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父亲和儿子的对话

教育父亲和儿子的对话

教育父亲和儿子的对话
教育父亲和儿子的对话

一则

儿两岁。某日,头撞桌角,长一包,大哭。

一分钟余,我走向桌子,大声问:

"桌子呀,是谁把你撞疼了?哭得这么伤心?”

儿止哭,泪眼看我。我抚桌,冲儿问:

"谁呀?谁撞疼了桌子?"

"我,爸爸,我撞的!"

"哦,是你撞的,那还不快向桌子鞠个躬,说对不起!"

儿含泪,鞠躬,说:"对不起"。

自此,儿学会了责任和担当!

二则

儿三岁。无故大哭,我问:

"咋了,哪不舒服?"

"没有不舒服。"

"那为什么哭!"

"就是要哭!"明显撒娇。

“好吧,你要哭我们都没意见,可是你在这儿哭不合适,会打扰我们说话的,爸爸给你找个地方,你一个人好好哭,哭够了再叫我们。”

说完将儿关进了洗手间:"哭完了敲门。"

2分钟,儿拍门:“爸爸,爸爸,我哭完了!”。

"好,哭完了?哭完了就出来吧。"

至今,儿18岁,仍未学会操纵和迁怒!

三则

儿5岁。傍晚,牵儿散步经小桥,桥下碧水见底,暗流汹涌。儿仰头看我:“爸爸,小河好美,我想跳下去游泳。"我一愣:

“好吧,爸爸跟你一起跳。不过我们先回家,换一下衣服。”

回,儿换衣毕,见一盆水在面前,困惑。

“儿子,下水游泳得把脸埋进水里,这你懂吧?”儿点头。

“那我们现在就先练习一下,看看你能埋多久。"我看表。

"好!"儿把脸埋进水里,豪气冲天?仅10秒:

"呸呸,爸爸,呛水了,好难受。"

"是吗?等等跳到河里,可能会更难受些。"

"爸爸,我们可以不去跳吗?"

"好吧,不去就不去了。"

从此,儿学会了谨慎而不冒失,三思而后行。

四则

儿6岁,好吃。某晚,放学经麦当劳,驻足:

"爸爸,麦当劳!”垂涎欲滴。

"嗯,麦当劳!想吃?"

"想吃!"

"儿子,一个人想吃就吃呢,叫狗熊;想吃而能不吃呢,叫英雄。"

接着问:“儿子,你要做英雄呢还是做狗熊?”

“爸爸,我当然要做英雄!”

"好!那英雄,想吃麦当劳时会怎样呢?"

"能不吃!"很坚定!

"太棒了,英雄!回家吧。"

儿流着口水,随我回。

从此,儿学会了有所为而有所不为,经得起诱惑。

五则

儿8岁,顽皮,与大同学打架。伤痕累累,回,大哭不止。

"委屈?"

"委屈!"儿泣答。

"愤怒?"

"愤怒!"儿嚎啕。

"你打算怎么办?"再问,"需要爸爸为你做点什么?"

"爸爸,我要找块砖头,明天从背后去砸他!"

"嗯,我看行!爸爸明天为你准备砖头。"继续问,"还有呢?"

"爸爸,你给我弄把刀,我明天从背后去捅他!"

"好!这个更解气,爸爸这就去准备一下。"我上楼。

理解支持,儿渐平静。约20分钟,我从楼上搬一大堆衣服及棉被?

"儿子,你决定了吗?是用砖头,还是用刀呀?"

"但是,爸爸,你搬那么多衣服被子干吗?"儿困惑。

"儿子,是这样的:如果你用砖头砸他,那么警察就会把我们带走,在监狱里大概只要住一个月,我们就带些短衣薄被就可以;如果你用刀子捅他,那么我们在监狱里至少3年回不来,我们可要多带些衣服被子,四季都要带齐?"

"所以,儿子你决定了吗?爸爸愿意支持你!"

"要这样的?"儿惊愕。

"是这样的,法律是这样规定的!"我趁机普法。

"爸爸,那我们就不干了吧?!"

"儿子,你不是很愤怒吗?"

"嗨嗨,爸爸,我已经不愤怒了,其实我也有错。"儿脸红。

"好,爸爸支持你!"

自此,儿学会了选择和代价。

六则

儿9岁,四年级,数学不及格,闷闷不乐。

"怎么了?考试不及格,还给我们脸色。"

"因为数学老师很讨厌,她的课不爱听。"理直气壮。

"哦,怎么个讨厌法?"我很感兴趣。

"??,??"儿说了很多,"总之她也不喜欢我。"

“哦,别人喜欢你,你就喜欢她;别人不喜欢你,你就讨厌她。这说明你是个主动的人还是被动的人?”

“是个被动的人!"儿子回答。

“是强者,还是弱者?是大人,还是小人?”继续问。

“是弱者,是小人!”儿怯怯。

"那你要做大人,还是小人?"

"做大人!爸爸,我知道了:无论老师喜不喜欢我,我都可以去喜欢她,尊敬她,主动影响她,做一个强者。”

翌日,开心上学,数学从此优秀。并知道了何为大人,何为小人。

七则

儿10岁,玩游戏。妻屡教,子不改。

"儿子,听说你每天玩这个?"我指着电脑。

"嗯。"承认,低头!

"每次玩完之后,什么感受?"

"茫然,空虚,没劲,自责,看不起自已?"

"那为什么还玩呢?把持不住自己,是不?"

"是的,爸爸。"儿很无助。

"好!爸爸帮助你!"我搬来电脑,给儿子一小锤,"儿子,砸了它!"

"爸爸!"儿惊愕!

"砸了它,爸爸可以没有电脑,但不能没了儿子!"

儿流泪,亲手砸了电脑!

从此,儿懂得了什么叫原则。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八则

儿11岁。我与妻久居异乡,每日致电老母亲,问候。一日,儿接电话:

"爸爸,您好!"很兴奋!

"嗯,好!奶奶呢?请奶奶听电话。"

"爸爸,你为什么每天只给奶奶打电话呀?"

"这有什么好奇怪?因为那是我妈!"

"那我呢?我也想你们!"

"你找你妈去呀!"

"哦!"

从此,妻每天6点,能接到儿子问候,风雨无阻,至今已8年!

九则

儿12岁,六年级,作业繁重,情绪焦躁。傍晚,儿放学归,刚进门。

"臭小子,你昨天是不是把我的盘子打破了?"我妹妹开始发难。

"没有呀,姑姑,我没有!"一脸困惑。

"我看见你打的,还耍赖!"我母亲又铁证如山。

"我没有呀!你们冤枉我?"大哭,躺地,情绪爆发?

约5分钟,我从房间出,厉声道:

"咋了?在这里发疯!"

"爸爸,姑姑和奶奶冤枉我!"

"冤枉?冤枉你又咋样!冤枉你就躺下了?没出息!你是不是男子汉?"

儿止哭,站起,低头:

"爸爸,她们冤枉我。"

"男子汉大丈夫,就算天塌下来,也不能躺下!何况一个小小的盘子?没出息!"我继续,"人这一辈子,要经历多少风风雨雨,被冤枉、污蔑、背叛、出卖?你就趴下了?那是孬种!"

儿挺腰,抬头:

"爸爸,我懂了,现在我该怎么办?"

"现在?问问你自已,你有很多时间吗?"

"没有,很多作业要做。"

"那还不去做作业!记住,哪怕山崩地裂,不理它,先做好自己的事!"

儿提起书包,向奶奶,姑姑行礼,从容走进书房。

我们仨会心一笑。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儿子,当你长大后,看到这幅对子时,或许,你会想起今天,想起奶奶,想起姑姑,想起爸爸的良苦用心!

十则

儿13岁,初一,成绩一般。某日突然问:

"爸爸,读书有用吗?考试成绩有用吗?"

"为什么问这个?"我一怔。

"这几天,家里來了很多叔叔阿姨,你总跟他们讲现代教育是5000年来最糟糕的教育?"哈,儿子旁听了我与朋友们的高谈阔论。

"没错呀,读书,考试确实没啥用。"

"那我为什么还要去读,这些没有用的东西呢?"

"那是因为你还小,先搞些没有用的东西,试试你的本事。如果你连这些没用的东西都做不好,那长大以后,有用的东西也肯定搞不好。所以,读书虽然没有用,但你还是要去读好它。"

"哦,爸爸,我有本事把书读好!"

从此,儿子成绩优秀。

儿子,其实人生也是虚幻不实的,但日子还得认真过,以假修真的中道精神需要我们一生去体会。

十一则

儿13岁半,走亲戚归。一身名牌,发型前卫,得意洋洋:

"妈妈,我帅吗?二伯伯家哥哥给的衣服、鞋子,XX牌子的,很贵的;奶奶,你看我的头发,哥哥带我去剪的,前面特别长,哈哈,酷不酷?"

象一只蝴蝶,满屋子飞。

我视而不见?

两日后,儿在镜前,自我陶醉。我悄然,立其身后:

"累不累呀,儿子?"

"爸爸,吓我一跳!"

"哈哈,累不累,时刻有牵挂;老担心,总有不妥当;总猜测,别人怎么想。何苦来哉,大活人,受衣冠须发之累,愚呀愚,痴呀痴?"

"爸爸,取笑我。"儿脸红。

"爸爸还你轻松自在,怎样?"

"嗯。"换上校服,酷发落地,"爸爸,好轻松,好踏实!"

从此,儿知道了何为美,何为丑。

十二则

儿14岁,初二。一日回,闷闷不乐。

"咋了?有心事?说来听听。"

"没啥事。只是很奇怪,最近有两同学,平时关系还挺好,可这几天,在校群里,公然污蔑攻击我。"

"呵,你受伤了?"

"这倒没有,爸爸,我不解的是,我没得罪他们呀,我最近挺好的呀!"

儿子眼神里,闪过一丝得意。

"你挺好的?来,说说你有多好。"

"这学期成绩进入了前5名,作文比赛一等奖,演讲比赛第一名,篮球比赛团队冠军,个人被评为十佳运动员,优秀班干部??"

"停,儿子,你在找死!"我手心出汗,有点失控。

"咋了,爸爸?"

"儿子,你犯了人生之大忌!爸爸这半辈子,还从来没见过笨死的,但见了太多能死的。人的灾难,不是因为你做错了什么,而是因为你拿多了什么。儿子,你拿多了,拿多了荣誉。"

"那怎么办?爸爸。"

"至少在一年内,禁止一切比赛,禁止任何评选;这叫双禁。人要有能力优秀,更要有能力让别人优秀!荣誉就象玫瑰,看着美丽,拿着扎手。"

"一年啊?别的都可以,就是篮球?"

"好,球禁两个月!"儿接受。

老子曰,不敢为天下先。誉满天下者,必毁满天下。

十三则

儿十四岁半,双禁两月,回。

"爸爸,双禁以后,同学关系融洽了许多,可y8还是有议论。"

"议论啥?"

"很多老师同学都认为我这样,太消极,不进取。"

"哈哈,做人当然要积极,关键是积极索取,还是积极付出;是积极竞争,还是积极谦让。"

"什么都谦让吗?"

"是的,都可让,名、利、权皆可让;只有一样东西绝对不让。"

"啥?"

"当仁不让!"

"也就是:没人扫地时,你不让;同学生病时,你不让;别人需要帮助时,你不让?国家危难之时,你不让;凡大仁大义之事,决不退让。"

"当仁不让!我懂了,这才叫积极进取!"

洒扫,应对,进退,此乃立身之本。

十四则

儿15岁,暑假。我受邀参会,携儿同往。

一路上,儿神色焦虑忐忑。晚,宾客散,问:

"儿子,你咋了,不舒服??"

"没有,爸爸,只是有点不安。"

"不安?"

"嗯,今早出门:乘飞机,头等仓;下飞机,大奔驰;住宾馆,总统套?记得了静师父跟我说过: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我一时无语。

"爸爸,您为众生劳顿奔波,有德,所以叔叔阿姨们这样款待您,您可以坦然接受;而我不同,还是个学生,还没为社会作过任何贡献,享受这样待遇,叫德不配位,今后恐有灾殃?"

"儿子,爸爸太高兴了!"我激动,摸了摸儿子的头,"爸爸放心了,长大了!凭你这番话,你这辈子就不会有大的灾祸!"

我太高兴,高兴得流泪:

"儿子,这样:今晚你就睡地上,明天去申请做义工,如何?"

"太好了,爸爸,这下我可以睡个踏实觉了。"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当厚德载物。

十五则

儿十五岁半,成绩优秀,考入重点高中。

某日,家来闲人,唆老母亲给老师送红包。母心动。

"奶奶,听说您要给我老师送红包?"

"是呀。听说现在兴这个,对老师都有礼数。"

"礼数?没听说过!"

"你小孩不懂的,你爸妈不在家,奶奶作主,咱可不能失了礼。"

"奶奶,您真的要送?"

"那还有假,红包都准备了,明天奶奶亲自去。"

"奶奶,如果您明天真的送去,我就不去上学了,您这样做,对我们老师是一种污辱,他不会收的,到时,只会让我很丢人,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

"这小子,不听话,奶奶是为你好,怕你吃亏?"有点生气。

"奶奶,我知道您疼我。可您要相信我,相信您孙儿有实力,不送礼,老师一样喜欢我。"

老母亲,被孙儿的豪气逗乐了?

后,说起此事,我偷偷夸奖了儿子。

行有不得,反求诸已!君子,当光明磊落!

儿16岁,高一。学业繁重,周日归。

"爸爸,我想辞去学校广播部部长的职务。"

"为什么?"

"高中学生,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考上名校,大多不愿意承担公共事务。而我呢,又当班长,又当团干部,尤其是广播部的工作特别繁琐,我又是负责人,在同学们看来很傻冒。"

"这份工作重要吗?"

"很重要,学校里没有电视,不能上网,还不能随便走出校门,所以,广播是近万名学生,了解时事,放松身心?的几乎唯一渠道。"

"那你不干了,有合适的人愿意干吗?"

"暂时没有。老师也觉得我比较合适。"

"那就得当仁不让,要做一个讲义气的人。"

"可是,爸爸,这样会占用学习时间,影响学习成绩!"

"是吗?假如,家人都病了,你只能有其他同学一半的时间去投入学习,怎么办?""我会严谨地安排好时间,提升专注度,提高学习效率,??"

"哈哈,为了让你成为这样的人,爸爸和妈妈都愿意去生病。"

"不要!爸爸,儿子懂了,谢谢广播部的这份工作,谢谢老师?"

儿子,顾此失彼的时空对立观念,是愚人们的永远借口。许多人:工作时,说家庭影响了事业;在家时,说事业耽误了亲情;这是无耻之徒。人这一生,父母,老婆,孩子,朋友,上司,众生都要照顾好,这是一种智慧和力量。

“哦,吃饭了。吃完饭,去帮姑姑洗碗。"

"好的,爸爸,家务也要做好!"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十七则

儿十六岁半,情窦开。妻告我,儿子喜欢上一女同学。

"儿子,过来一下。"

"哦,爸爸,有事吗?"

"最近,我瞧你,似喜忽忧,神色不定,有心事?"

"??"低头,坦白,脸红。

"哈,这是好事,说明我儿子对人有兴趣,取向正常,爸爸放心了。"

"爸爸,??"

"现在很多孩子,对人没兴趣,只对电脑有兴趣;对异性没兴趣,而对同性有兴趣。如果这样,爸爸就得在祖宗面前羞愧而死。呵呵?"

"哈哈,爸爸,我以为您会骂我呢,纠结了很多天。"儿子也乐了,一下放松了。"儿子,爸爸考考你。"

"嗯,请出题。"

"何为礼?"

"简单讲,礼就是人与人及人与天地万物间的最合理的关系。"

"说得好!那么,你跟那个女同学是什么关系?"

"同学关系呀!"

"好,同学关系!那么,保持着同学关系就叫合礼,僭越了这个关系就叫非礼。

这个道理懂吗,儿子?"

"懂,爸爸。从六岁读经,已经10年,这个道理不懂,怎么对得起爸爸和妈妈的苦心教诲。"

"只是懂还不够,怎样才能做到?"语气严厉。

"克已复礼,爸爸!"语气庄严。

从此,儿子顺利度过了"青春期"。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穿越时空与大师对话(修订稿)

穿越时空与大师对话 ——有效读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东丰县南屯基镇中学刘晶忠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探索有效途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成为每一位教师必须解决的课题。 关键词:读书;有效阅读;教师专业成长;教师专业成长有效途径 一、读书 温家宝总理到国家图书馆参加“读书日”活动时也曾说过:“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 读书——是提升个人修养和境界的需要,是提振民族精神和意志的需要。 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更要开掘一条河。”而开掘“源头”,引流“活水”,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升教育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在其著作中曾经针对教师的成长说过:教师获得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 在遥远的深山里,生长着一种与众不同的竹子,在最初5年里,你几乎观察不到它的成长,总觉得它的高度仿佛一点儿改变都没有,初次接触这种植物的人难免会下一个定论,这是一种长不大的竹子。但是,你耐心地等上5年以后,你会发现,有一天,它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开始以每3天大约两米的速度急速生长,并最终在6个星期之内长到30米左右的高度。 有什么神奇的力量?不是!原来,在这5年的时候里,它的根在地下没有停止过一天的成长,它充分地汲取养料与水分,为将来有一天的“一鸣惊人”、“一飞冲天”作一份最为丰盈与富足的准备。 我们不妨套问一句:“老师,你的根有多深?” “老师的根”就是——读书。 朱永新教授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 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 二.有效阅读

我和自己聊聊天作文

我和自己聊聊天作文 说实话, 我常常会很纠结, 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上, 遇到一个问题“是” 或者“不是”?遇到一件小事“该做”或者“不该做”, 脑中总是会有两种截然 不同的思想在作斗争,最后都打得遍体鳞伤,却还是不分胜负。 其实, 在一个大脑中注入两种思想也未尝就是件坏事, 因为我会为了这些思 想上的斗争, 去寻找两种不懂观念的借口来保证自己最后的利益, 所以这样可以 锻炼我的口才能力、思维能力,和在与别人发生口角时候的随机应变能力!呵, 至少我是这么觉得的。 我记得有一次,不知是什么事情来着。我在家里想:如果别人问我为什么怎 么办?然后我就开始组织语言, 想想要怎么说才能既把事情都解释清楚, 又能让 自己的不利缩到最小。结果第二天就真的有人问我为什么,我就很自然、很流畅 地,像说台词一样解释。因为自己的思想已经做过斗争了,所以对于他们提出来 接二连三的问题,也总能很快给他们满意的回答。 当然, 毕竟是“生活”在同一个大脑里的嘛, 这两个想法也不能总是唱反调, 他们也经常会找到共同语言,交流、沟通、谈天,都是家常便饭。不过很神奇的 是,这两个冤家对头竟然还会互相安慰! 比如说我考试 考砸的时候,他们一个会说“怎么办,考得那么差,都不是很懂诶,不要订 正了!” 另一个就会说“没关系啊,人嘛,难免有失误是吧!下次努力不就好啦” “可是每次考砸后都那么想,哪儿有那么多下次啊!” “所以就要付诸于努力啊,更重要是要坚持!” 呵呵, 有时候想想这两种思维的对话还真是挺好玩的。 不过与其说是思想上 的交流,还不如说是我自己和自己的对话。 不知道你们会不会也经常很矛盾呢, 我想向每个人的心里一定都装了两种截 然相反的思维, 就像动画片里, 一个人的头顶出现一个白色的天使和一个黑色的 魔鬼,他们先是教主人该怎么做,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结果就打了起来。呵 呵, 天使和魔鬼不就是代表他的两种想法吗?! 其实我觉得自己和自己多聊聊天 也挺好的,无聊的时候还能找到不少乐趣呢!
1/5

小说教学人物对话艺术:小说人物对话

小说教学人物对话艺术 小说中的人物对话往往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段,要想把人物形象逼真地展示在读者面前,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 读出人物的轮廓 所谓“读出轮廓”是指开始要把课文通读几遍,对课文内容和文中人物有个大体了解,知道每个人怎么样.读出人物轮廓是读好对话的第一步,这是基础. 二.要读出人物思想感情 所谓读出人物思想感情,就是通过朗读,把人物语言中蕴含的感情读出来. 方法之一提示学生注意提示语和对话中标点符号,从中体会人物的处境和思想感情.例如指导学生读《桥》中的人物对话 1、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2、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这两句话展现给我们的人物形象是老汉在危急时刻把小伙子党员揪出来,严格要求党员把生的希望让给村民们,把死的危险

党员扛起来,避免再次陷入慌乱。 方法之二启发学生给人物对话加提示语,通过加提示语进 一步理解人物思想感情。 这一种启发,说到底是要学生“进入角色”,即透过全文、透过标点和提示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这是最重要的。 三、读出“话外音” 有些课文的人物对话往往是一语双关。如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鲁迅先生说“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样的句子先让学生理解话中还有什么话,懂了再读,或老师示范,让学生“看老师”读,通过听老师读,去体味话中的话来。 四、读出人物的身份 有些课外阅读中的人物对话,朗读时提醒学生说话人的身份,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问妻、妾、客三人同一个问题,三个人的身份不同,回答问题时的语气就自然有区别。我这样一提醒学生就明白妻偏爱邹忌,读时应充满自信,语气坚定;妾害怕邹忌,读她的话时,就应该有些畏缩,语言里没有自信;客人

关于教育的英语对话

关于教育的英语对话 关于教育的英语对话一william: how are your chinese lessons going? 你的中文课进展得如何了? susan: oh i’m learning very slowly. i think chinese is more difficult than english. 噢,我学的非常慢。我觉得中文比英文要难学。 william: well i guess you have fewer characters but i think chinese grammar is easier. 我想英文里的字母是更少一些,不过中文里的语法更容易一些。 susan: maybe, but i think people usually learn english more quickly than chinese. 也许,不过我认为人们学习英文一般都比中文要快。 william: yes, i guess basic speaking is easier. 是,我想在基本会话方面可能确实是更容易一些。 susan:

maybe that’s why your english is better than my chinese.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你的英文比我的中文要好。 关于教育的英语对话二jim: 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 昨天你干什么了? li na: i attended the electronics lesson at the children's palace. 我在少年宫上电子技术课. jim: how of ten do you go there? 多长时间去一次? li na: once aweek. 一周一次。 jim: have you been there long? 你在那多长时间了? li na: i started my lesson there when i was in primary school. 我是上小学的时候开始在那上课的。 jim: do you find it helpful? 你认为有帮助吗?

与和尚的对话

与和尚的对话 女人:圣明的大师,我是一个已婚之人,我现在狂热地爱上了另一个男人,我一天不见他都很难受!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和尚:你能确定你现在爱上的这个男人就是你生命里唯一的最后一个男人吗? 女人:是的,我有很多年没有动心了!遇上的这一刻,我不想错过! 和尚:你离婚,然后嫁他。 女人:可是我现在的爱人勤奋,善良,有责任,我这样做是否有一点残忍,有一点不道德。 和尚:在婚姻中没有爱才是残忍和不道德的,你现在爱上了别人已不爱他了,你这样做是正确的。 女人:可是我爱人很爱我,真的很爱我。 和尚:那他就是幸福的。 女人:我要与他离婚后另嫁他人,他应该是很痛苦的又怎么会是幸福的呢? 和尚:在婚姻里他还拥有他对你的爱,而你在婚姻中已失去对他的爱,因为你爱上了别人,正谓拥有的就是幸福的,失去的才是痛苦的,所以痛苦的人是你。 女人:可是我要和他离婚后另嫁他人,应该是他失去了我,他应该才是痛苦的。 和尚:你错了,你只是他婚姻中真爱的一个具体,当你这个具体不存在的时候,他的真爱会延续到另一个具体,因为他在婚姻中的真爱从没有失去过。所以他才是幸福的而你才是痛苦的。 女人:他说过今生只爱我一个,他不会爱上别人的。 和尚:这样的话你也说过吗? 女人:我..我...我... 和尚:你现在看你面前香炉里的三根蜡烛,那根最亮。 女人:我真的不知道,好象都是一样的亮。 和尚:这三根蜡烛就好比是三个男人,其中一根就是你现在所爱的那个男人,芸芸众生,男人何止千百万万,你连这三根蜡烛那根最亮都不知道,都不能把你现在爱的人找出来,你为什么又能确定你现在爱的这个男人就是你生命里唯一的最后一个男人呢? 女人:我.我..我... 和尚:你现在拿一根蜡烛放在你的眼前,用心看看哪根最亮? 女人:当然是眼前的这根最亮。 和尚:你现在把它放回原处,再看看哪根最亮? 女人:我真的还是看不出哪根最亮。 和尚:其实你刚拿的那根蜡烛就是好比是你现在爱的那个最后的男人,所谓爱由心生,当你感觉你爱她时,你用心去看就觉的它最亮,当你把它放回原处,你却找不到最亮的一点感觉,你这种所谓的最后的唯一的爱只是镜花水月,到头来终究是一场空。 女人:哦,我懂了,你并不是要我与我的爱人离婚,你是在点化我。 和尚:看破不说破,你去吧。 女人:我现在真的知道我爱的是谁了,他就是我现在的爱人。 和尚: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你我曾经深爱过的某人,无非也就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只是爱由心生,自以为他/她会是今生最爱,当你感觉你爱他,你用心去爱就觉的他/她最珍贵,当万物归原,生命仍然继续,他/她无非也就是我们生命中的一个过客。 我们根本无法确定哪一个才是今生最爱,如果不懂得去珍惜,你身边这个爱你的/你爱的人,在某一天,也会成为你身边的过客。 找一个你爱的人不容易,找一个爱你的人也不容易。如果无法确定哪一个才是你最爱的人,何不在自己成为别人的爱人的时候珍惜这份感情?爱由心生,你告诉自己是爱他/她的,自然就可以爱上他/她。 如果你爱的人不爱你,也请记得:爱由心生。是你太过于把目光集中在他/她身上了,试着放开视线焦点,你会发现光亮的蜡烛到处都有。

对话诺奖大师慕课答案

对话诺奖大师(更新版,有些人上传的答案有误) 1.11 【单选题】一些研究者认为,现代人类语言是何时产生的?(A) A 、旧石器时代初期B、旧石器时代晚期C、新石器时代初期 D 、新石器时代晚期 2 【多选题】下列不属于印欧语系的有(ABC )。 A 、匈牙利语 B 、芬兰语C、爱沙尼亚语 D 、英语 3【判断题】远古人类语言的研究在美国不太受欢迎。 (对) 4 【判断题】语言和 DNA 之间没有严格联系。 (对)●远古人类语言的研究使用了(比较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1.21 【单选题】研究两种语言是否有联系及联系紧密程度的方法是( C)。 A 、语言相较法 B 、语言核心法C、词汇统计学法 D 、词汇重构法 2 【多选题】盖尔曼认为追溯语言发展史可以使用的方法有(CD )。 A 、研究类人猿发音 B 、结合人类DNA C 、使用文献自己的语言 D 、重建始祖语言 3 【判断题】任何代表某种历史现象的语族都有一种原始语言。 (对) 1.31 【单选题】下列属于亚非超语系的是( A )。

A 、闪族语 B 、乌拉尔语系 C 、印欧语系 D 、汉藏语系 2 【多选题】下 列属于欧亚超语系的是(ABCD )。 A 、乌拉尔语系 B 、印欧语系C、阿尔泰语系 D 、闪族语 3 【判断题】 波伦语是包含四大超语系的超超语系。 (对) 4 【判断题】日耳曼语是印欧语系的一个分支。 (对) 1.41 【单选题】原始闪语中表示山丘的单词为( B )。 A 、tul B 、tall C 、tulv D 、twn 2 【单选题】 pidi 是表示( C) 的单词。 A 、河流 B 、山谷C、山丘 D 、海洋 3 【判断题】印欧语表示数字二的 单词为duwo 。 (对) 2.11 【单选题】马普学会最重要的研究部分是(C)。 A 、应用数学 B 、材料科学 C、基础科学研究 D 、应用技术研究 2 【单选题】克劳斯·冯·克利钦 是德国马普学会( B )所长 A 、智能系统研究所 B 、固体物理研究所C、生物物理研究所 D 、引力物理研究所 3 【单选题】克劳斯·冯·克利钦因发现 ( D )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A 、相对论 B 、 X 射线 C、物质的拓扑相变和拓扑相 D 、量子霍尔效应 4【判断题】马普学会的研究所仅仅在德国才有。 (错) 5 【判断题】克劳斯·冯·克利钦是单独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与大师对话

与大师对话 ——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给教师的建议》,工作20年来读到的第一本教育专著, 不是读,这简直是在吃。要“吃透”这一本,因为一切的阅读,都像是读自己。来自大师的抚触和叩击,让我激动,震颤,发出强烈共鸣! 对,就是共鸣。《给教师的建议》带来的,不是高山仰止的惊叹,更多是心有戚戚的同感、快感。尤其是当我发现,全书十之七八都是在说读书:学生要读,家长要读——教师更要读。 “这些话,简直就是替我写的”。是这样:一直存在的感想和质疑,自顾人微言轻,以为说了白说,写了白写,自己先就将它们压抑、轻掷,任其萎顿消湮成为模糊的雾气和暗流了——没有人拦我,因为懒惰、自卑和缺乏韧性,是我自己选择做了“沉默的大多数”。有些事情即便做了,也不敢往大处想它的意义。现在,我有可以引大师为佐证了;现在,我知道自己确实应该多动动手写一写。 爱默生说的多好啊: 人应当学会的是捕捉、观察发自内心的闪光,而不是诗人和伟人们的圣光。但是,人们却不假思索地抛弃自己的思想,就因为那是自己的思想。在每一部天才的作品中,我们都可以找到我们自己抛弃了的那些思想:它们带着某种陌生的尊严回到我们这儿来。伟大的艺术作品给我们最深刻的教诲就是,要以最平和而又最执著的态度遵从内心自然而然产生的念头,即使与其相应的看法正甚嚣尘上。否则,明天某个人便将以一位权威的口吻高谈那些同我们曾经想到、感受到的一模一样的想法,而我们却只好惭愧地从他人手中接受我们自己的想法。

下面,我就书中感触最深的几点,结合实践谈感想。 再录一段爱默生的话: 相信你自己的思想,相信凡是对你的心灵来说是真实的,对所有其他人也是真实的——这就是天才。披露蛰伏在你内心的信念,它便具有普遍的意义;因为最内在的终将成为最外在的——我们最初的想法终将在上帝最后审判日的喇叭声中得到回应。 一读书――“滋养大河的溪流” 读书是我的生活方式——因为读得慢,所以读的少;因为只求一读之乐,所以不在乎快慢多少。 很高兴看到:大师不谈具体教学技术和方法。教过众多科目,他是很有资格一谈的。他选择了“务虚”的一路——只谈读书。于是这些建议,这本书,便获得了超越时代、国界和学科的普遍价值。 怎样做到终身备课?这就是读书,每日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 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 不管你到公共图书馆去借任何一本书是多么方便,我还是建议你建立起自己的藏书。(《给刚参加工作的教师的几点建议》) 学生的智力生活的一般境界和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精神修养和兴趣,取决于他的知识渊博和眼界广阔的程度。对一个教师来说,最大的危险就是自己在智力上的空虚,没有精神财富的储备。(《为什么学生感到学习越来越难了呢》)

沉思录:自己与自己的对话

内容简介 目前市场上唯一的中英双语版本,中英译文均优雅简练,适合所有英语爱好者阅读,本书内容是近两千年前的古罗马皇帝的人生感悟,而时至今日依然影响着一代代的领导人,里面的人生哲理其实每个人都有需要读它的时候,包装美观精致,和中文版封面成系列感,绿色古罗马背景封面非常高雅。 《沉思录》是古罗马唯一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所著,这本自己与自己的十二卷对话,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所写,是斯多葛派哲学的一个里程碑。《沉思录》来自于作者对身羁宫廷的自身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摆脱了激情和欲望、冷静而达观的生活。马可·奥勒留在书中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要求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静,要摈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正直地思考。而且,不仅要思考善、思考光明磊落的事情,更要付诸行动。 《沉思录:中英双语·典藏本》既有中文的简练优雅,又有英文的古朴单纯,在中文阅读中满足读者对于英文版本的追求。英文部分采用的是最为经典的乔治?朗译本,优美流畅,纯正优雅,原汁原味,在不影响阅读的前提下,编辑部分保留了古英语的书写方式,在领略奥勒留深邃思想的同时,也能享受古英语阅读的美妙。 作者简介 马可·奥勒留,(Marcus Aurelius,公元121—180年)著名的“帝王哲学家”,古罗马帝国皇帝,在希腊文学和拉丁文学、修辞、哲学、法律、绘画方面受过很好的教育,晚期斯多葛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奥勒留也许是西方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哲学家皇帝。他是一个比他的帝国更加完美的人,他的勤奋工作最终

并没有能够挽救古罗马,但是他的《沉思录》却成为西方历史上最为感人的伟大名著。 马可·奥勒留是一个悲怆的人;在一系列必须加以抗拒的欲望里,他感到其中最具有吸引力的就是想要引退去过一种宁静的乡村生活的那种愿望。但是实现这种愿望的机会始终没有来临。――罗素 译者介绍 何怀宏,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从事伦理学及人生哲学、社会历史等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学术著作有:《良心论》、《世袭社会及其解体》、《选举社会及其终结》、《底线伦理》、《道德、上帝与人》等。;另有随笔散文作品集:《若有所思》、《珍重生命》、《心灵瞬间》等。译著有:《正义论》、《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等。 《沉思录》系何怀宏上世纪80年代末完成的重要译著,译文准确简练,优雅凝神,在近二十年里不胫而走,默默在许许多多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读者中流传。 目录 译者前言 一本写给自己的书 Book 1 卷一 品质闪耀在良好的传承中 我从父亲那里学到的 Book 2 卷二 来自命运的东西并不脱离本性

读《教育中的对话艺术》有感1000字

读《教育中的对话艺术》有感1000字 读《教育中的对话艺术》有感 ——义勒力特中心小学校长包金花 冰心说:儿童是天使;耶稣说:在天国里,儿童最伟大;泰戈尔说:在人生中童年最伟大。生活中有很多活着的,关注学生童年的伟大教师,他们在学生心智成熟的道路上,建立着一座座心灵的丰碑,这些丰碑化作了孩子们心中智慧的明灯,照亮了孩子们童年的心路,照明了孩子的美好未来,孙建峰老师就是这样的一位用心呵护学生童年的伟大老师。 孙建锋是全国优秀教师,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他致力于对话教学研究,是对话教学的开拓者与先行者。在他看来,对话,是个体与他人之间与生俱来的以语言为载体的交流互动的过程。人的存在意味着交往对话,对话是优秀课堂的本质性标识。而我们今天所要交流的这篇《教育中的对话艺术》就是他的一部代表作之一。 本书主要写了四种对话艺术:即与学生对话的艺术;与教师对话的艺术;与文本对话的艺术;与自己对话的艺术。无论是有声对话还是无声对话,语言都是人类沟通的桥梁,教师与学生沟通是其中一种特殊的沟通关系,因为教师扮演的不仅仅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还应该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但是这几个角色必须围绕一个中心——学生的发展。 语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就像他在一次公开课开始前,蹲下来,目光与学生放平,与学生人格对等,然后怂恿学生直呼姓名,学生无拘无束,畅快呐喊:从最初的三个字,两个字,到一个字,字数越喊越少,孩子们也越来越”放肆”,但孩子和老师却越来越亲,一堂课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悄然度过,这就是语言的魅力、对话的魅力,缔造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意味着生命与生命的温情对话。 通过对话我们还能唤醒童心和童趣。最不和谐的’教学,莫过于游离童心。游离童心,教者的心与孩子的心则如同隔着一座山。最失败的教学,莫过于扼杀童趣,扼杀童趣,孩子编造鬼话,唤醒童趣,孩子盛产童话。以往我推门听老师们的常态课,给我感触最深的是一节语文课,他们在上《巨人的花园》一课,这

[关于教育的英语对话精选] 关于教育的英语对话

素质教育意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对孩子的不良习惯要进行教育,不能放任不管。精心收集了关于教育的英语对话,供大家欣赏学习! 关于教育的英语对话1 May So you are going to graduate from your university. Do you have any plans for the future? 你要大学毕业了,对将来有什么打算吗? Lisa I want to look for a job, but I also feel that I need to know more about my subject of study. 我想找份工作,但是我又感觉需要对我所学的专业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May I think if you feel that way, then going to graduate school is the right path for you. 如果你那样想的话,去念研究生是你最好的选择。 Lisa I have considered that. But sometimes I feel that I just don't have the passion for the college life any more. 我也那样考虑过,但是有时候我感觉自己没有激情继续过大学生活了。 May Why? 为什么? Lisa I don't know. Maybe I am just feeling a little bit tired after so many years of study.

我也不知道。也许经过这么多年的学习,我感觉有点倦怠了。 May Yeah, graduate school is an energy and time consuming endeavor. 嗯,研究生学院是一个消磨精力和时间的地方。 Lisa What's more, I am really busy right now, writing my graduate thesis and preparing for the interview. If I look for a job, I surely will have no time for the graduate school entrance exam. 还有,我现在真的很忙,写我的论文,准备答辩。如果我要找工作,我就真的没有时间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了。 May Have you figured out what career you want? 你想过要从事什么职业吗? Lisa No, not yet. But a career that requires advanced education is always my dream: college professor, biologist, lawyer, researcher, doctor… 还没有,但是要求高等教育水平的职业一直是我的梦想,比如大学教授、生物学家、律师、研究员、医生等等。 May You are so ambitious! But which subject do you want to work on? 你真有志向!但是你想从事哪方面的工作呢? Lisa I don't know. I think probably I need to buy a few years while I figure out about my career. 我不知道,我想我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来确定我的职业方向。

对 话 大 师

对话大师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华罗庚 “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又说“要打好数学基础有两个必经过程:先学习、接受“由薄到厚”;再消化、提炼“由厚到薄”——华罗庚 学习数学要多做习题,边做边思索。先知其然,然后知其所以然——苏步青“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亚里士多德 “每当我的头脑没有问题思考时,我就喜欢将已经知道的定理重新验证一番。这样做并没有什么目的,只是让自己有个机会充分享受一下专心思考的愉快”————爱因斯坦 数学是科学的皇后,而数论是数学的皇后高斯(Gauss)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克莱因 “在数学的领域中,提出问题的艺术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康扥尔“问题是数学的心脏。”——P.R.Halmos哈尔莫斯 “数学是一种别具匠心的艺术”——哈尔莫斯 “对我来说,研究数学就像呼吸一样自然。”——厄多斯 “数学是人类的思考中最高的成就”——米斯拉 “数学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培根 “数学是一切知识中的最高形式”——柏拉图 “数学是人类智慧皇冠上最灿烂的明珠”——考特 “给我空间、时间、及对数,我可以创造一个宇宙”——伽利略 “数学的创作绝不是单靠推论可以得到的,首先通常是一些模糊的猜测,揣摩着可能的推广,接着下了不十分有把握的结论。然后整理想法,直到看出事实的端倪,往往还要费好大的劲儿,才能将一切付诸逻辑式的证明。这过程并不是一蹴可几的,要经过许多失败、挫折,一再地猜测、揣摹,在试探中白花掉几个月的时间是常有的。”——哈尔莫斯 “数学是各式各样的证明技巧”——维特根斯坦 数学的本质在於它的自由.”---- 康扥尔

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作文600字

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作文600字 尊敬的家长、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类的一点一滴的进步都离不开书籍,中华民族之所以成为礼仪之邦,之所以成为文明古国,之所以今天又能走向伟大复兴,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热爱学习、勤奋读书、善于思考。我们学生,更是要靠书籍来开启成功的人生,为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勤奋学习,刻苦读书。 读书对于人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科洛廖夫说:“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它对积累语言材料,培养语感,发展 语言能力,提升人的精神,净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人文素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阅读提出了具体的量化指标,要求小学六年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45万字(一、二年级5万字;三、四年级40万字;五、六年级100万字)。为了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培育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悟性和灵性,倡导通过各种语文实践活动来丰富积累。但就目前来讲,小学阶段十二册教材的阅读量只有几十万字,学生平均每天只读130字左字,所以仅靠课内阅读是远远不够。因此,树立“大阅读观”,加强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活动的有机结合,帮助学生 广开信息渠道,大量储存信息就显得十分必要。 我校根据当前课程改革的要求和学生现在普遍存在的读书少的

现状,结合学校开展的“创建学习型学校”和“创建学习型家庭”的活动,决定从这个暑假开始,以后每个学期(包括寒、暑假)连续开展“书香伴我快成长”课外阅读活动。使之成为系列活动,使之成为学生的习惯。现在每个学生都在老师的指导和推荐下,选择了他自己喜欢的书,准备在假期阅读,如果您的孩子喜欢的书,现在手中没有的话,学校图书室还借不到,希望家长朋友能与学校积极配合,带孩子到书店购买,在假期里指导您的孩子每天利用一定时间认真阅读,这样一年两个假期,两个学期下来,您的孩子就能读完至少4本课外书,这样您的孩子会得益匪浅,何乐而不为呢? 我读书,我体会;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读书,三十里堡一中心人的生活方式。

与自己对话作文800字

与自己对话作文800字 我的眼睛曾透过水去审视生活,生活也曾如秋水般阴郁、遥远;我的身体曾隔着雾去感受世界,世界也曾如迷雾般朦胧、茫然。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来,我顺着光束向上望,竟觉着太阳也那么难以琢磨。转身低头,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有着清晰的轮廓,那么真实。 世间万物,有值得你静下心认真去欣赏的,也有令你讨厌不愿涉足的。我们总是在批判着他人的好坏对错,为何不想想自己呢?如果心窗布满了尘渍,我们的心灵被尘封,眼睛就会昏花,产生错觉,美好的事物也会被玷污。 千年前,断头台上,嵇康一身傲骨作下一曲《广陵散》。千年后,昔人已逝。沙漠上的狂风刮过古堡的废墟,书本中妄自描述着那豪情壮志,人们希冀着听到消逝已久的古乐的旋律。嵇康的死是个悲剧,可也是他自己造就了这个悲剧。他有才,所以狂妄无礼,对好友山涛善意的引荐怒发冲冠,一纸《与山巨源绝交书》阻断了后路,失去了挚友,更逞了淋漓之快意。他潇洒,所以轻肆直言,惊翻了司马昭手中的杯,惹来了杀身之祸,他被自己的才能所蒙蔽,一意孤行,悲惨地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他辱骂着那个时代,都没想过改变自己,像陶渊明那般洒脱自在,空留一番凌云壮志任后人唏嘘感叹。如果上天让他重新活一次,他一定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模式吧!

成功的人有着一颗宽容的心,容纳得了别人的错误,看得清自己,我们应当擦亮自己的心窗,以真切的心灵感悟世界。 时间拉回到光辉灿烂的大唐盛世,李世民正襟危坐于朝堂之上,广纳谏言,长安城一片车水马龙,何其富贵繁华。强大的大唐帝国屹立于亚洲东方,不得不说,没有李世民的开明统治便没有这般繁荣昌盛,为何李世民可以做的到呢?他曾言: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他看得见自己的缺点,听得进别人的劝谏,所以,他成功了。在五千年华夏文明的历史长卷中,他,是浓墨最重彩的一笔。 天地何其大,与其隔着纱透着雾地感知世界,不如去寻找那个最真实的自己。改变自己的心态,进行自我积淀,然后痛快淋漓地向浅薄的自己,虚伪的自己以及卑劣的自己告别。怀揣着一颗晶莹剔透的心去面对世界。这世界自然变得完美无瑕,令人向往。

2015年高中英语口语情景对话第356集谈论艺术相关素材

谈论艺术相关 Richard喜欢所有艺术,听他讲讲他画画的经历吧。 Todd: OK. Richard, do you like art? Richard: I do. Very much. Yes. Todd: OK. Um, what kind of art do you like? Richard: OK. Well, I like all kinds of art. Todd: OK. Richard: When I was young I used to enjoy painting. Todd: OK. What did you paint? Richard: OK. When I was a kid, I was in art class, so it was all fairly sort of basic standard stuff like country scenes. Todd: Country scenes! So in a country scene, what can you see? Richard: OK, I can see a red house, with a chimney, billowing smoke..um..green fields , luscious green grass in England. Todd: Wow, so is your..is your home like that in England? Richard: Actually, no! No, It's not in the....we're in the suburbs of London, we're not really in the country. Todd: Oh! Richard: And I used to paint sort of idyllic countryside scenes. Todd: OK. Which do you prefer, the country of the city? Richard: To paint or to live in? Todd: Uh..to paint. Richard: To paint! To paint I prefer the country. Todd: OK. Great. Richard: To live in, I think it is more convenient being, being near a big city.

读《教育中的对话艺术》有感1000字读《关键对话》有感

读《教育中的对话艺术》有感1000字读《关 键对话》有感 读《教育中的对话艺术》有感 ——义勒力特中心小学校长包金花 冰心说:儿童是天使;耶稣说:在天国里,儿童最伟大;泰戈尔说:在人生中童年最伟大。生活中有很多活着的,关注学生童年的伟大教师,他们在学生心智成熟的道路上,建立着一座座心灵的丰碑,这些丰碑化作了孩子们心中智慧的明灯,照亮了孩子们童年的心路,照明了孩子的美好未来,孙建峰老师就是这样的一位用心呵护学生童年的伟大老师。 孙建锋是全国优秀教师,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他致力于对话教学研究,是对话教学的开拓者与先行者。在他看来,对话,是个体与他人之间与生俱来的以语言为载体的交流互动的过程。人的存在意味着交往对话,对话是优秀课堂的本质性标识。而我们今天所要交流的这篇《教育中的对话艺术》就是他的一部代表作之一。 本书主要写了四种对话艺术:即与学生对话的艺术;与教师对话的艺术;与文本对话的艺术;与自己对话的艺术。无论是有声对话还是无声对话,语言都是人类沟通的桥梁,教师与学生沟通是其中一种特殊的沟通关系,因为教师扮演的不仅仅是单一的

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还应该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但是这几个角色必须围绕一个中心——学生的发展。 语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就像他在一次公开课开始前,蹲下来,目光与学生放平,与学生人格对等,然后怂恿学生直呼姓名,学生无拘无束,畅快呐喊:从最初的三个字,两个字,到一个字,字数越喊越少,孩子们也越来越"放肆",但孩子和老师却越来越亲,一堂课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悄然度过,这就是语言的魅力、对话的魅力,缔造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意味着生命与生命的温情对话。 通过对话我们还能唤醒童心和童趣。最不和谐的教学,莫过于游离童心。游离童心,教者的心与孩子的心则如同隔着一座山。最失败的教学,莫过于扼杀童趣,扼杀童趣,孩子编造鬼话,唤醒童趣,孩子盛产童话。以往我推门听老师们的常态课,给我感触最深的是一节语文课,他们在上《巨人的花园》一课,这是一篇童话,孩子们看到这是他们最感兴趣的课文,一个个都兴致勃勃,问老师很多奇奇怪怪的问题,比如"巨人有多高,比天高吗?""巨人一顿要吃多少饭,会不会一顿饭就把我们一年种的粮食都吃了啊?""巨人要是有孩子的话那他的孩子会有多高?"等等,类似于这样有趣的问题层出不穷,我也感觉越听越有意思,正当这个时候也许是被孩子们奇奇怪怪的问题问烦了,那位老师冲他们说:"你们怎么那么多问题,这些问题跟我们的课文无关,我们还是赶紧到课文中来吧",听到这句话孩子们的问题越来越

对话诺奖大师章节测试和期末考试试题库_最全版

对话诺奖大师(更新版,有些人上传的答案 有误) 1.1 1【单选题】一些研究者认为,现代人类语言是何时产生的?(A) A、旧石器时代初期 B、旧石器时代晚期 C、新石器时代初期 D、新石器时代晚期 2 【多选题】下列不属于印欧语系的有(ABC)。 A、匈牙利语 B、芬兰语 C、爱沙尼亚语 D、英语 3【判断题】远古人类语言的研究在美国不太受欢迎。(对) 4【判断题】语言和DNA之间没有严格联系。(对) ●远古人类语言的研究使用了(比较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1.2 1 【单选题】研究两种语言是否有联系及联系紧密程度的方法是(C)。 A、语言相较法 B、语言核心法 C、词汇统计学法 D、词汇重构法 2 【多选题】盖尔曼认为追溯语言发展史可以使用的方法有(CD)。 A、研究类人猿发音 B、结合人类DNA C、使用文献自己的语言 D、重建始祖语言 3 【判断题】任何代表某种历史现象的语族都有一种原始语言。(对)

1.3 1 【单选题】下列属于亚非超语系的是(A)。 A、闪族语 B、乌拉尔语系 C、印欧语系 D、汉藏语系 2 【多选题】下列属于欧亚超语系的是(ABCD)。 A、乌拉尔语系 B、印欧语系 C、阿尔泰语系 D、闪族语 3 【判断题】波伦语是包含四大超语系的超超语系。(对)4 【判断题】日耳曼语是印欧语系的一个分支。(对)1.4 1 【单选题】原始闪语中表示山丘的单词为(B)。 A、tul B、tall C、tulv D、twn 2 【单选题】pidi是表示(C)的单词。 A、河流 B、山谷 C、山丘 D、海洋 3 【判断题】印欧语表示数字二的单词为duwo。(对)2.1 1 【单选题】马普学会最重要的研究部分是(C)。 A、应用数学 B、材料科学

弟子与大师的对话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弟子问大师:“天底下谁最睿智?”“善于学习他人之长处者。”大师答。“谁最强大?”“善于自控者”大师答。“谁值得尊重?”“自重并敬重邻里者。”“大师所言,皆显而易见。”另一弟子说。大师微微一笑:“显而易见,不过很多人却视而不见。” 读了上面这段话,你有什么感悟或联想?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边缘·细节·态度 曾经有人问过我,什么是边缘。我微微一笑,回答他:我就是边缘!他听了很震惊,没曾想过我会如此回答他,只是在他的理解中,他就是中心。 人们共性的认知就是:中心总比边缘好。身处中心,即可为所欲为,真的是这样吗?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里讲到:适者生存。难道我们不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真的和我们人类没有关系吗?当你处在中心时,狂妄自大者总会被人淘汰,正如学生在学习中由于成绩的进步而沾沾自喜导致的成绩退步。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当你努力时,边缘不一定永远是边缘;而当你自大时,中心一定会成为边缘。往往边缘的人不会被“伯乐”所相中,所以他们的潜力才会无穷大。那作为“伯乐”是不是应该思考一下,为什么别人觉得显而易见的你却觉得视而不见?把自己定位成中心的人,即使显而易见的东西,他也会视而不见。 有句话叫:细节决定成败,成功在此一举。深入思考,边缘成为中心,而中心沦落边缘,是不是也“在此一举”呢?某房地产商接了一笔大买卖,老板很高兴。有一天对方急需要一本报告来辅助工作,于是对方给这个老板打电话说:您好,我们现在急需要这本报告来工作,能麻烦您给加班处理一下吗?老板说:好的!于是,老板便开始给手下的员工分配工作。到了该提交报告的时候,有的忘了签字,有的忘了盖章,匆匆忙忙的收拾好,便提交了上去。万万没想到的是,第二天对方很生气的给老板打电话:你们的报告是怎么做的?章盖错了,字也没签,而且还犯低级错误,报告中重要部分竟然少了一个零。老板便赔礼道歉,重新给对方做了一份新的报告。仔细想想,到底是图了什么?有了工作,不去合理安排时间,最后集中到一天去完成,急急忙忙的,反而最后前功尽弃,还得重新再来。如果你是一个注意细节的人,便不会把工作集中到某一时刻去完成,而是想我要把每个细节做好,那么我即使是边缘,我也不担心,因为细节才是我成功的密码! 同时,深层次的来说,懂得细节的人才是有态度的人。有的人问:我也有态度啊,我也有细节啊,我也工作认真啊......抱怨的越多,你的麻烦就越多。有你这些抱怨,还不如平平淡淡的生活。不管在工作还是在学习中,要做一个简单的人,抱怨总是那些没有执行力的人,总的来说,还是态度不认真。最近听说马云当选了浙江商会首任商会会长,他演讲时气场十足讲到:“抢钱的时代哪有功夫跟那些思想还在原始社会的人磨叽,只要是思想不对的人直接下一个,看不到商机的人也直接下一个,我们要找的是合适的人,而不是把谁改变成合适的人!”由此看来,马云的态度很坚决,他认为要适应当代社会首先你要改变自己,而不是等待别人去改变你,当然别人也不会去因为改变你而影响了别人。有能力的人影响别人,没能力的人受人影响! 宋濂说到:“盖余之勤且艰若此。”古人都知道什么是态度,更何况你呢?他的态度就是勤奋!态度决定一切,不是只是说说。所以,要想成为中心,态度最重要,要有慢下来的态度,才能发现不经意的细节,最后才能成为梦寐以求的中心。鸡叫了会天亮,鸡不叫天仍然会亮,天亮不亮鸡说了不算,关键是谁醒了。当一个人只有经历过失败,他才懂得生活中围绕在他身边的“显而易见”被他“视而不见”。没有态度何谈细节?

我的对话只是自己的独白

我的对话只是自己的独白 作者:张舒瑶 昨天去树木园散步,在寒风中对着枯树发呆的时候,脑海中走马灯似的想起很多事情,有现在,有从前。当时很想记录下来,却忙了一天没得空来写。今早起来便想了了昨天这个心愿。 听说过的不好的人就会怀念从前,我却不觉得。我自认为现在的生活状态还是很好的。那次看完德鲁克的书,我问自己,如果明天就是世界末日,我会怎么度过今天?答案是,就像现在的每天一样度过。我现在的每天,已经是把明天当作末日来过的状态,不轻易浪费时间,不接受束缚,做自己当下最想做的事,不在意别人的眼光,不给自己找借口,也不想留下遗憾。即使是平淡的日子,也充满了幸福。我不想像蔡康永说的那样,18岁碰到一个喜欢的人约我去游泳,我说,我不会啊;28岁碰到一个难得的工作机会需要英文,我说,我不会啊。 不知不觉2015年走到了尾声,回顾这一学期,成长了许多,也学习到了许多。研究生生活与本科的时候相比有很大的区别,身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都能够自主地支配生活和学习,所以大多时候都是一个人去做事情的。一个人吃饭,一个人上课,一个人在午夜的办公室关了灯,锁了门,一个人离开空无一人的大楼。一个人在深夜悄悄打开宿舍的门,室友已经入睡,一个人清晨偷偷掩上宿舍的门,室友没被惊醒。没觉得有什么不好,只是觉得以前时时刻刻身边都有人相伴的日子多么奢侈,我又是多么感激那些愿意付出自己的时间来陪我无所事事的人。而现在其实更加享受一个人的生活,不再是从前那个总需要陪伴的小孩。 以前,现在,全然不同的生活,说不出哪个更好,人生不同阶段不同的路,大家都走得太远无暇顾及身边陪伴的人,有时候我会停下脚步,看到平行道路上的你们还在飞奔,就笑笑,背上行囊,继续跑。 我知道,我们会在终点相遇。 近日读完蒋勋先生的孤独六讲,颇有感触。说起孤独六讲,总觉得和浮生六记名字颇像,恰巧一本如此出世,另一本又如此入世,实在很有意思。 我总是在问自己,我在追求什么,人生的意义又是什么。现在了然,在这样和自己对话的时候,其实就是一个寻找孤独的过程,只有处于孤独的状态,才能听见心底的声音。以前很害怕孤独,害怕独处,害怕没人和我说话,没人听我的声音。现在懂得,那种状态并不叫孤独,而是寂寞。孤独是饱满的,内心充盈的,是逃离了喧嚣的宁静,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寂寞是令人慌乱的,是急于跳进人海里的浮躁。蒋先生说,怕孤独的人就会寂寞,这话颇耐人寻味,细思之后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