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系统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信息系统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信息系统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加强军队信息化建设研究

作者姓名:樊铭春

专业名称:信息系统管理专业

提交论文日期:2013年1月21日

目录

摘要 (1)

第1章绪论 (2)

1.1 军队信息信息化管理的内涵 (2)

第2章军队信息化建设的优点 (3)

2.1在信息网格化战场中实现信息与能量的融合 (4)

2.2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全时控制信息权 (4)

2.3 利用神经网络的效能聚合进行结构破坏 (5)

第3章推进和完善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6)

3.1 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需要,构建一体化联合化作战体系 (6)

3.2 平战结合,建用结合,提高信息化集成训练平 (7)

3.3“以网统建”是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大势 (7)

第4章信息化“有机功能”取代机械化“专业能力”的主导地位 (8)

第5章军事信息安全面临的挑战与威胁 (10)

5.1 由信息窃取带来的威胁 (10)

5.2 由主动攻击带来的威胁 (11)

5.3 由信息战带来的威胁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加强军队信息化建设研究

摘要

当前,如何加强军队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各国所关注的重点问题,是一个关系到战争胜负的战略问题。本文针对未来信息化战争的特点,对新形势下如何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等先进工具,切实提高军队信息化建设提出几点认识。随着我军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军事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如何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构建军事信息安全防范体系, 已成为亟待解决的一个紧迫问题。本文从军事信息安全内涵、面临的威胁等方面分析其特殊性, 在此基础上就发达国家构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主要做法作一梳理。

关键词:军队;信息化;战争

本文围绕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及信息技术的发展规律、信息技术发展与信息化社会、信息化战争与军队信息化建设等军队信息化建设的若干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信息化是新军事变革的本质和核心,加强军队信息化建设是建立和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进而增强一体化联合作战能力的战略措施。为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加速军队信息化建设,我们应深入研究与军队信息化建设相关的若干基本理论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将成为世界各国在军事方面发展的原动力,它不仅带来了世界新军事变革,同时也使战争形态、作战方式、战斗力结构以及武器装备科技含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是军队在未来战场上克敌制胜的关键环节。

1 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内涵

世界新军事变革促使军队结构趋于综合、趋于一体化,传统的军、兵种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由“各军、兵种协同作战”发展到“多军、兵种联合作战”。而军队信息化建设正是通过广泛应用现代信息科学技术改造军队,提高军队开发、利

用和控制信息资源的能力,全面提升军队的战斗力,使之具有适应信息化、联合

化战争要求的威慑能力和实战能力。应从信息技术应用、军用信息资源开发与利

用、军队信息网络建设、军事信息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军队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

准规范制定等方面入手,打牢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实现军事人员的信息化、武器

装备及战场信息化、军队编制体制信息化、军事理论和军事活动信息化等军队形

态的信息化。信息化军队作为信息时代的重要军队形态,是规模小、质量高、装

备信息化武器装备体系,由新型军事人员构成,以信息力为作战力,适于打信息

化战争的网络化、知识化、一体化武装集团,是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标。现

代战场将不再出现以往的短兵相见,而是完全由信息指挥和控制的网络化战场,

武器系统信息化和信息系统武器化是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趋势。可把军事力量

中的各个要素,战场上的诸多作战单元充分融合在一起,使之统一协调行动,发

挥出最佳的整体效能。信息系统安全与防护纵深是成正比的。当前,在核心技术

尚不完备的情况下,注重增加信息系统安全防护纵深,是一种可行、可靠和必要

的选择。为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美国海军从1998年起就实施了“深

度防御”战略,通过利用系统结构内多个位置的各个层次中的安全保密方法,提

高信息系统对攻击的抵抗能力,大大减少由于任何单个保密方法存在的缺陷而造

成安全缺口的可能性。信息技术发达的美军尚且如此,我军更应在增加信息安全

防护层次上多动脑筋,多拿有效对策和办法,决不能只依赖技术,或只依赖某一

项技术,而是要多种手段并举,实行多层次、综合防护,从信息作战的概念及军

事信息系统担任的使命出发,科学地定义信息保护要求,将信息网络按照军事信

息的核心指挥区域、涉密区域、专用区域、公共区域设置网络应用边界,这些

区域可以通过防火墙、VPN(虚拟专用网)加密、路由论证等安全机制进行逻辑隔

离,必要时可以进行物理隔离。纵深防御战略的核心目标就是在攻击者成功地破

坏了某个保护机制的情况下,其他保护机制依然能够提供附加的保护,使之做到优势互补、无懈可击。随着工业时代的热兵器或机械化兵器发展成为今天的信息化装备,既由各种信息作战的信息平台、各种信息化弹体、单兵信息化武器装备、信息网络化战场的基础设施、用于计算机网络系统作战的数字化程序化武器等组成的信息化武器装备系统,扩展为信息进攻和信息防御、硬杀伤和软杀伤武器,在完备的基础设施上,联结网络,通过信息获取系统、传输系统、处理和利用系统、部队行动系统、保障供应系统的中心环节C4系统(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和情报)统筹的展开工作,为系统提供了“覆盖到面、连接到线、渗透到点”的网络功能。采用信息技术更加充分有效的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军事装备,实现信息与能量的融合,提高信息网络化的整体作战能力。随着世界新军事变革步伐迅猛加快,各国进行新军事变革均以军队信息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由于信息技术特别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军队信息化建设的理解日益深入;军队信息化建设是国防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尚处在初级阶段,因此对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探讨,有利于军事信息理论的发展和创新。信息时代的军队信息化建设,是指通过信息技术在军队信息化建设领域的广泛应用,实现信息搜集、处理、传输和使用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和自动化,以及系统间的互联、互通、互操作和信息共享,从而推进和带动军队信息化建设和作战能力的提高,有效建立军事信息化理论体系。创新军事信息理论就要变工业时代以机械化战争为核心的军事理论为信息时代以信息化战争为核心的军事信息理论,并着眼于实现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强化信息战意识,大胆的进行理论创新,用先进的理论指导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实践。将先进的军事信息理论纳入到军事教育与训练中,在实践中真正转化为部队的实战能力。以打赢未来高科技战争为目标,对提高军队信息化建设的难点和重点课题进行探索性研究,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围绕世界新军事变革不断创新军事信息理论,为军队信息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现实指导作用。

2 军队信息化建设的优点

2.1 在信息网络化战场中实现信息与能量的融合

现代战场将不再出现以往的短兵相见,而是完全由信息指挥和控制的网络化战场,武器系统信息化和信息系统武器化是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趋势。可把军事力量中的各个要素,战场上的诸多作战单元充分融合在一起,使之统一协调行动,发挥出最佳的整体效能。随着工业时代的热兵器或机械化兵器发展成为今天的信息化装备,既由各种信息作战的信息平台、各种信息化弹体、单兵信息化武器装备、信息网络化战场的基础设施、用于计算机网络系统作战的数字化程序化武器等组成的信息化武器装备系统,扩展为信息进攻和信息防御、硬杀伤和软杀伤武器,在完备的基础设施上,联结网络,通过信息获取系统、传输系统、处理和利用系统、部队行动系统、保障供应系统的中心环节C4I 系统(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和情报)统筹的展开工作,为系统提供了“覆盖到面、连接到线、渗透到点”的网络功能。采用信息技术更加充分有效的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军事装备,实现信息与能量的融合,提高信息网络化的整体作战能力。

2.2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全时控制信息权

制信息权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信息装备的研制而逐步发展的,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被广泛运用到军事实践时,制信息权已成为未来高技术战争的制高点,将直接决定着战场的主动权甚至战争的胜负。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网络技术和虚拟现实系统在逼真的信息化虚拟战场上进行“预实践”,创造一种模拟未来战争的“人工合成环境”,以提高部队的一体化联合化作战、信息作战和网络中心战能力。现代战争的作战空间正在向信息、心理、电磁等虚拟空间拓展。谋求控制和使用这些空间的优势,充分利用虚拟空间的开放性、广泛性、无限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把陆、海、空、天、电一体化战争通过虚与实的结合来达到对整个战场的有效控制,实时地获取、传输和利用信息。只有控制战场信息的主导权,才能获取战场行动的主动权和自由权,才能运用信息进攻和信息防御的各种手段打败敌人取得胜利。目前,我军信息安全人才特别是网络

安全人才极度匮乏,高级信息安全战略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尤其缺乏。应按照育引结合、以育为主的思路,加紧培养一批既对信息安全理论和信息安全技术有很深的造诣,又对世界军事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及趋势有较深了解的高级信息安全战略人才;既通晓相关的信息安全法规制度,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信息安全管理人才;既能熟练使用各种信息安全装备和设施,又能解决信息安全方面的具体问题的信息安全技术人才;在培养技术人才的同时,还要培养能够准确把握灵活多变的信息对抗态势、快速组织有效的信息作战行动的信息作战指挥人才。目前,我军信息安全人才特别是网络安全人才极度匮乏,高级信息安全战略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尤其缺乏。应按照育引结合、以育为主的思路,加紧培养一批既对信息安全理论和信息安全技术有很深的造诣,又对世界军事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及趋势有较深了解的高级信息安全战略人才;既通晓相关的信息安全法规制度,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信息安全管理人才;既能熟练使用各种信息安全装备和设施,又能解决信息安全方面的具体问题的信息安全技术人才;在培养技术人才的同时,还要培养能够准确把握灵活多变的信息对抗态势、快速组织有效的信息作战行动的信息作战指挥人才。

2.3 利用神经网络的效能聚合进行结构破坏

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由于信息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信息栅格(GIG)使分布于全球范围内的作战单元、信息平台、数据库等,链接成一个巨大的信息网络系统,完全实现情报获取实时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作战单元一体化。在现代化数字网络的支持下,神经网络具有快速反应能力,便于对事物进行适时控制与处理,善于在复杂环境下,充分逼近任意非线性系统,快速获取多种信息。作为数字网络的“放大器”,通过链接标准统一的接口和交换技术,实现物质、能量、信息等的高度聚合。它具有高度的鲁棒性和容错能力等优越性能,会产生1+1>2 的倍增效果。使投入战场的参战部队的各种作战单元或要素被一个

有探测设备、传输介质、存储机构、处理平台组成的信息网络连接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其中任何一个网络节点或要素遭到破坏,都会使整个作战能力大大降低甚至无法形成。在目标网络安全技术与防范措施的基础上,寻找目标网络的安全漏洞,保护、利用己方信息通道,破坏干扰敌方信息通道,实施攻击与破坏。3推进和完善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3.1 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需要,构建一体化联合化作战体系

随着军事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未来的信息化战争形态将向一体联合化方向快速推进。毫无疑问,谁优先发展了一体化联合化作战体系,谁将更有把握打赢未来的信息战。着眼战争发展和任务需求,建立一体化联合化作战体系,在整合各种新建与现有子系统的基础上,采集网络节点信息,搭建互联互通型网络,以快速聚合保障能力为基点,实现各种信息装备与系统数据融合和共享,使信息装备整体作战保障效能跃升到一个新高度。依托一体化联合化网络系统,营造一体化联合化环境,培养高层次指挥人才,搞好顶层设计,优化发展过程,不断创新一体化联合化作战样式,是战场感知、指挥控制、火力打击和后勤保障融为一个整体。一体化联合化作战是未来信息化战争的一个突出特点,在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筹划和客观指导上,要优化结构,调整布局,突出重点,集约使用力量和资源,防止和克服条块分割,自成体系,重复建设等问题,形成纵向衔接、横向联动、协调发展的一体化建设格局。按照“建战一体、点面结合、人装互动”的要求,以一体化联合作战为牵引,综合集成各种作战信息系统,构建有效的作战体系,着力提高军队在未来信息化战场上的战斗力。应把培养信息安全专业人才作为实施信息安全战略的重中之重,确立培养与发展战略,并纳入全军人才发展战略规划,按照满足需求、适度超前的原则,分层次、分阶段实施专业培训,为我军培养一支“高、精、尖”信息安全专业人才群体。首先,完善以院校为主渠道的人才培养机制。在相关院校建立培训基地,设立信息安全专业学科,制定培养计划,为我军源源不断地培养、输送和储备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其次,走军队信

息安全人才“社会化保障”之路。要利用国民教育资源直接为军队培养和输送信息安全人才;借助社会办学机构培训军队信息安全人才;加强对外交流,使现有信息安全人才拓宽视野,增强素质。

3.2 平战结合,建用结合,提高信息化集成训练水平

以战时需求牵引平时建设是军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关注点,它要求平时建的就是战时用的。在信息化条件下,平时与战时界限模糊,诸如信息获取、网络攻防、系统瘫痪等,既可以是战时行动,也可以是平时行为。这就决定了军队平时的信息化建设,必须着眼战时需求,坚持平战一体。推进信息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信息化条件下的综合作战能力。因此,必须把信息化建设成果创新与转化成战斗力统一起来,使信息化建设的成果能及时被运用到军队建设特别是军事斗争准备实践中,才能发挥作用。众所周知,信息化条件下的军事训练,主要使系统集成训练为主,强调作战要素、作战单元、作战体系的高度融合,在以天基为中心的陆、海、空、天、电、信息、认知等“六维一体”的主体联合作战的信息化战争中,通过联合训练把练技术、练战术、练思想、练作风结合起来,把战略、战役、战术训练衔接起来,深化军兵种集成训练。搭建系统专业化的训练网络体系,通过高水平的信息化综合军事训练来检验军队信息化建设成果,提高军队信息化建设质量。采用统一的训练评估标准和考评机制,将作战系统整体投入模拟战场环境中,在模拟战场上检验参训部队的战场侦查能力、指挥控制能力、快速机动能力及战场防护能力,提高一体化作战能力,全面提升军事训练信息化水平。

3.3“以网统建”是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大趋势

所谓“网统”是信息化建设的普遍规律,是信息化战争的客观要求。“网统”思想的核心是按照“统一规划,集中管理,系统建设,应用推动”的系统集成方法,组织军队信息化建设,实现军队信息化的系统集成。而军队信息化建设是当前军事领域最为复杂、最具活力的系统工程。因此,推进军队信息化建设,必须

树立系统建设的思想,把军队作为一个有机体系进行系统集成,整体优化,搞好武器装备、作战力量、作战体系等各个系统的集成,从信息技术上入手,充分利用以数据链、KC4ISR 等系统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实现军事信息资源的整合和高效利用,实现军队整体作战能力的跃升和全面发展,实现各种作战平台、作战要素的一体化融合。所以只有按“网统”思想规划军队信息化建设,以网统建,对信息系统实施统管,开拓创新,科学施建,才能消除系统间的互通“障碍”,实现战斗力的有效集成,保证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每项指标都达到预期效果,解决军队信息化整体建设中的“瓶颈”问题,扫除军队信息化建设道路上的一切长障碍。信息系统安全基础设施是构筑信息系统安全防护体系的根基。军队的信息系统安全能否得到有效的保障,根本问题在于提高军队信息系统安全基础设施的完备程度。应按照整体规划、突出重点、急用先建、逐步完善的原则,尽快建立完善我军事信息系统安全基础设施。其中包括:建立军队的信息安全管理中心,提供认证、授权、实施访问控制策略等服务;建立密码管理中心,提供各部门间互连互通密码配置、公钥证书和传统的对称密钥的管理,为信息系统提供密码服务;建立应急处置中心,以有效防范和及时解决各类信息安全特别是网络安全问题,从而起到“网络警察”和“网络医院”的作用,增强军事信息系统的灾难恢复能力和信息反击能力;在军队情报侦察队伍,建立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设施;提高对信息攻击的预防和侦破能力;建立军队信息安全测评认证中心,紧跟信息技术发展,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加快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安全检测的基础设施和手段建设,努力研发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网络系统和网络产品安全性测试技术,提高信息安全技术和产品的检测评估能力。

4信息化“有机功能”取代机械化“专业能力”的主导地位从蒙昧时代到工业时代,战争演变的轨迹是不断提升武器的杀伤力,一部战争发展史也可以解读为一部武器杀伤力不断增长的纪录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机械化战争在日臻完善的同时,发展潜力也在日渐枯竭,各类武器装备性能的关

键参数已经接近或达到了极限。随着核武器的出现与使用,机械化武器装备主要性能的极限化,这意味着依靠提升武器的机动性能和杀伤力来增加作战效能的方式已经走向了一条死胡同。机械化战争主要展现的是武器在动能方面的独立性,即武器平台机动力与火力的专业化延伸;信息化战争主要展现的是武器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以及武器与目标的相互作用力,即整体的结构力与信息力的有机化聚合。在未来信息化作战中,信息力和结构力是战场博弈的焦点。其本质区别在于:适于打机械化战争的机械化军队的核心战斗力是火力和机动力,而适于打信息化战争的信息化军队的核心战斗力则是信息力和结构力。这表明作战方式和杀伤机理发生了质的变化。信息力是指信息在战争实践中与信息使用主体产生的相互作用力。一方面是信息承载着战场各要素的属性,与使用主体相互作用产生战场感知;另一方面是信息功能与使用主体相互作用,为信息战提供作战能量。结构力是军队各子系统之间通过有机联系所形成的组织合力。军队因大量采用信息技术,特别是建成全军性综合军事信息网络系统后,而使其武器装备、军事人员、体制编制和军事理论实现科学合理的整合,使系统产生有机的协同性,战斗力从机械化战争的加法式叠加,转变为各要素乘法式的相互作用,这一转变产生了质的飞跃。未来信息作战以控制信息力和结构力为中心,即控制作战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在未来的信息作战中,信息力与结构力既是战斗力发挥的源头,又是整个作战体系的致命弱点。从近期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军队信息力和结构力的巨大作用。信息力的重要表现之一是战场信息优势和远程精确打击能力。一方面,在信息化条件下,信息技术使战场透明度不断提高,整体协同性明显增强;另一方面,信息化战争也将日益增加对电子系统和系统整体协同性的依赖。依赖程度越高,潜在的危害就越大。目前,我国通信设备和计算机制造业的基础——集成电路芯片主要靠进口,所用操作系统基本上是国外产品,特别是计算机芯片90%以上由美国英特尔公司生产。这些信息技术和关键性产品不仅潜在安全隐患,而且严重制约信息技术的自主创新发展。在新形势下维护国家和军队信息安全,必须集中开展科技攻关,以核心信息技术和关键产品为

突破口,致力在应用软件技术、信息安全检测技术以及信息加密技术等方面创新发展,不断提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从芯片研究开始,突破诸如密码与分析破译、计算机病毒、网络攻击与网络安全、干扰与抗干扰等关键性的信息技术,把计算机病毒对抗武器、核电磁脉冲、激光、粒子束等光电波束武器作为发展重点,及早突破。我们要在发展自己核心信息技术的同时,加快自主技术的产业化进程,逐步实现民族信息产品替代进口产品,至少是从关键的局部开始替代。诸如安全操作系统、路由器、芯片等关键产品,从时间上、产品分布上来逐步替代。对军事核心的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必须由我国自行解决,网络的总体设计、重要设备的研发应尽可能自己完成,以确保安全。

5 军事信息安全面临的挑战与威胁

5.1 由信息窃取带来的威胁

同一般信息安全一样, 网络环境下影响军事信息安全的因素, 包括黑客入侵、病毒破坏、逻辑炸弹及因自身失误、恶意访问、信息泄密、服务干扰、网络固有缺陷等等。但同时, 军事信息安全面临的威胁又具有特殊性。在信息化战争形态下, 夺取并保持信息优势, 成为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基础和保证。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表明, 通过攻击敌方的信息系统, 可以直接影响甚至破坏敌方的指挥

决策。发现即意味着摧毁, 重要信息一旦被泄露, 就有可能遭受毁灭性打击。因此, 对军事信息安全构成的威胁既包括利用传统的手段窃取军事信息, 又包

括对信息网络的攻击。目前我国信息基础设施的网络、硬件、软件等产品几乎完全建立在外国的核心技术上, 这些核心技术和专用设备往往存在着严重的安全

隐患, 而且在诸多已建成的信息系统中普遍缺乏安全机制、防范措施和自卫能力, 给我军信息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军事信息系统安全的最大隐患在于缺失管理。从大量“黑客”攻击的情况看,并非“黑客”攻击的技术和手段有多高明,主要问题在管理上存在疏漏。目前,我军信息安全管理中存在着条块分割、部门所有、相互隔离的现象,由于职责分工不明确,各部门间开展工作容易推诿扯皮,力量

分散的状况比较严重。由于缺少一个权威性的、凌驾于各业务部门之上的、具有执法职能的工作机构,在抓工作落实过程中,难以组织协调,难以形成合力,上级的决策意图也难以落到实处,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信息安全法规的贯彻执行,制约了信息安全管理作用的有效发挥。

5.2 由主动攻击带来的威胁。

对军事信息安全构成最危险的威胁是以获取军事信息或破坏军事信息系统为目的, 针对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而实施的主动攻击。计算机信息网络是现代战争中实施远程打击、精确制导、预警防空、反潜反舰、电子对抗、侦察、定位、指挥、通信等领域必不可少的信息系统基础设施。因此, 在信息化战争中, 信息网络必然是敌方精确打击和信息攻击的首要目标。目前外军已经研制出具有超强破坏能力的计算机病毒、芯片病毒固化技术和计算机病毒无线输送装备, 正在研究以无线电方式、卫星辐射注入方式, 将病毒植入计算机或各类传感器、网桥中。同时, 一些国家不但成立了专门的信息作战部队, 而且还在国内外招聘了大量

黑客。另外, 用于主动攻击的网络入侵技术手段也向综合化、复杂化发展, 快速寻找网络漏洞, 通过网络连接安全薄弱部件, 对信息网络进行破坏的能力不断

提高。在信息对抗不对称条件下, 落后一方的信息网络会出现防护失效、性能降低等问题, 从而失去制信息权。由于科技水平的限制,我国信息技术产品的自主性不强,核心技术更是受制于人。这些核心技术包括:硬件方面的ROM技术和专用芯片技术,软件方面的数据库和操作系统等平台软件,以及网络路由器和密码技术。我军信息系统建设虽立足使用国产化设备产品,但自主研发的计算机也大都使用进口芯片,总体防护能力弱、漏洞多、监控少,缺乏防“黑客”攻击、防病毒入侵的特殊功能,存在陷阱和“后门”,极易遭受网络攻击。当前我军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的一些关键的技术性设置和防护还没有真正解决,对引进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难以查出其中的安全漏洞,更是很难将其完全排除,或是对其进行

的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改造,遇到一些平常的入侵就可能被攻破。

5.3 由信息战带来的威胁

信息战已成为信息时代的主要作战样式, 并成为信息时代军事信息安全面临的最大威胁。信息战要求在信息的占有量、获取信息和鉴别信息能力、利用信息能力以及信息的对抗能力上获得优势。由于信息战的重要地位, 世界各主要国家都把发展信息战能力作为国家安全战略和军事战略的重点, 特别是重点开发计算机网络攻防武器和手段。美国从20 世纪80 年代初期就开始研究以计算机网络攻防对抗为中心的信息战, 并将信息战作为夺取信息优势进而在21 世纪继续保持军事优势的关键要素。俄罗斯将信息战置于仅次于核战争的重要位置, 其1996-2000 年行动计划强调, 在适当保持核潜力的同时, 把注意力放在广泛开发信息战手段上。以摧毁敌方重要信息网络、保护己方重要信息网络为目标的信息战的出现, 凸显了军事信息安全的极端重要性。随着信息化建设网络的普及,部队终端用户数量加大,信息安全管理难度也随之增大。信息系统安全防护体系的建设需要大批既精通信息安全技术,又熟悉本门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由于我军信息系统建设起步晚,人才本身缺乏,信息安全防护队伍的整体素质与发达国家军队相比有较大差距,主要是从事该领域工作人员的信息安全素质不高,专门技术人才的数、质量明显不足,尤其是既懂信息系统管理技术,又熟悉系统安全技术的安全管理人员更是缺乏。由于我军对培养信息安全人才重视程度不够,培养手段滞后,加之体制、机制上的原因,信息安全人才有流失的现象和倾向,这些都导致了军事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建设的水平在低层次徘徊,难以适应形势发展和军队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总参谋部,中国人民解放军安全工作条例,1997 .

[2] 总参谋部,中国人民解放军自动化工作站工作条例,1997.

[3] 中央军委,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安全条例,2005.

[4]部队信息网络发展的思考, 军事学术研究杂志社,2005(3).

[5]李连生等. 对加强我军信息安全保密的思考. 军事通信学术.2004年第2 期.

[6]聂玉宝等. 军事信息安全面临的新形势与对策. 信息对抗学术.2006, 4.

[7]丛友贵。加速构建我军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军事学术》.2003 第1 期。

[8]《军队信息化建设研究》.侯喜贵主编.解放军出版社.

[9]《军事信息系统安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通信部.解放军出版社。

[10]王保存.外国军队信息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解放军出版社,2008.

[11王立强.信息化条件下外军数据链应用研究[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

[12]笛卡尔.方法谈[EB/OL].https://www.doczj.com/doc/a1803170.html,/view/4704.htm,2009-01-15.

[13]王安.军事管理革命[M].长江出版社,2005.

[14] 吴友富.现代西方管理学的危机[J].招商周刊,2006(25).

致谢

本文是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在四年的学习过程中,教授给了我严格、耐心的指导,以及对我的关心和照顾,令我获益良多且深受感动。在求学的四年里也得到了信息管理系统系的各位授课老师的悉心教导,使我能够学有所成,在此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其次,我要感谢部队,是部队又给了我一次上学深造的机会,让我有机会完成我从未有过的梦想。

再次,我要感谢同来的战友们,在学习期间,他们的真心帮助使我受益颇多,是你们的帮助与支持使我顺利完成论文写作。

最后,希望本论文能为现代部队士兵管理做出一点贡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