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孝文化记忆-大传统与小传统的深度互动——以安顺屯堡文化为例

孝文化记忆-大传统与小传统的深度互动——以安顺屯堡文化为例

孝文化记忆-大传统与小传统的深度互动——以安顺屯堡文化为例
孝文化记忆-大传统与小传统的深度互动——以安顺屯堡文化为例

屯堡文化研究评述

屯堡文化研究评述 吴羽龚文静张定贵彭菁宋吉雨 安顺屯堡,溯其源,肇始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大明初定,朱元璋诏傅友德率30万大军发动了旨在征讨云南元梁王的“调北征南”的政治军事行动。待残余势力平定,为巩固边陲,控扼云南,朱元璋在包括如今黔中安顺一带的云贵地区广置卫所,设屯立堡,推行屯田制度,令军士戍守屯耕。迨清代康熙年间屯田制废止,军人转变为民,屯军驻扎之地,遗风渐行渐远,及至今日不少地方仅存其名。而黔中地区即便屯田制瓦解及其后朝代更替,不仅地名称谓依旧,且其文化中大明遗风犹在,江淮古韵仍存。600多年来,屯堡生生不息地承袭着明代江南地区的诸多传统习俗,执着地承继着儒家忠、孝、仁、勇、礼、义、廉、耻的价值理念,形成了汉民族独特的亚文化系统。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共存发展,具有独特性、惟一性的安顺屯堡文化由于内蕴的文化丰度和厚度,使其成为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地理学、经济学和文学等诸多学科进行学术研究的重要平台。同时,屯堡文化随着从地域文化向旅游经济文化的提升,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对于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也日益凸显出重要的现实意义。 屯堡文化对贵州的一体多元文化的格局和特征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成为黔中地区文化重要的成份和深层的底蕴。但是长期以来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直到80年代中期,屯堡文化才以其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外显特征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在地方化凸现于全球化的历史背景下,在文化人类学、社会学不断升温的同时,屯堡文化也作为强势文化在迁徙环境下传承、变异、建构的典型范例而成为研究的热点。目前,在现代化与市场化的强劲冲击下,屯堡文化已出现衰变现象,屯堡文化研究也有可能丧失原初形态及意蕴,这些情况增加了研究的现实性和紧迫感,某种意义上甚至有抢救研究的必要。 到目前为止屯堡文化研究成果的数量不少,但大多是对屯堡文化外显事象和屯堡表浅层面的研究,并存在大量重复研究的情况,对屯堡文化研究的具体情况也缺乏系统的研究。虽然贵州民族学院孙兆霞、中央民族大学徐杰瞬教授、贵州民族研究所蒋立松等人曾经做过简单的梳理,但还没有形成系统理论的分析研究。安顺财校退休教师杜应国先生对屯堡文化研究情况进行了分析,但与本课题到视野也有一定的区别。本课题的目的在于拟对80年代以来屯堡文化研究文献进行尽可能的收集和整理,将收集到的各类书籍、文章等进行分析,得出屯堡文化研究的大致情况和特点研究的总体状况,对研究特点等进行学理性的分析研究,促进研究资料、成果的相互利用,选择更好的视野和方法,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研究。为今后的屯堡文化研究视野、方法等提供线索,为屯堡文化研究中心的发展和屯堡文化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笔者通过各种方法对屯堡文化的书籍(含屯堡文化研究专著和著作中包含屯堡文化研究内容的章节)、期刊论文、学会论文、硕士或博士论文的研究成果进

屯堡地戏

浅谈安顺屯堡地戏 摘要: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26个守衙千户所,其中安顺有3个卫、2个守衙千户所,史料上称卫所军士为“屯堡人”,有了屯堡人,地戏也就随之而出现了。安顺地戏是研究戏剧发生学、人类学、宗教学、民俗学等学科不可多得的活材料。 关键字:安顺屯堡地戏 1.安顺屯堡的由来 朱元璋为率疆一统,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派大将汤和率兵南征贵州,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派征南将军率30万大军第一次"调北征南"。征南战事一直延续了许多年,军事镇压的结果,并未制服西南,反叛之火不时重燃,威胁着明王朝的统治。朱元璋采纳大臣意见,以征剿与安抚相结合的策略,除置官设卫外,推行屯田制度,按三比七的比例,三成军队驻扎城市,七成军队屯驻农村,并按总旗每人领种田地24亩,小旗每人领种20亩,屯军每人领种18亩的比例发给田地,使屯军和家属就此立寨安居。此外,明王朝又以"调北填南"的举措,从中原、湖广、江南等省强行征调大批农民、工匠、役夫、商贾、犯官等迁来黔中,名曰"移民就宽乡",发给农具、耕牛、种子、田地,以三年不纳税的优惠政策,就地聚族而居,与屯军一起,形成军屯军堡、民屯民堡、商屯商堡,构成安顺一带独特的汉族社会群体──安顺屯堡。 生活在这一社会区域的人,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特殊的生活环境,特别的习俗民风,特有的艺术文化,他们所居住的村寨又特以带军事性质的屯、堡、官、哨、卫、所、关、卡、旗等命名,故此,"迨制既废,不复能再以军字呼此种人,惟其住居地名未改,于是遂以其住居名而名之屯堡人"(《安平县志?民生志》)除史书记载外,众多家谱的记载,足证安顺屯堡人实系"明代屯军之裔嗣"。随着时代的变迁、屯田的废除、移民的涌入,本来意义上的屯堡有所扩大,在以安顺为中心,东到平坝,西到镇宁和关岭,南到紫云,北到普定,方圆134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散布屯堡村寨达数百个,人口有约30万人。明朝皇帝"养兵而不病于农者,莫如屯田"的举措,不仅实现了明王朝镇压反叛、巩固统治的军事目的,而且屯军移民带来的江南先进耕作技术,也促进了安顺的发展。屯堡人虽然来自中原和江南各省,但同一目的、同一命运、同一生存的需要,人众聚族而居,村寨连缀成片,逐渐形成有别于当地民族和其他汉族的特殊的文化现象──屯堡文化,构成安顺多元文化中耐人寻味的一元。 2.地戏的产生 地戏又称"跳神",是盛行于屯堡区域的一种民间戏曲。以其粗犷、奔放的艺术个性和深邃的文化内涵,很受屯堡人的欢迎。一个地戏队跳一部书称为一堂,据粗略统计,全省约有370多堂。主要分布在以安顺西秀区为中心,包括临近的平坝、普定、镇宁、关岭、紫云、清镇、长顺、广顺、贵阳等地的村寨中。安顺市所属的各区、县有300堂,仅西秀区就有192堂。因为它活动在农村,又是以平地为戏台围场演出,属于农民称谓的"吹地灰"之属,故称之为"地戏"。 地戏见诸于史料记载,最早应是明嘉靖年间的《徽州府志》记歙州一带迎汪

安顺民族文化

安顺民族文化 工艺 安顺蜡染:被誉为“东方第一染”,已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分为苗族蜡染和布依族蜡染,以其蕴含的民族意识、图腾崇拜、历史文化意韵而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名族民间工艺。 屯堡花灯:被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贵州西路花灯的代表。此外还有安顺苗族服饰、安顺布依族服饰、安顺木雕艺术、安顺石雕艺术、歪寨藤甲胄等。 安顺曲艺 屯堡地戏:被誉为“中国戏剧活化石”,首批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盛行于屯堡区域的古老民间戏曲。主要表演形式是唱和跳成为安顺屯堡文化的有形载体之一,有历史学、文化学、戏剧学、民俗学等方面的重要价值。 屯堡山歌:被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屯堡人喜爱的民间艺术之一。屯堡山歌多以七言为句,四句成调。用词遣句宽泛自由,见物抒情,见事生意,善用比兴夸张手法,类型有四句歌、盘歌、疙瘩歌、飘带歌等。 安顺民俗 跳花节:是苗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正月举行。安顺苗族跳花节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四月八:是苗、布依、仡佬、侗、彝、土家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六月六:农历六月六日是布依族传统节日,有的称之过小年,布依族六月六节庆活动,已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吃新节:是仡佬族、苗族和布依族的传统节日,尤以仡佬族为盛。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举行,仡佬族吃新节以丰富的人文内涵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抬亭子:又叫抬汪公、迎神、迎菩萨,已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端午游百病:端午节是全国人民的传统节日,安顺除吃粽子,佩香囊,家家户户洒扫庭除,挂菖蒲、艾条于门首外,游百病是具有代表性的又一民俗活动。 开斋节:斋月是伊斯兰教历九月,按回族习俗实行斋戒。斋戒期满,就是回族一年一度最隆重的节日开斋节。 夜郎竹王崇拜:在安顺市镇宁、紫云、西秀区三县(区)交界处,居住一支神秘的苗族,有独特的头饰、服饰,至今老百姓家里都还供奉着夜郎竹王的偶像。竹王崇拜所沉淀的文化现象,已纳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放河灯: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传统中元节,安顺俗称“七月半”,是祭奠祖先和已故亲人的节日。 三国文化 三国文化遗迹遍布安顺市境,原因源于历史上蜀汉时期闻名于世的诸葛武侯南征史事。后主建兴元年(223)夏,牂牁太守朱裦反。“闻孟获为夷汉所服,募生致之。……纵使还复战,七纵七擒”、“获等心服,击牂牁余寇于漏江之南,又去之于磐东、皆克之,南土平定。”这即是历史上著名的诸葛亮七擒孟获事。 关岭即关索岭的简称,是全国唯一用三国历史人物命名的县。至今,关岭布依族人家供奉的神像仍是关羽大帝。中国八大神秘文字之一的“红崖天书”,亦有研究者考为“诸葛武侯碑”。屯堡文化 屯堡(bǔ)源于明初朱元璋的调北征南事件。《安顺府志——风俗志》《叶氏家谱》有详细记载。屯堡是明代耕战经济在贵州安顺的历史遗存,它所演绎的文化,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

论述安顺屯堡文化中建筑文化特点

论述安顺屯堡文化中建筑文化特点 摘要本文通过简要概述贵州安顺地区屯堡聚落历史成因和由军事移民所产生的特殊社会形态以及传统风水思想等方面,分析它的建筑空间组成、建筑类型、结构和构造等特点。 关键词:“安顺、屯堡建筑、屯堡居民、本土化” 1.屯堡聚落的历史成因 屯堡聚落集中于贵州中部及西南部,此地可北通四川,东连湖南。自元 代开设驿路以后,随着陆路交通的发展,战略地位逐渐显现。明初平定云南 的30万大军在此安营扎寨,在明朝的卫所制度下屯田驻守。逐渐形成了今 天的屯堡移民聚落。黔中地区特有的战略地位及自然地理环境是屯堡这种聚 落形式落户于此最根本原因。 屯堡人生活习俗世代相传,不仅语言、服饰、长期保留明代的特征,而 且有演地戏、跳花灯、抬汪公、祭五显等习俗,建筑风格也保持了古代江南 遗风。屯堡移民在完成护路任务的同时,面对恶劣的环境必然寻求自我保护 及随时调节自我适应机能,形成一个个在当地民族环绕之下的移民孤岛,在 各种因素的促成之下最终形成了延续至今的屯堡聚落及其文化,也形成了与 当地建筑迥然不同的建筑风格。 2. 安顺屯堡的建筑特点 2.1屯堡建筑最直观的特点是对建筑材料的选用。 屯堡建筑中对石材运用极广,基础、地面、墙体、外窗、石库门、排水、屋 面,几乎所有室外部分都用石材建成。在当地有这样的说法:“石头的路面 石头墙,石头的瓦盖石头房,石头的碾子石头的磨,石头的板凳石头的缸”, 置身其中,目光所及几乎完全是一个石头的世界。 2.2.1安顺一带多石山,少茂林。石材薄厚多样,岩石开采不需十分复 杂的技术,所以当地居民多以石筑居。屯堡军民涌入后,直接传承并带动了 这种以石筑居的形式。屯堡建筑也采用当地的石材,以代替砖、瓦,甚至木 料部件,再以传统的木结构体系支撑,形成了在营造思想上与江淮民居一脉 相承,但外形上却风格迥异的屯堡建筑。

贵州安顺屯堡文化区历史文化村镇发展研究

贵州安顺屯堡文化区历史文化村镇发展研究安顺,地处黔中腹地,素有“黔之腹、滇之喉、粤蜀之唇齿”的美誉。明初,太祖朱元璋为平定西南以梁王为首的元朝残余势力,发动了三十万大军进行“调北征南”,讨灭梁王势力后,为巩固统治,随即将部分征南大军就地留驻成立卫所,开展军屯。后明廷为经略西南计,又组织了数量庞大的江淮、湖广、四川等地汉民入黔进行“调北填南”的商屯、民屯。 这些因明王朝国家政策性移民而进入贵州、进入安顺的汉人,就是安顺屯堡人的最初来源,由他们从家乡带来的文化,在与安顺本土文化及后来进入安顺地 区的文化交融后,经过600余年的发酵,形成了今天的安顺屯堡文化。本文主要对安顺屯堡文化区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对独具特色的屯堡聚落、民风民俗进行了研究,并在梳理和研究的基础上对安顺屯堡的保护与利用展开了讨论。第一部分,梳理了安顺屯堡文化区历史发展脉络,对屯堡族群的源流、屯堡文化区的形成一一进行分析。 发现屯堡族群主要是由国家政策性移民“调北征南”、“调北填南”以及后来宦游、经商定居安顺的汉民构成,这个过程从明洪武开始一直延续了六百年。这期间,安顺的行政建置随着朝代更迭不断变化,来自不同族源地的汉民带来的形 色各异的文化在这一区域交融,逐渐形成了安顺屯堡文化区,因为其地理单元的 相对封闭性和明清两朝出于政治及战略考量,屯堡文化区表现出了较强的稳定性。第二部分,介绍了屯堡聚落集中分布的安顺市的地理环境,从其地理环境的客观 因素及不同屯堡对于聚落功能的侧重差异,进行了屯堡选址偏好的研究。 另,就点、线、面三个层次对屯堡聚落的布局特点进行了分析,挖掘屯堡聚落布局在防御功能上的匠心独运。为适应安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增强防御功能,

屯堡文化研究的现状及问题

屯堡文化研究的现状及问题 杜应国 屯堡文化研究概述 屯堡文化——作为黔中安顺所独有的一种地域文化现象,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浮出水面,进入研究视野以来,就一直保持着持续升温的势头。其间,安顺地戏于1986年赴法国和西班牙的演出及演出所引起的社会轰动,可以说是形成屯堡文化研究热的一大契机,越来越多的地方文化学者开始把关注的目光投射于其上。多年来沉寂无闻的屯堡文化迎来了它的第一波研究热。不过,如今已鲜为人知的是,地戏出国及其所引起的轰动,这本身就是贵州学术界、文化界人士努力推动的一个结果。(1)学术研究能够引出如此出人意料的社会效应——这样的结果,不仅扩大了屯堡文化的影响,而且也反过来鼓舞了学者研究的热情。于是,自地戏出国前后的八十年代中期起,一批相关的研究成果陆续出版,如沈福馨先生的《贵州安顺地戏面具》、《安顺地戏》,高仑先生的《贵州地戏简史》,以及由沈福馨、帅学剑等编著的《安顺地戏论文集》,顾朴光先生的《中国傩戏调查报告》等。这是贵州学术界在屯堡文化研究方面最早收获的一批果实。正是在这批奠基性成果的基础上,包括地戏在内的屯堡文化研究迎来了九十年代之后的热闹局面,地方文化学者的研究热情持续高涨,本土研究队伍大幅扩展。尤其是进入九十年代末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席卷全球,迅猛到来,全球化与地方性的紧张、冲突成为学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具有强烈地方性特征的屯堡文化现象,也吸引了一些非本土学者(海外、省外及台湾地区)的注目。在他们的参与和推动下,一批以屯堡村落及其文化现象作为研究内容的国家级课题、省级课题先后在安顺展开,由此形成了一种新的研究格局,那就是有关院校及专业研究机构人员的参与、介入和与地方文化学者的有机结合。这样的研究格局,不仅使内外资源得到有效整合,而且还带来了方法的更新和视野的开阔,既丰富了相关的学术背景和学理资源,又提高了专业研究的水准,因而大大拓展了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其主要学术成果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2) 第一、通过对史籍典册和现存地方文献的梳理、考证,追溯屯堡现象及其风尚习俗的来源、形成。其中,包括对一些文献涉及的指称、描述如“屯堡人”、“屯田子”、“里民子”等等的称谓,以及对“凤头鸡”、“凤头苗”、“老汉人”等他称与自称的来源、蕴涵等具体问题,进行考证、辩析,力图从现代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对屯堡人的族属身份作进一步的确认。同时,研究者们还对安顺屯堡的分布格局及其人文地理特征、明代军屯官兵的籍贯和屯堡移民主体的来源及其文化渊源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尽管由于年代久远,文献匮乏,有关屯堡人的来源、形成与流变过程等等的记载,基本上属于空白,几无可供征引的第一手资料,但通过研究者们的不懈努力,这一领域所取得的成果还是颇令人瞩目的。这方面的代表性著述有:徐杰舜《雪球: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屯堡人”专节)、黄才贵《影印在老照片中的文化》、琢田诚之(日)《对于民族集团应该怎样研究——以贵州“屯堡人”为例》(黄才贵译)、陈训明《安顺屯堡人主体由来新探》、蒋立松《从汪公民间信仰看屯堡人的主体来源》、范增如《明代普定卫戍屯官兵原籍考》、《安顺屯堡分布格局及其原因》、万明《明代徽州汪公入黔考》、袁本良《关于安顺屯堡方言研究之我见》等。 第二、典籍文献和研究材料的收集、整理、汇编。在这方面,地方文化学者做了大量工作,发挥了本土学者特有的优势。九十年代以前,有关屯堡文化的研究多以本土学者为主,研究材料大多散见于各种地方文献和地方媒体中。但随着外部学者的介入和屯堡文化研究热的兴

贵州安顺屯堡文化

浅谈贵州安顺屯堡文化中的建筑文化 摘要:安顺屯堡文化系明代从江南随军或经商到滇、黔的军士、商人及其家眷生活方式的遗存。随着岁月的变迁,安顺一带的屯堡人仍奇迹般地保存着600年前江南人的生活习俗,其民居、服饰、饮食、民间信仰、娱乐方式无不具有600 年前的文化因子,这种屯堡文化为古代汉民族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同时安顺屯堡文化也是贵州特有的一种文化资源。这样的文化,既蕴藏着无穷尽的谜底,也就散发出无穷尽的魅力。探之弥远,究之弥深,成为了一门多学科、全方位的“安顺屯堡学”。目前,屯堡研究正方兴未艾,日渐趋于深入和系统。 关键字:贵州安顺屯堡,屯堡文化,建筑文化,建筑风格 正文: 一、安顺屯堡文化由来: 安顺屯堡文化来源于朱元璋大军征南和随后的调北填南。明朝军队征服南方过后,为了统治南方,命令大军就地屯田驻扎下来,还从中原,湖广和两江地区把一些工匠、平民和犯官等强行迁至今贵州安顺一带居住,随着历史的变迁,这些人在亦兵亦民的过程中繁衍生息,既不断吸收当地的先进生产方式,以恪守各自世代相承的文化生活习俗,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现在我们称之为"屯堡文化"的这样一种独特的汉族文化现象。 安顺屯堡文化是贵州的。乃至全国文明中的奇葩。他既执着地保留其先民们的文化个性,又在长期的耕战耕读生活中,创造了自己的地域文明。屯堡人的语言经过数百年变迁未被周围的语言同化;屯堡妇女的装束沿袭了明清江南汉族服饰的特征;屯堡食品具有易于长久储存和收藏,便于长期征战给养的特征;屯堡人的宗教信仰与中国汉民族的多神信仰一脉相承;屯堡人的花灯曲调还带有江南小曲的韵味;屯堡人的地戏原始粗犷,对战争的反映栩栩如生,被誉为“戏剧活化石”;屯堡人以石木为主营造的既高雅美观又具独特防御性的民居建筑构成安顺所特有的地方民居风格…… 二、安顺屯堡建筑风格 1. 安顺屯堡建筑材料 安顺屯堡建筑材料最大的特点是石头的广泛应用。一户民宅就是一座石头城堡,一个村庄就是一座纯粹的石头城,屯堡是一个防御敌人的整体,而屯堡居民就是组成这个整体的每个细胞,既可以各自为阵,又可以互相支援友邻,既保证一宅一户私密性和安全感,同时又维系各家之间必要的联系。

安顺屯堡文化中的地戏面具造型艺术概述

安顺屯堡文化中的地戏面 具造型艺术概述 王义 明朝初年,为巩固西南边陲,朱元璋派颖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率步骑三十万出征云南。于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到达鲁定(今安顺)之后,安顺一带便成为明王朝军队的大本营。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第二次南征后,又从江南诸省大量移民来黔。这样,由屯军和移民便构成了安顿一带独特的屯堡。尔后明王朝又以“调北填南”的举措,从中原、湖广、江南等省强行征调大批农民、工匠、役夫、商贾、犯官等迁来黔中,名曰“移民就宽乡”,发给农具、耕牛、种子、田地,以三年不纳税的优惠政策,就地聚族而居,与屯军一起,形成军屯军堡、民屯民堡、商屯商堡,构成安顺一带独特的汉族社会群体──安顺屯堡。 据《安顺府志——风俗志》记载;“屯军堡子,皆奉武教调北征南。……散处屯堡各乡,家人随之至黔”。屯堡人即明代屯军之裔嗣也”。根据《安平县志——民生态》记载:“屯堡者,屯军居之地名也”。“以其住居地而名之屯堡人”。由此见,生活在这一社会区域的人,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特殊的生活环境,特别的习俗民风,特有的艺术文化,他们所居住的村寨又特以带军事性质的屯、堡、官、哨、卫、所、关、卡、旗等命名,故此,“迨制既废,不复能再以军字呼此种人,惟其住居地名未改,于是遂以其住居名而名之屯堡人”(《安平(平坝)县志——民生志》)。除史书记载外,众多家谱的记载,足证安顺屯堡人实系“明代屯军之裔嗣”。随着时代的变迁、屯田的废除、移民的涌入,本来意义上的屯堡有所扩大,在以安顺为中心,东到平坝,西到镇宁和关岭,南到紫云,北到普定,方圆134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散布屯堡村寨达数百个,人口有约30万人。明朝皇帝“养兵而不病于农者,莫如屯田”的举措,不仅实现了明王朝镇压反叛、 巩固统治的军事目的,而且屯军移民带来的江南先进耕作技术,也促进了安顺的发展。当时这部分进驻大军并非是心甘情愿千里迢迢地来贵州的,而是被采取抽丁的方式强迫进军贵州的(有的兵士还携带着家眷)。同时,这也是贵州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移民,这批江南水乡汉族移民的到来,无论是对贵州的经济、政治还是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到了贵州后就被分为几个移民集团,并分别被安置在不同的民族地区。现在贵州的一些“湖广人”、“南京人”、“穿青人”、“屯堡人”等就是那时划分在不同区域内屯军后裔的称谓。 屯堡人虽然来自中原和江南各省,但同一目的、同一命运、同一生存的需要,人众聚族而居,村寨连缀成片,逐渐形成有别于当地民族和其他汉族的特殊的文化现象──屯堡文化,构成安顺多元文化中耐人寻味的一元。 安顺屯堡文化包罗万象、内容纷繁、底蕴深厚,很值得深入研究,由于研究层面有限,本文仅以屯堡文化中的地戏面具艺术作一简介: 傩(音NUO)是源于中国古代原始宗教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原始社会先民对图腾、鬼魂及祖先的崇拜,属世界性的文化范畴。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逐渐演变成一种固定的用以驱疫病之鬼或“驱邪纳吉”的祭祀活动——傩仪、傩舞、傩戏。在民间主要是靠口头传播和行为传录下来的一种民俗事象,统称为傩文化活动。 在整个傩戏文化(祭祀)活动中,傩仪、傩舞、傩戏也不断地完善,其中的傩戏也基本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傩文化艺术表演流派,即宫庭傩(喇嘛傩;现流存于西藏地区)、乡人傩(民傩)、军傩(地戏)的表演艺术。 作为一种宗教意识化的凝聚物——面具,是傩文化(傩戏)的一种载体,是区别于其它祭祀活动中祭祀舞蹈与面具戏的界定,是宗教和艺术相结合、酬神和娱人相结合的原始戏曲形式,同时也是研究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富矿。贵州的“傩戏”面具,作为一种待开发和研究的民族民间工艺品来说,既是古老的,然而又是新奇的。它蕴含着古老的习俗,体现着一种原始的浑厚与粗犷,有些面具甚至体现出惊心动魄的美。在那千姿百态的面具中,都是用各种不同的材料和各种不同 1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旧州古镇

我的家乡—古镇旧州 摘要:本文主要由旧州的历史、文化沉淀、特产以及丰富的旅游资源等来证明古镇旧州发展旅游的必要性、优势性、可行性。 关键词:旧州古镇旅游旅游开发 正文:我的家乡旧州镇位于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东南部。地理位置在东经105°14′~106°43′,北纬25°51′——26°42′之间,东邻刘官乡和平坝县,南接东屯乡、双堡镇,西与宁谷镇接壤,北抵七眼桥、大西桥镇,总面积116平方公里,总人口近4万人,是安顺辖区内历史最悠久的古集镇之一,是右史上中央集权在安顺设置治所最早的地方。 一﹑家乡的历史 我的家乡有悠久的历史,春秋时为牂牁国辖地,战国为夜郎地,秦汉属象郡夜郎县,三国、两晋时隶属牂牁郡,南朝隶属夜郎谈指县,武德元年(618年),属彝族之播勒部即普里部所属之罗甸国,宋、齐、梁为宁州夜郎谈指县,隋置宾化,唐置望江,宋改普宁州,元代至元十五年(1278年)隶云南省,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设贵州安慰司普定土府安顺州,州治即现在旧州,明洪武初年,安顺建普定卫城,成化年间州府迁住安顺,旧州易名为安顺州,隶属安顺军民府。故有“未有安顺已有旧州”之说。不仅如此,与1413年贵州建立行省(设布政使司)时间相比,旧州设州比它早了49年。民国3年(1914年),改安顺府为安顺县,隶属安顺县,为碧波乡。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设旧州区公所至1991年12月撤区并乡,詹家屯乡、旧州镇、陇灰乡组成现旧州镇。1951~1990年,在安顺县、市三分三合历程中,均隶属安顺县辖,1991~1999年,隶属安顺市,2000年后隶属西秀区。 二﹑家乡的文化沉淀 我的家乡人文荟萃,人才辈出,曾走出复兴贵州文化的清末进士周之冕、声震川湘两广的儒商简敬斋、国民党“一门三中委”谷正伦、谷正纲、谷正鼎三兄弟…… 家乡是多民族聚居地,汉苗等民族和谐相处,多元文化共生繁荣,民风淳朴,风情浓郁。民族节日丰富多彩,民族歌舞热情奔放。在这片神奇而古老的土地上,明代“调北征南、调北填南”的“屯堡人”仍保持“大明遗风”,原始的地戏演绎着久远的历史,古老的生活习惯传承六百年,直到今天。

安顺民族文化

工艺 安顺蜡染:被誉为“东方第一染”,已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分为苗族蜡染和布依族蜡染,以其蕴含的民族意识、图腾崇拜、历史文化意韵而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名族民间工艺。 屯堡花灯:被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贵州西路花灯的代表。此外还有安顺苗族服饰、安顺布依族服饰、安顺木雕艺术、安顺石雕艺术、歪寨藤甲胄等。 安顺曲艺 屯堡地戏:被誉为“中国戏剧活化石”,首批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盛行于屯堡区域的古老民间戏曲。主要表演形式是唱和跳成为安顺屯堡文化的有形载体之一,有历史学、文化学、戏剧学、民俗学等方面的重要价值。 屯堡山歌:被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屯堡人喜爱的民间艺术之一。屯堡山歌多以七言为句,四句成调。用词遣句宽泛自由,见物抒情,见事生意,善用比兴夸张手法,类型有四句歌、盘歌、疙瘩歌、飘带歌等。 安顺民俗 跳花节:是苗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正月举行。安顺苗族跳花节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四月八:是苗、布依、仡佬、侗、彝、土家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六月六:农历六月六日是布依族传统节日,有的称之过小年,布依族六月六节庆活动,已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吃新节:是仡佬族、苗族和布依族的传统节日,尤以仡佬族为盛。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举行,仡佬族吃新节以丰富的人文内涵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抬亭子:又叫抬汪公、迎神、迎菩萨,已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端午游百病:端午节是全国人民的传统节日,安顺除吃粽子,佩香囊,家家户户洒扫庭除,挂菖蒲、艾条于门首外,游百病是具有代表性的又一民俗活动。 开斋节:斋月是伊斯兰教历九月,按回族习俗实行斋戒。斋戒期满,就是回族一年一度最隆重的节日开斋节。 夜郎竹王崇拜:在安顺市镇宁、紫云、西秀区三县(区)交界处,居住一支神秘的苗族,有独特的头饰、服饰,至今老百姓家里都还供奉着夜郎竹王的偶像。竹王崇拜所沉淀的文化现象,已纳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放河灯: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传统中元节,安顺俗称“七月半”,是祭奠祖先和已故亲人的节日。 三国文化 三国文化遗迹遍布安顺市境,原因源于历史上蜀汉时期闻名于世的诸葛武侯南征史事。后主建兴元年(223)夏,牂牁太守朱裦反。“闻孟获为夷汉所服,募生致之。……纵使还复战,七纵七擒”、“获等心服,击牂牁余寇于漏江之南,又去之于磐东、皆克之,南土平定。”这即是历史上著名的诸葛亮七擒孟获事。 关岭即关索岭的简称,是全国唯一用三国历史人物命名的县。至今,关岭布依族人家供奉的神像仍是关羽大帝。中国八大神秘文字之一的“红崖天书”,亦有研究者考为“诸葛武侯碑”。屯堡文化 屯堡(bǔ)源于明初朱元璋的调北征南事件。《安顺府志——风俗志》《叶氏家谱》有详细记载。屯堡是明代耕战经济在贵州安顺的历史遗存,它所演绎的文化,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明代古风,江淮余韵”。安顺市西秀区七眼桥镇屯堡文化村落群被列为大世界基尼斯之最,2001年国务院将至今仍保存较为完整的屯堡村落云山屯、本寨,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苗族节日:跳花节(中国传统节日)

苗族节日:跳花节(中国传统节日) 概述 跳花节是安顺苗族最为隆重历史最为悠久的传统节日。传说是苗族英雄人物杨鲁兴起的,至今安顺北门外跳花山仍以其名命名。“跳花”一词仍汉名,因坡上栽有花树而得名,与苗语意思不尽相同,苗语称跳花为“欧道”,意为“赶坡”。跳花日期全都在农历正月间举行,现仍有24处固定跳花坡。 活动过程 节日期间,苗族人民尤其是男女青年,穿上节日盛装,未婚男子背上十几床甚至几十床精美的背扇扇面,如是未找到对象女子可请兄弟代替,女子则用包裹包上银铃、银珠、银链等装饰品。男子吹笙舞蹈,女子摇铃执帕起舞附合,围绕花树翩翩起舞。有爬花杆比赛,有比射弩、比针线手艺,有武术表演、倒牛、斗牛等文体活动。每个花坡跳花日期为三天。第一天栽花树,苗家人遥见花树而作准备,次日清晨空寨前往;第三日,跳花结束,客人就近处苗寨食宿,饮酒吹笙

弄弦欢乐,通宵达旦。花树由寨老送至长期不生育者家中,不生育者见之大喜,宴请宾客。男女青年借此择偶,老人吹笙奏笛,以庆丰年。如今跳花节已成各族人民参与的盛大节日,届时,安顺城内,邻近各寨蜂拥而至。 跳花节的起源地——安顺 安顺,位于贵州省中西部,因其显要的地理位置素有“滇喉黔腹”之称,且“商业之盛,甲于全省”,自古为黔中重镇。今天,又以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而成为贵州西线旅游中心。安顺周围,高密度地聚集了四个国家级风景区,两个省级风景区及众多的景区景点。其数量之多、密度之大、品位之高世所罕见。安顺市以西45公里,是著名的黄果树大瀑布、“天然大盆景”天星桥及雄奇险秀、风格各异的“十八飞瀑”瀑布群;以南27公里,有“地下漓江”龙宫和“世外桃源”漩塘;以东65公里,有“高原明珠”红枫湖;以北125公里,有“地下天宫”织金洞,“高原花海”百里杜鹃。安顺旅游资源分布广而又相对集中连片,组台极佳,山、水、洞、瀑、石、林、泉都有着绝对的原始性,不断的开发建设,不断赋予新的内容,充分体现出自然景观的原始美、形态美、艺术美和社会美。安顺市是古夜郎国的中心地带。久远的历史,厚重的文化,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

解读屯堡神榜

解读屯堡神榜,传承古老文明 石林元/文 【摘要】安顺的屯堡文化,二十几年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有不少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证、挖掘、研究、论证,并且出版了很多论著。但是,大多数都是从屯堡历史、民风民俗、生活习俗等方面着手,研究其形成、发展和传承。更遗憾的是,他们虽然是博学之士的专家,并非真正的屯堡人。有绝少部分属于屯堡人,但都是从学校毕业就生活在城市或者外地,传统的屯堡习俗他们了解的并不是很多。大部分是掀起屯堡热的浪潮后,才深入屯堡,了解绝少的一部分。加之口述者大多是文化很低的老人,因此,必然存在一些想当然的偏见和讲述过程中的不足、遗漏。就这些资料,虽然通过了细心的搜集整理、甄别,同样还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一些美中不足的缺陷。直到今天,内容已基本完善,形成了目前的“屯堡文化”,其实,需要发现和补充的还很多。如:屯堡人家历来供奉的神榜,其内容、习俗、意义很少有人知之;还有房屋建筑、婚丧嫁娶过程中的风俗、禁忌,同样研究的很肤浅,甚至几乎是空白。这里面蕴藏着和传承了大明朝时代的中原文化,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本文主要讲屯堡神榜的供奉、规律、内容、习俗、禁忌和涉及到的历史人物的简介以及教育意义。从而论述神榜并非是“神”的信仰,这些“神”都是从人转变来的,他们有功于民、于国,在屯堡人心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让屯堡人崇拜、信仰、供奉。阐述神榜与屯堡文化的重要性等。进一步让世人认识,屯堡人的神榜并非纯粹的一种迷信、一种神的崇拜。而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是华夏文化的一部分。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用这样的方式教育后人,以之为榜样,做一个对社会、国家、人民有用的人,这就是屯堡先人的伟大之所在。 【关键词】屯堡文化神榜意义传承发展 安顺屯堡的形成、发展和历史背景,除了专家学者的定性论著外,还有一种凝聚屯堡的力量,就是以姓氏为核心的姓氏文化。从各姓的《家谱》和神榜上就一目了然,神榜一开头就是“某姓堂上”。以前,有的人认为,所谓的神榜就是祖宗牌位和神的信仰——供奉菩萨。其实,大错特错了,神榜内容含有该姓的列祖列宗,而祖宗牌位只是该姓已故祖考(妣)的记录,可以叫“小家谱”。因此,要论述屯堡神榜,首先要知道其供奉的位置、内容、意义、作用。这样,才能展开主题研究。 一、屯堡神榜供奉的位置及内容 屯堡建筑以石木结构为主,分三开间、五开间。清朝以前的官宦人家,从七品(付七品)以上可以有资格建假五开间(即两边山墙的比中间五间的窄一半),官再大半格的可以建七开间,往上就是九开间三进两天井。以三合院、四合院为单位。无论是三开间还是九开间,正中的一间必定是堂屋兼客厅,这间房子就是神榜的位置。一定要安放在正中央,距离地面三尺六寸(现在建筑距离地面是四尺八寸),下面是神榜附属的土地牌。神堂有神柜,神柜上有点蜡的蜡架,神柜前有大八仙桌一张。这就是屯堡堂屋的摆布和神榜的安放。有钱人家均如此(旧时称大户人家)。一般人家(指普通人家)只是三开间,房屋拥挤,堂屋里除了安神榜外,就是:一进门左边是石碓,右边靠后一点是石磨,没有客厅布置。但是,逢年过节必定是敬神的场所,所堆放的一切杂物统统搬走。家家如此,别无其它堆放。

2018年地域文化《贵州地域文化》全部详解

填空 1.贵州贯彻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在行政区划变更过程中逐步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2011年全省共有3个自治州、11个自治县和250个民族乡。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贵州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大力发展消费品生产,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3.20世纪五、六十年代,贵州各类艺术表演团体创作、演出了大量群众喜闻乐见的剧目,其中黔剧《秦娘美》、《奢香夫人》,花灯剧《七妹与蛇郎》,舞剧《蔓萝花》等,在省内外引起较大反响 4.贵州的地貌类型主要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为主。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 5.构建和谐贵州,就是要建设一个民主法治的、公平正义的、诚信友爱的、充满活力的、安定有序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贵州。 6.贵州的农产品分布,黔西南主要有茶叶、甘蔗、柑橘、芭蕉。 7.中共贵州省委高度重视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认真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8.贵州的史前文化以观音洞文化为代表。 9.贵州的农产品分布,黔东南主要有水稻、油菜、椪柑、西瓜。 10.贵州省工商业联合会是贵州省委、省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和纽带,是省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 11.贵州目前已建立的自治州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12.山地草地资源也较多。草山草坡最多的是黔南和黔东南,最少的是贵阳和六盘水。 13.贵州民族语言基本上属于汉藏语系中的普通话、苗瑶、壮侗、藏缅等语族。各民族不仅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在本民族内部进行交流,而且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同胞还通晓和使用汉语普通话,并作为交流的基本工具。 14.贵州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是从农村推行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 15.贵州工业的结构比例1978年是资源开发型的重工业占优势,到2011年从轻重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的比例来看,重工业仍占优势。 16.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17.贵州境内的国防科技工业,以航空工业、航天工业和国防电子工业三大工业为主,并有航空机械、军需军械、核燃料等工业部门组成。 18.学校教育是由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根据社会要求,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其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具有一定的思想品德,发展体力和智力,从而成为为社会服务的人。 19.贵州西部有乌蒙山,为北盘江、乌江、赤水河和牛栏江的分水岭,最高峰是韭菜坪,其景观被称为“天上石林 20.明初,元宵唱灯、跳灯、说书、唱书等娱乐形式以及地戏、花灯舞、傩舞等扎根贵州,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屯堡文化”。 21.民族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22.贵州喀斯特地貌出露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1.9%,碳酸岩总厚度占沉积盖层总厚度的70%。 23.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贵州共有56个民族成分。其中,汉、苗、布依、侗、土家、彝、仡佬、水、白、回、壮、蒙古、畲、瑶、毛南、仫佬、满、羌18个民族为贵州的世居民族。在全省总人口中,少数民族占36.11%。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是苗族。 24.中共贵州省十届十次全会提出的“十二五”时期“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重点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 两大战略,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奋力后发赶超,贵州的发展必将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而实现历史性的跨越。 25.贵州森林资源丰富,2011年,森林覆盖率达41.5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布以黔东南最多,其次是黔南,最低是六盘水和安顺。 26.贵州的黄果树景区和龙宫风景名胜区为国家级旅游景区。 27.目前贵州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有苗、布依、侗、土家、彝、仡佬、水、回8个民族。 28.20世纪60 年代初,周恩来用“山川秀丽”来评价贵州的“地”,用“气候宜人”来评价贵州的“天”,用“人民勤劳”来评价贵州的“人” ,不仅对贵州省情有了全新的认识,而且还看到了贵州“必将后来居上,大有希望”的美好开发前景和巨大发展潜力。 29.贵州北部有大娄山,是赤水和乌江的分水岭。东北部有(武陵)山,乌江和沅江的分水岭,主峰为梵净山,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0.1955年2月,贵州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选举产生了贵州省人民委员会。这是贵州省级国家行政机关,又是省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除了履行相应的职能外,还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管理。 31.1964-1978年贵州成为全国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国家投资近百亿元建成了航天、航空和电子三大国防科技工业基地。 32.在贵州目前自治州中唯一的一个自治县是三都水族自治县。 33.在思想建设上,中共十五大以后,贵州重点学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决定。 34.贵州中部有苗岭,山脉呈东西走向横亘贵州中南部,是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分水岭,主要山脉是雷公山,被誉为中亚热带宝贵的“物种基因库”。 35.毕节市管辖的1个自治县是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 36.贵州日照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西部多、东部少,最少的在北部大娄山区。在时间分布上,日照时数夏季最多,春季次之,冬季最少。 37.明代王阳明在贵州悟出“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的学术思想,形成“阳明文化”现象。 38.1949年11月28日,中共贵州省委机关报《新黔日报》正式出版发行。 39.贵州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以上;第三级阶梯平均海拔以下。 40.贵州省2011年常住人口为3469万人,人口密度为240人/平方千米。 42.贵州旅游业的发展方式已由数量型转向质量型,旅游业的产业形态已由单一的观光型转向多元化的度假型、休闲型、探索型、商务型;自然生态旅游、文化遗产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节庆旅游、赏花旅游、探险旅游等新型旅游产品颇受旅游者欢迎。 43.开宝七年(974年),矩州彝族首领普贵以所领矩州归顺朝廷,宋太祖敕书:“惟尔贵州,远在要荒……”,这是“贵州”名称首次见于文献。 44.贵州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产业结构按三次产业的排序在1999年实现了由二、一、三向二、三、一的历史性转变。 45.贵州在城镇建设过程中,根据山区实际,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原则,小城市建设突出重点,全面推进 46.贵州装备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技术起点和技术水平较高,技术工艺先进,生产设备精良,已形成军用产品和民用产品结合,机、电、光一体化,科研、生产、经营综合化的科技工业体系。 47.目前遵义市管辖的2个自治县是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48.贵州的气温年变化幅度较小,最冷的一月平均气温在3~之间,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多在22~之间,为典型的夏凉地区。 49.《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该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已发展成为“耕田,有邑聚”的农耕社会。 50.截至2010年,贵州共有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工商联7个民主党派贵州省地方组织和1个工商联贵州地方组织。 51.战国时期,贵州已形成包括青铜、陶瓷在内的独特“夜郎文化”。 52.贵州解放后全省工业加快发展,形成了许多特色行业。主要是以西电东送为标志的能和资源深加工工业、以国防科技工业为主体的装备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以烟酒为特色的食品工业、以民族药品开发为代表的医药制造业。 53.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核心内容。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关键;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贵州安顺屯堡聚落空间形态特征

贵州安顺屯堡聚落空间形态特征 摘要:本文在安顺屯堡聚落起源的基础上,分析其选址、类型特征,并从边界、街巷、组团与院落、公共空间、宗祠与寺庙等方面对屯堡聚落空间形态进行解析。 关键词:安顺屯堡聚落空间形态 屯堡是明代卫所屯田制、“调北征南”及后来的“调北填南”等一系列军事行动和移民的产物。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派兵三十万征南伐滇,平定叛乱之后便屯兵驻守。其后为巩固政权,将将士家属及其他中原多省大规模汉族移民入黔,形成了由外来迁徙人口组成的汉族屯堡聚落,其中以贵州安顺市及周边地区最为密集。屯堡聚落是以汉族移民为主,同时又与当地的的苗族、布依族、白族等少数民族在几百年的历史中相互碰撞、融合,历经六百余年的沧桑巨变,仍基本保留了其征南入黔时的装束、语言和生活习俗,始终以江南文化为主导,没有被其他文化所同化,从而形成了独特的价值体系、生存方式与生活习俗等。贵州安顺市现存屯堡村寨300多个,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云山屯、本寨、天台山伍龙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处(云山屯),规模较大并保护良好的屯堡村寨10余处。 一、屯堡聚落的选址 屯堡聚落选址的考虑的主要因素除军事防御之外,还要能够保证为军队补给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下的农业生产和生活。 1、山水格局:屯堡村落的选址大多在内有水源、近溪河、前临“坝子”(当地对开敞平地的称呼)而靠山有一定的坡度的位置,依山傍水。但依山不居山,以满足屯军“无事屯田,以资军实”,进可攻,退可守的实际需要;傍水不居岸,以避免夏季暴雨遭洪涝灾害。部分建于山间的屯堡村寨同样注重对水的利用。 2、风水:风水观对传统的村寨及建筑的影响较大,我国古代主要以风水“形势宗”中的“觅龙、察砂、观水、点穴、取向”等五诀(即“地理五诀”)来确定村寨及建筑的选址。选址的理想模式是枕山、环水、面屏、向阳,整个环境如封似闭。屯堡村落选址的重要原则之一“依山不居山,傍水不居岸”明显遵循此原则。如本寨坐落云鹫山南麓,背倚青龙山和跳花山,群山环抱;前临马过河和三岔河,水口立有青龙寺。 3、安全和军事防御:军队建置制度使得屯堡民居异于山区其他少数民族“山一家、水一家”的分散建筑,而是较为集中建在一处,一个村寨就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小城。防御一直是屯堡聚落的需要重点考虑的职能,因此早期的军屯都驻扎在山顶,后来的屯堡聚落一般都是选址于易守难攻的山地或者是山的一侧。

地域文化(《贵州地域文化》)全部答案

填空 1. 贵州贯彻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在行政区戈度更过程中逐步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2011年全省共有3个自治州、匕个自治县和250个民族乡。 2.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贵州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大力发展消费品生产,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3.20世纪五、六十年代,贵州各类艺术表演团体创作、演出了大量群众喜闻乐见的剧目,其中黔剧〈〈秦娘美》、〈〈奢香夫人》,花灯剧〈〈七妹与蛇郎》,舞剧〈〈蔓萝花》等,在省内外引起较大反响 4. 贵州的地貌类型主要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为主。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 5. 构建和谐贵州,就是要建设一个民主法治的、公平正义的、诚信友爱的、充满活力的、安定有序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贵州。 6. 贵州的农产品分布,黔西南主要有茶叶、甘蔗、柑橘、芭蕉。 7. 中共贵州省委高度重视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认真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8. 贵州的史前文化以观音洞文化为代表。 9. 贵州的农产品分布,黔东南主要有水稻、油菜、椪柑、西瓜。 10. 贵州省工商业联合会是贵州省委、省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和纽带,是省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 11. 贵州目前已建立的自治州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12. 山地草地资源也较多。草山草坡最多的是黔南和黔东南,最少的是贵阳和六盘水。 13. 贵州民族语言基本上属于汉藏语系中的普通话下瑶、壮侗、藏缅等语族飞民族不仅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在本民族内部进行交流,而且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同胞还通晓和使用汉语普通话,并作为交流的基本工具。— 14. 贵州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是从农村推行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 15. 贵州工业的结构比例1978年是资源开发型的重工业占优势,至I」2011年从轻重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的比例来看,重工业仍占优势。 16. 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17. 贵州境内的国防科技工业,以航空工业、航天工业和国防电子工业三大工业为主,并有航空机械、军需军械、核燃料等工业部门组成。 18. 学校教育是由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根据社会要求—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其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具有一定的思想品 ________ 德,发展体力和智力,从而成为为社会服务的人。 19. 贵州西部有乌蒙山,为北盘江、乌江、赤水河和牛栏江的分水岭,最高峰是韭菜坪,其景观被称为“天上石林 20. 明初,元宵唱灯、跳灯、说书、唱书等娱乐形式以及地戏、花灯舞、傩舞等扎根贵州三成了特色鲜明的“屯堡文化” _______ 21. 民族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22. 贵州喀斯特地貌出露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白—总厚度的 70% 23.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贵州共有 56个民族成分。其中,汉、苗、布依、侗、土家、彝、仡佬、水、白、回、壮、蒙古、畲、瑶、毛南、仫佬、 满、羌18个民族为贵州的世居民族。在全省总人口中,少数民族占36.11%。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是苗族-— 24. 任贵州省十届十次全会提出的“十二五”时期“加速发展、加快转型市动跨越”的主基调,重点实施“工业强省”型“城镇化带动”___________ 两大战略,同 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奋力后发赶超,贵州的发展必将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而实现历史性的跨越。 25. 贵州森林资源丰富,2011年,森林覆盖率达41.5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布以黔东南最多,其次是黔南,最低是六盘水和安顺。 26. 贵州的黄果树景区和龙宫风景名胜区为国家级旅游景区。 27. 目前贵州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有苗、布依、侗、土家、彝、仡佬、水、回_8个民族。 28.20世纪60年代初,周恩来用“山川秀丽”来评价贵州的“地”,用“气候宜人”来评价贵州的“天”,电“人民勤劳”来评价贵州的“人”_,不仅对 贵州省情有了全新的认识,而且还看到了贵州“必将后来居上,大有希望”的美好开发前景和巨大发展潜力。—— 29.贵州北部有大娄山,是赤水和乌江的分水岭。东北部有(武陵)山,乌江和沅江的分水岭,主峰为梵净山,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0.1955年2月,贵州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选举产生了贵州省人民委员会。这是贵州省级国家行政机关,又是省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除了履行相应的职能外,还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管理。— 31.1964-1978年贵州成为全国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国家投资近百亿元建成了航天、航空和电子三大国防科技工业基地。 32. 在贵州目前自治州中唯一的一个自治县是三都水族自治县。— 33. 在思想建设上,中共十五大以后,贵州重点学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决定。 34. 贵州中部有苗岭,山脉呈东西走向横亘贵州中南部,是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分水岭,主要山脉是雷公山,被誉为中亚热带宝贵的“物种基因库”。 35. 毕节市管辖的1个自治县是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 36. 贵州日照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西部多、东部少,最少的在北部大娄山区。在时间分布上,日照时数夏季最多,春季次之,冬季最少。 37. 明代王阳明在贵州悟出“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的学术思想,形成“阳明文化”现象。 38.1949年11月28日,中共贵州省委机关报《新黔日报》正式出版发行。 39. 贵州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以上;第三级阶梯平均海拔以下。 40. 贵州省2011年常住人口为3469万人,人口密度为240人/平方千米。 42. 贵州旅游业的发展方式已由数量型转向质量型,旅游业的产业形态已由单一的观光型转向多元化的度假型、休闲型、探索型、商务型;自然生态旅游、文化遗产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庆旅游、盲花旅游、探险旅游等新型旅游产品颇受旅游者欢迎。 43. 开宝七年(974年),矩州彝族首领普贵以所领矩州归顺朝廷,宋太祖敕书:“惟尔贵州,远在要荒……”,这是“贵州”名称首次见于文献。 44. 贵州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产业结构按三次产业的排序在1999年实现了由二、一、三向二、三、一的历史性转变。 45. 贵州在城镇建设过程中,根据山区实际,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原则,小城市建设突出重点,全面推进 46. 贵州装备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技术起点和技术水平较高,技术工艺先进—生产设备精良,已形成军用产品和民用产品结合,机、电、光一体化, 科研、生产、经营综合化的科技工业体系。 47. 目前遵义市管辖的2个自治县是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48. 贵州的气温年变化幅度较小,最冷的一月平均气温在3?之间,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多在22?之间,为典型的夏凉地区。 49. 〈〈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该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已发展成为“耕田,有邑聚”的农耕社会。 50. 截至2010年,贵州共有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工商联7个民主党派贵州省地方组织和1个工商联贵州地方组织。 51. 战国时期,贵州已形成包括青铜、陶瓷在内的独特“夜郎文化”。 52. 贵州解放后全省工业加快发展,形成了许多特色行业。主要是以西电东送为标志的能和资源深加工工业、以国防科技工业为主体的装备制造业和电子信息 产品制造业,以烟酒为特色的食品工业、以民族药品开发为代表的医药制造业。 53.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核心内容。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政 治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关键;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 证。 54. 贵州的农产品分布,黔东北主要有甘薯、油菜、花生和板栗。 填空 55. 金融业包括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