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创伤心理学

创伤心理学

创伤心理学
创伤心理学

创伤心理学

对心理创伤的心理学的研究方向是针对在受到严重创伤后的人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以及他们的心理反应,同时积极寻找恢复的方法,由此形成了心理学上的一种分支学科,也就是创伤心理学。该学科的起源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它的发展和崛起大概在越

南战争之后等一段时间。战后的老兵在战争结束之后,还是没有办法从战争中脱离出来,不能恢复到战争前的生活,心理上长期处于压抑的状态,同时还有严重的社交障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美国政府将大量的经费用于研究,寻找解决途径。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创伤心理学这一门学科针对的研究对象,已经从由战争受到

的创伤,转变为在社会中一个人遭遇到的创伤。人的生命是脆弱的,很可能会因为事

故自然灾害以及犯罪行为而受到伤害,同时,疾病、家庭破碎、亲友离去等事件也会

给人的心灵带来创伤。

创伤心理学研究的领域一般集中在:1.受到创伤之后表现出来的负性心理状态,比

如出现的某些负面的情绪、行为、以及认知等[8]。2.受到创伤后形成的病理性心理问题,比如创后应激障碍,重度抑郁,以及急性应激障碍等。创伤心理学经过最近十几年的

发展,受到重新看待心理问题,研究心理力量以推动成长和铸造幸福等宣传的影响等[9],该学科的研究方向在不断的变化。虽然对于创伤后造成的病理性心理研究有助于

解决病人的心理问题,具有较大的价值,可是窄化了人们对于创伤心理学的理解范围。创伤后的身心障碍并非是经历创伤事件后的唯一结果。研究者开始关注在创伤后个体

身心功能的正向变化的方面,如Compas 等[10]在其纵向研究中发现,经历创伤事件后

的个体一般会表现出七种不同的结局,他们在受到创伤后的心理变化随时间推移会发

生如下的轨迹(见图 1-1)。)

图1-1 个体创伤后心理反应随时间变化的假定轨迹上述的路径1就是应力抵抗,指的是一种稳定的适应状态;路径二指的是韧性,只的是在经过轻微的创伤之后就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路径3是延迟恢复状态,指的是在经过创伤之后,必须经过一段时间才会慢慢适应;路径4就是创伤之后的发展成长,在经历这个状态之后有可能会超过原来的状态;路径5就是持续性痛苦的状态,他指的是受到创伤后的个体一直处于功能下降的状态;路径6就是创伤后抵抗失败的状态,指的是经过抵抗失败后的功能持续下降状态;路径7是普遍不适应的状态,指的是创伤前以及创伤后个体的功能适应性都不强。从这些路径的分析可以得出,只有一部分人会出现病理性心理反应,剩下的人受到创伤之后有可能会发生积极的应对,他的适应功能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在持续上升,就像上图中的路径4,这种现象的出现,逐渐引起了学者的关注,从而使得创伤心理学的研究方向也在发生变化。从最初的只是考虑创伤给人们带来的负性影响及治疗,到开始关注在创伤经历中具有增强、成长现象的探究。创伤后成长的研究对遭受创伤的个体表现出来的情绪变化给出了不同于传统研究方式的解释,比如说个体在受到创伤之后往往会作出应激的反应,某种意义上是个体在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排解痛苦,把这种应激反应看成是个体在受到创伤之后的康复性和适应性行为,而不是病理性行为[8]。Tedeschi等[11]曾经说过,之前的研究一般都

站在实用性的角度:试图把那些提高心理水平以及降低困扰当做是高应激反应个体所期望的结果;可是当个体能够清楚的知道自身所经历的创伤具有怎样的价值和意义的时候,就会更加容易去忍受痛苦。相反,如果发现不了创伤的价值,那么这个个体就会,将

创伤带来的影响进一步扩大。所以,从创伤后成长理论来看,个体在创伤后出现的的

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等病症,就像入侵性想法,逃避等,实质上都在表明个体正在学着应该受到的创伤,是将创伤信息进行再次加工,这也是

在受到创伤后要发展成长的关键。所以,有学者提出这种成长型创伤应对在某种角度

上可以拓宽研究的视角,他提出创伤带来的积极,以及消极这两种后果不是互不相容的,受到创伤的个体,都可能会同时体验到积极,以及消极两种后果,将创伤带来的

结果进行了更加全面的解释[12]。

上述的创伤后成长理论进一步拓宽了临床心理工作者的思路以及视野,同时在很

大程度上转变了临床干预范式。比如从最开始的以降低痛苦为中心,或者从问题中心

出发进行探究,发展为将培养力量,促进成长作为研究的方向[13]。就像Ickovicst之前强调的,我们所做出的应对措施要基于安适和健康的状态,而不只是追求恢复到原来

的状态[14]。同时,这种研究方向的变化也让许多的人,比如咨询者,医生,治疗师,

护士,人生规划师等等,甚至是受过创伤的个体都可以将自己与创伤抗争时收获的积

极变化运用到对于正在受创伤的个体的拯救中,以及面对接下来的挑战[15]。

三、创伤后成长的具体内涵

实际上,从苦难与创伤中可以衍生出个体积极的改变,展现出人性的光明、积极

向上以及正向力量之美,这一思想并非新见。在世界各国的文化史中,在世界主要的

宗教如基督教、佛教、印度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的教义中,都闪现出这一思想之光。我国古代战国时期的伟大思想家孟子在其著作中也写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

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

其所不能”。其中蕴含着一个朴素的道理:苦难和挫折中孕育着希望和成长。而在20

世纪,包括弗兰克、马斯洛在内的一些心理学家也提出关键的生活危机为积极的个人

改变提供了可能性的这一思想。但系统地对创伤后成长(posttraumatic growth,PTG)现象进行科学研究则始于20世纪末期。随着当

时在西方的积极心理学运动的兴起,研究人员开始系统研究创伤后成长的现象。“创

伤后成长”这一概念的首次明确提出是由Tedeschi和Calhoun于1995年完成[16]。Tedeschi与 Calhoun [16]把创伤之后的成长划分为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创伤必须具有震撼性;第二是必须存在和创伤进行一定的抗争之后,出现的向积极方向发展的心理状态;第三是在一部分范围之内,个体的功能可以超越创伤之前的状态,第四是成长往往伴随着痛苦。他们把它的概念定为经过和遭受的创伤进行对抗之后获得的积极心理状

态演变[17]。这个概念显示出对于创伤的新型理解,它和原来概念的主要区别就是看待

创伤心理学的角度,不仅仅从病理学入手,还要将其当成是一种成长的契机,个体在

创伤中学习面对和克服,让自己变大更加强大,实现自我价值的突破。文献中用于描

述此现象的词语还包括益处寻求(benefits finding)、压力相关成长(stress-related growth)、心理活力(psychological thriving)或逆境中成长(growth following adversity)[18-21]。不过Calhoun以及Tedeschi在选择支持创伤后成长这一概念时作出了充分的考量,他们觉得这一概念反应的是成长这个词的本质,同时和在压力中成长

又有不同,创伤后成长强调成长背后的威胁性、挑战性以及危机性;在和心里活力以及积极幻想的对比下,它突出了个体在受到创伤后的成长往往伴随着痛苦;有些观点将成长视为应对策略,创伤后成长强调了适应的过程以及最后的结果[22]。

创伤后成长已被报道是广泛的生活经历的结果,很多创伤事件都可以引发创伤后

成长。从极具创伤性质的武装袭击[23]或战争[24]事件,到严重的创伤事件,如各种疾病(如癌症、心脏病、骨髓移植、HIV/AIDS、慢性肾衰竭以及类风湿、糖尿病等等)环境

和自然灾害及人际间的丧失、虐待[18,25-27],再到压力性的生活事件,比如离异[28],都

有创伤后成长现象存在的报告。

Tedeschi和Calhoun[29]在其早期的临床观察和质性研究中,将创伤后成长所体现

的领域归纳为三个方面:自我认知的变化(perceived changes in self)、与他人关系

的变化(a changed sense of relationships with others)和人生哲学的变化(a changed philosophy of life)。第一,自我认知的变化:通过对创伤事件的承受、经历,在此过程中加深了对自己的认识,或者发现了自己以前尚未认识到的自己的一面。在

创伤中度过的经历给人们提供了有关自我依靠的大量的信息,这会影响对自己在

困境中自身能力的自我评价,如认为自己更强大、更自信、情绪更加成熟等。而有些

人则发现生命中存在新的可能性,会发展新兴趣,拓宽生活道路或走上新的人生道路。第二,与他人关系的变化:当人们在遭受创伤事件后,与他人诉说、讨论这些事件以

寻求支持和安慰的需求,会使得人们变得比之前任何时候都更愿意自我表露。借由自

我表露,个体社会支持网络中的某些人可能会提供新的思想、新的行为方式以应对这

一事件。而对人脆弱性的认识也可能会引发个体更多的情绪表达,并且愿意接受帮助,也开始重视以前忽略的社会支持网络。此经历的结果可能就会表现在产生与家庭成员

及他人更亲近的感觉,对他人的需求更敏感,对其他的不幸的人更富于同情心,也更

愿意在提高人际关系上努力。第三,人生哲学的变化:在经历创伤事件之后,人们通

常会对以前认为是平淡、普通的生活珍视起来,会变得欣赏、享受每日的生活,充分

地过好每一天。另外,对生活中所重视的事物也会重新排序,改变其人生中优先考虑

的事情(如更加重视家人、珍惜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而不是拼命赚取名利);还有

的人会体验与存在、灵性相关的事物,发展出宗教信念或令原有的宗教信念加强。在

此研究的基础上,Tedeschi 与 Calhoun[29]通过实证研究进一步提出了5维度的创伤后成长量表(posttraumatic growth inventory,PTGI),这5个维度分别是:与他人的

关系(relationship with others)、新的可能性(new possibility)、个人力量(personal strength)、生命的欣赏(life appreciation)和灵性变化(spiritual changes)。

Tedeschi和Calhoun对创伤后成长的过程构建了模型,模型如图1-2[30]所示。依

据此模型,他们对成长过程进行了解释[31]:创伤性事件撼动或毁坏了个体原有的世界

观和人生基本信念(如公平、好人有好报等),个体面临着发展出新的世界观、人生

理念、生活叙事、人生目标、舒解痛苦等内外的挑战。创伤后引发的由于痛苦情绪导

致的尝试性解脱以及反复思索的行为(比如写作、诉说、祈祷等自我暴露行为)。创伤后初期,一般都会不自觉引发沉思,往往会想到与创伤相关的事件。在恰当的解决方

式以及成长榜样的影响帮助下,就会度过初期的痛苦,获得阶段性成功。之后,这种

有关创伤的思考就会向人生本质的沉思转变。从这一转变中,受创个体就会获得感悟,最后表现为成长。在这一转变中,社会文化因素起到了

重要影响,通过作用于沉思过程而使成长得以发生。Tedeschi等[31]把社会文化划分为近端以及远端两种,这两种都是促使个体创伤后成长的主因。近端当的社会文化主要

有朋友、家庭、邻里等接触较多的人群。个体在受到创伤后能否成长和他所处的群体

以及他本身的信念密不可分,就像家庭成员以及亲朋好友在创伤后的体验就可以成为

个体的借鉴对象。远端的社会文化主要是个体所处的社会背景对成长的影响。就像社

会公认在创伤之后成长,那么个体就会倾向于这一观念的引导。

图1-2 Tedeschii和Calhoun提出的PTG模型

四、创伤后成长的促进因素

迄今为止,已有研究发现个体自身一定的人格特点、社会支持、从创伤事件中找到益处与意义,以及积极的应对可以促进创伤后成长的显现。

(一)人格特质

许多研究发现某些人格特质可以促进创伤后成长。大五人格理论中的外倾性、宜人性、开放性和尽责性以及乐观的特质都与PTG显著正相关[20,32]。Affleck等人[33]的经过

研究表明,对心脏病人首次发病的因素进行研究就可以准确预测病人在未来八年的死亡率。Samuel等人[34]的研究结果也显示,对正性事件做稳定、广泛和内在归因的被试比那些做外在、特定和不稳定归因的被试报告了更多的成长。另外,自尊、希望以及自我价值等也可以有效影响成长。研究表明,对于缺陷生活的接纳程度会直接影响到成长,自尊心会促使成长,高乐观、高自尊的人会成长更快。希望也可以促进创伤后成长的发生[35-38]。而Hooper等人[39]的研究则发现,韧性与创伤后成长显著正相关,并且是创伤后成长唯一的预测变量。

(二)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这一因素对创伤后成长的积极作用得到了众多研究者的公认[40,41]。在进行青少年的创伤心理研究过程中发现,社会的支持度越高,创伤后成长的概率以及程度就大的多[42]。Kimhi等人[43]的研究也发现家庭支持与青少年的成长呈正相关。而Yu等[44]的研究结果也显示由老师给予的安全感以及由同龄人给予的都会从正向影响青少年的创伤后成长,而仅有来自朋友的支持也对儿童的创伤后成长有益[45]。在癌症的研究中也发现了类似的结果[46]。来自亲人和配偶的支持对受创者的影响表明这些方面对于成长有促进作用[47],幸福的婚姻、良好的交际圈会引导受创者正面应对创伤,同时获得益处[48]。Weiss[49]研究得出,患有癌症的妻子感受到丈夫对她的支持时,就会表现出成长的迹象,同时和某些癌症康复者的交流也会进一步促使其成长。Lechner 和Antoni[50]认为,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的存在使得创伤经历者可以在其中交流观点、共享创伤体验、接触新的思想和信念,从而引发其认知图式的重建以适应创伤事件带来的人生变化,所以社会支持环境的是创伤后成长得以发生、

发展的土壤。

(三)益处寻求和意义建构

益处寻求(benefit finding)和意义建构(meaning making)发生在创伤发生之后

的认知加工过程中,有研究者[51,52]认为这两个因素有利于受创者运用积极的措施应对,同时形成像有意沉思之类的积极思维模式。研究[53]发现,益处寻求和意义建构能增加

个体的希望和乐观,这使得个体倾向于积极地应对面临的创伤事件,也强化了他们的

积极应对。无论益处寻求,还是意义建构都能促进个体使用积极应对策略[51]。在创伤

经历中寻找到益处,这可以促使个体可以转换角度思考创伤,把创伤当做是自我成长

的契机,然后积极面对。这样就会引发创伤后的成长,修复受损自尊[52,54]。在受创后

可以感悟出创伤益处的人,就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进行创伤后的自我成长和突破[55,56]。某个总想研究[57]表明,成长和生活意义这两个概念在不同的研究时段呈现明显的相关。针对矿难者伴侣的调查研究[58]显示,在创伤中成长的个体,一般都是具有观察和寻找

意义的能力,没有获得成长的个体,就很难找到创伤正向意义。

(四)积极应对策略

应对是控制、减弱和耐受内部需求的认知方面或行为方面的努力[59],是创伤以及应

激资料的关键课题[60]。应对往往视为阻碍或者缓解相关负向变化的措施而探讨[61]。应对策略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消极的就像吸烟、酗酒等,虽然可以暂时平复,但从最终

结果的适应性上,则积极应对策略更为适当。积极应对策略包含了主动性和适应性两

种应对。适应性突出要从情感以及认知两个方面解决冲突,比如宗教就能显著增加创

伤后成长水平[62,63]。宗教信仰者对创伤的思考往往不用与其他人,就像信仰佛教的人

就会受福祸论的影响,将创伤视为因果的循环。宿命应对策略(fatalistic coping strategies)也是一种适应性应对,研究发现,它与成长也呈正相关[64]。此外,还包括

积极注意偏差(positive attentional bias)和积极重评(positive reappraisal)。积极注意偏差的内在含义就是只看到创伤的积极性而不考虑消极影响[65],它是增加创伤后成长

的另一个重要因素[66]。积极重评与积极注意偏差类似,是指重新评价创伤事件给自己

带来的意义[67]。上述的两种方式都是主张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创伤。积极应对策略的

普遍特点就是它能准确地预估后期的成长,受创个体也急需精神上的希望来帮助自己

重新建立生活的目标和信念。纵向研究表明,研究初期得出的积极重评可以预估未来

一年内的成长趋势[67]。在进行移植骨髓之前,运用上述策略的就会相对表现出更加明

显成长趋势[68]。主动性应对一般指的是受创的个体在创伤之后就会积极自觉地采取相

应的外显行为来度过创伤。如果将对创伤的意义认知转变成具有一定价值的外在行为,就可以纾解创伤带来的负面心理影响,并转化为成长的动力[69]。主动应对的主要方式

就是问题的聚焦应对,它指的是将注意力聚焦于解决问题,它和幻想、逃避等策略是

相反的,是较为典型的一种积极应对[70,71]。调查表明,问题聚焦应对措施的使用频率

越高,相应的成长得分就会越高[64]。

众多有关创伤后成长的促进因素的研究多是关注个体微观层面的因素,如上述所

指出的个人的人格特质、个体的应对策略等,缺少社会文化因素作为促进作用因素的

研究,尤其是缺乏对社会远端文化因素的影响作用的研究。而正如Tedeschi等人[31]认为的,社会文化因素对创伤后成长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本研究将主要关注创伤后

成长的社会文化影响因素,尤其是其中的远端文化影响因素,追溯我国有利于创伤后

成长发生的文化土壤,挖掘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创伤后疗愈思想。

第二节文化与创伤后成长

一、文化的阐释

从词源上来讲,“文”、“化”二字在甲骨文中都已出现。“文”字之形是一个

文身的人体,本义是花纹、纹理、文错、文饰。《易·系辞下》:“物相杂,故曰文。”《礼记·乐记》:“五色成文而不乱。”《说文解字》:“文,错画也,象交文。”之

后扩张到含有语言文字的相关象征符号,最终演变为礼乐制度、人文修养、文物古籍、

文采装饰之类的,“化”在古代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古人看来,天地造化都具有生克制化,这是一种既定的规律。甲骨文中化字的书写就像是两个一正一反的人。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易·系辞下》:“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引申为变化、教化、风化、感化。《说文解字》说:“化,教行也。”

“文”“化”二字并用最早见于战国末年的《易·贲卦·象传》:“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讲的是治理国家的人需要察天文来确定时局的变化;需要察人文来使万民受教。体现了一种由人及物(自然)的运思模式和以人为中心的倾向。在西汉时,“文”、“化”合为一词。刘向《说苑·指武》说:“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这里的“文化”,指与野蛮相对的教化,寓意文化是进步的现象。

“文化”一词的对应的英文为culture,来自拉丁文Cultura,原意指的是栽培、耕种、照料以及加工。古典的拉丁语对于这个词的运用,一般就是农业耕种、劳作的相关领域,之后又将其引申为教育、培养、发展、训练等意思,之后逐渐被用来形容人的思维以及生活的方式,在自我突破以及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形成的精神以及物质力量和财富。

在当今社会和行为科学中,“文化”这个词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日常的用法中,人们通常不对它进行定义,而是把它用作一个解释性的概念,用来说明态度、想法、情绪和行为的差异。哲学、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等不同学科中都有不少对文化概念的界定,但迄今为止仍没有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1952年,美国学者克罗伯和克拉克洪在《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检讨》一书中说,仅是1871年到1951年的80年间,出现的文化的定义就有164种。但总的说来,文化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1871年,泰勒《原始文化》著作中明确定义了文化的含义:文化或者说文明,从民族学的角度分析就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它具体的内涵包括了法律、道德、风俗、习惯、知识、艺术以及信仰等等,是人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一种能力。这是早期对于文化的一个狭

义的解释,就只是有关精神方面的事物。而广义的文化一般会从人类与其他物种以及人类和自然界的本质上讲起,突出相对于自然来说的人类特有的生活方式,因而涵盖了广泛的范围。如Fiske[72]提出的文化定义:“文化”是一系列的“社会建构物,它是由实践、能力、想法、价值观、图式、符号、规范、制度、目标、建构规则、人造物以及对自

然环境的改造组成的”。本研究对“文化”概念采取狭义定义的视角。

二、文化在临床中的作用

人不仅仅是生物体,还是和社会相关的社会人。个体的成长从最初未降生的时候就开

始受到外界的环境影响,成为了社会与自然两种环境作用下的产物。不仅是人的外在,人

的心理同样也在不断受到这两种环境的影响。1946年,第三届国际卫生大会定义了心理健康的具体含义,指的是身体、情感和智能上和他人不冲突的条件下,使自身的心理状态达

到最佳。这一观念在进行推广以及运用中,许多的学者提出了文化会给心理和个体行为带

来极大的影响。文化是具有独特性的,这种独特性决定着人共同的社会行为和人格的养成,还在临床中显示出重要影响作用。阿拉尔孔[73]指出文化在临床中具有五大作用。

首先,文化作为解释工具。强调对人类行为非病理性质的解释。临床医生通过对

当地的宗教信仰、当地对疾患的理解以及情感表达的方式等文化背景的理解,帮助他

们解释所观察到的人类行为。例如,在一些教堂里,人们可在他们的宗教仪式上诱导

出幻觉。显然,这些幻觉并不具有临床意义。因此,不少医生偶尔会给受当地文化背

景影响的行为表现贴上精神症状的标签。另一方面,在一些文化背景中,人们的行为

表现被认为正常,但如果放到另外的文化背景下,则可能被视为异常。如,在文化大

革命中,人们早请示、晚汇报、跳忠字舞等行为并不被认为是精神疾患,在当时的政

治环境下,不如此行为反而会被认为是精神有问题。

第二,文化作为致病因素和病理塑型作用。文化既可以起到致病作用又能起到对

临床症状产生调节的病理塑型作用。例如,对婴幼儿成长的忽略、家庭充满暴力、对

不现实期望的传递等会使一些儿童产生疾病的素质因素,可能会影响或者导致孩子成

年后的心理状态,造成心理创伤。比如在中国,家庭内部过于依恋的母子关系,可能

会强化俄狄浦斯冲突,造成和维持个人边界模糊,人格不成熟的状况,甚至达到病理

诊断的地步。

第三,文化作为诊断和分类因素。主要的精神障碍诊断、分类中大都包含了与文

化相关的综合征等。如在《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的适应障碍诊断中,包

含了文化休克的亚诊断,这主要是移民不能适应当地的主流文化而产生的特点的适应

障碍。同时,在ICD-10的附录中,还包含了一些诊断地位尚不明确

且与特定的文化有关的精神障碍。它们的主要特点是:其一,不易包含纳入现有的国

际性精神障碍分类的类别;其二,它们先是在特定的人群或文化区域内被描述出来,

其后也只存在于特定的人群或文化区域或者与之密切相关。而在美国的DSM-IV中则

包含了更多的文化相关综合征,这些文化综合征也难以归类到传统的诊断和分类中。

另外,还存在着心理评估量表等工具的翻译、修订和文化效度的问题。

第四,文化作为一种治疗性与保护性的因素。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对9个国家或地区(哥伦比亚、捷克、丹麦、印度、尼日利亚、中国台湾、前苏联、英国和美国)1202个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一项跨文化调查。结果显示,来自发展中国家或发达国家农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远期预后要好于发达国家城市的患者。这可能是因为在经

济不发达的地区,个体化趋势不明显,患者会拥有较好的社会支持系统的缘故。从而

使得在这些经济不发达地区,其文化起到了一种治疗性的作用。此外,文化因素也可

能直接或间接阻止一些精神障碍的发生,从而成为一种保护因素。例如,Kendler等人

[74]所做的一项遗传流行病学的调查表明,宗教的一些观念在应对应激性事件上可以起到缓冲作用。

第五,文化作为一种管理与服务的工具。文化因素已经渗透到精神健康服务与重大创伤事件的应急处理中。如,在中国20世纪67、70年代,由卫生部、民政部和公安部等部门提出的“精神病三级防治网”、“群众看护网”等社区管理模式既体现了“群防群治”的策略,又折射出中国的集体主义思想。再如在四川地震后温总理的“多难兴邦”的鼓励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救灾口号,对克服重大灾难性事件造成的心理疾患起到了减缓作用。

文化是比较沉积着的、不轻易变化的生活态度与观念。文化在无形中影响且塑造我们的行为表现方式,所面对的心理问题的性质,并左右我们对问题的处理方式,包括对困难的适应模式,以及遭遇挫折时的反应与处理方式,同时也是我们在面对苦难或创伤时的一个重要力量来源。在以上五个文化的临床作用中,本研究主要关注文化作为治疗性与保护性因素的方面。

三、创伤后成长的文化差异

创伤事件的发生主体虽然是个体,但由于人的社会属性以及受特定文化背景

的影响,在创伤后成长的分析过程中,不仅要从个体的角度出发,还应该从文化的视角去思考。目前,已有不少研究展示出创伤后成长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差异。

(一)应激源的文化差异

文化背景塑造着经验和压力的决定因素[75],它构成了个体可能会经历的创伤事件的类型或创伤事件的压力程度。

一个显著的例子是中西方文化背景下的个人在离异事件上所承受的精神压力的差异。西方主流文化最重要的文化模式是个人主义。该文化重视个人利益,即使是在一个家

庭里面,个人利益也要求得到尊重。它关注每个家庭成员的权利,并且支持每个人都

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受到这种观念的影响,西方人认为当婚姻不再向个人提供爱情和

幸福,它就失去了其价值,因而他们不会再去维持它。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反,它重视的是集体利益。它所倡导的是集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个人利益应服从集体利益。必要时应牺牲个人利益以维护更大的利益。受到这种集体主义观念的影响,在家

庭里面每个成员都要团结一心,维护整个家庭的利益。如果个人为了自身利益而使家

庭破裂,使其他成员比如父母和子女遭到伤害,就违背了传统的道德规范,会受到公

众舆论的谴责。中国文化追求稳定和和谐,社会稳定与家庭和谐是其追求的目标。因此,在中国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下,离婚事件中任何一方都会面临来自社会的压力、来自父母的压力,甚至来自自身思想的压力。离婚不只是两个人的事,还会牵涉到两

个家庭乃至家族,这给当事人带来了巨大精神压力。而在西方的文化背景下个人所承

受的压力则要小得多。

更有研究发现,在多数文化背景下典型的创伤事件,在某一特殊的文化中却不再

被此文化中的个人视为创伤事件。例如,Nancy[76]研究了社会经济地位低下的巴西母

亲对自己孩子死亡的反应。研究者最初感到很震惊,因为他们发现,孩子过世后,母

亲居然没有哀悼的过程。她总结为,被试认为配偶,搭档,孩子都是一时的,是可替

代的。而且,被试不认为孩子的离世是创伤事件。他们认为,孩子离世是到另一个世

界去享福去了。可见,面临极端事件时确实存在一个感觉和情绪的社会模式,这个模

式很可能有别于特定文化外的个人所预想的心理范式。所以,对特定文化中应激源的

辨认是创伤后成长研究的条件与前提。

社区心理学复习题

5、结合全国各地的“关爱空巢老人”项目,请大家查询一下,关于空巢老人项目的资料 空巢老人,一般是指子女离家后的中老年夫妇,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经成 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当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而离家后,独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妇因 此而产生的心理失调症状,称为家庭“空巢”综合征。 目前流动人口的增多,是空巢老人发生的最根本原因。“中国现在的流动人口数量比较大,从农村到城市, 从中小城市到大城市,从西部到东部,流动非常之大,这些流动使得子女和老人在一起的时间很少。而即便在一个城市之中,家庭的缩小化和简单化也使得‘四世同堂’的景象盛况不再。社会的进化让中国人也渐渐不再愿意牺牲自我来维持庞大家庭的稳定,特别在今天,不少老年人已经拥有社会保险和养老保险,他们不需要养儿防老,空巢也是他们的一种选择。”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剧以及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只靠子女来照料老人,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就需要 政府提供社会性的服务。随着老年人的年龄越来越大,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就越来越差,因此就需要一个社区服务系统,为老人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同时,除了政府应该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提供服务之外,民间各种力量也应该积极投身其中,比如说为老人生产各类产品的企业,可以借助政府的优惠条件,进行微利生产,为老年人服务,而其他社会团体和基金会等等,也可以提供相应的完备服务,以应对我们国家即将到来的众多老龄人群。 6请结合伊莱恩的案例,分析其情景要素、压力反应及应对过程和结果。 ①影响伊莱恩远端情景因素包括 住在洪水泛滥的平原地带,需要经常搬家。文化上的性别期望使伊莱恩成了各种家务的操劳着,而且没有 得到家庭中其他男性的帮助。伊莱恩和她的家庭在所居住的乡村社区被孤立。邻居们都住得很远,能提供 公众性帮助的及社区资源很少。伊莱恩不会开车,仅受过一点正式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没有家庭理财的 经验。 伊莱恩的近端因素影响: 伊莱恩的丈夫酗酒并肆意挥霍。他们儿子也不停挥霍,还有日常的吵架。一场大洪水破坏他们房屋,还有 家庭暴力的威胁。房屋没有得到修整,她对家庭失望,对未来不抱希望。她没有职业技能和职业前景,还 有无力偿还的债务。没有金钱,房屋得不到修缮,家庭暴力威胁、生活无所希望、无力偿还的债务。 ②伊莱恩的压力反应:a情感和认知评价:伊莱恩沮丧并且考虑自杀,面对超过自己控制力的压力源时,她感到非常无助、忧心如焚、对未来充满恐惧。B社会情境:包括家庭动态、住房、经济能力和文化、性别、预期紧密联系。、 ③应对过程:开始她采取了自杀以情感为中心的应对方式,在不断增加获取资源例如债务管理和危机干预后,请法律援助中心和专门人士帮助她的儿子接受治疗,同时自己扩展了自己的支持网络。 最后她采取了以意义为中心的应对策她在生活中以一种轻松乐观的心情展望未来,化悲痛为积极的情感,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在她遭遇人生重大危机后得到帮助后知道要用积极方式去解决,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④应对结果:达伊莱恩在经历过灾难后,表现出很达观伊莱恩在灾后有积极地情感,积极地生活满意度, 她感谢得到帮助并战胜洪水。伊莱恩在逆境中经历了成长,她希望和其他人分享自己的故事,并帮助他人。 ①首先说明我的这个社区是参与空巢老人活动的太阳花小组②成员资格: a界限:我们都是西南科技大学心理学的学生b共同的象征系统:队员都年满20周岁,身体健康,有对自己的行为负完全责任的能力,有责任心。C情感上的安全感:我们对于太阳花小组的认同感很强,同时我们团队成员情感都很好.拥有共享的价值。D个人投资:每个队员都热爱心理学专业与培训,不追求物质报酬或其它任何私利。E社区成员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我是太阳花小组一名成员,在这个团队中,每个队员都能找到体现在及价值的地方。 ③影响:每个组员都服从组长的工作安排,组长的积极行动让我们每个组员都被感染,在每次活动中锻炼自己,完善自己。④整合和满足的需要:在每次活动结束后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将总结自己的每次感想并在组内交流讨论,分享各自认为重要的东西,在每完成一次活动后,我自己首先会有很大的收获,感觉给老人带去了温暖,在心理有了满足感。⑤共享情感联结:我们用语言沟通、共享,加深我们团队成员的友

心理学

回归内在疗法原理及其应用 [概要]:回归内在疗法是一种源于心理动力学的心理治疗技术,以提升来访者自尊与自我 价值感、减少自怨自恨、增强自爱与自我抚慰的能力为工作目标,强调自我关爱是心理成长 与康复的重要机制。很适合在中国应用。 弗洛伊德创立的心理动力学理论与方法在20世纪有了许多修正和发展[1],弗氏学说“激起成千富有成果的假说和鼓舞人心的实验” [2] ,对弗洛伊德主义和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传统理论的新修正和新方法的创建已渐成趋势 [2] 。中国钟友彬创立认识领悟疗法[3] 。在美国则由约翰·布雷萧(John Bradshaw)新发展了一种源于心理动力学的心理治疗技术——回归内在疗法(homecoming therapy) [4] ,以提升来访者自尊与自我价值感、减少自怨自恨、增强自爱与自我抚慰的能力为工作目标,强调自我关爱是心理成长与康复的重要机制。本文试对回归内在疗法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进行述评,以促进心理咨询与治疗同行研究应用。 1 回归内在疗法的理论渊源与基本观点 布雷萧1933年出生于美国德州的一个酗酒家庭,为著名的心理咨商师,其许多著作已有中译本,其回归内在疗法以内在小孩(Inner child)为一隐喻,目的在让人方便理解,最终目的在让人更爱自己与提升自我价值。内在小孩是不成熟的,自我中心的,有着如孩童般的害怕与焦虑,因此我们需要成为自己的父母以照顾内在小孩。治疗咨商过程是让来访者真正成长的过程。重要的是能去感受那个像小孩的感受,而非是否能找到儿时记忆,童年记忆并非必要。内在小孩的核心为“我存在”意识,家庭中的毒性教条会剥夺我存在意识并造成受伤小孩。 布雷萧内在小孩的隐喻受到多人的影响,如Eric Berne、Milton Erikson、Ron Kurtz、Alice Miller、Virginia Satir及Murray Bowen等 [4-10] 。在心理治疗领域最早讨论“内在小孩”概念的是卡尔·荣格(Carl Gustav Jung)。他于1940年首次出版《儿童原型心理学》(The Psychology of the Child Archetype),称儿童原型为“在里面的小孩”(child within),这里的儿童原型是一种集体潜意识,因此并不来自单一个人,即个人的生活经验并无法完全决定其内在小孩的全貌,因此荣格提醒,我们应留意儿童原型的象征特性及个人特定的童年时期的记忆经验。除了强调是活在内心的小孩,荣格更以圣童来说明内在小孩在人的心灵意识中的地位,荣格认为内在小孩是从潜意识、人类本性的深处所诞生,而意识对他一无所知,他代表的是所有存在中最强大的冲动,努力地想了解自己,而这种想要自我了解的力量是一种自然律,因此具有无可比拟的力量。 第一位正式使用“内在小孩”(Inner child)这个隐喻的则是密思丁(W.Hugh Missildine),他在1963年出版了《Your Inner Child of the Past》 [6] (中译书名为《探索你内心的往日幼童》,台北雅歌出版社1996年版),以整本书讨论内在小孩概念及治疗方法。由于弗洛伊德的理论太过繁琐及不实用,他考虑以较容易为患者所了解的语言提出一种对解决情绪困扰有实效的方法及知识,用内在小孩的概念为对精神分析理论及用词的修正[4]。内在小孩概念较类似所谓的赤子之心,而随着社会化的过程,人们意识中认为成熟即是不要孩子气,因此逐渐与内在小孩分离造成情绪的问题,故应找寻一个适当的情

挫折教育的生长点:创伤后成长理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a017630742.html, 挫折教育的生长点:创伤后成长理论 作者:焦卉郭检生胡忠光 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20年第11期 摘要为了转变以往“挫折教育”以问题为本的消极视角,本研究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出发,阐述了挫折教育的生长点——创伤后成长理论。其中具体阐述了“破碎世界假设”和创伤后成长认知理论模型,然后根据压力系统提出了创伤暴露、反刍思维、社会支持、心理弹性、感恩及时间等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挫折教育”的几点启发,以期打破“挫折教育”缺乏相关理论支撑和实证支持的局限,使其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创伤后成长挫折教育 中图分类号:R395.6 文献标识码:A 在新冠病毒的肆虐下,全球正在经受着一场巨大的灾难,本来应该坐在课堂里的中小学生,此刻被关在家里,产生了各种不适应的心理,这其中便有“愿望受阻后产生的挫折心理”。关于“挫折”,以往研究更多地强调挫折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抑郁、焦虑、失眠、厌学、痛苦感等。“在挫折中成长”的观点虽有论及,但往往只在教育领域内思辨、反省、总结、缺乏相关理论支撑和实证支持。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强调事情正面的、积极的视角逐渐成为一种主流趋势,创伤后成长理论(posttraumatic growth,PTG)便应运而生。它是由Tedeschi 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首次正式提出,是指在与具有创伤性质的事件或情境进行抗争后所体验到的心理的积极变化。有研究表明创伤后的痛苦感及其症状与心理成长并存在同一个个体身上,体现出“痛苦并成长着”。这意味着从积极的视角将挫折视为一种成长的危机,即“危险+机会”,并通过干预“化挫折为成长”是可能的。另外,创伤后成长的研究对象起初来源于癌症、车祸、自然灾害、军事冲突、受伤、艾滋病等,后来逐渐扩展到诸如失恋、受虐、家人生病或去世、家庭冲突等严重的生活事件。这又意味着创伤后成长理论存在“生活化”的趋势。如果“挫折教育”因势利导,从中汲取营养,将有可能打破自身局限,拓宽理论视角,并使其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综上,本研究将通过梳理创伤后成长的相关文献,阐述理论模型、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挫折教育”的应对措施。 1理论模型 在现有的研究中,关于创伤后成长理论大家引用比较多的是“破碎世界假设”理论和“创伤后成长”认知理论。

新时期关于学生童年期心理创伤的研究 资料

新时期关于学生童年期心理创伤的研究 有关学者研究发现,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思想工作,效果并不明显。这是因为学生在童年期有过创伤性经历后在学习、生活中总是不能表现自我,大部分有过创伤性经历的人都会产生心理问题,这就像在人生历程中埋下的定时炸弹,随时会因为一些其他诱因造成爆发,不仅对个体造成严重的心理影响,还会伤及他人,成为社会的一个隐患。 一、童年期创伤概念的界定 在DSM-IV中,美国临床心理学家Jnogsma进行了有关儿童虐待描述,将童年创伤作了以下具体界定:第一,患者童年情绪上痛苦,产生了适应不良的应对机制,表现出分裂现象(心因性的神游症、多重人格、恍惚状态、人格解体)和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第二,患者童年曾受过虐待(包括肉体、性或情感方面)。第三,患者父母工作太忙、不在身边忽视患者在躯体或感情。第四,患者童年生活混乱,父母有心理疾病、反社会行为,经常乱交异性伴侣,患者在儿时频繁更换看护人,多继父母兄弟姐妹、年纪较小时背负经济压力。第五,患者父母苛刻、完美主义,经常贬低、过多批评使患者感到威胁,或者有些监护人过分虔心某种宗教或信条。第六,患者形成与早期痛苦生活经历有关的压抑愤怒、非理性恐惧、低自尊、抑郁或焦?]不安等行为。 二、童年期创伤性经历造成的影响

在儿童时期,童年创伤的短期影响主要是“躯体虐待所造成的身体伤害由轻(青肿、擦伤)到重(骨折、内脏出血、昏迷),甚至是器质性损伤和器官脏器功能性损伤,乃至生命垂危”。上述损伤对儿童和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产生严重影响,破坏了正常生理功能,甚至造成终生伤残。大量相关心理治疗实践研究显示,患者早年若遭受过不良刺激,极易产生持久影响,现已有许多案例显示,部分心理疾患甚至躯体疾病归咎于童年期心理创伤。 (一)引发反社会人格障碍 患者在婴幼儿、童年期受到虐待、情感忽视,造成了扣带回、杏仁核、眶前叶、海马回的损伤或代谢异常,形成共情缺陷,引发反社会人格障碍。相关调查显示,在儿童期受到严重虐待的儿童产生对抗社会的暴力行为的几率较大,受虐儿童的人格异常发生率是正常儿童的4倍。儿时受躯体虐待的成人行为粗暴残忍,常出现激越行为,反社会人格增多且犯罪趋势较一般人高。 (二)童年期创伤性经历易诱发抑郁症 有关学者研究发现,患者在成年后是否产生抑郁问题可以根据儿童期心理创伤进行预测。童年期创伤性经历会增加成人期患抑郁风险,有48.5%的抑郁患者童年期都经历过创伤。 (三)缺乏共情能力 一些患者童年期受过情感虐待或情感忽视后缺乏共情能力,对人冷漠。一则真实案例发生在我国四川省,两个孩子被母亲关她从小遭受情感这位年轻母亲在孤儿院长大,在家里活活饿死,

心理学控制情绪的几种方法

四、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并不是要把它们压抑在自己心中,而是要根据情绪,情感的不同性质和程度采取适当方法加以经疏导,例如,我们在欢乐的时候,把自己不要遏制的欢乐情绪暴发开来,不仅会使自己心情舒畅,而且这种快乐的心情也会感染和影响自己的朋友和亲人,增进人际关系的融洽,但不是所有情绪都可以这样爆发的,消极情绪的爆发往往会造成不良影响。那么有哪些方式可以用来控制自己的情绪呢?1.渲泄渲泄的方法很多,可以直接表示自己的不满情绪,也可以向朋友倾诉,渲泄维持着人的心理平衡,减轻了自己内心的压力,情绪越紧张,越强烈,渲泄的必要性越大,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时时缓解自己激荡的情绪,获得感情上的平衡。2.转移排除消极有害的情绪,常常使用转移的方法,情绪激动时,转移可以使自己能够有时间冷静地考虑和分析自己,把情绪转移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如唱歌,运动,下棋等等有意义的活动,可以使消极的情绪尽快散去,抵消和冲淡原来的情绪。3.升华人的情感冲动往往蕴含着强大的活力,许多创造性的活动都是伴随着热情和执着,人的痛苦情绪也可以转化为学习和生活的力量,如果我们能正确地,积极地把自己的情感活动向学习转化,完全有可能创造学习的奇迹。4.克制有时人们需要控制自己暂的情绪,要用意志力来遏制感情的冲动,避免不良的后果,如我们可以采用自我暗示的方法提醒自己“深呼吸”、“不要紧张”、“千万要冷静”等,使理智战胜冲动。 (一)、合理发泄情绪: 1、哭——适当地哭一场 2、喊——放声歌唱或大声喊叫 3、诉——向亲朋好友倾诉衷肠 4、动——进行剧烈的运动 (二)、主动控制情绪: 1、自我暗示法:

当你发怒时,暗示自己“不要发怒,发怒有害无益”;当你陷入忧愁时,暗示自己“忧愁没有用,还是振作起来吧。” 2、自我激励法: 是用生活中的哲理或思想来鼓励自己。一个人在消极情绪中,通过名言、警句进行自我激励,能够有效地调控情绪。如林则徐写“制怒”条幅悬挂屋中,以此告诫自己。 3、回避法: 在苦闷、烦恼时,集中精力做一件有意义或感兴趣的事,有意识地转移注意力,忘掉或者冲淡烦恼。 4、转视法: 有时候,同一事物,从一个角度看,可能引起消极情绪;从另一个角度看,可以发现其积极意义,从而摆脱消极情绪的困扰。 5、自嘲法: 当生活、学习受到挫折时,当人际交往出现难堪时,自嘲的语言,自嘲的行为,常常能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从而使尴尬化为自然,使紧张转为轻松,最终摆脱消极情绪和心里困境。 6、心里换位法; 就是与他人换一个位置,站到对方的角度想问题。通过互换角色,体会别人的情绪与感受,有利于防止不良情绪的产生,或消除已产生的不良情绪。 7升华法: 困难和挫折,不是人们能够回避的,它会给人们带来心里上的压抑和焦虑。善于调节情绪的人,能把这种情绪引向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都有利的方向,达到积极的心里平衡。 1、美国总统托马斯.杰弗逊告诉他的孙子:“当你气恼时,先数到十;假如怒火燃烧,那就

社区工作者必须了解的心理学常识

心理治疗方法 第一节心理治疗概述 第二节精神分析疗法 第三节行为疗法 第四节咨客中心疗法 第五节认知疗法 第六节暗示与催眠疗法 第七节森田疗法 第八节家庭治疗 三、心理治疗的适应范围 (一)临床各科病人出现的情绪问题 (二)各种心身疾病 (三)慢性疾病 (四)癌症病人 (五)各种神经症 (六)抑郁症 (七)各种行为问题 (八)社会适应不良 (九)婚恋与家庭问题 (十)学生心理问题 第二节精神分析疗法 潜意识中早年时期的心理冲突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各种心身症状。目前在我国已少有人用。 (一) 自由联想 鼓励病人想到什么说什么 (二)梦的分析 分析者应对患者的梦的内容加以分析 (三)移情 (四)解释和疏泄 第三节行为疗法 三、行为疗法的适应症 1、神经症:如恐怖症、强迫症、焦虑症、严重神经衰弱等。 2、饮食障碍:神经性厌食症、贪食症、神经性呕吐等。 3、物质滥用或依赖 4、性功能障碍 5、各种性心理障碍 6、冲动控制障碍 7、儿童多动症、品行障碍 8、儿童抽动症、图雷式综合症等 9、儿童遗尿症、异食症10、儿童学习障碍11、心身疾病

(一)系统脱敏疗法 将该情境根据病人的恐惧与焦虑强度列出不同的等级,由低级到高级进行肌肉松驰训练,以对抗患者面对此级情境下出现的不良情绪,最终消除这种不良情绪与行为的目的。 (二)冲击疗法又称满灌疗法 在治疗者陪同下让患者直接接触引起患者恐怖或焦虑的情境,坚持到恐怖和焦虑状态消失。(三)厌恶疗法 使病人发生不良行为的同时出现躯体的痛苦反应,从而对不良行为产生厌恶而使其逐渐消退。此疗法对各种物质滥用如烟酒依赖、贪食、吸毒和性心理变态者疗效较好。 治疗中通常采用电击厌恶疗法,药物厌恶疗法和想象厌恶疗法三种。 (四)标记奖励法又称代币卷法 (五)模仿法(示范法) 是向求助者呈现某种行为榜样,让其观察示范者如何行为以及他们的行为得到了什么样的后果,以引起他从事相似行为的治疗方法。 (六)生物反馈疗法 利用现代电子仪器,帮助患者经过训练,学会自主控制和调节这些电子信号。 第四节咨客中心疗法又称来访者中心疗法、询者中心疗法 对求助者坦白、真诚,与求助者自然而然地、开放地交流自己此时此刻内心最真实的情感、态度和感受,而毫不带有欺骗或讨好对方的性质 第五节认知疗法 认知疗法的核心治疗技术之一是通过辩论改变其不良的认知,才能相应而有效地改善当事人所存在的情绪与行为问题。 第六节暗示与催眠疗法 第七节森田疗法 要做到不理、不怕、不对抗、顺其自然。把注意力转移到重工作中 第八节家庭治疗 同舟共济、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要从相互间的欣赏、理解、关注、信任、尊重和爱做为维系家庭生活的纽带。

荣格心理学的治疗方法

荣格心理学的治疗方法 2007年03月17日星期六 22:07 荣格将心理治疗分为几个阶段,精神宣泄,解释,教育,个性化 在这个问题上,不同的心理治疗的流派有不同的侧重,最初布罗伊尔使用了宣泄 的方 法,而老弗则发展了解释的方法,阿德勒的疗法里有很多教育的成分(个人感觉, 阿德勒的疗法蛮有认知味道的),荣格则吸纳了这些方法,形成了自己的系统. 荣格对这写些疗法有这样的思考: "我们心理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一种特殊的终极性的东西.当我们经历了饿充 分倾 诉的宣泄时,一切都说了,一切都明了了,现在事情终将按照它们应该的那样发 展了.解释工作后,我们知道自己的神经症是如何产生的了,然后又来了一个教育阶段,弯曲的树只有经过园丁的支撑才能获得正常的适应.而有些人则因为太正常而得 上神 经症",就比如说,一个到荣格那求助的女士,她具有圣徒的素质,意识中却是没 有神话的人,荣格在梦中跪着递雨伞给她.明白这一点后,她的神经症症状便消失了. 而这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可能造成偏激和固执,认为只要这一个方法便可以了. 荣格并不认为个体化便是最终的真理 "我们不是我们手中真理的创造者,而只是它们的表述者" 在荣格之后,心理治疗又有了很多新的发展,存在主义和精神分析的融合,认知 治疗等等,心理治疗的工具越来越多了 我在开篇想说的是:“理解这一治疗并不是容易的。即使你觉得已经读懂了, 因为

那可能仅是概念的读懂而非实际的把握。” 荣格心理学治疗目标是个性的成熟发展——自我实现或个性化,人生充实感的获得。 所以荣格心理学治疗对于接近中年以上或者反省意识较强的对象是适合的,而且治 疗对象里受过高等教育的中产阶级占有较多比例。但对于儿童、青少年、贫民阶层 的治疗则存在一定局限,虽然在一些方面荣格心理学治疗一些治疗技术在儿童领域也很有成效,如沙盘技术、绘画技术等。自我实现的治疗目标更适合中年以下的人, 而个性化目标的完整发展则更适合中年以上的人。 同时荣格心理学治疗一般是中长程的治疗,这需要患者有经济保证。但荣格心理学治疗存在的人情味是很丰富多彩的,治疗师可能使用多种治疗方式来适应患者个体的发展,他们更多的把患者看成是一个寻求发展的个体的人,而不是 简单的把患者看成一个统一诊断标准下的病人。 荣格心理学治疗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意识化、分析、教育、个性化。和经典弗洛伊 德精神分析学派治疗时间类似,这些阶段的发展时间可能需要一年以上的治疗,有的时间甚至更长。其中每个阶段的发展都不是轻率进行的。围绕荣格心理学治疗的四个阶段则有许多具体的技术,这包括危机干预、释梦、移情技术、积极联想、沙盘技术、绘画技术、文学和诗歌阅读、艺术品的制作技术、 舞蹈技术、空椅技术、象征放大技术等。

行为教育的心理学技术

二、行为教育的适用范围 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学生品行障碍的预防和干预注意力分散与多动行为的矫治等行为问题 亲社会行为又叫积极的社会行为,它是指人们表现出来的一些有益的行为。人们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经常会表现出类似这样的行为,比如帮助、分享、合作、安慰、捐赠、同情、关心、谦让、互助等,心理学家把这一类行为称为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在交往过程中维护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是一个人适应社会必备的素质,对个体一生的发展意义重大。 儿童品行障碍是指在幼儿期反复出现严重的品德问题和错误行为。 常见表现如下: (1)攻击性行为:殴打,伤人,破坏物品及虐待他人或动物。男生多为躯体攻击,女生可表现为语言性攻击行为。 (2)说谎,欺骗:常受父母影响,孩子仿效。父母粗暴,儿童为了逃避惩罚而说谎。 (3)不遵守纪律及不愿上学: (4) 偷窃:从顺手牵羊,到有意识偷窃,逐步发展。 (5)破坏性行为:通过玩弄火种或烧物而寻求精神上的刺激与满足。注意力缺陷多 动症又称儿童多动综合征或多动症。是一种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是一种较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综合征,有文献报道在中小学生中患病率为5%--10%。特征: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注意力不易集中学习困难性格或行为方面障碍 三、行为教育的心理学依据 ?行为主义学派认为,环境是影响儿童行为与发展重要因素,人的大部分行为是后天习得的,是个人经验的产物。儿童的行为与发展具有可塑性可控制性,可以通过外部因素的影响来塑与修正儿童的行为。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的行为是通过观察他人而学得的,自然也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来改变或消失。 四、行为教育的心理学技术 强化消退示范等等 行为强化要点: ?行为被随后出现的直接结果加强 ?行为强化后,更有可能将来再次出现 出现的刺激——正 ?随行为出现 消失或避免的刺激——负 引起“好的结果”的刺激物叫正强化物,简称为强化物。“厌恶刺激”叫做负强化物。 强化效果主要看可以看靶行为: ?一个刺激能使靶行为继续出现——正强化 ?一个刺激不仅不能使靶行为消失反而加强——误用强化 例如: 孩子摔东西——妈妈跑过来——摔的更多

智慧树(知到)生活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复习过程

第一章 1 【单选题】(2分) 当心理学家向咨询者娓娓道来,讲述深刻道理的时候,它实际上是在(C)。 A. 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咨询者。 B. 纯粹立足于理论进行分析。 C. 帮助咨询者认识自己内心深处。 D. 以上三者都不对。 2 【单选题】(2分) 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能够通过(D)方式控制自己的动物本能。 A. 道德 B. 法律 C. 文化 D. 以上三者都是 3 【单选题】(2分) 语言成本往往意味着相关群体使用的语言具有相对较高的排外性,较明显地体现这一特点的场景有(D)。 A. 情人悄悄私语。 B. 物理学家们之间激烈的争论。 C. 老中医手写的药方。 D. 以上三者都是。 4 【单选题】(2分) 在日常生活中,一般而言,男性似乎比女性更乐于谈论国家大事、社会新闻等等,这是因为(C)。 A. 女性天生缺乏深刻思考的脑力。 B. 男性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禁止女性思考这些问题。 C. 女性往往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生活中琐碎的事里。 D. 以上三者都对。 5 【单选题】(2分) 对于任何组织来说,所谓老人的存在(C)一种负担。 A.一定是 B.一定不是 C.有可能是 D.以上三者都不对 第二章 1 【单选题】(2分) 情人之间的相互依赖往往给人以甜蜜的感觉,但是过度的依赖也有危险的隐患,这是因为(D)

A. 社会功能的完全替代。 B. 任何关系都有断裂的可能。 C. 在过度的依赖中难以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 D. 以上三者都对。 2 【单选题】(2分) 依赖的最好状态是(A),各方保有相对独立的人格。 A. 依而不赖 B. 赖而不依 C. 又依又赖 D. 以上三者都不对 3 【单选题】(2分) 过多的爱和替代也会带来某种(A)。 A. 剥夺 B. 依赖 C. 自由 D. 以上三者都不对 4 【单选题】(2分) 当孩子逐渐拥有自己的想法,不再单纯地认同家长的想法时,家长最妥当的做法是(C ) A. 严厉地要求孩子遵从自己。 B. 限制孩子与外界的接触。 C. 适当地给予孩子自由,遵从其想法。 D. 完全地放松对孩子的管理,任其成长。 5 【单选题】(2分) 孩子的成长,一定会经历一个对家长(A)的过程。 A. 去理想化 B. 理性化 C. 个性化 D. 以上三者都不对 第三章单元测试 第三章 1 【单选题】(2分) 如果在家庭中父母对孩子比较强势,那孩子在外面更容易表现出( B )的行为 A. 防御性 B. 攻击性 C. 胆怯 D. 轻蔑 2 【单选题】(2分)

社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Vol.35,Nos.3/4,June2005(C 2005) DOI:10.1007/s10464-005-3397-z Getting the Big Picture in Community Science: Methods That Capture Context Douglas A.Luke1 Community science has a rich tradition of using theories and research designs that are con- sistent with its core value of contextualism.However,a survey of empirical articles published i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shows that community scientists utilize a narrow range of statistical tools that are not well suited to assess contextual data.Multilevel modeling,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GIS),social network analysis,and cluster analysis are recommended as useful tools to address contextual questions in community science.An argument for increased methodological consilience is presented,where community scientists are encouraged to adopt statistical methodology that is capable of modeling a greater pro- portion of the data than is typical with traditional methods. KEY WORDS:community science;context;multilevel modeling;GIS;social network analysis;cluster analysis. INTRODUCTION A generation ago,Allen Barton had this to say about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For the last thirty years,empirical social research has been dominated by the sample survey.But as usually practiced,using random sampling of individuals,the survey is a sociological meatgrinder,tearing the indi- vidual from his social context and guaranteeing that nobody in the study interacts with anyone else in it. It is a little like a biologist putting his experimen- tal animals through a hamburger machine and look- ing at every hundredth cell through a microscope; anatomy and physiology get lost,structure and func- tion disappear,and one is left with cell biology.... If our aim is to understand people’s behavior rather than simply to record it,we want to know about pri- mary groups,neighborhoods,organizations,social circles,and communities;about interaction,com- munication,role expectations,and social control. (Barton,1968as reported in Freeman,2004) Although this statement came a few years after the Swampscott Conference,it is almost as if Barton were talking to the group of community scientists 1To whom correspondence should be addressed at Saint Louis University School of Public Health,3545Lafayette Avenue,Saint Louis,MO63104;e-mail:dluke@https://www.doczj.com/doc/a017630742.html,. who were in Massachusetts inventing a new?eld.As Kelly notes,“The conference was an occasion to ac-claim that beyond conventional methods and,with a focus beyond the individual,there were valid activi-ties and meaningful roles for a new kind of psychol-ogist,the community psychologist(Kelly,2002,p.44, emphasis added). Thus,community scientists have put context front and center as one of the core values of community psychology.Shinn and Rapkin(2000) advised that“...a central tenet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is that human behavior must be under-stood in context.”So,for example,community sci-entists study domestic violence using methods and theories that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view that do-mestic violence is not just an individual behavior, but a complex process shaped by historical,social,?nancial,and legal contexts.The types of groups that community scientists work with(e.g.,domes-tic violence victims,young mothers,gays and les-bians,drug users,inner city residents,etc.)are of interest not because of any de?ning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but because these groups have been affected in speci?c ways by the economic,social, cultural,and physical situations in which they are embedded. 185 0091-0562/05/0600-0185/0C 2005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Inc.

咨询心理学_咨询技术

咨询技术 (一)咨询态度贯穿在咨询始终 1、尊重 2、真诚 3、共情(通情达理) (1)含义:共情指设身处地地体会、感受对方,是一种体验别人心世界的能力 “通情达理”的三方面含义: ①咨询师借助于求助者的言行,深入对方心去体验他的情感、思维 ②咨询师借助于知识和经验,把握求助者的体验与他的经历和人格间的联系,以更好理解问题的实质 ③咨询师运用咨询技巧,把自己的“共情”传达给对方,以影响对方并取得反馈 伊根二层次划分法: ①伊根把“通情达理”分为初级和高级 ②初级通情达理是指咨询师回应求助者、明白求助者表达的感觉想法 ③高级通情达理是表达求助者叙述中隐含的甚至自己都不清楚的感觉和想法,帮助求助者更好地了解自己未知或想 逃避的部分。 (2)意义: ①促进咨询师更准确的把握材料②促进双方的理解和更深入的交流,从而促进良好咨询关系的建立 ③促进求助者进行自我探索、自我表达、自我认识④本身具有咨询效果 (三)注意事项 ①咨询师应从求助者的角度看待问题,设身处地的理解求助者及其问题②表达共情要因人而异,不能一视 ③表达共情应把握时机,适度共情④表达共情要善于实现咨询师—求助者之间的角色转换 ⑤表达共情要善于使用躯体语言⑥表达共情应考虑到求助者的性别、年龄、文化习俗等特征 ⑦咨询师应不断验证自己是否共情,得到反馈后要及时修正 4、积极关注 (1)含义:是对求助者的言语和行为的长处和潜力予以有选择性的关注,从而使求助者拥有更客观的自我形象、正向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2)作用:①促进求助者自我发现、潜能开发,看到自身长处、消除自卑感、拥有更积极的价值观,从而促进自我成长,是心理咨询的最高目标。 ②咨询师立足于求助者的潜力和价值,有利于建立对求助者信心和对咨询工作乐观的态度 ③促进双方沟通,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④本身具有咨询效果 (3)适用围:咨询师应该多鼓励求助者积极面,特别是对不自信、不踏实、情绪低落的求助者 (4)注意事项: ①态度真诚②实事,不过分夸大、不盲目乐观③要有针对性(对方需要的、符合咨询目标的) ④既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⑤避免对方的故意迎合或逃避 ⑥启发求助者学会自己去发现自己的长处和潜力,自己鼓励自己 (二)参与性技术 1、倾听 (1)含义:倾听是指咨询师通过自己的语言和非语言行为向求助者传达一个信息,我正在很有兴趣地听着你的叙述,我表示理解和接纳。倾听包括咨询师通过身体传达的专注,以及心的专注。 (2)意义 倾听不仅是为了明了情况,也是为了建立咨访关系,鼓励求助者更加开放自己,同时,还具有助人效果。倾听是每个咨询师的基本功,不会倾听的咨询师就不能称为咨询师。 (3)如何倾听 ①用心去听,设身处地的感受,既要听懂求助者通过语言行为表达的容,又要听出其省略的和没有表达的容 ②要有参与,有适当的言语性的或非言语性的反应 ③理解求助者,不排斥、不歧视,设身处地的思考,鼓励其宣泄

早年心理创伤危及儿童心理成长

早年心理创伤危及儿童心理成长 精神分析重视早期的创伤对后来的影响,并进一步认为,一些成人的精神疾病,人格心理方面的问题,许多是由于早年的心理创伤所造成。 如果父母过于溺爱孩子,会使孩子养成一种即时满足的习惯;如果父母对孩子过于严厉,会使孩子长大后产生冷淡、自卑等心理;如果孩子在一个经济条件差的环境成长,有可能会形成自卑的心理……所以,在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一定要做到位,孩子初期的性格形成会受到父母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孩子的未来。青岛青少年儿童心理专家 父母在管理教育孩子方面家长容易产生两个极端,一是对孩子过于溺爱放纵,一是过于严厉。这两个极端都不行。 父母过于溺爱和放纵的孩子,他在关键期建立了一种铭印作用,养成了一种即时满足的习惯。尤其是隔代教育,容易出这方面的问题。老人为了避免自己被人认为无能力而放纵孩子。人的好些动机是潜意识的,是巨大的潜意识在左右着人的行为。从精

神分析来分析,作爷爷奶奶的可能认识不到。孩子在一个过于溺爱的家庭里养成了即时满足的人格。如果不即时满足,就会不满意。他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尽管后来长大了,环境改变了,但由于铭印作用,仍然不知不觉地按早期的模式处理。比如,一个独生子女在家里得到家人的绝对的关爱和顺从,到了学校班级里几十个人,一个宿舍里也5、6个人,为什么大家要事事让着你呢。但他自己不明白,他还是用过去的模式处理现在的问题。所以会与人形成许多冲突。青岛青少年儿童心理专家 另一个方面,如果父母对孩子过于严厉,也不行。你对他严厉,他也学会严厉,你对他冷酷,他也学会冷酷。从而形成冷淡、冷酷、自卑、偏激的心理,很危险。大家看一下许多反社会人格的人,追溯他的成长史,许多都是父母从小对他没有爱心,管教太严,没有得到过好的待遇,所以他学会的只是严厉残酷仇恨虐待。 早期的铭印作用,就是这样。我昨天看电视有一个这样的例子,一位养父对养女从小非常严厉苛刻,女儿长大以后,就联系了朋友要杀死养父。但雇佣的杀手杀错了人。这个女儿当然要接受法律的审判,受到惩罚。这个案例又一次说明了父母对孩子过于苛刻和严厉对孩子心理造成的扭曲。 当然一般人可能都有一点心理创伤。这是精神分析的另一个术语。早年的心理创伤会影响到后来,甚至终生的发展。现在许多做父母的重视孩子身体生理上的成长而忽视心理上的抚养。 精神分析恰恰在这方面,重视早期的创伤对后来的影响,并进一步认为,一些成人的精神疾病,人格心理方面的问题,许多是由于早年的心理创伤所造成。心理学家考察起来,问题有很多,我们今天举几个方面。同学们可以回想一下在这些方面有没有创伤,经历过这些事情没有,有没有影响。青岛青少年儿童心理专家 一个人在幼时的家庭经济情况怎么样很重要。如果经济不好,做父母的往往容易怨天尤人,对未来失掉信心,对他人表达不信任、怨恨和仇恨,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的孩子,往往造成心理的创伤,形成强烈的自卑感,对社会对他人形成不信任甚至仇恨的心理。

《创伤心理学》即将出版-主编 施琪嘉,曾奇峰代序

《创伤心理学》即将出版-主编施琪嘉,曾奇峰代序 ----记忆,也许,是需要遗忘的,充满痛苦的方式。也许,也是减轻苦痛的最好方式!《创伤心理学》主编:施琪嘉校编:盛晓春童慧琦参编:谭红周娟王海峰熊亚敏陈静黄晶晶吴江心灵注定要在创伤中前行在高倍显微镜下,人类受精卵形成的那一瞬间极其壮观。精子仿佛是一条巨龙,用头部穿破卵子的外壁,并且留下了一个巨大的创口。在精子进入之后,这个创口自动愈合,一个伟大的生命就开始慢慢生长了。我们无法得知精子给卵子造成的“创伤”会对每一个个体的心理造成什么影响,我们只知道,不管从事实还是从象征层面上来说,这一过程都显示,生命是从创伤开始的。但大多数人认为生命是从出生开始的,因为他们会在每一年的生日庆祝,而不会去纪念阴阳之精华相遇的那个事件。即使是这样,生命也是从创伤开始的,因为生产对母体和胎儿都是巨大的创伤,子宫壁上的创面、婴儿腹部上的伤疤和殷红的鲜血就是明证。某些心理学派用特殊的方法可以让人回忆起出生时经过狭窄产道的挤压感和恐惧感,这更是纯粹的心理的创伤了。这还仅仅是开始。从子宫温暖、安全的环境中来到这个冷暖不定、灾祸莫

测的世界上,创伤简直就是家常便饭。成长的每一步都是由创伤伴随的。或者说,没有创伤就不会有成长。生命从创伤开始,也会以创伤结束。在肉体的生命的灰烬上,精神的生命也化为一缕青烟而去,世界又回到了没有这一生命出现过的从前;当然也不完全是这样,这一生命也许并没有真正离去,因为他或者她至少部分地会以创伤的形式永远地留在亲友的心中。与成长伴随的心理的创伤是不可避免的。这是人类的命运,是所有想以生命的形式在这个世界上走上一遭的所有的生物的共同命运。这些创伤本身不一定会制造疾病,我们甚至可以说,经历这些创伤还是形成健康心灵的必要条件。无法想像,完全没有经历创伤的生命会是多么地幼稚、软弱和变态。但还有一些创伤却是应该被消除和避免的。因为那些创伤会制造疾病。比如人格上不成熟的父母无意中对孩子的伤害,这样的伤害会在家族的系列中制造一代又一代的不幸;还比如不恰当的社会规则对个体的伤害,这样的伤害直接制造了集体的悲剧。生命本身注定的创伤倒也罢了,命运之外的额外创伤竟然可以更加地无情和惨烈,直教人生不如死甚至不如不生。能够减少和修复人类命运之外的创伤的良方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就是知识,关于创伤的知识,或者说关于在创伤中成长的知识,或者说关于减少创伤的不良后果的

(心理学)焦点解决短期治疗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 SFBT)是指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核心的 短程心理治疗技术,是1980年代初期由Steve de Shazer和妻子Inn Berg Kim以及一群有多元训练背景(包括心理、社工、教育、哲学、医学等)的工作小组成员,在美国威斯康星州米华基(Milwaukee)的短期家庭治疗中心(Brief Family Therapy Center, BFTC)共同发展起来的[1]。在这二十多年的发展中,SFBT已逐步发展成熟,并广泛地应用于家庭服务、心理康复、公众社会服务、儿童福利、监狱、社区治疗中心、学校和医院等领域[2],并得到积极的肯定。 SFBT产生背景 SFBT的产生,深受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特别是后现代建构主义(Postmodern constructiv-ism)的影响。后现代主义反对现代主义的认识论,认为“真理”存在于语言、意义和文化,是人们创造出来的,并不是通过精细的求知技术而发掘出来的[3]。作为后现代主义思潮主要流派的建构主义强调:“现实”并不是一个存在于人意识之外的世界,而是作为观察者的人的精神产品;个人建构的现实也不完全是个人的产品,而深受其所处的语言系统影响,人们透过语言的过程建构个人的真实,个人的知识会驱使人们对自己的经历去建构、创造、支配及赋予意义。受上述思想的影响,后现代的心理治疗强调个人正向能力的思考和学习,扬弃病理模式的分析;强调系统模式的影响力,不以问题解决为目的,不设定个案对真实诠释的主观性及公平性,不将“真理”和“客观性”强加在个案的身上;鼓励个案从叙事(narrative)的过程发现自我的存在,审视所述故事是如何影响自己的生活方式,使个案改变对问题的看法,并赋予个案力量重新述说有正向意义的故事。SFBT认为个案的问题并非是独立的客观事实,而是通过与个案的交谈,在言谈间逐渐呈现出来,这个建构出来的互为主观的现实才是重要的。SFBT还受到催眠心理治疗大师米尔顿.埃里克森(Milton H. Erickson)和心智研究社(Mental Research Institute,简称MRI)系统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他们相信人本身已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寻求协助时,往往为眼前的问题所困扰,在以往无效的方法里不断打转,因此要善用个案已有的潜能,并且加以发挥。另一方面,他们把治疗的焦点放在探讨问题不发生时的状况。如系统中有“黑”(问题发生的互动)、有“白”(问题不发生时的互动),MRI传统的作法是从黑的部份修改,但SFBT的作法却是从白的部分扩展,由于整个系统是固定平衡的,一旦白的部分扩大一些,黑的部分就减少一些;白的部分一点点增加,整个系统的改变就发生了。SFBT的产生也同心理咨询与治疗本身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关。首先是来自对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依附的迷思。其次,是来自对咨询与治疗效果的迷思。SFBT则是面对这些困境,试图摆脱心理学对西方主流文化单一依赖,探索出符合时代要求和实际需要的心理咨 询与治疗的理论与技术。 SFBT基本理念 SFBT的基本精神是:强调如何解决问题,而非发现问题原因;以正向的、朝向未来的、朝向目标的积极态度促使改变的发生。具体精神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得以体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