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故事”绘本的文化传播与创新研究

“中国故事”绘本的文化传播与创新研究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 引言 (1)

1.2 课题研究背景 (1)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1.4 课题研究思路 (2)

1.5 课题研究拟解决问题 (4)

第二章绘本概述 (5)

2.1 绘本的概念 (5)

2.2 绘本的分类 (5)

2.3 绘本的产生与发展 (7)

2.3.1 我国绘本的发展脉络 (7)

2.3.2 国外绘本的发展脉络 (8)

2.4 绘本发展现状 (9)

2.4.1 国外及台湾地区现状 (9)

2.4.2 我国绘本现状及存在问题 (10)

第三章绘本的双重元素 (12)

3.1 绘本中的图画 (12)

3.1.1 绘本中图画的创作形式 (12)

3.1.2 绘本图画的表现风格 (13)

3.2 绘本的文学性 (15)

3.2.1 绘本文学性的意义 (15)

3.2.2 绘本文学的叙事技巧 (15)

3.2.3 绘本文学的特点 (16)

3.2.4 绘本文学的创作 (17)

第四章“中国故事”绘本的文化传播意义 (18)

4.1 “中国故事”的概念 (18)

4.2 “中国故事”绘本的传播作用 (18)

4.2.1 “中国故事”绘本是传播中国文化的合适途径 (18)

4.2.2 “中国故事”绘本传播的要素 (19)

-1-

万方数据

4.2.3 “中国故事”绘本的文化传播意义 (20)

第五章“中国故事”绘本的创新策略 (22)

5.1 “中国故事”绘本创新的必要性 (22)

5.2 “中国故事”绘本的创新策略 (22)

5.2.1 传统艺术形式的发展与应用 (22)

5.2.2 绘本角色形象设计的创新 (27)

5.2.3 绘本表现媒介的创新 (28)

5.2.4 绘本书籍装帧设计创新 (29)

5.2.5 完善绘本人才的培养 (31)

5.2.6 国际合作的创新模式 (31)

5.2.7 “中国故事”的继承与再创作 (32)

5.3 绘本《孙子兵法》的创作策划 (33)

第六章总结 (36)

参考文献 (37)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39)

致谢 (40)

-2-

万方数据

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

1.1引言

绘本是图文结合的传递信息的艺术形式,属于视觉传达设计中书籍装帧设计的范畴。

由于绘本是绘画与文学相结合的产物,能为人们带来感官和思维上双重的审美体验,所以它越来越受到读者的欢迎以及相关设计者和出版者的重视。绘本作为横向跨领域的艺术形式,其创作理论研究涉及到美学中的绘画、设计学中的视觉传达、文学中的编剧以及大众心理学等诸多方面的理论,故需要在理论与实践总结的过程中汇集多领域的知识点,用系统的理论分析来探索绘本创作的创新方法与发展潜能。

人类社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信息爆炸的新时代,阅读作为人们接受、处理信息的重要方式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现代人们的阅读不仅仅是要学习知识、探索未知,而且还渴望在阅读的过程获得审美的体验与享受。当今世界上各个国家在文化艺术领域的融合与交流日益频繁,增强文化的魅力和竞争力成为提高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内容。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及其美学价值作为抽象的概念一定要通过合适的传播方式以及表现方式才能更直接地被了解和传承。绘本作为一种特殊的、感性的文化载体,可以将这种文化内核作为提高我国文化竞争力的途径进行有效传播,本课题在此理念的基础上尽力充分发掘“中国故事”的资源,深入探索“中国故事”在内容上的创新思路以及在绘本形式上的创新方法和传播策略,为“中国故事”的主题性绘本创作与应用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更好地走近读者、走向世界而积累一些理论研究的成果。

1.2 课题背景

“读图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的传达和接受与以往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图像为信息载体的传播方式适合现代人快速的生活节奏。有调查表明,人们通过不同感官获得信息的比重各不相同,其中80%以上是通过视觉来获取的,由此可见,视觉是人们感知外界信息的主要感官方式。

绘本作为以图为主的书籍形式,可以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阅读需求。在国家政策的积极倡导和出版业的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绘本的发展也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期。

根据2015年第十三次国民阅读状况调查显示(如图1-1),选择“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的占到57.5%,愿意使用手机阅读的有27%,另有4.1%的受访者选择阅读电子书。

根据另一项网络调查的结果显示有54.1%的成年人认为阅读绘本可以得到身心的放松,在各大实体和网络书店的销售榜单中,绘本图书一直是常青树,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市场发展前景也相对乐观。

- 1 -

万方数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