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变量的设置
- 格式:docx
- 大小:24.10 KB
- 文档页数:14
设置环境变量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是在命令提示符运行窗口中设置; 第二种是通过单击“我 的电脑T属性T高级”标签的“环境变量”按钮设置。需要注意的是,第一种设置环境变 量的方式只对当前运行窗口有效,关闭运行窗口后,设置就不起作用了,而第二种设置环 境变量的方式则是永久有效。
2. 如何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中设置环境变量?
在“开始T运行”框中输入“ cmd后按“确定”按钮,出现命令运行窗口。在命令提 示符下输入“ set ”即可查看环境变量设置。要查看具体某个环境变量的设置,比如要查看 path 环境变量的设置,可以输入“ set path ”。要创建一个环境变量,比如要创建一个名 为 aa 的,值为“ c: ”的环境变量,可以输入“ set aa=c: ”命令。而要删除一个环境变量, 比如要删除aa环境变量,则可输入“ set aa=”命令(注意=后面不能有空格)。如何更改 一个环境变量的设置呢?更改环境变量有两种情况:一是追加方式,即在不改变环境变量 现有设置的情况下,增加变量的值,比如要给环境变量 aa增加一个值为“ D:”的设置,可
以输入“ set aa=%path%;D: ”。另一种是完全修改方式,对于这种方式,我们可以采用直 接创建一个环境变量的方法来实现。
3. 用户变量和系统变量的关系是什么?
点击“我的电脑T属性T高级”标签的“环境变量”按钮,出现“环境变量”对话框, 如果当前是以 Administrator 登录系统的用户,对话框的上面为 Administrator 的用户变 量,对话框的下面为系统变量(即相当于系统中所有用户的用户变量)。有的时候我们会 看到在用户变量和系统变量中都存在某一个环境变量, 比如 path ,那么 path 的值到底是用
户变量中的值还是系统变量中的值,或者两者都不是呢?答案是两者都不是。 path 变量的
值是用户变量中的值与系统变量中的值的叠加。
4. 改变环境变量和环境变量中的值应该注意什么?
环境变量和环境变量的值不要含有空格,也不要用中文,切记!
环境变量设置指南(图文详细)(JAVA内容)
还有很多朋友被环境变量的设置困扰。我现在给大致说明下:
前提是,你已经安装了 JDK (和JRE,两个是一起装的)。
很多朋友反映不知道去哪里找下载地址,我把电脑上的 JDK给大家分享下,
点我进入下载
面来看图一步一步来,
3
接下来就是进行设置第 1 个系统变量,是“系统变量“,不是“变量”。 变量名 叫 JAVA_HOME
值为 java 下 JDK 文件夹路径!具体看图认真设置。
这样,确定 后,第 1 个系统变量就设置完毕了。
4
接下来,设置第 2 个系统变量,一般没有这个变量名,要新建,如果电脑上已经有,那么就 选中它进行编辑,
变量名 : CLASSPATH
值:是JDK下的\bin 文件夹和JDK下的\lib\tools 文件夹!
两个路径之间用分号隔离开。记得。具体操作看图
看图
5 再接下来,设置第 3 个系统变量。 因为这个变量名系统已经有,所以选中后点编辑, 值:同样是上面提到的 JDK 下的 \bin 文件夹(不包含第 5步提到的第 2 个路径)。 同第 4 步的方法,看图设置,
6
这样, 3 个需要设置的环境变量就完成了。相信只要对照看文字和图,耐心点看。。超级新 手也会明白的。毕竟众口难调,一些接受能力比较强的可能学起来觉得罗嗦了点 嘿嘿。
有些朋友不知道环境变量设置有什么意义,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要想方便的开发和运行 Java 应用程序,我们需要设置两个环境变量,一个 path 一个 classpath 。设置好 path 变量,使得我们能够在系统中的任何地方运行 java 应用程序,比
如javac、java、javah等等。这就要找到我们安装 JDK的目录,比如我们的 JDK安装在
目录下,那么在 c:\jdk1.3\bin 目录下就是我们常用的 java 应用程序 ,我们就需 要把
c:\jdk1.3\bin 这个目录加到 path 环境变量里面。 classpath 环境变量,是当我们在 开发 java 程序时需要引用别人写好的类时, 要让 java 解释器知道到哪里去找这个类。 通常, sun 为我们提供了一些额外的丰富的类包,一个是 dt.jar ,一个是 tools.jar , 这两个 jar 包都位于
c:\jdk1.3\lib 目录下,所以通常我们都会把这两个 jar 包加到我们的 classpath 环境变量中 set
classpath=.;c:\jdk1.3\lib\tools.jar;c:\jdk1.3\lib\dt.jar 。 注意对于 jar 包,在
classpath 中需要跟上完整地文件路径,而不能仅仅跟一个目录。第一个路径的点“ . ”, 代表当前目录,这样当我们运行 java AClass 的时候,系统就会先在当前目录寻找 AClass 文件了。
教大家验证JAVA设置的如何了。
1。开始 ->运行 -> 输入 CMD 然后,在命令提示符内,输入 java -version 可以看到下图:(这个显示的是版本信息,说明你装的没错。)
2。还可以输入javac ,如下图:
利用ISE-TCAD分析和设计SCR结构的片上静电保 护电路
2008-01-18 嵌入式在线 收藏|打印
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 Discharge ,ESD)是造成电子元件或电子系统受到过度电应力
(Electrical Over Stress,EOS)破坏的主要因素。在静电保护的各种手段中,最主要也是最 有效的方式就是将静电保护电路结构集成到芯片上。
由于该结构在ESD时需要承受很大的电流,所以一般都会占用较大比例的芯片面积, 导致芯片成本的增加。可控硅整流器 (Silic on Con trolled Rectmer,SCR)以其在单位布局
面积下具有最高的 ESD防护能力这一显著优点,在 ESD防护上扮演了日益重要的角色。
SCR结构就是导致 CMOS闭锁效应(Latchup)的结构,在内部电路中应该尽量避免。 但是如果在ESD保护器件中应用得当,那么这种结构会有明显优良的效果。
直到现在,ESD仍然是芯片设计返工的主要原因 [1 , 2]。一个具有较强抗静电能力的
保护结构,往往要无数次的反复才能找到安全又高效率的面积参数。以 SCR为代表的一些
比较高效的保护结构, 随着采用的工艺不同, 可靠性和有效性都大打折扣, 需要改进甚至重
新设计。这种改进或设计如果能够借助计算机仿真来实现, 将大大减少设计循环的次数,提
高设计效率。但是一般的CAD工具只能预测常规工作条件下器件的反应, ESD极端的工作
条件会令其不收敛。所以如何使用计算机仿真 ESD条件下器件的反应,正是有待研究的课
题[3]。
其中的一种方法是,为常用的静电保护器件建立能够仿真 breakdow n / snap back效
应的Spice模型[1]。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完善了器件的电路级模型,可以利用该模型进行整 个电路的仿真。缺点是,器件的 ESD防护能力与器件的版图形状,间距等工艺和器件级参 数关系紧密,Spice作为电路级的仿真软件,无法对这些因素给予考虑,势必会带来很大的
误^£。
另一种方法是使用 TCAD工具仿真[2]。以ISE-TCAD为代表的TCAD工具是着重于 工艺级和器件级的仿真工具。他可以充分的考虑工艺参数和版图形状对器件的影响。
最近,有文章使用 TCAD工具提取保护器件在大电流情况下准静态的 I-V特性,以此
得到破坏性电流ld(Destructive current)[2] 。Id与器件最大可承受 ESD电压Vesd有很紧密 的关系,因此他是保护器件的重要的参数。但是,这种方法只适合 MOS , Field-Oxide De
Vice , LateralN-P-N BJT等有明显第二次击穿效应的结构, 他无法准确的找出 SCR结构的
Id值。本文提出一种可方便地找到 SCR结构Id值的方法,并以基于某一典型 0. 6卩m CM
OS工艺的可控硅整流器(SCR)结构为例,将该Id值运用到ESD人体放电模型(Human Bo dy Model , HBM)的模拟和面积的估算中。
2 SCR结构
对SCR进行I-V特性分析的时候,主要需要考虑起始导通电压 Vt(Trigger Point Volt
age)、维持电压 Vhold(Holding Voltage)、破坏性电流 Id(Destructive current)等。其中,V t是决定SCR保护器件能不能在内部电路受 ESD损害前开启的关键参数。 而Id是I-V曲线
上最大的安全电流值,电流超过这个值后,该器件会产生不可恢复的损伤。 正如前面已经提
到的,他与器件可承受的 ESD电压密切相关。在本文中,我们着重考虑IC芯片最常见的E SD损伤模型,人体放电模型。人体放电模型是指人体上的静电在人体与 IC的一些管脚相
接触时进入IC内部,再经由其他管脚放到地上, 形成瞬间放电电流, 将IC内部的器件烧毁
的现象。从定义上看,人体模型是一种偶然的,频率较低的 ESD放电类型。以 MIL-STD
883Method 3015 . 7[6]中定义的模型为例,设器件可承受最大的 ESD电压和ESD尖峰电
流分别为Vesd和Iesd,那么就有如下关系式:
Vesd △ Iesd X(1500 + Rdevice) (1)
由于在SCR导通的情况下 Rdevice(器件在ESD冲击下的电阻)很小,所以可以忽略不 计。那么,Vesd △ Iesd X1500。
对于 MOS , Field-Oxide Device , Lateral N-P-NBJT、等具有第二次击穿效应的结构, 他们的Iesd值与Id是同一个值,就是(secondary breakdown current,第二次击穿电流 ), 他可以方便的从I-V特性曲线上读出。对于SCR,由于他的热损伤需要一个热量积累的过 程,所以Iesd > Id可以将Iesd
= Id。
作为迭代的初始值运用到面积估算中。
根据Vesd的不同,MIL-STD-883将器件抗ESD分为三个等级:1级抗静电电压为0〜 1999 V; 2级抗静电电压为 2000〜3999 V; 3级抗静电电压为 4000 V以上。目前工业界 认定一般商用IC需要通过HB± 2 kV以上测试。
2 . 1 SCR的工作机理
横向SCR结构是一种最基本的 SCR保护器件,他是由 P + — N-P-N +四层半导体结 构组成。如图1所示,此四层结构依次为 P + diffusion , N-well , P-substrate , N + diffusio
n。
分析图1可得,这样的SCR元件他的起始导通电压等于 CMOS制程下N-well与P-s ubstrate的结雪崩击穿电压,不同的工艺,这个击穿电压从 30到50 V不等。SCR的I-V
特性曲线如图2中黑色实线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