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众所周知唐宋时期社会转型及其变革的一个重要方面阅读附答案.doc

众所周知唐宋时期社会转型及其变革的一个重要方面阅读附答案.doc

众所周知唐宋时期社会转型及其变革的一个重要方面阅读附答案.doc
众所周知唐宋时期社会转型及其变革的一个重要方面阅读附答案.doc

众所周知,唐宋时期社会转型及其变革的一个重要方面...阅读附答案- 现代文阅读及

答案-

众所周知,唐宋时期社会转型及其变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整个社会的“平民化”或“市场化”程度的推进,汉唐及之前的诸侯门阀士族的社会结构已经不复存在,与之相适应的“宗法”世袭体制也分崩离析,失去了其存在的社会基础。面对宋代以来这种新的社会重构组合历程,宋代许多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特别是理学家们,根据这一新的时代特征,

对宋代的社会重构和组合设计出了一系列的蓝图。这其中最具代表意义的莫过于民间的宗族制度与乡族组织了。宋明时期的宗族、家族制度是由上古时期的“宗法制”演变而来的,“宗法制”在汉晋时期则演变为门阀士族制度。这种深具统治特权的制度演化至宋代,已经失去了它的社会基础,基本衰败。宋代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已成为最主要的选官制度,大批平民通过科举改变其社会地位。官僚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宋代建立起以官僚和士绅为主体的新的宗族制度。

宋代的社会现实,使家族制度的重建不可能与古代宗法制度完全相同,因此,重建必须因地因时制宜地对古代礼制有所更新。朱熹以其对古代礼制的深入研究为基础,结合当时的民俗,为宋代社会礼仪特别是重建家族制度制定了新的规范。

在宋代朱熹等士大夫和理学家们设计、倡导以及亲自实践

之下,具有一定平民化色彩的新型家族制度及其组织,已经在宋代的许多地方出现。随着民间宗族祭祀制度的确立与扩散,宗族制度与乡族组织也日益向民间生活化和民俗化转变。

宗族的首要任务是祭祀祖先和繁衍宗族子嗣,在此之外族产的管理也是宗族的重要任务。可以说,到了明清时期,宗族制度与乡族组织已经成为中国民间最为重要和坚固的社会结构形式。

宋明以来中国宗族制度与乡族组织的文化合理性,基本上是在宋代理学家们倡导下、由民间社会自行施行并得以发展兴盛起来的。国家政府不但始终处于一种被动应付的状态,甚至在不少的场合加以禁止和干扰。政府往往从强化专制统治的思维出发,认为民间宗族制度与乡族组织的发展壮大,很有可能危及政府的社会治理,从而屡屡试图予以控制和限制。尽管如此,在强大的民间社会面前,这种不具有制度化的控制和限制,毕竟无法有效地影响明清时期宗族制度与乡族组织的发展,明清时期中国的宗族制度与乡族组织的兴盛,一直延续到

20世纪中叶。

宋代理学所倡导设计的以宗族制度和乡族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社会管理与民间礼仪,正是由于较少受到专制政府的制度化约束,宋代理学的这一部分文化精神,被比较正常地延续了下来,并且得到了社会的基本认同。虽然到了现当代,有一部分学者从政治学术的视野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中国的宗族制度与乡族组织,但是它并没有像被制度化的“节孝”行为那样,引起社会的强烈反感,反而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民间社会的生活方式,蕴含着顽强的生命力。

(摘编自陈支平朱子学·理学:唐宋变革与明清实践》)

社会变迁与个人发展:生命历程的研究状况及其范式

社会变迁与个人发展:生命历程的研究状况及其范式 作者:李强邓建伟晓筝 生命历程研究(lifecourseresearch)作为一项跨学科的研究计划,从本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研究对象主要涉及生命过程中的一些事件和角色(地位),及其先后顺序和转换过程。从已有的研究来看,所谓的生命事件一般包括接受教育、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结婚或离婚、生养子女、参加工作或辞职、居住地的迁徙、退休等事件;通常考察的角色或地位大致包括阶级或家庭成员资格,教育、婚姻和受雇的状况,有时还包括政党成员资格、宗教归属、自愿者团体及活动的参与等。在上述研究中,个人的生命历程被主要看成是更大的社会力量和社会结构的产物。生命历程研究不仅要求在一个共同的概念和经验性研究的框架内对个体生命事件和生命轨迹的社会形式做出解释,并且注重考察影响这些事件和轨迹的社会进程。在许多从事生命历程研究的学者看来,他们的诸种努力不仅有利于对特定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而且还能超越社会生活研究中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的长期隔离状态,并具有对各理论学派、学科加以综合的潜力。 生命历程大体是指在人的一生中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出现的,受到文化和社会变迁影响的年龄级角色和生命事件序列。它关注的是具体内容、时间的选择,以及构成个人发展路径的阶段或事件的先后顺序。一般而言,尽管生命历程与家庭、经济、政治中的社会过程相联系,但它基本是个体层次的概念,与生命周期所包含的世代概念没有内在联系。 生命历程研究的历史回顾 (一)1940年以前的生命历程研究 生命历程研究作为一种分析范式,从时间上看大体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本世纪初到1940年以前的时期,其主要推动者是社会学中的芝加哥学派。这一时期,美国在社会经济等各方面有了较大的发展,大量人口从农村纷纷涌入城市,城市规模迅速扩展。然而社会问题也有很多,如移民问题、青少年越轨问题、犯罪问题、家庭婚姻问题等。它们引起了芝加哥学派极大的研究兴趣,许多学者深入实践进行社会调查,著书立说,寻求解答社会问题的答案。尤

传播学课后题

传播学课后题 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1、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2、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3、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4、如何理解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5、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6、如何理解社会信息系统中的“双重偶然性”? 7、什么是“传播隔阂”? 8、为什么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交往”理论是唯物论传播观的出发点? 9、试述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辩证关系。 10、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行为主义传播学的本质区别是什么?第二章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 1、为什么说劳动创造了语言? 2、人类语言具有哪5个特点? 3、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系统的根本特性是什么? 4、人类传播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5、人类传播的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是什么?其产生有什么意义? 6、试论述中国的印刷术的发明对印刷传播发展的贡献和古登堡印刷

术的意义。 1 / 12 7、试论述电子传播的发展在人类传播史上的里程碑意义。 8、如何理解媒介的进化与社会的发展之间的关系? 9、试述传播学家哈特对媒介系统的分类。 10、什么是信息社会?它具有哪些特点? 11、体外化信息系统经历了功能分化和多样化的过程,正在迎来一个重新统合的时代。 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 1、简述符号的定义。 2、象征符具有哪些特性? 3、非语言符号有哪些类型? 4、符号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5、什么是意义?意义是如何产生的? 6、符号的意义有哪些分类? 7、如何理解语言符号的暧昧性和多义性? 8、情境意义指的是什么?在传播过程中,除符号本身的意义之外还有哪些意义在起作用? 9、什么是象征行为?它有哪些特性? 10、为什么说象征能力是人类特有的基本能力?

转型期社会心态失衡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 NO.3,2012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J O U R N A L O F Y U N N A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O C I A L I S M 311转型期社会心态失衡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周小春 (中共平阳县委党校,浙江 平阳 325400)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心态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但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焦虑浮躁、抱怨冷漠、仇富恨官、群体性怨恨等不健康的社会心态。“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首次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是摆在执政党面前的一道新考题。党和政府要积极引导社会健康发展,匡正失范行为,缓解、化解不良心态,从根本上着力消除不良社会心态滋生蔓延的现实土壤。 关键词:社会转型;社会心态;失衡成因;疏导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811(2012)03-0311-5 社会心态是社会成员对社会生活现状的心理感受和情绪反应,具有显著的大众性和弥漫性,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晴雨表”。社会心态不是凭空产生的,其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成分的单一性以及就业方式、利益分配格局的相对稳定性,社会心态呈单一性、稳定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传统利益格局正发生革命性调整,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期,在急剧转型中,社会心态也发生转型、重组,呈现复杂多元的形态。当前我国社会心态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仇富恨官、焦虑浮躁、群体性怨恨等不良的社会心态,已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把“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首次写入“十二五”规划纲要。如何培育和引导社会心态,消除不良社会心态滋长的环境,使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是一个重大新课题。 一、转型期社会心态失衡的新特点 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中国社会最主要的变化就是打破了利益分配的旧机制。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社会心态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新特点。 (一)民生问题是社会心态的情结,焦虑成为一种普遍心态 民生不仅涉及社会民众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和生活的问题,又涉及社会民众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内涵,是影响社会心态良性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但凡食品安全、收入分配、住房、医疗、就业、社会保障、治安、环保等民计民生问题,都会成为民众关注的热点话题,影响着民众情绪波动,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心理状况。2012年2月,搜狐网与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联合进行的“全国两会民生系列调查”显示:71.3%的居民认为2011年通胀情况较高,其中超过三成居民(33.2%)认为通货膨胀形势“高的难以忍受”,为应对高通胀,35.4%的人已经在缩减开支。高通胀加大住房教育医疗压力,三者比例之和为58.1%.,低收入家庭来自以上三方面的压力明显大于中高收入家庭(比例依次为60.4%,58.1%和54.7%),低收入家庭雪上加霜,高通胀加大民众生活压力,加重民众的“焦虑”。 焦虑不再是“弱势群体”的专利,逐渐成为一种普遍心态。据《环球》杂志联合搜狐网的调查显示,截至2011年3月6日,在参与投票的24743名网民中,有62.33%的人明显感受到生活、工作压力,并为此焦虑不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竞争加剧,物价上涨、买房难、就业难、上学难、看病难、看病贵等民生问题一时还难以解决;“地沟油”、“染色馒头”、“瘦肉精”、“毒胶囊”等食品药品安全事件时刻撩动民众的神经;“干得好不如嫁得好”、“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读书无用论”等思想困惑,纠结着民众的心理;高楼玻璃幕墙坠落、商厦自动扶梯骤停、大桥相继坍塌、高铁事故尤其是7.23温州动车事故等公共设施事故使民众恐慌,处于不安全感、无归属感 的焦虑之中,从而上演了比日本海啸还恐慌的“盐慌”,非理性抢购行为的背后反映出民众的浮躁、焦虑、不淡定的虚弱心态。 (二)不公平感增强,弱势心理在社会各阶层滋生蔓延 不同时代不同个体,面对不同的问题,对公平有着不同的理解。随着30多年的快速发展,民众追求公平的意 识逐渐增强,但发展扩大了贫富差距、收入差距,加速了阶层分化,边缘与中心、弱势与强势、主流与边缘会不断发生着转化,缺乏稳定感,人们通过社会比较产生了相对被剥夺感,在社会内部分化过程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民众如果受到不公平的对待,就会产生不公平感,就会感到冤枉、气愤,甚至产生报复行为,这种心理和行为降低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逐步形成“弱势心态”。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中,还出现了因制度壁垒、权利缺位等种种原因造成的不公平的边缘化、弱势化现象,在一些制度设计中,由于缺乏对个体权利应有的普遍尊重和保护,弱化了公民权利,权力与资本的相对集中导致了社会排斥性体制的形成,当一些群体与阶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获得越 作者简介:周小春,(1971-),女,浙江平阳,讲师,研究方向政治学。 网络出版时间:2012-10-10 11:43 网络出版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a110210768.html,/kcms/detail/53.1133.D.20121010.1143.192.html

社会变迁与人的观念变化

社会变迁与人的观念变化调查报告 一:调查前言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第一,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第二,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从质的方面看,不同性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着不同性质的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之,落后的、反动的、非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第二,从量的方面看,无论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什么性质的作用,都会对社会存在起作用。 自1979年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来,陆续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从“五讲四美三热爱”到“讲文明树新风”,从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到“百城万店无假货”,从“心连心,手拉手”到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蓬勃开展,三十余年过去了,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人们的观念是如何发展变化的,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随机选取了几名志愿者对其生育观,婚恋观,消费观,休闲观等进行调查。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的人对于二胎政策开放问题表示支持,认为现在的中国社会,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孤单与自我重心的叛逆性越来越严重,放开二胎政策或能从中解决这个问题。现在的家庭,特别是城市家庭,一个孩子的占据多数。由于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多,很多年轻人结了婚之后,彼此之间商量着怎么着维护这个家庭,要一个孩子成为他们不得不做出的选择,有的甚至为了减轻压力选择了一生都不要孩子。相信,丁克族这个词已经不再陌生。当然,我们不能绝对的左右人的自由权和选择生活的权力,但是相信每个年轻人都不希望结了婚,一辈子就两个人空守着诺大的屋子吧!可是生活压力让他们不得不做丁克或者一生都不婚不嫁的这类人。就算现在结了婚生了孩子的,大部分也是一个独苗,一个孩子压力是小,但父母为了工作给孩子的爱却很少,孩子从小缺少欢乐,自闭症的孩子是不是也逐渐增多。 而且二胎政策开放可以避免对孩子过度保护和溺爱;只有一个宝宝,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口里又怕化了。什么事情都不让他做,好好地当少爷/公主就行了,该骂的时候舍不得骂,做错了事,该罚的时候又舍不得罚。不经意间,疼爱就变成了溺爱。对孩子过度保护和溺爱,到头来只会害了孩子,当孩子踏入社会的时候,不能在残酷的竞争中生存,更扛不起一丁点生活挫折。有两个宝宝,可以促进两个孩子相互的竞争;一个宝宝在家里是“最大”的,没有人跟他竞争,往往说什么就是什么,想要什么也很快就能得到,就算什么都不做,大家都是围着他转的。这样的生活环境,容易让宝宝缺乏竞争意识,如果有两个宝宝,有了比较之后,在无形中,从小就会形成一种相互竞争的意识。 现在的家庭只有一个小孩,他的成长过程都没有兄弟姐妹的陪伴,没有知心的小伙伴,长大了也没有可以商量的兄弟姐妹,遇到困到也找不到最近亲的人来帮助自己,小时候没有人陪着过家家,成长中没有人互相学习,长大了没有人一起照顾父母。小时候5-6个大人疼一个小孩,小孩大了结婚成家后,两口人一起承担数位老人,压力山大。 第二个方面:人口老龄化需要二胎政策的放开。从人口老龄化角度看,放开二胎政策对这个问题有一定的缓解,但是我们必须承认,这不是解决人口老龄化的直接钥匙。人总归要变老,谁都不能让自己永远年轻,这是客观的事实。但是,让出生率和死亡率平衡起来,让出生一族和老另一族所占的比例平衡,不是单纯的靠只生一胎就能把这个问题彻底解决好。因此,适度的放开二胎政策,对缓解老龄化问题,有利是绝对的,毕竟我们国家现在的出生率已经很低,和大多数国家相比,我们的出生率都是非常非常低的。之所以我们国家还有那么多人,是上个世纪的某个时间段没有控制好的原因,和21世纪后近五六年来没有任何关系。 但是也有一部分人认为二胎政策开放以后,照顾两个孩子精力不足;一个宝宝的时候,或许只是刚开始升级妈妈那会,你会显得手忙脚乱;不久后你就适应并喜欢上了妈妈的角色,并

中国社会转型的基本特点

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就开始了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改革开放以来这个转型过程进入了加速期。我国的社会转型与其他国家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相比,虽然存在着许多共性的东西,比如说都是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都是人的生存方式由自在状态向自觉状态的转变但由于我国农业文明的源远流长,以及今天转型所处的国际环境的变化,使当今中国的社会转型表现出许多独有的特点。 转型过程漫长。中国的农业文明非常发达,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有着强大的影响。因此,现代工业社会取代传统农业社会的过程难以在借鉴,完全是一个独自探索的课题。这样,一方面,传统农业社会的影响根深蒂固,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转换;另一方面,当今中国的社会转型又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新课题,需要较长的时间去探索,这两方面的因素决定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转型过程复杂。中国社会的转型是在已实现了现代化的西方社会遭遇深刻危机、出现一系列弊端之后开始的,如何扬其长而避其短是一个复杂的课题。这可以使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少走弯路,但也使这一过程更加复杂。可以说,当中国社会还没有完全享受到现代化积极成果的时候,西方就已经开始灭。这种时代的落差使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境遇更加复杂化。 转型中矛盾尖锐。西方现而中国的社会转型最初是外源式的,是在外来侵略者的坚船利炮下启动的,它不仅无法像西方国家那样从殖民扩张中获得原始资本积累,相反自己就是西方殖民扩张的对象。由此形成了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相互交织的状态。这种情况必然影响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进程。 转型所处的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是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进行的。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遭遇严重挫折。这就决定了当今中国的社会转型是在更为杂多变的国际格局中推进的,国际格局的不确定性增加了转型的难度。因此,研究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一定要把多变的国际环境考虑进来,认识到由此带来的影响。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艰巨性还表现在它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推进的。世界各国和地区经济的相互影响与制约从未如此强烈,各个国家、民族的政治文化也相互影响,任何国家和民族都不可能孤立地求得生存和发展。这种情况对后发展国家的制约作用更加明显,这也直接形成了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岳麓版(2001)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 【课标内容】 ①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②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媒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③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火车、轮船、汽车、飞机逐渐成为时尚的交通工具;近代邮政的开办,电 报和电话的使用;照相、电影、交际舞等成为娱乐新时尚;大众传媒的影响;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 通过阅读、分析、讨论,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 成在了解信息、讨论的基础上与人合作、共同得出结论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感知中国近代社会在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等领域的变化,了解产生这 些变化的原因,理解这些变化是适应近代社会发展的结果,对中国的近代化进 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以及通过多种途径和方 式收集、处理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初步了解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是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影响的结果,是历 史发展的要求。 ②树立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和面向世界的国际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交通、通讯工具、大众传媒等变革的背景、影响。 ●难点:正确认识西方生活习俗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课前引导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在很长一段时间领先世界水平,但是,由于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随着列强的入侵,紧闭的国门被迫打开,中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社会习俗也发生了变化。 二、学习新课 (一)交通、通讯和娱乐新时尚 1、显示幻灯片杜牧《过华清池》“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引导学生思考。 中国古代最快捷的交通和通讯工具是什么?请你估算一下当时用这种工具 从广州到西安最快要多久才能把荔枝或者军情送到。 学生体验后,教师指出:到了清末,这种状况有了改观,新的交通工具、通讯 工具开始出现。 2、自学课文,说说近代出现了那些新的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 3、学生讨论归纳:新的交通工具、通讯工具比传统交通、通讯工具的优势。给近代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讲解:中国古代自古以来就使用驿站和民信局作为传递信息的机构。这种 传递方式就普及程度而言都远不如西方邮政。工业革命后,交通工具的变革带 来邮运工具的革命,使得近代邮政发展更为迅速。尤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电报和电话等通讯工具的使用,为快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新型通讯工具能 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大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容量和范围,因此,对 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幻灯片明确:新的交通、通讯工具更快捷,也更能为大众服务。它的出现,便利了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联系,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中 国近代化进程,人们的生活方式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 4、新的娱乐方式 ①设置问题,比较分析。你知道中国传统的娱乐方式有哪些?近代又出现了那些新的娱乐方式?这些变化对近代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②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随着中外交流的增多,人们的娱乐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娱乐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今天的绝大多数娱乐方式在近代中国已经出现,并逐步成为新的时尚。 (二)大众传媒

论社会转型期的心理失衡与和谐社会心理构建(一)

论社会转型期的心理失衡与和谐社会心理构建(一) 摘要]社会转型期也是社会心理的重构期,易产生社会心理失衡问题。文章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分析了导致我国在社会转型期出现社会心理失衡的多个因素及其表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心理的途径。 关键词]社会转型;社会心理失衡;和谐 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发生社会转型,进入2l世纪加速发展,“这种正在发生的社会转型是社会有机体走向自我和谐的变革,既体现为向逐步明确的目标在试错中逼近的过程,又体现为问题越来越复杂、解决越来越难、矛盾越来越积聚甚至尖锐化的过程”。社会转型给中国带来了一系列尖锐的矛盾和冲突,这些矛盾和冲突直接影响了我国改革的深化和社会的继续发展。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最根本的是调节由这些矛盾和冲突引起的社会心理失衡,促进和谐社会心理的形成,最终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一、社会心理——和谐社会的传感器 社会心理是人们对社会结构和社会运行现状较直接的主观反映,在个体层面上表现为社会认知、社会感情、行动意向;在群体层面上主要表现在信仰、风俗、习惯、成见等。社会心理直接与日常的社会生活发生联系,社会客观状况的变化必然反映到社会心理层面,引起个人情绪、群体心理、社会心态、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等整个社会意识的重大变化。社会心理能够相对客观和准确地反映社会变化的倾向和可能的发展趋势,可以说有什么样的社会现实必然有什么样的社会心理。社会心理是社会情境和社会行为的中介,众所周知,只有“心理和谐”的个体才可能做出符合社会规范与要求的行为。才可能与社会的发展同步,促进社会的发展;反之,则会出现大量的越轨行为,导致社会发展迟滞。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社会心理就是和谐社会的传感器,是社会变化的风向标。中国正处于空前的社会大转型时期,是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社会心理比较敏感的时期,社会心理是和谐还是失调直接影响到社会稳定,关系到和谐社会的进程。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是国家对促进和谐社会心理发育的重视。如何认识目前我国的社会心理现状,重构社会心理,促进社会心理和谐,是目前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要解决的课题。 二、社会加速转型导致社会心理失衡 社会转型是指人类社会由一种存在类型向另一种存在类型的整体性转变,它意味着社会系统内在结构的变迁,意味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心理结构等各方面全面而深刻的变革。我国从20个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社会转型,是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是传统的消解和现代性的生成过程,典型的体现为我们国家由计划配置资源向市场配置资源、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由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转变过程。全球化、一体化使中国社会转型呈加速发展态势。而探讨因社会转型引起的社会心理转变,采取措施构建和谐的社会心理,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一)经济体制转型带来社会相对剥夺感 我国社会转型,对老百姓来说,体验最深刻的莫过于经济体制转型。从1978年开始,我们在经济领域逐渐探索由国家计划配置资源向市场配置资源的转变,即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而市场本身就不是一个平等的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权利是平等的,但结果却是分化的,必然造成财富和贫困在两端的积累。而这种分化更由于我们国家在改革初期采取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优先发展沿海、后发展内陆”等非均衡发展战略而被放.大,我们今天的发展成就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西部地区、农村地区以及弱势群体的利益为代价的。其结果必然导致社会成员利益格局失衡,也就是《圣经》所说的“贫者越贫、富者越富”的两极分化现象。基尼系数是国际通用衡量两极分化的指标,在2000年我国基尼系数就已超过了0.4的国际警戒线,在2007年更是达到了0.48。逐步扩大的两极分化影响了社会稳定,给构建和谐社会带来威胁。

中国社会转型的趋势

中国社会转型的趋势、代价及其度量 近20年来,中国社会处于急剧变革与加速发展的时期,社会转型呈现多向度的特征,各个时期、各个地区分别处于不完全相同的转型度之中。中国社会多向度的转型,主要表现为四大社会变迁与发展趋势。本文旨在研究中国社会转型的含义、基本趋势、社会效果、社会代价及其度量方法。 一、中国社会转型的界定 在中国,“转型”概念是1992年以后开始流行的。它最早也是最典型的含义是体制转型,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这与西方国家的主流理解是一致的。世界银行办了一个杂志,叫"Transition",有人译为“转轨”。从发表的文章来看,这份杂志探讨的主要是经济体制转轨。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与世界银行合办了一份“转轨通讯”,为"Trans ition"的中文版。也有人将"Transition"译为“转型”(注:参见〔英〕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经济体制转型的理论与证据(译序)》,〔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了“社会转型管理(MOST)”规划联络委员会,并出版业务通讯。社会学者往往将"Transformation"译为社会的“转型”。在中国社会学者的论著中,“社会转型”有三种主要的含义: (1)社会体制在较短时间内急剧的转变。 “转型”与“转轨”在体制转变这一点上可以取得相同的意义。自1992年中国宣布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中国社会转型就建立在明确的经济体制转型的基础之上。但社会转型本身则是社会体制的转变,是社会制度的创新。改革是从制度转变开始的,因此制度解释是根本性的解释。 我曾指出:“60年代至70年代,个人身份的变换特别困难,代内流动与代际流动率均很低,也就是说,社会结构‘超稳定’,比较封闭。究竟是什么东西限制人们身份的变化?有三种固定与冻结人们身份的因素:一是户籍制度;二是劳动制度;三是干部制度。这些制度造成了城乡隔绝,农民、工人、干部等基本社会角色身份固定化。”(注:宋林飞:《观念、角色、社会结构的三重转换》,〔南京〕《江海学刊》1994年第2期。)这是对结构问题的制度解释。“转轨”概念中的“轨”是指体制。新旧体制衔接、新旧制度更替,就是“转轨”。 (2)社会结构的重大转变。 1992年,李培林在《“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注:李培林:《“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5期。)一文中较

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

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 ——女性的地位 摘要:随着历史的发展,不同社会时期女人的地位不尽相同。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女性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父系氏族时期,女性的地位一落千丈,男子成为社会和家庭的主宰,妇女沦为男子的附庸;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女性成为男子传嗣的工具,或是男子的玩物;当今社会,女性的地位虽得到提升,但男女平等仍没有实现,女性的地位还不容乐观。 关键词:母系氏族父系氏族女性地位平等 众所周知,女性地位最高时是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母系氏族建立在母系血缘关系上,子女的血统以母亲所在氏族确定,氏族的祖先皆为女性,由女性世代相传。由于群婚制,子女只能知道生身母亲,而不知生父。子女从母姓,从母住,继承母亲的财产,死后葬于母亲所在氏族的氏族墓地。妇女在当时不管是生产和经济上还是在社会中都享有主导和支配的地位,受到尊敬。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日益发展,男子在生产中处于主导地位,母权制自然过渡到父权制,父系氏族逐渐形成。 在父系氏族时期,氏族有一男祖先和他的配偶子女以及男性后代子孙组成。氏族以父权为中心,祖先为男性,子孙皆归属于父亲,并有男子代代相传。子女从父姓,和父亲居住在一起,继承父亲的财产。一夫一妻制下的从夫居代替了偶婚制下的从妻居。在父系氏族时期,男性成为农业、畜牧业以及手工业等生产经济领域的主要生产力量,是获得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而女性,生活劳动则局限于家庭之内,以家庭劳动和家庭副业为主,除生儿育女之外,妇女仅从事纺织、炊煮等繁琐家务劳动。从此,女性在社会中退居于从属地位,而恰恰相反,男子依靠经济上的优势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取得统治地位,掌握社会财富,分配生活资料。 社会进一步发展,人们的劳动出现了剩余,私有制和剥削应运而生,原始社会逐渐被奴隶社会取代。历史不断发展,人们又进入了封建社会出现。虽然原始社会解体了,但是父权制并没有动摇,像一棵常青树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仍茁壮成长着,并进一步加强。妇女没有任何的地位,成为丈夫的奴婢和生儿育女的工具,她

转型期社会矛盾的分析与对策

转型期社会矛盾的分析与对策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随着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的深刻变革和调整,利益主体多样化和价值取向多样化日益凸现,人们的思想活动呈现多变性和反复性,由此构成了以人民内部矛盾为主的社会矛盾的多发性、多样性和复杂性,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如何正确认识转型期社会矛盾的类型和性质,正确把握其发展规律及特点,正确选择化解社会矛盾的路径和方法,从而取得最佳的社会效果,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刻认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着眼于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更加积极主动地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这一重要讲话,为我们正确认识、正确处理当前社会矛盾指明了方向。 分析转型期社会矛盾的类型 处于转型期的社会矛盾,可以说覆盖领域广泛,涉及门类众多。其中比较受关注的有劳资纠纷、征地补偿、劳动就业、拆迁安置、社会安全、群体冲突等等。这些矛盾看起来五花八门,纷纭复杂,从深层次原因分析,大体上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为劳资矛盾。近期劳资矛盾引发的事件频繁出现,“劳资博弈”正成为近期我国一些地区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的焦点。其实,劳资矛盾是市场经济最本质的矛盾,在中国出现并不意外。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是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必经之痛”。如何消解劳资矛盾,调处劳资纠纷,既是党委政府加强社会管理、改善公共服务的职责所在,也是当前抓发展、促民生、促稳定的新课题。实际上,在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结构复杂化的今天,要拿

捏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分寸殊为不易。主政者既要回应劳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合理诉求,维护其合法权益;又要考虑资方的转型压力和现实承受力。 第二类为官民矛盾。官民矛盾历来是社会矛盾的重要组成部份,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只是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的程度有所不同。我们党执政前后,在官民关系、干群关系上都曾有过很好的时期,上下一心,同舟共济,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创造了许多辉煌。但必须承认,近些年来,官民关系受到了较大的损害,官民之间,芥蒂在增加,矛盾在扩大。主要表现在,在权力缺乏制约和监督的情况下,部分官员利用手中的权力,出台一些维护本部门、本系统小集团利益的政策,损害老百姓利益,群众信访、上访、政府门前请愿等现象不断发生;部分官员利用手中的权力行贿受贿、买官卖官,侵吞国家财产,严重损坏了官员的社会形象,致使不少人形成了无官不腐、无官不贪的极端印象;一些官员作风不正、言行不一,不关心群众疾苦,听不见群众呼声,只知道傍大款,不为老百姓办实事,严重脱离群众,失去了群众的信任。 第三类为贫富矛盾。近些年来,我国地区、城乡、行业、群体间的收入差距有所加大,分配格局失衡导致部分社会财富向少数人集中,收入差距已经超过基尼系数标志的警戒“红线”。据有关机构调查,收入最高10%的人群和收入最低10%的人群的收入差距,已从1988年的7.3倍上升到2007年的23倍。随着近几年投机性投资行为的盛行,更进一步强化了资本财富的累积效应,加剧了贫富差距。诚然,市场经济是利益差别经济,但不能听任利益差别无节制扩大,尤其不能任其超出社会所承受的范围。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十三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选择题: 1、新中国成立后,导致中国几千年来中国家庭生活重大变革的措施是: A、取缔卖淫嫖娼 B、查赌禁毒 C、取缔反动会道门 D、颁布《婚姻法》 2、中国社会“自油松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镖枪以至机关炮……都摩肩挨背的存在”反映了近代中国: A、近代化水平差别大 B、注重环保 C、注重保存传统文化 D、注意保护文物 3、中国航空事业开始的标志是: A、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B、冯如制成第一架飞机 C、科学院建立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4、中国铁路营运总里程跃居亚洲第一是在: A、20世纪初 B、20世纪五六十年代 C、20世纪七八十年代 D、“九五”期末 5、中国交通运输方式开始发生质的变革是指: A、运输货物开始商品化 B、运输动力发生变化 C、出现了专门运输的商人 D、南北方运输工具趋于相同 6、中国大地上最早的电话公司出现在: A、上海 B、南京 C、北京 D、广州 7、人类由信息封闭时代进入大众传播时代的标志是: A、语言的产生 B、新航路的开辟 C、报刊的诞生 D、互联网的开通 8、国庆、元旦等新节日的增添是在: A、新中国成立后 B、鸦片战争后 C、辛亥革命后 D、五四运动后 9、中国人民已基本上解决了过去几千年没有解决的温饱问题是在20世纪:70年代 B、80年代 C、90年代 D、60年代 10、建国后,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始,国家实行统购统销的粮食政策,下列对其原因和作用描述不正确的是: A、城镇人口猛增,商品粮销售大幅度增加 B、一些投机商哄抬物价,粮食的购销矛盾尖锐

C、稳定了物价,保障人民基本物质生活的需要 D、解决了中国人尤其是农民的温饱问题 11、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是: A、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私自修筑的凇沪铁路 B、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 C、詹天佑主持修筑的京张铁路 D、沪宁铁路 12、通讯工具的变迁和电讯事业的发展: 使信息的传递快捷简便②深刻地改变了人民的思想观念③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13、交通工具的变化和交通事业的发展: ①推动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②促进了信息的传播③开阔了人们的视野④加快了生活节奏,对人民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4、下列关于近代中国通讯事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午战争前,中国已经基本形成了四通八达的电讯网络 B、20世纪初,上海装置了无线电台,并设无线电报局 C、当时的有线电报和无线电报都是为了军事目的 D、中国第一家电话公司出现于19世纪80年代 15、1920年,一个乡下人到广州游玩,他不可能: A、看到有人穿中山装上班 B、随身带有粮票、油票 C、在西餐厅就餐庆祝国庆节 D、听到有人称呼他为“同志”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光绪六年岁末,刘铭传力请修筑铁路,李鸿章立足中外,比较支持刘铭传的倡议,其词曰:“处今日各国皆有铁路之时,而中国独无,譬犹居中古以后而摒弃舟车,其动辄后于人也必矣。”但更多的人却不但责骂刘铭传与李鸿章“直欲破坏列祖列宗之成法以乱天下”,而且宣言“铁路行之外夷则可,行之中

传播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传播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传播学概论 英文名称: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 总学时:36学分:2 适用对象:新闻学专业本科2年级学生先修课程: 二、编写说明(一)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面向新闻学专业课,21世纪的今天,人类已经生活在一个全新的信息社会。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更加重要的资源。信息产业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核心动力,其基本特征是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有两大支柱,一是以高新科技为代表的传播技术产业,二是从事新闻和信息产品生产的媒体产业。当今高校开设的新闻、广告、广播电视等专业正是为未来的媒体产业培养人才。如何才能培养出掌握一定信息传播基础理论和基本技巧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以社会信息的传递和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为研究对象,系统第揭示信息传播规律;同时它又与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彼此互相影响、互相渗透,成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的地位和作用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b5E2RGbCAP (二)课程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使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对传播学这一新兴学科的总体框架有大致的认识,对它的发展脉络有基本的了解,并能够对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思考。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提高跨学科学习的能力,运用传播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当代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并为今后的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打下基础。p1EanqFDPw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本课程的讲授为1个学期。本课程重点是传播的定义、传播过程、传播的要素、传播发展史、传播效果等。掌握传播学的三基: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难点是提升学生运用基本理论解决传播现象和传播问题的能力。DXDiTa9E3d (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1、系统讲授有关传播(学)的基本理论,使学生有一个比较明晰的整体把握。持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通过对精选个案的剖析,使学生充分认识、2到传播学对社会实践的指导价值;注意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实习中主动运用所学1 / 18 知识。RTCrpUDGiT 3、讲授中强调传播过程的人文和文化精神,使学生主机培养起大传播的意识。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从学生这个角度来看,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关注传播学的前沿性话题,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的逻辑思辨能力;从教师的角度来看,也可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即通过学生关注的话题抓住当下学术研究的热点或空白点,并把之贯穿到教学中加以总结和提炼,为传播学的学科建设寻找实践与理论的最佳结合点,达到学以致用,实践出真知、理论指导实践的教学目的。课余阅读,课堂讲授、讨论或答疑。采用多媒体教学。5PCzVD7HxA (五)教学时数分配表传播学概论教学时数分配表 教学内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采用何多媒体训讨主要内讲实学手 传播学的对象和基问人类传播的历史与人类传播的符号和义章第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22 四统结构章第22五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章第群体传播、集合行为、22六组织传播章44大众传播第

社会转型与公众精神需求_谈情感类电视节目的功能与规范_范愉

感地带0的编创人员秉持全新的思路,从性别、社会阶层、情感矛盾的属性入手,对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进行分割定位,打造出相当整齐的情感栏目群落,彰显了卫视频道的最大特色。/情感地带0从2004年初正式以统一/旗号0对外开播,成绩不俗,1-8月份全国收视率比去年同期提升174%,收视率位居全国同时段自办节目第一名。 (作者系江苏广播电视总台频道策划部副主任邮编: 210008) 社会转型与公众精神需求)))谈情感类电视节目的功能与规范 u范愉 一、公众精神需求与情感类电视节目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公众都会有一定的精神需求,也存在着相互理解和交流的可能性。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相对疏远,而大众传媒往往在不同程度上承担着满足公众精神及情感需求的功能。电视媒体一经产生,就始终把社会主体的精神与情感生活作为自己的表现内容,并将公众的此类需求作为一种市场增长点不断加以开发。情感类节目可以说就是在这一需求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1 社会主体的精神需求是多元化的,作为普通民众,既有关注名人生活乃至隐私的兴趣,也有从公共知情权角度了解公众人物生平、行为及观点的要求;既有从他人的生活经历中获得经验、激励斗志的需要,也有抒发自己情感、参与公共生活的愿望。而成功人士、政治家和社会名人,也有通过传媒了解普通人的心理和民生,获取社会生活信息的需求。社会公众既是大众传媒关注和报道的对象,也是接受其信息的受众,通过各种情感类节目,他们从交流和传播中能够获得信息和满足,也能够参与和表达。通过大众媒体的渠道,这个平台既可能成为公共舆论的晴雨表,以可能直接或间接地起到培植公共道德和社会凝聚力的作用。 情感类节目并不是一种特定的节目形态,而是对其表现内容、体裁、角度以及表现方式进行的一种概括性界定。但是在这种概括中,我们依然可以总结出情感类节目的许多共性、制作规律和原则。可以说,情感类节目的共同特点是立足于人的情感世界,包括普通人和社会名人,弱势群体和成功人士,关注人的命运、精神世界和生存状态,通过主人公或当事人表达、参与、交流、互动等方式,辅之于媒体的技术手段,创造一个体现人文关怀和情感交流的平台,满足受众的一种精神需求。在风格上,注重纪实性、真实性、平民性和参与性,并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形态,如人物访谈、纪实采访调查、现场讨论或辩论、寻找亲友、真实人物情景剧、慈善募捐、益智娱乐等等,能够唤起公众的共鸣、感动和参与的兴趣。 当代世界各国的大众媒体、特别是电视媒体,无不将情感类节目作为自己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精神需求愈发多元化,而情感类的节目也不断推陈出新,其中某些类型甚至历久弥新,长盛不衰。然而,由于道德本身的多元化特点,以及各社会阶层基本利益与价值观的不同,情感类节目本身也必然呈现一种多元化状态,作为非主流媒体,完全可能通过自己的同类节目挑战公共道德,起到标新立异乃至惊世骇俗的革命或颠覆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的价值标准、宽容程度和承受力。 二、社会转型期的公众精神需求与情感类电视节目的功能 如果说在一个正常发展的社会,人们的精神需求从来就呈现一种多元化态势的话,那么,在一个转型社会这种多元化特点尤为明显。更多的利益和价值冲突、更多的命运突变、更多的风险、更多的机会、更多的困惑、更多的孤独无助、更多的失落,更低的心理和实际承受力,更大的两极分化和社会不平等,更多的不满与抗争,更多的犯罪等等。传统的社会调整机制在这种转型中常常显得应对不暇,纠纷多发、诉讼激增、社会冲突容易激化就成为转型期的基本特征。o 我国目前正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转型期,具有所有转型社会的基本特征,尤以社会经济上的两极分化和道德失范表现得最为明显,加之传统上缺少法治和宗教信仰的依托,民主基础较差,所以公众的整体心理显得格外脆弱,冲突和矛盾容易激化,因此,国家不得不把社会的稳定作为第一位,同时又必须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对现行体制进行必要的改革。在这一历史时期,我国的媒体承担着多重社会功能,例如舆论监督、政治与社会事务参与、社会动员等等。从电视媒体的内容和节目类型看,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表现方式、不同的角度构成了一种百花齐放的多元化格局。在这些节目类型中,情感类节目始终占有一席之地,且日益显现出其特有的价值和魅力。 当前,我国社会公众对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对政策和法律的制定和实施都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因此,舆论监督和法制节目在电视节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有着较大的影响力。相比之下,情感类节目似乎并没有这样显赫的地位和轰动的效果,但是它却是不可或缺的,恰好是政治题材、新闻类、法制类节目的一种最好补充。?它从另一方面满足社会转型期公众的精神需求,得到了受众的欢迎,并具有更为长久的影响力和发展潜力。例如,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的/百姓故事0,以及第十套节目的/讲述0栏目,从开办以来已经赢得了广大的收视群体;而江苏电视台新近全力打造的贯通全周的情感特色频道,也正呈现出勃勃生机。?实际上,情感类节目与舆论监督和法制节目虽然承担着不同的功能,但又在一定程度上殊途同归,是我国精神 个案研究江苏卫视的/情感特色0定位 82现代传播双月刊2004年第6期(总第131期)

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

22课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标内容] (1)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2)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媒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3)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 讨论西方社会习俗对中国的影响,使学生逐步了解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成在思考、讨论的基础上与人合作、共同得出结论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感知中国近代社会在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等领域的变化的原因,理解这些变化是适应近代社会发展的结果,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以及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收集、处理信息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逐步了解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是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产生影响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了解近代社会生活变迁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学习吸收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的国际意识。 [重点和难点] 重点:(1)交通、通讯工具的变革;(2)大众传媒的影响 难点:西方生活习俗对我国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寒假就快到了,寒假你们在家都做些什么呢? 生:。。。。。。 师:寒假时间短玩的不尽兴,那么暑假大家又是怎么过的呢? 生:。。。。。。 师:老师也想去上海旅游一下,大家能为老师提供一下出游的方式吗? 生:火车、汽车、飞机、轮船。。。。。。(幻灯片展示) 师:老师生活在21世纪的中国出行可以坐汽车、飞机、火车是非常方便、迅捷的,那么大家知道中国古代人们是如何出行的吗?能说出一些有关的诗句吗?(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题柱虽乘驷马车,乘车谁买《长门赋》?马致远/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岸头危径窄,轿子莫人扶。杨万里) 生:马、马车、小船、轿子。。。。。。(幻灯片展示) 师:大家知道的还真不少呢?那大家知道我们现在做的火车、轮船、汽车和飞机是什么时候,在哪发明,又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呢? (幻灯片展示) 火车:1814 英国史蒂芬孙19世纪晚期(李鸿章上海轮船招商局洋务运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