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大班组教研计划201709(最终版)

幼儿园大班组教研计划201709(最终版)

幼儿园大班组教研计划201709(最终版)
幼儿园大班组教研计划201709(最终版)

基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理念,推动大班科学探究能力发展的科探区活动创设与跟进

徐汇区上海幼儿园大班组

2017年9月【背景分析】

2017学年大班组共有教师14名,女教师11名,男教师3名。其中5年以内青年教师6名,成熟教师3名,小高级教师5名。我们是一支教师梯队均衡比例较清晰的团队。我组教师团结、互助,8名教师是原来中班组一起升入大班,团队氛围积极而和谐,另有6名教师是原大班组成员,为今年工作开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3名男教师更是为本学年大班组注入了更多的活力和技术支撑。

2016学年第二学期,我们大班组借助徐汇区院校合作“学习”项目园,结合园本大班组教研,努力创设基于幼儿学习特点的有益有趣的科探活动设计,我们以理论学习为先导,在教育价值观上转变教师们从以往“为幼儿设计”逐渐变为“基于幼儿基于领域核心经验的设计”。通过区学习研修组和大教研的引领和学习,上学期我园教师们通过研修项目达成的共识与获得的经验有:

1、基于大班幼儿年龄特点的科学领域核心经验再认识,梳理《指南》科学领域要点。

2、如何创设一个有益有趣的科探区。(问题情境设置、材料投放等)

3、在上述理论价值解读的基础上,科探区角活动创设中的实践运用。

总结与反思上学期的研修工作,教师们对于个别化学习活动创设普遍能主动从核心领域和价值多考虑,努力创设一个以问题情境方式来引导,包含科学关键经验的个别化科探区角活动,然而本学年大班组的老师因为年龄段的轮换,有部分教师已经有了一年大班科探区创设的实践与研究,另外一部分的老师则对于科探区创设与实施的有效性相对薄弱。从区域创设的实施情况来看,在推动幼儿科学探究能力发展的有效性相对较薄弱,问题聚焦在:

1、探究问题的设置与呈现方式缺少适宜性,难以推进幼儿进一步探究。

在上一学期的研究中发现,探究问题的设置方式大体分为两类:指向“指向终极目标的问题情境”和“阶梯式推进的问题情境”,但是对于不同内容的探究活动所选择的探究问题呈现方式体现不出针对性和差异性,这样的现象折射出教师对于幼儿探究能力的本质缺乏认识。

2、材料投放多关注低结构,缺乏科学性及跟进调整。

众所周知: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材料,可以帮助幼儿运用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幼儿的探究能力获得离不开材料的支持,但是投放的材料是否越多越好,是否只要是低结构材料就适合科探区。材料的投放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如何在活动中选择科学的低结构材料,如何根据幼儿的探究发展适时的调整材料才能最大限度的推进幼儿探究能力的发展。

3、注重探究结果的呈现,缺乏探究过程的关注。

有时教师只重视探究的形式与结果,而不理解探究能力的实质。以“猜想验证”为例,很多时候教师只是为了这样的形式而设置某些活动,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让幼儿去猜测,以为幼儿只要有这样一个猜测验证的过程就可以了。在探究过程中,如何有效地识别幼儿探究能力以及学习品质,是我们接下来在实践运用中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

从上述我园教师们需要破解的问题与困惑出发,本学期大班教研组将继续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指引,以区院校合作项目“基于科学领域核心经验的大班科探区活动创设”为引领,以实践研究为载体,在教研修一体的教研模式中探索基于大班幼儿科学学习的典型特点和科学关键经验的科探区活动创设与跟进,以提高大班组教师科学区角个别化课程设计与实施能力,提升教育教学专业素养,真正“有效”的推动幼儿个别化学习。

二、研修专题

基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理念,推动大班科学探究能力发展的科探区活动创设与跟进

【研修目标】

1、精读《指南》中科学领域部分的内容、价值和意义,梳理大班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的具体表现,通过活动观摩、案例解析等途径,学习研修推动幼儿科学探究能力发展的创设与跟进的实施要点,提升教师观察与解读幼儿行为的能力。提高个别化学习活动实施的有效性。

2、在教研修实践中探寻基于科学领域核心价值,创设大班科探区活动的方法与

策略,并积累相关经验,推动教师提升思辨力与课程实施能力,同时收集相关案例以丰富优化我园课程资源库,为促进幼儿科学素养的形成提供空间。

3、通过自主实践体验,促进幼儿科学素养的形成,设计与实施科探区角活动,提升幼儿探究能力的发展,有效提高幼儿学习品质。

【研修内容】

1、梳理大班幼儿科学学习的典型特点及科学探究能力的内涵与内容。

2、基于幼儿探究能力发展的大班科探区材料(材料选择、材料投放与跟进)

3、探索推动大班科学探究能力发展的活动创设与跟进的实施要点。

【研究方法】

1、学习研讨: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领域PCK幼儿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等理论专著及相关专家讲座进行学习研讨与解读。

2、互动研讨:即教师共同参与问题的研讨中,通过教师和教师、教师和专家的交流与对话,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在交流与对话中获得经验,闪现教学智慧。

3、案例分析:对研修专题中的关键问题进行实践、观察、分析与思考,撰写相关观察案例,为教研修提供实践依据。

4、现场观摩研讨:开展实证研究,组织教师基于观察幼儿现场活动对专题中关键问题开展研讨,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突破点,提炼创新与亮点方法与策略。

5、专题论坛:对研修实践进行理性思考与总结,通过团队互助智慧共享,形成解决问题的教育方法或策略。

【具体研究安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