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内外螺旋桨主要制造商现状

国内外螺旋桨主要制造商现状

国内外螺旋桨主要制造商现状
国内外螺旋桨主要制造商现状

国内外螺旋桨主要制造商现状

一镇江中船瓦锡兰螺旋桨有限公司

该公司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发展最快的定距桨制造商。对于提高年产量和产品最大规格的生产工具及技术方面的有效投资令公司步入了如今蓬勃发展的局面。

原镇江船舶螺旋桨厂始建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是当时中国第一家专业螺旋桨制造商。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原镇江船舶螺旋桨厂以超过30%的市场占有率稳居国内(市场)同行业第二位。其精湛的生产技术和对本土市场深入了解对合资公司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武汉川崎船用机械有限公司(简称WKM)

武汉川崎船用机械有限公司(简称WKM),是由武汉船用机械厂(简称WMMP)和日本国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简称KHI)共同投资创建的一家合资企业,主要产品是,利用川崎专有知识产权和生产经营模式,制造川崎侧向推进器和川崎全回转螺旋桨。可以预想,船用推进装置,对于江河、海洋等水上运输十分发达的中国国内市场,以及需求量不断增加的世界航运市场,前景非常光明。|公司成立于1995年11月,正式投产于1998年1月,2005年年产侧推装置200台套。2001年7月得到DNV船级社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书。

三大连船用推进器有限公司

大连船用推进器有限公司(DMPC)是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船用螺旋桨专业化制造公司。公司具有五

十多年的船用螺旋桨生产经验,工艺先进,技术力量雄厚,检测手段完备。具备各种船用螺旋桨设计、制造和桨轴研配生产能力。主要产品有:大中小型定距式船用螺旋桨、调距桨部件以及各种铜合金铸件,产品出口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现已获得CCS、LR、DNV、ABS、NK、KR、BV、GL、RINA等九个国家船级社的认可,1997年通过GB/T19002—1994质量体系认证,2003年通过GB/T1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进入二十一世纪,公司进行了全面技术改造。新建铸造车间、数控加工车间和成品加工车间,引进了七轴五联动九米数控铣床和重型五轴数控落地镗铣床;购置了30吨、7吨双炉体中频感应电炉、10米数控双柱立车等生产设备;联合研制了100吨、30吨大型静平衡仪、Ф11m、Ф8m、Ф6m大型数显螺距规等检测设备;自行研制了冒口切割、内孔加工等大型专用设备。目前,公司一次性总熔化能力达170吨。现已开始批量生产直径11米左右,成品重量100吨左右的超大型集装箱船和超大型油轮(VLCC)螺旋桨,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居世界前列。

国外知名的推进器制造商有:瑞典的卡梅瓦(KAMEWA)、芬兰的瓦锡兰(WASILTA)、德国的肖特尔(SCHOTTEL)、挪威的博格(BERE)。卡梅瓦的调距桨技术全世界首屈一指,“Aquamaster”是其旗下世界知名的全回转舵桨品牌,现在卡梅瓦被英国罗尔斯-罗伊斯(Rolls-Royce)兼并,但是人们一直对“卡梅瓦”津津乐道,当初卡梅瓦是世界上生产调距桨最大的公司,根据生产卡普兰水轮机的经验,该公司从1937年即生产出第一台船用调距桨,全球多家公司均

引进卡梅瓦专利进行生产,如日本三菱公司、美国伯德.约翰逊公司等。肖特尔的产品有可调桨、侧向推进器、舵桨、喷水推进器等,其SRP舵桨是世界第一品牌。瓦锡兰不但生产推进器,还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柴油机制造商,兼并了荷兰的列泼斯(LIPS)推进器,列泼斯是专门生产推进器的厂商,创立于1928年,是世界上从事调距桨生产较早的公司之一,在日本、法国、美国、意大利、西班牙、加拿大等地均有该公司子公司或制造商,其产品涵盖侧推、调距桨、定距桨、舵桨、喷水推进器等,并入瓦锡兰后其推进器品牌仍为LIPS。因此瓦锡兰荷兰推进器联合有限公司以其领先的技术和著名的LIPS?商标闻名于世界船舶行业。她为合资公司带来了其卓越的定距桨设计和生产技术以及LIPS?商标。在提高公司整体水平的同时也为其进一步的技术革新和市场开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久经考验的LIPS设计软件,用于熔化、保温的高效的工频电炉,以及先进的实验室仅仅是合资公司目前投入使用的先进技术项目中的一部分。对员工的培训,技术上的交流令合资公司在当今的市场上最先进的定距桨项目中更具有竞争力。

随着中国成为世界造船中心,造船量超过韩国,跃居世界第一,国内推进器具有无限的市场,吸引着全球的船配商的眼光,国外推进器制造商纷纷瞄准中国市场,或在中国寻找合作伙伴,或成立分公司,从事推进器的生产、安装、服务,但一般不在国内设计,仅在中国从事代加工或安装。如罗尔斯-罗伊斯在中国上海原南汇区有一个工厂,从事侧推的安装、调试等。国外已经将这个产业淘汰,大举

向中国转移。但是就如同他所配套的造船行业一样,目前的中国仅仅是一个制造者,甚至仅是一个外包商。核心的制造工艺,我们没有;设计能力,我们欠缺。我们处在整个生产链的底端,话语权小,却承担整个产业链当中污染最大,耗能最多的部分。同我国其他产业,境况相同,亟待提高。

船海1104 0121102090411

应一帆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