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才是硬道理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手才是硬道理

摘要: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传统的教师讲述式课堂枯燥,教学效果差。本文通过案例阐述了高中文言文的教学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教师课前设计好导学案并让学生先自学,使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而课堂上教师则可以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文言文教学学案导学先学后教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0(c)-0152-01

当代著名教育家李炳亭先生说,课堂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

可是看看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充斥在文言文教学的课堂中,教师成为讲台的“霸主”,一讲到底,滔滔不绝,学生就是“书记员”。在这种僵硬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何来快乐?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名篇沦为学生难以接受、甚至拒绝接受的“残羹冷炙”。也许有人会说,文言文教学重字词解释,唯有自己讲,才能做到“字字落实,句句清楚”,才能完成教学任务。表面上,这“任务”是完成了,可学生真正“听会”了吗?客观现实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知识掌握也就难以牢固。我们是时候反思了。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关键在一个“活”字。”文言文教学

的思想和观念决不能一成不变,“不变”思想就会停止、僵化,“变”才能顺应时代发展对人才要求。唯有变,教学思想和观念才能得到完善和发展,才能合理化和科学化。现代教育大力倡导创新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因此,我以为文言文教学,“放手才是硬道理”。“放手”的方法和策略。

1 学案导学,先学后教

文言文的学习也是一个“自读——质疑——讨论——生成”的过程。第一步自读,可以在导学案的指导下进行。下面以《兰亭集序》第一课时的导学案为例:

学习目标:(1)能脱稿说出重点文学常识;(2)扎实掌握第一段中的重点文言基础知识,并懂得大意;(3)理解作者的写作缘由和第一段中流露出来的情感。

课前自学:预习指要:(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2)再读课文,借助注解和工具书解决第一段中的疑难字词,并懂得大意;(3)反复朗读课文,力争流畅;(4)阅读下面的文学常识和背景介绍,并记住重点;(5)完成下面的预习检测题,有余力的同学可思考探究题。

知识链接:

(1)作家作品。王羲之(303-361),字逸少,号澹斋。东晋书法家、文学家。为官至右军参军,世称王右军。因与扬州刺史不和

称病离郡,迁会稽,晚年隐居剡县金庭,放情山水,弋钓自娱,以寿终,后人辑有《王右军集》2卷。他的行草书最能体现雄逸流动的艺术美。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后世誉之为“书圣”。

(2)解题。兰亭位于现绍兴城西南13公里的兰渚山麓。据传,春秋时越王勾践种兰于此,东汉时建有驿亭,因而得名。永和九年三月三日,四十二人参加了修禊活动,众人临河踏青,饮酒赋诗。最终二十六人传下《兰亭》诗。王羲之作四言与五言诗各一首,并为二十六人的诗作写序。

序是一种文体,有两种:一是赠序,大多用以题赠;一是书序,作为著述的前言,内容多是介绍书的内容、特色,成书经过,写作目的等。《兰亭集序》选自《晋书·王羲之传》,是一篇书序。

预习检测:

给加点字注音:癸丑()会稽()修禊()激湍()流觞()游目骋怀()放浪形骸()趣舍万殊()临文嗟悼()虚诞()

课堂探究:(1)解释第一段中的加点字词,找出特殊句式并懂得全段大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

之娱,信可乐也。(2)第一段交代了什么?作者为何说“信可乐也”?在这份导学案里,教师设计了符合学情的教学目标,指导自读的步骤和方法,设计一些预习题,并让学生提前思考课堂上探究的重点内容。这也正体现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而学生通过课前独立自主的做好这份导学案,就能在课前完成或部分完成学习目标,并带着问题进入课堂,积极主动去掌握知识,而且会发现教师发现不了的问题,将课堂教学引向深入,课堂也会变得高效和有吸引力。

2 让死知识变成活能力

文言文教学中举一反三的能力至关重要。例如,实词和虚词的解释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实词解释时要兼顾到通假现象、词类活用现象,虚词理解不仅要知道它的意义,还要弄清它的用法(词性)。如果不讲究方法,让学生机械地去死记硬背,文言文教学就被动得很,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肯定不浓,知识掌握也肯定不牢。字词句的翻译上,不能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教师讲清知识要领后,剩下的事情就要让学生去完成,从中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增强文言课堂的思维力度,文言课堂才能活起来。如名词作动词和名词作状语这个知识点,教师首先必须充分发挥主观“导”的作用,从古今语言运用规律上讲清楚什么是词类活用现象,从典型例句的分析解剖中明确名词作动词和名词作状语的区别。如让学生比较“蹄之”(《黔之驴》课文原句)、“蹄踢之”(改动后的句子)中两个“蹄”的解释,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确名词作动词,它后面势必不可能带动词,名词作状语,它后面肯定是动词。然后放手,

让学生自己搜集例句,在实践中探索,乏味的字句理解就能变得富有生气,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就在充满思考的学习氛围中不断得到提高。

3 让人文情感走进文言课堂

高中教材选用的文言文都是名篇佳作,这些名篇佳作千百年来滋养着一代又一代读书人的精神乐园。文言文教学不能仅停留在字词句的解释上,文言文也要上出人文情感,让学生浸润在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滋养中,情感上产生共鸣。

著名特级教师陈钟梁说:“创新的土壤是个性,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文言文课堂教学应尊重并发展学生的个性,而发展个性的重要一环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就意味着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运用自己的理解去研读课文,用自身的体验和感情去解读作品,对作品的不确定的“空白”处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探索,多角度的观察,更新途径重新审视,注重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去发现,发现知识,发现感受,乃至发现自己。作为教师,不放手就是剥夺学生学习的权力,阻碍学生的创新之路,更抑制学生个性发展。因此,要迎来文言文教学的春天,放手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