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经营管理)标准化肉鸡养殖基地建设标准

(企业经营管理)标准化肉鸡养殖基地建设标准

(企业经营管理)标准化肉鸡养殖基地建设标准
(企业经营管理)标准化肉鸡养殖基地建设标准

(企业经营管理)标准化肉鸡养殖基地建设标准

标准化肉鸡养殖基地建设标准

1范围

为了整体提升肉鸡养殖小区的基础设施,实现商品肉鸡饲养的良性循环,保证养殖户的根本收益,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出口肉鸡养殖小区的基本条件和要求;

2引用标准

国质检食[2003]212号关于印发《出口禽肉及其制品检验检疫要求(试行)》的通知以及《出口肉禽饲养场备案的基本条件和要求》、

《畜禽饮用水水质标准》、《畜禽饮用水中农药限量指标》;

3定义

3.1五统壹

即统壹供应雏鸡,统壹供应饲料,统壹使用药物,统壹防疫消毒,统壹收购屠宰;

3.2空舍期

从上壹批鸡只出栏彻底清洗、消毒工作完毕到下壹批开始饲养的间隔时间;

空舍期壹般为15—21天;

4养殖小区选址

4.1自然条件因素

4.1.1地形地势

养殖小区应选择于地势较高、干燥平坦、排水良好和向阳背风的地方。平原地区建场应选择比较平坦、开阔、利于排水,地下水位应低于鸡舍地基深度0.5米以

下;山区建场应选择稍平缓坡,坡面向阳,总坡度不超过25%,建筑区坡度应于25゜以内;靠近河流、湖泊地区建场应选择比当地水文资料中最高水位高1-2米处;从防疫的角度,养殖小区应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物,如利用原有林带树木、山岭、河川、河谷等作为天然屏障。土质未被有机物和病原微生物污染,没有地质化学环境性地方病,以砂壤土类地区较为理想。

4.1.2水源水质

水源充足,供水能力能够满足养殖小区生产、生活、消防用水需求,应具有独立的自备水源(井);养殖小区水源应具有国家有关部门出具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污染等方面的检验方案,饮用水水质必须符合国家《畜禽饮用水水质标准》(见表1)和《畜禽饮用水中农药限量指标》(见表2);

4.1.3气候因素

鸡舍的建筑方位、朝向、间距、排列次序等应考虑当地风向、风力、日照等情况;防暑、防寒措施以及建筑结构等应考虑当地常年平均气温、绝对最高和最低气温、土壤冻层深度、降雨量和积雪厚度(雪载)、最大风力(风载)、常年主风向和风频率等常年气象变化情况;

表1畜禽饮用水水质标准

表2畜禽饮用水中农药限量指标

(毫克/每升)

4.2社会条件因素

4.2.1地理位置

为保障交通和运输方便,养殖小区场外应通有公路,但不能和主要交通线路交叉。为确保防疫卫生要求,避免噪声对鸡群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影响,养殖小区和主要交通干道应保持适当距离:距国道、省际公路1000米;距市、区(县)公路500米;距乡镇公路500米;距村级及壹般公路(土路或石子路)500米;

4.2.2疫情环境

为防止养殖小区受到周围环境污染或污染周围环境,选址时应远离村庄、居民区、家禽屠宰场、化工厂、制革厂、种禽、蛋禽饲养场、兽医站和集贸市场,如养殖小区选址于上述场所附近应至少保持2000米之上的安全距离,且不应位于上述容易产生污染企业(屠宰场、化工厂、制革厂等)的下风向;

4.2.3其他

养殖小区选址必须符合当地农牧业总体发展规划、土地利用开发规划和城乡建设发展规划的用地要求。以下地区或地段不宜选址建场:规定的自然保护区、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旅游区;受洪水或山洪威胁及有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多发地带;自然环境污染严重的地区;

5规划和布局

5.1按功能分区

养殖小区应由饲养区(生产区)、隔离区和办公生活区三大部分组成。饲养区设有饲养员居住室和饲料存放室;办公生活区设有办公室、库房、食堂、传达室(门卫)、饲养员专用更衣室和休息间;隔离区设有兽医工作室、病禽隔离饲养区和尸体、粪便、污水集中处理设施。隔离区应位于全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处和全场场区最低处,隔离区内的粪便污水处理设施应和其他功能区保持适当的卫生距离。按功能分区及规划应参照图1所示。

5.2规划布局

5.2.1鸡舍应按功能分区原则和生产工艺流程顺序排列布局,其朝向、间距合理。以鸡舍檐口高度(H)为基准,通风和防疫间距要求不得小于3-5H,壹般应为10-15米,以有效降低鸡舍间相互感染机会。

5.2.2人员、饲料、疫苗、兽药、垫料等生产生活物资的运输通道(净道)应和鸡粪、病死鸡、废旧垫料、场内垃圾等运输通道(污道)严格分开。

5.2.3生产区、生活区分开。

5.2.4鸡舍布局形式应采用单列式或双列式,详见图2和图3。

5.2.5每个养殖小区鸡舍栋数于8—10个栋,每个栋饲养量于4000—5000只,每个养殖小区饲养量于40000—50000只/批;

5.2.6鸡舍内宽9.2-10米,中间留1.2米的走道,俩边设栖架,栖架高0.8-0.9米;鸡舍内长60-70米;净道壹侧建设饲料贮藏间。

6鸡场建筑及设备设施

6.1鸡舍的基本结构

6.1.1基础和地基

基础应具备坚固、耐久、抗机械作用能力和防潮、抗震、抗冻能力。基础的防潮层应设于基础墙的顶部,舍内地坪以下60毫米(加强基础保温对改善鸡舍环境有重要意义);

地基必须具备足够的承重能力,足够的厚度,压缩性(下沉度)不超过2-3厘米;抗冲刷能力强、膨胀性小;地下水位于2米以下,无侵蚀作用;鸡舍主体为玻璃钢结构的,地下部分必须有宽为37厘米、高为30厘米的地基,地上部分有宽24厘米、高30厘米的支撑墙体,支撑墙体之上部分为玻璃钢;

6.1.2墙体

墙体必须具备坚固、耐久、抗震、耐水、防火、抗冻;便于清扫和消毒;具有良好的保温和隔热性能(墙体散热占整个鸡舍总失热量的35%-40%)。外墙四周必须做好水泥散水(宽为30厘米、厚为5厘米)和水泥排水沟(直径为40厘米的半圆型),散水和排水沟为水泥壹体;能够将清洗鸡舍的污水不渗漏的排出鸡场做无害化处理;支撑墙体内外表面用水泥沙浆粉抹;玻璃钢墙体厚度为10-15厘米。

俩侧墙体于距地面高1.2米的位置,设置长0.5-1.0米,宽0.4米的换气窗,换气窗间距3米,南北俩侧相互交错。换气窗以木框、木窗为宜,窗和框以下边为连接,窗向里开启。

6.1.3屋顶

屋顶必须具备结构轻便、防水、防火、防风和保温性能(屋顶散热占整个鸡舍总失热量的60%-65%);屋顶最好使用100-150mm厚防火聚苯作保温层[λ

<0.23w/(m?K)],屋顶形式可采用单坡式、双坡式、联合式、拱顶式、平顶式等(见下图)。

脊高3-3.5米,檐高2米;于屋顶的脊线上,设置直径为0.3米的换气口,换气桶高出鸡舍外屋顶0.5米,换气桶上面做防雨帽;换气口内做可调节换气大小的调节板。换气桶间隔6米。南北俩侧每间隔3米处开壹个地窗,地窗长30厘米,高20厘米。

6.1.4地面

地面应坚实、致密、平坦、防滑;有利于消毒和排污;保温、不冷、不渗水、不返潮,壹般应采用混泥土地面;厚度为3-10厘米;

地面也能够设计为中间低(鸡舍正中间),侧墙俩边高(有3-5度的倾斜),便于清理鸡粪,中间低的方向以操作间(人员活动区)高,脏道壹端(风机端)低为宜,壹般有5-8度的倾斜,其作用是将清洗鸡舍的污水全部排除,鸡舍以外有相连接的不渗漏的管道或明沟排出围墙外,做无害化处理。

6.2鸡舍类型

鸡舍类型主要依据当地气候条件、饲养阶段和饲养方式确定。根据北京及周边地区气候类型和特点,比较适宜的鸡舍类型为:

6.2.1密闭式鸡舍

也称无窗鸡舍,舍内环境条件完全依靠人工调节。须配置容易操控、自动化、机械化程度高的设备。此种鸡舍适合于四季温度变化明显的地区。北京及周边地区

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因此密闭式鸡舍应为首选。

6.2.2有窗式鸡舍

是通过墙体、窗户和屋顶等维护结构形成全封闭状态的鸡舍形式,也具有较好的保温隔热能力,便于人工控制舍内环境条件。此种鸡舍的特点是防寒较易、防暑较难、舍内温度分布不均匀(顶部较高,地面较低)。适于北京及周边山区或丘陵地区。

6.3设施

6.3.1防护设施

鸡场场界划分明确。且有和外界的隔离设施,如构筑围墙、拉铁丝网、沿鸡场四周掘防疫沟或采取其他有效隔离措施。场区大门口设有隔离、消毒设施;人员专用道设有消毒液喷淋装置和鞋底消毒池。进出饲养区应分别设有车辆消毒液喷淋装置、车轮消毒池和人员更衣、消毒通道;每栋禽舍门口设有消毒池或消毒垫。消毒设施、消毒液必须保证其有效性。

6.3.2道路

道路包括鸡场和外界联系的场外主干道和场区内部道路。场外主干道其路面最小宽度应能保障拉料车和拉鸡车正常通过。最佳宽度为6-7米(保障俩辆中型运输车顺利错车)。场内道路应根据使用功能分为净道:人员、运输饲料、雏鸡等;脏道:运输粪便、废旧垫料、病死鸡等。

净道是场区内的主干道,路面最小宽度应保障饲料运输车辆的通行,宽度3.5-6米,宜用水泥混凝土地面或碎石渣土地面,以便开展常规环境消毒。路面横坡1.0%-1.5%。无出入口处,道路和鸡舍或场内其他建筑物外墙应保持1.5米最小间距;有出入口处应为3.0米。

6.3.3给排水设施

饲养场应有自备水源(井),且水源充足、卫生,保证鸡只饮用水符合国家制定的(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卫生标准或符合国家(人)饮用水卫生标准。

饲养场周围应设排水明沟,各栋鸡舍周围应有排污暗沟或明沟,且和场外明沟相连。暗沟长度超过200米,中间应设沉淀井。于设计排污沟大小时应考虑最大排水量(流量),如雨雪水、生活污水、生产污水等。场内明沟尺寸大小为:深30厘米,上口宽30-60厘米,沟底坡度1%-2%。

6.3.4采暖

供暖系统可采用集中供暖、分散供暖和局部供暖。集中供暖由锅炉房、热水输送管道和散热设备组成,全场形成壹个完整的供暖系统;分散供暖是指每栋鸡舍自行安全供暖设备,如热风炉、空气加热器、暖风机、自制或砖砌炉子、火墙等;局部供暖由育雏伞、红外线灯和加热地板等。集中供暖能保证全场供暖均衡、安全和方便管理,适用于大型养鸡场;分散供暖系统投资较小,适用于中小型鸡场;局部供暖适用于育雏前期。

6.3.5电力电讯

饲养场应有稳定的电力供应,其供电设施应和场内用电负荷相匹配。大型养鸡场应有自备发电机。饲养场应有市话网络或无线通讯网络。

6.3.6粪便、污水处理设施

饲养场应具备和生产能力(饲养规模)相适应的粪便、污水集中处理设施。鸡粪必须采用干法清掏,日产日清,且将鸡粪运至指定地点堆放,发酵。鸡粪堆放区域要注意渗漏或雨淋流失。鸡粪堆放出处应位于鸡场下风向至少50米的地方,根据发酵时间和每日产粪量合理计算堆粪厂面积。壹般来讲,每采食1.2-1.4吨

饲料,产生1立方米的鸡粪。

冲洗鸡舍、设备和日常生活、生产污水,未经无害化处理不得直接排出鸡场。6.4饲养设备

6.4.1喂饲设备

应配有自动饮水系统,如普拉松饮水器或乳头饮水器,饮水位置和鸡群规模相匹配。喂料系统可使用料桶(人工)或链式、盘式自动喂料系统。

6.4.2通风设备

每栋鸡舍根据饲养规模大小、该地区的气候类型以及极端温度值等因素考虑通风量大小和风机数量。壹般4000-5000只规模的标准化鸡舍应安装扇叶直径为125厘米的风机至少俩台(依据夏天最大通风量公式M3/小时=入舍鸡只数×只重×0.155×60)。

6.4.3降温设备

鸡舍应安装降温设备。常用的降温设备有湿帘-风机降温系统和喷雾降温系统。湿帘安装应根据风机数量和排风量大小,计算出该鸡舍安装湿帘的最小需要面积=(风机排风量×风机数量/3600)/过帘风速。

备注:湿帘厚10厘米,过帘风速为1.5米/秒;湿帘厚15厘米,过帘风速为2米/秒。

因此,4000-5000只规模的标准化鸡舍,应于鸡舍纵向进风口(前端)每侧安装1.8米×4米的水帘降温设施。

6.4.4栖架

除非能够做到舍内环境完全自动控制,否则肉鸡应采用网上饲养方式。于离舍地面0.8米高处,设俩排栖架,架上铺放塑料垫网,俩排栖架之间留1-1.2米通道。

7畜牧制度

7.1监督管理

7.1.1养殖小区自愿接受公司的监督和“五统壹”管理方式,承认公司对其拥有管理权,愿意和公司签订饲养合同。

7.1.2养殖小区同意公司派出的专职兽医对其饲养全过程的疫病控制、用药和动物保健进行管理。

7.1.3于养殖小区进鸡后能够,且且愿意实行封闭管理。于壹个饲养周期内做到饲养人员不出场。除检验检疫人员、畜牧兽医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进入禽舍。

7.1.4于同壹养殖小区内,不饲养其他品种禽类或其他动物(护卫犬除外)。7.1.5养殖小区于养殖期间不得从公司、中介以外的地方购入兽药、疫苗;也不得从场外购入包括垫料于内的任何可能影响鸡群健康的物品。

7.1.6每批鸡出栏后,养殖小区需配合公司对场内的饲料、兽药、消毒药等统壹清点,逐项登记,进行封存且统壹消毒。

7.1.7养殖小区必须接受公司或检疫检验机构人员定期到场进行疫病监测及残留物质监控。配合检验检疫机构人员作好鸡群出栏前的疫情、用药情况的检查和评估。

7.1.8于过去6个月内,养殖小区及周围半径50km范围内未发生禽流感、过去3个月内周围10km范围内未发生新城疫及其他烈性传染病。

7.2饲养管理

7.2.1建立规范的饲养日志,内容包括饲养过程中使用的疫苗、饲料、饲料添加剂、兽药、停药期、病死禽处理等情况。做到每日如实填写,不得补记。由专职兽医负责监督检查且签字。

7.2.2具有健全的卫生防疫制度,建立完善的专职兽医工作记录(如每日的观察记录、剖检情况、送检记录、治疗记录、诊断结果和处理措施)和饲养管理制度及管理手册。

7.2.3饲料由公司统壹供应,不得从其他渠道购入。

7.2.4用药管理方面,用药采用兽医处方制度,不得使用违禁药物、疫苗、兴奋剂和激素等;宰前14天不得使用任何药物,宰前30天不得使用新城疫活疫苗;严禁使用禽流感疫苗。饲养全过程必须符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2年第37号公告的有关规定。

7.2.5严格遵守空舍时间。每批鸡空舍间隔不得少于15天。同壹场内的所有鸡舍必须做到全进全出。

7.2.6每批鸡出栏后,要对鸡舍内外彻底清洗和消毒(包括顶棚、地面、墙壁、各类饲养器具及舍外环境),空舍期间至少要进行3次消毒。

肉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规范(初稿)

标准化肉鸡养殖场(小区)建设规范 为了整体提升肉鸡养殖场(小区)的基础设施,加快肉鸡饲养方式转变,提高肉鸡养殖的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水平,以“生产高效、资源节约、质量安全、环境友好”为基本目标,实现商品肉鸡饲养的良性循环,保证养殖户的根本收益,特制定本规程。 第一章建设标准 一、选址与布局 (一)选址。距离主要交通干线和居民区500米以上,距离屠宰场、化工厂和其他养殖场(小区)1000米以上,距离垃圾场等污染源2000米以上。地势高燥,背风向阳,通风良好,给排水方便,远离躁音,且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在法律法规规定的禁养区内。 (二)基础条件。交通便利,沿途无污染源;有防疫围墙和出入管理;有符合饮用水标准的稳定水源,电力供应有保障。 (三)场内布局。场区布局合理,有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辅助生产区、粪污处理区。 (四)饲养工艺。采用全进全出饲养模式,配套合理。饲养单一类型的禽种,无混养。

(五)净道和污道。场内净道、污道严格分开。主要路面硬化,环境整洁卫生,有绿化带。(净道:场内运输饲料、鸡群、鸡蛋等;污道:运输粪便、死鸡、病鸡。) 二、设施与设备 (一)鸡舍。鸡舍建筑符合标准,能够保温、防雨雪、防鼠害、防鸟。 (二)饲养密度。符合所养殖品种的要求。 (三)消毒设施。场区门口有消毒池,鸡舍门口有消毒盆,场区有消毒泵,鸡舍内有喷雾消毒系统。 (四)设备。鸡舍安装通风设备、降温设备,并配备光照系统、自动饮水系统、自动清粪系统和病死禽焚烧炉。 (五)辅助设施。有更衣消毒室、兽医化验室、解剖室。配备清粪设施、储粪场所及鸡粪无害化处理设施。 三、管理及防疫

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

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 养 殖 档 案 区(县)乡(镇)村农户:饲养品种:存栏数量:

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与管理制度 一、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应当具备的条件 (一)有与其饲养规模相适应的生产场所和配套的生产设施; (二)有为其服务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 (三)具备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防疫条件; (四)有对畜禽粪便、废水和其他固体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的沼气等设施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理设施; (五)具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养殖场、养殖小区兴办者应将养殖场、养殖小区的名称、养殖地址、畜禽品种和养殖规模,向养殖场、养殖小区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取得畜禽标准代码。 二、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管理制度 建立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管理制度是全面落实畜禽养殖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推广高效综合饲养技术,彻底杜绝国家禁用、限用兽药和饲料添加剂使用,提高畜禽产品质量的重要保障。各区县、乡镇、村都要按照标准化生产的要求,建立健全生产管理制度。 (一)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备案制度。各区县畜牧局要组织乡镇兽医站、村级防疫员,对辖区内规模养殖场(小区)逐一进行登记备案,并及时做好对规模场(小区)扩建情况备案。登记的内容包括饲养场(户)的姓名、饲养品种、存栏规模、扩建投资、建设内容等。 (二)审查办证制度。各区县畜牧局对辖区内的规模养殖场(小区)要严格审查,对条例法律、法规规定的依法办理各种证照。一是必须办理《动物防疫合格证》;二是对生产经营种畜禽的规模场要按《种畜禽管理条例》、《畜牧法》办理《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三是有官方兽医监管,有动物健康监管证,官方兽医每周至少一次巡视监管,并填写监管记录。 (三)建立日常养殖档案。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根据农业部农牧发〔2007〕1号《关于加强畜禽养殖管理的通知》要求,建立免疫程序、生产记录、饲料与饲料添加剂和兽药使用记录、消毒记录、免疫记录、诊疗记录、防疫监测记录、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记录等。 (四)防疫制度。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要有动物疾病免疫程序(重大动物疫病及其他动物疫病程序化免疫)、有免疫记录、疫苗来源(重大动物疫病疫苗(强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鸿蓬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编制单位:鸿蓬牧业有限公司 编制时间: 2016年1月

第一章项目摘要 1.1 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鸿蓬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 2)项目主管部门:宁县畜牧兽医局 3)项目建设单位:鸿蓬牧业有限公司 4)项目性质:新建 5)项目类别: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 6)建设地点:九龙川村 7) 建设期限:2016年 8)主要技术内容、规模及投资 项目对选定在鸿蓬生猪规模养殖场进行实施,猪舍新建800㎡,仔猪保育舍800㎡,新建排污管理1100m,集污池400m3,沼气池50m3,贮液池30m3;购置钢制格栅50套,污水提升泵2台,污水泵2台,管道、阀门等配件1套,普通兽医器械5套,紫外线灯及消毒室配套设备5套。 9)投资概算: 项目概算总投资249.9万元。其中:建筑土建工程费概算为229.4万元;设备及安装费概算为15万元;项目建设其它费用3.5万元,预备费2万元。 10)资金筹措 经概算,该项目总投资249.9万元。其中:申请中央预算内

专项资金50万元,项目单位自筹资金199.9万元。 11)经济和社会效益 (1)本项目建设指导思想明确,规模与现有设施设备匹配,专区布置合理,可以明显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项目建设可提高生猪产业的发展水平,推动生态农业迅速发展,拓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也可在一定程度是缓解当前我县及省市猪肉的市场压力,降低价格,促进社会稳定,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社会效益非常明显。 (3)项目建设采用的技术方案可靠,符合项目实际需要,同时利用生产废弃物,生产沼气做到变废为宝,从而使整个企业良性循环,降低了环境污染。 (4)项目通过基础设施改善、五良技术推广和合理的粪污处理措施,在形成一定规模的同时,有助于降低生猪的疫病,减少经济损失,节约生产成本。项目正常年销售收入达215.2万元。本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高于行业基准收益率,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及赢利能力。建设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显著。 1.2 实施方案编制参考资料 1)项目区社会经济、气象、水文、地质等基础资料,设备初步报价资料等;

生猪标准化养殖场自查报告范文参考4篇

生猪标准化养殖场自查报告范文参考x 篇亲爱的朋友,很高兴能在此相遇!欢迎您阅读文档生猪标准化养殖场自查报告范文参考x 篇,这篇文档是由我们精心收集整理的新文档。相信您通过阅读这篇文档,一定会有所收获。假若亲能将此文档收藏或者转发,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更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生猪标准化养殖场自查报告范文参考x 我司20xx 年在老鸦镇梓潼村兴建生猪规模养殖场,在县畜牧局的指导下,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的相关规定和《全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标准》的要求,通过精心选址、合理规划、科学设计的基础上施工建设。其选址完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区域内土地使用规划。猪场现占地xx0 亩,已建成种猪圈舍x2xx0川、育肥猪圈舍xxxO川,生产管理及其它生产用房等xxx0川,场内绿化隔离带面积xxxOO川。建成日净水x000 吨的水处理设施设备和自动饮用水系统。建成粪污沼气发酵罐、贮气罐x2x0 立方米,以及农户沼气使用系统。20xx 年出栏肥猪x20xx 头。我司从建场以来,认真遵守《畜牧法》、《动物防疫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按照《四川省生猪养殖地方标准—生猪养殖场防疫技术规范》操作,坚持自繁自养,在养殖规模、建设规范、技术力量、防疫条件、环保设施、饲养管理、档案材料等方面符合生猪养殖场备案条件,完成了养殖场的备案工作,取得了畜禽养殖代码。通过了县畜牧局动物 -1-

防疫条件达标验收,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且两年内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按照农业部《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要求,建立了完整的生猪养殖档案。 现有能繁母猪存栏xxx 头(其中:祖代长白母猪x2 头、祖代大约克母猪XX头、PIC母猪20x头、LY母猪2x2头),后备母猪存栏xxx 头,生长育肥猪存栏xxx0 头,现已出栏肥猪xxxx 头。20xx 年通过了市畜牧局种猪生产经营条件验收合格,取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 我司自今年初参加省级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创建活动以来,紧紧围绕四川省畜牧食品局《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工作方案》要求,积极开展创建工作,对照创建活动内容查漏补缺,对软、硬件设施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弥补,进一步加强了硬件设施建设,更加完善了各项生产管理制度、防疫消毒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和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操作规程。实现了畜禽养殖场标准化创建规定的“五化” (即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目标。现将我司的创建工作和取得的成绩总结如下: 一、所做工作

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标准

云阳县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技术规范 https://www.doczj.com/doc/a06194210.html, [2009-05-19] ·作者:·来源: 为落实好《云阳县人民政府关于扶持牛羊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提高规模牛场的综合生产水平、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根据我县牛场的生产现状与建设经验,特制定本规范。 一、审查备案 1、饲养肉牛50头以上的养殖户新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以下简称牛场)需向当地畜牧兽医站申请备案,经畜牧兽医站和乡镇政府加注意见后报县畜牧兽医局。 2、申请经县畜牧兽医局初审合格后,由包片技术人员到建场所在地审查场址选择是否合理。在合理的情况下对肉牛养殖场进行规范设计。 3、在备案牛场现场条件审查时,各乡镇畜牧兽医站和包片技术人员要重点审查周边土地消纳粪便能力、附近已有养殖场数量及规模、牛场对粪便处理利用方式等,合理布局和控制养殖场数量和出栏量。 4、养殖户新建牛场之前必须经过环保部门的环评审查备案。 二、场址选择 1、牛场选址应选择在各级政府规划的禁养区以外。禁止在风景旅游区、自然保护区、古建筑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城镇建成区及规

划区、工业等公害污染严重环境区建场。新建牛场应在高速公路一公里以外选址建场。 2、牛场场址用地应符合当地城镇发展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应体现节约用地原则,尽量选用不宜耕作土地,并为扩大生产预留空间。 3、牛场距主要交通干线和居民区的距离应满足防疫要求。要远离交通干道。牛场与居民点、工厂、学校、商业区、其他养殖场、屠宰场、兽医院、畜产品加工厂、畜禽交易市场、垃圾及污水处理场所、风景旅游区、自然保护区以及水源保护区保持一定距离。牛场场址选择应距一级以上等级公路500米以上,距二级公路200米以上,距二级以下等级公路50米以上,距集中50人以上的居民点和工厂20 0米以上,距其他年出栏肉牛500头以下300头以上养殖场1000米以上,距年出栏肉牛500头以上养殖场2000米以上,距屠宰场、兽医院、畜产品加工厂、畜禽交易市场、垃圾及污水处理场、风景旅游区、自然保护区以及水源保护区等区域3000米以上。 4、牛场场址应选择在城镇居民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避免气味、废水及粪肥堆置而影响居民区生活环境。 5、牛场应选择地势干燥、排水良好、空气流畅、非污染区域,并且要避开城镇和村民居住区的水源地。地面应相对平坦,坡度不宜过大,不宜建在低凹、风口处。 6、牛场进出口道路畅通,水、电供应有保障。水源丰富、水质良好,电力应充足、可靠。

标准化养殖场建设规范要求

标准化养殖场(小区)建设规范要求为切实加强和改进我县畜牧产业发展工作,促进我县畜牧产业标准化、规模化、绿色生态化、健康化发展,根据凤庆县人大常委会对《凤庆县畜牧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凤庆县人大常委会调查组关于全县畜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所提出的审议意见,结合我县畜牧工作实际,以现有标准化养殖场(小区)为典型,提出我县标准化养殖场(小区)建设规范如下: 一、选址与布局 1、场区选址:场址要选择背风向阳,地势较高,土壤干燥的地方,符合城市、村镇规划要求,不得在划定的禁养区、限养区内新建养殖场,距离生活饮用水源地、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研等人口集中区域及公路、铁路,动物饲养场等500米以上,距种畜禽场、屠宰场、无害化处理场3000米以上; 2、场区布局:养殖场分四大区域:引种隔离区、生活区、生产区、无害化处理区,四个区域需用围墙隔开。其中引种隔离区需建引进种畜隔离观察舍;生活区需建办公室、职工宿舍、值班室等;生产区需建兽医室、料库、畜舍、病畜隔离舍等,畜舍间距至少5米以上;无害化处理区需建粪便堆积发酵池、污水沉淀池、病死畜填埋井等。提倡年出栏

500头以上的养猪场建沼气池。 二、场容场貌 1、场区大门设计: 入场大门(指生活区大门)设计要求简洁、美观、大方,宽度3米以上,方便运输车辆出入。 2、畜舍与墙体 畜舍房顶所用材料为10公分厚保温彩钢瓦,颜色一般为天蓝色,对养殖场的围墙内外以及生产区、生活区的墙体进行涂刷,确保美观、坚固、耐用。 3、场牌 制作条形场牌,内容为“XXX养殖场(公司)”,悬挂于场区大门左侧。 4、场区简介牌 以喷绘为主,制作场区简介牌,内容包括场区鸟瞰图和场区文字简介两部分,固定在场区大门外醒目处。版面悬挂在场门口外墙上,如果墙体不适合固定版面,须制成固定架竖在场区大门外。版面大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确保高标准、高质量。 5、固定标语 养殖场要刷写1—3条固定标语,标语位置原则上写在场区外墙醒目处,字体为黑体字,颜色为红色,字体大小根据墙体大小和标语字数来综合确定,确保高标准、高质量。

标准化养殖场建设规范要求

标准化养殖场(小区)建设规范要求 为切实加强和改进我县畜牧产业发展工作,促进我县畜牧产业标准化、规模化、绿色生态化、健康化发展,根据凤庆县人大常委会对《凤庆县畜牧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凤庆县人大常委会调查组关于全县畜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所提出的审议意见,结合我县畜牧工作实际,以现有标准化养殖场(小区)为典型,提出我县标准化养殖场(小区)建设规范如下: 一、选址与布局 1、场区选址:场址要选择背风向阳,地势较高,土壤干燥的地方,符合城市、村镇规划要求,不得在划定的禁养区、限养区内新建养殖场,距离生活饮用水源地、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研等人口集中区域及公路、铁路,动物饲养场等500米以上,距种畜禽场、屠宰场、无害化处理场3000米以上; 2、场区布局:养殖场分四大区域:引种隔离区、生活区、生产区、无害化处理区,四个区域需用围墙隔开。其中引种隔离区需建引进种畜隔离观察舍;生活区需建办公室、职工宿舍、值班室等;生产区需建兽医室、料库、畜舍、病畜隔离舍等,畜舍间距至少5米以上;无害化处理区需建粪便堆积发酵池、污水沉淀池、病死畜填埋井等。提倡年出栏500头以上的养猪场建沼气池。 二、场容场貌 1、场区大门设计:

入场大门(指生活区大门)设计要求简洁、美观、大方,宽度3米以上,方便运输车辆出入。 2、畜舍与墙体 畜舍房顶所用材料为10公分厚保温彩钢瓦,颜色一般为天蓝色,对养殖场的围墙内外以及生产区、生活区的墙体进行涂刷,确保美观、坚固、耐用。 3、场牌 制作条形场牌,内容为“XXX养殖场(公司)”,悬挂于场区大门左侧。 4、场区简介牌 以喷绘为主,制作场区简介牌,内容包括场区鸟瞰图和场区文字简介两部分,固定在场区大门外醒目处。版面悬挂在场门口外墙上,如果墙体不适合固定版面,须制成固定架竖在场区大门外。版面大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确保高标准、高质量。 5、固定标语 养殖场要刷写1—3条固定标语,标语位置原则上写在场区外墙醒目处,字体为黑体字,颜色为红色,字体大小根据墙体大小和标语字数来综合确定,确保高标准、高质量。 6、制度版面 养殖场应以免疫、兽药、饲料使用、消毒防疫、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疫病监测、

白羽鸡标准化饲养管理手册

白羽鸡标准化饲养管理手册 肇源县文国冷冻食品有限公司 二0一二年一月

目录 前言 (1) 一、饲养制度及饲养方式 (1) 二、雏鸡品质 (1) 三、进雏鸡前的准备工作 (1) 四、雏鸡的接运及育雏管理 (3) 五、日常管理 (4) 六、给饲管理 (5) 七、饮水管理 ........................................ .. 6 八、通风 (12) 九、光照 (9) 十、垫料及棚架网材料 (13) 十一、疫苗接种 (13) 十二、出栏 (15) 十三、病、死鸡的处理 (15) 十四、正确的记录 (16) 十五、鸡场消毒程序 (17)

前言 AVIAN500、AVIAN48 是同 COBB 进行杂交选育出的国际著名的肉鸡品种,我们编写这本管理手册的目的,是为了使其发挥最大的遗传潜力(最佳生产性能)。由于环境、饲养和管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手册只能提供指导和参考,并不保证饲养效果。同时,本手册的内容如与国家法令或政府部门规定有冲突的,概以法令/规定为准。 一、饲养制度及饲养方式 1.“全进全出制”一个鸡场同时进同一批同一品种同一日龄同一来源的鸡,养到一定体重时,这些鸡一起出场上市,这样做既有助于对整个鸡场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又便于管理,以达到消灭病源体(细菌、病毒、霉形体等),杜绝新老鸡互相传染疾病之目的。 2.厚垫料平养及棚架网上平养肉鸡的饲养方式有很多种,如垫料地面平养、笼养,网上平养等,我们推荐用棚架网上平养或地面厚垫料平养。即在鸡舍内水泥地面上 50-60cm 加设鸡架(棚架),在鸡床上铺设专用网片,或在地上铺上一层 5-10cm 厚的垫料,肉鸡在整个生长期内都在其上采食、饮水。 二、雏鸡品质 1.高品质的雏鸡来源于健康的种鸡群。要求种鸡群没有鸡白痢、鸡伤寒及霉形体感染,同时种鸡群进行过科学的免疫接种。 2.雏鸡大小和颜色均匀,体重在 32 克/只以上,鸡只健康活泼。 三、进雏鸡前的准备工作 1.鸡舍及设备的严格清洗和消毒。消毒好的鸡舍应空置一到两

肉鸡实用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要求规范(初稿子)

标准化肉鸡养殖场(小区)建设规 为了整体提升肉鸡养殖场(小区)的基础设施,加快肉鸡饲养方式转变,提高肉鸡养殖的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水平,以“生产高效、资源节约、质量安全、环境友好”为基本目标,实现商品肉鸡饲养的良性循环,保证养殖户的根本收益,特制定本规程。 第一章建设标准 一、选址与布局 (一)选址。距离主要交通干线和居民区500米以上,距离屠宰场、化工厂和其他养殖场(小区)1000米以上,距离垃圾场等污染源2000米以上。地势高燥,背风向阳,通风良好,给排水方便,远离躁音,且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在法律法规规定的禁养区。 (二)基础条件。交通便利,沿途无污染源;有防疫围墙和出入管理;有符合饮用水标准的稳定水源,电力供应有保障。 (三)场布局。场区布局合理,有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辅助生产区、粪污处理区。 (四)饲养工艺。采用全进全出饲养模式,配套合理。饲养单一类型的禽种,无混养。

(五)净道和污道。场净道、污道严格分开。主要路面硬化,环境整洁卫生,有绿化带。(净道:场运输饲料、鸡群、鸡蛋等;污道:运输粪便、死鸡、病鸡。) 二、设施与设备 (一)鸡舍。鸡舍建筑符合标准,能够保温、防雨雪、防鼠害、防鸟。 (二)饲养密度。符合所养殖品种的要求。 (三)消毒设施。场区门口有消毒池,鸡舍门口有消毒盆,场区有消毒泵,鸡舍有喷雾消毒系统。 (四)设备。鸡舍安装通风设备、降温设备,并配备光照系统、自动饮水系统、自动清粪系统和病死禽焚烧炉。 (五)辅助设施。有更衣消毒室、兽医化验室、解剖室。配备清粪设施、储粪场所及鸡粪无害化处理设施。 三、管理及防疫

(一)制度建设。有健全的生产管理制度、防疫消毒制度和档案管理制度。 (二)操作规程。有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操作规程和免疫程序。 (三)档案管理和生产、兽医监管记录。 1.档案管理。按照农业部《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要求,建立完整的养殖档案,要有以下记录: (1)品种、来源、数量、日龄等情况记录。 (2)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来源清楚,其名称、使用对象、使用时间和用量记录。 (3)免疫、监测、消毒等记录。 (4)发病、诊疗、死亡和无害化处理记录。 2.生产记录。有完整的日产蛋、日死淘、日饲料消耗记录。 3.兽医监管记录。有制度有兽医监管制度,并每周监管记录一次。 4.从业人员健康状况。从业人员不得患有人畜共患传染病。 5.引种。雏鸡需从有《种畜禽经营许可证》的种鸡场引进。进鸡时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车辆消毒证明”保留完好。 四、环保要求 (一)粪污处理。污水和粪尿进行集中处理。污水和粪尿进行集中处理后符合《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二)病死鸡无害化处理。病死鸡采取深埋或焚烧的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

肉鸡养殖现状及其展望

青岛农业大学 家禽生产学课程论文 题目:中国肉鸡养殖现状和展望 姓名:于建超 学院:动物科技学院 专业:动物科学专业 班级:1201 学号:20121740 任课教授:王宝维 2015年05月01日 中国肉鸡养殖现状和展望 姓名:于建超学号:20121740 指导教师:王宝维教授 摘要:近年来,肉鸡的养殖由于流行疾病,环境污染,市场因素等问题遭受了巨大的冲击。但是从数据来看我国的肉鸡产业活力依然很旺盛,充满了发展潜力。但是经过了大的波动以后肉鸡养殖行业必然进行了大的调整,无论是从疾病防控方面还是环境保护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通过查阅资料对目前中国肉鸡养殖行业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通过分析目前国际肉鸡养殖行业的发展趋势对中国的肉鸡养殖发展做出展望。 关键词:肉鸡;养殖;现状;展望 Chinese poultry breeding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s Student majoring in Animal Science Yu Jian Chao Tutor WangBaoWei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poultry breeding because of epidemic diseas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market factors that suffered a huge impact. But from the data in the poultry industry vitality is still very strong, full of development potential. But after the large fluctuations in poultry breeding industry will be a big adjustment, both from the aspects of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ave changed a lot. This article through access to information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poultry breeding industry has carri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poultry breeding industry of China's poultry breeding development prospects. Keyword :Broiler;Breed;The situation;Trend of development 1.我国肉鸡养殖现状 近年来我国肉鸡产业发展较为迅速,经过30多年的发展,出栏肉鸡由11.2亿只增加至87.7亿只,年均增长7.1%;鸡肉产量由122.3万吨增加至1217.0万吨,年均增长8.0%,鸡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由7.9%提高到15.0%[1]。肉鸡产业已成为我国畜牧业中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和市场化程度最高的产业之一。 1.1我国养殖模式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肉类食品在国际市场所占份额越来越大,食品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各种负面新闻接踵而至,安全问题屡禁不止。因此迫切需要改变原来的那种农户养殖企业生产的养殖模式由于我国肉鸡产业规模化程度的持续提升,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规模肉鸡养殖场。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自2008年启动以来积极推动肉鸡产业技术的提升,农业部

标准化生态养殖场建设实施方案.

县生态养殖有限责任公司 无公害瘦肉型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项目 实施方案 项目名称:无公害瘦肉型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项目建设单位: 主管单位: 建设地点: 方案编制: 时间: 目录

一、项目概要 二、项目区及项目单位概况 三、编制依据 四、建设任务 五、设计方案 六、建设进度安排 七、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 八、管理措施 九、效益分析 生态养殖有限责任公司

无公害瘦肉型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概要 1、项目名称:态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无公害瘦肉型生猪标准 化规模养殖项目 2、建设地点: 3、项目建设单位名称及项目法人代表 态养殖有限责任公司,项目法人代表 4、项目主管单位:畜牧产业发展中心 5、项目性质:改扩建 6、项目建设目标 按照“人畜分离,集中养殖、封闭管理、净污分离”的原则,通过引进粪污处理设备和修建沼气工程,以达到粪污集中处理、达标排放,实现饲养标准化的目标。 7、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引进粪便固液分离等沼气设备一套, 新建150m3沼气池一座、消毒室iom、兽医室2om,改建圈舍 82om,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项目建设期限 根据项目建设内容,该项目建设期限安排8个月,即从2012 年3月至2012年11月。 9、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本项目建设投资123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30.45万元,改建圈舍53.30万元,设备购臵安装39.25万元。 项目资金来源为:计划申请省级畜禽标准化养殖补助资金 25万元;县级配套7万元;项目单位自筹91万元。

10、编制单位:畜牧产业发展中心 二、项目区及项目单位概况 1、项目区概况 地处。全县总面积平方公里,浅山丘陵地貌,八山一水一分田地貌特征,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气候特点。全县辖个镇个行政村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万。2009年全县生产总值 亿元,工业总产值亿元,农业总产值亿元,财政总收入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2010年县实现生产总值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 2.3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4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681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 入达14653元。 县畜牧业是农业经济的半壁江山,主要是发展牲猪产业和牛、羊、鸡等畜禽业。在2009年,县被定为云南省七大养猪基地县之一,2010年提出关于推进“百千万”畜禽养殖工程的实施意见,目前的布局主要是向规模效益方向发展,关键是建设标准化养殖基地。目前全县在建万头养猪场6个,千头以上规 模的养猪场34个,10万只以上养鸡小区2个,100头以上养牛场3个。 近几年,通过国家政策扶持,政府积极引导,县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农民得到了实惠,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现已确成为云南省畜牧产业发展基地县之一。截至2010年统计, 县生猪存栏18.7万头,牛存栏4.3万头,羊存栏10.2万条,鸡存栏200万只。为了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快发展步伐,强力推进畜牧产业发展规模,计划到2013年,县生猪存栏达100 万头,牛存栏达15万头,羊存栏达60万只,鸡存栏达400万只。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积极贡献。

年出栏30万只肉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典型设计

肉鸡标准化养殖场建设项目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建设必要性 1、满足消费者需求,适应市场形式变化的需要 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人民收入水平增幅连续增大,人们的生活习惯从维持温饱到注重营养转变,随着这两年肉类价格持续高位徘徊,给消费者带来了巨大考验,在所有肉类之中,鸡肉价格相对比较稳定,能够被消费者接受,并且肌肉具有自己独特的营养价值与功能,受到消费者喜爱。 2、促进畜牧业结构调整与稳定发展的需要 当前,我国畜牧业调整方针“两稳定、两加快、两突出”,即稳定发展猪和禽蛋生产,加快发展牛羊肉和禽肉生产,突出发展奶类和羊毛生产。在当地,近年来,肉羊肉牛产业已趋近饱和,而肉鸡生产刚刚起步,目前,当地市场上销售的肉鸡大多是小型饲养企业或农户零散养出售的,成本相对较高,效益低,且风险极大,因此在畜牧业机构调整中,应当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推广优良品种,加快发展肉鸡生产,为满足畜牧业结构调整的迫切需求,促进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建设标准化、规模化肉鸡养殖是十分必要的。

二、项目建设目标 建成一个年出栏5万、30万只的标准化肉鸡养殖场,配套鸡舍、饲料车间、防疫、办公、生活等设施。 三、项目建设地点 四、项目建设依据 1、农业部《西部地区农业开发建设规划》。 2、乌兰察布市“十二五”经济建设发展规划。 3、《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意见》农牧发[2010]6号。 4、《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意见》国发[2007]4号。 第二章项目建设内容 一、建设标准 (一)选址与布局 1、选址。 距离主要交通干线和居民区500米以上,距离屠宰场、化工厂和其他养殖场(小区)1000米以上,距离垃圾场等污染源2000米以上。地势高燥,背风向阳,通风良好,给排水方便,远离躁音,且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在法律法规规定的禁养区内。 2、基础条件

蛋鸡标准化养殖场建设规范

蛋鸡标准化养殖场建设规范 本规范规定了蛋鸡养殖场建设的选址、规划布局、鸡舍建筑、配套设施及环境保护的技术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扩)建的蛋鸡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其最新版本适用范围于本规范。 NY/T 5038 无公害食品家禽养殖生产管理规范 GB/ T 18407.3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畜禽产地环境要求NY/T 388 畜禽场环境 质量标准 NY 5027 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 NY/T 1168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GB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NY/T 1334 畜禽粪便安全使用准则 NY/T 1596 畜禽养殖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通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3场址选择 3.1选择场址应符合本地区农牧业生产发展的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发展规划、城乡建设发展规划和环境保护发展规划的要求,不得建在自然环境污染严重的地区。 3.2选择地势高燥、交通便利、水电供应可靠、便于排污、隔离条件好的地方建场。 3.3鸡场应位于居民区当地常年主风向下风处,畜禽屠宰场、交易市场的上风向。鸡场距离动物隔离场所、无害化处理场所3000 米以上;距离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研等人中集中区域及公路、铁路等主要交通干线1000 米以上;距离生活饮用水源地、动物屠宰加工场所、动物和动物产品集贸市场500 米以上。 3.4禁止在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旅游区和环境污染的地方建场。 3.5水源充足,水质应符合畜禽饮用水标准要求。 4场区布局 4.1场区周围设有围墙或绿化隔离带。

817肉鸡饲养管理技术

817肉鸡饲养管理技术 一·817品种的来源和市场 817杂交肉鸡的生产极为简单,采用大型肉鸡父母代的公鸡(AA+、罗斯308等)与常规商品代褐羽、粉羽蛋鸡(海兰、罗曼、尼克等)进行人工受精获取的受精蛋即为817杂交种蛋,再进行孵化产出817杂交肉鸡苗,一般饲养5—7周,体重达到1.3—1.8之间即可出栏。完成整个817杂交肉鸡的生产过程。这样来说817肉杂鸡算什么?创新还是山寨,它没有稳定的父系和母系来源,但却占全国肉鸡销售市场的18%,凭着其抗逆性强、易饲养、口感好等特性,获得了肉鸡市场的认可。 二·养好817的八大关键措施 1.饲养要有一定的规模:817的利润较低,每只一般为1-2元,所以要根据 场地、资金和经验尽可能规模化养殖。 2.要根据市场变化合理安排817的饲养量和上市时间。 3.饲养817必须把成活率放在第一位(控制在95%以上)。 4.必须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养完一批鸡后,必须对鸡舍进行彻底的清 扫和消毒,空舍2周后才能开始饲养下一批肉鸡。 5.完善疾病的控制措施和疫苗的程序是成功饲养817的基本保障,做好消毒、 免疫、用药、环境控制、营养等诸多方面的综合治理方针。 6.饲养817要抓紧前期管理,做好育雏的第一步工作。 7.817的后期管理应该以通风换气为重心,由于它们呼出的二氧化碳、散出 的体热、排泄的水分、舍内鸡粪的氨气以及舍内空气浮游的尘埃等,如果不能及时排除舍外,不仅会影响生长速度还会增加死亡率。 8.养成肉鸡必须要及时出售。 三·817的饲养管理要点 养好817要选择好健康的鸡苗、优质的饲料、科学的饲养管理、合理的免疫程序、合格的硬件条件。

白羽肉鸡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

白羽肉鸡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白羽肉鸡场选址和布局、鸡舍建筑和设备、饲养管理及卫生防疫。 本标准适用于白羽肉鸡规模养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4554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 16548 畜禽病害肉尸及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 GB l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NY 5027 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 NY 5035 无公害食品肉鸡饲养兽药使用准则 NY 5036 无公害食品肉鸡饲养兽医防疫准则 NY/T 682 畜禽场场区设计技术规范 NY/T 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T 1566 标准化肉鸡养殖场建设规范 3 选址和布局 3.1 选址 3.1.1 鸡场应距离生活饮用水源地、主要交通干线、居民区 500 m 以上;距离屠宰场、化工厂和养殖区(场) 1000 m 以上;距离垃圾场等污染源 2000 m 以上。鸡场周围环境质量应符合NY/T 388的规定。 3.1.2 鸡场宜建在地势高、地面干燥、背风向阳、通风良好、土壤透水性好、远离噪音的区域。场址的选择应符合GB 15618的规定。 3.1.3 场区宜有充足、方便取用的地下水或自来水,水质应符合NY 5027的要求。 3.2 布局 3.2.1 场区布局应符合NY/T 682的要求。场区应设有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辅助生产区、粪便及废弃物处理区。生产工艺设计应以从净区向污染区不可逆走向的要求进行布局。 3.2.2 生活办公区应设在生产区的上风向地段,建立不透风的围墙与生产区隔离。 3.2.3 粪便暂存、病死鸡与废弃物处理区应处于生产区下风向,远离生产区。该区的场地与设施应进行封闭。

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

附件三 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重点户)改扩建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般格式和要求 一、总体要求 根据“特事特办、适当简化程序”的原则,各县(市、区、场)编制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标准化养猪重点户项目可研报告采用简化报告格式,主要是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等内容可以适当简化,对项目具体建设方案要详述。 二、多个项目合并编制 对于年出栏3000头以下的养殖场(小区、重点户)项目,由于单个项目投资额不大,本着节约编制成本和提高效率的原则,不再单独编制单个项目的可研报告,而采取合并编制一个可研报告的办法。在编写时,每个项目的基本情况应依次陈述清楚,并表明排列序号。比如每个项目的名称、建设单位、建设地点、建设规模、投资额等应按序号顺序依次写明。 对于年出栏3000头以上的项目,须按每个项目单独编制可研报告,编制方法按常规适当简化处理。 三、具体编制要求 (一)封面 封面左上方标明“编号”,编号为“2008-项目序号-县级行政区号”。项目序号,将出栏数3000头以下的项目统一编号为1,出栏3000头以上的项目依次编号为2、3…。 标题一律采用“××县(市、区、场)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主管部门:湖北省农业厅 编制单位: 编制时间:

(二)正文 1、总论 1.1项目摘要。主要包括:项目名称、主管单位、建设单位及业主(法人代表)姓名、建设详细地点、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建设期限、经济和社会效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涉及多个项目时(如楷体部分),应按序号依次排列。 1.2结论与建议。主要包括对项目可行性、必要性的简要评价,结论意见,问题和建议。 1.3编制依据。包括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合发的发改办农经[2008]524号文、本通知、其他文件及规定。 2、项目县(市、区、场)生猪发展现状 项目县生猪发展现状,包括全县畜牧业生产情况、规模养殖情况,养殖小区个数、种类、规模比例、粪污治理、经营管理、技术服务等情况。 3、项目建设单位的基本情况 拟申请补助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标准化养猪重点户的基本情况。包括实施的场户名、地域分布和实施地点、属性、养殖设计规模及目前规模(年存栏量、出栏量)、清粪方式、日干粪产生量(立方米/天)、日污水产生量(吨/天)、粪便处理方式、干粪去向、污水去向、粪污处理设施基础现状等,实施项目的有利条件等。 4、项目建设地点与建设条件 包括选址原则与要求,项目建设用地规模(面积),拟选建设地址,具体到镇、村、组或街道门牌号,所选建设地点的自然环境、资源、水电路基础设施等条件,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如当地

标准化肉鸡场的日操作规程.

标准化肉鸡场的日操作规程(冬季) 标准化肉鸡场的日操作规程(冬季) 日龄平均 体重 (g) 日耗 料 (g) 每日主要工作注意事项 0001、接鸡前准备工作:前一天晚上零 晨2—3点调试舍内育雏温度,以确 保舍内有个均恒温度。2、开始备开 水或者舍内预温:按10ml/只去配 水。提高舍内湿度。3、绑好格栏。 一个棚上分三个栏。按每平米 35—40只计算育雏密度,并用育雏 栏一半高密度育雏。5、接鸡前一个 小时加好水洒上湿拌的饲料。6、接 鸡前到接鸡后1小时恒定舍内温度 在27--29℃。湿度在75%左右。育 雏区内安60W的灯泡或20W的节能 灯。接鸡前对高密度育雏区铺上旧 料代作高密度开食用。 舍内放置消毒 槽,人员进出 需消毒。地面 和墙壁洒水增 加湿度。提前 预温的目的是 确保进鸡后温 度稳定。

1 38-46 13 1、做好记录并称初生重。 2、2.5-5%的白糖(前十个小时用)抗生素和电解质多维矿饮水3天。 3、温度要慢慢提上去,绝对不能忽高忽低,温度控制应从接鸡时28℃,经过3-4小时提高正常温度31-33℃。5、开照明灯,瓦数为60W 。6、前十个小时饲养密度在70—80只/平方米。7、入舍十小时后水线也要过渡使用,调教雏鸡使用自动饮水器。1-3日液体维生素制剂--禽无疫本草维健,减少应激。 晚上9-10时应观察小鸡表现温度是否适宜,失群鸡及时放回热源,做好日报表记录。精确统计前23个小时吃料量。但注意水线与真空饮水器用同种药品。 2 18 1、1-5日龄饮水中加抗菌药预防细菌性疾病。2、每日加料8-10次使鸡只尽早开食,采食均匀。3、观察保温温度是否适宜,调节适宜温度,温度在31--33℃。4、23小时光照。5、使用全部开食盘,并往料桶中加料,确保料位充足。湿拌料是刺激雏鸡食欲的一种良好方法。6、晚上撤去一半真空饮水器。 早、中、晚随时观察雏鸡的状况,特别注意温度是否适 宜.配合人工向料线中加料,确保料位。

30万只肉鸡标准化养殖场投资投资可行性报告

30万只肉鸡标准化养殖场建设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项目建设单位为阜康市曹琴养殖专业合作社,是以饲料生产、禽类养殖、产品销售为一体的农民养殖合作社,合作社于2014年 8月成立,位于阜康市三工乡大泉村。注册资本100万元,养殖场占地面积50亩, 目前公司正在筹划肉鸡养殖项目,采取“公司+基地+养殖户”的经营模式,实现产供销一条龙式的产业化经营目标,发展壮大肉禽产业。 二、法人代表基本情况 法人代表:马祥丙,性别:男,I960年出生,现任董事长。 自从2002年成立股份制企业以来,公司规模不断壮大,公司已在全国二百多个城方站稳脚步,该同志多次获得优秀青年企业家、纳税先进个人等荣誉,现任市人大代表。 三、项目建设条件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阜康市三工乡大泉村,距阜康市区18千米。具有良好自然条件及自然资源,其地域辽阔,气候适宜,土质肥沃,物产丰富,水土资源丰富。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农业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效率,粮食产量逐年提高。但也存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农闲时节创收难、农村畜禽养殖规模小效益

差的问题,适时地加快发展畜牧业,实 现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半壁江山”是阜康市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2009年以来,阜康市加大肉鸡养殖工作力度,计划年饲养出栏肉鸡1500万只,目前,每个乡镇集中建设2个肉鸡养殖小区,为阜康市大规模发展养鸡产业奠定了坚实发展基础。 四、项目建设必要性 本项目能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和该企业肉鸡养殖基地优势,项目技术成熟、先进、可靠,具有良好盈利能力。有较高的抗风险能力和较好的经济效益,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鸡粪便经处理并生产绿色有机肥料,对周围环境不造成污染。本项目建设还将直接安排就业人数12人,拉动饲养、屠宰、运输、包装、建材、饲料加工等行业,间接就业100余人,带动辐射能力强,对提高养鸡效益和推动科技进步具有重要意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增加财政收入、促进科技进步,发展区域经济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项目充分发挥合作社的辐射带动作用,将我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速农业经济发展,对解决“三农”问题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因此项目的建设是必要、可行的。 五、项目建设方案 1、项目名称:30万只肉鸡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项目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鸿蓬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编制单位:鸿蓬牧业有限公司 编制时间: 2016年1月

第一章项目摘要 1.1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鸿蓬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 2)项目主管部门:宁县畜牧兽医局 3)项目建设单位:鸿蓬牧业有限公司 4)项目性质:新建 5)项目类别: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 6)建设地点:九龙川村 7) 建设期限:2016年 8)主要技术内容、规模及投资 项目对选定在鸿蓬生猪规模养殖场进行实施,猪舍新建800㎡,仔猪保育舍800㎡,新建排污管理1100m,集污池400m3,沼气池50m3,贮液池30m3;购置钢制格栅50套,污水提升泵2台,污水泵2台,管道、阀门等配件1套,普通兽医器械5套,紫外线灯及消毒室配套设备5套。 9)投资概算: 项目概算总投资249.9万元。其中:建筑土建工程费概算

为229.4万元;设备及安装费概算为15万元;项目建设其它费用3.5万元,预备费2万元。 10)资金筹措 经概算,该项目总投资249.9万元。其中:申请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50万元,项目单位自筹资金199.9万元。 11)经济和社会效益 (1)本项目建设指导思想明确,规模与现有设施设备匹配,专区布置合理,可以明显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项目建设可提高生猪产业的发展水平,推动生态农业迅速发展,拓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也可在一定程度是缓解当前我县及省市猪肉的市场压力,降低价格,促进社会稳定,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社会效益非常明显。 (3)项目建设采用的技术方案可靠,符合项目实际需要,同时利用生产废弃物,生产沼气做到变废为宝,从而使整个企业良性循环,降低了环境污染。 (4)项目通过基础设施改善、五良技术推广和合理的粪污处理措施,在形成一定规模的同时,有助于降低生猪的疫病,减少经济损失,节约生产成本。项目正常年销售收入达215.2万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