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2017年城市规划实务_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基本原则考试题

北京2017年城市规划实务_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基本原则考试题

北京2017年城市规划实务_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基本原则考试题
北京2017年城市规划实务_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基本原则考试题

2017年城市规划实务: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基本原则

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既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与动力,同时也是提供大量就业岗位、接纳劳动力的主体的是。

A:政策

B:经济

C:资源

D:工业

E:综合治理

2、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是城市轨道交通中最难定义的系统之一。

A:地铁系统

B:轻轨系统

C:单轨系统

D:磁浮系统

E:经济政策

3、中国传统住宅的主要形式是。

A:毡包

B:窑洞式

C:碉房

D:庭院式

E:经济政策

4、目前,卫星遥感技术正在不断地向多光谱、高分辨率的方向发展,新一代的商用卫星影像对地表的分辨率已经达到。

A:0.3 m

B:0.5 m

C:0.8 m

D:1.0 m

E:经济政策

5、下列对公共性设施开发与城市规划实施的关系中,叙述错误的是。

A:公共性设施是指社会公众所共享的设施,主要包括公共绿地、公立的学校和医院等,也包括城市道路和各项市政基础设施

B:公共性设施主要是由政府公共部门进行开发的,因为公共性设施是最为典型的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C:在城市建成环境中,公共性设施的开发起着主导性的作用,既为社会公众提供必要的设施条件,同时也为非公共领域或商业性的开发提供了可能性和规定性

D:城市规划要充分引导商业性开发,首先就需要有充分的公益性

E:综合治理

6、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行政实践是指。

A:空想社会主义

B:英国关于城市卫生和工人住房的立法

C:法国巴黎改建

D:公司城建设

E:综合治理

7、下列制定城乡规划的基本原则中,叙述错误的是。

A:制定城乡规划应当坚持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

B:制定城乡规划必须遵守并符合《中华人民国城乡规划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在规划的指导思想、容及具体程序上,真正做到依法制定规划

C:制定城乡规划应当考虑人民群众需要,改善人居环境,方便群众生活,充分关注中低收入人群,扶助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

D:制定城乡规划应当协调社会利益,维护公平

E:综合治理

8、对信息社会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演变发展趋势,叙述错误的是。

A:大分散小集中

B:新型集聚体出现

C:快速交通网

D:从圈层走向网络

E:综合治理

9、政府根据法律授权负责城市规划实施的组织和管理,下列对财政手段叙述错误的是。

A:政府运用公共财政的手段,调节、影响甚至改变城市建设的需求和进程,保证城市规划目标的实现

B:政府运用公共财政直接参与到建设性活动中,这包括政府通过市政公用设施和公益性的建设

C:政府通过对特定地区或类型的建设活动进行财政奖励,包括减免税收、提供资金奖励或者补偿、信贷保证等,从而使城市规划所确定的目标和容为私人开发所接受和推进

D:政府根据法律授权通过对开发项目的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所确立的目标、原则和具体容在城市开发和建设行为中得到贯彻

E:综合治理

10、城市经济区要素中的是城市经济区的核心,并且也是城市经济区形成的第一要素。

A:腹地

B:中心城市

C:经济联系

D:空间通道

E:经济政策

11、防洪排涝工程措施中,功能是将洪水挡在防洪保护区外。

A:挡洪

B:泄洪

C:蓄滞洪

E:经济政策

12、为了保护城市环境,保证城市台阶式用地的土(石)稳定,要求台地间设置护坡或挡土墙,在高差大于的挡土墙或护坡顶要加设防护栏。

A:1.0 m

B:1.5 m

C:2.0 m

D:2.5 m

E:经济政策

13、下列对土地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叙述错误的是。

A:生产功能

B:经济功能

C:生态功能

D:承载功能

E:综合治理

14、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通过家庭手工业、个体私营企业以及批发零售商业来推动农村工业化,并以此来带动乡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城镇化模式是以为主导的。

A:国有企业

B:乡镇集体经济

C:分散家庭工业

D:混合型经济

E:综合治理

15、材料受力时,在无明显变形的情况下突然破坏,这种现象称为。

A:弹性破坏

B:脆性破坏

C:塑性破坏

D:韧性破坏

E:经济政策

16、城市经济区组织的原则中,是在中心城市与腹地间建立联系的主要依据。A:中心城市原则

B:腹地原则

C:联系方向原则

D:过渡带原则

E:经济政策

17、城市的体现了城市这一区别于乡村及其他聚居形式的人类聚居区域在满足人类在城市中各类活动方面所提供的条件。

A:自然环境

B:经济环境

C:社会环境

D:景观环境

E:经济政策

18、普通消防站和兼有辖区消防任务的特勤消防站,在城区辖区面积不大于。

B:15 k㎡

C:25 k㎡

D:30 k㎡

E:经济政策

19、下列为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主要容的是。

A:划定规划区,确定县城建设用地的规模

B:分析确定县城性质、职能和发展目标,预测县城人口规模

C:制定县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确定县域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D:确定空间发展时序,提出规划实施步骤、措施和政策建议

E:综合治理

20、出租汽车采用营业站定点服务时,营业站的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 km,其用地面积为。

A:200

B:500

C:250~500

D:200~500

E:综合治理

21、工业化阶段的城镇体系是以为特征。

A:规模小、职能单一、孤立分散的低水平均衡分布

B:中心城市发展、集聚为特征的高水平不均衡分布

C:中心城市扩散,各类型城市区域的形成,各类城镇普遍发展区域趋向于整体性城镇化的高水平均衡分布

D:区域趋向于整体性城镇化

E:综合治理

22、增长极理论首先由法国经济学家于1950年提出,后经其他学者进一步发展。A:佩鲁

B:薪希曼

C:约翰·弗里德曼

D:纳克斯

E:经济政策

23、微波天线塔的位置和高度,必须满足线路设计参数对天线位置和高度的要求。在传输方向的近场区,天线口面边的锥体角为。

A:15°

B:20°

C:45°

D:90°

E:经济政策

24、城市供热管网的平面布置应遵循主要干管应该靠近和热负荷集中的地区,避免长距离穿越没有热负荷的地段的原则。

A:大型用户

B:主要交通干道

C:市中心

D:繁华的街道

E:经济政策

25、我国的一级行政单位是。

A:聚落

B:乡村

C:镇

D:城市

E:综合治理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 分)1、城市形态的构成要素主要有。

A:土地用途

B:建筑形式

C:地块划分

D:街道类型

E:日照标准

2、雨水管渠断面形式中,暗渠都是现场建造,常用的建筑材料有砖、石、混凝土块、钢筋混凝土块和钢筋混凝土,常用的断面形式有。

A:矩形

B:长方形

C:拱形

D:T形

E:工字形

3、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不同的人口分布和迁移特点,都对城市的等产生影响。

A:性质

B:地理位置

C:规模

D:发展速度

E:空间组织形式

4、遮阳隔热是住宅建筑的处理方式之一,下列遮阳方式属于按照材料构造的不同分类的是。

A:固定式遮阳

B:活动式遮阳

C:综合式遮阳

D:简易式遮阳

E:挡板式遮阳

5、在大跨度建筑结构选型中,空间结构体系包含的结构形式有。

A:网架

B:折板

C:薄壳

D:悬索

E:屋架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住宅群体空间基本形式的是。

A:行列式

B:周边式

C:环式

D:点群式

E:贯通式

7、影响水体环境的因素主要有。

A:水体中氧的消耗和溶解

B:水体稀释作用

C:水中的微生物

D:水体自净作用

E:水体的酸碱度

8、我国城镇化发展总体呈现的基本特征包括。

A:城镇化过程经历了大起大落阶段以后,已经进入了持续、加速和健康发展阶段

B:部分城市正逐步走向国际化

C:在各级城市普遍得到发展的同时,区域中心城市及城市密集地区发展加速,成为区域甚至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中枢地区,成为接驳世界经济和应对全球化挑战的重要空间单元

D:城镇化发展的区域重点经历了由西向东的转移过程,总体上东部快于中西部,南方快于北方

E:以分散家庭工业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

9、自然保护区的围容包括__。

A.典型森林生态地区

B.珍贵动物和植物生长繁殖的林区

C.天然热带雨林区

D.有一定历史文物的林区

E.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所在的陆地

10、城建监察人员必须具备__条件。

A.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经过法律基础知识和业务知识培训并考核合格

B.作风正派,遵纪守法、廉洁奉公

C.可由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考核招聘

D.年纪必须超过18岁

11、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处罚形式的有__。

A.行政拘留

B.罚金

C.警告

D.撤职

E.拘役

12、根据住宅基本平面类型可将住宅建筑分为等

A:联排式住宅、单元式住宅

B:外廊式住宅、廊式住宅

C:跃层式住宅、塔立式住宅

D:对称式住宅、非对称式住宅

E:独立式住宅、联立(并列)式住宅

13、根据《城乡规划法》的规定,可以修改规划的条件是。

A:下级人民政府制定的城乡规划发生变更,提出修改规划要求

B:行政区划调整确需修改规划的根据

C:因国务院批准重大建设过程确需修改规划

D:经评估确需修改规划

E:城乡规划的审批机关认为应当修改规划

14、下列选项属于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的有。

A:处罚法定原则

B: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C:受到行政处罚者的权利救济原则

D:行政处罚不能取代其他法律责任的原则

E:公正、公平的原则

15、机动车辆停放车的方式包括。

A:平行停车方式

B:垂直停车方式

C:斜向停车方式

D:螺旋停车方式

E:错层停车方式

16、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下列对“全球城市”或“世界城市”的基本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生产性服务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因此,这些城市是知识创新的基地和市场

B:作为跨国公司的(全球性或区域性)总部的集中地,是全球或区域经济的管理/控制中心

C:都是国家的中心城市,对全球资本的运行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D:具有高度发达的生产性服务业(如房地产、法律、信息、广告和技术咨询等),以满足跨国公司的商务需求

E:城市是信息、通讯和交通设施的枢纽,以满足各种“资源流”在全球或区域网络中的时空配置,为经济中心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17、城市近期建设规划成果包括。

A:纲要文本

B:规划文本

C:规划图纸

D:研究报告

E:相应说明文件

18、自行车交通的组织方法包括。

A:两次红灯法

B:设置右转候车区

C:设置自行车横道

D:停车线提前法

E:设置自行车右转专用车道

1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基本容的是。

A:风景资源评价

B:生态资源保护措施,重大建设项目布局、开发利用强度

C:对风景名胜区资源实施严格保护和永续利用,充分发挥风景名胜区的环境、

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综合效益

D:风景名胜区的游客容量

E:突出风景名胜区资源与环境的自然特性、文化涵和地方特色

20、乡和村庄规划的任务包括。

A:从农村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科学引导,体现地方和农村特色B:坚持以促进生产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与水平C:贯彻“节水、节地、节能、节材”的建设要求

D: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新型农民

E:以镇区总体规划为依据控制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

21、商业性开发的过程不包括__。

A.项目构想与策划阶段

B.建设用地的获得阶段

C.项目设想阶段

D.项目投入使用阶段

E.可行性研究阶段

22、影响城市公共设施用地规模的因素主要包括。

A:城市经济发展水平

B:城市性质

C:公共设施用地规模的确定

D:城市布局

E:居民生活习惯

23、水源保护要求中,在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应执行的规定保护。

A:保护区现有排污口应限期拆除或限期治理

B:禁止设立装卸垃圾、油类及其他有毒有害物品的码头

C:禁止超过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污染物

D:禁止从事旅游、游泳和其他可能污染水体的活动

E:禁止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

24、下列选项中属于客运站布置方式的是。

A:通过式

B:尽端式

C:分散式

D:混合式

E:集中式

25、元大都采用的基本格局包括。

A:三套方城

B:方格路网

C:宫城居中

D:中线对称

E:轴线对称

控制性详细规划CAD制图要求规定(参考模板)

控制性详细规划CAD制图要求规定 一、图幅要求 控规成果统一采用A0或A0加长幅面,标准A0图幅的外框线尺寸为1189mm(宽)×841mm(高),电子数据单位为2378×1682(1:2000)。图幅的加长应是标准图幅的八分之一的整数倍,如下表: 加长倍数图纸尺寸电子图框尺寸 A0 1189×841 (1189×841)×K A0+1/8 1338×841 (1338×841)×K A0+2/8 1487×841 (1487×841)×K A0+3/8 1635×841 (1635×841)×K A0+4/8 1784×841 (1784×841)×K ……………… 注:K为比例系数,1:1000为1,1:2000为2,……。 二、字体要求 1、字体及字型: 全套控规电子文档的字体原则上只允许以下5种设置,除此五种字体外,图中不应出现其它字体名称。

序号字体名称 (text style name)字型名称 (font name)用途 1 Standard 宋体(黑体)限用于各种线型等缺省字体 2 黑体黑体用于图名、图例、图签等 3 宋体宋体用于说明、表格、地名(单位名称、河流)、路名、图签等 4 楷体楷体_GB2312 其他备用字体 5 英文数字 Romantic 用于各种工程及土地利用控制参数标注、比例及比例尺标注 注:可根据不同需要改变字体的Height和Width factor参数。 若需竖排字体时,字体名称应取为

“黑体0、宋体0,楷体0”,相对应的字型为“@黑体、@宋体、@楷体”。 2、字体大小: 标题:大标题字高25K~30K;小标题字高15K~20K;图名字高15K;字宽根据图面构图自定。 图例:图例字高5K,字宽1.2(特殊情况自定)。 路名:正图路名字高3K~5K;附加图(如结构图、区位图等)字高为2K~3K;字宽建议0.7。 地名:正图地名字高4K~6K;附加图字高为2K~3K。 说明:说明字高3.5K~5K(特殊情况可为3K);字宽为0.7(特殊情况可再小)。比例及比例尺:比例字体采用“英文数字”,字高10K;字宽为1;位于风玫瑰下方。比例尺字体采用“英文数字”,字高4K,字宽为0.7。 工程参数标注:字体为“英文数字”,字高为3~3.5K,字宽为0.7。 其他:图中大面积出现的字体字高宜为4K左右(纸质图纸实际字高约为5mm );其余个别特殊字体大小根据图面构图自定。

遂宁市创新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遂宁市创新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

目录 第一章总则--------------------------------------1 第二章规划区功能定位及规模----------------------2 第三章用地布局----------------------------------2 第四章地块控制规划------------------------------3 第五章土地使用规模控制--------------------------3 第六章土地使用强度控制--------------------------4 第七章道路交通工程控制--------------------------4 第八章市政工程控制------------------------------5 第九章城市防火----------------------------------5 第十章环境保护控制------------------------------6 第十一章景观系统及绿地控制----------------------6 第十二章广告牌与标志物控制----------------------8 第十三章奖励与处罚------------------------------8 第十四章附则------------------------------------8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高质量进行工业园区的规划管理和建设,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统一的建设目标,特将遂宁市创新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调整,并制定创新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新文本。 第二条本规划依据是: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居住区规划规范》及国家和四川省有关标准和规范。 2、《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3、《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4、《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 5、《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范》。 6、《遂宁市城市总体规划》。 7、《遂宁市城南创新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一期)。 8、《遂宁市城南创新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二期)。 9、《遂宁市过军渡水利枢纽(电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0、《遂宁市城市管理技术规定》(试用)。 第三条规划目标和指导思想 1、规划目标 科学地进行规划区的功能分区,安排好城市各类用地和设施,确定合理的土地开发强度和人口密度;组织好城市交通,处理好城市建筑与环境空间及特色问题。使规划区既能为遂宁城市经济的增长提供原动力,也能成为城市最具吸引力的景观工业区,展现遂宁城市新形象。 2、指导思想

北京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朝阳部分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

北京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朝阳部分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 前言 一、导语 1993年10月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是首都政治、文化、经济等各项事业发展的总蓝图。依据总体规划确定北京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功能、城市布局、产业结构、发展规模以及建设原则。为了进一步实施深化总体规划,更具体地控制城市的建设,有必要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制定北京市区中心地区朝阳部分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 二、目标与任务 北京市区中心地区朝阳部分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以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体现北京政治、文化中心的功能,对本区的城市用地范围内的建设提出更具体的要求。其目标与任务,是通过对用地功能进行再细划,对各类的建筑及道路、市政、绿化等各种用地进行合理的安排,建立符合本区特点的产业结构,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保护和弘扬古都风貌,为本区域社会经济、城市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创造充分、合理的条件。 第一部分现状分析报告 一、朝阳区基本概况 1.历史沿革 朝阳区有着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从秦至隋唐,该地区隶属于广阳郡,后属于幽州所辖的蓟县,辽时归属南京(即燕京)道析津府,金时属中都路大兴府,元代将中都路大兴府改为中都路大兴县。明清属京师顺天府,仍为大兴县辖。民国14年(1925)设东西南北四个郊区,此为设区之始,时称北京市东郊区。民国17年(1928)改称北平市东郊区。1945年将东郊区划分为两个区:以朝阳路为界,以北为郊一区,以南为郊二区。同年分别更名为第十三区和第十四区,将原通县所辖的驹子房村划归该区。1950年8月易名第十区,1952年恢复东郊区名,并将原八区所辖的德胜门至清河公路以东地区划入管辖。1954年将安定门外公路以东、转角楼以西、土城以南地区划出,归入东四区。翌年6月,将朝阳门关厢、东便门关厢划归东单区;广渠门关厢、福州义园北墙外土道以北地区划归崇文区。直到195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东郊区正式更名为朝阳区。后又经过多次调整,1962年形成现今区域规模。 2.城市区位 朝阳区为北京市近郊区,位于近郊东部和东北部。东与通县毗连,西与海淀、东城、崇文、丰台四区接壤,北隔北小河、温榆河与昌平、顺义两县交界,南邻大兴县。区政府机关驻地神路街。 3.行政区划 朝阳区辖21个城市街道办事处──潘家园、劲松、双井、呼家楼、八里庄、三里屯、麦子店、六里屯、朝外、建外、团结湖、左家庄、香河园、和平街、安贞、小关、亚运村、垡头、管庄、酒仙桥、机场。 辖24个乡──小红门、十八里店、南磨房、王四营、高碑店、平房、东风、将台、太阳宫、大屯、洼里、来广营、黄港、南皋、崔各庄、孙河乡、东坝、楼梓庄、金盏、豆各庄、长营、三间房、管庄、黑庄户。

XX县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XX县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主要内容 (公示文件) XX县人民政府 二〇一九年七月 一、总则 1、规划目的 2017年XX县完成了《XX县县城总体规划(2015-2030)》编制工作,为XX 县未来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以下简

称城乡规划法)进行了修订,为有效指导城市规划建设和各建设项目的落实,实现管理活动的全程监管,雅克设计有限公司受XX县人民政府的委托编制《XX县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2、规划范围 控规编制范围为中心城区范围,包括富林镇萝卜岗半岛、富泉镇富泉社区、流沙河大桥至寨子山之间省道306以内滨湖地区、寨子山及山前滨湖用地以及部分汉源湖区。总面积约18.5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5.5平方公里。 3、规划依据及参考文件 1)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15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修订)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2006) ?《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建设部,2002) ?《城市蓝线管理办法》(建设部,2006) ?《四川省城乡规划条例》(2011) 2)标准规范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2011)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GB50413-2007)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16)》(GB50180-93) ?《XX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7) 3)相关规划 ?《XX县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和XX县县城总体规划(2015-2030年)》 ?《XX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2014) ?《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年》?《瀑布沟水电站汉源库区移民安置文件汇编》 ?《XX市XX县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要求

1\技术文件 1.1基础资料汇编(对编制区现状情况的资料汇总和分析评价) 1.1.1上层次及相关规划要求? 1.1.2 自然环境(水文、地质、地貌、自然灾害、生态环境特征等自然条件) 1.1.3 人口状况(人口空间分布、居住结构、居住密度) 1.1.4 土地利用现状(详细汇总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及征地权属情况,列出“现状用地汇总表”) 1.1.4.1 用地结构及各类用地布局现状 1.1.4.2 已拨划或出让用地的征地权属情况 1.1.4.3 已批准的设计要点情况 1.1.5 建筑物状况(编制区建筑物用途、面积、建设年代、建筑质量与合法性等) 1.1.6 道路交通现状(等级系统、功能划分、红线及断面形式、交叉口形式、交通设施的分布与规模、道路交通现状分析) 1.1.7 公共服务设施现状(现状公共服务设施的类型、规模和分布情况,对现状进行分析)1.1.8 市政公用设施现状(分布、规模、用地面积及管网等级和分布,并对现状进行分析)1.1.9 历史文化及建筑风貌(编制区的历史文化传统(包括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建筑特色及环境特征等资料) 1.1.10环境保护现状(编制区主要污染源、污染类型及污染指标,并对环境保护状况分析)1.1.11其它 1.2说明书 1.2.1 前言(说明控规的背景及主要过程,包括规划的委托和编制过程等) 1.2.2 规划依据与原则(说明依据与原则,包括已审批的上层次规划及专项规划,适用的法规、规划和其它依据,控规所遵循的主要原则等) 1.2.3 现状概况与问题分析(简述编制区自然、历史和现状特点,分析评价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等,并提出相应规划对策) 1.2.4 规划目标(根据上层次规划的要求,结合编制区发展条件,确定功能定位、发展方向与发展目标,并预测编制区的人口发展规模和建设用地规模) 1.2.5 用地布局(分析影响编制区用地布局结构与功能组织的重大因素,阐述用地布局与功能组织的基本思路及规划方案,确定各类用地的布局、规模及规划要求,列出“规划用地汇总表”) 1.2.6 地块划分(分析评价影响编制区地块划分(包括地块细分,按照4.2.3、5.2.3规定)的要素,明确地块划分(包括细分)的依据和原则,确定地块划分(包括地块细分)的方法和结果 1.2.7 地块控制(按照规划控制的要求及项目的具体情况,确定编制区的各地块建设用地性质和建设使用强度等控制指标(有关要求详见4.2.4、4.2.5、5.2.4、5.2.5),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控制指标进行必要的说明和论证)

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创新存在的问题

关于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创新的探讨 【摘要】文章从技术层面、编制层面及法制层面分析了以往控规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思路,通过对三位一体控制模式的探讨,试图解决以往控规存在的主要问题;仅供大家参考。 【关健词】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存在问题;创新思路;三位一体控规模式 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由最初的注重形体设计发展到注重指标控制,又发展到强制性和引导性相结合的控规体系,历时二十多年,控规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建设方式与投资渠道的不断多元化及市场瞬息万变,以往控规面临的问题日益突出。 1 以往控规存在的问题 以往控规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技术、编制和法制三个层面。 1.1 技术层面 土地分类单一。控规土地分类按照国家标准过于单一简单化处理,在规划许可上模棱两可、在规划管理上难以控制,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灵活性差。“一堆指标”控制“一个地块”;控制过死,灵活性差。相当部分规划内容因不符合市场需求而被反复调整。分析研究不足。大量土地批租的事实表明以往控规分析研究不足,不能有效控制城市土地开发,无法实现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效益最佳结合。控规层面城市设计手段薄弱,不能有效指导城市空间形态布局建

设。 1.2 编制层面 控规的成果很大一部分反映在指标体系上,目前的控制指标的制定缺乏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妥协于市场选择的无序性和随意性,造成规划管理混乱。控规的用地规模过大或过小,都影响规划的深度。用地过小,控规中只能就事论事,难以考虑空间构成、城市景观等因素,用地过大,许多问题涉及面太多,又不能很好解决。控规的意图、内容只有通过合适的表达方式才能被规划管理人员正确理解、充分理解,控制功能才能发挥最佳的作用。 1.3 法制层面 《城乡规划法》把控规确定为核心制度。划拨土地、出让土地必须依据控规给规划条件,同时规定复杂严格的控规修改程序,与以往控规高调整率相矛盾。上述原因造成以往控规的两难窘境,形同鸡肋。要解决上述问题就要通过控规创新。 2 创新思路 控规创新思路:以“非确定性”规划思想为指导,以追求最佳的城市规划与管理实效为目标。创新的控规实行控制单元和地块详细控制两层控制。在控制单元层面运用“分区平衡方法”对控制单元进行总量控制,运用“二元控制方法”控制城市规划布局建设;在地块详细控制层面划定“六线”、标明禁止开口路段与主要出入口、确定各项控制指标,并对用地性质兼容与土地开发强度进行弹

北京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北京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2002-7-5] 审批依据 审批内容 审批条件 审批程序 申报要求 公开方式 办理部门 审批依据 关于试行“北京市区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为更好地执行北京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完善调整控规的程序,以及实行社会公众参与,经市政府批准,决定于2002年1月1日起,在北京市区范围内试行“北京市区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管理办法”,请遵照执行。 二OO一年十二月三十日 《北京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管理办法(试行)》 《关于实施<北京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管理办法>细则(试行)》 《北京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调整的技术管理要求(试行)》 审批内容 根据《北京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管理办法(试行)》第七条的规定:各级政府及组成部门、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单位和个人,因城市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拟改变《市区控规》规定的规划控制指标的,可向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审批条件 有土地使用权的、申请调整控规的单位和个人(以下称申报单位),到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综合处申报大厅收件窗口申报。申报前须填写"控规调整审批申报表"。申报时提交由具有甲级和乙级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编制的控规调整可行性论证报告,纸文件一式5份,电子文件2份,图示展板1套。论证报告内容必须符合《北京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调整的技术管理要求》(试行)中有关要求。综合处经审查后认为可以受理并发给申报单位"控规调整立案表"。 审批程序 综合处在受理申报单位申报后,在1个工作日内,将论证报告转到重点处,进入预审、公示程序。 进入预审、公示程序后,由重点处进行论证报告图纸文件初步校核工作及公示材料准备工作,期限为5个工作日。之后组织论证报告预审工作及公示工作。公示与预审工作同时进行,期限为15个工作日。 预审与公示完成后3个工作日内,重点处将预审意见及公示汇总意见整理后,请示委主管副主任及相关领导安排控规调整审查组审查会议,将预审意见及公示意见与论证报告一并报控规调整审查组审查会议。

瑞金市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创新浅析

文章编号:100926825(2008)3620064202 瑞金市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创新浅析 收稿日期:2008209202 作者简介:赖胜男(19782),女,讲师,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江西南昌 330045 袁艳勇(19752),男,工程师,徐州市规划设计院,江苏徐州 221002 赖胜男 袁艳勇 摘 要:结合实际,从编制技术层面对控规的用地布局规划、控制指标和城市设计引导等进行了研究,提出工业园区开发 管理的实施改革措施,初步找出一条刚性控制与弹性引导相结合、面向开发管理的控规编制思路。关键词: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刚性,弹性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在我国的规划体系中,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 )的核心价值在于“承上启下”,它以量化指标将总体规划的原则、意图和宏观的控制转化为对城市土地乃至三维空间的定量、微观的控制从而具有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的双重属性,既能继承、深化和落实总体规划的意图,又可对城市分区和地块建设提出直接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导则。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成熟,建设方式与投资渠道更加多样化,控规作为直接面向市场的政府规划手段,其作用更显突出,同时问题也更加突出,特别是对控规编制方法和控制手段的研究需要不断地深入和加强。 1 项目规划编制背景 瑞金市位于江西省南部,赣州地区东部,瑞金工业园区位于 城区的西部。根据《瑞金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年~2020年)》,开发建设工业园区是实现瑞金成为“赣南东部和赣闽边境中心城市”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未来的发展重点。 工业园区南临323国道、赣龙铁路,西临建设中的厦蓉高速和已进入线路设计阶段的济广高速,与广州、厦门、南昌等城市以及粤闽发达地区间的联系均十分便捷,交通优势明显。河流自北向南穿越工业园区,区内交通性干道为金鑫大道与沙九公路。 2 实现刚性控制与弹性引导相结合2.1 产业用地策划提升规划编制的适宜性 1)工业组团的布置。工业用地是工业园区建设的主要用地, 工业用地的分区应具有一定的弹性,便于根据招商的进度作出调整。同时,慎重考虑各类工业行业之间的协作性与干扰性,以保证片区整体形象,体现经济性、集约化和景观效果。依据总体规划的用地布局,综合分析各种影响产业布局的因素,将产业区分为6个工业组团:轻纺制造组团、食品组团、制药组团、建材和木材加间,假如住宅底层围出独户小院,使空间各有归属管理处理,则可以达到利于居民交往与实现安全防卫的效果。 3.4 以人为本的绿化设计 居住区绿化设计是“以人为本”的设计。因此,首先要考虑满足人在物质层面上对于实用和舒适程度的要求。国外一些学者从“舒适”和“亲切感”的角度,对居住区公共绿地进行“宜人尺度”的量化研究。结果表明:居住区公共绿地空间尺度过大,会形成缺乏“人性”的、旷散的消极空间,因而失去了内容美。小区绿化应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居民可以在其中散步、锻炼,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绿地的利用率,增加居民的公共活动和相互交流机会。在居住区和办公楼、商业建筑等沿街道路建筑的外部空间,布置一些绿化带、铺地、座凳、雕塑小品,为行人和市民提供优美的环境,见缝插针地安排零星绿地和游憩花园等,有利于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将公园沿街道、广场等建筑外部空间拆除围墙,变成栏杆或形成开敞空间、贡献城市绿色和公共活动空间,可以促使消极空间变成积极空间。 4 结语 进入21世纪,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全球性生态意识觉醒并开 始进入积极行动的时代,居住区环境是人类停留时间最长、接触最密切的区域。居住区消极空间的利用应从人的需求、文化、社会和自然的因素考虑,重视具体的有特色的空间环境的营造,使生活在其中的人找回丧失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居住区公共空间将更好地发挥聚会、休闲、锻炼、娱乐等功能,体现现代人的价值观、审美观和趣味。经过精心设计的居住区外部空间,具备了居民乐于在其中活动的场所,有充满生机的积极活动空间,有划分明确的领域层次。这样的外部空间设计,为居民建立良好的邻里关系创造了条件。参考文献:[1] 刘悦来,胡 玎,魏 枢.关注消极空间 优化公共环境 [J ].园林,2005(1):25.[2] 金 涛,杨永胜.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与营建[M ].北京:中 国城市出版社,2003.[3] 傅恒光,袁之林.小议居住小区中消极空间的利用[J ].城建 档案研究,1999(6):33235.[4] 孔 磊.居住区交往空间探讨[J ].山西建筑,2007,33(29): 29230. The analysis of the negative space in residential area JIA Wen 2bing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illustration of the definition and reasons for the negative space ,the paper points out the means and measure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pace from the negative to positive ,and supplies some new design ideas ,contents and methods for the environment de 2sign of the residential area in order to build a better residential environment.K ey w ords :residential area ,negative space ,positive space ,reform ? 46?第34卷第36期2008年12月 山西建筑SHANXI ARCHITECTURE Vol.34No.36Dec. 2008

(完整版)成都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

目录 1、总则 (1) 2、规划编制的内容及深度 (1) 3、规划编制的成果内容要求 (2) 4、规划成果的统一格式 (12) 5、附则 (13) 附录 (14) 附录A: (14) 附录B: (15) 附录C: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D: (17) 附录E: (18)

1、总则 1.1 为统一成都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内容和深度,实现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依据国家和成都市的有关法规、规范和标准,遵照《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成都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成都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技术规定。 1.2 凡在成都市规划区范围内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均应符合本技术规定。 1.3 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除符合本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相关规范和技术标准的规定。 1.4 本技术规定所规定的强制性配套项目、强制性控制线、强制性控制指标及特殊要求为强制性内容。 1.5 强制性控制线指以下七种色线。 红线:规划道路线 蓝线:规划河堤线 紫线:文物保护、控制、协调三线 绿线:绿化控制线 黑线:地面轨道交通控制线 棕线:市政主管线控制线 黄线:特殊要求控制线 2、规划编制的内容及深度 2.1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任务 根据已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相关专业规划,落实总体规划意图,详细规定建设用地的各项控制指标和其它管理要求,为城市规划管理及土地管理提供依据,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建筑设计。 2.2 控制性详细规划主要包括下列五个方面的内容: 2.2.1 土地使用性质及兼容性控制 1)依据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及相关专业规划,确定规划范围内各类建设用地的布局、用地面积与用地界线。 2)确定城市土地使用性质,按国标《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及相关技术管理规定,将用地划分至小类(必要时划分至中类),同时对土地使用的兼容性范围作出规定。 2.2.2 土地使用强度控制 根据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要求,结合区位土地的级差和城市自然、人文景观保护等要求,合理确定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容积率、绿地率四项强制性控制指标。 2.2.3主要公共服务设施控制

苏州科技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动态更新公示

《苏州科技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动态更新》公示 为推动苏州高新区转型发展,实现“真山真水新天堂”的发展目标,践行科技城“科字当头、生态优先、民生为本”的建设理念,特开展《苏州科技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动态更新》的编制。规划在法定要求基础上,提出产业提质增效、自主创新发展、民生设施优化、支撑系统完善、城市设计提升以及智慧生态建设等重要事项,全面引导新形势背景下苏州科技城规划建设。 本次规划于2016年4月份启动,现对该规划成果进行网上公示,公示时间为2016年9月21日——10月20日。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E-mail:ghj.sfw@https://www.doczj.com/doc/a02969505.html, 一、规划范围 北至金墅港、东至绕城高速公路、西至230省道、南至高新区行政边界。总规划用地面积26.96平方公里。 二、功能定位 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高新区生态、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示范区,坚持“科技、山水、人文和创新”特色,建设成为集科技创新、现代服务、生态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绿色智慧城区。 三、建设规模 规划范围内居住人口容量约12万人。规划建设用地2221.33公顷,规划城市建设用地2198.59公顷;非建设用地面积为474.52公顷。 四、规划结构 规划形成“一心一带、三核两轴、四区多片”的空间结构。 “一心”:即科技城中心,以太湖大道、科普路、锦峰路、科研路围合的中心区域为主体,包括行政、商业、商务等功能,是科技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主要载体,也是科技城最为重要的形象展示窗口。 “一带”:即浒光运河风光带,是科技城内部纵向重要的绿色滨水游憩景观带,通过沿运河不同主题、不同形式的滨水景观的建设,将科技城由南至北的各个功能组团有机衔接,融合两岸片区,塑造“一河两岸”的优美景观。 “三核”:以诺贝尔湖为中心的水核与以五龙山为中心的绿核,是苏州高新区“真山、真水”城市特质的具体表现,是科技城重要的生态公园。围绕诺贝尔湖和五龙山设置文化商业和休闲游憩等功能,打造城市公共活动中心,为科技创新和人才集聚创造优质空间环境。位于五龙山及锦峰山之间的智慧核,充分利用现有自然资源及产业空间优势,打造以创智、创新为主体的智慧引擎,提升科技城未来创新动力。 “两轴”:包括沿太湖大道的城市发展轴和纵向的中心景观轴。

北京市中心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动态维护的实践与探索样本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北京市中心城控制性详细规划 动态维护的实践与探索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 一、形势和任务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做了进一步阐述: ”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近年来, 北京城市经济快速上升, 建设速度持续加快, 进入了重要的战略机遇发展期。要贯彻落实胡总书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要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具有开创性的先进理念在城市规划中加以体现并落实, 城市规划必须以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和统筹兼顾的方法, 去应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 去满足和适应各种新需求和新事物。一是要应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需求。在京中央单位、首都各

项事业和功能发展, 以及人民群众生活就业的需求在日益增加, 城市规划在努力满足各方面需求的同时, 需平衡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和长、短期利益, 统筹协调城市发展与资源、能源和环境承载约束的矛盾。二是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建设方式和投资渠道更加多元化, 脱胎于计划经济的城市规划必须不断加以改进, 适应市场选择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三是适应社会民主化、法治化进程的需要。利益主体和人民群众要求深入参与公共政策制定与传统的”精英”决策模式的矛盾逐渐突显。《行政许可法》、《物权法》等法律的出台, 要求城市规划进一步加强公众参与和公开透明, 尊重不同利益群体的合理需求, 推进社会和谐公平。 面对新的形势, 我们的任务是: 必须以科学的方法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 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城市规划, 首先是城市规划要尽快完成从技术文件向公共政策的转变。过去, 城市规划在编制过程中, 主要侧重于解决工程技术问题, 而当前的矛盾往往需要从政治、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方面综合解决。其次是城市规划越来越成为多种利益主体的载体和协调者。第三是城市的快速发展和法规的相对滞后要求城市规划必须不

大兴新城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街区控规深化方案

大兴新城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控规深化方案)摘要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为整个大兴新城核心片区,北至黄良铁路,南至六环路,西至芦东路,东至京山铁路和京开高速公路,包括0101街区、0102街区、0103街区三个以建设用地为主的街区及0104街区、0105街区、0106街区三个以外围绿化为主的街区。 规划定位 本次规划确定的大兴新城核心区整体定位为:北京大兴新城的城市中心区,集区级行政办公中心、文化活动中心与公共服务中心等多种职能于一体,工作与生活环境良好的新城发展片区。同时,核心区也是北京东南向战略发展的节点、新城功能转型发展的核心。 用地规模控制 规划区总用地845.82公顷,包括居住用地112.38公顷、公共设施用地61.74公顷、多功能用地38.51公顷、道路广场用地150.78公顷、市政公用设施用地9.99公顷、绿地456.64公顷(包括高尔夫球场用地及埝坛公园内水面)、其它水域9.78公顷。 0101街区面积为121.33公顷,以建设用地为主。 0102街区面积为122.37公顷,以建设用地为主。 0103街区面积为120.34公顷,以建设用地为主。 0104街区面积为351.62公顷,以高尔夫体育用地、埝坛水库公园绿地为主。 0105街区面积为76.61公顷,以生态绿地和防护绿地为主,含有现状水厂、变电站等少量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0106街区面积为53.56公顷,包含埝坛村的村镇改造建设用地17.50公顷,其它为绿地。 建设规模控制 规划区总建设规模418.07万平方米,包括住宅建筑180.44万平方米、公共建筑121.97万平方米、多功能类用地内建筑107.37万平方米、市政设施建筑5.17万平方米。 0101街区总建设规模约为168.06万平方米; 0102街区总建设规模约为110.02万平方米; 0103街区总建设规模约为100.02万平方米; 0104街区以绿化为主,不是大规模建设街区,具体建设规模根据公园及绿化建设需要确定; 0105街区总建设规模约为1.18万平方米; 0106街区总建设规模约为38.79万平方米。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索引号]CBA08G-0303-2008-00073 [信息名称]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信息种类]规划信息---区域规划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建设发展局 [发布时间]2008-01-31 [内容描述]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规划包括:规划范围、规划原则与目标、规划的作用和地位、规划单元的确定。 [正文] 一、规划范围 本次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范围是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城区,即由泰达大街(北),南海路(西),北海路(东),津塘四号路(南),所围合的各项城市用地,用地面积为2.7平方公里。 二、规划原则与目标 (一) 规划原则: 1. 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为依据,以土地利用控制为重点,协调规划设计、规划管理需求与物业开发三者的关系,使规划管理实现规范化、法制化; 2. 根据目前开发区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发展的需求与可能对规划范围内各类用地进行优化利用的调整; 3. 完善规划范围内的城市基础设施(道路交通、市政公用)和公共设施的载体能力和服务水平;

4. 通过土地、利用的规划调整,改善规划范围的环境质量、景观面貌,实现开发区生态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和有机平衡; 5. 遵循开发建设的时序性,坚持整体规划、分期建设的原则,调整好各开发阶段的关系,更好满足土地拨划的要求; 6. 应有利于开发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有利于开发区当前与长远的有序发展。 (二) 规划目标 1. 形成完善、统一、和谐的中心区商务系统,营造高效、高质、高水平的商务运作体系,营造轻松、舒适、娱乐的商业休闲体系; 2. 形成若干具规模的高档住宅区和住宅小区,并形成完善的配套公共服务设施; 3. 通过对规划范围内绿地率的严格控制,扩大绿色开敞空间,从而改善建筑景观与风貌; 4. 严格控制建筑退后红线及街面设计,形成具有韵律感、亲切感的街面景观; 5. 通过城市设计有重点的控制第一、第二、第三大街沿线的建筑景观、风貌及建筑细部小品的处理; 6. 保证规划范围内长期发展所需要的交通、市政、公用配套基础设施的用地与合理位置,确保中心城区基础设施的高标准承载能力,满足开发区可持续有机发展的需要; 7. 形成条例化、指标化、图则化的控制体系,强化规划的控制、引导功能,保证中心城区合理有序的进行发展,更加有效地服务于规划管理、土地出让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等具体工作的实施;

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规定

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规定 报审稿) 南京市规划局 2005 年5 月

1. 总则 1.0.1 根据建设部加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要求,依据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实施细则,结合南京城市发展和规划实际,制定该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规定。在南京市开展控制性详细规划应符合本规定要求。 1.0.2 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应以满足规划管理需求为导向、突出城市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全面整合已有各项规划成果,形成指导规划实施管理的全覆盖的基本图则,实现“规划落地”和“一张图管理” 1.0.3 为保障规划可操作性,合理解决规划弹性与刚性,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分总则和分则两部分,总则为重要强制性控制内容;分则是具体技术图则。 规划采取分级审批和分级调整的办法,由市政府负责总则的审批,市规划局负责分则的审批,规划调整也按照分级审批的原则在相应的权限内进行。 1.0.4 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六线” 控制、公共设施用地和市政基础设施用地控制、高度控制、特色塑造特定意图区范围及控制引导。 1.0.5 为突出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实现规划区的全覆盖。为实现全覆盖并保证片区规划的无缝衔接,根据南京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划定了规划编制单元(以下简称“规划单元”),作为研究和开展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空间单位。 规划单元边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涉及的相邻规划单元边界应同时 作调整并备案。规划单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划分为“规划次单元” ,次单元应是规划单元的子单元。 规划编制单元的划分详见《南京市城市规划地域划分及编码规则》。 1.0.6 为提高规划设计质量和提高规划可操作性,除专家参与规划的讨论审查之外,还应更广泛更深入地引入地区政府、市民及其他社会团体等的参与。

关于北京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管理办法

关于北京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条为了严格执行和完善、深化《北京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市区控规》),依据《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及其它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市区控规》的规划范围。市区其他地区陆续被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管理依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是《市区控规》实施的主管部门。各区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权限负责本区行政区域内《市区控规》的实施管理。 第四条《市区控规》实施应坚持严格执行的原则,在实施中不断完善、深化和调整,实行《市区控规》调整的社会参与及监督。 第五条凡在《市区控规》规划范围内进行建设的单位和个人,应依照《市区控规》和本办法进行规划建设,服从规划管理。 第六条《市区控规》文件、图纸及图则,应在不断深化和完善的基础上逐步向社会公布。 第七条各级政府及组成部门、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单位和个人,因城市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拟改变《市区控规》规定的规划控制指标的,可向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第八条申请前应进行规划调整可行性论证,由申请方委托具有甲级和乙级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进行规划调整可行性论证。规划设计单位应严格按照本规定附件《北京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调整的技术管理要求(试行)》进行论证。技术管理要求应在实施中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予以补充、完善。 第九条规划调整可行性论证报告在审查前应进行预审,预审工作由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 第十条规划调整可行性论证报告应向社会公示,公示时间为十五个工作日,公众建议和意见,作为审查内容,随论证报告报审。 第十一条由市规划、环保、国土房管、文物、园林、交通管理等部门组成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审查组,对规划调整可行性论证报告进行审查,审查会议每月召开一次,审查意见报市政府批准。 第十二条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收集、汇总《市区控规》每年的执行情况,及时向市政府报告。 第十三条市组织编制城市规划的工作机构应根据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及时对《市区控规》进行综合修订。

广州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经验规定

广州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经验规定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广州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 1总则 1.1为实现规划编制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依据国家、建设部、广东省和广州市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规定。 1.2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将逐步覆盖广州市行政辖区范围,为上一层次的规划提供技术基础,对下一层次的规划进行有效的导控,对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使用强度、道路工程管线和配套设施及空间环境等予以控制要求,为城市规划行政管理提供依据。 1.3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应以满足规划管理需求为导向,在全面整合纳入城市规划管理动态信息和已审批各项规划成果的基础上,形成覆盖全市的面向规划管理的“一张图”管理平台。 1.4本规定中所指“规划管理单元”是指结合行政街道界线、明显地理界线等因素划定的,用地规模适宜的,由多个规划地块所组成的规划管理范围。“规划管理单元”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编制单位。 1.5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并严格执行本规定第四章:控制性详细规划计算机数据标准的相关要求,确保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计算机数据的规范化、标准化。 1.6在广州市域范围内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遵照本规定执行。 1.7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除遵守本规定外,还应符合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规范和技术标准的规定。 1.8本规定的解释权属广州市城市规划局。 2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 2.1资料收集和现状调研 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收集如下资料: (1)上层次规划对该地区的要求; (2)规划地区自然条件及历史资料; (3)规划区人口分布现状; (4)规划区土地利用现状情况、重要企事业单位情况等技术经济资料; (5)现有居住、工业、重要公共设施、城市基础设施和园林绿地、风景名胜等城市重要现状情况及发展要求; (6)城市环境及其它资料; (7)与本规划区有关的已审批规划; (8)规划管理审批信息:包括规划区范围内的城市建设用地划拨资料、已批修建性详细规划、已批规划用地许可证及其规划设计条件和建筑放线验线资料等。 2.2规划主要内容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在经批准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等上层次规划的基础上,结合现状土地使用情况,对城市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建设总量控制、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等内容作出进一步规划安排,并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使用强度等指标,提出道路、工程管线、配套设施以及空间环境等方面的规划控制要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1)规划依据和规划范围; (2)建设用地性质,包括不同地块土地使用性质的具体控制要求,土地使用性质的兼容性; (3)建设用地使用强度,包括不同地块的开发建设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具体控制要求; (4)道路交通,包括道路系统的功能分级和交叉口形式,以及公共停车场、公交站场等的规划要求; (5)工程管线,包括各类工程管线的走向、位置等控制要求; (6)特定地区地段和其它公共配套设施的规划要求。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

控 制 性 详 细 规 划 编 制 导 则 规划所

一、总则 1.目的 为了加强对全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工作的指导,规范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第146号令发布)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技术规范,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导则。 2.适用范围 本导则适用于我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及其管理工作。 3.基本原则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1)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 (2)统筹兼顾,处理好局部与整体、近期与长远、需要与可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现代化建设与保护历史遗产等关系; (3)合理、综合利用土地资源,地上空间与地下空间统一规划; (4)处理好规划刚性与弹性的关系,体现规划的经济性和可实施性; (5)体现公众意愿,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合理配置公共资源。 4.内容要求 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划定规划编制单元,在用地策划的基础上,对编制单元进行地块划分。明确各地块的土地使用、配套设施、建筑建

造、道路交通、基础没施与地下空间利用等控制要求,提出空间环境景观控制引导原则,明确各地块的强制性和引导性内容。 5.其他规定 (1)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遵守国家和我省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规划所依据的基础资料须符合同家有关规定。 (2)地块变更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块变更应根据不同的情况,按照规定程序变更。 二、编制单元划分 1.编制单元划分目的 为了便于全面系统地组织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深化、落实城市总体规划的意图,形成系统有序的城市规划控制引导体系,应将需要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区划分为若干编制单元,作为组织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单位。 2.编制单元划分原则 (1)地域完整 编制单元应覆盖规划期内城市规划建设用地的全部地域范围。相邻编制单元范围不重叠,实现无缝衔接,同时应综合考虑相邻编制单元之间各相关要素的协调。 (2)界线稳定 编制单元应综合考虑城市行政区划、自然地貌、城市特征、功能区划分、主要道路、重要基础设施、城市空间景观组织、社会组织等要素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