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Builder 内存泄漏检查工具

C++Builder 内存泄漏检查工具

C++Builder 内存泄漏检查工具
C++Builder 内存泄漏检查工具

C++Builder 内存泄漏检查工具-CodeGuard

一、为什么写这篇东西

自己在使用BCB5写一些程序时需要检查很多东西,例如内存泄漏、资源是否有释放等等,在使用了很多工具后,发觉BCB5本身自带的工

具――CodeGuard,非常不错,使用也挺方便的,但是摸索了很久(以及翻查了一些资料,包括HELP)才算是会用了。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希望有这方面的问题的朋友可以借鉴一下,大家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我的联系方法:Email:szbug@https://www.doczj.com/doc/a02964339.html,,希望志同道合的朋友来信互相交流。以下这篇文章算是拼凑出来的一篇文章,一些资料是在书上找的,一些是在HELP上看到了。

二、什么是CodeGuard

CodeGuard是在是C++Builder5才出现的一个工具。CodeGuard是C++Builder中一个程序在运行时期的检查器,用于检查内存或者资源的使用,以及函数调用的验证。

CodeGuard可以检测到以下的程序运行期错误:

l非法的内存释放。

l无效的句柄或者文件流。

l非法指针。

l使用已被释放的指针。

l内存泄漏。

l分配但最后没有释放的内存变量。

l传递给函数的不正确的参数(包括VCL以及Win32函数)。

l函数返回值的错误。(包括VCL以及Win32函数)。

例如:在应用程序中试图多次释放相同的资源(或者已经释放了的资源)、试图访问已经被释放的内存。

三、在BCB5中怎样使用CodeGuard――配置CodeGuard

如果要使用CodeGuard的话,必须有些代码编译进你的应用程序,所以在改变以下这些设置后。必须全部重新编译(切记切记!!!)。第一、打开应用程序的工程选项的CodeGuard页框,把CodeGuard Validation前面打勾工程选项里,还有其他三个选项。第一个选项允许CodeGuard检查指向局部、全局和静态变量的无效指针和数据溢出。第二个选项允许CodeGuard检测对非法的(无效的、已删除的)对象的方法的调用。第三个选项允许CodeGuard验证内嵌指针的访问(在某些资料上说,开启这个选项会造成程序执行速度变得很慢,我测试过了,如果工程不是很大的话不是很明显,可以接受。)一般的调试是开打所有的选项(默认选择也是全部打开)。

通过CodeGuard的配置工具,可以配置CodeGuard的一些选项,在命令行方式执行CGCONFIG.EXE。可以见到一个对话框

Preferences标签页用于设置CodeGuard这个工具的全局选项。Enable选项可以在应用程序不重新编译的情况下使用或者不使用CodeGuard,一般来说是都是启用她。如果使用CodeGuard的话,建议设置工程选项来禁止或者使用CodeGuard。Stack fill frequency填充栈频率是检测对运行期栈的无效访问。

Report和Error Message Box选项是设置CodeGuard报告错误的方式。在

Report里,Stiatistics选项打开CodeGuard输出分配和释放内存的统计表、被使用的Win32API的调用、资源的使用情况,并在日志文件中加上一个模块列表,以便检查错误。Resource Leaks选项是告诉CodeGuard在应用程序结束后报告资源泄漏的情况。选定了Error Message Box选项后,当应用程序不在IDE里运行时,如果CodeGuard检测到错误信息,那么将采用一个对话框的方式告诉使用者。其他选项一般不常用,可以参见C++Builder的联机HELP。

CodeGuard配置工具中的Resource Options和Function Options 页框允许用户对应用程序的资源、文件和函数调用设置各种跟踪选项。除非特殊的原因需要改变默认的配置,否则使用缺省的设定就行了。Function Options 页上有一个比较常用的选项就是记录一个特定函数的每次调用情况。

Ignored Modules页框允许你告诉CodeGuard,当检测的时候可以忽略一些运行期的错误(一般是指某些DLL或者包)。这个选项一般不常用。

四、使用CodeGuard

使用CodeGuard其实很简单,只要像之前那样配置了CodeGuard,然后运行你的应用程序,无论你的应用程序是否在IDE中运行,CodeGuard都将会按照CodeGuard配置的选项监视你的应用程序。同时,他还会向一个日志文件里输出所有的信息(文件存放在你的工程所在目录中,文件名和工程名一样,扩展名为.cgl)。例如你的工程名为C:WordTest.prg,那么CodeGuard的日志文件为C:WordTest.cgl,它是一个文本文件,可以用任何的文本编辑器来编辑它。

在IDE中,可以通过<菜单>View->Debug Window->CodeGuard Log 来查看CodeGuard的日志文件(或者用快捷键Ctrl+Atl+O)。

如果你的程序在运行是出现属于CodeGuard监视的错误的时候,CodeGuard会把它输出到CodeGuard Log中。并将错误信息用一颗“树”的方式显示(使用很方便,就像使用Windows的资源管理器一样简单)。每个错误都可以展开,以显示某种错误类型所特有的一些信息。例如:一个资源那个地方使用了、分配以及释放;发生错误时的栈信息;并且指出了出错的代码行。这样就可以很快的找到错误的根源!

CodeGuard Log 窗口上有两个按钮Stop和Clear。当Stop选中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程序遇到了错误,CodeGuard将停止应用程序。如果未选中,那么程序就算遇到了错误也会继续,这样可以运行一次记录很多错误信息。当

Clear选中的时候,应用程序每次重新运行将清空日志中的信息。

在CodeGuard Log窗口中,双击单个错误的节点的时候,如果存在源代码的话,IDE窗口会自动跳到那一行代码上。如果不存在源代码的话,则显示CPU 窗口。图三中,出现的错误是资源泄漏。当你的鼠标双击Tform1:Button1Click 这一行的时候,会自动跳到源代码中出现错误的那一行。

当CodeGuard检测到一个错误的时候,并找到出现问题的源代码时,剩下的工作就是如果改正你的代码。这个过程可以配合监视和数据断点来实现,效果更加好!

五、CodeGuard中的错误以及原因

CodeGuard可以检测到很多运行期的错误!通常很容易就可以从CodeGuard的含义找出错误的根源。对于大多数的错误,CodeGuard一般会显示的包括:发生错误的地方、资源分配、资源释放、资源被分配以及被访问字节数。

1.Access In Freed Memory

如果内存被释放了,在后面还继续访问,就会发生这个错误。在C/C++中,通常使用new或者malloc分配内存,用delete和free释放。以下是一个访问了被释放的内存的例子:

void foo()

{

TMyClass *MyClass = new TMyClass();

delete MyClass;

MyClass->xxxx = 10; //MyClass已经被释放了}

CodeGuard会报告已被释放的内存在何处被访问,内存原来被分配的地方以及内存在哪里被释放的。

2.Method Called On Freed Object

这个错误跟前一个错误类似。起因是由于调用了已被释放的对象的方法而不是访问已被释放的内存!

void foo()

{

TMyClass *MyClass = new TMyClass();

delete MyClass;

MyClass->xxxx (10);

}

CodeGuard将显示在何处调用了已释放对象的方法,对象被创建的地方以及对象被释放的地方。

3.Reference To Freed Resource

在程序中试图多次(两次以上)释放同一个资源,CodeGuard将检测到这个错误,有好几种方法都会产生这个错误!例如:

void foo()

{

TMyClass *MyClass = new TMyClass();

delete MyClass;

delete MyClass;

}

CodeGuard将报告资源在何处第二次被释放,从而引起这个错误的。还会报告资源在何处分配,在何处首次释放。

4.Method Called On Illegally Casted Object

如果在程序中对有效的内存范围之外的方法的调用将会引起这个错误。

void foo()

{

TMyClass *MyClass = new TMyClass[5];

MyClass[5].xxxx(); //No such MyClass[5]

delete []MyClass;

}

CodeGuard将报告对象调用的方法定义的地方,以及这个方法被调用的地方以及对象或者内存被分配地方。

5.Resource Type Mismatch

如果在程序中释放资源和定义(分配)时候不一致,会出现这个错误。

void foo()

{

TMyClass *MyClass = new TMyClass[2];

delete MyClass; //Code1

TMyClass *MyClass = new TMyClass();

delete []MyClass; //Code2

}

在Code1以及Code2都会引发Resource Type Mismatch错误,CodeGuard 将会报告资源在何处以不一致的方式被释放,以及资源是在哪里被分配的地方。

6.Access Overrun

当访问非法内存区域的内存时会造成这个错误(所访问的内存在合法内存区域之后),通常情况下是数组下标引用超出原来定义的。

void foo()

{

TMyClass *MyClass = new TMyClass[2];

MyClass[2].abc = 10; //No such MyClass[2]

delete [] MyClass;

char *ch = new char[5];

strcpy(ch, “123456”); //Error

delete []ch;

}

CodeGuard报告出错的地方,资源在哪里分配的。

7.Access Underrun

当访问非法内存区域的内存时会造成这个错误(所访问的内存在合法内存区域之前)。

void foo()

{

TMyClass *MyClass = new TMyClass[2];

MyClass[-1].abc = 10; //No such MyClass[2] delete [] MyClass;

}

CodeGuard报告出错的地方,资源在哪里分配的。

8.Uninitialized Stack Accessing

访问栈中为被初始化的区域将会造成这个错误。

void foo1(int **Ptr)

{

int Var;

*Ptr = &Var;

}

void foo()

{

int *Ptr;

foo1(&Ptr);

*Ptr = 100;

}

CodeGuard将会报告何处访问还没有被初始化的栈。

9.Access In Invalid Stack

当在程序中尝试访问栈底部的内存的时候出现这个错误!

void foo()

{

char str[20];

strcpy(&str[-1], “szbug”);

}

CodeGuard报告发生错误的地方。

10.Bad Parameter

这个错误通常是出现无效的文件或者其他资源句柄作为参数传递给VCL或者Win32API函数时发生的。

Void foo()

{

FILE *Stream;

fclose(Stream);

}

CodeGuard将报告使用了不正确参数的函数在何处被调用。

11.Function Failure

这个错误是CodeGuard在捕获VCL以及Win32API函数的返回值如果出现错误时引发的。

viod foo()

{

CopyFile(“c:abcabc.txt”, “d:abcacb.txt”, true);

//如果这个函数由于某种原因失败了,

//那么CodeGuard将会捕获并报告Function Failure错误!

}

12.Resource Leak

如果在程序中资源(包括Winwos资源,内存资源等等),分配了,在程序的最后没有释放!将引发Resource Leak错误。

Void foo()

{

char *ch = new char[10];

}

CodeGuard将报告资源创建的地方,以及所泄漏的字节数。

六运行后会生产同名的CGL文件,里面包括函数的调用次数和使用到的DLL.如果有泄露的话,会指出在来!!!!

Functions called:

delete (35 times)

SysReallocMem (26 times)

SysFreeMem (464 times)

SysGetMem (472 times)

realloc (1 times)

memcpy (1 times)

delete[] (2 times)

free (26 times)

new[] (14 times)

new (40 times)

calloc (5 times)

malloc (20 times)

Resource types used:

object array (14 allocs, 13 max)

object (40 allocs, 28 max)

Modules used:

00400000 02/07/2003 09:56:24 D:Project1.exe

01190000 02/01/2002 22:00:00 C:Program

FilesBorlandDelphi7BinBORLNDMM.DLL

0CD00000 02/01/2002 22:00:00

C:PROGRA~1BorlandCBUILD~1BinCG32.DLL

10000000 03/09/2001 18:42:32 C:WINNTmuifallback

C++ builder 中关于窗体的一些操作

C++ builder 中关于窗体的一些操作(总在最前,遍历控件...) 一、让窗口总是在最前面 Form 的FormStyle属性设置为fsStayOnTop值。 二、动态调用窗体Form 在缺省情况下,由File/New Form生成添加入项目文件中的窗体都具有"Auto Create"(自动创建)的特性。即只要程序运行,该窗体就存在于内存中了,不管当前它是否被调用。具有这种特性的窗体一般适用于窗体属性比较固定、经常被调用的情况。其优点是速度快,缺点是占用内存。在实际程序设计中,会遇见大量类似对话框功能的窗体,它们用于显示状态或输入信息,仅须在程序中调用一下,完成其功能就行了,无需常驻内存。这时可以通过选择Project/Options/Forms,将"Auto--Create forms " 栏中相应的窗体, 如Form1,用" >" 键移动到"Available forms"栏中,并在程序需调用该窗体处,加入下列语句:TForm1 *myform=new TForm1(this); myform- >ShowModal(); delete myform; 窗体Form1仅是在需要调用时才调入内存,调用完成后,即用delete清除出内存。这样可减少程序对内存资源的占用。 三、遍历窗体控件的方法 要访问或修改窗体上的控件,方法很简单,以TEdit为例子: Edit1- >Text=""; Edit2- >Text=""; 但如果窗体上有十来个像Edit1 这样的控件,需要进行相同的初始化,用上面的方法一个一个地进行,岂不麻烦!所以有必要掌握遍历窗体控件的方法。在介绍该方法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窗体Form 的Components 和Controls 属性。参见表一。

15个常用的Excel函数公式

15 个常用的Excel函数公式,拿来即用1、查找重复内容 =IF(COUNTIF(A:A,A2)>1," 重复","") 2、重复内容首次出现时不提示 =IF(COUNTIF(A$2:A2,A2)>1," 重复","") 3、重复内容首次出现时提示重复 =IF(COUNTIF(A2:A99,A2)>1," 重复","")

4、根据出生年月计算年龄 =DATEDIF(A2,TODAY(),"y") 5、根据身份证号码提取出生年月 =--TEXT(MID(A2,7,8),"0-00- 00") 6、根据身份证号码提取性别 =IF(MOD(MID(A2,15,3),2)," 男"," 女") 7、几个常用的汇总公式 A列求和:=SUM(A:A)

A列最小值: =MIN(A:A) A列最大值: =MAX (A:A) A列平均值: =AVERAGE(A:A) A列数值个数: =COUNT(A:A) 8、成绩排名 =RANK.EQ(A2,A$2:A$7) 9、中国式排名(相同成绩不占用名次) =SUMPRODUCT((B$2:B$7>B2)/COUNTIF(B$2:B$7,B$2:B$7))+1 10、90 分以上的人数

=COUNTIF(B1:B7,">90") 11、各分数段的人数 同时选中 E2:E5,输入以下公式,按 Shift+Ctrl+Enter =FREQUENCY(B2:B7,{70;80;90}) 12、按条件统计平均值 =AVERAGEIF(B2:B7,"男",C2:C7) 13、多条件统计平均值 =AVERAGEIFS(D2:D7,C2:C7,男"",B2:B7," 销售")

最常用函数公式大全

Excel函数公式大全工作中最常用Excel函数公式大全 一、数字处理 1、取绝对值 =ABS(数字) 2、取整 =INT(数字) 3、四舍五入 =ROUND(数字,小数位数) 二、判断公式 1、把公式产生的错误值显示为空 公式:C2 =IFERROR(A2/B2,"") 说明:如果是错误值则显示为空,否则正常显示。 ? 2、IF多条件判断返回值 公式:C2 =IF(AND(A2<500,B2="未到期"),"补款","") 说明:两个条件同时成立用AND,任一个成立用OR函数.

? 三、统计公式 1、统计两个表格重复的内容 公式:B2 =COUNTIF(Sheet15!A:A,A2) 说明:如果返回值大于0说明在另一个表中存在,0则不存在。 ? 2、统计不重复的总人数 公式:C2 =SUMPRODUCT(1/COUNTIF(A2:A8,A2:A8)) 说明:用COUNTIF统计出每人的出现次数,用1除的方式把出现次数变成分母,然后相加。

? 四、求和公式 1、隔列求和 公式:H3 =SUMIF($A$2:$G$2,H$2,A3:G3) 或 =SUMPRODUCT((MOD(COLUMN(B3:G3),2)=0)*B3:G3) 说明:如果标题行没有规则用第2个公式 ? 2、单条件求和 公式:F2 =SUMIF(A:A,E2,C:C) 说明:SUMIF函数的基本用法

? 3、单条件模糊求和 公式:详见下图 说明:如果需要进行模糊求和,就需要掌握通配符的使用,其中星号是表示任意多个字符,如"*A*"就表示a前和后有任意多个字符,即包含A。 ? 4、多条件模糊求和 公式:C11 =SUMIFS(C2:C7,A2:A7,A11&"*",B2:B7,B11) 说明:在sumifs中可以使用通配符*

15个常用的Excel函数公式

15个常用的Excel函数公式,拿来即用 1、查找重复内容 =IF(COUNTIF(A:A,A2)>1,"重复","") 2、重复内容首次出现时不提示 =IF(COUNTIF(A$2:A2,A2)>1,"重复","") 3、重复内容首次出现时提示重复 =IF(COUNTIF(A2:A99,A2)>1,"重复","")

4、根据出生年月计算年龄 =DATEDIF(A2,TODAY(),"y") 5、根据身份证号码提取出生年月 =--TEXT(MID(A2,7,8),"0-00-00") 6、根据身份证号码提取性别 =IF(MOD(MID(A2,15,3),2),"男","女") 7、几个常用的汇总公式 A列求和:=SUM(A:A)

A列最小值:=MIN(A:A) A列最大值:=MAX (A:A) A列平均值:=AVERAGE(A:A) A列数值个数:=COUNT(A:A) 8、成绩排名 =RANK.EQ(A2,A$2:A$7) 9、中国式排名(相同成绩不占用名次) =SUMPRODUCT((B$2:B$7>B2)/COUNTIF(B$2:B$7,B$2:B$7))+1 10、90分以上的人数

=COUNTIF(B1:B7,">90") 11、各分数段的人数 同时选中E2:E5,输入以下公式,按Shift+Ctrl+Enter =FREQUENCY(B2:B7,{70;80;90}) 12、按条件统计平均值 =AVERAGEIF(B2:B7,"男",C2:C7) 13、多条件统计平均值 =AVERAGEIFS(D2:D7,C2:C7,"男",B2:B7,"销售")

工作中最常用的excel函数公式大全

工作中最常用的excel函数公式大全 一、数字处理 1、取绝对值=ABS(数字) 2、取整=INT(数字) 3、四舍五入=ROUND(数字,小数位数) 二、判断公式 1、把公式产生的错误值显示为空 公式:C2=IFERROR(A2/B2,"") 说明:如果是错误值则显示为空,否则正常显示。 2、IF多条件判断返回值公式: C2=IF(AND(A2<500,B2="未到期"),"补款","") 说明:两个条件同时成立用AND,任一个成立用OR函数。

1、统计两个表格重复的内容 公式:B2=COUNTIF(Sheet15!A:A,A2) 说明:如果返回值大于0说明在另一个表中存在,0则不存在。 2、统计不重复的总人数 公式:C2=SUMPRODUCT(1/COUNTIF(A2:A8,A2:A8)) 说明:用COUNTIF统计出每人的出现次数,用1除的方式把出现次数变成分母,然后相加。

1、隔列求和 公式:H3=SUMIF($A$2:$G$2,H$2,A3:G3) 或=SUMPRODUCT((MOD(COLUMN(B3:G3),2)=0)*B3:G3) 说明:如果标题行没有规则用第2个公式 2、单条件求和 公式:F2=SUMIF(A:A,E2,C:C) 说明:SUMIF函数的基本用法

3、单条件模糊求和 公式:详见下图 说明:如果需要进行模糊求和,就需要掌握通配符的使用,其中星号是表示任意多个字符,如"*A*"就表示a前和后有任意多个字符,即包含A。 4、多条件模糊求和 公式:C11=SUMIFS(C2:C7,A2:A7,A11&"*",B2:B7,B11) 说明:在sumifs中可以使用通配符*

数据库常用函数

数据库常用函数

一、基础 1、说明:创建数据库 CREATE DATABASE database-name 2、说明:删除数据库 drop database dbname 3、说明:备份和还原 备份:exp dsscount/sa@dsscount owner=dsscount file=C:\dsscount_data_backup\dsscount.dmp log=C:\dsscount_data_backup\outputa.log 还原:imp dsscount/sa@dsscount file=C:\dsscount_data_backup\dsscount.dmp full=y ignore=y log=C:\dsscount_data_backup\dsscount.log statistics=none 4、说明:创建新表 create table tabname(col1 type1 [not null] [primary key],col2 type2 [not null],..) CREATE TABLE ceshi(id INT not null identity(1,1) PRIMARY KEY,NAME VARCHAR(50),age INT) id为主键,不为空,自增长 根据已有的表创建新表: A:create table tab_new like tab_old (使用旧表创建新表) B:create table tab_new as select col1,col2… from tab_old definition only 5、说明:删除新表 drop table tabname 6、说明:增加一个列 Alter table tabname add column col type 注:列增加后将不能删除。DB2中列加上后数据类型也不能改变,唯一能改变的是增加varchar类型的长度。 7、说明:添加主键: Alter table tabname add primary key(col) 说明:删除主键: Alter table tabname drop primary key(col) 8、说明:创建索引:create [unique] index idxname on tabname(col….) 删除索引:drop index idxname 注:索引是不可更改的,想更改必须删除重新建。 9、说明:创建视图:create view viewname as select statement 删除视图:drop view viewname 10、说明:几个简单的基本的sql语句 选择:select * from table1 where 范围 插入:insert into table1(field1,field2) values(value1,value2) 删除:delete from table1 where 范围 更新:update table1 set field1=value1 where 范围

C builder教程大全

BorlandC++Builder5.0是Interpries(Borland)公司推出的基于C++语言的快速应用程序开发(RapidApplicationDevelopment,RAD)工具,它是最先进的开发应用程序的组件思想和面向对象的高效语言C++融合的产物。C++Builder充分利用了已经发展成熟的Delphi的可视化组件库(VisualComponentLibrary,VCL),吸收了BorlandC++5.0这个优秀编译器的诸多优点。C++Builder结合了先进的基于组件的程序设计技术,成熟的可视化组件库和优秀编译器,调试器。发展到5.0版本,C++Builder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成熟的可视化应用程序开发工具,功能强大而且效率高。 C++Builder的特色: 1.C++Builder是高性能的C++开发工具 C++Builder是基于C++的,它具有高速的编译,连接和执行速度。同时,C++Builder具有双编译器引擎,不仅可以编译C/C++程序,还能编译ObjectPascal语言程序。 2.C++Builder是优秀的可视化应用程序开发工具 C++Builder是一完善的可视化应用程序开发工具,使程序员从繁重的代码编写中解放出来,使他们能将注意力重点放在程序的设计上,而不是简单的重复的劳动中。同时,它提供的完全可视的程序界面开发工具,从而使程序员对开发工具的学习周期大大缩短。 3.C++Builder具有强大的数据库应用程序开发功能 C++Builder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库处理功能,它使的程序员不用写一行代码就能开发出功能强大的数据库应用程序,这些主要依赖于C++Builder众多的数据库感知控件和底层的BDE数据库引擎。C++Builder除了支持Microsoft的ADO(ActiveDataObject)数据库连接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自己开发的成熟的数据库连接技术——BDE(BorlandDatabaseEngine)数据库引擎。

常用excel函数公式大全

常用的excel函数公式大全 一、数字处理 1、取绝对值 =ABS(数字) 2、取整 =INT(数字) 3、四舍五入 =ROUND(数字,小数位数) 二、判断公式 1、把公式产生的错误值显示为空 公式:C2 =IFERROR(A2/B2,"") 说明:如果是错误值则显示为空,否则正常显示。

2、IF多条件判断返回值 公式:C2 =IF(AND(A2<500,B2="未到期"),"补款","") 说明:两个条件同时成立用AND,任一个成立用OR函数。 三、统计公式 1、统计两个表格重复的内容 公式:B2 =COUNTIF(Sheet15!A:A,A2) 说明:如果返回值大于0说明在另一个表中存在,0则不存在。

2、统计不重复的总人数 公式:C2 =SUMPRODUCT(1/COUNTIF(A2:A8,A2:A8)) 说明:用COUNTIF统计出每人的出现次数,用1除的方式把出现次数变成分母,然后相加。 四、求和公式

1、隔列求和 公式:H3 =SUMIF($A$2:$G$2,H$2,A3:G3) 或 =SUMPRODUCT((MOD(COLUMN(B3:G3),2)=0)*B3:G3)说明:如果标题行没有规则用第2个公式 2、单条件求和 公式:F2 =SUMIF(A:A,E2,C:C) 说明:SUMIF函数的基本用法

3、单条件模糊求和 公式:详见下图 说明:如果需要进行模糊求和,就需要掌握通配符的使用,其中星号是表示任意多个字符,如"*A*"就表示a前和后有任意多个字符,即包含A。

4、多条件模糊求和 公式:C11 =SUMIFS(C2:C7,A2:A7,A11&"*",B2:B7,B11) 说明:在sumifs中可以使用通配符* 5、多表相同位置求和 公式:b2 =SUM(Sheet1:Sheet19!B2) 说明:在表中间删除或添加表后,公式结果会自动更新。 6、按日期和产品求和

16种常用数据分析方法66337

一、描述统计 描述性统计是指运用制表和分类,图形以及计筠概括性数据来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离散趋势、偏度、峰度。 1、缺失值填充:常用方法:剔除法、均值法、最小邻居法、比率回归法、决策树法。 2、正态性检验:很多统计方法都要求数值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所以之前需要进行正态性检验。常用方法:非参数检验的K-量检验、P-P图、Q-Q图、W检验、动差法。 二、假设检验 1、参数检验 参数检验是在已知总体分布的条件下(一股要求总体服从正态分布)对一些主要的参数(如均值、百分数、方差、相关系数等)进行的检验。 1)U验使用条件:当样本含量n较大时,样本值符合正态分布 2)T检验使用条件:当样本含量n较小时,样本值符合正态分布 A 单样本t检验:推断该样本来自的总体均数μ与已知的某一总体均数μ0 (常为理论值或标准值)有无差别; B 配对样本t检验:当总体均数未知时,且两个样本可以配对,同对中的两者在可能会影响处理效果的各种条件方面扱为相似; C 两独立样本t检验:无法找到在各方面极为相似的两样本作配对比较时使用。 2、非参数检验 非参数检验则不考虑总体分布是否已知,常常也不是针对总体参数,而是针对总体的某些一股性假设(如总体分布的位罝是否相同,总体分布是否正态)进行检验。 适用情况:顺序类型的数据资料,这类数据的分布形态一般是未知的。

A 虽然是连续数据,但总体分布形态未知或者非正态; B 体分布虽然正态,数据也是连续类型,但样本容量极小,如10以下; 主要方法包括:卡方检验、秩和检验、二项检验、游程检验、K-量检验等。 三、信度分析 检査测量的可信度,例如调查问卷的真实性。 分类: 1、外在信度:不同时间测量时量表的一致性程度,常用方法重测信度 2、内在信度;每个量表是否测量到单一的概念,同时组成两表的内在体项一致性如 何,常用方法分半信度。 四、列联表分析 用于分析离散变量或定型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 对于二维表,可进行卡方检验,对于三维表,可作Mentel-Hanszel分层分析。列联表分析还包括配对计数资料的卡方检验、行列均为顺序变量的相关检验。 五、相关分析 研究现象之间是否存在某种依存关系,对具体有依存关系的现象探讨相关方向及相关程度。 1、单相关:两个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叫单相关,即研究时只涉及一个自变量和一个因变量; 2、复相关:三个或三个以上因素的相关关系叫复相关,即研究时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和因变量相关; 3、偏相关:在某一现象与多种现象相关的场合,当假定其他变量不变时,其中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称为偏相关。 六、方差分析

cbuilder常用函数汇总

c b u i l d e r常用函数汇总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 f December 13, 2020

c++ builder 常用函数汇总 对话框类函数 打开对话框: if(OpenDialog1->Execute()) { Memo1->Lines->LoadFromFile(OpenDialog1->FileName); } 保存对话框: if(SaveDialog1->Execute()) { Memo1->Lines->SaveToFile(SaveDialog1->FileName); } 其它常用函数 ShowMessage(s);_str(); ShowMessage(s); } //--------------------------------------------------------------------------- SubString(index,count)//字符串裁减函数 Index为字符串的序号,从1开始,count为要裁减的长度,如:String s=Edit1->Text; ShowMessage(1,2)); IntToHex(n1,n2)//十进制转16进制,n1为要转换的数, n2为转换的16进制的位数,如: int i=255; ShowMessage(IntToHex(i,2)); StrToInt(s)//字符串转数字,如: String s="1234";

int i=4321 + StrToInt(s); ShowMessage(i); IntToStr(n)//数字转字符串,如: int i=4321; String s="1234" + IntToStr(i); ShowMessage(s);

15个常用EXCEL函数,数据分析新人必备

15个常用EXCEL函数,数据分析新人必备 本文实际涵盖了15个Excel常用函数,但是按照分类只分了十类。 很难说哪十个函数就绝对最常用,但这么多年来人们的经验总结,一些函数总是会重复出现的。 这些函数是最基本的,但应用面却非常广,学会这些基本函数可以让工作事半功倍。 SUM 加法是最基本的数学运算之一。函数SUM就是用来承担这个任务的。SUM的参数可以是单个数字、一组数字,因此SUM的加法运算功能十分强大。 统计一个单元格区域: =sum(A1:A12) 统计多个单元格区域: =sum(A1:A12,B1:B12) AVERAGE 虽然Average是一个统计函数,但使用如此频繁,应在十大中占有一席之位。 我们都对平均数感兴趣。平均分是多少?平均工资是多少?平均高度是多少?看电视的平均小时是多少?

Average参数可以是数字,或者单元格区域。 使用一个单元格区域的语法结构: =AVERAGE(A1:A12) 使用多个单元格区域的语法结构: =AVERAGE(A1:A12,B1:B12) COUNT COUNT函数计算含有数字的单元格的个数。 注意COUNT函数不会将数字相加,而只是计算总共有多少个数字。因此含有10个数字的列表,COUNT函数返回的结果是10,不管这些数字的实际总和是多少。 COUNT函数参数可以是单元格、单元格引用,甚或数字本身。 COUNT函数会忽略非数字的值。例如,如果A1:A10是COUNT函数的参数,但是其中只有两个单元格含有数字,那么COUNT函数返回的值是2。 也可以使用单元格区域作为参数,如: =COUNT(A1:A12) 甚至是多个单元格区域,如: =COUNT(A1:A12,B1:B12) INT和ROUND INT函数和ROUND函数都是将一个数字的小数部分删除,两者的区别是如何删除小数部分。

ODBC_API常用函数介绍

ODBC API 常用函数诠释
作者: moonbreak, 出处:blog, 责任编辑: 唐小若,
2008-09-03 10:03
ODBC API 是一套复杂的函数集,可提供一些通用的接口,以便访问各种后台数据库。本 文详细介绍了 ODBC API 的常用十四个函数并列出在 PowerBuilder 中外部函数引用声明。 以下为 ODBC API 的常用十四个函数,先列出在 PowerBuilder 中外部函数引用声明:
nv(ref long phenv) library "odbc32.dll"
v(long henv) library "odbc32.dll"
ources(long henv,int fdirection,ref string szdsn,&
er pcbdsn,ref string szdescription,integer cbdescriptionmax,ref integer pcbdescription)library "odbc32.dll"
onnect(long henv,ref long hdbc)library "odbc32.dll"
ct (long hstmt,ref string szdsn,integer dsnlen,ref string
ng szpwd,integer pwdlen) library "odbc32.dll"
nect (long hdbc) library "odbc32.dll"
mt(long hdbc,ref long hstmt)library "odbc32.dll"
long hstmt,ref string sztablequalifier,integer tablequalifierlen,ref string szowner,integer owerlen,ref string szname,integ
pelen)library "odbc32.dll"
ns(long hstmt,ref string sztablequalifier,integer tablequalifierlen,ref string szowner,integer owerlen,ref string szname,in
pelen)library "odbc32.dll"
ol(long hstmt,integer colnum,integer datatype,ref string name,long maxlen,ref long actlen) library "odbc32.dll"
ong hstmt)library "odbc32.dll"
lenv,long hdbc,long hstmt,ref string sqlstate,ref long nativeerror,ref string errormsg,integer errormsgmax,ref integer e
mt(long hstmt,integer Options)library "odbc32.dll" 1、function integer SQLAllocEnv(ref long phenv) library "odbc32.dll" 、 参数: long phenv 引用传递的 long 类型参数, ref 保存该函数返回的 OBDC 环境的句柄。 存放在 phenv 中的值成为以后 OBDC API 函数调用的唯一标识符。 返回值:integer 成功时,返回 0,失败返回值小于 0。 函数功能:获取 ODBC 环境句柄。 2、function integer SQLAllocStmt(long hdbc,ref long hstmt)library 、 "odbc32.dll"

R数据分析常用包与函数

【收藏】R数据分析常用包与函数 2016-09-26 R语言作为入门槛较低的解释性编程语言,受到从事数据分析,数据挖掘工作人员的喜爱,在行业排名中一直保持较高的名次(经常排名第一),下面列出了可用于数据分析、挖掘的R包和函数的集合。 1、聚类 常用的包:fpc,cluster,pvclust,mclust 基于划分的方法: kmeans, pam, pamk, clara 基于层次的方法: hclust, pvclust, agnes, diana 基于模型的方法: mclust 基于密度的方法: dbscan 基于画图的方法: plotcluster, plot.hclust 基于验证的方法: cluster.stats 2、分类 常用的包: rpart,party,randomForest,rpartOrdinal,tree,marginTree, maptree,survival 决策树: rpart, ctree 随机森林: cforest, randomForest 回归, Logistic回归, Poisson回归: glm, predict, residuals 生存分析: survfit, survdiff, coxph 3、关联规则与频繁项集 常用的包: arules:支持挖掘频繁项集,最大频繁项集,频繁闭项目集和关联规则 DRM:回归和分类数据的重复关联模型 APRIORI算法,广度RST算法:apriori, drm ECLAT算法:采用等价类,RST深度搜索和集合的交集:eclat 4、序列模式 常用的包:arulesSequences SPADE算法:cSPADE 5、时间序列 常用的包:timsac 时间序列构建函数:ts 成分分解: decomp, decompose, stl, tsr 6、统计 常用的包:Base R, nlme 方差分析: aov, anova 假设检验: t.test, prop.test, anova, aov

BCB编程过程中的各种问题集锦

C++需要掌握:类、构造函数、析构函数、函数重载、运算法重载;私有成员、公有成员、保护成员的作用域。 一:安装 1、找到INSTALL文件夹里,双击Setup,注册码可从注册机中获得。安装时选择custome 方式,最好装在c盘(即使装在D盘,重做系统后也必须重装)。 2、注意一些选项勾选去掉就可以,不装VisiBroker和interbase,可以不备份uninstall信息。 3、安装完成后,重新启动计算机,打开BCB,会提示注册,再打开注册机,将所给的三个 代码全部输入到注册机中,注册机会自动给出第四个代码,将其粘贴到空白选项内,即可完成注册。 4、Win7系统注意:帮助文档安装不上的需要另外安装一个更新包,将帮助文档连接上即 可,此更新包叶连杰有。此外还会出现管理权限问题,可通过各盘右键单击,属性->安全->编辑中将所有用户的完全控制打钩即可。 二:开始运行 1、创建工程File->New->Application 2、修改Tabsize,菜单tools->Editor Option->Tab Stops=4 3、保存:创建一个工程目录,下建sourse子目录,用于存放工程源文件。会先提示保存 窗体和类的名字,一般名字前加U表示Unit,窗体文件前面加UForm,再保存工程名一般名字前面加个Pro。 4、文件存放位置:通过Project->Options->Directories/Conditionals来设置,将运行程序产生 的可执行文件、OBJ文件分别放在相应文件件内。通常Debug source path内输入$(BCB)\source\ ;Intermediate output 内输入debug(相应文件存入debug内),Final output 内输入exe。若要在上层文件夹内创建以上两个文件可在相应的输入前加..\ 。为了产生的文件可以在没有C++Builder的计算机上运行还要通过Project->Options->Linker内取消Use dynamicRTL选项的勾选、Project->Options->Packages内取消Build with runtime packages选项的勾选最后单击Complier->单击Release。 三:常用组件 1.Standard选项卡中 PopupMenu, Label, Edit, Memo, Button, CheckBox, RadioButton, ListBox, ComboBox, GroupBox,(RadioGroup, Panel) 2.Aditional选项卡中 StringGrid, LabelEdit, Chart(MaskEdit, Image, CheckListBox, ColorBox) 3.Win32选项卡中 PageControl, (DateTimePicker, StatusBar) 4.System选项卡中 Timer, MediaPlayer 5.Win31选项卡中

(完整版)excel基本常用函数公式大全

1、查找重复内容公式:=IF(COUNTIF(A:A,A2)>1,"重复","")。 2、用出生年月来计算年龄公式: =TRUNC((DAYS360(H6,"2009/8/30",FALSE))/360,0)。 3、从输入的18位身份证号的出生年月计算公式: =CONCATENATE(MID(E2,7,4),"/",MID(E2,11,2),"/",MID(E2,13,2))。 4、从输入的身份证号码内让系统自动提取性别,可以输入以下公式: =IF(LEN(C2)=15,IF(MOD(MID(C2,15,1),2)=1,"男","女"),IF(MOD(MID(C2,17,1),2)=1,"男","女"))公式内的“C2”代表的是输入身份证号码的单元格。 1、求和:=SUM(K2:K56) ——对K2到K56这一区域进行求和; 2、平均数:=AVERAGE(K2:K56) ——对K2 K56这一区域求平均数; 3、排名:=RANK(K2,K$2:K$56) ——对55名学生的成绩进行排名; 4、等级:=IF(K2>=85,"优",IF(K2>=74,"良",IF(K2>=60,"及格","不及格"))) 5、学期总评:=K2*0.3+M2*0.3+N2*0.4 ——假设K列、M列和N列分别存放着学生的“平时总评”、“期中”、“期末”三项成绩; 6、最高分:=MAX(K2:K56) ——求K2到K56区域(55名学生)的最高分;

7、最低分:=MIN(K2:K56) ——求K2到K56区域(55名学生)的最低分; 8、分数段人数统计: (1)=COUNTIF(K2:K56,"100") ——求K2到K56区域100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57单元格; (2)=COUNTIF(K2:K56,">=95")-K57 ——求K2到K56区域95~99.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58单元格; (3)=COUNTIF(K2:K56,">=90")-SUM(K57:K58) ——求K2到K56区域90~94.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59单元格; (4)=COUNTIF(K2:K56,">=85")-SUM(K57:K59) ——求K2到K56区域85~89.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60单元格; (5)=COUNTIF(K2:K56,">=70")-SUM(K57:K60) ——求K2到K56区域70~84.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61单元格; (6)=COUNTIF(K2:K56,">=60")-SUM(K57:K61) ——求K2到K56区域60~69.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62单元格; (7)=COUNTIF(K2:K56,"<60") ——求K2到K56区域60分以下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63单元格;

C++Builder (BCB)编程规范

C++Builder (BCB)编程规范 之 鲨鱼美美版 本鲨于2002年出道,直今的2004年,快有两年啦! 时间流逝可真快! 毕业后共打了四份工,全部是做软件书写师。都涉及到数据库的领域!.不过薪金也逐步提高了 从50,130,150,到250英镑。每次进一家公司,不是去做开发而是做维护。所以修改代码,调试程序,找出BUG。简直是莫大的痛苦,尤其是修改那些用管C语言人开发的程序,乃是今生莫大的痛苦呀!就逐步总结了一些可行的经验。 1 单元 每个单元只包含一个类的声明。类中不永许写类的实现,类成员函数不超过20个,需要被外界调用的成员函数放在Public外,其余的全部放在Proteced,明确的不想让继承者修改的话放在Private中。 包含的头文件 也就是#include 在头文件应该包含该类所需要的类型的。如果cpp也包含了,那么头文件就不要在包含,使用Class vcl; 告诉头文件有些需要的已经在CPP文件中包含啦!另外对不再使用的包含文件要及时的清除出去,否则可能碰到连接出错的问题,bcb的连接提示少的可怜啊!就有苦头吃拉!还有要记得给自己加进的包含写注解啊!! 2 实现文件中 千万不要定义全局变量和全局函数,至于会发什么问题啦,只有碰到了几十万的代码,五六个项目集合,一两百个单元所可能发生的问题。那该怎么办了? 简单把它归到所在单元的类声明中去。函数的实现代码行不要超过200行 包括之间的空格.因为人的暂时记忆能力不强啊! 为什么文章要分段落啊! 就是人暂存上下文的关联的内存是有限的呀 3 组件的属性设置和数据库的字段表名: 一般下都会在对象检查器中的设置。当调试过不去而你又忘记了设置

常用函数公式及用法

电子表格常用函数公式及用法 1、求和公式: =SUM(A2:A50) ——对A2到A50这一区域进行求和; 2、平均数公式: =AVERAGE(A2:A56) ——对A2到A56这一区域求平均数; 3、最高分: =MAX(A2:A56) ——求A2到A56区域(55名学生)的最高分;4、最低分: =MIN(A2:A56) ——求A2到A56区域(55名学生)的最低分; 5、等级: =IF(A2>=90,"优",IF(A2>=80,"良",IF(A2>=60,"及格","不及格"))) 6、男女人数统计: =COUNTIF(D1:D15,"男") ——统计男生人数 =COUNTIF(D1:D15,"女") ——统计女生人数 7、分数段人数统计: 方法一: 求A2到A56区域100分人数:=COUNTIF(A2:A56,"100") 求A2到A56区域60分以下的人数;=COUNTIF(A2:A56,"<60") 求A2到A56区域大于等于90分的人数;=COUNTIF(A2:A56,">=90") 求A2到A56区域大于等于80分而小于90分的人数; =COUNTIF(A1:A29,">=80")-COUNTIF(A1:A29," =90")

求A2到A56区域大于等于60分而小于80分的人数; =COUNTIF(A1:A29,">=80")-COUNTIF(A1:A29," =90") 方法二: (1)=COUNTIF(A2:A56,"100") ——求A2到A56区域100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A57单元格; (2)=COUNTIF(A2:A56,">=95")-A57 ——求A2到A56区域大于等于95而小于100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A58单元格;(3)=COUNTIF(A2:A56,">=90")-SUM(A57:A58) ——求A2到A56区域大于等于90而小于9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A59单元格; (4)=COUNTIF(A2:A56,">=85")-SUM(A57:A59) ——求A2到A56区域大于等于85而小于90分的人数; …… 8、求A2到A56区域优秀率:=(COUNTIF(A2:A56,">=90"))/55*100 9、求A2到A56区域及格率:=(COUNTIF(A2:A56,">=60"))/55*100 10、排名公式: =RANK(A2,A$2:A$56) ——对55名学生的成绩进行排名; 11、标准差:=STDEV(A2:A56) ——求A2到A56区域(55人)的成绩波动情况(数值越小,说明该班学生间的成绩差异较小,反之,说明该班存在两极分化); 12、条件求和:=SUMIF(B2:B56,"男",K2:K56) ——假设B列存放学生的性别,K列存放学生的分数,则此函数返回的结果表示求该班

C Builder_6图形、图像及实例

ok . et 内容提要:本文介绍了图形的绘制和图像处理,其中详细介绍了画布(Canvas)的属性与使用 方法,利用它们,可以非常直观方便地绘制直线、曲线、矩形、椭圆等各种图形。本文还介绍了图 像处理的方法,其中包括 Image 组件、TBitmap 类和 TJPEGImage 类的使用,而要进行快速的图像 处理,几乎都离不开 ScanLine 技术。使用 ScanLine 技术,能够快速取得bitmap 的每行的颜色值, 而无需使用 Canvas 的 Pixels 属性逐点获取像素点的颜色值。 关键字:C++Builder、图形、图像、画布 引言:自 Windows 诞生以来,可以通过 GDI(Graphics Device Interface)来实现图形的绘制。 然而对于初学者来说,庞大复杂的 GDI 绘图系统是一个难以跨越的学习障碍。所幸的是,在 C++Builder 绘图系统中,提供了一个简易可行的画布( Canvas),可以用非常直观的方式来实现

Windows 下的绘图功能。C++Builder 提供了 Image 组件,可以很方便地装载图像,以及进行图像处 理。 正文: 1 在窗体上作图 1.1 知识要点 1. 画布( Canvas) 在 C++Builder 中,几乎所有的可视化组件(包括:Form、Image、Bitmap、PaintBox)都包含 Canvas 属性。Canvas 包含了许多和绘图有关的性质,如 Pen、Brush、Pixels、Font 等,另外它还包 含了各种绘图的函数,如 LineTo、Rectangle、MoveTo、Polygon 等。 (1)Canvas 类主要属性有: Font:画布绘制文本所用的字体。 Brush:用于填充背景的画笔刷。 Pen:用来画线和描述图形轮廓的画笔。 PenPos:当前绘图位置的坐标。 Pixels:画布像素数组。

Excel常用函数公式大全(实用)

Excel常用函数公式大全 1、查找重复内容公式:=IF(COUNTIF(A:A,A2)>1,"重复","")。 2、用出生年月来计算年龄公式:=TRUNC((DAYS360(H6,"2009/8/30",FALSE))/360,0)。 3、从输入的18位身份证号的出生年月计算公式: =CONCATENATE(MID(E2,7,4),"/",MID(E2,11,2),"/",MID(E2,13,2))。 4、从输入的身份证号码内让系统自动提取性别,可以输入以下公式: =IF(LEN(C2)=15,IF(MOD(MID(C2,15,1),2)=1,"男","女"),IF(MOD(MID(C2,17,1),2)=1,"男","女"))公式内的“C2”代表的是输入身份证号码的单元格。 1、求和:=SUM(K2:K56) ——对K2到K56这一区域进行求和; 2、平均数:=AVERAGE(K2:K56) ——对K2 K56这一区域求平均数; 3、排名:=RANK(K2,K$2:K$56) ——对55名学生的成绩进行排名; 4、等级:=IF(K2>=85,"优",IF(K2>=74,"良",IF(K2>=60,"及格","不及格"))) 5、学期总评:=K2*0.3+M2*0.3+N2*0.4 ——假设K列、M列和N列分别存放着学生的“平时总评”、“期中”、“期末”三项成绩; 6、最高分:=MAX(K2:K56) ——求K2到K56区域(55名学生)的最高分; 7、最低分:=MIN(K2:K56) ——求K2到K56区域(55名学生)的最低分; 8、分数段人数统计: (1)=COUNTIF(K2:K56,"100") ——求K2到K56区域100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57单元格; (2)=COUNTIF(K2:K56,">=95")-K57 ——求K2到K56区域95~99.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58单元格; (3)=COUNTIF(K2:K56,">=90")-SUM(K57:K58) ——求K2到K56区域90~94.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59单元格; (4)=COUNTIF(K2:K56,">=85")-SUM(K57:K59) ——求K2到K56区域85~89.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60单元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