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强大脑》节目分析

《最强大脑》节目分析

《最强大脑》节目分析
《最强大脑》节目分析

科学不应该只停留于震撼

——《最强大脑》节目分析

一、节目简介

《最强大脑》是江苏卫视推出的国内首档大型科学类真人秀电视节目,源自德国节目《Super Brain》。在这里,各具特点的天才们轮番上阵,晒出看家本领,展现超越你想象的神奇技能。节目中,国内相关领域科学家会从科学角度探秘天才的世界。最终,筛选出12位选手组成中国最强大脑战队,分别迎战来自意大利、西班牙和德国的最强大脑战队,决出世界最强大脑。

《最强大脑》在娱乐节目竞争白热化的收视环境中能够脱颖而出,收视成绩斐然,其成功绝非偶然,节目背后隐藏着制作方对节目定位的精准制定,对节目模式的娴熟运用,对节目规则的科学设计,对人物角色的重点打造,对节目制作的精益求精,以及对节目宣传的整合营销。可以说,《最强大脑》以强有力之势为观众在2014年春天带来一种清新之感,为电视节目的创新带来一抹亮色。下面我们将从电视节目制作的几个方面,分析《最强大脑》的成功之处。

1,节目主持人(包含主持人包装),嘉宾分析

主持人:蒋昌建

科学判官:魏坤琳(Dr.魏)科学助教:周杰伦

固定观察员:陶晶莹、李永波、孟非、高晓松

X观察员:舒淇、黄磊、周杰伦、佟大为、宁静

从节目嘉宾的构成我们不难看出,《最强大脑》还是一档中规中矩的综艺节目,该节目中邀请到的嘉宾不乏当下最红的娱乐明星,电视剧演员。且先不论邀请到的嘉宾是否对选手的挑战领域有所了解,能够很好地对选手的遴选和判定做出合理判断,只从提高收视率,吸引人眼球来说,这就已经足够了。

如果说到嘉宾对选手的评判的话,我们就不得不说到一个关键的角色,科学判官:魏坤琳。“科学,是我评判的唯一标准。”还记得,魏坤琳这样冷情而又霸气的话语。他是在节目播出后,一个颇具争议的人。有人说,Dr.魏不顾人情。也有人说,他的选择很正确。“判官”?没错,他的给分权限很大,直接影响晋级与否。就因为他坐在了这个位置上,他必须理性,必须公平,,必须“冷面”。Dr.魏坚持自己的标准,画好超级大脑的标准线,保证了这个节目不会变质。所以,在节目嘉宾这个环节中,魏坤琳的角色可以说是节目中的标尺。当然,他的存在也为节目增色不少。

说到主持人蒋昌建,江苏卫视邀请这位复旦大学驰名中外的教授来主持这档节目,说明江苏卫视真是老奸巨猾。邀请他主持除可以吸引更多的受众,扩大节目的影响力。这两年我国的最受欢迎的综艺节目有一个极其显著的特点叫做:低龄化。举两个例子大家应该就能意会了:《快乐大本营》、《爸爸去哪儿》。而有蒋昌建教授亲自主持,那么想必这档节目不会随便就被扣上低俗啊,肤浅这种帽子了。

2,节目舞台,道具分析

《最强大脑》节目制作精美,尤其是打造的“最强道具”堪称目前中国电视节目中的最豪华道具,据说节目制作方为此投入1/3的节目经费。“最强道具”在节目营造视觉效果方面功不可没。科学类节目的最大制作难点就是展现复杂的科学原理,或者进行科学验证。尤其是对于复杂抽象的脑部活动,将其可视化地展现出来更是难上加难。节目制作方独具匠心地运用新颖前沿的电视展现手段,利用精美炫目的道具呈现,形象化地展示选手所要挑战的脑力项目,将复杂的科学知识拆解为简单易懂的视听体验,挑战项目成败的结果让观众一目了然。

除了满足节目内容上的需要,为了营造奇观式的视觉效果,《最强大脑》制作的每一个道具都相当精致,这也让节目的视觉效果更富于感染力,从而突出了每一个挑战项目的主题内容。

3,字幕系统

在节目中不可缺少的就是说明性字幕。说明性字幕顾名思义是解说、阐明性的字幕,作为节目中字幕最为重要的部分,它在节目中的功效还是主要为节目做说明的作用,也就是所谓的说明性字幕。其中最为基本的说明性字幕是横排和竖排的字幕。

例如,挑战者的姓名、身份等信息。挑战者和孟非等几人的对话、旁白都有横排黑体字幕的显示,而挑战的名称以及挑战的规则等,都需要竖排字幕打出在电视屏幕上,起到说明的作用。除了这些不可缺少的字幕之外,还有在节目中会附加一些说明字幕。

4,节目宣传分析(包含节目角标,片头,片尾)

《最强大脑》非常注重节目宣传,积极利用新媒体,通过多渠道进行整合营销。首先,利用自身电视播出平台优势,滚动播出节目宣传片,包括总宣传片、明星宣传片、重点选手宣传片、报名方式宣传片、中外对决预告片、下集节目预告片、赛事阶段预告片,形成持续不断的宣传效果。其次,PPTV聚力独揽该节目的网络独播权,满足网友的收看节目方式习惯的需求。此外,节目开通了官方微博、微信,设计了App应用与观众进行热点和互动。打造诸如Mr. Brain、“让科学流行起来”、大脑培养等专属话题,在互联网上形成热词。制作了同名的游戏,便于观众参与互动,提高节目的知名度。另外,在台网联动方面,江苏卫视

与国内最专业的科普网站“果壳网”合作,开通了果壳网选手报名渠道和并得到专家资源的支持。

最强大脑选手介绍

最强大脑选手介绍 篇一:最强大脑第一季最终情况 最强大脑第一季最终情况一、栏目介绍: 最强大脑(江苏卫视节目)《最强大脑》是江苏卫视推出的国内首档大型科学类真人秀电视节目,源自德国节目《Super Brain》。该节目为季播节目,播出周期为20XX年1月至3月。在这里,各具特点的天才们轮番上阵,晒出看家本领,展现超越你想象的神奇技能。节目中,国内相关领域科学家会从科学角度探秘天才的世界。最终,筛选出12位选手组成中国最强大脑战队,分别迎战来自意大利、西班牙和德国的最强大脑战队,决出世界最强大脑。 节目于20XX年1月3日至3月28日每周五晚22:00在江苏卫视播出,20XX年3月9日起每周日晚21:38在中国教育电视台一频道台外重播。最强大脑第一季已于20XX年3月28日完结。作为国内首档大型科学真人秀节目,《最强大脑》第一季创下10.42%的高收视份额。在近期召开的20XX年度江苏卫视广告年会中,即将强势回归的《最强大脑》[1] 一经亮相便成为关注焦点,引发广告商疯狂争抢,最终收获2.5亿元天价冠名。第二季将全面升级,国内外的脑界精英齐聚,“烧脑”大战一触即发。中文名最强大脑外文名 Super Brain 节目类型 大型科学类真人秀电视节目播出平台

电视/江苏卫视网络/PPTV 播出时间 每周五22:00(已完结)台外重播 中教一套 3月9日起每周日21:38 主持人蒋昌建科学判官魏坤琳(Dr.魏)科学助教周杰伦固定观察员 陶晶莹、李永波、梁冬 X观察员 李彦宏、章子怡、孟非、宁财神 X观察员 林丹、金秀贤、张柏芝开播时间 20XX年1月3日至3月28日 二、嘉宾 固定观察员 篇二:《最强大脑》节目分析 科学不应该只停留于震撼 ——《最强大脑》节目分析 一、节目简介《最强大脑》是江苏卫视推出的国内首档大型科学类真人秀电视节目,源自德国节目《Super Brain》。在这里,各具特点的天才们轮番上阵,晒出看家本领,展现超越你想象的神奇技能。节目中,国内相关领域科学家会从科学角度探秘天才的世界。最终,筛选出12位选手组成中国最强大脑战队,分别迎战来自意大利、西班牙和德国的最强大脑战队,决出世界最强大脑。 《最强大脑》在娱乐节目竞争白热化的收视环境中能够脱颖而出,收视成绩斐然,其成功绝非偶然,节目背后隐藏着制作方

《最强大脑》观后感

单位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最强大脑》观后感 ——We must not only sum up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but also draw lessons from failure。

《最强大脑》观后感 《最强大脑》是我之前一直听说但是也一直没有看的节目,昨天心血来潮地一口气看了这一季的最后三集国际赛,这是一场智力超群的大学霸们的群英荟萃,主持人蒋昌建是复旦大学的博士、副教授、耶鲁大学的博士后,评审有美国科学院院士罗伯特·戴西蒙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教授、拿过世界记忆大师冠军的王峰队长,选手们也自然都是各个名校的大学霸。 我对于这些超人类学神的脑力佩服地五体投地,也从中看到了中欧美日的教育文化方面的一些差异。学霸们除了天生智力方面比较高之外,心理素质也要过硬的,包括备战前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迎战则需要勇气、魄力、抗压能力、意志力、志在必得的信心和志气。 中国的学霸们是自小接受中国残酷的应试教育,训练有素,在最后对战日本的最后一轮火线对决充分体现,双方都是提前五天拿到题目,中国的选手通过整个团队合作找到了最佳解题思路,然后交给内部赛决出的优胜者杨英豪上场执行,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也算是团队的胜利。中国的高考模式其实相似,是在已有先人总结题目规律的基础上再不断地重复训练达到通过最终竞技的目的。说到学业之外的乐趣,中国的学霸却比美欧日的学霸少了很多。美欧日小孩很小就发现自己的乐趣,并且得到家人的支持,比如策略游戏、高空秋千、数学、舞蹈、魔术等, 而中国的小孩说自己的兴趣是打游戏、斗地主,丰富的业余爱好是自己前进的动力,有时候会启发自己的学习、创造,所以如果考察逻辑推理、计算力、记

科学不应该只停留于震撼 ——《最强大脑节目分析》

中国传媒大学13-14学年第二学期 播音主持实例分析课程 题目科学不应该只停留于震撼 学生姓名杨公允 学号201206113070 班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二班学生所属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教师所属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成绩

科学不应该只停留于震撼 ——《最强大脑》节目分析 今年,随着江苏卫视《最强大脑》的热播,一股强劲的科学风吹入了万千电视节目观众的视野中。这样一档看起来趣味性和科学性兼顾的节目是否真的如我们所见的那样,让大家及看得爽,又能学到东西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好好分析一下。 一、节目简介 《最强大脑》是江苏卫视推出的国内首档大型科学类真人秀电视节目,源自德国节目《Super Brain》。该节目为季播节目,播出周期为2014年1月至3月。在这里,各具特点的天才们轮番上阵,晒出看家本领,展现超越你想象的神奇技能。节目中,国内相关领域科学家会从科学角度探秘天才的世界。最终,筛选出12位选手组成中国最强大脑战队,分别迎战来自意大利、西班牙和德国的最强大脑战队,决出世界最强大脑。 二、节目赛制 赛程规则 晋级赛挑战者挑战前,三位评审打出0~5分预判分。挑战成功后,科学家评审打出1~10分难度系数分,难度分与预判分相乘,总分超过80分晋级。当科学家打出10分难度系数分时,挑战者即可获得150分后直接晋级。 挑战赛 方式一:挑战者从晋级者中指定挑战对象,分高者晋级;方式二:挑战者不指定挑战对象,由科学评审决定淘汰1~2位分数低于挑战者的晋级者。最终有12位选手组成中国战队。 中外PK 赛4个项目,两国选手1对1单挑决出胜负。4轮结束后,若产生平局,则由国际评审挑出4个项目中难度最高的一个,在该项目中胜出的国家则获得最终胜利。 从节目的赛制来看,《最强大脑》和以前几年大热的选秀节目转椅子,打“pass”卡之

《最强大脑》“科学性”探析

90 《最强大脑》“科学性”探析 杨传首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4) 摘 要:2014年1月3日,江苏卫视推出了国内首档大型科学类真人秀节目——《最强大脑》。根据CSM48收视率调查显示,《最强大脑》第一季播出的十二期节目中,其收视率始终排在同时段第一位,且在节目最后三期中外对抗赛时,收视率均破二。作为国内科学类真人秀节目的开创者,《最强大脑》节目热播背后的“科学性”值得我们探析。本文从节目类型定位、节目内容、节目理念、节目营销等四个方面探析其热播的科学性。 关键词:江苏卫视;最强大脑;科学性;真人秀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12-0090-02 收稿日期:2014-06-19 作者简介:杨传首,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广播电影电视宣传教育研究。 一、节目类型定位的科学性 1.题材的差异性 据统计,2014年新开播的综艺节目多达 106 档,主要集中在亲子、唱歌和喜剧类[1]。江苏卫视没有跟风盲从,而是独具慧眼,另辟新径,走差异化竞争道路,推出国内首档科学类真人秀节目——《最强大脑》。《最强大脑》题材的差异性是江苏卫视坚持创新的展现,也是江苏卫视坚持创新的结晶,它对观众口味恰如其分的把握,为观众带来了别样的视听体验,更好的满足观众求新求异的电视节目需求。 2.积极的社会性 《最强大脑》将科学与娱乐完美融合,身先士卒践行综艺节目“科教兴国”的社会责任,开创了我国综艺节目“科学性”的先河。纵观我国电视节目,综艺节目多以“娱乐”、“搞笑”为核心,其中一些益智类节目也有一定的知识含量,展现出益智类节目的知识倾向,但节目尚未提高到科学的高度。江苏卫视审时度势、开脱创新,为娱乐注入科学的内涵,它突破了当下电视节目娱乐和科教互不相容的难题,第一次将科学寓于娱乐之中,在娱乐中普及科学知识。《最强大脑》开启了综艺节目新的方向,拓展了综艺节目新的内涵,为科学的普及提供了新的渠道,其积极的社会意义、社会价值不容忽视。 3.选题的前瞻性 目前的真人秀节目主要分为:娱乐类真人秀、生活服务类真人秀、公益类真人秀、情感类真人秀四大类,在《最强大脑》开播之前尚且没有科学类真人秀分类。然而,人类总是对自身充满无限好奇,对自身的潜能、极限更是充满探索的欲望。《最强大脑》创作团队意识并抓住了观众对人类自身的窥视心理,集结各类脑力界精英,为观众呈现一场空前的“脑力秀”、“智慧秀”。《最强大脑》选题类型的前瞻性,定性了观众对科学真人秀节目的标准,为节目开创了广阔的市场,使节目占尽先机。 二、节目展示内容的科学性 1.挑战内容的科学性 很多观众被《最强大脑》参赛选手的挑战内容所折服。在《最强大脑》的晋级赛中有能从45000个魔方墙中找出差异的“超级找茬王”,有能在一分钟时间里水下盲拧还原2个魔方的“魔方狂人”,有赛过超市收银机的“心算神童”,有虽被诊断为“中度脑残”却拥有超常心算能力的“计算天才”,有瞬时多信息匹配能力的“闪电速配王”,有智破百部手机锁的“密码终结者”,此外还有“人脸扫描仪”、“指纹达人”、“数独魔法师”、“雷达少年”等等。挑战选手呈现出的超能力,让节目内容科学性十足,使《最强大脑》成为名副其实的科学真人秀节目。说到节目的挑战内容不得不提的是参赛选手。《最强大脑》节目组为了保障节目挑战内容的震撼性,进行了地毯式的搜寻,网罗全国各类脑力人才。进入挑战赛的选手几乎都是脑力界的精英,很多参赛选手拥有“世界记忆大师”的头衔,他们中的一些人曾在世界级的脑力锦标赛中夺冠。《最强大脑》严格甚至苛刻的选手挑选方式,是节目挑战内容高质量的基石。 2.道具的震撼性 电视是一门视觉艺术,舞台呈现很关键,尤其是选手在 《最强大脑》上展现的是“脑部运动”,必须通过道具和挑战项目将刺激的比拼外化地展现出来[2]。因而道具成为科学展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道具的选择,是科学水平的一个标准。《最强大脑》不负众望,其道具的震撼性,更加客观生动的反衬节目的科学性。节目中有7000个魔方组成的魔方墙,有从全国各地召集来的101只经过培训的斑点狗,有来自五湖四海的32对同卵双胞胎,有长23米高3米的3D 版《清明上河图》,100位赤裸上身的型男,有被切割成2331块的6幅油画等等。《最强大脑》所呈现出来的史上最强道具,给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极大地刺激了观众的视觉神经。

《最强大脑》观后感2000字

《最强大脑》观后感2000字 导读:读书笔记《最强大脑》观后感20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最强大脑》观后感2000字: 《最强大脑》是我之前一直听说但是也一直没有看的节目,昨天心血来潮地一口气看了这一季的最后三集国际赛,这是一场智力超群的大学霸们的群英荟萃,主持人蒋昌建是复旦大学的博士、副教授、耶鲁大学的博士后,评审有美国科学院院士罗伯特·戴西蒙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教授、拿过世界记忆大师冠军的王峰队长,选手们也自然都是各个名校的大学霸。 我对于这些超人类学神的脑力佩服地五体投地,也从中看到了中欧美日的教育文化方面的一些差异。学霸们除了天生智力方面比较高之外,心理素质也要过硬的,包括备战前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迎战则需要勇气、魄力、抗压能力、意志力、志在必得的信心和志气。 中国的学霸们是自小接受中国残酷的应试教育,训练有素,在最后对战日本的最后一轮火线对决充分体现,双方都是提前五天拿到题目,中国的选手通过整个团队合作找到了最佳解题思路,然后交给内部赛决出的优胜者杨英豪上场执行,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也算是团队的胜利。中国的高考模式其实相似,是在已有先人总结题目规律的基础上再不断地重复训练达到通过最终竞技的目的。 说到学业之外的乐趣,中国的学霸却比美欧日的学霸少了很多。

美欧日小孩很小就发现自己的乐趣,并且得到家人的支持,比如策略游戏、高空秋千、数学、舞蹈、魔术等,而中国的小孩说自己的兴趣是打游戏、斗地主,丰富的业余爱好是自己前进的动力,有时候会启发自己的学习、创造,所以如果考察逻辑推理、计算力、记忆力之外的创造力,我认为中国方面是比不过的,好在现在的80后90后家长们也都开始重视孩子自身的兴趣爱好了。有点讽刺的是杨英豪首战出场的时候作为年仅14岁就脑力超群的初中生,被罗伯特和施一公追捧争抢他去麻省理工学院和西湖大学就读,小英豪想也没想说自己将来想去麻省理工计算机专业就读,施一公教授尴尬地自己解围劝小英豪年纪尚小、大有可为、不要早早定下自己的专业方向。中国大学教育的技能化、职业化培训在这里就不说了,反正对于我等脑力不好只求糊口的普通人而言是没有什么影响的,耽误的是那些可以成为科学家的天才们。 从这个节目我也看到了学习、竞赛、知识不仅仅是为了争名夺利,这也是人生的一项乐趣。在感叹人生无聊的时候,看到这些比自己小很多的少年们以脑力竞赛为乐,尤其是杨易在最后一场对战日本选手森海度的时候,五次都被森海度率先抢铃作答,最后虽然自己答案对的依旧输了,他却笑得很开心,说终于遇到强敌了,这是英雄惜英雄,这是面对挑战的刺激和乐趣,而《最强大脑》里好多这样的人,越战越勇,遇到强敌反而欢喜。此外,我也看到了人类的各种趣味的创造、不一样的快乐世界,比如莫比乌斯环、巴克球、惟妙惟肖的折纸艺术等。将科学、艺术和竞技、娱乐融合,也是这个节目的强大吸引力之

2021年最强大脑再现超难项目节目组人员也看不懂

最强大脑再现超难项目节目组人员也看不懂 今晚,江苏卫视热播的《最强大脑》将迎来国际赛的第二场——中英对抗赛。日前,记者提前探班,在这场比赛中,继蜂巢迷宫之后又出现了一个超难的项目——“泰森多边形”。据悉,这个项目不仅让研发团队几度想放弃,中英对决的选手林建东与宿敌罗伯特两大脑力高手,也在此项目上鏖战了三个小时! “泰森多边形”是什么? 对不起,关于它的描述我也看不懂 第二季“蜂巢迷宫”项目已然使观众大呼“变态”!而本期节目中,中国队长林建东和宿敌罗伯特·方丹即将挑战的“泰森多边形”项目,则堪称继蜂巢迷宫后又一超难的项目。 那么究竟什么是“泰森多边形”呢?节目组工作人员直言:“原理我都看不懂!” 不过《最强大脑》幕后专家团队给出了解释。“在几何中,将点与点之间连线,形成三角形,再把这些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一一相连,便形成了泰森多边形。而在一个泰森多边形中,有且仅有一个

离散点在中心。挑战中,选手只能看到密密麻麻的离散点,要根据嘉宾随机选择的离散点找出对应的泰森多边形。” 国际评审托马斯表示:“这个项目是对视觉、脑力考验、空间想象、成像、几何图形,多方面的考验,这道题非常难。” 项目究竟有多难? 研发花费一个多月,节目组几度想放弃 光看规则就已经眼花缭乱了,对于研发团队来说,这个难度也相当不小。节目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项目研发就花了1个多月。”节目组在进行内部演示时,制片人、编导等都“看傻眼了”。他们表示:“我们在投影屏幕中,分别看到了三张图:两千多个点,两千多个点两两连线,两两连线的点的中垂线或延长线的中垂线相连形成的泰森多边形。这三张图三次进阶,或许可以让观众更为理解这个挑战道具!” 记者了解到,因为大多数人对泰森多边形没有研究,难以找到规律,这让节目组几度打算放弃。然而,在距离中英开赛录制仅有七八天时间的时候,选手林建东和罗伯特·方丹表示愿意接受泰森多

2021年最强大脑的观后感600字

最强大脑的观后感600字 以下内容由职场收录,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在这个聚光灯闪烁的舞台上,汇聚着世界各地的脑力精英。他们,用不服凡的脑力和毅力誊写着传奇,他们在这个舞台上发出属于本身不同凡响的光线!礼拜六晚上,我和爸爸照常守在电视机前,等候着《最强盛脑》的开播。“本栏目是由金典有机奶冠名播出的——最强盛脑。”主持人照旧念着那老一套的开场白。这个节目,很是不同凡响。它的'主人公不是鲜明靓丽的明星,也不是所谓的“有钱人”,他的主人公是藏在我们身边的不服凡的人。 “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接待今天的第一位选手登场。”观众席上呈现了“啪啪”的掌声。他们登场了,首次登台的他们显得有点重要,有点不天然。他们三人中最大的那年不外12岁,最小的那年仅有8岁。他们是普通的,他们又是不服凡的。听到这儿,你必然想见地见地这所谓的普通而又不服凡的人了吧! 他们挑战的项目叫:速算。所谓“算”就是指计较,计较吗,想必你必然不生疏。这个项目所谓的难点,可谓名称中的“速”字了。他们可以在几秒钟的时间内,完成一道算式。听到这儿,你们中必定又有人要超级智能跳出来说:“几秒钟一个算式我也可以

啊!”no no no,假如你觉得是1+1的计较题,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他们做的但是几十万乘几十万的计较题。 听到这些是不是很惊讶,实在我和你们一样,预计给我一个计较机,我都纷歧定算过他们。这就是差距啊!先从8岁的小恩最先,主持人选了一位评委给他出标题。他选择了守旧打法,四位数加减,每个数字仅呈现4秒钟。挑战最长辈生日祝福先了,大屏幕上跳出来了一个个数字,我坐在沙发上捧着 ___跃跃欲试,第一个数血肉模糊字还委曲跟的上,可当第二个数字呈现的时辰,我垮了,按到第二个数字时,我就已经跟不上了。好吧,想用计较机的我失败了。 《最强大脑》这档节目,现在不仅我爱看,都已经火遍全国了!你问 ___?那可是有许多因素:一是经过四季,各个选手们也被大家所熟知,还拥有了各自的粉丝;二是这第四季,加入了全新的选手——百度机器人小度!它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厉害的人工智能了,而且外表萌萌的,在第四季打败了好几位选手,直接晋级总决赛,在总决赛中也和人类脑力选手代表共同获得脑王奖杯!三是这档节目让人们意识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选手们的各项能力让人惊叹不已,拍手称赞。

最强大脑周玮

而他曾被诊断为“中度智障”,被学校放弃,他和家人永不放弃的精神令观众感动泪崩。 刚登舞台的周玮一点也不起眼,打扮朴素、眼神涣散,行动不便,但在几分钟后,他超乎常人的大脑令现场观众起立鼓掌。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副教授徐振礼为周玮出了三道十分复杂的计算题,请现场观众和明星嘉宾在计算题模本中任意填入数字,尤其最后一道:16位数字的14次方开根号的数学题,连数学系副教授都需要纸笔推算的题目,周玮仅仅心算在1分钟内报出了答案。 据了解,语言功能关闭的周玮只能用简单的词语跟人交流,但他拥有惊人的数学天赋:推导等差数列,对自然数的高次幂运算,四位数之间的相乘,高位数的开平方、开立方、循环小数化分数都能迅速给出准确的答案。这样的经历,让观众将他与达斯丁·霍夫曼饰演的“雨人”关联起来,称他是“中国版雨人”。 昨日,记者联系上了周玮的家人,对方表示:“周玮平时喜欢摁计算器算算术,10岁上一年级就会三年级的算术题。但没有老师愿意批改他的作业,常被同学笑话,这让小小年龄的他渐渐对学校产生

厌恶感,最终辍学,一直在家里杂货店帮忙。虽然医院给他的诊断是,言语智商49,操作智商46,属于中度智障,但我们却认为他的智商并没有问题。” 嘉宾魏坤琳教授在微博上转发了一名网友的观点,并表示赞同:“他们叫自闭症学者症候群,他们不适合传统的教育,他们需要为天才定制的教育,希望引起社会的重视,不要埋没了他们的天分。”据悉,节目组将把周玮带到北京进行专业的脑力智商检测,希望揭开他大脑中的秘密。 然而,令人唏嘘的是,生病过后被诊断为“中度脑残”的周玮,病好之后起初求学不成,母亲求爷爷告奶奶让他上学当了“旁听生”后,却受尽了嘲笑和冷眼,于是他最终只上到了小学五年级。节目中,他嗫嚅表达,“想读书,不想上学”。幸运的是,他的家人没有放弃他,母亲和姐姐在节目中已是泣不成声,“别人说他是傻子,但是他不是!” 最强大脑》播出后,中度智障选手周玮迅速成为网络热门话题,大家被“中国雨人”惊人的心算天赋震撼到,同时也让很多观众感慨“钻石蒙尘”。在科学界,对于智能低下却又在某方面拥有惊人天赋的人有一个特定称谓,叫做“白痴天才”。周玮是否就是传说中的“白痴天才”?坚持“科学是唯一批判标准”的科学评审Dr.魏断言:“周玮的大脑的连接肯定是跟常人不一样的。”此前国外科研专家对周玮式天才提出过“天才区”的推断,那么,在周玮的大脑中是否存在着一块“天才区”? 他解的题有多难? 一个经过韦氏智商测验出智商只有四五十的中度智力障碍的选手,面对一道16位数开14次方的变态难题,仅用一分钟心算就得出正确答案。就连出题的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教授徐振礼台下破题,耗时是周玮的20倍。看完这期《最强大脑》,很多网友直奔“分分钟被自己蠢cry”的节奏,甚至连一些学霸都“内牛满面”膜拜不已。一位网友挫败地感叹:“哥还是学工科的,看到那么大的数字一下子就懵了,怎么念出来都要想半天,解题根本是无从下手。” 这道让梁冬“想都不敢想”的题目,不但难住了普通观众,连出题的徐振礼教授也在短暂的节目时间内交了“白卷”。在节目中和周玮同时解题的徐教授表示:“我是做算法研究的,知道如何设计比较高级的算法来计算。这道题对周先生来说,应该很难。”结果却是,周玮用闪电般交出了正确答案,教授交了“白卷”。下了节目之后,徐教授在草稿纸上用多项式展开公式进行估算,最终得出了正确答案,耗时是周玮的20倍。“我不会周玮那样的心算,需要打草稿,计算完大约二十分钟。”徐教授说。另一位南京的权威数序教授则告诉记者:“学过高数的数学系学生也未必会算这种题,想解题得先琢磨出方法,这种人真的是万里挑一。”这位老师表示,如果他去解周玮做的最后一题,也需要半个小时,前提是得有纸和笔,心算肯定是不能够。 在德国版《最强大脑》中,出现过一位选手可以心算1到99的1到99次乘方,然而节目播出后,有人质疑他是靠记忆而非计算得出答案。周玮是否也可能通过记忆来“算”出答案。徐教授表示不太可能:“周玮应该是算出来的。”徐教授解释说,题目中开根号的数字位数太多,不容易记住,“开方的值记不住,因为有小数位。最后一题还需估计小数后面好几位,这是很难的。”

最强大脑活动策划

最强大脑活动策划书 主办: 承办:

一、活动目的及意义: 1.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缓解学习压力,具有趣味性。 2.对记忆的考验,有助于刺激大脑,提高大脑的兴奋性。 3.锻炼学生的速记能力,进而提高选手课堂做笔记的能力。 4.丰富社团内部人员的活动,使能力得到锻炼,彰显社团的意义。 5.锻炼学手的冷静能力,具有很强的参与意义。活动还可以增加关于歌曲的记忆,或是让选手在记东西时随便背首诗,提高记忆难度。 二、活动时间及地点: 时间:初赛:4月11日,决赛:4月18日 地点:初赛:决赛: 三、主办单位: 四、承办单位: 五、活动负责人及联系方式: 姓名: 手机: QQ:

六、可行性分析: 近日《最强大脑》在江苏卫视的热播吸引了一大批人的关注,趁着这股记忆的旋风,我们社团举办了这次的活动一定能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对于一个学生来说记忆力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此次活动可以锻炼同学们的记忆力,提高同学们记忆知识的能力,更有利于同学们在大学的学习。我们社团所举办的这次活动内容多种多样,从个个方面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使大家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放松身心,增长知识,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活动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学生可单独参加也可组队参与,利于同学们踊跃参与其中。为了不影响同学们的正常学习生活,此次活动将选择恰当的时间进行,保证同学们的正常参与,此外此次活动所需经费少,同学们可以轻松参与其中。此次活动定能像《最强大脑》一样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 七、活动前期筹备: 1 设计场地,可模仿已有栏目的形式,尽量增加可观赏性,做好图片宣传; 2.奖项设置: 记忆王一名(荣誉证书+精美礼品) 冠军两名(荣誉证书+精美礼品) 亚军三名(荣誉证书+精美礼品) 季军四名(荣誉证书+精美礼品) 3.准备记忆性题目,参考已有栏目以及专业记忆考察项目,题目多样化保证公平性; 4.做好活动宣传工作,可用已有栏目的影响进行宣传。

最新观最强大脑有感作文参考

“围棋”一词在沉默了很久一段时间后,因近日“机器围棋手”战胜围棋大师李世石一事重新跃入人们视野。人们迅速将关注点转移至“机器人终将代替人类”、“电脑强于人脑”这一类看似危机重重实则杞人忧天的话题上来。 生发这类感慨与忧虑的原因,显然是在这盘棋中,人们只见输赢之结果而不见其他。围棋自古“悟道”、“求常”的内涵被抛弃干净,结果显得尤其重要而过程却一文不值。现象的背后,是时代不可避免地走向简单化、表面化的事实,鲜有人深究事物之内涵,浮躁而功利的风气让真正的人类也在时代中成了“机器人”。 古人云:“好胜非勇,能胜能不胜之谓勇。”亦有苏轼“胜固欣然,败亦可喜。”这“能不胜”与“败亦可喜”的气节,情怀,雅量,乃是棋局中至为可贵如今却为人们无视的。不仅围棋,竞技色彩让现代许多的事物皆失其本色而变得功利无趣。德国一所学校曾为鼓励孩子读书举办比赛,一个月内读书最多者赢得奖品。一个中国孩子超额完成任务,提前汇报“战果”,却得到组委会这样的回应:“奖品可以给你,但你必须退出比赛,因为你扭曲了比赛的初衷。”这位为得奖品而读书的孩子,是时代大部分人的缩影,是功利心、胜负心的三棱镜,更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若要回答人们的担忧,前提是清楚人之所以为人,重在情怀修养,重在“心”而不在“脑”,重在于棋局中悟道而不在局局必胜的能力。快节奏、简单化、流于表面与结果的时代大潮将人们裹挟,让生活变得单调乏味。在迅速发展的现代,我们固然需要飞机、网络,却万万不可丢失翻山越岭的勇气,亲笔写信的雅趣,以及愿意输掉一盘棋却收获人格滋养与审美能力的气量。 机器人只论策略、步骤,结果,胜负,而人却有智慧、情感、状态、习得。抛开胜负,围棋与人生的内涵才得以一点点在面前铺开。你对世界越功利,世界便对你越神秘。越是简单计较输赢胜负,越错过那些可贵的“不简单”,错过人生而为人的原因,即使最终费尽心力赢得棋局,也会将情怀输得一干二净,甚至变成了棋盘对面的“无心”的那个机器人。

最强大脑,挑战极限

最强大脑,挑战极限 初登《最强大脑》的舞台,小小年纪的他便饱受争议,不服输的他回应:“我会用能力得到所有人的承认”;过关斩将,他一路闯进全球“脑王”争霸赛,并一举夺冠,把“脑王”奖杯留在中国;光环下的他,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中学的一名普通高一学生――陈智强,今年16岁。 一 陈智强说,他在第一季《最强大脑》中看到选手倪梓强的挑战时,感到不服气,于是开始训练脑力,想要加入《最强大脑》。在经过两年的磨砺后,陈智强终于如愿登上了《最强大脑》的舞台! 然而,陈智强没有想到,初来乍到的他却成为评审郭敬明与DR.魏发生争执的开端。在挑战“星际迷航”项目中, 陈智强凭借超强实力识别万千星辰。极大的搜索范围考验了他的多重能力,使他得到了DR.魏的肯定。但郭敬明认为陈 智强在该项目中展现的只是观察力而不是记忆力,并表示:“如果他靠的是观察能力而不是记忆力,那我可能只打1分。” 面对评审的质疑和网上的评论,陈智强没有气馁,也并不回避,他说:“郭敬明评审对我的项目难度提出质疑时, 我是有一点难过的。‘星际迷航’的大屏幕面积大,星点排

列没有规则,人一看上去眼睛就花了,是很难定位的。当时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挑战最难的项目来证明自己,直面他的质疑!” 紧接着,面对郭敬明女粉丝的强势踢馆,陈智强凭借强大的观察力、记忆能力,完成了“新春窗花”项目挑战,守擂成功。在接下来的中德赛“冰雪奇缘”中,陈智强表现出色,力胜德国对手。对于这一挑战项目,陈智强坦言“难度超乎想象”,“因为时间短,化学反应很快就结束了。我原本以为结晶会凹陷下去的地方,最后全都凝结起来填平了”。而能以微弱的优势胜过对手,陈智强说自己的制胜秘诀是“观察细微纹路,同时推理大概的变化程度来完成挑战”。陈智强的化学成绩非常好,这一点在他研究该项目的化学反应时起到了帮助。 赛后,国际评审罗伯特将“冰雪奇缘”定为全场最难项目,而16岁的陈智强则获得了首封全球“脑王”争霸赛的邀请函。陈智强很庆幸自己抓住了机会,向郭敬明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在‘冰雪奇缘’项目上,郭敬明评审对我的能力做了积极评价,这让我很开心。”“虽然我想当‘脑王’,但也只是幻想一下,没想到美梦成真了!超激动!”梦想成真,而陈智强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二 在短短的两个月内经历了三场赛事的磨砺,陈智强变得

最强大脑观后感

最强大脑观后感 最强大脑观后感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观后感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强大脑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最强大脑观后感1 《最强大脑》是江苏卫视最近的一档节目,选拔脑力天才。 晚上补了《最强大脑》的第二集,真不敢相信有记忆力如此之好的人。原来记忆力好的人也有烦恼,那就是记住的东西忘不掉。节目中人说,人是不能刻意去忘记一样东西的。比如他说,不要记住粉红色大象,我们还是会想起。忘记的方法是在想起A时,用关联性的B替代掉。 看了两集《最强大脑》,发现很多能力都是以记忆为基础的。还有我们的大脑并没有活用起来,看着小孩加数字的时候,很多观众掏出了计算器,而我看了几个数字后,脑袋

就停止运转了...... 以前高中数学老师说过,他会想问题想到头疼。而我想到头疼的只有两次,第一次是集中全部注意力玩连连看,心里想着不能输给对手。第二次是高中写同学录,不想敷衍了事,却又无从下笔,因为很多人我并不了解,拼命回忆思考,头疼,于是放弃了没写。 刚刚开始工作时,我是做施工的,我在想那么多设备,每天各种事情,施工人员大多数是拿脑子记的,怎么记得住。事实上就是记得住。因为有压力在,事情是必须记住的,而且1就是1,2就是2,所以会放在心上记。施工过程进度还有问题是自己跟踪的,现场设备是自己亲自跑的,原来用心都记得住。 所以就好像人会不会兴奋一样,真正想背东西的时候,自然能背进去。不想背坐在那里,只会坐在那里睡着。 我们的大脑,有无限的可能性。只是我们懒晚上补了《最强大脑》的第二集,真不敢相信有记忆力如此之好的人。原来记忆力好的人也有烦恼,那就是记住的东西忘不掉。节目中人说,人是不能刻意去忘记一样东西的。比如他说,不要记住粉红色大象,我们还是会想起。忘记的方法是在想起A 时,用关联性的B替代掉。一切有利有弊。 看了两集《最强大脑》,发现很多能力都是以记忆为基础的。还有我们的大脑并没有活用起来,看着小孩加数字的

浅析网络综艺的发展特点

浅析网络综艺的发展特点 摘要: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网络的飞速发展,人们那种追求快节奏生活的到来,以及移动网络用户的数以万计地增长和普及,人们对网络的依赖加深。网络综艺也随之发展起来,网络综艺吸取了传统综艺节目制作的方式,结合独特播出平台视频网站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网络综艺节目。网络综艺节目具备传统综艺节目的形态特征,同时,也具备互动性强,打破了时空限制等特点;但是,网络综艺节目原创性差,低俗化严重也不容小觑。 关键词:网络综艺节目,电视节目的借鉴,革新,精细化。 一.什么是网络综艺节目 1.网络综艺节目从出现到快速发展 网络综艺,顾名思义,就是生于网络长于网络且符合网友口味的综艺节目。如果说的更规范一些,那就是指专业的制作在视频网站上播出的综艺节目。视频服务网络综艺真正走入大家的视野,引发受众的关切,应该是始于2014年。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在2014年,五大主流的视频网站,累计上线150 档网络综艺节目,同比增长200%。所以,这一年也成为了网络综艺的元年。之后,2015年网络自制综艺的热度依然不减,制作和播出节目将近200档。尤其是以《奇葩说》为代表,使得2015年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纯网综艺元年”。[1]网络综艺节目以传统的制作方式结合网络特点通过网络平台播出,网络综艺节目顺应了时代的发展紧跟时代大潮的向前发展。 2网络综艺节目继承了传统综艺节目元素 网络综艺节目从前期策划,中期拍摄制作,广告赞助都有传统综艺节目的元素,传统综艺节目中的评委的元素策划,非专业性评委的策划,主持人策划,选手的策划,显示屏的策划,节目过程化的策划在网路综艺节目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例如,《我是歌手》中几位导师评委对学员的表现,先是转动椅子,再是对学员的演唱进行点评,你一句我一句的点评,或一致叫好,或观点不同,评委有时感动落泪,有时惊喜不已,有时走上台去和参赛选手一起演唱,都成为节目的重大看点;《星光大道》既有非专业性评委,也有媒体评审团﹑大众评审团,评委元素得到充分的策划,给节目带来多重看点等等。而这几大策划元素在《火星情报局》中也是其主要构成元素。纵观网络综艺节目的舞台设计,其发展经历了作为节目组成部分的舞台到作为策划元素的舞台,这一过程是随着网络综艺节目深入发展而逐步被电视人发掘出来的,这一点在网络综艺节目中也是重要构成元素。拍摄方式基本一致,剪辑特效加入了较多流行元素。广告赞助和电视节目基本一样,都采用广告商冠名,贴片式广告,植入广告等形式。 3网络综艺节目通过网络平台播出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网络用户的迅速增长;形形色色的视频网站如雨后春笋般林立,如优酷,爱奇艺,腾讯,网易等等;传统媒体的种种限制等等原因使综艺节目选择在网络上播出,网络播出综艺节目突破了电视的种种播出局限。 二.网络综艺节目独特的制作过程 1.网络综艺节目的策划

从陈智强到洪辰瑶,揭秘《最强大脑》中的西交利物浦大学校友

陈智强,江苏卫视《最强大脑》第三季冠军,获“脑王”称号;之后在第四季脑王争霸中,与队伍一起再次捧得“脑王“奖杯。洪辰瑶,《最强大脑》第六季(即《最强大脑之燃烧吧大脑第二季》)百强选手。这两位优秀的“最强大脑”选手,还有一个共同点——陈智强目前在西交利物浦大学就读于“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而洪辰瑶是西交利物浦大学2015届“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生。西浦校友会邀请到陈智强同学,在此分享他的故事。 《最强大脑》简介:江苏卫视一档大型科学竞技真人秀,选出的是一群高智商的顶级选手。他们在普通人不常接触的辨识力、空间记忆力、识别能力等专业项目上极为擅长,展现强大的脑力能力。筛选出组成最强大脑中国战队,迎战海外战队,决出世界最强大脑。 陈智强 ?西浦2018级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生 ?《最强大脑》第三季“脑王” ?第四季与队伍一起捧得“脑王”奖杯

初中的时候,我喜欢纸牌魔术。当时我想,如果能记住一副扑克牌的顺序,那当我表演这个魔术时,别人或许就无法拆穿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接触到了脑力练习,也逐渐开始喜欢参加各种脑力的比赛。上初中的这段时间,我参加了很多比赛,也拿了很多名次和奖项,其中包括脑力锦标赛中国赛少年组总冠军等。这些经历也使得我有机会参加这个节目。 一方面,参加比赛让我有机会去很多地方旅行。我去过日本、香港、台湾、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周边很多国家。 另一方面,在比赛中结识了一些非常好的朋友,很多现在还保持着联系。我从14岁认识他们,到现在19岁了,可以说是他们看着我长大的。我也见证了其中一位朋友读大学到结婚的经历。现在,我们还相约一起出去旅行。 后来参加《最强大脑》,也交到了很多不同年龄段的朋友。有的年龄相差很多,但也能一起玩一起聊天,是我的忘年交。 这段经历里最开心的就是当时和朋友们待在一起,节目录制的间隙或录完之后,就常常会一起出去吃饭或者吃火锅。录制节目需要有半周时间甚至几个星期的时间住在一起,因此大家感情都很深。所以每一季录完都很难过,特别舍不得和彼此分开。 ?参加《最强大脑》的感受 说下当时的感觉和现在的感觉吧。 当时的感觉就是我火了!哈哈!刚开始的时候网上的话题就会很在意。但到最后一期,很多人通过微博私信的支持让我非常感动。 现在这一路走过来,发现最容易被接受的方式是保留着孩子的纯真去与人相处。因为这样别人会觉得你想法挺单纯的,相处也很舒服。没有必要让每个人知道“我是谁”。就活得简单一点,就让拿了奖的脑王活在那个手机屏幕里面就行了。 生活中还是喜欢正常的相处模式,不想让别人一开始就知道我有这样的身份,那样交朋友就会有固有印象。当熟悉之后,很了解彼此了,再知道我是那个谁谁谁,也就不会有太大影响。我和我的室友就是这样的。 希望能甩开那些《最强大脑》的标签,大家对我的印象不要只停留在那个“脑王”小胖子,在大学中重新开始,忘记过去。

关于江苏卫视《最强大脑》魔方墙网友解密—详细补充图示

关于江苏卫视《最强大脑》魔方墙网友解密—详细补充图示 首先感谢众网友热心与郑才千先生追求科学真理的可贵精神,也许也有人觉得是多此一举,我并不想评论谁对或者谁错。但是无论表演者,还是网友大家这种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本人这个标题其实算不上什么解密。只是看了很多关于《魔方墙》表演解密的帖子以后做出的一个补充。请大家不要误解! 首先本人是一名平面设计工作者。没有任何特长,也没有所谓的特异功能。由于工作的关系。长期以来对色彩还是有些敏感的。(后面会提到我以我的专业提到的疑问。)我看完节目以后,大概用了20分钟练习。分别用13X13的色块,30X30的色块,74X74的色块图片模拟了魔方墙做了实验。74X74的图大概用了21秒。郑先生的魔方墙是450X450个色块的魔方墙。如果有机会,经过短时间的训练,我也想挑战下。呵呵~~紧张中..... 下面开始我的图示讲解: 下面是我用来测试的图(这是经过简化的魔方墙)30X30色块 1、首先利用对眼(斗鸡眼)调整到下图的形态,这个很容易的。此时视觉是模糊的,不要着急。如果眼睛累。大家可以多练习几次。 2、然后慢慢的调整对眼的角度,看到下图的形态。这个过程稍微有点复杂,需要多次练习。开始的时候很可能偶尔出现但是稳定不了。不要着急。有可能您对眼的角度调整太大。一点点慢慢来。 3、经过上面步骤的调整,最终会出现下图对焦正确的画面,这个时候经过改动的点会极快的闪动。其实是左右眼看到的图像不同造成的错觉。这种闪动快到你只看到不颜色色块的点有些不稳定。(由于GIF问题设置不了那么高的频率,下图闪动太慢,只是说明)

4、然后慢慢盯住闪动的色块,非常慢的速度合上右眼或者左眼,不要完全合上,你会发现,焦点直指不同的那个色块。(此步骤熟练以后可以很快)补充要点说明: 练习的时候第一步很关键,注意调整对眼的角度,不要过快,细心慢慢的调整。第二步和第三部对焦的同时,要适当调节与图片的距离,距离不同得到的中间合成的图像的清晰度也会不同。 看了下面这个文章以后,对于郑先生的回复,我有点疑问。希望能得到解答。 1,关于郑先生的像素眼: 关于魏教授说的,郑先生的眼睛达到了24个色块/度。大家都知道显示屏都是由像素点构成的。同样1920X1080分辨率的46寸液晶电视和一台24寸1920X1080分辨率的电脑显示器。大家可以做下试验,把电脑接到电视机上,同样 1920X1080的分辨率,电脑显示器要清楚的多。这其中的原因我就不做解释了,我想大家都明白。但是我疑惑的是郑先生有这样的超人眼睛对于他的生活将很悲催。因为我感觉他看到的高清电视永远是有毛刺或者马赛克的。这将是很不幸的。 2,关于人类对颜色记忆能力 郑先生的记忆能力与获得奖项我真心毫不怀疑。但是我怀疑的是对色彩的记忆能力。虽然魔方简单,只有6种颜色,但是我们看到,有202500个色块组成的魔方墙的时候(一个魔方墙的色块),这是相当恐怖的。基本可以说是彩色雪花点了。从生理上,我从事美工这个职业14年。我看到那么大的魔方墙会感到烦躁,恐惧。更谈不上记忆了。就算排除心理问题,20多万个色块,假设有种公式能记忆顺序。我想这个记忆量也会非常大。短时间很难做到。况且,郑先生在节目中并没有靠近魔方墙去记忆色块的规律。我更不愿意相信像有些网友说的事先排列好的说法。 结束语: 鄙人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公民,我并没有想恶意中伤谁。只是提出自己的疑问,我尊重科学,科学诞生疑问与思考不是么。我相信江苏卫视是个媒体机构。不会用像有些网友说的事先怎么怎么好的来蒙骗观众。作为媒体机构,他们的目的显而易见的。 没必要去犯那种低级的错误。也有网友面对疑惑提出匪夷所思的问题。但是虽然是在网络,我真诚希望拿出论点论据在做评论或许更有说服力。您说对吗! danny.wong发表于2014.2.5 ------------------------------分割线---------------------------- 本人附上一个魔方墙模拟器,大家可以尝试一下,LZ练了十几分钟就可以很迅速的找到啦~~~ 最强大脑天赋异禀郑才千3D眼秒破魔方墙找茬模拟器 v1 : https://www.doczj.com/doc/a08915209.html,/s/1jGh5D34

最强大脑解密系列2:晋级或淘汰与难度无关

《最强大脑》解密系列(2):晋级或淘汰与难度无关 ----记忆力训练网(https://www.doczj.com/doc/a08915209.html,)张海洋 《最强大脑》第一期节目播出后,让观众印象深刻的,“辨音美少女”黄华珠,一边弹钢琴、一边记88个数字;“X-女特工”赵越则盲眼惊险穿越88道激光栅栏。这两位的表演都精彩无比,梁冬、李永波、陶子三人所组成的评审团对她们的表现赞叹不已,一致支持她们过关晋级。然而,“冷面判官”Dr.魏却以难度不够高为理由,她们给一票否决了,这立刻激起了公愤。 其实,这两节目之所以没有晋级,真实原因与节目难度无关(事实上这两个节目的难度比其它两个更高),也与Dr.魏给出的理由无关,而是另有隐情。

为什么这两个精彩的节目竟然不能过关?到底是评审团感情用事,还是Dr.魏冷酷无情?要想了解这里面的真相,要想弄明白真正的晋级标准,那么,我们需要先了解两个基本情况: 第一个基本情况:节目是摊派给选手的,而不是选手自带的。 《最强大脑》跟以往“想挑战吗”、“芝麻开门”等挑战类节目不同,以往的节目,基本上都是选手带着自己精心准备好的节目去参加选拔的,如果这个节目不够精彩,是没有机会上台表演的。

然而,《最强大脑》里的节目,是节目组原本就准备好的(至少大部分节目是如此),然后再通过海选去找合适的人来进行训练、然后进行表演。而节目组所找的人,他们在相关表演节目上的功底未必是国内第一名的,但节目组还得考虑选手的表现能力等综合因素,毕竟这是个综艺节目,而不是专业领域的比赛。 《最强大脑》是引进德国版权的,节目形式跟德国的节目基本一致(或许有少量是新增加的),例如“超级找茬王”、“X-女特工”,以及我们尚忆教育陈明月接下来会表演的“记骰子”等节目,在国外的宣传片中都能看到。 许多人(评审团)可能会以为,这些选手都是天生具备常人所无法企及的天赋才能,所以才能做出如此令人惊叹的表演。然而,事实上,大部分选手都是在海选通过之后才开始进行训练的,训练时间也就一两个月。虽然他们原本有着深厚的功底,但他们能做的事情,普通人经过刻苦的训练,也是能做到的。他们的大脑,跟我们的大脑相比,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同。 评审团中的李永波教练,多次强调他希望看到的是选手的天赋,而不是后天的训练。然而,恰恰是依靠后天的训练(而不是依靠天赋),

最强大脑主持稿

《最强大脑公开课主持稿》 (1):我们的学习将在5秒中之后正式开始,来让我们一起倒数5个数,5、4、3、2、1、请举起您热情的双手掌声响起来。。。。 (2):来问候一下我们尊敬的各位家长、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晚上好!那我相信这个“好”还可以更好,为了让我们今天下午的学习有一个更加完美的开始,我决定再问候一次!当我向大家问候下午“好”的时候,希望您用一个整齐而又响亮的“好”来回答我,好吗? (3):我是主持人XX,欢迎大家来到我们最强大脑公开课现场!在此我谨代表主办方XX 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欢迎你们! (4):大家都知道,学习能给人带来乐趣、光彩和智慧!为了让大家在今天收获到更多的快乐和智慧,同时也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此我有两点小小的请求希望大家配合:1:请迅速掏出您的小手机将它调为静音或者关闭状态;2:在学习期间,请大家不要来回的走动或者说小话,以免影响旁边同学的学习;以上两点如能配合请再次掌声确认通过! (5):为了感谢在座的贵人对我们XX一直以来的支持,我们今天特意请到了中国顶尖级的脑力训练专家、同时也是中国第一位将记忆科学与教育学心理学充分解决的教育学者。那么他是谁呢?他就是超级记忆导师刘东旭老师。那接下来,请允许我隆重介绍一下今晚的主讲嘉宾刘东旭老师,请看大屏幕。。。(老师简介) 刘东旭 中国第一记忆力教育专家 右脑潜能开发培训师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家庭教育咨询师 企业思维管理高级顾问 十年专业从事右脑开发研和究与教学 曾被东北师范大学特聘“新生右脑开发”导师 在长春、北京、大连、合肥、无锡、广州、深圳、东莞等几十个城市的部分教育机构进行右脑学习力开发的巡回演讲已达上千场,获得了高度的认同欢迎。 (6):接下来请大家全体起立,将热情的双手举过头顶,用最最热烈的掌声有请谢老师隆重登场! (7):课程结束后: 把最热烈的掌声献给我们付出的谢华老师!孩子是我们家长的未来和希望!请在座的各位家长抓紧时间帮孩子把握这难得的机会!您也可以跟我们现场的指导老师做一个沟通和交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