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排列组合说课稿_百度文库.

排列组合说课稿_百度文库.

排列组合说课稿_百度文库.
排列组合说课稿_百度文库.

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第一课时《排列组合》,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学习目标及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这些方面来谈一下自己的设想。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数学广角”是人教版从二年级上册开始新增设的一个单元,是新教材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出的新尝试。本课内容重在向学生渗透简单的排列组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排列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高年级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本课内容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初次接触有关排列组合的知识,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用排列组合来解决的,例如:衣服的搭配。作为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在本节课的设计中,首先我活用教材创设情境 , 对教材进行了灵活的处理,创设了参观数学广角的情境,在一个又一个的活动情境中渗透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 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和组合规律的过程,在活动中主动参与,在活动中发现规律。其次 , 我关注师生合作 , 促进交流 .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贯穿全课,充分应用分组合作、共同探究的学习模式,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与同伴交流,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了知识,体验了学习的乐趣,思维活动也更加活跃。

二、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教材的深入研究,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教学重、难点 :

重点 :掌握求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的方法。

难点 :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和组合的不同 .

三、教法、学法设计:

根据本课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采用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操作发现法。为使学生能够有效地学习、主动建构知识。我采用合作交流、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一系列活动中感知排列组合。

四、教学过程 :

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规律,我设计了如下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到数学广角参观,你们高兴吗?(揭示课题:数学广角唉,

才行。这时学生可能会想密码是多少呢?接着我会告诉大家密码是数字卡片 1和 2组成的两位数,学生很快就找到了答案是 12和 21。我演示用数字卡片摆出 12和 21,并问学生最先想到哪个数,学生答 12,再追问怎样想到 21的,生说交换两个数的位置。但不能确定哪个是密码,我会提醒他们,密码是 10— 20之间,学生很快判断出是 12,我提出表扬,让他们一开始上课就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成功破译了密码后,我们就可以进入数学广角去参观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到数学广角中探索有趣的数学知识。同时板书课题:“数学广角” 。我设计本环节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同时渗透简单的排列知识,并演示摆数字卡片,为新课的学习做了铺垫。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这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我设计了两个环节:

1、摆数字卡片组数 ,感知排列知识。

师 :你们瞧,数字 3 也来了,它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个问题。 (课件出示例 1:用数字卡片 1、 2、 3, 每次拿出其中的两个数, 能摆出几个不同的两位数呢? 这时我请学生先说说你有什么想要提醒大家的, 然后我再补充 :在摆数的时候要按照顺序,使它既不重复,也不遗漏。要求:同桌合作,一人负责在数位顺序表上摆,一人做好记录。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了简单的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由 2个数过渡到 3个数的排列,给学生留有较大的探索交流空间,这样做,既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又培养了学生乐于合作的习惯而我重点指导学生边摆边说,培养学生操作、口述、记录,思考的有机结合。接着鼓励学生汇报记录的结果,并说出自己的好办法。根据学生的交流汇报我来板书三种情况:(1固定十位的方法(2固定个位的方法(3个位十位交换位置的方法。我对学生的方法加以肯定并表扬:你们的方法真好,我们只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去写,就不会重复和遗漏了,并板书:有序,这是一次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为了突破这个教学重点并让学生感受有序的好处,我接着让学生观察这三种方法,说一说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通过学生的叙述加深学生对有序的感受。最后再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有顺序的摆一摆、说一说,让学生在操作中再次体会有序的好处和优势。

2、握手交友,感知组合知识。

我向表现好的同学握手表示祝贺,师:老师发现这位聪明的同学上课坐的很端正,学习也很认真, 老师向他握手表示祝贺。 (师生演示师问:我们把 1和 2交换位置变成了两个不同的两位数,那么两个人交换位置会变成不同的两个人吗?从而引出:两个人握手只需要一次,不用交换位置。如果三个人握手,每两个人握一次,三人一共要握多少次呢?先让学生猜猜看?经过上面的学习,学生可能会猜是 6次,也有的可能是3次,到底是几次呢?学生亲自握手试一试!此时我也走下讲台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 并重点指导有顺序的握手。这样的设计,既能使学生在握手的活动中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又可以作为课中活动,使学生在次放松,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活动结束后,师课件展示握手的情况,在巩固了有我序思考问题的同时,引导学生用图示来表示握手的方法,这又是一次数学方法的渗透。

、对比发现,区分排列组合。

在上一个环节中,学生通过刚才猜一猜,演一演等形式,对组合的规律进行了本质的探究,在活动中已经感受到排列与组合的不同。我以一个问题:同样是 3,为什么用数字卡片 1、 2、 3可以组成 6个不同的两位数,而每两个人握一次手,三个人一共握三次手呢?这个问题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我采取集中交流的形式突破难点。在同伴的交流和启发中发现,两个数字交换位置变成了两个数,而握手时即使交换了位置还是这两个人,所以就是一次。那么我也及时做出小结:摆数与顺序有关,握手与顺序无关, 摆数字的时候,数字可以交换位置,而人握手是不用交换位置的。从而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三、应用拓展、深化探究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因此练习设计要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形式多样, 充满趣味性, 同时与生活相联系。在练习时,贯穿本课主线参观数学广角去闯关,设计了 3个练习题。

1、数字游戏,教师顺势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同样是三个数,刚才能组成 6个,而现在只能组成 4个?那这三个数能组成几种不同的密码吗?那又为什么?

小结:摆数字时,要根据情况正确选择位置,注意合理性。

(学生说出三个数中有零和没零的排列区别,同时懂得密码与数的区别。

2、搭配衣服,启发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组合,并鼓励学生有顺序地说一说,利用课件直观演示。

3、付钱问题,让学生利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让学生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通过学生的回答是进行总结:今天我们学了有顺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方法,这样做起事来,就能有条不紊地进行了。

(五、布置作业

练习二十三第 1-2题

(六、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力求体现知识性和简洁性,使学生一幕了然。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以上就是我关于“排列组合”一课的设计说明,本节课肯定有许多不足之处,能够向在坐这么多的老师学习,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希望在座的老师能给我提一些宝贵的意见,帮我成长。谢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