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台(站)址管理办法

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台(站)址管理办法

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台(站)址管理办法
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台(站)址管理办法

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台(站)址管理办法

【法规类别】通信

【失效依据】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台(站)址管理办法(AP-115-TM-2016-01-R1)【发布部门】中国民用航空局

【发布日期】2013.02.28

【实施日期】2013.05.01

【时效性】失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台(站)址管理办法

(中国民用航空局空管行业管理办公室2013年2月28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民用航空无线电通信导航监视设备(以下简称设备)台(站)址的管理工作,保障民用航空运行安全,根据《民用机场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中国民用航空无线电管理规定》、《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运行单位安全管理规则》、《中国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工作规则》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军民合用机场民用部分和航路、航线设备台(站)址的管理。

其他为运输、通用航空提供通信导航监视服务的设备台(站)址的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中国民用航空局(以下简称民航局)对全国设备台(站)址实施统一管理,负责设备台(站)址的审批。

民航地区管理局(以下简称地区管理局)对本地区设备台(站)址实施监督管理,负责设备台(站)址申请的受理与初审。

第四条本办法所指的设备台(站)址管理包括设置、迁移和撤销台(站)管理。

第五条本办法所指的台(站)址是指设备天线中心在地面的投影点,也是台(站)的公布位置。

台(站)的公布位置由台(站)所在的地理位置与其坐标组成。

第六条本办法所指的设备是指为民用航空飞行活动提供服务的无线电通信、导航和监视地面设备。

通信设备包括甚高频地空通信设备、高频地空通信设备、卫星通信地面设备;

导航设备包括航向信标、下滑信标、全向信标、测距设备、无方向性信标、指点信标、卫星导航地面设备;监视设备包括一次监视雷达、二次监视雷达、场面监视雷达、自动相关监视系统、多点定位系统。

第七条本办法所指的民航空管运行单位包括中国民用航空局空中交通管理局及其所属的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空中交通管理分局、空中交通管理站和运输、通用航空机场管理机构。

第八条设备台(站)应当根据民用航空安全运行需求设置、迁移和撤销,符合国家和民航局有关规定,并满足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

设置、迁移和撤销台(站)前应当征求当地相关部门的意见。

第九条取得台(站)址批准后方可实施设备台(站)建设。台(站)址实际位置应当与批准的位置一致。

第十条手持式、便携式无线电台以及临时设置用于提供应急服务的无线电台可不申请台(站)址,但应当按照规定的频率、呼号和功率范围使用。

第十一条临时设置的除提供应急服务外其他无线电台应当向地区管理局提出申请,经地区管理局批准后方可在规定的范围内设置和使用。

第二章台(站)的设置

第十二条设备台(站)应当根据运行需求、空中航行服务需求和飞行程序设计方案进行设置。

第十三条机场(终端区)导航台(站)的设置应当根据机场分类和运行标准、空域方案

和飞行程序、机场区域地理环境和场地条件等确定。航路、航线导航台(站)的设置应当根据空域方案和飞行程序、当地地理环境和场地条件等确定。

第十四条

信息技术与通信导航系统_复习题

65、RS 触发器中,当R=S=0 时,1+n Q 为__C____。 A. 0 B. 1 C. n Q D. n Q 66、触发器是由普通逻辑门电路构成的,但在功能上与普通逻辑门电路存在的最大差别是触发器具有__C____。 A. 清零功能 B. 置1功能 C. 记忆保持功能 D. 驱动功能 67、已知R 、S 是2个与非门构成的基本RS 触发器的输入端,此RS 触发器的约束条件为___A___。 A. 1=+D D S R B. 0=+D D S R C. 1=D D S R D. 0=D D S R 68、边沿式D 触发器是一种__D____稳态电路。 A. 无 B. 多 C. 单 D. 双 69、下列符号是___C___逻辑符号。 A. 高电平有效的同步D 触发器 B. 低电平有效的同步D 触发器 C. 上升沿有效的边沿D 触发器 D. 下降沿有效的边沿D 触发器 70、对于D 触发器,欲使Q n+1=Q n ,应使输入D=__C____。 A. 0 B. 1 C. Q D. Q 71、3线-8线译码器,有___ A ___个地址输入端、______个输出端。 A. 3、8 B. 8、3 C. 6、8 D. 3、11 72、3线-8线译码器如图所示,当输出01234567Y Y Y Y Y Y Y Y =11110111时,控制 端ST A 、ST B 、ST C 和地址输入端A 2、A 1、A 0的电平应为__C____。 A. 000011 B. 011011 C. 100011 D. 111011 73、74LS138是3线-8线译码器,译码输出为低电平有效,若输入 A 2A 1A 0=100时,输出01234567Y Y Y Y Y Y Y Y =___B___。 A. 00010000 B. 11101111 C. 11110111 D. 00001000 74、实现数模转换功能的电路叫数模转换器,简称为__A____。 A. DAC B. ADC C. CAD D. DLA 75、一个无符号10位数字输入的DAC ,其输出电平的级数为___C___。

通信导航监视现场的精细化管理

通信导航监视现场的精细化管理 发表时间:2018-11-19T17:36:13.777Z 来源:《中国经济社会论坛》学术版2018年第1期作者:杨拯纲 [导读] 本文主要便针对这一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并且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和解决办法,希望能够对改进这一问题提供有力的帮助。 杨拯纲 内蒙古自治区民航机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呼和浩特分公司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70 摘要:我国正处于经济的高速发展时期,伴随着出行方式的多样化,方便化,采用飞机出行也成为了许多人首选的出行方式,同时也对我国的民航的各个方面的发展的要求更为严格,但是我国的民航通信导航监视系统目前为止的发展仍然处于较为缓慢的阶段,所以,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对通信导航监视系统采取精细化管理。本文主要便针对这一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并且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和解决办法,希望能够对改进这一问题提供有力的帮助。 关键词:通信导航监视;精细化管理;民航业 一、通信导航监视系统简介 通信导航监视系统主要是由民航通信、导航、监视系统构成的。其中,民航通信系统主要是负责着信息的传递。信息传递的大概流程是通过末端的设备转变成为电信号,经过处理之后传递到信宿,最后会转变成为消息到达接受者处。 导航系统主要分为航路导航和着陆导航,为飞机提供距离和角度的导航信号,为飞机的安全飞行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导航系统可以计算飞机当时的距离及方位,同时为飞机提供着陆引导信息,保障飞机可以从一地安全飞行到另一地。 民航监视系统是对飞机航行过程中的方向以及飞机自身的状况进行监控的作用,以此更好的保证航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当出现问题时可以及时的进行解决。 二、我国民航通信导航监视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通信系统功能不够完备 通信系统主要是在飞行员和地下管制机构之间起到中间联系的作用,这一系统是否能够正常工作对与飞机的飞行工作有深远的影响,但是,目前我国的通信系统的功能仍然不够完善。在跨越大陆与大陆之间,尤其是信息传递效果较好的地域,可以充分的发挥作用,但是,在跨越大洋等信号较差的地域时,就会凸显出许多的问题和弊端。 我国当前在对大洋进行跨越时,飞行员会作用提前设定好的程序,方便更好的控制飞机,使其按照规定的速度,高度,线路航行,但是,一旦在航行的过程中出现突发情况需要更改线路之时,飞行员将很难根据自身的判断进行及时精确的改变。 2.2导航及监视系统具有局限性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民航导航及监视系统得到了高速的发展,并且其中还运用了计算机技术,但是,尽管如此,我国目前的民航导航监视系统任然具有一定程度的不足。例如设备单一,有时其功能不足以完全发挥,监视系统的作用范围不足,极容易收到外界环境的干扰,且不具备足够的抗干扰能力,这会对航机的飞行过程造成极大的影响,严重时甚至造成安全的隐患。 2.3工作人员素质较低 民航是一个新兴的高科技产业,自然对于相关的工作人员的技术专业水平有些较高的要求,但是目前我国的民航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不足,仍有提高的空间,例如,工作人员的思想落后,在很多方面仍然保持着传统的思想,不能做到紧跟时代脚步进行创新,还有一些人较为散漫,工作不够积极,严重时会出现重大失误影响航机的正常工作。还有就是,相关人员不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水平,会直接影响航机的正常工作。 三、民航通信导航监视现场精细化管理对策分析 3.1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管理理念 目前我国的民航行业在通信导航监视系统的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和缺陷,所以要想真正实现民航行业的快速发展,改进缺点,就必须要具备先进的科学技术,还要有先进的管理理念。为了更好的实现这一目标,我国应该大力地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理念,从而进一步地改进我国目前存在的不足,为航机的安全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民航行业的运转效率与先进的管理理念密切相关,所以,我国的相关部门必须要采取先进的管理理念,完善管理的机制,还可以采取奖励机制,专门为工作人员建立一套合理的评价的体系,以此更好的促进相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改正他们对待工作的态度,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在运行过程中失误的发生,有利于加快我国民航行业的高速发展。 3.2切实落实对系统的抗干扰检测工作 在飞机航行的过程中难免会碰到恶劣的天气情况,或者途径信号强度较为薄弱的地区,在这样的情况下,首要的便是系统自身的抗干扰能力,但是,目前我国的民航在遇到这种情况时,监视系统常常会有失灵的情况出现,因为太容易收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原因。 针对于这一问题,我国的民航急需解决失灵的情况。可以从硬件和软件方面进行改进,硬件方面主要是在通过系统升级,硬件优化,加入抗干扰功能,以此来完成抗干扰的目的,同时对系统进行升级和安装,以达到监控更加全面的目的。软件方面则是要大力地引进国内外的新型技术,并且不断地进行创新,以提高系统自身的抗干扰的能力。 3.3加强工作人员的准入机制和培训机制 只有工作人员的密切配合才能使航机高效安全的飞行,所以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会直接影响我国民航事业的发展的劲头和方向,那么就要求我们积极培养和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首先,可以提高工作人员进入民航的条件要求,进入之前必须经过相对严格的审查是否具备资格进入,并且在审查的过程中,必须保证公平公正的原则,要坚决抵制人脉关系进入。另外,在对通过了审核的人员要定期的对其进行培训,着重培训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对待工作的态度,要让工作人员意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还要培养的是创新的意识,要积极创新,与时俱进。其次,对于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的培训也是极其重要的,在工作过程中频繁出现失误的情况必须要严格杜绝。 3.4提高管理工作的自主性 管理不仅仅是存在于管理层间,在员工之间的存在也是必要的,具有积极的意义。当有员工针对于管理工作提出意见时,管理者要进

民航空管系统通信导航监视设备使用管理规定

民航空管系统通信导航监视设备 使用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民航空管系统通信导航监视设备(以下简称“设备”)的管理,延长设备的使用年限,特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设备使用年限指设备投入使用到退役所经历的时间。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民航空管系统各级空管单位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的运行、管理、维护、维修及保养工作。 第二章设备使用年限及更新计划 第四条设备运行维护和管理单位必须按照《中国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系统运行、维护规程》(以下简称《规程》)、《通信导航监视设备值班管理规定(试行)》等要求,做好设备的运行、维护和管理等有关工作,使设备达到规定的使用年限。 (一)甚高频通信设备、高频通信设备、语音通信交换系统、仪表着陆系统、全向信标、测距设备、无方向性信标、雷达(包括SSR、PSR、SMR)、自动化系统、程控交换机和记录仪使用年限不少于15年。 (二)数据通信网的硬件设备使用年限不少于10年,卫星网的基带硬件设备使用年限不少于15年,室外单元设备使用年限不少于12年。 (三)自动转报系统设备的使用年限不少于10年。 第五条在设备达到使用年限之前应提前启动设备更新改造项目,以保证设备能够提供连续可靠的服务。 (一)甚高频通信设备、高频通信设备、语音通信交换系统等单点通信设备,仪表着陆系统、全向信标、测距设备、无方向性信标等导航设备,雷达、自动化系统、程控交换机和记录仪应在投入使用第13年启动更新改造项目。 (二)数据通信网的硬件设备应在投入使用第7年启动更新改造项目;自动转报系统应在投入使用第8年启动更新改造项目;卫星网的基带硬件设备应在投入使用第12年启动更新改造项目,室外单元设备应在投入使用第9年启动更新改造项目。

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工作规则

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工作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6年第29号) 《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工作规则》已于2016年3月24日经第6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4月28日起施行。 部长杨传堂 2016年3月28日

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工作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以下简称通信导航监视)工作,保障民用航空活动的安全、正常和高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和《民用机场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以及根据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的规定,提供通信导航监视服务以及与通信导航监视服务有关的活动。 本规则是组织实施通信导航监视工作的依据。提供通信导航监视服务的单位以及其他与通信导航监视工作有关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规则。 第三条中国民用航空局(以下简称民航局)负责统一管理全国通信导航监视工作,民航地区管理局(以下简称地区管理局)负责监

督管理本地区通信导航监视工作。 第四条通信导航监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通过配置和管理相应的人员及设施设备,为民用航空活动提供准确、及时、连续、可靠的通信导航监视服务。 第五条组织与实施通信导航监视工作,贯彻安全第一、保障可靠、服务优质的方针,遵循科学配置、协调运行、集中统一、分工负责的原则。 第六条民航局鼓励和支持通信导航监视领域的科学技术研究与应用、人才培养、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提高通信导航监视服务水平。对通信导航监视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七条本规则所用术语的含义在本规则附件一《定义》中规定。 第二章机构与人员 第一节机构 第八条通信导航监视服务由通信导航监视运行保障单位提供。通信导航监视运行保障单位应当在指定的职责范围内提供通信导航监视服务。 第九条通信导航监视运行保障单位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具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 (二)具有满足通信导航监视服务保障工作需要的,持有有效执

民用航空空中交通通信导航监视设备使用许可目录2014newest

民用航空空中交通通信导航监视设备使用许可目录 第一部分:许可类别目录 类别名称适用范围包含要素 通信类高频地空通信电台(HF)适用于民用航空空中交通高频地空语音通信。功放型号电源型号终端设备 通信类甚高频地空通信电台(VHF)适用于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甚高频地空语音通信。功放型号天线型号滤波器型号遥控器型号 通信类甚高频地空通信共用系统(VHF)适用于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甚高频地空语音通信。电台型号 天线型号 滤波器型号控制单元型号监控系统型号 通信类语音通信交换系统(VCS)适用于民用航空空中交通语音通信控制和交换。触摸屏型号耳麦型号 通信类航空固定电信网自动转报机(AFTN-MS)适用于民用航空航空固定电信网自动转报业务。操作系统通信类自动航站情报服务(ATIS)适用于民用航空空中交通航站情报自动通播。

类别名称适用范围包含要素通信类记录仪(DR)适用于民用航空空中交通语音和数据记录。数字信号处理单元型号 导航类仪表着陆系统(ILS)适用于民用航空地基无线电精密进近着陆导航。航向信标型号 航向信标天线型号航向信标天线单元下滑信标型号 下滑信标天线型号 导航类指点信标(MB)适用于民用航空地基无线电进近着陆辅助导航。天线型号导航类多普勒甚高频全向信标(DVOR)适用于民用航空地基无线电相位测角导航。天线型号 导航类测距仪(DME)适用于民用航空地基无线电脉冲测距导航。天线型号功放型号发射功率制式 导航类无方向信标(NDB)适用于民用航空地基无线电近程振幅测角导航。功放型号发射功率 监视类一次监视雷达(PSR)适用于民用航空机场或航路的监视。天线型号 旋转铰链型号波段 作用距离

通信导航监视设施通信导航监视设施是飞行签派专业的一门技术

1.5 通信导航监视设施 通信导航监视设施是飞行签派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知识。它要图例通讯、导航、雷达及其它一些辅助导航系统。通过学习,获得一定的无线电基础知识,了解飞行签派服务实施的种类及其用途和作用原理,同时对新航行系统的方案及实施有一定的了解。 第一章绪论 通信系统分为平面通信和地空通信系统两类,地空通信未来以数据通信为主,甚高频实现数据链通信后,就可以实现自动相关监视。 导航系统分为终端区导航系统和航路导航系统两类,未来采用卫星导航后,可以取代地面NDB、VOR、DME、ILS等系统。 监视系统分为流量管理系统、终端区监视系统和航路监视系统。 新航行系统的特点是:提供全球CNS系统的覆盖能力,空/地间实现数字化数据交换以及对无须装备ICAO 准陆基精密着陆引导设备的机场跑道和其它着陆区提供导航和进近服务。ICAO系统方案选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用于导航。 数据通信可以采用三类媒体:航空移动卫星数据链、二次监视雷达S模式数据链及甚高频数据链。 第二章无线电基础知识 无线电传播规律: 第一,无线电波在均匀媒质中传播时,是以恒定的速度沿直线传播; 第二,无线电波在不均匀媒质中传播时,除了速度要发生变化外,还会引起发射、折射、绕射和散射等现象,使得电波传播方向改变; 第三,无线电波在传播过程中,由于能量的扩散和被媒质的吸收,使得电波能量逐渐减少,场强逐渐减弱。无线电波传播时,由于地面和大气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传播方式,大体上分为四种: 第一,地波,沿地球表面传播的电波; 第二,天波,靠电离层反射而传播的电波; 第三,空间波,靠直射波和地面反射波合成的方式而传播的电波; 第四,散射波,利用对流层和电离层对电波的散射作用而传播的电波。 根据无线电波不同的传播特性,无线电的频率分成若干频段,其中有甚低频(VLF)频段、中频频段(MF)、高频频段(HF)、甚高频频段(VHD、特高频频段(UHF),超高频频段(SHF)及极高频频段(EHF)。对于微波以上的频段,一般都用“字母”表示,例L频段,X频段,C频段及K频段等。 甚低频频段,频率低,靠地面和电离层的D层传播,称波导模传播方式,这种方式传播的特点是传播距离远,损耗小,但不够稳定;中频频段电波靠地面传播,信号稳定;高频频段,频率高,地面损耗大,主要靠天波传播,传播距离远,但是存在着衰落和越距等现象,信号极不稳定;甚高频频段以上的电波,靠空间波传播,传播距离为视距,信号同样存在衰落现象,但受干扰小,频段宽,容纳电台多。 第三章无线电通信系统

通信导航和监视设备

通信导航和监视设备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1.3通信、导航和监视设备 1通信的目的是交换不同地点的(),其中包括语言、文字、图像和数据等A:位置 B:消息 C:角度 D:高度 B 2对现代通信的主要要求之一是:信息的传递应不受()影响 A:地形 B:大气 C:温度 D:高度 A 3按传输媒介分类,现代通信可以分为有线通信系统和()通信系统 A:同轴 B:光纤 C:卫星

D:无线 D 4半双工通信指通信双方都能收发信息,但不能同时进行收发的工作方式,典型的如() A:PTT B:ACARS C:AMSS D:GPRS A 5专门为两点之间设立传输线的通信称为(),有时也称为点对点通信 A:直线通信 B:专线通信 C:直接通信 D:内线通信 B 6天线的基本功用是辐射和接收() A:磁场波

B:电场波 C:电磁波 D:无线电 C 7任何无线电系统都必须借助于()才能进行无线电波的发射与接收 A:电路 B:接收机 C:发射机 D:天线 D 8波导通常是用铝、铜等金属制成的封闭(),其内壁镀银,以减少损耗A:金属导管 B:金属网线 C:金属轴线 D:非金属导体 A

9波导的形状,以()波导应用最为普遍,其次是圆形波导 A:三角形截面 B:圆形截面 C:矩形截面 D:非规则截面 C 10无线电发射机的输出功率是决定系统()和可靠性的主要因素之一A:作用角度 B:作用距离 C:工作频率 D:工作扇区 B 11所谓的()是指空管二次雷达的无线电发射机部分 A:引导头 B:导航头 C:自动化

《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飞行校验管理规则》

《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飞行校验管 理规则》 为了规范民用航空飞行校验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和《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工作规则》,制定了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飞行校验管理规则,下面是规则的详细内容,欢迎大家阅读与收藏。 《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飞行校验管理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民用航空飞行校验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和《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工作规则》,制定本规则。 本规则所称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飞行校验(以下简称飞行校验)是指为保证飞行安全,使用装有专门校验设备的飞行校验飞

机,按照飞行校验的有关标准、规范,检查、校准和评估各种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的空间信号质量、容限及系统功能,并依据检查、校准和评估结果出具飞行校验的过程。 第二条本规则适用于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的飞行校验,校验对象为地面通信导航监视设备。 新技术应用中涉及通信导航监视设备验证的飞行校验及军民合用机场中涉及民用航空的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的飞行校验工作参照本规则实施。 第三条校验对象在投产使用前应当进行飞行校验。 第四条中国民用航空局(以下简称民航局)负责飞行校验工作的统一管理。 民航地区管理局(以下简称地区管理局)负责监督本辖区的飞行

校验工作。 飞行校验工作由民航局飞行校验机构(以下简称校验机构)和校验对象的运行管理单位具体实施。 第二章飞行校验的基本要求 第一节飞行校验的种类和优先次序 第五条飞行校验分为投产校验、监视性校验、定期校验、特殊校验四类。 第六条投产校验是指校验对象新建、迁建或更新后,为获取校验对象全部技术参数和信息而进行的飞行校验。 第七条监视性校验是指投产校验后的符合性飞行校验,或者民

民用航空空中交通通信导航监视设备

民用航空空中交通通信导航监视设备 使用许可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飞行安全,加强对民用航空空中交通通信导航监视设备使用许可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民用航空空中交通通信导航监视设备(以下简称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生产厂家申请通信导航监视设备临时使用许可证(以下简称临时使用许可证)和通信导航监视设备使用许可证(以下简称使用许可证),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购置或者使用通信导航监视设备提供民用航空空中交通通信导航监视服务的单位(以下简称通信导航监视运行保障单位),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通信导航监视设备是指提供通信导航监视服务的通信设备、导航设备、监视设备。 通信设备包括甚高频地空通信系统、高频地空通信系统、语音通信交换系统、自动转报系统、记录仪等。 导航设备包括仪表着陆系统、全向信标、测距设备、无方向性信标、指点信标、卫星导航地面设备等。 监视设备包括一次监视雷达、二次监视雷达、场面监视

雷达、多点定位系统、自动相关监视系统、空中交通管制自动化系统等。 第五条根据本办法规定的需要实行使用许可管理的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目录,由中国民用航空局(以下简称民航局)定期公布。 第六条通信导航监视运行保障单位不得使用未取得临时使用许可证或者使用许可证的设备提供通信导航监视服务。 第七条民航局对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的使用许可实施统一管理。临时使用许可证和使用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情况由民航局定期公布。 民航地区管理局负责本辖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使用许可的监督检查。 第八条本办法中有关用语定义如下: (一)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合格审定机构:由民航局指定的负责通信导航监视设备使用许可评审与测试组织工作的机构。 (二)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合格审定委员会:由民航局成立的负责合格审定工作监督和决策的机构。 第二章临时使用许可证的申请与颁发 第九条通信导航监视设备要申请使用许可证以在中国民用航空领域推广使用的,设备生产厂家应当先申请临时使

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飞行校验管理规则(中国民用航空局令 第221号 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国民用航空局令 第221号 《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飞行校验管理规则》(CCAR-86)已经2013年7月29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局长李家祥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四日

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飞行校验管理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民用航空飞行校验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和《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工作规则》,制定本规则。 本规则所称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飞行校验(以下简称"飞行校验")是指为保证飞行安全,使用装有专门校验设备的飞行校验飞机,按照飞行校验的有关标准、规范,检查、校准和评估各种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的空间信号质量、容限及系统功能,并依据检查、校准和评估结果出具飞行校验报告的过程。 第二条本规则适用于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的飞行校验,校验对象为地面通信导航监视设备。 新技术应用中涉及通信导航监视设备验证的飞行校验及军民合用机场中涉及民用航空的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的飞行校验工作参照本规则实施。 第三条校验对象在投产使用前应当进行飞行校验。 第四条中国民用航空局(以下简称民航局)负责飞行校验工作的统一管理。 民航地区管理局(以下简称地区管理局)负责监督本辖区的飞行校验工作。 飞行校验工作由民航局飞行校验机构(以下简称校验机构)和

校验对象的运行管理单位具体实施。 第二章飞行校验的基本要求 第一节飞行校验的种类和优先次序 第五条飞行校验分为投产校验、监视性校验、定期校验、特殊校验四类。 第六条投产校验是指校验对象新建、迁建或更新后,为获取校验对象全部技术参数和信息而进行的飞行校验。 第七条监视性校验是指投产校验后的符合性飞行校验,或者民航局、地区管理局认为其他必要的情况下,对运行中的校验对象进行的不定期飞行校验。 第八条定期校验是指为确定校验对象是否符合技术标准和满足持续运行要求,按照规定的校验周期对运行中的校验对象所进行的飞行校验。 第九条特殊校验是指在出现下列特殊情况之一时,对校验对象受影响部分进行有针对性的飞行校验: (一)飞行事故调查需要时; (二)设备大修、重大调整或重大功能升级,包括设备的工作频率、天线系统、场地保护区域、电磁环境等因素发生改变,或者设备主要参数发生变化、导航完好性监视信号基准发生改变以及其它可能导致系统运行风险增大并无法通过地面测试调整进行有效控制时;

船舶通信与导航

《船舶通信与导航》 通信部分 一般船舶在海上所使用的通信方法计有:旗号通信、灯号通信、声号通信、手旗或手臂通信、扬声器通信、无线电话通信、无线电传电报通信、国际移动卫星通讯、卫星手机通讯、电子邮件通讯、网际网路通讯等。 1.灯光通信(Flashing Light Signalling)――利用闪光信号灯发出的莫尔斯信号传递信息。 2.旗号通信(Flag Signalling)――利用一面或数面信号旗组成不同的信号码传递信息。 3.手旗或手臂通信(Morse Signalling By Hand-Flag or Arms) ――双手各持一面信号旗或只用双臂变换不同的部位发出莫尔斯信号传递信息。 4.声响信号通信(Sound Signalling)――通过船舶汽笛、号钟、雾角等发声具发出莫尔斯信号传递信息。 5.强力扬声器喊话通信(Voice over a Loud Hailer) ――利用扬声器在近距离与对方喊话传递信息。 6.无线电报通信(Radio Telegraphy) ――用电键发出莫尔斯信号传递信息。GMDSS全面实施之后它将不复存在,被无线电传、传真或卫星通讯等先进方法所代替。 7.无线电话通信(Radio Telephony)――利用无线电话设备在中频、高频、甚高频等频带上通过直接对话或发出信号码语传递信息。 8.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GMDSS)――该系统是应用广泛的海上通讯系统。完备的GMDSS设备包括高频与甚高频数字选择性呼叫接收机、窄带直接印字电报、卫通C站、紧急无线电示位标、搜救雷达应答器及手持便携式对讲机。 9.移动卫星通讯(INMARSAT)――用户可使用卫星移动终端,信号上达卫星,再经地面站,通过国际或国内的邮电公众通信网与其它的固定或移动用户(包括卫星移动终端用户)通信。反过来,公众网等固定或移动用户也可以通过卫星与卫星移动终端联系。INMARSAT通过其开发的各类业务系统向用户提供极为完善的通信功能,包括适应不同用户特点的实时的各类电话、传真、低、中、高速数据以及存贮转发的电传、短信息传输、数据报告等,可满足海上、陆地及航空管理和用户通信。 导航部分 1、自主导航 自主导航系统适于上述五种航路的任何一种,它基本上是一种单纯的导航系统,其主要特征是仅向用户提供位置、航速、航向和时间信息,也可包括海图航迹显示,不需通信系统。适应于任何海面、湖面和内河上航行的船舶,从大型远洋货轮到私人游艇。 2、港口管理和进港引导 这种系统主要用在港口/码头的船舶调度管理、进港船舶引导,以确保港口/码头航行的安全和秩序。 该系统需要双向数据/话音通信,以便于领航员引导船舶;港区情境/海图显示,以表明停泊的船舶和可利用的进港航线,避免冲撞。这种系统对导航系统的精度要求高,要采用差分GPS和其他增强技术。 3、航路交通管理系统 这类系统与2类似,但主要用于近海和内陆河航路上的船舶导航和管理,通常需要卫星通讯系统支持,如INMARSAT等。 4、跟踪监视系统 这类系统主要用于海上巡逻艇、缉私艇及各种游艇,特别是私人游艇以防盗。根据具体的使用对象,有些系统需要给出导航参量和双向数据/话音通讯,如缉私艇。而有时则不需要给出导航参量,如用于私人游艇防盗,仅需要单向数据通讯,一旦发生被盗,游艇上的导航系统不断把自己的位置和航向送到有关中心,以便于跟踪。 5、紧急救援系统 系统也包括两栖飞机,直升机和陆地车辆。它适应于所有五类航路,用于搜寻和救援各种海面、湖面、内河上的遇险、遇难船舶和人员。这类系统需要双向数据/话音通信,要求响应时间快、定位精度高。 6、GPS/声纳组合用于水下机器人导航 该类组合系统可用于水下管道铺设和维修(需要视觉系统),水文测量以及其它海下作业,如用于港口/码头水下勘测,以便于进场航道阻塞物清除,保证航道畅通,也可用于远洋捕捞,渔船作业引导等。 7、其它应用 所采用的导航技术主要有:GPS(GNSS);声纳技术; INS;航海图无线电导航技术;图象匹配技术; 其它技术。

民航空管通信导航监视设施设备供配电配置指导材料

信息通告 中国民用航空局空管行业管理办公室 中国民用航空局空中交通管理局 编号:IB-TM-2015-005 下发日期:2015年12月25日民航空管通信导航监视设施设备 供配电配置指导材料

民航空管通信导航监视设施设备供配电配置指导材料 1 总则 1.1 目的 为规范民航空管通信导航监视设备供配电系统和设备电源接入的相关技术工作,制定本指导材料。 1.2 适用范围 本指导材料适用于空管系统和地方机场运行保障单位的管制中心(包括区域管制中心、终端管制中心、进近管制中心等)、航管楼、塔台、雷达站、VHF遥控台、导航台等设施相关供配电和电源接入的工程建设与运行保障。 1.3 编写依据 《供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中国民用航空通信导航雷达工作规则》(CCAR-115TM-R1) 《中国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CCAR-93TM-R2) 《民用航空机场塔台空中交通管制设备配置规范》(MH/T4005-1997)《民用航空导航台站建设指导材料》(IB-TM-2010-0004)

2 定义及要求 2.1供电系统 供电系统通常包括高压、低压供电系统。高压供电系统一般包括高压配电和降压变压器等设备。低压供电系统一般包括低压开关柜、配电柜,以及与之相连接的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UPS)、直流供电系统、柴油发电机组等设备。 2.2 供电负荷保障等级 2.2.1 空管通信导航监视设施设备负荷保障等级分为空管一级供电保障和空管二级供电保障。 2.2.2 空管一级供电保障是指从两个稳定可靠的独立电源分别引入一路供电专线(该市电进线在前一级变电站为不同的线路),每一路供电容量均需满足台站所有负荷需求,且留有冗余。处于机场地区的设备台站一般采用空管一级供电,并由机场地区的变电站供电。 2.2.3 空管二级供电保障是指从一个稳定可靠的独立电源引入一路供电线路,该稳定可靠的电源可从两个以上独立电源构成的稳定可靠的供电环网引接,该路供电容量均需满足台站所有负荷需求,且留有冗余。 2.3 柴油发电机组 2.3.1 柴油发电机组是一种机电一体化设备,主要由柴油发动机、交流发电机和机组智能控制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中国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系统运行、维护规程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空中交通管理局 编号:AP-115TM-134-R1 部门代号:TM 日期:2004年10月8日 关于印发《中国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系统运行、维护 规程》的通知 各地区空管局、空管中心(站)、民航飞行学院: 随着中国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系统的逐年增加,设备在种类上及数量上较以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进一步做好通信导航监视系统的运行维护,保障空管安全生产运行,我局组织修改了《中国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系统运行、维护规程》(以下简称《规则》),现印发给你们,自2004年12月1日起在全民航空管系统施行。 目前空管系统施行的1985年10月18日《颁发<中国民用航空通信导航设备运行、维修规程>的通知》((85)民航航通字055号)将另行通知取消。 二○○四年十月八日

中国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系统运行、维护规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通信导航监视设备运行、维护的管理,保障飞行安全,根据《中国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工作规则》第三条、第五条的规定制订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民用航空地面通信导航监视系统和设备(以下简称设备)运行管理的组织与实施,全体通信导航监视工作人员必须遵照执行。 第三条设备运行维护工作的基本任务包括: (一)组织与实施设备的运行,使设备按规定的技术指标正常工作,提供高质量的通信导航监视保障。 (二)组织与实施设备的维护和修理,实行以预防为主,定期维护和计划检修并重的原则,确保设备的性能指标、环境条件符合规定。 (三)组织与实施设备、器材、仪表和工具的保管及零备件和器材的保障工作。 第四条各级通信导航监视主管部门,必须负责设备运行管理工作的组织和监督检查。建立岗位责任制或承包责任制,征集使用部门的意见,分析研究存在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第五条各类设备运行维护人员应具备专业技术知识,熟悉有关规章制度和所管设备的性能、工作原理、操作程序和维修方法,必须经过专业学习和考核,取得相关执照,才能参加值班或维修设备。凡未经考核和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能独立工作。 第六条已经投入使用而需要停工维护和修理的设备,必须报请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批准。经过修理,但检验不合格的设备不得投入工作。 第七条全体通信导航人员,必须遵守安全规定,定期检查安全和防护用品,密切注视设备的危险征候,认真查找原因,迅速排除,确保人身、设备、工具和仪表的安全。 第八条本规程的附件是实施设备运行维护的细则,本规程的附件和正文具有同等效力。本规程附件尚未包含的设备,另作补充规定。

通信导航和监视设备

通信导航和监视设备 Revised by Chen Zhen in 2021

1.3通信、导航和监视设备 1通信的目的是交换不同地点的(),其中包括语言、文字、图像和数据等A:位置 B:消息 C:角度 D:高度 B 2对现代通信的主要要求之一是:信息的传递应不受()影响 A:地形 B:大气 C:温度 D:高度 A 3按传输媒介分类,现代通信可以分为有线通信系统和()通信系统 A:同轴 B:光纤 C:卫星

D:无线 D 4半双工通信指通信双方都能收发信息,但不能同时进行收发的工作方式,典型的如() A:PTT B:ACARS C:AMSS D:GPRS A 5专门为两点之间设立传输线的通信称为(),有时也称为点对点通信 A:直线通信 B:专线通信 C:直接通信 D:内线通信 B 6天线的基本功用是辐射和接收() A:磁场波

B:电场波 C:电磁波 D:无线电 C 7任何无线电系统都必须借助于()才能进行无线电波的发射与接收 A:电路 B:接收机 C:发射机 D:天线 D 8波导通常是用铝、铜等金属制成的封闭(),其内壁镀银,以减少损耗A:金属导管 B:金属网线 C:金属轴线 D:非金属导体 A

9波导的形状,以()波导应用最为普遍,其次是圆形波导 A:三角形截面 B:圆形截面 C:矩形截面 D:非规则截面 C 10无线电发射机的输出功率是决定系统()和可靠性的主要因素之一A:作用角度 B:作用距离 C:工作频率 D:工作扇区 B 11所谓的()是指空管二次雷达的无线电发射机部分 A:引导头 B:导航头 C:自动化

D:雷达头 D 12抛物面天线能形成很窄的波瓣,具有较高的增益和()A:方向性 B:分辨率 C:归一性 D:抗干扰性 A 13在空间传播的交变电磁场,称为() A:交变波 B:电磁波 C:正弦波 D:谐振波 B 14无线电波经过不同媒质的交界面时,也会产生()现象A:衍射

通信导航监视系统.

通信、导航、雷达、ADS设备 130001 超短波通信的特点是(C 。 A:不受地形地物的影响 B:无衰落现象 C:通信距离限定在视距 D:频段范围宽,干扰小 130002 在AM信号中,有用信号是(C 。 A:载波 B:调制音频 C:下边带 D:载波和上边带 130003 高频通信采用的调制方式是(B。 A:等幅制 B:调幅制 C:调频制 D:调相制 130004 一般远程一次雷达的工作波段在(C 。A:C B:S

C:L D:X 130005 甚高频通信频率为(D 。 A:100MHz?350MHz B:10MHz?136.975MHz C:2MHz?29.9999MHz D:30MHz?300MHz 130006 相对于单独使用二次雷达,使用一次、二次雷达合装的优点是( C 。A:发现目标的距离更远 B:常规二次雷达条件下提高雷达系统的距离分辨力 C:能够发现无应答机的目标 D:克服顶空盲区的影响 130007 目前我国民航常用的空管雷达是(B 。 A:一、二次监视雷达 B:脉冲多普勒雷达 C:着陆雷达 D:气象雷达 130008 二次监视雷达与一次监视雷达相比的主要优点是(C。 A:能够准确提供飞机的高度信息

B:能够探测气象信息并能够给出气象轮廓 C:能够准确提供飞机的距离信息 D:不受顶空盲区的影响 130009 二次雷达的主要缺点是( A 。 A:不能发现无应答机的飞行器 B:作用距离不如一次雷达远 C:对气象条件比较敏感 D:不能提供过渡层以下准确的高度信息130010 长波、中波的传播是以(B传播方式为主。 A:天波 B:地波 C:直射波 D:地面反射波 130011 短波传播是以(A 传播方式为主。 A:天波 B:地波 C:直射波 D:地面反射波 130012 超短波传播是以(C 传播方式为主。

船舶导航设备

河北工业大学 交通运输设备论文 船舶导航设备 姓名:沙耀宗学号 091551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系(专业):交通运输学院 班级:交运091班 2012 年 5 月 20 日

一、船舶导航发展历史及现状 导航的概念源于航海事业 古人常用天文导航、地磁导航指引船舶的行驶 100多年前出现机械式船舶计程仪,至后来陆续出现陀螺罗经、船载雷达等等。船舶导航已经走过了约一个世纪的漫长道路 21世纪,各种船舶导航系统有的已经或者将要被淘汰(LORAN-A、OMEGA); 有的被保留,不断改进、发展(陀螺罗经、计程仪、雷达等)。 新出现并蓬勃发展的导航技术:船载GPS、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ECDIS 、船载自动识别系统AIS 、船载航行数据记录仪VDR等。 二、船舶导航发展存在的问题 1)传统各种单项导航技术的优劣势 各种单一导航系统发展已趋于成熟稳定;各自优缺点也已明显地表现出来: 2)组合导航INS/IBS 及其局限性 由于单一导航系统各具优劣势,组合导航已成为当今舰船最基本、最重要的导航设备之一。 INS(Integrated Navigation System ):20世纪60年代出现,是指“一种借助

于电子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将船舶上不同特点的各种单个导航设备(系统)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通过对各导航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常用Kalman滤波),以达到提高系统定位精度、可靠性、灵活性、自动化程度的目的,并可进行各种航海功能计算的导航系统” 功能:系统经过标准口输出最佳的船位经纬度、航向、航速等数据给其他导航系统;可以减轻值班驾驶员的辛苦。 局限:由于船舶间未提供数据自动传输的通信系统,其优化的数据不能用于避免船舶间避碰。 IBS(Integrated Bridge System):综合船桥系统,20世纪70年代出现,是指“一种利用电子计算机,用系统设计方法,将各种定位仪、雷达、ARPA (自动雷达标绘仪)、GPS/DGPS、ECDIS显示的电子海图及数字自动舵连接起来,组成船舶自动航行系统。 IBS系统集导航、控制、显示、监视、通信、管理等诸多功能于一体,实现航行自动化,提高航行安全性、经济性与有效性。 导航专家系统 功能:可以设计最佳航线,并且根据经优化处理的船位信息不断检 测风、流、浪等随机干扰的影响,调整修改操船措施,以保证船舶航行在安全、经济的航线上。 局限:最佳航线的设计,中长期天气、海况预报准确性的问题尚待 进一步开发和解决。 避碰专家系统 功能:包括船位信息采集和处理;建立知识库;编制避让方案;船舶间 通信等部分;使系统在掌握足够信息的前提下,及时正确判断会

111号令民用航空空中交通通信导航监视设备使用许可管理办法

民用航空空中交通通信导航监视设备使用 许可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飞行安全,加强对民用航空空中交通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第三条、第八十四条和第八十七条,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民用航空空中交通通信导航监视设备(以下简称通信导航监视设备或者设备)生产厂家申办民用航空空中交通通信导航监视设备临时使用许可证(以下简称临时使用许可证)和民用航空空中交通通信导航监视设备使用许可证(以下简称使用许可证),适用本办法。 购臵或者使用通信导航监视设备提供民用航空空中交通通信导航监视服务的,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通信导航监视设备是指提供民用航空空中交通通信导航监视服务的设备,包括甚高频通信、高频通信、集群通信、卫星通信导航监视、话音交换、记录仪、数据通信、自动转报、电传终端、无线电监测、全向信标、测距仪、无方向信标、指点信标、航管一次雷达、航管二次雷达、场面监视雷达、精密进近雷达设备和仪表着陆系统、空中交通管制自动化系统以及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空中交

通管理局(以下简称民航总局空管局)指定的提供民用航空空中交通通信导航监视服务的其他设备。 本条前款所称提供民用航空空中交通通信导航监视服务的其他设备由民航总局空管局定期公布。 第四条民航总局空管局对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的使用许可实施统一管理。 临时使用许可证和使用许可证的颁发和注销由民航总局空管局定期公布。 第五条中国境内提供民用航空空中交通通信导航监视服务的单位不得使用未取得临时使用许可证或者使用许可证的设备提供民用航空空中交通通信导航监视服务。 第二章临时使用许可证的申请与颁发 第六条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生产厂家申请临时使用许可证,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设备的技术指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国家标准、国际民用航空组织颁布的相关技术标准和中国民用航空相关行业标准、规章; (二)设备生产厂家持有设备生产国批准生产或者销售的证明文件和有关部门核发的技术鉴定文件,同时持有ISO9001和ISO9002的认证书;

船舶通信与导航专业简介

船舶通信与导航专业简介 专业代码560508 专业名称船舶通信与导航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熟悉典型船舶通信导航设备与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掌握现代通信技术基本知识,具备现代通信终端产品和船舶设备的生产、安装、调试、运行与维护,以及现代通信系统组建与维护能力,从事船用电子、通信、导航设备应用和开发工作及进行电子通信技术的应用与开发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船舶修造、船舶运输与船用导航设备生产企业,在船舶电气装配、船舶通信导航设备调试与维护等岗位群,从事船舶通信导航电子电气设备生产、检验、安装调试、维护,航运企业机电管理、海事管理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一定的海事通信导航业务能力; 3.具备船舶通信导航系统及设备选择配置能力; 4.具备船舶通信导航设备整机装配、调试、维修及检验能力; 5.具备识读设备整机电路图和技术文档的能力; 6.具备船用通信导航设备安装、运行与维护能力; 7.具备跟踪船舶电子与通信专业技术发展,探求和更新知识的自学能力; 8.掌握通信工程(船舶电子与通信)设备、器材、工具使用技能。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通信原理与系统、现代通信终端设备应用、船舶通信与导航、船舶综合驾驶台安装与调试、航海技术、船舶电气英语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船舶通信导航实训室进行船用雷达拆装、船舶 GMDSS 设备认知与操作、船舶信息化数据传输、船舶电站并车与解列等实训。 在船舶修造、航海运输、海事管理等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船舶电工通信设备检修工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船舶通信与导航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船舶电子电气工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