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皋车站路基施工组织设计

如皋车站路基施工组织设计

1、编制依据、编制范围及设计概况 (5)

1.1编制依据 (5)

1.2编制范围 (5)

1.3设计概况 (5)

2、工程概况 (6)

2.1线路概况 (6)

2.2主要技术标准 (6)

2.3主要工程内容和数量 (7)

2.4工程特点 (7)

2.5控制工程及难点工程 (8)

3、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特征 (8)

3.1自然特征 (8)

3.1.1地形地貌 (8)

3.1.2工程地质概况 (8)

3.1.3水文地质概况 (8)

3.1.4地震动参数区划 (9)

3.1.5气象特征 (9)

3.1.6水文特征 (9)

3.1.7河流 (9)

3.2交通运输情况 (9)

3.2.1交通运输条件 (9)

3.2.2既有铁路通过能力、控制区间及可资利用情况 (10)

3.3沿线水源、电源、燃料等可资利用的情况 (10)

3.3.1施工用水 (10)

3.3.2施工用电 (10)

3.3.3施工用燃料 (11)

3.3.4沿线建筑材料分布 (11)

4、施工组织安排 (11)

4.1建设总体目标 (11)

4.2施工组织机构和任务划分 (11)

4.3总体施工安排和主要阶段工期 (13)

4.3.1总体施工安排 (13)

4.3.2主要阶段工期 (13)

4.4施工准备和建设协调方案 (13)

4.4.1施工准备 (13)

4.4.2施工协调方案 (13)

4.5分项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14)

5、临时工程和过渡工程 (14)

5.1汽车运输便道 (14)

6、控制工程和重难点工程施工方案 (15)

6.1过渡段 (15)

6.1.1路堤与桥梁过渡段 (15)

6.1.2路基与横向结构物(立交框构、箱涵等)过渡段 (16)

6.2水塘填筑 (17)

6.2.1水塘填筑概况 (17)

6.2.2设臵围堰施工法 (18)

6.2.3水塘废弃直接填筑处理方式 (20)

7、施工方案 (20)

7.1施工准备 (20)

7.1.1现场调查 (21)

7.1.2施工方案审批、签订安全协议及三电迁改 (21)

7.1.3施工防护 (21)

7.1.4路基试验段 (21)

7.2施工防护 (21)

7.2.1施工工点与营业线间关系 (21)

7.2.2营业线30米范围路基施工主要安全把控 (22)

7.3主要施工方案及方法工艺 (23)

7.3.1基床以下路堤填筑 (23)

7.3.2保证路基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 (26)

7.4路基基床底层 (27)

7.5、级配碎石场拌法施工方法和工艺 (27)

7.5.1准备下承层 (27)

7.5.2测量 (27)

7.5.3材料 (28)

7.5.4拌制 (28)

7.5.5摊铺 (28)

7.5.6整形碾压 (28)

7.5.7接缝处理 (29)

7.6路基附属工程 (29)

7.6.1喷播植草防护 (30)

7.6.2浆砌片石排水沟 (30)

7.6.3混凝土及砌体工程 (30)

8、资源配臵方案 (30)

8.1主要工程材料设备采购供应方案 (30)

8.1.1甲供材料设备及管理 (31)

8.1.2甲控材料设备及管理 (31)

8.2劳动力计划 (32)

8.2.1、施工劳动力组织安排 (32)

8.2.2、劳力配臵 (32)

9、管理措施 (33)

9.1标准化管理 (33)

9.1.1组织领导 (33)

9.1.2标准化管理 (33)

9.2质量管理措施 (35)

9.2.1组织管理机构 (35)

9.2.2质量保证体系 (35)

9.2.3质量管理制度 (37)

9.3安全管理措施 (39)

9.3.1临近既有线施工安全措施 (39)

9.3.2防止挖断光电缆措施 (41)

9.3.3、防止机械设备及车辆侵限安全措施 (41)

9.3.4行车设备及信号的安全防护措施 (42)

9.3.5材料、机具安全措施 (42)

9.3.6帮宽路基安全防护措施 (42)

9.3.7既有线路基观测措施 (43)

9.3.8软土路基施工监测系统 (43)

9.3.9各种用电设备的安全措施 (44)

9.3.10雨季施工防洪安全措施 (44)

9.4工期管理措施 (45)

9.4.1组织措施 (45)

9.4.2工期保证体系 (46)

9.4.3计划措施 (48)

9.4.4经济措施 (48)

9.4.5工作机制 (48)

9.4.6特殊季节的保证工期措施 (48)

9.5投资管理措施 (49)

9.5.1成本控制组织体系及原则 (49)

9.5.2降低成本的措施 (49)

9.6环境保护措施 (51)

9.6.1防止污染 (51)

9.6.2 保护绿色植被 (51)

9.6.3 减少噪声、废气污染 (51)

9.6.4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 (52)

9.7水土保持措施 (52)

9.7.1防水排水 (52)

9.7.2防止冲刷与淤积 (52)

9.7.3保护水质 (52)

9.7.4挖、弃方处理 (53)

9.8文明施工措施 (53)

9.8.1妥善处理与车辆段及当地关系 (53)

9.8.2施工现场管理 (54)

9.8.3施工现场的料具管理 (54)

9.8.4施工现场的环境卫生 (54)

9.9雨季施工措施 (55)

10、应急预案 (56)

10.1、编制目的 (56)

10.2、应急预案的目标 (56)

10.3、危及行车的应急预案 (56)

10.4、挖断、破损电缆应急措施 (57)

10.5、施工阶段的防洪预案 (57)

10.6、火灾事故的应急准备与响应 (57)

10.8、事故报告 (58)

10.9、应急救援保障措施 (60)

11、其他 (60)

12、施工组织图表 (61)

12.1附表 (61)

附件

如皋车站路基施工组织设计

(DK222+050-DK224+200)

1、编制依据、编制范围及设计概况

1.1编制依据

(1)中铁上海设计院设计的?改建宁启铁路复线电气化改造工程路基设计图纸?;

(2)国家及相关部委颁布的法律、法规和铁道部颁布的200公里时速设计及施工规范、铁路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及其它有关文件资料;

(3)相关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规定:

1)上海铁路局?2009年第一号局长令?;

2)工综函[2009]180号?关于印发?上海铁路局客运专线工务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

3)上铁工发[2009]416号?上海铁路局工务施工和日常养修作业安全管理办法?;

4)建工函[2009]260号?大型机械临近营业线施工管理规定?;

5)上铁运发[2008]316号?关于公布?上海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6)上铁建发(2009)83号?关于公布?上海铁路局建设工程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7)上铁运函[2009]603号?关于对?上海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有关内容进行修订的通知?;

8)上铁运发[2010]161号?上海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补充实施细则?;

9) 铁运[2006]146号?铁路线路维修规则?则等有关规定

10)铁运[2006]177号?铁路工务安全规则?

11) 铁道部第32号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规则

(4)我单位现场踏勘调查的有关资料。

1.2编制范围

宁启复线电化工程三标段:如皋车站(DK222+050-DK224+200)临近营业线区间土石方及附属工程。

1.3设计概况

为满足区域客货运输增长需要,提高铁路运输能力和质量,尽快形成通道系统能力,

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密切长三角各城市间联系及对外交流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08年12月26日铁道部和江苏省对上海铁路局、江苏省铁路办公室“关于报送宁启铁路海安县至南通段复线电气化改造工程项目建议书的请示”(上铁计发[2008]285号)进行了项目建议书批复:“关于宁启铁路海安至南通段复线电气化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铁计函[2008]1672号),同意对宁启铁路海安至南通段复线电气化工程改造。

本次施工编制区段范围内路基设计速度为200km/h客货共线铁路,基床表层厚度0.6m 使用级配碎石填筑,基床底层1.9m使用场拌改良土填筑,基床以下路基可使用路拌改良土填筑。单线路堤面标准宽度8.3m,双线路堤标准宽度12.7m,路基面形状为三角形,由中心向两侧设4%的横向排水坡。曲线地段加宽0.2m(曲线半径R>6000m),0.3m(曲线半径3500m≤R≥6000m),0.4m(曲线半径R<3500m)。部分路基边坡采用C15混凝土截水槽结合培土撒草籽、种植灌木防护、浆砌片石坡脚墙、拱形骨架护坡等形式。

2、工程概况

2.1线路概况

宁启复线电气化Ⅲ标段工程:海安至如皋区间路基起讫里程DK216+257-DK222+050,全长5.8正线公里,如皋车站改造工程是对既有如皋站进行改造,既有如皋车站为三股道,设有一站台,无地下通道。此次对如皋车站改造主要工程项目有:对既有1股、2股有效长度增长至1050m,将既有三股与2股线间距由原来的5.3m减小至5m,改造后设正线3条,牵出线1条,货运线2条;设2座基本站台,新建1-5.0旅客进出站地道各1座,新建站房。计划2010年5月1日开工,2010年10月30日竣工。主要工程内容包括路基帮宽、新建路基及相关大临及过渡工程;主要工程量有:挖方16183m3,路拌改良土73422m3,场拌改良土41239 m3,级配碎石15927m3,渗水土14174 m3,挖台阶18208平方米;

2.2主要技术标准

1、线路等级:I级;

2、正线数目:双线;

3、限制坡度:6‰;

4、旅客列车行车速度: 200km/h;

5、最小曲线半径:200km/h地段一般3500米,困难地段2800米;改建困难地段维持既有曲线半径标准;

6、机车类型:和谐系列,动车组;

7、牵引种类:电力;

8、到发线有效长:1050;

9、闭塞类型:自动闭塞。

10、行车指挥方式:调度集中;

11、建筑限界:满足开行双层集装箱列车条件。

2.3主要工程内容和数量

2.4工程特点

本工程是对如皋站进行改扩建,行车干扰大,施工时应加强防护,施工机具及材料堆码不得侵限;

⑴主要特点

本工程是在如皋市边缘,施工时要特别注意文明施工,环保施工,减少夜间施工,控制噪音以防扰民;

本工程施工场地狭小,但涉及的专业面广,有路基、桥涵、水电、轨道、电力、房屋等专业。施工时须注意各专业间的工序衔接,合理安排,做到有条不紊;

施工过渡是本工程的重点,站场过渡比较复杂,施工时要尽量减少封锁次数,减少封锁时间,以便减少对运输的干扰。

本工程施工的难点是路基帮宽、旅客进出站地道的施工,在施工组织安排上要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采取可靠措施,确保既有线行车安全。

⑵安全影响大

本线既有线改造工程在既有线上施工,施工过程中对既有线行车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尤其是软土路基加固、既有路基帮宽、线路加固等项目,对行车安全影响较大。

⑶点多线长,交叉作业多

本标段范围内分布有多个乡镇村庄。除电气化工程外,沿线有多处桥涵改建、房建、通信、信号、电力、给排水等工程项目,工点分布比较零散,施工战线较长,施工过程中

站前工程与站后工程、同一施工范围内的不同作业队间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相互交叉作业的影响。

⑷施工工期短

按照宁启复线电化工程指挥部、中铁十局宁启复线项目部的要求,宁启复线电化工程施工总工期按两年时间安排,本段施工工期6个月,于2010年10月30日完成。

⑸质量控制严

宁启铁路位于江苏省中部,处长江北岸。本线对促进沿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江苏省长江北岸的港口开发起着重要的集疏运作用;对贯彻国家能源政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如何确保列车速度达到设计时速,给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⑹协调难度大

沿线经如城镇大殷村,因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征地拆迁、外部电源配套及有关地方事宜均要重点进行联系、协调,增加了协调难度和协调工作量。

2.5控制工程及难点工程

本段难点路基项目主要是:帮宽路基和水塘路基,帮宽路基处DK216+257-DK216+350段属于双绕结束段新建路基外剩余里程均为路基帮宽地段,主要采用挖台阶铺设土工材料,使用改良土填料进行施工。本段线路通过水塘较多,主要采取排水清淤换填渗水土方式处理。

3、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特征

3.1自然特征

3.1.1地形地貌

本线地处苏北平原区,本段路基为冲海积平原地貌,平坦开阔,局部略有起伏,植被发育,多辟为麦田,沟渠纵横,局部村舍密布,交通较便利。沿线高等级公路网初具规模,有多条国道及省道穿过,公路及水路交通发达。

3.1.2工程地质概况

根据勘探资料揭示,内均为第四系全新统、上更新统冲积海积粉土、粉砂,地层相对稳定。地表覆盖一侧素填土(Q4ml):灰褐色,松散,含有植物根茎,一般层厚为0.40~3.0m,主要为种植土,局部覆盖为素填土,岩土施工工程分级属Ⅰ级松土。

3.1.3水文地质概况

沿线地下水储量丰富,主要可分为松散层孔隙水(孔隙潜水和承压水)和裂隙水。海安县至南通地区地下水储量丰富,上层孔隙水埋深2~4m,水量较小,100~200m以内浅层承压水多为咸水,局部为淡水。

3.1.4地震动参数区划

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的划分,沿线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和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划分如表地震动参数划分表。

地震动参数划分表

3.1.5气象特征

本线地处长江下游,为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气温相差较大,年平均气温为15℃,历年极端最低气温为-17.7℃,一月份气温最低,平均0.6℃~2.1℃,月平均最低气温-3.2℃~-1.3℃。以七、八月气温最高,平均27℃~28℃,月平均最高气温30℃~32℃,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在1000~1300mm,年最大降雨量1621.3mm,夏季雨量约占全年降雨量的60%,最大日降雨量226.3mm。全年无霜期约300天左右。季风显著,冬季盛行来自北方干冷的偏北风,夏季多为从海洋吹来的湿热东南风,历年10分钟平均最大风速为26.3m/s。

3.1.6水文特征

本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地面河网交错,湖泊星罗棋布。地下水储量丰富,水系发育。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潜水,沙砾层有承压水,泥质砂岩有少量的基岩裂隙水,地下水水位埋深较高。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及河渠地表水,排泄形式主要为大气蒸发及民井开采。

3.1.7河流

本地区雨量充沛,地面河网交错,湖泊星布。沿线河流水系较发育,多数河流平时水流平稳且通航,是长江航运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地区为地势低洼地区,地表水排泄困难,雨季易产生内涝。

3.2交通运输情况

3.2.1交通运输条件

⑴线路经过地区沿线交通发达,高等级公路网初具规模,有宁通高速、沿海高速、204

国道、S334、等多条高等级公路与线路相交。其他省道、县道、乡级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该地区河网密布,航道运输发达。既有铁路、公路、水运均可为本线工程施工运输材料。

⑵铁路

本地区主要可利用的既有铁路为宁启铁路、新长铁路等。特别是宁启铁路可为工程施工材料的运输提供有利条件。

⑶水运

本地区处于长江北岸,水运资源十分丰富。河运在本地区货物运输中担当重要角色。本地区主要港口如皋港。其中如泰运河运河为五级航道;另沿铁路有多条通航河流与线路相交,且这些通航河流在铁路附近多有小型码头及砂石堆场,可利用其进行工程材料转运。

3.2.2既有铁路通过能力、控制区间及可资利用情况

根据上海铁路局2008年列车运行图各线区间通过能力汇总表,本线南京至南通各区间通过能力详见表。

既有能力与既有运量的适应情况

从上表可知,由于宁启铁路全线投入运营时间才三年,客货运量尚处在培养阶段,南通以后尚未与路网沟通,而连接的新长线又受江阴轮渡能力的限制,所以本线目前开行的列车对数较少,大部分区间通过能力尚有较大富余。

3.3沿线水源、电源、燃料等可资利用的情况

3.3.1施工用水

线路所经地区,属于亚热带向暖湿带过渡性气候带,气候温和,降雨量充沛。沿线水系发育,河流众多,地表水、地下水储量丰富,水质较好,沿线村庄多用上了自来水,能满足工程施工和生活需要。

3.3.2施工用电

线路经过地区电力资源丰富,电网发达。各发电厂皆并入华东电网,供电由华东电网统一调配。线路经过地区供电线路纵横,沿线城乡均有变(配)电站和小型变电站,这些都为铁路施工用电提供了便利。工程用电可与地方协商,就近搭火。

3.3.3施工用燃料

线路经过地区处于长江冲积平原,矿藏资源贫乏。区内所需煤炭全部来自我国的西北部地区以及本省的徐州地区。本地区石油资源缺乏,但各地加油站分布较多,施工机械使用的燃料可就近购买。

3.3.4沿线建筑材料分布

本地区处于长江冲积平原,当地建筑材料资源较为贫乏。

⑴砂 :本段砂石资源缺乏,当地建筑材料均依靠远运。均考虑从安徽等地远运,驳船运至境内码头,再汽车转运至工地。

⑵石料:本段石料缺乏,主要依赖从江苏宜兴、长兴、苏州、丹阳、浙江等地远运,驳船运输至南通境内,汽车转运至工地。

⑶石灰:本段只有有小型石灰厂,但没有矿,均是从其他地方运石灰岩,加工所得,故产量较低,价格较高。但有靠远运的石灰销售,工程用料可就近供应。

⑷水泥:沿线分布水泥厂较小,本线所用水泥主要以海螺水泥为主。

⑸填料来源情况:本线处于苏北平原,土源等填料缺乏,海安县至南通段填料考虑沿线取土,取土位于DK226+900右侧1km处,填料性质Q4al粉土,基床底层采用水泥场拌改良,基床以下采用水泥路拌改良。

4、施工组织安排

4.1建设总体目标

以系统理论为指导,以安全生产为生命,以工程质量为根本,以控制工程为重点,以科学先进为保障,以经济合理为基准,以标准化管理为主线,以打造精品工程、安全工程为目标,全面落实“安全、质量、工期、投资、环保水保、创新”六位一体的管理要求,充分调动参建单位的积极因素,确保高标准、高质量、低成本地完成本线建设任务。4.2施工组织机构和任务划分

按照铁道部文件要求本施工项目成立施工领导小组,施工领导小组如下:

本桥共安排1个架子队负责组织施工。架子队内部分两个工班,采取平行施工方式,单个工班采用流水作业方式,加快作业速度,以保证总体工期的兑现。详见组织机构框图。

施工组织机构框图

项目经理

项目部副经理项目总工程师安全总监

技术

部综

路基架子队

队长技

4.3总体施工安排和主要阶段工期

4.3.1总体施工安排

遵循“高标准起步,强现场管理,严过程控制,创精品工程”的建设方针,贯彻“统筹安排、科学组织,重点先行、分段展开,均衡生产,有序推进”的组织原则。全线以征地拆迁、地基处理、路基填筑、附属施工系统策划合理布局,根据设计图纸和有关施工技术规范、规程,精心编制详细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制定作业程序,利用网络技术,科学策划,狠抓关键线路,突出重点,确保主体,同时又总揽全局,统筹兼顾,科学管理,确保工程按期竣工。

4.3.2主要阶段工期

施工准备:2010年5月1日至5月10日

路基施工:2010年5月10日至2010年9月30日

路基附属:2010年9月20日至2010年10月30日

4.4施工准备和建设协调方案

4.4.1施工准备

4.4.1.1、组织项目部有关技术人员全面熟悉核对设计文件,充分了解设计意图,核对地形及地质资料,复核路基中线并引测坐标控制点和水准点,搞好技术交底。

4.4.1.2、会同建设、监理、设计等单位进行施工图现场核对工作,施工机械设备及人员报监理审批并满足施工需求。

4.4.1.3、施工调查,重点调查既有线路通信、信号等光(电)缆的走向,会同设备管理单位、监理单位、指挥部确定迁改方案,对影响施工的地下电缆及管线进行迁改,对不明确的管线施工前挖十字探沟,确定管线的走向。

4.4.1.4、组织架子队人员进场,开工前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底。靠近既有线施工时,按批准的施工防护方案先防护后开工。

4.4.1.5安全、质量分类等级:按照及上铁运下发的161#文件、建指下发的57#文件,对本案施工类项目划归为C类,安全风险等级为三级、四级,质量风险等级为二级,其中桥涵过渡段、软基处理地段质量风险等级为一级;

4.4.2施工协调方案

根据总体施工进度安排,征地拆迁工作全面铺开,征地拆迁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影

动员工作,使广大群众充分认识修建铁路的意义,从而使本项工作能顺利完成。

4.5分项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路基控制工期的关键工程主要是:帮宽路基和水塘路基、过渡段填筑,为满足工期及质量要求,施工流水区段应根据采用机械的能力、台数确定,并满足填筑工艺要求。流水区段一般应大于200米或以构造物为界。

施工中要考虑路基本身施工和沉降,对既有线要进行变形监测控制。

路基主体(包括地基加固及基床表层)计划工期为2010年5月1日~2010年9月30日,共计2个月,其中地基处理1个月,路基填筑4个月。

路基附属工程(包括路基支挡工程、路基边坡防护和排水工程)计划工期为2010年9月20日~2010年10月30日。

5、临时工程和过渡工程

5.1汽车运输便道

本工程土石方及桥涵工程量较大,为确保根据工程具体位臵及沿线道路情况,对取土场考虑便道,考虑在重点土石方地段、重点大型临时工程处需要增设汽车便线引入线。修建临时便道,路面采用泥结碎石和混凝土两种。全线拟修便道长度总计16.5km;

施工便道按平原区单车道标准设臵,路基宽度4.5米,路面宽度3.5米;错车道间距300米,长度15米,路面宽度6.5米。

便道采用路槽式断面,泥结碎石路面、级配碎石路面和混凝土路面两种,厚度20cm,路基强度比照四级公路的标准设计。汽车运输便道汇总见下表:

6、控制工程和重难点工程施工方案

6.1过渡段

6.1.1路堤与桥梁过渡段

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路堤与桥梁或横向结构物接处,应设臵过渡段,采用倒梯形过渡。

6.1.1.1过渡段的长度

桥台过渡段的长度:L=A+(H-h1)×n,且路桥过渡段长度应不小于20m。(A为常数,本工程取5m, H为填高,h1为基床表层厚度,n=2-5)。倒梯形的斜边坡率不宜陡于1:2,根据台后地形条件最缓可取1:5。

6.1.1.2过渡段材料性能要求及压实标准

台后过渡段倒梯形范围采用级配碎石分层填筑,在台背不宜碾压的2m范围内应掺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过渡段桥台基坑应以混凝土回填或以碎石分层填筑并用小型平板振动机压实达到路堤基底原地面平整后,用震动碾压机碾压密实,并使地基系数K30>60MPa/m。

基床表层以下继配碎石压实标准,其压实度应符合地基系数(K30)不小于150MPa/m 和孔隙率(n)不大于28%的要求。表层压实标准与路基表层相同;碎石级配范围及材质要求应满足表-4的规定。

过渡段级配碎石掺3~5%水泥

桥台基坑回填

基床表层

基床表层

基床表层

路堤本体路堤本体

6.1.1.3过渡段填筑技术要求

1)过度段填筑前,应充分压实,距桥台较近的范围内可采用小型震动碾压机械碾压密实,分层碾压并按照验标检测。

2)桥路过渡段路基填筑时必须待桥台混凝土或砌体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地基加固工程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

3)过渡段路基与其连接的路堤同时施工,按大致相同的高度进行分层填筑、分层碾压。过渡段填筑前,先进行摊铺压实试验,确定填筑厚度等相关主要工艺参数。 6.1.2路基与横向结构物(立交框构、箱涵等)过渡段

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连接处应设臵过渡段,但当横向结构物顶面距地面高度小于1.0m ,且不足路堤填土高度的1/2时,可不设臵过渡段。

6.1.2.1过渡段长度

过渡段长度:横向构筑物顶距轨底高度小于1.5m时,过渡段长度L1=A+(H-h1)×n (h为路肩至涵顶高度,H为原地面至路肩高度,A为常数取2m,n取2-5),横向构筑物顶距轨底高度≥1.5m时,过渡段长度L1=A+n×h2(h2为涵顶距地面高度)。当构筑物轴线与线路中线斜交时,应首先采用级配碎石填筑斜交部分,然后再设臵过渡段,以减小路基与涵洞横向刚度的差异。

6.1.2.2过渡段材料性能要求及压实标准

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连接诶处设臵过渡段,过渡段设臵为倒梯形,采用级配碎石分层填筑,填筑时注意与过渡段后部路基填料的相衔接;

横向构筑物顶距路肩高度小于1.5m时,结构物顶部应填筑级配碎石,大于1.5m时,涵顶以上不做特殊处理。过渡段碎石级配范围、材质要求应满足表-4的规定,其压实度应符合地基系数(K30)不小于150MPa/m和孔隙率(n)不大于28%的要求。

6.1.3过渡段施工方法及措施

过渡段路基结构型式及材料类型填筑符合规范规定的填料,分层压实,做好纵向、横

向排水坡。台后填土范围内及锥体护坡,填渗水性填料,为使填筑与振动碾压过程中保证

桥台的稳定,在桥台周围2米内采用小型平板振动机及人工配合填筑,力求填料级配合理

均匀,桥台周围2米以外的特殊填筑范围内使用大型机械分层填筑与振动碾压,新填路堤

断面处挖台阶,与台后填土接茬,该段路堤填筑同样达到不低于设计及规范要求。

涵侧填土除达到以上要求的填料、密实度外,还要注意涵侧缺口填筑应待圬工达到规

定强度要求后进行,涵两侧要对称分层填筑、碾压,采用机械加人工分层夯实。涵顶填筑

超过1m后方能通行大型机械,翼墙转角处及已完成路基的转折处,采用小型机械夯实。

填筑过程中注意粘土封闭层和防水层与盖板防水的设臵和保护。

6.2水塘填筑

6.2.1水塘填筑概况

本区段内的有水鱼塘或废弃水塘共计11处需进行处理,根据宁启复线路基施工图纸及路基设计大样图集的相关要求,将本区段沿线路堤通过低洼水塘是一般采取两种处理措施;第一种:对于不报废的水塘,采用搭设围堰后,进行抽水后并清除淤泥,用土回填至水塘埂高程(原地面)处。回填土需进行碾压,回填材料等级根据设计图纸要求进行填筑。第二种:对于需要报废的水塘排水疏干,清除淤泥后进行换填,换填材料等级根据设计图纸要求进行填筑;详见下表:

6.2.2设臵围堰施工法

1)水塘围堰施工

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部分水塘采用设臵永久性围堰的方法施工;水塘填筑前先将根据路基断面尺寸进行围堰,围堰可采用草袋围堰,其作法为,将编织袋装粘质土或砂粘质土,袋口用细麻线缝合,筑堰时,先清理围堰水塘底部的杂物、树根、石块等,自一侧开始填筑至水塘的另一侧合拢,上下左右互相错缝堆码整齐。在内、外圈土袋堆码至一定高度或高出水面后进行填筑粘土心墙。水面以上的填土分层夯实。草袋围堰顶宽 1.5m,内侧边坡坡度1:0.5,外侧边坡坡度1:1,堰顶高出水塘水位1.0m或原地面以上。而后抽出围堰水,分层填筑,以利机械在平台上操作的稳定。考虑到施工需要,围堰施工时可将顶宽尺寸加大,根据已放设线路中线及交底图纸,确定水塘围堰设臵位臵、几何尺寸,将围堰一并用作施工便道,施工围堰且满足通行需要;

2)抽水清淤

围堰填筑的同时,根据当地既有的水塘排水系统,疏通排水沟渠或新建排水渠,待水塘围堰完成后,使用抽水设备对围堰内水塘进行抽水,抽水的同时密切关注既有线路的变化;水塘抽水完成后,对塘底进行清淤,清淤时使用挖掘机进行清淤,进行清淤时技术人员严格把关,完成清淤后填写检查表报监理工程师检验。并根据设计图纸及地面高程放出每个断面的填筑边线,与现场施工作业人员一同确认填筑标高及填筑范围;

3)水塘填筑

水塘渗水料填筑时,由同一方向向前填筑,填筑的同时使用人工配合机械将既有路基边坡处片石、杂草垃圾等一并清除,填筑渗水料与路基边坡连接处采用挖台阶形式处理,台阶宽度为1m,施工时随挖随填,不得超挖,既有边坡片石拆除后统一堆码以便后期利用;

水塘内渗水料填筑厚度控制在0.5m以内,每填筑完一层立即进行压实度检测,地基系数K30≥60Mpa/m,密实度检测时配合现场试验人员迅速完成检验,检验合格后立即进行下层填筑施工,减少水塘填筑闲臵时间;

水塘填筑高度根据分部现场技术员及交底图纸要求使用已经复测闭合的附近高程水准点进行高程控制;

4)既有线路基观测

围堰完成后,进行抽水,在抽水前根据工务交底要求,对既有线进行观测桩设臵,在既有路肩靠近路基水塘侧的施工范围内路肩上,每隔50m设臵一个观测点,观测点采

用φ20螺纹钢制作。用全站仪和水准仪对观测桩进行坐标及高程监测。监测频度:水塘抽水期间每6小时观测一次,水塘填筑施工挖台阶过程中每6小时观测一次,完成本层填筑后,每天观测一次,直至本段路基填筑完成。观测控制标准:路基水平变化量不大于2mm/d或累计水平变化不大于10mm,若超出规定时必须停止施工,报项目部相关负责人与监理和设备管理单位(工务段)共同分析原因,制定补强措施。观测资料整理要求:每个点的观测记录必须反映出观测序次、观测时间、相隔时间、观测标高(位移)、本次变化量、累计变化量、变化速率等基本要素,用以进行现场施工控制。每天19点将当天观测资料整理交项目分部技术科,对观测发现超出控制标准值应及时通知施工负责人进行现场处理;填筑水塘时,密切关注既有线路基变化,发现异常立即停止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5)当路基必须位于水塘中时,围堰抽水,清除塘底淤泥后,无需进行地基加固,施工图纸有要求时,可采取设临时围堰、抽水、清淤后夯填渗水土至防护标高,边坡采用干砌片石护坡或其他防护措施进行防护,施工完成后拆除临时围堰;

6.2.3水塘废弃直接填筑处理方式

路堤通过需要报废的水塘、洼地时,先进行排水疏干,并将种植土、水塘底部淤泥清除,换填合格的路基填料,或按照设计图纸要求换填材料,填筑方式同路基填筑,分层碾压夯填至水塘埂高程(原地面处),压实系数K≥0.9,地基系数K30≥60Mpa/m。既有线路基观测路基观测方式频次参见路基帮填施工方案;

7、施工方案

7.1施工准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