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摄影常用参数分析解析

摄影常用参数分析解析

摄影常用参数分析解析
摄影常用参数分析解析

光圈越大,画面越亮。而且光圈的数字越小代表光圈越大。比如2.8的光圈比5.6的光圈大,画面更亮。

室内、室外不能简单的这样区分,只要画面亮度够用就行。还有就是光圈越大,拍出来的照片越扁(没有立体感),光圈越小,画面越有立体感。一般拍人4-5.6就行,拍景5-8就行。

所谓景深,就是当焦距对准某一点时,其前后都仍可清晰的范围。它能决定是把背景模糊化来突出拍摄对象,还是拍出清晰的背景。我们经常能够看到拍摄花、昆虫等的照片中,将背景拍得很模糊(称之为小景深)。但是在拍摄纪念照或集体照,风景等的照片一般会把背景拍摄得和拍摄对象一样清晰(称之为大景深)。

详细解释:当相机的镜头对着某一物体聚焦清晰时,在镜头中心所对的位置垂直镜头轴线的同一平面的点都可以在胶片或者接收器上相当清晰的图像,在这个平面沿着镜头轴线的前面和后面一定范围的点也可以结成眼睛可以接受的较清晰的像点,把这个平面的前面和后面的所有景物的距离叫做相机的景深。

景深相机

光轴平行的光线射入凸透镜时,理想的镜头应该是所有的光线聚集在一点后,再以锥状扩散开来,这个聚集所有光线的一点,就叫做焦点。

在焦点前后,光线开始聚集和扩散,点的影像变成模糊的,形成一个扩大的圆,这个圆就叫做弥散圆。

在现实当中,观赏拍摄的影像是以某种方式(比如投影、放大成照片等等)来观察的,人的肉眼所感受到的影像与放大倍率、投影距离及观看距离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弥散圆的直径小于人眼的鉴别能力,在一定范围内实际影象产生的模糊是不能辨认的。这个不能辨认的弥散圆就称为容许弥散圆(permissible circle of confusion)。在焦点的前、后各有一个容许弥散圆。以持照相机拍摄者为基准,从焦点到近处容许弥散圆的的距离叫前景深,从焦点到远方容许弥散圆的距离叫后景深。

编辑本段三要素

光圈、镜头、及拍摄物的距离是影响景深的重要因素:

1,光圈越大景深越浅,光圈越小景深越深。

2,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浅、反之景深越深。

3,主体越近,景深越浅,主体越远,景深越深。

景深的计算公式:见图

从公式可以看出,后景深> 前景深。

由景深计算公式可以看出,景深与镜头使用光圈、镜头焦距、拍摄距离以及对像质的要求(表现为对容许弥散圆的大小)有关。这些主要因素对景深的影响如下(假定其他的条件都不改变):

(1)、镜头光圈:

景深的计算公式

光圈越大,景深越浅;光圈越小,景深越深;

(2)、镜头焦距

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浅;焦距越短,景深越深;

(3)、拍摄距离

距离越远,景深越深;距离越近,景深越浅。

在进行拍摄时,调节相机镜头,使距离相机一定距离的景物清晰成像的过程,叫做对焦,那个景物所在的点,称为对焦点,因为“清晰”并不是一种绝对的概念,所以,对焦点前(靠近相机)、后一定距离内的景物的成像都可以是清晰的,这个前后范围的总和,就叫做景深,意思是只要在这个范围之内的景物,都能清楚地拍摄到。景深的大小,首先与镜头焦距有关,焦距长的镜头,景深小,焦距短的镜头景深大。其次,景深与光圈有关,光圈越小(数值越大,例如f16的光圈比f11的光圈小),景深就越大;光圈越大(数值越小,例如f2.8的光圈大于f5.6)景深就越小。其次,前景深小于后景深,也就是说,精确对焦之后,对焦点前面只有很短一点距离内的景物能清晰成像,而对焦点后面很长一段距离内的景物,都是清晰的。

能同时被眼看清楚的空间深度称为眼的成像空间深度,即是景深。

编辑本段景深计算

下面是景深的计算公式。其中:

δ——容许弥散圆直径

f——镜头焦距

F——镜头的拍摄光圈值

L——对焦距离

ΔL1——前景深

ΔL2——后景深

ΔL——景深

前景深ΔL1=FδL^2/(f^2+FδL)(1)

后景深ΔL2=FδL^2/(f^2-FδL)(2)

景深ΔL=ΔL1+ΔL2=(2f^2FδL^2)/(f^4-F^2δ^2L^2)

从公式(1)和(2)可以看出,后景深>前景深。

由景深计算公式可以看出,景深与镜头使用光圈、镜头焦距、拍摄距离以及对像质的要求(表现为对容许弥散圆的大小)有关。这些主要因素对景深的影响如下(假定其他的条件都不改变):

(1)、镜头光圈:光圈越大,即光圈值越小,景深越小;光圈越小,即光圈值越大,景深越大;

(2)、镜头焦距: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

(3)、拍摄距离:距离越远,景深越大;距离越近,景深越小。

5、一些计算实例网上有些在线计算器,有兴趣的网友可以参考:

摄影光学计算器

Windows版本的可下载的计数器在f/Calc

(1)、200/2.8对焦在5m时,f/2.8的景深:

δ=0.035mm

f=200mm

F=2.8

L=5000mm

ΔL1=60mm

ΔL2=62mm

ΔL=122mm

结论:该镜头在用f/2.8拍摄时,清晰范围是从4.94m~5.062m,景深很浅。

(2)、200/2.8+2X=400/5.6对焦在5m时,f/5.6的景深:

δ=0.035mm

f=400mm

F=5.6

L=5000mm

ΔL1=30mm

ΔL2=31mm

ΔL=61mm

结论:该镜头在配合2X增距镜后,主镜头用f/2.8拍摄时,景深是(1)的一半。

编辑本段影响要素

1 镜头焦距

2 被拍摄体的距离

3 光圈的大小

4 感光元件大小(与容许弥散圆半径有关)

编辑本段关系

1,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2,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小、反之景深越大。

3,主体越近,景深越小,主体越远,景深越大。

简单的说,景深(depth of field)就是聚焦清晰的焦点前后“可接受的清晰区域”。这段距离的特点是实焦点后面清晰的距离要长于前面清晰的距离,对于任意口径来说,其焦点之后的景深大约是焦点前面景深的2倍。清晰范围前后较短的,我们一般称之为景深浅(或景深短);而清晰范围较大的,我们一般称之为景深深(或景深长)。

景深浅有利于虚化背景

清晰范围的差别基于几方面的标准,教科书在解释景深时必需要讨论“最小弥散圈”的概念,但那是一个对于实际应用并非必要、复杂的技术问题。例如:你在动物园将镜头焦点调在老虎的眼睛上,在底片上它的眼睛就是最清晰的。而这时老虎的嘴巴,还有其身后的树皮,在最终的照片上也显出可以接受的清晰影像。当你的视线从调焦点的眼睛移开时,模糊的程度就逐渐加大。在近处前景和远处背景上的物体离老虎越远,清晰度就越差。

弥散圈大小与景深的关系

因此,“清晰”并不是一种绝对的概念,所以,对焦点前(靠近相机)、后一定距离内的景物的都可以是清晰的,这个前后范围的部和就叫做景深,意思是只要在这个范围之内的景物,都能清楚地被拍摄到景物。

景深规则一:光圈越大,景深越小

光圈口径是影响景深的基本要素,同时也是唯一可以在不用改变拍摄位置和透视角度的情况下达到改变景深效果的方法(如下图),如f16或f22光圈,产生广泛的清晰调焦范围。相反,f2.8或f4产生短浅的景深,前景和背景上的可接受的清晰范围要小得多。但是这个方法只适用于数码单反相机和具有光圈优先AE功能的消费级数码相机机。

光圈口径与景深的关系

创作一幅作品而非简单地拍照,光圈的选择就是一个基本的要素。即便在使用程序曝光模式时,你也应该在可行的情况下选用最合适的光圈和速度的组合。

景深规则二:焦距越大,景深越小

这是最便于得到浅景深效果的方法,

景深规则三:距离越近,景深越小

这是拍摄花朵等小物件时的最佳方法,在最广角端近距离拍摄是数码相机的优势之一,而对于拥有消费级数码相机的众多家庭用户来说,合理利用这一规则可以使您在拍摄中更加如鱼得水。

基于以上分析,采用“最大光圈+尽可能缩短的摄距+长焦距镜头”能获取最小景深的效果。采用“最小光圈+最短焦距镜头+超焦距聚焦”能获取最大景深效果。目前,一般家用数码相机都是大景深,很难拍出背景虚化的照片,只有在用微距拍摄的时候才能看出背景虚化的效果

【最重要的概念】:我自己总结摄影的基础知识里最最重要的3个概念就是:光圈、快门、ISO(感光度)。

可以毫不夸张的讲,你只要彻底理解清楚这3个概念后,那么你就完全可以用单反来拍照了,而且一来就可以直接用单反的全手动模式,这个时候你反而会发现全手动M模式是最最简单的模式,反而其他的档位会显得复杂起来。

(85 1.2的大光圈镜头,非常明亮)

< 一>什么是光圈?

光圈其实是镜头里面的一个装置,它控制着快门按下时孔径的大小。上图是我一只快要挂掉的镜头:50mm 1.8。我这只镜头光圈正好出了问题,我又懒得去修,这正好可以拍下它光圈没有收回去的样子,你可以从图中清晰的看到它的孔。这是光圈2.8的时候的样子,光圈的叶片能够根据不同的光圈大小来调节孔径的大小。大光圈的时候孔径就很大,小光圈的时候孔径就很小,这个很简单,拿起你手中的相机看着镜头拍张照片,你就能看到里面的光圈了,如果把曝光时间设置长点,就能看得更清楚了,你还可以试验不同的光圈值看看拍照时候镜头里的孔径有什么变化

< 二>光圈的数值

光圈的大小和它的数值是呈倒数关系,也就是数值越大的时候反而是光圈越小,F1.2是大光圈,F11反而是小的光圈。

从大到小:f1.2 f1.4 f1.6 f1.8 f2.0 f2.8 f3.2 f4.0…… f22

< 三>光圈的作用

1、控制进光量。

很显然,大的光圈就表明孔径更大,那么单位时间进来的光线也就更多,这就比你家的窗户,如果窗户越大,那么你家的采光也就越好,而光圈就相当你家的窗帘,你可以拉上一部分让房间暗一点。

调整光圈能够调整曝光(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这是光圈最普遍的作用,比如光线不好的地方拍照,就尽量把光圈开大点。不过基本上同样的条件下的镜头,光圈越大,镜头越贵,所以那些出名的大光圈镜头价格都相当不菲。

2、最厉害的用途:控制景深。

单反相机的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用大光圈的镜头来造成背景的虚化,这让拍摄效果一下子就有别于卡片机,整个照片一下子就显得艺术起来。下图是不同的光圈拍摄的照片,可以非常清晰的看到背景虚化的不同。

光圈越大,背景越虚化,景深越小

光圈越小,背景越清,景深越大

3、神秘用途:制造光芒。

用小光圈可以制造闪耀的光芒,我前面拍摄的这张照片就是以f/22的最小光圈来拍摄的,可以看到太阳在后面是光芒四射的感觉,而大光圈就拍不出来这种感觉。

<一>什么是快门?

快门就是用控制时间长短来调节光线进入相机感光元件的装置,与光圈相反,快门与镜头无关,只和相机本身有关,所以也称相机快门。由于一般的日常拍摄速度均为1/125秒,所以称为高速快门,相比之下,对于需要时间长的1/30秒以上时长的快门,简称为慢门。

<二>快门的作用?

1、最最常见的作用:控制进光量。

用速度控制进光量,以达到正确曝光。通常快门与光圈相配合,光圈加大一档(即光圈数值变小),则快门相应变快一档(即快门数值变大)。

2、最有力的作用:凝固速度

用较快的快门速度(即快门数值大),可以将运动中的物体清晰地瞬间凝固住,比如正在比赛中的运动员、比如漫天的飞雪、比如正在飞扬起的水珠。

3、最无奈的作用:增加进光量

(上图拍摄相机:nikon d80 快门速度:2秒,在相对低的iso下能取得正确的曝光)

4、最帅的作用:表现速度或意境。

(上图机身:400d,速度:1/30,在按下快门的同时让相机随着车的方向移动)

在赛车还有运动的场合,很多人用这种追随拍摄的手法来表现速度感。在风景拍摄中也有很多用慢速快们让水流或者瀑布成为烟雾状来表现意境和氛围。

(上图为0.6秒的慢速快门拍摄,可将夜幕下的车灯拉成线状,不过慢速快门一般最好有三角架,或者可以找到支撑的地方,否则该清楚的地方也会模糊)

综述,快门主要的效果就是凝固与飞速。如果对快门运用尚陌生,不妨将相机模式调至TV(快门优先)模式,许多傻瓜相机也有此模式,然后根据要表现的主体,进行对快门的单独调整,这样相机会自动将光圈调整到位。

从零开始学摄影已经讲了2个概念,可以说光圈和快门是最最重要的概念,今天要讲的是iso感光度。讲完这个以后还有个东西需要讲,那就是曝光的原理,明白了曝光的原理和基础的光圈快门后,那就都明白了,你就会发现很多你以前一直纠缠的问题都已经搞清楚了,什么曝光补偿、测光模式都是以这几个概念为基础的,那些其实都很简单。

1、iso是什么?

iso就是相机的感光度,只跟机身有关系。一般在机身的调整项目上可以看到有100 200 400……这样的数字选择。感光度这个概念我想了很久怎么解释更简单,后来我想到了:感光度就是相机对光线的敏感程度。

请把上面加重的这句话多读几遍,如果把相机的感光度从100调成400,那么就说明相机对光线的敏感度增强了,那么相机对光线变得敏感后有什么反应呢?答:相同光圈下,快门速度明显变快!

wow,这真是好事,好多妈妈在室内跟宝宝拍摄,就发现快门太慢,宝宝全拍糊了,有时候即使到最大的光圈,快门依然慢,那么这个时候法宝就来了,赶快调高iso感光度看看,如果快门还有点慢,那就继续调高直到快门的速度拍出来不虚为止。

2、请慎用高感光度!

有些人知道iso的好处后,就问,那干脆把iso调到最高吧,这样快门一直都很快,多好,再也不用担心拍虚了,但俺在这里告诉你,高手都是尽量用最低的iso!为什么???

答:因为iso越高,画面噪点就越多,画质就会越低。

3、怎么选择感光度?

选择感光度的原则是尽量用能不拍虚的最低iso来拍摄。

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举个例子,如果你想拍小孩子,而且你想用一定的光圈保持一定的背景虚化来突出主体,比如f/2.8,你用的50mm的镜头,但发现拍摄时候要保证曝光快门是1/10秒,这个时候肯定会虚,如果不用三脚架的话。那么你可以调高试试,发现调到400的iso的时候,快门到了1/50s,那么恭喜你,iso400就是最适合这个场景的拍摄感光度了,因为刚好够着安全快门了,也就是说画面可以不虚了。

另外还要对你的相机要熟悉与了解,你要用各种不同的iso下拍摄看看,看噪点是否能接受。相机不同,噪点的表现是不同的,高端机型在这方面是有优势的,比如5d2的iso到2000我都能接受,相当于我以前那部400d的200~400的感觉,一点都不明显,这就是技术进步的好处,在弱光下拍摄很有优势。

好了,这次就讲到这里。下节预告:曝光的过程(最最重要的来了)

<一>曝光的原理和过程

想象一下,有一间房子,有个窗户并且有窗帘。我把窗帘打开,光线从外面射进房间,那么我有个问题,射在房间的光线的多少跟什么有关系呢?

好,我数10下,你思考下这个问题,在心里说出你的答案。

10

9

8

7

6

5

4

3

2

1

恩,我想你很有可能已经想出了答案,跟窗户的大小有关系,跟窗帘开启的时间有关系,跟外面光线的强度有关系。

但我们假设光线的强度不变,那么射入房间的光线的多少就跟窗户的大小和窗帘开启的时间有关系了。我们假设把窗帘全部拉开,让阳光洒进来10分钟,然后拉上窗帘,这个过程就是相机的曝光过程。

这个时候,窗户的开启大小其实就好比光圈的大小,开启10分钟就是曝光的时间,这些光线射在墙壁上(感光芯片),就完成了曝光的过程,相机就有了成像。所以很简单,你要想获取一张曝光合适的照片,就是要确定一个合适的光圈和快门的组合数值。再回到上面那个举例,如果你将窗户开得很小,只有很小的缝隙透光进来,那么需要长点的时间,房间才能获取足够的光线;如果你窗户开得很大,那么很短的时间里,房间就能获取一定量的光线,相机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现在把相机模式拨到全手动M档,让我们来理解一下,设置一个5.6的光圈值,然后只调整曝光时间拍摄照片,然后观察需要多少时间,你在LCD显示屏中看到的照片亮度算是你比较满意的了。在光线稍充足的地方完成这个练习会比较好,比如你获得的曝光时间是1/200秒,快门速度就是1/200。

好了,简单吧,在外面拍照,用全手动,你只需要调节2个值就ok了,iso可以设一个固定值。所以不要害怕听到全手动这3个字,其实我认为是最傻瓜的模式,反而是全自动还有半自动总是把人搞蒙。

<2> 那么光圈优先AV和TV快门优先是个怎么回事呢?

光圈优先档和快门优先档都是半自动档。用光圈优先来说,就是你自己根据自己想要的景深效果确定个光圈值,然后曝光时间相机来帮你想。快门优先就是你自己订个曝光的时间,相机来告诉你一个光圈值。

简单吧?!

那么好奇的你可能会问,相机怎么确定那个快门值呢?嗯,好问题,相机其实是有个内置测光表来测光,根据现场的光线强度还有一系列的测光程序,他们会给出个快门速度

但相机毕竟不是智能的,它有时候真不知道你在想什么,所以它有时候会出错,比如拍出来的照片有点偏暗,或者有点过曝,所以这就是我前面说的为什么全手动最简单的原因。

<3>留给你的问题

1、曝光补偿是个什么东西,是决定曝光的根本性因素吗?是独立于光圈、快门、iso的另外一个根本性决定照片亮与暗的参数吗?如果不是,那又是什么呢?

2、在全手动的模式下,调节曝光补偿这个参数还有用吗?

敢用大光圈善用小光圈

光圈是摄影创作最重要的摄影元素之一,除了控制进光量来满足曝光需要外,也是获得特定艺术效果的重要手段。

⒈大光圈和成像质量的对立统一。一般情况下,大光圈时成像质量相对较差,不过新一代镜头最大光圈时的成像质量已大为改善,充分利用大光圈的成像特点可获得与众不同的图像。由于此时景深小,便于清晰反映某一特定区域而其他部位相对虚化,突出主体。照度较差时,如手持相机拍摄,采用大光圈可使用高速快门,防止机震影响成像清晰度。一些摄影者很少使用最大光圈,通常只用f5.6、f4,要充分发挥大光圈的特点,则要敢于使用最大光圈,如大口径标准镜头光圈完全可用f1.8、f1.4等最大光圈,中长焦镜头则应敢于使用最大光圈f2.8,此时配合摄距、背景与主体的距离(背景与主体的距离越远,大光圈形成的虚化背景效果就越明显,反之亦然)等,可将大光圈的效果充分体现出来。或许最大光圈拍摄的成像质量没有中等光圈来得好,但这方面损失和所得到的艺术效果相比较仍然值得。

⒉虚化背景。虚化背景时通常选择大光圈或长焦镜头,至于光圈究竟多大才算合适呢?实际上,除了200mm甚至焦距更长的远摄距镜头外,通常都要使用最大光圈。使用标准镜头拍摄不妨选择最大光圈f2.8甚至f1.4,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获得别具一格的韵味,真正将主体与背景明显分离。由于数码相机景深相对比较大,如不采用最大光圈,主体很难突出。

⒊小光圈和长景深。利用小光圈获得大景深是拍摄风光片时常常采用的方法,但这还要和镜头焦距、摄距等因素相结合。如用长焦镜头,在2-3米摄距时,即使用f32光圈,也不会获得很大景深。换言之,只要被摄对象和背景都处于无限远,即使光圈较大,也会有很大的景深。

⒋光圈大小因题材而异。在人物摄影中,常常用到大光圈,而风光摄影使用小光圈机会较多。拍摄溪流,为表现流水的动感,需要采用1/8-1/2秒这样的慢速度,不采用小光圈必

然导致曝光过度;逆光拍摄波光舟影等,如采用到f22、f32这样的小光圈,水面细小的波光会产生类似加用星光镜的效果;拍摄焰火等题材,由于需要1/2秒-1秒曝光时间才能完美地表现焰火形状,因此也需要选择小光圈。

⒌小光圈宜配合三脚架使用。拍摄静物风光等题材使用小光圈,对成像清晰度要求比较高。在中等照度下采用f22光圈,快门速度常常在1/30秒左右,没有三脚架,手持相机拍摄,往往会因机震、人体生理运动等因素而影响清晰度,因此在照度较低时使用小光圈,要充分利用各种依托物,合理握持相机。如使用数码相机,可提高感光度以做补救。

展讯系列各芯片组的参数方案

展讯系列各芯片组的参数

SC6600IGSM/GPRS入门级多媒体基带芯片 SC6600IGSM/GPRS基带芯片是壹款面向入门级多媒体手机市场的具有音乐播放、视频播放和拍照摄像功能的多媒体基带壹体化手机核心芯片。该芯片于提升集成度的同时增强了芯片的可靠性设计,降低了生产成本,且可帮助客户缩短新产品的上市时间。 SC6600I基带芯片图示 SC6600I主要功能 芯片内核?ARM7TDMI?核(主频速度达78MHz) 多媒体支持?内置30万像素数码相机控制器,可直接连接至数字CMOS图像传感器 ?支持MPEG4QVGA@15fps视频播放 ?内置MP3播放器 ?64和弦铃声(MIDI格式) LCD显示功能?内置LCD控制器 ?支持双彩屏 ?支持262KTFT/OLED显示模块 ?支持240x320分辨率LCD显示模式 存储接口?外接存储器接口(SDRAM,NAND,NOR) ?内置NANDflash控制器 ?支持NANDbooting ?支持NAND+SDRAMMCP,SDRAM运行速率可达72MHz 外围设备接口?USB1.1接口 ?MMC和SD卡接口 ?4UART接口(传输速率达1.152Mbps) ?PCM音频接口 ?IrDA(传输速率达115kbps,1.152Mbps) ?SPI接口 ?I2C接口 ?I2S接口 ?GPIO接口 ?支持蓝牙/WLAN/A-GPS接口 ?1.8/3.0SIM卡接口 ?8-channelDMAs ?JTAG接口(用于测试和内部电路校准) ?实时时钟

模拟参数?各种支持IF/NZIF/ZIF架构的RF接口 ?带LDO调节器的芯片集成电源管理 软/硬件支持?GSM/GPRS标准(版本 V8.2.012/1999),GSM850/GSM900/DCS1800/PCS1900 ?GPRS多时隙Class10 ?PTT(PushtoTalk)功能 ?FR,EFR,AMR ?录音和语音识别 ?A5/1和A5/2加密算法 其他功能?工作环境温度:-25至+65摄氏度 ?低耗电设计,输入输出:3.0V,芯片核:1.8V ?12×12mm2265-ballLFBGA封装 SC6600DGSM/GPRS入门级多媒体基带芯片 SC6600DGSM/GPRS基带芯片为客户设计入门级GSM/GPRS多媒体手机提供了高效的解决方案。它将多媒体处理器和电源管理电路集成于4频段GSM/GPRS基带芯片上。该芯片于提升集成度的同时增强了芯片的可靠性设计,降低了生产成本,且可帮助客户缩短新产品的上市时间。 SC6600D基带芯片图示 SC6600D主要功能 芯片内核?ARM9EJ-S?核(主频速率达192MHz) 多媒体支持?内置MPEG-4,2D图像处理器,JAVA加速器 ?内置5M像素数码相机控制器,可直接连接数字CMOS图像传感器 ?内置ISP,支持处理BayerRGB图像数据,支持视频功能 ?支持MIDI/MP3/AAC/AAC+/WMA音频格式 ?支持MPEG4/H.263视频,速率达3Mbpsbit ?电视视频输出(PAL/NSTCTV输出) ?3D立体声环绕效果 LCD显示参数?内置LCD控制器,支持RGB和MCU接口 ?支持双彩屏 ?可支持262KTFTLCD显示模块 ?可支持240x320分辨率LCD显示模块

最最经典摄影作品赏析

最最经典摄影作品赏析 [时代广场的胜利日] 这是一张极其经典的照片,作为二战胜利的象征被广为流传,又是人类最美好爱情的见证!当二战结束的消息传到纽约的时代广场,一位狂喜的海军士兵搂过正在身旁的陌生护士热烈地亲吻着她。旁边的人则报以会心的微笑:毕竟胜利来临了,是值得高兴的事!照片出现于《时代》杂志,是反映战争结束后人们轻松欢乐心情的优秀作品。它不饰雕琢,清新自然。40年后,摄影者阿尔夫里德.伊森斯塔特在报上刊登寻人启事找到了当年的这两位照片中的男女,他们已成了子孙满堂的爷爷和奶奶。

[小大人]照片中三位美国女孩在西班牙塞维尔某个地方交谈。这张照片在一段时间内成为了美国销售第二的明信片。

[最著名的吻]这是有关接吻的著名照片中最早的一张。面对这张在公共场合抢拍的照片,今天的人们可能会想到肖像权,隐私权这样的字眼,实际上它的确引发了一场肖像权的官司。但这并没能阻挡它在全世界流传。

[撤退]这是在朝鲜战争中撤退的美国海军士兵。摄影者大卫.道格拉斯.邓肯别具匠心,真切的表现了当时极度的寒冷,1950年美国海军陆战队在朝鲜作战,冬季来临之前战况一直不错。当时麦克阿瑟将军的部队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以为他们会顺利推进到朝鲜北部,他们都意想不到地受到中国援朝军队的回击。史密斯将军的话使他们的失利更加出名:“撤退?他*的!我们打错了方向”! [温斯顿.丘吉尔]1941年1月27日,刚开完会的丘吉尔来到唐宁街10号的一个小隔间拍摄几张表现坚毅刚强的照片。然而,抽着雪茄的丘吉尔显得过于轻松,跟卡特所设想的领导神韵不符,于是卡特走上前去,把雪茄从这位领袖的嘴里拿开,丘吉尔吃了一惊,他被卡特的举动激怒了。就在他怒视卡特的一剎那,卡特按下了快门。这张照片在世界广为流传,成为丘吉尔照片中最著名的一张。

各种环境拍摄参数设置

各种环境拍摄参数设置 1、拍静止的小东西的特写 用Av档,光圈最好在f5.6或以下,焦距最好50以上,尽量在1m以内拍摄,使背景虚化!光线好的话,isolOO,光线不好的话,iso最好400以内。 2、拍人 基本都是使用较大的光圈(f5.6以内)、50mm以上的焦距,拍拍摄距离视全身、半身、大头照而定,使背景虚化,使用Av 档!光线好的话,iso10Q光线不好,iso400 以内。 3、拍景 Av档,使用适当的光圈,f8以上吧,焦距随便,但是一般广角端都有畸变,酌情使用。 4、拍夜景 上三角架,Av档,自定义白平衡或白炽灯,f8以上的光圈,小光圈可以使灯光出现星光的效果,使用反光板预升功能,减少按快门后,反光板抬起引起的机震;并用背带上的那个方盖子,盖住取景器,以避免杂光从后面进入影响画质;iso200以内,尽量使曝光时间加长,这样可以使一些无意走过的人从画面消失,不留下痕迹,净化场景! 5、拍烟花 使用快门线,B 快门,可以拍出多烟花重叠的效果! 6、拍运行的东西 光线好的情况:Av档,光圈大小酌情处理;使用f8以上的光圈得至到大景深效果,使用小光圈得到浅景深的效果;想拍很有动感的效果,可以使用Tv档,快门1/30左右,对焦按快门的同时,镜头以合适的速度追着对象移动,会出现很动感的效果! 光线不好的话,只能酌情处理了,再加上使用追拍! 7、拍流水或喷泉

使用Tv档。1/50左右的快门速度,可以拍出缎子的效果,如果使用太快的快门,喷泉拍 出来就都是不连续的水滴了! 8、夜间人像留影 上三角架,调节白平衡,自动或自定义白平衡;iso100-400 Av档,光圈f8左右,使用慢速同步闪光,后帘闪光模式;此时,闪光灯会闪两次,按下快门闪一次,曝光结束前会再闪一 次,所以在闪两次前,人不要离开。这样拍出来可以使人物清晰,背景霓虹也很漂亮,不至于背景曝光不足而过暗。 Av 光圈优先技巧 1、不管拍啥,除非要保持安全快门,不然别开最大光圈拍。 2、拍风景请尽量使用F8~F11 的光圈。 3、拍人物及静物特写可使用最大光圈1~2级之光圈。 4、安全快门请尽量控制在焦距倒数以上,广角端快门也要在1/30秒以上比较保险,若快门不足请提高光圈或iso。 测光方式 1 、测光不要对着天空,不要对着最暗的地方,要去抓中间值。 2、依照你拍的题材,善用测光模式(权衡测光,点测光,中央重点测光)。 3、若遇到测光抓不准的时候,请用AE lock 对身边灰色的东西曝光锁定后再来拍摄。 4、尽量别对白色或黑色物体测光,不然就请记得黑要减EV,白要加EV。 EV即曝光补偿 曝光补偿也是一种曝光控制方式,一般常见在正负2-3EV左右,如果环境光源偏暗,即可增加曝光值以突显画面的清晰度。 小型数码相机大多通过菜单来调节曝光补偿:数码相机在拍摄的过程中,如果按下半截快

布列松摄影作品赏析汇总

布列松摄影作品赏析 “借最好的一刹那,来使事件产生全新的意义与境界” "在拍摄的时候,我总是闭着一只眼睛,我用这只眼睛观察自己的心灵;我又总是睁着一只眼睛,我用这只眼睛观察整个世界。"——亨利·卡蒂埃-布列松 法国著名摄影家亨利·卡蒂埃·布列松被誉为“现代新闻摄影之父”。 法国总统希拉克在获悉布列松逝世的消息后悲痛地说:“法国失去了一位天才摄影家、一位真正的大师、他是20世纪最具天赋并深受世人尊敬的艺术家之一。” 布列松,这位羞怯、热情的法国人,毕生用他小巧的、35毫米的莱卡照相机走遍全世界,见证了20世纪所有的重大事件,从西班牙内战到德国占领法国、印度的分裂、中国文化革命、1968年法国学生的起义,他的“瞬间美学”理论堪称影响了全球的媒体和影像。他创建的Magnum是世界上影响力最大和时间最长的摄影机构。 他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摄影家之一,及现代新闻摄影的创立人,他个性鲜明的摄影作品曾登上过全世界最著名的杂志和报纸,他让拍摄新闻照片成为了一种艺术。 为了更近距离的接近人群,布列松经常将照相机隐蔽起来。他的拍摄理念富创造性,非常善于用镜头捕捉生活中转瞬即逝的画面。他曾这样描述自己对摄影的迷恋:“我整日在街头寻找,随时准备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将活生生的生活完全记录下来。”他用黑胶带遮住照相机的闪光部分,以便更好地融入到人群中。他坚持摄影师必须仅仅使用现有的光,不要在暗房里剪辑,而更应该在“照相机”里现场剪辑。 布列松的照片所截取的瞬间,不仅是当下发生在他眼前的一瞬,更是事件此前此后整个过程中的一个波峰。他的作品集《决定性瞬间》成为无数摄影爱好者的教科书,“决定性瞬间”摄影理念也为广大同行接受和效仿。

各种环境单反拍摄参数如何设置

各种环境单反拍摄参数设置

1、拍静止的小东西的特写,如花、鸟、虫: 用Av档,光圈最好在f5.6或以下,焦距最好50以上,尽量在1m以内拍摄,使背景虚化! 光线好的话,iso100,光线不好的话,iso最好400以内。 2、拍人: 基本都是使用较大的光圈(f5.6以内)、50mm以上的焦距,拍摄距离视全身、半身、大头照而定,使背景虚化,使用Av档! 光线好,iso100,光线不好,iso400以内。 运动中的人使用追拍,体现运动感(详见下面的运动物体的拍摄)! 3、拍景: Av档,使用适当的光圈,f8以上吧,焦距随便,但是,一般广角端都有畸变,酌情使用。 4、拍夜景: 上三脚架,Av档,自定义白平衡或白炽灯,f8以上的光圈,小光圈可以使灯光出星光的效果,使用反光板预升功能,减少按快门后,反光板抬起引起的机震;并用背带上的那个方盖子,盖住取景器,以免杂光从后面进入影响画质;iso200以内,尽量使曝光时间加长,这样可以使一些无意走过的人从画面消失,不留下痕迹,净化场景! 例如拍一个广场,人来人往,可以使用很小的光圈f20左右,iso100,这样,曝光时间就会很长,那么,走动的人影,不会留在照片上!广场将会很干净! 5、拍烟花: 使用快门线,B快门,可以拍出多烟花重叠的效果! 6、拍运行的东西: 光线好的情况:Av档,光圈大小酌情处理;使用f8以上的光圈得到大景深效果,使用小光圈得到浅景深的效果; 想拍很有动感的效果,可以使用Tv档,快门1/30左右,对焦按快门的同时,镜头以合适的速度追着对象移动,会出很动感的效果! 光线不好的情况:只能酌情处理了,再加上使用追拍! 7、拍流水或喷泉: 使用Tv档,1/50左右的快门速度,可以拍出缎子的效果,如果使用太快的快门,喷泉拍出来就都是不连续的水滴了! 8、夜间人像留影:

最最经典摄影大师作品赏析

最最经典摄影大师作品赏析 [时代广场的胜利日] 这是一张极其经典的照片,作为二战胜利的象征被广为流传,又是人类最美好爱情的见证!当二战结束的消息传到纽约的时代广场,一位狂喜的海军士兵搂过正在身旁的陌生护士热烈地亲吻着她。旁边的人则报以会心的微笑:毕竟胜利来临了,是值得高兴的事!照片出现于《时代》杂志,是反映战争结束后人们轻松欢乐心情的优秀作品。它不饰雕琢,清新自然。40年后,摄影者阿尔夫里德.伊森斯塔特在报上刊登寻人启事找到了当年的这两位照片中的男女,他们已成了子孙满堂的爷爷和奶奶。

[小大人]照片中三位美国女孩在西班牙塞维尔某个地方交谈。这张照片在一段时间内成为了美国销售 第二的明信片。

[最著名的吻]这是有关接吻的著名照片中最早的一张。面对这张在公共场合抢拍的照片,今天的人们可能会想到肖像权,隐私权这样的字眼,实际上它的确引发了一场肖像权的官司。但这并没能阻挡它在全 世界流传。 [撤退]这是在朝鲜战争中撤退的美国海军士兵。摄影者大卫.道格拉斯.邓肯别具匠心,真切的表现了当时极度的寒冷,1950年美国海军陆战队在朝鲜作战,冬季来临之前战况一直不错。当时麦克阿瑟将军的部队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以为他们会顺利推进到朝鲜北部,他们都意想不到地受到中国援朝军队的回击。 史密斯将军的话使他们的失利更加出名:“撤退?他*的!我们打错了方向”!

[温斯顿.丘吉尔] 1941年1月27日,刚开完会的丘吉尔来到唐宁街10号的一个小隔间拍摄几张表现坚毅刚强的照片。然而,抽着雪茄的丘吉尔显得过于轻松,跟卡特所设想的领导神韵不符,于是卡特走上前去,把雪茄从这位领袖的嘴里拿开,丘吉尔吃了一惊,他被卡特的举动激怒了。就在他怒视卡特的一剎那,卡特按下了快门。这张照片在世界广为流传,成为丘吉尔照片中最著名的一张。 [奥马伊拉的痛苦] 1985年11月13日,哥伦比亚鲁伊斯火山突然爆发,山上的积雪融化后夹杂着泥石流顺坡而下,几乎吞没了附近的阿麦罗镇,造成了毁灭性的灾难。火山爆发后的第三天,美联社的法籍摄影记者富兰克福尼尔赶到现场采访。在现场发现一个叫奥马伊拉的12岁小姑娘被两座房脊卡在中间不能自拔,她的脊椎已被砸伤,尽管福尼尔曾经当过外科医生,但此时也无能为力。只有在他拍下小姑娘那美丽而坚强的面孔的同时,不时同她交谈。希望增强她生存的力量和信心。待救护人员赶到时,她已在泥浆里浸泡了60个小时了。虽然小姑娘接受了治疗,但还是死了。福尼尔从始至终守候在奥马伊拉身边,一直拍到小姑娘下葬的最后一个镜头。翌年这组照片获第29届WPP突发新闻系列一等奖,其中充分表现小姑娘横遭灭顶之灾时仍能保持神情镇定自若的这张被评为1985 年年度最佳新闻照片。

对一幅摄影作品欣赏与赏析

要做到对一幅摄影作品的欣赏与赏析,首先应该需要摄影的艺术特征。 1892年创刊号的《斯汀迪奥》精美地再现了摄影和绘画作品,并把摄影与绘画、雕塑并列在艺术领域,杂志的第三期刊登了布林古尔《摄影艺术的诞生》的文章,这是摄影史上具有开创性的事件,从此,摄影正式踏入艺术殿堂。摄影艺术有着他特有的性质。 首先,摄影与其他视觉艺术形式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摄影创作依赖于照相机。在意识上,摄影更趋向于客观。摄影家在创作的时候,无论怎样选择他的拍摄对象,却总要面对物质世界的某个方面,它不以摄影家的意志而转移。虽然现代摄影技术和数字影像技术使摄影家的创造发挥空间得以扩展,但反映和揭示现实生活仍然是摄影创作的主流和本质。正如苏珊桑塔格所言:“画家的任务是构筑,而摄影家的任务是揭示。” 其次,摄影的时间性。摄影者必须适应自己的拍摄对象,而且往往要完全取决于它。摄影大师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理论把摄影的时间性和瞬间性简述的淋漓尽致。他提出:“摄影主要在一张照片里抓住事物的全部精华,”因此,摄影者的思考必须抢在曝光瞬间之前,一旦按下快门就无法改变注意。 再次,摄影与机遇也体现于好的摄影创作之中。这需要摄影者对手中相机的熟练掌握成都及预见能力。 第四,再现细节。摄影再现一切细节的能力其精确度是任何其他视觉手段都无法企及的。摄影能精确地再现物体的形态、色彩、光影、体积、空间、质感、机理等,体现拍摄对象本身材质的美、肌理的美、秩序的美。 第五,摄影家根据相机的曝光速度进行创作,产生真是与虚幻的效果,从而表达摄影家的思想和想法。 第六,在某种程度上,摄影者是“用光来作画”。摄影者在为拍摄画面进行视觉设计即构图时,摄影的这六个特点是决定性的,最重要的。摄影者一方面要有对客观世界敏锐的观察能力,也要有摄影者所特有的预见能力,并能在按下快门之前安排被摄体,选择角度、视点、俯仰,运用线条、块面、形状等形式,突出作品主题,使画面简洁,有条不紊。 对摄影作品的赏析需要一定的条件。首先了解摄影技术知识是欣赏摄影作品的基本条件。其次,对摄影艺术语言的解读能力。对一幅摄影作品的光线、色彩、透视、影调、清晰与模糊的解读可以为我们进一步欣赏做好铺垫。但很多摄影艺术作品所蕴藏的内涵却并非画面表现出来的那样简单,要求我们在更深的层次去探寻。第三,对作者及作品的时代背景的了解可以更好的帮助解读摄影作品的艺术语言,从而更好的欣赏一幅摄影作品。第四,建立与作者的心灵沟通,认真体会摄影作品的思想,读懂作品的思想内涵,才能达到欣赏摄影艺术作品的最高境界。要对一幅摄影作品进行分析,首先要了解摄影作品的拍摄主题。只有首先根据作品的主题思想来明确该作品的思想深度和人文立场,进而体会到作品的价值及对社会的影响,确定其思想品味的高低。其次,分析摄影作品的表现技巧,读懂摄影家运用的摄影技巧所表达的思想目的,继而对其进行正确客观的分析。对一幅摄影作品分析的步骤课分为读图、了解作者的拍摄意图、解读创作者、再回到读图;摄影图像是具有深刻意义、富含大量信息的平面,既然摄影是一种视觉语言,那么分析摄影作品先要从读图做起。当一张照片摆在我们面前时,我们首先想了解作者在画面里拍的是什么。拍摄的主体是什么,陪体是什么;进而我们想要知道作者在何时、何地拍摄的;然后我们会利用所知的摄影知识推断作者拍摄的角度,运用的摄影技巧、光线的处理、色彩处理等;最后再分析作者是如何运用视觉心理学、摄影视觉语言和构图原理组织画面。作者的拍摄意图(即作品的主题)是摄影作品的灵魂所在,摄影的拍摄技巧、构图原则都是为拍摄主体服务的。如果体会不到摄影家的真实拍摄意图,那你所看到的摄影技巧、表现形式、绚丽画面只不过是一个没有灵魂的空壳。我们应运用所知的相关知识从前面内外尽可能多地了解摄影画面所要表达的真实内涵。虽然

常用监控摄像机的一些主要技术参数

常用监控摄像机的一些主要技术参数 (1)色彩 监控摄像机有黑白和彩色两种,通常黑白监控摄像机的水平清晰度比彩色监控摄像机高,且黑白监控摄像机比彩色监控摄像机灵敏,更适用于光线不足的地方和夜间灯光较暗的场所。黑白监控摄像机的价格比彩色便宜。但彩色的图像容易分辨衣物与场景的颜色,便于及时获取、区分现场的实时信息. (2)清晰度 分为水平清晰度和垂直清晰度两种。垂直方向的清晰度受到电视制式的限制,有一个最高的限度,由于我国电视信号均为PAL制式,PAL制垂直清晰度为400行。所以摄像机的清晰度一般是用水平清晰度表示。水平清晰度表示人眼对电视图像水平细节清晰度的量度,用电视线TVL表示。 过去选用黑白监控摄像机的水平清晰度一般应要求大于500线,彩色监控摄像机的水平清晰度一般应要求大于400线。目前,高清监控摄像机已经达到1080P. (3)照度 单位被照面积上接受到的光通量称为照度。Lux(勒克斯)是标称光亮度(流明)的光束均匀射在lm2面积上时的照度。监控摄像机的灵敏度以最低照度来表示,这是监控摄像机以特定的测试卡为摄取标,在镜头光圈为0.4时,调节光源照度,用示波器测其输出端的视频信号幅度为额定值的10%,此时测得的测试卡照度为该摄像机的最低照度。所以实际上被摄体的照度应该大约是最低照度的10倍以上才能获得较清晰的图像。 目前一般选用黑白监控摄像机的最低照度,当相对孔径为F/1.4时,最低照度要求选用小于0.1Lux;选用彩色监控摄像机的最低照度,当相对孔径为F/1.4时,最低照度要求选用小于0.2Lux。

(4)同步 要求监控摄像机具有电源同步、外同步信号接口。对电源同步而言,使所有的摄像机由监控中心的交流同相电源供电,使监控摄像机场同步信号与市电的相位锁定,以达到摄像机同步信号相位一致的同步方式。对外同步而言,要求配置一台同步信号发生器来实现强迫同步,电视系统扫描用的行频、场频、帧频信号,复合消隐信号与外设信号发生器提供的同步信号同步的工作方式。系统只有在同步的情况下,图像进行时序切换时就不会出现滚动现象,录、放像质量才能提高。 (5) 电源 监控摄像机电源一般有交流220V,交流24V,直流12V,可根据现场情况选择摄像机电源但推荐采用安全低电压。选用12V直流电压供电时,往往达不到摄像机电源同步的要求,必须采用外同步方式,才能达到系统同步切换的目的。 (6) 自动增益控制(AGC) 所有摄像机都有一个将来自CCD的信号放大到可以使用水准的视频放大器,其放大量即增益,等效于有较高的灵敏度,可使其在微光下灵敏,然而在亮光照的环境中放大器将过载,使视频信号畸变。为此,需利用摄像机的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去探测视频信号的电平,适时地开关AGC,从而使摄像机能够在较大的光照范围内工作,此即动态范围,即在低照度时自动增加摄像机的灵敏度,从而提高图像信号的强度来获得清晰的图像。 (7)白平衡 白平衡只用于彩色摄像机,其用途是实现摄像机图像能精确反映景物状况,有手动白平衡和自动白平衡两种方式。 A) 自动白平衡连续方式--此时白平衡设置将随着景物色彩温度的改变而连续地调整,范围为2800~6000K。这种方式对于景物的色彩温度在拍摄期间不断改变的场合是最适宜的,

经典广告之摄影作品赏析

经典广告摄影作品赏析(2) 广告摄影作品鉴赏(一) 广告摄影作品鉴赏(二)

广告摄影作品鉴赏(三)

广告摄影作品鉴赏(四)

不同的商业摄影领域需要进行不同的准备工作,一般而言,摄影师需要选择设备、布置场景、准备道具、制作时间排期表等所有繁琐的工作,还要以最完整的方案防止计划的临时改变,例如发生意外情况时所增加的费用由谁来承担,拍摄是不是有序进行,是不是需要调整拍摄方案,在拍摄的前期一定要协商到位。在拍摄准备阶段,摄影师与策划人员的沟通非常重要,当然有时摄影师本身就是策划者,如果把摄影拍摄想象为电影拍摄,策划者就像是整部电影的制片人,负责很多繁杂的工作,对于所有的细节都要全部考虑周全。 对于场景的制作,一般分为移动与固定场景,置景的空间、材料的质地纹理是置景效果的衡量要点,一般来讲,为了追求丰富的画面效果,摄影师对于场景的陈列效果与肌理细节十分重视,另外考虑到便于摄影师选取角度,也便于控制成本,在商业摄影前期的拍摄准备阶段,一般选择专业的有一定审美标砖的置景团队完成前期的场景制作。

广告摄影作品赏析(五) 商业摄影的拍摄必须符合一个规则,即摄影师与客户需要在摄影创意、风格、角度等达成共识。在商业摄影拍摄流程中,从摄影师与客户进行沟通、制定方案、签订合同、到前期的准备工作之后,一般比较大的摄影项目或者有条件的客户会给摄影师试拍的机会和时间,以便进一步确定拍摄的成片效果,顺利完成最终拍摄。 商业摄影的拍摄并不是取景、构图、按下快门的简单动作,为了在合作上取得成功,往往需要摄影师与客户方不断的沟通、磨合和融合。另外,摄影师即使与客户的意见达成共识,并制定了让客户十分满意的拍摄方案,最终的拍摄结果也有可能和客户所期望的有一定偏差,毕竟对于摄影来说,拍摄计划与草图终归是有些纸上谈兵。 摄影师的试拍需要方案确定后客户的签字,根据之前的商讨计划和拍摄方案进行,以此避免客户中途所进行的一些意见性干扰。拍摄过程中,摄影

经典影像作品赏析

1.约翰汤姆逊是如何展现他的东方视角 约翰·汤姆逊(John Thomson)是第一个最广泛拍摄和传播中国的西方摄影家,是第一个对中国早期摄影术进行珍贵记录的摄影家,是第一个在拍摄中国人时孜孜追求摄影审美的艺术家和沟通大师,同时还第一个对中国人民表现出广泛友好和同情的西方摄影家。 “街头摄影家”出版了四卷本摄影集《图说中国及其人民》 作品:《老妪1868-1870》 1868-1870年汤姆逊年虽然是在大街上拍摄的这位老妪,但照片很像一个照相馆的作品。关于这位老妪和他的丈夫,汤姆逊在照片说明中写道:他们的儿子和孙子已经支撑起了这个家庭,但这位老妪仍然忙着家务。她针线活很熟练,在别人病倒时是个很好的护士。她的头发已经变细和发白了,但她每天都精心地梳理和呵护它。汤姆逊独特的拍摄视角,和老妪独特的姿势产生了巨大的视觉冲击力。 《满族新娘(1871-1872年)》 汤姆逊拍摄了大量身着盛装的满族新娘的照片,但他对这些新娘的未来生活并不乐观,甚至和奴隶制相比:富人的孩子一般比穷人的孩子结婚早,但满族少女只有到了十四才能订婚。一般来说,人们会雇用媒婆来提早安排一桩婚事,但未来的主妇必需符合四个标准:一是要和蔼,二要文静,三要勤快,四要好看。对比这个新娘的盛装,她忧郁的眼神也许正反映了摄影师的心境。

《福建厦门夫妻》1870-1871年 这是身穿传统服饰的一对厦门夫妻。根据中国习俗,当时的夫妻是不会有这样对望的姿势的,这肯定是沟通大师约翰逊的杰作。虽然,他们的表情有点勉强,目光也没有完全相对。 汤姆逊有意识地发现平凡生活之美,比如他拍摄了大量中国妇女的发式的特写照片,拍摄了大量妇女头饰的影像,从沿海的香港、厦门、福州到内地北京,从客家农妇到满清格格,这些珍贵的照片对我们研究清末女子头饰和服饰演变提供了珍贵的参考。 纵观汤姆逊拍摄的中国照片,虽然他也拍摄了达官贵人,风景名胜,但他更多是拍摄了大量普通人的生活和街头小景。在这些照片中,我们看到了很多悠闲的市民小姐,也看到了街边正在享受午餐的"苦力",还有正沉浸在欣赏"西洋景"的孩子们。可以说,在汤姆逊镜头下,我们发现了许许多多大清帝国臣民纯朴、美好的一个侧面,这样的影像不论在早期外国摄影师还是中国照相馆的拍摄中都是很少见的。这张旗人女子梳头的照片中,端坐的小姐自然、放松,面带微笑,旁边站立的丫环面容敦厚,神情专注,而一侧的孩童天真无邪,直到今天,这张照片依然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对中国人民的广泛友好和同情,拍摄时孜孜追求摄影审美,发现细节,勤于沟通 作品题材 在汤姆森这本影集中,有关风景古迹和社会风俗的照片占有很大比重。在题材选择上,力求全面地反映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这也是汤姆森创作个性在作品上突出的体现。影集中既有表现中国锦绣河山、城市风光的作品,也拍摄了人民从事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的情景,既有广州洋行买办藩仕成奢华的私人园林,也有处在社会最低层的劳苦人的生活状况。这些照片所表现的人物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如辛酉政变后的恭亲王,贵族妇女,集市上待雇的城市贫民,鸦片吸食者,瘦弱的更夫,戴木枷的囚犯,以及剃头、修脚、拉洋片等手艺人,无不成为拍摄对象。 为了更多地展现不同人的生活侧面,汤姆逊拍摄了大量不同的中国人的肖像。“翻看西方摄影师早期在中国拍摄的照片,大部分人是抱有一种猎奇的心态,因此,小脚女人、乞丐等社会的阴暗面成为摄影师拍摄的主题,拍摄的人物大都神情木讷、呆板。但当你去审视汤姆逊拍摄的中国照片时,更多的中国人的笑脸和放松下的中国人的状态。汤姆逊一直致力于 记录真实的中国和中国人

单反在各种环境拍摄参数设置

单反在各种环境拍摄参数设置 以下是在不同环境下的单反设置,只是常规设置仅供参考。 1、拍静止的小东西的特写,如花、鸟、虫:用Av档,光圈最好在f5.6或以下,焦距最好50以上,尽量在1m以内拍摄,使背景虚化! 光线好的话,iso100,光线不好的话,iso最好400以内。 2、拍人:基本都是使用较大的光圈(f5.6以内)、50mm以上的焦距,拍摄距离视全身、半身、大头照而定,使背景虚化,使用Av档!光线好,iso100,光线不好,iso400以内。 运动中的人使用追拍,体现运动感(详见下面的运动物体的拍摄)! 3、拍景:Av档,使用适当的光圈,f8以上吧,焦距随便,但是,一般广角端都有畸变,酌情使用。 4、拍夜景:上三脚架,Av档,自定义白平衡或白炽灯,f8以上的光圈,小光圈可以使灯光出星光的效果,使用反光板预升功能,减少按快门后,反光板抬起引起的机震;并用背带上的那个方盖子,盖住取景器,以免杂光从后面进入影响画质;iso200以内,尽量使曝光时间加长,这样可以使一些无意走过的人从画面消失,不留下痕迹,净化场景!

例如拍一个广场,人来人往,可以使用很小的光圈f20左右,iso100,这样,曝光时间就会很长,那么,走动的人影,不会留在照片上!广场将会很干净! 5、拍烟花: 使用快门线,B快门,可以拍出多烟花重叠的效果! 6、拍运行的东西: 光线好的情况:Av档,光圈大小酌情处理;使用f8以上的光圈得到大景深效果,使用小光圈得到浅景深的效果; 想拍很有动感的效果,可以使用Tv档,快门1/30左右,对焦按快门的同时,镜头以合适的速度追着对象移动,会出很动感的效果! 光线不好的情况:只能酌情处理了,再加上使用追拍! 7、拍流水或喷泉:使用Tv档,1/50左右的快门速度,可以拍出缎子的效果,如果使用太快的快门,喷泉拍出来就都是不连续的水滴了! 8、夜间人像留影:上三脚架,调节白平衡,自动或自定义白平衡;iso100-400;Av档,光圈f8左右,使用慢速同步闪光,后帘闪光模式;此时,闪光灯会闪两次,按下快门闪一次,曝光结束前会再闪一次,所以在闪两次前,人不要离开。

常用曝光参数

在摄影中,我们知道在不同场景使用不同曝光模式(光圈优先、快门优先。手动档)拍摄,能够让我们更简单控制曝光。比如需要控制景深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光圈优先,控制光圈和曝光。比如画面中有动态元素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快门优先,控制快门和曝光。比如当我们需要确定的不需要变化的曝光数值时我们还可以用M档。 但是问题随之来了,我拍摄风景的时候,控制光圈控制到多大?我拍摄人像的时候,控制光圈控制多大?有人在跑,我快门设置多少?一辆汽车开过去,我快门又该设置多少?拍月亮什么参数?拍摄银河呢? 下面就给大家一些场景的参数建议。切记,这些参数建议仅仅是建议,对于新手来说可以用这个快速上手,但是遇到具体情况可能会有并不适合的情况,大家要通晓摄影理论,灵活运用。 光圈优先时 顺光拍摄风景照——F8-F11,曝光补偿0。 拍摄人像时——最大光圈或者最大光圈缩小一档,点测光模特面部,曝光补偿0。 人文街拍——F2(需要虚化环境)-F8(不需要虚化环境) 微距拍摄——F8-F11 拍摄星芒效果——F8-F11

快门优先时 一般肢体动作——1/60秒以上步行——1/125秒以上 快行——1/500秒以上 跑步——1/1000秒以上 滑雪——1/2000秒以上 自行车——1/2000秒以上

汽车正常速度行驶——1/4000秒以上(你在车上拍地面景物同样)汽车在快行道——1/8000秒 远处的飞机起飞降落——1/8000秒 追随摄影——1/30-1/4秒 很多场景主要依据是切向运动速度以及离你的距离。 M档时 满月——1/500秒ISO 200 F5.6-F8(晴天) 弦月——1/500秒ISO 200 F4-F5.6(晴天) 新月——1/500秒ISO 400 F4 烟花——1秒-4秒ISO200 F8 闪电——B门ISO 200 F8(拍到结束曝光,环境要暗些) 街道车灯线——15秒ISO 100 F11 水面船灯线——30秒ISO 100 F8 银河——30秒ISO 3200-6400 F2.8

摄影作品赏析论文

摄影作品赏析论文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后,我对摄影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懂得了其中的乐趣。我渐渐了解到了景深原理,知道该如何通过对快门和闪光的调节来得到想要的效果。接下来对摄影光影、色调、构图等知识的学习,通过生活中摄影时常出现的情况,让我初步了解了该如何选择合适的时间拍照,比如说正的强光下就不是很适合拍具体的物体,也懂得了要巧妙地运用相机的模式以得到自己想要的色调的照片,比如可以通过阴天模式让朝霞更加红艳。之后对每一类摄影类别的介绍也让我对摄影有了更多的了解,在春天花开时节花卉摄影让我们能够在这个时节拍下美丽的校园花卉。人物摄影的艺术也是颇受关注的一个方面,其中有许多细节会影响到整个摄影作品的质量,比如女生适合柔光下拍照,而男生则最好用强光来体现男性的轮廓等等。 我最喜欢的还是风景摄影,他有许多值得注意的技巧,比如构图时首先就是要找一个吸引人的景物,放置景物时也要避免将景物居中,这也是初学者们常犯的错误,既然要避免居中,就要知道所谓的“三分法则” (rule of the thirds),也称“黄金分割”,“九格宫”。。。“三分法则”是构图的基本的规则,意思是:把画面按水平方向在1/3,2/3位置画两条水平线,按垂直方向在1/3,2/3位置画两条垂直线,然后把景物尽量放在交点的位置上,另外照片是两维的,要在两维的照片里表达出三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的大脑告诉我们:大的物体是比较近的,小的物体是比较远的,所以,通过物体大小在照片里的对比,就可以让人感觉出出距离。在摄影的世界里,长焦拍摄效果是把景物?压缩?在一起,而广角的效果则是缩小了远处的景物,让人产生距离感。所以,在这种场合,我们一般使用广角镜头。另外光对于摄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风景摄影中,有了光的照射,画面才会产生明暗层次、线条和色调。拍摄风光,主要是以太阳光作为光源。太阳的位置不同,照射在景物上能产生的效果也不同。 侧光在风光摄影中是用得较多的一种形式。尤其是45°角的前侧光,不仅能够使景物具有一定的明暗反差,增强景物的立体感和画面影纹层次,同时,对画面色彩的还原也比较理想。而90°角的侧光,能够使景物的明暗各占一半,画面的明暗反差和立体感非常明显。尤其是在表现建筑物等表面不平整的物体时,效果更为突出。摄影者在利用侧光拍摄时,要注意尽量对画面的明亮处进行测光,避免造成画面局部曝光过度。在风景摄影中,用顺光拍摄景物,能够给人明

使用modelsin对quartus II仿真时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1、FFT core可以设置成两种不同的引擎结构,四输出(Quad——output)和单输出(signal output),对于要求转换时间尽量小的应用,四输出的是最佳的结构,对于要求资源尽量小的应用,单输出的引擎结构比较合适,为了增加吞吐量,可以采用并行引擎结构。 FFT core支持的数据流: FFT core支持三种I/O数据流结构,连续(streaming)、缓冲突发(buffered burst)、突发(burst)。连续I/o数据流允许处理连续输入数据,输出连续复数数据流,而不中断输入和输出数据;缓冲突发结构于连续相比,需要更少的存储资源,但是这是以减少平均吞吐量为代价的;突发数据流的操作于缓冲突发的方法基本上一致,但是突发方式需要更少的存储资源,这也是以降低吞吐量为代价的、。2、用modelsim对fft模块进行仿真的时候出现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 Error: (vsim-3033) E:/Quartus II projects/fft_1024_t/fft_1024_ip.v(92): Instantiation of 'asj_fft_sglstream_fft_130' failed. The design unit was not found. 出现这种情况, 第一可能是quartus破解不完整,导致有些库已经器件不能够使用,重新破解,在破解的时候有时候可能有好几个网卡,则选择前两个网卡号对license.dat进行破解。 在完整破解的时候,在仿真的时候需要加进去.vo文件以及测试文件,顶层文件,同时将生成fft核的时候产生.hex,.txt文件,在进行仿真的时候需要将其放到所建的modelsim工程文件夹下面。 第二种情况就是在不同版本的quartus上建立了ip核,比如说在9.0上建立的文件,在8.0上进行综合编译,就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解决方法就是在现有的版本上重新建一个fft核之后进行仿真,应该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3、在高版本的quartus中打开低版本的quartus工程的时候,存储原来quartus 工程的路径不要包含汉字,否则会造成打不开文件的情况。 4、在modelsim中对rom核进行仿真的时候可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warning:(vsim—3524)【FOFIR】—Failed to open file’simulation_ip.hex’for reading. #No such file for directory.(error=ENOENT) 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在quartus 中建立的是.mif的文件,但是在modelsim中

世界最著名的32张摄影作品

世界最著名的32张摄影作品 1、《受伤的女子》——这幅照片是摄影史上的经典之作。一个受伤而只绑绷带裸睡的女子,是那幺安详而不带一丝猬亵。显示了布拉弗观察事物的智能:摄影是人们经历多年的努力结果,并且会继续开拓下去--摄影必须朝改善人的形象和生于斯的环境而努力。人和环境是多样性,且经常会改变的,我们要把观点放在上面,才有可能使影像表现永保丰富。 2 、《枪》——在纽约105街区,一个小流氓将枪直指摄影家的镜头。"他只有11岁,却学会了一切狰狞。"克莱因回忆说:"当然,他手里是一把假枪,他正玩的也不过是美国

孩子街头巷尾惯玩的游戏。但在我看,这一瞬间早已不再是儿童的游戏。" 3、《最著名的吻》——这是有关接吻的著名照片中最早的一张。面对这张在公共场合抢拍的照片,今天的人们可能会想到肖像权,隐私权这样的字眼,实际上它的确引发了一场肖像权的官司。但这并没能阻挡它在全世界流传。

4、《她叫玛格丽特马瑟》——这幅坐姿人体使韦斯顿的人体摄影达到巅峰状态,也是人体摄影最伟大的经典之一,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抽象的人体艺术.

5 、《奥马伊拉的痛苦》——1985年11月13日,哥伦比亚鲁伊斯火山突然爆发,山上的积雪融化后夹杂着泥石流顺坡而下,几乎吞没了附近的阿麦罗镇,造成了毁灭性的灾难。火山爆发后的第三天,美联社的法籍摄影记者富兰克福尼尔赶到现场采访。在现场发现一个叫奥马伊拉的12岁小姑娘被两座房脊卡在中间不能自拔,她的脊椎已被砸伤,尽管福尼尔曾经当过外科医生,但此时也无能为力。只有在他拍下小姑娘那美丽而

坚强的面孔的同时,不时同她交谈。希望增强她生存的力量和信心。待救护人员赶到时,她已在泥浆里浸泡了60个小时了。虽然小姑娘接受了治疗,但还是死了。福尼尔从始至终守候在奥马伊拉身边,一直拍到小姑娘下葬的最后一个镜头。翌年这组照片获第29届WPP突发新闻系列一等奖,其中充分表现小姑娘横遭灭顶之灾时仍能保持神情镇定自若的这张被评为1985 年年度最佳新闻照片。 6 、《裸跑者》——在1975年英联邦橄榄球决赛上,包括伊利莎白女王在内的英国政要聚集在主席台上。这个体型优美的裸跑者-澳大利亚会计师米歇尔.奥.布瑞恩

modelsim使用命令

1. 常用仿真命令 vlib work // 建立work仿真库 vmap work wrok // 映射库 vlog -cover bcest *.v // 加覆盖率分析的编译 vsim -coverage -voptargs="+acc" -t ns test // 仿真文件为test.v add wave * // 将所有模块waveform. dump出来 add wave sim:/test/t/M2/Reg_out // 将模块Reg_out中的waveform. dump出来 delete wave /test/i 2. SVA 断言仿真命令 vlog -sv a.v vsim -assertdebug test view assertions vsim -assertdebug ScaleBlock_tf -L xilinxcorelib_ver -L unisims_ver // 加载xilinxlib库 3. verror 3601 // 查错 4. 给仿真工具加载xilinx 库命令 (1)加载之前将modelsim.ini改为非“只读” (2)“运行” cmd,到xilinx目录下 (3) C:\Xilinx > compxlib -s mti_se -p c:\Modeltech_6.0\win32 -f all -l verilog -o C:\ Modeltech_6.0\Xilinx_lbis 或者Xilinx目录下.\bin\nt\下有compxlib.exe

简单得modelsim命令行仿真 用do文件进行仿真真得很方便,比写testbench方便多了,我是深有感触呀,开始时因为不知道,只知道写testbence,在小得模块也写testbench,真得很烦躁!而且信号定义什么得比较多,采用do文件得方法就没有那么多信号定义了,管理也比较方便,呵呵,真得很方便,而且采用命令行得形式,感觉特有成就感,呵呵! 1.运行仿真,在主窗口输入命令:vsim work.实体名 2.为时钟信号添加驱动,输入命令:force clk 0 0,1 10 -r 20,将仿真时钟设为50MHz;(设时间单位为ns) 3.打开波形窗口,输入命令:view wave 4.为波形窗口添加信号,输入命令:add wave -hex *,这里的*表示添加设计中所有的信号,-hex 表示以十六进制来表示波形窗口中的信号值; 5.开始仿真,输入命令,run 3us,这时候在波形窗口中出现仿真波形 6.退出仿真,输入命令:quit –sim。 modelsim常用命令 分类:Verilog/FPGA 2010-05-26 10:49 354人阅读评论(1) 收藏举报 用do文件进行仿真真得很方便,比写testbench方便多了,采用do文件没有那么多信号定义,管理也比较方便. 1.运行仿真,在主窗口输入命令:vsim work.实体名 2.为时钟信号添加驱动,输入命令:force clk 0 0,1 10 -r 20,将仿真时钟设为50MHz;(设时间单位为ns) 3.打开波形窗口,输入命令:view wave 4.为波形窗口添加信号,输入命令:add wave -hex *,这里的*表示添加设计中所有的信号,-hex表示以十六进制来表示波

单反相机拍摄入门技巧,各种环境拍摄参数设置.doc

单反相机拍摄入门技巧,各种环境拍摄参数 设置 单反相机拍摄入门技巧,各种环境拍摄参数设置 摄影家们常有这样一句话开始我们不过迷上了单反相机这个尤物,而结果却爱上了摄影这门艺术。 1.光圈优先大多用在拍人像以及风景时。光圈优先就是手动定义光圈的大小,相机会根据这个光圈值确定快门速度。由于光圈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景深,因此在平常的拍摄中此模式使用最为广泛。在拍摄人像时,我一般采用大光圈长焦距而达到虚化背景获取较浅景深的作用,这样可以突出主体。同时较大的光圈,也能得到较快的快门值,从而提高手持拍摄的稳定。在拍摄风景这一类的照片时,我往往采用较小的光圈,这样景深的范围比较广,可以使远处和近处的景物都清晰,同样这一点在拍摄夜景时也适用。 2.快门优先多用于拍摄运动的物体上,例如体育运动、行使中的车辆、瀑布、飞行中的物体、烟花、水滴等等。与光圈优先相反,快门优先是在手动定义快门的情况下通过相机测光而获取光圈值。快门优先多用于拍摄运动的物体上,特别是在体育运动拍摄中最常用。很多朋友在拍摄运动物体时发现,往往拍摄出来的主体是模糊的,这多半就是因为快门的速度不够快。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使用快门优先模式,大概确定一个快门值,然后进行拍摄。并且物体的运行一般都是有规律的,那么快门的数值也可以大概估计,例如拍摄行人,快门速度只需要1/125秒就差不多了,而拍摄下落的水滴则需要1/1000秒。 3.人像拍摄。首先,要用到长焦,3――4倍的长焦非常适合拍人像,广角端会使得人像有些变形,不好看,超过4倍甚至更长焦会使得人脸过于扁平,不够生动。 其次,光圈优先,选择大光圈,大光圈可以使得快门变快,减少晃动,并且使得背景尽可能的虚化。最好选择点测光,对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