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检测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90.50 KB
- 文档页数:9
汽车工程学院
《汽车检测技术》
课程教学大纲
(统招专科)
适用专业:汽车维修与检测技术
二00九年六月
《汽车检测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08020065
课程名称 汽车检测技术
课程英文名称
总学时数 72 授课学时 34 实践学时 36 实验学时 0 习题课学 时 2 设计学时 0
学 分 5
开课单位
适用专业 汽车制造与装配、汽车维修与检测、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电子技术
先修课程 汽车构造
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必修课
选用教材 王华中主编的《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中南大学出版社2012.12
主要教学
参考书 1、张建俊主编的《汽车检测技术》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赵胜全主编的《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3、董继明等,《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4、王华中主编的《汽车常见故障诊断分析》,江西高校出版社,2010
本课程
任务和
目的 本课程的任务:综合运用《汽车构造》、《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得个专业课的知识,在学习检测、诊断技术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析、排除汽车故障的思路,解决汽车运行中的实际技术问题。
本课程的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汽车检测技术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汽车发动机;底盘、整车综合性能以及汽车安全环保性能、汽车电控装置的检测原理、方法、设备以及汽车检测站的基本知识。要求学生掌握汽车及其零部件检测与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与原理,培养学生基本的检测与故障诊断能力。
教学大纲
制订单位 汽车机械教研室 教学大纲
制订时间 2009-6-14
二、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 汽车检测概论
课程内容:
第一节 汽车检测技术及其发展
第二节 测量与误差的基本概念 第三节 车用检测诊断仪器仪表简介
基本要求:
1、了解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概况,我国的有关规定,汽车维修企业应配备的检测设备;
2、理解检测设备的测量误差与精度简介,检测设备的基本组成;
3、掌握汽车检测与诊断的基本概念;
4、掌握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常用仪器使用。
本章重点: 汽车检测与诊断的基本概念与相关名词术语;
本章难点:误差的分类。
“※”第二章 相关标准法规与管理制度
课程内容:
第一节 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第二节 在用汽车的检查制度
基本要求:
1、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及制度;
2、了解在用汽车的检查制度;
本章重点: 相关法规。
本章难点:相关制度。
第三章 车辆外观 整车技术参数检查
课程内容:
第一节 车辆标志规定及外观检查
第二节 整车基本技术参数检查
第三节 车身与防护装置检查
基本要求:
1、了解车辆标志的一般规定和要求; 2、掌握整车基本技术参数有哪些;
3、了解汽车对车门和车窗的要求。
本章重点: 整车基本技术参数的种类和概念。
本章难点:整车基本技术参数的种类和概念。
第四章 发动机综合技术状况检测
课程内容:
第一节 发动机功率的检测
第二节 汽油车点火系统检测
第三节 柴油车喷油压力检测
基本要求:
1.掌握发动机无外载测功原理和汽缸功率均匀性检测;
2.了解测试发动机性能的仪器。
3.理解点火的各种波形 。
4.掌握点火提前角的测试。
5.掌握柴油车喷油压力的检测。
本章重点: 发动机无外载测功原理、点火波形的识别、柴油车喷油压力的检测。
本章难点:柴油车喷油压力的检测;
第五章 传动与转向系统技术状况检测
课程内容:
第一节 对传动系统的要求
第二节 自动变速器的性能检验
第三节 对转向系统的一般要求和检验方法
基本要求:
1、掌握自动变速器的性能检验试验;
2、如何对转向系统进行检测; 本章重点: 如何对转向系统进行检测;
本章难点:自动变速器的性能检验试验;
第六章 行驶系技术状况检测
课程内容:
第一节 对行驶系统的一般要求
第二节 关于车轮定位参数
第三节 前轮侧滑量检测
第四节 四轮定位检验
第五节 车轮动平衡校验
第六节 悬架性能测试
基本要求:
1、掌握车轮定位参数的概念和作用;
2、理解四轮定位参数的检测原理;
3、掌握车轮动平衡的测量;
4、理解悬架刚度的检测原理;
5、了解行驶系统相关的检测设备;
本章重点: 四轮定位参数的测量
本章难点:四轮定位参数的测量
第七章 车身电器技术状况检测
课程内容:
第一节 对照明信号及其他电器设备的一般要求
第二节 前照灯检测
第三节 车速表校验
基本要求:
1、了解汽车对照明和一般信号装置的要求;
2、掌握前照灯的检测原理与设备使用
3、掌握车速表试验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及其使用方法;
本章重点: 前照灯的检测原理;车速表试验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本章难点:前照灯的检测原理 第八章 车辆动力性能与经济性能试验
课程内容:
第一节 动力性能的道路试验方法
第二节 动力性能的台架试验方法
第三节 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要求与基本测量方法
第四节 汽车燃油经济性的道路与台架试验
基本要求:
1、掌握汽车动力性的道路和台架试验方法
2、掌握汽车燃油经济性的测量方法
本章重点: 汽车动力性的道路和台架试验的操作步骤;汽车燃油经济性的测量方法
本章难点:汽车燃油经济性的测量方法
第九章 制动性能检测技术
课程内容:
第一节 制动性能检测基本原理与方法
第二节 轴重的测量
第三节 制动性能的路试检验方法
第四节 制动性能的台架检验方法
基本要求:
1、掌握汽车制动性检测的方法和步骤;
2、掌握汽车制动性能路试和台架试验的方法;
3、掌握制动性能测试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4、了解汽车轴重的测量方法
5、了解汽车对制动性能的要求
本章重点: 掌握五轮仪、减速度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本章难点:反力滚筒式制动试验台和平板式制动试验台的测量原理与使用能方法;
第十章 环保性能检测技术
课程内容: 第一节 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控制
第二节 汽油车排气污染物检测
第三节 柴油车排气污染物的检测
第四节 汽车噪声检测
基本要求:
1、了解汽车常见的排放污染物及其危害;
2、掌握汽油车常见污染排放物的检测方法及其检测设备的结构和使用;
3、掌握柴油车常见污染排放物的检测方法及其检测设备的结构和使用;
本章重点: 汽油车、柴油车常见污染排放物的检测方法;
本章难点:汽油车、柴油车常见污染排放物的检测方法;
第十一章 汽车信息流与局域网检查测试
课程内容:
第一节 OBD技术简介
第二节 常用OBD电脑故障诊断仪
第三节 CAN总线系统及其检测技术
基本要求:
1、了解第一代和第二代故障自诊断系统;
2、掌握常用的故障自诊断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掌握CAN总线的特点和传输方式;
本章重点: 常用的故障自诊断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本章难点:CAN总线的传输方式;
第十二章 机动车检测站与检测线
课程内容:
第一节 安全与环保性能检测站
第二节 综合性能检测站
第三节 汽车检测站计算机控制系统简介
基本要求:
1、了解安全与环保性能检测站的功能和流程;
2、了解综合性能检测站的功能和流程; 3、了解汽车检测站计算机控制系统简介
本章重点: 安全与环保性能检测站的功能和流程;综合性能检测站的功能和流程
本章难点:综合性能检测站的功能和流程
三、实践环节及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一门课程,为保证课程的教学质量,必须依据本课程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开设相应的汽车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实训课程,以利于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获得一门实用技术。具体内容与要求见《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实训》教学大纲。
四、学时分配表:
教学环节
教学时数
课程内容 讲
课 实
训
实
践 习
题
课 讨
论
课 设
计 其
他 小
计
第一章汽车检测概论 2 2
第二章相关标准法规和管理制度 “※” “※”
第三章车辆外观与整车技术参数检查 2 2
第四章发动机综合技术状况检测 4 4
第五章传动与转向系统技术状况检测 2 2 第六章 行驶系统技术状况检测 4 4
第七章 车身电器技术状况检验 4 4
第八章 车辆动力性能与经济性能检验 4 4
第九章 制动性能检测技术 4 4
第十章 环保性能检测技术 4 4
第十一章 汽车信息流与局域网检查测试 1 1
第十二章 机动车检测站与检测线 1 1
习题课 2
复 习 2 2
共 计 32 4 36
五、课程教学的有关说明
1、自学内容:
对于以上注有“※”符号的章节为学生自学内容,教师可略讲或不讲。
2、教学方法: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实训和作业练习,掌握所学知识。 汽车检测技术课程实践性强, 应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学习中要结合基本原理学习检测,通过演示和操作或视频加深理解基本原理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