 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儒、佛、道三教合一的宗教文化是中国传统宗教的最大特点。 一、传统宗教发展历程 早在原始社会,我们的先民就有了原始崇拜。例如在山顶洞人的遗址中就发现有红色的赤铁矿粉末,说明他们已经具有关于灵魂的观念。 1、原始宗教主要崇拜形式有: 自然崇拜、灵物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英雄崇拜和灵魂崇拜。如图腾崇拜就是原始部落中,人们相信他们的祖先是某种动物或植物,并把它神话为部落的保护神,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图腾。英雄崇拜是把真实存在或者幻想出来的历史人物加以神化作为崇拜对象。中国原始英雄崇拜的对象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部落首领,如炎帝、黄帝、尧、舜等,一类是生产工具和技术的发明者,如神农氏、燧人氏、有巢氏等。 2、儒教 儒学通过孔子、孟子创立,董仲舒完成,到宋明理学发展和升华,最终成为具有礼教性和宗教性的博大、完整的理论体系,并且符合了中国古代封建统治的需要,最终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正统和主干。历代统治者为强化儒学思想的精神统治,进一步将孔子神圣化,将儒学宗教化,儒学在中国历史上因此发挥着宗教的社会功能。 董仲舒作为先秦儒学的继承者和汉代儒学的奠基人,有——汉代孔子之称。 儒教的基本思想(简答) 儒教的基本思想具有宗教性和礼教性,其特点是: 一是祖先崇拜和圣贤崇拜是儒教信仰和制度的核心。孔子主张“敬鬼神而远之”,把祖辈中的圣贤突出出来,使其人格得到神化。黄帝、尧、舜禹等圣贤,都被隆重地加以祭祀。随着孔子地位的一日高于一日,封号越来越高,祭孔的规格也越来越高,孔子及历代群儒也进入孔庙。由此可以看出,儒家崇拜的神灵,来自人世而非彼岸世界。所以它重视现实人生和人伦道德。 天人合一是儒家道德论和宇宙论的基本观点。儒教认为天人并非对立,神人可以相通。董仲舒进一步吸收、融合法、道、阴阳各家学说,建立起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神学体系。宋明理学在此基础上,吸收、融合佛、道两家精义,使儒家“天人合一”的道德论和宇宙观更加成熟、完善。 宗教与政治、伦理的紧密结合是儒教的重要特征。儒家非常重视宗教在政治、伦理上的教化功能,将儒学和政治、伦理融为一体,和世俗生活、百姓生活紧密结合,所以儒教既维护了统治者的统治,又得到自下而上的普通庶民的支持,这是儒学取得独尊地位并绵延不绝的根本原因。 3、道教 道教产生于东汉,是中国唯一土生土长的系统宗教。道教将道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作为宇宙起源论。道教的理想是长生不老,羽化成仙。为此,道教徒探索了种种修炼方式,如内养功、炼丹等。 4、佛教 佛教是公元1世纪前后传入中国的。古印度佛教有大乘教和小乘教两派。只注重个人解脱,是小乘佛教。而如同一条大船可以普度众生,称大乘佛教。南北朝、隋唐时期,中国佛教达到鼎盛。出现了许多有中国文化色彩的佛教宗派。主要宗派有:天台宗、三论宗、华严宗、唯识宗、净土宗、禅宗、律宗和密宗。佛教基本思想有四谛说、缘起论、业报轮回和三法印

八年级上册地理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章节测试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章节测试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下列生产过程不属于工业生产的是() A.人工养殖珍珠B.生产化肥农药C.开采铁矿D.将小麦加工成面条 2 . 关于中国农业的地区差异,表述正确的是() A.南方耕地多为旱地,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玉米B.北方耕地多为水田,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C.西部畜牧业地位重要,有我国四大牧区D.西部水资源丰富,淡水渔业发达 3 . 山东鲁花集团生产的花生油的原料主要来自() A.长江中下游平原B.华北平原C.东北平原D.南部沿海地区 4 . 下列省区中,适宜生产热带经济作物的是() A.海南B.湖南 C.河南D.广西 5 . 对我国高科技术产业描述错误的是 A.成为带动我国工业,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 B.发展慢,贡献大 C.国家级高新产业基地主要集中于大中城市 D.在北京中关村最早出现 下图为我国西部山脉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6 . 图中甲所示的山脉是 A.昆仑山脉B.天山山脉C.喜马拉雅山脉D.太行山脉 7 . 我国四大盆地中,面积最大的是 A.准噶尔盆地B.塔里木盆地C.柴达木盆地D.四川盆地 8 . 分布在丙省区的畜种是 A.宁夏滩羊B.三河牛C.新疆细毛羊D.牦牛 9 . 乙所在省区 ①盛产优质的瓜果和长绒棉 ②具有独特的高寒气候 ③农业、城市、人口都分布在绿洲地带 ④被称为“北大仓” ⑤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 A.①②③B.③④⑤C.②③④D.①③⑤ 10 . 下面为我国的主要棉花产区的是() A.新疆南部B.珠江三角洲地区C.西藏地区D.黑龙江流域 11 . 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有条“最美水上公路”——古昭公路(下图),它横亘蜿蜒在香溪河上,是中国第一条水上生态环保公路。古昭公路很多路段采用了造价高昂的水上架桥方案,其主要原因是

中国文化概论课后题答案

绪论 一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二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书本绪论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三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 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 四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一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举例说明。 1 黄河中下游一带是是中国历史上百姓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地区,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农业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延续性起了很大的作用。 2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理障碍对人类活动、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影响。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形成了不同人群的不同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外来文化影响。 3 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有很大的影响,也使中国的不同地区所受的外来文化影响和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4 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是相对的,首先,不存在绝对的开放或封闭的地理环境;其次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再次自然地理环境也不是决定开放与否的唯一条件,海洋并不是开放的唯一途径。 5 中国历史上确实长期缺乏开放的动力,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根本的原因并不是地理阻隔,而是中国的地理条件过于优越。 二为什么同样的地理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当然也是人类意识或精神的基础。因此,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是具有一定的决定意义的。,但是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地理环境在起决定作用的同时,也给人类的发展保留着相对广泛的自由,因为:第一,它并没有规定人类从产生到消亡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二,它并没有确定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和传递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三,人类只要不违背它的内在规律,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这一环境,实现对自身有利的物质转化和能量传递。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从来没有达到极限,今天离极限也还相当遥远。而且,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人们对地理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B卷

第四章单元学习评价(B 卷) 一、单项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下面的表格中)1、被人们形象的比喻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的是 A 农业 B 工业 C 商业 D 交通运输业2、下列交通工具中,不属于现代交通工具的是 A 公路 B 铁路 C 水运 D 航空 4、目前,速度最快的运输工具是 A 火车 B 汽车 C 海轮 D 飞机 5、上海有一位白血病患者需要移植骨髓,台北有一位志愿者愿意捐献自己的骨髓。骨髓必须在24 个小时之内从台北送到上海,最佳的运输方式为 A 海运 B 航空 C 铁路 D 公路 6、10 万吨海盐从天津的长芦盐场运送到上海,选择的运输方式为 A 海运 B 航空 C 铁路 D 公路 7、京九铁路线与浙赣铁路线交会的省会城市是 A 杭州 B 南昌 C 长沙 D 广州 8、在耕地上种植农作物,获取产品的农业生产部门叫做 A 林业 B 畜牧业 C 渔业 D 种植业 9、我国以种植业为主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A 湿润的平原地区 B 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 C 半湿润和半干旱的平原地区 D 半湿润和湿润的高原地区 10、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是 A 黄河流域 B 珠江中下游地区 C 长江中下游地区 D 松花江中下游地区 11、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的糖料作物是 A 大豆 B 小麦 C 甘蔗 D 甜菜 12、东北平原的耕作制度是 A 一年一熟 B 一年两熟 C 一年三熟 D 二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13、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的地区,应发展的农业部门是 A 种植业 B 林业 C 畜牧业 D 渔业 14、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 A 工业 B 农业 C 商业 D 服务业 15、下列工业地带,主要是能源开发的重要地带是 A 黄河流域 B 长江沿线 C 东北地区 D 沿海地区 16、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是 A 天津 B 重庆 C 北京 D 上海 17、工业城市大连、沈阳所在的工业基地是 A 珠江三角洲地区 B 辽中南地区 C 长江三角洲地区 D 京津唐地区 18、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实验区是 A 北京的中关村 B 南海科技园 C 广州的天河工业园 D 苏州高新技术开发区 19、下列不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特点的是 A 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所占的比重大

《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大纲2018.4.12

中国文化概论 适用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四年制) 总学时数:36 学分数:3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中国文化概论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这门课的中心任务是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为今后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传播中华文明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为: 1. 系统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与精神,从总体上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深刻了解民族文化的历史与现状,认识我国的国情。 2. 运用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来分析中国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的开发利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3. 以这门课程教学为基础和依托,进一步拓展学生文化素质教学领域的深度与广度,弘扬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本课程以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课件、资料片观摩、课堂讨论等方式开展教学。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第一章简论(1学时) 【目的要求】 概括了解文化和中国文化,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 1. 文化的含义和了解中国文化的必要性。 2. 中国文化的民族特点。可概括为:中国文化突出人文主义精神;中国文化注重和谐与中庸;中国文化富于安土乐天的情趣。 3. 中国文化的内容。 第二章地理状况(2学时) 【目的要求】 1.复习学生已经学过的中国地理常识。

2. 侧重介绍与中国文化有关的地理情况。 【教学内容】 1.黄河、长江与中国文明。 2.中国的历代疆域。中国陆地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秦奠定了我国现有版图的基础,以后有所发展。 3.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沿革。 第三章历史纵横(3学时) 【目的要求】 1.复习学生已经学过的中国历史常识。 2. 侧重介绍与中国文化有关的历史情况。 【教学内容】 1. 中国文化的源头 仰韶文化是母系氏族文化,被称为彩陶文化。龙山文化被称为黑陶文化。 关于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的观点。四大区域说。 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河姆渡文化、红山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几个代表。 2. 三皇五帝 3. 夏代文明和商周社会 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是夏,中国进入了奴隶制社会。 汤建立商朝。盘庚迁殷,故商朝又称殷商。 西周的青铜器、社会制度。 4. 春秋战国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春秋开始兼并战争。战国形成齐楚韩魏赵燕秦“战国七雄”。 5. 秦汉帝国 6. 魏晋南北朝 7. 隋唐时代 8. 宋元明清 9. 近代历史 第四章姓氏与名、字、号(3学时) 【目的要求】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复习提纲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复习提纲 第一节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一、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1、原始运输方式:手提肩扛。 2、古代运输方式:马、马车、船。 3、现代运输方式:航空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管道运输。 4、为什么说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交通运输不仅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对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人们把交通运输比喻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二、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 1、铁路线、公路线、航线以及航空线被称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命线”。 2、从全国总体情况看,东部地区交通运输网密度大;而西部地区交通运输网密度较 小。在长江中下游一带,陆、海、空交通运输网发达,形成了立体化的交通;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祖国大陆上的第一条高速公路建于1984年,是从上海——嘉定。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高速公路比较多。 ◇高速公路路面平整、坚固、坡度和缓,没有急弯,来向和去向车道之间有隔离带,保证交通运输畅通无阻,极大地提高了交通运输的效率 3、※我国的主要铁路干线——五纵三横:

铁路线的命名:①以起止点城市的一个字命名;②以起止点所在省区的简称命名;③以起点所在省,终点所在城市的简称命名。 火车的车次和时刻:由北京为起点开出的列车(远离北京的列车)编为单次,驶向北京的列车(驶近北京的列车)编为双次。 火车时刻表中的“↓(↑)”表示“过站不停”和列车的行驶方向(上行,下行)。 三、转换灵活的交通运输枢纽 1、什么是交通运输枢纽? 在若干条交通运输线交叉的地方,形成了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 2、交通运输枢纽的作用:为旅客、货物办理中转、发送、到达等业务。 交通枢纽的类型:单一交通运输枢纽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3、我国主要的交通枢纽及经过的铁路干线: 四、如何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1、选择客运或货运方式需要考虑的因素: 与运输价格的高低、速度的快慢、运输量的多少有很大关系。除了考虑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外,还要考虑人的出行目的、货物本身的性质和数量,以及运输距离等。 2、※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

第四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轴心时代 1883年,马克思去世。但在同一年,德国又迎来了另一位哲人的诞生,他就是雅斯贝尔斯。 雅斯贝尔斯有一个很著名的命题——“轴心时代”。 他在1949年出版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说,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虽然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之间有千山万水的阻隔,但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在那个时代,古希腊、以色列、中国和印度的古代文化都发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换句话说,这几个地方的人们开始用理

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面对这个世界,同时也产生了宗教。它们是对原始文化的超越和突破。而超越和突破的不同类型决定了今天西方、印度、中国、伊斯兰不同的文化形态。 那些没有实现超越突破的古文明,如巴比伦文化、埃及文化,虽规模宏大,但都难以摆脱灭绝的命运,成为文化的化石。而这些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文化一直延续到今天。每当人类社会面临危机或新的飞跃的时候,我们总是回过头去,看看轴心时代的先哲们是怎么说的。 第四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教学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从上古发生,历经殷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两宋、辽夏金元、明清等各个阶段的基本特征和重要成就。 【重点与难点】

重点:各个阶段的基本特征和重要成就。 难点:殷商西周从神本走向人本的重要转变;春秋战国称为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讲授提纲】 第一节上古:中国文化的发生 一、中国人起源 元谋猿人距今约170万年。中国境内最早的猿人。 蓝田人 马坝人 大荔人 山顶洞人 二、原始物质文化 旧石器时代(从元谋猿人到7000年前的四川资阳人)火的使用是旧石器时代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化创造。制造石器使人与动物开始分手,火的使用标志着人与动物的最后诀别。 新石器时代(从7000年前开始)农业、畜牧业取代采集狩猎,成为首要的生产

中国文化概论各章复习重点

《中国文化概论》各章复习重点: 绪论 1、什么是文化?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什么? 2、简述广义文化结构四层次说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中国文化生成的历史地理环境 1、历史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造成中国长期闭关锁国局面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3、中国文化生成和发展的历史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两个方面。人文地理环境又分为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地理环境。 4、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地形、地貌及气候等因素,人文地理环境包括疆域、政区、民族和人口等因素。 5、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在近6000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种文明形态,中华文化是全世界唯一延续至今而从未中断过(3000年)的文化体系。 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1、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经历了哪三个主要阶段和形态? 2、中国传统的农耕自然经济有哪些特点?它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何影响? 3、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形态难以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你怎样认识古代统治者的“重农轻商”政策或观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5、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是农耕自然经济。 6、中国古代也有为数不多的海洋贸易,但在海外经济往来中,主要是一种“赐贡”的贸易形式。 7、中国文化的早熟使中国人容易产生“瞻后”式思维方式和守旧的民族心态。 第三章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 1、什么是宗法制度?周朝确立的宗法制度包括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2、试分析论述在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的主要特征。 3、简述中国与欧洲政体的差异性。 4、试分析论述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5、中国文化产生的独特条件是什么?请从历史地理环境、经济模式、社会政治结构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 6、中国一脉相承的专制制度和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度相结合,形成一种“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结构。这种社会政治结构有两大特点:一是宗法制度完备,二是专制主义严密。这两个特点直接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 7、中国上古时代,王位继承方式实行禅让制,即优者继承制。禅让制是以传贤为宗旨的民主选举首领制度。后被禹的儿子夏启破坏,代之以“家天下”的世袭制,建立夏朝。 8、根据现存文献和考古资料,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产生于商朝后期。西周建立后,确立了一套体系完备、等级严格的宗法制度。西周宗法制度的创立者是周公。 第四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1、周代文化维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为什么说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3、诸子百家兴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最有代表性的是那四家? 4、简述孔子或原始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智慧树答案

1 【单选题】(1分) 亨廷顿认为:文化的重要作用是用价值观影响人类的进步。(A)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 2 【单选题】(1分) 《文化经济学》认为“文化是明天的生产力”。(A)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 3 【单选题】(1分) 文化精神是指: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基本思想与观念,或者说是文化传统的主流。(A)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 4 【多选题】(1分) 文化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ABCD ) A. 文化精神是指一个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与观念。属于事实判断范畴。 B. 民族精神是指文化精神中的优秀成分。属于价值判断范畴。 C. 文化精神属于事实判断范畴。 D. 民族精神属于价值判断范畴。 正确 第一章 【多选题】(1分)

“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 A. 以人为尊 B. 以民为贵 C. 以仁为本 正确答案是:A,B,C 2 【多选题】(1分) 礼教的核心是:() A. 父子有亲 B. 君臣有义 C. 夫妇有别 D. 长幼有序 E. 朋友有信 正确答案是:A,B,C,D,E 3 【多选题】(1分) 有关孟子倡导“五伦”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BCD ) A. “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B. 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一。 C. “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 D. 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受到适当的遵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 正确 第二章 1 【单选题】(1分)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 A ) A. 仁 B. 义 C.

礼 D. 知 正确 2 【单选题】(1分) 颜渊问仁,子曰:( B ) A. 仁者爱人 B. 克己复礼为仁 C. 仁者其言也讱 D. 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可谓仁矣 正确 3 【单选题】(1分) 孔子关于仁的答案的共同之处,是强调( D ) A. 博学 B. 审问 C. 明辨 D. 自我修养 正确 4 【单选题】(1分) 孔子关于仁的回答,正确的答案应该在所有那些答案的( A)中寻找 A. 共性 B. 个性 正确 5 【单选题】(1分) 传统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是:(D ) A. 天人感应 B. 形式逻辑 C.

中国文化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张岱年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2) 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2) 第三章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 (3) 第四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3) 第五章中国的多民族文化融合和中外文化交汇 (5) 第六章中国语言文字 (5) 第七章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6) 第八章中国古代教育 (7) 第九章中国古代文学 (7) 第十章中国古代艺术 (8) 第十一章中国古代史学 (8) 第十二章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8) 第十三章中国古代宗教 (10) 第十四章中国古代哲学 (11) 第十五章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 (11) 第十六章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12) 第十七章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 (13) 第十八章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 (15) 第十九章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新文化 (15) 绪论

一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二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 书本绪论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三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 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 四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举例说明。一.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 黄河中下游一带是是中国历史上百姓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地区,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农业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延续性起了很大的作用。 2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理障碍对人类活动、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影响。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形成了不同人群的不同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外来文化影响。 3 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有很大的影响,也使中国的不同地区所受的外来文化影响和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4 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是相对的,首先,不存在绝对的开放或封闭的地理环境;其次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再次自然地理环境也不是决定开放与否的唯一条件,海洋并不是开放的唯一途径。 5 中国历史上确实长期缺乏开放的动力,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根本的原因并不是地理阻隔,而是中国的地理条件过于优越。 二为什么同样的地理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当然也是人类意识或精神的基础。因此,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是具有一定的决定意义的。,但是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地理环境在起决定作用的同时,也给人类的发展保留着相对广泛的自由,因为:第一,它并没有规定人类从产生到消亡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二,它并没有确定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和传递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三,人类只要不违背它的内在规律,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这一环境,实现对自身有利的物质转化和能量传递。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从来没有达到极限,今天离极限也还相当遥远。而且,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人们对地理环境的利用程度存在着相当悬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 1. 下图所示,工业区是() A.辽中南工业区 B.京津唐工业区 C.沪宁杭工业区 D.珠江三角洲工业区 2. 根据因地制宜的发展原则,下列工业布局合理的是() A.在黑龙江建乳产品加工厂 B.在湖南建甜菜加工厂 C.在新疆建棉纺织加工厂 D.在内蒙古建豆制品加工厂 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发展要因地制宜。下列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北方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B.南方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C.西北地区是我国的畜牧业和灌溉农业区 D.青藏地区是我国的畜牧业和绿洲农业区 4.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高速公路比较多,这主要是因为() A.这里地形平坦,修路成本低 B.西部以铁路为主,东部以公路为主 C.经济发达,城市人口集中 D.可供交通建设的土地多 5. 适合生长在南方山地、丘陵的经济作物是() A.棉花 B.甜菜 C.枣 D.茶 6. 我国东北地区的农作物一般一年一熟,海南岛则是一年三熟,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条件 B.土壤条件 C.气候条件 D.耕作经验 7. 运输距离远、贵重、急需、量小的货物,最适宜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水路运输 8. “南果北种”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普遍现象,目前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南方的火龙果、香蕉、荔枝、杨桃、木瓜等水果不断在京、津、鲁、新疆等地种植,“南果北种”得以成功实施,主要依赖于() A.全球气候变暖 B.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C.国家政策的支持 D.现代农业科技的进步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第四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8学时 一、教学目的 依照时代先后,介绍历代文化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从纵向上把握各个朝代文化的特征和成就。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来龙去脉。为学习中编内容各专题文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重点 本章为上编的重点。每一节都有教学重点。(1)殷商西周时期,重点介绍文化从神本走向人本,周人的文化维新;(2)春秋战国时期重点介绍,诸子百家兴起的原因及其学派特征;(3)魏晋时期,重点介绍此时的多元文化(二学二教)及文化成就;(4)隋唐时代,重点介绍唐文化繁荣的背景及气魄,唐代在文学艺术方面取得的成就; 三、教学效果 1.紧密联系学生己掌握的有关历史、文化知识,加以提练和深化,合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有一个纵向的把握。 2.如有条件,可运用投影仪展示图片。 3.加强课堂提问,让学生回顾己学过的知识。 4.布置书面作业(论文) 第一节上古:中国文化的产生 上古(一般指夏商周)是指几百万年以前,至有文字记载以前的历史阶段。(殷商之前)在中国传统文化史上,我们可以把上古界定为:170万年前至殷商的4000多年前这段时期。在这个时间段内,人类的进化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即拉玛古猿、南方古猿、直立人(猿人)、早期智人(古人)和晚期智人(新人),这是世界人类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一、中国人的起源: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化自然”,或叫“自然的人化”,因此有了人就有了文化。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文化史,中国文化的起源应该从中国人的起源说起。 (一)170万年前的元谋猿人 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猿人”。经科学家研究,元谋人距今已有170万年。元谋人更象古猿。他们在密林中采摘果实,追猎野兽,还能蹒跚直立行走。 (二)五十万年前的北京猿人 1927年以来,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内陆续发现了不少猿人的牙齿、头盖骨、肢骨等化石,这种猿人被称作“北京猿人”。在距今四五十万年前,北京猿人为了抵御灾害和获取生活资料,不得不几十个人结成一个群体在一起生活,形成原始群。他们白天采摘果实猎取野兽,到晚上返回龙骨山的山洞里,边烤火边休息,边用简单的语言和手势交谈。 (三)1.8万年前的北京山顶洞人 1933年,在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顶部发现了距今1.8万年以前的人类遗骨化石。这种人被称为“山顶洞人”山顶洞人比北京猿人有了很大进步。山顶洞人的文化生活比较丰富,有了装饰品。 从猿到人是生命物质所实现的质的飞跃,而文化就是在这种转变中被创造出来的。70年代以来,人类各个发展阶段的丰富材料在我国相继发现,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在人类起源的各个环节中唯一没有缺环的国家。 根据人种学分类,中国人属蒙古人种,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具有典型的蒙古人的特征。从猿到人是生命物质所实现的质的飞跃,而文化就是在这种转变中被创造出来的。 在古代人们对人类的起源是缺乏研究的,于是就有了盘古开天地,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淮南子》、《山海经》)。 二、原始物质文化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七年级上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的地理教学工作,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有得也有失。在教学工作中,我能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为了更好的搞好以后的教学工作,现对本学期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工作情况 1、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学生兴趣、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2、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3、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特别是在复习

阶段,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二)经验和体会 1、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的学习习惯不是很好,为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学期伊始,向学生提出地理教学三步走。预习、学习、复习巩固。效果不错,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提高。 2、改变授课风格,运用学习先进的教学模式。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解决学生课上出现的问题,营造活而不乱的地理课堂。 3、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

中国传统文化课后习题

〖中国传统文化〗课后答案 绪论1 【单选题】(1分) 1.亨廷顿认为:文化的重要作用是用价值观影响人类的进步。 正确 2 【单选题】(1分) 《文化经济学》认为“文化是明天的生产力”。 正确 3 【单选题】(1分) 文化精神是指: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基本思想与观念,或者说是文化传统的主流。正确 4 【多选题】(1分) 文化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ABCD ) A. 民族精神是指文化精神中的优秀成分。属于价值判断范畴。 B. 文化精神是指一个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与观念。属于事实判断范畴。 C. 文化精神属于事实判断范畴。 D. 民族精神属于价值判断范畴。 第一章1 【多选题】(1分) “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ABC A. 以仁为本 B. 以人为尊 C. 以民为贵 2 【多选题】(1分) 礼教的核心是:(ABCDE ) A. 夫妇有别 B. 君臣有义

C. 父子有亲 D. 长幼有序 E. 朋友有信 3 【多选题】(1分) 有关孟子倡导“五伦”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BCD) A. “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B. 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一。 C. 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受到适当的遵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 D. “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 第二章 1 【单选题】(1分)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仁) 2 【单选题】(1分)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3 【单选题】(1分) 孔子关于仁的答案的共同之处,是强调(自我修养) 4 【单选题】(1分) 孔子关于仁的回答,正确的答案应该在所有那些答案的(共性)中寻找 5 【单选题】(1分) 传统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是:(天人合一 6 【单选题】(1分) 天的涵义包括:(神性义道德义自然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