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陕西省标准冻深

陕西省标准冻深

陕西省标准冻深

全省96个站标准冻土深度(1971年—2000年)

单位:厘米

注:旬阳24年平均值;宝鸡县:28年平均值。

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废止《陕西省0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和

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废止《陕西省0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和推广使用《陕西省09系列建筑标准设计》的通知 【法规类别】勘察设计 【发文字号】陕建发[2011]108号 【发布部门】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日期】2011.05.29 【实施日期】2011.06.3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废止《陕西省0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和推广使用《陕西省 09系列建筑标准设计》的通知 (陕建发[2011]108号) 各设区市建设规划局(建委、建设局)、杨凌示范区规划建设局、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各施工图审查机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 《陕西省09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已由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颁布、出版发行,《陕西省0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自2011年6月30日废止(见附件),为了做好《09系列建筑标准设计》的推广应用,促进建筑工程质量进一步提高,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凡2011年6月30日以前未完成施工图审查的工程项目应选用《09系列建筑标准设计》。

二、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做好《09系列建筑标准设计》的推广应用和监督检查工作,各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施工、工程质量监督单位应积极采用。严禁非法标准设计图集在我省使用。 三、《09系列建筑标准设计》作为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注册人员继续教育选修内容。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将于2011年下半年对《09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在全省推广应用情况进行检查。 附件:废止的《陕西省0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目录 二〇一一年五月二十九日废止的《陕西省0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目录

陕西省地方标准

陕西省地方标准 《社区智慧养老机构服务规范》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陕西省地方标准《社区智慧养老机构服务规范》是2017年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立项的标准项目。本标准由陕西省民政厅提出并归口,得到陕西省民政厅的大力支持与指导。 本标准起草单位:陕西省智慧社区服务业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丽莉 二、制定标准的背景和目的 (一)我国老龄化趋势和养老服务现状是标准制定的现实需求。 2011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85亿,占总人口的比重达13.7%。预计2020年我国的老龄人口达到2.43亿,占人口总数的18%。我们将面临着养老市场庞大需求的压力,加强养老产业的快速科学发展的工作迫在眉睫。另一方面,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逐渐增多,家庭独自承担老年人的照顾问题越来越不现实。老龄问题已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如何养老”成为政府和全社会面临的巨大挑战,必须整合全社会各种资源,共同应对老龄化问题。因此,智慧养老应运而生。智慧养老是利用物联网、云

计算、移动互联网、信息智能终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对各类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信息的自动感知、及时传送、及时发布和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实现对社区提供相关服务的新型养老模式。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养老服务资源,满足不同老年人对智慧养老服务的需求,有必要制定统一、规范的智慧养老机构服务规范。这一标准的制定将为实现养老服务的标准化和科学化管理,实现健康老龄化社会的目标,为政府制定养老政策,以及为老年人提供适宜养老服务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国家推进养老服务的方针政策是标准制定的重要依据。 党的十七大确立的“老有所养”的战略目标和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这一重要任务。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专项规划要求基本建立起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政府通过政策指导、资金支持、市场培育和监督管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臵上的基础性作用。因此,《社区智慧养老机构服务规范》标准的制定以国家养老服务的方针政策为重要依据,该标准也将成为规范养老服务的基础依据。 (三)以规范社区智慧养老服务机构与管理为目的。 社区智慧养老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也

陕西省09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陕西省09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附:废止和新启用图集目录 废止的《陕西省0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目录 专业序号废止的陕02系列图集名称现行的陕09系列图集名称 建筑专业 1 陕02J01 《建筑用料及做法》陕09J01 《建筑用料及做法》 2 陕02J02 《屋面》陕09J02 《屋面》 3 陕02J03 《外装修》陕09J03 《外装修》 4 陕02J04-1 《内装修(一)墙 面》 陕09J04-1 《内装修(墙面)》5 陕02J04-2 《内装修(二)配 件》 陕09J04-2 《内装修(配件)》6 陕02J04-4 《内装修(四)变 形缝、窗台及窗帘配件》 7 陕02J04-3 《内装修(三)吊 顶》 陕09J04-3 《内装修(吊顶)》8 陕02J05-1 《卫生间、盥洗室 及洗池》 陕09J05 《卫生间、盥洗室及 洗池》 9 陕02J06-1 《木门》陕09J06-1 《木门》 10 陕02J06-2 《室内装饰木门》

11 陕02J06-3《铝合金门窗》 12 陕02J06-4 《塑钢门窗》陕09J06-2 《塑钢门窗》 13 陕02J06-5 《彩色钢板门窗》 14 陕02J07-1 《墙身(一)轻质 空心条板隔墙》 陕09J07-1 《轻质空心条板隔墙》 15 陕02J07-2《墙身(二)钢丝 网夹芯水泥条板隔墙》 陕09J07-2 《钢丝网夹芯水泥条 板隔墙》 16 陕02J07-3《ASA泡沫建筑轻质隔墙》 17 陕02J08 《楼梯》陕09J08 《楼梯栏杆栏板》 18 陕02J09 《室外工程》陕09J09 《室外工程》 19 陕02J10 《地下工程防水》陕09J10 《地下工程防水》 20 陕02J11 《附属建筑》陕09J11 《附属建筑》 21 陕2006J15《建筑变形缝构造 图集》 陕09J15 《建筑变形缝》

陕西省地方标准《精准扶贫 贫困退出实施规范》

陕西省地方标准《精准扶贫贫困退出实施规范》 编制说明 标准起草组 二〇一七年十二月

一、编制背景 2015年11月底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提出了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明确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2016 年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作为2017 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之一。“一补”即补短板,其中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要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当前,我国扶贫开发进入到了千载难逢的最好机遇、也是最关键阶段,同时也是最艰巨的历史性时期。一方面,党中央将扶贫脱贫定位到“扶贫开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增进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我国国际形象,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也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中国目前还有7017万贫困人口需要脱贫,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任务,而“十三五”是最关键阶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和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对贫困退出机制的构建均作了原则性的要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6 年4月印发了《关于建立贫困退出机制的意见》,提出了建立贫困退

出机制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退出标准和退出程序。 2017年9月30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同意印发《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检查实施办法(试行)》。陕西省响应国家政策部署,于11月4日颁布了《陕西省贫困退出工作实施细则》,明确贫困退出应坚持贫困户、贫困村和贫困县自愿、有序推进的原则。当前我省脱贫攻坚工作正处于关键阶段,为更好实现2020年如期脱贫过程中,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乡镇、贫困村和贫困户精准退出,促进贫困退出工作向标准化、规范化迈进,在省扶贫办等相关单位的共同推动下,省质监局于2017年9月25日下达陕西省地方标准《精准扶贫贫困退出实施规范》项目制订计划,项目编号SDBXM 189—2017,标准编制工作由陕西省标准化研究院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共同承担。其中,陕西省标准化研究院是全省唯一的权威的标准化技术研究机构,具有丰富的标准化工作经验和雄厚标准化技术研究实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科研团队长期从事贫困研究工作,尤其是在贫困退出对农户生计和农民增收脱贫的影响、贫困退出管理等方面进行了长期研究,具有丰富的前期研究成果积累。 二、编制过程 第一阶段:前期调研及资料搜集 标准编制组前期对陕西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宝鸡市麟游

《行业用水定额》(陕西省地方标准 DB 61/T 943-2014)

行业用水定额 陕西省质量监督局发布 陕西省地方标准 DB 61/T 943-2014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所规定的原则起草。 本标准由陕西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陕西省水资源管理办公室、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萍、毛小惠、冯缠利、贾亚平、马孝义、高旭艳、聂卫波、龙正未、刘永刚、鱼晓利、杨建宏、王栋、孙琦、王光社、甘学涛、李宏革、薛亚丽。 本标准由陕西省水利厅负责解释。 本标准首次发布。 行业用水定额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陕西省工业、农业、居民生活及公共建筑和设施用水的定额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省域内水资源规划、取水许可审批、用水计划管理、节约用水管理、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以及用水总量控制等工作。本标准中未涉及的行业和产品,其用水定额可参照相近行业、相近产品的定额。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4754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 GB/T 12452 企业水平衡测试通则 GB/T 17367 取水许可技术考核与管理通则 CJ 42 工业用水考核标准及计算方法 SL 13 灌溉试验规范 用水定额编制技术导则(试行)水利部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新水量 quantity of first used water 取自任何水源被第一次利用的水量。 3.2

用水定额 water consumpion quota 指每计量单位需要的新水量标准。 注:计量单位指人、床、次、d、t、m2、m3、100m、kg、台、辆、头等。 3.3 工业用水定额 industry water quota 生产单位产品需要的综合用水量。工业用水定额根据项目性质分为定额A和定额B。 注:定额A代表先进用水定额,主要用于新建、改扩建、再建项目的用水控制上限;定额B代表通用用水定额,主要用于已建项目的用水控制上限。综合用水包括生产区域内的生产和辅助性生产用水总量。 3.4 生活用水定额 domestic water use quota 包括居民生活和城镇公共两大类。居民生活用水指居民家庭日常生活用水;城镇公共用水指除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外的城镇用水。 3.5 灌溉定额 irrigation quota 作物播种前(或水稻插秧前)及全生育期内(多年生作物以一年为期),单位面积上各次田间净灌溉用水量之和,以m3/亩表示。 4 主要行业用水定额

陕西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陕西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第一章总则 1.1 为了科学编制城市规划,加强城市规划管理,实现城市规划设计和规划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维护公共利益和公众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以及与城市规划相关的法规、标准、规范,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1.2 本规定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按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凡在市、镇城市规划区内从事城市规划、建设工程设计和规划管理的相关活动,都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二章建设用地 2.1 建筑基地面积大于、等于10000平方米的成片开发地区,必须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经批准后实施;未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的,规划部门不予审批。 建筑基地面积小于10000平方米的,在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未禁止的情况下,各市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或提出规划设计条件,或制定实施细则进行具体规定。 2.2 建筑基地未达到下列最小面积的,不得单独建设(不含私房改造): (一)低层居住建筑:新城区为500平方米,旧城区为400平方米; (二)多层居住建筑、多层公共建筑:新城区为1000平方米,旧城区为800平 方米; (三)高层居住建筑:新城区为2000平方米,旧城区为1500平方米; (四)高层公共建筑:新城区为3000平方米,旧城区为2000平方米。 建筑基地未达到前款规定的最小面积,但有下列情况之一,且满足城市规划要求的,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可予核准建设: (一)邻接土地已经完成建设或为既成道路、河道或有其他类似情况,确实无法调整、合并的; (二)因城市规划街区划分、市政公用设施等的限制,确实无法调整、合并的; (三)能满足日照间距、停车位、绿地率要求的。 2.3 各类建设用地的可兼容性应符合表2.3规定。

-陕西省09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陕西省09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附:废止和新启用图集目录 废止的《陕西省0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目录 专业序号废止的陕02系列图集名称现行的陕09系列图集名称 建筑专业 1 陕02J01 《建筑用料及做法》陕09J01 《建筑用料及做法》 2 陕02J02 《屋面》陕09J02 《屋面》 3 陕02J03 《外装修》陕09J03 《外装修》 4 陕02J04-1 《内装修(一)墙 面》 陕09J04-1 《内装修(墙面)》 5 陕02J04-2 《内装修(二)配 件》 陕09J04-2 《内装修(配件)》 6 陕02J04-4 《内装修(四)变 形缝、窗台及窗帘配件》 7 陕02J04-3 《内装修(三)吊 顶》 陕09J04-3 《内装修(吊顶)》 8 陕02J05-1 《卫生间、盥洗室 及洗池》 陕09J05 《卫生间、盥洗室及洗池》 9 陕02J06-1 《木门》陕09J06-1 《木门》 10 陕02J06-2 《室内装饰木门》

11 陕02J06-3《铝合金门窗》 12 陕02J06-4 《塑钢门窗》陕09J06-2 《塑钢门窗》 13 陕02J06-5 《彩色钢板门窗》 14 陕02J07-1 《墙身(一)轻质 空心条板隔墙》 陕09J07-1 《轻质空心条板隔墙》 15 陕02J07-2《墙身(二)钢丝 网夹芯水泥条板隔墙》 陕09J07-2 《钢丝网夹芯水泥条板隔墙》 16 陕02J07-3《ASA泡沫建筑轻质隔墙》 17 陕02J08 《楼梯》陕09J08 《楼梯栏杆栏板》 18 陕02J09 《室外工程》陕09J09 《室外工程》 19 陕02J10 《地下工程防水》陕09J10 《地下工程防水》 20 陕02J11 《附属建筑》陕09J11 《附属建筑》 21 陕2006J15《建筑变形缝构造 图集》 陕09J15 《建筑变形缝》

陕西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陕西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无公害蔬菜芹菜生产技术规程 一、任务来源及起草单位 根据陕西省质监局地方标准制订计划,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农药管理检定所、陕西省生物防治总站结合陕西近年来芹菜生产现状、技术条件和生产经营者对标准化生产技术的迫切需要,从2017年2月份开始,承担了《无公害蔬菜芹菜生产技术规程》陕西省地方标准的研究和制订工作。 二、制定标准的目的和意义 芹菜是我国生产量和消费量较大的七大蔬菜之一,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质脆味甜。但根据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部门检测数据显示,芹菜农药残留超标严重,影响人民的食用和农民的增收。2010年至2012年期间对北京市芹菜样品抽检,农药残留检出率最高为24%;2009年至2013年江苏省宿迁市检测数据显示芹菜农药残留超标率为28%;2015年对山西省11个市的芹菜进行抽样,农药残留超标率为21.7%,远远高于其他蔬菜。 目前我省芹菜上发生的主要病虫害包括:黑斑病、疫病、斑枯病、叶斑病、软腐病、病毒病、小菜蛾、斜纹夜蛾、蚜虫等。近年来由于片面追求生产效益,种植户在缺乏指导的情况下盲目使用农药,破坏了芹菜种植的生态平衡,使得农药的使用量越来越大。因此,制定无

公害芹菜生产技术规程能有效提高芹菜的品质,避免不合理使用农药。芹菜上登记可用的农药数量不足,很多在芹菜上使用的农药是按叶菜类登记的。而芹菜是一种主要食用茎杆的蔬菜,具有发达的维管束,与普通叶菜在生理结构上差异很大,农药代谢方式也存在很大不同。有报道证明,用同样剂量毒死蜱处理小白菜和芹菜,药液在芹菜上的着药率显著高于小白菜,药液在芹菜中的传导,吸收率均高于小白菜。但是芹菜农药残留超标判定中通常也都参考叶菜类的MRL值,在绿叶类蔬菜上使用安全,但在叶柄类蔬菜芹菜上使用可能就会出现问题,这也是造成芹菜中超标率较高的原因之一。 目前,关于无公害芹菜生产的技术规程有国家行业标准,北京市地方标准,河北省地方标准,淄博市地方标准等,我省还没有关于无公害芹菜生产的技术规程。已有的技术规程主要偏重于种植技术,而且标准制定已有十年左右的时间,无法适应目前田间病虫害发生的具体情况。因此,通过制定陕西省无公害芹菜农药使用技术规程,可以进一步规范芹菜生产过程中的农药使用,降低农药使用量及残留,达到农药减量增效的目的,确保芹菜质量安全。 三、标准的制定过程 本标准从2016年10月份开始,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农药管理检定所、陕西省植物保护工作总站多位同志,经多年来从事芹菜病虫害研究与防治总结出来的一套适宜于陕西省各地进行无公害芹菜生产的技术规范。在拟订标准编制工作计划后,进行课题调研,

陕西省09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陕西省09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现行的陕09系列图集名称 陕09J02 《屋面》 陕09J03 《外装修》 陕09J04-1 《内装修(墙面)》 陕09J04-2 《内装修(配件)》 陕09J04-3 《内装修(吊顶)》 陕09J05 《卫生间、盥洗室及洗池》 陕09J06-1 《木门》 陕09J06-2 《塑钢门窗》

陕09J07-1 《轻质空心条板隔墙》 陕09J07-2 《钢丝网夹芯水泥条板隔墙》 陕09J08 《楼梯栏杆栏板》 陕09J09 《室外工程》 陕09J10 《地下工程防水》 陕09J11 《附属建筑》 陕09J15 《建筑变形缝》 结 构 陕09G01-1《砌体结构构造详图(P型烧结多孔砖)》专 业

陕09G01-2《砌体结构构造详图(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陕09G02《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详图》 陕09G03《墙下条形基础》 陕09J16《管沟及盖板》 陕09G05《钢筋混凝土过梁》 陕09G06《钢筋混凝土住宅楼梯》 陕09G07《钢筋混凝土住宅阳台》 陕09G08《钢筋混凝土雨篷、挑檐》 陕09G09《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 给 水 陕09S1《卫生设备安装》 排 水 专 业陕09S2《给水工程》

陕09S3《室外排水工程》 陕09S4《专用给水工程》 陕09S5《热水工程》 陕09S6《消防工程》 暖 通 专 业 陕09N1《供暖通风》 陕09N2《通风与空调工程》 陕09N3《管道及设备绝热防腐》 陕09N4《室内管道支、吊架》 建筑 电 气 专 业 陕09D1《图形符号与技术资料》 陕09D2《10KV/0.4KV 变配电装置及安装》 陕09D3《电力线路敷设及安装》 陕09D4《电力控制及照明装置》

陕西省地方标准

陕西省地方标准 《压裂返排液回用水质要求》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一、工作概况 1.1 任务来源 本标准是由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研项目《延长石油陆相页岩气压裂入井液对储层影响的研究》中提出、经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专家研究讨论、并于2017年5月份下达文件《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办公室关于下达2017年第一批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陕质监办发〔2017〕132号)同意、由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承担制定的。 1.2 任务背景 地处陕北地区的长庆、延长油田,油气储存丰富,但缺水干旱水资源严重匮乏。近年来随着非常规油气资源水平井多级分段水力压裂核心技术的应用,水资源丰富以及合格的压裂液配制用水对于该技术顺利应用显得尤为关键。陕西延长石油的延页平1井,10段水平压裂,单井压裂液入井量达2万余方,返排液量近1万方;长庆油田2017年压裂液用量超过500万方,返排液液量约250万方;目前,陕北压裂液配制新鲜水平均运输费用约为70元/m3(30km以内),而返排液处理平均费用约为40元/m3。因此,将返排液处理后的水循环回用于配制压裂液是一种节能环保的有效途径。 目前陕西省关于压裂返排液回用水质要求的相关标准尚属空缺;2016年我国国家能源局颁布的《页岩气储层改造第3部分:压裂返排液回收和处理方法》(NB / T 14002.3-2015)对于压裂混合返排液处理后回用配制冻胶压裂液的水质要求根本没有涉及;而实际生产现场压裂液种类较多,返排时常常混合有滑溜水、线性胶或冻胶压裂液的混合返排液,因此这一环节的空缺,严重制约着陕西省压裂返排液回用处理工作的顺

陕西省建筑节能设计导则

陕西省 建筑节能设计导则 (试行) 2005—10—15颁布 2005—12—01实施 陕西省建设厅

目录1总则 2场地设计 3建筑与建筑热工设计 3.1 一般规定 3.2 公共建筑 3.3 居住建筑 4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节能设计 4.1 一般规定 4.2 公共建筑 4.3 居住建筑 4.4 冷、热源设备及管道的绝热 5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 5.1 一般规定 5.2 建筑给水 5.3 建筑热水及直饮水 5.4 建筑排水 5.5 特殊建筑给排水 5.6 建筑小区室外给排水 5.7 建筑中水 6建筑电气节能设计 6.1一般规定 6.2供配电系统节能 6.3照明节能 附录1 一区公共建筑热工性能评定表 附录2 二三区公共建筑热工性能评定表 附录3 四区公共建筑热工性能评定表

1总则 1.0.1 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做好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四节”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内容,是保证国家能源和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是建设节约型社会和节约型城镇的重要举措。为配合做好此项工作,制定本导则。 1.0.2 本导则适用于陕西省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居住建筑及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 1.0.3 本导则遵循现行的《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陕西省实施细则》、《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住宅设计规范》等其他法规,进行编制的。 1.0.4 本导则中未提及的部分,应按国家现行有关规范、标准执行。 1.0.5 在设计、施工、验收及施工图审查时,必须严格执行本导则及国家现行有关节能设计、施工和验收的标准。 设计单位在进行节能设计时除在施工图说明中标明相关的参数及指标外,还应附有节能计算书。 施工图审查单位应对节能设计进行专项审查。

DBS61 0003-2013 陕西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代用茶安全要求.doc

DBS61/0003—2013 XXXXX DBS61 2013-02-25发布2013-03-25实施陕西省卫生厅发布

DBS61/0004—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的5.2.3 条为强制性的条款,其余为推荐性的条款。 本标准由陕西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提出。 本标准由陕西省卫生厅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陕西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西安独立茶叶商贸有限公司、西安博雅茶叶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建成胡洪明徐金桥张莉陈勇王鹏苏京晶唐欣项萍 本标准属首次发布。

代用茶安全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代用茶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代用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方法 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 5009.19 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的测定 GB/T 5009.20 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GB/T 5009.22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 GB/T 5009.34 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 GB/T 5009.146 植物性食品中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多种残留的测定 GB/T 5009.176 茶叶、水果、食用植物油中三氯杀螨醇残留量的测定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8302 茶取样 GB/T 8306 茶总灰分测定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2005)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代用茶 选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可食用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或植物组织为原料,经加工制作(不经过粉碎)的、采用类似茶叶冲泡(浸泡、煮)方式供人们饮用的产品。 4 产品分类 按照所选用可食用植物的组织器官的不同,代用茶分为:根类、茎类、叶类、花类、果实(种子)类和混合类。其中,混合类是指以同一种类或不同种类药食两用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或植物组织为原料,经加工后(不经过粉碎)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代用茶产品。

陕西省地方标准

陕西省地方标准《无机骨技术要求》 编制说明 标准起草组 二〇一八年五月

一、工作简况 1.1 任务来源 2015年,由陕西省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院申请的地方标准立项,根据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下达的2015年度陕西省地方标准制定项目计划,批准《无机骨》地方标准的制定,项目编号为SDBXM75-2015。 1.2 起草单位、协作单位 起草单位:陕西佰傲再生医学有限公司 协作单位:陕西省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院 1.3 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的主要工作是由陕西佰傲再生医学有限公司的

张勇杰牵头陕西省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院,标准的具体起草人是陕西佰傲再生医学有限公司黄文涛、李亚婧和徐宝艳,该标准的校对和审核人是陕西省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院的刘立科老师,在多方协作下,于2018年首次发布。1.4 起草背景 因创伤及病理因素导致的骨缺损是临床骨科治疗的一个难题,骨移植是常用的治疗方法。自体骨移植是骨移植的最佳方法,但由于增加创伤、取骨量有限及存在后遗症等问题,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同种异体骨也受到来源的限制;而人工骨的理化、生物性能及降解能力均远不及天然骨;异种骨因来源丰富,易于获得和加工储存,其作为植骨生物材料有着巨大的潜在价值,但由于种属间的抗原差异,仍存在免疫排斥反应,异种骨的应用因此受到较大的限制。研究表明,异种骨或同种异体骨的抗原主要位于骨的有机质中,因此针对目前异种骨或同种异体骨存在的免疫原性问题,通过去除其有机成分去抗原处理,从而得到无机骨。 目前国内外无机骨产品在临床上的应用与日俱增,显示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修复作用。美国于2008年已经颁发了ASTM F1581关于外科植入用无机骨产品的标准,而我国到目前仍未有关于该类产品的标准规范。由于不同的制备工艺所制备得到的无机骨产品在结构和性能上有很大差异,导致无机骨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因此需要针对无机骨产品制

陕西省地方标准美丽乡村风貌整治规范

陕西省地方标准《美丽乡村风貌整治规范》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工作概况 1.1 任务来源 2013年初,农业部在全国启动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契合了乡村发展的需求,是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有效途径,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保障。2016年陕西省发布了省级地方标准《美丽乡村建设规范》,通过标准引领、指导全省范围内的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经济的同时,建立良好的生态与文化环境。 乡村风貌是乡村民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与地方特殊的自然、人文环境相适应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某些相对稳定的整体特征。既反映在村庄空间格局,建筑形态等直观的视觉特征上,也包含了民众日常生活中的非物质文化特征。“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住乡愁”是美丽乡村及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共同目标,作为情感与记忆载体的乡村风貌则不但是美丽乡村的环境、视觉、文化之“美”的直接体现,也是乡村民众生活质量的保证与文化多样性的维系条件。 在前期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在简单机械的规划策略的错误引导下,求新求快,忽视整体风貌的协调与文化特色的延续,大量村庄原有风貌及空间格局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对传统风格的历史建筑缺乏有效保护与利用,大量拆除或废弃,而新建建筑则仅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粗糙的模仿各类流行风格,或简单的拼凑地方性的文化符号,导致乡村风貌杂乱无章或高度整齐划一。依附于原有乡村空间环境的祭祀、庙会、社火等极具地方特色的乡村非物质文化也同样逐步衰落。因此,加强对乡村风貌的整体控制,建立美丽乡村规划与建设中的具体风貌标准可以更好的延续乡村自身及其地域性特色,展现乡村视觉景观及人文内涵特征,改善乡村生活品质,保护地方文化特色,复兴传统民俗,丰富乡村民众生活。 2017年2月,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乡规划系向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申请编制

陕西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定稿)2019

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第一章总则 1.1为了实现城市规划设计和规划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维护公共利益和公众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以及与城市规划相关的法规、标准、规范,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1.2本规定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按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在市、镇城市规划区内从事城市规划、建设工程设计和规划管理的相关活动,都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二章建设用地 2.1 建筑基地面积大于、等于10000平方米的成片开发地区,必须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经批准后实施;未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的,规划部门不予审批。 建筑基地面积小于10000平方米的,在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未禁止的情况下,各市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或提出规划设计条件,或制定实施细则进行具体规定。 2.2建筑基地未达到下列最小面积的,不得单独建设(不含私房改造): (一)低层居住建筑:新城区为500平方米,旧城区为400平方米; (二)多层居住建筑、多层公共建筑:新城区为1000平方米,旧城区为800平方米; (三)高层居住建筑:新城区为2000平方米,旧城区为1500平方米; (四)高层公共建筑:新城区为3000平方米,旧城区为2000平方米。 建筑基地未达到前款规定的最小面积,但有下列情况之一,且满足城市规划要求的,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可予核准建设: (一)邻接土地已经完成建设或为既成道路、河道或有其他类似情况,确实无法调整、合并的; (二)因城市规划街区划分、市政公用设施等的限制、合并的; (三)能满足日照间距、停车位、绿地率要求的。

2.3各类建设用地的可兼容性应符合表2.3规定。 表2.3建设用地可兼容性表 2、商住楼为地上1层或1-2层为商业服务用房、其它部分为住宅的楼房建筑

渭河水系(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DB 陕西省地方标准 DB61/224—2006 代替DB61/224—199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渭河水系(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2006-10-18 发布 2007-04-18 实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前言 本标准是对《渭河水系(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 61—224—1996)的修订。 修订的主要内容是:本标准与原标准相比,标准值不分行业,其标准值以“其它排污单位”的控制指标值为基础,参照GB 8979—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对生化需氧量(BOD5)、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和挥发酚(Ar—OH)部分排放级别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适当从严;增加控制项目一项——“石油类”;标准实施遵照标准不交叉使用原则。 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附录B、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陕西省环境保护局提出。 本标准由陕西省环境研究设计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杜新黎吴卫东李合义魏学东 本标准由陕西省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

渭河水系(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按照渭河水系使用功能要求和污水排放去向,规定了生化需氧量(BOD5)、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挥发酚(Ar—OH)和石油类五种主要水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量,检测方法和监督管理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陕西省境内向渭河及其支流排污水的所有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排污单位的排放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本标准。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HJ/T 91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GB 7488 稀释与接种法 GB ll914 重铬酸钾法 GB 7590 蒸馏后用 4一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GB 7491 蒸馏后用溴化容量法 GB 7878 蒸馏和滴定法 GB 7479 纳氏试剂比色法 GB 7481 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GB/T l6488 红外分光光度法 陕政办发(2004)100号批准的《陕西省水功能区划》 3术语和定义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指对除有地方行业排放标准或国家行业排放标准以外的所有行业的污水综合排放限值所作的规定。 4排放限值和控制要求 DB 61/224-2006 4. 1 排放限值

陕西省地方标准

陕西省地方标准 《政务服务中心服务与运行规范(草案)》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标准编写组 二〇一七年六月

目录 一、任务来源 (3) 二、编制背景及意义 (3) 2.1编制意义 (3) 2.2编制背景 (5) 三、工作过程 (6) 1、精心组织,加大投入,形成研究合力 (6) 2、广泛深入调研,掌握研究资料,明晰研究思路 (7) 3、多措并举,起草标准,精心制订 (7) 4、征求意见,反复磨砺,不断完善 (8) 四、编制原则和依据 (10) 4.1编制原则 (10) 4.2编制依据 (10) 五、主要内容说明 (13) 5.1通用基础标准体系 (13) 5.2政务服务体系、评价体系和运行体系 (13) 5.3岗位工作标准体系 (14)

一、任务来源 2017年4月,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办公室发布《关于下达2017年第一批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陕质监办发〔2017〕132号),下达了《政务服务中心服务与运行规范(系列)》编制任务,项目编号为SDBXM 135—2017,由省审改办、省质监局、省政务公开办、省电子政务办、省信息中心密切配合,共同完成编制《陕西省行政许可和政务服务标准体系》的任务。《陕西省行政许可和政务服务标准体系》包括三部分:《行政许可事项服务与管理规范》、《政务服务中心服务与运行规范》和《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规范》。 本标准是《陕西省行政许可和政务服务标准体系》的第2部分,由省政务公开办提出并归口,由政务公开办负责起草,省审改办、省信息中心、省标准化研究院、省社会科学院共同参与编制。 二、编制背景及意义 2.1编制意义 2013年以来,在国家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改革的大背景下,直接面对公众的政务服务大厅成为观察各地简政放权效果的最直观窗口。据统计,目前中国已建立各级各类综合性政务服务大厅40451家,其中省市级政务服务中心377家、区县级政务服务中心2740家、乡镇(街道) 便民服务中心37334家。现在行政审批事项逐渐减少了,但是,审批的要件、流程、时限等还不明确。当前我省政

《黄河流域(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DB 61/224-2011)

ICS 13. 060. 30 Z60 DB61 陕西省地方标准 DB 61/ 224-2011 代替 DB61/224-2006 黄河流域(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2011 - 04 - 20发布 2011 - 05 - 01实施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落实国务院原则批复的《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促进区域水污染治理技术进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护陕西省黄河流域水环境质量,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代替DB61/224-2006《渭河水系(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本标准与DB61/224-2006相比,扩充了指标体系,对生化需氧量(BODs)、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N)、挥发(Ar-OH)和石油类部分排放级别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适当从严,并增加十一项控制项目;扩大了使用范围,从渭河水系(陕西段)扩展到陕西省内黄河流域。 本标准由陕西省环境保护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振文、吕亚鹏、沈炳岗、黄西川、徐楠、宋丽娜、张霞、孙长顺。 本标准由陕西省环境保护厅负责解释。 本标准代替了DB61/224-2006。 DB61/224-2006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61/224-1996。

DB61/ 224-2011 黄河流域(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黄河流域(陕西段)的排水单位排入地表水和集中式污水处理厂的16种水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监测要求及部分行业最高允许排水量。 本标准适用于陕西省辖区内以各种排放形式向黄河流域水体排放污水的单位的排放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7466-1987 水质总铬的测定 GB 7467-1987 水质六价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GB/T 7470-1987 水质铅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GB/T 7471-1987 水质镉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GB/T 7475-1987 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 7485-1987 水质总砷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GB/T 11893-1989 水质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GB 11894-1989 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GB/T 11914-1989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 GB/T 16488-1996 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红外光度法 GB/T 16489-1996 水质硫化物的测定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GB 18918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HJ/T 60-2000 水质硫化物的测定碘量法 HJ/T 195-2005 水质氨氮的测定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 HJ/T 199-2005 水质总氮的测定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 HJ/T 200-2005 水质硫化物的测定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 HJ/T 341-2007 水质汞的测定冷原子荧光法 HJ/T 399-2007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 HJ 484-2009 水质氰化物的测定容量法和分光光度法

《陕西省保障性住房建设标准(试行)》

陕西省工程建设标准DB DBJ /T61-61-2011 陕西省保障性住房建设标准 Indemnificatory residential construction standard of shaanxi province (试行) 2011-08-09 发布2011-09-01 实施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联合发布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陕西省工程建设标准 陕西省保障性住房建设标准Indemnificatory residential constructionstandard of shaanxi province DBJ/T 61-61-2011 (试行)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 批准部门: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实施日期:2011年09月01日 陕西省建筑标准设计办公室 2011 西安

前言 《陕西省保障性住房建设标准(试行)》是根据陕西省保障性住房建设需要和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要求,总结近年来我省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经验和研究成果,为规范和指导全省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制定的地方标准,由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负责本标准的编制。 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认真研究政府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政策要求,并结合本省的实际情况,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讨论和修改,完成本标准的编制工作。 本标准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选址与规划;4.建筑; 5.设备; 6.装修与设施; 7.施工和验收等七个部分及附录。 本标准由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经开区文景路中段98号,邮政编码:710018)。 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李建广李苏平吴韦君胡涛王研 张国平季伟徐博荣杨德才姚力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田策杨筱平柳成辉谭旭东邓军 薛遵义张欧陈旭王刚毅

兰炭 陕西省地方标准

兰炭--陕西省地方标准 前言 本标准与DB61/362-2005《兰炭》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保留了原标准中兰炭作为燃料使用的部分,修改了部分技术指标; ——增加了兰炭作为原料使用时的技术要求,所规定技术要求是在考虑到合理利用煤炭资源、增加产品使用范围的基础上提出。 本标准的检测方法引用部分煤炭及的检测方法。 本标准为条文强制。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陕西省能源质量监督检验所,陕西煤化工技术工程中心有限公司,陕西省冶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神木县三江煤化工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魏国庆、张军民、赵西成、薛晓宏、郝发潮、宋永辉、甘建平、尚文志。 本标准委托陕西省能源质量监督检验所负责解释。 本标准2005年首次发布,2008年xx月第一次修订。 附录A兰炭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兰炭的质量要求、采样、制样及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判定规则以及运输与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铁合金、电石、化肥及喷吹、气化、烧结等行业和生产领域作为原料使用的兰炭。适用于作为锅炉燃料及民用燃料使用的兰炭。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13 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 GB/T 214 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 GB/T 216 煤中磷的测定方法 GB/T 220 煤对二氧化化碳化学反应性的测定方法GB/T 476 煤的元素分析方法 GB/T 1574 煤灰成分分析方法 GB/T 1997 焦炭试样的采取和制备 GB/T 2001 焦炭工业分析测定方法 GB/T 9977 焦化产品术语 YB/T 035 焦炭电阻率的测定方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