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导论-第5章-计算机组成

计算机导论-第5章-计算机组成

计算机导论-第5章-计算机组成
计算机导论-第5章-计算机组成

Chapter 5 Computer Organization

Knowledge point:

5.1. three subsystems that make up a computer

5.2. functionality of each subsystem

5.3. memory addressing and calculating the number of bytes

5.4. addressing system for input/output devices.

5.5. the systems used to connect different components together.

Multiple-choice Questions

39. The ___ is a computer subsystem that performs operations on data.( Knowledge point 5.1)

a. CPU

b. memory

c. I/O hardware

d. none of the above

40. ____ is a stand-alone storage location that holds data temporarily. ( Knowledge point 5.1)

a. An ALU

b. A register

c. A control unit

d. A tape drive

41. ____ is a unit that can add two inputs. ( Knowledge point 5.2)

a. An ALU

b. A register

c. A control unit

d. A tape drive

42. A register in a CPU can hold ____.( Knowledge point 5.2)

a. data

b. instructions

c. program counter values

d.all of the above

43. A control unit with five wires can define up to ____ operations. ( Knowledge point 5.2)

a. 5

b. 10

c. 16

d. 32

44. A word is ____ bits. ( Knowledge point 5.3)

a. 8

b. 16

c. 32

d. any of the above

45. If the memory address space is 16 MB and the word size is 8 bits, then ____ bits are needed to access each word. ( Knowledge point 5.3)

a. 8

b. 16

c. 24

d.32

46. The data in ____ are erased if the computer is powered down. ( Knowledge point

5.5.3)

a. RAM

b. ROM

c. a tape drive

d. a CD-ROM

47. ____ is a memory type with capacitors that need to be refreshed periodically. ( Knowledge point 5.3)

a. SRAM

b. DRAM

c. ROM

d. all of the above

48. ____ is a memory type with traditional flip-flop gates to hold data. ( Knowledge point 5.3)

a. SRAM

b. DRAM

c. ROM

d. all of the above

49. There are ____ bytes in 16 terabytes. ( Knowledge point 5.3)

a.

b.

c.

d.

50. ____ can be programmed and erased using electronic impulses but can remain in

a computer during erasure. ( Knowledge point 5.3)

a. ROM

b. PROM

c. EPROM

d. EEPROM

51. ____ is a type of memory in which the user, not the manufacturer, stores

programs that cannot be overwritten. ( Knowledge point 5.3)

a. ROM

c. EPROM

d. EEPROM

52. CPU registers should have ____ speed memory. ( Knowledge point 5.3)

a. high

b. medium

c. low

d. any of the above

53. Main memory in a computer usually consists of large amounts of ____ speed

memory. ( Knowledge point 5.3)

a. high

b. medium

c. low

d. any of the above

54. The ____ memory contains a copy of a portion of main memory. ( Knowledge point 5.3)

a. CPU

b. cache

c. main

d. ROM

55. The ____ is nonstorage I/O device. ( Knowledge point 5.4)

a. keyword

b. monitor

c. printer

d. all of the above

56.A ____ is an optical storage device. ( Knowledge point 5.4)

a. CD-ROM

b. CD-R

c. CD-RM

d. all of the above

57. The ____ is a storage device in which the manufacturer writes information to the disc. ( Knowledge point 5.4)

a. CD-ROM

b. CD-R

c. CD-RM

d. all of the above

58. The ____ is a storage device in which the user can writes information only once

to the disc. ( Knowledge point 5.4)

a. CD-ROM

b. CD-R

c. CD-RM

d. all of the above

59. The ____ is a storage device that can undergo multiple writings and erasings. ( Knowledge point 5.4)

b. CD-R

c. CD-RM

d. all of the above

60. The smallest storage area on a magnetic disk that can be accessed at one time is

a ____.( Knowledge point 5.4)

a. track

b. sector

c. frame

d. head

61. For a magnetic disk, the ____ time is the time it takes for the read/write head to

move to the desired track where the data are stored. ( Knowledge point 5.4)

a. rotation

b. seek

c. transfer

d. location

62. Polycarbonate resin is used in ____ . ( Knowledge point 5.4)

a. CD-ROMs

b. CD-Rs

c. CD-RWs

d. all of the above

63. In a ____, a high-power laser beam simulates pits in an alloy of silver, indium,

antimony, and tellurium. ( Knowledge point 5.4)

a. CD-ROM

b. CD-R

c. CD-RM

d. all of the above

64. In a ____, a high-power laser beam simulates pits in the dye layer. ( Knowledge point 5.4)

a. CD-ROM

b. CD-R

c. CD-RM

d. all of the above

65. Which optical storage device has the highest capacity ? ( Knowledge point 5.4)

a. CD-ROM

b. CD-R

c. CD-RM

d. DVD

66. In a DVD, a ____ beam reads the disk. ( Knowledge point 5.4)

a. high-power laser

b. infrared

c. red laser

d. blue laser

67. A ____ bus connects the CPU and memory. ( Knowledge point 5.5)

a. data

b. address

c. control

d. all of the above

68. If the word size is 2 bytes, a data bus with ____ wires is needed. ( Knowledge point 5.5)

a. 2

b. 4

c. 8

d. 16

69. If the memory has words, the address bus needs to have ____ wires. ( Knowledge point 5.5)

a. 8

b. 16

c. 32

d. 64

70. A control bus with eight wires can define ____ operations. ( Knowledge point 5.5)

a. 8

b. 16

c. 256

d. 512

71. The ____ controller features a parallel interface and daisy-chained connection for

I/O devices. ( Knowledge point 5.5)

a. SCSI

b. Fire Wire

c. USB

d. IDE

72. The ____ controller is a serial device that connects slow devices such as the

keyboard and mouse to the computer. ( Knowledge point 5.5)

a. SCSI

b. Fire Wire

c. USB

d. IDE

73. The ____ controller is a high-speed serial interface that transfers data in packets. ( Knowledge point 5.5)

a. SCSI

b. Fire Wire

c. USB

d. IDE

74. The three steps in the running of a program on a computer are performed ____

in this specific order. ( Knowledge point 5.5)

a. fetch, execute, and decode

b. fetch, execute, and fetch

c. fetch, decode, and execute

d. decode, fetch, and execute

75. In the ____ method to synchronize the operation of the CPU with the I/O

device ,the I/O device informs the CPU when it is ready for data transfer.

( Knowledge point 5.5)

a. programmed I/O

b. interrupt-driven I/O

c. DMA

d. isolated I/O

76. In the ____ method to synchronize the operation of the CPU with the I/O device,

the CPU is idle until the I/O operation is finished. ( Knowledge point 5.5)

a. programmed I/O

b. interrupt-driven I/O

c. DMA

d. isolated I/O

77. In the ____ method to synchronize the operation of the CPU with the I/O device,

a large block of data can be passed from an I/O device to memory directly.

( Knowledge point 5.5)

a. programmed I/O

b. interrupt-driven I/O

c. DMA

d. isolated I/O

Review questions:

1. What are the three subsystems that make up a computer?(Knowledge point 5.1) Answer: the CPU, main memory, and the input/output (I/O) subsystem.

2. What are the parts of a CPU? (Knowledge point 5.1)

Answer: The CPU performs operations on data and has a ALU, a control unit, and a set of registers.

3. What‘s the function of the ALU? (Knowledge point 5.2)

Answer: The ALU performs arithmetic and logical operations.

Exercises:

78. A computer has 64MB of memory. Each word is 4 bytes. How many bits are needed to address each single word in memory? (Knowledge point 5.3)

Solution:

The memory address space is 64 MB, that is 2 raised to the power 26. The size of each word in bytes is 2 raised to the power 2. So we need 24(subtract 2 from 26) bits to address each single word in memory.

79. How many bytes of memory are needed to store a full screen of data if the screen is made of 24 lines with 80 characters in each line? The system uses ASCII code, with

each ASCII character store as a byte. (Knowledge point 5.3)

Solution:

The quantity of bytes in a full screen is 1920 (24*80) while the system uses ASCII code with each ASCII character store as a byte. So we need 1920 bytes of memory to store the full screen of data.

80. An imaginary computer has four data registers(R0 to R3), 1024 words in memory, and 16 different instructions(add, subtract, etc.). What is the minimum size of an instruction in bits if a typical instruction uses the following format: add 565 R2. (Knowledge point 5.5)

Solution:

The number of data registers in this computer is 4, that is 2 raised to the power 2. The number of words in this computer is 1024, that is 2 raised to the power 10. The number of instructions in this computer is 16, that is 2 raised to the power 4. So the minimum size of an instruction in bits is 16 (2+10+4) bits.

81. If the computer in Exercise 80 uses the same size of word for data and instructions. What is the size of each data register? (Knowledge point 5.5) Solution:

The size of an instruction in bits is 16. Data size is the same with that of an instruction. So 16 is the size of each data register.

82. What is the size of the instruction register of the computer in Exercise 80? (Knowledge point 5.5)

Solution:

The size of an instruction in bits is 16. So the size of the instruction register of the computer is also 16.

83. What is the size of the program counter of the computer in Exercise 80? (Knowledge point 5.5)

Solution:

The number of words in this computer is 1024, that is 2 raised to the power 10. So the size of the program counter of the computer is 10.

84. What is the size of the data bus in Exercise 80? (Knowledge point 5.5) Solution:

Data size of this computer in bits is 16. So the size of the data bus is 16.

85. What is the size of the address bus in Exercise 80? (Knowledge point 5.5) Solution:

The number of words in this computer is 1024, that is 2 raised to the power 10. So the the size of the address bus is 10.

86. What is the minimum size of the control bus in Exercise 80? (Knowledge point

5.5)

Solution:

There are 2 control actions(read and write to memory) at most. So the minimum size of the control bus is 1.

87. A computer uses isolated I/O addressing. Memory has 1024 words. If each controller has 16 registers, how many controllers can be accessed by this computer? (Knowledge point 5.4)

Solution:

Memory has 1024 words. So the address space is 1024. Each controller has 16 registers. Then we get 64 (divide 16 by 1024)controllers which can be accessed by this computer.

88. A computer uses memory-mapped I/O addressing. The address bus uses 10 lines. If memory is made of 1000 words, how many four-register controllers can be accessed by this computer? (Knowledge point 5.4)

Solution:

The address bus uses 10 lines. So, the address space is 1024(2 raised to the power 10). The memory is made of 1000 words and each controller has four registers. Then we get (1024-1000)/4 = 6 four-register controllers which can be accessed by this computer.

计算机导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导论期末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80分) 1、客机、火车订票系统属于 C 。 A、科学计算方面的计算机应用 B、数据处理方面的计算机应用 C、过程控制方面的计算机应用 D、人工智能方面的计算机应用 2、按照计算机用途分类,可将计算机分为 D 。 A、通用计算机、个人计算机 B、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 C、数字计算机、混合计算机 D、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 3、下列数中最大的数就是。 A、(1000101)2 B、(107)8 C、(73)10 D、(4B)16 4、已知:3×4=10,则5×6= D 。 A、24 B、26 C、30 D、36 5、假设某计算机的字长为8位,则十进制数(+67)10的反码表示为。 A、01000011 B、00111100 C、00111101 D、10111100 6、假设某计算机的字长为8位,则十进制数(-75)10的补码表示为。 A、01001011 B、11001011 C、10110100 D、10110101 7、已知:“B”的ASCII码值就是66,则码值为1000100的字符为。 A、“C” B、“D” C、“E” D、“F” 8、在计算机系统内部,汉字的表示方法就是采用。 A、ASCII码 B、机内码 C、国标码 D、区位码 9、汉字“办”的区位码就是1676,其国标码就是。 A、1676H B、4908H C、306CH D、3108H 10、一个汉字字形采用点阵时,其字形码要占72B。 A、16×16 B、24×24 C、32×32 D、48×48 11、在逻辑运算中有Y=A+B,则表示逻辑变量A与B进行 B 。 A、与运算 B、或运算 C、非运算 D、与非运算 12、通常所说的CPU包括 C 。 A、运算器 B、控制器 C、运算器与控制器 D、运算器、控制器与内存 13、计算机的内存储器比外存储器 B 。 A、更便宜 B、存储速度快 C、存储容量大 D、虽贵但能存储更多信息 14、外部设备就是指。 A、输入设备与输出设备 B、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主存储器 C、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与存储器 D、输入设备、输出设备、辅助存储器 15、计算机工作时,内存储器用来存储 B 。 A、程序与指令 B、程序与数据 C、数据与信号 D、ASCII码与汉字编码 16.MIPS常用来描述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其含义就是。 A、每秒钟执行百万条指令 B、每分钟执行百万条指令

计算机导论试题与答案

《计算机导论》试题和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计算机领域中采用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来表示数值。。 2. 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两大特征是“程序存储”和“______”。 3. 美国标准信息交换代码,简称ASCII码,它是____位二进制编码,因此,它可以表示 ____种字符。 4. 计算机中采用的基本逻辑电路主意有各种______及______。 5. 用_________语言编写的程序可由计算机直接执行。 6. 串口按信息传送格式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7. 计算机的主存储器存储直接与__交换的信息,辅助存储器存放当前不立即使用的信息。 8. 堆栈是指用作数据暂存的一组寄存器或一片存储区,它的工作方式称为______。 9. 由寻址方式形成的操作数的真正存放地址,称为操作数的______。 10. 计算机网络按距离可分为______和______。 11. 设备管理中的设备是指计算机系统的_____、_____和_____。 12. 操作系统按功能特征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13. 高级语言的基本元素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五大类。 14. 从根算起,树可以分为多个层次,树的_____称为树的深度。 15. _____是数据组织形式,反映数据之间的关系,但不涉及数据的具体内容。 16. 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中,每个元素需存储两部分信息:一部分是元素本身的信息,称之“_____”;另一部分则是该元素的直接后继元素的存储位置,称之“_____”。 17. 栈是限定在_____进行插入和删除运算的线性表,其表尾称为_____,表头称为_____。 18. 用编译方法在计算机上执行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可分为两个阶段: _____和_____。

计算机导论试卷第1章 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习题 一、选择题 1.世界上第一台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于( )。 A、1950年 B、1945年 C、1946年 D、1948年 2.与二进制数(10111.101)2等值的十进制数是( )。 A、23.625 B、23.5 C、39.5 D、39.625 3.与十进制数(101.1)10等值的二进制数是( )。 A、5.5 B、110010.00011 C、11000101.0011 D、1100101.000110011… 4.与十六进制数(1AE.5D)16等值的八进制数是( )。 A、(647.272)8 B、(565.727)8 C、(656.272)8 14 160 16 2 ‘ D、(656.235)8 5.与二进制数(1111111111)2等值的十六进制数是( )。 A、FF3H B、3FFH C、210-1 D、1777O 6. 在PC机中,1MB准确等于( )。 A、1000×1000KB B、1024×1024KB C、1024×1024B D、1000×1000B 7.已知真值X= 11101010,则其补码[X]补等于( )。 A、00010110 B、01101010 C、10010110 D、0010110 8.已知机器数[X]反=11111111,则其真值X为( )。 A、00000000 B、+0000000 C、10000000 D、-0000000 9.已知[X]原=10011110,则其对应的[X]补为( )。 A、01100010 B、11100001 C、-0011110 D、11100010 10.已知A =01011101,B =11101010,则A○+B为( )。 A、10110111 B、01001000 C、11111111 D、10100010 11.1MB等于( )字节? A、10K B、100K C、1024K D、10000K 12.把十进制数215转换成二进制数,结果为( )。 A、10010110 B、11011001 C、11101001 D、11010111 13.ASCII是( )。 A、条形码 B、二~十进制编码 C、二进制码 D、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 14.已知3×4=10,则5×6=( )。 A、24 B、26 C、30 D、36 15.已知“B”的ASCII码值是66,则码值为1000100的字符为( )。 A、“C” B、“D” C、“E” D、“F” 16.一个汉字字形采用( )点阵时,其字形码要占72B。 A、16×16 B、24×24 C、32×32 D、48×48 17.已知内存条的容量为16MB,则其对应的地址寄存器最少应有( )。 A、8位 B、16位 C、24位 D、36位 18.MIPS是表示计算机运行速度的一种单位,其含义是( )。

计算机导论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导论》试卷1 注意事项:1)本试卷适用于计算机相关专业本科学生使用。 2)本试卷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分×70 =70分) 1、目前,计算机系统中处理的信息是。 A)数字信号B)模拟信号 C)无线电信号D)声音信号 2、在下列叙述中,最能准确地反映计算机主要功能的是。 A)计算机可以代替人的脑力劳动 B)计算机可以实现高速度的运算 C)计算机是一种能处理信息的机器 D)计算机可以存储大量信息 3、与二进制数(1100001)2等价的八进制、十进制数分别为。 A)(157)8(97)10B)(141)8(85)10 C)(141)8(97)10D)(131)8(98)10 4、关于随机存储器RAM,不具备的特点是。 A)RAM中的信息可读可写 B)RAM是一种半导体存储器 C)RAM中的信息不能长期保存 D)RAM用来存放计算机本身的监控程序 5、ASCII码值由小到大的一般顺序是。 A)特殊符号、控制符、数字、大写字母、小写字母 B)控制符、特殊符号、数字、大写字母、小写字母 C)大写字母、小写字母、数字、特殊符号、控制符 D)数字、特殊符号、控制符、小写字母、大写字母 6、扩展名为COM类文件为。 A)命令解释文件B)C语言源程序文件 C)目标代码文件D)系统配置文件 7、在计算机应用中,“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英文缩写是。 A)CAD B)CAM C)CAE D)CAT 8、编译型高级语言源程序可以。 A)由计算机直接执行B)经汇编后执行 C)边解释边执行D)经编译、连接后执行 9、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应包括。

A)主机、键盘、显示器B)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C)计算机外设D)主机、外设 10、显示器最重要的指标是。 A)屏幕大小B)分辨率 C)显示速度D)制造商 11、批处理操作系统是一个操作系统。 A)交互式B)分时 C)非交互式D)网络式 12、把高级语言的源程序变为目标程序要经过。 A)汇编B)编译 C)编辑D)解释 13、微机的性能指标中的内部存储器的容量是指。 A)RAM的容量B)ROM的容量 C)硬盘的容量D)RAM和ROM的容量 14、现代计算机之所以能自动连续进行数据处理,主要因为。 A)采用了开关电路B)半导体器件 C)具有存储程序的功能D)采用了二进制 15、CPU执行计算机指令时使用进行运算。 A)二进制B)八进制 C)十进制D)十六进制 16、现代计算一般都是。 A)模拟计算机B)微型计算机 C)网络计算机D)电子数字计算机 17、存储器容量是1KB,实际包含字节。 A)1000 B)1024 C)1024G D)1000M 18、计算机病毒是一种。 A)特殊的计算机部件B)特殊的生物病毒 C)游戏软件D)人为编制的特殊的计算机程序 19、计算机一旦断电后中的信息会丢失。 A)硬盘B)软盘 C)RAM D)ROM 20、系统软件中最重要的是 A)操作系统B)语言处理程序 C)工具软件D)数据库管理系统 21、总线是连接计算机各部分的一镞公共信号线,它是计算机中传送信息的公共通道,总线是由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组成,其中地址总线是_ 在微机各部分之间传送的线路。

计算机导论试题与答案[技巧]

计算机导论试题与答案[技巧] 计算机导论试题与答案 《计算机导论》试题和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计算机领域中采用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来表示数值。。 2. 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两大特征是“程序存储”和“______”。 3. 美国标准信息交换代码,简称ASCII码,它是____位二进制编码,因此,它可以表示 ____种字符。 4. 计算机中采用的基本逻辑电路主意有各种______及______。 5. 用_________语言编写的程序可由计算机直接执行。 6. 串口按信息传送格式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7. 计算机的主存储器存储直接与,,交换的信息,辅助存储器存放当前不立即使用的信息。 8. 堆栈是指用作数据暂存的一组寄存器或一片存储区,它的工作方式称为 ______。 9. 由寻址方式形成的操作数的真正存放地址,称为操作数的 ______。 10. 计算机网络按距离可分为______和______。 11. 设备管理中的设备是指计算机系统的_____、_____和_____。 12. 操作系统按功能特征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13. 高级语言的基本元素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五大类。 14. 从根算起,树可以分为多个层次,树的_____称为树的深度。

15. _____是数据组织形式,反映数据之间的关系,但不涉及数据的具体内容。 16. 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中,每个元素需存储两部分信息:一部分是元素本身的信息,称之“_____”;另一部分则是该元素的直接后继元素的存储位置,称之“_____”。 17. 栈是限定在_____进行插入和删除运算的线性表,其表尾称为_____,表头称为_____。 18. 用编译方法在计算机上执行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可分为两个阶段: _____和_____。 19. 从资源管理的角度,操作系统要实现对计算机系统的四类资源管理,即 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20. 处理机管理程序中,作业调度程序的管理对象是______,进程调度和交通控制程序管理的对象是______。 二、判断题(如果错误请说明理由,每题1.5分,共15分): 1( 全加器只能实现一位二进制数相加。( ) 2( 将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 ( ) 3( 将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的补码: ( ) 4( 兼容机和原装机的软件是不兼容的。( ) 5( 并行性是指在同一时刻或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完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相同或不同的工作,只要在时间上互相重叠都存在并行性。( ) 6( 计算机的硬、软件之间有固定不变的分界面。( ) 7( 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的链表中的最后一个结点的指针域置为“空”,则此链表称为空表。( ) 8( 对于程序中的错误,编译程序都能有效的进行诊断和处理。( )

计算机导论复习题选择部分剖析

计算机导论习题 第一章 1. 现在的计算机是基于()模型 A布莱尼茨B冯诺伊曼C帕斯卡D查尔斯巴比奇 2. 在计算机中,()子系统储存数据和程序。 A 算术逻辑单元 B 输出输入 C 存储器 D 控制单元 3. 在计算机中,()子系统执行计算和逻辑运算。 A 算术逻辑单元 B 输入输出 C 存储器 D 控制单元 4 在计算机中,()子系统接收数据和程序并将运算结果传给输出设备。 A 算术逻辑单元 B 输入输出 C 存储器 D 控制单元 5 在计算机中,()子系统是其它子系统的管理者。 A 只有数据 B 输入输出 C 存储器 D 控制单元 6 问题分析的步骤解决被称为()。 A 硬件 B 操作系统 C 计算机语言 D 算法 7 根据冯洛伊曼型,()被存在存储器中。 A 只有数据 B 只有程序 C 数据和程序 D 以上不都是 8. F0RTRAN口COBO是()的例子。 A 硬件 B 操作系统 C 计算机语言 D 算法 9. 在17 世纪能执行加法和减法运算的计算机器是()。 A Pascaline B Jacquard loom C Analytical Engline D Babbage machine 10 在计算机语言中,()是告诉计算机如何处理数据的一系列指令。

A 、操作系统 B 算法 C 数据处理器 D 程序 11 ()是以结构化的形式来设计和编写程序。 A 软件工程 B 硬件工程 C 算法开发d 教育体系 12 第一台特殊用途的电子计算机被称为()。 A Pascal B Pascaline C ABC D EDVAC 13 第一代基于冯诺伊曼模型的计算机中有一个被称为()。 A Pascal B Pascaline C ABC D EDVAC 14 第一台使用存储和编程的计算机器被称为()。 A the Madeline B EDVA C Cthe babbage machine D the Jacquard loom 15 ()将程序设计任务从计算机运算任务中分离出来。 A 算法 B 数据处理器 C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D 操作系统 第二章 1、十进制数字系统中的底是___。 a.2 b.8 c.10 d.16 2、二进制数字系统中的底是___。 a.2 b.8 c.10 d.16 3、八进制数字系统中的底是___。 a.2 b.8 d.16 c.10 4、十六进制数字系统中的底是

(精选)《计算机导论》期末考试试题_模拟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导论》期末考试试题模拟试题及 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计算机领域中采用_____二进制____、___8______、或____16_____来表示数值。。 2. 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两大特征是“程序存储”和“_采用二进制_____”。 3. 美国标准信息交换代码,简称ASCII码,它是__7__位二进制编码,因此,它可以表示_128___种字符。 4. 计算机中采用的基本逻辑电路主意有各种______门电路及触发器______。 5. 用___机器______语言编写的程序可由计算机直接执行。 6. 串口按信息传送格式可分为___串行接口并行接口_____。 7. 计算机的主存储器存储直接与_CPU_交换的信息,辅助存储器存放当前不立即使用的信息。 8. 堆栈是指用作数据暂存的一组寄存器或一片存储区,它的工作方式称为______。 9. 由寻址方式形成的操作数的真正存放地址,称为操作数的__有效地址____。 10. 计算机网络按距离可分为_局域网广域网____。 11. 设备管理中的设备是指计算机系统的___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外存储器__。 12. 操作系统按功能特征可分为__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实时系统 _。 13. 高级语言的基本元素可以分为__数逻辑值名字标号字符串____等五大类。 14. 从根算起,树可以分为多个层次,树的__最大层次___称为树的深度。 15. ___数据结构__是数据组织形式,反映数据之间的关系,但不涉及数据的具体内容。

16. 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中,每个元素需存储两部分信息:一部分是元素本身的信息,称之“_____”;另一部分则是该元素的直接后继元素的存储位置,称之“_____”。

8619计算机导论试题 答案

试卷代号:8619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本科补修课程考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导论》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1280×1024 2、后进先出 3、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输入输出设备管理文件管理 4、条件格式 5、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 6、冗余压缩法(或无损压缩法/熵编码)熵压缩法(或有损压缩法) 7、实体安全网络安全应用安全管理安全 8、有线信道无线信道 9、及格 10、最低的耦合度,即不同的模块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弱模块的层次不能过深,一般应尽量控制在7层以内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C 2、 A 3、A 4、C 5、D 6、D 7、 D 8、A 9、C 10、 D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RISC、CISC 答:精简指令集计算机(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 复杂指令集计算机(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 2、分时操作系统:所谓分时是指多个用户终端共享使用一台计算机,即把计算机系统的CPU时间分割成一个个小的时间段(称其为一个时间片),从而将CPU的工作时间分别提供给各个用户终端。分时操作系统设计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对用户响应的及时性。它

一般适用于带有多个终端的小型机。 3、SQL:SQL是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词组的缩写,含义为“结构化查询语言”,它包括数据的定义、操纵、查询和控制四个方面的功能,是一种功能齐全的数据库语言。 4、结构化方法:就是强调结构的合理性以及所开发的软件的结构的合理性。由此提出了一组提高软件结构合理性的准则。 四、问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答:1、数据传送类指令2、数据处理类指令3、程序控制类指令4、输入输出类指令5、硬件控制类指令 2、答案略。 3、答:图形一般指用计算机绘制的画面,如直线、圆、圆弧、任意曲线和图表等;图像则是指由输入设备捕捉的实际场景画面或以数字化形式存储的任意画面。 图像都是由一些排成行列的像素组成的,一般数据量都较大。而图形文件中只记录生成图的算法和图上的某些特征点,也称矢量图。相对于位图的大数据量来说,它占用的存储空间较小。 4、答:电子商务的系统框架构成:Internet:将计算机联网;域名服务器:用来进行域名地址和IP地址之间的转换;电子商务服务器:提供网上产品目录管理、网上电子交易安全监控、网上订货、电子收款机、银行支付网关等功能;电子商务应用服务器:提供供货链管理、网上市场、网上广告、网上零售、有偿服务、网上银行等功能;数据库服务器:提供对大量数据进行有效的存储、组织、管理、查询、检索等功能;支付网关:银行和金融系统和Internet的接口;认证机构:负责确认进行电子商务交易双方的身份、信誉度的权威性机构;电子商务客户机:顾客使用的终端机。

《计算机导论》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1

计算机导论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采用晶体管作为电子元器件的计算机属于()。 A. 第一代计算机 B. 第二代计算机 C. 第三代计算机 D. 第四代计算机 2.冯诺伊曼的主要贡献是( )。 A. 发明了微型计算机 B. 提出了存储程序概念 C. 设计了第一台计算机 D. 设计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3.计算机中,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进行()。 A.逻辑运算 B.算术运算 C.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D.复杂方程的求解 4.计算机病毒是一种()。 A.特殊的计算机部件 B.特殊的生物病毒 C.游戏软件 D.人为编制的特殊的计算机程序 5.随机存储器简称为( )。 A.CMOS B. RAM C. XMS D. ROM 6.计算机一旦断电后( )中的信息会丢失。 A. 硬盘 B. 软盘 C. RAM D. ROM 7.CPU指的是计算机的( )部分。 A. 运算器 B. 控制器 C. 运算器和控制器 D. 运算器、控制器和内存 8.系统软件中最重要的是( )。 A. 操作系统 B. 语言处理程序 C. 工具软件 D. 数据库管理系统 9.编译程序和解释程序都是( )。 A. 目标程序 B. 语言编辑程序 C. 语言连接程序 D. 语言处理程序 精品文档,欢迎下载

10.硬盘存储器的特点是()。 A.由于全封闭,耐震性好,不易损坏 B.耐震性差,搬运时注意保护 C.没有易碎件,在搬运时不像显示器那样要注意保护 D.不用时应套入纸套,防止灰尘进入 11.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激光打印机是击打式打印机 B.击打式打印机价格最低 C.喷墨打印机不可以打印彩色效果 D.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可用每秒执行指令的条数来表示 12.Windows2000是一个()操作系统。 A.单用户单任务 B.单用户多任务 C.多用户多任务 D.多用户单任务 13.WINDOWS 2000的“回收站”是( ) A.内存中的一块区域 B.硬盘上的一块区域 C.软盘上的一块区域 D.高速缓存上的一块区域 14.计算机网络的特点是( )。 A.运算速度快 B.精度高 C.资源共享 D.内存容量大 15.下列选项中( )是调制解调器的作用 A.将计算机信号转变为音频信号 B.将音频信号转变为计算机信号 C.预防病毒进入系统 D.计算机信号与音频信号相互转换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从计算机的发展过程来看,大致可分为那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 显示器的分辨率与视频卡的关系是什么? 3.简述OSI模型中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各起什么作用。 精品文档,欢迎下载

计算机导论第一章测试题

Test Bank—Chapter One (Data Representation)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s 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Boolean operations produces the output 1 for the fewest number of input patterns? A. AND B. OR C. XOR ANSWER: A 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describes the NOR operation? A. An XOR followed by a NOT B. An OR followed by a NOT C. A NOT followed by a NOT C. An AND followed by a NOT ANSWER: B 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bit patterns cannot be expressed in hexadecimal notation? A. 11111111 B. 1001 C. 110011 D. 100000000001 ANSWER: C 4.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binary representation of 4 5/8? A. 100.11 B. 10.011 C. 110.101 D. 100.101 ANSWER: D 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bit patterns represents the value 5 in two’s complement notation? A. 00011010 B. 11111011 C. 00000101 D. 11111011 ANSWER: C 6. Which of the following bit patterns represents the value -5 in two’s complement notation? A. 00011010 B. 11111011 C. 00000101 D. 11111011 ANSWER: D 7. In which of the following addition prob lems (using two’s complement notation) does an overflow error occur? A. 0011 B. 0100 C. 1100 + 1010 + 0100 + 1100 ANSWER: B 8. Which of the following representations in two’s complement notation represents the largest value? A. 00000010 B. 11111111 C. 00000001 D. 11111110 ANSWER: A

计算机导论第一章课后练习答案

1.1节 1. 上面的两个输入中有且只有一个必须为1,且最下面的输入必须为1。 2. 下面的输入1被NOT门取反为0,使得AND门的输出变为0。因此,OR门的2个输入均为0(记 住,触发器上面的输入保持为0),因此OR门的输出变成0。这就意味着,当触发器下面的输入变回0,AND门的输出仍将保持0。 3. 上面的OR门的输出将变为1,使得上面的NOT门得到一个输出0。这会使得下面的OR门得到 一个输出0,并使得下面的NOT门得到一个输出1。这个1被看作是触发器的输出,同时反馈给了上面的OR门,这时,它将该门的输出保持为1,即使在触发器的输入已经变回0。 4. 当时钟为0时,触发器将屏蔽掉电路的输入值。当时钟为1时,触发器将响应电路的输入值。 5. a. 整个电路等同于单个XOR门。 b. 这个电路也等同于单个XOR门。 6. a. 6AF2 b. E85517 c. 48 7. a. 01011111110110010111 b. 0110000100001010 c. 1010101111001101 d. 0000000100000000 1.2节 1. 在第一种情况下,地址为6的存储单元最后结果为值5。在第二种情况下,它的最后结果值为8。 2. 在步骤1当新值写入3号存储单元时,该单元的原始值被擦去了。因此,步骤2并没有将3号存 储单元中原始值存入2号存储单元中。结果是:两个存储单元最后的值都是最初2号存储单元中的值。正确的步骤如下: 步骤1,将2号存储单元中的内容移到1号存储单元。 步骤2,将3号存储单元中的内容移到2号存储单元。 步骤3,将1号存储单元中的内容移到3号存储单元。 3. 32768位。 1.3节 1. 有较快的数据检索速度以及较高的传输速率。 2. 这里要记住的一点是,与计算机内部运作速度相比较,机械动作的缓慢表明:我们应该把必 须移动读/写磁头的次数减到最少。如果我们要在写满磁盘的一面后再开始下一面,那么当我们在写满一个道时都必须移动一次读/写磁头。因此磁头移动的次数就大约等于磁盘两个盘面所有道的总和。不过,如果我们通过电子方式在磁盘表面之间切换读/写磁头,我们就只需要在每个柱面写满时才移动一次读/写磁头了。 3. 在这个应用中,必须从海量存储系统中随机地检索信息,而对于CD和DVD等设备中使用的螺 旋系统,这种方法是很耗时的。(而且,现在的技术还无法使CD和DVD设备中的某部分数据进行更新。) 4. 存储空间是以物理扇区为单元分配的(事实上,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以扇区组为单元)。如果最 后一个物理扇区没有被写满,可以再填加新的文本,而不需要增加此文档的存储空间。如果最后一个物理扇区已经被写满,那么无论要给该文档填加什么内容,都需要分配额外的物理扇区。 5. 闪存驱动器不需要物理运动,因此所需要的响应时间比较短,而且不会有物理损耗。 6. 缓冲区是一个临时的数据存储区域,通常用作解决数据源与最终目的地不一致性的手段。1.4节

(完整word版)计算机导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西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计算机导论(90分钟)试题 2012年7月 一、选择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 1. 用一个字节表示无符号整数,其最大值是十进制数()。 A. 256 B. 255 C. 127 D. 128 2.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包括()。 A. 运算器、控制器和存储器 B. 主机和应用程序 C. 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D. 主机和外部设备 3. 微机中的CPU是指()。 A. 内存和运算器 B. 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C. 存储器和控制器 D. 控制器和运算器 4. 计算机的性能主要取决于()。 A. 字长、运算速度和内存容量 B. 磁盘容量和打印机质量 C. 操作系统和外部设备 D. 机器价格和所配置的操作系统 5. 磁盘上的磁道是()。 A. 一组记录密度不同的同心圆 B. 一组记录密度相同的同心圆 C. 一组记录密度不同的阿基米德螺旋线 D. 一组记录密度相同的阿基米德螺旋线 6. 下列E–mail地址正确的是()。 A. wangfang/https://www.doczj.com/doc/a08733867.html, B. https://www.doczj.com/doc/a08733867.html, C. wangfang#https://www.doczj.com/doc/a08733867.html, D. wangfang@https://www.doczj.com/doc/a08733867.html, 7. UNIX操作系统是一种()。 A. 单用户单任务操作系统 B. 实时操作系统 C. 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 D. 单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 8. 下列四项中,不属于计算机病毒特征的是()。 A. 潜伏性 B. 免疫性 C. 传染性 D. 激发性 9. 电子计算机主存内的ROM是指()。 A. 不能改变其内的数据 B. 只能读出数据,不能写入数据 C. 通常用来存储系统程序 D. 以上都是

2016年计算机导论修订第二版课后练习答案【最新精选】

第一章 一、简答题1、什么是计算机计算机系统是一种能够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高速的对数据进行输入、处理、输出和存储的系统。一个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 2、解释冯·诺依曼所提出的“存储程序”概念。把程序和数据都以二进制的形式同意存放在存储器中由机器自动执行。不同的程序解决不同的问题实现了计算机通用计算的功能 3、计算机有哪些主要的特点运算速度快`精度高计算机的字长越长其精度越高现在世界上最快的计算机每秒可以运算几十万次以上。一般计算机可以有市纪委甚至几十位二进制有效数字计算精度可由千分之几到百万分之几是任何计算工具所望尘莫及的。具有逻辑判断和记忆能力计算机有准确的逻辑判断能力和高超的记忆能力。能够进行各种逻辑判断并根据判断的结果自动决定下一步应该执行的指令。高度的自动化和灵活性计算机采取存储程序方式工作即把编号的程序输入计算机机器便可依次逐条执行这就使计算机实现了高度的自动化和灵活性。 4、计算机有哪些主要的用途1科学计算2数据处理(3) 实时控制4人工智能5计算机辅助工程和辅助教育6娱乐和游戏 5、计算机发展中各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第一代计算机特征是采用电子管作为主要元器件第二代计算机特征是采用晶体管作为主要器件第三代计算机特征是半导体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第四代计算机特征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6信息化社会的主要特点是什么1·建立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2·采用现金的信息技术3·建立广泛的信息产业4·拥有高素质的信息人才5·构建良好的信息环境7、信息化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素质和知识结构有哪些要求在信息化社会中所需要的计算机人才是多方位的不仅需要研究型、设计型的人才而且需要应用型的人才不仅需要开发型人才而且需要维护型、服务型、操作型的人才。要求计算机人才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并对于新技术的发展具有良好的适应性。8、说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知识体系及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的含义。9计算机科学的研究范畴主要包括哪些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研究范畴主要包括计算机理论、硬件、软件、网络及其应用等。二、选择题 1 计算机是接受命令处理输入以及产生【数据】的系统 2 冯·诺依曼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存储程序概念】3 共科学研究军事和大型组织用的高速大容量计算机是【巨型计算机】4 计算机硬件由5个基本部分组成下面【总线】不属于这5个基本组成部分 5 其内容在电源断掉以后就消失又被暂时存储器的条件是【内存储器】6 拥有高度结构化和组织化的数据文件被称为【数据库】7 计算机系统必须具备的两部分是【硬件和软件】8 计算机处理的5个要素是【输入输出处理打印和存储】9 信息系统的作用是【存储信息检索信息辅助人们进行统计分析和决策】10 目前由于【Inteinet】的迅猛发展加快了社会信息化的进程。11 Internet的核心功能是实现【全球信息共享】12 信息高速公路是指【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第二章

计算机导论及答案

试卷代号: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2008学年度补修课 《计算机导论》试题 2008年月题号一二三总分 成绩 得分评卷人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两大特征是_程序存储__和__采用二进制_。 2.信息的主要特性有_普遍性__、___依附性__ 、_____传递性__ 、___ 共享性__ 、_可处理性__ 和价值相对性。 3.常用的应用软件中,办公类的有字处理软件、____表处理软件__ __ __、__演示文档__,此外还有数据库管理软件。 4.数据处理的中心是数据管理,它包括数据组织、分类_ 、编 码_、存储、检索和维护。 5.接入因特网的主要方式有拨号进入、宽带接入_、__局域网/校园网 接入____。 6.计算机语言可分为三种____机器语言_、_汇编语言_ _、_高级语言_。得分评卷人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局域网的物理布局称为( D )。 A.连接 B. 接口 C.网桥 D. 拓扑2.自从局域网出现后,大型计算机( C )。

A.越来越不流行 B. 更加流行 C.不受影响 D.消失了3.因特网上的计算机必须( D )。 A. 是同一种类型 B. 能够与本国的因特网服务器相连 C. 连接到同轴电缆连接器 D. 使用相同的协议 4.您可以通过( D )与因特网连接。 A. 直接访问 B. 拨号IP C.与因特网连接的LAN D.以上都对5.如果某人的电子邮件地址是sue cit@hud.gov.us.您可能会设想她工作( A )。 A.为美国政府 B. 在水下 C. 在冻原上的一个边远村庄 D.无法辨别地址 6.关于万维网,服务器是( A) A. 信息实际存储的地方 B. 让您访问信息的软件 C.您所检索的文档 D.运行因特网的网络 7.如果在Web上的某个文档包含文本、图形和声音,该文档是用( B )创建的。 A.客户机 B. HTML C.URL D.HTTP 8.在计算机中.存储容量为2MB,指的是( B )。 A.1024×1024×2个字 B.1024×1024×2个字节 C.1000×1000×2个字 D.1000×1000×2个字节9.把计算机中的信息传达到软盘上,称为( C )。 A.复制 B.读盘 C. 写盘 D.输入 10.计算机唯一能够直接识别和处理的语言( A )。 A.机器语言 B.汇编语言 C.高级语言 D.甚高级语言 11.将十进制数28.25转换成二进制数是( B )。 A.00101000.25 B.00011100.01 C. 01011100.125 D. 00001110.5 12. 下列属于总线标准的是(C )。 A. BUS C. IDE C. USB D. EIDE 13.硬盘存储器的特点是( B )。 A. 由于全封闭,耐震性好,不易损坏 B. 耐震性差,搬运时注意保护 C. 没有易碎件,在搬运时不像显示器那样要注意保护 D. 不用时应套入纸套,防止灰尘进入 14.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D )。 2

计算机导论答案

第一章 一、简答题 1.什么是计算机? 答: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按照实现存储的程序,自动高速地对数据进行输入、处理、输出和存储的系统。 2.解释冯诺依曼所提出的“存储程序”概念。 答:把计算机程序与数据一起存储在计算机中,从而可以方便地返回前面的指令或反复执行。 3.计算机有那些主要的特点? 答:(1)运算速度快,(2)运算精度高,(3)具有记忆能力,(4)具有逻辑判断能力,(5)存储程序。 4.计算机有哪些主要用途? 答:(1)科学计算,(2)数据处理,(3)实时控制,(4)人工智能,(5)计算机辅助工程和辅助教育,(6)娱乐与游戏 二、选择题 1c,2b,3d,4c,5c,6c,7b,8c,9d, 10b, 11b, 12c 第二章 一、简答题 1.什么是数制?采用位权表示法的数据具有哪3个特点? 答:按进位的原则进行计数称为进位计数制,简称数制。 特点:(1)数字的总个数等于基数;(2)最大的数字比基数小1;(3)每个数字都要乘以基数的幂次,该幂次由每个数字所在的位置决定; 4.将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 (6)10=(110)2;(12)10=(1100)2;(286)10=(100011110)2;(1024)10=(10000000000)2;(0.25)10=(0.01)2;(7.125)10=(111.001)2;(2.625)10=(10.101)2; 6.将下列各数用权位法展开 (5678.123)10=5×103+6×102+7×101+8×100+1×10-1+2×10-2+3×10-3 (321.8)10=3×102+2×101+1×100+8×10-1 (1100.0101)2=1×23+1×22+0×21+0×20+0×2-1+1×2-2+0×2-3+1×2-4 (100111.0001)2=1×25+0×24+0×23+1×22+1×21+1×20+0×2-1+0×2-2+0×2-3+1×2-4 7.将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 (1010)2=(10)10;(110111)2=(55)10;(10011101)2=(157)10;(0.101)2=(0.625)10;(0.0101)2=(0.3125)10;(0.1101)2=(0.8125)10;(10.01)2=(2.25)10;(1010.001)2=(10.125)10; 10.将二进制转换为八进制数 (10011011.0011011)2=(233.154)8=(9B.36)16; (1010101010.0011001)2=(1252.144)8=(2AA.32)16; 12.什么是原码、补码、反码 答:原码:用符号位和数值表示带符号数,正数的符号位用“0”表示,负数的符号位用“1”表示,数值部分用二进制形式表示。 反码:正数的反码与原码相同;负数的反码为该数的原码除符号位外各位取反。

计算机导论题库及答案

第1章 一、单项选择题 1、电子计算机主要是以(B)划分第几代的。 A.集成电路B.电子元件C.电子管D.晶体管 2.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C)年诞生的。 A.1940B.1945C.1946D.1950 3. 第四代计算机是采用(C)制造的。 A.晶体管B.电子管C.大、超大规模集成电路D.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4.下列四种叙述中,有错误的一种是(D )。 A. 以科学技术领域中的问题为主的数值计算称为科学计算 B.计算机应用可分为数值应用和非数值应用两类 C.计算机各部件之间有两股信息流,即数据流和控制流 D.对信息即各种形式的数据的收集、储存、加工与传输等活动的总称为实时控制5.(A)对信息化的态度是正确的。 A. 每个人都有责任推动社会的信息化 B.信息化是信息技术有关的专业技术人员的事情 C. 信息化是信息产业部门的事情 D.在全社会都已信息化后,我们再了解信息技术不迟 6.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定义,信息技术领域中“信息”与“数据”的关系是(C )。 A.信息包含数据 B.信息是数据的载体 C.信息是指对人有用的数据 D.信息仅指加工后的数值数据 7.下列不属于信息技术的是(A)。 A.信息的估价与出售B.信息的通信与存储 C.信息的获取与识别D.信息的控制与显示 8.计算机硬件的五大基本构件包括: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B)。 A.显示器 B.控制器 C.磁盘驱动器 D.鼠标器 9.目前正在研制的新型计算机,步包括(C )。 A.量子计算机 B. 光子计算机 C.离子计算机 D.纳米计算机 10. 毎一个学科在其发展的不同时期都存在一些科学问题,下列那一项不属于计算机学科的科学问题(C)。 A. 计算的平台与环境问题 B. 计算过程的可行操作与效率问题 C.计算机求解问题 D. 计算的正确性问题 11、教育部计算机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先是在(D)年设置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A.1992 B.1994 C.1996 D.2000 12. 下列不属于信息技术的是 A 。 A.信息的估价与出售B.信息的通信与存储 C.信息的获取与识别D.信息的控制与显示 二、填空题 1.现代信息技术的主要特征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为核心。 2. 60多年来,计算机在(提高速度)、增加功能、缩小体积、降低成本和开拓应用等方面取得了飞跃的进步。 3.按计算机的规模以及性能指标(如运算速度等)进行分类,通常把计算机分成下面五大类巨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服务器、个人计算机和(嵌入式计算机)。

完整word版计算机导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西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2011-2012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计算机导论(90 分钟)试题 2012 年 7 月 一、选择题(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30 分) 1.用一个字节表示无符号整数,其最大值是十进制数()。 A. 256 B. 255 C. 127 D. 128 2.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包括()。 A. 运算器、控制器和存储器 B. 主机和应用程序 C. 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D. 主机和外部设备 3. 微机中的 CPU 是指()。 A. 内存和运算器 B. 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C. 存储器和控制器 D. 控制器和运算器 4. 计算机的性能主要取决于)。 A. 字长、运算速度和内存容量 B. 磁盘容量和打印机质量 C. 操作系统和外部设备 D. 机器价格和所配置的操作系统 5. 磁盘上的磁道是()。 A.一组记录密度不同的同心圆 B.一组记录密度相同的同心圆 C.一组记录密度不同的阿基米德螺旋线 D.一组记录密度相同的阿基米德螺旋线 6.下列E-mail地址正确的是)。 A.wangfang/https://www.doczj.com/doc/a08733867.html, https://www.doczj.com/doc/a08733867.html, C.wangfang#https://www.doczj.com/doc/a08733867.html, D.wangfang@https://www.doczj.com/doc/a08733867.html, 7. UNIX 操作系统是一种()。 A. 单用户单任务操作系统 B. 实时操作系统 C. 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 D. 单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 8. 下列四项中,不属于计算机病毒特征的是()。 A.潜伏性 B. 免疫性 C. 传染性 D. 激发性 9. 电子计算机主存内的 ROM 是指()。 A. 不能改变其内的数据 B. 只能读出数据,不能写入数据 C. 通常用来存储系统程序 D. 以上都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